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优化路径研究】2021武汉城市圈一体化

【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优化路径研究】2021武汉城市圈一体化

举报
开通vip

【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优化路径研究】2021武汉城市圈一体化【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优化路径研究】2021武汉城市圈一体化【摘要】在分析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设计出一条需求导向下高技术化的产业结构优化路径,即需求拉动、技术推动、空间联动、制度促动的“四位一体”的模式。这一优化路径从四个方面得到体现:主导产业选择、产业空间布局、产业高技术化、制度创新。其中,主导产业引领城市圈发展的未来,空间布局整合促进产业规模化以及同类产业集群化,技术创新是优化的驱动力,制度创新释放活力,也是顺利促进产业优化的保障。 【关键词】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优化路径 一、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存在...

【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优化路径研究】2021武汉城市圈一体化
【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优化路径研究】2021武汉城市圈一体化【摘要】在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存在问题的基础上,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出一条需求导向下高技术化的产业结构优化路径,即需求拉动、技术推动、空间联动、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促动的“四位一体”的模式。这一优化路径从四个方面得到体现:主导产业选择、产业空间布局、产业高技术化、制度创新。其中,主导产业引领城市圈发展的未来,空间布局整合促进产业规模化以及同类产业集群化,技术创新是优化的驱动力,制度创新释放活力,也是顺利促进产业优化的保障。 【关键词】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优化路径 一、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1、产业结构不合理 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产业结构类型不合理;三次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龙头城市产业结构不合理。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呈现“二三一型”,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珠三角和长三角是“三二一”结构,处于工业化后期阶段。第一产业内部种植业比重偏高,基本上属于自给自足型,服务的产前和产后部门相对薄弱;第二产业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重工业比重偏高;第三产业以商贸服务业为主,交通运输业比重较之商贸服务业要小得多,与武汉的区位优势不吻合。同样作为龙头核心城市,武汉市经济规模为上海的1/3,财政收入为1/2,平均工资为上海的70%;经济规模过小导致辐射力不强,财政收入少带来投资弱化,工资收入低导致人才外流。 2、主导产业优势不明显 武汉城市圈主导产业优势不明显主要体现在二个方面:主导产业选择缺乏优势;现有主导产业优势不明显。一般而言,产业结构的演进遵循着如下演进路线:“农业、轻纺工业—基础工业—重化工业—现代服务业—信息产业”的产业交替。目前武汉城市圈基本上是处于低度加工组装型重化工业为主导的阶段,这显然与珠三角和长三角城市圈以金融业、信息业为主导产业无法比拟。武汉城市圈主导产业产值比重、主导产业增加值比重、比较劳动生产率都明显低于珠三角和长三角,这说明武汉城市圈的主导产业优势不明显。 3、技术创新不足 武汉城市圈技术创新不足体现在三个方面:农业自主创新缺乏;第二产业技术落后;第三产业优势不明显。武汉城市圈农业科技含量整体很低,呈现出小农经济的特征;各个城市的产业结构基本上处于第二产业为主的发展阶段,且普遍存在技术装备相对落后,高新技术比重不高,技术创新和自主开发能力不强,对周边的扩散作用不强的特征;第三产业发展速度加快,金融、医药化工、生物工程、石化等产业被定为主导产业,但是由于技术创新不足,其生产总值比重尚不足15%,无法成为城市圈的支柱产业。 4、制度创新缺乏 制度创新能够释放产业的内在生产力,而武汉城市圈的制度创新缺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整体产业结构 规划 污水管网监理规划下载职业规划大学生职业规划个人职业规划职业规划论文 制度缺乏,保护、扶植战略产业制度缺乏,对衰退产业援助制度缺乏。武汉城市圈属于圈域经济,缺乏核心城市武汉与周边八个城市的产业结构整体规划制度;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市场环境下,武汉城市圈注重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产业,却缺乏对此类产业的保护和扶植制度;钢铁等一些传统的制造业已经逐步成为武汉城市圈夕阳产业,面临发展困境,主要是因为缺乏一些援助措施来改变目前的高投入、高能耗、低产出的现状。 5、产业布局不合理 武汉城市圈产业布局不合理体现在四个方面:产业空间布局分散和自身配套能力低下;中心城市武汉的现代化功能与辐射作用不强;边缘城市间缺乏统一协调;产业结构趋同现象严重。目前武汉尚没形成大规模集聚的产业带或工业园区,而且新开发区内基本是各种产业的堆积,难以形成同类产业的集群,缺乏外在经济效应。核心城市武汉在现代化功能的发挥方面与上海、广州两个中心城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2010年经济总量偏低,为广州市的55%,为上海市的1/3;武汉的产业结构尚未达到高度化,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只有51%,而广州为61%,上海为59%,产业结构的低端化使其还处于资源的吸收阶段,辐射力较弱。由于受行政分区影响,武汉城市圈的外围城市间几乎各自为政,协调和沟通渠道不畅,导致出现较大的矛盾与冲突。在实证分析中发现,武汉城市圈中机械、化工、建材、纺织、食品等产业已成为多个城市的主导产业,很显然这已经促成了产业结构的趋同,使得城市圈内各个城市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同时投资和生产的分散,使城市圈不能发挥规模经济效益。 二、武汉城市圈主导产业选择 1、城市圈主导产业选择 在进行城市圈主导产业选择时,一般遵循三个原则:一是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二是比较优势;三是内部需求。而且这三个原则应该同时兼顾,在遵循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的基础上,结合城市圈的要素禀赋、内部需求等客观实际,充分发挥城市圈各个城市的比较优势,同时主导产业选择不宜过多,5—8个为好。结合武汉城市圈要素禀赋等客观实际,武汉城市圈主导产业定位为光电子信息产业、生物技术产业、金融业、石油化工业、汽车产业、钢铁产业、建材业、交通运输业、物流业。金融业是经济的血液,能够为其他产业提供资金支持,武汉城市圈金融业发展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武汉应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建立华中金融中心;二是构建多元化、多功能的金融机构组织体系;三是积极引进国际国内大中金融机构;四是培育和发展武汉区域性票据中心市场,拓展票据市场信用工具,扩大交易的品种,建立票据专营机构,培育中介服务机构,逐步建立健全票据二级市场,提高商业票据结算的集中度和速度;五是加强产权交易市场的建设,形成以武汉为中心和8市为副中心的层次分明的产权交易网;六是促进金融所有制构成的多样化,允许私人资金适当进入金融业;七是改革金融机构管理体制,取消商业银行的官本位制,使金融机构朝着企业化的方向发展。从比较优势的角度,武汉城市圈具有比较优势的五大支柱产业为:汽车、机电制造业;以钢铁为重点的材料工业;以农产品深加工、种植、轻纺为重点的制造业;以水电为重点的能源电力工业。由于钢铁产业为夕阳产业,在将钢铁产业作为主导产业的同时,应对其进行产品结构调整,产业技术升级,加快其专业化、规模化和集约化进程,逐步提供其产品附加值。内部需求是城市圈产业、行业发展的最直接因素,在建立一条需求促动的产业结构优化路径时,应该在有效发挥城市圈的比较优势时,着眼于城市圈的内部需求;汽车作为人们现今和将来的日常生活工具,武汉城市圈可以将其作为主导产业来培养,且东风汽车公司在全国驰名,对于汽车产业的培养,应该依托东风,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实行汽车创新工程。  2、各个城市主导产业 武汉市的优势产业相对其他八市多一些,但不是在每个方面都有优势,武汉城市圈应该组成统一的评估小组,对各市产业进行科学、实际的评估,搞好各市主导产业的选择。各个城市的主导产业如下。 武汉市作为城市圈的核心,要重点发展与中心城市聚散功能直接
本文档为【【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优化路径研究】2021武汉城市圈一体化】,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48501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5KB
软件:Word
页数:3
分类:
上传时间:2021-11-30
浏览量: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