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厦门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厦门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举报
开通vip

厦门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厦门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厦 门 大 学 博 士 研 究 生 培 养 方 案 (报表) 一级学科名称 化 学 专业名称 化学生物学 专业代码 070305 研究生院2009年10月制表 2010 年 6 月 27 日修订 一、 主要研究方向 序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与意义 研究生导师(博号 导注明) 号 1 生物医学围绕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肝病、癌症、危重张晓坤(*) 研究 传染病及老年性疾病等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洪万进(*) 大疾病,以生命科学、化学和医学交叉领域的重姚新生(...

厦门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厦门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厦 门 大 学 博 士 研 究 生 培 养 方 案 (报表) 一级学科名称 化 学 专业名称 化学生物学 专业代码 070305 研究生院2009年10月制表 2010 年 6 月 27 日修订 一、 主要研究方向 序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 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 、特色与意义 研究生导师(博号 导注明) 号 1 生物医学围绕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肝病、癌症、危重张晓坤(*) 研究 传染病及老年性疾病等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洪万进(*) 大疾病,以生命科学、化学和医学交叉领域的重姚新生(*) 大科学问题为主攻方向。通过各学科的整合,阐许华曦(*) 明多种疾病的分子机理,并借生物技术及药物研郑立谋(*) 究,将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药物、治疗和预防方曾锦章(*) 法。该方向主要侧重以下方面研究: 张云武(*) 1核受体及配体相互作用的化学基础 2蛋白质转运机制 3代谢性疾病分子靶向治疗和药物研发 4天然产物化学 5分子诊断学 6神经退行性疾病及衰老研究 7转化医学研究 2 生命有机生命起源与进化的化学与生物学基础,尤其是磷赵玉芬(*)院士 磷化学 和氨基酸在生命起源与进化过程中的作用与地傅 瑾(*) 位 黄河清(*) 黄培强(*) 韩守法(*) 3 小分子调小分子调节剂的合成、小分子调节剂与蛋白质、 李耀群(*) 节剂与药核酸的相互作用研究;药物设计、药物合成以及 颜晓梅(*) 物化学 药物的作用机制的研究。 杨朝勇(*) 林东海(*) 4 生命体系通过合成、改造、天然来源及生物转化等途径发高锦豪(*) 中的分子展和获取分子探针,研究这些分子探针在生物传 识别与传感和生理(基因表达、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细 感 胞信号转导、免疫反应)调控等领域的应用。 5 生物分析 发展高灵敏、高通量的生物分析技术和方法,研 究化学物质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和分子识别 的分析技术,发展高通量的筛选技术,建立实时、 动态的单细胞分子成像系统。开发这些生物医学 分析技术在疾病诊断、检验检疫、环境检测及药 物研发中的应用。 6 结合生物信息学、化学信息学和药物信息学等专生物信息业领域信息学技术,建设一个有特色的生物信息 学辅助虚拟药物开发平台,进行药物靶点蛋白的学 搜索和先导化合物的高通量筛选和设计工作,使 得有机合成和新药开发更加理性化和高效。 7 结构生物学是一门以生物物理学和生物化学手结构生物段来研究生物大分子的三维结构,并研究结构与 对应功能的关系的学科。由于结构生物学能够解学 释生物大分子的构象和相互作用的方式,而所有 的生命活动都是通过各种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 用来实现,因此,这是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领域。 8 随着现代生物学和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人类在纳米生物 生物学和医学等领域的研究内容早已从细胞,染 色体等微米尺度的结构深入到更小的层次,进入 到单个分子甚至分子内部的结构。研究这些纳米 尺度的分子结构和生命现象的学科,就是纳米生 物学 注:本表不够可加页。 注:博导请用*号注明。 二、培养目标、学制及学分要求 培养目标(本表可不填政治标准): 1. 热爱祖国,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敬业精神,具有良好的道德理想素养和精神风貌。 2. 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和熟练的实验技能;具有严 谨的学风,能够独立从事科研工作,并取得创新性的成果,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 学位条例》规定的博士学位学术水平。 3. 身体健康。 学制: 3 年 ,最长学习年限: 6 年。 至少应修满 12 学分: 其中公共学位课程 4 学分; 专业学位课程 , 6 学分; 选修课程+其他培养环节 ,2 学分; 注:学生选课需获得导师同意。 三、课程设置 序课程类型 课 程 名 称 学期* 学分 总学时 授课语言 任课教师(职称) 号 2 36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 秋季 由研究生院统一安排 1 中文 公共学位 2 36 英语 秋季 由研究生院统一安排 2 双语 3 54 高等配位化学 春季 中文 章慧教授 3 3 54 4 有机合成进展 秋季 中文 黄培强教授 3 54 5 有机合成专题 春季 中文 温庭斌教授/詹庄平教授 3 54 6 光谱分析进展 春季 中文 江云宝教授/赵一兵教授 王秋泉教授/杭纬教授/张博副3 54 7 色谱与质谱分析进展 春季 中文 教授 3 54 8 高等量子化学 春季 中文 吴玮教授 专业学位 3 54 9 量子化学选读 春季 双语 张乾二教授/谭凯副教授 等 3 54 10 现代晶体学 春季 中文 毛少瑜教授 袁友珠教授/王野教授/翁维正3 54 11 催化专题 秋季 中文 教授 田中群教授/孙世刚教授/毛秉 伟教授/杨勇教授/詹东平副教3 54 12 电化学研究进展 秋季 中文 授 3 54 13 电极过程动力学 秋季 中文 毛秉伟教授/吴德印教授 应用电化学专题 秋季 3 54 杨勇教授/王周成教授 14 中文 3 54 15 生物物理学 秋季 中文 林东海教授 杨朝勇教授/颜晓梅教授/韩守3 54 16 化学生物学 春季 中文 法教授等 3 54 17 高分子科学导论 春季 双语 许元泽教授/翁文桂副教授 3 54 18 高分子合成与分子设计 春季 中文 夏海平教授 3 54 秋季 中文 洪万进(教授)、张晓坤(教 19 生物医学与药物研发前沿进展 授)、许华曦(教授)、郑立谋 (教授) 3 54 20 分子细胞生物学 秋季 中文 生科院 3 54 高级生物化学 秋季 中文 生科院 21 22 其它系、专业学位课程 郑南峰教授等 2 36 中文 23 化学科研素养与方法ABC 秋季 2 36 24 纳米生物学 秋季 中文 高锦豪教授 选修 2 36 结构生物学 春季 中文 林东海教授 25 2 36 26 可选修其它有关的硕士生各课程 秋季/春季 N/A 2 学术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与学术讲座 要求详见后页。 27 其他培养 28 综合考试 要求详见后页。 环节 开题报告 要求详见后页。 29 III. Curriculum Total Working Faculty member(s)( with No. Category Name of the Course Semester* Credit Hours Language professional titles)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volution and Be arranged by the Graduate A 2 36 Chinese 1 Marxism School General courses Be arranged by the Graduate English A 2 36 Bilingual 2 School Advanced Coordination Chemistry S 3 54 Chinese Prof.ZHANG Hui 3 Progress in Organic Synthesis A 3 54 Chinese Prof. HUANG Peiqiang 4 Prof. WEN Tingbin/ Prof. Topics on Organic Synthesis S 3 54 Chinese 5 ZHAN Zhuangping Prof. JIANG Yunbao / Prof. Progresses in Spectrometry S 3 54 Chinese 6 ZHAO Yibing Prof. WANG Qiuquan /Prof. Progresses in Chromatography and Mass S 3 54 Chinese HANG Wei / Associate Prof. 7 Core Spectrometry ZHANG bo courses Advanced Quantum Chemistry S 3 54 Chinese Prof. WU Wei 8 Prof. ZHANG Qian-Er/ Selected Topics on Quantum Chemistry S 3 54 Bilingual 9 Associate Prof. TAN Kai, et al. Modern Crystallography S 3 54 Chinese Prof. MAO Shao-Yu 10 Prof. YUAN Youzhu / Prof. Current Opinion in Catalysis A 3 54 Chinese WANG Ye/ Prof. WENG 11 Weizheng Prof. TIAN Zhongqun / Prof. SUN Shigang / Prof. MAO Progress in Electrochemistry A 3 54 Chinese Bingwei/ Prof. YANG Yong 12 /Associate Prof. ZHAN Dongping Prof. MAO Bingwei/ Prof. Electrode Kinetics A 3 54 Chinese 13 WU Deyin Prof. YANG Yong / Prof. Topics in Applied Chemistry A 3 54 Chinese 14 WANG Zhoucheng Biophysics A 3 54 Chinese Prof. LIN Donghai 15 Prof. YANG Chaoyong/Prof. Chemical Biology S 2 36 Chinese YAN Xiaomei/Prof. HAN 16 Shoufa Prof. XU Yuanze/Associate Introduction to the Essential Polymer Science S 2 36 Bilingual 17 Prof. WENG Wengui Polymer Synthesis and Molecular Design S 3 54 Chinese Prof. XIA Haiping 18 Current topics in Biomedical Research and Drug A 3 54 Chinese Prof.HONG Wanjin、 Discovery Prof.ZHANG Xiaokun、19 Prof.XU Huaxi、Prof.ZHENG Limou Molecular Cell Biology S 3 54 chinese School of Life Sciences 20 Advanced Biochemistry S 3 54 chinese School of Life Sciences 21 Courses from Other Prog., Dept. or Colleges. 22 Prof. ZHENG Nanfeng Basic Research Manners and Methods in Chemistry A 2 36 Chinese 23 Optional Nanobiotechnology A 2 36 Chinese Prof.GAO Jinhao courses 24 Structural Biology S 2 36 Chinese Prof.LIN Donghai 25 Other courses in Chemistry for MSc A/S 2 36 26 Attending Academic Lectures N/A Details are in the following pages. 2 27 Other Ph.D. Comprehensive Examination Details are in the following pages. 28 academic sections Dissertation research proposal Details are in the following pages. 29 *.S—Spring semester; A—Autumn semester; SS—Summer semester. 课程内容纲要 课程名称 有机合成进展 课程英文名称 Progress in Organic Synthesis 课程类型 专业学位课 开课时间 秋季学期 课程级别 博士 学分 3 总学时 54 本课程包括以下专题,部分内容将根据学科的发展作适当调整。 1、 有机硼、硅、锡、钯试剂的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2、 环化反应,包括BALDWIN环化 规则 编码规则下载淘宝规则下载天猫规则下载麻将竞赛规则pdf麻将竞赛规则pdf ,烯烃复分解反应 3、 有机化学中的立体电子效应 中文内容简介 4、 羟醛缩合反应及其立体化学 5、 复杂天然产物全合成 6、 有机合成进展专题 7、 学生演讲/课堂讨论 This course include some topics of progress in modern organic synthesis, such as: 1. The application of organic boron, silicon, tin and palladium reagents 2. Ring closure reactions, including Baldwin’s rules, Olefin metathesis 3. Stereoelectronic effects in organic chemistry 英文内容简介 4. Aldol reaction and it’s stereochemistry 5. The total synthesis of complex natural products 6. Topics of recent progress in organic synthesis 7. Student’s presentation and class discussion 教学方式 讲授、讨论 考试方式 笔试 教材: 讲义,PPT 黄培强,靳立人,陈安齐,《有机合成》,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2004 参考书: 1. J. A. Gewert, et al., “Organic Synthesis Workbook”, Wiley-VCH, Weihein: 2000 2. Carey, F. A., Sundberg, R. J, Advanced Organic Chemistry, 4th Ed., Plenum Press: New York: nd3. Smith, M. B., Organic Synthesis, 2 edition, McGraw-Hill: New York, 2002 参考教材 4. Jurgen,F., Gustav, P., Organic Synthesis: Concepts, Methods, Starting Materials, 3rd Edition, John Wiley& Sons; New York, 2003 5. P. Deslonchamps 著,李国清,放秀华译,叶秀林校,《有机化学中的立体电 子效应》,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1991 6. 吴毓林,姚祝军,《现代有机合成化学》,科学出版社,北京:2001 7. 黄 宪编,有机合成(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 北京,1992 8. 吴世晖,徐汉生编,有机合成(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 北京,1993 9. 有机化学现行期刊 注:每门课程都须填写此表。本表不够可加页。 课程内容纲要 课程名称 有机合成专题 课程英文名称 Topics on Organic Synthesis 课程类型 专业学位课 开课时间 春季学期 课程级别 博士 学分 3 总学时 54 有机合成研究最新动态与研究进展方面的专题综述报告。包括有机合中文内容简介 成新方法和新试剂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新药研究与开发中有机合成 新方法、新技术的应用。 This course introduces the recent trend and progress in organic synthesis, 英文内容简介 including the application of new methods, technologies and new reagents in organic synthesis as well as drug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课堂授课,文献综述和课堂讨论 教学方式 文献综述报告 考试方式 教材: 自编讲义 参考书: 近期有机化学有机合成的文献及综述。 参考教材 注:每门课程都须填写此表。本表不够可加页 课程内容纲要 课程名称 高等配位化学 课程英文名称 Advanced Coordination Chemistry 课程类型 专业学位课 开课时间 春季学期 课程级别 硕士、博士 学分 3 总学时 54 适应当前配位化学迅猛发展的需要,讲授配位化学基本原理及其在相 关前沿领域(或交叉学科)应用的有选择性的课题。其目标是使修过这门课程 的研究生能够从结构和成键的微观角度去认识并理解络合物的宏观特征和 性质,从而使得他们所掌握的基础理论和现代化学实验之间有较密切的结 合,为熟悉和理解现代化学文献(特别是配位化学文献)架起一座桥梁,同时 为顺利开展有关的硕博士 论文 政研论文下载论文大学下载论文大学下载关于长拳的论文浙大论文封面下载 研究工作提供一些新的方法和思路。课程的 主要内容如下: 1. 配位化学的发展简史和基础知识; 中文内容简介 2. 络合物的立体结构与异构现象,以专题讲座的形式介绍手性、手性对 称性破缺、手性络合物、立体化学及圆二色(CD)光谱的有关知识; n3. 多电子原子结构和谱项,特别是d离子的谱项及群论和对称性的基础 知识; 4. 络合物的晶体场-配体场理论及其在络合物电子光谱等方面的应用; 5. 络合物的分子轨道理论(MOT),着重于其在络合物荷移光谱的应用; 6. 络合物反应动力学和机理的基础知识,例如取代、异构化和外消旋反 应,特别是电子转移反应; 7. 简要介绍络合物的合成。修课学生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coordination chemistry and their applications in the selective topics on the related front fields (or other interdisciplinary subjects) are introduced to keep up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urrent coordination chemistry. The main objective of the lecture at the classroom is to help the graduate students attended this course understand macro-characteristics and properties of coordination compounds from the microscopic view of structure 英文内容简介 and bonding. As a result, the graduate students should know how to combine basic theory with modern chemical experiments, and this may also make them become familiar with current chemistry literatures (especially on modern coordination chemistry). Additionally, this course should provide some new methods and ideas for their future graduate research work, too. The main contents of the course are as follows: 1. A brief development history and fundamental knowledge of coordination chemistry 2. Stereoscopic structures and isomerism of metal complexes, introducing the related knowledge of chirality, chiral symmetry breaking, chiral metal complexes, stereochemistry and circular dichroism (CD) spectroscopy by special topic lectures 3. Structures and spectral terms of many-electron atoms, especially focusing non the spectral terms of d ion and basic knowledge of group theory and symmetry 4. Crystal Field-Ligand Field Theory and their applications in electronic spectroscopy of metal complexes 5. Molecular Orbital Theory of metal complexes, paying special attention to its application in charge-transfer transition spectroscopy 6. Fundamental knowledge of kinetics and mechanisms of coordination compound reactions, for example, substitution, isomerization and racemization, especially electron transfer reactions 7.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synthesis of coordination compounds 教学方式 讲授、讲座、课堂讨论、课后习题 考试方式 笔试与课程报告 章慧等编著. 配位化学—原理与应用.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9 [1] 徐光宪, 王祥云著. 物质结构. 第2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7. [2] 游效曾编著. 配位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2. [3] 金斗满, 朱文祥编著. 配位化学研究方法.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6. [4] Gispert J R. Coordination Chemistry. Weinheim: Wiley-VCH, 2008. [5] rdMiessler G L, Tarr D A. Inorganic Chemistry. 3 Ed. New Jersey: [6] Prentice-Hall, Inc., 2004. 徐志固编著. 现代配位化学.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1987. [7] thCotton F A, Wilkinson G. Advanced Inorganic Chemistry. 5 Ed. New York: [8] Wiley, 1988. [美] F A科顿著. 群论在化学中的应用. 第3版. 刘春万, 游效曾, 赖伍江[9] 译. 福州: 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 麦松威, 周公度, 李伟基. 高等无机结构化学. 第2版. 北京: 北京大学[10] 参考教材 出版社, 2006. 周永洽编著. 分子结构分析.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1. [11] 陈慧兰主编. 高等无机化学.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12] Tobe M L, Burgess J. Inorganic Reaction Mechanisms. Essex: Pearson [13] Education Limited, 1999. Carter R L. Molecular Symmetry and Group Theory. New York: John Wiley [14] & Sons, Inc., 1998. Rodgers G E. Descriptive Inorganic, Coordination, and Solid-State [15] ndChemistry. 2 Ed. South Melbourne: Thomson Learning, 2002. von Zelewsky A. Stereochemistry of Coordination Compounds. Chichester: [16] John Wiley & Sons, Ltd, 1996. ndLever A B P. Inorganic Electronic Spectroscopy. 2 Ed. Amsterdam: [17] Elseiver, 1984. 与配位化学相关的一些近期重要教科书、专著和文献资料. [18] 课程内容纲要 课程名称 光谱分析进展 课程英文名称 Progress in Spectral Analysis 课程类型 专业学位课 开课时间 春季学期 课程级别 硕/博士生 学分 3 总学时 54 原子光谱分析进展 分子发光分析进展 1基础光物理 1.1 荧光的产生/Jablonski图:分子的光吸收和激发、内转换、系间穿越、荧光、 磷光;激发/发射光谱:光谱形状(峰位置/半峰宽)、Stokes位移;荧光寿命;荧 光量子产率;荧光偏振/荧光各向异性。1.2 荧光与分子结构和环境性质 pH/离 子强度;溶剂效应:动力学Stokes位移、激发态偶极 介质粘度/各向异性;分子结构:共轭、结构刚性、电子效应、空间效应;基态 聚集:J-/H-聚集、Kasha激子偶合;1.3 荧光猝灭 动态荧光猝灭;静态荧光猝 灭;Stern-Volmer方程 1.4 电子转移 Exciplex: Weller 方程 分子内电荷转移:分子构型变化;经由空 间/化学键电子转移:电子hopping Marcus理论:Marcus反转、溶剂重组能。1.5 质子转移 中文内容简介 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分子异构化、质子偶合电子转移 1.6 能量转移 FRET: 偶极偶合;电子交换能量转移。1.7 Excimer 电子/能量 共享; 激发态超快反应动力学:单光子计数法; 双态模型:Stevens-Ban图。 2. 荧光量子点 光吸收和激发、发光机制、量子点结构和表面修饰 3. 超分子荧光传感和荧光成像 3.1 光诱导电子转移 (Photoinduced Electron Trsnafer, PET);3.2 Excimer/Exciplex; 3.3 FRET: 比率荧光法;3.4 分子构型变化;3.5 变构作用; 3.6 多米诺效应:信号放大。 4 生物荧光分析 4.1 免疫荧光分析;4.2 PCR荧光分析;4.3 Aptamer/Molecular Beacon;4.4 核酸 /蛋白质荧光;4.5 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荧光相关光谱;4.6 非经典生物荧光探 针:GFP突变、合成生物学;4.7 神经化学之荧光探针和荧光成像;4.8 在体实 时荧光跟踪和荧光成像 英文内容简介 教学方式 讲授 考试方式 笔试 参考教材 课程内容纲要 课程名称 色谱与质谱分析进展 课程英文名称 Progresses in Chromatography and Mass Spectrometry 课程类型 专业学位课 开课时间 春季学期 课程级别 硕士/博士 学分 3 总学时 54 1. 毛细管色谱和毛细管电色谱研究进展 2. 毛细管电泳研究进展 3. 多维分离技术研究进展 中文内容简介 4. 元素质谱分析研究进展 5. 生物质谱分析研究进展 6. 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1. Progress in capillary chromatography & capillary electrochromatography 2. Progress in capillary electrophoretic analysis 3. Progress in multi-dimensional separation techniques 英文内容简介 4. Progress in elemental mass spectrometry 5. Progress in biological mass spectrometry 6. Hyphenated techniques of chromatography and mass spectrometry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 考试方式 笔试/开卷/课程论文/课程报告 无统编教材 参考教材 课程内容纲要 课程名称 高等量子化学 课程英文名称 Advanced Quantum Chemistry 春季学期 课程类型 专业学位课 开课时间 3 课程级别 博士 学分 总学时 54 本课程为理论化学方向博士学位学位课程。本课程是在硕士学位课程”量子化学” 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系统地讲授量子力学理论,特别是多电子体系理论和计算方 法. 具体章节为 1. 多电子波函数 2. 自旋与对称群 3. 密度矩阵 中文内容简介 4. 自洽场理论 5. 价键理论 6. 多组态自洽场理论 7. 微扰理论与图形方法 8. 大规模组态相互作用与酉群方法 9. 运动方程方法 1( . Mathematical review 2( Many electron wave functions and operators 3( The Hartree-Fock approximation 4( Configuration interaction 英文内容简介 5( Many-body perturbation theory. 6(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7( Coupled-Cluster methods 8( Multi-reference molecular orbitals methods and valence bond theory Solvation model and intermolecular-interactions PPT结合板书 教学方式 笔试 考试方式 R. McWeeny, Methods of Molecular Quantum Mechanics, Academic Press, London. A. Szabo, N. S. Ostlund, Modern Quantum Chemisrty, McGraw-Hill, New York. 参考教材 唐敖庆,量子化学,科学出版社,北京 徐光宪,黎乐民,量子化学基本原理和从头计算,科学出版社,北京。 课程内容纲要 课程名称 量子化学选读 课程英文名称 Selected Topics on Quantum Chemistry 春季学期 课程类型 专业学位课 开课时间 3 课程级别 硕士/博士 学分 总学时 54 量子化学选读课程是量化专业教师在量子化学和结构化学领域的研究经验和学 术背景着重阐明化学结构理论中化学键的观点,介绍价键理论和共振论,系统讲 解共价键的形式规则,配位场理论,分子的共振形式,单电子键和三电子键,氢 键和金属键等内容,并结合固氮酶中化学键形式谈论分子和晶体的结构,为学生 提供化学键的基本知识和多方面的例证。 中文内容简介 Selected Topics on Quantum Chemistry is the course about the nature of the chemical bond. The course is mainly a review of work on chemical bond with special emphasis on the study of bond distance on the molecule and crystals and on the use of the 英文内容简介 resonance concept in explaining bond structure. 课堂讲授 教学方式 论文 考试方式 鲍林 化学键的本质 参考教材 注:每门课程都须填写此表。本表不够可加页 课程内容纲要 课程名称 现代晶体学 课程英文名称 Modern Crystallography 课程类型 专业学位课 开课时间 春季学期 课程级别 博士生/硕士生 学分 3 总学时 54 一、晶体学基本原理:(一)晶体的对称性、对称元素;(二)晶系、点群、晶格、布拉菲格子、空间群;(三)正空间和倒空间 二、X射线衍射原理:(一)X射线的产生和吸收;(二)原子、晶胞及晶体对X射线的衍射;(三)结构因子(四)布拉格方程和Laue散射г函数 三、电子密度与结构因子(一)傅立叶变换及其性质(二)电子密度函数和结构因子 四、晶体对X射线的衍射强度 五、系统消光与空间群的测定:(一)系统消光(二)费里德耳定律(三)测定空间群的辅助方法 六、单晶晶体结构的测定 中文内容简介 (一)爱瓦尔德球:(1)劳埃法(2)回摆法(3)魏森堡法(4)旋近法(5)衍射仪法 (二)相角问题:(1)模型法(2)向量空间法(3)同晶置换法(4)反常散射法(5)直接法 七、多晶X射线衍射法:(一)物相分析:定性分析、定量分析(二)衍射线的指标化与晶胞参数的精修(三)结构的精修(四)晶粒度与应力的计算 (三)结构测定:晶体结构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八、晶体结构与性质的关系:(一)Curi原理和Numan 定律(二)晶体的均衡性质(三)传输性质 I. Principal of crystallography: (1) Crystal symmetry and symmetry operations; (2) Crystal systems, point groups, lattice parameters, Bravais lattice and space groups; (3) Real space and reciprocal space II. The principal of X-ray diffractions: (1) Source and absorption of X-ray; (2) X-ray diffractions by an atom, a cell and a crystyal; (3) Structural factors 英文内容简介 (4) Bragg equation and Laue function г III. Electron density and structural factor (1) Fourrier Transformation and their properties (2) Function of electron density and structural factor IV. X-ray intensity diffracted by crystal V. Systematic extinction and determination of space group (1) Systematic extinction (2) Friedel’s Law (3) Other determination methods of space group VI. Determination of crystal structure (1) Sphere of Ewald (a)Method of Laue (b)Method of osillation (c)Method of Weissenberg (d)Method of precession (e)Diffractometers method (2) Phase problem (a)Structure model method (b) Patterson method (c)Isotype structure replacement method (d) Anomalous diffraction method (e)Direct method VII. X-ray powder diffraction method (1)Phase analysis: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2)Index of reflections and the lattice parameters refinement (3)Crystal structure refinement from XRD data (4)Calculations of crystallite size and lattice strain VIII. Relations of crystal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1)Curi principal and Numan’s law (2)Equilibrium properties of crystal (3)Transport properties 课堂讲授和讨论并行 教学方式 笔试50%, 课堂讨论与练习50% 考试方式 参考书: 1( 晶体结构测定; 周公度著,科学出版社(1981)。 2( X射线晶体学; 马吉吉生、施倪承著,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5)。 3( 现代晶体学基础(上、下册); 张克从著,科学出版社(1987)。 4( 晶体和准晶体的衍射; 周公度、郭可信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5( An Introduction,,X-ray Crystallography; Woolfson,M. M. 6( Modern X-ray Analysis on Single Crystals; de Gruyter 参考教材 7( 单晶结构分析-原理与实践; 陈小明、蔡继文 (2003) 8( Physical Properties of Crystals; Nye, J.F. (1985) 课程内容纲要 课程名称 催化专题 课程英文名称 Current Opinions in Catalysis 课程类型 专业学位课 开课时间 秋季学期 课程级别 博士/硕士 学分 3 总学时 54 本课程面向博士/硕士研究生开设,主要以介绍催化化学领域的新进展、新方法 和新理论为目的,将涵盖均相催化、多相催化、光催化和酶催化研究领域中的催中文内容简介 化剂制备、表征、催化反应和催化作用机理,由本单位和国内外在该领域活跃的 学者开设系列专题讲座,并要求研究生就讲座内容进行文献阅读和互动交流。 The course is intended for graduate students who are pursuing PhD degree in catalysis and related fields, covering the current topics in catalysis such as the latest progresses, new characteristic methods and theories in homogeneous catalysis, heterogeneous 英文内容简介 catalysis, photo-catalysis and ezymetic catalysis. Each topic is composed of several lectures delivered by professors at home, domestic and abroad. Broad literature-reading and interactive communications are requisite for the course. 教学方式 课题讲座 考试方式 书面报告和口头报告相结合 一、催化学科主流刊物: 1. J. Catal. 2. Appl. Catal. A & B 3. Adv. Synth. Catal. 4. Catal. Rev. 5. ChemCatChem 6. J. Phys. Chem. C & B 7. J. Phys. Chem. Lett. 8. PCCP 9. Langmuir 10. ChemPhysChem 参考教材 二、与催化有关的交叉学科主流 1. Green Chem. 2. Chem. Mater. 3. J. Mater. Chem. 4. Adv. Funct. Mater. 5. Ind. Eng. Chem. Res. 三、其他涉及催化的化学一级学科的主流刊物 Angew. Chem. Int. Ed. J. Am. Chem. Soc. Chem. Commun. Chem. Eur. J. Chem. Asian J. 课程内容纲要 课程名称 电化学研究进展 课程英文名称 Progress in Electrochemistry 秋季学期 课程类型 专业学位课 开课时间 3 课程级别 博士生 学分 总学时 54 本课程面向博士研究生开设, 结合国际最新发展动态,介绍电化学领域的新进 展、新方法和新理论, 内容涵盖界面电化学、能源电化学、谱学电化学、纳米电 化学和生物电化学。 具体专题包括电催化与微观结构、锂离子电池材料及应用、中文内容简介 离子液体电化学、电化学在纳米/分子电子学中的应用、 等。 要求学生具备 基本的电化学基础知识。 New progresses, new methods and new theories in various aspects of electrochemistry will be introduced. Topics cover from interfacial electrochemistry, 英文内容简介 electrocatalysis, electrochemical power source to nanoelectrochemistry and bioelectrochemistry. 课堂授课 教学方式 限时开卷考试 考试方式 授课ppt 及相关资料。 参考教材 课程内容纲要 课程名称 电极过程动力学 课程英文名称 Electrode Kinetics 秋季学期 课程类型 专业学位课 开课时间 3 课程级别 硕士/博士 学分 总学时 54 课程名称:电极过程动力学导论(Electrode Kinetics)对界面电化学的固/液导电 表面和界面的结构状况,双电层结构,离子扩散理论,电荷转移理论,电化学能 量转换,复杂电化学体系的动力学,半导体光电化学等进行详细介绍。第一章绪 论(电化学科学概述);第二章“电极/溶液”界面基本性质; 基本概念,双电层结构 模型、界面电势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第三章“电极/溶液”界面的电荷传递, 涉及电 极电势对电极活化能的影响, 界面电势分布对电极反应速率的影响,电极电势对中文内容简介 反应速率的影响,电化学平衡,微观电极过程-Marcus电子转移理论及绝热和非绝 热过程; 第四章“电极/溶液”界面附近液相中的传质过程, 暂态过程和技术; 第 五章复杂电极反应与反应机理研究-综合运用,电极反应机理的表示方法,电极 反应多电子转移步骤过程,电极反应与化学反应耦合(1)前置转化步骤;(2) 平行和随后转化步骤,(3)涉及表面吸附态的表面转化步骤和电极反应机理; 第 六章半导体光电化学基础。 The Electrode Kinetics focuses on some detailed and basic contents: structures of solid/liquid electrochemical interfaces; structures of double layer, charged ionic 英文内容简介 diffusion theory, charge transfer theory, conversion of electrochemical energy, kinetics and dynamics of complex electrochemical systems, photoelectrochemistry of semiconductors. 教学方式 以课堂教学为主,与课外教学相结合,作业与思考题辅助。 考试方式 限时开卷考试 1.《电极反应动力学》(讲义,吴辉煌编2006 年版) 推荐参考书如下: 2. 《电极过程动力学导论》(第三版查全性,科学出版社2002年) nd3. 《电化学方法,原理和应用》A. J. Bard, L. R. Faulkner 2 Ed.邵元华等译 6. 《电化学研究方法》田昭武(1984年)科学出版社 7. Encyclopedia of Electrochemistry (Bard-Stratmann, Wiley) Vol. 1 Thermodynamics and electrified interfaces 978-3-527-30393-6 参考教材 Vol. 2 Interfacial Kinetics and Mass Transport 978-3-527-30394-6, May 2003 8. 《物理化学》下册, 11~13 章,孙世刚主编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8 课程内容纲要 课程名称 生物物理学 课程英文名称 Biophysics 课程类型 专业学位课 开课时间 秋季学期 3 课程级别 硕士/博士 学分 总学时 54 生物物理学是应用物理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研究生命现象中的物理过程和 物理规律的一门科学,是物理学和生物学相结合产生的一门边缘学科,极大地推 动了生物学研究的深入和发展。本课程主要介绍生物物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基 础和技术方法以及最新进展,覆盖五部分内容:分子生物物理,细胞与膜生物物 理,神经生物物理,理论生物物理,生物物理技术。 中文内容简介 生物物理技术主要介绍研究生物系统的物理方法和技术,包括:紫外-可见 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分子振动光谱,圆二色性光谱,电子自旋光谱,生物核磁 共振波谱,生物质谱,X-射线晶体衍射光谱,扫描隧道显微镜,微量量热法, 表面等离子共振谱,等等。 This course introduces concepts, theoretic basis, methods, techniques and current advances in Biophysics, including five parts: molecular biophysics, cellular and membranous biophysics, neural biophysics, biophysical techniques. The biophysical techniques cover UV-VIS,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molecular 英文内容简介 vibration spectroscopy, ESR, Bio-NMR, Bio-MS, X-ray crystallography, 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y, ITC,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etc. 教学方式 课堂教授 考试方式 笔试 参考教材 《生物物理学》, 赵南明,周海梦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课程内容纲要 课程名称 化学生物学 课程英文名称 Chemical Biology 课程类型 专业学位课 开课时间 春季学期 课程级别 硕士/博士 学分 3 总学时 54 化学生物学最新动态与研究进展方面的专题讨论,内容包括: ? 从天然化合物和合成的分子中发现对生物体的生理过程(基因表达、细 胞周期、细胞凋亡、细胞信号转导等)具有调控作用的物质,并以这些生物 活性小分子作为探针,研究他们与生物靶分子的相互识别、构效关系和作用 机制,进一步在分子和化学键水平上研究它们在调控生理过程中的分子识 别、信息传递。 ? 探讨自然界中生命起源、基因突变、分子进化的化学机理和化合物的生中文内容简介 物合成途径,从而为合成更多样性的分子提供新的理论和技术。 ? 研究作用于新靶点的新一代治疗药物。 研究化学物质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和分子识别的分析技术,以及对复杂生物体 系进行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的新技术等。 This survey course is team taught and designed to illustrate the 英文内容简介 use of chemical approaches to investigate biological processes at the molecular, the cellular and the organismal level. 讲授 教学方式 笔试或小论文 考试方式 教材: 现行化学生物学期刊,如: Nature Chemical Biology, Current Opinion in Chemical Biology 参考教材 ACS Chemical Biology 课程内容纲要 课程名称 高分子合成与分子设计 课程英文名称 Polymer Synthesis and Molecular Design 课程类型 专业学位课 开课时间 春季学期 课程级别 硕士/博士 学分 3 总学时 54 第一部分:高分子结构与性能关系专题(课堂讲授) 高分子的结构决定性能,而性能是应用的基础。本部分从分析一些常见的 高分子的结构与性能关系入手,系统讲授决定常见聚合物用途的分子结构基 础。 第二部分:功能高分子与特种高分子的分子设计(含课堂讲授以及研究型学中文内容简介 习汇报与课堂讨论2部分) 课堂讲授部分介绍离子交换树脂、嵌段共聚物、高分子分离膜、非线性光 学高分子等的分子设计;研究型学习汇报与课堂讨论部分学生们可以围绕本 课程的主题,根据国际上高分子合成与分子设计的最新进展,每人选择1-2 个热点课题进行研究型学习,最终进行课堂汇报和讨论交流。 Part I: Special topic in polymer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relationship (lecturing) Polymer structure determines properties, and properties are the basis of applications. Starting from some common polymer structure – properties relationships, this part introduces the molecular basis of structure that determines common polymer applications. 英文内容简介 Part II: Molecular design of functional and special polymers (lecturing, reporting and discussion) The lecturing section focuses on the introduction of molecular design of ion exchange resins, block copolymers, polymer membranes for separation, nonlinear optical polymers, etc. The reporting and discussion section is designed to allow students to choose 1-2 hot topics in the advances in polymer synthesis and molecular design for research study, followed by class reporting and discussion.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 考试方式 闭卷、课堂讨论 主要参考学术刊物:1. Chem. Rev.; 2. Chem. Soc. Rev.; 3. J. Am. Chem. 参考教材 Soc.; 4. Angew. Chem.; 5. Chem. Comm. 6. Macromolecules 课程内容纲要 课程名称 高分子科学导论 课程英文名称 Introduction to the Essential Polymer Science 课程类型 专业学位课 开课时间 春季学期 课程级别 硕士/博士 学分 3 总学时 54 高分子科学经过二十世纪的工业大发展,进入了更为理性的分子设计与多尺 度结构设计的时代。高分子科学的方法渗透到广泛科技前沿,在众多材料 宏观和微观之间架设桥梁,这种密切结合与相互渗透对于当今人类科学最 重要的能源、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产生重大影响。凝聚态物理学的大发展 使高分子物理化学面貌一新。急需一门内容简明,概念清晰,反映当代发 展水平与发展趋势的课程,加强学生对高分子方法认识的深度和强烈的兴 趣。与普通物理,化学,物化衔接,与本科高分子化学课程衔接。 一、高分子链结构研究:1、链结构的可能性与可控合成方法:支化、超支 化,共聚接枝与嵌段,杂化链,超分子结构; 链结构表征的新方法;2、 高分子链结构设计与大自然的和谐:降解,交联,各种稳定方法,绿色,再 生循环方案评述 中文内容简介 二、高分子分散态物理规律:1、柔性高分子的自相似、分形、标度律,高 分子界面;2、高分子溶液的平衡态与动力学行为的本质;2、多种相互作 用与超分子分散体系 三、高分子凝聚态的物理本质:1、非晶态,软物质物理基础,玻璃态,缠 结高分子粘流态的本质;2、高分子结晶与取向,液晶态;3、多相高分子 与相分离 四、聚合物材料性能的结构预测:1、宏观性能及其分类,热物理性,力场 性,输运性,加工性及其与化学结构的关系;2、结构,性能关系的复杂性 的本质,多尺度物理学简介 五、小结,大分子效应及应用:总结高分子化带来的新的可能性。开辟具 有光、电、磁、催化及生物效应等功能性先进物质的途径。 thAfter remarkable progress of polymer industry in 20 century, the polymer science entered a more rational stage of material design. The polymer approach penetrated into broad sci-tech disciplines and played vital roles to resolve contemporary technical challenges. The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enables a new shape of polymer physics. The course intends to reflect the latest development and the future tendency of polymer approaches. 英文内容简介 Content: , The polymer chain structures. Possibility and control approaches of synthesis. Degradation and the effects to nature. , Polymer divided state, polymer solution, thermodynamics and dynamics; polymer dispersion; multi-interaction and supra-structure. , Polymer condensed state. Amorphous state & soft matter physics, crystallization & orientation; liquid crystal; multiphase and phase separation. , Prediction of polymer properties from chemical structure. Classification of properties; complexity and multi-scale physics. , Summary; macromolecular effect and applications.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 考试方式 开卷笔试, Open book exam 1、董建华主编,高分子科学前沿与进展,科学出版社,2006。 2、G. R. Strobl, The Physics of Polymers, Springer, 2007。 3、陆坤权,刘寄星主编,软物质物理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国内外重要文献总结,自编教材。 参考教材 课程内容纲要 课程名称 应用电化学专题 课程英文名称 Topics in Applied Chemistry 秋季学期 课程类型 专业学位课 开课时间 3 课程级别 博士生 学分 总学时 54 本课程面向博士研究生开设, 主要介绍拟包括表面处理、电镀、电源 (含电容器),电催化与光电化学等领域,介绍相关领域的基本概念、 方法、应用及最新研究进展。 中文内容简介 英文内容简介 课堂授课 教学方式 限时开卷考试 考试方式 授课ppt 及相关资料。 参考教材 课程内容纲要 课程名称 生物医学与药物研发前沿进展 课程英文名称 Current topics in Biomedical Research and Drug Discovery 课程类型 专业学位课 开课时间 秋季学期 课程级别 博士/硕士 学分 3 总学时 54 结合生物医学与化学生物学在新药研究开发方面的前沿进展,由本研究院 各位教授进行专题讲授,内容包括:核受体在药物开发中的研究;代谢性中文内容简介 疾病及其治疗药物;神经退行性疾病药物;传染性疾病药物;肿瘤治疗药 物等。 Professors from the institute will give special lectures on the current advances of Biomedicine and Chemical Biology in novel drug development, containing the researches of nuclear receptor and drug development; metabolism disease 英文内容简介 and therapeutic drug; drugs for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 drugs for infectious disease and anti-cancer drug.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自学 考试方式 笔试、综述 自编,无特定参考书。根据最新的文章及研究进展授课。 参考教材 课程内容纲要 课程名称 化学科研素养与方法ABC 课程英文名称 Basic Research Manners and Methods in Chemistry 课程类型 选修课 开课时间 秋季学期 课程级别 硕士/博士 学分 2 总学时 36 《化学科研素养与方法ABC》将介绍化学科研中的一些基本的科研素养和方 法,主要内容包括: 1. 化学专业认同感和化学科研综合能力的认识问题 4学时 2. 化学科研中的安全问题 2学时 中文内容简介 3. 科研学术规范 4学时 4. 化学科研文献调研与阅读 8 学时 5. 科研写作和口头报告 10学时 6. 科研中的批判性思维:听取至少5个学术报告并提交书面评论 8学时 “Basic Research Manners and Methods in Chemistry” will introduce students to basic manners and methods in doing research in chemistry. The class will cover the following topics: 1. Professional identity development and comprehensive ability training in chemistry research (4 hours) 2. Safety in chemistry research (2 hours) 英文内容简介 3. Academic Standards (4 hours) 4. Literature searching and reading (8 hours) 5. Research writing and oral presentations (10 hours) 6. Critical thinking in research (8 hours) 教学方式 讲授、讨论、报告听取 考试方式 课题调研报告、学术报告评论 参考教材 注:每门课程都须填写此表。本表不够可加页。 课程内容纲要 课程名称 结构生物学 课程英文名称 Structural Biology 春季学期 课程类型 选修课 开课时间 2 课程级别 研究生 学分 总学时 36 以生物大分子(蛋白质,核酸,多肽等)的结构与功能关系为主线,介绍结 构生物学研究技术(X-射线衍射晶体学,核磁共振波谱学,电镜三维重构,圆中文内容简介 二色光谱,等等)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研究方法和实验技术以及最新进展和 发展趋势。 Focusing on structure-function relationships of bio-molecules (proteins, nuclei acids, peptides, etc), this course introduces concepts, theoretic basis, methods, 英文内容简介 experimental techniques and current advances as well as development trends in Structural Biology. 教学方式 课堂教授结合自学 考试方式 笔试结合综述 1. 《结构生物学》, 梁毅主编, 科学出版社出版; 参考教材 2. 《Introduction to Protein Structure (Second Edition) 》, written by Carl Branden and John Tooze, published by Garland Publishing, Inc. 课程内容纲要 课程名称 纳米生物学 课程英文名称 Nanobiotechnology 秋季学期 课程类型 选修课 开课时间 2 课程级别 硕士及博士 学分 总学时 36 近年来,纳米技术与生物医学的有力结合发展了一门新兴的研究领域,纳米生物 学。本课程主要讲述纳米生物技术的新近发展过程,研究热点,发展现状,及发 展趋势。重点展开讲解多种重要的纳米材料,从合成及表面修饰,到生物应用甚 至深入到医学临床应用。同时也将展开讨论多种先进的纳米技术,例如分子及纳 米材料自组装技术和软蚀刻技术,以及这些纳米技术在生物医学上的潜在应用。 中文内容简介 本课题的主要目的是让研究生更深入地了解纳米生物技术这一新兴发展领域的 潜力,把握纳米生物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难点问题、及可能的方法,为研究生 在相关研究领域及关心热点提供可能的指导及帮助。 The combination of nanotechnology and biomedicine has developed in an emerging research area: nanobiotechnology. In this lecture, we will summarize the development of nanobiotechnology in two decades: from the synthesis and surface modification of 英文内容简介 many kinds of nanomaterials to the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We will also discuss several important nanotechnology, such as self-assembly and soft lithography, and their applications in biology and medicine. The main objective of lecture is to outline these exciting achievements as the starting points in the realm of nanobiotechnology. 课堂 教学方式 课题报告论文提交 考试方式 Science 2005, 307, 538-544 Chem. Rev. 2005, 105, 1103–1169 Chem. Commun. 2006, 941-949 Angew. Chem., Int. Ed. 1998, 37, 551-575 Angew. Chem., Int. Ed. 2007, 46, 4630-4660 参考教材 Adv. Drug Delivery Rev. 2008, 60, 1241–1251 Acc. Chem. Res. 2008, 41, 1587-1595 Acc. Chem. Res. 2009, 42, 1097-1107 四、学术活动的基本要求 学术活动的基本要求(含学术讲座、学术论坛、学术报告等): 博士生必须参加学术活动(含学术讲座、学术论坛、学术报告)至少30次,并提交一份听学术讲座的小结报告,计2学分。由研究所最新进的教师负责考勤和考核。 五、综合考试的基本要求 学科综合考试的要求(时间、方式、内容、标准及考试形式等): 综合考试安排在入学后的第二学年的秋季学期进行(学期初)。具体过程包括: ? 填写综合考试审批表并报培养处审批。考试时间、地点需报培养处。 ? 在研究所内做一次和其研究方向没有任何相关的报告,15分钟,提问至少15分钟,研 究所组织研究所50%以上博导参加,打分过了即合格,提问内容可以和报告内容不相关 的专业方向的基础知识。 ? 没有过的给一次做和自己研究方向相关的报告25分钟,提问至少15分钟,组织研究所 50%以上博导参加,打分过了即合格,这一项和博士生正常的中期进展统一进行,时间 长短按这一条规定。 ? 没有通过的学生取消继续攻读博士的资格。 六、科研能力与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科研能力的基本要求(列出可证明其科研能力与水平的检验标志): 1、博士生应全面了解所攻研究方向的发展动态,掌握与研究课题有关的文献情况,能独立进行该研究方向上具有创新性的课题。 2、熟练掌握英语,能流畅地阅读本专业的英文文献,初步具备运用英文独立撰写专业论文的能力,并能做简短的口头报告。 3、具有设计实验、分析结果、发现问题和综合总结的能力。能全面掌握和灵活运用本专业内常用的基本实验方法和表征测试技术。 4、具有熟练应用计算机进行文字、图形、数据处理和文献检索的能力。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要求(时间、内容、标准及公开论证方式等): 开题报告在第一学年秋季学期进行,开题报告由文献综述和研究计划两部分组成,由书面报告和口头报告构成。口头报告前,博士生须在阅读有关参考文献的基础上,结合研究方向和论文选题先写出文献综述和研究计划的书面报告,包括课题的研究范围、意义和价值、本学科相关领域的近期国内外研究动态,包括这些领域的主要进展、前沿课题及主要研究方法和手段等给出详尽的介绍,研究课题拟解决的问题、研究方案及研究进度做出说明,进行可行性论证。开题的口头报告以学术报告会的形式进行,博士生以可视手段对拟开题作15分钟的全面汇报,并当场回答评审小组委员的提问(10分钟)。评审小组由研究所50% 以上博导参加才有效,对该生的选题尤其是研究方案提出意见和建议,并给出“通过”或“不通过”的明确评定。如果不通过,则应在两个月后再行评审。如再不通过,取消学位申请资格。 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包括学术水平、创造性成果等方面的要求): 1. 学位论文在博士生培养工作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也是在校期间博士生培养质量和水平的集 中体现。博士生在导师指导下确定学位论文的研究课题。学位论文选题应结合导师承担的各种 国家或省部级科研项目,选择本学科专业基础研究中的重要课题或学术发展的前沿课题,对学 科发展有重要学术意义,且有明确的研究目标。 2. 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博士生本人独立完成。博士生入学后即须进入实验室,至少保证用 三年左右的时间进行学位论文工作。 3. 博士生在修完所需的课程、查阅有关资料后,应在研究所公开进行一次开题报告,广泛听取指 导小组成员及有关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博士生开题报告最迟在博士生学习阶段的第一学年的秋 季学期末前进行。 4. 文献综述应全面掌握与课题相关的国内外发展动态。对前人所做的工作和发展动态能作出科学 分析和客观合理评价,并能正确地提出需要发展和有待解决的问题。 5. 中期进展报告:第二学年秋季学期,每位报告20分钟,至少10分钟提问,本专业方向50%以 上博导参加才有效。 6. 实验工作和论文写作方面,应做到原始记录、谱图和分析测试结果完整规范,毕业时应全部交 由各课题组保管。实验数据必须真实可靠,结果分析合理,论文表达清楚,行文流畅。 7. 学位论文工作应有一定的创造性结果。博士生在论文工作期间应在导师指导下及时将已取得的 研究成果加以发表。所有研究成果必须以第一单位属厦门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发表的研究成 果的内容应是该博士生的学位论文的研究内容,有录用证明即可。博士生在论文答辩之前必须 具有其作为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当导师为第一作者时)至少满足以下要求之一的论文或其它 鉴定成果: 1) 在SCI二区或以上级别期刊上发表论文1篇; 2) 在SCI刊物上发表论文2篇; 3) 至少在国内核心期刊上(不含增刊和专刊等不列入检索数据的论文)发表论文3篇,其中 SCI论文至少一篇或者其它鉴定成果; 两位研究生分别作为第一和第二作者或者第二和第三作者(当导师或者课题组长指定的协助指 导老师为第一作者时)在SCI一区刊物发表论文一篇,经学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报学校委员会 审议。 4) 对于具有突出创新性、保密性或新开领域,由导师提出书面申请,并集中向学位分委员会 报告(每年一次),经学位分委员会批准,报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 8、博士学位论文送审、答辩和学位授予工作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法》和《厦 门大学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等有关文件办理。论文评阅及答辩程序按研究生院 有关文件规定的程序执行。 七、 其它说明: 1)港澳台国际学生,可以免修马克思主义理论课,通过专业课补学分。 2)开题、中期、以及综合考试没有通过的同学不能参加博士论文答辩。 所在院(系、所、中心)意见: 负责人(签名): 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学位评定分委会验收意见: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研究生院意见: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本文档为【厦门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82974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96KB
软件:Word
页数:45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8-04-25
浏览量: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