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技术创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

技术创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

举报
开通vip

技术创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技术创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 一.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内涵 在创新理论基础上,各国学者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举行了广泛的探讨。柏格曼(Burg elm an)和曼迪奇(Maid ig ue)提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便于组织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企业一系列综合特征。巴顿(Barton,19 9 2)认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核心是掌握专业知识的人、技术系统、管理系统的能力及企业的价值观。拉里(Larry W estp h al,19 8 1)把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看成是组织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和技术与信息获取能力的综合...

技术创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
技术创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 一.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内涵 在创新理论基础上,各国学者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举行了广泛的探讨。柏格曼(Burg elm an)和曼迪奇(Maid ig ue)提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便于组织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企业一系列综合特征。巴顿(Barton,19 9 2)认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核心是掌握专业知识的人、技术系统、管理系统的能力及企业的价值观。拉里(Larry W estp h al,19 8 1)把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看成是组织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和技术与信息获取能力的综合。 国内企业技术创新研究的主要代表人物:许庆瑞、傅家骥、魏江、刘铁兵、项保华、李廉水和关士续等。魏江(1998)等认为技术创新能力包括研究开发能力、制造能力、市场营销能力、资金投入能力和组织能力5个方面。许庆瑞(2000)、温瑞珺(2005)等持有相近的观点。 吴贵生(2000)认为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从事技术创新活动的基础,同时对技术创新的成效起决定性作用,并将创新能力分为投入能力、研究开发能力、制造(生产)能力、营销能力和管理能力。傅家骥(19 9 8 )、高建(19 9 7)、孙一民(19 9 8 )等指出技术创新能力是技术能力的组成部分,是企业发展技术能力的核心。柳卸林(2000)分析了技术创新能力构成,包括创新资源投入能力、研究开发能力、制造能力、营销能力、管理和决策能力、创新产出能力。张清辉(2008)认为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从对市场需求分析入手,依次经过技术创新构思、规划和决策、研究开发、工程化、商业化生产,最终实现市场应用等多个环节的能力综合,其目的是企业满足或创造市场需求,增强企业竞争力,获取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各个学者都倾向于从企业内部,以企业的生产和销售能力结构特征来加以描述,对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都以能力要素结构分析为主。 二. 评价原则 魏江等(1995)认为,“在度量一个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时,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一是选择采用全面指标来评价,还是采用核心评判指标来评价;二是解决参照系的选择问题,对参照系的选择,既可以选择国内的行业先进企业,也可以选择国际上行业先进企业。对这两个问题的解决,可根据具体数据的可掌握程度或数据的可获得性来选择。” 卢怀宝等(2002)提出了企业技术创新指标体系设计的科学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和可行性原则。 陈晓慧(2002)则认为企业技术创新指标体系设计应该遵循科学性、政策导向性、可比性和可操作性原则。 董岗等(2004)提出了更为全面的观点,他们认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目的性原则。不仅仅是为了反映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水平,更重要的是通过评价发现薄弱环节,为进一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指明方向和提供决策参考; (2)科学性原则。主要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内容和涵义都应建立在科学的创新理论基础之上,保证评价结果客观、准确、合理和公正; (3)系统性原则。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应能反映创新能力的各个方面,如环境因素、研发能力、创新管理能力、信息化水平、制造、营销和产出等; (4)定性和定量结合原则。定量指标反映企业创新能力的具体方面,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往往用定量的指标衡量。定性指标使创新能力中无法用数字衡量的部分得到了体现。 (5)可比性原则。建立的指标体系应能对多个企业的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因此,在选择指标时要充分考虑各企业创新能力统计指标的差异,指标的名称、含义、范围和统计口径尽量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化,以保证指标的可比性。 (6)可操作性原则。可操作性主要是从数据获取的可行性、有效性、简单和方便等角度考虑的原则,也是指标体系设计中最重要的原则之一。 三.评价指标和模型 1.评价指标 (1)单一指标方法。(早期使用较多)如, Scherier (1983)从技术活动投入或产出的角度评价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与开发(R&D)是技术创新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统计分析表明, R&D投入量与技术创新的强度、规模和水平有很强的相关性,企业R&D投入和产出都可以作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测度指标。 R&D投入量,早期普遍采用R&D经费和技术人员投入两个比例数,即企业R&D经费占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经常或专职从事R&D活动的技术人员占工程技术人员总数的比例来大致反映企业技术创新的强度与水平。但是,企业技术创新是在原有生产技术体系的基础上进行的,技术创新活动的全部投入量难以完全独立地分离出来。 产出角度的衡量指标:专利申请和批准数、技术贸易额、高技术产品的出口等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但这些指标不能反映有关生产过程中的大量技术创新,如改进生产工艺、减少消耗、降低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等方面的创新。而专利指标构成复杂、涉及的社会面十分有限,大部分还只是R&D成果,并未通过市场的检验。技术贸易额、高技术产品的出口这类指标则过于笼统、可比性差。可见,仅以R&D的投入量或简单的产出指标来反映整体技术创新水平是不全面的。 许庆瑞(1986)将技术创新分为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然后分别测度,最后将它们加以综合即得出整体技术创新能力。此类测度方法对分析不同类别的企业和不同类型的技术创新有指导意义,但是由于对不同企业和不同类型的技术创新活动能力缺乏可比性,因此缺乏普遍意义。 (2)指标体系方法。近年来,我国多数学者主张从系统的角度来研究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如孟庆伟、安会茹(2000),张学文、张平(2001)刘建香、钱省三(2001)等。众多学者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是在技术创新能力含义及其结构界定的基础上,对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度量和评价。 2.两类模型 一是基于能力要素结构的评价指标体系模型,二是基于企业过程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指标体系。 (1)第一类模型 察志敏等(2004)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划分为企业潜在的技术创新资源(人力资源和经济资源)、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人员投入和经费投入)、企业技术创新组织、企业技术创新产出等四个方面,并设计了完整的指标体系。 曹崇延、王淮学(1998)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分为R&D能力、生产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投入能力、营销能力、财务能力和产出能力等7个指标类、40个分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 曲国禹、刘学铭(1999)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分为技术创新投入(资源)、技术创新产出(效率)、技术创新实现(效益)等3个指标类、17个指标。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研究所把技术创新能力分解为创新资源投入、创新管理、创新倾向、研究开发、生产制造和市场营销等6个要素及其进一步分解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得到了众多学者的认同和应用。 举例: 来源:《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争议与重构》张清辉,兰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第二类模型 郑春东、和金生(2000)认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在市场技术需求分析,技术创新构思与规划,研究开发,生产,价值实现等多个环节的能力的综合。 孙细明等(2003)将企业的技术创新过程分解为需求识别,产品构思,研究开发,原型生产,制造,市场营销等6个阶段,并从分析整个过程入手将指标体系设计为创新投入能力、创新管理能力、研究开发能力、产品生产能力、创新营销能力、创新产出能力6个方面。 杨忠敏(2004)认为评价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就必须把其放到整体经营过程中去,而经营过程可以理解为知识生产,产品生产和价值生产的统一。在设置指标体系时,她从知识生产模块、直接效果模块(知识生产对产品生产的影响)和综合效果模块(知识生产通过产品生产对价值生产的影响)三方面来建立指标体系。 还有学者把信息获取,技术获取,产品开发和工艺创新视为技术创新的核心过程,将技术创新看作以技术战略,组织环境和资源管理为输入过程,以技术创新的业绩和企业竞争力为输出过程,并由此构建了包括战略创新能力、智力资源能力、信息资源能力、创新组织能力和创新基础能力在内的新的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举例: 来源:《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模型研究》田依林,天津大学管理学院,天津;浙江教育学院,浙江杭州  四. 评价体系不足之处 在企业技术能力评价实践中,尚存在如下值得改进的问题: 一是大多数创新能力评价研究没有将企业创新能力评价与产业创新集群和创新网络,以及国家或地区的创新环境结合起来。创新环境论最先是由欧洲创新环境研究小组(GRE-MI)的学者们在研究欧洲高新产业区的过程中提出来的。他们先后提出了“创新环境”、“创新网络”、“集群学习”等概念,较为系统地阐明了产业集群内创新的条件和机制。 二是在创新能力评价中没有全面考虑人力资本因素。最近,普遍认为新技术是生产率长期增长的驱动力。由于新技术本身难以量化,众多学者将研究与发展作为新技术的代表指标,认为国家或地区可以从研究与发展中获得很高的外部效应。 参考文献: 1. 王德劲,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综述 2. 刘海云,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建设研究 3. 田依林,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模型研究 4. 刘晶,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5. 张清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争议与重构
本文档为【技术创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82974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2KB
软件:Word
页数:7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9-02-17
浏览量: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