首页 第三讲:学术道德案例分析

第三讲:学术道德案例分析

举报
开通vip

第三讲:学术道德案例分析第三讲:学术道德案例分析 为什么要发表论文? 发表论文的道德准则:案例分析、公平、偏见、剽窃、实验造假、捏造和窜改数据 违反学术道德的研究:一稿多投、图片重复被撤销、肿瘤学家因造假而引咎辞职 学术道德是人们在从事学术研究活动时所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是指导研究者在学术研究活动中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是衡量研究者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准。本课程紧承上讲内容,继续深入讲解学术道德相关的案例。强调,近20年发表的论文数量翻倍增长,而论文撤稿数也增加了20倍左右。认为,...

第三讲:学术道德案例分析
第三讲:学术道德案例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为什么要发表论文? 发表论文的道德准则:案例分析、公平、偏见、剽窃、实验造假、捏造和窜改数据 违反学术道德的研究:一稿多投、图片重复被撤销、肿瘤学家因造假而引咎辞职 学术道德是人们在从事学术研究活动时所遵循的道德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和行为准则,是指导研究者在学术研究活动中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是衡量研究者道德品质的重要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本课程紧承上讲内容,继续深入讲解学术道德相关的案例。强调,近20年发表的论文数量翻倍增长,而论文撤稿数也增加了20倍左右。认为,期刊审查力度的加大、学术不端检测技术的进步以及研究人员迫于发表压力而增加学术不端行为等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 第三讲:学术道德案例分析 一、为什么要发表论文? 很多的科技工作者都会带来发表论文的压力,那么为什么要发表论文?我们很多工作者是为了争取经费、职业发展等等原因,但我们不能制造一些无用的垃圾、没有科学意义的报道、过时的工作、重复已有的研究、错误不合理的结论。那么出版界科技工作者都有一个名言叫“发表或者灭亡”,就是说我们科研成果如果没有发表,就等于不存在,科研人员如果没有论述发表,职业生涯难以维序。我们的科学研究是基于人类历史上每一个重大突破的发现,是在他们的工作基础之上来继续延伸的,所以说我们要发表的这些学术研究成果是要真实的、可信的。泰晤士高等教育曾经在2009年时跟汤森路透合作进行了一项分析,过去20年学术期刊撤稿数增加了10倍左右,这个统计是基于30年代以来同行评议期刊每年发表的论文数以及撤稿数得出的。他们发现,20年发表的论文数量是发生了翻番,而论文的撤稿数也增加了20倍左右。他们也分析了一些原因,期刊审查率制度的加大,学术不端检测技术的进步以及研究人员迫于发表压力而增加学术不端的行为。这是泰晤士高等教育跟汤森路透调查得到的数据。在2010年10月7日,纽约时报头版长篇报道了中国学界的欺诈问题,它以“猖狂的欺诈威胁着中国的快速发展”为题,报道了中国学术界为主的各行各业的学术欺诈问题。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头版头条的问题发表了很多,其中“缺乏诚信”这个标题就讲了中国的很多研究人员缺乏诚信的严重合作,论文写作跟引用中抄袭和造假的现象十分严重。那么是不是这样子的呢?公共图书馆发表了一个论文,这是一个英国爱丁堡大学的丹麦学者发表的,对1986年-2005年进行了20项学术不端的调查统计显示,1/7的科学家坦言他们知道同事有严重违反学术规定规范的行为以及伪造科研的行为,但有40%的科学家告诉人们,自己某些同事在学术研究中的行为值得质疑等等。比如有选择的报告研究数据,迫于研究的压力修改研究的结论等等。接受调查的科学家谈到自己的职业操守的时候,只有2%的人承认自己曾经不同程度的伪造实验结果。 二、发表论文的道德准则 下面我们来看看哪一些人违反了这些学术规定。在学术界,很多的学术机构都有过一些很重要的学术道德的详细条文,比如说“告诫同行不要过度的发表论文”这种情况是指两篇或者 多篇论文在互相不引用的情况下,合用相同的规定、假定数据、讨论要点或者结论,已经发表的论文的摘要或者论文的译本不影响以后的投稿,但是在投稿的时候应全部的说明情况,用另一种语言重新发表是可以接受的,只要在投稿时完全的、显著的说明稿子的原始来源。 那么违反学术道德的行为有哪些?我们这里列了几种,比如公平、偏见、一稿都投、重复发表、图文的重复发表、剽窃、自我剽窃、抄袭论文、捏造跟篡改数据、实验造价、诈骗、研究中对人跟动作的应用不当、作者署名不当等,我们很多的学术会发现,违反学术道德的行为可能会导致稿件被拒,甚至造成作者被禁止在这本期刊上发表任何文章。科学研究的这些案例,有关学术道德的有很多。我们可以看到这是汤森路透的一个数据,2003年-2013年,经济学中,全球有1470名科学家的论文总被用频次进入到全球千百分之一,而我们看到的第一个作者就来自于哈佛大学经济学的一个教授Shleifer。这位教授曾经在90年代俄罗斯股票证券交易改革的时候卷入了一场交易内幕事件中。有关这个学术不端后来被美国政府起诉,判了这个教授大概300多万美金的罚款,总的大概罚了超过3千万美元的罚金,包括哈佛大学的校长也是个经济家,被迫辞职。我们可以看到学术不端有很多的例子是在一般人的身上都可能会有所体现。我们知道,汤森路透社有一个著名的数据库叫SCR。这个数据库会经常发现一些撤销论文的更正,有一个文献类型叫更正。如果作者发表了文献,发现是编造、伪造数据、陈述失实,剽窃或者重复发表、多余发表,那么期刊会刊登撤销论文的声明,读者会发现,被撤销的论文在SCR数据库有两条记录,一条为收录论文的记录,另一条为撤销论文的记录。需要说明的是,撤销论文的更正并不全是剽窃的问题,有些作者发现,原来论文中有某个数据不完善,也会自己主动的要求期刊发表撤销论文的更正。2012年,SCR 的数据库收录了一位美国作者的至少1408条的更正,收录的文章中位中国作者的至少541条更正,所以说SCR引擎有助于改变中国特色的学术标准,并与国际学术接轨,来建立学术规范。我们现在可以看到2012年的数据库检索到的有关撤销论文,就是发回的论文有164篇,其中中国有42偏,美国有20篇。2013年这家数据库中题目有撤销的文章有52篇,其中中国16篇,美国10篇。也就是说现在中国撤销的文章是逐渐的上升的。那么,撤销的文章并不一定全部是理工科的或者说是科技工作者的,甚至商业、经济、管理、人文社科的论文也会发生这种撤销论文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到这条数据是来自于SY出版的一个有机电子化电子学,2007年撤销了韩国作者发表在2005年的文章,这篇文章属于自我剽窃。这个主编发现,这篇文章的内容至少在9本期刊上刊登过。下面这条记录的是一个撤销记录,第二条记录是收录记录,这个行为代价是非常残酷的。这两条信息将永远被SCR数据库收留, SCR数据库是百年数据,已经收录了1900年到现在的数据,所以可以看到这些问题。这个是来自于有机电子学2007年撤销文章时在SCR刊登的撤稿声明,这个是主编要求撤回,这篇文章的内容已经至少在9本期刊上发表过,本文是一个严重滥用科学出版系统的案例,这是可以看到的。我们检索SVRST的数据库,2003年-2014年的2月已经撤销了626篇文章,撤销论文在国际上是一个非常多的内容。 我们来看看,在学术不端里面,哪一些是体现的学术不端的问题的。首先我们来看看公平。科学行为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公平的对待你的合作者,承认他的功劳,这不仅表现在作者排名顺序上,在致谢、口头发表、讨论中也同样重要。当你不尊重对本项目做出很大贡献的其他的研究者的时候,你就别指望别人的尊重。那么公平在某种意义上也意味着进可能的开放和共享你所拥有的资源、数据、思想。审稿人如果对稿件的问题不熟悉,或者与作者的工作有潜在的利益冲突的时候,或者与作者之一存在可能影响到公正评审的私人关系的时候,该问题评审的时候应该退回该审稿人,也就是回避。那么同行评议有没有倾向性?有。比如说审稿过程中对作者所说机构方面的歧视等等方面的一些内容。第二,同行评议也会权力滥用。 比如说,作者权力滥用,包括文献、论文作者直接发表、重复发表,资深研究人员侵占年轻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审稿人的权力滥用包括审稿人剽窃所有稿件中会发表的内容,审稿人拖延发表或与本人有潜在竞争关系的稿件。所以说在审稿人跟作者存在竞争关系的时候,审稿中的倾向性就更为明显,那么这些都是属于公平的问题。我们现在可以看到,2010年科学家就报道了一篇两年前的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学术发表的“自然综述遗传学”上面的文章被撤稿,为什么会被撤稿?因为这个作者担任匿名审稿人时,抄袭了其所评述的一篇综述。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密西根州立大学调查委员会调查了以后发现这个审稿人在刊登一篇“转基因生物燃料作物提高一层产量”的综述的文章时,剽窃了他审稿对象发表的文章。这两篇文章有很大的相似性。但是很有意思的是,这个作者文章中引用了两个与主题毫无关系的参考文献,所以当时就判断这个是严重的侵犯了作者的权益。《欧洲科研诚信准则》就讲了,审稿人不应当未经允许使用所提交手稿的 材料 关于××同志的政审材料调查表环保先进个人材料国家普通话测试材料农民专业合作社注销四查四问剖析材料 ,所以这是一个严重滥用审稿人权益的一个案例。公平方面,我们还可以看到很多的高“被用”的论文,它在致谢的时候都会体现合作者。比方说这是一个加拿大皇后大学的一个作者发表的一篇高水平的文章,现在被用频数是3000多次。他在致谢里面首先就提供了基金信息,然后感谢提供相关资料以及与其进行启发性讨论的同行。这一篇文章是在《细胞》商刊的一个综述的文章,这是一个唯一作者的文章,他在致谢里面感谢四位同行和朋友分享未公开发表的文献和数字的案例,就是很尊重同行所做的工作,这个文章现在也是被引用了35000多次,(如图)这是一个核酸研究的一篇文章,这个是文章的作者在致谢里面感谢数位博士在讨论样品图片的帮助的案例。 第二,偏见。很多人涉及科学材料时,对实验结果的假设往往具有主观性,然后,不少科学家在真正进行实验时就会确定自己的实验结果。这意味着他们对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的解释会不自觉的产生很多的偏见。请他们审查原始数据、分析结果或重复实验都有可能避免那些问题的发生。篡改数据可能是最常见的造假行为,特别是外界因素的巨大诱惑下,某些科学家就有可能删减不合要求的数据以达到运行的结果,这是一个。我们可以看到右边的这幅图就是美国学会的撤稿声明,因为使用了不正确的数据处理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而致使得到的结果不精确,所以这篇文章被撤销,那么作者对此带来的困惑表示抱歉。这是一个撤稿的问题。但是严重的情况是很多的作者伪造数据而被撤稿的。如图中2010年,《科学家》杂志报道,美国美澳英艺术中心有一个科学家,它发现了这位科学家有伪造数据的实验,这个实验室已经发表了十篇论文,被撤回了,那么另外五篇可能也会被撤回。我们可以看到右上角是美国科学家网站报道的案例,下面这幅图是SCR收录撤销的案例。这十篇文章撤回的时候,文章总共被引用了250多次。还可以发现,2009年时《科学家》杂志报道,美国研究诚信办公室报道称,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生物学家伪造生物标记和癌症疗法生物论文被撤销。我们可以看到这位科学家的报道,下面是撤销论文的文章。因为这个文章是发表到这个杂志上,在提交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报告书中这位学者也伪造了数据跟图表。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偏见有很多的内容,包括统计、分析等等,不管虚假结果是由于原来的误差、草率还是无意的偏见而产生的,它们都会在文章提交时被发表。所以一旦发现这个问题,最好是在这之前通过写信及各种方式来收回他的实验结果,一面造成尴尬的局面。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是牛津的一个杂志,它的数据分析里面,统计分析结果等部分存在着失误,这个声明通过也指出这个错误不被认为是学术不端,而是作者无意造成的错误。这个主编还在撤稿声明中告诉了作者,如果你修改了这个错误以后,这个杂志还会再次来发表这篇文章,这是无意识的问题文章的撤稿。 还有一些是剽窃。剽窃是指盗用他人的想法、程序、结果或者语言。我们可以看到,前面有中国的、欧美的对剽窃有各种不同的界定。很多的学者也会给出正确的参考文献,但不确定 的异议重述也会看成剽窃。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有两个案例都是来讲大家不确定的异议,也就是说按照个人的偏见来翻译来证明他这个工作的重要性,甚至在引言、讨论、结论里面会产生这种类型。这种类型也是剽窃行为,这是异议重述的问题。 我们再来看看2009年时自然网站报道了一个剽窃文章被撤销的案例。这个是伊朗科技部的部长,2009年3月份发表了一篇文章,剽窃了韩国科学家林爱宁(音)发表的一篇论文,这在当时在伊朗兴起了一个很大的轰动,甚至很多的伊朗科学家都来发表声明,探讨有关学术诚信的问题。计算器科学工程的编辑也表示这篇文章会被撤销,我们可以看到上面是有关自然网站上的报道,下面这个是SCR数据库里面的收录记录和撤销记录。再往下,如图,该网站上撤销的一篇文章。还可以看到土耳其有70篇文章卷入到集体抄袭的丑闻中。大篇幅的仿造或者借用他人的论文的表达方式在国际科学界是不被容忍的。2007年,《自然》杂志报道了来自土耳其10所大学15位作者的70篇文章集体抄袭的丑闻,《自然》杂志刊登了剽窃的、反驳的文章,我们可以看到左下图就是刊登的作者的辩解文章。辩解说:“我们仅仅是借用了更好的英语。”但是这些文章还是被全部的从数据库中删除,并且所有的都打下了撤稿声明。所以说你完全的模仿、借用他人的论文表述也是不被允许的。我们还可以看到, 2009年,日、英两国科学家在该《细胞》发的一篇文章被撤稿,这个文章7月7日再现发表,7月28日被职工剽窃,7月10日编辑收到了分子生物学的电子邮件论文的引言中有两段拷贝了加拿大学者发表在2007年的生物学的一篇评述文章,但没有署名,导致这篇文章在还没发表的时候就被撤销了。还有一些剽窃是指他人的论文创意被剽窃。这是来自于中国两位研究人员的工作,这两个工作是在分组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期刊上的文章。这两个工作人员中的第一位作者在加拿大的一所大学的生物学的小组里面从事博士后研究,而正是这个博士后研究的导师指控他们在这篇文章中剽窃了他的创意。作者在撤稿声明中对这个导师表示歉意称:“虽然我们的文章着重方向跟他的导师设想的有所不同,但我们承认我们文章的一个重要的创意是从他那里得到的。”所以就表示了感谢,但是编辑审稿人还是把它撤销了。后面我们可以看到分组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期刊刊登的撤稿声明、学者的辩解生命和他导师刊登的撤稿的有关原因,这位导师非常有意思的是说感到这个工作有人肯定,他们感到很“欢喜”,但是他们坚持自己发现的工作自己来发表。所以剽窃他人的创意这一点也是要了解的。所以我们中国的学者一定要注意,想法是重要的,你根据他的想法来实施问题的话,那你最起码要尊重这位工作者,要联系这位工作者,看看他是否愿意让他的想法由你来进行研究 还有很多是自我剽窃。美英化学会议网站就报道了美国化学会的前会长布雷斯诺的一个学术文章。这篇学术文章的发表跟两篇综述论文曾经是相似的,这篇文章发表在2012年3月25日,美英化学会的杂志上发表的。这篇文章指出,在太空中可能存在恐龙的高级生命,引起广泛关注。但是随后该论文的重要部分被发现与该作者发表的前论文高度相似,被很多的学者进行举报以后,这位作者就是这位前会长表示自己没有做错任何事。但是美国化学学会出版社中心的主任称,我们对待剽窃的指控是非常严肃的,所以根据美国化学学会的道德准则,我们撤销了这篇论文。所以它的前前后后都有相关的报道。就是说,这个工作你可以在新闻杂志上发表,在报纸上发表,在学会办的会员刊发表,但就是不能在学术杂志上去发表,这是自我剽窃的案例。很多实验结果最后都是一个。这个结果可能是别人甚至自己本人都无法重复的,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如实验方法不同、自然变异和时间造假。时间造假有故意行为和非故意行为,后者往往是由于无知、缺乏实验、疲劳、草率或者无意的偏见引起的,而很多人为了自己的成绩,某些科学家有意遗漏不符合预期或者期望的数据,那么这就是造假。我们最著名的造假就是韩国著名干细胞研究的黄禹锡的实验造假。在2005年时《科学》杂志刊登的论文,这个就是一个故意的伪造,科隆的11个干细胞有9个是伪造的,2005 年他领导的这个研究团体先后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的论文。我们可以看到,上面有四篇论文在SCR里面被撤销,下面这个是《科学》杂志撤销声明的一个报道。黄禹锡带来的影响是非常大的,2005年底,他的丑闻泄露以后,所有大学调查最终认为黄禹锡学术造假,并宣布接触了他的教授职务,韩国政府也取消了授予他的“最高科学的称号。2010年10月26日,韩国法院裁定,判他挪用资金罪,但没有按诈骗罪。韩国的高等法院在二审中以“倾吐研究经费和非法买卖卵子罪”判处黄禹锡有期徒刑两年,缓期三年执行。这个图就是在1月22日在韩国所去年的新闻发布会上的一个资料和照片。我们可以看到,在激烈的竞争中,抢先宣布科学研究成果的先例有很多,这些研究者不待研究完善就抢先发表的论文有很多会出现被撤稿的问题。所以说伪造数据会造成严重的学术不端。黄禹锡这个案例也是一个急功近利的行为,我觉得这个行为也是付出了一个非常沉重的代价。美国两名科学家也曾经被报出查出伪造实验数据,2009年《科学家》杂志就报道美国科学诚信办公室也报道,美国两名肾脏研究人员涉嫌谎报动物实验方法和伪造实验数据,使其过去8年来共16篇文章和多篇基金的申请。这两名科学家之前均任职于阿拉巴马大学的伯明瀚分校,后来前者曾经在前者手下做博士后。这是两人不诚实的报道,我们可以看到这些数据。这个工作涉及到8年来16篇的论文和多项基金的申请,当事人都已经辞职了,这两名研究人员曾经得到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2300多万美元的资助,而在调查中发现除了在论文里面和基金里面伪造数据以外,最初的一篇文章是在1998年就发表的,最近的一篇文章是在2005年发表在美英学期刊上的。两人最初的基金申请中的伪造数据在1999年提交给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一份制作报告中,这16篇文章已经也14篇文章被撤销。我们可以看到,这位事件曝光了以后,这个教授在1月10日辞去了他正教授的职位,给他的惩罚是10年内他将不能接受任何来自于美国政府的资助,或者担任美国公共卫生局的顾问。前面这个第一作者也辞去了他助理教授的职务,三年内不再接受政府资助和担任公共顾问,还禁止他担任一切项目的PI等等。在中国,2007年时中国科学院研究分院学会评定委员会撤销了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一个已经取得博士学位的人的论文,博士学会被撤销,这是一位姓黄的女同学,在化学节公认的权威期刊《美国化学会议》上发表的论文,这个论文的数据造假,导致她的博士学位论文被撤销。2009年自然网站也报道了瑞士联邦工学院院长论文的造假,这是一个正面的报道,就是说他有领导责任,但是他没有学术不端的问题。他们并不一定建议这位教授辞去他的行政职务,但是这个教授还是因为诚信的问题,被取消了行政职务。 捏造、篡改数据,是指凭空记录数据、结果或者操纵结果,属于危害最大的行为。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数据造假跟图表伪造论文造成的影响。这个是涉及到一个华人的学者,调查中发现在三篇心脏病的论文有两篇发表在动脉硬化的杂志上,据动脉硬化的撤销声明里面是,他发表的这篇文章是属于图表存在伪造,两篇文章目前为引用的次数一个是82次、一个是32次,还有一个循环研究的文章被引用的次数是56次。所以说造假的效果很难会再消除。除了数据造价跟数据剽窃论文被撤销,2010年《自然》杂志也报道了一个美国博士被发现存在学术不端行为,这个线索竟然是在四年前发生的一起论文车撤销实践。在2006年时,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化学教授因与其同事无法重复实验而撤销了六篇论文,这个论文引起了化学节的轰动。美国科研诚信办公室以2010年11月29日发布了一个《通告》,指控该教授实验室的一个博士生,存在21项学术不端行为,其中包括三篇发表在论文和博士学位论文中的学术造假跟数据剽窃问题。这个出发是今后年内,这个博士不能再得到美国政府的任何经费资助,并禁止参加美国公共卫生组的有关任何的咨询工作,包括同行评议的问题。 还有一个违反学术道德的是对人跟动物的实验应符合相关的道德标准。我们可以看到,《欧洲科研诚信行为准则》对人跟动物的一些论理规定了很多的要求,我们在前面第二讲的时候 就讲到了这些问题。学术论理问题,德国的一个科学家就有90多篇论文被撤销,这是2011年的科学网站报道的,因为学术论理问题,德国的麻醉学家90篇论文被德国的很多调查委员会做调查,发现这个受检查的学者有115篇的文章,有90篇缺少论理委员会的批准,也就是IRB的批准,有11份期刊因此联合发表声明说“缺少论理道德委员会批准,意味着这偏文章会自动被撤销,因此这个学者的90篇文章很可能会被撤销。”我们现在再查查SCR 数据库里面他的文章有90多篇全被打上了撤销的表情。 最近我们可以看到,因为医学研究论理中的问题,东京大学撤销了一个研究机构的文章。这个研究小组因为临床实验论理没有得到论理机构的批准,这个发表是在学业期刊上,这个学业要求作者发表论文的时候必须提供论理机构委员会成员的姓名或者电子邮件、批准日期等,一旦论文被接受批准后,作者还需提供批准的复印件,这个对我们中国学者提了一个很大的醒。所以说,很多要参加国际论理学术大论委员会者你所在的这个研究必须得到论理道德委员会的批准。 还有一个是署名的问题,署名包括着致谢等等。国际上关于署名有很多的规矩,署名权跟致谢权在《新加坡科研诚信宣言》里面也有具体的规定,包括致谢的时候应该对那些研究做出重要贡献但又不符合署名条件的作者表示感谢,包括执笔者、资助者、赞助者跟其他的研究人员。上面这个我们可以看到,这是来自以第一作者未经他人许可借用他人名义署名文章被撤销的案例。这是一个抗癌药物的一本杂志,2011年发表了一本声明,撤销首都师范大学第一作者跟兼通信作者的一篇文章,这个文章撤销声明说,“作者的合作者未统一签署论文的声明书,微统一他发表”,就是他把其他的作者也牵进去了。但是带论文撤销之前,这个作者在提交论文的时候,所有的作者都签了同意发表他论文的声明书。所以说合作研究成果在呈现前,应该经所有的作者、署名人审阅并同意,这是一个典型的案例。第二个案例是一个通信作者未经许可,借他人名义署名论文而被撤销。2011年国际杂志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杂志上刊登了撤销声明,两位作者的署名问题。撤销的通信作者为中国作者,撤销作者说由于荷兰有两位学者没有参加此项研究,没有被告之署名,并对其投稿之事不知晓,经华立出版社的同意,撤销了在线发表的这篇文章。这个作者就是文章署名知情权的一个问题。下面还有一个案例是未与他人沟通就投稿,致使错的数据未被发现而被撤销。2011年,外科撤销了苏州大学复数第一医院于2010年10月发表的一篇论文,作者在撤销声明中称,医院同一部门的某一医生参加了部分的研究内容,但是在这个杂志里面他们并没有跟医生进行沟通就将这篇文章进行发表,导致出现了错误,所以这篇文章要撤销。这个工作比较复杂,他们还承认,另外研究中这位医生也参加了研究治疗,但是文章的字面上没有这位作者的姓名等等。 另外一个就是一稿多投。很多的竞争性期刊都会来交换可疑任务的信息,一稿都投是指同一作者或同一研究群体不同的作者在编辑跟审稿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试图已经发表在两种或者多种期刊上,同时相俱发表的论文相近的论文。国际上又叫重复发表、多次发表、剽窃发表。我们可以看到,国内一个著名大学的系列论文,这个杂志请我们学校的一个化学系的教授审稿,这位教授说这篇文章很好,就同意发表。但过了几天,这位教授又收到《自然》杂志一份类似的稿子,这个稿子的结论是一致的。最终这位教授就给两个杂志的编辑写信说明了这个情况,这两个杂志社就判断五年内这个研究课题小组不能在这个杂志上发表论文。这也是现在很多的杂志社要求作者提供参考文献全文的要求的原因之一,也是要引起注视的。这是SY的一本杂志,2011年撤销了日本学者发表于2009年文章,因为它曾经在一个物理学杂志上刊登过,所以它表示这是一个一稿多投的问题。还有一种就是在同一本杂志上发表多篇 论文,实验结果相同。这种现象虽然是一稿多投的现象,但实际上还有一个自我剽窃的问题在里面。这个撤销声明说的是“作者承认了该论文与其发表的论文和他一篇研究课题相同,这两篇论文虽然呈现的形式不同,但是实验结果相似。”这里面这个作者跟很多的中国大陆学者进行过合作,可以看到很多的中国学者也会被带来这个问题,这是撤销的一个台湾研究人员的论文。还有一个是重复发表。重复发表是说已经发表的论文不能再投改其他的杂志社。这种发表有很多的案例,我们来看看。重复发表的时候,比如说一篇文章带1994年投了一次以后,在后面又投了二、三、四篇文章,这篇文章都是会议论文,但是它的侧重报道都不一样。可是结果跟前面都是类似的,这都是合理的引用了这个内容。最后其写了一个通讯,这个通讯里面的综述用了个照片,这个照片在前面的文章里面是没有用过的,这个研究交代的一清二楚,这个类型是属于没有版权问题。所以说重复发表是可以的,但是首先必须要声明这个稿子曾经在什么地方投过。我们国内有很多的学者,由于犯了重复发表的问题导致论文被撤销。神经科学快报在2012年时刊登撤销声明中有三篇来自中国研究人员的论文,因重复发表问题被撤销。这三篇发表问题都是经过翻译,比如说南师大的人员将中文版的论文发表在心理学报,然后再发表在神经科学快报上。学术研究里面有一个专门的出版期限,如果研究需要在其他地方发表的时候,应该征得原出版社的同意,也应该注明原来出版社的信息,这些实际上都没有被注明,这是一个原因。像这个是发表在四川大学学报的文章,再投到神经科学快报上的案例,这是昆明医科大学的作者。这是重庆大学的学者在《中国医药》杂志上发表的文章,再次投到神经科学快报上时也被撤销了,这些案例都是比较真实的。还有一种是数据重复发表被撤销。国际的学术期刊、欧洲外科学期刊在2012年发表声明撤销了第三军医大学研究人员的一篇学术论文。这篇文章的数据和曾经发表欧洲外科学的文章数据几乎一致,主编要求撤销这篇文章。还有一个是SY的数学分析杂志上发表于2014年3月的撤销声明,撤销了国内一个学者的论文。撤销声明说这篇论文基本上跟作者发表在数学及其应用数学杂志上的2009年的一篇文章有重复。作者在投稿时明确表示相关研究工作具有原创性,并未在其他期刊上发表。 重复发表有很多的案例,这个案例是撤销了国内学者在SY材料工程科学杂志上发表的文章,按照主编的要求,他也是重复发表。还有一个图重复的问题,论文的同一个图,如果是已经在一个杂志上发表过,就不能再在其他的杂志上发表。这个作者的案例非常的真实,就是说他曾经在一个肠胃病的杂志上发表过一篇文章,后来再次投在临床癌病的一篇文章中同用了前面这幅图,导致这篇论文被撤销。同时,五年内不准向这两个医学出版社旗下的所有杂志投稿,这个作者来自于香港大学医学院的外科教授,也是一个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的一个生理学杂志上在2012年发表过一篇撤销声明,“应部分作者要求,撤销2010年发表的一篇文章投重复”的问题。这个美国的路易维尔大学,在调查后称这个论文的第一作者是中国的华人学者,其他作者并不知晓,所以说其他的作者主动的要求撤销这篇论文。还有一些是2011年发表的撤销声明,撤销的也是中国学者的一篇文章,也同样来自于投重而撤销。还有一些学者是华人学者捏造数据遭撤销。这是两幅图表存在着数据的捏造,我们可以看到, 2010年的《科学家》杂志上报道美国科研诚信办公室报告显示,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的一个前台湾博士后的一篇论文有两幅图存在数据捏造。像这种情况会遭撤销。在科学实践中,规模大、数据多的实验所产生的原始数据往往是由一个人来掌握的,这种情况是十分常见的,于此得到的数据捏造行为具有隐蔽性,往往不易察觉,所以这个调查的时间很长。 另外,还有很多的学者篡改图表论文被撤销。但是他结果的结论仍然是有效的。2010年《自然》杂志报道了德国一个波斯特研究中心的一个案例,有六篇论文被篡改图表,被认定这是存在学术不端的行为,美国的调查委员会认为这个确实篡改了文章的图表,但是他并未捏造 数据,因此,委员会认定这个文章中主要的结论仍然有效,但他们的行为是属于学术不端,并非学术欺诈,这是他们的一个判断。曝光的时候还会看到,德国的波斯特研究中心的工作跟前面的工作是类似的,因为他这个论文撤销了,但是他这个结论是有效的。这个中心的主管表示这件事严重损害了我们的名声,必须全面实行有效管理。德国基金会也启动了一项独立的调查,对后通知相关期刊要求撤销总共12篇文章。这是德国波斯特研究中心的公告。 还有一些学者是操纵图表论文被撤销。2014年分子生物学与细胞生物学发表声明,撤销日本学者的六篇论文。文章被发现有操纵的令人无法接受的多个图表。这个是明确的违反了美国微生物学会的道德标准,但是第一作者不同意收回这个文章,其实也是这个第一作者在造假这个文章。另外还使用了包含未经授权的数据而被撤销。这个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分子系与细胞化学发表了声明,撤销吉林大学研究人员的研究论文,这个论文是因为使用了包含未经授权的数据而被撤销。这篇论文里面呈现的这个数据没有致谢给人家,这也是违背了合作者规则的一些问题,虽然并不是合作者,但是你的数据来源于他,你必须要致谢。另外还报道了一个挪用他人数据而被撤销论文的案例,2013年撤销了山东大学一篇有关纳米多孔核心结构的论文,这个数据与发表在《国际轻能》杂志上有相似性。撤销声明说,违反了SS化学研究出版社的道德守则而被撤销,文章在没有通知论文数据的所有者且未获得同意及其未在文中注明数据所有者贡献的情况下就被发表了出来,所以这篇文章也同样会被撤销。还刊登了美国国家科学院的杂志发表的声明,撤销中国学者跟丹麦学者共同发表的文章,这是什么?叫“最原始猎豹的论文。因为这个论文拼凑化石被撤销。这个文章是2008年12月在线发表的,在国家院开展的。这个工作曾经被很多的国际学者有所争议,最终发现这个工作是因为论文拼凑化石而导致论文的撤销。还有一些是发现捏造审稿信息,导致论文的撤销。作者为了在同行评议过程中获得好的评价,在审稿过程中捏造了相关的信息。那么国际期刊在接受投稿时,为了保证作者受到公平审稿,一般都要求作为提供建议审稿人的信息以及回避审稿人的信息,而这个作者就捏造了审稿人的信息,达到了他论文的发表,这是一个撤销声明,大家可以看到这四篇都是来自于SVI的启探。这是安徽师范大学的一个课题,一组发表的文章。这篇文章的撤销是因为没有正确的引用已有文献。作者在声明中表示,之所以撤销这篇论文是因为论文中有关的数据被他们认为是首次计算得到的,实际上这个数据是与另一位科学家在两年前计算并得到了结果发表在同一本杂志上,作者没有正确的引用已有的文献以及未获得原始作者允许的情况下就重复发表,结果要给杂志道歉。没有正确引用已有的文献被撤销的论文,在国际上有专门的学会、协会都要求作者要履行并检索引用本人命题相关的原始论述的责任,作为没有任何理由辩解因为没有看到某篇相关的文章所以没有引用,那种认为只要不是故意漏引就没有责任的、掩耳盗铃的做法在学术界是不被接受的。实际上,一旦引证严重失实的现象出现,论文作者都会接受同行的谴责,刊载论文的期刊也会发布重要的致歉和斥责的声明。我们在发表论文的时候一定要查全检索参考文献,真实的引用体的参考文献。 下面这个案例是一个数据陈述失实,以重复被撤销的案例。2012年国际学术期刊记录发表撤销声明,通讯作者是浙江大学的一个教授。这个撤销声明说违背了期刊的准则,包括数据的不事陈述与之前发表的数据的重复,特别是作者从不使用发表上一篇论文的文字、图片跟表格,只是改动了图片跟表格的标签以及关于实验温度的说明。此外,这篇论文还漏掉了一个共同作者,也没有致谢部分的资助机构,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案例。这个作者违背了期刊的“作者统一”的原则。什么意思?就是说这个作者在这个例文里面还有一个共同作者,这个共同作者是美国贝勒医学院的一个博士。这位博士并没有同意在这篇文章上署名,所以说是违背了期刊作者同意的原则,于是决定将完全删除这篇文章。我们可以看到,生物医学杂 志的撤稿声明和SCR的撤销声明跟收录声明。两篇论文因为数据不可靠遭撤,发表于国家科学研究院刊的、分子细胞生物学的杂志上,目前这两篇文章被引用了234次、40次,这次科学家报道以后发现,这两篇文章都是因为数据不可靠而被撤销。我们还可以发现,两篇高“被用”的论文也会因为数据不可靠而撤销,这么这两篇科学成果跟前面是一致的,这个工作在2002年时,他同时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发表论文的报告,这个工作由于数据不可靠,导致撤销。但是会发现,这两篇文章的论文均是作者的署名的最后一个,但是通讯作者身份、智能让他对这两篇文章负主要责任。所以我们说署名是一个荣耀与风险并存的事情。所以说,这个案例对我们中国的科技工作者是一个严重的警告。肿瘤学家因为造假也会被撤销论文,这是2010年科学网站上的报道,这位科学家曾经伪造简历,被勒令停职检查。现在有很多的科学家曾经有造假的经理,它会导致今后还会再造假。这个杂志发现,这篇文章因结果无法重复还受到质疑。这个学者发现,他曾经伪造简历,谎称自己是路德学者行为,杜克大学勒令其行政停职。另外,2011年,科学网站报道日本的一所大学的一个病毒学家因为造假被连续撤销数篇论文,并被数家期刊列入论文发表的黑名单。2010年8月,学校调查委员会发现这个学者存在学术欺诈行为而被校方开除,校方在一份声明中表示,“经过调查,我们得出了结论,该学者最早实验结果是伪造的,我们只能认为这是捏造。调查委员会对其发表的十几本杂志上的38篇文章提出存在问题,最终撤销了其30多篇的文章,其中5篇发表在《感染与免疫》、3篇发表在《病毒水》、2篇发表在《血液》、1篇发表在《逆转录病毒学》。美国生物学会对这个作者做出了处罚决定,未来10年内,美国微生物学会旗下的所有杂志拒绝法该作者的任何文章。我们可以看到,他有一些因为图片存在复制、数据无法重复而遭到6篇论文的撤销。2010年9月15日,美国的著名基因治疗学家宣布收回发表在《国家科学研究院刊》、《国家癌症研究所期刊》、《人类基因治疗》杂志的论文,原因是图片存在复制、数据无法重复。通讯作者在撤销论文中写到,有两篇文章的部分的显微图片显然是复制的,并称已向其所在机构的科研诚信委员会报过此事,在调查结果处理之前,作者请求撤销这两篇文章。9月20日再次撤销两篇发表在《分子治疗》杂志上的论文。诚信办公室调动后发现,撤稿之前的科研不端行为是该实验室的两名华人博士后所为,也就是我们看到的论文的第一作者,跟这个著名的学者本人无关。所以说很多的撤稿作者名单里面都有中国学者的声音。 我们再看一看,美国华人科学家2011年主动撤销一篇细胞论文,这个是因为数据处理不当而撤销,作者称不存在学术欺诈。这个是作者主动要求《细胞》杂志撤销这篇论文的,作者觉得最负责任的做法就是撤销这篇论文。并且他对所有造成的不便向学术界表示歉意。这是一个正面的撤销行为,主动撤销,并不是因为期刊要求他撤销的,他是因为数据处理不当。2010年自然网站报道,由于对重现研究结果失去信心,诺贝尔奖获得者琳达?巴克撤销了两篇有关哺乳动物大脑研究的文章,一篇曾于2006年发表《科学》杂志上,另一篇于2005年发表在美国的国家科学院院刊上,这两个都是著名的期刊。这两篇文章的第一作者均为琳达?巴克课题组的一位华人博士后,而之前他与琳达?巴克合作的同样以他为第一作者的文章于2001年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文章也因为研究结果无法重现而被撤销。可以看这都是华人作者的一个问题。2010年,《自然》杂志因为数据问题而撤销一篇有关血液跟细胞的文章,作者在撤销声明中称主要是因为让骨桥蛋白阳性龛细胞在老年小组内造血该细胞再生方面的作用让其缺乏信心而选择正篇文章的撤销。文章的第一作者认为研究结果没有问题,而未在撤销声明中签字,而通讯作者认为需要撤销,对这个文章缺乏信心。我们可以看到,撤销的文章有很多是第一作者对这个文章负责任的,如果有问题的话会主动来撤销这篇文章。2013年《自然》杂志撤销了2005年一篇封面文章,2005年美国罗格斯大学的一位教授发现相较于同龄人来说体型更匀称的牙买加青少年更可能被认为是跳舞高手,所以他在《自然》 杂志上就发表了一个封面文章,表明人类挑选伴侣的时候舞蹈在其中发生着一个重要的作用。发表之后,通讯作者意识到研究数据可能存在问题,这个通讯作者怀疑当时的合作者之一也就是第一作者,也是他的博士后研究员捏造了研究数据,于是提出来撤销。这也是他主动要求撤销的问题,这个通讯作者提供了造假证据四年半以后,这篇文章才被撤销。很多的论文撤销的原因有很多,《医学论理》杂志在2011年发表了一份研究,这份研究指出2000年-2010年720个论文发表后遭撤稿的案例,73.5%是由于错误,26.6%是行为不端。美国国家科学研究院在2012年发表了跟《医学论理》杂志上2011年这篇文章类似的研究,这个研究收集了1977年-2011年所有撤稿的案例,研究发现行为不端实际上才是撤稿的主要原因,占的总数的67%,包括欺诈或者涉嫌欺诈的有43.4%,重复发表是4.2%,抄袭是9.8%。这两个调查最后得出的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结论,很有意思的是,在这个左下面的收录案例里面,这篇文章研究学术不端的论文的文章也遭到了重新的更正,它后来又发表了一个更正的说明。论文撤销的原因,在这个杂志上这个作者列出了1977年撤稿的主要原因及日益增长的趋势,行为不端的退稿以其惊人的速度在成长,剽窃跟重复发表早些还不是撤稿的要素,现在越来越普遍。我们可以看到上面这个图,2007-2011年是直线上升的。 我们来看看,为什么撤稿这么难?有些时候作者为了申请撤稿,像《自然》杂志“跳舞”的那个文章申请了5年,通讯作者提供了造假证据四年半以后这篇文章才被撤稿。为了撤销这篇文章,通讯作者自行出版了《对于欺诈的剖析》的一本书,这本书强劲介绍了他所发面的捏造数据的证据。2013年4月,罗格斯大学调查后最终认定,大量清晰有力的证据证实这个研究存在多处学术造假现象,包括选择时间对象有倾向性,以便人为的获得所期望的结果。这个论文撤销的时候已经被引用了136次。所以说造假或者数据伪造等这些工作,带来的成本是非常大的,危害性也是非常大的。虽然很多的作者主动要求撤稿,但是因为利益关系,会受到很多利益集团的反对,这样以来,《自然》杂志在2010年11月4日刊登了一个“社会论”,关于论文撤销,这个社论就是一场痛苦的补救,关注当前论文撤销数量的增长趋势及其背后的原因。2010年的《自然》杂志已经撤销文章数达到了不寻常的十篇,统计过去十年里的《自然》杂志数量达到平均一年是两篇左右,这个跟汤森路透2009年的调整基本上是吻合的。也就是说,汤森路透当时调查的时候撤销比例是增加了十倍。论文撤销,这是科学家最痛苦的事,随着撤销,文章也随之被渐渐的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但是近年的论文被撤销案让人们感受到是一件更痛苦的事,被撤销的不仅是因为出现错误,而是造假之误,也就是很多人是学术不端行为。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期刊和学术界对学术不端的逐渐重视,数据造假水平和造假显示技术的提升,期刊撤销文章逐渐趋向主动均与论文撤销数量增加有很大的关系。当然,在我们国家包括美国、欧洲的一些国家都颁布了很多的法规跟文件,甚至出版了很多的酸碱读物来告诉科研人员什么是学术不端,怎么预防学术不端等。像这种类型的话,我们看到我们今天讲了很多的案例,都是来自于国际合作,这个国际合作者也要承担很大的风险,因为合作研究中的数据核查难度非常大的,那么很多的著名学者因为第一作者的问题,往往就带来了他论文的撤销。所以说那些恪守职责、勤奋、勇于发现并改正错误的科学家才是受论文撤稿影响最大的,那是大多数的情况下,他们的认真却得不到应有的肯定。前面我们看到了这个文章的作者因为对第一作者的造假有所怀疑,他举报了五年的时间,并且自费出版了一本书来讲这个造假的问题。种种的现象,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的案例里面有很多的都是来得于中国学者的声音,这些对我们的中国学术会带来很大的影响。
本文档为【第三讲:学术道德案例分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82974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43KB
软件:Word
页数:18
分类:英语四级
上传时间:2019-02-27
浏览量: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