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潮州菜起源于潮州

潮州菜起源于潮州

举报
开通vip

潮州菜起源于潮州潮州菜起源于潮州 潮州菜起源于潮州,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明末清初时潮州菜进入鼎盛时期,近代潮籍 华侨的往来,更使潮州菜博采海内外名食之精华,菜式更加丰富,成为具有岭南特色的中 国菜流派之一。 潮州菜的特点是爽、脆、淡、鲜,擅长烹制鱼翅、燕窝、海参等高档山珍海味。它讲 究佐料小碟的运用,香味浓郁,用料简单,但却非一般家庭所能做出。而且潮州菜注重食 补,随季节变化制作适时节令食品。潮州风味名菜有潮州烧雁鹅、潮州豆酱鸡、护国素菜 汤、什锦乌石参、鸳鸯膏蟹、干炸虾枣等。 潮州位于韩江西岸金山东侧,原为指示韩江航行的灯塔...

潮州菜起源于潮州
潮州菜起源于潮州 潮州菜起源于潮州,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明末清初时潮州菜进入鼎盛时期,近代潮籍 华侨的往来,更使潮州菜博采海内外名食之精华,菜式更加丰富,成为具有岭南特色的中 国菜流派之一。 潮州菜的特点是爽、脆、淡、鲜,擅长烹制鱼翅、燕窝、海参等高档山珍海味。它讲 究佐料小碟的运用,香味浓郁,用料简单,但却非一般家庭所能做出。而且潮州菜注重食 补,随季节变化制作适时节令食品。潮州风味名菜有潮州烧雁鹅、潮州豆酱鸡、护国素菜 汤、什锦乌石参、鸳鸯膏蟹、干炸虾枣等。 潮州位于韩江西岸金山东侧,原为指示韩江航行的灯塔。后在悬崖上修建花园和寺庙。登阁可望韩江北来浩荡之气势,令人胸怀开阔。潮汕是个文化地域概念,位于中国的东南 沿海,隔海峡与台湾相对。1921年设立汕头市,1981年立汕头经济特区。1991年以后设汕头、潮州、揭阳、汕尾等市,形成现在格局。 位于慧如公园对面山麓,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仿泰式佛寺。正殿供释迦牟尼玉佛像,壁 上有成佛图说。周围有钟鼓楼、登高远望亭等。该寺隶属于开元寺。 韩文公祠位于潮州城东的韩山(笔架山),建于宋淳煦十六年。韩愈在潮州作官仅8 个月,但他“驱鳄释奴,劝农兴教”,为政清廉,爱民如子,深得百姓爱戴。据传韩江中常有鳄鱼为害人兽,韩愈遂写下《祭鳄鱼文》,从此再也没有鳄鱼为害了。后人缅怀其功 绩,便在山上建韩文公祠,现词内韩愈、韩湘子、赵德等塑像,历代碑记36块,其中有苏轼撰《韩文公庙碑》等。祠主体建筑分前后二进,古朴典雅,肃穆端庄。祠内梁间遍挂名 家 题写匾额,沿壁则环列历代碑刻40面, 其中不乏书法珍品和研究地方文史的 珍贵资 料。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居,创造一方文化。潮州民俗文化源远流长,由于历史 及地理原因,演绎出独特潮州地方风格。 潮剧---中国十大戏曲剧作的地方剧种之一。特点是曲调柔和、表演细腻。多次受国家 委派出访东南亚和法国; 潮乐---是潮汕广受欢迎的民间音乐,源于中国古代宫廷乐,有悠雅的弦诗乐、笛套乐、 细乐,也有雄浑的大罗鼓; 潮菜---是风靡海内外的中国名菜,海鲜为主料,以清、淡、巧、雅赢得口碑,菜谱有 六大类近300个品种;潮州小食更具地方民间风味,上百款的小食样样都既是做工精细, 又经济实惠; 潮州功夫茶---以其独特的茶具、泡法、品尝闻名遐迩,是潮州人盛情待客的礼遇,被 誉为“中国茶道”。 湘子桥 潮州湘桥好风流, 十八梭船廿四洲。 廿四楼台廿四样, 二只鉎牛一只溜。 湘子桥即广济桥,在潮州城东门外,全长518米,横卧在滚滚的韩江之上,东临笔架 山,西接东门闹市,南眺凤凰洲,北仰金山,景色壮丽迷人。湘子桥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 单位,也是世界上第一座启闭式桥梁,与赵州桥、洛阳桥、芦沟桥并称中国四大古桥。该 桥始建于宋乾道七年(1171),初为浮桥,中磻石洲,名“康济”。其后沿东西岸向江心 次第增筑石墩,分别称“济川桥”、“丁公桥”。明知府王源于宣德十年(1435)叠石重修,更名“广济”。正德八年(1513)形成“十八梭船廿四洲”的独特风格。该桥集梁桥、 拱桥、浮桥于一体,是我国桥梁史上的孤例。桥墩上建有形式各异的廿四对亭台楼阁,兼 作经商店铺,故有“廿四楼台廿四样”、“一里长桥一里市”之美称。958年改中段浮桥为钢梁桥,全面加固维修。1989年下游一公里处新建了韩江大桥,为保护修复这一全国重点 文物单位提供了重要前提。 红宫红场位于广东省海丰县城人民南路中段。是中国大革命时期,以彭湃同志为首的 共产党人领导海陆丰人民建立的第一个苏维埃政权的革命活动场所。 红宫原为明代学宫。于明洪武十二年(公元1329年)海丰知县郑源所建,其面积为1850mk。现存建筑有灵星门、拱桥泮池、前殿大成殿(又称“文庙”) 和两厢配殿。两厢配殿现保存许多革命文物。 大成殿是红宫主体结构。 1927年在中共东江特委和彭湃同志的领导下,在“八一”南昌起义部队红二师的帮助 下,海陆丰人民继4月和9月两次武装暴动之后,10月举行第三次武装起义,夺取政权。 11月18日至21日在这里召开海丰全县工农兵代表大会。成立海丰苏维埃政府,通过了“没 收土地案”等八项政治纲领。大会场四周和街道都粉刷成红色,会场用红布复盖墙壁,代 表红色政权因此把学宫改称“红宫”。 红场原为明代“社仓”,清代时称“东仓”,清末 倒塌成为草埔。因此当时称该地为“东仓埔”。占地2.2万m2。 海丰苏维埃政府成立前,彭湃同志指示在该地兴建“红场”,作为庆祝海丰苏维埃政 府成立会场。故兴建了大会主席台和红场大门。整个大门上装璜浮凸线花条图案,门额上 浮塑“红场”两个大字。红场中央彭湃同志的那座铜像于1986年塑建,10月28日彭湃烈士诞辰90周年时揭幕。铜像坐北向南,垫座由花岗岩石制成,高2.3m、长2m、宽1.7m。正面中间碑板铸塑徐向前的题字;垫座上面的铜像高3.2m、重2t,由广东美术学院雕塑家雕塑、佛山市球墨铸造厂铸造。 1927年12月1日,中央政治局委员彭湃同志和红二师等领导在这里召开5万多人参加的“海丰人民庆祝苏维埃政府成立大会”。次年元月南昌起义部队红二师与徐向前率领的 广州起义部队红四师在这里胜利会师。1961年国务院颁布“红宫红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 护单位。 红宫、红场及保存的革命文物,尤如一篇波澜壮阔的革命史章,向人们展现革命先烈 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的光辉事迹,激励着后人沿着先烈开创的道路奋勇 前进。红宫主体结构。1927年在中共东江特委和彭湃同志的领导下,在“八一”南昌起义 部队红二师的帮助下,海陆丰人民继4月和9月两次武装暴动之后,10月举行第三次武装起义,夺取政权。11月18日至21日在这里召开海丰全县工农兵代表大会。成立海丰苏维 埃政府,通过了“没收土地案”等八项政治纲领。大会场四周和街道都粉刷成红色,会场 用红布复盖墙壁,代表红色政权因此把学宫改称“红宫”。红场原为明代“社仓”,清代 时称“东仓”,清末倒塌成为草埔。因此当时称该地为“东仓埔”。占地2.2万m2。海丰苏维埃政府成立前,彭湃同志指示在该地兴建“红场”,作为庆祝海丰苏维埃政府成立会 场。故兴建了大会主席台和红场大门。整个大门上装璜浮凸线花条图案,门额上浮塑“红场”两个大字。红场中央彭湃同志的那座铜像于1986年塑建,10月28日彭湃烈士诞辰90周年时揭幕。铜像坐北向南,垫座由花岗岩石制成,高2.3m、长2m、宽1.7m。正面中间碑板铸塑徐向前的题字;垫座上面的铜像高3.2m、重2t,由广东美术学院雕塑家雕塑、 佛山市球墨铸造厂铸造。 位于汕头海湾南面,由沿海台地和43床峰峦组成,具有海、山、石、洞和人文景观等综合 特色,被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登飘然亭鸟瞰汕头海湾景色,群鸥点水,百舸争流,心旷 神怡,飘然若飞。从渡口沿山溪上行,右侧为一清澈水潭,左侧为南国老建筑,外国领事 馆旧址、教堂、海关和著名的金山中学等,约行数百米,房舍隐去,唯见绿树葱茏,山脚 下,有三个石洞相连,一缕泉水从洞内龙口中汨汨流出,是为龙泉洞。 从龙泉洞上行,经桃源山庄,沿新开公路可直达山颠停车场。眼前豁然开朗,沿路可达焰峰最高处,真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面对正面的海湾大桥,左望是汕头秀丽的内海,右瞰是浩淼的外海波涛。脚下松涛轰鸣,尽享回归大自然的快乐。 北山湾渡假村位于汕头市南区达濠岛东北部,有25米宽的城市干道南北通过,南接东湖(约 2公里),北接海湾大桥(约1公里),岩石至北山湾全天有直达中巴车,交通方便。渡假村 海滨浴场湾长浪细,平坦开阔,绿树婆娑。别墅式渡假屋、餐厅、烧烤区、帐篷区、小卖 部、停车场、救生、卫生、保安等设施配套齐全,安全舒适,是人们回归大自然怀抱,消 除繁华都市生活紧张倦怠感的好去处。 位于汕头港出海口处,面积约一平方公里,由人民广场码头乘渡船7公里可达。岛上有海水浴场和食宿设施,因为面向外海,海水洁净,是市民消夏胜地。岛上有两个建于元、清 的天后宫,故称妈屿。从前,船只经过这里出海,都要拿一只活鸡在天后宫放生,一时岛 上成了鸡的王国,故又称为放鸡岛。1860年帝国主义强迫汕头辟为通商口岸后,英国 首先在此设立潮海关,对中国施行掠夺统治。殖民主义者贩卖劳工,也是在这里集中出发。 许多人未等上船就被折磨至死。岛上曾发掘出大量尸骨,成为帝国主义侵略的见证。岛上 最高处海拔41米,成了海湾大桥的天然桥墩。山上一座高大的观音塑像,目视着大桥上 的过往车流,向人间挥洒着祝福的甘露。 位于汕头至揭阳的公路旁,与龙泉岩原为一山两面,正门面向大海,为纪念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后,在潮汕建立的“七日红”革命政权的光辉业绩而建。山顶有人民英雄纪 念碑,由杨尚昆题写“人民英雄浩气长存”。周围为汕头大学青年绿化林。登高可鸟瞰汕 头大学和牛田洋风光。 位于达濠区大望峰山腰,依天然石洞建成,有历代摩崖石刻近百处。素有“海国风光第一山”之称,自明代中叶起,佛教、道教相继在此建筑殿堂。存山上“云岩禅林”,虽为佛殿,又容玄武庙与观音阁相对。山脚大峰祖师庙,虽为道观,也有佛祖塑像在其中,体现了潮汕地区佛道不分的特点。山下山楼阁岩洞,回环宛转,有飞泉溅石成声,铿锵有 致,故命为“龙泉琴韵”,游人至此,休憩喝茶,值得一品。 是我国南方著名的人工公园,位于中山路北侧,建于1926年,总面积达20万平方米。四周绿水环绕,园中亭台楼阁、假山奇石、绿树繁花、小桥流水,景色十分绮丽。正门牌 坟,高30米,背面有孙中山手书“天下为公”4字。园内中常有老年妇女围聚在一起,一 面做针线活,一面唱潮汕特有的说唱艺术“潮州歌册”或潮剧,听者甚众。园中的九曲桥、馆花宫、动物园、湖上餐厅等,也独具特色。 位于潮阳铜盂龙山湾,中原禅宗九祖大颠和尚于唐贞元七年(公元791年)始创,素有“道迹贤踪”的美誉。灵山寺占地五千平方米,建筑为三厅六院九天井的格局。寺前一 泓湖水,波光粼粼,背靠青山,分外宜人。大颠,俗名陈宝通,河南颖川人。灵山寺因他 而留下许多千古之谜。寺内主要景点有:留衣亭、舌镜塔、壁兰,寺内还有连理树、写经 台、开善藏、新修宝塔等值得一看。 青澳湾面向太平洋,具有质量最好的天然海滨浴场。入夜,海滩上常举办火晚会。附 近有刘三姐民俗风情园,在少数民族村寨环境中,有歌舞、杂技、民俗活动等表演。 南澳青澳湾---位于深澳原总兵府内,为明清两面三刀代总兵驻扎之地。院内有棵古榕树, 是郑成功招募士兵收复台湾的地方。树下置之古炮二尊。院墙上镶嵌着23块古碑。 潮 州位于韩江西岸金山东侧,原为指示韩江航行的灯塔。后在悬崖上修建花园和寺庙。 登阁可望韩江北来浩荡之气势,令人胸怀开阔。潮汕是个文化地域概念,位于中国的东南 沿海,隔海峡与台湾相对。1921年设立汕头市,1981年立汕头经济特区。1991年以后设汕头、潮州、揭阳、汕尾等市,形成现在格局。 北阁佛灯---位于慧如公园对面山麓,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仿泰式佛寺。正殿供释迦牟尼玉佛 像,壁上有成佛图说。周围有钟鼓楼、登高远望亭等。该寺隶属于开元寺。 韩文公祠位于潮州城东的韩山(笔架山),建于宋淳煦十六年。韩愈在潮州作官仅8个月,但他“驱鳄释奴,劝农兴教”,为政清廉,爱民如子,深得百姓爱戴。据传韩江中 常有鳄鱼为害人兽,韩愈遂写下《祭鳄鱼文》,从此再也没有鳄鱼为害了。后人缅怀其功 绩,便在山上建韩文公祠,现词内韩愈、韩湘子、赵德等塑像,历代碑记36块,其中有苏轼撰《韩文公庙碑》等。祠主体建筑分前后二进,古朴 典雅,肃穆端庄。祠内梁间遍挂名 家,题写匾额,沿壁则环列历代碑刻40面, 其中不乏书法珍品和研究地方文史的 珍贵资料。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居,创造一方文化。潮州民俗文化源远流长,由于历史 及地理原因,演绎出独特潮州地方风格。 潮剧---中国十大戏曲剧作的地方剧种之一。特点是曲调柔和、表演细腻。多次受国家委派 出访东南亚和法国; 潮乐---是潮汕广受欢迎的民间音乐,源于中国古代宫廷乐,有悠雅的弦诗乐、笛套乐、 细乐,也有雄浑的大罗鼓; 潮菜---是风靡海内外的中国名菜,海鲜为主料,以清、淡、巧、雅赢得口碑,菜谱有六大类近300个品种;潮州小食更具地方民间风味,上百款的小食样样都既是做工精细, 又经济实惠; 潮州功夫茶---以其独特的茶具、泡法、品尝闻名遐迩,是潮州人盛情待客的礼遇,被 誉为“中国茶道”。 金山屹立于城北韩江之滨,高约四十余米,状如覆釜,为潮州古城后枕,与西面的葫 芦山,东面的笔架山形成潮城的三面屏障。金山古松,原名马丘松翠。因宋末摧锋寨正将 马发,率领潮州人民奋起抗击元兵侵潮,后元将收买南门巡检黄虎子为内应,攻陷潮州城, 马乌发“收残卒百余人入保子城(即金山)。度不可为,令妻子自缢死,发自鸩”,满门殉节,全城人民在元兵屠城过程中几遭杀尽。后人为纪念马发和潮州人民抗元,在金山上 修筑马发墓,并植苍松翠柏,以喻高风亮节。郑兰枝有诗赞道: 金山北枕起高峰,万古凝荫一棵松。 矗矗凌云悬百尺,青青耐霄度三冬。 凤亭积翠飞层堞,虎石攻涛逐晚钟。 长峙海邦标劲节,满林秋色入望浓。 唐代的刺史公堂和宋代的州衙均设于金山麓。宋大中祥年间(1008-1016年)潮州知军州事王汉见其“山之形胜万态”。于是斩荆棘,兴土木,开路径,建荔枝亭、凤凰亭、 初阳亭、西晖亭,辟独秀峰、初阳顶、望贤石,显石岗诸景。历代又不断修葺并于崖石之 上摩刻诗词记事,使金山成为游览胜地 湘子桥即广济桥,在潮州城东门外,横卧在滚滚的韩江之上,东临笔架山,西接东门 闹市,南眺凤凰洲,北仰金城山,景色壮丽迷人。民谣唱曰:“到广不到潮,枉费走一遭;到潮不到桥,白白走一场”。广济桥始建于宋乾道七年(1171),始为浮梁,称“康济桥”。此后,历二百余年的更迭,到明正德八年(1513),才形成“十八梭船廿四洲”的独特风格。潮州民谣:“潮州湘桥好风流,十八梭船廿四洲,廿四楼台廿四样,二只钅生牛一只溜”,唱的就是湘子桥的历史风貌。“湘桥春涨”是“潮州八景”之一:时当暮春三月,韩江水 涨,河面增阔,湘子桥东西段中间十八梭船连成一线,真似长龙卧波。观上游两岸的滴翠 竹林,下游仙洲盛开的桃花和沿江的绿柳都象浮在水面,景色宜人,一似三湘, 跨过广济桥,迎面便是蜿蜒起伏的笔架山,山上岩石层叠,苍松翠柏,浓荫蔽日,沿 中峰石阶直上山腰,庄严静肃的韩文公祠便耸立在眼前,这里便是“韩祠橡木”的胜地。笔架山原名双旌山,因形似笔架遂称笔架山。韩文公祠位于笔架山中峰的双旌石下。相传 韩愈贬任潮州刺史时,常登此山,筑亭游览,并亲手植下橡树。后人敬仰韩公,将笔架山 称为“韩山”,将亭称为“侍郎亭”。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知军州事丁允元认为韩公 尝游于此并手植橡木,韩公之祠应迁建于此,所以将城南七里的韩文公祠迁至今址。韩文 公祠的建筑简朴雅致,墙壁全是水磨砖砌成,祠内分前后二进,并带两廊,后进升高七尺, 有石阶可登,正中供韩愈塑像。祠内石柱多刻对联,四壁环立历代碑刻四十面,详载韩愈 贬潮史迹和该祠兴废情况。相传当年韩愈所植的橡木,就在祠前,据宋礼部尚书王大宝摇 曳,远处莲池散发着阵阵清香。十几只渔筏,浮泛湖中,抛网捕鱼,过后则泊聚湖边,渔人在筏上曝网晒衣,饮洒谈笑,充满一片平静欢乐的景象。秋日里的西湖景色更迷人,水 清可鉴,游鱼如梭,渔筏飘荡湖心,忽聚忽散,山树横映水底,影动波摇,若遇小雨疏烟, 湖面一片空氵蒙。几对渔筏若隐若现,抛网收网,俨似一幅天然彩画。当这秋色方浓的时 刻,藏身于湖边柳荫或钓台之上,观鱼垂钓,更是饶有风趣,西湖浚于唐代,原为放生池, 宋代重浚,辟为游湖。湖上有横贯东西的虹桥,有别具一格的湖心亭、湖清亭、渔庄,充 分体现了南方园林建筑那小巧玲珑、典雅古朴的特点。 北阁原是金山东面山下的一组楼阁的总称。这里东临急水直下的韩江流水,登临北阁,北堤上的“鳄渡秋风”,隔江相望的“韩祠橡木”,韩江下游的“湘桥春涨”,“凤凰时雨”诸多胜景历历在目;俯览韩江,江流滔滔,白帆点点。相传阁前佛灯,夜间金光四射, 江面上从韩江上游十五里的鹿湖,下游至急水塔,陆路东从饶平的南武栋,南至潮州市浮 洋,均可望见灯光,为韩江夜航的标志。 北阁景区,辟建于宋《韩木赞》的描写,橡树形 如华盖,遮蔽屋檐,其外皮作鱼鳞状,叶细而长,叶脉凸起,作棱角状,春夏之交开花, 红白相间,甚是美丽。但花不常开,潮州人崇尚韩愈,以至效祥于他手植的这棵橡木。“以花之繁稀卜科名盛衰”,甚至《潮州府志》有“乾隆九年祠堂橡木花,科名大盛”的记载。于是,祠吊先哲,木卜科名,“韩祠橡木”便成了潮州八景之一。 金山屹立于城北韩江之滨,高约金黄四十余米,状如覆釜,为潮州古城后枕,与西面 的葫芦山,东面的笔架山形成潮城的三面屏障。金山古松,原名马丘松翠。因宋末摧锋寨 正将马发,率领潮州人民奋起抗击元兵侵潮,后元将收买南门巡检黄虎子为内应,攻陷潮 州城,马发“收残率百余人入保子城(即金山)。度不可为,令妻子自缢死,发自鸩”,满门殉节,全城人民在元兵屠城过程中几遭杀尽。后人为纪念马发和潮州人民抗元,在金山上修筑马发墓,并植苍松翠柏,以喻高风亮节。唐代的刺史公堂和宋代的州衙均设于金山 麓。宋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年)潮州知军州事王汉见其“山之形胜万态”。于是斩荆棘,兴土木,开路径,建荔枝亭、凤凰亭、初阳亭、西晖亭,辟独秀峰、初阳顶、望贤石, 显石岗诸景。历代又不断修葺并于岩石之上摩刻诗词记事,使金山成为游览胜地。 凤凰台位于潮州城南郊的老鸦洲(后称沙洲岛或凤凰洲)北端,明隆庆二年(1568)潮州知府候必登倡建。凤凰台是凤凰洲公园的主体建筑,该台因立于洲头,历史上屡遭洪 水猛浪之厄,这次重建前所存残迹为民国初年所修,台上是一座四柱、单檐歇山顶水泥结 构的亭台,与原貌相差甚远。现重建的凤凰台由台体和阁亭两部分组成,坐南朝北,高达 四丈多。台体中首层石座为高台,高达丈八。二层为明台,高约丈八,亭阁高达丈七,由8根檐柱及12支门柱支撑,屋面是一个三开间,中间高,两侧低,成三山式的造型。由屋面 高低不同的两个层次,产生出前后六面檐口,两侧二面檐口,勾勒出八面檐花。高低错落, 檐牙高筑,峻凌飘逸,堂皇壮观,再现了凤凰台的本来面目和迷人的风采。亭阁上的“凤台时雨”、“中流砥柱”等牌匾与木质结构、明式拱斗和屋面的传统青瓦相映衬,统一和 谐,文气斐然。若从远处欣赏,则有如古人所说的“烟云开罨画,灯火见楼台”,美不胜收。凤凰台以借景著称,潮州八景之一的“凤凰时雨”,指的就是这里夏季乍雨乍晴、神 幻莫测的时雨美景。在那乍雨乍晴的时节,江上奇景,千变万化,有时薄雨疏疏,江面轻 烟淡淡,帆影穿梭;远望湘子桥,烟雨蒙蒙,车水马龙,宛如海市蜃楼;仰视笔架山,轻 云渺渺,山上楼阁笼罩在薄纱之中。晴天烈日,时雨骤降,好似万斛银珠从天抛洒,阳光 辉映雨点,又如千幅珠帘凭空摇荡,令人留连忘返,心旷神怡,疑入仙境。清乾隆进士郑 兰枝的诗, 原指潮州城北面韩江河面的小沙洲上,建于宋代的石塔。塔下有葱郁繁茂的树林,有 雅致幽静的寺院,与车周的景物相辉映,构成一幅美妙绮丽的风景。初时名为“塔院维舟”,以游艇常喜系缆于此命名。又因塔边有“龙湫泉”,因之又名“龙湫宝塔”。从前观赏此景,可见古塔屹立江中,与意溪遥遥相对,江水环绕小洲。若登塔眺望前方,可见湘桥如 长虹横贯江上,后面是高接云空的凤凰山,右边是炊烟袅袅的闹市,左边是一片广阔的绿 野乡村。走进寺院,则见寺僧焚香礼佛,敲钟弄鼓,别有一番风味。夜间则游艇如梭,通 宵不息。每当月夜,游人或系艇塔边,饮茶抒怀;或仰卧舟中,默数那满天星斗,聆听潺 潺流水或掀帘观赏江上悠悠飘去的浪花,实在悠闲自得,其乐无穷。可惜宝塔于清代已经 倒塌,寺院也荒芜,残存的塔基后来也被洪水冲去,小洲则因整治韩洒而被炸掉,仅存水 下残基。现在,替代此景有“凤凰塔”的风光。“凤凰塔”是万历年间(1581-1585)知府郭子章所建,塔遥对凤凰山,又与隔江的凤凰台相对而得名。塔右有北溪,旱时溪水常涸, 叫“涸溪”,凤凰塔因之也名“涸溪塔”。塔高十三丈七尺,基围十四丈四尺,七层八面, 砖石结构。塔建于潮州韩江东南侧,正当两股江水要冲,有如一道堤防,护住塔后一带村落。夕阳残照或旭日东升,水流影动,金光闪灼,甚是奇妙;每当秋高气爽,江面平静, 碧波如镜,水影倒映,古塔似巨柱擎天,蔚为壮观。沿塔内扶梯登上塔顶,眺望四方美景, 三山一水护古城的天然风貌,一览无遗。 在潮州城外韩江北堤中段,有个古渡口,叫鳄渡。古时候潮州鳄鱼为患,故韩江原称 之为鳄溪(恶溪)。相传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年)刑部侍郎韩愈刺潮,因闻鳄鱼为患, 危害人民的性命财产,遂于是年四月二十四日在上述渡口设置祭坛,“以猪一羊一投恶溪之潭水而祝之”,潮人因此称该渡口为鳄渡。这里是韩江上游最宽阔的江面。每年秋天,这里的景色最为迷人:蓝色的晴空映衬着片片白云,秋风吹皱了平静的江水,堤上魁梧笔 直的木棉树沙沙作响,断断续续落下的几片黄叶,缓缓飘在辽阔的江面上。鼓满白帆的船 儿徐徐飘荡,任意东西,显得格外舒畅,自由自在。 西湖鱼筏是秀丽壮观的西湖景色中最富有诗意和惹人欲醉的绝妙景致,因鱼筏出没于 潋滟空氵蒙,变幻无穷的湖光水色之中而得名。每当夏初,湖水浸溢湖边石堆,青葱的树 木,别致的亭阁,倒映在波平如镜的湖水中,岸畔柳条随风,形成于明,历代均有兴废, 解放前夕已尽遭毁塌。新的建设时期,通政人和,百废俱兴,这一湮没已久的胜景又得到重建。整个景区依山傍水,自下而起,高低错落,雄伟壮观。新建的玄天阁,黄瓦红墙, 重檐翘角。九十八高龄的著名书法家秦鄂生为玄天阁题匾并重书对联:“一江壁立擎天柱,百道泉飞络地维”。阁内重塑真武帝的艺术造像。阁旁耸立石佛灯一座。阁下山坡是韩江 楼,为双层建筑,上作观赏之用,下供关羽、关平、周仓塑像。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饶宗熙 先生为楼题匾,重书对联:“忠贞亘万古而有光,何用别求白日;义勇垂两间于不泯,即 此便是青天”。韩江楼的南面辟建迥澜亭,亭刻对联为:“折地河声奔足低,脱天峰影落城头。”
本文档为【潮州菜起源于潮州】,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15732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3KB
软件:Word
页数:18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12-27
浏览量: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