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意境美.doc陈明燕

论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意境美.doc陈明燕

举报
开通vip

论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意境美.doc陈明燕论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意境美 作者:陈明燕 摘要 孟浩然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在现存的二百多首诗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吟唱山水田园的,与王维一起开创了山水田园诗派。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善于发掘自然美,把自己的主观情志与自然山水相结合,努力做到情与景相融合、情与景相契合。孟浩然在他的山水田园诗中创造了“清”的意象群和“淡”的意象群,从而形成了以清旷冲淡为主的艺术风格,使诗显示出平淡自然、以真入境、幽旷凄清、情景交融的意境美。 【关键词】孟浩然山水田园诗意境美 山水田园诗以自然界山水、田园景物为审美对象,意境隽...

论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意境美.doc陈明燕
论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意境美 作者:陈明燕 摘要 孟浩然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在现存的二百多首诗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吟唱山水田园的,与王维一起开创了山水田园诗派。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善于发掘自然美,把自己的主观情志与自然山水相结合,努力做到情与景相融合、情与景相契合。孟浩然在他的山水田园诗中创造了“清”的意象群和“淡”的意象群,从而形成了以清旷冲淡为主的艺术风格,使诗显示出平淡自然、以真入境、幽旷凄清、情景交融的意境美。 【关键词】孟浩然山水田园诗意境美 山水田园诗以自然界山水、田园景物为审美对象,意境隽永幽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艺术地再现或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现自然美以及田园生活情趣,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给人以审美享受。对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研究,论者或重宏观述评,如通行的《中国文学史》,有章培恒本、袁行霈本等,还有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史》、许总《唐诗史》等;或重微观阐释,较早的、富有奠基性的 论文 政研论文下载论文大学下载论文大学下载关于长拳的论文浙大论文封面下载 有闻一多的《孟浩然》。在该文基础上,诸多著名学者如傅璇琮、葛晓音等,或谈其隐逸思想,或谈其艺术风格。本文主要研究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意境美,这些资料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线索和借鉴。对孟浩然山水田园诗意境美的探讨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孟诗,同时对了解唐代山水田园诗的发展也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意境,是我国古代诗人所极力追求的审美境界,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术语,指的是艺术家的审美体验、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与经过提炼、加工的生活形象融为一体后所形成的艺术境界。它的基本精神,是要求情与景浑然融合,使感性的物象心灵化,而心灵也借助形象化的形式表现出来;同时又能超以象外,以特定的形象触发丰富的艺术想象,给人以无限悠远的联想和想象的空间,带给人深刻的精神启示。最早提出“意境”这一概念的,是署名王昌龄的《诗格》,其中提出诗的境界分为三种情况:物境、情境、意境①。意境,顾名思义,包含“意”和“境”两个要素,是意和境的有机结合。“意”,是诗人由客观景物感发的主观情 ①张福庆《唐诗美学探索》,华文出版社,2001. 思;“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对客观生活进行的艺术改造而创造出来的景象与氛围。 意境是山水田园诗的灵魂,完美的意境是诗人与自然,主观情感与客观之境,无形之情与有形之景的和谐统一中完成的,是情与景的高度统一。孟浩然,是盛唐诗人中终生不仕的一位作家。40岁以前,他隐居于鹿门山不远的汉水之南,曾南游江、湘,北去幽州,一度寓寄洛阳,往游越中。孟浩然追求冲淡清旷、宁静悠远的审美理想,因此他的山水田园诗所呈现的意境美与同时期的其他山水田园诗人的诗的意境美有所不同。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其意境多以冲淡清旷取胜。王士源《孟浩然集序》说:“间游秘省,秋月新霁,诸英华赋诗作会,浩然句,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举坐嗟其清绝,咸搁笔不复为继。”由这一记载可以看出即在当时孟诗也足以“清绝”颠倒群英的。杜甫有诗称誉说:“复忆襄阳孟浩然,清诗句句尽堪传”(《解闷十二首》之六)。闻一多也有诗评说:“孟浩然不是将诗筑在一联或一句里,而是将它冲淡了,平均分散在全篇中,看不见诗了,才是孟浩然的诗②。”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的意境美表现为平淡自然、以真入境、幽旷凄清、情景交融等。 一、平淡自然之美 所谓自然,“不雕琢,不假借,不著色相,不落言诠也。”孟浩然长期隐逸田园,因此田园生活和周围环境就是他诗歌创作的源泉。他经常描绘朴实而又自然的农家生活,以及自然而又真实的景物。从孟浩然山水田园诗朴实平淡的语言,纯真的情感,诗歌色彩的清淡上,可以看出孟浩然对平淡的偏爱,因此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具有平淡自然地意境美。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的平淡实际上是与“自然”联系在一起的,是深到极致而复归于平淡,而非寡淡无味。沈德潜称孟浩然的诗是“语淡而味终不薄”(《唐诗别裁》)。 这种平淡自然之美,可以从具体的诗中去感受。如《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首诗,初读觉得平淡无奇,然而反复读之,才觉得诗中别有天地。它的艺术魅力不在于华丽的辞藻,而在于其语言行云流水般的平易自得。写春之色,本应该浓墨重彩,极力渲染,但诗中却不见色彩描写。诗人却从听觉角度着笔,写春之声:那一声声的鸟啼,那潇潇的雨声。加上“处处”二字,大有起落之感,使人有置身山道之上,应接不暇之感。春风和春雨,在寂静的夜间洒向大地,这沙沙声响让人想到那如烟似梦般的凄迷意境以及雨后万物的新姿。这些都只是诗人在室内的耳闻,然而这阵阵春雨却暴 ②闻一多《闻一多全集选刊之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56. 露了无边春色,把读者引向了广阔的大自然,让读者自己去想象、体味春天的美好景象。写出了诗人的感受,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喜悦和对大自然的热爱。这首诗运用白描手法,把平常话语点缀入诗,不假雕琢,不尚工巧,在‘不觉’之中写出了‘觉’。清新淡雅之致,而又韵味无穷。又如《过故人庄》的“就”字,清人朱之荆《增订唐诗摘抄》:“‘就’字百思不到,若用‘看’字便无味。”近人王文濡《历代诗评注读本》:“实境实情,面面都到,末句‘就’字妙,谓不邀自就,则主人情重,自在言为。”《过故人庄》中“具”、“邀”、“至”三字,毫无渲染,在不着痕迹中将诗意与情景自然导入,写绿树掩映,青山环抱的农庄,以及宾主在一片泥土的气息中忘情的谈论这农事等,这一切都是一时兴到之语,无雕琢之迹,使读者在平淡中感受到农庄的乡情美和人情美,以及宾主之间的真挚友谊之情。再如“莓苔异人间,瀑布当空界”。(《越中逢天台太一子》)写瀑布:绿苔满壁,翠色可人。诗人以平淡的色彩来描写瀑布的颜色,使瀑布的颜色具体化,让读者可以通过绿苔的颜色想象到瀑布的颜色。这些诗都给读者很大的想象空间,从“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中花瓣的凋落,可以联想到诗人那种梦想如花而易凋零的惆怅。从《过故人庄》这首诗中所描写的文字中我们可以想象到农村待客的那种氛围和场面,以及待客的热情和农村的景色。这三首诗中所描写的景和事都是我们平时所见所遇的,但作者却能通过平淡自然的语言表现出不一样的美。所有这些都体现了孟浩然山水田园诗平淡自然地意境美。 二、以真入境之美 近代词学大家王国维认为“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金代诗人元好问说道:“何谓本?诚是也。”真人才能写真文,真文才能传至情。这是诗歌乃至一切文学作品成功的关键。“由心而诚,由诚而言,由言而诗也,三者相为一。夫惟不诚,故言无所主,心口别无二物。”诗中只有真率自然地抒写才能创造出清新隽永的意境。孟浩然长期隐居,过着闲云野鹤的日子,其诗中不乏真实的生活。他的山水田园诗的“真”体现在写作内容的真实和抒发情感的真实。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真实地撷取山水田园生活中最能引起他感情共鸣的平常之景,这些生活场景极其普通,极其琐碎,但这些平常之景在他看来是清新美好的,融入了他的感受,给读者一种极高的审美愉悦。他的山水田园诗,不仅具有朴实清新的自然美,也富有率真醇厚的人情美,表达了淳朴的乡情和深厚的亲情以及诗人隐逸生活的闲适之情。如《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该诗在淡泊淳朴而有平易自然地艺术风格中表现出了至淳至浓的乡情美与人情美。首联写故人以鸡黍相邀,纯任农家风情,简朴而真淳;颔联写进入村庄所见,既 近平畴,绿树合围自成一统,又远接苍翠,郭外青山连绵开去,使故人的村庄显得幽静而不冷僻,安谧而不封闭;宾主临窗举杯,在一片泥土的气息中忘情的谈论这农事,“话桑麻”一词给人一种强烈的农村风味,真实之感油然而生。最后与故人相约,重阳秋日,就菊饮酒,共庆丰收,在不经意间,其对故人和田园的倾情已溢出纸外。淡淡几句诗却导出了农村淳朴的人情美以及故人对诗人的珍贵的友情。又如《耶溪泛舟》:“落景赊清辉,轻桡弄溪渚。澄明爱水物,临泛何容与。白首垂钓翁,新妆浣纱女。相看似相识,脉脉不得语。”这首诗表现了傍晚泛舟时的散淡逸兴,浣纱,垂钓等词均让人联想到山村的幽静安宁,淳朴自然地生活画面。老翁少女相视而笑,情淳意洁,自然地流露出一种真实淳朴的乡情美和人情美。又如《游精思观回,王白云在后》:“出谷未停车,到家日已曛。回瞻下山路,但见牛羊群。樵子暗相思,草虫寒不闻。横门犹不掩,伫立望夫君。”这首诗写了要下山的牛羊,在昏暗中寻找伙伴的樵子,倚在柴扉上等候丈夫的妻子,所以这些都可以在我们眼前呈现一幅真实的画面,诗中的生活就好像是我们自己的日常生活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村民友爱,夫妻情深。所有这些诗都使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真实的生活以及真实的淳朴的情感,体现了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真淳之美,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以及自己隐逸生活的闲适悠然之情。 三、幽旷凄清之美 孟浩然对于不被用,虽有过激愤,但他不同于杜甫,耗尽一生,采用外向的方式跟不平、污浊的社会抗争,而是逐渐内向,净化心灵,淡化心中郁积的愤懑,使自己的心灵的尽量归于旷达超逸。如《夜归鹿门山歌》:“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路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这首诗由远及近,前四句写江行见闻,山寺昏钟,渔梁争渡,众人的喧闹与自己的独荡小舟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诗人的孤寂。后四句写夜至鹿门的隐听所见,葱茏的树木在月光下呈现一派清幽,一个“忽”写出了人不知不觉到达了目的地,也见诗人夜行时心情是何等的平静。隐所的寂寥,幽人的独往,窥见了山林隐逸的真意。通读全诗,可见诗人写出了鹿门山的精神——幽旷凄清、寂寥,而与诗人的自我写照——幽人恰好吻合,同时幽旷寂寥的景物环境描写,也映照了诗人内心的寂寥、凄清。又如《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山鸣听猿愁,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建德非吾士,维扬忆旧游。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诗这首诗写客中愁思和念友之情,前二联写夜宿桐江的情景。山猿鸣愁,沧江急流,风声萧瑟,冷月照孤舟,写尽沧江夜泊时的幽旷凄清的氛围。后二联转为抒情,“非吾士”、“忆旧游”, 寄海西头则写尽客中孤独,思念有人而又不得相聚的凄苦。孤寂的情感与幽旷凄清的景象相结合,使诗歌呈现出一种幽旷凄清的意境美。再如《夏日南亭怀辛大》:“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西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秦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这是一首触景生情的佳作,抒发自己独自乘凉时的感慨。山光西落,池月东上,夏阳的躁动在傍晚时归于幽静,诗人散发弄凉,开轩闲卧,心情同时归于幽静。至“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幽静中有透出了凄清。诗人在这种幽旷凄清的环境中,感到了一丝孤寂,欲取琴弹,而无知音,故又陷入对故人的深深思念之中,体现了诗的幽旷凄清之美。 四、情景交融,意境优美 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注意借景物来烘托自己的思想感情,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旷逸之情与静谧之景交融,营造了美妙的意境。孟浩然善于把自己的主观情感与具体的客观景物联系起来,把景物渲染成主观情景的诗歌意象,从而达到移情的效果。如《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旷野茫茫,江水清清,举目四望,寂静无声,只有一轮明月倒映在水中,陪着船上的诗人。这种极富特色的景物,只有人在舟中才能领略到。面对着这四野茫茫、江水悠悠、明月孤舟的景色,那羁旅的惆怅,故乡的思念,仕途的失意,理想的幻灭等等纷至沓来,客观景物被移入主观之情,构成了具有移情作用的清旷冲淡的意境。孟浩然用简练、清淡之笔选取了小舟、烟渚、落日、旷野和清江这些意象,再加上自己对景物的直接感受“天低树”、“月近人”,流露出一位羁旅异乡的游子在天边旷野中幽思难遣之情,构成一幅清旷而有韵致的“清江夜泊图”。又如《耶溪泛舟》一诗,诗人描绘了这样的画面,日落西山,余晖夕照,若耶溪碧波澄泓,水面轻舟荡漾,水底植物一一可见,溪这边坐着垂钓的野叟,彼岸则是浣纱的村姑,白首红颜相映成趣。诗以简单的景致勾勒出一幅清幽静谧的黄昏泛舟图。“澄明爱水物,临泛何容与。白首垂钓翁,新妆浣纱女。”这四句诗以鱼在水中嬉戏和浣纱女的欢笑声概括的表现了江南生活的恬静安谧以及诗人的悠然自得。结尾的“相看似相识,脉脉不得语。”是诗人情感的自然流露。这恬静和乐的山村,与诗人失意后的隐逸心情多么和谐一致!因此,这“似相识”确是诗人的思绪所念,是情之所至。诗人的清悠之心、欣喜之情弥漫于此诗画般的境界中,且乐于斯、安于斯。整首诗通过清晖、溪渚、垂钓翁、浣纱女等意象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宁静悠然的江南生活图,意境优美,读之韵味悠长。再如《秋登万山寄张五》:“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愁因薄
本文档为【论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意境美.doc陈明燕】,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69254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0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房地产
上传时间:2019-08-06
浏览量: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