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扶风县农业主导产业发展总体规划

扶风县农业主导产业发展总体规划

举报
开通vip

扶风县农业主导产业发展总体规划扶风县农业主导产业发展总体规划 (2011-2015年)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年9月 1 项目名称:扶风县农业主导产业发展实施意见 编制年限:2011-2015 委托单位:陕西省扶风县人民政府 承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扶风县农业主导产业发展实施意见》编制组 规划负责人: 韩明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教授,中国苹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 规划专家组: 李丙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教授,苹果专家 刘占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教授,猕猴桃专家 孙世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

扶风县农业主导产业发展总体规划
扶风县农业主导产业发展总体规划 (2011-2015年)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年9月 1 项目名称:扶风县农业主导产业发展实施意见 编制年限:2011-2015 委托单位:陕西省扶风县人民政府 承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扶风县农业主导产业发展实施意见》编制组 规划负责人: 韩明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教授,中国苹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 规划专家组: 李丙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教授,苹果专家 刘占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教授,猕猴桃专家 孙世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副教授,养殖专家 海江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教授 ,作物栽培专家 刘天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农业经济专家 2 前 言 扶风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物阜民殷,人杰地灵,是陕西省传统的农业大县。 当前,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着资源约束日益趋紧、农产品需求刚性增长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党的十七大提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全面建小康社会具有决定性意义,这对保障农产品总量平衡、结构平衡和质量提升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为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立足资源优势,发展具有优势特色的生态高效农业,是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和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扶风县农产品结构逐渐优化,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初具规模,农产品及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但是主导产业规模依然小、发展方式仍比较粗放、产业链仍不完善、缺乏品牌优势,多数农产品比较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为加快扶风县农业主导产业发展,尽快做大主导产业发展规模,提升全县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寻求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提高农民收入,扶风县人民政府委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组织专家及相关专业人员,在实地考察调研的基础上,于2011年9月初启动了《扶风县农业主导产业发展实施意见(2011-2015年)》编制工作。规划组从扶风县农业发展的实际出发,重点分析了当地现有农产品的生产现状、市场前景和区域经济发展环境,主张突出特色,提出突出建设优质苹果、生猪、小麦良种三大主导产业,发展效益农业。规划通过对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定位、发展目标和重点产业进行规划,明确了重点工程和保障措施。规划编制期间得到了扶风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县农业局和有关乡镇的积极配合与大力支持,并提供了详实的基础资料与宝贵的修改建议。在此,对所有指导和帮助本规划编制的领导、专家及有关人员表示感谢。 《扶风县农业主导产业发展实施意见》编制组 二〇一一年九月 3 目 录 第一章 现状分析 1.1 区域概况 1.2 产业发展概况 1.3 土地利用现状 1.4 现状分析 1.5 产业发展SWOT分析 第二章 定位研究 2.1 经济背景分析 2.2 市场背景分析 2.3 发展策略 第三章 规划总则 3.1 规划依据 3.2 规划期限 3.3 指导思想 3.5 规划目标 3.4 规划原则 第四章 三大产业基地建设规划 4.1优质果品基地建设 4.2生猪养殖基地建设 4.3小麦良种基地建设 4 第五章 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5.1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 5.2生态农业建设 5.3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第六章 农业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6.1 农村科技支撑体系建设 6.2 农村信息化体系建设 6.3 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 6.6农业灾害预警体系建设 6.7农业品牌体系建设 6.4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 6.5农业有害生物预防体系建设 第七章 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 7.1 投资估算 7.2 资金筹措 7.3 效益分析 第八章 组织管理与保障措施 8.1 组织机构与运作模式 8.2 保障措施 5 第一章 现状分析 1.1 区域概况 1.1.1 区位 扶风县位于陕西八百里秦川腹地、关天规划发展核心区,毗邻杨凌农业高新示范区。以“辅助京师、以行风化”而得名,久以“青铜器之乡”而著称,佛教圣地法门寺在世界享有盛名。境内物阜民殷,人杰地灵,是陕西省有名的农业大县,是国家和省上命名的苹果、小麦、生猪、鸡、设施蔬菜、猕猴桃等农业基地县。 1.1.2 交通 交通条件优越,被称为欧亚大陆桥的陇海电气化铁路、西(安)—宝(鸡)高速公路、法(门寺)—汤(峪)二级旅游公路、法(门寺)—乾(县)二级旅游公路、关中环线、西宝公路中线、北线等交通干线穿境而过。乡镇公路和乡村道路全部实现水泥硬化或油路化,通镇公路四通八达。 1.1.3 资源条件 (1)气候资源 扶风属黄河流域,处暖温带。年平均气温12.4?,水量充沛。适合种植小麦、林果及发展畜牧养殖和旅游业。全年无霜期239天,年平均气温12.4?,年降雨量600mm。降雨量主要集中在秋季。 (2)地形地貌 地域南北长东西窄,地势北高南低,呈阶梯跌落,依次为北部乔山山脉、低山丘陵、中部黄土台塬、南部川道。 6 (3)土壤概况 土壤类型以黄褐土、蒌土型为主,大部分地区土壤pH值在6.5-7.5之间,属中性。规划区内土层深厚,土体结构较好,质地合宜,保水保肥。 (4)水资源 扶风县属渭河水系,地下水储量较为丰富,农业灌溉用小主要依靠冯家山和宝鸡峡两大灌溉工程解决。 1.1.4 社会经济发展条件 扶风县辖8镇169个行政村,44万人口。2010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7.35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15亿元,增长47.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7774元和5159元,较上年增长16.5%和20.4%。 1.2 产业发展概况 1.2.1 果品产业现状 扶风县是国家和省级优质苹果生产基地县,现有面积16万亩,年产量18万吨,实现销售收入7亿多元,主要栽植区域为北部的天度镇、法门镇、召公镇,是该区域农民现金收入的主要来源;扶风县塬下适宜发展猕猴桃,现有猕猴桃1万多亩,年产量2万多吨。 扶风县苹果产业化程度较高,有省市级苹果产业化龙头企业6家,果业合作经济组织20多家,从业人员8000多人,建有冷藏库130多座,贮藏能力20多万吨,居于全省先进水平,果农无后顾之忧。 7 扶风县果园管理水平较高,9万亩通过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天度镇被命名为中国果品百强乡镇,永平村2000亩标准化果园被命名为国家标准园艺场,天度镇永平村、齐横村、西权村和召公镇召公村被命名为陕西省一村一品苹果示范村,绛帐镇柳家村被命名为陕西省一村一品猕猴桃示范村,有12个示范园被省、市命名为示范园。 1.2.2 生猪产业现状 扶风县饲料资源丰富,农民有多年养殖的习惯,2010年生猪存栏29.1万头,出栏35.65万头,实现销售收入4.3亿元。 生猪标准化、规模化饲养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现有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个,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个,生猪规模养殖场(年出栏5000头以上)7个,生猪规模养殖示范村(年出栏5000头以上)21个。 1.2.3 小麦良种产业现状 扶风县居于我国两大气候带的过度地带,生产的小麦良种具有很强的适应性,近年来生产的小麦良种供不应求。年小麦良种种植面积在5万亩以上,年生产小麦良种2400万公斤以上,扶风县种子公司在业绩有很高的业绩和信誉。 1.3 土地利用现状 扶风县耕地53万亩,农民人均地面积约1.44亩。土地利用现状是种植苹果、猕猴桃、葡萄、桃等果树和设施蔬菜18万亩,畜牧养殖场占地0.4万亩。 1.4 现状分析 8 1.4.1 农业发展态势 为了对扶风县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和阶段有一个较为准确的评价,规划采用农业部农村经济中心提出的现代农业评价指标体系对扶风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和阶段进行了粗略分析。 表1-1 农业现代化指标与扶风县农业现代化发展比较表 国家现代农业评价指标 2010年 序起步 初级 基本 指标名称 单位 扶风县水平 号 阶段标阶段标实现标 准 准 准 1 社会人均GDP 美元 800 1500 3000 1970 农村人均纯收2 元 3000 6000 10000 5159 入 农业就业占社3 % 40 20 10 42 会就业比重 农业科技进步4 % 45 60 80 46 贡献率 5 农业机械化率 % 40 60 80 56 从业人员中初6 % 55 70 80 /* 中以上比重 农业劳均一产7 美元 600 1000 2000 726 业增加值 农业劳均生产 农产品数量 8 吨 3 6 10 2.5 ,粮食当量, 每公顷耕地农9 美元 2500 5000 8000 6972 业产值 注:(1)人民币折算成美元以6.5:1的汇率计算。(2)耕地面积按统计年鉴。(3)* 数字暂缺 9 据上述农业现代化指标判断,扶风县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初级阶段,发展势头良好。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示范区内人口不断增加,而土地不断减少,如何提高区内农业产业的效益,发展模式尽快向现代生态高效农业转变,将是未来发展的重点。 1.4.2 资源环境承载力 (1)土地承载力 2010年耕地面积约为53万亩,建议到2015年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方向为:耕地约52万亩。 (2)养殖承载力 按养殖业排污量估算,每亩耕地每年能消化3个猪单位的养殖废弃物,以耕地资源,能承载156万个猪单位,2010年仅达到56万个猪单位,养殖承载空间余地较大。 1.4.3 产业发展不足 总体看,扶风农业主导产业多,但规模偏小,产业化程度低,竞争能力低,主导产业效益不高,发展后劲不足。 1.5 产业发展SWOT分析 1.5.1 优势 (1)区位优势 扶风县地处国家唯一的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的毗邻,国家关天经济带的实施区,密集的交通网通达全国,为优质农产品的输出提供了便利以及良好的通达性。 (2)资源优势 10 扶风县气候适宜,符合发展优质苹果七项指标中的六项;土地资源和粮食资源丰富,为发展畜牧业奠定了较好的基础。扶风县地势平坦,人口密度大,为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农业产业项目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发展苹果、生猪和小麦良种产业,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农业基础条件较好 农业资源是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基础,农业(种植业)资源与畜牧资源是扶风县相对优势的资源。扶风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区内工业污染源和农业面源污染小,适宜发展绿色和有机农农产品 1.5.2 劣势 (1)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科技含量较低,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不完善 2010年种植业占农业总产值比重高达59%以上,畜牧业仅占30%左右。与现代农业产业结构中畜牧业大于60—70%有较大差距,产业结构不合理。全县农业科技推广与综合服务功能不强,缺乏专业强、高素质的农技人员,难以满足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的需要。 (2)产业规模不大,产品竞争力不强,比较效益不高 扶风县作为陕西省农业大县,农业产业缺乏规模效益。在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龙头企业发展等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产品特色不鲜明,农产品科技含量不高,附加值偏低,多数农产品缺少区域特色品 11 牌,市场认知度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规模化、规范化、集约化生产相对滞后,这些都制约了农业效益的提升。 (3)尚未形成规范高效的产业链,加工、物流环节薄弱 扶风县目前缺乏实力强、带动力大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全县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不高,难以有效发掘优势农产品的市场价值,难以吸纳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以拓宽增收渠道。全县尚无规范的农副产品现代物流体系,现有的物流业主数量不少,但是普遍以简单、零散经营方式从事小规模运销,缺乏规模效益,亟待构建形成生产、加工、储运、包装、配送到销售的现代农业物流体系。 1.5.3 机遇 (1)国家对农业的重视和投入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2004年以来,中央先后以7个“1号文件”的形式对解决“三农”问题做了重要部署,要求各地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切实搞好农业产业布局,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农业劳动生产率。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技创新为手段、质量效益为目标,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搞好产业布局规划,科学确定区域农业发展重点,形成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产业带,引导加工、流通、储运设施建设向优势产区聚集。在这种情 12 况下,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农业保障政策将有条件更多地向农业和农村倾斜,为加快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发展优势特色效益农业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是各级政府支持的重点。发展三大主导产业,就是充分利用自然、生态资源优势,加快形成优势产业区和产业带,促进特色效益农产品的区域化、规模化和品牌化,形成农业和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符合国家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 (2)优质绿色农产品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度增加,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水平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国城镇居民的食品结构正在改变,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得到全面提高,对食品需求更讲究优质安全和多样化,这为扶风县发展优质绿色农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 优质绿色农产品主要包括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以及有机食品,是经国家专门机构认证、在农田生态、农产品生产和食品安全达到相应标准、有着较高市场准入要求和较高产值利润的农产品。据报道,近年来全球有机食品市场消费额每年以20,30%的速度增长,安全优质的有机食品日益受到全球消费者的青睐。据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提供的数字,我国绿色、有机食品消费额每年以年均8%的速度增长,全国绿色食品年产量达1500万吨,仅占食物商品量市场份额的3,,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随着绿色消费观念日益被广大消费者接受,我国优质、特色、安全、健康食品发展空间十分广阔。发展优 13 质绿色农产品不仅可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也是扶风县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1.5.4 挑战 (1)优先发展有资源优势的特色农业,避免产业的同质化 扶风县的优势特色产业有优质苹果、猕猴桃、优质小麦、蔬菜、生猪、鸡蛋、奶畜产业。作为农业大县,扶风与周边县市在农业资源和产业类型上具有一定的趋同性,如果不及时提出差异化、错位发展的农业发展策略,特色产业将失去原有优势、沦为竞争力低下的同质化产业。因此应确立优先发展和大力发展优质绿色农产品的思路,发挥资源优势,尽快做大做强市场前景突出、效益突出、产业链长的特色产业和特色农产品。 (2)发展现代农业的同时保护好环境,促进县域经济和谐发展 在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增大化肥农药等农资产品的投入量,特别是发展现代畜牧业会对土壤、河流等生态环境保护构成一定压力。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进程中不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将透支生态环境本底值,造成远期农业综合竞争力的丧失。因此必须围绕大气水域环境保护与治理、城乡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农业生产面源污染治理和循环农业发展等目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的农业生产方式。 14 第二章 定位研究 2.1 经济背景分析 2.1.1 国家宏观发展背景 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中共中央关于“十二五”规划建议指出: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统筹城乡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力度,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2.1.2 扶风县经济发展背景 扶风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长期以来,农业经济占整个国民经济比重较大。因此,扶风县在中央连续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的基础上,一直坚持“稳粮、优果、强牧”的发展思路,突出发展培育“一优两高”农业,以推进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农业基础设施为重点,促进农业经济增长,农民增收。 15 《扶风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扶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富民强县为目标,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着力构建“绿色产业、特色园区、宜居城镇、基础设施、人力资源、民生保障”六大支撑体系。按照“因地制宜抓基地,强村大户上规模,抓好龙头求效益”的思路,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效益为中心,快速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在产业布局上向最佳适生区域、优势地块集中;在经营规模上向适度规模培育大村大户转变;在增长方式上向集约经营、提高效益转变;在发展方式上向建立激励扶持引导机制转变。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进程,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2.2 市场背景分析 2.2.1苹果产业 1、产品国内外市场分析 苹果是大宗农产品,近年来国际市场贸易量约500 多万吨,随着国际间自由贸易进程加快,苹果国际贸易量呈缓慢持续增长趋势,2003 年近600 万吨。世界苹果有五大国际市场,即欧盟市场、北美市场、以俄罗斯为主的东欧市场、东南亚市场和中东市场。其中欧盟市场是世界苹果贸易量最大的市场,年进口苹果260 万吨左右,出口200 万吨左右,占全世界苹果进出口量的50%。 中国苹果在东南亚市场上(该地区经济发达,生活水平高,对果品质量要求严格)一直保持着较强的竞争力,对俄罗斯、越南等边贸市场贸易量增势强劲,开拓欧盟和北美市场已取得显著成效。我国苹果2001 年出口量约30 万吨,2003 年已增至50 多万吨(另外,边 16 贸约150 万吨)。随着中国苹果的迅速崛起,世界其他苹果生产和出口大国近年来苹果业都有下滑趋势,这为中国苹果扩大出口、提高国际贸易量提供了机遇。中国苹果在提高果品质量和健全营销体系上下工夫,苹果国际市场前景广阔。 2、产品国内市场供求分析 苹果的国内市场前景广阔。我国人均苹果占有量43kg,低于世界人均65kg 和发达国家100—300kg 的水平。我国有近14 亿人的巨大消费市场,如果人均消费量增加1kg,总消费量将增加140 万吨。随着我国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市场对优质有机苹果的需求量将不断增长。据国家有关部门预测,未来10 年中,国内果品需求年增长率将保持在5%左右,按到2007 年人均消费量20kg 计算,市场的需求量将达到 2600 万吨,2012 年人均消费量达到25kg,市场的需求量为3250 万吨。 3、产品市场竞争力分析 扶风苹果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具有品牌优势,生产的苹果95% 以上销往省外或国外。项目实施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生产优质果品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基础和生态优势,明显的规模优势(较大的栽培面积和产量)和价格优势(相对较低的生产成本)使本区域苹果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2.2.2生猪产业 世界生猪产量呈稳步增长趋势,全球猪肉生产持续增长,从2002年的9530万吨到2008年的1.0043亿吨,增长5.38%。世界猪肉贸 17 易不断增长,近年来增长速度加快。从2001年的336.47万吨到2006年的451.40万吨,增长34.16%。 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数据研究分析,国内在肉类消费方面,现在只有1/10的城里人肉类消费出现下降,90%以上的中国人肉类消费需求正处在稳步增长阶段。特别是农民的肉类消费,还有成倍增长的空间。2007年,我国肉类出口数量下降了15%,其中猪肉出口下降了37.3%;而肉类进口数量增长了57%,其中猪肉进口增长了116.22%。这些情况都说明,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我国肉类消费特别是猪肉消费市场还有巨大的增长空间。 2.2.3小麦良种产业 小麦是我国第二大粮食作物,陕西省第一大粮食作物。以近年来,随着小麦良种统供工程的实施,小麦良种的作用突显,小麦良种越来越供不应求。宝鸡市为例,年种植小麦300多万亩,需要良种6000万公斤左右,目前宝鸡市小麦良种繁育地主要是扶风县和岐山县,年繁育面积6万多亩,年产量不足3000万公斤,不到全市总需求量的一半。另外,渭南、咸阳等地以及外省对我省小麦良种需求量也很大,呈现出卖方市场,市场前景十分看好。 2.3 发展策略 2.3.1 发展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立足扶风县实际,坚持可持续发展方向,把发展主导产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实施示范带动工程,走强龙头、建基地、带大户的发展路子,积极发展 18 具有区域特色和自然优势的农产品,不断延伸产业链,配套发展二、三产业,加快农业产业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建设步伐,努力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突破发展。 2.3.2 产业链条构建 产业链条构建和利益链条构建是农业产业化的核心内容。产业链条构建要以实现种养加、产供销一体化经营,紧密联结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使农业生产更加体现出分工协作的社会化生产。随着主导产业的不断发展,完善产业链条构建,以项目为支撑,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业物流,进一步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吸纳更多农村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实现接通二产业,连接三产业。 第三章 规划总则 3.1 规划依据 (1)《中共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 (2)《扶风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3)《扶风县农业 “十二五”规划》; (4)《扶风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5)国家、陕西省、扶风县有关政策、法规、标准、规程、条例等。 3.2 规划期限 本规划基准年为2010年,期限为2011,2015年。 3.3 指导思想 19 以富民强县为目标,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统揽,以科技进步为动力,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之路;积极发展具有区域特色和自然优势的优质农产品,做大做强优质果品、生猪生态养殖和小麦良种三大产业,建成高品质、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生产基地;通过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速扶风县新农村建设。 3.4 规划原则 (1)合理引导、坚持持续开发 对扶风县三大主导产业发展目标、发展思路、重点建设内容、基础设施及配套保障措施等进行整体规划,并按照不同时、空布局和产业发展特色有针对性的合理引导和分类指导,对重点建设任务和建设项目提出分步实施时序,以增强规划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2)资源整合,实施精品工程 依托扶风县区域特色资源,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加快资源整合,开发具有市场潜力和区域特色的优质绿色农产品,并逐渐发展为有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 (3)目标超前,注重基础建设 通过制定符合当地特点和优势的农业发展规划、向国家有关部门积极申请农产品基地县项目,并通过项目建设推进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建立、大力构建农业基础设施、完善现代农业技术支撑体系,为全县现代农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促进扶风县现代农业产业的发展。 20 (4)追求效益,实现多方共赢 坚持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围绕积极发展现代有机农业,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强化以优势产业经济发展为重点的同时,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统筹城乡社会发展,实现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3.5 规划目标 经过5年的建设,在扶风县建成空间布局合理、产业结构优化、资源节约利用、经济效益显著、生态环境友好、城乡社会和谐、具有地区特色和核心竞争力的优质果品、生猪生态养殖、小麦良种三大产业。 第四章 三大产业基地建设规划 4.1优质果品基地建设 4.1.1产业基础 扶风县现有苹果和猕猴桃面积近18万亩,年产量20万吨,建有冷藏库130多座,贮藏能力20多万吨,居于全省先进水平,果农无后顾之忧。 4.1.2发展目标 到“十二五”末,全县苹果和猕猴桃总规模达到30万亩,其中苹果25万亩,猕猴桃5万亩;新增苹果面积9万亩、猕猴桃面积3万亩。 4.1.3区域布局 21 苹果新增主要区域为法门镇、召公镇、杏林镇、城关镇;猕猴桃新增主要区域为绛帐镇、午井镇。到2015年全县各镇果树面积规划详见下表。 扶风县果树面积规划表 单位:亩 乡镇 耕地面积 现有果树面积 新增面积 合计 天度镇 59632 39112 9000 48112 法门镇 90729 31727 30000 61727 召公镇 56304 24301 16000 40301 杏林镇 67565 24617 10000 34617 城关镇 93208 26872 15000 41872 段家镇 37259 6362 10000 16362 午井镇 66209 9287 12000 21287 绛帐镇 59107 17774 18000 35774 合计 530013 180052 120000 300052 4.1.4重点建设内容 1、标准化生态果园建设 建立标准、规范的果园生产 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下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下载三类维修管理制度下载财务管理制度免费下载安全设施管理制度下载 ,推广应用先进的栽培管理技术。在苗木的栽植、整形修剪、配方施肥、水分土壤管理、病虫防治等各个环节,全面按照绿色果品或有机果品生产管理技术操作规程的要求,制定生产管理技术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大力发展绿色或有机果品。 采用多种种植模式如“果,草,畜,沼”、“猪,沼,果”等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建立生态果园。 栽植标准:选用良种壮苗,栽植密度为4×2-2.5米,通过降低果园密度,实现高光效生产,最大限度提高果品质量和效益。 品种选择:以富士优系为主,搭配嘎拉、粉红女士等优良品种。 2、鲜果商品化处理及保鲜库建设 22 30万亩果树全部挂果后,正常年产量在70万吨以上,现有的贮藏能力已满足不了需求,在“十二五”期间新增冷库贮藏能力10万吨位以上,远景目标是新增贮藏能力50万吨。要积极争取国家物流冷链体系建设项目和陕西省合作社冷库建设项目,不断扩大扶风县果品贮藏能力。 4.2生猪养殖基地建设 4.2.1产业基础 发达的畜牧业是衡量一个地区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重要内容。2010年扶风县生猪存栏29.1万头、出栏35.65万头。年出栏50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7个,年出栏50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村21个。 4.2.2发展目标 到2015年,商品代母猪达到5万头以上,万头生猪示范村达到50个,3万头的育肥场1个,1万头的育肥场10个,5000头的育肥场20个,全县生猪出栏达到100万头,产值达到15亿元,生猪养殖户纯收入3亿元,配套建设饲料加工厂,屠宰加工厂和有机肥料厂。 果畜两大产业紧密结合,现代苹果产业建设取得质的飞跃,实现百万头生猪大县建设目标,使扶风成为在全省及全国具有影响力的果畜结合生态示范县。 完成示范区内畜牧业从单纯追求数量向质量、效益和生态并重的方向转变,全面推广生态环保型养殖方式,全面建成产业布局合理、养殖设施完备、养殖技术先进、产品优质安全、经济效益显著、生态 23 环境友好的现代畜牧产业,成为西安、宝鸡等城市及周边地区优质安全肉产品的生产基地和扶风县现代农业的主导产业。 4.2.3重点建设内容 1、完善生猪良种繁育体系。按照“品种多样化、品质优良化”的要求,加快商品种猪扩繁场及基层配种站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有实力的企业、个人以合资合作的方式创办良种繁育场。建设50个600头商品代种猪场,完善人工授精和仔猪生产相关配套设施,大力引进纯种猪。积极实施猪舍标准化及粪便无害化处理,在万头示范村和600头商品代种猪场配套建设有机肥场和大中型沼气池。 2、扩大生猪养殖规模。尊重市场经济规律,按照“场户结合、规模与分散结合、畜沼结合、果畜结合及企业与农户结合”的发展模式,以农户散养和沼池配套为切入点,以发展规模养殖大户为突破口,积极推行生猪标准化生产,鼓励在外务工人员回乡领办生猪养殖项目、创办生猪配套企业。重点扶持50个万头生猪示范村。引进培育一批大型生猪育肥龙头企业,建设完成1个3万头标准化育肥场,进一步扩大生猪养殖规模。加快有机果园建设,在50个村选择1000亩果园集中连片建设5万亩有机果园,推行标准化栽培管理,开展病虫害物理生物防治和施用有机肥、生物菌肥推广示范。 3、大力培育产业化龙头企业。坚持用工业化的理念发展畜牧业。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争取力度,建立和引进培育一批饲料加工、畜产品加工、营销企业,促进生猪养殖走“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路子,大力推行“工厂化生产、集中育肥、屠宰加工、统一销售、创 24 新研发”为一体的生产经营模式。建立政府部门与龙头企业的定期联席会制度,构建沟通平台,切实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出口销售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引导建立县乡村生猪专业合作社、运销合作社和饲料加工等合作经济组织,稳步提升畜牧产业化经营水平。 4、健全和完善产业服务体系。树立疫病风险大于市场风险的理念,按照“巩固县级、加强乡级、完善村级”的原则,健全县乡村三级防疫网络。加快畜牧兽医体制改革步伐,调配充实乡镇畜牧兽医站技术服务队伍人员力量,村村设立村级畜牧专管员,统一配备防疫器材,达到“一乡一站、一村两员”的要求。鼓励科技人员采取技术承包、技术入股等方式,开展有偿服务,落实防疫工作承包制,建立防疫技术人员绩效考核制度。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借鉴本香集团标准化生产模式和经验,研究建立生猪生产标准规程和质量监控标准体系,建设县级畜产品安全检测中心,新建改建基层兽医站基础设施,完善检测检验设备,重点对兽药、饲料和畜产品质量进行检测。加大生猪养殖技术培训推广力度,组织编发培训教材,定期对专业技术干部、村级防疫员和规模养殖场技术人员进行免费技能培训。 4.3小麦良种基地建设 4.3.1产业基础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县小麦良种基地已经发展到近5万亩,主要分布在杏林镇、城关镇和召公镇等乡镇。 4.3.2发展目标 25 粮食是稳民心、安天下的战略产业,又是国家安全的战略物资,但同时,粮食是种植业中效益最低的产业,为提高粮食生产的比较效益,发展小麦良种产业是现实选择。规划到2015年末,小麦良种基地建设达到目10万亩以上,年生产小麦良种5000万公斤以上。主要建设区域为杏林镇、城关镇、召公镇和段家镇。 4.3.3重点建设内容 小麦良种产业重点建设内容包括高标准农田建设、小麦良种收获和加工机械、常温种子库建设三个方面的内容,主要依靠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工程项目资金建设。 第五章 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5.1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 主要农产品中绿色产品的比重达到30,;农药施用强度小于3.0公斤/公顷?年;化肥施用强度低于250公斤/公顷?年;农村秸秆综合利用率和规模化畜禽养殖粪便综合利用率达90,以上。 遵循资源化、无害化和综合利用原则,制定畜禽养殖场粪便、污水等污染物治理的法规和标准,提高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与达标排放率。 加强农业生产过程造成的面源污染治理。示范推广节肥、节水、节药农业技术,提倡使用有机肥料和生物农药,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加强农作物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推广秸秆覆 26 盖还田、秸秆快速腐熟还田和机械化还田技术。从源头防治农业污染,实现农村家园清洁、水源清洁和田园清洁。 5.2生态农业建设 5.2.1 建设无公害绿色生产基地 土地是农产品生产和进行认证的基本单元,基地是现代农业生产的基础,选择并建立一个良好的生产基地是保证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生产的关键。以培育肥沃健康土壤、提供优质高效肥料、营造安全洁净生产环境为核心,以建设高标准农田为重点,全面提升耕地质量,加快绿色食品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一体化进程,加强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 5.2.2 广泛采用生态农业技术 围绕生态农业建设,广泛采用生态农业技术,大力推广高效种养技术,秸秆还田技术,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精准农业技术,田间节水灌溉技术,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有机食品生产技术,以农业防治,生物防治为主的农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技术,配方施肥技术,平衡施肥技术,秸秆气化技术,沼气工程技术,环境无害化处理技术,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等等。通过各种技术的综合集成和配套,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产品清洁化生产,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 5.2.3 示范推广生态农业模式 提倡“九节一减”,即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节电、节油、节柴(节煤)、节粮,一减就是减少从事“一产”的农民。通 27 过示范推广符合生产实际的生态农业模式,达到低碳减排,发展生态农业的目标。 5.3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提供农牧结合型循环经济,这是最为典型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主要是以沼气工程为纽带,连接种植业和养殖业,形成种植业,养殖业,沼气,种植业循环链。主要建设内容: (1)实施畜禽规模养殖场清洁生产工程,建设畜禽生态养殖示范小区和特色畜禽生态养殖基地,达到畜禽养殖标准化、生态化,畜禽粪便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 (2)分类、分区建设沼气工程。根据不同养殖规模的畜禽场,合理布局大中小型沼气工程建设,主要是建设粪污的前处理设施,厌氧发酵装置,出水后处理系统,沼气净化及输配系统,沼气、沼液、沼渣综合利用系统。在此基础上,配套开发和加工商品有机肥,开展废弃物的多途径资源化利用。 第六章 农业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建立健全多元化服务体系,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发展农业生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保证。本着公益性和经营性服务分开的原则,积极推进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改革,进一步强化政府农技推广部门的公益性服务职能;同时,鼓励和支持科技人员、科研推广机构以及经营性服务机构开展有偿社会化服务;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开展行业内部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系列化自我服务。 28 通过实施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高效和富有活力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6.1 农村科技支撑体系建设 扶风县农业部门应积极主动地加强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广泛联系,建立紧密的科技合作关系。开展农业良种、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动植物疫病防治技术、农业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农产品加工技术与工艺设备等现代农业技术等方面的合作。建立以知名专家为核心的专家顾问组,重点建设优质果品基地、生猪生态养殖、小麦良种生产等科技合作攻关创新基地,通过制定特殊政策和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吸纳专家和科研人员进行技术创新。 6.2 农村信息化体系建设 要把农村信息工作当作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战略性措施来抓,尽快建立及时、准确、系统、权威的农业信息体系。规划到2015年全县实现“网络村村通”,通过在8个乡镇86个行政村信息网点建设和龙头企业、专业协会和农村生产经营大户的农村信息站建设,完善城乡信息网络体系建设,使农村经济信息网络服务覆盖示范区所有村级政权、企业、专业协会和农户。 6.3 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 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土壤环境质量标准(DB13/310-1997)、农田灌溉用水国家标准(GB5084-92)、畜禽饮用水质标准(GB5749-85),建立健全农业质量标准体系。 29 组织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开展农业企业标准的制定的工作,支持龙头企业步形成结构合理、重点突出、特色鲜明、面向国际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重点加强无公害、绿色蔬菜、主要粮油品种、水果、畜禽等农产品质量标准建设;重点抓好出口优质农产品质量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重点抓好名牌农产品标准认定体系建设。 6.4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 规划到2015年,通过建立扶风县县级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和县、镇两级农产品质量检测网络,基本建成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推广应用无公害农产品和畜禽产品生产技术标准,推动全县一批名优农产品通过认证(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为主要类别)与体系认证(以GMP、GAP和HACCP为基本类型),积极申报全国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贯彻“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做到强制免疫、强制检疫、强制消毒、强制灭疫。口蹄疫、禽流感、猪瘟、高致病性蓝耳病等的免疫密度必须达到100%,抗体检测合格率必须达到70%以上。推进生猪及家禽等定点屠宰、集中检疫。建立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实现畜产品“从养殖场到餐桌”的全程质量监控。最终实现食品质量安全和“从产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促进绿色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出口。 6.5农业有害生物预防体系建设 大力推广使用农业、物理、生物方法防治病虫害,加强和发挥农业系统植物检疫职能,增加检疫仪器设备配备,提高防疫检疫能力,加强植物危害性病虫杂草出入的控制,加强对生产区域防疫服务,保 30 障农业安全。到2015年,全部完成动物防疫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强突发重大疫病防控体系建设,达到基本控制标准,全县所有规模畜禽场、种畜禽场均无重大疫情发生。 6.6农业灾害预警体系建设 近年来极端性气候增多,农业灾害频发,严重威胁农业生产。要加强与气象、水利等部门合作,建立农业重大自然灾害评估体系,制定应急 预案 社区应急预案下载社区应急预案下载社区应急预案下载应急救援预案下载应急救援预案下载 ,加强农业灾害预警能力建设,提高抗灾减灾能力。加强暴雨、冰雹、连阴雨、干旱、冻害、倒春寒等常发性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逐步建立气象、水情等综合信息互动平台,实现农业自然灾害实时动态监控。 6.7农业品牌体系建设 围绕加强农产品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尽快建立与国际标准和行业标准相接轨的质量标准体系,实现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有标可依。积极开展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尽快把资源优势转化成为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制定农业品牌建设的奖励政策,对每年获得国家、省商标审定和通过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认证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单位实行以奖代补政策。 31 第七章 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 7.1 投资估算 按照国家现行投资匡算的有关规定,对本规划重点项目的建设投资进行了估算。扶风县优质苹果、生态生猪养殖和小麦良种基地建设重点项目总投资为155732万元。 7.1.1优质果品基地建设 1、9万亩优质苹果基地建设 经估算,本项目投资6.45亿元,其构成如下: 亩种苗及栽植投资500元,小计4500万元,主要由农户投资,同时争取国家有关项目支持。 新增果库20万吨,投资6亿元,主要由企业投资,争取国家冷链项目和合作社冷库建设项目为辅。 2、3万亩猕猴桃基地建设 亩栽植111株,投资444元;亩栽植T型架40根,投资2000元;亩架材投资600元,小计3044元。总计9132万元。 优质果品基地建设总投资73632万元。 7.1.2生态生猪养殖 经估算,生态生猪养殖项目建设投资合计81000万元,分项如下: 1、50个万头生猪示范村,每个村投资400万元,小计20000万元。 2、3万头的育肥场1个扩建投资2000万元。 32 3、1万头的育肥场10个,每场投资1200万元,小计12000万元。 4、5000头的育肥场20个,每场投资600万元,小计12000万元。 5、建设50个600头商品代种猪场,完善人工授精和仔猪生产相关配套设施,大力引进纯种猪。每场投资600万元,小计30000万元。 6、建设10个1000立方米发酵池的大中型沼气工程,单个投资500万元,小计5000万元。 7.1.3小麦良种基地 新增5万亩小麦良种繁育基地,亩投资300元,小计1500万元;新增常温种子库2000平方米,投资300万元;购置加工机械投资500万元,小计1100万元。 7.2 资金筹措 扶风县三大农业主导产业建设项目建设投资大,周期长,需要多渠道筹集项目建设资金。以政府投入为导向,整合项目资金,发挥财政资金的乘数效应,引导金融机构增加信贷资金投放,鼓励农民、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投入。凡是以农业基础设施、农业科研、试验示范、社会性为主的项目,应以政府投资为主;凡是以农产品加工等以产生经济效益为主的项目应推向社会,向社会筹集资金。 7.2.1财政资金 33 本规划重点项目建设可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省级新农村建设、加大西部开发等一系列发展机遇,申请中央、省、市等专项资金投入,并随当地经济发展适度增加重点项目资金投入。 7.2.2项目资金 整合中央、省、市项目资金,包括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专项资金、土地整理资金、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农田水利项目、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等配套资金。 7.2.2其他资金 整合社会资金,包括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金融机构、社会团体、专合组织、农户投入等资金。 7.3 效益分析 7.3.1 经济效益分析 通过本规划,可实现扶风县农业产业结构与资源结构相匹配、与技术结构协调,优势主导产业基本形成并快速发展,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的经济效益得以提高,到2015年,30万亩果树挂果园可产优质果品4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6亿元以上;100万头育肥猪可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能上能下;10万亩小麦良种可产良种5000万公斤,可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合计32.5亿元。 7.3.2 社会效益分析 规划项目建成后,通过对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第一产业的科技含量,大大增加了第三产业的比重,使一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有序发展。 34 7.3.3 生态效益分析 通过本规划,促进了生态农业技术标准的推广与应用,化肥、农药施用量减少,农业生态系统逐步改善,土地综合生产能力大大提高,生态环境改善。自然生态环境得以保护,植被覆盖率增大,水土流失情况减少。对基本农田严格保护,推动了绿色有机农业的发展。 第八章 组织管理与保障措施 8.1 组织机构与运作模式 8.1.1 组织管理 县、镇和各相关部门要建立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项目建设推进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建立工作制度,明确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的工作职责,分解落实成员单位的工作责任。实行县级领导包镇、县级部门帮扶、下派技术人员包村的工作责任制。实行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形成县、乡(镇)、村三级联动的工作机制。建立由“三农”问题、财政、金融、项目管理、法律等方面的专业人才组成的专家组,为扶风县三大主导产业建设工作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组织保障。利用新闻媒体宣传等形式广泛宣传三大主导产业建设,营造推动建设的浓厚氛围,调动干部群众参与项目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8.1.2 运作模式 以“公司+专合组织+农户”的经营模式发展主导产业。专合组织由团体社员与个人社员按照合作制度组建起来,与产业化有关的农 35 资供应、产品加工、销售的企业以团体社员身份加入专合组织,农户以个人社员身份加人,企业与农户在地位上是平等的。公司、农户以资金、技术、土地、劳动等要素为联结纽带,统一归属到专合组织里,凭借着对资产的所有权和专合组织特有的运行管理机制,年终在利益分配上,合作社的盈余提取一定比例作为积累,剩下的部分一般按照社员对专合组织的贡献进行利润返还为主,结合按股分红为辅”的原则进行利益分配。这种组织形式下,专合组织不介入买卖本身,它为企业与农户牵线搭桥,即为农户提供优质农资、技术服务及市场信息,有效地保障了农户的利益。产品可以上市时,专合组织把农户的产品组织起来委托负责销售的团体社员对外销售,协调了公司和农户不可调和的对立矛盾,使农户和公司的利益有效地联结在一起,并能有力地保护农户的利益。 8.2 保障措施 8.2.1 加强领导,构建发展的组织领导保障 主导产业的发展是一项覆盖全县,包括自然、人口、经济、社会、生态各方面的综合性、系统性工程。为加强项目建设,建议成立扶风县农业主导产业发展推进小组,由分管县长直接负责,县农业局、国土资源局、水利局、财政局、国税局、工商局、科技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全面负责和协调规划实施过程中的领导、组织和决策;形成县、镇分级管理、上下联动的良性推进机制,为主导产业协调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8.2.2 资源整合,构建发展的基础配套保障 36 整合全县农业项目资金,集中支持三大主导产业建设和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整合水、电、气、运、土等生产要素,全力保障三大主导产业和有机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的要素供给。完善和落实技改扶持、税收优惠、费用减免等有关政策,为项目建设构建基础配套保障。 8.2.3 科技创新,构建发展的科技支撑保障 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撑。扶风县要积极主动地围绕农业良种、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动植物疫病防治技术、农业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农产品加工技术与工艺设备等现代农业技术,加强与省内外知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广泛联系,建立紧密的科技合作关系,不断增强月三大主导产业的科技含量。 此外,还可建立以知名专家为核心的专家顾问团,积极研究和探讨依托科技发展扶风县现代农业的有效机制与发展模式;加强对农技人员和农民的技术标准培训,确保生产的标准化、现代化;通过制定特殊政策和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吸纳专家和科研人员到当地进行技术创新。 8.2.4 增加投入,构建发展的资金投入保障 现代农业建设需要充裕的资金作保障。 首先,关注国家产业发展政策,按照国家产业发展要求,积极组织项目申报,争取国家项目支持,特别是要积极申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科技部、农业部等有关部委以及省市相关部门的现代农业发展项目,争取更多的资金投入。 37 其次,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大力吸引国内外资金投资农业,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鼓励不同经济成份和各类投资主体,以独资、合资、承包、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参与月河川道现代农业建设,并在土地、税收、信贷等方面给予优惠扶持。 8.2.5 体制创新,构建发展的制度政策保障 首先,完善土地流转机制。科学制定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围绕主导产业,有序推进土地流转;按照公开、统一的补助办法和标准,对租赁、承包土地进行产业建设和经营的,县委、县政府给予奖励,吸引投资,加快土地流转。 其次,推广利益联结机制。按照“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探索出订单收购、股份合作、贴牌销售、产业还租等多种利益联结机制,从而使企业与农户真正实现产销利益均沾、风险共担。 再次,健全投融资机制。大力发展小额信贷、村级扶贫互助社、微型金融服务,着手搭建现代农业投融资平台,积极引导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业基地建设,破解发展资金瓶颈。 8.2.6强化督查考核,严格奖惩兑现 三大主导产业发展任务列入年度乡镇和有关部门目标责任考核之中,由县目标责任考核办公室牵头,县委、政府督查室和农业等相关部门参与进行考核。项目的考核分值直接进入年终综合考核汇总,对三大主导产业建设工作按照全县重大工作进行奖励。对未完成任务的乡镇党政主要领导、部门主要负责人,当年公务员考核不能确定为优秀等次。 38
本文档为【扶风县农业主导产业发展总体规划】,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882336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59KB
软件:Word
页数:32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11-25
浏览量: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