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白杨礼赞

1白杨礼赞

举报
开通vip

1白杨礼赞1白杨礼赞 1 茅盾 1.通过课文学习,理解“散文形敬神不散”和象征手法。 2.把握排比句和反问句。 1 托物喻义散文的特点是重点之一。 2.象征主义的写作手法是重点之二。 3.难点是理解、把握排比句和反问句。 二课时 1 1.读准下面加点字的读音。 大毡子(zhan1) 开垦(ken3)外壳(qiao4) 主宰(zai3)坦荡如砥(di3) 潜滋暗长(qian2) 无 边无垠(yin2)诸如(zhu1)倦怠(dai4)婆娑(suo1)恹恹欲睡(yan1)丫枝(ya1)晕圈(yun4) 虬枝(...

1白杨礼赞
1白杨礼赞 1 茅盾 1.通过课文学习,理解“散文形敬神不散”和象征手法。 2.把握排比句和反问句。 1 托物喻义散文的特点是重点之一。 2.象征主义的写作手法是重点之二。 3.难点是理解、把握排比句和反问句。 二课时 1 1.读准下面加点字的读音。 大毡子(zhan1) 开垦(ken3)外壳(qiao4) 主宰(zai3)坦荡如砥(di3) 潜滋暗长(qian2) 无 边无垠(yin2)诸如(zhu1)倦怠(dai4)婆娑(suo1)恹恹欲睡(yan1)丫枝(ya1)晕圈(yun4) 虬枝(qiu2)参天(can1)初融(rong2)秀颀(qi2) 2.解释下列词语。 (1)视野:视力所及的范围。 (2)黄绿错综:黄土地和绿植被纵横交叉在一起。 (3)妙手偶得:文学素养深的人偶然间所得到的。语出陆游诗“文 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4)无边无垠:没有地域的界限,广阔无边的意思。 (5)倔强:(性情)刚强不屈。 (6)纵横决荡:纵横驰聘,冲杀突击。 (7)捕木:常绿乔木,木质坚实,是贵重的木材。 (8)秀颀:美而高。颀,高。 3.(1)粗读课文,给文章分段,归纳段意及中心。 (2)思考课文预习提示。 1.作家作品简介: 茅盾(1896—1981)中国现代进步文化的先驱者,伟大的革命文学家、文化活动家、社会活动 家和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原名沈德鸿,字雁冰,笔名茅盾。浙江桐乡乌镇人。1928年发 表第一部小说(蚀),10月东渡日本与党失去联系,1930年回上海后和鲁迅一起参加左联、反击国 民党文围剿。抗战期间在周恩来领导下从事抗日救亡工作,主编(文艺阵地)杂志。1940年到延 安鲁艺讲学,后又到重庆、香港等地,坚持和平,反对内战,反独裁。1948年到达大连,后到北京参加政协会议并筹备第一次全国文代会,当选为中国文艺联合会副主席。作协主席。建国后历任 文化部长,全国人大代表,历届全国政协常委、四届、五届副主席。1981年3月31比中共中央决定恢复他的党籍。和鲁迅、郭沫若一样,茅盾是中国文坛上灿烂明星。为我国革命文艺和文化运动 奠定了基础。代表作有《子夜》〈林家铺子〉〈风景谈〉〈白杨礼赞〉等。 2.什么是象征手法? 在文艺创作中,象征主义往往是和比喻手法融合在一起的,但二者 又有区别:(1)比喻可以用于表示任何事物的性状,而象征只用于表示有关人类的品质或人类组织的性质,而且也都从本质 特征上考虑。(2)一般的比喻,其喻体在全篇文章中不占主要地位,它并不是文章的主要题材,如 果这类喻体在文章中占了主要地位就称为象征体了。这种手法也称为象征手法了,这是。个重要的 - 1 - 区别标志,(3)比喻适用于各类文体,象征一般只适用于抒情作品。 3.“贵族化的楠木”象征什么? 茅盾同志说:贵族化的桶木象征国民党反动派。我写此散文是这样想的。 4.导语 (白杨礼赞)是一篇借景抒情,具有浓郁象征色彩的散文。它蕴藏着诗一样的情愫,使一个客 观对应物——白杨树,在精湛的艺术描写中赋有了人格化的生命力。细腻的白杨树外形是革命者的 形象,更多局部细节描写组成了一组组象征性的意象群。这一切在学习本课时都当引起同学们的注 意。 1.读一读课文,思考并回答,这篇散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各部分 的大意是什么?全文的中心又怎么概括? 讨论、明确。全文可分成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点题,直抒对白杨树的赞美和崇敬之情,领起全文。 第二部分:(第2至4自然段)转写黄土高原的景色,交代白杨树生长的环境、从正反两面写 人对高原景色的感觉,衬托出白杨树,用肯定的语气再度赞扬白杨树的“不平凡”。 第三部分:(第5、6自然段)运用先总后分的写法,具体描绘白杨树的形象和性格,以否定句 式,强调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 第四部分:(第7、8自然段)先用欲扬先抑,虚抑实扬的手法,赞美白杨树是“树中的伟丈夫”, 然后用排比句,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的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第五部分:(第9自然段)运用对比手法,表明作者不同于顽固派的观点,又一次直抒对白杨 树的赞美和崇敬之情。与文章开头相呼应。 中心大意是:本文采用象征手法,抓住白杨树的外形特征,借白杨树的不平凡的形象,赞美在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抗战的北方农民,歌颂他们质朴、坚强和力求上进的精神,抒发作者对他 们的崇敬和赞颂的感情。 2.看一看文中多处出现的“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说一说它“不平凡”的含义。 讨论、明确。课文四次提到“不平凡”,三次提到“极普通”,伟大和不平凡常常是事物的两个 不同方面。伟大寓于平凡之中,不平凡而又普通,意思相同。“不平凡”就是伟大,极普通就是很 平凡。白杨树是一种“极常见”和“极易生长的树,它当然很平常,但以它外形的美,尤其是内在 美来说,它是不平凡的。 3.提问:全文抒情线索是什么? 讨论、明确。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 4.提问:课文第二部分写高原的目的是什么? 讨论、明确。写白杨树前先写高原,目的有两个。其一交代白杨树的生长环境,衬托它傲然挺 立的形象;其二暗写陕甘宁边区这个抗日根据地,为后文揭象征意义作铺垫。 5.动手在第三部分文中找一找体现白杨树外形、色彩,风格的词,并把它们标记下来。想一 想其中最关键、最重要的词是哪个。它的含义又是什么? 讨论、明确。外形:“笔直”,干;“绝无旁枝”“丫枝一律向上”“绝不旁逸斜出”枝;“片片向 上,几乎没有斜生”叶;色彩:“银色”“淡青色”;风格:“倔强”,“直”“不折不挠”“力争上游”。 最关键、最重要的词是“力争上游、倔强挺立”它表现了白杨树不仅外形美,内在的精神更美。 散文的开头从赞美白杨树不平凡起笔,没有说理由,因为这是这篇课文的主线。写高原景色, 一波三折,先是有壮美的感觉,同时又产生倦怠、单调,这一扬一抑之后才让白杨树出场。从白杨 树生长环境、广袤的大自然又收缩到特定环境的一点,这是由面到点。从远视哨兵似 的白杨树,到近视干、枝、叶、皮的细致描写,这叫由远及近的描写。 1.课后练习第一题的第1 2、3小题。 - 2 -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2 1.细读课文第四部分,思考课后练习二、三题。 2.就课文不明白的地方质疑。 上一节课,我们就白杨树赖以生存的“景美”自身的“形美”及白杨树内在的“神美”作了讲 析。这节课我们主要讨论一下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和排比、反问连用句。 1.读一读第四部分,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动手画出文中排比句,反问句。看一看句法有何变化。 讨论,明确。句法变化是?只觉得?不想到?竟一点也不联想到 ?又不更远一点想到。句法中有异。点破象征意义。 (2)提问:这四句排比句和反问句连用,意思怎样加强? 讨论、明确。?让人由树联想到什么?让人由白杨树的朴质、严肃、坚强,联想到有相同特点 的北方农民。?由白杨树的坚强不屈联想到傲然挺立、守卫家乡的抗日军民。?由白杨树枝枝叶叶 紧靠团结,力争上游的精神,联想到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精神和意志。四个反问句由外向内,层 层深入。 (3)提问:第7自然段用拟人和对比给白杨树以高度的评价,这是 先抑后扬的写法。具体说说怎么抑又怎么扬? 讨论,明确。两个“没有„„”和“算不得好女子”似乎要否定白杨树的美,这是欲扬先抑。 “但是„„伟丈夫”笔锋一转,则是变抑为扬。否定的是“好女子”肯定了“伟丈夫”两词一对比 更突出了白杨树与众树的不同。先抑后扬,赞美由树到人。 (4)提问:白杨树象征了什么? 讨论,明确。白杨树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 力求上进的精神。 2.读读第五部分,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提问:“楠木”象征了什么?作者写它的目的是什么? 讨论,明确。“楠木”象征了贱视民众,顽固倒退的人,(诸如国民党反动派)作者写它的目的 是为了,以树比树.(白杨树和榆木),人比人(北方农民和国民党反动派),以达到艺术效果的一 致、谐调和完整。 (2)提问:“那也是直挺秀颀的”意思是什么? 讨论,明确。这句话形褒实贬,意思是楠术虽也有高高挺立的风姿,却自居高贵,缺乏内在的 美,一语双关,指村实指人——“贱视民众” (国民党反动派)的人。 (3)提问:把白杨树和捕木进行对比用意如何? 讨论,明确。这对比?表达了作者对贱视民众的顽固倒退的国民党反动派,表示愤慨、鄙弃之 情?深化了散文的主题?以高昂的赞美白杨树,形成首尾呼应,结束全文。 3.提问:课文语言运用的特点是什么?举例说说。 讨论,明确。特点是语言凝练优美,富于变化。尤其是谴词用字更 注意形象贴切。如用“无边无垠”写高原的“大”;用“坦荡如砥”写高原的“平”;用“黄绿 错综”写高原的“色”;用“伟岸”“挺拔”“参天耸立”写白杨树的高大等等。 《白杨礼赞》是我国现代散文园地的一篇力作,也是茅盾先生留给后人的一份宝贵遗产。这篇 散文思想博大精深,结构严谨完美,艺术魁 力非同小可。把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表现得十分突 出。“神”是作者“礼赞”白杨的根本。“形”是作者工笔细描的白杨树外貌,是作者笔下的白杨树 - 3 - 赖以生存的“景”——黄土高原。这篇散文能够广为传诵,与它的“神不散”有很大关系。结构上 有疏有密,有散有拢,线索清晰,层次井然,作者淋漓尽致的抒情,一切都让白杨树的神韵风采活 现于我们的面前。真是一篇难得的好范本。 1.课后练习第二、三题。 - 4 - 2 3 陆蠡 1.体会本文咏物抒情的写法,了解作者借窗前的一株常春藤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2.了解本文的构思,体会它结构精巧、变化多姿的特点。 3.了解有关语句的深刻含义和表现手法,感受本文语言含蓄优美的特点。 这是一篇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散文,含蓄优美。借助于多读,让学生读中求解,读中悟情, 读中明理,读中品味。 2.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生平事迹的介绍,深入体会本文的思想感情。 一常春藤盆栽。 1、(教师展示一常春藤盆栽。) 同学们知道这种盆景植物的名称吗?(常春藤)这是老师喜欢的一种植物,老师喜欢它的原因 有两点,我先说第一个原因,那就是它的颜色——绿色。绿色是希望之色,是生命之色;它不仅是 芸芸众生喜爱之色,也是文人墨客歌咏之色。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位喜爱绿色的现代散文家陆蠡 写的一篇散文《囚绿记》。 2、指明一学生上黑板写上课题和作者名字。教师给作者名正音。 3、简介作者有关情况。(学生圈划、朗读课文后面注释中的有关内容) “囚绿”就是把绿色囚禁起来。 作者为什么要囚绿呢?要求学生带着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高声朗读、轻声朗读、一个 人读,找个伴儿一起读等不同形式)自由朗读课文。 教师明确要求:标注段落,圈划疑难字词。或结合课后注释,或同学相互讨论,合作解决,实 在不能解决的,也可当场求助老师。 1、作者为什么要囚绿?(因为他爱绿) 2、他把绿“囚”牢了吗?(他后来把绿释放了) 3、离开了绿,他对绿的感情又是怎样的呢?(他对绿充满了思念) 教师归纳板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恋绿 囚绿 释绿 思绿 1、 学生速读课文。指明学生找出表现作者爱绿感情的语句,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 感情。教师适当引导讲解,在学生找出后,或组织学生齐读,或组织分组读,在读中与作品直接对 话,感知这篇散文的语言风格。 2、创设情境:假设学生是作者,要直接抒发对绿的喜爱之情,与绿直接“对话”,要求学生 以课文第五小节一段话“绿色是多宝贵的啊„„也视同至宝”为例,变换人称、有感情地表述,直 接抒发对绿的喜爱之情。 1、 作者因为爱绿而囚绿,课文那些语句写出了他绿友的爱之深?指名朗读文中有关语句。 2、 教师再次展示常春藤盆栽,要求学生观察它的枝条向一个方向伸长即向着阳光方向生长 的外形特点,揭示喜爱它的第二个原因,即追求光明的性格。提问:作者得到“绿”了吗?找出文 中的有关语句来说明。 板书:对生活的热爱 3、 对作者“囚绿”这个行为你是如何理解的? - 5 - 在学生讨论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归纳总结:作者那份对绿的渴望,表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对 光明的向往;但是另一方面,这也是一种自私之举,是对绿的施暴之举,是对生命的一种遏制、一 种摧残。 4、对被囚的“绿友”的尖端总是朝着窗外的方向,你有什么启示? 要学生结合自己生活中因为渴望得到某物而想占有它,结果却不能如愿的事例的实例,进一步 理解作者所阐明的人生哲理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明确:常春藤的不屈不挠;生命不可侵犯;万物 各得其所,人为不可干扰;如果真的喜欢这个事物,那就给他(它)自由,让他在自然中求生存„„ 板书:生命的尊严不可侵犯 学生讨论:由作者“释绿”的时间和地点,你联想到什么? 教师穿插介绍陆蠡有关事迹:1935年作者任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编辑,小海沦陷后,他留沪 主持该社工作。1942年4月13日,因出版抗日小说,被捕,刑审数月,受尽酷刑,英勇不屈,被 日寇秘密杀害。 教师明确:“释绿”这部分是文章的主题所在,在这里,作者从“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 那种顽强抗争的性格,永向光明的执著中仿佛也照见了自己的性格和命运。作者后来“把瘦黄的枝 叶放在原来的位置上”,“珍重地开释”表明了他发自内心深处的对自由和光明的呼唤。 板书:呼唤自由和光明 引导学生朗读体会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含蓄地表现了他对日寇铁蹄下的同胞的惦念与牵 挂。 八、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全文的表现手法:咏物抒情 : 课外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本文语言含蓄优美的特点。 : 恋绿 囚绿 释绿 思绿 热爱生命 生命的尊严不可侵犯 呼唤自由和光明 咏 物 抒 情 - 6 - 3 邓颖超 1. 学习本文托物抒情的写法。 2. 理解饱含深情的句子。 1. 重点:了解老一辈无产阶级真挚的爱情。 2. 难点:理解含蓄地表达情感的句子。 二课时 4 1. 作者简介。 2. 导语。 2004年2月4日是邓颖超诞辰100周年纪念日,今天我们来学习她的《西花厅的海棠花又开 了》以表达对这位杰出女性的纪念和缅怀。 本文写于1988年4月,中南海西花厅海棠花盛天之际。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见花思人,引起下文。 第二部分(2-6):抒发对周恩来的思念之情。 第三部分(7-9):深情回忆和周恩来相识、相知、相爱的过程。 第四部分(10-11):再次抒发思念之情,结束全文。 1. 作者深情地回忆和周来相识、相知、相爱的过程,为什么从西花厅的海棠花写起?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因为海棠花是周恩来的心爱之物,在海棠树前留下了周恩来的足迹和身影,留下了两人许多美 好的回忆,睹物思人,勾起对与周恩来共同生活的点点滴滴的回忆。 2. 作者回忆了与海棠花相关的哪些片断?每个片断最感人的地方在哪里? 讨论并归纳: 第一个片断是:因为爱海棠花,就选定盛开着海棠花的院落来居住,而且一住就是二十六年, 三十八年。 这些词用得很精彩“偶尔”“就”“整整”,表明对海棠花的喜爱非常执着,也说明了两人的爱 情非常运坚贞。 第二个片断是:海棠花与邓颖超共同经历了三十八个年头,仍然生机勃勃,花团锦簇,果实累 累。人们不但可以赏花,还可以品尝果实。 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画面啊。海棠花似乎是个有情物,它用它美艳的花,酸甜的果来报答喜爱 它的邓颖超与周恩来同志。 第三个片断是:细致描绘了周恩来生前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常抽几分钟有时独自驻足观赏,抬 头看了又看,以此业得以稍稍休息,有时与邓颖超并肩赏花。 最精彩的句子是“你看花的背影,仿佛就在昨天,就在我眼前。”“十二年本来是短暂的,但是 我感到又是漫长漫长的。” - 7 - 因为深爱对方,所以过去的回忆仿佛就在眼前那么清晰,所以说“短暂”但爱人离去,思念之 情与日俱增,所以十二年又是漫长的 第四个片断是:邓颖超为远在日内瓦的周恩来剪了一枝海棠花,压在书本里,通过鸿雁传情, 表达她的思念,体贴之心。 这段写得颇为真挚动人,这对革命的伴侣,他们爱得那么真,那么纯,令人动容。 第五个片断是:“我认为你一定随着春天温暧的风,又踏着严寒冬天的雪,深入到祖国的高山, 平原,飘进了黄河、长江进入了无边无际的海洋。” 这句话写出了作者对周恩来的无限敬意,写出了周恩来并没有离开我们,他正为我们的国家, 为全人类的进步事业继续工作着,祖国的山山水水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周恩来同志永远活在邓颖超 的心里,也永远活在中国人民,世界人民的心里。 六、 小结 课文前半部分回忆了自己与海棠花与周恩来之间的生活片断,表达了对周恩来无限的思念与崇 敬之情。 5 一、 齐读课文第三部分(7-9) 这三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 学生讨论并归纳: 第7段:概述“我们”的爱情总是和革命交织在一起。 第8段:详细写了在革命斗争中的相见,建立了纯正的友情,为了共同革命理想,从友谊发展 到相爱,定约。 第9段:写在革命之花开时,我们爱情之花也开放了,1925年8月,结婚了。 二、 探究 1. 找出文中邓颖超与周恩来在革命生涯中共同追求,共同奋斗的句子,体会其思想感情。 希望我们两个人,将来也像他们两个人那样,一同上断头台。我们都下定决心,愿为革命而死,洒 热血、抛头颅,在所不惜。我们的爱情总是和革命交织在一起。只是为着我们共同的斗争,发扬爱 国主义,追求新思潮,追求进步。建立了共同的革命理想,要为共产主义奋斗。文中多次出现“我 们”的共同理想,及为理解共同理想奋斗的句子,这说明了“我们”之间的关系是同志、战友、伴 侣的关系,“我们”始终把革命放在首位。 2. 第8段中为什么用大段的文字写周恩来同志曾主张独身主义,而“我”也对婚姻抱悲 观的想法?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为了革命事情无暇谈及个人问题,说明两人的交往全是为了革命事业,没有 任何个人的目的,它使两人的抱定独身的两个青年走到了一起,从友谊发展到相爱。 3. 文中提到了1919年的五四运动,进步学生组织的“觉悟”起到了什么作用? 说明两人相识的时代大背景,作为进步的热血青年,他们为了反帝,反封建、肥卖国贼,为了 救亡图存他们走到了一起来,在那个年代注定了他们的爱情要与革命交织在一起,注定了他们要共 同出生入死,艰险困苦患难与共。 三、 品味本文的语言 从全文的字里行间我们感受到作为均阶级革命家,政治家,中国妇女运动领导的邓颖超具有坚 强,刚毅的一面,又有女性感情细腻,深沉的一面,它并不一味沉缅于深深的思念之中,在深情的 回忆之中给我们的鼓舞,以力量、以启发。 四、 小结 邓颖超在该文中称自己的这篇文章既不是诗,也不是散文,而是“一篇纪念战友、伴侣的偶作 和随想”84岁的邓大姐在文章中深情回忆了她与周恩来相识相知相爱和相伴度过的数十年革命岁 月。 文间情深感人,令人动容,“我们的爱情总是和革命交织在一起,因此,我们革命几十年,出 - 8 - 生入死,艰险困苦,患难与共,有时战斗在一起,有进分散两地,无畏无私,在我们的革命生涯里, 总是坚定地、泰然地、沉着地奋斗下去。我们的爱情,经历了几十年也没有任何消减。” 五、 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 - 9 - 4 6 1. 学习作者由一事物引发丰富联想的写法。 2. 从文中得出启示。 1. 重点:学习作者丰富的联想。 2. 难点:通过联想感悟作者所要抒写的情怀。 一课时 1. 一颗晚熟的草莓引发了作者哪些联想? 香甜的草莓把作者的思绪引回草莓最盛的六月时光,再从六月联想到眼前秋意渐浓的九月,由 季节的变化联想到曾经拥有过的青年时光以及似水流年正悄无声息地改变着我们的心性和容颜,思 想和感情。 2. 通过联想作者抒写了怎样的思想和感情? 抒发了作者对时光易失的感概,及对人生秋天的赞美,表达了作者积极乐观情怀。 3. 试比较第1、3两段对九月景物描写的不同? 第一段重在表现夏意正浓:天空像蓝宝石一样晶莹璀璨,挺拔的槲树生意盎然,到处欢歌笑语。 第三段却重在表现秋的气息:树是绿的,但只需吹一阵寒风,顷刻之间就会枯。天空是蔚蓝的, 但不久就会变得灰惨惨; 4. 从文章的思路看写作目的是什么? 作者漫步在九月的田野:放眼四望,觉得“自从我们五月来到乡下以来,一切基本上没有变, 依然是那些碧绿的树,湛蓝的天,欢快的心田。”但是马上“觉察到已不是六月”。作者在第一段描 写完天空,树木的句子后都加上了一个“但”字,这样写的目的是为了启发人们思考,为了启发人 们对这两个季节进行深入细致的比较,从而感受时间给大自然留下的印记,为下文对青春易失、生 命演变的思考作铺垫。 5. 细读课文,体会作者观察与感受,说说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五、 语言品析 选择自己喜爱的语段,反复阅读,体会情感。 作者由一颗晚熟的草莓触动了情思,引发了丰富的联想,他告诉我们季节的更替、生命的演变 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我们要很好地把握现在,去创造美好的未来。 - 10 - 鲁 迅 : 1、理解孔乙己这一形象所揭示的社会意义。 2、学习小说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3、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4、培养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 3课时。 : 了解孔乙己的性格特征。 我们在初中阶段已经学过的鲁迅的哪些小说? 在鲁迅先生写的33篇小说中,巴金先生曾称赞说:“《孔乙己》写得多么好啊!”日本有一位作 家也说,孔乙己是一个最完美的艺术典型。孔乙己到底是怎样一个艺术形象呢?鲁迅先生又是怎样 塑造这个形象的?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小说。 本文写于1918年冬天,发表于1919年4月的《新青年》杂志,后来收入短篇小说集《呐喊》。 在当时的文化教育领域,虽然在1906年就废止了封建科举制度,但封建复古逆流仍然很猖獗。 封建教育仍然是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鲁迅先生针对现状,写了二十多年前的社会现实,启发人们 将其与当时现状进行对照,懂得批判与取舍。 要求:1、找出生字词。 2、试从课文中找出反映以下内容的活。 ?孔乙己的特殊身份。 ?孔乙己对人们的作用。 ?孔乙己的结局。 1、反映孔乙己特殊身份的句子。 明确:“站着喝酒”表明孔乙己生活贫困,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都和短衣帮一样;“穿长衫”表 明他不愿与“短衣帮”为伍,硬摆读书人的架子;“唯一的”点出了孔乙己的特殊性,他与上层人、 下层人都有距离。 2、反映孔乙己对人们的作用的一句话: 明确:孔乙己的存在只是为无聊的人们提供一个取笑的对象。说明孔乙己地位低下,境遇凄凉。 3、反映孔乙己结局的一句话: 明确:“大约”表示是“我”的猜测,但孔乙己当时已无力维生,加上二十多年也没有见到, 在那样冷酷无情的社会里,孔乙己肯定是活不下去的,所以用“的确”表示“我”猜测的结论。 1、灯片显示以下语句,学生分析讨论。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孔乙己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 11 - ?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 ?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 ?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 的事,能算偷么?” ?他便给他们茴香豆吃,一人一颗。 2、指名学生归纳孔乙己的性格特征。 明确:科举失败又以读书人自居,生活贫困爱面子又常受人嘲笑,迂腐可笑却又不失善良本性, 是一个既可悲又可笑的没落的读书人。 思考:1、小说的前三节并没有写到孔乙己,它们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 2、孔乙己的形象有什么社会意义? 理解小说主题。 : 。 1、小说的前三个小节有什么作用? 2、酒客、掌柜、伙计等人是怎样对待孔乙己的? 3、孔乙己的读书经历说明了什么? 4、丁举人是通过科举爬到上层的读书人,他是怎样对待孔乙己的? 1、小说前三个小节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人物活动的社会环境。 由时间推算,我们可知当时封建科举制度还未废除。 由以两种不同方式喝酒的顾客可以看出当时贫富对立和阶级对立的状况。 由“我”职务的变动可以看出当时人际间的世态炎凉。 2、孔乙己不能与长衫酒客为伍,短衣帮酒客虽然也处在社会底层,但他们仍肆意讥笑孔乙己。 唯利是图的掌柜以取笑孔乙己为乐,就连一个12岁的小伙计都鄙视孔乙己。这些,都充分说明在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下,人们对科举不幸失败者的冷酷。 3、孔乙己读了一辈子书,却连“半个秀才也没捞到”,既不能进学,又没有学会营生,反而养 成了好喝懒做的恶习,说明了封建教育对读书人的毒害。 4、丁举人对同是读书人的孔乙己毫无怜悯和同情,在孔乙己写了“服辩”之后仍将他“打了 半夜”,“再打折了腿”,不仅揭露了丁举人的凶残冷酷,也尖锐地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本质和罪 恶:培养残酷的统治者。 学生讨论后明确: 1 (1)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 (2)封建等级制度和封建思想侵蚀下,民众的麻木不仁。 (3)以丁举人为代表的封建统治者的残酷摧残。 2、 热衷科举、好喝懒做、麻木不仁、至死不悟。 组织学生集体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结合自己对本文的认识进行思考分析。 - 12 - 思考课后练习题三、四。 : 理清小说结构线索,品味小说的语言特色。 1、指名回顾小说情节的四个组成部分。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2、按照小说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划分课文结构。 开端(1~3段):介绍咸亨酒店,交代环境。 发展(4~9段):孔乙己的经历和性格。 高潮(10~11):孔乙己被打折腿的悲惨遭遇。 结局(12~13):孔乙己的悲惨结局。 明确:小说以“我”(小伙计)的所见所闻作为线索,选取了孔乙己一生中几个分散的,然而 又是典型的生活片段构成小说情节。 讨论分析:使故事显得真实亲切,使情节集中,增加故事的悲凉,表现作者对孔乙己的同情。 提示与思考:小说中多次写到旁人的说笑、哄笑,有什么作用? 讨论明确:酒店中的人们也深受封建思想的毒害,他们麻木不仁、自私冷漠,他们意识不到自 己与孔乙己一样同样受着统治阶级的奴役,所以他们对孔乙己这样一个科举的不幸失败者不但没有 同情和帮助,相反只有无情的嘲弄,以求得他们劳累而苦闷的劳动生涯中片刻的快乐。这种麻木的 笑使孔乙己的悲剧更添悲凉之感。它表明,孔乙己的悲剧不是个人的悲剧,而是社会的悲剧。这样, 就更加深了小说反封建的意义。 小说的结尾并没有明确交代孔乙己的死去,你认为孔乙己死了没有?请展开想像,写一篇短文 来明确交代,300字左右。 - 13 - 毕淑敏 1. 理解母亲为儿女的成长所付出的努力。 2. 了解心理活动对人物刻画的作用。 3. 体会文中比喻的妙处。 1. 重点:理解“可怜天下父母心”的含义。 2. 难点:心理活动的刻画。 二课时 教学设计 作者简介。 1. 阅读课文,梳理小说的故事情节,理清小说脉络。 讨论并归纳:全文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到“在这个过程中,她觉得生活多了几分追求。”):是故事情节的开端。写母 亲为让儿子高兴,给不需要买票的儿子买票,使儿子误以为自己己经长到一米一了。 第二部分(从“今天她领小也到一座巨大的寺院参观”到“这种有惊无险的遭遇,一定会令不 也天心。”):这是故事情节的发展,在寺院门口,母亲坚信儿子还差一厘米而没有再买一张票。 第三部分:(从“你过来”到“况且他能否明白这其中的奥妙?”):这是故事情节的高潮。母 亲在儿子面前出了丑,被儿子误解为贪小便宜而不愿买票。 第四部分:(从“小也的目光总是怯怯”到结束):这是故事的结局。写母亲最终为自己讨回了 公道,在儿子面前保持了完美的形象。 2. 课文哪些情节表现了女主人公“要成为完美而无可挑剔的母亲”所做出的艰辛努力? 表现在:在儿子面前,时刻注意检点自己;不把西瓜皮啃得太苦;为儿子买了本没心要买的票; 倒假带儿子参观寺院;强压怒火,不与人争吵;写信为自己讨公道。 3. 做为一个平凡的母亲,她为什么要这么做? 因为她要把儿子培养为一个诚实,正直,有教养,有大家风范的人。她深知家教对于孩子成长 的重要性,所以她要在儿子面前树立好完美的形象,为儿子的成长做好正确的导向作用。 本文描写了一位普通母亲为孩子的成长所做出的艰辛努力,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课后练习一 再次阅读课文,欣赏课文,说说陶影是怎样的一个人?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塑人物形象的? 1. 陶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讨论并归纳: 陶影是一个普通的女工,一个普通的母亲,她身上有很多的缺点,家境的不富裕使得她想尽办 法处处节俭,占便宜。她是一个可笑的小人物,但又是一个令人敬佩的母亲。为了孩子她时时检点 自己,为了孩子她尽量做到温文尔雅,显得高贵,显得有教养。但要做到这些是那么地不容易,从 她身上我们看到了千千万万母亲的良苦用心。 - 14 - 2. 文中的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起到了十分得要的作用,试找出几处,加以分析。 讨论归纳: , 为什么要买票呢?就是没有她,车也要一站站地开,也不因此没有司机和售票员,也不会 少烧气油。 这是她为自己的行为找的可笑的借口,她也是由此减轻自己逃票的不安心理与内疚心情。 , 陶影的手抖得像在弹一张无形的古筝。怎么办?吵一架吗?她不怕吵架,可是她不愿意孩 子看见这一幕,为了小也,她忍。 可以看出她当时的心理斗争是多么激烈。但她为了儿子,强压怒火,爱子之心由此可见一斑。 3. 课文中用了许多独特而形象的比喻。结合上下文,体会比喻句的表达效果。 举例分析: , 以她现有的家境要培养出具有大家风度的孩子,需要全力以赴的正面教育。这很难,就像 用小米加步枪打败飞机大炮一样,但并不是做不到。 用小米加步枪打败飞机大炮比喻教育孩子的困难,表现出了陶影教育孩子的决心。 , 陶影爱抚的目光像蚕丝包裹着儿子,随小也的步伐,这目光像柔软的蚕 丝从茧中抽了出来。 把原本无形的目光比喻成蚕丝,使之变得可感了,很形象,同时也表现了母爱如丝,绵绵不断。 , 日子像雪白的面粉,毫无变化地流泻过去。 用面粉作比,符合人物的身份,很独特。同时面粉的白给人单调的感觉,也表现出陶影焦急的 心情。 小说的主人公形象自身并不完美,家境也不富裕,但她对孩子进行了“全力以赴的正面教育”, 你能理解这位母亲的苦心吗?请谈谈你对“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句话的新的体验和认识。 完成课后练习。 - 15 - 1、 理解细节描写在塑造人物形象及发展情节中起到的作用。 2、 了解本文语言风趣幽默,善用群众语言的特点。 教学重点为理解“差半车麦秸”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 教学难点为细节描写的作用。 一课时 作者简介:姚雪垠(1910-1999),现、当代作家,河南邓县人,其作品《李自成》1976年出 版的第二卷获首届茅盾文学奖。 1、给下列字词注音 嚏 擤 瘪 舐 嗝 瞟 谩 谄媚 茶盅 霹雳 2、解释词语 哽咽 瞟 谩骂 谄媚 1、阅读课文,梳理小说的故事情节,理清小说的脉络。 讨论并归纳:全文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不由地想起一段动人的故事来”):写游击队员用“差半车麦秸”这个绰 号打趣,以及由小烟袋引出的生活片断。 第二部分(从“一个寒冷的黄昏”到“从一个同志的头上飞了过去”):写与“差半车麦秸”初 次相见的情景。 第三部分(从“隔了一天”到“不敬神也能当菩萨啊”)写“差半车麦秸”参加游击队后受到 的教育和锻炼。 第四部分(从“从此他越发活泼起来”到结束)写“差半车麦秸”为革命差点牺牲。 2、“差半车麦秸”初到游击队时,思想行为有哪些特点?后来他发生了哪些变化? 讨论归纳:初到游击队时给人的感觉是憨厚、质朴、善良,但愚昧落后,懵懂无知,有着小生 产者的狭隘、自私的观念和习气。小说通过这几件事来表现,当我问他:“你为什么加入我们游击 队?”他说:“为啥不加入呢?你们都是好人啊,鬼子不打走,庄稼做不成!”他有着朴素的民族感 情。为了节省一点香油,弄出了乱子,表现了他的质朴善良和愚昧。他认为,干革命总可以为自己 捞点好处,拿了老百姓家的一根牛绳这件事表现了他有着自私的观念和习气。 “差半车麦秸”参加游击队后,在集体斗争生活中受到了教育和锻炼,使他从昏睡中觉醒并奋 起抗争,他改掉了说土匪黑话的恶习,习惯了“同志”这个称呼,从有些胆怯到主动要求当探子。 从一字不识到会认三十个字,最后成为一名勇敢干练的革命战士。 四、细节描写是文学作品中不可或缺的元素,结合课后练习,找出文章中的细节描写,并说说 这样描写的作用? 讨论并归纳: (1)、“他拭去了眼角上的白色分泌物„„这地是一脚踩出油的好地” 从“捻、看、闻、品”这些动词我们可以看出”差半车麦秸”对土地的眷念,也表达了他的质 朴及对和平的向往。 (2) “差半车麦秸”就擤了一把鼻涕,,一弯腰抹在鞋尖上„„干的地方微微发亮。 “他吃的又快又多„„葱叶子同牙花子从一个同志的头上飞了过去。” 这两段读起来是有点令人恶心,但又非常的真实,表现了他是个土生土长的农民,举止粗俗, 不讲卫生。正是这样的农民在革命队伍里受到了教育和锻炼,成为了出色的革命战士。 - 16 - (3)“在我的肩上轻轻拍了一下„„„像小孩子似的笑了起来” 这个细节把”差半车麦秸”的质朴,憨厚的特征表现的很充分,表明了他慢慢的开始接受新思 想新观念新称呼,只是开始时显得有些不习惯,先试探的叫一叫“同志”。 (4) “我看见他噙着小烟袋默默的坐了半天„„把小烟袋放到枕的东西下面就倒下去了” 他费劲了心思,只是为了把灯火吹灭,真令人捧腹,但对于一个曾是贫穷的农民来说,他时十 分心疼那些香油的,因为他闹不明白,睡觉点灯不是白费油吗?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他,令他坐卧 不安,他又不敢直截了当的把火吹灭,而是采用了迂回的办法,这表现出主人公的质朴而又无知。 五、“差半车麦秸”出场之前,课文先写游击队员用”差半车麦秸”这个外号互相打趣,以及 由小烟袋引出的生活片断,阅读课文,说说这样写的好处时什么? 讨论及归纳: 制造悬念,引起阅读的兴趣:这”差半车麦秸”到底是谁?为什么有这么怪的绰号?他为什么 离开我们?他有哪些奇特的经历?游击队员们为什么还这么想念他?等等。 六、本文语言风趣幽默,善用群众口语,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是试举例说明。 “可是”差半车麦秸”自己却不笑,他搔了搔头发,顺便用手往脖子一摸,摸出来一个虱子, 又用指头捻了一下,送到嘴里“格崩”一声咬死了” 捉虱子的一整套动作,读起来极富地方特色。 - 17 - 志贺直哉 1. 正确对待待孩子的兴趣爱好,尊重个性发展。 2. 从不同角度解读小说。 3. 心理活动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1. 重点:学习如何善待他们 2. 难点:体味传神的心理描写。 一课时 读课文,掌握课文出现的生词。 作者简介 故事采用倒叙的方法。 第一段中说“自从发生了这件事以后,清卫兵和葫芦就断了关系”,课文中间部分叙述了“这 件事”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写对葫芦的痴迷。 第二部分:写坚持自己的审美标准而被父亲呵叱。 第三部分:写父亲砸碎了他心爱的葫芦,也彻底毁了一个孩子了兴趣爱好。 2. 课文中哪些地方写他对葫芦的痴迷?你认为哪个地方写得最传神? 讨论并归纳: 他对卖葫芦的店铺特别钟情,总是呆呆地站在门前望,他所居住的小镇,所有的葫芦都已被他 一一看过;他制作加工葫芦的技术很娴熟;把秃头当成葫芦;能在二十来个当中发现一个特别的。 3. 花一毛钱最张以六百元的高价卖出,这说明了什么?这个结果与前文的哪些内容构成 对比? 讨论并归纳: 这说明他具有独到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与前面父亲对他的审美观的否定构成对比,同时批 判了长辈的专断行为使一个孩子失去了自己原有的爱好和能力。 4. 如何理解文末父亲对其新爱好的态度? 父亲仍无法理解他的爱好,使我们不得不担心,他的这项喜好又能坚持多久? 5. 从文中找出清兵神态描写的句子,分析其作用。 6. 请谈谈你读完这篇小说后的感受 完成课后练习 - 18 - 鲁迅 (一)知识教学点 1.语言的感情色彩 2.掌握驳论文的文体知识 . (二)能力调练点 能用道理说服别人。 (三)德育渗透点 培养学生的自信力,增强爱国主义精神。 (四)美育渗透点 ’ 感受“中国脊梁”的传统美德。 讲授法、讨论法 1.重点:文章的驳论方式——驳论证 2.难点 为什么本文从反驳对方的论证,即指出其论据不能证明其论点为“突破口”? 3.疑点 有人慨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中的“中国人”实质指什么人?什么样的人才能算真正 的中国人? 4.解决办法 可采用列图表的方式帮助学生理清文章思路。 2课时 录音机,磁带。 1.掌握驳论文的文体知识。 2.能整体把握课文,研讨课文一、二部分。 文章批驳了“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这种错误论调,学习时要能领会文章驳论证和驳论点 的方法。 (1)简介“九?一八”事变与本文的写作背景。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突然向沈阳进攻,蒋介石下令不许抵抗,国民党军队不 战而逃,不到半年,日本帝国主义就占领了我东北三省。而国民党政府腐败无能,采取不抵抗政策, “南京政府束手无策”“单会去哀求国联”,“国联”即“国际联盟”的简称,是英法等帝国主义 国家瓜分世界和调节相互矛盾,于1920年成立的国际组织。鲁迅指出“国联却正和日本是一伙”。“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多次向国联申诉,要求制止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但国联采取了 袒护日本的立场,它派出的调查团到我国东北调查后,在发表的《国联调查团报告》中,指出日本 发动“九?一八”事变并非“合法之自卫手段”,但居然承认日本在中国东北的特殊利益,国联对 日本的侵略不采取任何制裁的措施。蒋介石向国联哀求,实际上就是向日本帝国主义哀求,充分地 - 19 - 揭露了蒋介石屈膝投降的奴才相。哀求国联无效后,一些国民党官僚和“社会名流”,以祈祷“解 救国难”为名,多次在一些大城市举办“时轮金刚法会”等,“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因此, 在当时有些人便散布对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 针对上述情况鲁迅于1934年9月25日,正是“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后,为批驳这种错误论调,鼓舞民族的自信心写了这篇文章。 题目“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一反问句,意即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的作 品很多,有小说集《呐喊》《彷徨》等,散文集《朝花夕拾》,诗歌集《野草》,杂文集《二心集》 《而已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集》等。本文选自《且介亭杂文集》。 : (1)解释下列词语: 玄虚:用使人迷惑的形式来掩盖真相的欺骗手段。 渺茫:因没有把握而难以预期。 诓骗:用谎话骗人。 怀古伤今:怀古,追念古代的事情。 为民请命:请命,代人请求保全生命或解除困苦。 (2)(见前面“九?一八”事变与本文的写作背景) (3)驳论文简介 议论文是阐明客观事物的道理,表明作者见解或主张的文章。 议论文从论证的方式看,一般可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立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提 出并阐明自己的见解或主张。驳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发表议论,批驳片面的、错误的、甚至 反动的见解或主张。 一般说来。批驳对方的论点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直接批驳对方的论点,即先举出对方的 荒谬论点,然后用正确的道理和确凿的事实直接加以批驳,揭示谎言同事实、谬论同真理之间的矛 盾。二是通过批驳对方的论据来驳倒对方的论点。论据是支撑论点的,论据驳倒了,论点也就站不 住脚了。三是通过批驳对方的论证来驳倒对方的论点。论述一个伺题,论点和论据之间必须有内在 的逻辑关系,否则论点就站不住脚。通过驳论证来驳论点,就是揭穿对方的论据与论点之间没有内 在的逻辑联系,即所持论据证明不了论点,其论点并不能由论据推出。 . 在议论过程中 所揭示的要旨 部 所起的 分号 段号 作用 揭示对方论点和暗示对方的论证以偏概 一 1-论据 全 2 指出对方论据只能证明 二 3-直接反驳对方的中国人 5 论证 失掉了“他信力”,发展 着“自欺 力”,而不能证明失掉了 “自信 力”。 - 20 - 间接反驳对方的提出论点:说中国人失掉 三 6-论证 了自信 8 (正面立论) 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 可,倘若 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 蔑。 作出结论,指出要评价自信力的有无应 四 9 评价方 看“中国 法 的脊梁”,不应以偏概全。 (1)这两段话中,揭示了对方什么谬论论点?什么论据?哪些语句最富于讽刺意味? [明确]谬论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谬论论据: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不久就不再自夸了;现在既不夸自己, 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 其中“只希望着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等句最富于讽刺意味,揭露了国民 党政府面对日本侵略“只会哀求国联”,采取坚决不抵抗政策的卖国投降的本质。 (2)文中反复承认“是事实”“也是事实”“却也是事实”,与原文的批判有什么关系? [明确]有着前后照应的关系。 [明确]因为谬论论据都是被作者给予肯定的事实,谬论论点表面看上去似乎也正确,那么 要想驳斥这一观点,最好的方法自然是揭穿对方的论据与论点之间没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即驳论证 了。 ’ 。 本节课着重分析了课文的逐层推进的论证层次,找出了谬论论据和论点及驳斥方式。 继续阅读课文,找出作者的正面观点。 在整体把握课文的基础上,研讨课文三、四部分。 ‘ 文章在批驳对方论证的基础上作了正面立论:“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 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1.指名朗读6—8段,要求学生思考:文章在批驳对方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什么样的观点? [明确]文章6—8段间接驳斥了对方的论证,即谬论论据上所说的“自夸”“只希望国联” “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的是不能代表当时广大人民利益的国民党官僚和所谓的“社会名流”。 他们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人,他们是中国的败类。而真正的中国人在国难当头时,应是“埋头 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的,我国自古以来就不泛这样的人,他们才是“中 国的脊梁”,“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赴后继的战斗。”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正确的观 点:“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2.你能举出一些具体事例来证明作者的观点吗? [举例]‘‘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于9月20日和22日连续发表宣言,提出“组织群众的反帝运动,发动群众斗争,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的战斗号召。在党的号召和领导下, - 21 - 全国掀起声势浩大的抗日运动,坚决反对蒋介石政府的不抵抗政策。1931年9月至12月,曾发生 三次规模很大的学生请愿运动。 3.作者指出应如何评价中国人?齐读文章最后一段。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 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4.鲁迅为什么反复强调“中国人的脊梁”? [明确]因为只有称得上“脊梁”的才算得是真正意义的中国人,为人民着想,代表最广大 人民的利益,永远也不会失掉自信力。评价中国人应该去评价这部分人,在当时只有中国共产党和 广大的抗日军民才能算是“中国的脊梁”,而不是开头提到的“自夸„”“只希望国联„“一味求 神拜佛,怀古伤今”的国民党官僚和“社会名流”。文章最后再次强调了上段所立的观点。 本文以驳论证的方式逐层推进地批驳了“九?一八”事变三周年后,有些人慨叹的“中国 人失掉自信力了”的谬论。揭露了国民党政府的卖国投降本质,肯定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广大 抗日军民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文章语言犀利、带有强烈的讽刺意味,如“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 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作者指出还是一种“自欺力”, 揭露了蒋介石“坚决不抵抗”的卖国投降本质。 整理完成课后练习 - 22 - 邓拓 1. 引用典籍一一否定敌论的写法 2. 理解“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区别。 3. 领会本文说理语言的特色。 重点难点 1. 重点:驳论文的特点。 2. 难点: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区别。 一课时 朗读课文,积累生字词。 作者简介 1. 自读课文,理出课文的结构提纲。 讨论并归纳:课文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提出“历史的真实和舞台艺术的真实,有时距离很大,谁要是把戏当成历史,那就 不免要上当”的观点。 第二部分:介绍《吴汉杀妻》。 第三部分:用汉代的历史典籍为证据一一否定“吴汉杀妻”的历史真实性。 第四部分:不应该捏造情节,胡乱编造历史剧。 2. 课文用哪些证据否定了“吴汉杀妻”的历史真实性?其中哪一条证据是最重要的,最 有说服力的? 讨论并归纳: 课文引用了《后汉记》和《东观记》中的四则史料,证明了吴汉不是王莽的女婿;吴汉的家庭 关系正常,吴汉的夫人的名位正常,不会有杀妻的变故;但这些并不是最有说服力的。而是在汉代 的典籍里,找不到吴汉杀妻的根据,如果吴汉杀妻,那么《后汉书》一定有记载,《后汉书》没有 记载,所以吴汉没有杀妻,通过这样的演绎推论证明吴汉没有杀妻才最使人信服。 3. 利用工具书疏通文中所引用的古文的文意。 4. 作者引经据典证明“吴汉杀妻”是无稽之谈,他的写作目的是什? 明确:他想说明历史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是有距离的,谁要把看戏当成读历史,那就不免要上 当。另一方面,把历史故事编成戏剧虽不必要照搬史实,但也不能无中生有,捏造情节。 作者运用了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作者引用汉代的历史典籍中有关记载证明吴汉与王莽及 女儿毫无关系,边引典籍边分析边讲道理,所引历史典籍一条比一条更有说服力。 本文是针对那种不顾历史事实,捏造情节而扰乱视听的现象而写的,作者说明语言逻辑性强, 准确、鲜明,例如在介绍“吴汉杀妻”的情节之后,作者鲜明地指出“根本不符合历史事实”“完 全找不到”。在第四段中作者用了一连串的否定词“不是”“并没有”“更没有”“并非是”。读 来令人无法辩驳。本文语言很讲分寸,如“历史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有时距离很大”中的“有时” 完成课后练习 - 23 - - 24 - 金克木 教学目标 1. 领会作者要告诉人们的道理,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2. 学习作者从小故事中挖掘出新道理的写法。 重点难点 1. 重点:领会文中所蕴含的道理。 2. 难点:培养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 预习 二、 导入 作者简介 三、 课文分析 1. 作者对哪两个流传的故事提出质疑?请概括这两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明确: 第一个故事讲的是人们嘲笑牛顿开了大小两个猫洞是脱离实际,是认死理不灵活。 第二个故事讲的是晏子使楚,楚国开了了小门,结果反被晏子说成是到狗国才钻狗洞而自取其 辱。 2. 作者怎样推断这两个故事靠不住的。 作者认为牛顿家世并非贫寒,养猫之事有仆人照看,何劳他费神。 作者认为晏子出使并非一个人徒步,根本显不出其身高来,再者城墙不是纸糊的,特为晏子开 一个小门谈何容易。 由此看来作者敢于打破常人的思维定势,有新的发现,新的思考。 3. 作者不论其真假,从流传的故事中挖掘出了什么新的道理。 在第一个故事中,作者认为人们笑话牛顿认死理、不灵活,只是从人的方面考虑问题,一洞两 用,省时省力。而却没有从猫的角度考虑问题,对猫来说,两个洞更方便。作者在这里以猫喻人, 隐喻要有人本思想,要关心弱势群体。 在第二个故事中,人们通常会认为晏子说的对。而作者以常人家里有中门和侧门之分,孔庙门 的大小开否一直是和进出的人的名位身份有关的,得出楚国是以等级观念看待门的大小,而晏子则 是以实际需要出发,大国开大门这样一人全新的解释。 4. 这篇课文看似拉拉杂杂,由大小猫洞谈到大小城门,再到文庙的大门及“状元桥”, 作者究竟要告诉读者什么?谈谈你的看法。 人人皆知的故事,人人都可认可的道理,人人都觉得不可能再有其他的答案,而作者都看到了, 悟到了,作者想通过对两个故事的分析告诉我们考虑问题要全面,不以仅以人的主观或只从一个角 度出发,世间万物都是错综复杂的,不能简单处理,主观臆断。 四、 品味本文的语言特点 叙事议论融为一体,语言犀利,论证严密,联想丰富,内容丰富,但短小精悍,富有哲理。 五、 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 卡尔萨根 1. 要永葆好奇心,对生活和学习的各种问题寻根究底。 2. 学习话题的针对性。 - 25 - 1. 重点:理解题目的含义。 2. 难点:学习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论证方式。 一课时 二、 作者简介 1. 阅读课文,说说这篇文章的题目是什么意思? 讨论归纳:世上只要称得上是问题的,都表明对理解世界的渴望,都有探索的价值,不管提问 的是成年人还是孩子。 2. 作者是针对哪些现象来谈论这一话题的? 讨论并归纳: 作者是针对:幼儿园或一年级的学生很好奇,爱动脑筋,爱思考,常问一些连续的问题,他们 从没听说过什么叫“傻瓜式”的问题。但到了 高中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高中物理选修31全套教案高中英语研修观课报告高中物理学习方法和技巧高中数学说课稿范文 ,他们失去了大部分好奇心,他们担心提出“傻 瓜”问题;他们愿意接受不充分的答案;不提连续性的问题,这一现象。 3.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讨论归纳: (1) 来自同学的不许杰出的压力 (2) 学生从社会学来的短期满足 (3) 学生对自己的期望太低 (4) 讨论科学问题很少有回报,少数人会被贬为傻子或书呆子 (5) 最重要的是成年人讨厌孩子提出科学问题;并常以生气或嘲弄的态度对待。 4. 那么应该怎样对待孩子的提问呢? 讨论并归纳: (1) 如果对答案有想法,可以试着解答 (2) 不知道答案的,可以查百科全书 (3) 没有百科全书的,可以上图书馆 (4) 鼓励孩子去发现答案。 1. 他们从没有听过什么叫“傻瓜式”的问题 2. 他们记住了“事实”,但总的来说,发现的喜悦,事实被后的灵魂已经离开了他们。 3. 再有几次像这样的经历,就又有一个孩子离开了科学。 4. 聪明的,好奇的孩子是国家和世界的财富。 讨论归纳: 1.“他们”是指那些幼儿园或一年级比较小的孩子,他们天真,毫无顾忌,他们不会揣摩成 年人对他们发问的态度,他们并不拍别人称他们的问题为“傻瓜式”的问题,他们没有听说过也不 理解什么是傻瓜式的问题,正是这一点使他们毫无拘束地提一连串的问题。 2.“他们”是指高中高年级的学生,他们渐渐失去了好奇心,失去了发问的兴趣,他们只会 死记硬背最后的结果,把结果当成教条记诵,“事实被后的灵魂”指这个事实是如何被提出来的, 如何去研究,如何得出结论的一系列过程,而这一系死过程是多么让人兴奋喜悦,但是他们与这发 现的喜悦无缘,因为他们没有好奇心,不会发问。 3.作者非常痛心,“这样的经历”是指:孩子的提问被大人嘲笑,经过几次这样的经历他对 科学再也不感兴趣了,再没有发问的兴致了,未来的科学将要断送在我们手中。 - 26 - 4.作者这里说的“聪明的、好奇的孩子”应该是指所有的孩子,作者认为孩子是天生的科学 家,我们认真对待孩子,就像对待国家和人类的未来。孩子的好奇心要得到细心的照顾、呵护和鼓 励,而仅是鼓励还不够,还要给他们关键的进行思考的工具,谁把握住孩子的现在,谁玉把握住了 国家和世界的未来。 作者是如何展开议论的 文章的结构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作者先从儿童到青少年好奇心的变化这 一现象提出问题,针对这一现象分析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最后提出解快问题的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呼吁呵护和 鼓励孩子的好奇心。 完成课后练习 - 27 - 13. (19) 廖承志 1. 理解本文的思想感情 2. 体会文章的语言特点 1. 重点:从不同的角度劝说的同时反驳对方的言论 2. 难点:文言色彩浓厚 一课时 作者简介 1. 这封信意在劝说蒋经国为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做出贡献,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来劝说 的? 讨论并归纳: 主要从三个角度来劝说的:从大势所趋,民心所向及亚太地区局势稳定和世界和平角度来劝说; 从回顾国共两党的合作历史,希望两党再次合作,共图振兴中华大业的角度来劝说;从忠孝角度劝 说。 2. 作者反驳了哪能些不利祖国和平统一的言论? 讨论并归纳: “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的三不政策;“罪人”“投降”“屈事”“吃亏”“上当”“以三民主 义统一中国”等。 3. 课文中“愿弟慎思”“愿弟再思”“愿弟三思”这三句话对内容的推进和感情的表达起 了什么作用? 讨论并归纳: 第三段:作者认为祖国和平统一是千秋功业,如果顺应历史面动,将受世人推崇,名留青史; 如果逆历史潮流则将难辞其咎。何去何从希望经国谨慎思考。 第四段:作者认为国共两党曾有过两次成功的合作,都给国家民族做出巨大的贡献,希望经国 先生负起第三次国共合作的大任。这也是事关国民党的兴亡绝续,希望经国先生审时度势,作出正 确的选择。 第五段:作者肯定蒋经国先生的一片孝心,希望能扩大为民族,实践于统一大业,做个忠孝两 全之人。 作者从两岸,及亚太局势谈起,再谈国共合作的历史及国民党的前途,最后谈到有关忠孝的问 题。从大久落笔,最后落到个人,句句是为对方设想,内容上环环想扣,结构是以此作结,结构严 谨。 4. 说说下列语句的含义,体会本文的语言特点。 , 局促东隅,终非大计 , 如迁延不决,或委之异日,不仅徒生困扰,吾弟亦将难辞其咎 , 岁月不居,来日苦短,夜长梦多,时不我与 , 遥望南天,不禁神驰,书不尽言,诸希珍重,伫候复音。 讨论并归纳: , 处在狭小的台湾岛上,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希望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为祖国和平统一作 出贡献, - 28 - , 如果再犹豫不决,或者推到将来,这样不仅空生烦恼,你也将难以推卸应有的责任。 ,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时间不多了,赶快行动起来,免得夜长梦多。 , 表达深切怀念,亲切关怀之意。 以上句子言简意赅,短句为主,表达急切之怀情。文言色彩浓厚,表现了深厚的语言功底。 本书信写的是作者为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与蒋经国进行的推心置腹的恳谈。 完成课后练习。 - 29 - 14 (20) 刘亚洲 1. 理解父辈的殷切希望。 2. 选用大量事例的方法 3. 理解文中富有哲理的语言 1. 重点:理解信中饱含对儿子的一片深情 2. 难点:赏析有关精彩语段 一课时 二、 作者简介 , 文中父亲肯定了儿子的哪些优点,又提出了哪些希望。 明确:父亲首先肯定了儿子最大的优点是心地善良,对大自然,对所有的生命充满爱心。决不干些 弄虚作假的事。父亲认为儿子的另一个优点是具有平民思想。比如对胡同特别感兴趣,不喜欢搞特 殊化,对家庭和附加于家庭上的东西没兴趣。 父亲重视的是儿子的思想品质,而不仅是他的学业,这很值得我们深思的。 父亲又提出了两点希望:一是应有博大的胸怀。要豁达,要跨跃心理的雄关,要征服自己,不要纠 缠于一些小事。二是要有铁一般的意志,这是针对儿子小事尚可,中事不够,大事就不够提出的, 希望儿子成为坚强者能办大事。 这两点希望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一片深情,希望儿子不断完善自我,这也是对我们广大青少年提出 的要求。 , 信中举了哪些事例,举出你印象最深的谈谈感受。 (1)为了说明儿子心地善良,作者举了儿子四岁时见人摘花、砍树就生气;直到今天为保护海洋 生物而不吃鱼,考试做错题而已从同桌得知正确答案而不改。 可以看出父亲对儿子十分关注,对十年前的事情还记忆犹新。在叙述中父亲如数家珍,赞赏之情溢 于言表。作者还将自己同儿子进行对照,反省自自。 (2)在信的开头,为了激励儿子积极进取,举了“我和你妈妈”“你爷爷”“你外公”十五、六岁 就参军的事例,还有甘罗,刘胡兰的事迹。 举这些事例,希望儿子从小胸怀大志,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精彩人生,可以看出父亲的良苦用心。 (3)举儿子对胡同文化特别兴趣,不搞特殊化,不炫耀自己的家庭。 在儿子的诸多优点中,作者特别珍视这个优点,作者主为平民思想是现代化和现政治最重要的灵魂。 可以看出儿子正是受了家庭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才具有了这个特点。这个事例看似平凡,但给人深 思。 (4)举了儿子在意别人的批评,别人的看法,无端地被一些小事所困扰。父亲表达了自怀的担忧, 用了邓小平三次栽倒三次站起来的事例启发儿子要战胜自我,超越自我。 文中有很多可以做为名言警句的段落,请摘录你喜欢的,并加以分析。 , 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也没有相同的人生之旅。 , 人心如海,世事如烟,偏你心中是一片净土。 , 在狼面前是羊,在羊面前是狼,这其实是一种不平等。当别人强大时,用谄媚取悦对方; 当自己强大时,用作践别人来取悦自己。 , 你就是你,你不是别人,先做自己,再做别人。有些父母希望孩子做这个做那个,其实是 - 30 - 在孩子身上寻找自己。 , 应有博大的胸怀。天空大,比天空还大的是人心。 , 放得下,拿得起,举泰山如茶几。 , 聪明是一种才富,意志是更大的财富。聪明人办小事,坚强者办大事。战斗最难坚持的是 最后三分钟。 本文表达了父辈对儿子的殷切希望,在字里行间我们真切体会到父亲对儿子的一片深情。 - 31 - 15 (21) 苏霍姆林斯基 1. 通过阅读,整体把握文章意思,品味含义深刻的语句。 2. 体会运用小故事阐述道理的这一写法的好处。 3. 了解爱情的特质,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1. 重点:体会运用小故事阐述道理这一写法的好处。 2. 难点:品味含义深刻的语句,了解爱情的特质,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 (一) 教学准备阶段: 1.准备《爱情是什么》音乐,并纳入多媒体 课件 超市陈列培训课件免费下载搭石ppt课件免费下载公安保密教育课件下载病媒生物防治课件 可下载高中数学必修四课件打包下载 。现在的语文教学以不同于以往的教学 模式,教师应调集各方面的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 (二)整个教学过程叙述: 本节课主要为语文教学活动,教材“致女儿的信”内容共一课时。本节课的内容四十五分 钟完成。 需要对学生分组,前后桌4人一组,每组包括能力不同的学生,设组长1名,中心发言人 1名,其他人可适时补充,组长主要肩负引领和鼓舞同学学习积极性责任。 为顺利实施本节课,教师除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教育理念外,还应具备一定的电脑操 作能力。 具体教学过程设计如下,大体分为五个环节来完成: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听歌曲《爱情是什么》,教师导入,爱情的歌被无数人吟唱过,爱情的故事经无数人传诵 过,但爱情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可能在涉世未深的你头脑中翻腾过好多次,今天我们就学习一下,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为他女儿解答这个问题时写的一封信,你们肯定会从其中获得 很多教益。(教师板书课题) (说明:教师首先要创设一种情景,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使课堂教学 氛围与课文的内容和谐统一,引导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的境界,奠定教学成功的基础) :出示目标,整体感知: 1.出示教学目标。 2.整体感知课文,教师配乐范读课文。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1) 课文中提到上帝在创造人后,先后三次来到人间,他从人的眼神中先后读到哪三种 不同东西?前两次他的反映是怎样的?为什么?最后一次上帝的表现是又怎样的?为什么会这样 呢? (2)作者认为的爱情又是什么呢?请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语句。 (说明: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又是教学的落脚点。学生必须速记并能够复述,以明 确学习任务。带问题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结构。这些工作主要由学生自己做, 教师只作点拨指导,来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 :研读赏析,探究质疑: 1.作为著名教育家的苏霍林姆斯基,再给十四岁的女儿写这封信时,用语通俗易懂,但 又有许多的语句充满了哲理,蕴含着深刻的含义。请你快速阅读课文,找出这样的句子,结合课文 谈一谈自己的认识。 2.作者为什么把爱情、忠诚、心灵的追念放在一起解释爱情,这三者有什么联系,可不 可去掉其中一个? 3.作者为什么用一个童话故事给女儿解释:什么是爱情,为什么不直接告诉女儿? - 32 - (说明:根据教学的需要,教师讲述一至两个有代表性的语段,做到突出重点、解除难点, 消除难点、把握特点,授学生以知识,同时在课文的讲述中要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学习思路、练 习的方式,使之奠定基本的知识,掌握学习的方法,形成自学的能力和求异创新思维的能力。) :拓展延伸: 作者在另一封给女儿的信中谈到自己对爱情的认识:“人的爱情应当不仅是美好、诚实、 坚贞的,同时也应该是理智和慎重的、机警和严肃的只有那样的爱情才能带来欢乐和幸福。”深入 理解这段话的含义,结合现在部分中学生存在的早恋问题,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说明:这一环节,是在以上环节的基础上,指导训练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进行实 践、练习,进而使知识得以巩固和扩展,进一步认识到爱情这种感情,是需要慎重对待的。) :梳理小结: 1.爱情是人类永恒的美和力量,是人类种族的生命力永不衰败的纽带。 2.只有人才能爱,只有以人的方式去爱的人,才成为真正的人,每个人都应该善待这份 爱。 (说明:梳理小结主要是引导学生紧扣板书提纲,梳理文章结构,概括文章中心,让学生 对文章有个整体感,从而训练学生的概括、综合分析能力。) 1.把读一读,释一释写两遍。(p48页) 2.以“善待自己的感情”为题写一篇二百字左右的短文 。 (一)“五环节”的教学模式,重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在 “讲”的基础上,启发学生的“学”,使学生在读、思、议、评的过程中完成知识的迁移,形成自 学能力。然后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让学生参与“练”,依据教材的内容练读、练写、练听、练说, 从而训练思维,发现规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二)因为本篇是涉及到“爱情”,对中学生来讲这是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所以在教学的第 四个环节,一开始学生有些畏首畏脚,当学生开始热烈讨论时,时间显得有些仓促,教师在这个环 节还要进一步的调试,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 33 - 16 (22)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近代史上外国资本主义发动的第二次侵略中国的战争。本课应重点把握几 个特点:第一、这次战争是外国资本主义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而发动的,是第 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第二、这次战争武装侵略中国的国家除英国外,法国也加人进侵略者的行列, 俄国、美国以调停人自居,实际上充当了英、法的帮凶,是几个资本主义列强共同宰割中国的历史。 第三、英、法、俄、美等国家,在武装侵略的基础上,又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加 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第四、中华民族有着光荣的反抗侵略的传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广大人民群众,爱国官兵奋起反抗,英勇斗争,与清政府的妥协投降形成鲜明对照。是对学生进行 思想教育的好材料。此外,本课的备课,一定要注意历史的连续性,与本课内容有密切联系的历史 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和“19世纪60年代清朝政局的变动”,备课时应注意这些内容的结合。 1.基础知识:英、法、美企图扩大侵略权益;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开始;英法联军攻占广州、 天津、北京;《天津条约》的签订;火烧圆明园;《北京条约》的签订;沙俄侵占我国大片领土。 2.思想教育:?通过讲述外国资本主义的野蛮侵略和掠夺,使学生认识到这种野蛮的侵略和 掠夺,是中国近代开始落伍的根本原因。?通过讲述人民群众和爱国官兵的英勇斗争,使学生进一 步认识到中国人民敢于反抗侵略的英雄气概和坚强决心,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能力培养:?通过对第二鸦片战争爆发原因的探索,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通过对不平 等条约内容的分析,提高学生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重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经过;《天津条约》;《北京条约》;沙俄侵占中国领土。 难点:英法为什么要再次发动战争? 讲述与课堂讨论相结合,辅之以录像手段。 (导人)北京的西郊,曾有一处规模浩大,金壁辉煌的清代皇家园林,它就是号称“万园之园” 的圆明园。130多年前,一伙强盗闯入圆明园,他们大肆洗劫之后,为了掩盖其罪行,一把火烧毁 了这座名园。今天,当我们漫步在圆明园的废墟上,沉思在断壁残垣的遗迹旁,心中总是忘不了那 一把罪恶之火。这节课我们就来讲点燃这把罪恶之火的第二次鸦片战争。 一、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板书) ].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的原因(板书) (课堂讨论一:英、法为什么要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为引导学生讨论,教师可给学生介绍几 条材料) 材料1:1854年夏,英、法、美三国提出修改条约(《南京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 主要要求有三点:中国全境开放通商,至少长江可自由航行;外国公使进驻北京;鸦片贸易合法化。 1856年,美国公使再次提出修改条约的要求,“修约”的要求被清政府拒绝。 材料2:清政府拒绝“修约”后,英国公使宣称“除非有一个武力示威的支持和强迫,是得不 到条约的修改或通商以及贸易情况的改善。” 材料3:1856年10月,广东水师登上一艘曾在香港注册,但已过期的中国船“亚罗号”,逮捕 了船上两名海盗和有走私嫌疑的船员。英国公使包令也承认,这艘船“法律上不能予以保护。”可 英国政府却指示他“决不让步,决不放过一件小事。” 材料4:英国驻广州领事巴夏礼致函两广总督叶名琛,捏造事实,提出释放被捕人犯,向英方 赔礼道歉的要求。叶名琛据实驳斥,但不久即妥协退让,同意英方要求。可英方拒绝接受人犯,英 舰悍然开进内河,点燃战火。 (通过对以上材料的分析和引导,使学生实现这样的恩维轨迹:英国等提出“修约”,目的是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第二、以“武力示威”来强迫修改条约,“改善”通商和贸 - 34 - 易情况,是西方列强贯用的伎俩,其实质就是侵略。第三,既然实质是侵略,亚罗号事件就只不过 是发动战争的借口。由此得出结论:外国侵略者妄图扩大在中国的侵略权益,加紧对中国的掠夺是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2.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板书) 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年,英法联合出兵,攻陷广州。广 州附近几万人奋起自卫。 二、英法联军进攻天津(板书) 1.英法联军攻陷大沽和天津(板书) 英法联军为了更快迫使清政府就范,决定沿海北上,进攻大沽。大沽炮台是海河的人海口,天 津的门户,大沽一失,天津就危急,并威胁北京。但这时,咸丰皇帝仍然把主要力量对付风起云涌 的人民革命,而对英法侵略军则采取“柔远之方”,因此寄希望于俄美的“调停”,没有认真备战。 5月,英法联军进攻大沽炮台,守军将士英勇还击,但由于统兵将领的逃跑,大沽炮台终于失陷。 紧接着,联军攻占了天津,并扬言进攻北京。清政府慌忙派大臣赴天津谈判求和。 2.《天津条约》的签订(板书) 1858年,俄美英法先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天津条约》。条约规定了外国公使可进驻北京;增 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英法两国还得到巨 额赔款。条约签订后,联军退出了天津。 三、进攻北京和火烧圆明园(板书) 1.大沽之战(板书) 《天津条约》签订后,远在欧洲的马克思就预料到英法不会满足既得利益,断言:“这个条约 不仅不能巩固和平,反而使战争必然重起。”事实正是如此,联军退回海上后,清政府重修大沽炮 台,并派重兵把守。1859年,英法蓄意利用换约之机,重新挑起战端,向中国进行更多的勒索。 这年6月,联军不顾清政府规定的进京路线,派军舰炸毁海河口拦河铁链,再次袭击大沽炮台。守 卫炮台的爱国官兵,沉着应战,奋起反击,直隶提督史荣椿临危不惧,指挥若定,后来中炮牺牲。 炮台附近的人民冒着枪林弹雨为战士们送饼送面,表现了高度的爱国热情。经过一昼夜激战,敌舰 沉四艘,伤六艘,侵略军伤亡近500人,狼狈而逃。 大沽战败的消息传到伦敦,英国资产阶级政坛上一片喧嚣,叫嚷要对中国“实行大规模的报复。” 1860年,英军1万8千人,法军7千人,乘二百余艘舰船,于这年8月再次猛攻大沽,中国守军 奋力苦战,但大沽炮台最终失守。 2.火烧圆明园(板书) 大沽炮台失守后,联军攻占天津,并于这年10月,攻入北京。咸丰皇帝留下他的弟弟恭亲王奕诉与侵略者议和,自己逃往承德避暑山庄。英法联军野蛮地洗劫了天津和北京,并闯入北京西郊 的圆明园,他们大肆抢劫,每个军官和士兵的口袋和背包都塞满了金银财宝。为了掩盖罪行,侵略 军放火烧毁了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法国大作家雨果愤怒地谴责了这一震惊世界的暴行,宣称 这两个叫法兰西和英吉利的强盗,将来要交付历史的审判。(放映“火烧圆明园”的录像片断,并 指导学生阅读雨果给布特勒的信,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 3.《北京条约》的签订(板书) 1860年10月下旬,奕近在英法武力逼迫和沙俄挟制下,分别与英、法签订了《北京条约》。 条约规定: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增加 大量的赔款等等。至此,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了。 四、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板书) 1.沙俄对我国的疯狂侵略(板书)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俄国表面上充当调停人,实际上却趁火打劫,充当帮凶。1858年,沙 俄以武力相威胁,通过中俄《爱珲条约》,割占中国东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1860 年,通过中俄《北京条约》,又割占了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4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第 二次鸦片战争后,沙俄于1864年,通过《中俄勘分西北界约纪》,割占中国西北巴尔喀什湖以东以 - 35 - 南4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1881年,又通过《中俄改订条约》及以后的几个勘界议定书,割占中国 西部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这样,沙俄共割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其面积相当于三个法国,六个英国。沙俄是历史上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2.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板书) (课堂讨论二: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是什么?引导学生按照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分析方 法,通过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和中国被侵略的史实进行踪合分析,得出结论。最后教师明确指出)第 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外国侵略势力扩大到沿海各省并深入到长江中游; 资本主义列强加强了对清政府的影响和控制,使清朝政局发生了变化;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进 一步加深。通过本课小结,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资本主义列强正是通过多次这样的侵略和掠夺,使 自己成为富国和强国;中国也正是多次遭到这样的侵略,而延缓了文明、进步的发展进程。) (布置作业,略) - 36 - 17 23 老舍 1.阅读课文,细小体会戏剧语言的动作性这一特点。 2.了解《茶馆》卷轴画式的平面结构。 1.课外阅读课文。 2.引导学生把握阅读要点; (1)了解戏剧反映的时代背景。 (2)了解《茶馆》结构的独特性,与曹禹的《雷雨》作比较。 (3)认识《茶馆》作者以特殊的戏剧冲突表现主题的方法。 3.做“思考和练习”。 1教时(课前预习)。 阅读要求 课外阅读。 设计思考练习题(可由学生设计): 1 从第二幕开头的舞台说明看所反映的时代特征。 明确:舞台说明所反映的是1916年袁世凯死后,军阀割据,连年内战,民不聊生的社会 面貌。“裕泰”茶馆是北京城内硕果仅存的一家,可见军阀混战时期街市的冷落萧条,茶馆内设置 的时装美人广告画和“莫谈国事”的大字,可以联想到帝国主义的侵入和渗透,也看到了社会的动 荡不安。从茶馆的修理门面,预备开张,足见主人王利发的审时度势,随俗为变,善于经营的特点。 2.与曹禹的《雷雨》作比较,看《茶馆》结构的独特性。 明确:《茶馆》的戏剧结构是独特的,称为“图卷戏”。作品没有一个完整的情节线索,没 有贯穿始终的矛盾冲突,而是以众多人物的活动带动情节的发展。曹禹的《雷雨》与老舍的《茶馆》 反映的社会时代接近,都是话剧形式,但结构特点却截然不同。《雷雨》采用的是紧凑集中的戏剧 结构,作者巧妙运用了“回顾”和“穿插”的方法,把“现在的戏剧”和“过去的戏剧”交织在一 起,充分表现周鲁两家的矛盾冲突尖锐集中,剧情发展紧张激烈。 《茶馆》第二幕出场的人物有30多个,有台词的近20人,但这些人物没有明显的主次之分,每个人的台词都不多,在茶馆中一闪而过,各自说着自己的事情。剧中人物的活动,都是截取 他们在茶馆中的一个横断面。这无数个画面组织起来,便构成了一幅卷轴画,随着剧情逐步展开。 曹禹的《雷雨》人物不多,却关系复杂,有主有次,人物的语言动作都围绕着同一个矛盾展开。30 多年间周鲁两家的矛盾始终交织在一起,贯穿全剧。人物形象也在情节发展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再看情节。这一幕没有统一的剧情,人物虽多,但关系并不复杂。每个人的故事都是单一 的,人物之间的联系也基本上是单线的、小范围的。整个一幕剧就是由一个个发生在茶馆中的小情 节、小故事联成的,是平面展开的。《雷雨》第二幕中(课文部分)有台词的仅有5人却有夫妻、 父子、母子、兄弟、主仆等多种复杂的血缘关系,具有这些关系的人物又都溶在一个大的矛盾漩涡 之中,结构密如蛛网,戏剧性极强。 3.俗话说: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茶馆》第二幕中虽然集中了形形色色的人物,但他们 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具体的、针锋相对的冲突,人物与茶馆的兴衰也没有直接关系,那么,《茶 馆》的戏剧冲突是什么呢?主题又是怎样体现的呢? 明确:《茶馆》所采用的是特殊的戏剧冲突。剧中人物仿佛是在某种外力的作用下按照自 己的轨迹必然地运行,正直、善良的人无法摆脱厄运的袭击,那些异常活跃的社会渣滓,各自遵循 着自己的道德准则行事。作者把矛盾的焦点直接指向那个旧时代,人物与人物之间每一个小的冲突 都暗示了人民与旧时代的冲突。如李三的报怨,巡警的勒索,难民的哀告,逃兵的蛮横,都表现了 帝国主义指使的军阀混战给社会造成的黑暗,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这种“剪影式”的新尝试,展现了清末社会的众生相,深刻地反映了帝国主义的渗透、侵 - 37 - 略和封建统治的荒淫、腐败所造成的农民破产,市民贫困和社会黑暗。表明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日 即将来临。 4.从欣赏老舍作品的角度看作者语言上的幽默风格。 明确:作品写了“那些年代的啼笑皆非的形形色色”。作者把对黑暗社会的讽刺、批判与 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联系起来,在微笑中蕴藏着严肃和悲哀,这和寓庄于谐的幽默 风格,给读者留下了深长的回味和思考。如唐铁嘴夸耀自己抽白面的对话,看起来滑稽可笑,却会 激起人们对帝国主义侵略的仇恨;王利发问报童“有不打仗的新闻没有”,也像一句玩笑话,都表 现出人民对动荡时局的不满;又如松二爷看见宋恩子和吴祥子仍穿着灰色大衫,外罩青布马褂说: “我看见您二位的灰大褂呀,就想起了前清的事儿!”。表现出松二爷的怀旧情绪,也讽刺了辛亥革 命的不彻底。 布置作业: 1.做“思考和练习”一、二、三。 2.有时间有条件的,看《茶馆》全剧或原著。 补充材料 (介绍老舍及作品)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1899年2月3日生在北京一个贫民家庭里。老舍7岁进私塾,10岁进市立小学,1913年考入北京师范学校,读书期间受古典文学熏陶,开始用文言 学习作诗和散文。1917年毕业后即任小学校长。“五四”运动后,用白话文试作了第一篇短篇小说 《小铃儿》。1924年赴英国,在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任中文讲师。陆续写出了《老张的哲学》《赵子 曰》《二马》等3部具有讽刺、幽默、滑稽特色的长篇小说,提供了现代小说史上最早的讽刺性的 长篇体制。1930年春回国后任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教授。1936年夏,老舍辞去教职,从事专业写作,完成了著名的小说《骆驼祥子》,赢得了巨大的声誉。“七七”事变,他离别妻子儿女, 只身辗转去武汉、重庆,勇敢地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的洪流,主持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工作。 他特别重视话剧创作,1939年至1943年间,独立完成或与人合著的剧本就有《残雾》《张 自忠》《归去来兮》等九部。1946年与曹禹赴美讲学,写完了100万字的巨著《四世同堂》的最后 一部及其他作品。1949年回国。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等职。1951年获得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的“人民艺术家”的称号。“文革”开始后,受到残酷迫害,于1966年8月24日含恨自尽。 老舍是我国“五?四”以来新文学的开拓者之一,现代杰出的语言艺术家,享有世界声誉 的爱国主义作家,人民艺术家。他以小说、剧作和曲艺著称于世,在散文、诗歌、杂文方面也取得 了卓越成就;一生写下10多部长篇小说,70多部(篇)中短篇小说,30多部剧作,一部4000行的长诗和近300首短诗,近20部译著等,共800多万字。他的作品丰富了世界进步文学的宝库。 单元检测题 (24) 一、语法部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汉字注音: 汗涔涔( )亲戚( )沉吟( )伺候( ) (cè)隐 祈 (dǎo) 咆哮( ) (xián)冤 (fú shì)婆婆 2.分析下列复杂单句: (1)“你顺便去告诉四凤,叫她把我樟木箱子里那件旧雨衣拿出来。”这句话中的谓语是 共个动词。 (2)“我觉得你们把屈原又未免估计得过高。”这句的宾语是什么短语? 。 二、常识部分: 1.曹禹,原名 ,1933年在 读书时就完成了处女作《 》,剧本 - 38 - 通过一个 家庭内错综复杂的矛盾,深刻揭示了 和 的矛盾,反映了正在酝酿着一场大变动的 年代中国社会现实。 2.《屈原》创作于 年 月,郭沫若说:“我是借了 来象征我们 。”课文节选部分的灵魂是“ ”,作者抓住事物特征展开想象,达到 的境界,采用了 、 、 、 等修辞格。 3.关汉卿是我国 的奠基人,一生创作 多部剧本,现存 本,除《窦娥冤》外,还有《 》《 》《 》等。 4.老舍,原名 ,字 ,是我国现代杰出的 ,他一生写下了 多部剧作。著名的小说有《 》。1951年获得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的“ ”的称号。课本节选的《 》是老舍的戏剧代表作。它是以 为线索,在全局上与历史横断面交织, 在每个 中,展示 之间复杂的矛盾冲突。 5.在戏剧文学中,戏剧冲突主要具体表现为剧中 冲突;戏剧冲突是 戏剧运动;戏剧冲突主要表现为一系列的 ;戏剧语言则包括 和 。 6 话剧以为主,歌剧主要是以 来表现剧情,这是由于剧种不同而形成的戏剧语 言形式的差异。 7.元杂剧的结构一般是 演一完整的故事,通常在第一折之前还有“ ”,起交代作用,用来说明 ,介绍 。扮演的角色分为 、 、 、 等。 8 元杂剧剧本由 、 、 三部分构成。 三、简答部分: 1.《屈原》中屈原的内心独白运用了象征手法,其中的“风雷电”象征了什么?东皇太一 等众神象征了什么? 2.周朴园知道鲁大海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后,为什么还要开除他? 3.《窦娥冤》的开头窦娥对天地鬼神的严厉指责与结尾要感天动地之间是否矛盾?为什 么? 四、论述题: 郭沫若在《屈原》的结尾,写屈原到汉北去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附]参考答案 一、1.Cén cén qī yín cì hîu 恻祷 páo xiāo 衔伏侍 2.?去;告诉;叫;拿;4。 ?主谓短语。 二、1.万家宝;清华大学;雷雨;封建、资产阶级的;封建大家庭的罪恶;工人与资本 家之间;20。 2.1942;1;屈原的时代;当前的时代;“雷电颂”;物我同化;拟人;呼告;反复;排比。 3.戏剧;60;15;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 4.舒庆春;舍予;语言艺术家;30;骆驼祥子;人民艺术家;茶馆;人物的悲剧命运和 茶馆的变迁;历史横断面;人物。 5.人物的性格;曲折发展、逐步上升到高潮的;戏剧动作;人物语言;舞台说明。 6.对话;演员的歌唱。 7.一本四折;楔子;情节;人物;旦;末;净;丑。 8.唱;科;白。 - 39 - 18 (25) 沙叶新 一、 1.通过自读了解这场戏的矛盾冲突。 2.分析陈毅和齐仰之的语言,把握他们的形象特征。 3.学习陈毅同志重视科学文化和尊重知识分子的思想作风。 二、 1.说明第五幕这场戏的矛盾冲突线索(即矛盾发生、发展、激化和解决的过程)。 分析:市长陈毅深夜去拜访老化学家齐仰之,齐仰之从开始拒绝接待到请陈毅进屋愿意交谈, 再到秉烛夜谈、接受聘请,两人之间矛盾冲突的产生、发展、激化和解决、层次线索清楚,充满戏 剧性。 这场戏的矛盾冲突线索(矛盾发生、发展、激化和解决的过程)是:打电话、按电铃,夜访被 拒(发生)——进门后限制谈话时间,大谈“化学”(发展)—一破例延时长谈,化学家起了“化 学变化”(高潮)——委以重任,秉烛夜谈(结局)。 2.剧中塑造了哪几个人物形象? 分析:全剧主要塑造陈毅这一人物形象,通过对陈毅的工作、活动、日常生活片断的描写,通 过他与各种各样的人物关系以及发生的矛盾冲突,多侧面的展示了陈毅鲜明的性格特征和高尚的思 想品格,塑造出了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的艺术形象,歌颂了共产党人的高贵品质和优良的思想作风。 课文这场戏,写陈毅市长为了恢复、发展生产,解决国产西药的问题,抵制帝国主义的封锁, 深夜访问化学家齐仰之,说服齐改变看法,接受人民政府的聘请,出来工作。 齐仰之是一位爱国的老化学家,政治观念淡薄、性格固执、清高,专心研究化学,深居简出。 这场戏成功地塑造了陈毅和齐仰之这两个艺术形象。 3.本文人物个性化的语言是怎样体现的? 分析:话剧是以对话和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在话剧中,故事情节的发展、人物形象的塑造以 及作品的思想倾向等等,主要依靠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来表现。因此,优秀的剧作,人物的语言应该 是高度个性化的,这样才能充分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身份教养和思想作风。 课文中,人物语言的个性化是其重要的艺术特点。作者在成功塑造陈毅和齐仰之的形象中,个 性化的语言起了重要作用。陈毅是一个野战军司令员(元帅)、无产阶级革命家、诗人,他的语言 机敏、生动、风趣、幽默、深邃,谈话中常夹些方言和文言,既不失共产党高级领导人的身份,又 给人以诚恳、亲切之感,反映出他的高深修养,显示了他豪爽、直率、坚定、泼辣,富于雄辩的性 格特征。 例如:陈毅亲自下请帖请齐仰之参加政府召开的会遭拒后,一天深夜到齐府去拜访,第一次按 门铃被拒之门外,又吃了闭门羹,这时陈说“我就不相信,借大一个上海我都进得来,这小小一扇 门我就进不去?!”这是个性化的人物语言,表现了坚定的性格和倔强的脾气,符合陈老总性格特 征。陈再次按门铃,齐看到后说:“又是你!”陈说:“对头!”齐又问他“究竟是干什么的?”陈说: “我倒是干大事的。鄙人是上海市的父母官,本市的市长。”这答话,豪爽、风趣中带点滑稽,符 合陈毅的性格特征和身份。 陈毅在上海任市长期间,卓有成效的做资本家的工作也是有口皆碑的。剧作中也多次写到。第 三场,写陈毅和市工业局长到资本家傅一乐(国华纱厂总经理)家,交代政府政策,解除傅的疑虑, 让他尽快恢复生产。陈最后说:“今后我们都要以诚相待,都不能做对不起朋友的事嗅!我得把丑 话说在前头,我们共产党是从来不搞什么糖衣炮弹的,要么是糖,要么就是炮弹!”第八场,陈批 评傅抽资外逃,置工人死活于不顾。过年时,带傅去工人家拜年。让他看看工人的生活状况。陈对 傅说:“共产党是把你当朋友的,你可不要不讲交情哟!我早就对你说过,我这个人从来不搞糖衣 炮弹,要么是糖,要么就是炮弹。你可不要惹得朋友对你打炮弹哟!”这两次关于“糖衣炮弹”的 谈话,也是比较真实地反映了陈的身份、性格的。 剧中通过齐仰之的语言,表现了他这个爱国、严肃的老科学家,性格固执、清高,最后还是起 - 40 - 了“化学变化”。 4.本剧作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分析:描写陈毅的剧作不少,像《丹心谱》、《陈毅出山》等等,《陈毅市长》就是其中写得比 较好的一个。《陈毅市长》在选材立意、结构方式、表现手法、人物语言等方面都很新颖独特。 陈毅的生平事迹充满戏剧性,可歌可泣的事迹很多。他担任上海市长的八、九年间,事迹也很 多。作者以上海解放后的头两年为历史背景,通过工作、活动、日常生活和与各种各样人物的关系 的描写,来塑造刻画陈毅这个人物。作者运用“冰糖葫芦”式的结构和实与虚结合的手法,成功的 创作了《陈毅市长》这一剧作。 在结构上,破除了“一人一事”的传统方式,采用了作者称之为“冰糖葫芦”式的结构方式来 组织全剧,“虽然全剧没有统一的中心事件,但以陈毅这一主要人物来穿引各场;各场之间尽管情 节上下不相连贯,各场都独立成章,可是为了不致产生零零碎碎、片片断断之感,仍旧考虑了在每 一场的尾部或用几句台词或用一个细节来为下一场的情节开展找个由头或埋下伏线,做个简单的铺 垫;最后一场,除了有自己独立开展的故事情节外,还将前面几场各自发生的事件都在这最后一场 里有所交代,使之画上‘句号”。我期望这样的结构方式使得整个戏分开来可以像一出出折子戏, 合拢来又有一定的整体感。”这种结构方式也存在弊病,“陈毅的形象虽然光彩照人,但其他人物却 相形见细。这一毛病便是结构本身所造成的。”(沙叶新《(陈毅市长)创作随想》)。 关于实事与虚构的问题,作者总结说:“像《陈毅市长》这种带有传记性的作品,它的故事情 节不单是一般地要求来源于生活,而且某些重大情节还需要有充分的事实依据,比如第一场陈毅在 丹阳的报告,第二场接管国民党上海市政府,第三场陈毅到资本家家中赴宴等等都是当时的实事(当 然经过一定的艺术加工)。”他认为,传记性的作品,特别是描写革命领袖人物的传记性作品中的故 事情节也是可以虚构的。“《陈毅市长》的夜访化学家一场(第五场》便是虚构的。在采访中听到这 样一件事,北京大学哲学教授熊十力长期居住在上海,深 充耳不闻(塞住)才疏学浅(空虚) 痛心疾首(痛)秉烛夜谈(拿着) 百废待举(没有用的、该办来办的) 2.刘禹锡的《陋室铭》。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祖籍中山(今河北定县)。唐代著名的 文学家、哲学家。曾与柳宗元等参加了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提出了一系列改革主张。改革失 败后被贬职。铭,文件的一种,可韵可敬,形式不拘。《陋室铭》是一篇过去长期传诵的作品,它 是作者借咏自己的陋室来抒发自己志行高洁、安贫乐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志趣,流露出自命清 高、孤芳自赏的思想。文章短小精炼、寄寓极深,清新别致,很有特点。 剧中所引的语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 上阶绿,草色人帘青。”是《陋室铭》开头的几句。译为现代汉语的意思是:山不在乎高,有神仙 就著名。水不在乎深,有龙就灵验。这是一间简陋的房子,只因为我的德行好而有好名声。青苔长 到台阶上一片绿,草色映入帘内满眼青。 (五)这场戏的矛盾冲突是什么? 教师提示:这一选场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内容是:陈毅夜访齐仰之,说明由他主持筹划建立全 国第一家青霉素厂。由此来思考分析这里的戏剧冲突。 明确:矛盾冲突是陈毅与齐仰之之间的矛盾冲突,即陈毅说服齐仰之参加祖国医药事业的建设 与齐仰之不间政治、闭门治学之间的矛盾冲突。 (六)这场戏的矛盾冲突有一个发生、发展、激化、解决的过程。从剧情出发,可把这场戏分 为哪四个部分?并请概括每一部分的内容。 教师提示:这场戏中的人物只有两个,而且这两个人物自始至终都在舞台上,因此不能以人物 的上下场来确定层次。可联系陈毅在夜访过程中碰到的难题及这些难题的解决来划分层次。 明确:碰到了被拒门外;谈话限时;难以说服齐仰之;请齐仰之出山四个难题。这些难题都被 陈毅巧妙妥善地解决了。据此,这场戏可分为四个层次: - 41 - 1.矛盾的发生:(开头至“齐仰之请陈毅进屋”)解决了难以进门的矛盾。 2.矛盾的发展:(止于“齐仰之又请陈毅坐下”)解决了谈话限时3分钟的矛盾。 3.矛盾的激化:(止于“我只是一个剂,是个催化剂”)解决了难以说服齐仰之的矛盾。 4.矛盾的解决:(止于幕闭)解决了请齐出山的矛盾。 (七)再读课文,完成下列练习。 1.话剧是一门怎样的戏剧艺术? 答:话剧是一种以动作和对话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戏剧形式。 (八)讨论和总结。 (1)概括齐仰之和陈毅的形象特点。(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 齐仰之:固执、急躁、清高、朴直、政治观念淡薄、治学态度严肃的科学家。 陈毅:豪爽直率、幽默睿智、胸怀开阔、高瞻远瞩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2)这场戏的主题是什么? 学生回答:通过陈毅夜访齐仰之,说明并聘请他主持筹划建立全国第一家盘尼西林药厂的故事 叙述,表现了陈毅同志重视科学文化和尊重知识分子的思想作风。 - 42 - 19.开国大典 张天民等 教学目标 1. 毛泽东在建国初期的几个生活细节,,了解一代伟人朴实平凡的品格。 2. 结合剧情展开合理想像。 重点难点 1. 重点:了解毛泽东的朴实平凡的品格。 2. 难点:描写人物言行对人物描写的作用。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26) 教学设想:观看影片《开国大典》再对课文作简要分析 第二课时 (27) 教学过程 一、 课文研读 1.剧中写了毛泽东的几个小故事? 讨论并归纳:主要写了四个小故事: (1)观赏北平夜景 (2)吃羊肉泡馍 (3)会见程潜用湖南老乡. (4)与儿子交谈 2.从每一个故事中可以乍出生活中的毛泽东有哪些特点. 讨论并归纳:建国初期,北平一片安居乐业的和平景象,主席要求司机慢点走,想尽情地享受这美好的时光.羊肉泡馍馆里人们轻松的风趣谈话深深吸引了他,令他忍俊不禁.这些都表现了他与民同乐的思想.反对标语表现了他反对个人崇拜.在圆明园的沉思,感到自己肩负着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在与程潜的交谈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风度,不计前嫌.在对待自己的湖南老乡问题上,他热情招待,但决不迁就他们的要求.在与儿子的谈话中,可以看出他十分重感情,但对儿子要求严格,不搞特殊化. 作为一个国家领导人,他站得高,看得远.他不断地思考如何才能跳出同期率的支配,他要找出一条新路,那就是民主. 3.剧中的“九叔”非常有特点。找出文中的相关语句,分析作者写这个人物有什么作用 他是一个纯朴又带有封建思想的农民形像。他以毛泽东为骄傲。但又带有狭隘的小农思想。 4。剧中写毛泽东在圆明园像在思索什么,你认为他在想什么。 提示:可能回想中国的百年耻辱,想到中国在党的领导下,从此站起来了,历史将不会再重演,想 到社会主义建设即将开始。 二、 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 - 43 - 20 28 《庄子》 1. 了解庄子及其基本思想。 2. 掌握文中的重点词语和特殊句式,积累文言词汇。 3. 理解本文的寓意 1. 重点:在背诵的基础上掌握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2. 难点:理解本文寓意。 一课时 1. 熟读成诵,对照注解,自读理解课文。 2. 了解庄子及《庄子》一书,初步了解庄子思想。 1. 庄子与〈庄子〉:名周,战国时哲学家,道家代表人物。〈庄子〉道家经典之一,共三 十三篇,其中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子自著,外篇、杂篇是庄了的门徒 所著。〈庄子〉一书想象奇幻,构思巧妙,言辞瑰奇,善用寓言与比喻,文笔汪洋姿肆,具有浪漫 主义的艺术风格。 2. 基本思想:主张“天道无为” 1. 齐读课文 2. 正音、疏通文意。 3. 解释下列短语 秋水时至 东面而视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始旋其面目 莫己若少仲尼之闻 见 笑于大方之家 4. 特殊句式(相当于现代的固定短语),在课文中找出例句,并译成现代汉语。 (1) 非„„则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2) 见„„于 见笑于大方之家。 1. 河伯在什么情况下欣然自喜? 2. 河伯见了北海为什么“望洋向若而叹”? 3. 河伯为什么认为自己将“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4. 这篇寓言的寓意是什么? 1. 归纳成语 2. 比较河伯和“坐井观天”中的“井底之蛙”有何异同点。 六、 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 - 44 - 21 列子 1. 学习古代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2. 积累文言词语,诵读课文。 3. 学会辩证地看问题。 两课时 29 熟读课文,读准字音,看注解试译全文。 从“杞人忧天”说起。《列子》一书,保存了不少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列子,名御寇, 道家代表人物之一。 1. 朗读课文 2. 翻译课文 3. 方法指导 (1) 加。文言词以单音节为主,而现代汉语则以双音工为主,有些文言词的基本意义保留 至今,只需在原词上加一个字,变成现代的双音节词,如“方”即“方圆”指面积。 (2) 改。有些文言实词至今已不用了,可以改换一个意思相近的语来代替,如 (3) 补。文言文中通常有省略主语、介词宾语和量词等,所以翻译时,必须补出,如:“二 山”即两座山。 (4) 调。文言文的语序有的与现代汉语不同,翻译时需要调整。如,“甚矣,汝之不惠”这 是谓语提前的倒装句。 (5) 省。文言文中的发语句,即句首的助词,或句中的语气助词,如果省略后的影响原意 的可省去。 1. 词性活用 险:形容词活用为名词,险峻的大山 箕畚:名词用作状语,用箕畚。 2. 通假字 汝之不惠 始一反焉 一厝朔东 五、 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一 思考课后练习二 - 45 - 30 上节课,我们已经翻译了课文,大致理解了课文的意思,这节课,我们再来细读课文,深入分 析,研究课文所蕴含的思想内容。 1. 同学自己细读课文,可分角色朗读。思考下面问题。 (1) 愚公之妻和智者对愚公移山的态度是否相同 (2) 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这一细节有何作用 (3) 愚公移山要而对哪些困难 (4) 文中两个人物的名字以“愚”“智”对举,有什么深意 (5) 讨论本文的寓意 2. 讨论归纳 提示: (1) 愚公之妻是从献疑的角度说的,带有关心的语气,并提出了移山过程中必须解决的客 观难题,但并不反对移。而智叟则是讥笑和责难,阻止其移山。 (2) 体现了愚公移山的决定得到众人的拥护。 (3) 两山非常大;人力有限;工具简陋,运土路途远 (4) 愚——智—— (5) 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 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 1. 对比:愚公——智者 京城氏之子——智者 2. 烘托:山之高大,运土路程远——移山不易;山神之惧,天帝之感——愚公决心之坚 1. 完成课后练习一 2. 读了这则寓言,有什么感想?就本文写一篇读后感。 - 46 - 22 31 韩非 1. 学会独立读懂文言文 2. 理解本文寓意 3. 学会多角度地解读文本 1. 理解本文的寓意 2. 学会多角度地解读文本 一课时 1. 诵读课文,读准字音。 2. 看注解,试翻译课文。 解题:本课节选自《韩非子?喻老》“喻老”,意思是用比喻来说明老子的观点。作者叙述扁鹊 见桓公的故事,本意说明老子“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这一观点的。 1. 教师范读课文,请学生注意预习中划出生字注音是否正确。 2. 学生结合注释,翻译课文,教师点评。 3. 课文写了扁鹊几次见桓公。试从课文中找出有关语句,说说桓公对待扁鹊的态度是怎 样变化的,这样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1. 诵读课文,说说从这个故事中你得到了哪些启发? 讨论归纳:拒绝忠告会招致不良的后果;不能带着有色的眼镜看人;有病早治无病早防——要 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防微杜渐;要善于劝谏,善于工作,要有责任心 2. 了解课文所刻画的两个人物形象。 讨论归纳:扁鹊是个医术高明的医生,桓公是个盲目自信之人。 本文通过扁鹊三次见桓公,指出桓公有病,应及时治疗,但桓公自认为“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拒绝了他的劝告,最后病后的故事,说明要正视自的缺点和错误,不能拒绝批评和帮助。 课后练习 - 47 - 23 柳宗元 1.继续学习文言文常用词 2.认识学习本文用对比强化中心的写法 3.认识封建设会人民生活的悲惨原因 1. 重点:学习和掌握文言词语。 2. 难点:理解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 二课时 第一课时 (32) 1. 预习课文出现的生词,读准字音。 2. 参照注解,自读课文,口译课文。 1. 解题:“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这种文章往往带有杂文、杂感的性质,或因事发论, 或抒发感触,行文较为自由灵活。“说以感动为先”(李善),文中蕴含着感情,这是“说”的一大 特点。《捕蛇者说》中就蕴含着柳宗元当时的悲愤之情。这篇文章在写法上独具特色,我们在学习 时要注意研究这点。 2. 作者简介: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早年曾在朝中作官,政治上有抱负,有理想。唐顺宗 永贞元年(公元805年),王叔文执掌朝政,采取了一些改革政治的措施,如取消巧立名目的额外 赋税,查办贪官污吏等等,史称“永贞革新”。柳宗元积极参加这次革新,是核心人物之一,被任 命为礼部员外郎(官阶相当于副司长)这年他32岁。这次革新很快就遭到失败。王叔文被杀,参 与者都被惩处,柳宗元被贬为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十年后,柳宗元又被贬到更荒远的柳州(今 广西柳州)任刺史。最后死在柳州,死时才46岁。《捕蛇者说》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时写的。柳宗 元,字子厚,号河东,唐宋八大家之一。 齐读课文,教师补充注释。请学生口译课文。 1.实词总结 为 ?作,制成。“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做,干。“今吾嗣为之十二年”。?为了。“故为之说”。 已 ?离去,意为医治。“可以已大风”。?已经。“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赋 ?征收。“岁赋其二”。?租赋。“孰知赋敛之毒„„” 疠 ?恶疮。“可以已„„瘘、疠’。?疫病,疫气。“呼嘘毒疠”。 入 ?缴纳。“当其租入”。?收入。“竭其庐之入”。 岁 ?每年。“岁赋其二”。?年。“积于今六十岁矣”。 甚 ?很。“貌若甚戚者”。?厉害。“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超过。“孰知赋敛之毒有 甚是蛇者乎!” 若 ?好像。“貌若甚戚者”。?你。“若毒之乎?” 毒 ?怨恨。“若毒之乎?”?有毒的。“呼嘘毒疠”。?害。“孰知赋敛之毒„„” 生 ?活,存活。“君将哀而生之乎?”?生活。“而乡邻之生日蹙”。 食 ?吃。“退而甘食其土之有”。?sì,饲。“谨食之”。 观 ?看。“今以蒋氏观之”。?考察。“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2.虚词总结 - 48 - 之 ?的。“永州之野多异蛇”。?取消句子独立性。“悍吏之来吾乡”。?代词。“问之,则曰” (代人,他)“君将哀而生之乎”(代自己,我)“今吾嗣为之十二年”(代事)“以啮人,无御之者” (代物,蛇)“言之,貌若甚戚者”(代话语) 而 ?表并列。“黑质而白章”。?表承接。“退而甘食其土之有”。?并且。“君将哀而生之 乎?”?但是,却。“而吾以捕蛇独存”。?连接状语和谓语。“号呼而转徙”。 以 ?而,如果。“以啮人,无御之者”。?用,拿。“太医以王命聚之”。?因为。“而吾以 捕蛇独存”。?根据。“今以蒋氏观之”。?表目的。“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焉 ?兼词,于此。“永之人争奔走焉”。?之。“时而献焉”。?语气词。“今其室十无一焉”。 乎 ?吗。“君将哀而生之乎?”?呢。“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句中)于,在。 “叫嚣乎东西”。 于 ?在。“吾祖死于是”。?给。“余将告于莅事者”。?及于,到。“积于今六十岁矣”。?比。 “苛政猛于虎也”。 课后练习一 33 1. 齐读课文,请几位同学复述课文。 2. 从作者叙述的这个故事中,你了解到当时社会是怎么样的?农民的生活如果。 讨论归纳:当时的社会赋税十分沉重,社会黑暗,民不聊生。 3. 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当时的社会状况的? 讨论归纳:从蒋氏的捕蛇生活与其乡邻的生活对比当中 4.本文为了表情明意,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讲解:本文写作上有两个突出特点:?衬托。写毒蛇之害以衬托重赋苛政之害。捕蛇以抵赋, 蒋氏之祖、父死在这上头,而蒋氏却甘愿干此差事,这就令人心悸地看到“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 ?对比。以其乡邻60年来由于苛赋之迫而“非死则徙”的遭遇与蒋氏“以捕蛇独存”的状况作对 比,触目惊心地表明“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 本文通过对蒋氏三代人宁肯冒死捕蛇而不愿受苛政之害的描述,深刻揭露了封建统治者残暴的 罪行,表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这篇课文最突出的艺术特色是对比。从开篇到结束,无一处不是用强烈鲜明的对比来揭示“赋 敛之毒有甚是蛇者”的主题。文章开头,用蛇这剧毒和人们争相冒死捕蛇的矛盾现象吸引读者;接 者用蒋氏三代享受捕蛇之“利”却“貌若甚戚”的对比,用作者提议“更若役”却引他的“汪然出 涕”的比照,自然引出蒋氏的血泪诉说。诉说中又四次对比,以捕蛇之“利”反衬赋敛这毒,真切 感人,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 a) 课后练习二、三 - 49 - 24 1. 背诵这五首诗词 2. 理解这五首诗词的意境 3. 品味字句 1. 重点:背诵 2. 理解 二课时 34 王维,字摩诘,唐代山水田园诗人,又称“诗佛”官至尚书右丞,故称“王右丞”早年的边塞 诗写得粗犷豪放,和他晚年清新飘逸的山水诗迥然不同。 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试想,那茫 茫无边的沙漠,只有用一个“大”字才能状其景观;在这纯一色、荒凉的背景之上,那烽火台燃起 的一股浓烟,既显得孤单,又格外醒目,也只有“孤烟”二字方能状其神韵。“孤烟”之后随一“直” 字使景物一下子变得挺拔坚韧、刚直有力。“长河落日圆”,苍茫的沙漠,只有黄河贯其间。视野所 及,大漠无边无际,“长”字便自然涌上心头。而“长河”之上,是那一轮圆圆的落日,这里的“圆” 与“直”都用得逼真传神,无怪乎《红楼楚》里说“合上羽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观。要说再找两 个字来换这两个字,竟再也找不出两个字来”。 建康(南京)是六朝都城,秦淮河穿过城中流入长江,两岸酒家林立,是当时豪门的游乐场所。 杜牧前期颇为关心政治,对当时百孔千疮的唐王朝表示忧虑,他看到统治集团的腐朽昏庸,看 到藩镇的拥兵自固,看到边患的频繁,深感社会危机四伏,唐王朝前景可悲。这种忧时伤世的思想, 促使他写了好些具有现实意义的诗篇。《泊秦淮》也就是在这种思想基础上产生的。当他来到当时 还是一片繁华的秦淮河上,听到酒家歌女演唱《后庭花》曲,便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诗。诗中说, 金陵歌女“不知亡国恨”,还唱着那《后庭花》曲。其实,这是作者借陈后主(陈叔宝)因追求荒淫 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讽刺晚唐那班醉生梦死的统治者不从中汲取教训,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 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 这诗在语言运用方面,也颇见工夫。如首句七个字却勾画出一幅生动的秦淮河的迷蒙夜景,大 可以看出语言的精练、准确、形象。末二句,上句明白如话,朴素自然;下句却运用了浅显的典故, 以表达他深沉的感情,颇为雅丽清新。这一切,都使得这首诗显得词来清丽,画面鲜明,风调悠扬, 富有艺术勉力。 简析: 就诗而论,这是一首表示两情至死不渝的爱情诗。然而历来颇多认为或许有人事关系上的隐托。 起句两个“难”字,点出了聚首不易,别离更难之情,感情绵邈,语言多姿,落笔非凡。颔联以春 蚕绛腊作比,十分精彩,既缠缅沉痛,又坚贞不渝。接着颈联写晓妆对镜,抚鬓自伤,是自计;良 夜苦吟,月光披寒,是计人。相劝自我珍重,善加护惜,却又苦情密意,体贴入微,可谓千回百转, 神情燕婉。最终末联写希望信使频传佳音,意致婉曲,柳暗花明,真是终境逢生,别有洞天。春蚕 - 50 - 两句,千秋佳绝。 35 《浣溪沙》 晏殊,字同叔, 临川(今属江西)人。七岁能文,十四岁以神童召试,赐同进士出身。宋仁 宗时官至同平章事兼枢密使,范仲淹、韩琦、欧阳修等名臣皆出其门下。卒谥元献。他一生富贵优 游,所作多吟成于舞榭歌台、花前月下,而笔调闲婉,理致深蕴,音律谐适,词语雅丽,为当时词 坛耆宿。有《珠玉词》。 这是晏殊词中最为脍灸人口的篇章。词的上片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咏叹,将怀旧之感、伤今之情 与惜时之意交织、融合在一起。“一曲新词酒一杯”,所展示的是“对酒当歌”的情景,似乎主人公 十分醉心于宴饮涵咏之乐。的确,作为安享尊荣而又崇文尚雅的“太平宰相”,以歌侑酒,是作者 习于问津、也乐于问津的娱情遣兴方式之一。然而在作者的记忆中,最难忘怀的却是去年的那次歌 宴。“去年天气”句,点出眼前的阳春烟景既与去年无异,而作者置身的亭台也恰好是昔日饮酒听 歌的场所。故地重临,怀旧自不可免。此句中正包蕴着一种景物依旧而人事全非的怀旧之感。在这 种怀旧之感中又糅合着深婉的伤今之情。这样,作者纵然襟怀冲澹,又怎能没有些微的伤感呢?“夕 阳西下”句,不仅是惋惜时光的匆匆流逝,同时也是慨叹昔日与伊人同乐的情景已一去不返。细味 “几时回”三字,所折射出的似乎是一种企盼其返、却又情知难返的纡细心态。下片仍以融情于景 的笔法申发前意。“无可奈何”二句,属对工切,声韵和谐,寓意深婉,一向称为名对。唯其如此, 作者既用于此词,又用于《示张寺丞王校勘》一诗。上句对春光的流逝示惋惜之情,下句对巢燕的 归来兴怀旧之感。人间生死,同花开花落一样,不由自主,所以说“无何奈何”。旧地重游,前尘 影事,若幻若真,所以说“似曾相识”。渗透在句中的是一种混杂着眷恋和怅惆,既似冲澹又似深 婉的人生怅触。因此,此词不但以词境胜,还兼以理致胜。后来苏轼的词,就大畅此风了。 1.对照小序部分简介词作背景,让学生了解创作时间及创作原因。 2.初读全诗,感知内容。 (1) 学生读书下注释。 (2) 由学生迅速自读课文。 (3) 点一生朗读(学生点评后,教师总结点评) (4) 全班齐读 3、 疏通全文 (1) 学生对照全文,自主疏通全文,并记下读不懂、有问题的地方。 (2) 小小组交流问题 (能小组内解决的自主解决,不能解决的有组长整理提出) (3) 全班交流、解决问题 (4) 打出全文注释,学生自主整理在课本上。 (5) 问:对照注释你认为词的上下阕主要写了什么?两者联系何在? (上阕——望月写景;下阕——怀人抒情。两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问:词中哪些是实景?哪些是虚景? (6) 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体现在哪些词句上?你如何理解? 4、 能力训练 (1) 什么是联想?什么是想象? (2) 文中哪处是联想?哪处是想象? (3) 看图一,发挥联想,你能联想到什么? (4) 看图二,发挥想象,你能想象到什么? 5、 问:比较《十五夜望月》,你喜欢哪一篇?讲讲理由。 6、音乐欣赏 - 51 - (1) 播放王菲的 《水调歌头》 (2) 第二遍播放,学生轻声跟唱 7、 学生总结 (1) 一生总结本课教学思路 (2) 由学生总结学习本课的收获 三、 四、 完成课后练习 - 52 - 子曰 子曰1.了解文言文的常识和方法 子曰2.学习古人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前部)。 子曰3.理解课文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前一部分)。 子曰目标3 子曰目标3 子曰 子曰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子曰愠 罔 殆 谓 哉 焉 诲 子曰2.看课文注释或查字典,试翻译课文。 子曰3.熟读。 第一课时第第 第一课时 (36) 子曰 子曰 子曰请同学自由发言,说出一些自己知道的有关学习的格言或谚语来,以此调动学生的情绪。 子曰由此导入孔子关于学习的论述。 子 子曰教师讲解: 子曰1.文言文的翻译方法:直译和意译 子曰2.文言文的古今义和一词多义 子曰3.通假字 子曰4.朗读与背诵 子曰5.四种特殊句式: 子 子曰1.教师范读课文。 子曰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一次,教师纠正学生朗读过程中语音和停顿方面的错误,学生齐读课文。 子曰3.抽二个学生朗读,众评。 子曰注意:引导学生注意文言文朗读的停顿和重音。 子曰 子曰因为是第一次接触文言文,要与学生讲清以下几点: 子曰(l)弄懂每个字的含义。(2)把古代的单音字换成现代双音词。(3)弄清虚词的用法。(4) 补充适当的词语。(5)调整句子的语序。(6)揣摩句子的语气。(7)注意古今义的不同。(8)注意 一词多义的现象。(9)四种文言文特殊句式。 子 子曰处理方法: 子曰1.第一则由老师示范性翻译: 子曰由个别的词义,到句意的直译和意译。 子曰2.每一则由教师讲解几个普遍性难字词,然后学生自己试译,不明白的举手发问,由会的同 学或老师答疑。 子曰3.分别请四位同学展示翻译的结果 子曰4.师生共同评价,纠正。 子曰 - 53 - 子曰 子曰由学生谈谈学习了这五册明白了什么学习方面的道理. 子曰自由发言,不拘对错. 子曰 子曰l.课后练习一、二题。A类2.背诵全文。 B类3.默写全文。C类 子曰子曰子曰子曰子曰子曰子曰子曰 子曰 1.学习古人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子曰2.理解课文词语句子的含义(后半部分)。 子曰4.朗读与背诵. 子曰:目标2 子曰:辨别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句子。 子曰 子曰 子 子曰朗读全文。 子曰 子曰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理解、翻译几段文言句子。这一节课,请同学们自己来试翻译余下的 课文。 子曰 子曰l.教师讲解下列难句: 子曰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2.学生尝试自己翻译,遇到有不明白的提出来大家讲座,由明白的学生或老师答. 子曰3.抽查二个学生翻译,其他同学进行评价纠正补充。 子曰本课所选各则都是谈学习的,有的谈学习态度,有的谈学习方法,请各举例 说明。 子曰独立思考后抽查发言,学生互相补充: 子曰(1)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默而识之。 子曰(2)学习态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不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为知之,不知 为不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五、片断写作: 子曰当堂完成学习本文的体会,要求结合自己的学习应该怎样去做。100字左右 ,写完后班内 交流。(有关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问题) 子曰 子曰孔子是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的许多教育思想至今仍有积极意义。我们在学习 中应进行借鉴、参考。 子曰抓关键词的背诵法 子 子曰A 1.课后练习三、四题。B 默写课文 - 54 - 《孟子》 1、了解孟子“舍生取义”的道德主张; 2、了解本文运用比喻和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3、重点积累“欲”“舍”“甚”“恶”“患”等实词的意义和用法,对文中的其他实词和虚词进 行一般的学习和复习。 1、重点是本文所运用的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逻辑推 理论证等方法。 2、难点是第一段的逻辑推理论证过程。 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分层推进的教学法,明确各层级的要求(具体见“教学过程”); 注重体现新大纲对文言文的要求,让学生在课堂上诵读全文,力求做到能当堂完成背诵要求。 2、针对文中的难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入作者的推理中,逐层分析,逐步理解其内涵。在教学 过程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设计幻灯片,将要点提示给学生,让学生有直观印象,便于今后的复 习记忆。 3、本文用一课时完成。 《鱼我所欲也》属于文言说理文,文章的重点和难点是论证方法的运用,在教学过程中要加以落实。 教学内容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完成: 由学生所熟悉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入手,回顾其中名句,温故而知 新,而后导入本文的学习,了解孟子关于“舍生取义”的道德主张。 注重文言诵读,指导全班同学齐读课文,而后教师针对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进行正 音。如:患(huān)、恶(wù)、箪(dān)、羹(gēng)、蹴(cù)。 (要求全体学生掌握此要点) 提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怎样提出来的?这样提出有什么好处?(学生分组讨论,而后解答) 明确:文章开头第一句以鱼和熊掌设喻,得出“舍鱼而取熊掌”的结论,这里其实是以鱼和熊掌比 喻生和义。第二句紧接着引出中心论点“舍生而取义者也”。 用比喻导出中心论点,使“舍生取义”的道理明白易懂。 (要求中高层学生掌握并能加以运用) 提问:在论述中心论点时,本文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让全班同学阅读思考,而后由中高层级的 学生踊跃回答) 明确:这篇文章在论述过程中运用了比喻论证、逻辑推理论证、举例论证、正反对比论证等方法。 (其中逻辑推理论证法是难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导中高层级的学生熟悉 并掌握这一论证方法。) 1、 回顾本课时要点,提醒全体学生记住孟子的“舍生取义”的道德主张,以及掌握本文中所运用 的论证方法。 2、面向中高层学生,要求这些学生仔细体味作者的论证思路,从中受到启发,学以致用,联系生 活实际,结合影片《生死决择》,写一篇500字的小论文。 1、根据新大纲的要求,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要求:中高层学生做到当堂完成本文背诵;低 层学生做到当今能完成本文的背诵。 - 55 - 2、课堂上可以全班齐背或个别抽查的形式来落实背诵情况。 1、结合课后练习之四,落实本课文实词的意义和用法;补充“舍”“恶”“患”,要求中高层级 的学生对它们的意义和用法进行整理落实,以备检查。 2、 预习《庄暴见孟子》,了解孟子关于“仁政”的政治主张。 所欲有甚于生则不苟得生 鱼与熊掌——舍鱼取熊掌 舍生 (即“义”) 生与义——舍生而取义 取义 所恶有甚于死则不避患 舍生取义 (即“不义”) 是人的本 (设喻引出中心论点) (假设逻辑推理) 心(正面 “一箪食,一豆羹”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论述) (“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 (举例论证) (向) (今) 为宫室之美受之 见利忘义 万钟:为身死而不受 不辨礼义 为妻妾之奉受之 是丧失人 而受之 为所识穷乏者得我受之 的本心 (对比论证) (反面论述) - 56 - 王充 教学目标 1.疏通文意,了解全文 2.学习王充的唯物主义思想 重点难点 疏通全文大意。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预习 二、导入 1.正题 “订鬼”即订正当时社会上流行的关于鬼的看法 2.作家简介 三、阅读课文,疏通文意。 1.朗读课文,注意字音、断句。 2.指导学生自读课文,找出不理解的字词句。 3.学生翻译课文,教师指导。 4.个别朗读。 四、文章简要分析。 1.文章主旨分析 主要是要订正当时关于“鬼是人死后精神形的”的说法。 2.写法简要分析 文章第二段将“人病见鬼出”与“伯乐之见马,庖丁之见牛”相类比,用以证明“病者所见非 鬼”的观点。“伯乐见马,庖丁见牛”,是由于神志高度集中,进入迷离恍惚的境界,产生的错觉。 同理,人体病痛,精念存想,神志恍惚,便会“见鬼”,与伯乐、庖丁是一样的,所见非实,所以 并非真见到了鬼。两者类比,有力地否定了鬼的存在。 - 57 - 韩愈 . 1.掌握重点文言实词虚词 2.理解本文寓意和作者思想感情 1.训练学生的口译能力 2.训练学生分析理解文章,概括中心的能力 讨论对人才的看法,树立价值观观念,争做“千里马” 介绍作者、文体 1.以伯乐相马导入。(幻灯片展示) 同学们知道“伯乐相马”的故事吗?(教师简单讲故事) 2.作者介绍。古往今来写马的文章中,以韩愈的《马说》最为著名。 韩愈:字退之…… (幻灯片) 3.文体介绍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看法,写法灵活,奇巧而言 辨,与现代杂文大体相似 幻灯片展示 爱莲说 莲--人 托物言志 马说 马---人 托物寓意 (学生听,注音 划出通假字) 学生读,找出错误,结合意思简单讲(先展示要注意的字音,给学生两分钟时间按照课下注释注音,点学 生读课文,有错误的地方大家喊停,讲解后换人读) 祗 骈 槽枥 一食或尽粟一石 邪通耶 食马者 (幻灯片 显示注音) 听录音 学生自己按课下注释尝试翻译,遇到问题就提出来,先看有没有程度较高的同学能帮助解决,若 没有,则老师讲解 处理完字词后,给两分钟时间重新梳理课文。然后翻译 翻译采用分组“开火车”的方式,比如第一组,一人翻译一短句,负责第一段。二组,负责第二段。 三组负责第三段 以达到比较大的活动面积 完成后,教师评价,再读课文 可能遇到的字词障碍 马之千里者 (马中能日行千里的,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是马也 (是,这 也,表判断) 才美 (才 华和美好的素质)鸣之 (之,语助词,延长音节 同《狼》久之) 其 1.说 是一种说明议论的文体。作者要借马来表明自己的观点,请同学们在结尾处找找,哪句话最 等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那么作者何以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呢?我们一起回过头来看看前面的 课文。 2.先看第一段,我们请女生先把第一段齐读一遍,声音要洪亮 作者以开篇就亮出了一个观点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真的是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吗? 那么没有伯乐,千里马就怎么样了呢?我们继续往后读 “故虽有名马,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第一段写了千里马和伯乐的关系,(展示幻灯——无伯乐则名马不名) 看看第一段还有什么问题,自由读 - 58 - 3.第一段作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无伯乐则名马不名。为什么说没有伯乐,千里马就不能千里了 呢?看看韩愈是如何进一步阐述他的观点的。男生读第二段,找出体现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的句子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堂堂千里马,怎么会“食不饱,力不足” 啊?因为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的结果就是: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反问,把责任归结到食马者不知马。读的时候要读出愤慨的感情。 这段写无伯乐,千里马被埋没(幻灯) 散读 4.最后一段是对上文的总结,齐读 第一句的句式很有特点,是什么句式?(三个不连用构成排比句)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还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把不识马者的虚妄无知的嘴脸刻画的入木三分。最后发出感慨。 最后写 并非没有千里马,而是“不知马” 齐读 四,背景介绍 根据文意,你觉得韩愈是在什么背景下写这篇文章的? 韩愈当时初登仕途,恨不得志,写下此文(幻灯片) . 作者认为"伯乐"决定了千里马的命运,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说说理由 1.千里马和伯乐究竟谁更重要 2.如果你怀才不遇 你学哪位古人? A韩愈 怀才不遇写文学 B苏秦 悬梁刺股发愤 C董邵南 另寻高就发展 D.陶渊明归隐田园乐悠悠 - 59 - 29 1.激发学生阅读和欣赏诗词的兴趣,引导学生初步反握欣赏诗词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整体 感知的能力。 2.了解五首诗词所表现出的诗人情怀,学习诗词中一些不同的表现手法,领会诗词所具有的 深厚的艺术表现力。 3.了解与这些诗词有关的文学常识。 1.整体把握和感知诗词的方法 2.语感的培养和表现手法的学习 :诗词的考查重点以默写为主,所以对于诗歌本身的分析可作简要要求,以学生自 主探索、查找 资料 新概念英语资料下载李居明饿命改运学pdf成本会计期末资料社会工作导论资料工程结算所需资料清单 为辅,检查背诵为主。 二课时 41 1. 朗读感知 2. 作者作品简介 杜甫作为一个热爱祖国而又饱经忧患的诗人,听到“安史之乱”接近平定,不禁惊喜欲狂,冲 口唱出了他生平第一首快诗 3. 理解诗句 4. 了解内容 , 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主要写作者听到官军收复河南河北的消息后,十分喜悦,收拾行装还乡。 ,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欣喜若狂 , 作者的这种心情是通过哪些词句表达出来的 明确:“忽传、初闻、却看、漫卷”表达了作者听到胜利的喜讯后的感情的变化,从乐极流泪 到欢快欲狂。这些都是出自作者深深的爱国之情,出自对人民的生活的关心和同情。从中表达了作 者博大的胸怀和高尚的精神境界。 5. 小结 杜甫一听到官军收复河南河北的消息就那样欢快,这决不仅是因为诗人从此可以结束流离的生 活,更主要的是因为从此祖国可以重归统一,人民可以免受战乱之苦。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因多年战 乱被平后,祖国重新统一而无比欢快的心情。 1. 朗读诗歌 2. 作者简介 3. 诗歌分析 学生根据查找的资料分析诗歌。 齐读课文,背诵 - 60 - 第二课时 如梦令 菩萨蛮 (42) 教学过程 一、 复习、背诵 学习《如梦令》 1. 学生试分析赏读 交流自己所得资料,整体把握李清照这一独特的女词人和这首诗的情感内容 2. 小结 这是一首小令,通过女主人与侍女的对话,反映出女主人对生活的细腻的关注与分析,表现了 女主人关切生活,热爱自然。 写法上比较别致。“却道”一句写出了“卷帘人”观察上的粗疏与感情上的淡漠,恰好衬托出 女主人的细腻与情思的深婉。“应是”一句,用词准确,又恰当地使用了借代与拟人两种修辞手法, 极富创造性。很好地表达了女主人的惜花之情。 1. 作者简介 2.朗读 3.分析诗歌 上片从江水落笔写怀旧之情,作者着眼于四十年前金兵入侵给人民造成的苦难,并由此而联想 到沦陷的中原长期未能收复,曲折地揭示了南宋王朝的无能,“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形象地 表现了作者的这种心情。 下片即景抒情。“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感受深刻,构思新颖,这两句说明,青山可以遮 断人的视线,但却阻拦不住人们对中原的关怀与想念之情。末尾以鹧鸪的悲鸣反映了作者壮志难酬 的悲愤心情。 完成课后练习 - 61 -
本文档为【1白杨礼赞】,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37320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66KB
软件:Word
页数:109
分类:初中语文
上传时间:2017-09-27
浏览量: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