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学基础-病-机PPT课件

中医学基础-病-机PPT课件

举报
开通vip

中医学基础-病-机PPT课件第一节发病机理一、疾病的本质——人体形气神的异常。二、中医传统的疾病观1、邪正交争的疾病观2、阴阳失调的疾病观(一)邪正交争的疾病观疾病的发生和变化,是在一定条件下邪正斗争的反映。(1)什么是正气?正气---是存在于人体内的具有抗邪愈病作用的各种物质和能力的总称。它包括精、气、血、津液(或称气血阴阳)和各组织器官的正常功能活动。(2)什么是邪气?邪气---是具有致病作用的各种因素的总称。如六淫、疫疠、七情、外伤、瘀血、痰饮等。1.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根据《素问·遗篇·剌法论》中说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中医学基础-病-机PPT课件
第一节发病机理一、疾病的本质——人体形气神的异常。二、中医传统的疾病观1、邪正交争的疾病观2、阴阳失调的疾病观(一)邪正交争的疾病观疾病的发生和变化,是在一定条件下邪正斗争的反映。(1)什么是正气?正气---是存在于人体内的具有抗邪愈病作用的各种物质和能力的总称。它包括精、气、血、津液(或称气血阴阳)和各组织器官的正常功能活动。(2)什么是邪气?邪气---是具有致病作用的各种因素的总称。如六淫、疫疠、七情、外伤、瘀血、痰饮等。1.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根据《素问·遗篇·剌法论》中说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评热病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1)皮肤屏障(卫气)与外邪入侵:抗邪入侵。(2)正气抗邪与发病中止:驱邪外出。(3)正虚邪侵与疾病发生:正虚程度与感邪轻重成正比。2.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1)外邪侵入人体的途径和时机:途径:一是皮肤,一是口鼻。时机:正气虚弱(乘虚而入):素体虚或一时虚。(2)外邪侵入对人体的损伤:破坏组织结构:如外伤等扰乱生理功能:如六淫、七情等(3)邪气伏藏与疾病的关系:如温病3.正邪斗争关系到疾病的发生、变化、转归及病证的虚实变化 (1)正邪斗争关系到疾病的发生①正能胜邪则不发病正气强盛:抗邪有力——邪气不得侵入——不发病外邪入侵—正气奋力驱除邪气——不发病②邪胜正负则发病邪气偏胜——正气相对不足——发病邪气过于强盛——正不抵邪——发病3.正邪斗争的关系到疾病的发生、变化、转归及病证的虚实变化(1)正邪斗争关系到疾病的发生(2)正邪斗争关系到疾病的变化和转归①正胜邪退②邪盛正衰③邪去正虚④正虚邪恋⑤邪正相持(3)邪正斗争关系到病证虚实变化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③虚实变化A、虚实错杂a.实中夹虚b.虚中夹实B、虚实转化a.由实转虚b.因虚致实C、虚实真假a.真实假虚b.真虚假实二、中医传统的疾病观㈡阴阳失调的疾病观疾病的发生和变化,是机体阴阳两方面失去相对平衡而产生的变化。1、阴阳偏盛(1)阳偏盛(2)阴偏盛2、阴阳偏衰(1)阳偏衰(2)阴偏衰3、阴阳互损(1)阴损及阳(2)阳损及阴4、阴阳格拒(1)阴盛格阳(2)阳盛格阴5、阴阳亡失(1)亡阳(2)亡阴三病变机理1、人体内环境的变化——内生“五邪”2、脏腑功能的失调3、生理物质的变化4、病理产物的产生1、人体内环境的变化——“内生五变”P159是指人体的生理物质与脏腑产生风、寒、湿、燥、火(热)五(六)种不同特性的病理变化。又称“内生六淫”。为与外来六淫区别,称之为: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热)㈠风1、病机特点:(1)善行数变、主动,(2)与肝关系密切关,故又称“肝风”或“肝风内动”。2、临床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现:以动摇症状为主——眩晕、振颤、抽搐3、形成机理:(1)肝阳化风(2)热极生风(3)阴虚风动(4)血虚生风(1)肝阳化风原因:情志不遂,操劳过度——耗伤肝肾之阴特点:肝肾阴亏于下,肝阳升而无制,亢而化风表现:眩晕欲仆,肢麻震颤,口眼歪斜,半身不遂,卒然仆倒。(2)热极生风原因:邪热炽盛特点:热盛伤津,伤及营血,燔灼肝经,筋失濡养。表现:高热神昏,痉厥抽搐,颈项强直,目睛上吊。(3)阴虚风动原因:热病后期阴亏,久病伤阴。特点:阴液耗竭,筋脉失养,内生表现:筋挛肉目闰,手足蠕动(4)血虚生风原因:生血不足,失血过多,久病耗血。特点:肝血不足,血不荣络,筋脉失养,虚风内动。表现:肢体麻木不仁,筋肉跳动,手足拘挛不伸。㈡寒1、病机特点:脾肾阳虚(1)阴寒内盛,失于温煦(2)寒性凝滞收引2、临床表现多见于阴寒清冷之象、凝滞收引之征。3、形成机理(1)阳气虚衰,虚寒内生。(2)阴寒性病理产物积聚弥漫(3)外寒内入寒从中生㈢湿1、病机特点(1)湿性重浊、粘滞。(2)湿易阻碍气机。2、临床表现症状沉重、分泌排泄物秽浊粘滞。3、形成机理脏腑功能失调、水液代谢障碍——水湿湿邪伤脾——脾失健运——滋生内湿内湿素盛——易感外湿——脾虚湿盛㈣燥1、病机特点燥性干涩,津液亏枯失于濡润。2、临床表现各组织器官和孔窍失其濡润,而见干燥枯涩之症。(口鼻干燥、咽干口燥、皮肤干涩、皲裂、干咳少痰、或痰粘难咯…)3、形成机理(1)感受燥邪(2)津液亏虚㈤热(火)1.病机特点①(火)热之性炎上②(火)热易伤津耗气③(火)热易生风动血2.临床表现:阳热亢盛之症,伤津耗气之候…3.形成机理①外热内侵②邪郁化火③情志过激化火④阴虚生热实证虚证三病变机理2、脏腑(经络)功能的失调㈠脏腑功能的失调1.五脏失常2.六腑失常3.奇恒之府失常㈡经络功能的失调1.气血阴阳失调2.气血阴阳不足第二节病变机理3、生理物质的变化气、血——亏虚、运行异常、邪变津液——亏虚、输布异常、邪变精——亏虚、邪变阴、阳——亏虚、亡阴亡阳脏腑与生理物质变化的关系气:虚:多表现于心、肺、脾、胆。运行障碍:多见于肝、肺、脾、胃…血:虚:多表现于心、肝、脾。运行障碍:多见于心。津液:虚:多表现于:胃、大肠。精:虚:多表现于:肾。阴:虚:多表现于:肾、肝、肺、心、胃。阳:虚:多表现于:肾、脾、心。三病变机制1.人体内环境的变化——内生“五邪2.脏腑(经络)功能的失调3.生理物质的变化4.病理产物的产生:痰饮、水湿、瘀血第三节病程演变机理一、病位传变二、病性转化三、疾病转归一、病位传变(一)表里出入1、表邪入里2、里病出表一、病位传变(二)内脏之间传变1、形脏内外传变2、脏与脏传变(1)乘侮传变(2)母子传变3、脏与腑传变4、腑与腑传变5、三焦传变(三)经脉传变二、病性转化(一)虚实转化1、由实转虚2、因虚致实(二)寒热转化1、由寒化热2、由热转寒机理:是由于病邪“从化”的结果。从化,又称从类化。指病邪侵入机体,能随人之体质差异、邪气侵犯部位,以及治疗不当等各种条件变化而发生性质的改变,形成与原来病邪性质相反而与机体的素质一致的病理变化。
本文档为【中医学基础-病-机PPT课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机构认证用户
熊猫图文
公司专注课件、范文、教案设计制作等。用户至上,受到广大客户的一致好评,公司秉着用户至上的原则服务好每一位客户
格式:ppt
大小:1M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25
分类:医药卫生
上传时间:2021-12-02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