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反思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反思

举报
开通vip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反思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反思1数一数一 课 时课后反思1.创设情境,给学生充分的观察、交流时间。展示“美丽的校园”图之后,先让学生随意看、随意说,自由发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再指定内容,让学生“看看,说说”,全面了解画面的内容,并把尊敬老师、爱护同学等思想品德内容渗入其中。然后让学生由数画上的物体到数身边的实物,体验生活中处处要用到数,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在“数一数”的学习活动中,注意关爱每个学生,及时给予鼓励,让学生感到“我能行”,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反思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反思1数一数一 课 时课后反思1.创设情境,给学生充分的观察、交流时间。展示“美丽的校园”图之后,先让学生随意看、随意说,自由发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再指定内容,让学生“看看,说说”,全面了解画面的内容,并把尊敬老师、爱护同学等思想品德内容渗入其中。然后让学生由数画上的物体到数身边的实物,体验生活中处处要用到数,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在“数一数”的学习活动中,注意关爱每个学生,及时给予鼓励,让学生感到“我能行”,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数一数”这节课,也是入学教育课。老师应充分利用“美丽的校园”的画面资源,指导学生看图数数。由学生自由观察数数到有序观察数数,让学生领悟观察的方法。由老师反复提问“还有什么?”使学生明白要认真、仔细地观察。把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融入到数数的活动之中,使学生在掌握数数方法的同时,受到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2 比多少一课时课后反思1.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运用知识迁移的规律,回顾旧知,引入新知。通过主题情境,一步一步地将学生引向学习内容,教学自然巧妙,有水到渠成之感,充分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通过丰富的情境,引导学生用“同样多”“多”“少”来描述事物间的数量关系,让学生轻松自如地参与到教学中,能主动地学数学。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分析能力都得以提高,建立起较强的数感。2.尊重学生,给予语言的鼓励,学生用词不当时委婉纠正。让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尊重学生合理的选择,给学生一个宽松的学习空间,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油然而生,自然而然地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提出数学问题,进而用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1 上、下、前、后一课时课后反思1.这堂课的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动物或人物并介绍它们的排列位置。充分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自主选择权,培养了学生独立的个性和见解;采用多样化的呈现形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由观察图上物体摆放的位置到寻找教室里人或物的位置关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提高学习兴趣。2.给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给学生提供大量主动探索、体验、领悟与创造的时间与空间。再利用教室里的场景,组织学生观察、交流、正确描述其他人或物与自己的位置关系,建立空间位置的概念。老师不急于下结论,而是留足时间让学生去讨论,想办法证明。学生在争辩中发现了问题,体验了学习的快乐。老师起到了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作用。3.重视知识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将在生活中学习、运用数学知识的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等教育理念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中,将学数学与用数学有机地联系起来,将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培养了学生既学习数学知识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左、右一课时课后反思1.把数学知识的学习融于生动有趣的、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中,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活动中体验左右的位置关系及其相对性。如组织学生利用自己身体上的左右开展有趣的游戏活动;组织学生表演上下楼梯,体会左右位置与判断者的关系,这些无不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实践了《数学课程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中提出的“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的理念。2.注意数学学习和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充分利用教材上的练习与场景,并由此延伸和挖掘大量的生活实例,无论是新课引入、范例的选择、练习的设计,还是作业的布置都将学生置于生活的大背景中去感受、发现、比较左和右的不同,学会用辩证的观点了解其相对性,真正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运用数学,实践了《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选取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生动有趣的素材”以及“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的理念。11~5的认识课后反思1.创设情境,把学生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数学研究的对象。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并最终服务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如果我们把生活中的问题变为数学研究的对象,学生就会感到亲切,对数学产生兴趣,进而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2.优化数学活动,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变为学生可以体验的数学事实。对于刚入学的小学生来说,深入地理解1~5各数的基数含义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需要把这些抽象的数学概念变成学生看得见的“数学事实”,采用直观、形象和生动的教学方法深入浅出地教学,帮助学生建立起这些抽象的概念。总之,在教学中,如果能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再用学的数学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就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学生的学习就能得到情感体验。1.1~5的认识 第2课时课后反思1.创设情境,把数学问题转化为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通过猴子吃水果,顺利地引出新课。这样,不仅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激发学生从生活中找数学的浓厚兴趣,还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在教学中,应根据实际情况改进教材资源,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实践的机会,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用动作表示“>”“<”的形状;根据数字找符号;在教室里找可比的东西进行比较,再抽象出数字说出算式。使学生在口说、手动、耳听和眼看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增长智慧,提高能力。第三课时课后反思1.学生亲身体验生活中事物的数量顺序,体会学数学的乐趣,在深化对“第几”的认识时,老师可组织相关活动,丰富学生对“几”和“第几”的感性认识,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实现了数学教学生活化,不但让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理解、运用了所学的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服务意识。2.对于4和5的组成的掌握,大多数学生已经有比较好的基础了,那么这节课的重点就是让他们通过摆小棒理解如何进行4和5的组成,初步建立起数感。在教学时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发挥自己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和交流的能力。3.通过“猜数字”游戏让学生真正地感受到“在玩中学”,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努力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条件,采用合作探索的方式,让学生面对面地交流,面对面地沟通,使学生互通有无,总结不同的分法,从而达到做法的多样化。2加减法的初步认识第1课时课后反思1.让学生通过已有的知识经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出、深化加法的两个层次的含义,落实认知和技能目标。通过问题情境的延续,让学生利用已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2.引导学生讨论,组织学生探索与交流。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学生能及时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 小结 学校三防设施建设情况幼儿园教研工作小结高血压知识讲座小结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幼儿园师德小结 、反思、调控以及自我 评价 LEC评价法下载LEC评价法下载评价量规免费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 ,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3.教学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问题,体现数学的重要性。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说出生活中能用加法算式表示的事例,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2.加减法的初步认识 第2课时课后反思1.本课通过熟悉的情境观察、语言的交流表达和游戏中的操作演示等活动,使学生体验并感知了加法的意义,经历把两部分合在一起抽象为加法运算的过程,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加法来解决。认识“”,会读加法计算,会根据直观图计算5以内的加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观察和运用数学语言的能力。2.老师为学生创设自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活动空间,学生在活动中不仅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还进一步加深了对加法意义的理解,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合作意识,激发了学习计算的兴趣和对数学的求知欲望,并在合作探究中不断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第3课时课后反思1.通过情境的创设,大多数学生能够理解减法所表示的基本含义,在分合式的基础上编加减法算式。学生看着题目能做,但如果要求学生看着图,说说题意就显得比较困难,说不清楚或者是根本不知道该怎么说。因此对于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理解题意方面要多进行训练,增强其理解、表达的能力。2.如果离开了情境的创设,加减法是比较枯燥的内容,但这又是必须掌握的技能。在练习的时候,很多学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特别是当加减法放在一起的时候,出现了加减法混淆的情况,学生对于体会减数和差的关系比体会加数间的关系的困难要大。第四课时课后反思1.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导入新课,唤起了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学生学起来轻松、有趣,并且为学好新知识铺好路。2.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更加明确学好数学的重要性。教学中能够有意识地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根据算式摆小棒的过程中理解知识,重视让学生看图说图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 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第1课时课后反思1.本课的特色在于能够把数学知识的学习融于有趣的活动之中,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2.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还特别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认识0的意义到写0,到学习活动的总结,都是在老师的引导下,由学生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中完成,使学生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3 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第2课时教学反思学习本课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0”的含义,并且已经学习了加法、减法,能结合具体情境列出加法或者减法算式,说出算式所代表的实际含义。还有部分学生对于含0的加减计算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对于理解含有0的加减法的含义还是有一定难度的。1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一课时课后反思1.在操作活动中,初步认识了立体图形。接着让学生在学具中辨别,在生活实例中辨别。通过老师精心安排的回忆、观察和操作等多种途径,激发学生视觉、听觉和触觉等多种感官协同活动,使空间观念在大量直观感知中逐步形成和发展。2.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养创新精神。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氛围,能够激发起学生创新的火花。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只是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对学习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通过生与生思维的碰撞,一个方法比一个方法更有新意,一个结论比一个结论更加精彩。1 6、7的认识和加减法第一课时课后反思1.随着开放式教学的深入开展,课堂中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应用多种方法解决有关数学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课堂上的突发事件也不断增加。这就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必须具有一定的教学机智和敏锐的洞察力,及时抓住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一些问题,并把它作为一种课堂资源,及时调控课堂教学。2.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所以教学时要为学生提供富有儿童年龄特点的活动内容,又因一年级学生的兴趣具有很大的盲目性,非常容易转移,在教学中,可采用做游戏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第二课时课后反思1.结合情境,引导学生操作,充分感受“一图两式”。通过从不同角度观察,列出两道不同的加法算式,并让学生说明是怎样看图列式的。这一环节初步感受“一图两式”,感知根据一幅图可以列出两道不同的算式。2.独立操作,形成概念,理解“一图两式”。第一个环节是让学生在情境中感知“一图两式”。第二个环节是让学生在情境中独立地进行操作,进一步巩固和理解“一图两式”的意思。第三个环节是学生根据老师出示的直观图,自己独立列算式。使学生能够由具体的实物抽象到看直观图列式,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既给学生提供了自由的操作空间和充足的思考余地,又有意识地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的意识。3.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合理安排教材内容。在教学设计中,把6和7的加减法分开处理,先教学加法,再教学减法进行巩固。这样,学生能够在理解加法的“一图两式”的前提下,进一步学习减法。在最后的练习中,再出现加法和减法的综合练习,使学生能够整体、全面地理解巩固新知识。第四课时课后反思这节课主要是巩固前面所学的“6、7的加减法”知识,重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在情景图中会找有用的信息,并会选择相应的数学信息,解决问题。1.在体验情境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大胆地探索,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同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切实感受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明确扩线和问号所表示的意义,让学生获得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和途径。2.许多学生在观察了插图后都能较快地用算式表示出图意,由于是生活中的实景,学生容易理解,所以能较快地列出算式。但学生只能简单地将物体的数量与数字相对应,合起来用加法表示,而吃掉、用去、减少几个都用减法表示,所以在课件演示之后,可将实物图贴到黑板上,从课件过渡到板书,一方面加深了学生的印象,使学生更清楚地将物体的数量与数字相对应。另一方面丰富了板书的内容。2 8、9的认识和加减法第一课时课后反思1.结合数数过程训练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的灵活性,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联系生活,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2.注意创设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情境,让学生有成就感。3.注意提出推理性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第二课时课后反思1.使学生掌握8和9的加减法,感知加、减法之间的相互联系,通过叙述情境,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让学生在经历合作交流与想象的过程中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2.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特别是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通过前面加减法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一些加减法计算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老师应适时指导,帮助学生积累一些好的思考方法。鼓励学生不用借助学具,直接看着算式写得数。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计算的熟练程度。第四课时课后反思1.感知应用题的基本结构。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从语言情境中感知应用题基本的语言结构,即有两个条件,一个问题,并通过算式计算,把图示→语言→算式之间的内在联系渗透给学生,促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形成一定的表象。2.在复习8、9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之后,应用题的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都需要学生在图画中找出。教学的切入点是引导学生找出条件和问题,复习扩线和问号所表示的意思,然后根据条件和问题的关系,写出算式和结果。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在图画、语言、算式三者中突出了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的有机组合。通过练习,使学生初步知道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和解答方法,为进一步学习文字应用题打基础。3.“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学习完小蘑菇图后,老师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的生活情境,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初步“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教学时还应注意结合“用数学”的过程对学生进行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教育。3 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第一课时课后反思1.由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入手,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10。正确认识了10之后,让学生找找生活中的10。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可以从生活中找出许多跟10有关的事物,让学生经历了由物抽象到数的过程,感受到数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就在我们的生活中。2.在教学10的组成时,采用小组合作、实际操作等方法进行教学。因为学生在学习2~9的认识时,已经对数的分解有一定的方法了,所以,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和学习,通过找出各个分解式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第二课时课后反思1.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断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为了测试学生掌握的情况,可以组织师生互动游戏。通过游戏,同学之间的相互提问解答,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学生就会感到学有乐趣,学有所获。2.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广开思路。在教学中可根据教材内容设计能吸引学生的问题情境,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到数学活动中,获得知识,发展思维,同时获得美的享受。老师向学生展示学习素材后,要给学生留有思考空间,可以延续知识的广度及深度,使学生深深感受到知识的深奥,也可以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兴趣。4连加 连减一课时课后反思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欲望。在教学中,老师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理解、描述图中的故事。在描述时,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和描述事情的能力,并愉快地融入新知识的学习中去。2.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促进发展。在教学连减时,学生根据连加的运算顺序自主探究连减的运算顺序。学生可以大胆地去尝试各种方法,从中体会到学数学的乐趣,从而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5 加减混合一课时课后反思1.本节课复习了10以内的加减法及连加、连减的混合计算,而这些都是加减混合计算的基础。而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也与加减混合计算相同,因此通过这一知识点的复习及加减混合计算的引入,可以使学生自然地找到新旧知识的切入口,从而有效地突出新知识的重点,为突破难点做好准备。2.体现教学活动的主体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教学中,老师演示与小组合作讨论相结合,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思考状态,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低年级学生喜欢听故事,爱玩好动,因此在教学中始终由白天鹅来牵线,在有趣的情境中完成例题和练习,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并巩固了所学知识。总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充分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学得轻松,学得快乐,真正体现了上课开始注意力集中,下课之时仍能兴趣盎然,做到了教与学融为一体。整理和复习一课时课后反思1.明确整理和复习的任务。让学生经历系统整理和复习所学数学知识的过程,引导学生加深对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在整理和复习过程中,弥补知识、技能掌握上的某些缺陷,提高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的价值。学习整理和复习的方法,养成自觉整理所学数学知识的良好学习习惯。2.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知识的整理过程。首先,启发、引导学生在头脑里全面激活所要整理的知识内容。然后,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特点和理解方式对已激活的知识内容进行重组,并在头脑里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最后,引导学生将重新组织的知识内容,广泛应用于新的情境,并在这种情境中进一步发展数学能力,感受应用数学的乐趣。3.精心设计练习。复习课的练习要有一定的综合性和挑战性,在内容和要求上更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复习课的学习中获得不同的发展,通过学生的有效练习,切实提高复习课的教学效率。1情景图一课时课后反思1.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在教学中紧紧围绕学生的心理,从学生现有的认知规律和知识结构出发,让他们通过有目的地操作、观察、交流和讨论,从直观到抽象,主动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2.让学生养成与他人沟通、倾听他人意见的习惯。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真正地获得数学知识,在数学学习上才有更大的发展。2 11~20各数的数数、读数一课时备课参考教材与学情分析教材第74页例1教学数数、读数。通过让学生数出10根小棒捆成一捆,再接着数出另外的10根单根的小棒捆成一捆,突出把十作为一个计数单位,使学生不仅能在10的基础上一个一个地数到20,而且直观地了解到11~20各数都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通过操作在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学生在用小棒摆数时,突出10根(1捆)小棒就是1个十,还有几根小棒,与前面的1捆小棒放在一起就是十几;2捆小棒就是二十。例2教学数的顺序。通过让学生读出直尺上的数,理解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3 11~20各数的写法一课时备课参考教材与学情分析教材第75页例3是利用小棒图和计数器教学数的写法。通过让学生观察计数器十位和个位上每颗珠子表示的意义的不同,使学生初步了解十进制。学生初步掌握了11~20各数的组成,要强调和突出看图写数的步骤。410加几、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第一课时课后反思1.本节课是在学习了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来学习一图四式,教学中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尝试解决一图四式的问题。2.巧妙地向学生讲解加法和减法中各个数的名称,并要求他们能够辨别,能够根据文字的描述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3.以游戏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对整节课的兴趣,让学生玩得开心、学得开心。数学乐园一课时课后反思1.老师始终以饱满的激情投身于课堂教学中,创设一个让学生感到愉悦、激奋的教学活动环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数学的兴趣。2.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根据学校的教学条件合理地安排实践活动,使学生始终保持旺盛的精力。3.面向全体,让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整节活动课,老师注意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一课时课后反思1.尊重学生的认知,让学生乐“说”。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老师始终与学生站在同一高度上引导学生探索学习。钟表外部结构认识、时刻的认读写,总是让学生先谈自己知道的,再针对学生不解的地方有的放矢地探索。即便是学生不解的地方,也让学生谈自己的看法,用学生自己思考问题的方式、学生的语言帮助其他学生。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感性经验的基础上构建相关的知识结构。2.尊重学生心理特点,让学生敢“动”。整节课,让学生在动中完成学习。观察——“眼”动,操作——“手”动,讨论——“嘴”动,多种感官参与,一人动,同桌动,四人动,在动中不断体验成功,使思维处于高度兴奋状态,主动完成学习。1 9加几一课时课后反思1.创设富有情趣的活动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新课开始,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好动、坐不住的特点,创设情境,以学校开运动会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积极性,并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体验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2.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独立思考,通过同学间的相互交流,让学生了解计算的多种方法。3.利用教材资源,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一年级学生年龄小,自己提出问题有一定难度,因此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加以抽象,列出算式,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结果,这样使学生从中体会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使其数学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2 8、7、6加几第一课时课后反思1.引导学生自己探究出正确的算法。老师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轻松的探究范围,其中有同学之间的互相合作,也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本节课探索的目标比较集中,借助学具,学生自己解决了8加几的研究,对自己有了一定的信心,急于证明自己的能力是可以解决7加几、6加几的,这就是学生探究的欲望。2.本节课的情境、练习都充分照顾到了学生的年龄特点。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比较短,需要不断地有他们感兴趣的事物刺激。整节课都是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下度过的,练习的设计也做到了开放活泼,锻炼了学生的思维。3 5、4、3、2加几第一课时课后反思1.在出示57=后,让学生先自己想一想,再小组说一说。这样,既创立了一个合作讨论的氛围,又充分考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让每一个学生都在小组中发表自己的看法,互相交流、补充和完善,使每一个小组成员都取长补短,同时也养成倾听别人发言的好习惯。2.学生在开放自主的环境里,思维也会开阔、活跃起来。在学习完例题后,引导学生想:5加几、4加几、3加几和2加几的题还有哪些?并适时地给出个别提示,这样学生就能迅速、准确地想出来,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3.尊重学生的思维多样性,在出示57=后,学生想出很多种方法,老师应适时引导,鼓励创新,提倡学生算法多样化。学生看到自己的方法得到老师的认可,学习的兴趣会更高,真正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第二课时课后反思练习课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和必要途径。因此,老师精心设计的练习,是完成教学任务、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必须引起足够重视。练习设计既要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又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老师编题要讲究科学性、有效性,做到每次练习都要有重点、有目的,体现由浅入深、逐步递进、构造合理的层次,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4 20以内进位加法的应用第一课时课后反思1.把探索知识的主动权充分地交给学生,让他们通过自己思考、小组讨论、集体交流、汇报的形式,自己提出问题并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引导学生从创设的情境中走出来,回到生活实际中,去发现身边的问题并用数学知识解决。学生在用数学的过程中,感受了用数学解决问题的乐趣。2.让学生主动去探索新知,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组内合作学习、组间相互汇报交流、提问和评价等形式,促进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初步学会利用已有知识经验提出问题,并采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在巩固练习时,充分利用书上的“做一做”,让学生进一步“用数学”解决问题,并通过学生互评,培养学生初步的评价能力,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第二课时课后反思1.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老师要保护并激发其学习愿望和兴趣,学生回答的结果是否正确,语言是否完整,老师可以延缓评价,要多鼓励。特别要注意的是,不要用统一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的语言来训练学生。2.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试验、思考和交流等活动来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生听、说、想的能力,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差异性和活动性,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3.算法多样化是《数学课程标准》中的一个重要思想,是指尊重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探索不同的方法。在本节课,老师对教材中出现的几种方法不一定要逐一讲解。老师在教学中应尊重学生自己的方法,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整理和复习一课时课后反思1.通过10以内加减法算式的整理和复习,可知学生整理加法算式的方法多种多样。大部分学生喜欢采用一个加数相同,另一个加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方法。本节课可放手让学生自己确定算式排列的规律,给每位学生创造一个思考的空间,鼓励他们用自己发现的方法、喜欢的方法来整理20以内的进位加法表。2.本节课是对已经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回顾,而且又是对抽象算式的整理。学生在探索知识时很容易产生浮躁感或失去学习的兴趣。可通过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了枯燥的计算、抽象的整理给学生带来的情感上的不悦。总复习教学反思不知不觉又到了一学期的末尾,为了让学生能正确认识、理解、掌握一年级这学期的数学知识,在组织总复习时,我是这样考虑的:  1、  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学习数学处于起步阶段。为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整理与复习的能力,教师可以根据复习的内容,适当地引导学生主动地整理知识。  如在复习方位与图形时,可以请学生自己说一说学了哪些立体图形以及在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体。这样,学生在思考这些问题时,就需要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2、开展多种形式的复习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组织复习时,要充分考虑到低年级学生学习的需求,尽可能设计一些生动活泼的练习内容,以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在复习20以内数的加减法时,我除了适当地安排一些算式的计算练习外,也设计了一些小游戏的活动,像“找朋友”“开火车”等活动,都是学生比较喜爱的活动,这样,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达到复习的效果。  2、  要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以往的复习课,基本上以单调的训练为主,在设计时我改变了以往的形式,以游戏贯穿全课,把所学的知识巧妙地融入到一个综合的活动中。如站队时的前后位置,图形的分类、口算等,学生一边玩,一边回顾,一边应用,增强了趣味性。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操作,学生的思维“活”起来了,认识也会随之提高。。4、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由于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学前教育、生活积累以及认知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学生很可能会产生学习理解的差异。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复习时考虑到学生个性的差异性,安排不同层次的练习,特别要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如在复习计算时,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多安排一些练习题。一般的学生要保证基本要求做一些基本形式的练习,而比较优秀的学生可以增加一些富有思考性的练习。这种课堂分层次的练习,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应有针对性地辅导,从而使所有的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都有所提高。
本文档为【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反思】,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37177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44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21-09-08
浏览量: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