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国科技期刊评价存在问题及对策

我国科技期刊评价存在问题及对策

举报
开通vip

我国科技期刊评价存在问题及对策我国科技期刊评价存在问题及对策我国科技期刊评价存在问题及对策我国科技期刊的评价目前采用引文分析+其他评价指标来进行综合评价。但其科学性、可行性一直引起人们的深思。本文从被引频次入手,探讨科技期刊评价存在问题,籍此提出改进评价方法的思路,以期能为我国科技期刊评价提供有益参考。1引文分析法存在的问题1.1从被引内容分析引文分析法发端于1955年加尔菲尔德(GARFIELD.E)所提出的影响因子。其计算公式为:某特定年度(一般为两年)期刊论文被引频次/该特定年度(一般为两年)内该期刊所刊登的论文篇数[1]。在影响因子的定...

我国科技期刊评价存在问题及对策
我国科技期刊评价存在问题及对策我国科技期刊评价存在问题及对策我国科技期刊的评价目前采用引文分析+其他评价指标来进行综合评价。但其科学性、可行性一直引起人们的深思。本文从被引频次入手,探讨科技期刊评价存在问题,籍此提出改进评价方法的思路,以期能为我国科技期刊评价提供有益参考。1引文分析法存在的问题1.1从被引 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 分析引文分析法发端于1955年加尔菲尔德(GARFIELD.E)所提出的影响因子。其计算公式为:某特定年度(一般为两年)期刊论文被引频次/该特定年度(一般为两年)内该期刊所刊登的论文篇数[1]。在影响因子的定义中,作为影响因子算式中的分子,被引频次指特定年度(一般为两年)期刊论文被引引用的次数[1]。到底被引的内容是什么?是片言只语还是某被引文章的主要观点,被引数量是多少?加氏未作出限定。因此,文献中任何内容被引用都可计入。这样,被引用内容可能掺杂无效成分,由此可能产生以下一系列的问题。1.1.1评价无可比性根据被引频次定义,任何内容只要被引用1次就计算1次。这样,每篇文章被引用的内容及数量可能不尽相同。引文分析法中所比较对象的条件不一致,这就存在引用内容的不确定性和无可比性。比如,一篇农学文章中关于转基因技术的某一个观点被引用,与另一篇医学干细胞移植技术某一个观点被引用,如何据此评价两者质量的差异?又如,有第三篇物理学文章中某3个普通观点被引用,那么又如何评价这三篇文章质量的差异呢?按照被引频次定义来计算影响因子的话,第三篇被引用次数较多,其影响因子自然高,这种算法显然是不合理的。因为它没有考虑到不同学科的无可比性问题。即使同一学科,不同内容的文章也不具备可比性,再如,同属于化学学科的2篇文章中,1篇普通化学原理的反应式被引用8次,而另1篇关于新技术改进的化学分析法被引用1次,或者甚至是零被引(后述),这种无可比性的内容也不能简单地按被引用的次数去评价其文章质量的?既然被引实质内容无可比性,那么又如何能客观地评价科技期刊质量之间的差异呢?评价自然失去真正的意义。1.1.2评价悖论也由于被引频次内容没有质的 规定 关于下班后关闭电源的规定党章中关于入党时间的规定公务员考核规定下载规定办法文件下载宁波关于闷顶的规定 性,因此被引用内容可能掺杂假的成分。譬如反引问题,反引表示引用者对被引用的观点提出质疑或批驳,从反面来证明引用者立论的正确。严格来说,这种引用应属于无效引用。但按加氏的算法,是可以计算被引频次的,由此推断受质疑、批驳、甚至是有错误观点的文章质量高。这显然是有悖常理的。有争议的文章往往被引频次也會高,但反引频次高不一定能代表被引文章的质量高[2]。1.2从被引用的量来分析从被引用的量来分析,也可看出文献分析法也存在一些弊端。1.2.1评价不具代表性1)按《著作权法》分析。《著作权法》对引用的量是有限制的:引文不能成为新文章的主要组成成分。由此可知,被引用的也只是占原被引文章一小部分而已,以小部分代表其全部,引文分析法存在以偏概全的错误[2]。2)从统计学角度看。一篇洋洋几千字的文章,仅从其某一观点的一次或多次被引用来评判其质量和影响力,似乎有抽样误差(以偏概全),缺乏代表性之嫌[2]。因此,这种以管窥豹式的评价,不可能全面评价科技期刊内容质量。1.2.2评价期限的局限性被引频次以2年为限,存在很大的局限性。由于人们认识的局限性,有些具有创见的论说,可能一时不会被人们所接受而没有被引用。如爱因斯坦相对论、哥白尼的日心说,从产生到被人们认可、引用,却经历了二三百年,超过了规定的两年期。能说未被引用的文章,质量就不好吗?再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认识的提高,两年以后,原来被认为正确的观点,经过实践的检验,也可能是错误的。因此,两年为期的评价法值得斟酌。1.2.3人为因素导致评价失真由于被引内容掺杂了虚的成分,导致评价失真。1)过度自引。对作者来说,其稿件发表后被更多的引用对其本身的晋升、提干,评奖评等级有很大的裨益。因而,他们也会尽可能多地引用自己发表过的文章[2]。这会人为地使评价指标值出现虚高,导致评价失真。2)诱引。正是文章发表后被更多的引用对原作者有益,该作者也会暗示其学生、下属、好友写文章时多引用其已发表的文章[2]。也会导致评价失真。3)窃引。为了获取更高的被引频次,有的作者不惜将别人的观点经过消化后以与原文不同的表述方式在其某篇文章在中发表(引而不注),而在以后自己的文章中将其列为自己的文献引用[2]。这种窃取他人劳动成果的不道德行为也会人为地提高被引频次数值,导致评价失真。4)滥引。笔者曾经处理过一篇文章,其作者在提出某一观点后面标注3~4个文献,但查阅所标注文献的相关内容,却与作者所提出的观点无关。笔者于是去电咨询该作者,称标注的目的是为了使该观点有文献支持,提高可信度;笔者甚至也见过一篇文章,在引用某一观点时,其作者在提出某一观点后面标注10个文献,其中有8个外文文献,作者是否全部看过这8篇外文文献?令人生疑。这种盲目的引用,如果编辑把关不严,也会人为地提高被引频次数值,从而导致评价失真。1.2.4客观因素造成评价失真1)数字化期刊评价问题。有学者主张采用网页点击量、浏览量、下载量来作为数字化科技期刊评价指标[3]。但点击、浏览及下载的目的因人而异,但并不一定有引用。再说,OA期刊,由于可以免费使用,引用上较为便捷,被引频次可能提高,但是,因其公开发表前没有经过同行评价评议,难于剔除粗制滥造成分,易使被引频次数值出现虚高。影响评价的准确性。2)零被引。客观上导致评价失真的极端例子就是零被引问题。诸如1.2.2中所举的两个具有创见论说的例子,按照影响因子的概念,诸如相对论和日心说这样有创见的论文,在最初发表时,肯定是不会被人们引用的,因而出现零被引。事实上这种零被引的现象时有发生。真正优秀的高质量的文章未被引用,未列入影响因子的计算范畴,这就客观上导致评价失真。由此看来,作为影响因子分子的被引频次的原定义,是一个不是很严格的、比较粗糙的概念,不能真实反映期刊被引用的有效内容。过分强调被引用,会导致抄袭与重复出版,不但影响期刊的发展,还会阻碍科技的进步,而科技创新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因此,笔者认为科技期刊评价,应从科技期刊内容有无科技创新点着手,而不是深陷于被引用这种舍本逐末的窠臼。2评价方法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影响因子作为科技期刊评价指标存在诸多不合理甚至产生负面影响,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因此,为改变这种现状,许多研究者试图从不同角度来改进科技期刊的评价方法。纷纷通过减少影响因子的权重增加其他评价指标(如载文量、总被引频次、他引率、影响因子、即年指标、被引半衰期、篇均
本文档为【我国科技期刊评价存在问题及对策】,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言言无悔一生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6KB
软件:Word
页数:4
分类:
上传时间:2022-01-10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