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析中国教育个人收益率探究:一个文献综述及其政策含义

分析中国教育个人收益率探究:一个文献综述及其政策含义

举报
开通vip

分析中国教育个人收益率探究:一个文献综述及其政策含义首先,教育收益率是评价教育生产力的一个有用的指数,它试图回答的是摘要:社会和个体是否应该在教育上投进资源?也就是说,教育收益率既可以作为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投进到教育中资源的判定标准,提供资源配置效率的信息,又可以激励个人和政府投资于教育。如通过比较教育的收益率和物质资本投资的收益率,就可以判定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教育上投资的多寡;再如根据大部分探究发现的教育收益率较高的值,这样可以激励个人和政府把更多的资源投资于教育。 其次,通过对不同群体、不同教育水平收益率的探究,可以判定教育内部资源分配的公道性,包括男性和女性...

分析中国教育个人收益率探究:一个文献综述及其政策含义
首先,教育收益率是 评价 LEC评价法下载LEC评价法下载评价量规免费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 教育生产力的一个有用的指数,它试图回答的是摘要:社会和个体是否应该在教育上投进资源?也就是说,教育收益率既可以作为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投进到教育中资源的判定标准,提供资源配置效率的信息,又可以激励个人和政府投资于教育。如通过比较教育的收益率和物质资本投资的收益率,就可以判定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教育上投资的多寡;再如根据大部分探究发现的教育收益率较高的值,这样可以激励个人和政府把更多的资源投资于教育。 其次,通过对不同群体、不同教育水平收益率的探究,可以判定教育内部资源分配的公道性,包括男性和女性、农村和城镇、以及各级各类教育上资源分配的公道性新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目。 第三,在教育上的支出作为一项投资,要求取得相应的收益,而收益的高低能够反映出教育投资对收进分配的功能、以及劳动力配置效率的高低。因此,了解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有助于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检讨收进政策、教育政策和就业政策的得失。 第四,对教育收益率的探究还有着重要的政策意义(psacharopoulos等,2002)。这一领域的探究可用于指导教育体制和财政改革的宏观政策制定,这方面的例子如英国和澳大利亚的高等教育财政改革。此外,具有创新的应用领域是用来评估一些非凡的项目。这方面的例子如印度尼西亚的“学校建设”项目、印度的“黑板”项目、以及埃塞俄比亚的“主要部分投资”项目。同时,根据教育收益率的探究,政府在公共政策设计上即要激励个体进步人力资本上的投资,又要注重保证和资助低收进家庭的投资。 最后,探究教育收益率对于象中国这样的转型国家又有着非凡的意义。众多的探究者将教育收益率作为判定中国劳动力市场建设和经济转型程度的一个指标。如appleton等(2002)通过对不同群体的教育收益率的比较以判定中国城镇地区是否已形成了竞争性的劳动力市场;赖德胜(2001)以为用教育收益率可以判定劳动力市场体制分割状况;zhao %26amp; zhou (2001)则以为教育收益率的探究提供了考察转型期间资源配置以及熟悉社会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改革程度的一个工具。对教育个人收益率的探究依靠微观数据。根据已有的文献,探究教育收益率的方法主要有两种摘要:明瑟收进函数(mincerian earnings equation,称为明瑟收益率)和基于精确法(elaborate method)的内部收益率。此外,根据农村家庭的特征,探究农村教育收益率的学者又发展了一种方法摘要:生产函数法(jamison %26amp; gaag, 1987)。由于精确法的应用依靠于教育本钱和收益的正确数据,而现实中这些数据又难以获得或难以估算,此外,生产函数法是应用于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农村地区的非凡方法,因而,应用精确法和生产函数法探究中国教育收益率的文献还很有限,尽大部分探究应用了明瑟收进函数。本文以下的内容也以这种方法的先容和文献探究为主。 明瑟收进函数是由经济学家明瑟(mincer, 1974)根据人力资本理论推导出的探究收进决定的函数,该模型包括两个基本的变量摘要:教育和工作经历及其平方,实证模型中教育变量的系数就是教育的个人收益率(明瑟收益率),其含义为多接受一年教育(不考虑教育水平)可引起的收进增加的比率。假如把基本收进函数中的连续变量——学校教育年限(s)分成一系列教育水平虚拟变量,就可以根据这些虚拟变量系数的比较确定不同水平教育的收益率。由此可见,明瑟收进函数实在是一个探究收进决定的模型,因而,探究者通常根据自己的探究目的,在模型中加进其他变量,如性别、地区、部分等。该函数包含了两个基本的经济概念摘要:(1)它是一个劳动力定价模型或享乐主义(hedonic)工资方程,揭示了教育和工作经历这些具有生产力特性的要素在劳动力市场上的报酬;(2)它代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了教育的收益率,可以和市场利率进行比较,从而决定人力资本的最佳投资水平(heckman, et al, 2003)。 对明瑟函数有众多的评论,如psacharopoulos, 1994; schultz, 1988; strauss %26amp; thomas, 1995; card, 1999;赖德胜,2001;heckman, et al, 2003;等等。固然后来的学者对此种方法多有批评,然而,由于这种方法简单轻易,成为探究者使用最多的方法(psacharopoulos, 1994)。 二、中国教育个人收益率的基本特征 从所能看到的文献来看,最早的对中国教育收益率的探究应该是jamison %26amp; gaag在1987年发表的文章。初期的探究样本数目及所覆盖的区域都很有限,往往仅是某个城市或县的样本。而且在这些模型中,往往假设样本是同质的,模型比较简单。在后来的探究中,样本量覆盖范围不断扩大直至全国性的样本,模型中也加进了更多的控制变量,并且考虑了样本的异质性,如按样本的不同属性分别计算了其收益率,并进行比较。这些属性除往性别外,还包括了不同时间、地区、城镇样本工作单位属性、就业属性、时间、年龄等。下面概况了探究的主要结果。 1. 城镇和农村的比较 可以看出,农村个体的教育收益率要明显的低于城镇居民,这从同时含有农村和城镇居民样本的探究中可以更加明显的看出这一点。如李实和李文彬(1994)用1988年全国数据的估计表明,城市个体收益率比农村个体高出近2个百分点,而在最近的一项探究中(李春玲,2003), 2001年两者的差距达到了7个百分点,说明这一差距有随时间逐渐扩大的趋向。 城镇和农村的教育收益率差异的另一个特征是,在教育和工作经历这两个变量对收进决定的解释力上,农村的模型要明显低于城镇模型。大部分的探究发现农村雇佣劳动者总收进差异中不足10%是由教育和工作经历这两个因素造成的,而城镇样本大多在20%以上。这一结果再次验证了中国劳动力市场的二元体制特征,以及农村劳动力市场的发育程度远远落后于城镇劳动力市场。2. 收益递减还是递增? 3. 随时间的变化趋向 在城镇地区,教育收益率随时间表现出明显进步的趋向。如zhao %26amp; zhou(2001)的探究估算的1978年的收益率为2.8%,相应的应用80年代中后期的数据计算的值达到4%,而90年代后的探究到5%以上;zhang %26amp; zhao(2002)应用了1988-1999年各年的全国数据更明显的表现出这一规律,如1988、1994和1999年这三年的收益率分别为4.7%、7.8%和11.5%。此外,城镇教育收益率随时间的增长还表现为这样一个特征摘要:在1993-94年是变化最大的时期,93年以前的教育收益率缓慢增长,到94年迅速进步,之后又缓慢增长。在农村地区,由于收益率的值较低,随时间的进步趋向比较平缓,变化程度远远低于城镇地区。 4. 教育收益率的性别差异 在众多的探究中,男性的教育收益率要低于女性,唯一的例外是maurer-fazio %26amp; dinh(2002)的探究结果。而且两者的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扩大的趋向,如于学军(2000)的探究发现,1986年男女收益率的差异为2个百分点,而到1994年这一差距扩大到3个百分点以上。zhang %26amp; zhao(2002)的探究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男女教育收益率的差距先是略有减小,后又在逐渐扩大,这一差异从1988年的2.9%,到1992最低的2.4%,再到1999年差距最大的5.8%。女性较高的收益率为倾向于女性教育投资的政策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文献中对教育收益任性别差异的解释有多种,一种解释以为女性职工上学的机会本钱低于男性,从而只考虑机会本钱而不考虑直接本钱的明瑟收益率会使女性比男性高(赖德胜,2001)。另一种解释则基于两者劳动时间参和上的差距,即女性的劳动参和率要低于男性,而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女性的能力要高于呆在家庭中的女性,而男性就没有表现这一特征,从计量方法上讲,在估计明瑟收益率时,忽略能力因素会高估教育收益率(见下文的解释),因而女性的收益率会高于男性(zhang %26amp; zhao, 2002)。还有一种解释是女性样本中高一级教育水平的个体收进和低一级教育水平的之间的相对差距要高于男性(杜育红、孙志军,2003)。 5. 不同部分的教育收益率 在现实中,不同经济部分劳动力市场中收进的决定因素不同,这会造成教育收益率的差异。几乎所有的探究发现,在不同所有制结构部分中,一般是国有部分和公共部分的教育收益率都要低于私人部分。由于国有部分和公共部分的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要低于私人部分,因而,市场化程度高的部分的教育收益率要高于市场化程度低的部分。这反映了不同部分中对教育回报的差异,也反映了教育的生产力效应发挥的程度上的差异(杜育红、孙志军, 2003)。6. 个体的其他属性对教育收益率的影响 文献中关注的个体属性除往上面提到的性别外,还有年龄、工龄、户口、找到工作的方式、就业属性等。探究发现,年轻人和工龄较短的个体的收益率高于年长者和工龄较长的个体(maurer-fazio, 1999; li %26amp; luo, 2002; zhang %26amp; zhao, 2002),通过竞争的方式(市场)找到工作的个体教育收益率高于通过(政府)“布置”的方式的个体(meng,1995; maurer-fazio %26amp; dinh, 2002)。若按户口和就业经历划分,那些一直有工作(未“下岗”)的个体的收益率最高,其次是下岗后又找到工作的个体,最低的是下岗后仍未有正式工作的个体;城镇居民的教育收益率要高于城镇中农民工的收益率,另外,下过岗又找到工作的个体现在的收益率高于下岗前的收益率(maurer-fazio %26amp; dinh, 2002;appleton, et al. 2002)。对于户口因素对教育收益率的影响也有相反的例证,如appleton等人(2002)根据对1999年全国的城市中的数据探究发现,城市中两类群体(城镇居民和农民工)的教育收益率已经相差不大(前者为6%,后者为5.6%),并由此判定中国城市的已经初步形成了竞争性的劳动力市场。 7. 地区差异 中国教育收益率的地区差距也比较明显,有的探究发现东部地区的教育收益率最低,而西部的最高,也有的探究发现中部地区的最高。但是总体的特征是西部地区的教育收益率最少不低于东部地区,这为加强向西部地区的教育投资的政策提供了坚实的证据。 8. 国际比较 中国的教育收益率在世界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根据psacharopoulos等人(2002)的探究, 90年代中后期世界均匀的明瑟教育收益率为9.7%,其中亚洲国家的均匀水平为9.9%,oecd 国家为7.5%。以此比较来看,中国城镇地区的教育收益率在90年代中后期以前的要低于世界及亚洲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均匀水平,并且时间越往前,收益率越低;到2000年前后,这一数值开始接近并超过了世界及其他地区的均匀水平。中国农村地区的教育收益率则一直低于世界均匀水平。 三、对较低的教育收益率的解释摘要:制度因素和生产技术条件 如上述,应用90年代中后期以前的数据对教育收益率的探究都得到了比较低的值,尤其在农村更是如此,甚至有探究以为教育在中国农村中的功能是微乎其微的(zhao, 1997)。我们还不能怀疑数据的可靠性,由于,大部分探究使用了国家统计局协助下的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抽样调查数据。这些结果的一个隐含的政策意义就是,中国以往的教育投资的低水平是公道的,而且维持这样低水平的投资水平也是公道的,应该把更多的资源投进到收益率更高的部分往。事实真是如此吗? 近些年来,很多探究者从两个视角专门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解释,一个视角是基于对劳动力市场的一些制度特征的分析,另一个是从计量方法上做出的解释。这一部分主要讨论前者。 制度因素对教育收益率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劳动分配体制和劳动力市场分割体制。劳动分配效率的低下和由于体制分割造成的劳动力市场的非竞争性和非活动性都会对劳动者的生产力产生负面影响,这样,受过教育的个体的生产力无法充分发挥,或者是其所得报酬低于所创造的边际产品的价值,必然会降低教育的收益率。 如前述,文献中对中国农村教育收益率的估计值更低,这引起了更多的探究者的喜好。zhao(1997)以为,传统的估计方法由于忽视了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即由政府政策造成的 对劳动力活动的限制)这一体制因素,因而低估了教育的收益率,非凡是由于中国在城乡之间存在着持久的收进差距,假如教育有助于农村个体克服进进城市劳动力市场的障碍,在明瑟收进函数中就不会捕捉到农村居民的教育水平的这一影响。以此为出发点,zhao通过把劳动力市场分割因素引进到模型中,探究了在农业就业和非农就业的农村劳动力的收进,并估计了教育的收益率(称为“迁移”收益率),结果发现,1979年的教育的迁移收益率为8.3%,而1985年的为4.3%,这一结果要远远高于同期其他探究结果。 李实和李文彬(1994)从农村要素市场的特征进行了分析,他们以为由于农民几乎无法自主决定在大部分土地上种什么作物甚至种几样作物,多数出售的产品以低于市场出清的价格,通过国家控制的销售系统进进市场,土地、化肥和劳动力投进通常是由行政手段而不是由市场决定的,所以,正式教育在确定投进-产出最佳结合方面功能不大。 上述解释对教育和农业生产之间的关系是合适的,然而,大多数教育收益率的估计采用从事非农劳务性活动的农村个体。对城镇居民和城镇农民工教育收益率的比较已经说明在劳动力市场上的二元体制是造成农村工资收进者较低教育收益率的原因。一些探究进一步从雇佣了很多农村个体的乡镇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农村劳动力市场上的供求不平衡提出了解释。li %26amp; urmanbetova(2002)通过对农村乡镇企业为主的劳动力市场上工资的决定及教育的收益的探究以为,在这样一个劳动力市场上,由于乡镇企业数目较少以及经济规模较小,劳动力相对过剩,因而在劳动力市场上形成了买方市场。这样,劳动者在和雇佣单位确定工资报酬上就存在着劣势,工人很难按其边际生产力取得相应的报酬,在农村中的企业中,教育在工资结构中基本上是不起功能的。然而,即使劳动力市场的供求不平衡是真实的,假如受过较高教育的劳动力生产力更高的话,他们也能得到较高的工资。这样,较低的教育收益率还暗含了其他解释。这其中农村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原始和落后就是一个因素,在这些企业中,教育根本就是不重要的,相反,工作经验可能是一个决定工资的重要因素。 从上述探究中可以看出,中国教育收益率的低下不是由于教育投资本身的原因造成的,而是由于教育的生产力效应的发挥所需的制度和技术条件的限制而造成的。这种解释实在植根于这样一个假设,即作为一项资产的人力资本,如同物质资产一样,其回报需要有相应的激励机制,在受到充分的保护时,人力资本的收益率才能真实的反映出来,也即教育的功能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教育收益率的进步相应的会带来教育生产力效应的发挥,因而上述解释的政策意义就是,建立完善的劳动力市场,将会进步教育的收益率,进而进步教育的生产力效应。而对于农村地区,提升农业生产和乡镇企业的生产的技术条件也会起到相应的效果。 四、计量方法对估算教育收益率的影响 计量方法对估算明瑟收益率的影响主要是指丈量方法的缺陷造成的估计的值偏离真实值。其依据是,由于基本的明瑟收进函数是用ols估计的,这样,从计量经济学的角度看,由于解释变量的复杂性和样本的选择新题目而造成的偏差(bias)都会削弱这一估计方法的有效性,这会使得估计的教育收益率和真实值有较大的差距。对中国的探究尽大部分使用了该方法,这样,ols估计本身的新题目和较低的估计值使得一些探究者从计量方法上考察对教育收益率估计中可能存在的新题目。一些探究者以为,中国的教育收益率之所以出现较低的值,可能是方法上的原因造成的。 计量方法对明瑟收益率的影响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和样本选择有关的样本偏差新题目,第二类是和明瑟收进函数自身的缺点有关,第三类是变量的丈量误差。 1. 样本偏差 截取样本主要是指一些样本的被解释变量的信息无法被观测到,这部分样本在估计时被简单的排除在外。比如我们探究城镇个体的教育收益率,我们知道的是那些有工作个体的实际工资,但是不知道没有工作的个体的工资(“保存工资”)。这一新题目更多的体现在农村教育收 益率的估计上。由于农村个体的生产活动方式有多种选择,他/她们的“保存工资”更难以观测到,而大部分探究使用的是仅有工资收进(或劳务收进)的样本。在这两个例子中,因变量(工资收进)是被截取的摘要:没有这部分样本的因变量的信息。样本选择偏差会使估计模型是有偏的。而且,截取样本偏差更可能高估教育的收益率。这一点也成为解释女性教育收益率高于男性的原因。针对这一新题目,探究者通常采用heckman(1979)提出的标准步骤来纠正这一偏差。 2. 明瑟收进函数的缺点 明瑟收进函数自身的缺点有多种,这些缺点多是忽略了模型中的一些变量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这些变量主要包括能力因素和学校质量因素。在估计模型中忽略能力因素而造成的有偏估计称为能力偏差(ability bias)。一般以为,个体的能力往往是天生的,天生能力的差异会导致个体受教育水平的不同,两者的关系是,能力越强,则教育水平越高,因而传统的方法从理论上会高估教育的收益率。忽略学校质量因素对个体教育水平的影响也会造成有偏的估计。这里的关系是,学校质量和个体教育水平是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那些进进质量比较高的学校的个体的教育水平要高于质量低的学校的个体,因而,忽略学校质量因素也会高估教育的收益率。此外,传统的明瑟收进函数还忽略了教育和收进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假如某级教育(如初中)后的收益率高于该级教育以前的收益率,那么结果会被低估。 克服能力偏差的影响的方法是在模型中直接加进能力的代理变量(proxy variable)或在计量模型上用工具变量法(iv),这些变量通常是些家庭背景变量,如父母教育、兄弟姐妹的教育等。 3. 丈量误差 丈量误差会低估教育的收益率。它首先表现在对因变量的丈量上。传统的明瑟收进函数中的因变量是指个体的收进,然而,它却未指明收进的衡量单位。一般以为,对收进的衡量根据时间单位可分为小时工资率、日工资、月收进和年收进。由于精确度不同,因而采用不同的衡量单位会得到不同估计结果。非凡是一些探究以为,教育程度低的人比教育程度高的人天天以小时计的工作的时间可能更长,这样,相对于小时工资率而言,因变量中采用日工资、月收进或年收进都会低估教育收益率,原因是小时工资不会受个体天天或每月中决定工作多少小时的影响。此外,由于中国的经验比较复杂,个体的收进由于有多种来源,如正式收进、非正式收进、实物等,这都会对丈量个体收进的精确性产生影响,从而会影响教育收益率的估计值。丈量误差的另一个方面表现在教育变量的丈量上。在多数探究使用的数据中,教育年数是根据个体报告的教育程度结合中国的学制进行估计的,而并没有正确的报告受过多少年教育的数据,这样由于相同教育程度的个体,教育年限可能会不同,因而就会产生丈量误差新题目。文献中还没有一个很好的办法来正确的解决这一新题目。 4. 探究结果 究竟上述各类丈量偏差对估计教育收益率的真实值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近几年来的一些文献对此做了实证检验。 前面提到,对样本选择偏差新题目的解决主要是用heckman提供的标准步骤,即首先用probit 模型估计一个劳动参和方程,然后计算出逆mills比率,最后将这一比率纳进到收进方程中。zhang等人(2002)把这一方法应用到估计农村个体的收进方程中,结果发现,教育的系数变得不明显且为负值,不过他们的模型中还加进了教育年限的平方。朱农(2003)的探究方法和此相类似,但是结果却有很大的差异,他的探究结果表明,教育年限在参和方程和收进方程中都取得比较高的值。 li %26amp; luo(2002)的探究重点考察了丈量误差和能力偏差的影响,并对两者的效应做了对比。他们应用的方法是工具变量法,结果发现,用ols估计的明瑟收益率要明显的低于用工具变量估计的收益率,之所以会这样,原因在于丈量误差(会低估收益率)的影响要大 于能力偏差(会高估收益率)的影响。在li(2003)的探究中,以年收进为因变量的教育收益率比以小时为因变量的约低1个百分点左右。然而,在li %26amp; urmanbetova(2002)探究中,却没有发现以上这些偏差对估计农村教育收益率明显的影响。这说明,对计量方法对教育收益率的探究的影响还有待于更深进的探究。尽管如此,从以上探究来看,丈量误差的存在可能是导致中国农村教育收益率比较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五、经济转型和教育收益率 从事经济转型和教育收益之间关系探究的学者关注的新题目是,随着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教育和收进之间的关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或者教育的收益率是否会进步?这种变化的内在机制是什么? 对这一关系探究的基本假设来自于nee(1989,1991,1996)的市场转型理论,nee指出,经济转型过程基本的变化既包括了更多的社会财富从再分配者(政府)向生产者的转移,也包括机会结构和激励机制的变化,同时,不断强大的私营和混合经济部分和企业家创造了新的机会结构,在这个结构中,经济活动逐渐的通过市场机制调节,政府的控制则逐渐弱化。在教育和收进关系上,这一理论一个流行的假设是,市场改革越深进,人力资本(教育和经验)就越重要,同样,越直接地参和市场经济,人力资本也就越重要(bian %26amp; logan, 1996)。假设1摘要:在转型过程中,由于市场机制更直接有利于“直接生产者而不是再分配者”,生产力高的人将得到更高的回报,而教育是生产力最好的指标之一,这样,经济转型将进步教育的回报率。 假设2摘要:市场转型理论预言,象政治资本等这些非市场因素相对于人力资本在收进决定中的功能会下降。假如两者是相互依存的话,人力资本和政治资本都会随时间的变化对经济报酬有着持久和明显的影响。 假设3摘要:市场转型理论以为,那些更为市场化的职业和组织中的教育收益率将会进步。假设4摘要:在非国有经济部分中的教育收益率要高于国有经济部分,并且国有经济部分中的教育收益率也会进步。 经济转型一方面是一个制度不断变化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是经济增长的过程,基于此,很多探究者应用时间序列数据对上述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 xie %26amp; hannum(1996)的探究首先发现了相反的情况。通过建立地区异质性模型,他们比较了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各地区的教育收益率,结果发现在经济增长较快的城市里,并没有发现较高的教育收益率,对此的解释是中国城市地区还缺乏真正的劳动力市场。然而,他们数据的年份是1988年,因而这一结论推论到以后还有一定的限制。事实上,就如上文中对教育收益率随时间的变化特征的描述中那样,此后的多数探究都验证了转型理论的基本假设。 应用农村样本的探究在一定程度上也证实了转型理论的假设。li %26amp; zhang(1998)的探究说明了制度特征对教育收益率的影响。他们应用1978年和1990年两个省农村的数据,分析了农村改革前生产队制度下和改革后的农村教育收益率的差异,结果发现,改革后的教育收益率要高于生产队制度下的收益率,对此他们的解释是,由于1977年和1990年样本地区的农业生产技术条件相似,其他社会经济条件背景也相似,因而,教育收益率进步主要是由于制度改革而不是技术革新造成的。yang(2000)的探究以为,在农村改革过程中,教育在劳动力的重新配置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家庭中教育程度高的成员能把更多的劳动力和资本投进到非农活动,更善于把握政策变化带来的机会,而且可以应用更多的技能以充分发挥教育的生产力效应,这些都对家庭收进的增加起到积极的功能。zhang等人(2002)也以为,在农村劳动力市场上,教育的回报随时间的推移逐渐进步,一般是在改革的初期,教育对农村家庭收进的功能可能影响不大,而随着改革的深进,这种功能会逐渐进步。 然而,对此也有不同的看法,如li(2001)以及 li %26amp; urmanbetova(2002)就以为经济转型的对教育和收进关系影响最大是城镇地区,而在农村,由于竞争性的劳动力市场没有形成,转型过程对农村教育收益率的影响并不大。农村教育收益率低于城镇的现实也表明,制度变革对农村中教育对收进的功能影响程度可能要低于城镇地区。看来中国的农民不仅在其他方面,而且在教育投资的收益上也要低于城镇居民。 六、教育收益率和收进不同等 对教育收益率的探究实质是揭示教育对收进的功能。如上述,中国的教育收益率还有很多和世界其他国家不同的地方。一个方面是教育收益率的递增现象还比较明显。而相应的是中国人口的总体教育水平比较低,非凡是较高层次教育(大学)的人口比例更少,那么,这对收进差异又会产生什么影响呢?一个基本的假设是,假如教育收益率是正的或递增,那么,假如高层次教育仅由少数人获得,教育获得水平的不同等程度会进步,这样就会导致收进不同等程度的进步。近年来的几项探究关注了这一新题目。
本文档为【分析中国教育个人收益率探究:一个文献综述及其政策含义】,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69254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2KB
软件:Word
页数:13
分类:
上传时间:2019-04-18
浏览量: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