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最新)安全员应知应会

(最新)安全员应知应会

举报
开通vip

(最新)安全员应知应会(最新)安全员应知应会 唐山国丰钢铁有限公司 专 (兼) 安 全 员 培 训 教 材 2009年10月 1 第一章 概述 安全员是指企业中专门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人员,也是企业安全生产的监督员和检查员。安全员不但是企业安全生产的管理者,也是安全生产制度的执行者,企业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实施者。 安全员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角色。因为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安全员的工作水平。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涉及企业生产和管理过程的方方面面,安全员在企业安全管理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他不仅需要解决生产中出现...

(最新)安全员应知应会
(最新)安全员应知应会 唐山国丰钢铁有限公司 专 (兼) 安 全 员 培 训 教 材 2009年10月 1 第一章 概述 安全员是指企业中专门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人员,也是企业安全生产的监督员和检查员。安全员不但是企业安全生产的管理者,也是安全生产制度的执行者,企业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实施者。 安全员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角色。因为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安全员的工作水平。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涉及企业生产和管理过程的方方面面,安全员在企业安全管理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他不仅需要解决生产中出现的安全技术问题,同时需要联系和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调动基层单位甚至员工的积极性,使安全工作做到全员参与,全员管理,提高安全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因此安全员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安全技术知识,了解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还要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 要胜任安全员这个岗位,安全必须具有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安全管理工作涉及机械、电气、化工、防火防爆等各方面的专业技术知识,安全员必须掌握相关方面的专业技术知识,才能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及时发现存在的事故隐患,提出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消除事故隐患,从而实现安全生产。所以,安全员应该不断地努力学习,随时掌握安全生产新技术的新发展、新动态。 作为管理者和执行者,安全员要组织制定并监督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操作规程等的落实,建立良好的安全生产秩序,实现对人、机、物等全面系统的管理,对安全员的管理能力和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安全员必须不断地加强学习,提高 2 自身的法制意识、专业技术知识水平和管理能力,以适应安全管理工作的需要。 一、 安全员的职责和权限 (一)安全员的职责 安全员作为管理者和执行者,要安全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安全岗位也就有着非常重要的职责,安全员必须认真履行职责,推动安全管理工作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安全员职责主要包括以下一些内容: 1、在厂长和安全科长的领导下,贯彻执行有关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并接受上级安全部门的业务指导。 2、负责组织新职工和复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和考试,定期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宣传教育。 3、协助领导开展定期的安全自查和专业检查,对查出的问题进行登记、上报,并督促按期整改。 4、经常检查职工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制止违章作业和违章指挥,对于危及职工生命安全的重大隐患,有权停止生产并立即报告领导。 5、参加伤亡事故的调查、分析、处理,提出防范措施,负责伤亡事故和违章的统计上报。 6、根据上级规定,督促检查个人劳动防护用品、保健食品、清凉饮料的正确使用。 7、上岗前按规定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妥善保管和正确使用各 3 种检测器具。 8、认真学习有关安全检查专业知识,积极参加各种安全活动。 (二)安全员权限 1、发现违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的行为,或可能造成重大伤亡的事故隐患,情况危急时,有权下令停止生产,并且立即报告上级领导。 2、有权进入生产经营场所进行现场检查,包括重要的生产岗位和部门。 3、有对国家安全生产方针和上级指示贯彻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监督的权利。 4、对严重违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单位和个人,有权进行批评教育并缶上级汇报。 5、对于违反安全生产 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下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下载三类维修管理制度下载财务管理制度免费下载安全设施管理制度下载 的单位或个人有处罚的权利或提出处罚建议的权利。 6、其他进行安全生产管理的权利。 二、安全员工作内容 1、参与制定和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2、完善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基础工作。 3、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目标管理、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管理及安全考核体系。 4、制定并落实安全操作规程。 5、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6、开展安全检查工作。 4 7、管理重大危险源和事故隐患。 8、工伤事故的调查处理和统计分析。 9、职业卫生管理:建立完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加强对生产过程和生产环境的管理,积极采取各类预防措施,消除职业危害因素,加强对接触尘毒人员的管理,定期进行健康检查,防止职业危害的发生。 第二章 制定和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企业为保护员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根据生产的客观规律和实践经验总结而制定的。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一是安全生产行政管理制度,如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安全生产检查制度、伤亡事故管理制度等;另一方面是安全生产技术管理制度,如设备维护检修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等。 一、 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依据 1、法律法规的要求。国家法律法规的明确要求,是企业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重要依据,如《安全生产法》。 2、生产发展的需要。随着生产的发展,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设备不断现出现,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企业必须针对这些新的发展需求,制定出符合其发展规律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以保证企业安全生产工作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3、企业安全管理的需要。 首先,企业没有规章制度就无章可循,安全管理也有同样要求,各项规章制度是开展安全管理工作的依据和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 其次,随企业的发展,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也不断向前发展。企业 5 在管理安全生产过程中,创造了许多有益的、适合企业安全管理工作需要的管理经验,为了使这些安全管理经验发挥更大作用,需要用一定的形式将其固定下来,这就需要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二、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原则 1、针对性 2、实用性 3、可操作性 4、全面性 三、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要求 1、深入实际,调查研究。 2、收集和研究法律、法规和标准。 3、结合经验,制定条款。 4、关键条文,要经过技术试验和技术鉴定。 5、坚持先进,摈弃落后。 6、不断更新和补充完善。 四、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范围 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范围非常广泛,一般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操作规程、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度、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安全考核与奖惩制度、事故管理制度、安全档案管理制度、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危险作业审批制度、特种作业安全管理制度、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职业卫生与职业病管理制度等。 6 五、安全档案管理 (一)安全档案的范围 安全档案的范围非常广泛,一般包括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档案、事故档案、安全教育培训档案、安全检查档案、重大危险源和事故隐患及整改档案、特种设备及危险作业管理档案、特种作业人员管理档案、安全措施项目档案、奖惩档案、安全计划总结档案、职业卫生管理档案等。 1、安全规章制度档案 (1) 安全生产责任制文本 (2) 安全操作规程文本 (3) 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文本 (4) 企业下发的有关安全生产文件文本 2、上级有关安全文件档案 上级有关安全方面的重要 通知 关于发布提成方案的通知关于xx通知关于成立公司筹建组的通知关于红头文件的使用公开通知关于计发全勤奖的通知 原件和企业执行落实情况总结文本 3、事故档案 (1)事故报告书、登记表 (2)事故调查报告书及批复文件 (3)现场调查记录、示意图、照片等 (4)技术鉴定和试验报告、伤亡人数诊断书 (5)特证和人证资料 (6)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材料 (7)事故责任者的处分决定和受处分人员的自述材料、检查材料 7 (8)有关事故的通报、简报和有关文件 (9)发生事故现场的工作状态、设备情况和设计资料 (10)参加事故调查的人员姓名、职务、单位。 4、安全教育档案 (1)新员工安全教育培训登记卡、试卷和考核成绩 (2)行种作业人员教育培训登记表、考核成绩和操作资格证 (3)变换工种和复工人员教育培训登记表和考核成绩 (4)中层以上干部教育情况记录 (5)班组长教育和全员教育培训记录 5、安全生产奖惩档案 (1)对安全生产有贡献的人员奖励材料。包括获奖人员奖励的原 因、姓名、单位、授奖部门等。 (2)对事故责任者及违章者处理材料。包括事故责任者或违章人 员姓名 、单位、工种;处罚原因和时间;处理材料的原件等。 (3)安全考核材料。包括各类考核的记录和考核结果等。 6、安全生产检查档案 (1)各类安全检查的通知和计划总结。 (2)安全检查的原始记录。 (3)安全检查整改通知书及整改情况追踪记录。 7、危险作业档案 危险作业审批表及违反规定进行危险作业情况的记录等。 8、职业卫生档案 8 (1)有害作业点分布情况。 (2)有害作业点的定期检测情况 (3)职业病防治材料。包括职业病人员的基本情况及体检的情况。 (4)尘毒治理情况记录。 (5)治理尘毒设备设施运行情况。 (6)其他有关职业卫生方面的材料。 (二)安全档案的管理 1、安全档案的收集 凡是在安全管理工作中使用、办理完毕、具有查考利用价值的文件、记录等都要齐全完整地收集起来。 2、安全档案分类 安全档案可按文件材料的重要性,分绝密、机密、秘密、一般四级,在保存时间上可分为永久、长期、短期三种,然后依据事先编好的类目,进行分类。 3、安全档案归档 各类安全资料应及时归档。安全管理人员应将收集来的资料按照类别,及时入档。 4、安全档案保管 档案要科学排列,便于查找,避免暴露或捆扎堆放。 第三章 加强班组安全建设 班组是企业实施安全管理最基本的单位。加强班组安全管理,对于杜绝违章现象,消防事故隐患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9 一、班组安全管理组织 班组安全管理首先要明确班组的安全负责人。班组长作为班组的负责人,当然是班组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对班组安全工作负总责。班组一般要设1名兼职安全员,协助班组长开展班组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安全员不在时,班长必须明确代管人员。班组长不在时,安全员有权处理与安全有关的工作。 班组分散作业时,要明确每项工作的负责人,即为安全负责人。 二、班组的相关安全生产制度 1、班组安全检查制度 2、班组安全教育制度 3、班前班后会制度 4、班组安全活动制度 5、安全交接班制度 6、班组作业现场标准 7、班组台帐管理制度 第四章 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和考核体系 一、安全生产目标的内容和范围 1、伤亡事故控制目标 2、安全教育培训目标 3、尘毒有害作业场所达标率目标 4、重大危险源和事故隐患监控管理目标 5、安全检查目标 10 6、班组安全标准化达标率目标。 二、安全考核的内容 (一)对安全管理的考核 1、是否建立了安全生产目标 2、是否有年度安全生产计划和月度 工作计划 幼儿园家访工作计划关于小学学校工作计划班级工作计划中职财务部门工作计划下载关于学校后勤工作计划 3、各种安全管理台帐和档案是否健全 4、各类安全规章制度是否健全及执行情况 5、安全管理和技术人员数量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要求,并且与生产 规模和工作量匹配 (二)对安全教育的考核 对车间级安全教育考核一般涉及以下内容: 1、新员工“三级”教育,要求100%进行 2、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达到100%,并按规定及时参加复审 教育 3、变换工种教育和复岗教育按规定进行 4、组织班组长以上干部安全教育按企业规定进行 5、全员安全教育按规定执行 6、其他有关安全教育 (三)对生产现场安全管理的考核 1、现场安全操作规程执行情况 2、劳动防护用品穿戴情况 3、生产环境的安全状况 11 4、其他要求 (四)对事故和事故隐患整改情况的考核 1、事故报告情况,是否及时,有无瞒报、漏报、迟报现象 2、发生事故情况 3、事故处理情况 4、隐患整改情况 (五)其他项目的安全考核 其他项目的安全考核,如安全生产的投入、设备安全管理、危险作业审批、职业卫生等。 第五章 安全操作规程 安全操作规程是员工操作机器设备、调整仪器仪表和其它作业过程中,必须遵守的程序和注意事项,安全操作规程是企业规章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操作规程规定了操作过程中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设备或环境应该处于什么状态,是员工安全操作的行为规范。 一、安全操作规程的编制 (一)安全操作规程编制的依据 1、现行的国家、行业安全技术标准和规范、安全规程等 2、设备的使用说明书、工作原理资料,以及设计、制造资料。 3、曾经出现过的危险、事故案例及与本项操作有关的其他不安全因素。 4、作业环境条件、工作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等。 5、其他有关要求 12 (二)安全操作规程的内容 安全操作规程的内容应该简练、易懂、易记,条目的先后顺序与操作顺序一致。安全操作规程一般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1、操作前的准备,包括:操作前做哪些检查、机器设备和环境应该处于什么状态,应做哪些调整,准备哪些工具等等。 2、劳动防护用品的穿戴要求,应该和禁止穿戴的防护用品种类,以及如何穿戴等。 3、操作的先后顺序、方式。 4、操作过程中机器设备的状态,如:手柄、开关所处的位置等。 5、操作过程需要进行哪些测试和调整,如何进行。 6、操作人员所处的位置和操作时的姿势。 7、操作过程中有哪些必须禁止的行为。 8、一些特殊要求。 9、异常情况如何处理。 10、其他要求。 安全操作规程编写完成后,应该广泛征求相关部门意见,特别是设备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经过反馈,进一步修改完善,最后经过有关部门审批,作为企业内部标准严格执行。 随着生产工艺的变化,新设备的使用、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操作方式和方法也会发生变化,因此操作规程编制完成后,也要根据以上情况的变化及时修订。 二、安全操作规程的实施 13 (一)建立安全操作规程的学习制度 建立安全操作规程的学习制度,是保证安全操作规程实施的前提。因此,不但要在“三级”安全教育中学习安全操作规程,在企业内的各种安全教育培训中,都要将安全操作规程列为重点学习内容,使员工全面地掌握本工种和所用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建立专门的安全操作规程学习制度,以保证安全操作规程的全面落实。 下面介绍一些安全操作规程的学习形式茶花大家参考。 1、针对新制定的安全操作规程的学习 企业新制定的安全操作规程通过一定的程序下发后,各基层单位要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学习,学习的方式可以是会议的形式、培训的形式、可以将其列为班组活动日主题开展学习,还可以由技术人员在现场进行讲解演示等。 2、进行广泛的宣传 通过企业内部报纸、黑板报、宣传专栏等形式进行安全操作规程的宣传,也可采取召开事故现场分析会、安全知识竞赛等形式进行安全操作规程的学习。 3、违章人员培训班 对于违反安全安全操作规程的人员,组织违章人员培训学习班,对违章者进行相关安全操作规程学习,分析其违章的行为根源,帮助违章人员提高认识,掌握安全操作规程。 4、通过安全检查开展现场学习 在安全检查中发现操作人员违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行为,不但 14 要对其批评教育,纠正违章,还要告诉员工正确的操作程序和方法,这也是有效开展安全操作规程学习的一种方法。 5、召开现场会 在事故现场或未遂事故现场召开现场会,用事实教育员工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二)常见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的行为 1、未按规定使用或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和用具。 2、设备传动部位防护罩(栏)缺损或未关好就开车操作。 3、检修带电设备时在配电开关处不断电或不挂警示牌。 4、进行机械设备内部检修时,不设专人监护或未采取重复断开动力源措施。 5、任意开动非本人操作的设备。 6、超限(如载荷、速度、压力、温度、期限等)使用设备。 7、非特种作业人员从事特种作业。 8、设备上有安全装置,而开车操作时不用。 9、使用被查封设备。 10、危险作业无人监护或未经安全部门审批。 11、任意拆除设备上的安全、照明、信号、防火、防爆装置和警示标志、显示仪表等。 12、未经审批使用临时电源线。 13、检修高压线路或电器,不停电、不验电、不跨接地线。 14、使用非安全电压灯具作行灯。 15 15、带负荷运行时断开车间(或回路)配电闸刀或总开关。 16、潮湿地面、容器内或金属构架内使用非双重绝缘的电动工具工作。 17、容器内作业时不使用通风设备。 18、高处作业往地面任意扔物件。 19、违反起重“十不吊”,开动无卷扬限位器的起重设备工作,货梯载人运行。 20、非本岗位人员任意在危险、要害、动力站房区域内逗留。 21、焊接未经完全置换清洗、吹扫和充分通风的盛装过易燃易爆物品的封闭容器和管道。 22、在地面积(渗)水区内倒装、运送、浇注炽热金属液体。 23、禁火区域吸烟或动火。 24、物件堆放超高、不稳妥就结束工作。 25、开动情况不明的电源或动力源开关、闸、阀。 26、其它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可能导致伤害或爆炸、火灾、倒塌、中毒事故的行为。 (三)针对安全操作规程执行情况的几项检查 1、检查违章行为 2、检查劳动防护用品(用具)和防护设施使用情况 3、检查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 4、检查员工掌握安全操作规程情况 第六章 安全教育培训 16 一、安全教育培训的对象 企业的所有人员都必须经过安全教育培训,但是每类人员接受教育培训的内容、形式、时间各不相同,为使安全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在培训计划中不遗漏任何一类人员,必须明确培训对象。安全教育培训的对象大致分为如下几类: 1、对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培训 主要包括:企业主要负责人、中层管理人员、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人员、其它技术人员、一般管理人员。 2、对员工的培训 主要包括:新员工、特种作业人员、“五新”作业人员(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复工人员、转岗人员。 二、安全教育培训内容 安全教育培训内容必须符合国家法律的有关规定,必须符合本企业生产经营实际状况和安全生产工作的需要。 (一) 企业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培训内容 1、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主要内容 (1)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有关行业的规章制度、规程、规范和标准。 (2)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知识、方法和安全生产技术,有关行业安全生产管理专业知识。 (3)重大事故防范、应急救援措施及调查处理方法,重大危险源管理与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原则。 17 (4)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 (5)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2、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主要内容 (1)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有关行业的规章制度、规程、规范和标准。 (2)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安全生产技术、劳动卫生知识和安全文化知识,有关行业安全生产管理专业知识。 (3)工伤保险的法律、法规、政策。 (4)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统计、报告及调查处理方法。 (5)事故现场勘验技术,以及应急处理措施。 (6)重大危险源管理与应急救援预案编制方法。 (7)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 (8)典型事故案例。 3、企业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再培训的主要内容 (1)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规程、标准和政策。 (2)安全生产的新技术、新知识。 (3)安全生产管理经验。 (4)典型事故案例。 (二)新工人“三级”安全教育主要培训内容 “三级”安全教育制度是企业安全教育的基本制度。教育的对象是新进厂的人员,包括新进厂的员工、临时工、季节工、代培和实习人员。“三级”安全教育是指厂级安全教育、车间级安全教育、班组 18 级安全教育。 1、厂级安全教育培训主要内容 (1)安全生产基本知识。 (2)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3)劳动纪律。 (4)作业现场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 措施。 (5)有关事故案例。 2、车间级安全教育培训主要内容 (1)本车间安全生产状况和规章制度。 (2)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和事故应急 措施。 (3)事故案例等。 3、班组级安全教育培训主要内容 (1)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2)生产设备、安全装置、劳动防护用品(用具)的性能及正确 使用方法。 (3)本岗位的危险因素和防范措施。 (4)事故案例。 (5)应急处理。 (三)经常性安全教育培训主要内容 1、安全生产新知识、新技术。 19 2、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3、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和事故应急措施。 4、事故案例等。 (四)调整岗位或离岗重新上岗人员安全教育培训主要内容 相应的车间级安全教育培训内容、本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及相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五)“五新”安全教育培训主要内容 按照实施的新工艺、新技术、或使用的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对从业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六)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内容 1、教育培训内容 (1)安全技术理论。包括安全基础知识和安全技术理论知识。 (2)实际操作。包括实际操作要领及实际操作技能。 2、复审培训内容 (1)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2)有关本工种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 (3)对上次取证后个人安全生产情况的经验教训进行回顾总结。 (七)重大危险源和事故隐患管理教育培训内容 1、本企业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 2、重大危险源危险程度、可能发生的事故及后果。 3、重大危险源和事故隐患的预防措施及安全操作规定。 20 4、重大危险源和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三、教育培训计划 教育培训计划一般包括培训对象、人数、培训内容、培训组织、培训时间、经费、责任者和实施步骤等内容。 (一)安全教育培训计划的制定 安全教育计划应具有针对性,依据不同的教育对象确定培训的内容、形式。同时安全教育计划还必须具有完整性,坚持循序渐进、不 断提高的原则,使安全教育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一般制定一个完善的教育培训计划应该考虑以下几点: 1、培训谁, 2、谁最需要培训, 3、培训什么,培训的主题是什么, 4、由谁培训, 5、培训要达到怎样的效果, 6、何时培训, 7、培训地点, 8、期限多长, 9、如何考核, 10、费用是多少,由谁承担, (二)安全教育档案 1、安全教育计划。 2、员工安全教育卡或登记表 21 3、试题 4、成绩表 5、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安全技术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等人员的证书。 6、安全教育的其他重要资料。 第七章 安全检查 安全检查是一项综合性的安全生产管理措施,是建立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安全生产秩序,保证安全生产目标实现的有效手段。是企业防止、减少事故和职业病的有效方法。 一、安全检查类型企业安全检查的具体类型 1、按照安全检查的时间跨度划分,可以分为:年度安全检查;季度安全检查;月度安全检查;周安全检查;日常安全检查。 2、按照被检查对象可以划分为:特种设备安全检查;危险作业安全检查;专项安全检查;岗位安全检查。 二、安全检查的范围和内容 安全检查的范围和内容大致分为: (一) 安全管理的检查 安全管理应该检查的内容包括: 1、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1)是否按照安全生产法的要求和本单位情况建立了组织机构。 (2)是否有专职或兼职安全管理人员。 (3)人员素质是否符合要求等。 22 查:组织机构图,安全管理人员任命文件,安全管理人员档案。 2、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 安全生产责任制 (2) 安全生产教育制度 (3) 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4) 安全生产考核制度 (5) 事故管理制度 (6) 设备管理制度 (7) 各种操作规程 (8) 劳保用品管理制度 (9) 安全档案管理制度 (10) 危险作业管理制度 (11) 危险物品管理制度 (12) 其他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查:制度文本,抽查条款是否有效。 3、安全管理过程的实施情况 (1)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 (2)安全生产“五同时”“三同时”执行情况 (3)事故处理“四不放过‘执行情况 (4)其他安全生产制度落实情况 查:各种记录和档案,以及过程监控的反馈意见。 23 (二) 生产现场的安全检查 1、机器设备 (1)机器设备是否有防护装置 (2)设备的手柄、开关、控制按钮是否处于正确位置 (3)应该悬挂的警示标志是否齐全 (4)是否有妨碍操作的因素。 2、安全通道 (1)通道宽度是否符合要求 (2)通道标志线是否清晰 (3)通道是否摆放杂物或被侵占。 3、工作现场环境 (1)地面情况 (2)照明情况 (3)防尘、防毒等设施是否正常运转 (4)操作者周围情况 (5)物品定置摆放情况 4、劳动防护用品 (1)应该穿戴的劳动防护用品是否穿戴齐全 (2)穿戴方法是否正确 (3)是否有穿戴禁止使用的劳动防护用品 5、人员的行为 (1)是否有违反劳动纪律 24 (2)是否的违反操作规程 (三)特殊场所的安全检查 (1)仓库 (2)油库 (3)配电室 (4)锅炉房 (5)化验室 (6)微机控制室 (四)特种设备及操作安全检查 1、特种设备是否定期检测 2、特种设备防护装置是否齐全 3、操作人员是否持证上岗 4、是否有违反操作规程 (五)其他安全检查 其他对于企业非常重要的安全检查内容。 三、安全检查的形式和方法 (一)安全检查的形式 1、领导检查 2、员工检查 3、自查 4、互查 (二)安全检查的方法 25 安全检查的方法主要包括看、听、访谈、测量、试验等 “看”主要查看资料、记录、操作证、现场安全标志及生产现场各类设备设施的防护情况;作业人员的防护用品的使用情况;作业人员是否有违章行为、查看仪表的运行记录等。 “听”主要是听有关管理人员、作业人员等对安全生产情况的介绍和汇报。 “访谈”主要是由检查人员随机指定相关人员对有关安全生产知识和安全生产状况进行询问,听取他们对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反映,了解他们对有关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的熟练程度。 “测量”主要是用仪器、仪表及其它测量工具等实地进行测量。 “试验”主要是指对各种安全防护装置的性能和灵敏度进行检查。 四、安全检查的组织实施 (一)做好安全检查的相关准备工作 1、制定好安全检查表或列明安全检查内容。 2、确定好参加安全检查的人员并通知他们做好相关准备,以保证能按时保质保量完成检查工作任务。 3、准备好安全检查所需的资料和工具。 4、召开安全检查准备会,明确对安全检查的要求和安全检查人员的职责。 5、确定好安全检查的路线和程度,防止出现遗漏。 (二)安全检查的实施 1、检查实施 26 (1)检查组负责人根据安全检查要求规定的时间,带领检查人员对相关单位进行检查。 (2)及时提出要求被检查单位配合的事项。 (3)对于发现的事故隐患和不安全因素能当场整改的,要求立即整改。 (4)对于存在的违章操作、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行为要及时纠正。 (5)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可以采取停止作业的措施或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后撤离作业现场。 (6)对于能进行试验、测试的检查项目和内容,一定要按要求进行试验、测量,以了解真实情况。 (7)对现场及相关管理内容进行检查情况,要认真做好记录。 (8)对于需立即处理的问题,及时要求被查单位采取相应整改措施和防护措施进行处理。 2、安全检查结果的处理 现场检查结束后,要对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和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归纳、整理。安全检查及整改工作完成后,要对安全检查工作做总结,并将结果以适当方式告知上级有关部门和本单位全体员工。 3、检查相关资料的归档 将安全检查的要求、检查原始记录、隐患登记记录、整改通知书、总结等按档案管理规定归档备查。 第八章 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和应急救援预案 27 依据《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有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也就是重大危险源是指能导致火灾、爆炸、中毒、泄漏等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危险物质,以及能量达到或超过临界量的设备、设施或场所。它是安全生产重点监控部位,也是安全员日常安全管理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重大危险源分类 重大危险源分为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和贮存区重大危险源两类,包括以下几类: 1、易燃、易爆、有毒物质的贮罐区 2、易燃、易爆、有毒物质的库区 3、具有火灾、爆炸、中毒危险的生产场所 4、企业内危险建筑物、构筑物 5、压力管道 6、锅炉 7、压力容器 8、其他具有重大危险的设备、设施和场所。 二、应急救援预案的主要内容 1、生产经营单位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及周边影响、规模与现状、道路及运输等。。 2、危险源的数量及分布图 3、指挥机构的设置和职责 28 4、装备及通讯网络和联系方式 5、应急救援专业队伍的任务和训练 6、预防事故的措施 7、事故的处置 8、工程抢险、抢修 9、现场医疗救护 10、紧急安全疏散 11、社会支援 三、应急培训的内容 1、应急人员培训内容包括:如何辨识危险、如何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如何启动紧急警报系统、如何安全疏散人员等。 2、公众教育的基本内容包括:潜在的重大危险、事故的性质与应急特点、事故警报与通知的规定、基本防护知识、撤离的组织、方法和程序;在污染区行动时必须遵守的规则;自救与互救的基本常识等。 第九章 事故管理 一、事故的概念和分类 (一)事故的概念 所谓事故是指人们在实践其目的的行为过程中,突然发生的、违背人们原来意志的,并迫使其有目的的行为暂时或永远终止的意外事故。 (二) 事故的分类 1、按事故的属性分类,可以把事故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生产安全 29 事故,另一类是非生产事故。 非生产事故是人们在非生产活动的过程中发生的事故。 生产安全事故是指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经营中突然发生的,伤害人身安全和健康或损坏设备设施或造成经济损失的,导致原生产经营活动暂时中止或永远终止的意外事件。 生产安全事故按人和物的伤害与损失情况分为发下三种。 (1)伤亡事故。伤亡事故是指人们在生产活动中,接触了与周围条件有关的外来能量,致使人体机能部分或全部丧失的不幸事件。 (2)设备事故。设备事故是指人们在生产活动中,物质、财产受到破坏,遭到损失的事故。如建筑物倒塌、机器设备损坏等。 (3)未遂事故。这类事故发生后,人和物都没有受到伤害和直接损失,但影响生产正常进行,未遂事故也叫险肇事故,这种事故往往容易被人们忽视,但潜在的威胁较大。 2、按伤害程度分类 根据伤亡事故分类标准,可以将伤亡事故按伤害类别、伤害程度和事故严重程度分类。按伤害程度分为: (1) 轻伤事故:只有轻伤的事故 (2) 重伤事故:有重伤但无死亡的事故 (3) 死亡事故:拗口一次死亡1人以上的事故 二、事故报告 (一)事故报告程序 伤亡事故报告程序,根据伤亡事故的严重程度不同而不同。 30 1、轻伤事故 发生轻伤事故后,应由负伤者或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将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原因等,立即报告车间主任,由车间主任在当日下班前报告企业负责人和安全管理部门。 2、重伤事故 由负伤者或事故现场有关人员直接或逐级报告企业负责人,再由企业负责人向当地企业主管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工会、公安部门和检察院报告。 3、死亡事故 由事故现场有关人员直接或逐级报告企业负责人,再由企业负责人向当地企业主管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工会、公安部门和检察院报告,然后由各部门逐级报至省、直辖市或自治区的相关部门。 (二)事故报告的内容和方法 事故报告方式可用电话、电报、电传或其他快速方法。总之,事故报告要做到“快”和“准” 事故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 2、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 3、事故发生的原因初步判断。 4、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 5、事故报告单位、报告人。 三、事故分析 31 (一)事故分析的内容 事故分析是依据事故调查所取得的证据,进行事故的原因分析和责任分析。 事故原因分析包括分析事故的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和主要原因。 事故责任分析包括分析事故的直接责任者、领导责任者和主要责任者。 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GB6442-86)的要求,在进行事故分析时要具体分析以下内容: 1、受伤部位,是指身体受伤的位置。 2、受伤性质,是指人体受伤的类型。 3、致害物,是指直接引起人体伤害的物体或物质。 4、起因物,是指导致事故发生的物体、物质。 5、伤害方式,是指致害物和人体接触的方式。 6、不安全状态,是指直接形成或能导致事故发和的物质条件。 7、不安全行为,是指造成事故的人为错误,包括引起事故的不安全动作,也包括应该按照安全规程去做而没做的行为。 8、直接原因,是指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包括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为不安全行为。 9、间接原因,是指直接原因得以产生和存在的原因。主要是指技术、设计上的缺陷及教育培训、劳动组织、检查指导、操作规程、隐患整改、防范措施等。 10、主要原因,是指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中对事故发生起主要作 32 用的原因。 11、直接责任者,是指其行为与事故发生的直接因果关系有人。 12、领导责任者,是指其行为对事故发生负有领导责任的人。 13、主要责任者,是指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中对事故发生负有主要责任的人。 (二)事故原因分析 1、事故原点。所谓事故原点就是事故隐患转化为事故的具有初始性特征,与事故发展过程有直接因果联系的点,也就是整套委生的最初起点。 2、事故直接原因调查 事故直接原因的调查就是分别对物和人的因素进行深入细致的追踪,弄清在人和物方面所有的事故因素。明确它们的相互关系和所占的重要程度,从中确定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事故直接原因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和机械、物质或环境的不安全状态。 根据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不安全行为包括: (1) 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2) 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3) 使用不安全设备。 (4) 手代替工具操作。 (5) 物体存放不当。 (6) 冒险进入危险区域。 (7) 攀、坐不安全位置。 33 (8) 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 (9) 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焊接、清扫等。 (10) 分散注意力。 (11) 未用个人防护用品。 (12) 不安全装束 (13) 对易燃、易爆物处理不当。 根据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不安全状态包括: (1) 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 (2) 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 (3) 安全带、安全帽、安全鞋等缺少或有缺陷。 (4) 生产场所环境不良。 3、事故间接原因的调查 事故间接原因的调查就是调查分析导致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人、物、环境的配合不当的原因,弄清为什么产生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为什么没能在事故发生前采取措施,预防事故的发生。 事故间接原因 (1) 技术和设计上有缺陷。 (2) 教育培训不够、未经教育、气管或不懂安全操作技术知识。 (3) 劳动组织不合理。 (4) 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指导错误。 (5) 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或不健全。 34 (6) 没有或不认真实施事故防范措施,对事故隐患整改不力。 (7) 其他。 分析事故时,应从直接原因入手,逐步深入到间接原因,从而掌握事故的全部原因。再分清主次,进行责任分析。 (三) 事故责任分析 事故责任分析是在查清事故的原因后,分清事故责任,使企业领导和职工从中吸取教训,改进工作。事故责任分析中,应通过调查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分析,确定事故的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及主要责任者,并根据事故后果和事故责任追究领导者的领导责任。 1、凡因下述原因造成事故,应首先追究领导者的领导责任: (1)没有按规定对工人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或未经工种考试合格就上岗操作。 (2)缺乏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或不健全。 (3)设备严重失修或超负荷运转。 (4)安全措施、安全信号、安全标志、安全用具、个人防护用品缺乏或有缺陷的。 (5)对事故熟视无睹,不认真采取措施或挪用安全技术措施经费,致使重复发生同类事故的。 2、几因下述原因造成事故,应追究肇事者和有关人员的直接责任: (1)违章指挥或违章作业、冒险作业的。 (2)违反安全生产责任制,违反劳动纪律,玩忽职守的。 (3)擅自开动机器设备,擅自更改、拆除、毁坏、挪用安全装置 35 和设备的。 3、事故责任者或其他人员,几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应从重处罚: (1)毁灭、伪造证据、破坏、伪造事故现场,干扰调查工作或嫁祸于人的。 (2)利用职权隐瞒事故,虚报情况,或故意拖延报告的。 (3)多次不服从管理,违反规章制度,或强令工人冒险作业的。 (4)对批评、制止违章行为,如实反映事故情况的人员进行打击报复的。 (四)事故处理 通过事故分析后,要做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决定,事故处理要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即“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得不到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不落实不放过,教训不吸取不放过”。事故责任单位按照查清的事故原因,落实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并制定落实防范措施后结案。 (五)写出事故调查报告 事故调查报告是对事故进行全面调查、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由事故调查组完成的对事故调查的重要文件资料。 事故调查报告的内容包括: 1、发生事故的企业名称或车间名称。 2、发生事故的时间。 3、事故类别。 4、事故经过 36 5、事故伤亡情况。包括伤亡人数、伤亡者姓名、性别、年龄、工种、级别、本工种工龄、文化程度、直接致害原因、伤害部位及程度。 6、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 7、事故原因。 8、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 9、事故责任分析及处理。 四、事故建档和统计 (一)事故建档 事故建档与统计分析是事故处理的后续工作,也是管理中的日常管理工作。通过对事故调查分析的结果进行归纳整理、建档;对本企业所发生的各种事故进行统计分析,从中找出事故发生的规律,有利于指导安全教育、事故预防等工作,对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以及隐患整改提供了重要依据。 对事故档案工作的主要要求是:事故档案必须做到完整、准确、系统,并加以妥善保管和有效利用。 (二)事故统计 1、伤亡事故统计指标 (1)千人死亡率:表示某时期,平均每千名职工中,因伤亡事故造成死亡的人数。 3计算公式:千人死亡率=(死亡人数/平均职工人数)×10 (2)千人重伤率:表示某时期内,平均每千名职工因工伤事故造成的重伤人数。 37 3计算公式:千人重伤率=(重伤人数/平均职工人数)×10 (3)千人轻伤率:表示某时期内,平均每千名职工因工伤事故造成的轻伤人数。 3计算公式:千人重伤率=(轻伤人数/平均职工人数)×10 第十章 工伤保险 一、企业和员工在工伤保险中的责任 (一)企业在工伤保险制度中承担的责任 1、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参加工伤保险,同时为本单位员工按时足额缴纳工伤保险费。 2、用人单位应当将参加工伤保险的有关情况在本单位内公示。用人单位应当遵守有关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执行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预防工伤事故发生,避免和减少职业病危害。 3、员工发生工伤时,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措施使工伤员工得到及时救治。 4、员工发生事故伤害,所在单位应当立即向主管部门报告。并在规定的时限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用人单位有协助有关部门调查、提供有关证据的义务,并做好工伤预防、病伤员工管理和伤残鉴定申报工作。 5、员工与用人单位在工伤认定中存在争议的,员工或亲属认为是工伤,而用人单位认为不是工伤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 6、用人单位分立、合并、转让的,承继单位应当承担原用人单位的工伤保险责任。 38 7、未参加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 (二)员工在工伤保险制度中承担的责任 1、员工应当遵守有关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执行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预防工伤事故发生,避免和减少职业危害。 2、工伤员工或其亲属申请工伤待遇时,应当如实反映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主要经过、现场证人和本人工资收入、家庭成员等情况。 3、工伤员工经过劳动鉴定,确认完全恢复或部分恢复劳动能力可以工作的,应当服从用人单位的工作安排。 二、工伤认定 (一)应当认定工伤的情形 A(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1、在工作时间和在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收尾性工作受到伤害的。 3、在工作时间内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4、患职业病的。 5、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发生下落不明的。 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新修订的《工伤保险条例》正式执行后,此条作废)。 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39 B(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2、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3、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工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C(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工伤或视同工伤: 1、因犯罪或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 2、醉酒导致伤亡的。 3、自残或自杀的。 三、工伤认定程序 工伤认定工作由统筹地区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办理。工伤认定程序包括工伤认定申请、工伤认定受理、工伤认定的调查核实、作出工作认定、工伤认定决定送达、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一) 工伤认定申请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第十一章 特种设备和危险作业管理 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 一、特种设备安全管理 40 (一)特种设备使用管理 1、使用合格的特种设备 特种设备出厂时,应当附有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及使用说明、监督检验证明等文件。设备在安装后,也附有相关的安装质量证明文件资料。 特种设备的使用单位在购买特种设备时、安装特种设备后必须及时索取并核对特种设备的相关资料是否完整和符合规定要求。这一方面是为了便于正确地使用特种设备,另一方面也是向当地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使用登记的依据。 2、特种设备设备登记 (1)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投入使用后30日内,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向当地市级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 (2)特种设备的登记标志应当置于或附于该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 3、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 使用单位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是设备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包括设备本身的技术文件和使用管理、检查记录等有关方面内容。具体内容如下: (1)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资料。 (2)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 (3)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 41 (4)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化妆品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 (5)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 证明特种设备本身质量的文件资料,包括制造单位、安装单位提供的设计、制造、安装文件,有设计文件资料,制造质量证明书,监督检验证明书,特种设备使用说明书,安装质量证明书等。 4、特种设备的日常维护及定期检查 使用单位做好特种设备的维护保养和定期检验工作,不仅是使用单位的一项义务,也是提高设备使用寿命的一项重要手段。 (1)时间要求。在用特种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定期检查,至少每月进行一次。 (2)检查项目。 使用单位对特种设备进行月检时,至少应检查以下项目: A(各种安全装置或部件是否有效。 B(动力装置、传动和制动系统是否正常。 C(润滑油量是否足够,冷却系统,备用电源是否正常。 D(绳索、链条及吊辅具等有无超过标准规定的损伤。 E(控制电路与电气元件是否正常 使用单位对特种设备进行日检时,至少应检查以下项目: A(运行、制动等操作指令是否有效。 B(运行是否正常、有无异常的振动和噪声。 C(门锁开关及安全装置是否完好。 42 (3)切实做好相关记录。检查的项目、要求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和设备使用说明进行,并记录检查情况,存档备查。在维护保养和自行检查中,发现的异常情况也必须做好记录,并采取适当措施进行处理。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应当定期校验、检修,并做好记录。 5、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 (1)时间要求。使用单位应当在特种设备使用周期期满前1个月申请定期检验。 (2)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定期检验。 (3)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设备不得继续投入使用。 6、特种设备的报废 (1)特种设备本身存在严重的事故隐患,且无改造、维修价值时,必须予以报废,否则极易导致事故发生。 特种设备本身存在的严重事故隐患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 使用非法生产的特种设备。 ? 超过特种设备规定的参数范围使用的。 ? 特种设备缺少安全附件、安全装置或安全附件、安全装置 失灵而继续使用的。 ? 特种设备已经报废或经检验检测结论不允许使用而继续使 用的 ? 使用有明显故障、异常情况或责令改正而未予以改正的特 种设备的。 43 特种设备存在严重隐患,无修理、改造价值主要是指下列几种情况: ? 非法生产的特种设备,无法保证安全运行。 ? 改造、维修无法达到使用要求。 ? 已经报废的特种设备。 ? 改造、维修价值大于新设备的。 (2)特种设备超过使用年限,必须予以报废。 (二)特种设备人员管理和相关制度 1、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职责 使用单位必须指定专人负责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安全管理人员应当掌握相关的安全技术知识,熟悉有关特种设备的法规和标准,并履行下列职责: (1) 检查和纠正特种设备使用中的违章行为。 (2) 管理特种设备技术档案。 (3) 编制常规检查计划并组织落实。 (4) 编制定期检修计划并落实定期检验的报检工作。 (5) 组织紧急救援演习。 (6) 组织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培训工作。 2、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要求 特种设备安装、操作、维修、保养等作业人员,必须接受专业的培训和考核,取得相关操作证后,方能从事相应的工作。 3、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制度内容 44 使用单位必须制定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特种设备使用和运行的安全管理制度,并予以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至少应包括:各种相关人员的职责、操作人员守则、安全操作规程、常规检查制度、维修保养制度、定期报检制度、作业人员及相关运行服务人员的培训考核制度、意外事故和事故的紧急救援措施及紧急救援演习制度、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二、危险作业管理 (一)危险作业范围 1、危险作业的确认方法 对危险作业确认是指通过对作业方式、岗位及环境是否具有潜在危险的判断,确认其危险性及其危险后果。如果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就可将其确定为危险作业。 2、危险作业的范围 企业危险作业范围一般包括:动火作业、高处作业、密闭空间作业和其他具有较大危险性的作业。 (二)危险作业的形式 1、动火作业 动火作业根据作业区域火灾危险性大小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个级别。 (1)特级动火是指在牌运行状态的易燃易爆生产装置和罐区等重要部位的具有特殊危险的动火作业。特级动火作业一般配是指在装置、厂房内包括设备、管道上的作业。 45 (2)一级动火是指在甲、乙类火灾危险区域内动火的作业。甲、乙类火灾危险区域是指生产、储存装卸、搬运、使用易燃易爆物品或挥发、散发易燃气体、蒸汽的场所。凡在甲、乙类生产厂房、生产装置区、贮罐区、库房等与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防火间距内的动火,均为一级动火。其区域为30米半径的范围。 (3)二级动火是指特级动火和一级动火以外的动火作业。 2、高处作业 高处作业分为四级,一级高处作业指高度在2~5米时的作业;二级高处作业是指高度在5米以上15米以下的作业;三级高处作业是指15米以上30米以下的作业;特级高处作业是指高度在30米以上的作业。此外,还有在大风天气、高温或低温、降雨降雪等特殊环境下的特殊高处作业。 3、密闭空间作业 密闭空间由于空间小,空气不流通,容易引起中毒、火灾和爆炸、缺氧窒息、中暑、窒息性气体中毒等事故。 三、危险作业管理要求 对危险作业管理一般实行申报审批制管理,以确保各类危险作业都纳入危险作业管理范围。 (一)人员要求 1、作业人员要求 对于从事危险作业的人员应该年满18周岁,身体健康,没有妨碍从事本工种作业的疾病和生理缺陷,工作认真负责,具有本工种作业 46 所需的安全专业技术知识及实践经验,并持有本工种作业有效期内的专业操作证。 2、监护人员要求 监护人员是危险作业过程中起监督作用的人员,不但要了解危险作业本身存在的危险,掌握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措施外,还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以确保各项安全防护措施落实到位,及时纠正作业人员的违章行为,在发生危险时能够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以防止和减少事故损失。 3、危险作业的安全责任人要求 危险作业安全责任人是指对某一次危险作业的安全负责的人员。明确安全责任人有利于保证各项安全预防措施的落实。 4、审批人的要求 审批人是对危险作业批准的人员。审批人同意后,危险作业就可以开始进行作业。因此,审批人必须认真负责,责任心要强。 (二)职责要求 明确从事危险作业人员的职责,是保证危险作业安全的前提。 1、危险作业人员的职责 (1)了解本次危险作业的危险和可能引发的事故,以及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 (2)掌握本次危险作业的防范措施和应急措施。 (3)严格执行落实有关安全措施,不违章作业。 (4)服从现场管理人员的指挥,对于违章指挥有权拒绝。 47 (5)正确使用和佩戴安全防护用具和用品。 2、监护人员职责 (1)在作业现场监督各项安全防护措施和应急措施的落实。 (2)发现作业现场的安全防护措施和应急措施有缺陷时,及时提出改进意见。 (3)全程跟踪作业过程,及时纠正违章作业。 (4)掌握相关应急措施,在发生危险时,能及时采取救援措施。 (5)作业后与作业人员一起对现场进行检查和清理。 3、安全责任人的职责 (1)对危险作业提出防护措施、应急措施,并监督落实。 (2)对作业人员进行防护措施、应急措施和相关安全技术知识教育和交底。 (3)对作业人员是否符合作业要求进行审查。 (4)作业前,对作业现场进行检查,确认各项安全措施落实。 (5)加强对作业过程的检查、监督和指导,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不违章指挥。 4、审批人的职责 (1)对危险作业的安全防护措施和应急措施进行审查,完善相关措施。 (2)在作业前对作业现场进行检查,督促各项措施落实。 (3)负责对作业过程的检查和指导,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督促相关人员履行职责。 48 安全监察部编制 2009年9月30日 49
本文档为【(最新)安全员应知应会】,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35706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75KB
软件:Word
页数:42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7-10-16
浏览量: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