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影像专业《断层解剖学》学习指南(可编辑)

影像专业《断层解剖学》学习指南(可编辑)

举报
开通vip

影像专业《断层解剖学》学习指南(可编辑)影像专业《断层解剖学》学习指南(可编辑) 影像专业《断层解剖学》学习指南 一、课程简介 (一)课程目标 断层解剖学是用断层的方法研究和表达人体正常器官结构的形态、位置、相互关系及其基本功能的科学,它是独立于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之外,随着CT、MRI和B超等医学影像诊断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是医学影像学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其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人体主要结构在连续断层中的形态、位置及其变化规律,为疾病的现代影像学诊治打下坚实的基础。 断层解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学以精讲多练、学生观察断层...

影像专业《断层解剖学》学习指南(可编辑)
影像专业《断层解剖学》学习指南(可编辑) 影像专业《断层解剖学》学习指南 一、课程简介 (一)课程目标 断层解剖学是用断层的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研究和表达人体正常器官结构的形态、位置、相互关系及其基本功能的科学,它是独立于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之外,随着CT、MRI和B超等医学影像诊断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是医学影像学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其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人体主要结构在连续断层中的形态、位置及其变化规律,为疾病的现代影像学诊治打下坚实的基础。 断层解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学以精讲多练、学生观察断层标本为主,辅以局解标本、模型、绘制断层结构图、组织讨论和作业等多种形式,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达到理解基本理论,加深巩固基本知识和掌握基本技能的目的。断层解剖学是在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和医学影像学的基础上,对照学习连续断层标本与CT、MRI和B超图像。因我学生未开设局部解剖学,本门课程讲述前需简要介绍局部解剖学内容,如重要器官、结构的位置及毗邻,筋膜间隙的位置及连通等,为学习断层解剖学奠定基础。 1. 知识目标 (1)了解 人体各局部断层的常用基线和观察方法。 (2)掌握 人体主要结构在连续断层中的形态、位置及其变化规律。 (3)熟悉 重要层面上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 2. 技能目标 (1)通过观察标本、组织讨论和作业,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力、绘图能力和运用解剖术语描述的能力。 (2)通过观察断层标本,培养学生与CT、MRI和B超等医学影像学横向联系的能力和精确的形态学定位能力。 (3)通过常见病例的观察和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素质目标 (1)态度 培养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立志献身于医学事业;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培养严谨的、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 (2)能力 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多种能力的培养,即观察标本的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自学能力、阅读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描述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等。 (3)体质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二)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 表1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表 第 章 第 节 教学内容 时 数 总时数 理论 实验 绪论 2 2 1 1-8 头部 14 8 6 2 1-7 颈部 6 4 2 3 1-2 胸部 8 4 4 4 1-2 腹部 8 4 4 表1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表(续表) 第 章 第 节 教学内 容 时 数 总时数 理论 实验 5 1-5 男、女性盆部与会阴 6 4 2 6脊柱 4 2 2 7四肢 4 2 2 机动 22 合计 54 30 24 (三)学习参考资料 1、参考书 (1)刘树伟主编本科生《断层解剖学》(全国高等学校医学规划教材,2006年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004年02月,高等教育出版社; (2)刘树伟主编英文教材《A Textbook of Sectional Anatomy(断层解剖学)》,山东大学医学院,2003年8月; (3)李振华主编《英汉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名词》,2005年1月,科学出版社; (4)刘树伟主编《人体断层解剖学图谱》(双语版),2003年01月,山东科技出版社; (5)刘树伟主编《人体断层解剖学》(教育部推荐研究生教学用书),2006年02月,高等教育出版社; (6)《颅脑连续横断层解剖》卫生部“十五”国家重点医学视听规划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7)《颅脑连续矢状断层解剖》卫生部“十五”国家重点医学视听规划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8)《颅脑连续冠状断层解剖》卫生部“十五”国家重点医学视听规划教 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9)《纵隔的断层解剖》卫生部“十五”国家重点医学视听规划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10)《肺的断层解剖》卫生部“十一五”国家重点医学视听规划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11)《腹部的断层解剖学》卫生部“十五”国家重点医学视听规划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12)《男性盆部断层解剖》卫生部“十五”国家重点医学视听规划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13)《女性盆部断层解剖》卫生部“十五”国家重点医学视听规划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14)《脊柱的断层解剖学》卫生部“十五”国家重点医学视听规划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 (15)《四肢的断层解剖学》卫生部“十五”国家重点医学视听规划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12)《断层解剖教学课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学习网站 (1)邵阳医专《人体解剖学》湖南省省级精品课程网站////0>. 2. 山东大学医学院《断层解剖学》国家级精品课程网站////. 3. 温州医学院《断层解剖学》精品课程网站////. 4. 青岛大学医学院《影像解剖学》精品课程////. 5. 南方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精品课程////. 6.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断层解剖学》精品课程网站////. 二、学习指南 第一单元 绪论 学习要求: 1.掌握 断层解剖学的常用术语。 2. 熟悉 断层解剖学的定义、特点、研究范围和意义。 3. 了解 断层解剖学的历史、现状、研究方法和发展方向。 重点难点解析: 断层解剖学的常用术语: 断面 断层 横断面 矢状面 冠状面 回声 CT值 T1和T2加权像 第二单元 头部(一) 学习要求: 1.掌握 颅脑(颅骨、脑主要沟回、基底核区、脑室、脑池、蝶鞍区)的连续横断层解剖及其CT、MRI图像。 2.熟悉 脑表面主要沟回和脑内部基底核区、连合纤维、脑室、脑池的位置及形态。 3.了解 人体头部断层解剖学的常用基线。 重点难点解析: 1.大脑的外形及内部结构 脑的重要沟回、基底核、连合纤维和内囊的位置、形态及分部。 2.脑室和脑池 侧脑室、第三和第四脑室的位置、构成、分部及交通;小脑延髓池、鞍上池、帆间池、大脑大静脉池、交叉池的位置及形态。 3.头部断层的常用基线 眦(眶)耳线、Reid基线、上眶耳线、连合间线 (AC?PC线)、经外耳门中点与眦耳线的垂线、正中矢状线。 4.颅脑连续横断层解剖 中央沟、顶枕沟及距状沟的辨别;半卵圆中心的 位置及形成;背侧丘脑、基底核和内囊的位置及分部;脑室的位置、围成及形态特 点;脑池的位置、连通、形态特点及意义。 测试题: 一、名词解释 1.眶耳线(orbitomental line) 2.连合间线(intercommissural line) 3.岛盖operculum 4.外囊external capsule 5.半卵圆中心centrum semiovale 6.髓突medullary process 7.辐射冠corona radiate8.禽距calcar avis 9.侧副隆起collateral eminence 10.毯tapetum 11.内囊internal capsule12.蛛网膜下池subarachnoid cisterns 二、填空题 1. 是识别横断层面上缘上回和角回的标志。 2.顶下沟起自扣带沟,止于 的后方,其上方为 ,下方是扣带回。 3. 、 和 、 合称后说话区wernicke区。 4.杏仁体、 和 三者恒定的位置关系是横断层面上识别杏仁体的标志。 5.中脑的横断层面自前向后分为 、 、 和 四部分。 6. 首次出现的层面是颅脑横断层面上识别外侧沟后支的标志。 7. 和 的出现是冠状层面上中央前回下部出现的标志。 8.在颅脑冠状层面上,侧脑室三角区的外侧壁与视辐射之间的白质板称, 由 纤维形成。 9.成对的脑池包括 、 、 和 等。 10.幕上不成对的脑池包括背侧的 、 、 和腹侧的 、 、 。 11.幕下不成对的脑池包括背侧的 、 和腹侧的 、 。 12.大脑外侧窝池在横断层面上的典型表现呈横置的“ ”形,主干在岛叶表面分为前、后支,前支较短伸向 ,后支较长伸向 。 13. 池、 池和 池围绕于中脑周围,并勾画出了其轮廓。 14.四角形鞍上池的4个角分别为 、 、 和 ,其周围的脑组织分别为前方的 、后方的 和两侧的 。 15.鞍上池的形态因成像层面和个体差异,可呈 、 和 等不同形态,其由 池、 池或 池组成。 16.“Y”形小脑幕之间的脑组织为 ,小脑幕两侧的脑组织是 。 17.大脑半球上外侧面的外侧沟可分为 、 和 3支。 18.额下回以外侧沟的前支和升支为界分为 、 和 部,其中 和 又称Broca区,为前说语区。 19.楔前叶为顶叶的主要部分,其前界为 ,后界是 ,下界为 。 20.距状沟以 与其汇合处分为前、后两部分,距状沟前部较恒定,在侧脑室后角的内侧壁上形成一隆起称 。 21.岛盖覆盖岛叶,由 、 和 三部分组成。 22.在横断层面上,自外侧沟至正中线的结构依次是 、 、 、 、 、 和 。 23.岛叶皮质呈三角形,其尖的内侧稍隆起称 ;岛叶皮质被岛中央沟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部为 ,后部是 。岛叶深面蕴藏有 核。 24.胼胝体嘴的下方为 ,其与终板旁回合称 ,与 联系密切。 25.第三脑室位于两侧 和两侧 之间,呈正中矢状位的裂隙,其前下方有 和 隐窝,后壁有 和 隐窝。 26.在胼胝体膝以前的冠状层面上,大脑半球上外侧面自上而下为 、 、 回和 、 沟。 27.在颅脑冠状层面上,胼胝体膝外侧的结构依次为 、 、 、 和 。 28.在胼胝体干冠状层面上,第三脑室外侧依次为 、 、 、 、 、 、 和外侧沟。 29.在中央后回首次出现的冠状层面上,外侧沟以上的大脑半球上外侧面自上而下依次为 、 、 、 回和 、 、 沟。 30.在颅脑冠状层面上,“人”形大脑镰和小脑幕与颅骨及其两者相连接处的硬脑膜窦分别为 、 和 ,向后汇合成 。 三、最佳选择题 1.在横断层面上,识别距状沟前部的标志 A.禽距B.侧副隆起C.侧副沟D.海马E.海马旁回 2.显示基底核区的最佳横断层面 A.胼胝体干 B.胼胝体压部 C.松果体 D.前连合 E.后连合 3.松果体的常见形态 A.圆形 B.椭圆形C.球形D.长条形E.窄条形 4.识别中央旁小叶的标志 A.扣带沟B.扣带沟边缘支 C.中央沟 D.中央前沟 E.中央后沟 5.内囊前肢与内囊后肢分界的标志 A.豆状核B.壳C.苍白球D.尾状核E.背侧丘脑 6.在冠状层面上,脑底面的颞叶与枕叶的分界标志 A.侧脑室下角 B.胼胝体压部 C.舌回 D.海马旁回 E.距状沟前部 7.与大脑纵裂池后部直接延续的脑池 A.终板池 B.交叉池 C.帆间池 D.四叠体池E.大脑大静脉池 8.面神经和前庭蜗神经出入内耳门时所经过的脑池 A.小脑延髓池 B.环池 C.小脑上池 D.桥池 E.脑桥小脑角池 9.五角形鞍上池的两侧脑组织 A.直回 B.海马旁回 C.脑桥 D.钩 E.大脑脚底 10.在横断层面上,小脑延髓池两侧的脑组织 A.小脑扁桃体 B.小脑半球 C.小脑蚓 D.枕叶 E.舌回 11.半卵圆中心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 A.楔叶 B.楔前叶 C.缘上回 D.外侧沟 E.顶枕沟 12.胼胝体干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 A.侧脑室 B.第三脑室 C.尾状核 D.外侧沟 E.顶枕沟 13.半卵圆中心以上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 A.额叶 B.顶叶 C.枕叶 D.颞叶 E.楔叶 14.胼胝体压部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 A.内囊 B.外囊 C.最外囊 D.第五脑室 E.第六脑室 15.胼胝体压部横断层面上的结构 A.胼胝体嘴 B.胼胝体膝 C.胼胝体干 D.海马 E.海马旁回 16.经内囊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 A.尾状核 B.豆状核 C.屏状核 D.杏仁体 E.背侧丘脑 17.胼胝体压部两侧的腔隙为侧脑室 A.前角 B.中央部 C.三角区 D.后角 E.下角 18.经红核和黑质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 A.侧脑室 B.第三脑室 C.中脑水管 D.胼胝体膝 E.透明隔 19.鞍上池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 A.交叉池 B.大脑纵裂池C.小脑上池 D.环池 E.大脑外侧窝池 20.齿状核横断层面上的结构 A.小脑上池B.小脑扁桃体 C.小脑上脚D.小脑中脚E.小脑下脚 21.第四脑室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 A.中脑 B.脑桥 C.延髓 D.小脑半球 E.小脑蚓 22.形成“Y”形小脑幕的结构 A.大脑镰B.小脑幕 C.小脑镰D.大脑镰和小脑幕E.小脑幕和小脑镰 23.豆状核与屏状核之间的白质区 A.内囊 B.外囊 C.最外囊 D.视辐射 E.听辐射 24.紧邻扣带回峡后方的脑沟 A.顶枕沟 B.距状沟C.顶内沟D.顶下沟 E.海马沟 25.豆状核与背侧丘脑之间的白质区 A.内囊前肢 B.内囊膝C.内囊后肢 D.外囊 E.最外囊 26.在横断层面上,上矢状窦的常见形态 A.三角形 B.四角形C.圆形D.卵圆形E.不规则形 27.横越第三脑室的结构 A.前连合 B.后连合 C.穹隆连合 D.丘脑间黏合 E.缰连合 28.枕钳出现的横断层面 A.胼胝体膝B.胼胝体干C.胼胝体压部D.胼胝体嘴E.半卵圆中心 29.基底核区的横断层面上最先出现 A.背侧丘脑 B.尾状核 C.豆状核 D.屏状核 E.杏仁体 30.尾状核的横断层面上最先出现 A.尾状核头 B.尾状核体 C.尾状核尾 D.尾状核头和尾状核体 E.尾状核体和尾状核尾 31.海马位于侧脑室下角的 A.上壁 B.下壁 C.前壁 D.后壁 E.下内侧壁 32.正中矢状面上的脑沟不出现 A.顶枕沟B.中央沟 C.距状沟D.扣带沟 E.胼胝体沟 33.在正中矢状面上,中央旁小叶前方的脑回 A.中央前回 B.额上回 C.额内侧回 D.扣带回 E.楔前叶 34.自正中线向外侧的基底核区矢状层面上最先出现 A.尾状核B.豆状核C.杏仁体D.屏状核E.旧纹状体 35.在矢状层面上,海马长轴延长线与大脑半球表面相交处的脑沟相当于 A.中央沟B.外侧沟C.顶枕沟D.距状沟E.顶内沟 36.在矢状层面上,听辐射途经何结构的后方达颞横回 A.背侧丘脑B.壳C.苍白球D.尾状核E.侧脑室 37.冠状层面上的基底核区最先出现 A.尾状核B.豆状核C.屏状核D.杏仁体 E.背侧丘脑 38.冠状层面上的胼胝体最先出现 A.嘴 B.膝 C.干 D.压部 E.体部 39.冠状层面上的侧脑室最先出现 A.前角 B.中央部C.三角区D.后角 E.下角 40.尾状核头和尾状核体在冠状层面上位于侧脑室的 A.内上壁 B.外上壁 C.下壁D.内侧壁 E.外侧壁 41.横断层面上的侧脑室最先出现 A.前角 B.中央部C.三角区D.后角 E.下角 42.第三脑室下壁的结构不包括 A.视交叉B.漏斗C.灰结节D.乳头体E.终板 43.胼胝体膝以前的冠状层面上不出现 A.扣带沟B.扣带回C.直回D.眶回E.侧脑室前角 44.胼胝体膝的冠状层面上不出现 A.侧脑室前角B.尾状核头C.中央前回D.外侧沟E.胼胝体下区 45.透明隔的冠状层面上不出现 A.豆状核B.尾状核头C.内囊前肢D.第三脑室E.中央后回 46.胼胝体干的冠状层面上不出现A.内囊B.杏仁体 C.侧脑室下角D.中央前回 E.侧脑室三角区 47.中央前回下部的冠状层面上不出现 A.内囊前肢 B.内囊膝C.内囊后肢D.中央沟E.中央后回 48.中央后回下部的冠状层面上不出现 A.额上回B.额中回C.额下回D.背侧丘脑E.第三脑室 49.在冠状层面上,侧脑室下角的内下壁上的弯曲结构 A.海马旁回 B.海马结构 C.海马 D.钩 E.海马沟 50.胼胝体压部的冠状层面上不出现 A.尾状核B.内囊 C.视辐射D.侧脑室下角E.侧脑室三角区 51.在冠状层面上,侧脑室后角的内侧壁上的隆起 A.侧副隆起B.侧副三角C.钩D.毯E.禽距 52.胼胝体压部消失以后的冠状层面上不出现 A.侧脑室后角 B.侧脑室下角C.角回D.顶上小叶E.顶下小叶 53.在冠状层面上,“人”形大脑镰与小脑幕连接处的腔隙 A.上矢状窦B.下矢状窦C.直窦 D.大脑大静脉E.窦汇 54.顶枕沟的冠状层面上不出现 A.楔前叶 B.楔叶 C.距状沟 D.舌回E.扣带回峡 55.距状沟前部的冠状层面上不出现 A.顶上小叶 B.顶内沟C.顶下小叶D.外侧沟E.舌回 56.正中矢状面上的脑池不出现 A.脚间池B.桥池 C.延池D.小脑延髓池 E.脑桥小脑角池 57.正中矢状面上的脑回不出现 A.中央旁小叶B.额内侧回 C.顶上小叶D.楔前叶E.楔叶 58.正中矢状面上不可能出现的脑室 A.侧脑室 B.第三脑室 C.第四脑室 D.第五脑室 E.第六脑室 59.正中矢状面上的硬脑膜及硬脑膜窦不出现 A.大脑镰B.小脑幕 C.小脑镰 D.海绵窦E.直窦 60.内囊膝的矢状层面上不出现 A.尾状核B.背侧丘脑 C.豆状核D.侧脑室E.海绵窦 61.内囊膝矢状层面上的脑回不出现 A.额上回B.额中回C.中央前回D.中央后回 E.楔叶 62.内囊膝矢状层面上的脑沟不出现 A.额上沟 B.中央沟 C.顶枕沟D.距状沟E.扣带沟 63.苍白球的矢状层面上不出现 A.内囊前肢B.内囊后肢C.尾状核头D.背侧丘脑E.内囊膝 64.苍白球矢状层面上的脑回不出现 A.中央前回B.中央后回C.顶上小叶 D.顶下小叶 E.舌回 65.壳矢状层面上的结构 A.内囊B.外囊C.尾状核D.杏仁体E.背侧丘脑 66.豆状核矢状层面上的宽阔白质区 A.听辐射 B.视辐射 C.辐射冠D.半卵圆中心E.枕钳 67.岛叶皮质的矢状层面上不出现 A.额上回B.额中回C.额下回D.顶上小叶E.侧脑室下角 68.外侧沟矢状层面上的脑回不出现 A.顶上小叶B.缘上回C.角回D.颞横回E.额下回 69.外侧沟矢状层面上的脑沟不出现 A.中央沟B.中央前沟C.中央后沟D.顶枕沟E.颞上沟 70.脑池中体积最大的是 A.脚间池B.小脑上池C.小脑延髓池D.环池E.脑桥小脑角池 71.形成辐射冠的主要结构 A.联络纤维B.连合纤维C.投射纤维D.胼胝体 E.基底核 四、问答题 1.简述中央沟在矢状层面上的识别方法。 2.简述横断层面上帆间池与第三脑室的区别。 3.简述鞍上池的位置、形态、组成、交通及毗邻结构。 4.简述小脑幕的横断层解剖特点。 5.简述顶枕沟的识别方法及意义。 6.简述颅脑横断层的常用基线及临床应用。 7.简述半卵圆中心的位置、形成及影像上的表现。 8.简述松果体的位置、形态及临床意义。 9.简述第五脑室和第六脑室的位置、形态及交通。 10.简述中央沟在横断层面上的识别方法。 11.简述第四脑室的横断层解剖特点。 12.简述第四脑室的定位方位及意义。 13.简述四叠体池与第四脑室在CT图像上的鉴别方法。 14.简述中脑的横断层解剖特点。 15.简述胼胝体的位置、分部及纤维联系。 16.简述内囊的位置、分部及临床意义。 17.简述外侧沟在横断层面上的识别方法。 18.简述基底核的位置、形态、分部及形成结构。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即眼外眦与外耳门中点的连线,颅脑横断层多以此线为基线,亦即临床影像上头部的轴位扫描基线。 2.为前连合后缘中点与后连合前缘中点的连线,又称AC?PC线,脑立体定位手术和X刀、γ刀等多以此线为基线。 3.岛叶以环状沟与额、顶、颞叶分界,此三叶所掩盖岛叶的部分,分为额盖、顶盖和颞盖。 4.屏状核与豆状核之间的薄层髓质区。 5.为横断层面上大脑半球内呈半卵圆形的白质区,主要由胼胝体的辐射纤维和经内囊的投射纤维等组成,因横断层面上呈半卵圆形而得名。 6.大脑半球的髓质除在其中央部形成集中区域外,还向外周延伸出一些条索状的突起结构。末端伸向表面的皮质,其根部相连,似“菜花样”。 7.大部分投射纤维呈辐射状投射至大脑皮质,此部分投射纤维在矢、冠状层面上所形成的宽阔白质区。 8.位于侧脑室后角内侧壁的腹侧,由距状沟前部皮质陷入侧脑室后角内而形成的隆起结构。 9.位于侧脑室下角底壁的外侧部,由侧副沟皮质陷入侧脑室下角内而形成的隆起结构。 10.胼胝体压部的纤维被视辐射分为上、下两部分,下部的纤维于侧脑室三角区外侧壁与视辐射之间所形成的一薄层白质板。 11.位于尾状核、背侧丘脑与豆状核之间的宽厚白质板,横断层面上的两侧内囊呈尖向内侧的“> <”形,自前向后分为内囊前肢、内囊膝和内囊后肢三部分,各部均有投射纤维通过。 12.又称脑池,由蛛网膜下隙在脑的沟、裂等处扩大而形成。各部间无明显界限,彼此交通,但个体差异较大,其形状和大小在临床影像诊断上具有重要意义。 二、填空题 1.外侧沟后支 2.胼胝体压部 楔前叶 3.缘上回 角回 颞上回后部 颞中回后部 4.钩 侧脑室下角 5.大脑脚底 黑质 中脑被盖 顶盖 6.侧脑室 7.内囊膝 内囊后肢 8.毯 胼胝体压部 9.大脑纵裂池 大脑外侧窝池 环池 脑桥小脑角 池 10.帆间池 大脑大静脉池 四叠体池 终板池 交叉池 脚间池 11.小脑上池 小脑延髓池 桥池 延池 12.“Y” 前内侧 后方 13.四叠体池 环池 脚间池 14.大脑纵裂池 左大脑外侧窝池 右大脑外侧窝池 脚间池 额叶 中脑 颞叶(钩) 15.四角形 五角形 六角形 交叉池 脚间池 桥池 16.小脑蚓 大脑枕叶 17.前支 升支 后支 18.眶部 三角部 岛盖部 三角部 岛盖部 19.扣带沟边缘支 顶枕沟 顶下沟 20.顶枕沟 禽距 21.额盖 顶盖 颞盖 22.岛叶皮质 最外囊 屏状核 外囊 豆状核 内囊 背侧丘脑 23.岛阈 岛短回 岛长回 基底核 24.胼胝体下区 隔区 海马 25.背侧丘脑 下丘脑 视隐窝 漏斗隐窝 松果体隐窝 松果体上隐窝 26.额上回 额中回 额下回 额上沟 额下沟 27.侧脑室前角 尾状核头 大脑髓质 岛叶皮质 外侧沟 28.背侧丘脑 内囊后肢 豆状核 外囊 屏状核 最外囊 岛叶皮质 29.额上回 额中回 中央前回 中央后回 额上沟 中央前沟 中央沟 30.上矢状窦 横窦 直窦 窦汇 三、最佳选择题 1.A2.C3.B4.B5.C6.B7.E8.E9.D10.B 11.D 12.B 13.D 14.E 15.B 16.D 17.C 18.E 19.C 20.D 21.A 22.D 23.B 24.B 25.C 26.A 27.D 28.B 29.B 30.B 31.E 32.B 33.C 34.A 35.C 36.B 37.A 38.B 39.A 40.B 41.B 42.E 43.E 44.C 45.E 46.E 47.E 48.C 49.C 50.B 51.E 52.B 53.C 54.E 55.D 56.E 57.C 58.A 59.D 60.C 61.B 62.A 63.E 64.D 65.D 66.C 67.A 68.A 69.D 70.C 71.C 四、问答题 1.常用的方法有:?中央沟位于大脑半球上缘的中份稍偏后;?沟内常有 壁间回;?有伴行的中央前、后沟;?中央前回的髓突较中央后回粗大;?一般情 况下,中央前回髓突与下方的内囊后肢呈上下垂直关系。 2.帆间池与第三脑室顶部在横断层面上的区别:?帆间池的层面较高,而 第三脑室顶部的层面稍低;?帆间池后界是胼胝体压部,而第三脑室顶部的后界 是松果体;?帆间池呈尖向前的三角形,不与侧脑室前角相连,而第三脑室为正中 矢状位的狭长裂隙,向前可延伸至侧脑室前角。 3.鞍上池居蝶鞍上方,是交叉池、脚间池或桥池在轴位扫描时的共同显 影。由于体位和扫描基线不同,CT图像上可呈六角形、五角形或四角形等。?六 角形鞍上池由交叉池和脚间池组成,前角伸向两侧额叶之间,并延续为大脑纵裂 池;前外侧角伸向额叶与颞叶之间,延续为大脑外侧窝池;后外侧角伸向大脑与中 脑之间,延续为环池;后角是脚间池。鞍上池的前界是额叶直回,后界是大脑脚底, 两侧界为海马旁回钩,池内主要有视交叉、视束、颈内动脉、漏斗或垂体柄、乳 头体、动眼神经和大脑后动脉水平段等。?五角形鞍上池由交叉池和桥池组成, 后方是脑桥基底部,池内有视交叉、颈内动脉、垂体柄、鞍背和基底动脉末端等。 ?四角形鞍上池的扫描层面较高,由交叉池和脚间池组成,环池不显影,池内有视束、视交叉、漏斗和乳头体等。 4.小脑幕在横断层面上的形态可因层面高低不同而有差异,?在经窦汇以上的横断层面上,小脑幕与大脑镰后端连成“Y”形,由于大脑镰与小脑幕的交接处是自前上斜向后下,因此层面偏高时小脑幕被切得少,而大脑镰被切得多,两者连成长“Y”形;当层面偏低时则呈宽“Y”形。?在经窦汇的横断层面上,大脑镰已消失,小脑幕直接与后方的窦汇相连接成“V”形。“V”形和“Y”形“杯口”内的脑实质为幕下结构,主要是小脑上蚓和小脑上池;“杯口”之外是幕上结构,主要为大脑枕叶。?在经窦汇以下的横断层面上,小脑幕呈“M”(“双峰”)形,随层面下移则呈“八”形。“双峰”形好似一对并列的山峰,两峰之间的脑实质为幕下结构,两峰以外为幕上结构。“八”形以前的脑实质为幕上的大脑枕叶,“八”形以后的结构是幕下的小脑。 5.在横断层面上,中央旁小叶消失至胼胝体压部出现之间的层面上,在大脑半球后部的内侧面,自内侧向外侧横行走行的较深的脑沟即为顶枕沟。顶枕沟前方为顶叶(楔前叶),后方是枕叶(楔叶);楔前叶前方的脑回为扣带回,楔叶后方的脑沟为距状沟。 在矢状层面上,顶枕沟位于中央沟及中央后沟的后方,较深,其前方为顶叶(楔前叶),后方是枕叶(楔叶);当顶枕沟消失后,自侧脑室下角的海马长轴延长线与大脑半球表面相交处即为顶枕沟的位置,以此区分顶叶与枕叶。 6.由于临床应用的目的不同而存在多种横断层基线,按照不同基线所获得的同一高度的横断层标本或图像上的结构亦存在差别。?眶耳线或眦耳线,即眼外眦与外耳门中点的连线,颅脑横断层多以此线为基线,亦即临床影像上头部轴 位扫描的基线。?Reid基线,即眶下缘中点与外耳门中点的连线,曾是头部横断层标本制作的常用基线,冠状断层标本的制作也常以该线的垂线为基线。?上眶耳线,即眶上缘中点与外耳门中点的连线,经该线的层面与颅底平面一致,利于显示颅后窝的结构和减少颅骨伪影。?连合间线,为前连合后缘中点与后连合前缘中点的连线,又称AC?PC线,脑立体定位手术和X刀、γ刀等多以此线为基线。 7.半卵圆中心为横断层面上大脑半球内呈半卵圆形的白质区,主要由胼胝体的辐射纤维和经内囊的投射纤维等组成,因横断层面上呈半卵圆形而得名。因半卵圆中心的纤维主要是有髓纤维,故CT图像上呈低密度区,MRIT1加权像上呈高信号区。 8.松果体位于胼胝体下方的四叠体池内,以柄附着于第三脑室后部;可分为圆形、椭圆形和窄条形,前者的长径与宽径几乎相等,后两者的长径均大于宽径,而窄条形的长径为宽径2.5倍以上。一般认为松果体偏离正中线是颅内占位性病变的信号。 9.第五脑室位于两侧透明隔之间,又称透明隔腔。其前界为胼胝体膝,后界是穹隆柱,上界为胼胝体干,下界是胼胝体嘴和前连合。此脑室一般不与其他脑室相通,但可因某些原因与第三脑室相通。 第六脑室又称穹隆室,位于第五脑室后方的穹隆连合与胼胝体干之间,呈水平裂隙状,借穹隆柱与第五脑室隔开。第五、六脑室并非真正的脑室,常共同存在,且相互交通。 10.在颅脑横断层面上可根据以下特征辨认中央沟:沟的深度,中央沟较深,自外侧向内侧延伸,并可有1条(中央后沟)或2条沟(中央前、后沟)与之伴行;中央前、后回的厚度,中央前回较中央后回宽厚,两者之间的沟即为中央沟;沟的 位置,以眶(眦)耳线为基线的横断层面上,中央沟均位于大脑半球上外侧面的前2/5与后3/5交界处。 11.横断层面上的第四脑室可分为上、中、下三部分,第四脑室的上部大致呈五角形,其前方为脑桥,后外侧是小脑上脚和齿状核;中部的横断层面上主要呈五角形,也可见三角形或新月形,在CT图像上常表现为凹面朝后的新月形或马蹄形低密度区;下部的横断层面上常呈菱形或三角形,其前方是延髓,后方为小脑扁桃体。 12.在颅脑横断层面上,第四脑室多呈凸面向前的马蹄形,正常时应位于鞍背后缘与枕内隆凸连线的中点,或两侧乙状窦侧壁连线的中点上,这两种定位方法均能较准确地判断第四脑室的位置是否异常,进而推断其移位性质和原因。 一般情况下,如果第四脑室向后移位、受压变形,则提示为脑干占位性病变所致;第四脑室向前移位,提示小脑中线区有占位性病变;第四脑室向左、右侧移位,提示一侧小脑半球有占位性病变或有萎缩性病灶;第四脑室向左后或右后方移位时,提示一侧脑桥小脑角有占位性病变。如果第四脑室显示不清时,则提示可能有颅后窝的占位性病变,应进一步检查寻找其原因。 13.在CT轴位扫描图像上,四叠体池和第四脑室的位置基本相同,且外形均呈马蹄形,鉴别时应依据:?外形,四叠体池呈凸面向后的马蹄形,而第四脑室多呈凸面向前的马蹄形;?层面高低,四叠体池的层面较高,而第四脑室的层面稍低;?周围结构,四叠体池前方一般有正中矢状位的第三脑室存在;而第四脑室前方则为蝶鞍区或颌面部结构。其中马蹄形的凸面朝前或朝后是鉴别两者的主要方法。 14.横断层面上的中脑可分为四部分,自前向后依次为:?大脑脚底,位于 黑质的前方,其中间3/5有锥体束经过,内、外侧1/5分别有额桥束和顶枕颞桥束经过。?黑质,纵贯中脑全长,其背侧的致密部含有黑色素颗粒;腹侧的网状部呈淡红棕色,含有大量的铁。?中脑被盖,含有动眼神经核、滑车神经核、红核和网状结构等。?顶盖,即上丘和下丘,与视、听觉反射有关。 15.胼胝体位于大脑纵裂底部,在正中矢状面上呈弓形宽厚的白质带,自前向后分为胼胝体嘴、膝、干和压部,嘴向下连于终板。胼胝体纤维向前、后及两侧放射,分别形成额(前)钳、枕(后)钳和半卵圆中心的主要纤维,联系左、右侧大脑半球的额、枕、顶、颞叶。 16.内囊位于尾状核、背侧丘脑与豆状核之间,横断层面上的两侧内囊呈尖向内侧的“> <”形。内囊自前向后分为内囊前肢、内囊膝和内囊后肢三部分,各部均有重要的投射纤维通过。内囊后肢血管栓塞或出血时可导致对侧偏身感觉丧失(损伤丘脑中央辐射)、对侧偏瘫(损伤皮质脊髓束)和偏盲(损伤视辐射),即“三偏”综合征。 17.横断层面上可根据以下特征辨别外侧沟:岛叶皮质,颅脑横断层面上出现岛叶皮质后,与岛叶皮质呈垂直位的脑沟即为外侧沟;蝶骨大翼,在颅前、中窝交界处的颅侧壁上,伸向颅腔内的突起为蝶骨大翼的骨性断面,与该突起对应的脑沟则为外侧沟。 18.基底核位于大脑半球基底部的髓质中,包括尾状核、豆状核、屏状核和杏仁体。?尾状核为一弓形棒状的灰质团块,分为基底核头、体、尾三部分。头膨大并突入侧脑室,形成侧脑室前角的外侧壁;头向后逐渐变细移行为体、尾部,尾部沿背侧丘脑的外侧缘向后,再弯向下,沿侧脑室下角的顶壁向前终于杏仁体。?豆状核位于背侧丘脑的外侧,近似双凸透镜状,横断层面上呈尖向内侧的楔形, 内、外侧髓板将其分为三层,最外侧呈赤褐色的部分为壳;壳与尾状核头之间有条纹状灰质相连;内侧两层颜色较浅为苍白球,被内侧髓板分为内、外侧苍白球。尾状核和豆状核合称纹状体,其中苍白球称旧纹状体,尾状核和壳称新纹状体。?屏状核位于豆状核的外侧,其内侧面平坦,与豆状核之间的髓质为外囊;屏状核外侧面有波纹状的突起,与岛叶皮质之间的髓质为最外囊。?杏仁体与尾状核的尾部相连,位于颞叶的背内侧、侧脑室下角尖端的前方,其表面有海马旁回钩的皮质覆盖。 第三单元 头部(二) 学习要求: 1.掌握 颅脑(颅骨、脑主要沟回、基底核区、脑室、脑池、蝶鞍区)的矢、冠状连续断层解剖及其MRI图像。 2.熟悉 脑血供特点及脑血管的来源、分支、行径和分布。 3.了解 脑血管在连续断面上的配布;颌面部(眶、颞骨、鼻、鼻旁窦、咽、颅底、唾液腺、筋膜及筋膜间隙)的连续横断层解剖及其CT、MRI图像。 重点难点解析: 1.脑的血管 颈内动脉、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行程、分支及分布;大脑内静脉和大脑大静脉的位置、组成及回流。 2.颌面连续横断层解剖 眶、鼻腔、鼻旁窦、口腔、颅底和筋膜间隙的结构、形态及变化特点。 3.头部连续冠状断层解剖脑沟、脑回、基底核、内囊、连合纤维、脑室、脑池、颌面及颅底结构的定位。 4.头部连续矢状断层解剖 正中面上的胼胝体、大脑半球、第三和第四 脑室、垂体、脑池的形态,其他层面上的脑沟、脑回、基底核、内囊、颌面及颅底结构的定位。 5.蝶鞍区的横、矢、冠状连续断层解剖 垂体窝的形态和大小;鞍膈、鞍底和蝶窦的形态;垂体的形状及测量;海绵窦的位置及通过结构;大脑动脉环的构成;鞍周神经的位置。 测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基底核区(region of basal nuclei) 2.静脉角(venous angle) 3.大脑动脉环(cerebral arterial circle) 4.大脑静脉环(cerebral venous circle) 二、填空题 1.颈内动脉的 、 和 段共同组成“U”形或“V”形,也称 ,是动脉硬化的好发部位之一。 2.颈内动脉终段分为 和 的部位称颈内动脉分叉部,呈 形,此形态改变后对诊断脑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3.大脑前动脉依据其行程分为 、 、 、 和 段,分出皮质支和支,其中皮质支分布于顶枕沟以前的和等。 4.大脑前动脉的中央支即 动脉,分布于基底核区的 、 和 。 5.大脑中动脉依据其行程分为 、 、 、 和 段,其中 、 和 段又合称大脑外侧窝动脉组。 6.大脑中动脉的中央支即 动脉,分布于基底核区的 、 和 ,是供应纹状体和内囊的主要动脉,易破裂出血,故名 动脉。 7.椎动脉起自 ,依据行程分为 、 、 、 和 段,至 合成基底动脉。椎动脉的较大分支为 。 8.大脑后动脉于 上缘发自基底动脉,依据行程分为 、 、 和 段,其皮质支分布于 和 。 9.大脑动脉环按种系发生可分为 、 、 、 和 型,中国人以 型居多。 10.大脑动脉环位于大脑底部,环绕 和 等,由成对的 、 、 、 和不成对的 形成,对脑的血液供应起调节和代偿作用。 11.分布于小脑的动脉有 、 和 ,分别发自 、 和 动脉。 12.大脑的静脉分浅、深两组,大脑上外侧面的浅静脉包括 、 和 ;大脑深静脉包括 、 和 等。 13.大脑静脉环的前方由前交通静脉连接 、后方由后交通静脉连接 和两侧的 静脉等共同形成,较大脑动脉环偏 、较深且范围大。 14.大脑大静脉由 汇合成的一条短粗静脉干,向后于 注入 ;在大脑大静脉的合成处,尚有 静脉汇入。 15.脉络丛前动脉的中央支分布于 和 等,此动脉行程长、管径细,易发生 而导致苍白球和海马的病变。 16.分布于基底核区的主要动脉包括、 、、、 和 。 17.海绵窦位于 两侧,是两层硬脑膜之间的不规则腔隙,内有 和 通过,窦的外侧壁上有 、 、 和 神经穿行。 18.颅底常见的静脉窦有 、 、 、 和 等。 三、最佳选择题 1.脑血管无搏动的主要原因 A.大脑动脉环 B.吻合丰富C.行程弯曲D.动、静脉不伴行E.管壁薄 2.分布于幕上后部结构的动脉 A.颈内动脉系B.大脑前动脉 C.大脑中动脉 D.大脑后动脉 E.椎动 脉系 3.颈内动脉自颈总动脉发出处约平 A.舌骨上缘 B.下颌骨下缘 C.甲状软骨上缘 D.甲状软骨下缘 E.环状 软骨 4.颈内动脉进入颅腔的部位 A.颈动脉管外口 B.颈动脉管 C.颈动脉管内口 D.破裂孔 E.海绵窦 5.眼动脉自颈内动脉的发出处 A.岩骨段B.海绵窦段C.膝段 D.床突上段E.终段 6.脉络丛前动脉和后交通动脉自颈内动脉的发出处 A.岩骨段B.海绵窦段C.膝段 D.床突上段E.终段 7.后交通动脉瘤易压迫的脑神经 A.视神经 B.动眼神经 C.滑车神经D.三叉神经 E.展神经 8.脉络丛前动脉跨越的结构 A.视神经 B.视交叉 C.视束 D.动眼神经E.嗅束 9.行程长且管径细,易发生栓塞的脑血管 A.大脑前动脉B.大脑中动脉C.大脑后动脉 D.脉络丛前动脉 E.脉络丛后动脉 10.分布于内囊前肢下部的脑血管 A.大脑前动脉 B.大脑中动脉 C.大脑后动脉 D.脉络丛前动脉E.脉络丛后动脉 11.分布于内囊后肢下部的脑血管 A.大脑前动脉 B.大脑中动脉 C.大脑后动脉 D.脉络丛前动脉E.脉络丛后动脉 12.分布于内囊上部的脑血管 A.大脑前动脉 B.大脑中动脉 C.大脑后动脉 D.脉络丛前动脉E.脉络丛后动脉 13.楔前动脉自大脑前动脉的发出处 A.水平段 B.胼胝体下段 C.膝段D.胼周段E.终段 14.位于前交通动脉两侧的大脑前动脉为其 A.水平段 B.胼胝体下段 C.膝段D.胼周段E.终段 15.大脑中动脉的中央支发自其 A.水平段 B.回旋段C.侧裂段D.分叉段E.终段 16.角回动脉自大脑中动脉的发出处 A.水平段 B.回旋段C.侧裂段 D.分叉段E.终段 17.椎动脉的横突孔段穿经的颈椎横突孔 A.第6~1 B.第6~2 C.第7~1D.第7~2E.第5~1 18.颅脑正中矢状面上不出现的脑血管 A.大脑前动脉B.大脑中动脉 C.大脑后动脉 D.基底动脉 E.大脑大静脉 19.椎-基底动脉系的分支中行程弯曲,易发生血栓 A.小脑上动脉 B.小脑下前动脉 C.小脑下后动脉 D.脊髓动脉 E.延 髓动脉 20.椎-基底动脉系的分支中,血流量减少可引起梅尼尔氏症 A.脑膜中动脉 B.延髓动脉 C.脑桥动脉 D.迷路动脉 E.脊髓动脉 21.与大脑后动脉相伴行的脑神经 A.视神经B.视束C.动眼神经D.滑车神经E.展神经 22.大脑后动脉围绕大脑脚向后的部分 A.水平段 B.纵行段C.颞支段D.终段E.环形段 23.分布于间脑的主要血管 A.大脑前动脉 B.大脑中动脉 C.大脑后动脉 D.脉络丛前动脉 E.脉络丛后动脉 24.顶枕动脉发自 A.大脑前动脉 B.大脑中动脉 C.大脑后动脉 D.脉络丛前动脉E.脉络丛后动脉 25.中国人最常见的大脑动脉环类型 A.近代型 B.原始型 C.过渡型 D.混合型E.发育不全型 26.走行于大脑半球外侧沟内的静脉 A.大脑上静脉 B.大脑中浅静脉 C.大脑下静脉 D.大脑大静脉 E.大脑内静脉 27.大脑深静脉中的管壁薄而脆,易破裂出血 A.大脑大静脉 B.大脑内静脉 C.基底静脉 D.脉络丛静脉 E.透明隔静脉 28.大脑深静脉中行程长而迂曲,显著弯曲时易误认为是小脑幕切迹疝 A.大脑大静脉B.大脑内静脉C.基底静脉 D.大脑前静脉 E.终静脉 29.大脑大静脉位于 A.帆间池B.脚间池C.四叠体池D.大脑大静脉池E.直窦 30.临床上常作为室间孔的定位标志 A.大脑内静脉 B.大脑大静脉 C.静脉角 D.基底动脉E.大脑静脉环 31.颈内动脉的分支中管径最粗 A.大脑前动脉 B.大脑中动脉C.大脑后动脉 D.前交通动脉 E.后交通动脉 32.分布于颞叶底面的脑血管 A.大脑前动脉B.大脑中动脉C.大脑后动脉 D.脉络丛前动脉 E.脉络丛后动脉 33.与大脑后动脉相伴行,绕大脑脚向后的血管 A.小脑上动脉B.小脑下前动脉 C.小脑下后动脉 D.脉络丛前动脉 E.脉络丛后动脉 34.椎动脉穿入椎管的部位 A.寰枕前膜B.寰枕后膜 C.寰枕关节D.寰椎后弓E.硬脊膜 35.分布于岛叶的脑血管 A.大脑前动脉B.大脑中动脉 C.大脑后动脉 D.脉络丛前动脉 E.脉络丛后动脉 四、问答题 1.简述脑的血液供应特点。 2.简述脑动脉无搏动的原因。 3.简述内囊的动脉分布。 4.简述基底核区的动脉分布。 5.简述延髓的动脉分布。 6.简述颈内动脉的行程、分段及分支。 7.简述椎动脉的行程、分段及分支。 8.简述大脑动脉环的位置、形成及类型。 9.简述脑底静脉环的位置及构成。 10.简述大脑大静脉的位置、形态、连通及临床意义。 11.简述大脑前、中、后动脉的行程及分段。 12.简述静脉角的形成、位置及临床意义。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主要是指基底核及其邻近区域的结构,包括基底核(尾状核、豆状核、屏状核和杏仁体)、背侧丘脑及穿经其间的投射纤维,是临床上病变的多发部位。 2.丘脑纹状体静脉与大脑内静脉连接处所形成的一个向后开放的锐角,其形态、位置较恒定,为室间孔和脑血管造影时的标志结构。 3.位于大脑底部和蝶鞍上方,环绕视交叉、灰结节和乳头体等,由前交通动脉和成对的大脑前动脉、颈内动脉末端、后交通动脉和大脑后动脉形成,对脑血液供应的调节和代偿起重要作用。 4.又称Rosen
本文档为【影像专业《断层解剖学》学习指南(可编辑)】,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36899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56KB
软件:Word
页数:28
分类:初中语文
上传时间:2017-10-21
浏览量: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