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土地利用规划学重点整理

土地利用规划学重点整理

举报
开通vip

土地利用规划学重点整理 土地利用规划学 一、国外土地利用规划现状与发展 日本自上而下分为全国国土利用规划、都道府县国土利用规划和市町村国土利用规划三级 英国任何人从事土地开发,必须经郡或郡级市议会审查批准,取得“规划许可证”。 美国两种形式,即总体规划和区域规划 德国土地利用规划有关的规划还有空间计划和国土规划。 第一章导论 学习目标与要求 1.了解土地的概念、土地的功能和特性。 2.掌握土地利用、土地利用规划的概念及其研究对象。 3.了解土地利用规划与相关学科之间的关系。 4.掌握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与内容。 5.了解土地利用规划的体系...

土地利用规划学重点整理
土地利用规划学 一、国外土地利用规划现状与发展 日本自上而下分为全国国土利用规划、都道府县国土利用规划和市町村国土利用规划三级 英国任何人从事土地开发,必须经郡或郡级市议会审查批准,取得“规划许可证”。 美国两种形式,即总体规划和区域规划 德国土地利用规划有关的规划还有空间计划和国土规划。 第一章导论 学习目标与要求 1.了解土地的概念、土地的功能和特性。 2.掌握土地利用、土地利用规划的概念及其研究对象。 3.了解土地利用规划与相关学科之间的关系。 4.掌握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与内容。 5.了解土地利用规划的体系。掌握土地利用规划的程序。 学习重点 1.掌握土地利用规划的概念。 2.掌握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与内容。 3.掌握土地利用规划的程序。 学习难点 土地利用规划的程序 第一节土地与土地利用 土地的概念应从其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角度加以界定 . 土地是地球表层的特定地域,是由气候、地貌、岩石、土壤、植被、水文地质、动物、人类劳动结果所组成的土地生态经济系统,是一个自然社会经济综合体。其水平范围,包括陆地、内陆水域和滩涂;其竖直范围是由大气层、地表层和地下层所组成。 二、土地的功能 (一)养育功能(二)承载功能 (三)仓储功能(四)景观功能 总之,土地功能集中表现为土地的有用性,农地和林地有用是因为它们生产了人类所需要物质产品和生态产品,市地和娱乐地有用是因为它们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空间 三、土地的特性 (一) 土地物质的自然性(二)土地数量(面积)的有限性(三)土地沃度的差异性 (四)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五)土地位置的空间性(六)土地属性的两重性 四、土地利用的概念  代表性观点: ①土地利用是人类通过与土地结合获得物质产品和服务的经济活动过程。 ②土地利用是指人类对特定土地投入劳动力资本,以期从土地得到某种欲望的满足。 ③土地利用是由自然条件和人为干预所决定的土地功能。 ④土地利用是指在既定时间、空间和特定地点的一切已开发和空闲土地的表面状况。 因此,土地利用就是指由土地质量特性和社会土地需求协调所决定的土地功能过程。 土地利用途径: 一是从土地利用广度扩展,不断扩大土地利用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可利用面积/土地总面积);(土地利用率) 二是向土地利用深度挖潜,增加劳动投入,不断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提高土地产出率(产量或产值或能量/单位土地面积)。 二、土地利用规划的概念 目前有三种观点: (1)认为土地规划应当解决土地利用和与土地利用有关的全部问题。 (2)认为土地规划应当解决有关土地利用的全部规划问题。 (3)认为土地规划主要是解决在空间上合理组织土地利用。 定义:土地利用规划是对一定区域未来土地利用超前性的计划和安排,是依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土地的自然历史特性,在时空上进行土地资源分配和合理组织土地利用的综合技术经济措施。 三、土地利用规划学的研究对象 土地利用规划学不单研究制约土地利用的生产力因素,也不单研究制约土地利用的生产关系因素。 它研究土地资源合理分配和土地利用合理组织这一特殊矛盾。 土地利用规划与农业区划 土地利用规划是以农业区域成果为基础,进一步在土地上落实农业资源合理利用与布局。 土地利用规划与区域划规划 区域规划是对一个地区的工业、农业、林业、交通运输、电力、水利、居民点等方面的建设和各项 工程 路基工程安全技术交底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工程量增项单年度零星工程技术标正投影法基本原理 设施进行全面规划,使一定区域内国民经济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各部门、各行业之间形成协调发展的布局。土地利用规划是上述各项建设用地规模和布局的落实。 土地利用规划与国土规划 国土规划是从宏观角度对全国或地区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的长远性、战略性的筹划。国土规划包括国土资源综合评价、确定地区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方向、工农业生产布局、人口与城镇居民点规划、交通运输业规划、环境治理与环境保护规划等项内容。土地是国土组成的一部分,土地利用规划与国土规划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第三节我国土地资源及其利用 特点和问题 ①绝对数量较大,人均占有量小。 ②土地垦殖系数低,地区分布不均衡 ③林地面积极少,森林覆盖率极低 ④农业用地质量退化,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⑤建设用地不断增加,耕地面积逐渐减少 第四节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和内容 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 土地供需综合平衡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土地利用宏观布局土地利用微观设计 分类: 1.土地利用规划依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和乡村土地利用规划; 2.依其范围可分为区域性土地利用规划和用地单位土地利用规划; 3.依其任务可分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详细规划和土地利用专项规划。 4.根据规划时间、期限划分 长期规划(10年或以上); 中期规划,属于过渡性规划,是长期规划的深化和补充,是由宏观向微观过渡的规划; 短期规划,包括年度计划,是保证规划实施的具体年际用地指标。 内容: 1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与评价;②土地利用潜力分析;③土地供给与需求预测; ④土地供需平衡和土地利用结构优化;⑤土地利用规划分区和重点用地项目布局; ⑥城乡居民点用地规划;⑦交通运输用地规划;⑧水利工程用地规划;⑨农业用地规划; ⑩生态环境建设用地规划; 土地利用专项规划; 土地利用费用效益分析和规划实施。 第五节土地利用规划的体系和程序 二、土地利用规划的程序 (一) 规划准备阶段 1.明确任务 明确规划任务和规划范围,以指导后继规划项目的数量、内容和规划深度,以及规划的组织工作。 2.组织班子 规划班子应由多层次、多学科、多方面的人才组成,应包括主管部门的领导和决策人员,还要吸收综合经济部门和主要生产部门有关人员参加,主要由调研、咨询和统计三个工作班子构成。由其具体负责基础资料收集、整理、分析和规划的编制工作。 3.收集资料 ①社会经济资料 ②自然条件资料(土壤、地形、水文、水文地质、植被、气象、森林土壤改良等); ③有关规划资料(农业区划、土壤普查、区域规划、国土规划、部门发展规划等有关规划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和图件、地形图件);④野外实地调查 4.明确问题 明确规划范围与边界、规划性质、规划期限、规划目标和要求等。 第二章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与原则 一、理论 1.地租和地价理论2.土地区位理论3.持续利用理论4.生态经济理论 5.人地协调理论6.系统工程理论 二、土地利用规划的原则 1.维护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原则 我国政府非常重视土地利用规划,将其视为合理组织土地利用,调整土地关系,巩固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的重要手段和措施。 2. 因地制宜原则 由于各地区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千差万别,直接影响着土地利用方向、方式、深度和广度,使土地利用具有显著的地域差异。不同的土地利用环境不仅反映土地本身的适宜性和限制性,而且反映当前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对土地的改造能力和利用程度,因此,土地利用必须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才能把土地利用的潜在可能性变为现实生产力。 3.综合效益原则 人类合理地组织土地利用的目的在于获取最大效益和最佳服务。土地利用所追求的效益绝对不是单项效益而是融社会、经济和生态三效益为一体的综合效益。 4.逐级控制原则 由于上下层次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上一层次土地利用规划有关项目完成以后才可能着手进行下一层次的土地利用规划。各层次土地利用规划均对其下一层次土地利用规划起着控制作用,同时它本身也接受其上一层次土地利用规划的控制。 5.动态平衡原则 为了保证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协调发展,客观上要求提供适合用途的土地,但土地总面积相对地讲是一个常数,土地利用规划时要满足各部门的用地要求,使规划区域内土地总面积达到平衡,合理地进行部门间的土地分配和再分配,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维持社会对土地的总需求和提供利用的土地总供给持平。 6.集约利用原则 7.公众参与原则 第三章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概述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在一定规划区域内,根据当地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协调土地总供给与总需求,确定或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用地布局的宏观战略措施。 l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核心是确定或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用地布局,它的作用是宏观调控和均衡各业用地。 l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具有整体性、长期性、战略性、控制性的特点。 第二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目标和任务 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目标 l {1997–2010年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中确定全国土地利用的总目标是: l 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土地利用方式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明显改善,土地产出率和综合利用效益有比较明显的提高,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土地保障。 l 具体目标是: ①农用地特别是耕地得到有效保护和综合整治,2010年耕地总面积保持在12 827万hm2以上,林地面积为24 973 hm2,森林覆盖率为19.0%,牧草地面积为26 867万hm2,水面面积保持稳定; ②在保障重点建设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用地的前提下,建设用地总量得到有效控制,2001–2010年新增建设用地不超过204.80万hm2 ③土地整理全面展开,未利用地得以适度开发,2010年土地开发利用率达到75.26%以上; ④土地生态环境有比较明显的改善。 l 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任务 l 土地利用的宏观调控 l 土地利用的合理组织 l 土地利用的规范监督 第三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内容和程序 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内容 (一)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二)土地供给量预测(三)土地需求量预测(四)确定规划目标和任务 (五)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六)土地利用分区(七)制定实施规划的措施 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程序 (一) 准备工作阶段 1.组织准备 主要任务是形成土地利用规划的领导组织和业务班子,具体内容有: (1)成立规划领导小组,其主要职责是:研究确定 工作计划 幼儿园家访工作计划关于小学学校工作计划班级工作计划中职财务部门工作计划下载关于学校后勤工作计划 ;协调各部门关系;研究解决规划中的重大问题;审查规划方案。 (2)成立规划工作组,负责规划的具体编制工作。 2.制定工作计划 包括规划指导思想、工作内容、步骤与方法、工作人员组成与分工、工作经费等。 3.制定技术方案 包括规划依据、规划内容与方法、技术路线、成果要求等。 4.收集资料 资料收集工作,是开展规划的最主要的技术准备。 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一般需要收集以下资料: (1)区域基础资料 (2)土地资源与土地利用资料 (3)有关土地利用的规划资料 (二)方案编制阶段 1.土地利用现状分析评价 通过对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土地利用率,土地生产率,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等的分析评价,总结土地利用的经验教训、土地利用变化规律,发现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是进行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的依据。 土地利用潜力分析 预测规划地区规划期内的土地利用,主要是建设用地和农用地的利用潜力,测算各类土地供给量和未利用土地的开发潜力。 l 土地资源评价是确定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的客观依据,其主要内容为土地适宜性评价和后备资源评估。 l 土地需求量预测是通过对人口预测、未来农业用地需求量、建设用地需求量的预测来发现未来土地利用的要求和趋势。 2.土地供需平衡分析 在土地利用现状及潜力分析、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需求量预测的基础上,计算各类用地预期的供给量和需求量,通过供给量和需求量之间的比较,从总体上分析各类用地的供需状况。 3.确定土地利用目标与基本方针 明确了规划需要解决的土地利用问题,掌握了土地供需的总体状况,即可以着手拟定土地利用目标。 ? “两个估计”,一是对规划期内土地利用问题所能解决程度的估计;二是对实施规划所能取得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估计。 ? “两个协调”,一是与上级规划目标、指标的协调;二是与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的协调,做好这两个协调是实现土地利用目标的保证。 4.编制供选方案 供选方案一般应有二到三个。 ? 综合平衡法是以各用地部门的具体要求为基础,结合土地利用规划方案的有关要求,进行土地利用结构的综合平衡,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案。 ? 数学方法是用数学模型来模拟土地利用活动和其他社会活动的关系,借助计算机技术,得到多种可供选择的解式,揭示土地利用系统对各种政策、措施的反映,从而得出各种规划方案。 5.方案择优 6.编制规划成果资料 第四节土地利用宏观研究 社会经济发展规划 一、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目标 现代化是国民经济发展追求目标。 现代化评价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 1、经济发展指标2、城市化进程指标3、信息化程度指标4、社会进步指标 5、 科技发展指标6、人口素质 一、土地利用的战略研究及其特性 ? 土地利用的战略研究是指对规划区域土地利用全局性问题的谋略和策划。 ? 具有全局性、系统性、对策性和指导性特点。 二、土地利用的战略研究内容 土地利用的战略研究是在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基础上,针对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按照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的要求,合理地确定土地利用战略目标和基本方针。 确定土地利用目标的依据主要是: 1.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和上级政府提出的目标和控制性指标; 2.土地供需状况的分析; 3.对规划期内土地利用问题所能解决程度的估计; 4.对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合理利用所能取得的社会、经济、环境综合效益的估计等。 l 《规划纲要》土地利用的基本方针 1、 把保护耕地放在土地利用与管理的首位。 耕地是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发展经济必须以保护耕地为前提。必须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严格控制耕地转为建设用地,实行占用耕地补偿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加强基本农田保护管理。 2、坚持供给制约和引导需求,统筹安排各业用地。 必须改变已往以投资规模、用地需求决定土地供给的做法,逐步形成以土地供给能力起主导作用的供地制约机制。在保护耕地和保障其他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产业、基础设施用地需要的前提下,统筹兼顾,协调各方面的用地关系。同时,注意发挥土地市场机制的作用,促进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3、开发与节约并举,以节地挖潜为重点,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各项建设应当尽量利用存量土地和闲置土地,最大限度地挖掘已利用土地的潜力;必须节约使用土地,可以利用荒地的不得占用耕地,可以利用劣地的不得占用好地。农业发展要充分利用现有农用地,大力改造中低产地,提高土地集约经营水平;积极开展土地整理和复垦,以增加耕地及其他农用地面积。同时,要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因地制宜、适度开发后备土地资源,做到地尽其用。 4、坚持“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方针,处理好长远与当前、全局与局部的关系,实现土地利用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三统一。 要坚持土地开发、利用、整治、保护相结合,防止过度开发和掠夺式利用,加强土地退化的防治,保护和改善土地生态环境,实现土地资源的永续利用,促进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一、土地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 人类社会发展中,资源与产业基本关系: 土地密集型→劳动密集型 →技术密集型 → 知识密集型。 ? 我国土地资源短缺,农用地供给极端缺乏弹性,经济整体水平受制于土地资源。 二、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相关性分析思路 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反映在产业结构与用地结构的相互关系上,二者关系密切 土地利用与生态安全 一、生态安全 生态安全指一个区域生存和发展所需的生态环境处于不受或少受破坏与威胁的状态,即自然生态环境能满足人类和群落的持续生存与发展的需求,而不损害自然生态环境的潜力。 二、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相关性分析思路 人类社会发展史证明了由于人类不合理地利用土地导致生态破坏问题。 土地利用对生态的影响 一是不断改变地表的下垫面,影响太阳辐射的吸收和反射(如农田变道路); 二是影响大气中的微量元素,尤其是温室气体的排放和吸收。 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对生态起破坏作用,而经人类破坏了的生态环境有反作用于土地利用,制约着土地利用方式和程度。 分析时选择反映生态环境的指标,如水土流失面积作为评价生态安全性的水平,把人口密度、人均GDP和森林覆盖率作为影响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 l l 土地利用与粮食安全 一、耕地与粮食安全 ? 粮食安全:只有当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在物质上和经济上获得足够安全和富有营养的食物来满足其积极和健康的膳食需要及食物喜好时,才是实现了食物安全。 ● 第四章土地供给量预测 第一节土地供给概念 土地供给可分为自然供给和经济供给 1、土地自然供给指大自然提供给人类可资利用的土地资源总量,它是固定不变的。 2、土地经济供给是指土地自然供给中的人类实际利用部分。 3、两者关系:自然供给静态的、无弹性,经济供给动态的、有弹性的。经济供给量只是在自然供给量的范围内变动。 4、影响土地经济供给的基本因素 (1)各种土地自然供给量是经济供给量的基础和前提。 (2)随着人类利用土地知识和技能的提高,原来不能利用的土地变为可利用,增加了土地经济供给; (3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也可增大土地经济供给; (4)土地利用集约度的提高使该项利用土地经济供给随之增加; (5)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变化,影响各种土地经济供给的改变; (6)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如化纤代替了部分棉布,直接影响棉田的经济供给。 第二节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一、目的 通过对土地资源数量与质量、结构和布局、现状与开发潜力,土地利用率,土地生产率,土地利用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等的分析评价,总结土地利用的经验教训、土地利用变化规律,发现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为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提供依据。 二、内容 (一)土地利用数量分析 ? 分析已利用土地如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域用地等和未利用土地的数量及其占规划区域土地总面积的比重。 ? 对于土地资源数量既要用绝对量表示,还要用相对量即人均拥有的数量。 ? 可以计算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变化速率、土地利用变化的区域差异和土地利用变化流向。 (二)土地利用结构分析 ? 土地利用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占地的比重及其相互关系的总和,是各种用地按照构成方式的集合。 ? 关键分析其结构合理性,表现在综合效益最大化。 ? 可采用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方法相结合,可分析基期年各类土地面积,数量比例关系;也可根据多年各类用地面积数据,分析各类用地之间数量比例关系的动态变化。 ? 可计算结构变化率来比较分析。 (三)土地利用影响因素分析 ? 分自然生态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 可选择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城市化水平、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等因素。 ? 可采用回归分析法进行。 四)土地利用现状评价指标体系 1.土地的自然和经济条件(3)水蚀面积:水土流失面积 2.人地关系条件(2)人均耕地面积=耕地面积/总人口数 3.土地开发利用程度 (1)土地垦殖率=耕地面积/土地总面积×100%; (2)土地利用率=已利用土地面积/土地总面积×100%; (3)土地农业利用率=农业用地(耕地、园地、林地、牧地、养殖水面)面积/土地总面积×100% (4)土地建设利用率=建设用地(居民点、工矿、交通、水利等用地)面积/土地总面积×100% (5)耕地复种指数=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耕地总面积×100%; (6)草原载畜量=各类放牧牲畜头数/草原面积; (7)水面利用率=已利用水面面积/水面总面积×100%; (8)人口密度=人口总数/土地总面积,可以分别计算城市和乡村人口密度 (9)林地覆盖率=林地面积(不包括果园面积)/土地总面积×100%; (10)建筑密度=建筑物基底面积/用地总面积×100%; (11)建筑容积率=建筑总面积/用地总面积×100%; (12)人均居民点用地面积=居民点用地总面积/人口总数,可以分别计算城市和乡村居民点人均用地面积。(13)绿地率=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面积/居住区用地面积×100%; (14)绿化覆盖率=统计区内一切用用绿化的乔、灌木和多年生草本植物冠幅的垂直投影面积/统计区面积×100%; 4.土地集约经营程度 (1)单位耕地功率数=拖拉机年平均在册功率数/耕地面积;(2)耕地灌溉率=有效灌溉面积/耕地面积×100%;(3)单位耕地化肥施用量=化肥施用量/耕面积;(4)单位耕地耗电度数=生产用电总度数/地耕地面积;(5)单位耕地用工量=用工总量/耕地面积; (6)单位土地资金集约度=土地总投资/土地总面积,此项指标可以按各类用地分别计算; (7)土地利用投人产出率=土地产出总值/土地投入总值,此项指标可以按各类用地和按货币、实物、能量分别计算; (8)单位用地产值率:土地产出价值/用地面积,此项指标可按各类用地分别计算; (9)单位产值占地率=用地面积/土地产出价值,此项指标可按各类用地分别计算; (10)交通密度=交通线总长度/土地总面积 5.土地利用综合效益 (1)单位播种面积(或收获面积)产量(或产值) =作物总产量(或总产值)/作物总播种面积(或收获面积); (2)粮食耕地年单产=粮食总产量/(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复种指数); (3)单位耕地(或园地、林地、牧地、水面和建设用地)面积产值=种植业产值(或各业产值)/耕地(或园地、林地、牧地、水面和建设用地)面积; (4)单位农用地总产值=农业总产值/农业用地面积; (5)单位建设用地总产值=建设部门总产值/建设用地面积,此项指标可按城建、交通、水利等产业分别计算;(6)单位土地净产值(国民收入)=(产品总产值一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土地面积,此项指标可按农业用地和建设用地或乡村土地和城市土地分别计算; (7)单位土地纯收人(土地盈利率)=(产品总产值-生产成本)/土地面积 (五)土地利用现状综合评价方法 在逐项计算上述各项指标的基础上,应对规划区域土地利用现状进行综合评价,或对于不同规划区域土地利用现状水平进行评价排序,为此必须解决不同量纲评价指标的处理问题。 评价系数法是借助评价系数把不同量纲的指标化为无量纲系数,经过系数加总得出总评价系数以比较优劣的方法。 一般采用加权评价系数法,权重可应用经验法、等差法、层次分析法等获得。 评价系数的计算公式为式中: pij——第i区域第J项指标的评价系数; x ij——第i区域第j项指标数值; ——第j项指标的平均值。 加权评价系数总和    第三节土地利用规划后评价 一、规划后评价的含义和作用 规划后评价指在规划实施一段时间或规划结束后,对规划的目标、效益、影响和守法等情况所进行的系统地、客观的总结和分析。 二、规划后评价的特性和原则 1、特性(1)独立性(2)可信性(3)建设性(4)透明性(5)反馈性 2、原则(1)真实性(2)合理性(3)民主性(4)历史性(5)效率性 三、规划后评价内容和方法 1、内容: (1)目标评价 规划实施后规划目标的完成情况:规划完成程度=实际完成数/规划规定数 (2)效益评价 规划的产出和投入之比,可借用评价国民经济的指标来评价 (3)影响评价 宏观:土地利用对整个经济社会的影响,包括环境、收入、就业、地区发展等。 微观: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相互影响,研究各类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动态变化情况。 (4)守法评价规划执行者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的情况。 第四章土地需求量预测 第一节基础数据预测 1.概念 人口预测就是根据规划区域或单位现有人口状况和可以预计到的未来发展趋势,测算未来某个时点人口的状况,包括人口数量、人口性别和年龄构成等。 2.预测方法 1)人口自然增长法 式中: pt:规划年人口数;pt0:基期年人口数; t-t0:预测年期;K:人口自然增长率; c:规划期内迁入人数;d:规划期内迁出人数。 2)劳动平衡法: 此法是建立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力的基础上,以基本人口、服务人口和被抚养人口三者之间的比例关系为依据预测未来。此法一般适用于城市和城镇居民点的人口预测。 式中: P—规划年人口数 A—基本人口数 B—服务人口数占人口总数的比重(%) C—被抚养人口数占总人口的比重(%) 城市化水平预测 1.商品粮供应率预测法 该法的理论依据是变农村人口为城镇人口、农业人口为非农业人口的规模和速度取决于农业生产水平和粮食商品率。 2.国民生产总值预测法 把城市水平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进行回归分析,找出相关关系,从而进行预测。 3.基建投资规模预测法 根据规划期间,基建投资规模的预测,以确定新增城镇人口和计算城市化水平。 4.农业人口转化预测法 5.多指标综合预测法 常采用农业生产发展水平预测(商品粮增长量预测和农业劳动力转移数量预测)、工业增长速度预测、国民收入增长率预测和基建投资数额预测等多指标综合预测法,根据预测结果加以综合,得高、中、低三种方案,再结合考虑其他相关因素,最终预测城市化水平。 消费水平预测 农作物单产水平预测 1.年平均增长率法 此法依据历史资料应用下式计算年平均增长率: 式中: an —预测期末作物单产水平(kg/hm2 ); a0—预测基期作物单产水平(kg/hm2 ); r — 年平均增长率; n  —预测年期。 2.趋势外推法 将产量的过去变动趋势外延到未来,根据历年产量资料,绘制出历年产量动态变化趋势图,再依据图形选择适合的线性趋势预测模型,如直线型、指数曲线型、二次抛物线型,加以模拟,借以预测产量。 3.回归预测法 由于影响产量的因素多种多样,且与产量之间存在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关系,这种依存关系表现为函数相关和统计相关。在这种情况下,要通过统计的大量观察,消除无关因素的影响,揭示相关因素的数量规律性。 粮食需求量预测 一、粮食需求预测思路 取决于人口总量和人均粮食需求量 (1)人口增长(2)城市化水平提高(3)居民收入水平提高(4)食物消费结构变化 第二节农用地需求预测 耕地需求量包括大田作物(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绿肥和特种作物)用地、人工饲料地、蔬菜地需求量。 1.大田作物用地面积需求量预测: (1)确定各类大田作物的内部需要量(V)。 (2)确定各类大田作物的商品率(P)。 (3)确定各类大田作物的总产量(W)。 (4)确定大田作物加权平均单产(        )。 依据当地大田作物种植结构(F),作物的平均先进单产(    ),求得大田作物加权平均单产 (5)确定各类大田作物种植面积(    )。 式中:A——复种指数 (6)确定大田作物轮作地净面积(      ) 式中:          S2——大田作物轮作地净面积(hm2  )          S1——大田作物种植面积(hm2 ); N——大田作物轮作田区总数;          n——大田作物所占田区数。 (7)确定大田作物轮作地毛面积(S3)。 式中: K——道路、沟渠、林带面积占大田作物轮作地净面积比重,一般取K=3%~4%。 第六节土地供需平衡分析 1、在土地利用现状分析评价、土地质量评价和土地需求量预测的基础上开展土地供需分析工作,初步了解土地供需方面存在的问题,寻求协调土地供需的途径和方法。 2、土地供需分析就是在土地供给量和土地需求量预测和估算的基础上加以比较,依据土地供给量和土地需求量两者之间的数量比较借以评价供不应求、供过于求和供需平衡状况。 3、可以采用经验方法增减供需,以达到供需平衡,也可以应用数学方法,借助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即各类用地数量比例关系,协调土地数量供需平衡的同时应使土地利用效率最大化。 4、凡能够同时兼顾数量平衡和利用效率最大两项条件的土地利用结构才为合理,才真正做到了土地供需平衡。 第五章土地质量评价 第五章土地质量评价 第一节土地质量及其在规划中作用 土地质量是土地的客观属性,是土地相对于某种特定用途的适宜与否及适宜程度。 可用自然属性指标(土壤、地形、气温、水文等),和社会属性指标(产量、产值、劳动消耗、产投比)来测度。 在土地利用规划时,既要考虑土地数量水平又要考虑土地质量,合理利用土地数量与质量的互相代替作用,因地制宜的组织土地利用。 第二节土地质量评价 一、土地质量评价概念 :通过对土地的自然、经济属性的综合鉴定,将土地按质量差异划分为若干相对等级或类别。 分类:  1、按评价对象分为城镇土地质量评价和农用地土地质量评价。 2、按评价属性分为土地自然质量评价和土地经济质量评价。 3、按土地质量评价目标可分为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生产潜力评价和土地经济评价等。 最后把土地和人口置于统一系统中加以研究即土地的人口承载力研究。 二、土地适宜性评价 土地适宜性评价就是评定土地对于某种用途是否适宜以及适宜的程度,它是进行土地利用决策、科学地编制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依据。 1、 评价原则 针对性原则永续利用原则效益原则因地制宜原则综合性原则 当前适宜性与潜在适宜性兼顾原则 3、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 (1)常采用指数法,将不同计量转化为统一计量单位,将多目标转化为综合的单目标,在据其数值加以综合评价。 (2)由于参评因子对土地质量等级有不同的重要性(权重),评价中确定权重更重要。采用经验法、特尔斐法、标准回归系数法。 三、土地生产潜力评价 1.概念 土地生产潜力是指在一定的技术投入条件下,土地所具有的潜在生产能力和提供效用的能力。(目前袁隆平培育杂交超级水稻亩产超过900公斤,还要提高, 原来亩产480公斤) 2.分类 土地生产潜力评价按其评价对象可分为农业用地生产潜力评价与建设用地利用潜力评价。 按土地利用状况划分,土地生产潜力评价包括已利用土地的潜力评价与后备土地资源的潜力评价。 3、评价方法 (1)经验公式法 ? 迈阿密模型 温度生产潜力 降水生产潜力潜力 ? 桑斯维特纪念模型 ? 格思纳—里思模型 Y=-157+5.17S 式中:Y:生物生产量;t:年平均温度; p:年平均降水; E: 年实际蒸散量。S:光合作用季节的日数。 (2)理论计算 ? 光合生产潜力  Y=0.154Q Y:光合生产潜力(g/m2·d); Q:总辐射为到达地面的直接辐射与散射之和(J/cm2)。 光合生产潜力是一个理论值,是作物产量的上限。 ? 光温生产潜力 光温生产潜力是在光合生产潜力Y0的基础上,经过温度有效系数f(T)进行“衰减”后形成的作物生产潜力。Y=Y0· f(T) f(T)=n/365;其中n是研究区无霜期日数。 ? 气候生产潜力 气候生产潜力(光温水生产潜力),是光温生产潜力YT受水分条件f(w)限制而衰减后的作物生产潜力,也就是土壤肥力和农业技术措施等因素处于最佳状态,由太阳辐射、温度和水分等气候资源因素所确定的作物产量上限。 Y=Y0 · f(w) 其中:Y:气候生产潜力;Y0  光温生产潜力;                    f(w):水分修正系数。 当水分条件不影响光温生产潜力发挥时,f(w)=1; 当降水大于蒸发时,过湿,影响产量,取 f(w)<1 当降水小于蒸发时,作物缺水,影响产量, f(w)可用降水量(r)与蒸发力(E0)的比值来对光温生产潜力进行修订。 ? 土地生产潜力 土地生产潜力是在气候生产潜力基础上,经过土壤有效系数“衰减”后形成的。是大田生产条件下的现实生产力。 Yn=Y0 · f(n) Yn:土地生产潜力 Y0  气候生产潜力 f(n):土地质量影响函数 土地质量可通过土地生产力指数或耕地质量系数获取。 作物的耕地质量系数是指影响作物产量的土地质量系数,取决于某区域土地质量构成及各种质量土地在一般条件下的平均单产。 其中:f(n):土地质量影响函数 f1  f2    f3一等、二等、三等耕地的面积 a1  a2    a3一等、二等、三等耕地的单产 不同用地利用潜力分析 (一)、耕地利用潜力 1.从光热水土测算耕地利用潜力 据测算我国粮食气候产量92593万吨,目前40615万吨,不到一半。 从单产水平,目前单产365公斤。平均气候生产水平905公斤。 2.从复种指数测算耕地利用潜力 我国平均152%,较低。(平均可达180%) 3.从物质技术投入测算耕地利用潜力 (二)、建设用地的利用潜力 1.  现有城市人均占地尚有很大潜力2.调整城市用地布局 3.提高城市用地的建筑密度和容积率4.重视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 5.生态建筑的推广使用6.村庄土地整理 迪拜的城市 (三)、后备土地资源的利用潜力 后备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潜力估算应在生态环境保护的条件前提下进行,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包括荒山、荒坡、荒地和荒滩的开发利用,以及废弃地的复垦。 四、土地的人口承载力 它是指一定地区的土地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土地人口承载力的研究正是从三者之间的关系人手,研究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问题,为制定土地政策和人口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五、土地生态足迹评价 (一)方法简介 ? 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威廉及其博士生克纳戈尔提出,基于土地面积的可持续发展程度的方法。 ? 土地生态足迹是指,“一只承载着人类与人类创造的城市、工厂…的巨脚,踏在地球上留下的脚印”。 ? 它反映了人类对地球的影响,也包含可持续机制。当地球所能提供的土地面积容不下这只巨足时,其城市、工厂就会失去平衡。 ? 生态足迹测量了人类生存所需的真实的生物生产土地面积,将其同国家或地区范围内所提供的生物生产土地面积相比较,就能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产消费活动是否处于当地的生态系统承载范围之内。 (二)生态生产力土地分类 ? 分6类:建筑用地、水域、耕地、林地、牧草地和能源用地。 ? 能源用地是指用来补偿因化石能源的消耗而损失的自然资本存量,不仅指煤矿、油田占据的土地,还指为吸收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所需保留的林地。 ? 关于每公顷土地能生产多少焦耳能源的能地比,可用替代法、自然资本存量法、碳吸纳法换算。 ? 替代法:就是以一种具有潜力的再生性替代资源如乙醇,专家估计每公顷土地可以生产相当于800亿焦耳的乙醇。 ? 自然资本存量法:基于每公顷森林每年积累的可更新的生物质能源大约800亿焦耳。 ? 碳吸法换算:依据树龄50-80年的中年森林,每公顷林地可吸纳1000亿焦耳化石燃料排放的二氧化碳。 (三)假设条件 (1)人类可以确定自身消费的绝大多数资源及其产生废物的数量; (2)这些资源和废物流能够转换成相应的生物生产土地面积; (3)不同地域间土地拥有相同的单位来表示,即每单位不同地区的土地面积都能够转换为全球均衡面积,每一个的全球均衡面积代表着相同的生物生产力。 (4)各类用地在空间上是互斥的,即一块地用来修路时,就不能同时作为耕地、林地等。 (5)自然系统的生态服务、总供给能力和人类系统对自然系统的总需求数量是可以相互比较的。 (四)测算方法 土地生态足迹是人口和人均物质与能源消费的函数,是各种消费商品的生物生产土地面积的总和。 EF=N  ×ef ef= 式中  EF---总的生态足迹;N---人口数;ef ---人均生态足迹; i---所消费的商品与投入的类型;aai---人均i种交易商品折算的生物生产面积;Pi---i种消费商品的平均生产能力;Ci---i种商品的人均消费量。 (五)生态足迹单位的测算 (1)全球性公顷(gha):相当于1公顷具有全球平均产量的生产力空间。 (2)等量因子:由于各地生产力不同,按统一标准折算,即各种土地的平均产量与1gha之比。 ● 第六章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 第一节土地资源配置和土地利用结构 一、土地资源配置的概念 1、土地资源配置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按照一定比例将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实行组合和再组合,生产和提供各种产品和服务,以满足社会需求的经济社会活动。 2、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是指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和公共产品的土地,在市场价格机制和政府行政干预共同作用下,流向效率最优的领域,从而做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土地资源配置的核心内容是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和空间布局适宜。 土地资源配置是规划和市场的统一和平衡的结果。 4、规划是宏观调控手段,是政府行为,政府通过规划把土地资源配置到最需要的部门,同时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在规划的宏观调控下,在下一个层次发挥市场作用,使用土地就要付出代价,纳入成本核算,以促进集约利用土地。 二、土地利用结构概念 ? 土地利用结构系指国民经济各部门占地的比重及其相互关系的总和,是各种用地按照一定的构成方式的集合。 ? 用地结构是客观存在的,有现状结构和规划结构之别,关键在于结构是否合理。 第二节土地利用结构供选方案的拟定 一、拟定供选方案的原则和依据 1.指导思想 坚决贯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与“一要吃饭,二要建设,三要保护环境”的方针。 2.规划原则 (1)护耕地原则。 (2)统筹兼顾原则。 (3)因地制宜原则。 (4)三效益统一原则。 (5)公众参与原则。 3.主要依据 (1)政策法律依据。    (2)计划规划依据。(3)土地供需。 二、规划目标和供选方案 (一)规划目标的确定 1、保障足够数量的耕地以确保粮食安全2、保障工业化和城市化所需的各项用地需求 3、提高土地资源的生产能力4、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5、优化的(满意的)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 (二)供选方案的产生 ? 依据规划战略目标和规划前的各项工作基础,选取不同的投入水平和不同的产出水平,选用不同的计算参数值,得到不同的规划方案。 ? 大庆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根据今后土地开发利用可能采取的方针和政策,对不同投入水平和不同需求条件下的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了优化,据此分别得出,不同投入水平和不同需求条件的9个不同组合,即高投入高需求、高投入中需求、高投入低需求;中投入高需求、中投人中需求、中投入低需求;低投入高需求、低投入中需求、低投入低需求,并确定9个不同组合下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案,供总体规划时参考。 第三节土地利用结构规划方案编制方法 1、基于土地适宜性的土宜法 2、基于面积均衡性的综合法 3、基于思维系统性的模型法 4、基于计划和市场兼容型的弹性规划法 5、基于质量与效益发展型和应用导向型区域发展规划法 6、基于生态优先型泛目标生态规划法 7、基于经济增长的产业用地规划法 8、基于间接映射的土地利用结构规划法 (一) 土宜法 土宜法建立在土地质量评价的基础之上,依据土地质量评价成果资料,结合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对土地的需求和区域土地适宜性特点对于宜农、宜林、宜牧地和适宜种植各种农作物、树种和草种地,以及适宜建筑用途土地加以合理的归并,在土地需求量和土宜阈值范围加以比配,最终借以确定较为满意的土地利用结构。 (二)综合法 ● 综合法是在单项用地计算的基础上采取逐项逼近,借以达到土地面积综合平衡,即达到面积数量平衡和空间布局平衡。 ● 应用综合平衡法确定土地利用结构可依据土地利用现状统计资料和土地需求量预测数据借助于土地利用现状图,在土地利用综合平衡表上作业,从而达到土地面积在数量和空间位置上的平衡。 (三)模型法 模型法就是依据调查提供的基础资料,建立数学模型,反映土地利用活动与其他经济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借助计算机技术求解,获得多个可供选择的解式,揭示土地利用活动对各项政策措施的反应,从而得到数个供选方案。常用的优化数学模型有: ● 线性规划模型 ● 多目标规划模型 ● 灰色线性规划 1.线性规划;将所研究的规划对象作为一个系统,并认为该系统中所输入输出关系、供求关系均是线性的,根据规划对象的特点,建立模型,求得最优解。 将某地区土地规划对象作为一个系统依据线性规划原理,统一协调和安排规划期内的用地数量和全面布局,使整个系统在使用最少人力、物力和资金的清况下,达到土地利用结构最合理,效益最高。 2.多目标规划模型 ● 实际工作中选择方案时往往要同时考虑多个目标,如经济目标、社会目标和环境目标,这种同时考虑多个目标的规划问题称为多目标规划。 ● 具体构建多目标规划模型时,一般应遵循“化多为少”原则,即在满足规划需要的前提下,进行全面的分析,尽量减少目标的数量,常用办法有剔除从属性和必要性不大的目标,将类似的几个目标加以合并,把次要目标变为约束条件,把几个目标通过同度量、平均或构成函数的办法,形成一个综合目标。 ● 其次可对目标进行排序,选择方案时首先考虑重要目标,淘汰那些满足不了重要目标的方案,然后再考虑次要目标方案。 ● 多目标规划现有几十种方法,其中常用的有综合效用值法、主目标优化法、目标规划法和层次分析法(AHP法)。(参看有关文献) 3.灰色线性规划 ◆ 灰色系统不同于模糊数学,灰色系统着重外延明确、内涵不明确的对象,而模糊数学着重外延不明确、内涵明确的对象。 ◆ 灰色线性规划不同于白色线性规划,灰色线性规划模型中约束条件的约束值可以随着时间变化,而不是一个特定值;模型系数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漂移(变化),具有上限、下限和区间白化值;目标函数不一定是数学上的极值(极大值max或极小值min),而是一个相对优化值或者是一个灰区间值(灰靶); ◆ 灰色线性规划模型提供的可用信息多,决策时选择余地大,经过模型运转得到若干个优化解,可以从若干可行方案中选定相对优化的满意方案;模型具有多功能(如预测、漂移、灰靶、嵌套、互补、综合等功能),得到多种可供选择的优化方案。 ● 实例:田阳县土地利用结构优化 运用灰色线性规划方法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建摸过程中,约束方程和目标函数出现非线性时,将其转化成线性来解决。 1、变量设置 以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为基础,根据田阳土地资源的特点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共设11个变量见表1 2、约束条件 包括13个方面,23个约束条件。为了保证规划的动态性,约束系数aij和约束常数bi采用灰色GM(1,1)模型预测并结合定性分析,得到其白化值,再进行求解 (1)土地总面积约束 各类用地面积之和应等于土地总面积 x1+x2+x3+x4+x5+x6+x7+x8+x9+x10+x11=238730.8(公顷) (2)人口总量约束 农用地和城镇用地承载的人口应控制在2010年规划人口之内。M1∑Xj+M2∑XK≤P (3)宏观计划约束大农业用地不得少于国民经济计划所规定的面积 (4)社会需求约束为满足全县人民生产生活的需要,以小康水平为标准测算,需粮食 (5)劳动力资源约束:分为农业利用和非农业利用两方面。(6)用水量约束 (7)用电量约束(因资料不全而未考虑)(8)资金投入约束(因资料不全而未考虑) (9)生态平衡约束 (10)协调发展约束国民经济各部门用地之间有其规律性,经济协调发展也有一定的宏观计划性。根据田阳国民经济未来发展目标及土地资源的特点,确定各部门用地的比例。 (11)土地供应能力的约束(12)实际情况和经济约束 (13)数学模型要求约束 3、目标函数目标函数中各项系数为单位土地面积上的收益系数(元/公顷),按1990年可比价计算。各项系数为预测数,采用灰色预测、回归预测和经验预测等方法求得。 4、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结果 ● 从以上3个方案看,方案1是在人口控制不严,耕地产量又提高不快的情况下,为了维持人们的生活,耕地的数量很大,林地、园地、牧草地的数量比其它方案少。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也必须严格控制,交通和水域基本没变化。开发未利用地的数量大于方案2和方案3,实现本方案的难度在于未利用地的开发数量过大,由此可能会产生一些环境问题,经济发展会受到一定制约。 ● 方案3是在严格的计划生育控制下,人口数量低,农业科技进步而使耕地的单产量有大幅提高,耕地的数量较少,居民点及工矿用地较高,需开发未利用地的数量最少,有利于环境保护,同时可提高人们的居住、生活水平,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土地利用结构,但它的实现取决于计划生育国策的坚决贯彻和农业科技的进步。 ● 方案2各种用地介于方案1和方案3之间,本方案的人口数量和耕地单产,充分考虑了田阳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等各种因素,实现的可能性最大。因此,推荐方案2为土地利用规划最佳结构。 ● 第四节土地利用空间布局 一、土地利用空间布局的原理 ? 土地资源配置就是依据优化的土地利用结构,在空间上对土地资源在不同用途、地区、产业中分配过程。 ? 土地利用空间布局表现为在一定土地资源总量约束条件下,依据既定的土地利用结构,进行土地利用类型之间调整和转换,最终达到土地资源在地区间和部门间的有效分配和再分配。 在一定范围和一定条件下,从海洋转换为陆地、从未利用地转换为已利用土地、从农用地转换为建设用地。 二、土地利用空间布局模式 ● 土地资源配置模式分为计划配置模式和市场配置模式; ● 土地利用空间布局模式有土地利用分区模式和土地利用类型模式。 土地利用分区在规划区域内是惟一的,不可重复出现;而土地利用类型则允许在规划区域内重复出现。 三、土地利用分区模式 1. 土地利用分区概念 由于规划区域内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客观上存在着区域差异性,土地利用的方式和结构受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也具有区域差异性。土地利用上的差异性表现为土地质量、土地利用方式、利用潜力、利用特点和利用方向上的区域差异性。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土地利用分区,以指导今后土地利用的合理组织和科学管理。 ● 土地利用分区,又可称为土地用途分区,是指以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资源的适宜性为基础,结合社会发展、国民经济和环境保护的需要,按土地利用方向的不同,将规划地区划分出不同的用地区域。 ● 土地利用分区与土地利用布局 相似:它们都是在某一区域内,对工业、农业、城镇、交通运输线路等各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利用方式在空间上进行安排;都是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并确定土地的不同功能和区域分工。 不同:土地利用分区主要任务是划分各种用地区,规定各种用地区土地的基本用途或主导功能,土地利用原则和管理措施,而土地利用布局主要任务是确定各类用地的比例、规模、空间位置和界限。它们紧密相关,互为依据,互相联系。 2.土地利用地域分区 地域分区不仅要综合考虑规划区域的自然条件的分异规律、资源的区域特征、土地利用现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还要结合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结构,进而揭示各地域特征,指出地域内的土地利用方向、结构与布局,确定用地控制区域以及保护与改造的途径。 ● 省级及以上规划作地域分区。 3. 土地利用用地分区 土地利用用地分区又称土地利用控制分区。用地分区是在土地适宜性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以及今后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需要划分的用地区域。 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采用用地分区与土地利用指标相结合的规划模式,是目前我国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落实土地利用规划结构、地域分解用地指标的基本方法。 ● 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作土地利用用地分区。 4.  土地利用用地分区的类型和标准 ● 县级规划中分8种区: 基本农田保护区一般农地区;林业用地区;    牧业用地区;    城镇村建设用地区 ; 独立建设用地区;    风景旅游用地区;    自然和人文景观保护区. ● 各类土地用途分区以主导用途命名,允许其它零星地类存在。 5.分区方法 ( 1)综合分析法 又称经验法,是一种定性分区法,主要适用于土地利用方式区域差异显著、分区界限明显易定的情况,要求具体操作人员非常熟悉当地的实际状况。 ( 2)主导因素法 因素法是在基层乡镇土地利用方式划分的基础上,适当加以归并,逐步扩大土地利用类型区,再将地域相连的类型区合并成为土地利用用地区域,以主导土地用途作为用地区域名称。 (3)叠置法 又称套图法,适用于规划图和区划图齐全的情况。具体操作时将有关图件上规划界线重叠在一起,以确定共同的区界。对于不重叠的部分要具体分析其将来的主导土地用途并据以舍取。 (4)聚类法 聚类法是一种定量的分区方法,是根据“物以类聚”的道理,对土地利用指标进行分类的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由于模糊数学和灰色系统理论的引进,常常应用模糊聚类法和灰色多元聚类法。 应用实例 1.选择聚类因子 (1)土地开发利用程度指标。(2)土地集约经营程度指标。 (3)土地利用效果指标。 2.对各项聚类因子赋值 3.建立模糊矩阵 ? 数据标准化:各代表点的统计指标的数据标准化,以便于分析和比较。把标准化数据压缩到[0,1]闭区间,可用极值标准化公式 ? 相关系数法计算相似系数 算出衡量被分类对象间相似程度的统计量(i= l,2,……,n;j=1,2,……,n;n为被分类对 4.模糊聚类分类结果与阈值的取值大小有关。 ? 一般地,取值愈大,划分的类数愈多,即分得愈细;低到某一值时,所有样本均归入一类。 ? 现根据不同水平的值进行系统聚, 四、土地利用类型模式 ● 土地利用类型模式是依据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方案,在考虑土地适宜性条件和各类用地对土地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在时空中选择适宜各种用地的地段。 第五节各类用地配置 第十七章农用地详细规划 第一节耕地详细规划 1.耕地组织形式2.耕作田块配置3.田间灌排渠系配置4.田间道路配置5.农田防护林配置6.田间设施综合配置 一、耕地组织形式 耕地组织形式系指实施作物种植结构和作物轮作制度的耕地利用方式。 (一)轮作田区组织形式(固定轮作或分区轮作) 将耕地按照轮作周期的年限划分成若干个面积基本相等、肥沃度近似的轮作田区。所谓轮作田区是指作物轮换种植的基本单元。在轮作田区之间按照一定的顺序,在时间和空间上轮换种植作物。 (二)耕作田块组织形式(单田轮作) 耕作田块组织形式是在同一块耕地上按时间先后安排作物的轮换顺序,各田块之间不存在作物的轮换关系,而且这种耕地组织形式对田块大小没有特定的要求,很适合当前农户经营的特点。 二、耕作田块配置 耕作田块是最基本的耕作和管理单位,它的规模、长度、宽度、方向、形状等要素配置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田间灌排渠系、田间道路、护田林带等作用的发挥以及机耕效率的提高。 (一)耕作田块的长度 适宜的田块长度有利于提高机械作业效率、灌溉效率和合理组织田间生产过程。 田块的长度一般在500~800m或更长一些。在平原地区田块长些,而丘陵地区要短些;在旱作地区可长些,而在水稻区则短些。 (二)田块的宽度 1.在平原地区机械化较高的条件下,田块的宽度要便于机械顺利作业。 2.风害地区要考虑护田林带的间距. 3.在需要排水的地区,田块宽度要结合排水沟的有效间距来确定。总之,在平原地区田块宽度可在200~400m左右。水稻地区可窄些,旱地水浇地可宽些。 (三)耕作田块的规模 根据上述耕作田块的适宜长度和宽度,其规模大致为10~13. 33hm2。 (四)耕作田块的外形 ①田块最好是长方形、方形,其次是直角梯形,平行四边形; ②田块的两个长边要呈平行和直线;③不能把梯形和平行四边形田块的短边设计得过斜; ④不能把田块设计成形状不规整的三角形和多边形。 (五)耕作田块的方向 耕作田块的方向系指田块的长边方向。 1.要为作物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光照条件。 2.要有利于机械作业和水土保持的要求在坡地上,田块方 向影响到地表径流的大小和土壤的侵蚀。 3.要有利于降低地下水的要求。 4.要有利于防风要求。 5.要有方便的交通运输条件。 (六)耕作田块的质量组成 要求耕作田块内土壤、坡向和坡位一致,这样才能使同一田块内土壤肥力和土壤耕性一致,从而使作物生长发育一致,便于同时进行作业、管理和获得稳定的产量。 三、田间灌排渠系配置 田间灌排渠系系指末级固定渠道(农渠、农沟)以下及耕作田块内的临时渠道(毛渠、毛沟、灌水沟、畦等)。 1.平原地区 末级固定渠道(农渠、农沟)的布置形式: (1)灌排相邻布置,即农渠与农沟相邻布置。这种形式适用于一面坡地地形区。 (2)灌排相间布置。(3)上灌下排与灌排合一。 2.山丘地区 分为岗田、塝田、冲田三种类型  岗田地势高,两边坡水,主要怕旱,一般沿岗脊布置斗渠, 在斗渠两侧开农渠,排灌结合。  冲田地势低洼,地下水位高,易涝易渍,应以排为主,结
本文档为【土地利用规划学重点整理】,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96339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98KB
软件:Word
页数:51
分类:
上传时间:2019-02-27
浏览量: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