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教案集合(整理)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教案集合(整理)

举报
开通vip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教案集合(整理)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区域划分的原因以及相应的地理区域类型。2、结合已有知识,以某一类型的区域为例,说出不同尺度、不同级别的区域。3、初步学会在简单的地图上进行区域划分的方法4、通过阅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能在图上指出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和范围;通过对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界线的分析,知道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自然、人文综合原因,初步了解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教学重点: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和范围及划分标准教...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教案集合(整理)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区域划分的原因以及相应的地理区域类型。2、结合已有知识,以某一类型的区域为例,说出不同尺度、不同级别的区域。3、初步学会在简单的地图上进行区域划分的方法4、通过阅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能在图上指出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和范围;通过对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界线的分析,知道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自然、人文综合原因,初步了解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教学重点: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和范围及划分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教学难点:知道我国四大区域划分的自然、人文综合原因,初步了解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教学方法:谈话法、读图分析法、归纳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同学们,在假期里,大家有没有出去旅游或者随家长到外地探亲?你所去的地方与盐城有什么不同?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会有不同?(多媒体打出中国地图,作为学生谈论不同区域的背景)大家所说的外地与盐城的不同,归根到底是因为外地与盐城是两个不同的地方。中国地域广大,不同地区之间存在或大或小的差异。这学期我们将在上学期学习完中国地理总论的基础上,专门研究中国的区域地理,以加深对我们国家的了解。二、地理差异显著A、学生活动:看书2、3两页,结合前面所学知识,说说我国气温、降水、地势有何差异。结合5.1可以看出,我国气温、降水、地势的分布呈现由规律的变化,反映了我国自然环境的差异显著。学生讨论交流,整理学习的成果,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回答,师总结B、学生活动:比较图5.3和5.4可以看出,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和以南地区村落的自然景观和人类活动等方面,有哪些明显的差异?学生讨论交流,师总结书上秦岭淮河一线以南、以北不同的景观,比较陈述,并且分析原因3、四大地理区域问题:(1)各小组根据课文和已学知识举例说说我国的不同地理区域。要求说明划分这些类型区域的主要依据。(2)以学校所在的城市为例,分别从地形、农业等方面让学生来划分该市的地理区域。学生交流,师总结请看第四页图5。5“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了解(1)   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2)   由名称,你能了解四大区域哪个方面的特点?(地理位置)(3)   本图由哪几种地图综合而成?(地形图、一级行政区划图、河流与湖泊分布图)(4)   这说明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涉及哪些方面?(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方面的特点)完成第四、五两页上的“活动”1、2、3题,了解区域划分的主导因素,认识各区域最主要的自然特征,回答下列问题。请看第四页图5。5“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了解(1)   界线A是哪两大地域的分界线?该界线确定的主导因素是什么?(季风) 主要位于季风区的区域是?它们与非季风区的差异主要是什么?(降水) 西北地区的主要自然特征是?(干旱,因为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基本不受夏季风的影响)(2)   界线B是哪两大地域的分界线?该界线确定的主导因素是什么?(气温和降水,即气候)该界线与什么山脉、河流分布大体一致?(秦岭、淮河)南、北方地区气候的主要特征是?(北方地区为温带半湿润气候,南方地区为亚热带湿润气候,)(3)   界线C是哪两大地域的分界线?该界线确定的主导因素是什么?(地形和地势)青藏地区的主要自然特征是?(高寒)4、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位置和范围,正是由于不同地理区域间存在着较大差异,而同一地区域存在着较大差异性,而同一地理区域内相似点较多,我们才有必要对祖国进行区域划分,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因地制宜合理安排人类的生产、生活。知识要点与 检测 工程第三方检测合同工程防雷检测合同植筋拉拔检测方案传感器技术课后答案检测机构通用要求培训 [反馈练习]1.填空(1)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山脉)、(河流)一致。(2)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是影响的界线,大致与mm等降水量线一致。(3)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及北方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级阶梯分界线一致。2.判断(1)一个地区只能属于一个地理区域。(×)(2)同一类型的区域没有级别高低或尺度大小的区别。(×)(3)我国的地理区域只有四个。(×)(4)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在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方面各具特色。(√)3.下列省、自治区、直辖市主要或全部位于哪个地理区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方地区西藏自治区南方地区北京西北地区上海青藏地区4.填图(图见课本)在中国政区空白图上填绘下列地理事物:秦岭、淮河、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脉●板书设计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5、作业第五章单元检测及地理填充图册第六章北方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够运用地图说出明确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2.能够运用图表资料说出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及其内部地理差异。(基础目标)3.理解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提升目标)(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北方地区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分析,学习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基础目标)2.了解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提升目标)(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基础目标)教学重点1、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2、分析北方地区的春旱的原因、影响及其措施。教学难点理解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由《沁园春·雪》引入北方地区的学习。你知道我国北方地区有哪些自然特征吗?让我们一起去探讨吧!(板书)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展示本节课的知识要点。请学生完成导学案之自主学1至4。明确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及其内部差异。【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1.范围: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一线以北,东临海和海。2.地形:以和为主。东部有广阔的平原和平原;西部有的黄土高原。3.气候:地跨我国的和,大部分地区属于。大部分属于(干湿区)。4.土壤: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又常被称为“”。分别请学生发言指图展示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及其内部差异。(板书)1、范围重点请学生指图课本P9图6.3说明北方地区的位置:北方地区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主要省区包括: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各省的全部或大部,以及甘肃省东南部和江苏、安徽的北部等。(板书)2、地形:平原和高原为主请学生指图课本P9图6.3说明北方地区的地形。主要从地图上明确一下地形◆山地: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脉、太行山脉;◆高原:内蒙古高原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黄土高原位于太行山脉以西;◆平原:东北平原位于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之间,华北平原位于太行山脉以东。(板书)3、气候:温带季风气候请学生完成合作探究1,解决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及其差异。小组合作完成后,请学生指图讲解。1、读下图(课本P10图6.5),探究北方地区的气候差异:(1)根据齐齐哈尔、石家庄、延安的气温和降水在时间上的配合情况,可以判断三地的气候类型是,气候特征是。(2)比较石家庄和齐齐哈尔的气候差异,试分析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3)比较石家庄和延安的气候差异,试分析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4)归纳:北方地区地跨我国的带和带,大部分气候属于气候。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C以下,冬季;最热月平均气温在20°C以上,夏季。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降水量为-毫米,属于区。降水季节分配,主要集中于季。小结:气候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旱和冬春季节多沙尘暴。由于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北方地区的气候具有明显的南北差异和东西差异。(板书)4、土壤:“黑土地”和“黄土地”承转:由于北方地区的这种自然特征深刻的影响了北方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例如北方地区的农业就形成了明显得以旱作农业为主的特点。(板书)二、重要的旱作农业区请学生完成自主学习,完成5、6两题。【北方地区的农业】5.北方地区的耕地类型为。主要种植、、等粮食作物,以及、、等经济作物,称为我国重要的旱作农业区。6.找到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农业发展的因素。(在书中做标注)请学生发言进行展示。(小结)北方地区具有平原面积大,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夏季雨热同期等发展农业生产大的优势,但是,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降水较少,且集中夏季,灌溉水源不足,春旱严重有极大的限制了该地区的农业生产发展。(承转)我们以华北平原的春旱为例进行一下分析。请学生完成合作探究2,认识华北平原的春旱成因及其影响。2、阅读课本P12图6.8,探究华北平原春旱的成因及其影响:(1)以济南为例,说出华北平原春季(3~5月)的气温变化和降水特点。(2)华北平原春季气候特点对农作物的生长有什么影响?华北平原的人们该如何应对春旱?请学生进行展示,教师及时进行反馈总结。(小结)华北平原降水集中夏季,春季降水极少;春季,华北平原正值冬小麦返青,农田用水量大;华北平原河流较少,水量小;华北平原耕地多,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5,由于这些原因导致华北平原春旱严重。目前,国家采取了跨流域调水调节降水的空间变化、修建水库调节降水的时间变化等措施解决华北平原的春旱,但是从长远来看,发展节水农业才是华北平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新课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明确了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对北方地区农业生产的影响。课堂检测详见导学案之课堂检测。课堂检测1.北方地区东临()A:渤海和黄海B:东海和南海C:黄海和东海D:渤海和东海2.下列属于北方地区地形区的是()A:内蒙古高原B:四川盆地C:黄土高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3.下列不属于北方地区农业发展有利因素的是()A:平原面积大B:土壤肥沃C:降水偏少D:耕地集中连片4.下列属于北方地区气候类型的是()5.为缓解华北地区淡水资源不足的问题,国家采取的措施是()A加大开采地下水B跨流域调水措施C兴建水库D海水淡化技术的广泛应用6.华北地区面临的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是()A.地震B.滑坡和泥石流C.台风D.干旱7.读图完成。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说出东北三省的位置和范围。 2.运用地图说出东北三省的主要地形类型,会描述东北三省的地形特征。3.运用图文资料说出东北三省的气候特征及分布特征。教学重点运用地图说出东北三省的主要地形类型,会描述东北三省的地形特征。运用图文资料说出东北三省的气候特征及分布特征。 教学难点运用图文资料说出东北三省的气候特征及分布特征。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明确任务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时滔滔......”这首著名的诗句是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景观的正式写照。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知识点 高中化学知识点免费下载体育概论知识点下载名人传知识点免费下载线性代数知识点汇总下载高中化学知识点免费下载 一、山环水绕沃野千里读图·析图 1.读“东北三省的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1)找出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脉。 (2)找出东北平原、松嫩平原、三江平原、辽河平原。 (3)找出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辽河、鸭绿江、图们江。 (4)找出俄罗斯、朝鲜、韩国。 2.读“东北三省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气温:从图中等温线的分布,可以看出东北三三省气温的分布规律是(),原因是()。图中-4℃等温线中部向南弯曲的原因是()。 (2)降水:从图中年降水量的分布,可以看出东北三省的降水分布规律是(), 原因是()。辽东丘陵东侧降水量大约为()毫米,为什么降水多?。 (3)气候特征:东北三省气候()。由于纬度(),又紧邻着亚洲北部寒冷的源地,大部分地区冬季(),夏季()。东北三省降水集中于()季,冬季降雪较多。  (三)展示交流,自主构建  (1)疑点、难点、分歧点 探究·思考 读“东北三省雪期始期、终期和雪厚的分布”图,认识东北三省的冷湿气候。 a.北极村、齐齐哈尔、沈阳的雪期,归纳三地雪期由南向北的变化规律。  b.分别比较延吉和长春、北极村和长春的积雪厚度,并说明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从地形、纬度位置和距海远近三个方面考虑)   c.东北三省的传统民居具有房顶坡度大、墙体厚、窗户小等特点,说说这种传统民居特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2)知识归纳总结 你掌握本节课的主干知识了吗?你能自主构建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吗?快来大显身手吧! 一、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1 .说出东北三省名称的含义 (1)“白山黑水”(2)“林海雪原”(3)“北大仓”2 .东北林区 3.范围 4.地形 (1)地形(2)地形区 (3)山脉 (4)界河 (5)地形特征 5.气候 (1)气候类型 (2)气候特征 (3)影响 (四)巩固训练,拓展提高 1.下列不属于东北三省的是(     )  A.内蒙古        B.黑龙江           C.吉林          D.辽宁 2.下列山脉不在东北三省的是(   )  A.大兴安岭      B.小兴安岭         C.长白山        D.昆仑山 3.下面对于东北农业发展叙述正确的是(     ) A.气候雨热同期,农作物能一年二熟B.地势平坦,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的粮食基地C.气候寒冷,经常遭受低温冻害,粮食产量较低 D.土壤肥沃,水稻、小麦、油菜、甘蔗产量最多 4.下列表述东北三省气候正确的是(      )  A.气候冷湿    B.雪期自北向南越来越长    C.冬短夏长    D.降水集中于秋季 5.不属于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有利条件的是(     )  A.地势平坦        B.土壤肥沃          C.人口稀少          D.雨热同期 6. 在春秋季节,东北三省经常受到哪种灾害的影响  (    )  A. 干旱           B.寒潮             C.台风            D.洪涝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东北农业发展和湿地保护的重要性。2.了解东北三省的工业分布及发展状况。 3.通过对东北三省经济发展的学习,初步掌握经济发展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教学重点东北三省湿地保护的重要性及工业分布。教学难点初步掌握经济发展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明确任务 东北三省的农业生产与气候密切相关。这里的人们春种、夏忙、秋收、冬藏,以适应四季气候的变化。那么这里的农业发展是怎样的情况呢?(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知识点一、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读图·析图 1.读 教材 民兵爆破地雷教材pdf初中剪纸校本课程教材衍纸校本课程教材排球校本教材中国舞蹈家协会第四版四级教材 图6.19,探究东北三省成为我国重要商粮基地的原因  知识点二、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读图·析图 1.认识东北三省工业分布的特点。 (1)读图“东北三省铁路与城市的分布”,写出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这些东北三省重要的综合性工业中心各自的交通优势。    (2)东北三省是我国铁路网最稠密的地区之一,对照图“东北三省铁路与城市的分布“和图 “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和工业的分布”,看看主要矿产地与铁路线的关系,讨论铁路修到甲、乙两地的可能原因。(三)展示交流,自主构建 (1)疑点、难点、分歧点 东北三省的工业中心是依托自然资源发展起来的,读图“大庆、伊春、鞍山的工业结构”,说出大庆、伊春、鞍山工业特点,并对照图“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和工业的分布”分别说明这种工业特点的形成原因。 (2)知识归纳总结 你掌握本节课的主干知识了吗?你能自主构建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吗?快来大显身手吧! 一、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1. 影响农业的条件: 2. “北大荒": 3.“北大仓” (1)优势条件 (2)主要农作物 (3)地位 4.保护湿地 (1)湿地的含义 (2)湿地的作用 (3)环境 (4)措施 二、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1.地位: 2.工业: (1)优势 (2)部门 (3)工业发展(四)巩固训练,拓展提高 1.___________是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第一个重工业基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东北工业发展条件:东北三省有丰富的______、______、______等矿产资源。 3.东北三省依托丰富的资源,形成了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主导,包括__________、电力、__________、__________等工业部门的比较完善的__________体系。 4.20世纪90年代,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原因,东北重工业基地出现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针对这一现象,国家明确提出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下列不属于东北三省形成产业是(    ) A.钢铁、机械         B.石油、化工      C.煤炭、电力         D.轻纺、电子 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读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了解黄土高原的古代文明和独特的民风民俗,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资料搜集和阅读能力。2、结合图文资料,分析黄土高原形成原因,初步了解科学论证的一般方法。3、结合图文资料,分析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探究和综合分析的能力。4、知道黄土高原是一个生态环境脆弱的区域,懂得进行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阅读图文资料,积极参与探究活动,认识黄土高原的地理环境特征,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归纳等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真理的执着探究精神和科学的方法。2、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教学重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教学难点:黄土成因和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形成的原因。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新课导入: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个地理区域,假如从飞机上看这一区域,那几乎看不到一丝绿色,那里的人们因地制宜,挖窑洞居住。黄河也流经其中,因而变成了名副其实的“黄”河,这区域就是黄土高原。一、文明的摇篮引导读图:黄土高原在哪儿呢?请同学们P24“黄土高原的地形图”,明确其经纬度位置和相对位置。1、位置: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北连内蒙古高原,南抵秦岭。引导读图:黄土高原主要跨越哪些省区呢?2、主要跨越省区:晋、陕、甘、宁等引导阅读:说起黄土高原,很多人不仅会想起它那千沟万壑的景观,而且还会想起这片古老黄土地上孕育的灿烂的古代文明。悠久的历史,造就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和文化遗存。请阅读课文24-25页内容。3、文明的摇篮:古文明、革命圣地、黄土风情设疑: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除一些石质山体外,地表覆盖着厚度一般超过100米的黄土,这么多的黄土究竟是怎么来的呢?讲述:关于黄土高原的成因,许多科学家做了很多的研究工作,其中“风成说”得到了最广泛的支持,即认为黄土是吹来的。二、风吹来的黄土引导思考:虽然我们不能像科学家一样进行周密严谨的研究,但我们也能客观地对这一学说进行分析。请大家合作完成P27的活动题。1、黄土高原成因—风成说过渡:黄土高原因此成为了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下面我们看看它的样子。读图归纳:读P27黄土高原的塬、梁、峁,归纳黄土高原的地貌特点。2、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千沟万壑,支离破碎读图:P27黄土高原的川。小结全课: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黄土高原是我国文明的摇篮,革命圣地。了解了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下课我们进一步来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第二课时新课导入:上一节课,我们主要了解了黄土高原的位置、成因及地貌特征,本课我们首先来探究它为什么会呈现出沟壑纵横的地貌特征。设疑:风把黄土均匀地覆盖在这一高原上,但现在却沟壑纵横,那么多黄土怎么就没有了呢?讲述: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就是这里长期的水土流失三、严重的水土流失引导分析:学生读图P28“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P29活动题,分析原因,学生归纳。1、水土流失原因:明确: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归纳:(1)自然原因:A黄土土质疏松,多空隙;B植被差C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D地面坡度较大(2)人为原因:A人多地少,过垦过牧导致生态环境恶化B修路、开矿等活动破坏地表讨论:“水土流失造成千沟万壑”和“千沟万壑造成水土流失”两句话是否矛盾?过度: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会带来什么后果?2、带来后果:提问思考,教师后小结。(1)水土流失带走了什么?是表层土还是深层土?哪个含营养物质更多?对农业产生什么影响?(2)结合P28黄土高原上的聚落和耕地,思考会出现什么情形?(3)结合P29活动3思考。小结:水土流失带走了肥沃的土地,导致农业产量下降;破坏了农田和村庄,生态环境恶化;给防洪和河道整治带来困难。过渡: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已严重地制约着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那又该如何解决这问题呢?四、水土保持提问归纳:生活中黄土高原上的人们,他们是怎样加强水土保持的呢?小结:1、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和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2、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完成P30活动题小结本课:通过本课学习,我们进一步认识到黄土高原是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水土流失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所以必须加强水土保持,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黄土高原的可持续发展。五、水土保持1、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和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2、合理安排生产活动。第四节祖国的首都-北京教学目标:知道首都北京是我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了解北京悠久的历史和现代都市风貌。通过学习进一步增强对首都北京的热爱和祖国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知道首都北京是我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了解北京悠久的历史和现代都市风貌。教学难点:北京市城市建设中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把北平改名为北京,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亲手升起了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从此,北京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向往的地方。二.自主学习学习主题一:政治文化中心1、提问:北京作为祖国的首都和我国其他地方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说首都是祖国的心脏?让学生自由说一说,师生补充总结:北京是国家政治中心;北京是国家文化中心;北京是国际交往中心。2、学生分小组选择其中一个方面的问题进行自主学习。分别阅读教材选择与本小组探究问题相关的内容进行学习和讨论。3、引导学生汇报交流。为什么说北京是国家政治中心?从哪些方面能看出北京是国家政治中心?党中央、国务院所在地,国家领导人在北京办公。党和国家许多重要会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政治协商会议)都在北京举行。为什么说北京是国家文化中心?高校,中央电视台和春节联欢晚会,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北京图书馆,北京军事博物馆。为什么说北京是国际交往中心?各国驻中国大使馆,中国外交部,国家元首来访,国际间友好合作。学习主题二:历史悠久的古城,(一)阅读课P36——42页回答:1.北京最早的城镇叫什么?先后有那些朝代在北京建都?2.作为古都,北京还拥有众多的名胜古迹,你又知道哪些呢?3.根据你对北京的了解,你认为作为一名国内游客什么时节最适宜去北京旅行?4.北京以旧城为中心,向四周扩建,新建了那些地面建筑?(二)读课本36页和图6.46,勾画重点内容1、北京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之一。2、北京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名胜古迹有、、、、等。3.北京故宫又名,是世界上现存_、的宫殿建筑群。4.北京旧城格局形成于、两代。呈现独特的“”字形轮廓,面向南方是旧城布局的主导方向,这既有利于,又体现了“”的传统观念。学习主题三:现代化大都市1.查找北京的交通概况(1)市区形成了的快速道路网。(2)北京地铁因为、,在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中发挥越来越来的作用。(3)首都国际机场是北京对外交往的窗口,是我国、运输最繁忙的国际航空港。(4)北京是我国最大的铁路交通枢纽,有、京哈线、京九线、在此交汇。2.了解北京的城市建设(1)北京在城市建设中,十分重视建筑的保护和的改善。北京把大型钢铁企业“”迁出了北京。旧城改建成了。在紫禁城和王府井商业街之间构筑了一条绿色长廊。(2)北京正朝着“国家首都、、文化名城、”的目标迈进。三、合作探究课本38页活动课本42页活动1四、讨论与交流课本42页活动2第七章南方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 学习目标 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地形特征。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了解红土地的成因。结合地形、气候特点,分析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了解南方地区主要的农作物。 学习重点 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地形特征。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条件。 学习难点 结合地形、气候特点,分析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课堂学习 (一)创设情境,明确任务 出示南方地区的图片,给学生以感性认识红土地香蕉园水田桂林山水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知识点一、气候湿热的红土地1.位置范围南方地区位于一以南,以东,南临。2.地形南方地区地形,东西差异明显。西部以和为主,东部交错分布着、和,沿江有面积较大的和。3.气候(1)南方地区大部分位于纬度地区,属于带和带。(2)南方地区最热月气温在之间,最冷月气温在以上。受的影响,降水丰富,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属于、气候。本区的气候特征。(3)由于水热充足,这里植被常绿,覆盖着(植被类型)。在湿热的环境中发育了红色的土壤,因此南方地区被称为“”。知识点二、重要的水田农业区1.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1)地形条件:平原地区,,,条件良好,水田集中连片;山区水田零散分布在和。(2)气候条件:南方地区气候,发展农业的条件优越,耕地多为。2.南方地区主要的农作物及其分布南方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油料作物是,主要水果有、、;除此之外,南方的农作物还有、、、等。3.合作交流莲藕、椰子、竹笋是南方地区的三种常见食材。根据下面的资料,完成连线,并解释原因。 (三)展示交流,自主构建 (1)疑点、难点、分歧点(2)知识归纳总结你掌握本节课的主干知识了吗?你能自主构建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吗?快来大显身手吧! (四)巩固训练,拓展提高 探究一、单项选择题1.有关秦岭一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叙述错误的是()A.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B.一月份0℃等温线C.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D.热带与亚热带分界线2.南方地区的地形特点是()A.山地和丘陵为主B.平原和盆地为主C.盆地和高原为主D.平原、盆地、高原和丘陵交错分布3.我国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的《乡愁》诗中写道:“……而现在,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诗中“海峡”是指()A.琼州海峡B.朝鲜海峡C.台湾海峡D.渤海海峡4.关于南方地区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A.全部属于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B.同时受到来自太平洋和印度洋季风的影响C.不受冬季风的影响D.主要灾害性天气有台风、寒潮5.下列景观属于南方地区的是()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温带草原D高山草甸二、综合题读下图回答问题:(1)写出下列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地形区:A,B,C。山脉:D,E。(2)图中F为(河流),其入海处是我国的市(直辖市),该地区主要的油料作物是。该地区的耕地类型是,粮食作物是。【拓展创新】请你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分析将此种作物作为主要粮食作物的原因。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 学习目标 了解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国最大的城市群,并能利用资料说出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对其他区域的带动作用。分析同城效益对生活方式的影响。说出长江三角洲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及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学习重点 了解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国最大的城市群,并能利用资料说出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对其他区域的带动作用。 学习难点 说出长江三角洲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及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课堂学习 (一)创设情境,明确任务 东方明珠杭州西湖苏州园林周庄出示图片,这些都是长江三角洲的代表建筑,大家说得出他们的名字吗?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知识点一、我国最大的城市群1.最大的城市群及主要城市(1)目前,____地区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形成了我国最大的城市群—______城市群。(2)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有我国著名的古都______、______,还有______、______等许多的历史文化名城。(3)______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人口2300万,是我国______的城市,也是我国重要的______工业城市。(4)上海不仅对______地区,而且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特别是______地区的开发,使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辐射作用进一步增强。2.区域经济发展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近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之间的联系口益密切,交流日益频繁。借助发达的______和______,这里的人们就像生活在同一个城市,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读上海与杭州的“同城效益”图与资料一,回答问题:同城效益此图反映了长江三角洲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借助发达的和,地区的人们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就像生活在一个城市,这种现象被称作“”。资料一:张予墨的家在昆山,爸爸在上海工作,妈妈在苏州工作。张予墨的爸爸、妈妈每天晚上都回到昆山的家。下表列出来昆山到上海、苏州的不同交通方式所需要的时间。探究·思考(1)与传统的生活方式相比,张予墨一家人的生活方式有什么不同?这样的生活方式有哪些利弊呢?(2)这种生活方式依据的条件是什么?(3)你身边的人们有没有类似的生活方式呢?如果有,请给同学讲一讲。知识点二、水乡的文化特色与旅游1.文化特色长江三角洲地区旖旎的______和深厚的______,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吸引着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2.主要景点及特色文化(1)世界文化遗产:长江三角洲众多的旅游景点中,______建筑精巧别致,文化内涵丰富,是我国园林艺术的典范。______以其秀美的湖光山色和众多的名胜古迹驰名中外,他们都属于______遗产。(2)水乡风貌:江苏的______、______。浙江的______、______等,因为保存着传统的水乡风貌和较为完整的古建筑,现已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3)特色文化:长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满足了不同人群的旅游需求。 (三)展示交流,自主构建 (1)疑点、难点、分歧点(2)知识归纳总结你掌握本节课的主干知识了吗?你能自主构建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吗?快来大显身手吧!一、最大的城市群主要城市二、水乡的文化特色与旅游发展旅游的有利条件世界文化遗产主要景点水乡风貌特色文化 (四)巩固训练,拓展提高 探究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区域城市密度最高的是()A.长江上游B.长江中游C.长江下游D.长江三角洲2.我国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地区是()A.珠江三角洲地区B.长江三角洲地区C.长江中游地区D.渤海地区3.有人把长江比作一条“龙”,一条经济发展的“巨龙”,那么“龙头”是()A.上海B.南京C.扬州D.苏州4.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城市,它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都有辐射和带动作用,以下对上海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是我国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B.是我国最大的商业中心C.它拥有浦东国家级经济开发区D.它的煤炭资源丰富5.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带发育不相关的自然因素是()A.气候温和湿润B.河湖密布C.矿产资源丰富D.临江面海的地理位置二、综合题读“长江三角洲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1)写出下列字母代表的城市名称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2)写出字母代表的铁路线的名称。E,F。(3)写出湖泊、河流的名称。M______,N______。(4)长江三角洲位于我国三大平原中的__________,位于亚热带湿润区,耕地类型是__________(水田、旱地),农作物熟制为____________________。(5)该地区的核心城市是__________,它濒临__________海,位于长江入海口附近。长江入海口宽阔,便于江海联运。长江因通航里程长、运量大,素有“__________”的美称。【拓展创新】长江三角洲地区铁矿资源、煤炭资源并不丰富,但钢铁工业发达主要原因是什么?第三节“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 学习目标 1.说出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范围,了解其地理位置的优越性。2.运用教材提供的数据计算并说明港澳地区“人多地狭”的特点,并了解港澳地区因地制宜拓展空间与如何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3.理解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经济联系的模式和意义,理解与祖国内地优势互补是港澳地区增强国际地位与竞争力以及长期高速发展的基本保障 学习重点 1.说出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范围,了解其地理位置的优越性。2.运用教材提供的数据计算并说明港澳地区“人多地狭”的特点,并了解港澳地区因地制宜拓展空间与如何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 学习难点 理解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经济联系的模式和意义,理解与祖国内地优势互补是港澳地区增强国际地位与竞争力以及长期高速发展的基本保障 课堂学习 (一)创设情境,明确任务 播放1997.7.1,香港回归的视频播放,增强民族自豪感,使学生意识到落后就要挨打,应当好好学习,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引出“一国两制”政策。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知识点一、特别行政区1.“一国两制”政策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对_______行使主权,成立了_______特别行政区。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对_______行使主权,成立了_______特别行政区。我国政府制定了“一国两制”的政策,_______实行社会主义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_______实行_______资本主义制度。2位置和范围(1)香港和澳门地处中国大陆的东南端,分别位于_______东西两侧,与_______省相邻。(2)香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和附近的很多岛屿组成。澳门由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组成。3.宝贵的城市建设用地香港地区为了解决城市建设用地紧张的现状,采取了“上天”——______________,和“下海”——______________两种扩展方式。二、港澳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1.东方明珠(1)发展经济的不利条件:______________;有利条件:______________。(2)经济地位:香港是世界著名的_______,也是重要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中心。澳门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是_____________。2.优势互补(1)举例说明香港和内地的经济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2)内地与香港的经济合作模式——“前店后厂”“店”指__________,“厂”指_____________。在这种合作模式中,盈利较多的是_________。 (三)展示交流,自主构建 (1)疑点、难点、分歧点(2)知识归纳总结你掌握本节课的主干知识了吗?你能自主构建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吗?快来大显身手吧!人多地狭香港和澳门香港:是世界著名的自由贸易港,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信息服务中心,航运中心澳门:支柱产业是博彩旅游业港澳为祖国内地提供__________与祖国内地的联系祖国内地为港澳提供__________ (四)巩固训练,拓展提高 探究一、单项选择题1.与香港和澳门相邻的省区的简称是()A.粤B.桂C.云D闽2.香港和澳门地处祖国大陆的()A.北端B.东南端C.南端D.西端3.香港城市建设中保留大片的绿地,其原因是()A.香港土地面积大,有大量空地闲置B.香港人口密度小,有大量空地闲置C.为了绿化、美化、净化城市环境D.香港土地价格昂贵,很少有人开发4.香港人多地少,可供城市发展的土地有限,解决香港土地不足的办法是()A.建设城市绿地B.建设高层建筑C.限制工业发展D.减少城市绿化用地5.香港“上天”(建设高层建筑)、“下海”(填海造地)是因为()A.建设水平高B.资金充足C.人多地少D.眼光远大6.香港最大的进出口贸易伙伴是()A.英国B.法国C.祖国内地D.美国7.被称为“购物者的天堂”的城市是()A.上海B.杭州C.香港D.澳门8.对于香港和澳门,我国政府不允许其实行的政策是()A.“一国两制”B.“高度自治”C.完全独立D.港人治港,澳人治澳9.关于香港、澳门经济说法不正确的是()A.对外贸易是香港经济的重要支柱B.香港产业构成是以国际贸易、运输、金融、信息服务及旅游业为主C.博彩旅游业是澳门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D.香港和澳门都是世界著名的转口贸易中心10.香港和澳门都比较发达的经济部门是()A.建筑业B.汽车业C.仪器制造D.旅游业11.从北京乘火车到香港的最佳铁路线是()A.京九线B.京广线C.京哈线D.京沪线12.香港的经济支柱是()A.加工工业B.对外贸易C.钢铁工业D.多种轻工业13.以下产业是澳门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产业的是()A.金融服务B.信息服务C.转口贸易D.博彩旅游业14.关于澳门的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珠江东侧,北与珠海接壤B.面积16平方千米,人口400万C.经济以博彩业和旅游业为主D.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15.关于港澳与内地联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港澳的经济发展与祖国无关B.港澳的发展主要靠自身位置优越,资源丰富C.祖国内地主要通过澳门与世界各地进行贸易往来D.港澳与祖国内地的经济合作是互惠互利,优势互补16.香港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是:①有丰富的矿产资源②有优越的地理位置③有优越的天然港口④有丰富的森林资源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17.关于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港澳地区的发展主要靠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B、港澳地区经济发达与祖国内地的关系不大C、加强合作,发挥各自的优势,既有利于内地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港澳地区的稳定与发展D、在全球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祖国内地继续将劳动密集型和中低技术型的制造业向港澳转移18.下列关于香港的正确说法是A、位于珠江口西侧B、香港是我国第一个特别行政区C、香港的旅游业和博彩业发达D、香港包括九龙和香港岛两部分19.港澳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合作以“前店后厂”为基本模式,其中扮演“厂”的角色是A、澳门B、香港C、香港和澳门D、珠江三角洲第四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台湾省的范围、位置,分析其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特色。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从地图获取简单区域知识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收集地理信息并进行提取、加工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学会捕捉生活信息、学会求知、学会创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系列活动,使学生明确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及国情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学重点、难点台湾省的地理位置、范围。台湾省农产品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台湾的工业发展和分布。台湾的“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观察法、讲授法、谈话法、比较法、读图分析法。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导入]同学们,上课之前,请大家先根据我的提示猜猜这个地方的名称,好吗?这里被称为“亚洲天然植物园”、这里有“东方甜岛”之称、这里又被称为“地震之岛”、诗人余光中笔下曾经描述过它、这里有美丽的日月潭风光。对,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台湾省“旅游”,看看这美丽富饶的宝岛。一、位置和范围[CAI]中国地形图[提问]读图说出台湾岛周围的海洋、海峡及与我国哪个省隔海相望?[小结]台湾岛东临太平洋,北临东海,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其中台湾海峡是东海、南海的航运要冲,有我国“海上走廊”之称。[提问]在台湾省概况图中找出彭湖列岛、钓鱼岛。[小结]台湾省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的彭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面积共约3.6万平方千米。其中,台湾岛是台湾省的主体部分,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巧手测算]1、请你在图6.22中找到福州和基隆,并用所学的比例尺的有关知识,计算两地之间的实地距离。2、台湾一批水果通过“绿色通道”由水路运到福州。若轮船的速度是40千米∕时,请你计算一下需要多长时间?[小结]由此可见,台湾与大陆近在咫尺,自古以来,台湾就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二、探寻“台湾之根”[CAI]出示有关寻根活动的影视资料。[承转]70年代时,台湾同胞开展了热烈的寻根活动。经考证,他们认为台胞(包括客家人)的祖宗在唐山—唐山就是指祖国大陆,特别是指与台湾仅一水之隔的福建与广东。然而,近几年来有人却企图淡化甚至否认台湾与大陆的亲缘关系。那么台湾的根在哪里?阅读下列材料,你能从中获得哪些启示呢?出示材料材料一:由于地壳运动,大约一万年前,由于部分陆地下沉,海水进入,形成了台湾海峡,台湾才与大陆分离,形成岛屿。此外,台湾与其北面的东海、南面的南海的地质结构是一致的。台湾考古学家在台南发现的古人类化石与北京周口店的山顶洞人同属于3万年前的古人类。材料二:台湾始称于明朝,以前被称为夷洲。历史上曾多次遭受外来侵略。1661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885年清政府正式设台湾省制。1895年台湾被日本侵占,直至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才回归祖国。材料三:目前,台湾省的居民中,汉族约占97%、他们主要是明清以来福建、广东两省移民的后代,大部分人还保留着乡音。材料四:台湾和福建等省许多居民都共同信奉妈祖。(出示“台湾的妈祖庙”和“福建的妈祖庙”两幅图片。)福建妈祖庙台湾妈祖庙材料五:五月初五台湾人和我们一样,都有吃粽子的习惯。[小结]无论从历史渊源、地缘关系、血缘关系,还是从人文风俗方面,台湾都是与祖国大陆一脉相承的,你还能补充哪些更丰富的资料呢?(对学生介绍台湾的部分历史进行点评。)80年代,台湾曾流传到大陆一首脍炙人口的民歌《阿里山的姑娘》,那谁能说说台湾的少数民族状况呢?[小结]台湾高山族据说是古代于越族的一个分支,简称为越人。他们的根主要在中国大陆浙江绍兴一带。专家经过研究,发现约在4000年前,因某种变故,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乘船渡海,迁入台湾繁衍生息,成为台湾的先住民。通过刚才我们的这番谈话,你们最大的感受是什么?[结束语]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台湾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台湾自古以来就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近年来,两岸交流合作频繁,和平统一已成为两岸人民共同的心声,同学们,让我共同期待台湾早日回归祖国怀抱的那一天吧!第二课时课前活动台湾是著名的“宝岛”,它有哪些“宝”呢?关于这些“宝”还有很多有趣的知识和美丽的传说,请同学们试着去查找一些书籍,摘抄或剪贴有关“台湾之宝”的介绍和传说。比一比,看看谁找到的资料最有趣。台湾岛一向有“宝岛”之称,那它的宝藏在哪呢?接下来我们一起去寻寻宝。三、探寻“台湾之宝”美丽的宝岛:播放台湾岛的风光并配上音乐和解说词。玉山云海、风光绚丽的日月潭、千姿百态楚楚动人的台湾岛海岸……富饶的宝岛:[CAI]出风光图片(音频输出有关介绍)资料雅号最多的省——台湾宝岛的树种达4000种以上,相当于整个亚洲大陆木本植物的2/3,故有“绿岛”“海上植物园”和“亚洲天然植物园”之称。台湾森林面积占全岛面积的55%,为全国森林覆盖率的4.3倍,所以有“木材之乡”“森林宝库”之誉。阿里山盛产红松,故台湾又有“红松之乡”和“神木之乡”的称号。台湾的樟树几乎分布于全岛,樟脑和樟油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是中国也是世界的“樟脑之乡”。台湾以盛产四季花卉特别是兰花而闻名,品种多达100多种。因此,台湾自古有“四季如春的花园”和“兰花之岛”的美称。同时,台湾有400多种蝴蝶,故也有“蝶岛”的美誉。台湾东部海域是珊瑚的主要产地,所以台湾还有“珊瑚岛”之称。台湾地热资源丰富,多火山、温泉,堪称“地热之岛”“温泉之乡”。台湾地处地球上规模最大、活动性最强、最频繁的“环太平洋地震带”上,是中国地震最多的省份,故有“地震之岛”之说。台湾农作物一年三熟,主要农产品是甘蔗、稻米,因而又有“粮仓”“粮库”和“东方甜岛”之称。感受台湾的自然之美后,让我们分别乘坐“淘宝”专列的三条线路,去探寻台湾这一富饶之岛。请对应三条线路中关系密切的内容,并装入宝箱之内。(将产品与称号及其成因相互对应,可多项。)“淘宝”专列一  冻顶乌龙茶、稻米、甘蔗、香蕉、菠萝、樟树、樟脑、红松。“淘宝”专列二  土地肥沃的平原、湿热的气候、拥有2/3面积的山地、处于环太平洋沿岸地震带上、四面环海。“淘宝”专列三  地热之岛、温泉之乡、东南盐库、水果之乡、东方甜岛、森林之海。 (教师适当引导地形、气候、位置与农矿产品的关系。)  [小结]台湾岛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宝岛,岛上自然环境优越,森林、矿产、农产等资源丰富,被誉为“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四、经济特点:出口导向型经济[CAI]经济结构图  [提问]台湾经济发展的特点是什么?[小结]从60年代开始,台湾利用自身的优势条件,重点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形成“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讲述]60年代以后,台湾经济发生了重大变化。国民生产总值在30年内翻了50倍,人均国民收入翻了20倍,使之跃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提问]读6.28图台湾发展出口加工工业的优势在哪?[小结]台湾的出口加工工业之所以飞速发展,其优势条件有大量受过教育和培训的员工、海岛多港口、大量吸收外国资本、大力建设出口加工区和和广阔的市场。[启发]目前,台湾在发展“进口—加工—出口”经济时,谁应是台湾最好的合作伙伴呢?阅读材料:海峡两岸贸易呈现高速增长一是全年两岸贸易总额突破700亿美元。2004年,大陆与台湾对外贸易均呈现迅速发展之势,大陆对外贸易首次突破1.1万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三大贸易体;台湾对外贸易也出现较快增长,首次突破3000亿美元,从而带动两岸贸易的快速发展。依商务部统计,2004年,两岸贸易总额达783.2亿美元,同比增长34.2%;超过中国大陆与拉美、非洲等双边贸易总额。二是大陆对台出口速度加快。依商务部统计,2004年,大陆对台出口金额达135.5亿美元,超过上年全年水平,而且较上年增长50.4%,是近十多年来少见的高增长,这是台湾入世后市场进一步开放的效果之一。三是大陆从台进口额超过600亿美元。台湾是大陆最重要的进口来源地之一或者说大陆是台湾最大的出口市场。依商务部统计,2004年,大陆从台进口额达647.8亿美元,同比增长31.2%,台湾是大陆第二大进口市场,大陆是台湾最大的出口市场……[讲述]台湾与大陆有广阔的经济技术合作前景。同学们喜欢的亲亲八宝粥就是与台湾合作生产出来的。但是因为有人为障碍,这种合作还没有广泛进行。很多商人都急切地盼望两岸关系的进一步改善。[提问]1.台湾的工业主要分布在哪几个城市?2.这几个工业城市的分布有什么共同的特点?3.这种分布特点的形成可能受了哪些条件?[小结](以表格形式出现)分布特点形成因素地形特点平原地势平坦、土壤深厚肥沃,农业发达,这为城市的形成、工业的发展奠定了丰富的物质基础。开发历史西部与祖国大陆隔海相望,相距较近,是大陆移民首先到达,最早开发的地区自然条件西部地区自然条件优越,移民又先到达,因此西部开发历史悠久,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这也促进了城市和工业的发展。海陆位置多为沿海城市,交通便利,尤其是海运便利,高雄是台湾最大的港口,这为台湾原料的进口和产品的出口提供很大便利。[巧手绘图]根据教材39页表6.1“台湾三类产业产值的构成”,所提供的数据资料,继续完成台湾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变化折线图,并说出台湾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课堂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了解了台湾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点,从而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台湾是祖国之“宝”。台湾自古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翘首盼望着她的归来,都有责任和义务为祖国的繁荣强大、和平统一尽一份力! 表现出很高的参与热情。踊跃参与,根据教师的提示,最后得出结论—台湾。读图、思考读图、思考利用比例尺测算。运用数学知识计算。阅读出示的材料,师生互动式谈话,也可是学生之间展开热烈的讨论。补充课外搜集到的更多的信息和资料。思考回答。谈出真情实感。表现出踊跃参与的热情。欣赏台湾岛风光。通过称号之最,进一步感受宝岛台湾的美丽富饶。结合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以讨论、小组结合的形式完成“淘宝”活动。读图、观察、思考。读图并得出结论,并试举例。思维拓展,并作答。读材料思考并谈体会。读图思考并作答。回顾知识点根据资料绘制图表。归纳总结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热情。通过观察中国地形图知道台湾与祖国大陆的一衣带水的位置关系。在直观印象基础上,通过比例尺的计算加深台湾海陆位置的理解。从地质角度说明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密切联系。从历史角度认识台湾。利用民俗上的相似之处说明海峡两岸的关系从追溯台湾主要民族的历史状况说明台湾人民与中国人民同根同族。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趣味性,激发学习热情。感受宝岛台湾的美丽富饶。通过对台湾地形、气温、降水的多方面的学习,使学生形成物产丰富与其自然条件优越的直接联系。从而明确塑造宝岛台湾的多方有利因素。从台湾的经济发展特色上分析,两岸开展长期的友好合作更有利于台湾经济的发展。结合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特色两方面内容,使学生明确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及国情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第八章西北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学习目标】1.掌握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2.说明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重难点】重点——1.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2.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难点——自然条件对农业发展影响。【教学过程】【自主学习】【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范围:西北地区位于阶梯、以西,以北。2.地形:以为主。东部主要是,西部、相间分布。3.气候:西北地区,湿润气流,降水量在以下,气候。4.植被:由东向西依次为。【西北地区的牧区和灌溉农业】5.西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贺兰山以东,地表,分布有、等大型优质草场。贺兰山以西地区,地表多、但山地,分布有。6.由于,,这里的,。【课堂检测】1、小明从乘车从呼和浩特出发到乌鲁木齐,他在途中见到的自然景观依次是()A、草原-荒漠-荒漠草原B、森林-草原-荒漠C、草原-荒漠草原-荒漠D、荒漠-草原-森林2、西北地区干旱的主要原因是()①深居内陆,距海远②山脉的阻挡③终年积雪④冰川广A、②③B、①②C、③④D、①④3、我国西北地区在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是()A、土地荒漠化B、水土流失C、乱占耕地D、滥发森林4、被称作“沙漠之舟”的动物是()A、牦牛B、骆驼C、三河马D、三河牛5、制约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A、水源条件B、劳动力条件C、光照条件D、科技条件6、西北地区的主要地形()A、平原、丘陵B、高原、盆地C、高原、平原D、盆地、平原7、下图是西北地区示意图,读图和有关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填出图中地形区名称:①__________盆地②__________山脉③__________河④__________高原⑤_________走廊(2)读景观图,图示区域由东到西植被景观变化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从地理位置等因素分析造成自然景观差异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福建的水果批发商到新疆采购瓜果,你能给他建议哪些水果呢?(4)本区有著名的跨区能源输出工程工程,其源头起于C、B两盆地中的(填字母),止于。(5)西北地区农业以业为主。本区生态环境脆弱,过度放牧等人类不合理活动,容易导致的环境问题是8填写出图中字母和数字所代表的地理名称:A山脉B山脉C山脉D山脉E山脉F山脉G山脉H山脉I平原J平原K高原L盆地M盆地N盆地,3、气候:以气候为主,降水,是我国面积最广的地区。干旱的原因是:降水自向递减,景观自西向东变化为、、。4、河流:这里河流稀少,且多为河流,是我国的主要分布分。读图:河流:①②④5、牧区传统的民居是,便于牧民第二节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学习目标】1.掌握西北地区的海陆位置,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2.了解塔里木盆地恶劣的自然环境与丰富石油,天然气资源之间的矛盾,分析该地区的主要环境问题。3.举例说明塔里木盆地在开发中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重难点】重点——1西北地区的海陆位置,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2.塔里木盆地的主要环境问题。难点——塔里木盆地在开发中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教学过程】【自主学习】【沙漠和戈壁广布】2.位置和范围: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南部,山脉和山脉之间,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1)深入内陆,远离海洋2)周围高山环抱,使得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不易到达,造成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成为我国极端干旱的地区。沙漠和戈壁广布,最大的沙漠_______________。4.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这里可以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地区;同时这里又是我国海上航运的中枢,并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5.气候:属于气候,气候特征是,。【我国最大的城市群】6.目前,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城市分布最、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形成了我国最大的城市群——。7.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是我国最大的城市,也是我国最重要的。其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作用。【水乡的文化特色与旅游】8.了解长江三角洲地区有哪些著名的旅游景点。(在书中做标注)9.了解长江三角洲有哪些传统的文化。(在书中做标注)【课堂检测】1.下列不属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是()A:江苏省B:上海市C:安徽省D:浙江省2.下列不属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农产品的是()A:水稻B:棉花C:淡水鱼D:甜菜3.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也是我国最大城市的是()A:北京B:上海C:杭州D:深圳4.下列属于长江三角洲旅游景区的是()A.苏州园林B.明十三陵C.秦始皇兵马俑D.布达拉宫5.有关长江三角洲的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叙述不正确的是()A能源丰富B海陆空交通运输业发达C劳动力充足D科技力量雄厚6.读“长江三角洲”图完成。(1)填出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范围:主要包括B、A南部和C北部地区;(2)河流、海域:D,有“”和“”之称;E,F;岛屿:G,面积仅次于台湾岛和海南岛,为我国第三大岛。(3)这里以(地形)为主,是我国重要的产区;这里湖泊众多,图中湖泊H,是我国重要的淡水鱼产区。(4)本区是全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第九章青藏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在地图上指出青藏地区的范围,说出主要地形组成。2、掌握青藏地区高寒环境特点,认识高寒环境下的农牧业生产特点。过程与方法结合地图分析青藏地区自然地理特征,运用地图和资料引导学生了解高寒环境下的农牧业特点。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教学重点:1、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2、青藏地区独有的农牧业生产特点教学难点:“高”“寒”环境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教学过程:导入:我们来欣赏《青藏高原》这首歌曲。(播放录音)聆听了来自青藏高原动听的声音,目睹了青藏高原迷人的景色,你们想进一步了解该区的自然景观、风土人情吗?一、位置和范围1、青藏地区的位置(出示中国区域示意图)从图上我们能看出本区位于中国的什么位置吗?(学生)西南部。2、青藏地区的范围我们重点来看看本区被哪些高山所环抱,以及本区所包含的省区?(出示青藏高原地形图和问题)(学生)学生读图填空(略)。二、世界屋脊(提问)1.青藏地区地形最大的特点是什么?(高)2.本区有哪些主要山脉?3.本地区河湖有什么特点?(世界河源,多咸水湖)4.本区内都有哪些重要的河流?(简要讲解)本地区境内有长江、黄河及其支流湟水、雅鲁藏布江和青海湖。(设问)-为什么青藏地区能成为许多大河的发源地?(冰川纵横,固体水库)(学生讨论回答)(课件展示答案)三、高寒气候(承转)海拔高是本地区地形最突出特征,这种地形条件对当地的气候产生了极大影响。(课件展示)拉萨与成都平均气温和降水量(设问)可见,青藏地区气候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寒冷)(课件展示)高寒气候(简要讲解青藏地区的气候特征和传统服饰——藏袍)(学生活动)小组合作讨论课本86页1、2、3题,请代表发言。四、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区(承转)海拔高,气候寒冷是本区最突出的特征,那么在这种自然条件下本区的农牧业生产有什么特点呢?(课件展示)高寒牧区(设问)青藏地区分布最广的三大畜种有:牦牛、藏绵羊、藏山羊。这些畜种有哪些特点与高寒环境相适应?学生回答:高寒、缺氧、低气压等。(设问)青藏高原能否发展种植业?有哪些有利条件?哪些不利条件?(简要总结)有利条件:日照强,温差大。不利条件:降水少,气温低(设问)青藏高原适于种植哪些作物?学生回答:青稞、小麦、豌豆。(设问)观察青藏地区地形图,农作物应该种植在哪些地方?(课件展示图片)湟水谷地和藏南谷地位置(设问)青藏地区居民的主食、住房怎样?学生读图回答:酥油茶、青稞酒和糌粑。师生归纳:藏南谷地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从热量、水源等方面)【课堂小结】青藏地区在高寒的自然环境下产生了许多独有的特点,但这些特点又是相互关联的。请同学谈本节收获。第二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指图说出三江源地区所在省区及三江名称。2、知道确定河流源头的原则。。过程与方法:1、了解三江源地区三江源地区誉为“中华水塔”,及作为高原湿地的重要作用。2、了解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保护措施及方法,从而理解三江源保护区建立的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这节课学习,我们认识到人类与环境息息相关的辩证关系,要树立正确地生态观,加强环保意识,为保护生态环境,建立和谐家园付出自己的努力教学重点:三江源地区誉为“中华水塔”及作为高原湿地的重要作用教学难点: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及保护措施教学过程:引入新课:播放《三江源之歌》,引入我们这节课学习的课题: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我们分成三个考察队,(长江考察队、黄河考察队、澜沧江考察队),进行比赛。比赛要求: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勇于发言,按照发言的质量和数量计分。在出发前,老师先建议大家做一些准备。大家对照学案内容熟悉学习目标和重难点,明确我们这次考察的任务。(图片:学习目标)第一个考察任务:(一)江河的源地用最快的时间独立完成自主学习,搜集有关江河的源区的第一手资料,,把不会的、有疑问的内容标注出来(……)。自主学习:阅读第1页至第2页阅读材料(三江源地区的湖泊.沼泽——河流的天然调蓄器)部分,思考:自主学习谁向大家展示一下你搜集到的资料内容?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知识点四(学生说)大家搜集到的这些资料非常准确,我们再一块用图来熟悉一下几个地方(图片:青海省的位置,图片:三江源地区的位置)。我们知道了三大河流源区的位置,继续考察,寻找河流的源头。怎样寻找源头呢。我们组织了一个考察活动,准备了三个方面的素材,我们一起来看看(多媒体图片)。观看后,投放我们的考察就到这里,现在请各位考察队队员发言: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知识点四。我们模拟科学考察,探究黄河源头,现在你带领一批新队员,考察沭河源头,你会做哪些方面的准备活动师:考察源头的过程中,各位考察队员,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勇于发言,表现的很好。第一阶段江河的源区考察中,我们还有一个环节,把不会的、有疑问的内容标注出来,现在我们解疑答问,希望同学们勇于提出自己的疑问,有什么疑惑提出了,我们进行解答。第二个考察任务:(二)三江源地区的保护第一个环节中,刚才大家发挥了个人的聪明才智。现在让我们来领略一下你们小组的智慧吧,小组合作搜集更详细的资料。看哪一个队伍完成的最快、最好!合作学习:对照学案,迅速浏览课本第3-4页三江源地区的保护部分。找出环境恶化的表现,环境保护的方法。大家可以分头行动了。两队轮流提问回答。表扬、鼓励回答好的同学、小组,最后,各观看大屏幕上的这一幅幅图,进一步认识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人口、资源、环境,是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三江源地区也面临严重生态环境问题。在发展的过程中,每个地区都会遇到环境问题,三江源地区对我国生态环境起着怎样重要作用?探究活动二:保护高原湿地认识重要意义环境保护,人人有责,你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护环境呢。最后我们把咱们的这次收获检验一下,请大家合起书来,自己完成达标检测(……)找两个同学说答案,同桌交换。小结:今天,我们用短暂的时间,考察了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通过阅读图表,查阅资料,合作讨论,我们认识了中华水塔的重要意义,以及面临的严重生态环境问题,也认识的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在发展的同时,一定要保护环境。第十章中国在世界中 【教学重点】  1.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理解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意义。  2.了解经济全球化及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教学难点】  理解发展与合作的关系。 【课前准备】  教师:列出表格,要求学生填写四大地理区域的特征。   地形 气候特点 农业特点 我国主要工业基地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学生:  1.将学生分为《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三组查找资料、图片,并制成课件向全班同学介绍。  2.查找资料,了解什么是WTO及我国加入WTO的艰难历程。  【教学过程设计】  1.通过复习四大区域的地理特征,明确我国土地辽阔、区域差异大的国情。在学生活动和讨论中理解因地制宜互相协作的意义。  2.了解WTO,理解加入WTO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及承担的相应责任。  3.通过讨论,理解发展与合作的辩证关系。  【教学过程】  同学们,我们前面学习了大小不等的地理区域,特别是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特点的不同,将我国划分为哪四大地理区域?  学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教师:指导学生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地理区域的分布,并把表格列出,学生讨论并填表。学生:填表复习     地形 气候特点 农业特点 我国主要工业基地 北方地区 平原、高原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旱作农业区小麦、玉米等 辽中南工业基地、京津塘工业基地 南方地区 平原、盆地、丘陵、高原 夏季炎热、冬季温和、降水丰富 水田农业区水稻、油菜、甘蔗等 沪宁杭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西北地区 高原、盆地 干旱 草原、山地牧区 青藏地区 高原 高寒 高寒牧区   教师总结:通过填表,我们复习了我国不同地理区域的特点,看来由于我国的国土辽阔,不同区域的地理差异很大,这是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  教师:各地的经济发展条件不同,发展情况也不同。请同学看教材提供的图“东北平原”,东北平原成为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学生:回答  1.面积广阔,地势平坦,土地肥沃。  2.夏季高温多雨,有利耕种。  3.人口的密度,适合机械化生产。  4.工业基础雄厚,有力支持农业生产。  教师:看来不同的区域,要依据各自的优势发展,因地制宜发展经济。我们同学所在地区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件是那些?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各地区在经济发展中,还要相互协作共同进步。现在请同学介绍我国的三大重点工程,它们输送资源的源地和目的地各在哪里?  学生:依据资料、地图、图片制作演示文稿,分小组介绍三大重点工程的源地和目的地。  教师:通过各组的介绍,我们知道了三大重点工程主要解决的问题是:把丰富的资源引向资源缺乏地区,促进两地及沿线经济的发展。  教师小结:  在各地区的发展中,一方面要发挥自身优势,因地制宜的发展经济;另一方面要加强区域间的联系合作,互相促进,共同进步。  教师: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经济形式迅速发展,工农业产值不断达到新的水平。(课件展示资料:工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国内生产总值等)。国家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逐渐上升,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一点从我们每个家庭就可以清楚地看到。  学生:小品《改革开放后我家的变化》       学生通过家庭调查,把家里的变化编成小品演给同学看。  教师:虽然经济不断发展,但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还较低,所以发展仍是我们的主题,这又是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要想发展经济,就要融入到经济全球化之中,目前我国正在努力加强与世界的合作。特别是加入WTO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  学生:介绍为什么要加入WTO,以及我国入世的艰难历程。  教师:看来,加入WTO可以提高管理水平、引进资金和先进技术,更可以在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和竞争中提高产品质量,促进经济的发展。同时,我们还要承担起全人类的责任,为保护自然环境及世界和平做出贡献。  教师:今天,我们通过学习,了解了我国的基本国情,知道了发展经济和相互合作是我国的重要任务。那么发展与合作的辩证关系是什么?  如何很好地把握发展与合作的关系?  学生:以图“某型飞机生产网络”为例,学生讨论《发展与合作的辩证关系》。  教师小结:通过同学们的讨论,我们知道现代的产品、特别是高精尖产品,需要多个国家的共同合作;另一方面,这种合作多是与发达国家和经济发展较快的发展中国家。因此,要发展就要重视合作,同时通过合作促进本国的经济发展,合作与发展是相互依存、互相促进的辩证关系。新课结束,复习反馈。[课堂小结]两年来,我们走过世界,走遍中国,明天将带着我们所学到的地理知识、使用地图本领、分析问题的能力、懂得的道理走向未来的生活。第十章中国在世界中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回忆已学中国区域地理基础知识,同时获取新知。2.初步领会地理环境要素的综合性和区域差异性及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3.通过搜集有关信息,明确中国的国情和世界的发展趋势及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二)能力目标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搜集、分析地理信息能力及与他人交流能力。(三)德育目标1.通过关心身边家乡的环境与发展,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2.明确我国的综合国力,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3.关注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发展情况,懂得国际合作的价值。4.了解全球的变化趋势和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二、教学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在世界中求发展。(二)教学难点在世界中求发展三、教学方法小组活动法、读图观察法、联系对比法等。五、课时安排一课时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前段时间,我们班分成四个社会调查小组,按协商选择的办法分别对我们家乡的自然、人文、经济、教育等方面进行了认真详细的社会调查,经过对调查材料的整理,写成了较好的社会调查报告。现在请一位同学向全班汇报一下调查结果。然后,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分析一下家乡的区域发展有什么优势?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想一想为什么要促进一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呢?板书:一、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讲授新课]1.区域差异很大读图:引导学生边观察中国地图边回忆所学知识:同学们还记得在中国区域地理中我们学习的大小不等的那些区域吗?它们有什么差异或特点呢?(请男女同学轮流回答,区域特点把握不准的,教师激励评价后加以点拨补充)教师讲解:从地图上,从同学们的回忆中可知,我国国土辽阔,东西南北中各方的地区(或区域)差异很大,可以说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由此可见,我国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区域差异很大。(教师在适当位置上及时板书)2.区域发展不同过渡:不同地区或区域的特点不同,发展的方向、途径和所走的发展道路也不尽相同。(读图9.1)引导学生了解东北平原粮食生产情况。东北平原面积广大,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人口密度较低,适宜大规模机械化作业,已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提问:从图9.1上可以看出东北平原的地形地势有什么特点呢?可以想象出东北平原的土壤、农业生产有什么特点呢?评价点拨:学生回答,教师激励评价后指出:东北平原地势平坦、面积广大,是我国最大的平原。此外,东北平原以肥沃的黑土著称,人口密度较低。这是与其他地区相比东北平原的一大优势。利用这些优势条件,进行大规模的农业机械化生产,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的商品粮,而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提问:看过东北平原因地制宜发展地区经济的例子,我们来看看自己的家乡发展经济有哪些有利和不利的地理条件?(轮流请男同学说不利的地理条件,女同学说有利的地理条件,教师简练地为学生板书)过渡:大家在找出我们家乡发展经济有利和不利的地理条件的基础上,想一想应如何因地制宜地发展我们家乡的经济呢?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带着上述问题分小组讨论,派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补充。评价点拨:(小组讨论,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补充,教师激励评价后点拨)大家刚才在找出有利和不利于经济发展的地理条件时都提到我们地区的人口问题,不利方面认为人口多,人均资源少,有利方面提出人口多,劳动力充足。针对这一矛盾,有同学提出在本区发展需要较多劳动力发展简单的加工工业,不但充分利用了大量的人力资源,而且可创造更多的产值,可见,因地制宜地发展区域经济,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优势,也就是最大程度地克服不利因素的影响。提问:我国最大的平原——东北平原与我们自己家乡的发展情况相同吗?评价点拨:学生回答,教师激励评价后指出:正是由于两个区域的自然、人文地理等方面的条件不同,因此区域发展的方向、发展的途径和发展的道路也不尽相同。可见,区域发展不同(教师在适当位置及时板书),也是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过渡:怎样才能促进一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呢?仅仅依靠本区域的有利条件就能促进本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吗?(学生,不能)那该怎么办呢?(学生:与其他区域合作)教师:回答得有道理!促进一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进行区域合作.(教师及时板书)板书:3.区域合作教师讲解:发挥了我们的优势,是否就可以发展好了?如果东北平原生产的粮食没有地方需要,如果我们加工的产品没有地方销售,优势也就无法实现。因此,我们的发展,需要与其他区域的交流、合作,正如大家都知道的北煤南运、南水北凋、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目前我国这些重点工程的实施,可以说都是区域合作的结果(教师及时板书c区域合作),离开区域间的合作,任何一项国家重点工程,都是难以实施、难以完成的。 “三北”防护林全长7000多千米,宽400~1700千米,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42%。查资料:在学生读图的基础上,查有关“三北防护林”的情况。介绍我国的“三北防护林”东起黑龙江的宾县,西至新疆的乌孜别里山,跨西北、华北北部和东北西部,包括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51个县,总面积406.9×104公顷,占国土面积的42.4%,规划造林3.508×104公顷,在国际上被誉为“世界生态工程之最”。它的作用在于使森林覆盖率平均从1975年的5%提高到14%左右,三北地区实现农田林网化,大部分牧场也有了林网、防护林的保护,黄土高原和人为因素造成的沙地将得到不同程度的治理,宜林荒山荒地将被绿化,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基本上得到控制。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十分巨大。教师小结:区域间的联系与合作,不仅可以优势互补,使各区域得到共同发展,还有助于解决区域的环境问题,进一步促进各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说“三北”防护林是我国区域合作获得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典范。过渡:出示“世界地图”(挂图)。刚才,我们从实例中看到我国的不同区域在经济和环境各方面均有长足的发展,我们的祖国也在各区域的发展中不断向前发展。那么,我们的祖国怎样才能在世界这个更大的区域中求得发展,大显身手呢?板书:在世界中发展读9.3“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签字仪式”图、提问:同学们想一想,中国历经15轮谈判终于在2001年11月正式加入世贸组织(WTO)。为什么中国经过千辛万苦一定要加入WTO呢?评价点拨:(学生回答,教师激励评价后点拨)首先,中国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大国,综合国力逐渐增强,从自身的发展需要来看,加入WTO,融人世界,发展本国优势,对外开放,可促进祖国的发展;其次,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看,加入WTO,加强与世界其他区域的合作,是发展的途径;(引导学生读图9.2)第三,加入WTO,共同解决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促进世界的和平、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是时代赋予我国这个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重大责任。[课堂小结]两年来,我们走过世界,走遍中国,明天将带着我们所学到的地理知识、使用地图本领、分析问题的能力、懂得的道理走向未来的生活。填出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山脉:A;B;E;地形区C,有“”之称;D;L和F又常被称“”,F地形其特点是;濒临海洋G;H。(2)本区降水偏少,耕地多为,粮食作物以、、为主,经济作物有、、。�HGGDEABHFC1.三江源地区位于省南部,是源区、源区、源区的总称。2.三江源地区江河的最初水源是。3.为什么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4.三江源湿地对河流起着什么作用?探究活动一模拟科学考察探寻黄河源头1.确定河流源头的原则是。2.黄河正源是。3.你判断黄河正源的依据是。4.黄河考察活动,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活学活用学习乡土地理探寻沭河源头.你带领一批新队员,考察沭河源头,你会选择哪些方面做重点准备?为什么?A:做好安全教育B:搜寻沭河水系图C:选择线路、选择交通工具D:源头知识的教育E:纪律教育F:天气变化1.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2.如何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三江源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1.如果三江源地区冰川不断退化,湖泊.沼泽不断萎缩,会对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带来哪些影响?(可以从冰川退化→河流水量的变化→旱涝灾害及自然灾害、航运、生产、生活的变化等角度分析)2.如果三江源地区草场退化和水土流失加剧,会对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带来哪些影响?(可以从水土流失→河流含沙量的变化→旱涝灾害及自然灾害、航运、生产、生活的变化等角度分析)_1137313436.bin_1138079954.bin
本文档为【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教案集合(整理)】,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16.9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808969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MB
软件:Word
页数:62
分类:公务员考试
上传时间:2019-09-18
浏览量: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