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漫谈2012江苏生物高考卷-淮安

漫谈2012江苏生物高考卷-淮安

举报
开通vip

漫谈2012江苏生物高考卷-淮安漫谈2012江苏生物高考卷--考情分析与教学建议江苏淮安2013.03.23主要内容试卷结构各方评价概述试卷及考情分析与教学建议(重点)立意主要考点答题要点学生答题中的典型错误(要点)错误原因分析教学建议(纯属主观臆断、仅供参考)关于试卷的难度与区分度命题趋势小结与提醒一、2012年江苏生物高考卷结构4222220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2127*115*4.细胞的增殖8527*、33*3233.细胞的代谢2242.细胞的结构15.8%1931、19*1.细胞的分子组成必修1百分比分值分值分值题号分值题号分值题号...

漫谈2012江苏生物高考卷-淮安
漫谈2012江苏生物高考卷--考情分析与教学建议江苏淮安2013.03.23主要内容试卷结构各方评价概述试卷及考情分析与教学建议(重点)立意主要考点答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要点学生答题中的典型错误(要点)错误原因分析教学建议(纯属主观臆断、仅供参考)关于试卷的难度与区分度命题趋势小结与提醒一、2012年江苏生物高考卷结构4222220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2127*115*4.细胞的增殖8527*、33*3233.细胞的代谢2242.细胞的结构15.8%1931、19*1.细胞的分子组成必修1百分比分值分值分值题号分值题号分值题号合计小计非选择题多选题单项选择题考核内容模块2256.生物的进化99305.人类遗传病88284.生物的变异4410、113.遗传的基本规律442、62.遗传的分子基础25.8%31448、141.遗传的细胞基础必修2百分比分值分值分值题号分值题号分值题号合计小计非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考核内容模块33246.生态系统的保护2226*5.生态系统66264.种群和群落732543、12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8829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23.3%282271.植物的激素调节必修3百分比分值分值分值题号分值题号分值题号合计小计非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考核内容模块5.生态工程22134.生物技术安全性和伦理问题2293.胚胎工程1122*2.克隆技术11.7%1499321.基因工程选修33.生物技术在其他方面的应用1121*2.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的应用4.2%54416、171.酶的应用选修1百分比分值分值分值题号分值题号分值题号合计小计非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考核内容模块9831118*选修32221选修12227*必修31118*必修219.2%239727*、33215、19必修1实验百分比分值分值分值题号分值题号分值题号合计小计非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考核内容模块试卷结构比例的要求必修一:25%必修二:25%必修三:25%选修一选修三其中:理论:75%实验:25%(实际操作中没有上限)25%二、各方评价概述(立意?)社会评价也是需要关注的(1)凸显对主干知识的考查考点覆盖面广分布比较均匀(2)联系生活素材新颖体现运用部分内容跳出传统教学的框架提醒大家不要猜题3.突出实验,强化能力,频繁出现实验情境,导向性好注重对教科书中的实验考查多个地方考查实验细节(如血球计数板使用)大多以实验为素材,体现生物学的实验性学科特点题非选题均以实验素材为背景,或体现实验思想第29题结合社会和生物学热点问题(酒驾)设问8考查与大纲内容相关的实验实验情景与实验考查的题较多,客观上加大了难度4.阅读量减少,但每个答案都需要思维过程,得分不易阅读量比2011年有所减少(500字)许多题目虽然入手容易,但答全不易需从图表、文字等信息转换中得出答案,得分不易。共有图表题12题,图表减少4个。要求学生有扎实的学科基础知识,又要有较高的信息处理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考查考生的学习能力。5.综合性强,答题要求高,试卷看似容易做起来有点难,试卷区分度好从多侧面考查考综合能力以及文字表述能力,答题要求高。多个选择题也具综合性,考查学生的联系和拓展能力具有很好的层次性,简单题目和有相当难度的题目依次呈现非选择题中,2分的答题有10个,增加区分度,也增加了难度(有必要再作微调:降低一些难度)试卷虽有相当数量的基础题,但总体上综合性强,思维跨度较大,对能力要求高,只作简单记忆的学生难以应付。三、试卷及考情分析与教学建议主要内容:立意主要考点答题要点学生答题中的典型错误(要点)错误原因分析教学建议有书出版略讲穿插讲1.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学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中一种元素的作用能被其他元素替代B.细胞中的脱氧核苷酸和脂肪酸都不含有氮元素C.主动运输机制有助于维持细胞内元素组成的相对稳定D.细胞中的微量元素因含量极少而不如大量元素重要【答案】C【难度】易【典型错误】选B的考生较多。【原因分析】很可能是因为开始做题时,心慌意乱中审题失误将脱氧核苷酸看成是脱氧核糖或什么酸了,加之对主动运输机制的原理及其对生物体稳态的意义认识不到位,或者说不太确定,心里没底,在刚开始做题时心境还不是太稳定,在犹豫之中可能会选错。【教学建议】除了做好基本功训练之外,还要进行考试技巧和心态调整的训练。2.人类对遗传物质本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并证实了其传递规律和化学本质B.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说服力C.沃森和克里克提出在DNA双螺旋结构中嘧啶数不等于嘌呤数D.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说明所有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答案】B【难度】易【典型错误】选A的考生较多【原因分析】学生对孟德尔所处年代生物科学发展的状况不了解,加上他们对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和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的原理不是十分清楚,随机地做出选择。【教学建议】教者对学生进行生物学基础知识训练的同时,不忘对学生进行生物学史及科学探究过程的教育,从中得到多方面的启示并在生物学素养方面得到提高。许多时候过程远比结果来得更重要。3.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失调的叙述,错误的是A.淋巴管阻塞引起下肢水肿B.血液中钙盐过多引起肌无力C.再次接触同种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D.腹泻引起体液中水和蛋白质大量丢失【答案】D【难度】中【典型错误】选C考生最多,其次是B【原因分析】有的考生可能看错了题目要求(选出错项);有的考生可能认为“再次接触同种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不属于内稳态失调的问题;部分学生对腹泻引起水分和无机盐丢失的机理不清楚,也搞不清能否引起蛋白质的流失。【教学建议】内环境稳态的概念教学中,应重新理清与内环境稳态相关的 知识点 高中化学知识点免费下载体育概论知识点下载名人传知识点免费下载线性代数知识点汇总下载高中化学知识点免费下载 ,搞清楚哪些属于内稳态的问题,以及内环境各成分的来龙去脉。内稳态机制对生活在变化着的环境中的生物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可作为专题进行总结复习。4.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器在细胞质中的分布与细胞的功能相适应B.线粒体是细胞内物质氧化和能量转换的主要场所C.由rRNA和蛋白质组成的核糖体具有特定空间结构D.高尔基体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加工和运输的场所【答案】D【难度】易【典型错误】选C的考生最多。【原因分析】C选项所表述的知识可能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并不被经常提及,具体是什么样的空间结构也不清楚,加之学生可能知道高尔基体在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中有作用,但具体什么作用已经模糊了,同时也忽视了核糖体才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而导致选择失误。【教学建议】要强调:细胞内的任何细胞器和分子必须具备一定的结构才能具备生物学活性,这正是细胞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具体内涵。教科书上可能没有这样的原话,需要一点点联想细胞结构总是容易被考的。5.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的种间竞争是一种选择过程B.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依据C.外来物种入侵能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D.突变的可遗传性阻碍生物进化【答案】D【难度】易【典型错误】错误点比较分散。【原因分析】A与C选项都涉及生态学上种间竞争、生物入侵与生物进化的关系,而生态学与生物进化属不同章节的内容,在平时的教学中有关这两大知识点联系的训练题较少,学生一时难以理清它们的内在关系,加之他们对性状遗传与生物进化的关系理解不透,或者在无特别提示的情况下会忽视这两者之间的逻辑联系。【教学建议】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生物学知识之间特别是不同章节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这种联系的能力正是学生智力和生物学素养的具体体现(可能也是教学过程中的薄弱之处和疏漏之处)6.下列关于人类基因组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的叙述,合理的是A.该计划的实施将有助于人类对自身疾病的诊治和预防B.该计划是人类从细胞水平研究自身遗传物质的系统工程C.该计划的目的是测定人类一个染色体组中全部DNA序列D.该计划的实施不可能产生种族歧视、侵犯个人隐私等负面影响【答案】A【难度】易【答题情况】答题情况较好,得分率较高。【典型错误】选B的考生较多。【原因分析】不少考生错选B的最可能原因在于学生错误地认为一个细胞的遗传物质与“细胞水平”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即认为基因组肯定是一个细胞的全部基因,而这种研究是处于细胞水平的研究,其实应该是属于分子水平的研究。【教学建议】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确生物体的结构是分层次的,而且各层次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内在的联系。常说的三个水平是个体水平、细胞水平、分子水平。7.下列关于植物激素或类似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脱落酸能够调控细胞的基因表达B.杨树顶芽的快速生长需要侧芽提供生长素C.喷施生长素类似物可以保花保果但不能疏花疏果D.密封贮藏导致水果各种激素合成增加【答案】A【难度】中【典型错误】选B、C考生最多,选D的考生也较多。【原因分析】植物激素的类型较多,单独作用时的剂量问题和共同使用时的相互作用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要想找到一种捷径并进行简单的记忆是很难的,需要理解之后才能回答相关问题。激素的产生和发挥作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能僵化地对待,这应该是本题答题不理想的背景。选错B的可能原因是看错了文字表述,把“需要”看成“为”。选错C的可能原因是对生长素的作用掌握不完全。不选A的原因是不知道脱落酸的作用机理,对脱落酸能够调控细胞的基因表达很不理解。“激素”与“基因表达”之间有一个小小的跳跃,中间过程不需要学生知道,但要知道他们之间存在某种关系。【教学建议】在记忆之前应该有理解相关知识和逻辑联系的过程。将各种激素的作用特点进行表格化的处理是值得推荐的方法。8.观察到的某生物(2n=6)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如图所示。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有一对染色体没有相互分离B.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有一对染色单体没有相互分离C.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有一条染色体多复制一次D.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有一条染色体多复制一次【答案】A【难度】中【典型错误】选C的考生最多,其次是B、D。【原因分析】看似简单的题目其实内涵大量信息,需要学生对减数分裂的动态过程了解得十分清楚才能正确答题。靠死记硬背几乎答不对该题,这体现了高考的选拔功能和能力立意的导向。选错C项的学生可能没有看清楚图示的染色体的结构和对应关系。【教学建议】减数分裂是主干知识,也是难点。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调动各种信息载体(动画、模型等)让学生理解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的动态变化,也要了解一旦出现异常(可有多种途径、多个发生部位或阶段)可能产生的结构,由此也可以帮助理解人类染色体数目异常产生遗传畸形的机理。9.通过胚胎移植技术,可以实现良种牛的快速繁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对供体和受体母牛都要进行相同激素处理B.受精和胚胎的早期培养都需要在体外进行C.对冲卵获得的原肠胚检查合格后方可移植D.胚胎分割移植实现同卵多胎的成功率较低【答案】D【难度】难【答题情况】答题情况不好,得分率很低,各种错误都有。【典型错误】选B的考生最多,其次是A和C。【原因分析】胚胎工程虽然是有关生产实际的题目,但由于胚胎工程离我们的日常生活比较远,绝大多数人未能亲眼见过,更未操作过,要理解其中的原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胚胎工程又在越来越显著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相关的知识也是考试说明所要求的,所以还必须在考题中有所体现。【教学建议】胚胎发育的各个阶段所具有的基本特性和相互关系是生命活动中的基本规律和机制,理应在教学过程中得到更多的关注。10.下列关于人类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B.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伴随性染色体遗传C.生殖细胞中只表达性染色体上的基因D.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中都含Y染色体【答案】B【难度】中【典型错误】选D的考生最多。【原因分析】错选D项的学生应该对减数分裂和胚胎形成的过程缺乏清晰的认识,而且考试经验也比较缺乏,因为没有发现选项B所表述的是非常简单明了、且正确的关系。X、Y染色体何时分离或者说减数何时发生,这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如果学习比较投入的话,应该会特别关注这样的节点。【教学建议】看来减数分裂和胚胎学的基础知识并不是那么容易被学生掌握。生命的动态变化是客观的,是我们必须认清并面对的过程。我们不能在认知和感悟灵动的生命时固化或者绕过那些体现生命之精彩的动态过程(个人见解)。11.下列关于遗传实验和遗传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不存在相互作用B.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组成不同,性状表现也不同C.孟德尔巧妙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的测交方法只能用于检测F1的基因型D.F2的3︰1性状分离比一定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答案】D【难度】中【典型错误】选A的考生最多,其次是B和C。【原因分析】错选B项的学生显然缺乏基本训练,因为B的错误是显而易见的。错选A的学生显然忽略了基因之间多样复杂的相互作用(中学阶段探索其中一部分,应该知道还有更多的没有涉猎—联想和拓展能力),进而可以扩展到哲学层面上普遍联系原理的具体应用。运动变化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任何预期的结果都是有条件的,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此题正确答案应该能被学生一眼就看出来,即使其他选项的确有干扰作用。【教学建议】中学实际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所谓的捷径、还有一些口诀式的机械套用,不利于学生从本质上理解遗传规律进而提高独立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反映到高考上,只能是缺乏相应的应变和理想的成绩。现在的高考已经不是以前的背一背、记一记,就能答题的,今后更不可能这样。千万不可教学生“这么问就这样答,那样问就那么答”12.下列关于免疫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都与机体免疫有关B.浆细胞能增殖分化成具有分裂能力的记忆细胞C.HIV病毒主要攻击T细胞导致免疫功能严重缺陷D.大规模饲养家畜时合理使用动物激素可提高免疫力【答案】B【难度】中【典型错误】选A和D的考生都比较多。【原因分析】未能选择B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对浆细胞的来历缺乏清楚的了解,或者对细胞分化的概念缺乏理解,否则不会答错。错选A的学生显然缺乏免疫的基础知识,因为A表述的是常识性的知识。错选D的学生,可能是错误地认为在家畜饲养中是不能使用激素的,说明对现代社会生活和相关的生物性产业缺乏足够的了解。换一个角度,如果从种群的角度来看,高密度的种群与自然环境中同物种的种群定会存在很大差异。另外可能还有一个原因:谈激素色变,只要是使用激素就是不好的,就是该否定的,显然有点机械地理解了这样一个科学问题。A、D选项错选率都较高的另一个原因可能是学生不能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因为生物学各知识点之间本身就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12教学建议】其实关于免疫的问题,大多与生产、生活实际密切相关,不管参不参加高考,上不上大学,学生们都应该知道一些相关知识,起码为了自己的健康,甚至为下一代的健康。在高考复习阶段要加强知识点之间联系的教学,将所学知识与鲜活的生命体联系起来,形成知识网络,全面而又深入地理解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可以作为另一个专题进行总结复习13.下列关于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种植转基因作物应与传统农业种植区隔离B.转基因作物被动物食用后,目的基因会转入动物体细胞中C.种植转基因植物有可能因基因扩散而影响野生植物的遗传多样性D.转基因植物的目的基因可能转入根际微生物【答案】B【难度】易【典型错误】选C的考生较多。【原因分析】该题的正确选项比较明确,其他项虽然也有干扰性,学生如果没有审题错误,或者能从B选项中得到足够的正确的信息,应该就能甄别出来。错选C项的学生可能对“转基因”与遗传多样性之间的关系缺乏必要的认识,或者说联系的能力还不够,因为这两者之间有一点小小的跳跃,缺乏必要的过渡性的提示。提示越少,难度越大。【教学建议】外源基因在植物生长、繁殖和应用过程中的动态变化,或者说他的行踪应该是教学过程关注的重点。外源基因的传递规律也应是与每个人都有关故需要大家关注的问题。因为随着转基因技术运用的深入,转基因产品离我们越来越近,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等问题已摆在我们面前。14.某植株的一条染色体发生缺失突变,获得该缺失染色体的花粉不育,缺失染色体上具有红色显性基因B,正常染色体上具有白色隐性基因b(见下图)。如以该植株为父本,测交后代中部分表现为红色性状。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A.减数分裂时染色单体1或2上的基因b突变为BB.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3与4自由分离C.减数第二次分裂时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自由组合D.减数第一次分裂时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答案】D【难度】难【典型错误】选A和C的考生较多。【原因分析】难度大,体现了高考的选拔功能。难度的来源--四个重要知识点的综合:减数分裂(再次考到,说明该知识点的重要性,为历次考试的高频考点)、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交叉互换、基因的分离定律。据估计在高等生物中,大约105~108个生殖细胞中,才会有一个生殖细胞发生基因突变。而在染色体上,基因发生互换的概率较大,一般一条长的染色体会发生多次互换。题中测交后代中竟然能出现部分(不是个别)表现为红色性状,说明不是突变而是交叉互换。此题的关键词“该缺失染色体的花粉不育”、“植株为父本,测交后代中部分表现为红色性状”为解题的关键信息。【教学建议】这类问题不适合在大范围进行推广训练,否则只能是浪费时间。在高三复习阶段一是要加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训练;二是进行能力训练,达到对知识的深入领会并融会贯通;三是加强审题技能训练,善于找出题眼。15.下列关于“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A.解离和压片都有利于根尖分生区细胞分散B.先用低倍镜找到分生区细胞,再换用高倍镜观察C.显微镜下绝大多数细胞中能观察到染色体D.探究有丝分裂日周期性可为实验取材时机提供依据【答案】C【难度】易【典型错误】选A的考生较多。【原因分析】这是一道极其普通的实验题,且现在的中学生都可以做此实验。出现答错的原因主要是两条,一是该校学生压根儿就未做过该实验,否则,想要他们做错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二是学生审题太粗心,把题目要求找出错误选项当成选出正确选项了。【教学建议】一是要重视实验教学。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通过实验不仅能帮助其理解实验的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实验技能,更能激发学生热爱生物学的热情,从而更加努力地学习生物学。二是平时要多进行审题训练和速度训练,或者说应考能力训练还得加强,使学生在考场上能有较平和的心态发挥自己的水平。16.下列关于“探究加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的叙述,合理的是A.先用热水溶解洗衣粉,再将水温调节到最适温度B.实验的观察指标可以是相同洗涤时间内污渍的残留程度C.相同pH时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好于普通洗衣粉D.衣物质地和洗衣粉用量不会影响实验效果【答案】B【难度】易【典型错误】选C的考生较多。【原因分析】本题为实验题,牵涉到加酶洗衣粉的特性、酶活性、实验设计等知识。都是经常提及并出现在考试题中的内容,学生比较熟悉,应该说难度不大。题目中的选项都是实验设计时必须考虑的或经常出错的地方。加酶洗衣粉在30多度最好,过了四十度就不行了,而题中错用了热水。错选C的学生可能忽略了这样的情况:虽然pH相同,但如果pH超出了酶的耐受限度(保持活性需要的pH范围),酶就起不到预期的效果,相应的结论就不成立。可能就是这个小小的知识迁移难住了一小部分学生。【教学建议】加强实验探究能力的训练,包括对实验现象和结果的分析,实验方案的评价和修订等。此类题目在今后的考试中将会更多地出现。知识综合和知识迁移是学生今后发展必须具备的能力,无论从哪个方面说,都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这方面的强化。对本题来说,加酶与不加酶是一个问题,而酶的结构和活性本身又是一个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对这样类似问题的关注。17.下列关于酶和固定化酵母细胞的研究与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从酶的固定方式看,吸附法比化学结合法对酶活性影响小B.作为消化酶使用时,蛋白酶制剂以口服方式给药C.尿糖试纸含有固定化的葡萄糖酶和过氧化氢酶,可以反复使用D.将海藻酸钠凝胶珠用无菌水冲洗,目的是洗去CaCl2和杂菌【答案】C【难度】中【典型错误】选B的考生最多。【原因分析】主要原因之一是对B选项中的口服方式产生了巨大的疑惑以至于认为是错的。受平时训练中经常接触的“酶不能口服的影响已根深蒂固。这在心理学上叫“暗示效应。原因之二是可能是看错了题目要求(选错项)。原因之三是对C项中的反复使用没有认真思考,或者说没有相应的常识。有可以反复使用的试纸吗?【教学建议】在实际处理问题的过程中要切实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在某些时候,特别是高考,越是碰到熟悉的情境或问题,越是要加倍小心,谨防出错。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生活常识并不仅仅是素质教育理念的体现,同时也有利于应对考试。18.下列关于“DNA粗提取与鉴定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洗涤剂能瓦解细胞膜并增加DNA在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B.将DNA丝状物放入二苯胺试剂中沸水浴后冷却变蓝C.常温下菜花匀浆中有些酶类会影响DNA的提取D.用玻棒缓慢搅拌滤液会导致DNA获得量减少【答案】C【难度】中【典型错误】选B的考生最多,其次是A。【原因分析】本题是关于DNA粗提取与鉴定实验的题目,内容较多,环节也较多,没有做过“DNA粗提取与鉴定实验”并进行深入思考的学生很容易跑偏,或者容易被迷惑。洗涤剂能够瓦解细胞膜,但不能增加DNA的溶解度;选项B有两个干扰点:DNA丝状物、冷却后变蓝。【教学建议】实验操作不能走过场,教师在实验前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在引导学生完成实验的同时,要教会分析,并能举一反三。这不仅影响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且也影响学生生物学基本思想及良好素养的形成。19.下表中有关人体细胞化合物的各项内容,正确的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C【难度】中【典型错误】选A和B的考生都较多。【原因分析】这是一道综合性比较强的题目,既包括四个实验,同时又包括四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的组成单位和功能等内容,但不算太难。这道题做错的原因主要是部分学生的生物学基础知识还很不扎实。题目中信息较多,有部分学生由于时间或者其他原因没有看清楚题目提供的信息,或者不习惯这样的信息呈现形式,也可能是导致判断错误的原因。【教学建议】基本知识和技能历来是教学和考试强调的重要内容,对此我们必须要投入足够的精力,进行充分的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对同类信息进行整理,以图、表的形式变换着呈现给学生以提高考生的应变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1携带遗传信息核苷酸绿色甲基绿染液核酸④承担生命活动氨基酸紫色双缩脲试剂蛋白质③提供能量葡萄糖砖红色斐林试剂糖原②储存能量脂肪酸橘黄色苏丹Ⅲ染液脂肪①颜色反应检测试剂主要功能组成单位实验检测化合物编号20.研究表明细胞癌变是细胞从已分化转变到未分化状态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癌细胞具有和正常分化细胞相近的细胞类型B.癌细胞的分裂能力与分化程度成正相关C.诱导癌细胞的正常分化是癌症治疗的一种策略D.癌细胞类似于胚胎细胞都脱离了细胞的正常分化【答案】C【难度】中【典型错误】选A和D的考生都较多。【原因分析】错选A的学生对癌细胞与正常分化细胞之间的区别缺乏正确认识。错选D的学生可能带有猜题的想法,其实两者的差异明显,胚胎细胞再怎么说也不是脱离了正常分化的细胞,能看懂题目就不应该选D。【教学建议】有关癌症的知识难度也不大,应该不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就能获得满意的效果,老师应该采用一些比较的方法让学生获得更加准确、清晰的关于癌变的知识。讲到癌症比讲到细胞分化,两者存在内在联系。21.下列关于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的叙述,合理的是A.在果酒发酵后期拧开瓶盖的间隔时间可延长B.条件适宜时醋酸菌可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C.果酒发酵过程中发酵液密度会逐渐减小D.将长满毛霉的豆腐装瓶腌制时,底层和近瓶口处需加大用盐量【答案】ABC【难度】难【典型错误】选AB、BC、BCD和BD的考生都较多。【原因分析】这是考查实验细节的题目,也考查学生对实验生物学的基本思想的认知,特别是检验学生对生物动态变化过程敏感性的好题目。漏选A、C的学生显然没太注意发酵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只知道有糖类、水、酵母在一起就能发酵,而对发酵过程开始之后的变化过程关注的不够,而有些变化是可以预知的,并不需要预先进行学习,大概这就是创新的比较高层次的表现。显然,目前在这方面表现得总体上不太好。错选D的学生显然对底层加盐没什么认识,以为加盐总是必要的,这似乎是生活常识。【教学建议】如果教学过程中没有实际做过这样的实验,许多的细节是很难讲清楚的,有的教师可能自己就没有做过这样的实验,在学生面前也只能是看资料讲讲而已。从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素养和实验能力出发,也从应对高考的目的出发,亲手带学生做实验(哪怕是其中几个)也许是教师难得的学习和提高的机会,更是学生终生难忘的经历。所以,不要埋怨高考题怎么会这样出的。22.下列事实体现细胞全能性的是A.棉花根尖细胞经诱导形成幼苗B.单细胞的DNA在体外大量扩增C.动物杂交瘤细胞产生单克隆抗体D.小鼠体细胞经诱导培育成小鼠【答案】AD【难度】中【典型错误】选ACD考生最多。【原因分析】最具迷惑性的是C,迷惑就迷惑在“动物杂交瘤细胞产生单克隆抗体”是一个基本事实,几乎看过书的学生都知道,所以,学生在答题的时候如果没有思考就选最熟悉的项,这显然不是一个合理的做法,也不是命题者所希望的。但对学生来说也许是无奈之举,匆忙之中选一个脸熟的呗。由于杂交瘤细胞大量增殖后才产生许多功能单一的抗体,学生就误认为这也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问题的根源还是学生对细胞全能性的理解不到位。【教学建议】教学过程中对一些重要的概念恐怕不能简单地描述了事,甚至能背下来就算到位了,其实,理解才是最重要的。23.下图表示细胞呼吸作用的过程,其中1~3代表有关生理过程发生的场所,甲、乙代表有关物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1和3都具有双层生物膜B.1和2所含酶的种类不同C.2和3都能产生大量ATPD.甲和乙分别代表丙酮酸、[H]【答案】BD【难度】中【典型错误】选ABD、BCD考生都比较多。【原因分析】呼吸作用是高频考点。因为生命运动可以分为同化和异化,呼吸作用就是讲的异化作用。题目这样命制就是要考查学生对这个过程的了解和掌握情况。此题答错的一个原因可能是学生没有注意到题中“下图表示细胞呼吸作用的过程”这句中的关键词——呼吸作用,思维还停在熟悉的碳循环上。【教学建议】对于像呼吸作用(另外,同样重要且相关的是光合作用)这样的主干知识,一定要从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角度把基本的概念讲清楚,再把动态过程像放电影一样地展示给学生。学生也要像看电影一样,搞清楚什么东西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一路发生了什么,带走什么又留下什么?说来说去,还是那句话或者那个词:“动态”,“动”才是生命的根本。24.全球范围内生物多样性有降低的趋势,对此所作的分析正确的是A.栖息地总量减少和栖息地多样性降低是重要原因B.栖息地破碎化造成小种群有利于维持生物多样性C.这种变化是由于新物种产生量少于现有物种灭绝量D.过度的人为干扰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答案】ACD【难度】中【答题情况】得分率一般,看似简单的题目仍然有不少学生答错。【典型错误】选AD的考生最多。【原因分析】生物多样性属于知识体系中的末端,讨论的都是一些概念性的问题,应该不会太难。选项A、B、D的概念相对比较明确,容易辨识。漏选C的考生最多,主要原因可能是教学过程中很少涉及新物种的产生,而更多的是讲物种的灭绝。其实这两个过程(灭绝和新生)是同步进行的,从来也没有停止过,只是两者的速度和进程有区别罢了。这仍然是一个动态变化的问题,学生对这样的问题可能不太熟悉,所以不敢选。【教学建议】我们可能在教学过程中对物种灭绝强调的太多了,而忽略了其中的平衡点及其移动的情况,有必要在教学过程中纠偏,同样还是要强调动态的概念。在对基本知识的教学中一定要透彻,让学生充分理解,并教会学生如何进行拓展。灵动的生命微妙的平衡25.糖耐量受损(IGT)的人表现为空腹血糖浓度正常、负荷(如饮食)后血糖浓度升高异常。为了探究运动对IGT的干预情况,受试者于餐后进行中等强度持续运动30min,定时采样测定血糖浓度及胰岛素含量,实验结果如图所示。由此可初步推测A.餐后60min时,胰岛素分泌下降导致血糖浓度低于对照组B.餐后适度运动可降低IGT人群餐后血糖峰值和胰岛素升高幅度C.餐后适度运动使IGT人群胰岛素分泌高峰提前,血糖浓度下降D.餐后适度运动可以减轻IGT人群胰岛B细胞的分泌负担【答案】BCD【难度】中【答题情况】但得分率并不高,错的点也比较分散。【典型错误】选CD的考生最多。【原因分析】此题的信息量较大,较好地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选项A比较直接,“导致”的逻辑不成立,容易被识别,学生不容易错选。选项C、D可以直接从图上信息进行判别,需要的是图文信息的转换能力。错选最多的是漏掉B选项,估计主要原因是在学生做出正确选择之前,需要比较两对曲线,是整条曲线而不仅仅是一个坐标点,相比之下,整条曲线的比较要稍微困难一些。【教学建议】在复杂的背景下提取图文信息并进行解读和转换是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具体体现,无论从哪个角度上说,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教师都要注意培养这种能力,而学生更应该训练自己,对提升理解、综合和分析等能力都具有显著的作用。对付这样难度不大但比较繁琐的题目,学生需要有足够的耐心26.(8分)江苏某小型天然湖泊原有少量鱼类,后改造为人工鱼塘,投饵养殖植食性鱼类和肉食性鱼类,两类鱼均无滤食浮游生物的能力。养殖前后生态调查的数据见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4)虾、贝等小型动物能摄食鱼饵料。如果肉食性鱼类只摄食虾、贝等小型动物,可以推测在相同饲养条件下2010年肉食性鱼类的总量将会▲,植食性鱼类的总量将会▲。(5)若对该湖泊进行生态修复,除停止养鱼外,还需恢复水生高等植物,以抑制浮游藻类生长。在这一过程中水生高等植物的直接作用是▲、▲。【答案】(1)食物链(2)捕食者(植食性鱼类)增加竞争者(浮游藻类)大量繁殖(3)投饵输入大量能量(4)减少增加(5)吸收营养物质竞争光照【难度】易1355生物量(湿重kg/1000m2)825物种数虾、贝等小型动物75030生物量(湿重kg/1000m2)815物种数鱼类102生物量(干重g/m3)2011物种数浮游藻类20560生物量(湿重kg/1000m2)513物种数水生高等植物2010年(养殖后)2007年(养殖前)调查结果生物类群、物种数和生物量(1)改为人工鱼塘后,该湖泊生物群落的▲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2)从种间关系的角度分析,水生高等植物明显减少的直接原因是▲、▲。(3)从表中可以推测,与2007年相比,2010年湖水中生物体内所含的总能量显著增加,其主要原因是▲。【26答题情况】难度适中,在8个非选题中得分率最高,但没有满分。【典型错误】(1)最常见的错误是“垂直”、“水平”,要么再来一个更大的“生态”,似乎要把所有的结构全放在这里面。(2)生态环境恶化、浮游生物大量增加、人为干扰。(3)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增加,鱼的种类增加、能量来源变广变大、食物网变得复杂、食物网增多。(4)减少变增加,增加变减少。(5)进行光合作用、提高水质、增加水中的氧气、改变生态系统结构、为鱼增加食物、维持生态系统平衡、抑制藻类生长【原因分析】如果阅读原题后再比较参考答案与学生的典型错误,不难发现一些有意思的现象。(1)“垂直结构”、“水平结构”在本题中基本没有提及,学生这样回答问题显然是因为在教学过程中听到“垂直”、“水平”结构的次数太多了,说到什么结构,立马就想到这两个词。显然,部分学生没有仔细审题或审题能力有限,读题后对题目背景的构建出现明显错误。(2)此题的关键词是“种间关系角度”、“高等植物”和“直接原因”,许多同学因为没有注意到并依此考虑而出现跑题现象。这一问要求回答的是人工干预后产生的动态变化,应该是具体的变化,反映的是食物链中各个营养级的明显变化,而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生态环境恶化”之类的答案。千万不要走这种自以为是的“捷径”。(3)在回答该问时,要紧扣“与2007年相比”,否则,其他的答案也许义正言辞,但就是不靠谱,因为你没有按要求进行比较。其实,你比较一下表格提供的数据,正确答案立马出现,只要你知道养鱼是要投放大量饵料的,只放鱼不投饵,鱼是长不大的,也没人这样养鱼。(4)第四问才是该题的精华,在对几类生物的简单描述和提问中考查了食物链结构的变化引起的一连串变化,提问看似营养级的数量变化,实则考查的是能量转化效率,特定营养级中鱼数量的增减是由能量转化效率的高低决定的,但字面上是找不到“效率”字眼的,考点是完全隐藏的,死记硬背的学生也就没法答题,但是理解的学生很容易就能正确答题。这正是该题的精彩之处,为了让广大学生明白这种精彩,请看下图:饵料第①种情况:肉食性鱼类也取食饵料第②种情况:肉食性鱼类只捕食小型动物草食鱼类小型动物肉食鱼类饵料小型动物肉食鱼类草食鱼类第②中情况比第①种情况减少了一个箭头(捕食关系),这样的变化使肉食性鱼类的食物减少,草食性鱼类得到的饵料增加。如果考试时学生能简单画出这样的草图,那么想做错都难。(5)学生在答题时的各种错误主要是由于审题时没有注意到“在这一过程中”,这个短语既是严格的限定又是提示,否则,是不能答题的,因为涉及的关系太多太复杂。这样的限制实际上已经把结果告诉学生,只需要找原因罢了。高等植物抑制浮游藻类,无非就是竞争光照和营养物质,别的还能填什么呢?【教学建议】凡是答题不理想的学生,都会在审题时出问题,要么就读不懂,心里没底,读到的内容也难往心里去,读到后面忘了前面,相互之间缺了联系,答题时就会把简单直接的答案搞错,到时就看哪个词汇在平时听到的比较多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在巩固基础知识同时,还要在帮助学生审题上下点功夫,而审题的要诀还要放在两个方面:①题目中的关键词或句子如设定的范围、限制、条件等等。就像本题中的“在这一过程中”;②题目各部分内容之间的逻辑联系。27.(7分)蓝藻、绿藻和硅藻是湖泊中常见藻类。某课题组研究了不同pH对3种藻类的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见图1、图2。请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图1和图2分析,3种藻类中pH适应范围最广的是▲;在pH为8.0时,3种藻类中利用CO2能力最强的是▲。(2)在培养液中需加入缓冲剂以稳定pH,其原因是▲。(3)在实验中需每天定时对藻细胞进行取样计数,请回答以下问题:①取出的样液中需立即加入固定液,其目的是▲。②在计数前通常需要将样液稀释,这是因为▲。③将样液稀释100倍,采用血球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计数,观察到的计数室中细胞分布见图3,则培养液中藻细胞的密度是▲个/mL。【答案】(1)绿藻 蓝藻(2)藻类生长代谢会改变培养液pH(3)①维持藻细胞数量不变②藻细胞密度过大③1×108【难度】中图1图2图1图2(1)根据图1和图2分析,3种藻类中pH适应范围最广的是▲;在pH为8.0时,3种藻类中利用CO2能力最强的是▲。(2)在培养液中需加入缓冲剂以稳定pH,其原因是▲。【27答题情况】得分情况还可以,有得满分的,但出错的也不少,错得最多是最后一问。【典型错误】第(2)问答“稳定pH”,第(3)问中的①答成“防止挥发”,第(3)问中③的答案多样。【原因分析】第(2)问答题失误的主要原因是审题不清,直接答“稳定pH”,题目都说了是为了稳定pH,难道还要你再重复一次?这是高考答卷中普遍出现的现象,非常有代表性。如果一个题目的答案就是把题目中出现的文字再重复一遍,那只能说明这个题目出得太低级了,希望同学们不要太低估了命题老师的智商。其实,我们再仔细研读“在培养液中需加入缓冲剂以稳定pH”后自然地发现在培养过程中溶液的pH要发生变化的,为什么会变化呢?答案就出来了。回头看这个小题目貌是难,答案就在题目里。古人云:书读百遍,其意自现。第(3)①问中加固定液是为了“防止挥发”,是防止藻类细胞挥发,还是防止水挥发?细胞怎么挥发我们好像没有听说过,那么什么东西又会使水不挥发呢?细究起来确实叫人啼笑皆非。本题错得最多的是最后计算细胞密度,显然是平时有关的练习太少或根本就没有练习过,或者是老师根本就没有带学生做过显微计数。此题出错的主要原因应是考生对“固定液”是啥玩艺儿又起什么作用,显微计数如何做等问题根本就不清楚。【教学建议】要想做好类似题目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教师在答题训练中要明确不能把题目的原话拿来答题。最后的计算只需要稍加训练就可以了,但数据转换可是很重要的技能,千万不可小视。二、根据图形提炼我们所需要的信息,对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并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不懈的强化与训练。三、考试中遇到最大的难题不是题目本身,而是我们自己。考生应该坚信:命题老师将题目出给你做,是认定通过你的努力应该能做到的。俗话说:狭路相逢,勇者胜,所以同学们不要惧怕。第(2)小题的解答便是最好的证明。四、在高考复习中,基本的概念和原理一个也不能偏废,留盲点或死角注定是要吃亏的。关于实验操作中的“固定”作用:中学实验中的应用-----固定是非必须的原因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两种情况)(1)在临时观察中非必须,因为只需了解一下大致的情况(生长状况、密度、活性等等)(2)在科学研究中的正式检测中为必须要求:样本量大,取样与检测不能同时。样品需要保存。还要准备以后的复查。(1)瞬间杀死细胞并保持细胞的原样(包括色素)(2)维持细胞数(3)防止微生物的分解(4)利于保存(1)样品量少(2)立马检测,间隔时间短(3)不需要保存样品28.(8分)科学家将培育的异源多倍体的抗叶锈病基因转移到普通小麦中,育成了抗叶锈病的小麦,育种过程见图。图中A、B、C、D表示4个不同的染色体组,每组有7条染色体,C染色体组中含携带抗病基因的染色体。请回答下列问题:【答案】(1)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植物体细胞杂交(2)AABBCD1442(3)无同源染色体配对(2分)(4)染色体结构变异【难度】难(1)异源多倍体是由两种植物AABB与CC远缘杂交形成的后代,经▲方法培育而成,还可用植物细胞工程中▲方法进行培育。(2)杂交后代①染色体组的组成为▲,进行减数分裂时形成▲个四分体,体细胞中含有▲条染色体。(3)杂交后代②中C组的染色体减数分裂时易丢失,这是因为减数分裂时这些染色体▲。(4)为使杂交后代③的抗病基因稳定遗传,常用射线照射花粉,使含抗病基因的染色体片段转接到小麦染色体上,这种变异称为▲。【28答题情况】得分率低,呈明显的偏态分布,偏向低分区。【典型错误】错的点比较多且分散,各种稀奇古怪的答案都有。错的最多最典型的是第(2)问中的“14”和第(4)问答成“基因突变”。还有的就是不少空格或是乱写一气。【原因分析】本题的难度来自知识的综合,综合的知识点有:染色体数目变异、染色体结构变异、单倍体育种、减数分裂及其同源染色体配对、辐射产生的基因突变等等。尤其是染色体组及其基本概念和性质,包括表示方法。虽然在题干中作了说明,但是由于时间关系,学生要在短时间内理清这许多关系是需要平时训练成果作为基础的。答不出“14”说明学生对减数分裂中同源配对的理解不到位,对“四分体”的概念没有理解。同源配对看似简单的概念,其实在实际应用中并不简单,很容易混淆。同源配对也是保持遗传相对稳定性、物种相对稳定性(微妙的平衡之一)的重要机制。【教学建议】从学生答题情况我们不难发现以往的中学生物学教学对此题有关知识点的教学存在着共性的不足,有关此类知识点的训练较少而且不够深入。在教学过程中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需强化有关知识的训练,另一方面要研究化解难题的办法。29.(8分)为了研究乙醇对人体神经行为能力的影响,科研人员选取若干自愿者,等量饮用同一种酒,参照世卫组织神经行为能力测试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测试简单反应时(对简单信号作出反应的最短时间)、视觉保留(对视觉信号记忆的准确数)和血液中乙醇浓度。以受试者自身未饮酒时为对照,计算能力指数相对值,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4)动物实验显示,乙醇能增加脑组织中某种抑制性神经递质与相应受体的结合。由此推测乙醇可能影响了兴奋在▲处的传输。(5)凡有神经系统疾患、视听觉及手部运动障碍者不能作为测试对象,原因是受试者的▲必须结构完整和功能正常;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也不宜作为受试者,原因是▲,从而干扰测试结果。【答案】(1)稳态(2)延长(3)大脑皮层和脊髓(4)突触(5)反射弧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难度】中(1)测试期间受试者血液中乙醇浓度的变化说明人体能通过调节维持▲。(2)随着血液中乙醇浓度的迅速升高,神经行为能力指数相对值明显降低,可以推测乙醇会▲兴奋在相应反射弧上的传输时间,从而降低了机体的反应速度和判断能力。(3)对视觉信号作出判断与反应需经过的神经中枢位于▲。【29答题情况】得分率正常,得分趋于正态分布。【典型错误】第(1)问答成“体液中乙醇浓度的相对稳定”、“体液平衡”、“正常生命活动”、“渗透压稳定”。第(2)问答成“抑制”。第(5)问答成“神经系统”。【原因分析】错误最多是第(1)问答成“体液中乙醇浓度的相对稳定”,给人感觉乙醇应该是血液中的某种固定的成分,显然这还是与上面出现过的情况一样,利用题目上的文字在答题,或者直接利用图上的信息答题,没有经过信息处理就直接答题了,特别是没有经过信息转换,更谈不上计算与推理。“体液平衡”虽有点“小”但还比较靠谱,应该能想到乙醇不仅存在于体液中,也是能影响神经系统的呀,那为什么想到了体液而没有想到神经呢。而“正常生命活动”就有点大了,哪一样不是生命活动呢。渗透压主要与离子浓度有关,本题好像没有出现离子浓度呀。“抑制”的问题主要出现在文字上,主谓搭配不当,“抑制……时间”好像说不通。【教学建议】通过答题能帮助学生理解禁止酒驾等生活热点,体现生物学知识的运用价值,这是一个好的联系实际导向,这些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的要求。大概念和小概念的正确应用是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体现,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区分,从应试的角度来说也是很有价值的,同时也是我们生活中的常识。比如:我们不能把“看见一个‘人’走过来”说成“看见一个‘生物’走过来”,道理是一样的。审题正确,答题规范是许多中等生进入高才生的一道坎。许多同学往往就因为这两点,在高考中频频失分,表现为预估分与实际分的差距大。预防办法就是将欲填内容写上去之后,回头再重读几遍,看看通不通。30.(9分)人类遗传病调查中发现两个家系都有甲遗传病(基因为H、h)和乙遗传病(基因为T、t)患者,系谱图如下。以往研究表明在正常人群中Hh基因型频率为10-4。请回答下列问题(所有概率用分数表示):①Ⅰ-2的基因型为▲;Ⅱ-5的基因型为▲。②如果Ⅱ-5与Ⅱ-6结婚,则所生男孩同时患两种遗传病的概率为▲。③如果Ⅱ-7与Ⅱ-8再生育一个女儿,则女儿患甲病的概率为▲。④如果Ⅱ-5与h基因携带者结婚并生育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儿子,则儿子携带h基因的概率为▲。【答案】(1)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伴X隐性遗传(2)①HhXTXtHHXTY或HhXTY②1/36(2分)③1/60000④3/5(2分)【难度】中(1)甲病的遗传方式为▲,乙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为▲。(2)若Ⅰ-3无乙病致病基因,请继续以下分析。【30答题情况】有不少考生得了0分,很多考生得4分,也有1%左右的人得满分。总体难度适中,基础好的学生都能得到比较好的分数。该题应该是质量不错的高考题,一个题目就能把不同基础的学生拉开几个档次。【典型错误】第(2)问中②③④小问的计算错误,错点非常集中。【原因分析】出现这样的情况恰恰说明遗传分析题是没有办法猜或碰的,基础好的学生很容易完成答题,并且正确率很高,基础差或者基本没有学、没有好好复习的学生基本不会做,也就只能得零分了。第(1)小题和第(2)小题的①正确率很高,这部分内容是遗传学中的主干知识,得分率高也是预料中的。后面的几个计算(实质是推理)的错误率非常高,导致分数分布出现一个阶梯(4分占比很大)。有关此类计算在中学尤其是复习阶段,各学校肯定不会少练,究其原因,此类题目的条件和问题随时都可以改变,考生只要忽略了其中任何一点都会使推理(并不是简单的计算)出错而失分。这样的推理在以前的高考题中也出现过的,学生仍然回答不上来,说明能力上的差距是客观存在的,从另一个侧面说明题目的区分度和遴选价值。②小问中的“男孩”、③小问中的“女儿”、④小问中的“表现型正常的儿子”等都必须在解题中重点关注的。【教学建议】遗传系谱题的解答除了理清基本概念之外,更主要的是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关注题目的要求,克服浮躁心态,按部就班做好每一步,对完成此类题目也并非难事。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者要有耐心,争取第一遍就能让学生听懂,并做简单的练习,逐步拔高,学生一旦掌握了解题规律,将终身难忘且会成为学生取得高分的一大贡献点。其实,在这方面好像真的没有捷径可走,同时,我们也要承认学生的能力差异,要因材施教。基础和能力差的学生可以更多地关注题目中的前几问。31.(8分)某研究组对籼稻开展了组织培养及其相关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1)2,4-D常用于籼稻愈伤组织的诱导,对形态的发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为促进愈伤组织再分化,在配制分化培养基时需▲(填“升高”、“保持”或“降低”)2,4-D的浓度。(2)当籼稻愈伤组织在只含有细胞分裂素的培养基上培养时,出现具有分生能力的绿色芽点,但不能继续出芽,通常在培养基中添加▲,以促进幼苗形成。(3)研究中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填下列序号)。①绿色芽点细胞排列松散②刚融合的籼稻和稗草杂交细胞发生质壁分离③胚状体细胞中有叶绿体④分化的愈伤组织内各细胞的形态大小一致(4)经组织培养筛选获得的籼稻叶绿素突变体,其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比值显著大于对照,叶绿素总量不变。某同学用▲(填序号:①绿色②红色③蓝紫色④黄色)光照射突变体和对照叶片,检测到两者光合放氧速率差异不大。若取等量色素提取液进行层析,会发现突变体第▲条色素带(自上而下)窄于对照组。(5)胚乳(3n)由一个精子与两个极核受精发育而成。若用籼稻种子的胚乳诱导愈伤组织,培育三倍体,需适时剔除胚,以免胚的存在影响愈伤组织细胞的▲,还可避免再生苗中混有▲。【答案】(1)降低(2)适量的生长素(3)③(2分)(4)①④4(5)增殖与分化二倍体幼苗【难度】中【31答题情况】难度适中,得分接近正态分布,有满分出现。【典型错误】第(1)问答成“升高”。第(2)问答成“细胞分裂素”、“赤霉素”。第(3)和(4)的答案错的多种多样。第(5)问答成“脱分化”、“再分化”。【原因分析】在第(1)小题答“升高”的学生显然没有注意到题干中的“抑制形态发生”与“促进再分化”之间的矛盾,只要能发现这一点,就能答对题。答错第(2)小题的学生显然对激素的种类及其作用缺乏认识,对题干的分析(到底要做什么)也不到位。第(4)小题拓展到了实验内容,同时涉及植物细胞色素的种类及其基本特性,几次信息转换使难度顿时增加,这个点上得分率很低。愈伤组织没有分化,哪来的“脱分化”,这些错误还是与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有密切关系。【教学建议】有关此类话题的考题在以后的考试中还会出现。从该题学生的答题情况来看,学生对与教材中有关的新知热点的掌握还远不到位,对教材的基础知识掌握得还不够扎实,不善于从试题中提取有用的解题信息。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强有关方面的训练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和思维品质,切实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植物激素应用广泛,植物细胞工程也是方兴未艾,加强对这方面知识的学习是有必要的、有价值的。在教学过程中要把几种植物激素对照起来进行认知,这样可以提高效率,在应用的过程中还有一个相互协调、配合使用的问题,再一次体现了生命的“灵动”和微妙的平衡。激素的问题并不是单凭简单记忆就能够解决的。32.(9分)图1表示含有目的基因D的DNA片段长度(bp即碱基对)和部分碱基序列,图2表示一种质粒的结构和部分碱基序列。现有MspⅠ、BamHⅠ、MboⅠ、SmaⅠ4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它们识别的碱基序列和酶切位点分别为C↓CGG、G↓GATCC、↓GATC、CCC↓GGG。请回答下列问题:(3)若图1中虚线方框内的碱基对被T-A碱基对替换,那么基因D就突变为基因d。从杂合子中分离出图1及其对应的
本文档为【漫谈2012江苏生物高考卷-淮安】,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机构认证用户
hs154
hx主要从事图文设计、ppt制作,范文写作!
格式:ppt
大小:1M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其他高等教育
上传时间:2021-10-13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