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浅析具象雕塑中的意向表达(中国教育走向7)

浅析具象雕塑中的意向表达(中国教育走向7)

举报
开通vip

浅析具象雕塑中的意向表达(中国教育走向7)浅析具象雕塑中的意向表达 作者:毕亚楠 黑龙江大学艺术学院,哈尔滨150080 具象是相对于抽象来说的,具象雕塑跟具象绘画一样是以具象的人、景、物等为表现主体,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像”,中国百姓的审美观点基本还是以“像”与“不像”来评判一个作品的好坏。艺术品能否打动大众,得到人们的喜爱还要看是否“像”,所以具象雕塑在中国更具有雅俗共赏的特性。但是中国百姓眼中的“像”于“不像”并不能简单的理解为跟现实的一样,跟照片一样,这种“像”应该是“气韵生动”的像,“写意传神”的像。纵观中外著名具象雕塑作品中,都非常注重...

浅析具象雕塑中的意向表达(中国教育走向7)
浅析具象雕塑中的意向表达 作者:毕亚楠 黑龙江大学艺术学院,哈尔滨150080 具象是相对于抽象来说的,具象雕塑跟具象绘画一样是以具象的人、景、物等为表现主体,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像”,中国百姓的审美观点基本还是以“像”与“不像”来评判一个作品的好坏。艺术品能否打动大众,得到人们的喜爱还要看是否“像”,所以具象雕塑在中国更具有雅俗共赏的特性。但是中国百姓眼中的“像”于“不像”并不能简单的理解为跟现实的一样,跟照片一样,这种“像”应该是“气韵生动”的像,“写意传神”的像。纵观中外著名具象雕塑作品中,都非常注重对作品神韵的刻画,例如古希腊、古罗马雕塑,文艺复兴时期米开朗基罗的雕塑,以及中国古代著名的兵马俑、汉代写意雕塑等都是着重刻画了作品中人物的“神韵”,而并非单纯追求人体结构及外形特征,所以至今仍然保持着不灭的艺术魅力。雕塑作品中的形象如果不注重内在精神的挖掘,那么创作出的作品必定是僵硬而没有生命的,这样的作品是不会打动大众的,所以研究具象雕塑的意向表达对具象雕塑的发展是非常有意义的。 那么“意向”这个词汇应该从中国绘画美学的“意”和“象”来解释,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意”和“象”在反映中国艺术本质中是两种艺术境界。在中国艺术表现中,美是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它的直接表现形式被称之为“象”,可以理解成表象。就雕塑艺术来说,比如雕塑的尺寸、色彩、线条等可以用视觉看见的表象,称之为“象”,是一种视觉形式,本身不包含意义。而“意”是一种语言化的表达形式,它超越了“象”而具有了意义,它是指观察者对外界物象所形成的认知,包括瞬间的感觉和过去的经验;是物象与心意的有机结合;是人们感觉到的并融入了情感与理智的事物;也是外部世界的感性面貌(色相、秩序、节奏)反映在心里的事实。“意”作为一种艺术化的语言,在中国美学中既具有逻辑学的意义,又具有审美意义。如秦代的兵马俑历经几千年,其艺术成就仍然为世界所公认,被称为世界第七大奇迹,正是因为它达到了“意”的境界。 “意”在中国传统艺术中,历代艺术家都有精辟之论。意的含义深奥又广泛,艺术家为了追求“意”,就要到生活中去体验人生,认识人生,使自己的情绪, 化为“意”。其实“意”的本源是自然,“意”是由生活因素所组成,自然物象对心灵的刺激、心灵对自然物象的感受,交相辉映形成“意”。其所提倡的精髓思想是:求“意”中不脱严谨与法度,直取物象本质,从而达到抒发心源意趣。同时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艺术发展对“意象”的渊源很深,从上原始艺术里的符号.图案开始,就已有意象表现了。如中国的甲骨文中所出现的象形字,原始图画等。追求物象的本源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主要创作手法,比如汉代的陶俑和石雕都不会去追求严格的比例、造型,不去追求外在形像的精确,而是重视内心情感的感受与体验。但这并不是说中国古代的艺术家做不到精确造型和严格的比例,而是在于中国的艺术家更关注的是客观物象的神采和意蕴,所以有意识对物象进行夸张或变形,使所表现的形象更为鲜明。例如《击鼓说唱俑》诙谐的五官表情,夸张概括的动作,简练概括的粗线条塑造,都不以形象的真实再现为造型目的,但却更能将其神态尽情显露,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充满生命力。再如汉代霍去病墓的石雕是通过“相原石”审视石材形状大体近似百物,然后把观念表达与具象思维进行联想。这些不合现实的形体比例,非但没有丝毫减弱主题的表现,反而更加生动的展示出内在神韵和力量。那虎、那马、那熊、那蛙,都无不恢弘大气,卧而将起,静而欲动,把汉代大帝的文治武功充分表达出来。 汉代的写意雕塑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中的奇葩,它的概括写意,不是停留在纯理论和纯技巧的造型阶段,而是重视感觉与精神的表现。它虽然多反映现实的题材,但手法大胆,充满夸张和想象,重视物象内在精神的表现,充分体现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中国古代主体审美的写意精神。汉代的雕塑家们经常因材施艺,将“意”与“象”完美对应,汉代雕塑艺术所表现的真实不再是现实的真实,而是经过艺术加工处理,来自现实而高于现实的真实,也正是这种艺术的真实,使汉代诸多如辟邪石狮之类的雕塑经过夸张和变形的艺术手法,形成更具心灵震撼的作品,它们比写实的石雕更显得神圣不可侵犯。汉代雕塑艺术的写意性,除了作品本身所流露出的写意味道之外,更多的是体现了中华民族艺术的共性和精神。 中国古代雕塑以及绘画作品中,艺术家们都主张“意”要在作品的表现上起主导作用。但这并不是说“象”就不重要了,只求“神”而忘”形”了,不求形似不等于没有“形”,“形神兼备”才应该是艺术创作的宗旨。那么如何把握艺术作 品的形也就是物象的“象”,齐白石先生曾讲过好的作品就在“似与不似之间”,这是白石老人把握形的观念。“象”和“意”之间“象”主要是为了达“意”,那么,形似,或不似,或似与不似之间,都是为得其“意”。如果没有“象”的把握,“意”也就很难达到了。 《庄子·外物》中有这样一句话:“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意思是得其精而忘其粗,后人王弼在《周易略例·明象》中将“得意而忘言”变通为“得意忘象”。后来又被引申到艺术中。意思是说:艺术家主观强调了客观物象的特征在他心中的反映,提取了客观物象内在的精髓,而不拘泥于外在的种种繁杂迹象。这里所体现的正是写“意”精神的内在思想。在中国漫长的艺术发展历程中,“写意”的精神伴随其成长。可以说中国传统审美观和美学趣味在漫长岁月的渐变中,一直注重情与理的交融和主客观之间的统一和谐。这也是中国传统美学与西方美学在精神实质上的差异。西方传统艺术以科学为基础,科学认识为辅,依靠解剖学、透视学等追求写实的效果。而中国则以人、天、地这样的整体与自然关系入手,形成最早的“天人合一”的哲学,以此来指导中国的传统艺术,形成中国传统美学写意艺术的总体精神。 “意”是高于“象”的,是与心灵相呼应的,是将审美精神的表现放在首要位置,摆脱了对客观物象的机械模拟。雕塑中的“象”到“意”的过程并不是个逻辑过程,不能把“意”理解成机械的逻辑规律,这个过程是个意象化的审美过程式的艺术过程。在当代具象雕塑语言中,能否将物象作为作者内心的中介,真正去感动自己和别人是当代具象雕塑发展的动力。让作品摆脱时空的限制和自然属性的约束,从而达到艺术表现的自由,是当代具象雕塑应该考虑的问题。这要求作者从宏观上能够把握客观的物象,在感知世界的同时,要以感情做出审美标准,使自己的精神世界得到升华。 本文是黑龙江大学2008年度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具象雕塑的意象性研究”资助 成果之一(项目编号:QW200816)
本文档为【浅析具象雕塑中的意向表达(中国教育走向7)】,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14050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5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20-03-09
浏览量: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