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文—教师职业的特点(要点)

论文—教师职业的特点(要点)

举报
开通vip

论文—教师职业的特点(要点)论文—教师职业的特点(要点) 二、 问答题 1、教师职业的特点(要点) 鲜明的示范性 独特的创新性 长期性和长效性 2、如何理解教师角色,有学者认为教师角色为:(1)知识的传授者;(2)父母形象;(3)课堂纪律管理员;(4)教师——一个榜样;(5)心理治疗家;(6)朋友与知己;(7)替罪羊;(8)人际关系的艺术家。 有学者认为教师角色为:(1)教学者;(2)示范人物;(3)远景的鼓舞者;(4)教室管理者;(5)评鉴者;(6)职员;(7)少年团体的工作者;(8)民众的解说者;(9)人际关系的艺术家;(1...

论文—教师职业的特点(要点)
论文 政研论文下载论文大学下载论文大学下载关于长拳的论文浙大论文封面下载 —教师职业的特点(要点) 二、 问答题 1、教师职业的特点(要点) 鲜明的示范性 独特的创新性 长期性和长效性 2、如何理解教师角色,有学者认为教师角色为:(1)知识的传授者;(2)父母形象;(3)课堂纪律管理员;(4)教师——一个榜样;(5)心理治疗家;(6)朋友与知己;(7)替罪羊;(8)人际关系的艺术家。 有学者认为教师角色为:(1)教学者;(2)示范人物;(3)远景的鼓舞者;(4)教室管理者;(5)评鉴者;(6)职员;(7)少年团体的工作者;(8)民众的解说者;(9)人际关系的艺术家;(10)团体的建造者;(11)心理的催化剂;(12)心理卫生的工作者。总之,教师的角色必须以学生的利益为前提,强调专业的知识与技术,信守教育的理想、献身教育工作、参与专业决定、负起专业责任。 教师的角色可以说是角色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纵观整个教师角色的研究,虽然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探讨过这个问题,也有不同见解,但是大致把教师的角色分为3类,一类是教学的与行政的角色。(1)教学角色,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发动者、组织者和评定者。通过教学传授文化科学知识。发展学生智力;(2)教育角色,教师通过言传身教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提高他们思想觉悟,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3)行政角色,包括课堂管理员和办事员。二类是心理定向角色。这包括人际关系的协调者、社会心理学家、心理催化剂、临床医师等角色。三类是自我定向的角色,这包括帮助者、学习者、学者、父母形象、寻求权力者、寻求安全者等角色。这三类在整个教育中所起的作用有所不同。第一类角色是教师的显著的、传统的、本职的角色。第二类角色扩大了传统的教育概念和范围。第三类角色中有些是积极的力量,有些是消极的力量,但教师得到心理的满足。 3、 教师的职业角色 社会、学校、家长和学生赋予教师多种多样的职责、功能, 要求 对教师党员的评价套管和固井爆破片与爆破装置仓库管理基本要求三甲医院都需要复审吗 教师根据社 会不同方面的期望和要求,扮演不同的角色。主要包括知识传授者、行为规范者、班级领导者、心理保健医和教育研究者等角色。 (1)知识传授者 教师在教学中最首要的角色是知识的传授者,是一个发动、指导和评定学习的人。教师的特殊功能自然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扮演一个知识的传授者和信息源的角色。但教师应该认识到,传授知识不等于把知识直接告诉学生,简单地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应当在指导学生获取的知识的同时,学会如何学习并发展各种能力,让学生学会自己学习,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因此,教师如何组织教学,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活动。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应掌握有关的学科知识,而且应掌握传授这些知识的技能、技巧。,在将知识传授给学生的过程中,教师还应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注意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发展每个学生的特长。 (2)行为示范者 “师者,人之模范”,教师活动的这一本质特点,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必然带有强烈的示范性。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学习、品德和行为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换句话说,教师是学生最直接的学习与生活的模范和榜样。一个优秀的教师往往是学生崇拜和模仿的对象,他的思想、品行、情感、意志力、人格特征对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直接影响学生将来的发展。那么作为学生的模范和榜样的教师应该具备哪些条件呢?首先,教师要具备积极进步的思想和高尚的品德;其次,要具备渊博的知识和良好的专业素养;再次,教师的教学方法要具有启发性、循序渐进,使学生容易接受;最后,教师要平等待人,尊重学生的人格,关心和爱护学生。总之,教师的模范和榜样作用对学生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教师应该加强对自己以上几方面素质的培养。 (3)班级领导者 学校的教学活动大都是以班级的方式进行的,教师领导并指导着作为一个整体的班级,对他们施加影响。一方面,课堂教学是一个多因素的动态系统,起着主导作用的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就需要师生之间积极地情感沟通。在这种复杂的动态环境中,如果没有教师对整个课堂的井然有序的管理,就不能保证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也就不会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 与教学秩序,也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良好的班集体气氛,有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使学生在班集体中受到良好的教育。许多研究 证明 住所证明下载场所使用证明下载诊断证明下载住所证明下载爱问住所证明下载爱问 ,教师的不同领导方式和策略,班集体的心理气氛,都会影响到学生的各方面的发展。 (4)心理保健医生 教师作为学生的保健医生的角色,日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教师的根本任务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全面发展的人应是身心两方面都得到健康、充分地发展。因此,教育要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就离不开心理健康教育。目前,素质教育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而在学生的整体素质中,心理素质本身占有重要的地位,心理素质的好坏影响着其它素质的发展和提高。因此,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就必须担负起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任,这就要求教师要担当好“学生的心理保健医生”的角色,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5)教育研究者 以前,教师作为研究者的角色往往被忽视。现在,研究者的角色显得越来越重要。正如林崇德教授所提出的:“教师参加教育科学研究,是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教师参加教科研具有重要意义,这是因为:首先,教师投入教科研,懂得教育规律,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并对照自己的教育实践,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进而运用到教学实际工作中;其次,有助于了解当前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教育观念的更新。教育科学研究的课题来自一定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际,它具有时代感、整体观和创新性,教师直接参加教科研,从中可以发现新情况,研究新问题,创造出更新的教育方法和措施,适应新的变化,从而更直接地掌握教育工作的主动权;再次,中小学教师参加教科研,将进一步明确教育改革的实质,以科学的态度投入教改,更好地当好教改骨干,提高教育改革的质量。 4、教师职业角色的形成 社会要求教师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职业角色期待反映了社会对从事某一职业的人的行为要求,从事这一职业的人会逐步认识到自己的职业角色,在实践的基础上将角色期待内化成自身个性的一部分,形成具有与某一角色高度适应的 心理特征和顺利完成这一角色任务的能力。教师职业角色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般来说,教师经过长期地、系统地培养,又经过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锻炼,逐步走向成熟。一个成熟的教师具有以下特征: (1)以教为乐,自觉奉献。成熟的教师有明确的职业角色意识,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对培养一代新人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在教育战线上“俯首甘为孺子牛”;(2)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主动发现、解决问题;(3)发挥自身优势,形成独特的教育风格。 一般来说,一位新教师成长为一名成熟教师,其职业角色的形成要经过三个阶段: 第一、教师角色的认知 角色认知是指角色扮演者对某一角色行为规范的认识和了解,知道哪些行为是合适的,哪些行为是不合适的。对教师职业角色的认知,就是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过程,包括教育工作是怎样的职业,它所承担的社会职责是什么,它在历史、现实中处于怎样的地位等等。只有对教育工作有了较高的认识,才能理解其伟大和神圣之所在,进而产生光荣感、责任感。 第二、教师角色的认同 教师角色的认同指个体亲身体验接受教师角色所承担的社会职责,并用来控制和衡量自己的行为。对教师角色的认同不仅在认识上了解到教师角色的行为规范、社会价值和评价,并经常用优秀教师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心理和言行,自觉地评价与调节自己的行为。同时在情感上也有了体验,表现出较强的职业情感如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等。对教师角色的认同,是一个人正式充当了这一角色,有了实践经验后才真正开始具有的。 第三、教师角色的信念 信念是个体确信并愿意以之作为自己行为指南的认识。信念表现在教师职业中就是为教育事业献身的精神。在此阶段中,教师角色中的社会要求转化为个体需要,形成了教师职业特有的自尊心和荣誉感。教师意识和教师特有的情感,使他们自觉地奉献出毕生的精力。 5、学生对教师的角色期待 许多研究发现,当学生喜欢某个教师时,会去认真学习这个教师所教的学科,并能够取得比较优异的成绩。这就是所谓的亲其师,则信其道。学生喜欢的教师形象代表了学生对教师的角色期待,那么,学生喜欢的教师具有哪些特征呢? 有研究者曾以“好教师应具备什么条件”为题在中学生中进行了调查,排在前十位的条件如下:(1)热情、耐心;(2)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进行教学;(3)公正、不偏心;(4)学识渊博;(5)工作注意方式方法;(6)工作认真负责;(7)关心学生课余生活;(8)虚心、平易近人;(9)以身作则;(10)注意学生兴趣。 另一项以中国、美国、日本三国中学生为对象的调查中,发现三国儿童都把教师“理解儿童”、“待人公平”、“和蔼可亲”、“乐于言谈”这四项徘在了前面。 有人采用开放式问卷,以“你心目中的理想教师”为题,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青少年学生所看重的理想教师主要反映在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教师的性格、敬业精神、个人修养等方面。其中敬业精神、公正平等、平易近人、幽默风趣等是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看法相近的教师特征。“平易近人”是青少年学生都很看重的,而且教师与学生做“朋友”几乎是中学生的强烈呼吁。对初中生来说,更强调教师要有“爱心与耐心”、“关心爱护学生”,强调教师要有和蔼、亲切、开朗、活泼的性格特征。高中生则在意教师的理性、威信、学识和品德等。而大学生则更在意教师的个人修养、人品、(学识和才能等。 从上述的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所喜欢的教师应平易近人,有爱心的人格特征。从教师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看,教师应该知识广博,对学生要求严格,但应与学生平等相处,关爱学生,让学生感到教师的温暖与亲切,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教师的一些不良行为,如偏向、爱发牢骚、容易发怒等,都会令学生感到厌烦,因此,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应力图防止这些消极行为。教师应努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在学生中树立起较高的威信,成为学生喜欢的人,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模范与榜样。 6、角色冲突的形式 (1)角色间冲突。这是角色紧张造成的。有两方面的表现:一是角色承担者所承担的几个角色同时对其提出履行角色行为的要求时,就会发生角色间的冲突;二是当两个角色同时对一个人提出两种相反的角色行为要求时,引起的角 色间的冲突。例如:在一天之中,一个男人可能表现为丈夫、父亲、顾客、雇员及俱乐部会员等不同的角色。当同一个人同时拥有两种以上不能协调的甚至互相竞争的身份时,则容易发生角色冲突。 (2)角色内冲突。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不同群体对同一角色持有相互矛盾的期待,使其角色行为发生矛盾,引起角色冲突;二是角色行为的主体对规定的角色行为有不同的理解,甚至持有相反的意见,但还必须履行的时候,在角色内部会发生剧烈的冲突。例如:校长和学生期望教师管理的态度不同;学生家长与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的期望也有差异,这时容易造成角色冲突。 (3)角色混淆。是指个人无法获得明确清晰的角色期望,或因角色期望无法一致而产生的混乱。例如:有的学生家长要求教师应该照顾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即使因此延缓整个班级的教学进度也是应该的;而有些学生家长认为,教师不应该如此做,否则会妨碍大多数人的学习。 (4)人格与角色的冲突。由于人格需要不能与要求相协调而无法实践角色所要求时,则人格特性便成了角色冲突的来源。例如:缺乏耐心及满怀敌意的人将不适于教书。对教学工作不能胜任愉快,教师的行为往往迎合人们需要和喜爱,一旦遭到学生及家长的厌恶和对立,便会引起角色冲突。 7、教师角色冲突的表现 有研究表明,教师的角色冲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角色职能与角色期望的冲突;(2)社会角色定势与个体角色行为的冲突;(3)角色活动性质与角色活动成果的冲突;(4)角色的责任要求与个人事业成就的冲突;(5)角色职责与不同价值间的冲突:(6)群体组织性与教师个人自我形象维护的冲突;(7)职业劳动价值与职业劳动报酬的冲突。 有人从不同角度对社会转型期教师角色冲突进行了分类: (2)在教师角色追求的目标上,有表现型角色与功利型角色的冲突; (3)在教师角色规范的程度上,有规定型角色与开放型角色的冲突; (4)在角色行为的态度上,有执着型角色与自由型角色的冲突; (5)在教师角色的适应倾向上,有社会中心型角色和学生中心型角色的 冲突; (6)在教师角色功能的形态上,有专一型角色与复合型角色的冲突; (7)在教师角色情感的反应上,有自尊型角色与自卑型角色的冲突; (8)在角色认可的标准上,有务实型角色与符号型角色的冲突; (9)在角色关系的平衡上,在学校内,有教育者角色与同事角色的冲突; 在家庭中,有教师角色与家庭成员角色的冲突;在社会上,有社会 “楷模角色”与普通人角色的冲突等等。 8、教师角色冲突的原因 教师的角色冲突比其他大多职业角色的冲突更为突出。其原因是多方面 的: (1)教师角色弥散性质造成的冲突 角色责任的弥散性或模糊性,是一些角色扮演者感到冲突和紧张的根源。教师角色的责任具有一种弥散性。这种弥散性指教师不改变学生的兴趣、行为、态度和价值观等更为广泛的责任范围里,却很难证明已经取得什么成绩。因为没有明确的界线,使角色扮演者不知道他在什么时候才算“完成了工作”。也就是“教师个人希望看到自己角色扮演的成果需要与他的角色扮演中许多成果的‘无形性’之间的矛盾”。 (2)教师角色定势的冲突 由于当代社会里人人对教师应做什么和怎样做都有自己的看法,这些对教师角色的不同期望,成了应当怎样扮演教师的各种相互冲突的角色期望的焦点。 (3)学校机构的特征造成的冲突 角色所处机构的脆弱性加重了教师角色承受外在压力的脆弱性。在所有的职业中,教师对于他们所处的机构控制最低。这种情形中之所以出现教师的角色冲突,是由于他们感到机构的安排和社会中人们对待他们的方式、他们所渴望的职业地位与自我形象不一致。 (4)教学中角色责任与个人事业方向造成的冲突 人们遇到的最基本的角色冲突情景是自我利益与他人利益之间的关系问题。由于教学角色具有的弥散性和情感性特征,其角色所负的责任和现代社会就业倾向之间存在着相互背离,这种背离造成了最为严重的冲突。教师是社会一员,他和别人一样,然而,教学角色却要求与特定的儿童维持一种持久的关系。这样 就必须较持久地投身于一种特定的情景。因此,一方面要求持续固定,另一方面要求寻求机会发展,因而造成角色冲突。 (5)不同价值观造成的冲突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教师的角色冲突的可能性很大。这种冲突表现为对传统价值的理解上,如老年教师比年轻老师更容易使传统价值内化,正是这些老年教师在价值观变化的情境中将面临严峻的潜在的角色冲突。同时急剧的社会变革,价值的多元化,也势必造成角色冲突。 (6)角色的边缘地位造成的冲突 大多数角色扮演者可能会感到,他们的活动对于他们成为其一员的机构来说是重要的,而且顺理成章地处于中心地位。一旦当他们感到在同事或管理部门看来,他们仅仅处于一种无关痛痒的边缘地位时,冲突的情境就会发生。主要表现为教师担任不同学科所体验的不同满意度。例如,主科、有升学任务的学科的教师似乎享有较高地位和保障。而副科,没有升学任务的学科的教师职业满意程度较低。 9、如何解决教师角色冲突 教师角色冲突的广泛性及造成后果的严重性,不能漠然视之。要在客观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正确认识的基础上,恰当解决教师角色冲突。 ( 1 ) 社会方面 目前教师角色冲突的加剧,与社会大环境有一定的关系。因此,首先要在社会上树立正确的教师观,通过相应的社会改革为教师角色活动提供必要条件和创造良好的外部大环境;充分理解、合理评价、切实尊重教师的角色活动,增加教师角色行为的光荣感,提高教师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 ( 2 ) 学校方面 学校是教师的工作场所。学校对教师角色的影响是直接的、重要的,因此,学校要抓好内部的管理体制改革,管理科学化,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加强教师的角色教育,调整教师的角色任务,协调教师的角色关系,消除教师的角色紧张,总之要为教师工作与发展营造一个和谐适宜的学校氛围。 ( 3 ) 个人方面 个人是角色改变的关键,因此,教师首先要提高角色的知觉水平。角色的知觉是个体在社会情境中对角色及其有关角色现象的整体反映。主要包括3方面:即对自我角色认知,对他人角色的认知,对角色期待的认知。任何一种角色行为只有在角色知觉十分清晰的情况下,才能使角色得以实现。其次是加强角色学习,也就是教师了解和掌握角色的行为规范、权利和义务、态度和情感、必要的知识和技能。角色学习也是社会适应的过程。最后,重视角色技能。角色技能是指个体所具有的那些致使成功地、有效地扮演角色的特质和方式。例如,角色的视角转换,角色排练的适宜性,角色行为的折衷性及防御性机制的合理运用。 10、教师角色适应的内容 调整自己以适应变动的社会,就是角色适应。教师角色适应,是他们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心理前提。因此,教师要依据社会的期望与职业活动的要求以及特定的教育情境,随时调整自己的心理与行为,以适应教师这个角色。 ?角色形象适应 这是对教师外部形象上的要求:包括社会对教师的期待与学生对教师的期待。一个教师要成功地适应职业活动,首先要适应社会对教师的普遍看法,甚至是某些刻板的印象,在外部形象上适应教师角色,否则就会受到非议。学生所喜欢的教师,正是他们所期望的教师品质,因此教师必须尽量适应学生的期待,努力实践学生心目中理想的教师形象。 ?角色职责适应 教师的社会职业角色就是教育者,这是教师必须明确的。同时教师还担任与教育活动有关的其他角色,这些角色相互联系,并且相互重叠,有些角色相互补充,而有些角色又相互矛盾。因此,教师必须在执行教育赋予自身的职责基础上,恰当考虑正确处理好自身的多种教育角色,从全局和整体上适应教书育人的职业责任。 ?角色的自我人格适应 这是教师人格的要求。教师在获得相应的角色经验、角色技能的同时,从形象与职责上进行角色适应之后,还应从自身的人格方面进行塑造与锻炼,达到教师对角色的最高境界。 11、教师角色的发展趋势 世界的变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而且变化非常迅猛多样。变化的世界就需要变化的教育方式。这其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出现了角色的转换。 教师角色发展的一般趋势:?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履行多样化的职能,更多地承担组织教学的责任;?从一味地强调知识的传授向着重组织学生学习,并最大限度地开发社区内部的新知识资源;?注重学习的个性化,改进师生关系:?实现教师之间更为广泛的合作,改进教师与教师的关系;?更广泛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掌握必须的知识与技能;?更密切与家长和其社区成员合作,更经常地参与社区生活?更广泛地参加校内服务和课外活动;?消弱加之于孩子们身上特别是大龄孩子及其家长身上的传统权威;?课堂教学与实际情况的联系,加强课堂教学与学校所在社区的联系。 12、教师的角色训练 角色训练是角色适应的一种有效方法。角色训练是指按照担任的角色期望,设立模拟情景进行训练的过程。角色训练就是要培养一系列特定的个人行为能力。教师的角色训练主要目的是矫正不符合教师角色期望与要求的心理与行为,加强符合教师角色期望与要求的心理与行为。如对一个教学时间不太长的年轻教师,通过角色心理训练使其不稳定、有偏心、对师生接触不自然等心理行为得到矫正。而对一个文艺活动型教师来讲,通过多种身份的角色扮演,使其多才多艺、活泼外向的特点得到发展。 教师角色训练应注意的问题是:?教师的角色训练应以真实、实效为主,不能流于形式模仿,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角色训练要有明确的目的性,也要有训练结果的检验及过程的反馈;?角色训练时要避免新的角色混淆,尽可能使角色行为与自己的个性特点相接近。 13、新型教师的素质特征 教师素质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思想和心理品质的总和。我们认为,教师素质在结构上,至少应包括以下成份: (1)教师的职业理想 教师的职业理想是其献身教育工作的根本动力。动机因素是一切行为的发动性因素,这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来说也不例外。教师要干好教育工作,首先要有强烈而持久的教育动机,有很高的工作积极性。增强教师的事业心,强化教师队伍的职业责任感,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 (2)教师的知识结构 教师知识是其从事教育工作的前提条件,可将它分为四个方面:即教师的本体性知识、文化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本体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如语文知识、数学知识等,这是人们所普遍熟知的一种教师知识。教师扎实的本体性知识是其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基本保证,但不能因此而认为这些知识和学业成绩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具有丰富的学科知识只是“基本保证”,而不是唯一保证;文化知识。教师除了要有本体性知识以外,还要有广博的文化知识,这样才能把学生引向未来的人生之路。教师的丰富的文化知识,不仅能扩展学生的精神世界,而且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实践知识。教师的实践知识指教师在面临实现有目的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景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情景有分寸地进行工作,才能表现出教师的教育教学机智来。在这些情景中教师所采用的知识来自个人的教育教学实践,具有明显的经验性、条件性知识。教师的条件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包括掌握必要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我们把教师的条件性知识具体化为三个方面,即学生身心发展的知识、教与学的知识和学生成绩评价的知识。这些知识能够帮助教师去遵循教育的规律,积极参与教育科研,并在工作中勇于探索创新。 (3)教师的教育观念 教师的教育观念或信念是其从事教育工作的心理背景。教师的观念影响他们的知觉、判断,而这些又影响他们的课堂行为。因此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这样才能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 其实,教师的教育观念和信念是一种教育态度,是对学生的一种期望。人们把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期望定义为教师的教育效能感。教师的教育效 能感包括两个方面,即一般教育效能感和个人教育效能感。所谓个人教育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教学任务、教好学 生的信念。一般教育效能感反映了教师对教与学的关系、对教育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等问题的一般看法和判断;教师的一般教育效能感正是实现“人人成才”的一个重要的基础。 (4)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 在教师素质的结构中,有一种素质可以称之为才华,即教师的教育能力。教育能力所包括的范围非常广泛,但大体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教师的教学能力,一种是教师的教育能力,这两者加起来构成合格教师教书育人的才华。这种才华的核心成份是什么呢?我们从自己的思维结构观出发,认为其核心为自我监控能力。它表现为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那种“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的品质。这种监控能力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要素。 (5)教师的外部行为表现 教学行为是教师素质的外化形式,它既是一种技术,更是一门艺术。 教学是教师组织和指导学生的认知、达成教学目标的师生共同活动,在这—活动中,教师的教学行为起着关键的作用,一个教师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地决定于其教学行为的合理与否。教师的教学行为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来衡量,一是教学行为的明确性,即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否明确;二是多样性,即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灵活、多样,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 手段是否有效;三是任务取向,即教师在课堂上的所有活动是否是围绕教学的任务而进行的;四是富有启发性,即教师的课堂教学对学生能否启而得法,启发性教学的实质是做到 后次复习前次,在原有知识结构上产生学习的新需要,以旧知识同化新知识,做到“新课不新”,启而得法;五是参与性,即在课堂教学中,班上的学生是否都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六是及时评估教学效果,即教师能否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并能据此调整自己的教学节奏和教学行为。如果一个教师能做到以上六个方面,那 么他的教学行为应是非常恰当的,教学效果必然会很好。 上述的五种教师素质成份并不是简单的并列关系。其中教师的职业理想、教师知识结构和教育观念是教师的深层次的东西,称之为教师素质的深层结构;而教师的教学行为与策略则是其素质的外化形式,为表层结构;教学监控能力是这种转化的中介机制,即中介结构。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教师 素质系统的复杂结构和动态结构。 14、未来教师职业发展新动向 没有教师的质量,就没有教育的质量,没有教育的质量,就没有人才的质量。因此,教师质量是教育中关键的一环,提高教师素质是现代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教师素质的提高除了加强教师职前教育外,继续教育也是一条重要的途径。因此,加强教师的继续教育将是教育工作中重要任务之一。在教师的继续教育中,表现出如下一些新的发展趋势,主要概括为“四化”,即培训目标的职业化、培训体制的开放化、培训内容的现代化和培训方式的个体化。 (1)培训目标的职业化 近年来,教师的职业化问题成为教育理论界探讨的一个热点问题;人们普遍认为,教师已成为一种专门化职业。在培养目标上,尽管目前教师的学历层次得到了普遍的提高,但忽视教师职业专业化时代要求的倾向依然存在,这在教师培养的课程设置上体现得尤为明显;例如教师的职业训练仅限于开设数量相当有限的“老三门”即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教育实习学时短,这难以全面体现教师的职业特殊性和专业化目标要求,这也与教师职业化的意识不清晰直接相关。在我们看来,要想提高教师的职业专门化,培训时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知识技能的专业化;提高教师的教育自主性;提供专业化的服务;职业道德等。 (2)培训体系的多元化 传统上,我国的师资培训体系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即教师的职前教育和在职培训。教师的职前教育由师范院校负责,在职培训主要由教育学院、进修机构负责。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以及知识经济的挑战,在全社会强调创新人才培养的背景下,社会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培养出高素质的教师,仅靠这两类体系是很难实现的,因此,培训体系开放化势在必行,我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考虑:校级培训体系;校际培训体系;高等教育培训体系。另外,。通过网络教育或计算机软件的教育,教师可以针对自己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接受有效的、及时的自我培训。 (3) 培训内容的现代化 21世纪是一个现代科学和技术飞速发展的新世纪。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 对教育提出了现代化的要求。而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是师资队伍的现代化。但就目前的培训内容来看,基本上是大纲介绍、教学过程示范、教学方法举例等,这些固然重要,但从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看,应渗透现代教育观念、现代教育内容,培养新型教师的现代教育观,如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动手操作和实际的问题解决能力等等,真正提高教师的素质,实现教育的现代化。 第一、教育观念的更新 教师的教育观念应该根据时代要求和教育发展的需要不断的更新,就当今的教育现象而言,教育观念的更新包括:?教师的学生观。教师不应该把学生看作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应该把他们看作是学习的主体,培养他们主体性的精神,即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让他们成为自己发展的主人;另外,老师应该看到学生发展的可塑性,提高对学生发展的自信心,为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创造各种条件;对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最为重要的教师观念就是教师应该持有“个体主体性”的观念,老师应该找出学生的各自特点以及他们之间的差异,发展他们各自的特长,为创新学生的发展打好基础,创造条件。?教师的教育价值观。传统的教师教育价值观更多表现为“传道、授业、解惑”,而忽略掉了教育作为促进历史发展的重要因素所起到的作用,因此,就不能以正确的态度来对待学生。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发展的人,这样学校教育才会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在这种教育观的指导下,教师应该处处从发展、成长的角度去关心学生。不仅从知识上,还要对学生的个性、社会性发展负责。 第二、教育理论与实践 ? 及时性教学。这种教育方式关注学生每一时刻对学习内容的理解状况, 如果他们不理解在某一水平的教育内容,那么老师会在此给以更多的帮 助,当他们确实理解了,那么老师会退回到原来的起点, ? 建构主义学习观。学习的建构主义观点是指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建构他 们自己的知识体系,通过积极地思维,对外界进行权衡以确定他们的学 习内容,学习是一种主动的心理工作,并不是被动的接受,在这种工作 过程中,他人的帮助起着重要的作用,他们能够提供支持,提出挑战, 给予示范或起到教练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中心。 ?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种 灵活适宜的方式提供了可能性。教师熟练掌握现代化教育手段是其教学 基本技能之一,也是教师培训的重要任务。 (4)培训方式的个体化 信息社会的竞争,知识经济的挑战,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教师职业,未来的竞争会更加强烈,那么教师也必然对自身素质提高的要求越来越迫切,自觉地接受继续教育的培训逐渐成为个人化的愿望。而科技的现代化为教师的这种个体化要求提供了可能,培训方式的个体化是指培训依据教师的个体差异、学科差异、教学风格采取不同的培训方式使教师的个人教学风格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师可依需求不同而获得不同的培训内容或培训方式。科技的现代化为教师的这种个体化需求提供了可能性: 第一、计算机软件的自我培训 教师可以根据自身已经具备的技能和知识,确定自己想要学习的内容。这种培训方式:?教师拥有自我决策权,允许教师自己确定步调,自行控制学习的速度,实际上,教师掌握着培训的主动权,决定学习的时间与机会,学习的次数,并且可以进行复习或补习。?内容适宜是其第二个特征,有时教师所需内容不同,若采取一锅端的形式,势必会浪费时间而无所收效。这种个体化的培训方式解决了此类问题的存在。 第二、网上培训 教师可以通过通讯网络、远距离教学,按照自己的实际需要,随时选择进修内容,进行自我学习,也可以进行交互式咨询活动。网上培训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校园网的培训方式。二是国际互联网上的教学培训。这种培训方式知识含量极大,且更新速度快,可以利用网上的丰富的资源和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手段使教师得到高效率、高质量的培训。这种个体化的学习方式比传统的整齐划一的大班讲授,更适应了教师的个体差异性,使教师的个人教学风格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这种个体化的培训方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本文档为【论文—教师职业的特点(要点)】,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81650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8KB
软件:Word
页数:18
分类:
上传时间:2017-09-30
浏览量: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