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师生互动平台毕业论文

师生互动平台毕业论文

举报
开通vip

师生互动平台毕业论文 毕 业 设 计 [论 文] 题 目: 师生互动平台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 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师生互动平台毕业论文
毕 业 设 计 [论 文] 题 目: 师生互动平台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 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 者 签 名:       日  期:        ​​​​​​​​​​​​ 指导教师签名:        日  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 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        日  期:        ​​​​​​​​​​​​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      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注 意 事 项 1.设计(论文)的内容包括: 1)封面(按教务处制定的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封面格式制作) 2)原创性声明 3)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 4)外文摘要、关键词 5)目次页(附件不统一编入) 6)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 7)参考文献 8)致谢 9)附录(对论文支持必要时) 2.论文字数要求:理工类设计(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不包括图纸、程序清单等),文科类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2万字。 3.附件包括: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 4.文字、图表要求: 1)文字通顺,语言流畅,书写字迹工整,打印字体及大小符合要求,无错别字,不准请他人代写 2)工程设计类题目的图纸,要求部分用尺规绘制,部分用计算机绘制,所有图纸应符合国家技术标准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图表整洁,布局合理,文字注释必须使用工程字书写,不准用徒手画 3)毕业论文须用A4单面打印,论文50页以上的双面打印 4)图表应绘制于无格子的页面上 5)软件工程类课题应有程序清单,并提供电子文档 5.装订顺序 1)设计(论文) 2)附件:按照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次序装订 3)其它 摘要 近些年来互联网迅速发展,它使得不同地点的人们在任何时间都可以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同时国际互联网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教育的发展。特别是ASP.NET技术,以其交互性、动态性的特点大大扩展了互联网的应用范围,也深刻地影响了教育教学领域。 学校对于网络的使用尤其明显,学生是社会的新生力量,学生是社会的中流砥柱,学生更加地喜欢在网上吐露自己的思想和看法,所以搭建一个师生互动平台显得很有必要。师生互动平台可以让师生更多的了解双方、老师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成长,同时教师也可以更加明确学生的真正需求;学生可以与教师有更好的沟通,在课堂上没有听明白的 知识点 高中化学知识点免费下载体育概论知识点下载名人传知识点免费下载线性代数知识点汇总下载高中化学知识点免费下载 或者对知识点有不同看法的都可以通过在线交流平台与教师或同学交流。本系统采用B/S架构,使用ASP.NET语言和SQL Server 2008数据库开发,运行于WINDOWS XP/2003等服务器。本系统主要功能是实现教师 信息的管理、版面的管理、论坛信息管理和论坛系统管理。本系统经过一些简单的测试,运行稳定,但是系统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比如在登录没有提供安全保护,教师 注册不支持中文用户名,还不能实现动态的更新公告等功能,部分的功能也有待将来进一步的完善。 关键词:ASP.NET,visual studio 2010,师生互动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it makes people in different places in any time you need to get the information. While the international Internet greatly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Especially the asp.net technology, with its interactive and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lication of the Internet has greatly expanded scope, also profoundly influence the education teaching. In college, the internet is widely use in college. Students are nucleus and new life of the society. Then, students prefer confiding their thoughts and ideas. So, it is very necessary to build a platform for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Students can better communicate not understand knowledge or may have different opinions and teacher through the platform. This platform using the B/S structure, and run in ASP.Net and SQL database server SQL Server 2008, from WINDOWS 2003/XP servers. Main function is to realize the backgrou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the layout of member management, BBS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BBS system management. Key words: ASP.NET,Visual studio 2010,Online community for teaches and students; 目 录 I摘要 IIAbstract III目 录 1第1章 前言 11.1课题背景 2第2章 系统概述 22.1师生互动平台的概述 22.2系统使用技术 22.2.1 系统开发工具 22.2.2 ASP.NET的介绍 32.2.3 visual studio 2010 的简单介绍 32.2.4 B/S 模式的介绍 4第3章 系统分析 43.1系统调研及可行性研究 43.1.1系统调研 43.1.2 可行性分析 53.1.3可行性分析阶段的主要工作 53.2功能需求分析 53.2.1需求分析 63.2.2功能分析 63.3流程图 63.3.1系统流程图 63.3.2数据流程图 8第4章 系统设计 84.1系统开发设计思想 84.2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94.3数据库需求分析 94.4数据库分析 104.4.1 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104.4.2 表结构设计 12第5章 平台界面实现 125.1 管理员身份登录 175.1.1社区论坛 235.1.2公告资讯 255.1.3共享资源 255.1.4课程表 285.1.5教师管理 305.1.6学生资料管理 335.2教师登录 345.3学生登录 35第6章 结论 356.1主要贡献 356.2启示和意义 356.3局限性 366.4未来研究的建议 37参考文献 38致 谢 第1章 前言 1.1课题背景 随着Internet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信息的获取越来越快捷方便。在学校,管理部门需要对学生的基本信息、成绩录取、考核信息等采集,由于学校是个比较大的机构,其学生人数众多,给信息采集带来一定的不便;在课堂,不同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不同,教师需因材施教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但这受到了时间地点等客观因素的一定影响,学生在上交作业是将每个学生的作业收集交给教师批改,教师批改后再统一分发,这个过程时间跨度较大,一定程度地降低了学习效率。师生互动平台提供给师生一个在线交流的平台,教师可以在平台上布置作业、批改作业,对学生的提问进行回答,若问题为大多数学生共有的,教师可以发布问题的答案供存在相同问题的不同学生进行浏览或下载,而不必一一向学生解答;学生可以在平台上下载作业、上交作业,将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向教师咨询。此平台旨在提供给师生一个自由、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的交流环境,不仅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教师之间也都可以自由的交流,从而改变传统教育模式受时间地点、学生的性格等因素的影响,提高学习效率,同学们、教师们自由交流,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面对现代网络远程教育的需要,开发一个校园师生交流平台很有必要。本文所要介绍的就是一个以实现远程教学为目的的师生教学互动平台的设计与实现过程。 师生互动平台作为网络教育的一部分,在美国、日本等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已较为普及,越来越多的大学、企业和研究机构致力于研究与网络教学有关的新技术、软件及应用课题。 [1]在发达国家,他们投资了大批资金用来建设师生互动平台,其技术已经比较成熟,跟师生带来诸多方便。目前国内的网上教学系统数量很多,良莠不齐。一些正规的网上教学系统,技术过硬,网页画面优美,包含的内容很丰富,有试题库、资源库、网上答疑系统、交流反馈系统等等;另一类是由学校自己开办的,主要面向对象是本校的学生,一般只给学生提供了试题库,供学生进行浏览和查询。[2]在我国,师生交互网站还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技术还是应用的广泛程度较之成熟都有一段差距。 第2章 系统概述 2.1师生互动平台的概述 师生互动平台打破了传统学校教育的课堂授课模式,同时也突破了传统远程教育所无法实施的有效的沟通和交流的局限。它要求建立一种全新的教学与学习模式。对教师和学生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3]。 师生互动主要是以论坛的形式。论坛里面可以学生之间交流和师生之间交流。学生之间的交流主要是学生之间学习心得,交流学习成果。论坛功能跟目前网上流行的大部分论坛一样。用户需要先在有一个自己的帐号,再以该帐号登录即可使用论坛功能。用户可以修改登录密码,浏览、发表、搜索文章,为自己的发言选择合适的表情符号。 2.2系统使用技术 2.2.1 系统开发工具 本系统使用ASP.NET和visual studio 2010开发工具; 2.2.2 ASP.NET的介绍 ASP.net 是一种建立在通用语言上的程序构架,能被用于一台Web服务器来建立强大的Web应用程序。ASP.net提供许多比现在的Web开发模式强大的的优势[5]。总的来说,ASP.NET具有以下特点: (1)执行效率的大幅提高   ASP.net是把基于通用语言的程序在服务器上运行。不像以前的ASP即时解释程序,而是将程序在服务器端首次运行时进行编译,这样的执行效果,当然比一条一条的解释强很多。   (2)世界级的工具支持 ASP.net构架是可以用Microsoft(R)公司最新的产品 Visual Studio.net开发环境进行开发,WYSIWYG(What You See Is What You Get所见即为所得)的编辑。这些仅是ASP.net强大化软件支持的一小部分。   (3)强大性和适应性    因为ASP.net是基于通用语言的编译运行的程序,所以它的强大性和适应性,可以使它运行在Web应用软件开发者的几乎全部的平台上。通用语言的基本库,消息机制,数据接口的处理都能无缝的整合到ASP.net的Web应用中。ASP.net同时也是language-independent语言独立化的,所以,你可以选择一种最适合你的语言来编写你的程序,或者把你的程序用很多种语言来写,现在已经支持的有C#(C++和Java的结合体),VB,Jscript。将来,这样的多种程序语言协同工作的能力保护您现在的基于COM+开发的程序,能够完整的移植向ASP.net。   (4)多处理器环境的可靠性   ASP.net已经被刻意设计成为一种可以用于多处理器的开发工具,它在多处理器的环境下用特殊的无缝连接技术,将很大的提高运行速度。即使你现在的ASP.net应用软件是为一个处理器开发的,将来多处理器运行时不需要任何改变都能提高他们的效能,但现在的ASP确做不到这一点[6]。 2.2.3 visual studio 2010 的简单介绍 Visual Studio 是一套完整的开发工具集,用于生成 ASP.NET Web 应用程序、XML Web Services、桌面应用程序和移动应用程序。Visual Basic、Visual C++、Visual C# 和 Visual J# 全都使用相同的集成开发环境 (IDE),利用此 IDE 可以共享工具且有助于创建混合语言解决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另外,这些语言利用了 .NET Framework 的功能,通过此框架可使用简化 ASP Web 应用程序和 XML Web Services 开发的关键技术[7]。 2.2.4 B/S 模式的介绍 B/S(Browser/Server)结构即浏览器和服务器结构。它是随着Internet技术的兴起,对C/S结构的一种变化或者改进的结构。在这种结构下,用户工作界面是通过WWW浏览器来实现,极少部分事务逻辑在前端(Browser)实现,但是主要事务逻辑在服务器端(Server)实现,形成所谓三层3-tier结构。这样就大大简化了客户端电脑载荷,减轻了系统维护与升级的成本和工作量,降低了用户的总体成本(TCO)[8]。B/S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1) 具有分布性特点,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查询、浏览等业务处理。 (2) 业务扩展简单方便,通过增加网页即可增加服务器功能。 (3) 维护简单方便,只需要改变网页,即可实现所有用户的同步更新。 (4) 开发简单,共享性强。[9] 第3章 系统分析 3.1系统调研及可行性研究 3.1.1系统调研 正式开发在线平台之前进行调研是非常必要的,其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用户的要求,例如用户要对自己的基本信息进行查询、管理员对一些信息修改、添加、删除,管理员管理教师 的基本信息等操作,从而根据要求进行可行性分析,确认系统的开发是否符合用户的需求。 (2)提出新系统的人员并不都是系统研究人员,有些人对于其功能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并没有明确的认识,他们只是根据自己业务工作的需要提出了要求,系统开发人员要对此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确认用户的要求可以通过现有的计算机技术实现,保证开发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与用户提出的要求相吻合。 (3)在线系统的现行系统可能是手工系统,也可能是使用和计算机的系统,无论是何种情况,都要详细地调查现行系统中信息处理的具体情况,系统内部功能结构,该系统应该对教师 管理模块、教师 发帖模块、进行仔细的调研,以便设计出一个合理的、好的新系统逻辑模型,为新系统的设计工作打好基础,保证整个系统开发的质量[10]。 总之,必要对现行系统进行详细的调查,明确用户需求,保证开发的新系统的功能与用户的要求相吻合,避免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新系统的开发却失败的代价。 3.1.2 可行性分析 可行性研究的目的不是解决问题而是要用最小的代价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确定问题是否能够解决。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不能靠主观猜想而只能靠客观分析。必须分析几种主要的可能解法的利弊,从而判断原定的系统规模和目标是否实现,系统完成后所能带来的效益是否大到值得去投资开发这个系统的程度。因此可行性研究实质上是要进行一次大大压缩简化了的系统分析和设计的过程,也就是在较高层次上以较抽象的方式进行的系统分析和设计的过程[11]。 3.1.3可行性分析阶段的主要工作 (1)经济性可行性 增加交流平台,结合学校的网站一起,将给同学们提供一个具有更好互动性的交流平台。方便工学院的教师快速获取来自不同系别,不同班级学生的反馈信息,更有效地处理这些反馈信息,这无论对于以后的教学管理工作还是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都将提供重要的价值。从而减少花费到这方面的大量时间,提高管理效率、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也为学校提高教学质量减少这方面的开支。平台具有经济开发性。 (2)技术可行性分析 根据平台提供的功能和服务,系统开发采用ASP.NET+SQL2008进行开发,ASP.NET+SQL2008系统开发技术上已成熟。ASP.NET简单易学,开发周期短。为了尽快开发出这个交流平台,我这次选择用ASP.NET+SQL2008进行开发。 (3) 操作可行性 系统的操作方式在这个用户组内是否行得通。本系统针对非计算机专业操作水平的人员设计。界面友好、简洁、明了,用户只要把鼠标移动到相应的按钮或标签上,界面的友好提示框里就能出现对该按钮或标签的操作和功能描述,通过这样的人机界面,使操作方式简单明了。 3.2功能需求分析 3.2.1需求分析 师生互动平台是一个供师生、学生之间、老师之间交流信息的网络,与传统的交流相对,有众多的优势,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经过调查研究,平台主要需要实现以下功能: (1)管理员能够对各个功能模块进行设置。 (2)学生身份登录主要功能有社区论坛:查看帖子,回复帖子,发布帖子;公告资讯:查看公告资讯;共享资源:压缩包资源下载、视频资源下载;课程表:课程表查询;在线选课:在线选课、我的选修课程。 (3)登录成员能够发帖,提出问题或是解答问题。 (4)教师能够对社区论坛:回复帖子,发布帖子;公告资讯:查看公告资讯、资讯管理、添加资讯;共享资源:压缩包资源下载、压缩包资源管理、压缩包资源分享、视频资源下载、视频资源管理、视频资源分享;课程表:课程表查询、添加课程信息、课程信息管理;在线选课:发布选修课等。 3.2.2功能分析 本系统主要包括了登录 、社区论坛、公告资讯、共享资源、课程表、在线选课、系统管理员、教师管理、学生资料管理、院系结构等功能模块。 3.3流程图 3.3.1系统流程图 该系统的系统流程图如图3,用户进入系统登录界面,然后输入密码和用户名,系统进行核对后,方可进行相应的操作:流程图图3所示。 3.3.2数据流程图 用户的需求具体体现在各种信息的提供、保存、更新和查询,这要求数据库结构能够充分满足各种信息的输入和输出。收集基本数据、数据结构和数据处理的流程,组成一份详尽的数据字典[12]。针对师生互动平台,管理员与教师 的个人信息注册修改、帖子发表等都会对数据库产生一定的改变,通过对师生实际操作过程分析,设计如下所示的数据项和数据结构,经过分析,本系统的数据流程图如图3.2所示。 SHAPE \* MERGEFORMAT 图3.2 数据流程图 第4章 系统设计 4.1系统开发设计思想 (1)尽量采用现有软硬件环境及比较先进的管理系统开发方法,从而达到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提高系统开发效率的目的。 (2)系统应符合学校师生的规定,满足师生的需要,并实现界面友好等要求。 (3)系统采用模块化程序设计方法,既便于系统功能的各种组合修改,又便于未参与开发的技术维护人员补充、维护。 (4)系统应具备数据库维护功能,根据用户需求进行数据的添加、删除、修改、等操作。 4.2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基于上面的功能需求分析和可行性研究,基本确定了师生互动平台的各个功能模块。本系统主要包括了登录 、社区论坛、公告资讯、共享资源、课程表、在线选课、系统管理员、教师管理、学生资料管理、院系结构等功能模块,功能结构图图 4.1所示。 SHAPE \* MERGEFORMAT 图4.1 系统功能结构图 4.3数据库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是在于要弄清用户对开发的数据库应用系统的确切要求。SQL数据库设计的第一步是明确数据库的目的和如何使用。也就是说需要从数据库中得到哪些信息。明确目的之后,就可以确定您需要保存哪些主题的信息(表),以及每个主题需要保存哪些信息(表中字段)。要设计一个有效的数据库,必须用系统工程的观点来考虑问题。在系统分析阶段,设计者和用户双方要密切合作,共同收集和分析数据管理中信息的内容和用户对处理的要求。用户的需求具体体现在各种信息的提供,保存,更新和查询,这就要求数据库结构能充分满足各种信息的输出和输入[13]。收集基本数据,数据结构处理的流程,组成一份详尽的数据字典,为后面的具体设计打下基础。针对师生互动平台的需求,通过对交流平台的内容和数据流程分析,设计如下面所示的数据项(列出主要的8张信息表): (1)院系 信息表 属性:AutoID、AgencyName、ParentID、ClassID (2)公告资讯 信息表 属性:AutoID、NewsTitle、Content、KeyWord、Writer、DateTime、IsRec (3)选课 信息表 属性:CourseID、CourseName、Teacher、Address、CourseContent、EndTime (4)共享视频 信息表 属性:AutoID、FlvName、UserID、UserName、Identity、Datetime (5)教师 信息表 属性:AutoID、TeacherName、Pwd、Faculties、Course (6)学生 信息表 属性:StudentID、Pwd、Name、Sex、Phone、Address、Birthday、Faculties、Specialty、Classy、StartYear (7)管理员 信息表 属性:AutoID、AdminName、Pwd (8)回帖 信息表 属性:AutoID、ThemeID、UserName、Content、Datetime、Tid、Title 4.4数据库分析 本系统软件的设计思路是实现B/S模式,考虑到使用SQL Server 2010数据库作为数据源来集中管理数据,考虑到在VS2010中可以很好的操纵数据库,并进行调试,完成连动因此本系统软件是使用SQL Server 2008数据库作为数据源。 4.4.1 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概念结构设计是整个数据库设计的关键,它通过对用户需求进行综合、归纳与抽象,形成一个独立具体DBMS的概念模型。概念结构是独立于任何一种数据模型的信息结构。这一阶段是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出能够满足用户需求的各种实体,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为后面的逻辑设计打下基础。 4.4.2 表结构设计 本系统使用的是SQL2008数据库,主要有管理员信息表、信息的信息表、教师信息表。分别如下图表4.1、表4.2、表4.3所示。 表4.1管理员信息表 字段名称 数据类型 主键 管理员ID Int PK 管理员姓名 nvarchar(50) 否 密码 nvarchar(MAX) 否 表4.2教师 信息表 字段名称 数据类型 主键 AutoID Int PK TeacherName nvarchar(50) 否 Pwd nvarchar(MAX) 否 Faculties nvarchar(50) 否 Course nvarchar(50) 否 表4.3学生 信息表 字段名称 数据类型 主键 StudentID nvarchar(50) PK Pwd nvarchar(MAX) 否 Name nvarchar(50) 否 Sex nchar(10) 否 Phone nvarchar(50) 否 Address nvarchar(MAX) 否 Birthday nvarchar(50) 否 Faculties nvarchar(50) 否 Specialty nvarchar(50) 否 Classy nvarchar(50) 否 StartYear nvarchar(50) 否 第5章 平台界面实现 5.1 管理员身份登录 师生互动平台登录分为三种类型:学生、教师、管理员。管理员登录管理系统就可以对系统的所有的信息进行管理。界面如下图5.1所示。 图5.1用户登录界面 用户登录界面的设计的主要代码如下: 欢迎登录师生互动平台
用户名:
密 码:
身 份: 学生 教师 管理
   
用户登录系统后台的主要功能代码如下: using System; using System.Collections.Generic; using System.Linq; using System.Web; using System.Web.UI; using System.Web.UI.WebControls; namespace WebUI.ManageUI { public partial class login : System.Web.UI.Page { protected void Page_Load(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 protected void Button1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if (shenfen.SelectedValue == "管理") { MJ_Model.SysMember sysmember = new MJ_DAL.SysMemberTask().SysMemberLogin(name.Value.Trim(), MJ_MD5.MD5Help.GetMD5(pwd.Value.Trim())); if (sysmember.AdminName != null) { System.Web.HttpContext.Current.Session["MJ_ID"] = sysmember.AutoID; System.Web.HttpContext.Current.Session["MJ_Name"] = sysmember.AdminName; System.Web.HttpContext.Current.Session["MJ_Level"] = "0"; MJ_Common.JavaScript.GetGoto("index.aspx"); } else { MJ_Common.JavaScript.GetAlert("系统提示:用户名或密码错误."); } } else if (shenfen.SelectedValue == "教师") { MJ_Model.Teacher teacher = new MJ_DAL.TeacherTask().TeacherLogin(name.Value.Trim(), MJ_MD5.MD5Help.GetMD5(pwd.Value.Trim())); if (teacher.TeacherName != null) { System.Web.HttpContext.Current.Session["MJ_ID"] = teacher.AutoID; System.Web.HttpContext.Current.Session["MJ_Name"] = teacher.TeacherName; System.Web.HttpContext.Current.Session["MJ_Level"] = "1"; MJ_Common.JavaScript.GetGoto("index.aspx"); } else { MJ_Common.JavaScript.GetAlert("系统提示:用户名或密码错误."); } } else if (shenfen.SelectedValue == "学生") { MJ_Model.Students students = new MJ_DAL.StudentsTask().StudentsLogin(name.Value.Trim(), MJ_MD5.MD5Help.GetMD5(pwd.Value.Trim())); if (students.StudentID != null) { System.Web.HttpContext.Current.Session["MJ_ID"] = students.StudentID; System.Web.HttpContext.Current.Session["MJ_Name"] = students.Name; System.Web.HttpContext.Current.Session["MJ_Level"] = "2"; MJ_Common.JavaScript.GetGoto("index.aspx"); } else { MJ_Common.JavaScript.GetAlert("系统提示:用户名或密码错误."); } } } } } 进入师生互动平台首页,如图5.2所示。 图 5.2平台首页界面(管理员身份登录) 5.1.1社区论坛 点击左侧菜单栏的社区论坛,可添加版块、添加主题,如图5.3所示 图5.3社区论坛 点击右侧版块,进入相应的主题论坛,可快速发帖如图5.4所示。 图5.4 论坛发帖 快速发帖功能实现的后台代码如下: using System; using System.Collections.Generic; using System.Linq; using System.Web; using System.Web.UI; using System.Web.UI.WebControls; namespace WebUI.ManageUI.Forum { public partial class forumlist : System.Web.UI.Page { public string themeid, themetitle; protected void Page_Load(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themeid = Convert.ToString(Request.QueryString["tid"]); themetitle = Convert.ToString(Request.QueryString["tit"]); Label1.Text = themetitle; ListBind(); } public void ListBind() { List forumlist = new MJ_DAL.Forum_RepliesTask().GetForum_RepliesList("WHERE [ThemeID]='" + themeid + "' and [Tid]=0", "AutoID", "ASC"); PagedDataSource pds = new PagedDataSource(); pds.DataSource = forumlist; pds.AllowPaging = true; AspNetPager1.RecordCount = forumlist.Count; pds.PageSize = AspNetPager1.PageSize; pds.CurrentPageIndex = AspNetPager1.CurrentPageIndex - 1; Repeater1.DataSource = pds; Repeater1.DataBind(); } protected void AspNetPager1_PageChanging(object src, Wuqi.Webdiyer.PageChangingEventArgs e) { AspNetPager1.CurrentPageIndex = e.NewPageIndex; ListBind(); } protected void Button1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if (TextBox1.Text.Trim() != "" && FCKeditor1.Value.Trim() != "") { MJ_Model.Forum_Replies forumr = new MJ_Model.Forum_Replies(); forumr.ThemeID = themeid; forumr.Tid = 0; forumr.Title = TextBox1.Text.Trim(); forumr.UserName = System.Web.HttpContext.Current.Session["MJ_Name"].ToString(); forumr.Content = FCKeditor1.Value.Trim(); forumr.Datetime = Convert.ToDateTime(DateTime.Now.ToString("yyyy-MM-dd HH:mm:ss")); bool flag = new MJ_DAL.Forum_RepliesTask().AddForum_Replies(forumr); if (flag) { MJ_Common.JavaScript.GetAlertGoto("系统提示:发布成功,该帖已置顶!", "forumlist.aspx?tid=" + themeid + "&tit=" + themetitle); } } else { MJ_Common.JavaScript.GetAlertGoto("系统提示:您的帖子信息不够完整,请认真填写!", "forumlist.aspx?tid=" + themeid + "&tit=" + themetitle); } } if (flag) { MJ_Common.JavaScript.GetAlertGoto("系统提示:发布成功,该帖已置顶!", "forumlist.aspx?tid=" + themeid + "&tit=" + themetitle); } } else { MJ_Common.JavaScript.GetAlertGoto("系统提示:您的帖子信息不够完整,请认真填写!", "forumlist.aspx?tid=" + themeid + "&tit=" + themetitle); } } forumr.Datetime = Convert.ToDateTime(DateTime.Now.ToString("yyyy-MM-dd HH:mm:ss")); bool flag = new MJ_DAL.Forum_RepliesTask().AddForum_Replies(forumr); if (flag) } } 快速查看帖子或者快速回复帖子,如图5.5所示。 图5.5 快速回复帖子 回帖功能的后台实现代码如下: using System; using System.Collections.Generic; using System.Linq; using System.Web; using System.Web.UI; using System.Web.UI.WebControls; namespace WebUI.ManageUI.Forum { public partial class foruminfo : System.Web.UI.Page { public string aid, themeid, datetime, username,content; protected void Page_Load(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aid = Convert.ToString(Request.QueryString["aid"]); MJ_Model.Forum_Replies fre = new MJ_DAL.Forum_RepliesTask().GetOneForum_Replies(Convert.ToInt32(aid)); themeid = fre.ThemeID; Label1.Text = fre.Title; datetime = fre.Datetime.ToString(); username = fre.UserName; content = fre.Content; ListBind(); } public void ListBind() { List forumlist = new MJ_DAL.Forum_RepliesTask().GetForum_RepliesList("WHERE [Tid]='" + aid + "'", "AutoID", "ASC"); PagedDataSource pds = new PagedDataSource(); pds.DataSource = forumlist; pds.AllowPaging = true; AspNetPager1.RecordCount = forumlist.Count; pds.PageSize = AspNetPager1.PageSize; pds.CurrentPageIndex = AspNetPager1.CurrentPageIndex - 1; Repeater1.DataSource = pds; Repeater1.DataBind(); } protected void AspNetPager1_PageChanging(object src, Wuqi.Webdiyer.PageChangingEventArgs e) { AspNetPager1.CurrentPageIndex = e.NewPageIndex; ListBind(); } protected void Button1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if (FCKeditor1.Value.Trim() != "") { MJ_Model.Forum_Replies forumr = new MJ_Model.Forum_Replies(); forumr.ThemeID = themeid; forumr.Tid = Convert.ToInt32(aid); forumr.Title = ""; forumr.UserName = System.Web.HttpContext.Current.Session["MJ_Name"].ToString(); forumr.Content = FCKeditor1.Value.Trim(); forumr.Datetime = Convert.ToDateTime(DateTime.Now.ToString("yyyy-MM-dd HH:mm:ss")); bool flag = new MJ_DAL.Forum_RepliesTask().AddForum_Replies(forumr); if (flag) { MJ_Common.JavaScript.GetAlertGoto("系统提示:本帖已回复成功!", "foruminfo.aspx?aid=" + aid); } } else { MJ_Common.JavaScript.GetAlert("系统提示:您的回帖信息不够完整,请认真填写!"); } } } } 5.1.2公告资讯 用户可以对公共资讯进行查看,资讯的管理,资讯的发布,资讯的发布如图5.6所示。 图5.6 资讯的发布 资讯的发布功能后台代码如下: using System; using System.Collections.Generic; using System.Linq; using System.Web; using System.Web.UI; using System.Web.UI.WebControls; namespace WebUI.ManageUI.Article { public partial class addarticle : System.Web.UI.Page { protected void Page_Load(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if (!IsPostBack) { } } protected void Button1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if (title.Text.Trim() == "") { MJ_Common.JavaScript.GetAlert("系统提示:请填写完整信息!"); } else { MJ_Model.Article article = new MJ_Model.Article(); article.NewsTitle = title.Text.Trim(); article.KeyWord = ""; article.Writer = ""; article.Content = FCKeditor1.Value.Trim(); article.DateTime = Convert.ToDateTime(DateTime.Now.ToString("yyyy-MM-dd HH:mm:ss")); bool flag = new MJ_DAL.ArticleTask().AddArticle(article); article.Writer = ""; article.Content = FCKeditor1.Value.Trim(); article.DateTime = Convert.ToDateTime(DateTime.Now.ToString("yyyy-MM-dd HH:mm:ss")); bool flag = new MJ_DAL.ArticleTask().AddArticle(article); if (flag) { MJ_Common.JavaScript.GetAlert("系统提示:操作成功,点击确定继续操作!"); } } } } } 5.1.3共享资源 管理员可对共享资源进行下载、管理、分享等,如图5.7所示。 图5.7共享资源下载 5.1.4课程表 对课程表的查询、课程信息的添加及管理,如图5.8所示。 图5.8 课程信息添加 课程信息的添加功能后台实现代码如下: using System; using System.Collections.Generic; using System.Linq; using System.Web; using System.Web.UI; using System.Web.UI.WebControls; namespace WebUI.ManageUI.Curriculum { public partial class addcur : System.Web.UI.Page { protected void Page_Load(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if (!IsPostBack) { List agency = new MJ_DAL.AgencyTask().GetChildAgency(0); DropDownList1.Items.Clear(); DropDownList1.Items.Add(new ListItem("请选择", "0")); for (int i = 0; i < agency.Count; i++)//循环判断顶级分类 { DropDownList1.Items.Add(new ListItem(agency[i].AgencyName, agency[i].AutoID.ToString())); } } } protected void DropDownList1_SelectedIndexChanged(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List agency = new MJ_DAL.AgencyTask().GetChildAgency(Convert.ToInt32(DropDownList1.SelectedValue)); DropDownList2.Items.Clear(); DropDownList2.Items.Add(new ListItem("请选择", "0")); for (int i = 0; i < agency.Count; i++)//循环判断顶级分类 { DropDownList2.Items.Add(new ListItem(agency[i].AgencyName, agency[i].AutoID.ToString())); } } protected void DropDownList2_SelectedIndexChanged(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List agency = new MJ_DAL.AgencyTask().GetChildAgency(Convert.ToInt32(DropDownList2.SelectedValue)); DropDownList3.Items.Clear(); DropDownList3.Items.Add(new ListItem("请选择", "0")); for (int i = 0; i < agency.Count; i++)//循环判断顶级分类 { DropDownList3.Items.Add(new ListItem(agency[i].AgencyName, agency[i].AutoID.ToString())); } } //添加管理员 protected void Button1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if (DropDownList3.SelectedValue == null || DropDownList3.SelectedValue == "0") { MJ_Common.JavaScript.GetAlert("系统提示:请选择完整信息!"); } else { if (new MJ_DAL.Commondb().IsExists(@"select * from [Curriculum] where [Classy]='" + DropDownList3.SelectedValue + "'")) { MJ_Common.JavaScript.GetAlert("系统提示:该班级已存在课程表,无需再次添加!"); } else { MJ_Model.Curriculum cur = new MJ_Model.Curriculum(); cur.Faculties = DropDownList1.SelectedValue.ToString(); cur.Specialty = DropDownList2.SelectedValue.ToString(); cur.Classy = DropDownList3.SelectedValue.ToString(); cur.Content = FCKeditor1.Value.Trim(); cur.DateTime = Convert.ToDateTime(DateTime.Now.ToString("yyyy-MM-dd HH:mm:ss")); bool flag = new MJ_DAL.CurriculumTask().AddCurriculum(cur); if (flag) { MJ_Common.JavaScript.GetAlert("系统提示:操作成功,点击确定继续操作!"); } } } } } } 5.1.5教师管理 对教师信息的管理及添加教师信息,如图5.9所示。 图5.9 教师信息添加 教师信息的添加功能实现代码如下: using System; using System.Collections.Generic; using System.Linq; using System.Web; using System.Web.UI; using System.Web.UI.WebControls; namespace WebUI.ManageUI.Teacher { public partial class addteacher : System.Web.UI.Page { protected void Page_Load(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if (!IsPostBack) { List agency = new MJ_DAL.AgencyTask().GetChildAgency(0); for (int i = 0; i < agency.Count; i++)//循环判断顶级分类 { DropDownList1.Items.Add(new ListItem(agency[i].AgencyName, agency[i].AutoID.ToString())); } } } //添加管理员 protected void Button1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if (name.Text.Trim() == "" || pwd.Text.Trim() == "" || repwd.Text.Trim() == ""||xueke.Text.Trim()=="") { MJ_Common.JavaScript.GetAlert("系统提示:请填写完整信息!"); } else { if (pwd.Text.Trim() != repwd.Text.Trim()) { MJ_Common.JavaScript.GetAlert("系统提示:两次输入的密码不一致!"); } else { if (new MJ_DAL.Commondb().IsExists(@"select * from [Teacher] where [TeacherName]='" + name.Text.Trim() + "' and [Pwd]='" + MJ_MD5.MD5Help.GetMD5(pwd.Text.Trim()) + "'")) { MJ_Common.JavaScript.GetAlert("系统提示:您添加的用户已经存在,不能重复添加,请输入其他用户!"); } else { MJ_Model.Teacher teacher = new MJ_Model.Teacher(); teacher.TeacherName = name.Text.Trim(); teacher.Pwd = MJ_MD5.MD5Help.GetMD5(pwd.Text.Trim()); teacher.Faculties = DropDownList1.SelectedValue.ToString(); teacher.Course = xueke.Text.Trim(); bool flag = new MJ_DAL.TeacherTask().AddTeacher(teacher); if (flag) { MJ_Common.JavaScript.GetAlert("系统提示:操作成功,点击确定继续操作!"); } } } } } } 5.1.6学生资料管理 对学生信息的管理,学生信息的添加,如图5.10所示。 图5.10 学生信息的添加 学生信息的添加功能实现代码如下: using System; using System.Collections.Generic; using System.Linq; using System.Web; using System.Web.UI; using System.Web.UI.WebControls; namespace WebUI.ManageUI.Student { public partial class addstudent : System.Web.UI.Page { protected void Page_Load(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if (!IsPostBack) { List agency = new MJ_DAL.AgencyTask().GetChildAgency(0); DropDownList1.Items.Clear(); DropDownList1.Items.Add(new ListItem("请选择", "0")); for (int i = 0; i < agency.Count; i++)//循环判断顶级分类 { DropDownList1.Items.Add(new ListItem(agency[i].AgencyName, agency[i].AutoID.ToString())); } } } //添加管理员 protected void Button1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if (userid.Text.Trim()==""|| name.Text.Trim() == "" || pwd.Text.Trim() == "" || repwd.Text.Trim() == ""||startyear.Text.Trim()=="") { MJ_Common.JavaScript.GetAlert("系统提示:请填写完整信息!"); } else { if (pwd.Text.Trim() != repwd.Text.Trim()) { MJ_Common.JavaScript.GetAlert("系统提示:两次输入的密码不一致!"); } else { if (new MJ_DAL.Commondb().IsExists(@"select * from [Students] where [StudentID]='" + userid.Text.Trim() + "'")) { MJ_Common.JavaScript.GetAlert("系统提示:您添加的用户已经存在,不能重复添加,请输入其他用户!"); } else { MJ_Model.Students stu = new MJ_Model.Students(); stu.StudentID = userid.Text.Trim(); stu.Pwd = MJ_MD5.MD5Help.GetMD5(pwd.Text.Trim()); stu.Name = name.Text.Trim(); stu.Phone = phone.Text.Trim(); stu.Sex = RadioButtonList1.SelectedValue; stu.Address = address.Text.Trim(); stu.Birthday = birthday.Text.Trim(); stu.Faculties = DropDownList1.SelectedValue; stu.Specialty = DropDownList2.SelectedValue; stu.Classy = DropDownList3.SelectedValue; stu.StartYear = startyear.Text.Trim(); bool flag = new MJ_DAL.StudentsTask().AddStudents(stu); if (flag) { MJ_Common.JavaScript.GetAlert("系统提示:操作成功,点击确定继续操作!"); } } } } } protected void DropDownList1_SelectedIndexChanged(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List agency = new MJ_DAL.AgencyTask().GetChildAgency(Convert.ToInt32(DropDownList1.SelectedValue)); DropDownList2.Items.Clear(); DropDownList2.Items.Add(new ListItem("请选择", "0")); for (int i = 0; i < agency.Count; i++)//循环判断顶级分类 { DropDownList2.Items.Add(new ListItem(agency[i].AgencyName, agency[i].AutoID.ToString())); } } protected void DropDownList2_SelectedIndexChanged(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List agency = new MJ_DAL.AgencyTask().GetChildAgency(Convert.ToInt32(DropDownList2.SelectedValue)); DropDownList3.Items.Clear(); DropDownList3.Items.Add(new ListItem("请选择", "0")); for (int i = 0; i < agency.Count; i++)//循环判断顶级分类 { DropDownList3.Items.Add(new ListItem(agency[i].AgencyName, agency[i].AutoID.ToString())); } } } } 5.2教师登录 以教师身份登录的主要功能有社区论坛:回复帖子,发布帖子;公告资讯:查看公告资讯、资讯管理、添加资讯;共享资源:压缩包资源下载、压缩包资源管理、压缩包资源分享、视频资源下载、视频资源管理、视频资源分享;课程表:课程表查询、添加课程信息、课程信息管理;在线选课:发布选修课;用户以教师的身份登录系统如下图5.11及5.12所示。 图 5.11 用户以教师的身份登录界面 图5.12 用户以教师的身份登录系统 5.3学生登录 用户以学生的身份登录系统如下图5.13所示。 图5.13 用户以学生的身份登录 以学生身份登录的主要功能有社区论坛:查看帖子,回复帖子,发布帖子;公告资讯:查看公告资讯;共享资源:压缩包资源下载、视频资源下载;课程表:课程表查询;在线选课:在线选课、我的选修课程;如图5.14所示。 图5.14 用户以学生的身份登录系统 第6章 结论 6.1主要贡献 此次研发师生互动平台,与同类WEB网站相比,创新之处在于: (1)本系统适用于部分高校师生使用,网站实用,能够一定程度的提高教学效率,且开发费用低。 (2)界面简单,方便操作,适合于各个管理层的人员使用。 (3)该系统可根据需要变动各个模块,方便修改信息。 (4)提供查询接口,方便师生快速的查找所需信息,提高工作效率。 6.2启示和意义 师生互动平台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个号的师生互动平台有利于师生之间更好的互动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习兴趣。例如,论坛可以让师生自由的交流,不受地点的干扰,可以量体裁衣地为教学解决师生沟通的实际问题。 6.3局限性 由于我是初次分析与设计应用程序,在知识、经验等方面都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另外,对师生互动平台工作的整个流程不够熟悉和系统的设计开发过程时间比较仓促导致该系统可能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同时由于本身水平所限,系统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比如:登录没有设置验证码。 爱默生曾经说过:“没有一个人的知识能够胜过经验。“对于一些常见事物,认识它们并将认识过程所获得的规律经过大脑的整理而形成的经验是弥足珍贵的。一方面,经验的形成能够使思考着的思考习惯趋于优化,从而带给实践者更大的收获;另一方面,形成的经验免去了大量重复劳动,而借助有限的规律省去了人们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在做设计的过程中,我整理知识总结经验的过程大概有以下几个阶段:文字笔记描述->图文并茂的记录->针对错误的反思。一开始,我沿用大一入学时形成的笔记记录习惯,记录一些值得注意的细节问题,并通过反复阅读加深印象;可后来,随着知识量的不断增多,原有的知识结构变得越来越不易查阅,过后语境的忘却使得当时的描述性笔记很难唤醒当时花很大力气才建立的思路;于是我开始用错误提醒自己,自己作过哪些蠢事,为什么犯错,自己当时的思路是什么,等等。前因后果想清楚,所得到的是真正的经验,值得我们用一生去不断回味。只有当事者才能体会到这其中的奥妙。毕竟提升自己的过程是在痛苦中进行的,提升自己体力的过程如此,学习新知识的过程更是如此。 与平时上课不同,毕业设计给了我更多的时间和条件,让我有机会投入足够的精力去做一件大学里最得意的作品。不同的学习条件应该有一种不同的学习方式来适应。对于现在的我而言,每天图书馆自习做毕业设计的生活规律而有效。遇到不会的问题可以及时查阅相关资料。然后把问题整理、总结,升华为经验。渐渐地,我也养成了以手代笔直抒胸臆的习惯。这段时间以来的成果很多,但问题也不少。不管怎样,都要把自己的主要精力作用对象分清楚,只要主要方向确定并正确了,按着既定目标努力就行了。不要为一两次小小的失败而灰心,要知道如果环境很脏,就不应对落在身上的灰尘太过认真。 在整个毕业设计过程中我得到很多的教训,也收获了很多的东西,我坚信这些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一定会对我以后的人生道路有很大的帮助。 6.4未来研究的建议 本文仅仅实现了几个简单的功能模块:教师 登录、修改个人信息、查询,但对于其它模块还没有实现,这一点有待于将来进一步完善和扩充,同时系统的界面有的地方还存在一些缺陷,没有达到最优,希望今后从这方面努力,解决这些问题。 在技术层面只是运用了一些简单的开发技术,基于ASP.NET的开发让开发工作更加简单,但是系统本身却存在了一定的缺陷,系统可移植性比较差,安全性比较低,另外数据库设计也仅仅只限于小型的应用开发,鉴于技术的发展趋势,服务器集群技术的发展,未来的开发将会很大程度上利用这项技术,系统也可以得以推广。 参考文献 [1] 匿名.ASP.NET师生互动平台文献综述[EB/OL]. [2] 陈伟,SQL Sever2005数据库应用与开发教程[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3] 史嘉权. 数据库系统概论[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4] 陈恭和.数据库基础与SQL Server应用教程[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40-90. [5] 萨师煊,王珊.数据库系统概论.(第三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6] 徐京辉, 刘杰.基于B/ S 模式的社区电子政务系统设计[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3,(8):112-114. [7] 邹建峰,李晓栓. ASP.NET开发技术详解[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5.04 [8] 微软公司.Web应用开发——ASP.NET 2.0 [M].微软公司,2008. [9] 王成良,伍艳妮。构建基于.NET的可扩展性Web应用程序基础架构[J] 北京:计算机应用研究,2009年第2卷,152-154 [10] Ken Lunn. XML软件开发[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0.01 [11] 谭淑琴;运用XML技术对图书馆ILAS系统中Z39.50 协议 离婚协议模板下载合伙人协议 下载渠道分销协议免费下载敬业协议下载授课协议下载 的改进[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2] 王国荣.ASP.NET网页制作教程——从基本语法学起[M]. 北京: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 [13]刘炳文.Visual Basic 6.0 程序设计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70-100. [14]Roger A .The Distribution of Benefits from personnel management system [J].Paper presented at the WAEA annual meetings, 2007(7):18-24. [15]Diane Zak. Programming with Microsoft Visual Basic 6.0.Publishing House of Electronics Industry[M]. Beijing:Publishing House of Electronics Industry,2002:40-45. 致 谢 在本系统的设计和论文写作过程中,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及帮助,在此向所有给予我支持及帮助的老师和同学们致以最诚挚的感谢。 美丽的大学生活在这个季节即将划上一个句号,而于我的人生却只是一个逗号,我将面对又一次征程的开始。几年的求学生涯在师长、亲友的大力支持下,走得辛苦却也收获满囊,在论文即将付梓之际,思绪万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伟人、名人为我所崇拜,可是我更急切地要把我的敬意和赞美献给一位平凡的人,我的导师。我不是您最出色的学生,而您却是我最尊敬的老师。您治学严谨,学识渊博,思想深邃,视野雄阔,为我营造了一种良好的精神氛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置身其间,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使我不仅接受了全新的思想观念,树立了宏伟的学术目标,领会了基本的思考方式,从论文题目的选定到论文写作的指导,经由您悉心的点拨,再经思考后的领悟,我首先要感谢的是我的指导老师崔雪冰老师。在她身上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她严谨、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这几个月的工作和学习生活中,我收益匪浅。她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给与我很大的帮助,使我得到不少的提高,即使在百忙中,抽出了很多时间对我的论文进行的批改和修正。使得我的论文不断完美,对数据库,ASP.NET以及visual studio 2010有了更深的学习。在我不能够去学校让老师当面指导的情况下,还是在通过电话和E-mail进行交流和传递信息。这对于我以后的工作和学习都有一种巨大的帮助,衷心地感谢她耐心的辅导! 最后,感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的老师和同学在我写作过程中给以我帮助和鼓励。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 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 者 签 名:       日  期:        ​​​​​​​​​​​​ 指导教师签名:        日  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 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        日  期:        ​​​​​​​​​​​​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      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指导教师评阅书 指导教师评价: 一、撰写(设计)过程 1、学生在论文(设计)过程中的治学态度、工作精神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2、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扎实程度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3、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专业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4、研究方法的科学性;技术线路的可行性;设计方案的合理性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5、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期间的出勤情况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二、论文(设计)质量 1、论文(设计)的整体结构是否符合撰写规范?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2、是否完成指定的论文(设计)任务(包括装订及附件)?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三、论文(设计)水平 1、论文(设计)的理论意义或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意义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2、论文的观念是否有新意?设计是否有创意?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3、论文(设计说明书)所体现的整体水平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建议成绩:□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在所选等级前的□内画“√”) 指导教师: (签名) 单位: (盖章) 年 月 日 评阅教师评阅书 评阅教师评价: 一、论文(设计)质量 1、论文(设计)的整体结构是否符合撰写规范?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2、是否完成指定的论文(设计)任务(包括装订及附件)?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二、论文(设计)水平 1、论文(设计)的理论意义或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意义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2、论文的观念是否有新意?设计是否有创意?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3、论文(设计说明书)所体现的整体水平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建议成绩:□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在所选等级前的□内画“√”) 评阅教师: (签名) 单位: (盖章) 年 月 日 教研室(或答辩小组)及教学系意见 教研室(或答辩小组)评价: 一、答辩过程 1、毕业论文(设计)的基本要点和见解的叙述情况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2、对答辩问题的反应、理解、表达情况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3、学生答辩过程中的精神状态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二、论文(设计)质量 1、论文(设计)的整体结构是否符合撰写规范?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2、是否完成指定的论文(设计)任务(包括装订及附件)?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三、论文(设计)水平 1、论文(设计)的理论意义或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意义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2、论文的观念是否有新意?设计是否有创意?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3、论文(设计说明书)所体现的整体水平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评定成绩:□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在所选等级前的□内画“√”) 教研室主任(或答辩小组组长): (签名) 年 月 日 教学系意见: 系主任: (签名)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特别注明引用的内容和致谢的地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注明并表示感谢。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本人签名):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出版授权书 本人及导师完全同意《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出版章程》、《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出版章程》(以下简称“章程”),愿意将本人的学位论文提交“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在《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全文发表和以电子、网络形式公开出版,并同意编入CNKI《中国知识资源总库》,在《中国博硕士学位论文评价数据库》中使用和在互联网上传播,同意按“章程”规定享受相关权益。 论文密级: □公开 □保密(___年__月至__年__月)(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协议) 作者签名:_______ 导师签名:_______ 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独 创 声 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设计(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二〇一〇年九月二十日   毕业设计(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滨州学院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 本人愿意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同意学校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或采用影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设计(论文);同意学校在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建立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系统,公布设计(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允许他人依法合理使用。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作者签名: 二〇一〇年九月二十日 致 谢 时间飞逝,大学的学习生活很快就要过去,在这四年的学习生活中,收获了很多,而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和一直关心帮助我的人分不开的。 首先非常感谢学校开设这个课题,为本人日后从事计算机方面的工作提供了经验,奠定了基础。本次毕业设计大概持续了半年,现在终于到结尾了。本次毕业设计是对我大学四年学习下来最好的检验。经过这次毕业设计,我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比如操作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合作精神、严谨的工作作风等方方面面都有很大的进步。这期间凝聚了很多人的心血,在此我表示由衷的感谢。没有他们的帮助,我将无法顺利完成这次设计。 首先,我要特别感谢我的知道郭谦功老师对我的悉心指导,在我的论文书写及设计过程中给了我大量的帮助和指导,为我理清了设计思路和操作方法,并对我所做的课题提出了有效的改进方案。郭谦功老师渊博的知识、严谨的作风和诲人不倦的态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他身上,我学到了许多能受益终生的东西。再次对周巍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其次,我要感谢大学四年中所有的任课老师和辅导员在学习期间对我的严格要求,感谢他们对我学习上和生活上的帮助,使我了解了许多专业知识和为人的道理,能够在今后的生活道路上有继续奋斗的力量。 另外,我还要感谢大学四年和我一起走过的同学朋友对我的关心与支持,与他们一起学习、生活,让我在大学期间生活的很充实,给我留下了很多难忘的回忆。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父母对我的关系和理解,如果没有他们在我的学习生涯中的无私奉献和默默支持,我将无法顺利完成今天的学业。 四年的大学生活就快走入尾声,我们的校园生活就要划上句号,心中是无尽的难舍与眷恋。从这里走出,对我的人生来说,将是踏上一个新的征程,要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回首四年,取得了些许成绩,生活中有快乐也有艰辛。感谢老师四年来对我孜孜不倦的教诲,对我成长的关心和爱护。 学友情深,情同兄妹。四年的风风雨雨,我们一同走过,充满着关爱,给我留下了值得珍藏的最美好的记忆。 在我的十几年求学历程里,离不开父母的鼓励和支持,是他们辛勤的劳作,无私的付出,为我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我才能顺利完成完成学业,感激他们一直以来对我的抚养与培育。 最后,我要特别感谢我的导师***老师、和研究生助教***老师。是他们在我毕业的最后关头给了我们巨大的帮助与鼓励,给了我很多解决问题的思路,在此表示衷心的感激。老师们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和深厚的理论水平都使我收益匪浅。他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给与我很大的帮助,使我得到不少的提高这对于我以后的工作和学习都有一种巨大的帮助,感谢他耐心的辅导。在论文的撰写过程中老师们给予我很大的帮助,帮助解决了不少的难点,使得论文能够及时完成,这里一并表示真诚的感谢。 致 谢 这次论文的完成,不止是我自己的努力,同时也有老师的指导,同学的帮助,以及那些无私奉献的前辈,正所谓你知道的越多的时候你才发现你知道的越少,通过这次论文,我想我成长了很多,不只是磨练了我的知识厚度,也使我更加确定了我今后的目标:为今后的计算机事业奋斗。在此我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老师,感谢您的指导,才让我有了今天这篇论文,您不仅是我的论文导师,也是我人生的导师,谢谢您!我还要感谢我的同学,四年的相处,虽然我未必记得住每分每秒,但是我记得每一个有你们的精彩瞬间,我相信通过大学的历练,我们都已经长大,变成一个有担当,有能力的新时代青年,感谢你们的陪伴,感谢有你们,这篇论文也有你们的功劳,我想毕业不是我们的相处的结束,它是我们更好相处的开头,祝福你们!我也要感谢父母,这是他们给我的,所有的一切;感谢母校,尽管您不以我为荣,但我一直会以我是一名农大人为荣。 通过这次毕业设计,我学习了很多新知识,也对很多以前的东西有了更深的记忆与理解。漫漫求学路,过程很快乐。我要感谢信息与管理科学学院的老师,我从他们那里学到了许多珍贵的知识和做人处事的道理,以及科学严谨的学术态度,令我受益良多。同时还要感谢学院给了我一个可以认真学习,天天向上的学习环境和机会。 即将结束*大学习生活,我感谢****大学提供了一次在农大接受教育的机会,感谢院校老师的无私教导。感谢各位老师审阅我的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 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 者 签 名:       日  期:        ​​​​​​​​​​​​ 指导教师签名:        日  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 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        日  期:        ​​​​​​​​​​​​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      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独 创 声 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设计(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年 月 日   毕业设计(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学院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 本人愿意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同意学校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或采用影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设计(论文);同意学校在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建立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系统,公布设计(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允许他人依法合理使用。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作者签名: 年 月 日 基本要求:写毕业论文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得到从事本专业工作和进行相关的基本训练。毕业论文应反映出作者能够准确地掌握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对所研究的题目有一定的心得体会,论文题目的范围不宜过宽,一般选择本学科某一重要问题的一个侧面。 毕业论文的基本教学要求是: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巩固与扩展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学生处理数据和信息的能力。2、培养学生正确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3、培养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研究;文献资料收集、阅读和整理、使用;提出论点、综合论证、总结写作等基本技能。 毕业论文是毕业生总结性的独立作业,是学生运用在校学习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去分析、解决一两个实际问题的实践锻炼过程,也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学习成果的综合性总结,是整个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撰写毕业论文对于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提高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毕业论文在进行编写的过程中,需要经过开题报告、论文编写、论文上交评定、论文答辩以及论文评分五个过程,其中开题报告是论文进行的最重要的一个过程,也是论文能否进行的一个重要指标。 撰写意义:1.撰写毕业论文是检验学生在校学习成果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大学生在毕业前都必须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任务。申请学位必须提交相应的学位论文,经答辩通过后,方可取得学位。可以这么说,毕业论文是结束大学学习生活走向社会的一个中介和桥梁。毕业论文是大学生才华的第一次显露,是向祖国和人民所交的一份有份量的答卷,是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报到书。一篇毕业论文虽然不能全面地反映出一个人的才华,也不一定能对社会直接带来巨大的效益,对专业产生开拓性的影响。但是,实践证明,撰写毕业论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是保证出好人才的重要措施。 2.通过撰写毕业论文,提高写作水平是干部队伍“四化”建设的需要。党中央要求,为了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领导班子成员应当逐步实现“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这个“四化”的要求,也包含了对干部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的要求。 3.提高大学生的写作水平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在新的历史时期,无论是提高全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掌握现代科技知识和科学管理方法,还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都要求我们的干部具有较高的写作能力。在经济建设中,作为领导人员和机关的办事人员,要写指示、通知、总结、调查报告等应用文;要写说明书、广告、解说词等说明文;还要写科学论文、经济评论等议论文。在当今信息社会中,信息对于加快经济发展速度,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发挥着愈来愈大的作用。写作是以语言文字为信号,是传达信息的方式。信息的来源、信息的收集、信息的储存、整理、传播等等都离不开写作。 论文种类:毕业论文是学术论文的一种形式,为了进一步探讨和掌握毕业论文的写作规律和特点,需要对毕业论文进行分类。由于毕业论文本身的内容和性质不同,研究领域、对象、方法、表现方式不同,因此,毕业论文就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按内容性质和研究方法的不同可以把毕业论文分为理论性论文、实验性论文、描述性论文和设计性论文。后三种论文主要是理工科大学生可以选择的论文形式,这里不作介绍。文科大学生一般写的是理论性论文。理论性论文具体又可分成两种:一种是以纯粹的抽象理论为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是严密的理论推导和数学运算,有的也涉及实验与观测,用以验证论点的正确性。另一种是以对客观事物和现象的调查、考察所得观测资料以及有关文献资料数据为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是对有关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概括、抽象,通过归纳、演绎、类比,提出某种新的理论和新的见解。 按议论的性质不同可以把毕业论文分为立论文和驳论文。立论性的毕业论文是指从正面阐述论证自己的观点和主张。一篇论文侧重于以立论为主,就属于立论性论文。立论文要求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严密,以理和事实服人。驳论性毕业论文是指通过反驳别人的论点来树立自己的论点和主张。如果毕业论文侧重于以驳论为主,批驳某些错误的观点、见解、理论,就属于驳论性毕业论文。驳论文除按立论文对论点、论据、论证的要求以外,还要求针锋相对,据理力争。 按研究问题的大小不同可以把毕业论文分为宏观论文和微观论文。凡届国家全局性、带有普遍性并对局部工作有一定指导意义的论文,称为宏观论文。它研究的面比较宽广,具有较大范围的影响。反之,研究局部性、具体问题的论文,是微观论文。它对具体工作有指导意义,影响的面窄一些。 另外还有一种综合型的分类方法,即把毕业论文分为专题型、论辩型、综述型和综合型四大类: 1.专题型论文。这是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直接论述的形式发表见解,从正面提出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的一种论文。如本书第十二章例文中的《浅析领导者突出工作重点的方法与艺术》一文,从正面论述了突出重点的工作方法的意义、方法和原则,它表明了作者对突出工作重点方法的肯定和理解。2.论辩型论文。这是针对他人在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的见解,凭借充分的论据,着重揭露其不足或错误之处,通过论辩形式来发表见解的一种论文。3.综述型论文。这是在归纳、总结前人或今人对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加以介绍或评论,从而发表自己见解的一种论文。4.综合型论文。这是一种将综述型和论辩型两种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写成的一种论文。如《关于中国民族关系史上的几个问题》一文既介绍了研究民族关系史的现状,又提出了几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因此,它是一篇综合型的论文。 写作步骤:毕业论文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专业应考者完成本科阶段学业的最后一个环节,它是应考者的 总结 性独立作业,目的在于总结学习专业的成果,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 问题 的能力。从文体而言,它也是对某一专业领域的现实问题或 理论 问题进行 科学 研究 探索的具有一定意义的论说文。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可以分两个步骤,即选择课题和研究课题。 首先是选择课题。选题是论文撰写成败的关键。因为,选题是毕业论文撰写的第一步,它实际上就是确定“写什么”的问题,亦即确定科学研究的方向。如果“写什么”不明确,“怎么写”就无从谈起。 教育部自学考试办公室有关对毕业论文选题的途径和要求是“为鼓励理论与工作实践结合,应考者可结合本单位或本人从事的工作提出论文题目,报主考学校审查同意后确立。也可由主考学校公布论文题目,由应考者选择。毕业论文的总体要求应与普通全日制高等学校相一致,做到通过论文写作和答辩考核,检验应考者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但不管考生是自己任意选择课题,还是在主考院校公布的指定课题中选择课题,都要坚持选择有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的、切实可行的课题。选好课题是毕业论文成功的一半。 第一、要坚持选择有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课题。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以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因此,毕业论文的选题,必须紧密结合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以促进科学事业发展和解决现实存在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选题要符合科学研究的正确方向,要具有新颖性,有创新、有理论价值和现实的指导意义或推动作用,一项毫无意义的研究,即使花很大的精力,表达再完善,也将没有丝毫价值。具体地说,考生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选题。首先,要从现实的弊端中选题,学习了专业知识,不能仅停留在书本上和理论上,还要下一番功夫,理论联系实际,用已掌握的专业知识,去寻找和解决工作实践中急待解决的问题。其次,要从寻找科学研究的空白处和边缘领域中选题,科学研究。还有许多没有被开垦的处女地,还有许多缺陷和空白,这些都需要填补。应考者应有独特的眼光和超前的意识去思索,去发现,去研究。最后,要从寻找前人研究的不足处和错误处选题,在前人已提出来的研究课题中,许多虽已有初步的研究成果,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还有待于丰富、完整和发展,这种补充性或纠正性的研究课题,也是有科学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的。 第二、要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切实可行的课题。毕业论文的写作是一种创造性劳动,不但要有考生个人的见解和主张,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由于考生个人的主观、客观条件都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在选题时,还应结合自己的特长、兴趣及所具备的客观条件来选题。具体地说,考生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综合考虑。首先,要有充足的资料来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缺少资料的情况下,是很难写出高质量的论文的。选择一个具有丰富资料来源的课题,对课题深入研究与开展很有帮助。其次,要有浓厚的研究兴趣,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可以激发自己研究的热情,调动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够以专心、细心、恒心和耐心的积极心态去完成。最后,要能结合发挥自己的业务专长,每个考生无论能力水平高低,工作岗位如何,都有自己的业务专长,选择那些能结合自己工作、发挥自己业务专长的课题,对顺利完成课题的研究大有益处。 致 谢 这次论文的完成,不止是我自己的努力,同时也有老师的指导,同学的帮助,以及那些无私奉献的前辈,正所谓你知道的越多的时候你才发现你知道的越少,通过这次论文,我想我成长了很多,不只是磨练了我的知识厚度,也使我更加确定了我今后的目标:为今后的计算机事业奋斗。在此我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老师,感谢您的指导,才让我有了今天这篇论文,您不仅是我的论文导师,也是我人生的导师,谢谢您!我还要感谢我的同学,四年的相处,虽然我未必记得住每分每秒,但是我记得每一个有你们的精彩瞬间,我相信通过大学的历练,我们都已经长大,变成一个有担当,有能力的新时代青年,感谢你们的陪伴,感谢有你们,这篇论文也有你们的功劳,我想毕业不是我们的相处的结束,它是我们更好相处的开头,祝福你们!我也要感谢父母,这是他们给我的,所有的一切;感谢母校,尽管您不以我为荣,但我一直会以我是一名农大人为荣。 通过这次毕业设计,我学习了很多新知识,也对很多以前的东西有了更深的记忆与理解。漫漫求学路,过程很快乐。我要感谢信息与管理科学学院的老师,我从他们那里学到了许多珍贵的知识和做人处事的道理,以及科学严谨的学术态度,令我受益良多。同时还要感谢学院给了我一个可以认真学习,天天向上的学习环境和机会。 即将结束*大学习生活,我感谢****大学提供了一次在**大接受教育的机会,感谢院校老师的无私教导。感谢各位老师审阅我的论文。 Y 系统登录界面 输入用户名及密码 验证 登录 Y N 数据库 教师 学生 师 生 在 线 交 流 平 台 登录 查询数据库并返回值 信息修改 更新数据库 登录 查询数据库 添加信息 师生互动平台 公告资讯 社区论坛 共享资源 课程表 系统管理员 在线选课 教师管理 学生资料管理 院系结构 登陆
本文档为【师生互动平台毕业论文】,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不系舟红枫
从教近30年,经验丰富,教学水平较高
格式:doc
大小:3MB
软件:Word
页数:65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9-01-23
浏览量: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