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本科)学习资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本科)学习资料

举报
开通vip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本科)学习资料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单选 1、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严密而完整的理论体系,它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中期,至今已有160多年的历史。 2、 马克思主义作为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是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在内的统一体。 3、 黑格尔最卓越的贡献是辩证法,他是哲学史上第一个以唯心主义的形式系统地、有意识地论述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哲学家。 4、 德国古典哲学指18世纪下半期至19世纪上半期德国资产阶级在其形成、壮大和准备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哲学,包括...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本科)学习资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单选 1、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严密而完整的理论体系,它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中期,至今已有160多年的历史。 2、 马克思主义作为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是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在内的统一体。 3、 黑格尔最卓越的贡献是辩证法,他是哲学史上第一个以唯心主义的形式系统地、有意识地论述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哲学家。 4、 德国古典哲学指18世纪下半期至19世纪上半期德国资产阶级在其形成、壮大和准备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哲学,包括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费尔巴哈等人的哲学。 5、 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产生最直接、最重大影响的,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19世纪的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它们代表了19世纪上半叶人类思想的最高成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 6、 费尔巴哈是德国古典哲学的最后一位代表,是黑格尔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间环节。 7、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前的哲学存在两个分离:一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分离,二是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分离。 8、 英国古典经济学产生于17世纪后半期即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完成于英国工业革命后的19世纪初,创始人是威廉.配第,中间经过亚当.斯密的发展,到大卫.李嘉图结束。 9、 马克思、恩格斯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基础,深入研究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和发展趋势,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工人阶级斗争的时间经验,批判地吸收了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积极成果,对未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做了科学的预测和设想,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实现了社会主义理论的变革。也因此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 10、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当时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密切相关,特别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与生物进化论这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对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影响尤为巨大。 11、 马克思主义作为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是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在内的统一整体。马克思、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 12、 马克思、恩格斯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而且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者。1847年7月发表的马克思的《哲学的贫困》和1848年2月发表的马克思、恩格斯合写的《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13、 列宁的《论欧洲联邦口号》和《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两篇论文,提出了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革命有可能在一国或几国首先取得胜利的思想。 14、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15、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的理论体系,或者简要地说,它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6、 在马克思主语体系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原则,政治经济学是通向实际生活的中介,科学社会主义则是运用哲学分析经济事实引出的结论。 17、 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18、 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处于核心地位的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19、 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 20、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都以实践性为基础的。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 21、 党的十六大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明确指出,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22、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相对于最高理想来说,就是近期的具体理想,即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23、 就理想的内容来划分,有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社会理想等。其中社会理想最根本的,是全部理想的核心,它贯穿于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之中,决定和制约着它们的发展和实现程度。 24、 实现共同理想,必须坚持以最高理想为根本方向。 25、 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主要包括:(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3)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26、 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 27、 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所谓理论联系实际,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作为指导,去观察和分析社会实际、工作实际和思想实际。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反对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两种倾向。 二、简答题 1、简述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其直接理论来源? 答:(1)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 (2)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19世纪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是以实践为基础的? 答: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都是以实践性为基础的。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马克思主义来源于实践,是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又反过来指导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为实践服务,并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离开了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丧失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3、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与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的关系? 答: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是推翻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即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二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1)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必经阶段和必要基础。(2)实现共同理想,必须坚持以最高理想为根本方向。 第1章 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 1. 所谓世界观,就是人们对包括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 观点。 2. 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认为世界是不可能认识的,属于不可知论。 3. 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4. 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是物质和意识哪个是本原、哪个是第一性 的问题;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其中,对第二方面内容的不同回答,是区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 5. 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中一个方面是物质和意识哪个是本原、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 。这在哲学上属于本体论的问题 ,是最重要的方面。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6. 一元论承认世界的统一性,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一个共同的本质或本原;二元论否认世界的统一性,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物质和精神这两个相互平行、各自独立的本原。 7. 承认世界的统一性,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一个共同的本质或本原,这种哲学就是一元论。 8.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主要是回答世界的本质是什么以及世界可不可以认识的问题,它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但不是哲学要研究的全部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区分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9. 承认世界的统一性,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一个共同的本质或本原,这种哲学就是一元论;否认世界的统一性,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和精神这两个相互平行、各自独立的本原,这种哲学就是二元论。 10. 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客观和精神说成是世界的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都是这种客观精神的产物。如19世纪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把绝对精神说成是世界的本原,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绝对精神的体现 11.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质或本原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12.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人的感觉、经验、“心”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认为人的主观精神是第一性的,整个世界都是这种主观精神的产物。如18世纪英国哲学家贝克莱提出的“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感觉的集合’,明代哲学家王守仁提出的“心外无物”、“天地万物皆在吾心中”等,都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13. 唯物主义哲学随着社会实践和科学的发展,经历了三种基本形态: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14. 列宁的物质定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它指出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2)它指出物质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3)它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 15. 列宁关于物质的定义是:“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简言之,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由此可见,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16. 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的运动观,都是把物质和运动相割裂,前者主张没有运动的物质,后者主张没有物质的运动。 17. 世界的上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因此,可以说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18. 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 19. 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形而上学把静止绝对化,否认运动;相对主义诡辩论则只承认运动,否认相对静止。 20. 世界上也不存在没有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是运动的主体,一切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否认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或主体,必然导致唯心主义。 21. 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广延性和伸张性。 22. 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时间和空间与运动着的物质不可分离。 23.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的本质为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客观物质活动。 24. 物质生产实践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活动,它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实践活动产生和发展的前提。 25. 物质生产实践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物质生产实践解决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衣、食、住、行的问题,是决定其上半年一切实践活动产生和发展的前提。 26. 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唯物辩证法有两个总特征,一个是联系的观点,另一个是发展的观点。 27. 恩格斯说:“世界不是既成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这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 28. 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9. 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在于它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前途。因此,新事物之所以必然战胜旧事物,从根本上说是由于新事物较旧事物更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 30. 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在于它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否具有强大的生命 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31.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点,是关于世界如何存在的两种根本不同的观点。 32.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永恒发展的。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联系和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它是由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和一系列其他范畴构成的科学体系。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范畴揭示了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33.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和斗争焦点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34.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实质与核心,是宇宙的根本规律。 35. 唯物辩证法中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范畴揭示了事物的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36. 唯物辩证法中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范畴揭示了事物的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37.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和实质与核心,是宇宙的根本规律。 38. 对立统一规律也就是矛盾规律,矛盾是指事物内部两方面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而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这两重关系就决定了矛盾具有两种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同一性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性质。 39. 唯物辩证法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它主要是教导人们学会分析矛盾和解决矛盾。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40. 矛盾双方是可以相互渗透或相互包含的,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41. 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是我们党制定和执行独立自主、自办更生以及对外开放方针的重要理论基础。 42. 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就是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和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因此,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43. 不同的矛盾只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只有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找到正确解决某一特殊矛盾的特殊方法,即“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从而取得成功。如果千篇一律地用一种方法解决各种不同的矛盾,那就必然失败。 44.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矛盾问题的精髓。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普遍原理的指导下,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通过对具体问题分析和解决,补充和丰富普遍原理。 45. 矛盾双方的力量是不平衡的,其中居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方面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的矛盾的次要方面。 46. 47、 47. 掌握事物的度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认识上,只有把握了事物的度。注意决定质的数量限度,才能准确的认识事物的质。在实践上,只有把握了事物的度,才能提出指导实践活动的正确准则,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或“不及”。当需要保持事物的相对稳定性时,人们要设法使其量变不超出度的范围。所谓“注意分寸”、“掌握火候”、“适可而止”、“过犹不及”等等,都是要求在实践中坚持适度原则。 48. 马克思说: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49. 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就要对一切事物采取分析的态度,否定什么和肯定什么,批判什么和继承什么,都要人实际出发,进行具体分析,反对不加分析地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要采取批判地继承的态度。 50. 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基本内容是:事物的发展经过两次辩证的否定,由肯定阶段到否定阶段,再到否定之否定阶段,从而使事物的发展表现为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过程。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的发展是前进和曲折性的统一。 51. 同51 52.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如果割裂了二者的统一,会导致循环论和直线论的错误。循环论片面夸大事物发展曲折性、回复性的一面,把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都看作是简单的周而复始,从根本上否认了事物运动变化的前进性。 53.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54. 内容和形式的相互作用构成两者的矛盾运动。事物的内容是比较活跃易变的,形式则是相对稳定的,二者始终存在着矛盾。 55. 任何现象都从一定的方面表现着本质,真相从正面直接地表现本质,假象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不表现本质的纯粹现象是不存在的。 56. 规律是物质运动发展过程中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它具有两个特点:(1)客观性;(2)普遍性 57. (1)意识的起源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再次,意识是社会性劳动的产物。(2)从本质上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是社会的产物。 58. 意识的本质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2)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3)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59. 由实物的刺激(第一信号)引起的条件反射称为第一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它是人和动物共同具有的。人还具有动物所不具有的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也就是由信号的信号——语言和文字系统引起的条件反射。 60. 意识能动性表现之一是:意识能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这是意识的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 61. 由于意识的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是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所以,实现意识能动作用的根本途径是人的社会实践。 62. 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63.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 64. 党的思想路线有着丰富的内涵,这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条思想路线的核心是实事求是。 65. 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解放思想就是为了更好地做到实事求是。 66. 解放思想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前提,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切实做到实事求是。 二、简答题 1、简述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和掌握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 答: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是物质和意识哪个是本原、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第二个方面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主要指思维能否认识存在的问题,即世界可不可以认识的问题。这个哲学上属于认识论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区分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如何回答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标准。 2、简述列宁的物资定义及其重要意义。 答:(1)“物资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或“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2)列宁的物质定义具有重要意义:它指出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地客观存在,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它指出物质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它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资的共性,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 3、简述运动和静止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 答:(1)运动是标志物质世界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和过程的哲学范畴。静止或相对静止,是标志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的哲学范畴。 (2)运动和静止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4、简述承认事物相对静止存在的意义。 答:(1)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理解事物的多样性,区分开不同的事物。 (2)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认识事物分化的条件和生命现象的产生。 (3)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理解绝对运动。 5、简述时间和空间的含义以及它们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关系。 答:(1)时间是指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和伸张性。时间和空间既是绝对的、无限的,又是相对的、有限的,是绝对和相对、有限和无限的统一。 (2)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无限性是指整个物质世界在时间上无始无终,在空间上无边无际。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有限性是指每一具体事物在时间上有始有终,在空间上有边有际。 (3)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无限性与相对性、有限性是不可分割的,其绝对性、无限性存在于相对性、有限性之中,无数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有限性之总和,就构成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无限性。 6、简述实践客体的基本类型及其含义。 答:实践客体具有三种基本类型: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 (1) 自然客体既包括同人的活动发生关系的天然的自然物,也包括经过改造和加工的人工自然物。 (2) 社会客体是指人类社会。 (3) 精神客体指的是成为人们实践对象的主观精神和客体化精神。主观精神是指人们的感觉、想象、思维等心里活动,他们以表情、姿态和语言表现出来。客体化精神是指以物的形式存在的精神生产的结果。 7、简述实践的含义及其基本特点和基本形式。 答:(1)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2)实践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点: (3)实践有以下三种基本形式: 8、简述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答:(1)劳动实践是人类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决定性环节 (2)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的基础 (3)实践活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9、简述联系的含义及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答:(1)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 (2)联系的客观性是指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3)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与周周的其它事物处于相互联系之中;每一事物内部各要素也不能孤立地存在,都是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的;整个世界不是各种孤立的事物的机械堆积,而是由无数相互联系的事物构成的统一整体。 10、简述联系的复杂多样性 答:(1)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具体联系是复杂多样的。事物联系的主要形式有: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等等。不同的联系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2)认识事物联系的复杂多样性,对于我们观察和处理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11、简述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原因。 答: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是由新旧事物的本质特点和事物发展的辩证本性决定的: (1)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而旧事物则不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丧失了其存在的必然性。 (2)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 (3)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事物是社会上先进的,富有创造力的人们创造性活动的产物,它从根本上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因而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它必然战胜旧事物。 12、简述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答:(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 (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它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它们 的钥匙。 (3)矛盾分析法是认识的根本方法。 (4)承认不承认对立统一规律以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 上学的斗争焦点和根本分歧。 13、简述矛盾的特殊性的含义及其方法论意义。 答:(1)矛盾的特殊性有三种情况: 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 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2)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就是坚持具体问题 具体分析。一方面,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另一方面,分 析矛盾的特殊性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14、简述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答:(1)矛盾双方的力量是不平衡的,其中居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方面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是: (3)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我们在分析问题,特别是分析形势时,要分清主流和支流,抓住主流,正确认识事物的性质,同时也不能忽视支流,并且注意主流和支流的相互转化。 15、 简述度的含义及掌握事物的度的意义。 答:(1)度是指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限制(或范围、幅度),它体现着质和量的统一。 (2)掌握事物的度具有重要意义。在认识上,只有把握了事物的度,注意决定质的数量界限,才能准确地认识事物的质。在实践上,只有把握了事物的度,才能提出指导实践活动的正确准则,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或 “不及”。当需要保持事物的相对稳定时,要设法使其量变不超过度的范围。 16、 简述量变和质变的含义。 答: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量变表现为微小的、不显著的变化,是在度的范围内的延续和渐进。质变是事物性质的变化,是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质变表现为根本的、显著的冲突,是对原有度的突破,是事物连续性的中断。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是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 17、 简述肯定和否定的含义及二者的辩证关系。 答:(1)肯定方面是指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即肯定这一事物是它自身而不是他物的方面。否定方面是指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即破坏现存事物使其转化为他物的方面。 (2)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是事物内部两个相反的方面,他们又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肯定和否定相互依存,离开肯定就没有否定,离开否定也没有肯定。另一方面,肯定和否定相互渗透:肯定中包含着否定,否定中包含着肯定。 18、 简述掌握可能性和现实性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 答:(1)可能性不等于现实性,一切工作都要从现实出发,而不要从可能出发。 (2)为了使好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我们必须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自觉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有利条件,改变不利条件,争取使好的可能性变成现实,避免坏的可能性实现,从坏处着想,向好处努力。 19 、简述本质和现象的辩证关系。 答:(1)本质和现象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主要表现在: (2)本质和现象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任何事物的本质都要通过这样那样的现象表现出来,任何现象都要从一定的方面表象着本质,是现象存在的依据。 20、简述意识地本质。 答:(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2)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3)意识是社会的产物。从起源说,人类意识是社会性的劳动创造的。在人类意识产生之后,个人只有在一定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中生活,学习一定社会群体语言,接受这一社会群体意识地影响,才能形成自己的意识。 21、简述意识能动性的主要表现。 答:(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2)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创造性。 (3)意识对于人的生理活动具有一定影响作用。 (4)意识能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 第2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1. 列宁指出:“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要和基本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第一的基本观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从而引起了认识论的革命。 2.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基础。 3. 实践是沟通主体和客体的桥梁,认识作为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只有在主体和客体相互接触、相互作用的情况下才能发生,而能使主体和客体相互接触、相互作用的唯一途径就是实践。 4. 书本上的、他人的认识,对我们来说是间接的,在他人、在第一次获得这种知识的人那里,仍然是直接的,即仍然是从实践中得来的。所以,我们既要重视向他人、向书本学习,但尤其要重视向实践学习。著名诗人陆游曾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很有道理的。 5.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正如恩格斯指出的:“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6. 人们从实践中获得的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否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相一致,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必须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得到证明,唯有实践才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7. 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动力、标准和最终目的,这些都是实践对认识决定作用的具体表现。正是由于这种决定作用,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认识一点也不能脱离实践。 8. 认识主体是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现实的、具体的人。 9. 认识主体是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现实的、具体的人。马克思主义哲学继承以前唯物主义的优秀传统,提出认识的主体是现实的人。认识主体只能是人,不能是人以外的其他事物。一切认识现象都是属于人的,离开了人和人的实践根本就谈不上认识。 10. 所谓认识主体的历史性,就是指主体的认识活动不能超越特定的历史时代。 11. 认识客体是指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构成认识客体内容主要有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 12. 主体的能动性又称自觉的能动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显著特点。 13. 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统一就是主体和客体的实践关系。它是指主体与客体之间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主体作用于客体,就是对客体的改造,也就是实践。 14. 自然客体是指成为人们认识对象的那部分自然界。社会客体是指作为认识对象的人类社会。精神客体是指成为人们认识对象的精神活动和精神产品。精神活动指的是人的意识活动和精神产品。这种精神活动作为认识对象就构成为精神客体。精神产品是指 们认识的成果,把这种认识成果作为认识对象,它们也成为精神客体。 15. (1)认识客体具有客观性。自然客体和社会客体都是物质性的客观存在和客观过程,当然具有客观性。(2)认识客体具有对象性。认识客体必须具有客观实在性,但并不是所具有客观实在性的事物都自然而然地成为认识客体,只有那些与主体活动发生关系,成为主体活动对象的外部事物,才构成认识客体。 16. 唯物主义从存在第一性、思维第二性根本原则出发,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人的认识归根到底是从外部世界得来的,这就在认识论上坚持了反映论的原则。就一切唯物论的认识论都是反映论这点而言,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唯物论在认识论上的基本立场是正确的,但由于这种唯物论具有形而上学的局限性,不懂得实践对于认识的决定性意义,所以,旧唯物主义未能从根本上解决认识的本质问题。 17. 在哲学史上形成了不同的认识论派别,主要有唯物论的反映论、唯心论的先验论以及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18. 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人的认识就是 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中产生和发展的。 19. 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相比较,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有两个缺陷,一个是缺乏辩证法观点,别一个缺乏实践的观点。 20. 辩证唯物主义是旧唯物主义的发展和超越,它把实践观引进到认识论中来。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21. 人的认识就是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这样一个不断反复、无限发展的过程。 22.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它是对事物的各个片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是具休的、丰富的、生动的;然而,它是表面的、个别的、不深刻的,感性认识分为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23. 感性认识是对事物表面的、直接的、具休的,个别特性的反映,是具体的、丰富的、生动的;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全体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是抽象的、间接的、相对稳定的。感性的两个特点:形象的和直接的 24.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它是对事物的各个片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是具体的、丰富的、生动的;然而,它是表面的、个别的、不深刻的。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它是对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的反映,是抽象的、间接的、相对稳定的;理性认识是深刻的,它反映的是事物的全体和本质。 25. 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感性认识分为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26. 在哲学史上,经验论者片面强调感性经验的重要性,认为只有感性经验才是可靠的,而抽象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唯理论者则走向另一个极端,认为感性经验是靠不住的。 27. 在实际工作中,经验论和唯理论是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认识论根源。经验主义夸大个别的、局部的经验的作用,把它当做普遍真理,到处搬用,否认科学理论的指导意义。 28.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它是对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的反映,是抽象的、间接的、相对稳定的。 29. 人们在实践中,最先是通过各种感觉器官同认识对象发生直接的接触,产生感性认识。由于实践的继续,感性认识积累多了,就会由量变发展到质变,出现认识的飞跃,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30. 感性认识分为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感觉是在实践中反映客观事物的开始,是对认识对象最直接的反映。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它是对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的反映,是抽象的,间接的、相对稳定的;理性认识是深刻的,它反映的是事物的全体和本质。 31. 认识过程包括两次飞跃,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从理性认识到实践,即用理性认识去指导实践,并接受实践的检验,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 32.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认为,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至此认识运动并未完结,这只是认识运动的一半,还有非常重要的另一半没有完成,这就是要把前一阶段获得的理论用于指导实践,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也就是说,还要实现由理性认识向实践的飞跃。 33. 一个正确的认识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整个人类的认识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 34. 毛泽东指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高一级的程度。”人的认识运动是螺旋式的上升运动。这就是认识运动发展的总规律。毛泽东的这句话体现了唯物主义辩证法。 35. 毛泽东指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高一级的程度。”这里讲的循环不是封闭式的循环,人的认识运动既不是简单的循环,也不是直线式的前进,而是螺旋式的上升运动。这就是认识运动发展的总规律。 36. 在实践中,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有两种情形:一种是主体正确地反映了客体,一种是主体歪曲地反映了客体。正确地反映客体的认识就是真理,歪曲地反映客体的认识就是谬误。这也正是真理和谬误的区别。 37.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真理和谬误不仅相互依存,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38. 真理的客观性有两个含义:其一,是指任何真理都包含不依赖于主体、不依赖于人类的客观内容,就是说,真理的客观性就是承认认识的内容来自客观实际又符合客观实际。其二,真理的客观性是指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实践,实践是一种感性的物质活动,实践的主体、客体、手段、结果都是客观实在,都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39. 马克思义认认为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40. 唯心主义哲学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否认人的认识是对客观物质世界反映,把人的认识说成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或主观自生的,否认客观真理。 41. 承认真理的客观性,这是在真理问题上坚持了唯物论。 42. 识记的内容 43. 由于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因而具有客观性。任何真理都包含不依赖于主体、不依赖于人类的客观内容,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必须服从真理,真理对人们具有巨大折服力,真理的力理是不可抗拒的。 44. 人的认识是由一个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的过程,每一个真理性认识都是这个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真理的发展过程就是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 45. 真理的相对性有两个含义:(1)从广度上看,任何真理只能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的某些方面的正确认识,这种真理性的认识在广度上是有限的,是受条件制约的,它需要进一步扩展。(2)从深度上看,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一定程度、一定层次近似正确的反映,认识有待于深化。 46. 正因为马克思主义真理具体绝对性,所经我们必须坚持它并以它作为我们的指导思想;又因为它具有相对性,所以我们又必须在实践中丰富它、发展它。即坚持又发展,才是对待马克思义的正确态度。 47.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途径。 48. 唯心主义在真理标准问题上的观点,熟记 49. 实用主义哲学主张“有用即真理”的观点。美国哲学家詹姆斯说:凡是利于我们的工作,并使我们得到效果的东西就是真理,这也是真理的唯一标准。我国的实用主义哲学家胡适也主张这种观点。 50. 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这主要是因为实践是人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它能将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联系起来加以对照,来确定认识与认识对象是否相一致、相符合,从而使认识得到检验。 51.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是从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中把握人类的活动的。 52. 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是坚持了检验标准的客观性,也就是在真理标准问题 上坚持了唯物论。然而,这个标准既是确定的、绝对的,又是不确定的、相对的,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这就是在真理标准问题上坚持了辩证法。 53. 同52 54. 同52 55. 实践标准的相对性、不确定性,灵活掌握 56. 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实践标准,实践是人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它能把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联系起来加以对照,来确定认识与认识对象是否相一致、相符合,从而使认识得到检验。 57. 真理具有指导实践的功能。真理的价值突出地表现为它具有指导实践的功能。 58. 真理的价值具体表现在它的功能上。真理具有强大的激励功能。它能满足人们追求真理的需要,能提高人的精神境界,给人以善和美的享受,给人以力量和鼓舞,这是真理自身价值的重要体现。 59.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主要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的改造世界。马克思曾提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60. 认识的目的全在于运用。 61.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路线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表现。 62. 《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邓小平曾把这一思想路线简要地概括为:“实事求是”四个大字,所以,通常也把党的思想路线称为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由于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是内在地联系在一起的,所以我们也把党的思想路线叫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63. “实事求是”这四个大字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它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原则。 64. 党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的哲学理论基础是认识辩证运动过程的原理。 简答题 1、 简述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答:(1)社会实践不断提出新的需要、新的研究课题,推动认识的发展。 (2)社会实践为认识不断提供新的经验和新的观察、研究的物质手段。 (3)社会实践推动人的思维能力的发展。 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人的认识能力的提高。 2、 简述认识主体的特点。 答:(1)人作为认识主体具有自然的物质基础。 (2) 认识主体不仅具有自然的物质基础,而且具有社会性。 (3) 认识主体具有能动性,这是认识主体的突出特点。 3、 简述认识客体的含义、构成和性质。 答:(1)认识客体的含义:认识客体是指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2)认识客体的构成:认识客体由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构成。 (3)认识客体的性质: 4、 简述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辩证关系。 答:认识的主体和客体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它们之间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具体来说,它们的关系表现如下: (1) 主体和客体的实践关系。它是指主体与客体之间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主体作用于客体,就是对客体的改造,也就是实践。 (2) 主体和客体的认识关系。它是指主体与客体之间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 (3) 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主体对客体具有改造和认识作用,这是主体能动性的表现;然而这种能动性受到客体的制约。 5、 简述唯物论的反映论与唯心论的认识论的对立。 答:(1)唯物论的反映论是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唯心论的认识论是从感觉和思想到物的认识路线,这是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 (2)唯物主义从存在第一性、思维第二性的基本原则出发,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认为人的认识归根到底是从外部世界得来的。 (3)唯心主义从思维第一性、存在第二性的原则出发,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主张人的认识是先于经验而获得的,或者认为认识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或者认为认识是人主观自生的。总之,都认为人的认识与外部世界没有关系。 6、 简述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答:(1)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是由对思维能不能认识存在、能不能正确认识现实世界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而划分出来的。 (2)唯物主义哲学都是可知论,认为人的思维能认识和正确认识现实世界,即认为现实世界是可知的。有些唯心主义哲学家,如黑格尔,也是可知论者,他认为客观世界是绝对精神的产物,精神认识世界就是精神认识自己和自己的产物。 (3)不可知论是指那些认为世界不可认识或不能彻底认识的认识论。 (4)马克思主义把实践观引入认识论,认为人在实践中能够认识、并能正确认识客观世界,实践的观点彻底驳倒了不可知论和哲学上的其他一切怪论。 7、 简述欧洲近代哲学中两位典型代表人物及其基本观点。 答:在欧洲近代哲学中有两位典型代表人物。一位是英国的休谟,他认为人能知道的只是自己的感觉经验,而这种感觉经验同外部世界的关系,即这种感觉经验是不是对外部世界的反映,人是无法知道的。这就是说,外部世界本身是否存在、是否可以认识,我们是无法知道的。另一位是德国哲学家康德。康德并不否认外部世界的存在,也不否认感觉是从外部世界得来的;但他认为人们所能认识的只是客观世界的外在现象,至于现象背后的本质人的认识是无法达到的。他把事物的本质叫做“自在之物”,自在之物的现象可以引起人的感觉,由于在现象与本质之间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所以,认识无法达到事物的本质,即无法达到”自在之物 8、 简述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答:感性认识分为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感觉是在实践中反映客观事物的开始,是对认识对象最直接的反映。感觉是人脑通过人的感觉器官眼、耳、鼻、舌、身直接反映事物个别特性的认识,例如通过视觉反映事物的颜色,通过味觉反映事物的味道等。 知觉是比感觉高一级的反映形式,它是感觉的综合,是把各种感觉集中在一起并把它们组合起来,形成对对象各方面外部特性的整体认识。例如通过把红的颜色、圆的形状、甜的滋味等感觉的综合和组合,获得对苹果的知觉。知觉高于感觉,但它仍然属于对事物外部联系的反映。 表象是事物感性形象在大脑中的再现,是指曾经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引起感觉的事物在离开人的感官以后,它的感性形象在人的大脑中重新浮现,例如我们头脑中再现的雅典奥运会中国女排勇夺冠军的场景。表象是在感觉和知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对感觉和知觉的重新组合,比感觉和知觉更高级,因为它是对象不在眼前而产生的对该对象回忆的认识。 9、 简述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答: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 概念是对事物本质、全体的反映,它包含同类事物共同的、一般的特性。概念是理性认识的细胞,有了概念就可以进行判断和推理。判断是概念的展开,是一种利用概念对事物做出某种判定的认识形式,这种判定反映了事物内部各要素和事物之间的内部联系和关系,事物的性质是在联系和关系中表现出来的,所以,判断也是对事物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认识。推理是从事物的联系和关系中由已知合乎规律地推出未知的认识形式,它由判断所构成,是人们获得新知识的重要手段。 10、简述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需具备的条件。 答: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需要具备两个条件:(1)感性材料必须十分丰富而不是零碎不全,必须合于实际而不是错觉,人们是无法根据零碎不全与不符合实际的感性材料造出正确的概念和理论来的。 (2)必须有正确的思维方法。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必须借助于思维才能实现,也就是说,必须通过思维的加工,才能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11、简要 说明 关于失联党员情况说明岗位说明总经理岗位说明书会计岗位说明书行政主管岗位说明书 一个正确的认识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答:(1)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是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 (2)从客体方面来看: (3)从认识主体方面来看,人的认识受到主体的生理因素、知识水平、生活经验、认识能力及其立场、观点、方法的限制。 12、简要说明整个人类的认识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 答:(1)认识的有限性是指每个时代的人每一次具体的认识是有限的,认识的无限性是指整个人类无止境的世代更替的认识是无限的。 (2)认识的有限性和无限性是辩证统一的。整个人类认识的无限性,存在于每个时代的人的认识的有限性中,并通过无数有限性的认识而得以实现。 (3)认识的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矛盾,只有在无限的前进过程中,在至少对我们来说实际上是无止境的世代更迭中才能得到解决。 13、简述真理与谬误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 答:(1)在实践中,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有两种情形:一种是主体正确地反映了客体,一种是主体歪曲地反映了客体。正确地反映客体的认识就是真理,歪曲地反映客体的认识就是谬误。真理与谬误是认识运动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 (2)真理与谬误的对立表现在二者的相互排斥、相互否定上。二者的相互排斥是指在一定范围内真理与谬误的区分具有绝对意义:是真理就不能是谬误,是谬误就不能是真理,真理与谬误不能混淆。真理与谬误的相互否定是指,否定了真理必然导致谬误,否定谬误才可能达到真理。 (3)真理与谬误的统一表现为它们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真理与谬误相互依存,是说真理与谬误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真理与谬误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14、简述真理及其客观性的含义。 答:(1)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或:真理是主体对客体及其本质的正确反映。) (2)真理的客观性的含义是:任何真理中都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15、简述逻辑证明在认识和探索真理中的作用。 答:逻辑证明是指用已有的真理性认识作为前提,通过合乎逻辑规则的推理,去证实(或证伪)另一种认识。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逻辑证明是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它为人们认识和证明真理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即使在实践检验真理的过程中,逻辑证明也是不可少的。不能把一种认识、一种科学假设、一个重大的理论(包括计划、方案)贸然直接付诸实践,在付诸实践之前,常常先要经过逻辑证明对之进行筛选,对被逻辑证明已经证伪的认识、假设和理论,就不要付诸实践,这样可以减少损失。但逻辑证明的这种作用并不表明它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更不能用逻辑证明取代实践标准。 16、简述毛泽东对“实事求是”所作的解释。 答:毛泽东在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对“实事求是”作了新的解释,赋予了它新的含义。他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务,‘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毛泽东的这个解释包含两个基本含义:一是从认识论角度讲,认识要从实际、事实出发,在认识中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要善于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即规律性;二是从行动、实践角度讲,同样要从实际、实事出发,发挥人的能动性,把通过探索和研究而掌握的客观规律用于指导实践,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1.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资条件的总和,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资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 2. 同上 3. 人类生存既然依赖地理环境,地理环境就必然影响社会的发展。地理环境通过对生产的影响,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 4. 地理环境通过对生产的影响,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地理环境影响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和生产部门的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不同国家经济发展的特点,制约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潜力和前景。 5. 人口因素虽然对社会发展具有制约和影响作用,有时甚至起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它不是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因为它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而且它受到物质生产的制约,物质生产从根本上决定了人口生产的发展方向和基本趋势,每一种生产方式下都有与其相适应的人口规律。 6. 生产方式是人类借以向自然界谋取必须的生活资料的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是特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7. 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它具有复杂而精微的结构,由诸多因素和层次构成。从反映社会存在的程度和特点来看,社会意识包括社会心理和思想体系;各种思想体系由于对经济基础的关系不同和反映社会存在的方式不同,可以分为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两类。 8. 从社会意识主体的范围来看,社会意识可以分为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 9. 生产方式是人类借以向自然界谋取必须的生活资料的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是特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10. 生产活动是形成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生产活动不仅创造了人类生存所必需的物质资料,而且创造了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在生产关系的基础上,又形成了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和思想关系等其他社会关系,从而形成了整个人类社会。 11. 属于意识形态范围的思想体系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特定的经济基础并为之服务,在阶级社会里具有一定的阶级性。属于非意识形态范围的思想体系不是特定经济基础的反映,其自身没有阶级性,可以一视同仁地为各个阶级和各种经济基础服务。因此,二者区别在于是否是对特定经济基础的反映。 12. 属于意识形态范围的思想体系,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宗教、艺术、哲学和绝大部分社会科学,它们反映特定的经济基础并为之服务,包括自然科学、语言学、逻辑学等,它们不是特定经济基础的反映。 13. 社会心理是社会意识地低级层次,它是特定阶级、民族、社会集团或个人,在日常生活和交往中自发形成的、不定型、不系统的社会意识,表现在人们的情感、情绪、愿望、要求、风俗、习惯、传统、自发倾向和社会风气等等之中。思想体系是社会意识地高级层次,亦称社会意识形式,它以相对稳定的形式反映社会存在,具有抽象化、系统化的特性。 14. 群体意识是指各种社会群体的意识,其内容是群体的自我意识和群体对其所处社会关系的反映的对象意识。 15.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是指社会意识这种精神力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作用与社会存在,转化为物质力量,影响社会发展的进程。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反作用,必须通过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 16. 意识形态范围的思想体系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宗教、艺术、哲学和绝大部分社会科学。非意识形态范围的思想体系包括自然科学、语言学、逻辑学等。 17. 生产力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生产力的要素或成分,按照一定的比例和形式结合起来,形成生产力的整体功能,就构成生产力系统。 18. 生产力系统中独立的实体性因素是以物质实体形式相对独立存在的因素,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其中,劳动者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劳动资料亦称劳动手段;劳动对象是劳动过程中被加工的东西。 19. 现代生产力系统独立的实体性要素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生产工具是劳动资料的主要内容,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劳动工具的状况) 20.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地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21. 凡是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属于历史唯心主义。 22. 劳动对象是劳动过程中被加工的东西。劳动对象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天然存在的劳动对象,如矿藏、原始森林、江河湖海里非人工养的鱼、空气等等;另一类是经过劳动加工的拉动对象,如做衣服用的布、织布用的棉纱、纺纱用的棉花、炼油厂用的原油、炼钢用的铁,等等。经过劳动加工的劳动对象叫原料。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合称生产资料。 23. 生产工具是劳动资料的主要内容,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此外劳动资料还包括生产的运输设备、灌溉设备、仓储设备、包装设备、劳动对象的容器等。在现代化生产中,生产的动力系统、自动控制系统和信息传递系统,在劳动资料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不属于劳动资料的是地下各种矿) 24. 现代生产力系统中的准备性因素,主要指教育。 25. 现代生产力系统的渗透性因素,主要指自然科学。 26. 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经济关系。它包括三项内容:、(1)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2)人们 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包括交换)(3)产品的分配方式。这三项内容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生产关系体系,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起着决定作用,它是整个生产关系的基础。 27. 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经济关系。它包括三项内容:(1)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2)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包括交换);(3)产品的分配方式。 28.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这三项内容构成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这是人类社会发展最基本、最普遍的规律。 29. 同28 30. 同28(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根本标志在于它是:社会化的大生产还是个体小生产) 31. 经济基础额是指一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个方面的总和,即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各个不同的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成品分配方式三个方面的总和。 32. 正确理解和运用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对于我国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题、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就是以这一规律为理论依据的。 33. 经济基础和生产关系是两个术语,但内容相同。相对于生产力而言,叫生产关系;相对于上层建筑而言,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叫经济基础。 34. 上层建筑可分为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两个部分。其中,政治上层建筑亦称实体性上层建筑,指政治法律制度以及军队、警察、法院、监狱、政府机关等设施,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一套组织。观念上层建筑又称思想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艺术、道德、宗教、哲学等各种服务于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 35. 上层建筑师与经济基础相对应的范畴,指社会的政治、法律、艺术、道德、宗教、哲学等意识形态以及与这些意识形态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的总和,分为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两个部分。在上层建筑各种因素中,政治居于主导地位。 36.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和上层建筑的性质。任何上层建筑都不是凭空建立起来的,而是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产生的。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的物质根源,上层建筑是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产生的。 37. 人类社会有三个基本层次: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构成一对矛盾,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作为社会的经济基础,又和上层建筑构成一对矛盾。(不包括生产资料) 38. 上层建筑分为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两个部分。政治上层建筑亦称实体性上层建筑,指政治法律制度以及军队、警察、法院、监狱、政府机关等设施,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一套组织。观念上层建筑又称思想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艺术、道德、宗教、哲学等各种服务于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 39.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和上层建筑的性质,任何上层建筑都不是凭空建立起来的,而是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产生的。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的物质根源,上层建筑是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产生的。一定的上层建筑,是一定经济基础的反映和表现,所以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必然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与之相适应。 40. 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 41. 人类社会是一个内容丰富、结构复杂的巨系统。我们可以根据研究问题的不同需要,运用不同标准划分社会形态。最基本的划分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经济社会形态划分法,另一种是技术社会形态划分法。 42. 经济社会形态中的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法是根据生产关系的不同性质划分社会形态,即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它的第一阶段。) 43. 三种社会形态划分法和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法,都是马克思提出来的,它们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侧面说明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和社会发展阶段的划分,共同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44. 马克思根据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的发展状况,把人类历史划分为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三种依次更替的社会形态。这三种社会形态是分别由历史上存在的三种宏观的经济运行形式,即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产品经济决定的。 45. 技术社会形态就是以生产力和技术发展水平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产业结构为标准划分的社会形态。人类历史的技术社会形态列为:渔猎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 46. 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这是一种(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47. 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是指历史决定论,社会历史发展的选择性是指主体选择的作用。 48. 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是指历史决定论,社会历史发展的选择性是指主体选择的作用。承认历史决定论和承认主体选择的作用是一致的,这属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49.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50. 社会基本矛盾是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51. 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它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会永远存在下去。阶级是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52. 阶级是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到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有了一定的发展,出现了剩余产品,劳动力有了价值,为阶级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社会分工以及随之而来的产品交换,出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使阶级产生的可能变为现实。 53. 阶级首先是一个经济范畴,是一些经济集团、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是经济标准,不能用政治标准和思想标准划分阶级。 54. 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这个阶级定义表明,阶级首先是一个经济范畴,是一些经济集团,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是经济标准,不能用政治标准和思想标准划分阶级。 55.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最明显地表现在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中。(2)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还表现在同一个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 56. 阶级斗争是指各对抗阶级之间的斗争,其中包括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斗争,如奴隶主和奴隶、地主和农民、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斗争;也包括上升时期的剥削阶级和腐朽没落的剥削阶级之间的斗争。如奴隶社会末期和封建社会初期新兴封建主阶级反对没落奴隶主阶级的斗争。在同一社会形态中存在的两个被剥削的劳动阶级(如农民阶级和工人阶级)之间也有差别、有矛盾,但它们之间矛盾的解决,一般不取阶级斗争的形式。 57. 阶级的定义表明,阶级首先是一个经济范畴,是一些经济集团,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是经济标准,不能用政治标准和思想标准划分阶级。 58. 同一阶级内部不同阶层和社会集团之间的政权更替(如中国封建社会的改朝换代),反动阶级对革命政权的篡夺(复辟),都不能算社会革命。只有进步的革命的阶级反对反动统治阶级的国家政权的斗争,才是社会革命。(先进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国家政权的斗争) 59. 社会革命是社会基本矛盾的必然产物。社会革命的最深刻的根源,就在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以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60. 从历史上看,暴力革命是社会革命的基本形式。这是由国家的本质决定的。 61. 社会革命是在一定社会制度下,未来解放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的某些部分或环节,是该社会制度得到持续存在于发展或自我完善,而对社会体制进行的改善与革新。因此,社会改革的实质是社会体制的改善与革新。 62. 社会改革是在一定社会制度下,未来解决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的某些部分或环节,使该社会制度得到持续存在于发展或自我完善,而对社会体制进行的改善与革新。社会革命是人类社会的根本质变。 63. 社会改革的普遍性是指社会改革不仅仅存在于社会主义社会中,而且存在于有史以来的各种社会制度中。 64.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这一论断表明社会改革与社会革命(都是要解决社会基本矛盾)。 65. 我国的改革之所以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是由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它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 66. 当前中国的改革和发展、稳定相统一的过程。改革、发展、稳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个重要支点。稳定是前提;改革是动力’发展是关键。 67.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自然属于和社会属性两种属性。人的本质不是由人的自然属性决定的,而是由人的社会属性决定的。 68. 劳动是人的本质这一界定,只涉及人与动物的区别,尚未涉及不同时代的人和同一时代处于不同社会地位的人的本质的区别。 69.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对人的本质的界定,讲的不是人与动物的区别,而是人与人之间的区别,既包括不同时代的人之间的区别,又包含同一时代处于不同社会地位的人之间的区别。 70. 人区别于动物根本标注和特征,是能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从事生产劳动,以获取自己所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 71. 历史唯物主义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的基本原理出发,认为人类历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是物质生产的承担者劳动群众的历史,于是得出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结论。 72. 是广大人民群众还是个别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创造者,即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在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上,存在着根本分歧。 73. 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历史唯心主义关于英雄创造历史的观点一直占据统治地位。历史唯心主义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出发,片面夸大极少数英雄人物及其思想、意志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认为历史是由英雄豪杰、帝王将相、立法者、思想家创造的,否认广大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这种观点是根本错误的。 74. 人民群众之所以成为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从根本上说来,在于他们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最伟大的物质力量。 75. 是广大人民群众还是个别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创造者,即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在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上,存在着根本分歧。(群众史观和英雄史观) 76. 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但人民群众却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受既定的历史条件的制约。 77. 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 78. 无产阶级政党及其成员,要把向人民群众负责作为自己言行的最高准则,要为人民群众的利益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把对党的领导机关负责和对人民群众负责统一起来,坚决反对置人民群众的利益与不顾、对人民群众的疾苦漠不关心的官僚主义和对群众敷衍塞责、不负责任地工作作风。 79. 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观点是群众观点,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3)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4)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80. “一切依靠群众 ”是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 81. 群众路线是贯穿于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和组织路线之中的根本的工作路线,它是我们党一切工作中克敌制胜的法宝。 82. 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决定了群众路线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是“一切为了群众”;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是“一切依靠群众”。 83.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方法,也是群众路线的基本工作方法。 84.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下,坚持党的作风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推进党的建设,其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 简答题 1、 简述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答: (1)地理环境通过对生产的影响,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地理环境影响劳动生 产率的高低和生产部门的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不同国家经济发展的特 点,制约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潜力和前景。 (2) 地理环境还可以通过对军事、政治的影响,在一定 程度上制约不同国家社 会的发展。如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特点,对于抗日战争坚持持久战、 取得最后胜利具有重要意义。 (3)地理环境虽然对社会发展起制约和影响作用,但对社会发展不起主要的决定 作用。这是因为地理环境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形态的更替,地理环 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受社会因素,主要受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制约。 2、简述人类对地理环境的依赖表现。 答:地理环境是人们的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人类生存依赖着地理环境。这种依赖 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场所。离开适合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人类便无法生存。 到目前为止,地球仍然是我们所知道的适合人类生存的唯一场所。因此,我们 必须十分爱惜、妥善保护、合理利用我们所处的地理环境。 (2)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生活资料和生产建设的资源。 3、简述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答:人口因素是社会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对社会发展起着制约和影响作用。 (1) 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前提。 (2) 人口状况能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与物质生产相适应的人口状况,最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发展。 (3) 人口因素不是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因为它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而且它受物质生产的制约,每一种生产方式下都有与其相适应的人口规律。 4、简述生产方式含义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答:含义:生产方式是人类借以向自然界谋取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方式,是特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1)生产方式或生产活动,是人类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根本动力和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2)生产方式或生产活动是人类和人类社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3)生产活动是形成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4)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 5、简述社会意识依赖于社会存在的表现。 答:(1) 社会意识地内容来源于社会存在。 (2)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 (3)社会意识受反映者(意识主体)的立场、观点、方法的影响和制约,而反映者的立场、观点、方法是由人们在社会存在中的地位决定的。 6、简述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地关系。 答:(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所谓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指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依赖于社会存在。 (2)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是指社会意识这种精神力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转化为物质力量,影响社会发展的进程。 3) 社会意识地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地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在反映社会存在、被社会存在所 决定的同时,还具有自身的能动性和独特的发展规律,它的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并不总是保持着一致和平衡。 (4)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地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7、简述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含义及其表现。 答:(1)社会意识地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在反映社会存在、被社会存在所决定的同时, 还具有自身的能动性和独特的发展规律,它的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并不总是保持 着一致和平衡。 (2)社会意识地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发展的非完全同步性; 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或称能动性。 8、为什么说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地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答:(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这对范畴是高度概括、高度抽象的范畴,是任何一种历史观 都无法回避的首要问题。 (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地关系问题,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标 准。 (3)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地关系问题,也是人们在实践中的重大问题。 9、简述现代化生产力系统包括的因素。 答:现代化生产力系统包括四类要素: (1) 独立的实体性因素。这个以物质实体形式相对独立存在的因素,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2) 运筹性的综合因素,包括分工协作、经济管理、预测决策等 (3) 渗透性因素,主要指自然科学。自然科学在应用于现实的生产过程之前,并不形成新现实的生产力,只有把它应用于现实的生产过程之中,渗透到生产力的其它各类因素中去,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4) 准备性因素,主要指教育。教育本质上属于上层建筑,它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但教育可以通过培养人才,为生产力的继承和发展做准备,因此把它称为生产力系统中的准备性因素。 10、简述生产关系包括的内容。 答: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经济关系。 它包括三项内容: (1)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2)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包括交换); (3)产品的分配方式。 11、简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的过程。 答: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生产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情况。在一种生产关系产生和确立起来后的一段时间内,它与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是基本适合的,促进生产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虽然这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也有矛盾,但却不会引起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而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原来的生产关系逐渐变得陈旧,它与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变为基本不适合,从而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时,就要求变革旧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而新的生产关系一旦产生和确立起来,就又出现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之间在新的基础上的基本适合,开始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新的矛盾运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性质与发展要求之间这种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础上的基本适合,是一个川流不息、万古常新的循环过程,每一次这样的循环,都把人类社会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 12、简述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的关系。 答:政治上层建筑与观念上层建筑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 作用、相互转化。 (1)观念上层建筑决定政治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是在一定的思想理论指导下 建立起来的,是统治阶级的有意识地行动的产物,它随观念上层建筑的变化 而变化。 (2)政治上层建筑一旦形成,又会成为一种强大的,既成的物质力量,反过来 影响观念上层建筑。 (3)在上层建筑各种因素中,政治居于主导地位;在阶级社会里,国家政权和领 导国家政权的政党是上层建筑的主要组成部分。 13、简述三种社会形态划分法与五种社会 形态划分法的关系。 答:三种社会形态划分法和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法,都是马克思提出来的,它们各自从 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侧面说明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和社会发展阶段的划分,共 同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二者在马克思主义体系中的作用是互补的, 而不是互相排斥的,而且这两种划分法本质上是统一的。人的依赖性社会或自然经 济社会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三种社会形态;物的依赖性社会或商 品经济社会在马克思、恩格斯那里指的就是资本主义社会,中国 的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也属于商品经济社会;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或产品经济社会,则指的是未来 的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我们既不能只讲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法、不讲三 种社会形态划分法,也不能用三种社会形态划分法否定或取代五种社会形态划分 法。 14、简述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含义。 答:(1)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是指处于同一社会形态的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历史 发展具有的共同性、普遍性,即具有大致相同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大致相同的 生产关系体系,大致相同的上层建筑。 (2)社会形态发展的多样性,是指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具有不同的特点, 在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上都有自己民族的特色,各国的历史可以说是千差 万别的。 15、简述马克思对阶级斗争学说的贡献。 答:马克思曾说,他对阶级斗争学说的新贡献有如下几点:“(1)积极的存在仅仅同生 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2)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3)这个 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产阶级社会的过渡。” 16、简述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答: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它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这主 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最明显地表现在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中。在阶 级社会里,当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发展、上层建筑阻碍经济基础变革时,必然 引起革命阶级和反动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尖锐化,直至爆发以推翻旧政权、建 立新政权为目标的政治革命,而政治革命一旦成功,就实现了社会形态的更替, 把人类社会从一个较低的社会形态推进到一个较高的社会形态。 (2)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还表现在同一个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在以生 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社会里,剥削阶级处于它的本性,总是残酷地剥削和 压迫劳动群众,无偿地占有他们的剩余劳动,有时甚至侵吞他们的必要劳动。在 这种情况下,被剥削阶级只有起来进行反抗,才能迫使剥削阶级做些让步、减轻 一点剥削程度,以保证社会再生产正常进行,从而推动社会在各种不同程度上向 前发展。 17、简述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答:(1)社会革命是阶级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决定性手段。 (2)人民群众在革命时期能发挥出创造历史的巨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革命阶级在革命斗争中受到锻炼和改造,成为建设新社会的基础。 18、简述社会革命的类型。 答:社会革命有多种类型。主要有:新兴封建主阶级推翻没落奴隶主阶级的革命;新兴资产阶级推翻没落封建主阶级的革命;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革命;在奴隶社会,奴隶反对奴隶主阶级的革命;在封建社会,农民反对地主阶级的革命;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进行的民族民主革命;等等。 19、 简述社会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答:(1)社会改革可以巩固新生的社会制度或使原有的社会制度持续存在并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 (2)在社会主义社会以前,社会改革为新社会制度的诞生作量变和部分质变的准备。 (3)社会改革具有在一定程度上破除旧思想、旧观念、就风俗、旧习惯,树立新思想、新观念、新风俗、新习惯,提高精神文明水平的作用。 20、简要说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答:(1)“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这一对人的本质的界定,讲的不是人与动物的区别,而是人与人之间的区别,既包括不同时代的人之间的区别,又包括统一时代处于不同社会地位的人之间的区别。所以,它讲的不是一切人所有的共同本质,而是不同的人所具有的不同的本质,即人的具体本质。 (2)由于人的具体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即它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所以它就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的;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不是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发生相应变化的;在阶级社会里不是超阶级的,而是有阶级性的。 21、简述人与社会的关系。 答:人与社会紧密相联、不可分割,社会是人的社会,人生活在社会之中。人与社会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主要表象在以下几个方面:(1)人的出现与社会的产生是一致的。 (2)人的活动与社会结构及其发展变化是一致的。(3)社会的本质和人的本质是一致的,这种一致的基础是实践。(4)个人的解放与社会的解放是一致的。 22、如何理解人民群众范畴?简述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 答:(1)人民群众范畴既有量的规定性,指社会成员的大多数,又有质的的规定性,指一切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社会力量。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国家或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容。 (2)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23、简述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 答: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人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因而都属于人民群众的范畴。 24、简述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 答:(1)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 (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 (3)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 (4)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25、简述杰出人物在历史中的作用。 答:(1)他们在革命和建设事业中,起着倡导者和发起人的作用。 (2)他们在斗争中起着核心和中流砥柱的作用。 (3)他们的一些主张和改革措施,也对社会发展起某些促进和推动作用。 (4)杰出的科学家、思想家、理论家、教育家、文学艺术家等的创造性活动及其成果,对于人类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水平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有力地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1. 商品生产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的生产活动,商品交换是商品的相互让渡或以货币为媒介的买卖,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为内容,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就是商品经济。因此,商品经济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称。 2. 资本主义经济是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商品是资本主义的经济细胞。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关系,需从分析商品和商品经济开始。 3. 商品经济是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为内容,直接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多以商品经济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称。 4. 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存在需要两个基本经济条件。第一个条件是社会分工的产生和存在;第二个条件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这也是决定性的条件。 5. 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存在需要两个基本经济条件:(1)社会分工的产生和存在;(2)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其中,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一般条件和基础。 6. 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商品经济在社会经济中只处于从属的地位。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经济成为占统治的、最普遍的经济形式。 7.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一种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物品的有用性。它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由物品的物理、化学、生物等特性所决定的,它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不是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8. 价值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它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9. 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或两种属性,但具有使用价值的物品并不一定就是商品,有用物品要成为商品,必须是通过市场交换满足他人需要的物品。(为交换而生产的有用物品) 10. 有使用价值但没有价值的物品,也不是商品,价值是商品的最本质因素。 11. 在商品生产过程中,只有活劳动才能创造出新的价值。活劳动就是指在生产商品过程中劳动者所消耗的抽象劳动。 12. 马克思的科学劳动价值论的核心就在于揭示了在商品生产过程中价值的创造是由活劳动实现的,价值的唯一源泉是活劳动,即活的抽象劳动。 13. 商品的价值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也就是抽象劳动的凝结。抽象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实体。所以,生产商品的抽象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价值。即形成商品价值的抽象劳动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14.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商品生产者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具体劳动是生产商品劳动的自然属性,其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15.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由两个条件所决定,即生产的客观标准条件和生产的主观标准条件。生产的客观标准条件也即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也就是现时某一生产部门中大多数同类商品的生产所使用的生产资料条件,以及所达到的技术装备水平。 16. 商品生产者生产单位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少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即商品的个别价值小于社会价值,但仍能按其社会价值进行交换,该商品生产者也就可以获得较多盈利,并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17. 商品的社会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商品价值量;而商品的个别价值是由各个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所形成的价值量。 18. 简单劳动是指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一般劳动者都能从事的劳动。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即以此为尺度。 19. 劳动生产率通过由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或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表示。劳动生产率越高,一定时间内所生产的产品数量就越多,但所形成的价值总量却不变,从而平均到单位商品内的价值量就越少。 20.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而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这是商品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基本关系。 21.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而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22.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取决于该部门的平均劳动生产率,而不取决于个别企业的劳动生产率。 23. 简单劳动是指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一般劳动者都能从事的劳动。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 24. 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它体现着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25. 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是指在商品赊购赊销过程中,当到期偿还货款是货币所执行的还款职能,以及用于清偿债务,支付赋税、租金、工资 等所执行的职能。 26. 货币越出一国的范围,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的作用,这体现了货币的(世界货币职能) 27. 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在纷繁、复杂、多变的商品经济活动背后,是价值规律支配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运动,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 28. 随着商品供求关系的变化,价格有时高于价值,有时低于价值,但商品价格的变动归根到底受价值所制约,价格是以价值为基础的,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 29. 商品价格的变动归根到底受价值所制约,价格是以价值为基础的。构成商品价格基础的是价值。 30. 作为货币的货币,只是在商品交换过程中起着媒介的作用,不会发生价值的增殖。而作为资本的货币,是由资本家先用货币购买一定数量的商品,然后再将商品卖出,换回更多的货币,实现了价值的增殖。这个增殖额就是剩余价值。所以,资本就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可见,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和作为资本的货币的本质区别在于能否带来剩余价值。 31. 产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制度取得完全胜利和最终确立。 32. 劳动力的价值决定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它包括历史和道德的因素。 33.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劳动力成为商品。 34.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劳动力成为商品。劳动力是能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价值的商品,只有在流通领域购买到劳动力,才可能实现货币转化为资本。 35.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本家在购买了劳动力之后,就离开流通领域,进入生产过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36. 不变资本是指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在生产过程中不发生价值量的变化的资本。 37. 剩余价值是可变资本产生的,为准确地表明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应该用剩余价值同可变资本相比,即剩余价值率。 38. 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即为剩余价值率。用M/表示剩余价值率,则M/=M/U。 39. 资本在生产过程中的存在形式有两种,即生产资料形式和劳动力形式。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可以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40. 剩余价值率就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雇佣工人的工作日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两部分,剩余价值率因而也可以用另一种形式表示,即剩余劳动时间和必要劳动时间的比率。 41. 在雇佣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绝对剩余价值。 42. 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条件。 43. 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是剩余价值规律,剩余价值规律的内容,就是资本通过组织雇佣劳动进行生产,占有工人的剩余劳动,不断提高对雇佣劳动力的剥削程度来达到获取剩余价值的目的。 44. 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而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 45. 在物质形态上,资本是由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所构成,它们之间的比例是由生产技术水平所决定的。资本技术构成即是反映生产技术水平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 46. 在价值形态上,资本是由一定数量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构成的,他们之间的比例就是资本的价值构成。 47. 在资本积累过程中,资本家为了追求更多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和迫于竞争的外在压力,必然会不断改进企业的生产技术装备,以此来提高劳动生产率,结果使得在全部资本中,不变资本所占比重增大,可变资本所占比重缩小,从而导致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 48. 资本家用无偿占有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进行资本积累来增大资本的规模,以便继续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从而占有不断增大的资本来扩大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这就是资本积累的实质。 49. 资本的有机构成是指由资本技术构成所决定,并且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它可用公式C:V来表示。 50. 所谓相对过剩人口,是指劳动力的供给相对于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来说而过剩,并不是人口的绝对过剩。相对过剩人口是由资本主义制度所造成的。 51. 资本是在不断的循环周转运动中实现着价值的增殖,而这种能够发生价值增殖的资本是产业资本,它包括工业、农业、运输业等各个物质生产部门的资本。 52. 生产阶段是生产剩余价值的阶段,它在资本循环中起决定性作用。生产阶段是由生产资本转化为商品资本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上,资本不仅发生了形态上的变化,而且在数量上也发生了变化,实现了价值增殖。 53. 产业资本在其现实循环运动过程中,依次经过三个阶段,即购买阶段、生产阶段、销售阶段。其中,购买阶段为剩余价值的生产准备条件。(生产资本转化为商品资本) 54. 生产阶段是产业资本循环的第二阶段,它是生产剩余价值的阶段,在资本循环中是决定性的阶段,是由生产资本转化为商品资本的阶段。 55. 在产业资本循环的购买阶段,产业资本家为了从事生产生产经营活动,首先必须到市场上用货币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为剩余价值的生产准备条件。 56. 产业资本的全部循环运动依次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与这三个阶段相适应,产业资本依次采取三种不同的职能形式,即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57. 生产阶段是生产剩余价值的阶段,它在资本循环中是决定性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上,资本不仅发生看形态上的变化,而且资本在数量上也发生了变化,实现了价值增殖。 58. 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每个企业的资本,都在生产过程中独立地进行循环和周转运动,实现着价值的增殖。这种独立发挥资本职能的资本就是单个资本。 59. 与单个产业资本依次经历的三个阶段相适应,产业资本依次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 60. 产业资本依次经过三个阶段,采取三种职能形式,实现价值增殖,最后又回到原来出发点的全部运动过程,就是资本的循环。 61. 资本周转时间是影响资本周转速度快慢的因素之一。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包括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长短。 62. 产业资本家用于机器、工具、厂房、设备等劳动资料上的那部分生产资本即为固定资本。之所以称为固定资本是依据这部分资本价值周转方式是多次转移、多次收回的特点。(价值是逐渐转移的) 63. 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核心问题是分析(在社会总产品的各个构成部分是如何实现的。) 64. 社会总产品的构成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社会总产品从实物形态上按其最终用途区分为两大类,即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另一方面,社会总产品从价值形态上区分为三个构成部分,即不变资本价值(c)、可变资本价值(V)、剩余价值(M)。 65. 社会资本,又称为社会总资本,它是指相互联系、相互交错的各个单个资本的总和。 66. 社会总产品就是社会各个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通常是以年为单位)内所生产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 67. 由于加速资本周转,可以增加年剩余价值量和提高年剩余价值率,因而产业资本家从剥削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的目的出发,总是在生产经营中竭力加速其资本的周转速度。 68.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生产过剩危机。经济危机期间最根本的现象和典型特征是商品生产过剩。 69.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生产过剩危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实质上是 生产的相对过剩。 70. 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资本主义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当这个矛盾达到十分尖锐化的程度,就会引起经济危机的爆发。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 71. 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一般来说包括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四个阶段。 72. 经济危机并不能消除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而是通过经济危机使生产被迫进行调整,又能使这个矛盾得到暂时的、强制性的缓解。 73. 在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各种具体形式中,产业资本和产业利润是其他各种资本和剩余价值具体形式的基础。 74. 危机阶段是再生产周期的决定性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商品销售困难甚至被销毁,企业开工不足甚至倒闭,生产下降,工人大批失业,货币信用制度被破坏,整个社会经济生活陷于瘫痪和混乱,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 75. 剩余价值本来是由可变资本生产的,并不是由全部资本生产的,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但是。从资本主义经济的表面现象来看,剩余价值不仅表现为资本家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在资本家看来,他的全部预付资本都参加生产过程,都是获取剩余价值所必需的物质要素,所以,都是他获得剩余价值的源泉,这样,当剩余价值被看做全部预付资本产物时,剩余价值就取得了利润的形态。所以,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76. 利润率是剩余价值和预付总资本的比率,而剩余价值率只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因而利润率总是小于剩余价值率,它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程度。 77. 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它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因此,剩余价值与预付总资本的比率就是利润率。 78. 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它们在数量上是相同的。(两者相等) 79. 在不同的生产部门中,投入同等数量的资本,即使剩余价值率等其他条件相同,那些资本有机构成较高,或资本周转速度较慢的生产部门,在一定时间内获得的剩余价值较少,利润率就比较低。(低于社会平均水平) 80. 不同生产部门之间平均利润的形成,是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 81. 平均利润本质上全社会的剩余价值,在各个部门资本家之间的重新分配体现着整个资产阶级剥削整个工人阶级的经济关系。(全社会的剩余价值在各生产部门资本家之间重新分配的过程。) 82. 当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后,在各个生产部门投入等量资本都可获得等量利润,许多生产部门获得的平均利润与本部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在数量上也不相等了,因而利润在性质和数量上,都表现得与剩余价值不相同。 83. 商业利润是产业资本家让渡给商业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其来源是产业部门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84. 商业利润的多少,受平均利润率规律的支配,取决于产业资本家和商业资本家之间的竞争,通过这种竞争,最终在商业资本家和产业资本家之间形成了统一的平均利润率,商业资本家因而也获得平均利润。 85. 借贷资本家的产生,意味着资本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发生分离。借贷资本家拥有自己的货币资本的所有权,他将其货币资本贷给职能资本家使用时,职能资本家就获得这部分货币资本的使用权。因此,借贷资本家贷出货币时只让渡其使用权没有放弃所有权。 86. 借贷资本是从职能资本运动中的货币资本独立出来,并服务于职能资本的资本形式,它是为了取得利息而暂时贷给职能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 87. 借贷资本家将其资本贷给职能资本家使用时,职能资本家必须向借贷资本家支付利息。利息就是职能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而让给借贷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它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 88. 借贷资本的产生意味着资本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发生分离。 89. 职能资本家通过使用借到的货币资本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可以获得平均利润。但是,这个平均利润不能由职能资本家独占,而必须分割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借贷资本家获得的利息,另一部分是职能资本家获得的企业利润。 90. 农业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一部分以平均利润的形式由农业资本家占有,另一部分以地租形式由农业资本家缴纳给土地所有者。 91. 银行资本家向银行业投资,目的也在于获取利润,而且所获得的利润也应相当于平均利润,不过这个平均利润是相对于银行资本家的自有资本来说的,即银行资本家所获得的银行利润与其自有资本的比率,应相当于平均利润率。银行利润在数量上相当于银行资本家自有资本所获得的平均利润。(社会的平均利润率) 92.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就是资产阶级为实现其阶级专政而采取的统治方式和方法及各种相关制度的总和。它主要包括资本主义的国家制度、政党制度、选举制度、三权分立制度、民主制度等等,其中国家制度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 93. 资产阶级专政的实质是资产阶级凭借其所掌握的国家机器,包括政府、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对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实行强力统治。 94. 资本主义国家的国体是实行资产阶级专政‘资本主义国家的政体是指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权机构的构成形式。 95.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体是指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权机构的构成形式。因诸多因素的影响其政体不尽相同,主要包括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两种形式。 96. 议会在国家政权结构中处于主导地位,它既是立法机构,又是国家最高权力机构。此种制度即为议会君主制。 97. 君主立宪制是以君主(或国王、皇帝、天皇等) 为国家的世袭元首、其所掌握的国家最高权力受国家宪法所制约的政权组织形式。其类型可分为议会君主制和二元君主制两种。 98. 议会共和制又称内阁共和制,它是以议会为国家最高权力机构,政府由议会所产生。在议会共和制国家中,虽有由选举所产生的国家元首(总统),但国家元首一般只具有虚位而无实权,属于“虚位 元首”。 99. 介于议会制和总统制之间的一种政权组织形式即为半总统制,此种制度兼有二者的特征,法国是其典型。 100. 委员会制也即合议制,它由议会所产生的委员会集体行使最高行政权力。委员会对议会负责,实际上是议会的执行机构。目前只有瑞士等少数国家实行此种制度。 101. 目前实行两党制的典型资本主义国家是美国。 102. 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又称为国会或议院,它一般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最高立法机关,通常由定期选举产生的议员所组成,由议长担任领导。 103. 资本主义的普选制度的平等权利具有虚伪性。从本质上看,资本主义的普选制度是资产阶级进行统治的工具,是实行资产阶级专政的一种手段。 104. 资本主义国家议会的主要职权包括立法权、财政权和监督权。其中,立法权包括主要是指制定、修改、通过和废止法律的权力,它是议会的首要职权。 105. 所谓三权分立是将资本主义国家的最高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部分权力,三者分别由不同的国家机构行使,一般来说,议会掌握立法权,政府掌握行政权,法院掌握司法权。 106. 资产阶级民主制的核心和主要标志是议会制,民主制的主要内容是“三权分立制”,普选制、两党制(或多党制),以及公民享有各种权利。 107.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历史进步性和阶级局限性。 108.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最高和最后形态,因而利己主义也发展到了顶峰,成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 2、 简答题 1、 简述劳动二重性及其相互关系。 答:(1)商品是通过人的劳动所生产出来的,因而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也是由 生产商品的毂动的二重性所决定的。这种劳动的二重性就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 动。 (2)生产一定使用价值具有特定性质、目的和形式的劳动,就是具体劳动。 (3)生产商品的劳动,从另一方面来看又是抽象劳动。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 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就是抽象劳动。所以,生产商品的抽象劳动创造了商品的 价值。 (4)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商品生产者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它 们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统一的,并不是各自独立存在的两种劳动或两次劳动。 商品生产者在从事具体劳动的同时,也就支出了抽象劳动。具体劳动是生产商 品劳动的自然属性,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劳动的社会属性。 2、 为什么说个别企业总是力求提高劳动生产率? 答:决定商品价值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取决于该部门的平均劳动生产率,而不 取决于个别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只要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没有发生变化,单位 商品的社会价值量就不会发生变化。而当个别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时,由于 单位商品的社会价值量不变,则随着该企业在同一时间内所生产的商品数量增 多,其创造的社会价值总量也会相应增加,盈利随之上升。这就是个别企业总 是力求提高其劳动生产率的原因所在。 3、 简述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及其表现。 答:(1)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 盾。 (2)这个矛盾有两种表现: 1、如果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商品不符合社会需要,全部销售不出去,他的劳动 不被社会所承认,私人劳动就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 2、如果商品生产者所生产的商品只能部分销售出去,或者他生产商品的个别 劳动时间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其私人劳动就只能有一部分转化为社会 劳动,其余的部分则得不到社会承认,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 4、 简述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要求。 答: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概括的表述,价值规律就是商品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进行交换的规律。这个规律体现着商品经济发展运动过程的必然趋势,它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必然存在和起作用。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 5、 简述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 答: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是用暴力手段剥夺小生产者的生产资料,强迫劳动者同生产资料相分离,便生产资料和货币财富在少数资本家手中迅速积累起来,并使劳动者沦为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工人。 6、 简述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以及劳动力商品的特点。 答:(1)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包括以下三部分价值: 1、 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再生产他的劳动力。 2、 劳动者繁育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延续劳动力的供给。 3、 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用以培训适合资本主义再生产所需要的劳动力。 (2)劳动力的价值决定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它包括历史和道德的因素。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必要生活资料的种类和数量也会增加,质量和结构会发生变化,劳动力价值的物质内容会不断扩大。但是,在一定国家的一定历史时期,必要生活资料是一个可以确定的量。 (3)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也具有重要的特点。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进行生产劳动的能力,它的消费或使用就是劳动。而劳动凝结在商品则形成价值。因此,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在于它不仅能创造出价值,而且能够创造出比劳动力自身的价值更大的价值,从而能为它的购买者带来剩余价值。 7、 简述资本积累的客观必然性。 答: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积累具有客观必然性,这是由两方面原因所决定的。(1)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决定了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追求是无止境的。(2)竞争作为一种强制力量,迫使资本家不断进行资本积累,以便改进生产技术和扩大生产规模,增加竞争力。 8、 简述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 答:(1)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有两个因素:一是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二是生产资本的构成。 (2)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受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重要影响。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越短,资本周转速度就越快;反之,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越长,资本周转速度就越慢。 9、 简述生产资本的构成。 答:(1)生产资本的构成是生产过程中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重要因素。生产资本的不同构成部分,依据其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两个部分。 (2)固定资本是指产业资本家用于机器、工具、厂房、设备等劳动资料上的那部分生产资本。这部分资本的价值并非在一次生产过程中全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而是按照它在每次生产过程中的使用磨损程度,其价值一部分一部分逐渐地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经过多次生产过程,才能把它的价值全部转移完毕,而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价值,随道商品的销售,又以货币资本的形态一部分一部分逐渐地周转回到产业资本家手中。依据这部分资本价值周转方式是多次转移、多次收回的特点,把它称为固定资本。 (3)流动资本是指产业资本家用于原料、材料、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和用于劳动力的那部分生产资本。这部分资本价值是在生产过程中一次全部投入生产过程,并随着商品销售,又以货币资本的形式一次全部回到产业资本家手中。依据这部分资本价值周转方式是一次投入、一次收回的特点,把它称为流动资本。 10、 简述社会总产品的构成。 答:社会总产品的构成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社会总产品从实物形态上按其最终用途可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与此相适应,整个社会生产也可以分为两大部类:第一部类是制造生产资料的部类(用I表示);第二部类是制造消费资料的部类(用II表示)。另一方面,社会总产品从价值形态上分为不变资本价值(C),可变资本价值(V)、剩余价值(m)三部分。 11、 简述社会资本生产的比例关系。 答:社会资本再生产的顺利实现,要求在社会资本再生产过程中的两大部类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这种比例关系有两个基本方面。(1)第一部类所生产的全部生产资料,既要能够补偿两大部类对生产过程中已经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需求,又要能够补偿两大部类在进一步扩大再生产规模中对追加的生产资料的需求。这就表明,第一部类所生产的全部生产资料,必须同第一部类和第二部类在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生产资料保持协调的比例关系。(2)第二部类所生产的全部消费资料,既要能够补偿两大部类的劳动者和资本家对消费资料的需求,又要补偿两大部类在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中劳动者和资本家对追加的消费资料的需求。这就表明,第二部类所生产的全部消费资料,必须同第一部类和第二部类在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消费资料保持协调的比例关系。 12、 简述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主要表现形式。 答: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有两种主要表现形式。(1)一种表现是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2)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另一种表现是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当这个矛盾发展到尖锐程度时,市场上大量资品积压,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实现条件遭到破坏,便会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 13、 简述商业利润的形成与来源。 答:(1)商业利润是产业资本家让渡给商业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它的来源是产业部门的工人创造的利润剩余价值。 (2)产业资本家之所以要把一部分剩余价值让渡给商业资本家,是因为商业资本家为产业资本家提供的服务,使产业资本家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因而产业资本家就必须,而且也愿意把剥削来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让渡给商业资本家,这比他自己兼营商业更为有利。 14、 简述借贷资本的形成和本质。 答:(1)借贷资本是从职能资本(包括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的运动中分离出来的特殊资本形式。在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职能资本家手中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成为借贷资本的主要来源,从职能资本的的运动过程中暂时闲置而游离出来的货币资本,为获取利息而借贷出去时,就转化为借贷资本。 (2)借贷资本的本质是为了取得利息而暂时贷给职能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 15、 简述银行资本的构成 答:银行资本由两个部分构成:(1)银行资本家自己投入的资本,即自有资本,它只占银行资本的一小部分;(2)银行吸收的存款,即借入资本,它占银行资本的大部分。银行所掌握的自有资本和借入资本的总和即银行资本。 16、 简述资本主义农业中剩余价值分配的特点。 答:(1)在资本主义农业生产中,曾长期存在三个阶段:大土地所有者、农业资本家、农业工人。 (2)农业资本家租种土地所有者的土地,雇佣农业工人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农业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划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以平均利润形式由农业资本家所占有,另一部分以地租形式由农业资本家缴纳给土地所有者。 (3) 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农业生产经营状况有所变化,如美国的农业生产以家庭农场为主体,自有自营,农业收入全归农民自己所有。 17、 什么是资本主义的“三权分立”制度? 答:资本主义国家的三权分立制度,又称分权制,它是资本主义国家权力机构体系进行组织和活动的一种制度,特别是在实行民主共和制的国家中,三权分立是其政权机构组织形式的显著特征。所谓三权分立是将资本主义国家的最高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部分权力,三者分别由不同的国家机构行使,一般来说,议会掌握立法权,政府掌握行政权,法院掌握司法权。 18、 简述资产阶级政府的职能 答:资产阶级政府对内的基本职能: (1)对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实行专政,按照资产阶级统治的需要约束他们的行为; (2)对社会实行管理,保持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的运转和发展。 资产阶级政府对外的基本职能: (1)保卫本国安全,防止和反对外来侵略。 (2)开展对外交往,甚至进行对外扩张和发动侵略。 19、简述三权分立制的实质。 答:(1)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政府、法院,一般来说,三者地位平等,各行其职,同时又彼此制约,三权互相制衡,这就是所谓的“分权制衡”原则 (2)实际上,所谓“三权分立”只是资产阶级内部的权力分立,而决不是与劳动人民或其他阶层分享权力。 (3)资产阶级的国家权力,是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的权力整体,是为资产阶级总体利益服务,统一而不可分割。所以,所谓“三权分立”,实际上不过是资产阶级为了更好地实现其整体阶级利益,而采取的一种权力分工方式。 20、 简述资产阶级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答:(1)人生观是人们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它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关系的产物。在阶级社会里,人生观具有阶级性,各个阶级都有其自身的人生 (2)价值观是指对于人及其社会实践活动的价值(意义、作用)进行评价的根本观点。价值观受人生观所影响和制约,在阶级社会中,价值观同样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3)道德观是指有关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准则的观念体系。在阶级社会里,道德也是有阶级性的。 第5章 资本主义的发展的历史进程 1. 迄今为止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大体可分为自由竟争资本主义和垄断主义两个阶段。 2. 资本主义发展进入到垄断阶断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 3. 列宁把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概括为五点:(1)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2)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的统治;(3)资本输出在经济生活中占重要地位;(4)国际垄断同盟在经济上瓜分世界;(5)垄断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由其特征第二点可知,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金融资本。 4. 社会化生产力的发展不仅是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垄断产生的物质条件和基础。 5. 当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会自然而然地走向垄断。也就是说,垄断资本主义产生并占统治地位是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 6. 二战后出现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家或者说政权的力量日益深入地介入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国家垄断取代私人垄断成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形式、新特征。(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7. 到20世纪上半期,较为重要的垄断组织形式有: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和康采恩。其中辛迪加是指把一些在法律上和生产上还是独立的大垄断企业在流通环节上统一起来,进行垄断经营的组织形式。 8. 在20世纪后半叶时,垄断组织在形式上有较大的发展,其主要特征是混合联合企业的兴起。 9. 垄断组织形式多种多样,但是其实质都是垄断资本家通过垄断生产和市场,更多地榨取劳动者的血汗,以获取高额利润的工具 10. 20世纪上半期,较为重要的垄断组织形式有: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和康采恩。卡特尔,即通过生产或经营同类产品的一些大型垄断企业之间较稳定的垄断协议形成的、在生产或流通的某个或某些环节实行垄断的组织形式。 11. 20世纪上半期,较为重要的垄断组织形式有: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和康采恩。托拉斯,即垄断了某种商品生产和经营全过程的独立的大型垄断企业。 12. 金融寡头是掌握了金融资本,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他们支配了大量的社会财富,控制了整个国家的经济命脉和上层建筑,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事实上主宰者。 13. 金融资本是由垄断的工业资本和银行资本,通过金融联系、资本参与和人事参与,融合或混合生长构成的一种新的资本形式,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中社会经济生活各个方面实际上的统治者。 14. 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垄断的银行资本由普通的借贷关系中介人变为社会经济生活中万能的垄断者。 15. 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实行“参与制”实现的。 16. 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内出现了一种新的资本形式——金融资本,它是由垄断的工业资本和银行资本,通过金融联系、资本参与和人事参与,融合或混合生长构成的一种新的资本形式,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中社会经济生活各个方面实际上的统治者。 17. 金融寡头在政治上的统治主要是通个“个人联合”的方式实现的。 18. 从历史发展的脉络来看,是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自然而然地走向垄断。 19. 战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财团随着金融资本的发展也得到更大增强,主要表现在:(1)垄断财团实力的迅速增长。(2)垄断财团的经营向多样化方向发展。(3)垄断财团经营日益国际化。(4)大财团的资本结构日益社会化。(大财团股权日益集中) 20. 垄断资本在经济乃至政治上统治的目的,归根到底是经济利益驱使的,是为了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21. 垄断价格大体可分为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两种。垄断高价是指垄断资本在出售自己产品时规定的超过商品价值和生产价格的垄断价格;垄断低价是批垄断资本在购买生产资料时规定的低于其价值和生产价格的垄断价格。 22. 同21 23. 垄断阶段的竞争不仅存在于国内,而且还扩展到了国外,其所涉及的竞争领域包括经济、政治、军事、文化领域等。(国际竞争) 24. 垄断价格是垄断组织在销售或购买商品时,凭借其垄断地位规定的、旨在保证获取最大限度利润的市场价格。(获得高额垄断利润) 25.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归根结底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结果。 26.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有很大发展,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 27.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出现的特定历史条件和根源,归根到底是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要求资本主义国家介入到社会经济生活中,起到私人资本不能起的一些作用,以维持资本主义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维护垄断资本的利益和统治。 28.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指资本主义的国家与垄断资本相结合的资本主义。 29. 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既可以是国家和私人资本共同投资于一个新企业,也可以是国家通过出售一部分国有企业的股份,从而形成国家和私人资本共有的企业,还可以通过国家收购一部分原私有企业的股份而形成国家与私人资本相结合的企业。 30. 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也即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国有资本和私人资本结合 在一个企业中的经济形式。 31. 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调控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国家对国民经济的直接调节、控制和介入;另一种是国家对国民经济的间接调节与控制,主要是运用经济手段,通过经济政策的制定,经济杠杆的运用,还可以通过计划的指导,间接地引导私人资本按照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所希望的方向发展。这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控的主要方式。 32. 促进市场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是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与调节的总任务。 33.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宏观经济管理和调控目标,主要是通过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这样一种经济调节机制实现的,这也是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与调节的部任务。 34.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宏观经济管理和调控目标,主要是通过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这样一种经济调节机制实现的,这也是国家对经济的管理调控以经济手段为主的具体体现。(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 35. 当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主要是通过对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及在一定程度上实行国民经济计划实现的。在货币资本运动的过程中实现宏观经济调节,一是对利率的调节,二是对货币流通量的调节。 36. 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在调控货币量方面,主要运用所谓三大手段或三个法宝:(1)公开市场业务;(2)最低准备金率政策;(3)再贴现利率政策。 37. 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实行一定程度的国民经济计划的目的是为了在资本主义制度内解决其矛盾。 38. 资本主义的国有资本,特别是国有企业,有生产公共产品、提供公共服务,开展战略性科学研究,为社会化生产提供一些私人资本不愿干、不能干的基础设施等功能,一般不参与普通消费品的生产。 39. 无论哪种形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其实质都是私人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机器来为其利益服务的手段。(维护了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 40. 垄断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重要一手就是资本输出,资本输出是垄断形成后,资本主义对外经济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 41.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国家虽然也有一些资本输出到国外,但数量较少,作用也不十分重要,当时资本主义国家对外经济联系的主要方式还是以商品输出为主。(商品资本输出) 42. 从资本形态上来看,资本输出大体有两种基本形式,即借贷资本输出和生产资本输出。借贷资本输出,即输出国的政府或私人银行和企业,把货币资本贷给输入国的政府、银行或企业,这是一种间接投资;生产资本输出,即输出国的政府或私人银行和企业,在国外直接投资办企业,这是一种直接投资。 43. 垄断阶段资本输出的必要性,在于大量所谓“过剩资本”的出现,这是资本输出的财力基础。 44. 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银行已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万能垄断者,遍布世界的银行网络的形成,使得金融资本能在更大范围、更深程度上实现其对世界的统治。(处于垄断地位的大银行) 45.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输出量剧增并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主要有:(1)资本流向的变化,从原来的主要是发达国家向落后国家输出,发展到当代的多方向输出,特别是发达国家间相互投资的大幅度增加。(2)在私人资本输出增长的同时,国家资本的输出也在增长,并日益成为占重要地位的资本输出形式。(3)与过去时代不同,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资本输出,多采取所谓“援助”的方式进行。(资本输出的附加条件比战前进一步减少。 46. 各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组织,通过订立协议建立起国际性的垄断组织的联盟,即国际垄断同盟。 47. 早期的国际垄断组织,主要是国际卡特尔。当代国际垄断组织的形式则以跨国公司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垄断同盟为主。 48. 国际垄断同盟是指各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组织,通过订立协议建立起国际性的垄断组织的联盟。建立国际垄断同盟的目的,是协调各国垄断组织间的关系,在世界范围内形成垄断,或者说,是通过各国垄断组织的同盟在经济上瓜分世界。(国际垄断同盟的形成) 49. 国际垄断同盟在经济上瓜分世界多是通过垄断组织间的协议实现的,而协议的订立、瓜分的结果又是以经济实力为后盾和基础的。 50. 当代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多是采取比较缓和和隐蔽的新殖民主义手法,打着所谓“援助”的旗号实现其对发展中国家的剥削和控制。(新殖民主义的一种化方式) 51. 资本国际化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现象。从商业资本、借贷资本到产业资本这一资本国际化进程,表明了资本国际化的发展促使国际经济关系逐步向深度和广度扩展,导致经济全球化的到来。 52. 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资源配置的国际化,其内容大体可从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三方面来考察。 53. 战后以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国际化中产业资本国际化的进程大大加快了,这是战后生产和资本进一步国际化的突出特点。 54. 生产的全球化是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系列高精尖产品和工艺技术的出现,生产领域的国际分工和协作的加强,各国在生产上密切配合的趋势。 55.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在产业结构上的表现主要包括:出现了转向信息化、服务化和高科技化的趋势。第三产业迅速崛起,第一、第二产业的比重大幅度下降。 56.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表现在所有制关系上主要有:出现了所谓资本社会化的趋势,建立和发展一定比重的国有经济,同时私人企业股权分散化,法人资本所有制崛起,成为一种新的资本所有制形式。 57. 目前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说明它在总的量变过程中,已经发生了某些阶段性的部分质变。资本主义的国有经济、计划调节、福利主义、工人参与管理等都是这种非爆发式质变的开端,也都是阶段性部分质变的表现。(其社会性质发生了部分质变) 58.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社会化的更高形式,生产社会化、资本社会化和管理社会化达到了更高程度,为转向社会主义提供了更充分的条件。列宁指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的最充分的物质准备,是社会主义的前阶。” 59. 资本主义造就了置自身于死地的社会办理,即无产阶段。无产阶级代表了先进的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的方向,其阶级利益与全社会的利益和发展方向相一致。 60. 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这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这一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 61. 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社会化的全面发展,推动了资本关系的日益社会化,为向社会主义转变准备了日益完备的社会经济基础。也即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使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条件日益成熟。 62. 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代替具有历史必然性和长期性。社会主义制度取代资本主义制度,是用公有制代替私有制,从而消灭延续了几千年的剥削制度。 63. 马克思指出:发展社会劳动生产力,是资本主义的历史任务和存在理由。资本正是以此不自觉地为一个更高级的生产形式创造物质条件。这是对资本主义历史过渡性最精辟而辩证的论述。 2、 简答题 1、 简述二战后垄断统治进一步加强的主要表现。 答:(1)企业兼并速度加快,混合兼并占主导地位。 (2)企业规模扩大,垄断程度提高。 (3)垄断组织的生产经营多样化,混合联合企业大量涌现。 (4)垄断组织向国际化方向发展,跨国公司迅速增加。 2、 什么是金融资本?金融寡头怎样实现其在经济和政治上的统治? 答:(1)金融资本是由垄断的工业资本和银行资本,通过金融联系、资本参与和人事参 与,融合或混合生长构成的一种新的资本形式,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中社会经 济生活各个方面实际上的统治者。 (2)掌握了金融资本,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了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 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称为金融寡头。 (3)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实行:“参与制”实现的,参与制是通过控制 一定数量的股票从而层层控制许多企业的经济上的统治方式。金融寡头在政治上 的统治主要是通过:“个人联合”的方式实现的。金融寡头还可以通过建立政策研 究咨询机构等方式来对政府的政策施加影响,通过掌握舆论工具、新闻媒介来对 社会生活施加影响,从而实现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统治。 3、 简述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银行业的集中和垄断的新发展。 答:(1)银行规模不断扩大,银行资本积累和资本集中的速度也在加快。 (2)资本主义国家中少数大银行的资产在全国商业银行总资产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 银行的集中和垄断程度在不断提高。 (3)各大银行的分支机构迅速增长。这同上一点是相互关联的,大银行规模大必然 网点增多,分支机构遍布城乡乃至国内外。这些又必然导致金融资本和金融寡 头实力的进一步增强。 4、 简述垄断利润的来源。 答:具体说来垄断利润的来源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来自对本国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剥削; (2)由于垄断资本可以通过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来控制市场,使得它能获得一些其他 企业,特别是非垄断企业的利润; (3)通过加强对其他国家劳动人民的剥削和掠夺,获取海外利润。 (4)通过资本主义国家政权进行有利于垄断资本的再分配,从而将劳动人民创造的国 民收入的一部分变成垄断资本的收入。 5、 简述垄断阶段同自由竞争阶段竞争的不同点。 答:垄断阶断同自由竞争阶段竞争的不同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竞争的目的不同。垄断时期竞争的目的是为了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2)竞争的手段有了新的变化。不但以前的各种竞争手段在断续使用,而且由于垄 断的存在,各种凭借垄断地位采取的新的竞争手段层出不穷、花样翻新。 (3)竞争的激烈程度和后果不同。由于垄断组织实力及其所采用的手段与自由竞争 阶段的企业是不可同日而语的,竞争的激烈和持久及其造成的破坏,也大大超过 了自由竞争阶段。 (4)竞争的范围不同。垄断阶段的竞争不仅存在于国内,而且扩展到了国外,除了 经济领域的竞争外,还在政治、军事、文化等领域展开激烈的竞争。 6、 简述国家垄断资主义产生的原因。 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归根到底仍然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结果。一般垄断的产生,促进了生产社会化的发展,但未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社会化大生产本质上要求按照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全社会范围内组织、计划、协调各种社会经济活动,但私人垄断资本仍然是从其私利的角度做出决策,进行社会经济活动的。他们一般不会重视社会利益,以及如何在社会范围内协调经济活动的问题,这就必然会与社会化大生产的本质要求不断发生越来越激烈的冲突。在这种条件下,必须由国家出面,利用政权的力理来协调各方面的关系,维持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运行。于是就出现了国家政权与再垄断资本相结合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7、 简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 答:(1)国家直接掌握的垄断资本,也就是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国有经济、国有企业。 (2)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也即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国有资本与私人资 本结合在一个企业中的经济形式。 (3)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也就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资本主义私人 企业的外部起作用。 8、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哪些基本形式? 答:(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即资本主义国家与垄断资本相结合的资本主义,这种结合有多种形式,但其基本形式可归纳三种类型。 (2)1、国家直接掌握的垄断资本,即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国有经济。 2、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 3、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 9、 简述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与调节的任务和目标。 答: (1)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与调节的总任务,是促进市场总供给和总需求的 平衡。 (2)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与调节的主要目标,包括保持经济的稳定和一定程 度的增长,保持币值和物价的稳定,实现充分就业,保持国际国内收支的大体 平衡等。 10、 简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答:无论哪种形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其实质都是私人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机器来为其 利益服务的手段,是私人垄断资本为了维护垄断统治和获取高额利润而同国家政权 相结合的一种形式,是资本主义国家在直接参与社会资本再生产活动中,代表垄断 资产阶级总体利益并凌驾于个别垄断资本之上,对社会经济进行调节的一种形式。 11、 简述经济全球化的原因 答:战后以来生产国际化的程度极大提高,现代科技革命所释放出来的巨大生产力进一步突破了国家的界限,使科技发展和生产进步日益成为国际性的;产业资本大规模国际化和跨国公司的兴起,则把企业内部和部门内部的分工发展为国际专业化分工;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传统的国际分工发展为以产品专业化、零部件专业化和工艺专业化为基础的新的国际分工;同时旧的殖民体系的瓦解,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国际分工的格局,发展中国家日益被卷入世界工业分工体系之中。通过以上对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国际分工和生产国际化发展过程的简要考察可以看到,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和流通过程日益社会化、国际化,国际分工和生产国际化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12、 简述贸易全球化迅猛发展的主要原因。 答:(1)新科技革命中出现了很多新兴产业,国际产业结构的变化、各国间产业分工的深 化和产业在不同国家的梯度转移,即发达国家不断开拓新兴产业并把技术较为 陈旧的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以及不同技术水平和科技含量的产业在发展程 度不同国家间的渐次转移,使得各国间交流产品的必要性大大增加了。 (2)新科技革命推动下的高效率,大批量生产,也要求在全球范围内开拓市场、扩 大国际贸易规模。 (3)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普遍提高了,对各国产品的需求也相 就增加,这又从一个侧面促进了贸易的全球化。 (4)新的更便捷更灵活留易方式,以及国际协调对贸易限制的减少,也都从不同 方面促进了贸易全球化。 13、 简述当化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 答:(1)生产力方面。当化资本主义经济之所以能在一定程度上快速发展,有生产力自 身发展规律,特别是科学技术自身发展规律作用的原因。 (2)生产关系方面。在所有制关系上,资本主义国家在其自身范围内进行不断的调 整,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这种资本主义内部的自我调节,表现在对生产 关系的调整和经济运行的调控上,主要有三个方面:1、进行了社会改良;2、 对经济实行政府干预和宏观调控;3、加强了对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的扶持。 (3)上层建筑方面。马克思主义认为,建立在生产关系总和即社会的经济基础之 上的政治法律制度和意识形态等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 第6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1、 单选题 1. 最早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出现于16-17世纪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和初期发展阶段。 2. 19世纪初期欧洲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有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他们在前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社会主义思想和方案,并进行了一些社会改造的尝试。 3. 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是19世纪初期欧洲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他们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义的直接理论来源。 4.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47年底受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委托起草并于1848年2月发表的《共产党宣言》,是社会主义思想史上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它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公开面世。 5. 空想社会主义者论证了资本主义灭亡的必然性,但因为他们的唯心史观,没有正确认识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不能揭示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和客观必然性。 6.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一起,构成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个组成部分,成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武器。 7. 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出社会主义要废除私有制和雇佣劳动,消来阶级和阶级差别;实行共同劳动,合理分配;要有计划地组织生产;消灭城乡、体脑差别;把国家变成纯粹的管理机构,直至其最后消亡;提倡妇女解放和婚姻自由等。 8. 无产阶级革命的形式,从理论上说可以有暴力革命和非暴力革命即和平形式两种,但迄今的实践中,暴力革命是主要的基本形式。 9.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出现了一些新变化、新特征。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10. 马克思、恩格斯所讲的同时胜利论是指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革命时机成熟时,在一个时期内相继爆发无产阶级革命,形成一个相互支持和相互促进的革命高涨的局面。 11. 无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 12. 列宁提出的社会主义革命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论,是在新形式下对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发展。它以帝国主义阶段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为依据,是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的。 13. 1921年春,苏维埃俄国击退了外国武装干涉,平息了国内叛乱,开始了和平建设时期,这时列宁果断地结束战时共产主义,转而实行新经济政策,苏维埃俄国进入了新经济政策时期。 14. 从1918年夏到1921年春,在列宁领导下苏维埃政权实行了两年多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列宁是苏维埃俄国领导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负责人。 15. 从1917年未的十月革命到1924年初列宁逝世仅有短短的六年多时间,在列宁领导下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即进一步巩固苏维埃政权时期、战时共产主义时期、新经济政策时期。 16. 列宁逝世后,苏联在斯大林的领导下,逐步建成了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制度,形成了后来所称的社会主义的苏联模式。 17. 1936年,在苏维埃第八次非常代表大会上通过的苏维埃宪法宣布:苏联已建成社会主义社会。 18. 从十月革命到卫国战争胜利,苏联在社会主义革命后短短的几十年时间里,把一个经济文化较为落后的资本主义旧俄国变成为世界上位居前列的经济政治军事强国,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得到充分体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社会主义事业从一国向多国发展壮大。 19. 在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出现了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民主德国、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等一批社会主义国家。 20. 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无产阶级专政是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保证,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是工人阶级执政党为之奋斗的崇高目标和根本任务。 21. 无产阶级专政是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保证,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则是工人阶级执政党为之奋斗的崇高目标和根本任务。 22. 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无产阶级专政的首要任务是在夺取政权后使自己上升为统治阶级,建立起无产阶级自己的国家政权,镇压资产阶级的反抗和复辟,巩固新生的无产阶级政权,对内实行社会主义民义,让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真正当家作主,并逐步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 23. 列宁认为:马克思主义在国家问题上一个最卓越的思想就是无产阶级专政。 24. 列宁认为马克思主义在国家问题上一个最卓越的思想就是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就是无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掌握国家政权。 25. 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是工农联盟。建立工农联盟对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都极为重要。 26. 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入无阶级社会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这会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进程。 27. 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领导核心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共产党。社会主义革命后,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要完成巩固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向更高发展阶段迈进的目标,就要在共产党领导下,改造旧社会、建设新社会。 28. 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入无阶级社会。这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进程。在这段历史进程中国家政权肩负着繁重的历史任务,包括镇压一切反社会主义敌对势力的反抗与破坏,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础的公有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社会,领导与组织社会主义建设,防止外敌侵略和颠覆,支持和维护世界和平。 29. 从国体上说,社会主义国家是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他们享有充分广泛的社会主义民主权利。从政体上说,社会主义国家采取民主共和国的形式,即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组成政府,管理国家,劳动人民在这种社会政治体制中享有管理国家的最高权力。 30. 社会主义民主就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31. 邓小平将社会主义的本质概括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对社会主义根本性质的科学概括,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发展。 32. 社会主义分配原则是按劳分配。 33. 归根结底,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的适应和促进上,因此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34.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35. 政党的出现,政党政治的发展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 36. 马克思主义政党产生的条件包括两个方面:(1)工人运动的发展。(2)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播。其中,工人运动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产生的阶级基础。 37. 马克思主义政党产生的条件包括:(1)工人运动的发展。(2)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播。 38. 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性质最简要最明确的表述。 39.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高纲领和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40.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一方面形成了巨大的社会生产力,另一方面也使得工人阶级发展壮大起来。工人阶级代表最先进的生产力,是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 41. 马克思主义政党由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进分子所组成,同时也有来自其他阶级和阶层的认同党的纲领、愿为党的事业奋斗的先进分子加入。 42.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一种为人民服务的新型政党,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宗旨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 43. 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是民主与集中的统一。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 44. 马克思主义政党既是社会主义革命的领导核心,又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 45.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首要内容是坚持党的领导 46.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建设。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永恒课题。 2、 简答题 1、 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民主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 答:社会主义民主作为上层建筑是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报务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主义民主是手段。作为一种优越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民主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完善社会主义,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主义民主又是目的。社会主义的民主制度建设需要不断发展完善,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作为目的,作为战略目标和战略任务,才能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 2、 简述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基本特征。 答:(1)邓小平把社会主义的本质概括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对社会主义根本性质的科学概括,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发展。 (2)在社会主义实践中,特别是中国的改革开放实践中,人们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认识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这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2、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3、实行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4、社会主义事业要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建立起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5、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6、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 3、 简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 答:(1)各国在社会主义革命时,其生产力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是不同的,由此决定,不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 (2)各国的历史传统,文化习俗及具体国情各不相同,这是各国的发展道路不同的另一原因。 (3)在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各国都在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时代在前进,实践在发展,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因此而更具多样性。 4、 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是在曲折中前进的? 答:(1)同一切新生事物一样,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其成长过程必然不会一帆风顺。 (2)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不可能一次完成,而是一个不断反复的过程,从而导致社会主义的发展是一个曲折前进的过程 (3)世界经济政治形势错综复杂的发展变化,也是导致社会主义曲折发展的影响因素。 5、 总结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答:(1)要坚持正确的理论指导。要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以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为改革开放提供理论指导。 (2)要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必须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保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决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决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要选择正确的改革方式与步骤,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社会主义的改革事业不但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还要在具体的实施方法和步骤上,即探索创新,又切实可行。需要借鉴包括资本主义国家的经验在内的人类一切文明成果,但不能照搬任何国家的模式。要警惕和平演变的图谋。 (4)要妥善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保证。改革要有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又要有一定的发展速度。改革会触动既得利益格局的变化,引起一些社会不稳定因素,这就需要用发展的方法在前进中解决问题。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筹兼顾,实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相协调。 6、 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 答:(1)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2)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 (3)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党 (4)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党。 (5)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团结统一的党。 7、 为什么说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由其历史地位决定的? 答:(1)工人阶级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与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联系,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最有前途的阶级。 (2)工人阶级是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他们与资产阶级直接对立,具有革命彻底性,只有他们能肩负起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社会主义新社会的任务。 (3)工人阶级会在斗争中不断成熟,从自在的阶级走向自为的阶级。 第7章 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1、 单选 1. 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进步、最美好的社会制度,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进行革命斗争的历史使命和奋斗目标,就是要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实现全人类的彻底解放。 2. 社会生产力是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是全部社会历史的物质基础。 3. 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条件和基础。 4. 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具有巨大优越性的集中表现在于新社会制度能够创造出比以往社会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5. 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社会形态,它的物质基础,是远远高于以往一切社会的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 6. 共产主义社会的经济特征主要包括:(1)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和物质财富极大丰富。(2)实行社会公有制和按需分配。(3)经济的计划调节管理和商品经济的消失。也实现了生产资料的单一化公有制。 7. 各尽所能、按需分配不只是一个个人消费品分配方式,而且是一个集中体现共产主义社会主要特征和本质要求的原则标志。 8. 在共产主义社会,由于实现生产资料的单一社会公有制既不存在公有制的多种形式,更不存在非公有制经济形式,社会各经济单位不具有由生产资料占有关系上的差别所引起的经济利益关系的差别。 9. 恩格斯指出:社会阶级的消灭是以生产高度发展的阶段为前提的。 10.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所说的消灭阶级,首先是指消灭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的差别与对立,同时也包括工人和农民作为阶级的差别。实践证明,彻底消灭阶级,只能在共产主义社会实现。 11. 马克思指出;共产主义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 12. 在共产主义社会,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极大提高和按需分配的实行,劳动不仅摆脱了强制性,而且摆脱了繁重的、单一的体力劳动,人们的劳动时间也大为缩短,参加劳动成为一种为社会公共利益服务的自觉要求,成为人们全面发展的内在因素。这样就导致劳动性质发生根本变化,劳动不再仅仅是一种谋生的手段,而同时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劳动变为一种快乐,从而为人们自由而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 13. 劳动的旧式分工在人类历史上突出表现为由工农分工、城乡分工、脑办劳动与体力劳动分工所形民的“三大差别”,即工农差别、城乡差别、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差别。 14. 劳动的旧式分工在人类历史上突出表现为由工农分工、城乡分工、脑办劳动与体力劳动分工所形民的“三大差别”,即工农差别、城乡差别、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差别。而在共产主义社会中,旧式分工完全消失,人们从它的束缚下解放出来。 15. 在共产主义的生产资料社会公有制条件下,全体劳动者都成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劳动成果也属劳动者所有,劳动者完全从私有制和阶级剥削的桎梏下解放出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生产过程的主人,从而为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提供了经济前提。 16. 资本主义社会为自身被新的社会制度所取代准备了主客观条件,即物质条件——社会化大生产,社会条件—现化无产阶级,精神条件—马克思主义理论。 17. 同16 18. 无产阶级争取解放的事业,不仅是为了解放无产阶级自己,而且是要解放全人类。无产阶级也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终解放自己。 19. 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共同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1)二者都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作为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2)二者的生产目的都是为了满足劳动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实现劳动人民的共同富裕。(3)二者在公有制范围内的产品分配,都按照有利于社会发展和实现劳动人民利益的原则进行。(4)二者都要消灭剥削制度、劳动人民成为社会的主人、他们之间的本质关系是平等和谐、互助合作的关系。(5)二者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集体主义为意识形态的核心。 20. 马克思主义科学地预见到:共产主义社会形态在其发展进程中,将经历低级(第一阶段)和高级(第二阶段)两个成熟程度不同的发展阶段。低级阶段为社会主义社会,高级阶级为共产主义社会。 21. 同20 22. 社会主义社会虽然已经建立了新型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道德观念,但仍存在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思想影响,小资产阶级习惯势力也长期存在。 23. 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经过长期的发展最终必然会实现。共产主义之所以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就在于它是崇高理想与科学理想的统一,体现了人类对理想社会目标的追求和符合规律的科学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 24. 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必须经历一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发展过程,以便实现工业化与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信息化和国际化。这是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 25. 实现共产主义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要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经过长期的努力奋斗才能创造出来。热心于共产主义,首先要热心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经过社会主义社会的长期发展,不具备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条件,实现高级阶段的共产主义社会只是一句空话。 26. 社会理想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各阶级都有自己的社会理想。工人阶级是与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先进阶级,它的历史使命和社会理想就是彻底解放全人类,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 27. 社会理想作为人们最根本的、起主要和决定作用的理想而贯穿于其他理想之中,它是人们对社会制度和社会面貌的预见和期望。 28. 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和归宿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它是凝聚一切进步社会力量、推动社会不断前进的精神航标。 29. 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国人民的历史使命和共同理想。 30. 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2、 简答题 1、 简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 答:“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共主产义社会的显著特征,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伟大旗帜。这里的“各尽所能”,即体现着每个社会成员把向社会贡献自己的能力作为一种自觉自愿的应尽的社会义务,又体现着每个社会成员都摆脱了旧式分工的束缚,劳动不再仅仅是谋生或生存发展的手段,而是成为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从而都能充分地施展和全面发挥自己的一切才能。所以:“各尽所能,按需分配”不只是一个个人消费品分配方式,而是一个集中体现着共产主义社会主要特征和本质要求的原则标志。 2、 简述“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内容 答:全人类彻底解放包含着深刻和丰富的内容: (1)人类从自然界的奴役下解放出来,摆脱盲目自然力的支配,成为自然界的主人。 (2)人类从旧的社会关系束缚下解放出来,摆脱一切剥削压迫和旧式分工的束缚,成为社会关系的主人; (3)人类从剥削阶级的思想观念下解放出来,摆脱传统观念和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成为社会意识的主人。 3、 简述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发展的关系。 答: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一方面,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只有在社会集体中才能实现,要以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全面发展为支撑。另一方面,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又能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创造出更加璀璨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有力地推动社会全面发展。 4、 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共同点和差别表明了什么? 答:社会主义社会与共产主义社会的共同点表明,二者具有本质的内在联系,是共产主义社会形态的前后紧密衔接的两个发展阶段,它们与资本主义社会是根本性质不同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社会与共产主义社会差别表明,二者作为共产主义社会形态成熟程度不同的两个阶段,因而第一,社会主义社会在发展中日益成熟和完善,将来必然逐渐成长为共产主义社会;第二,共产主义社会只能经过社会主义社会的长期发展才能最终实现。 5、 简述实现共产主义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 答:(1)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物质技术基础; (2)全体社会成员的文化教育的普及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极大提高; (3)全体社会成员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的极大提高; (4)建立起同高度社会化生产相适应的生产资料社会公有制; (5)消灭旧的社会分工特别是三大差别,造就出体力和智力全面发展的新人。 (6)在全世界消灭一切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国家自行消亡。 6、 简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容。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本国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7、 简述当代中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关键。 答:当代中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关键,在于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开放的方针,坚定不移地促进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坚定不移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不移地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奋斗。我们要把为伟大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崇高目标,落实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具体实践之中。
本文档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本科)学习资料】,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17.0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豆浆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87KB
软件:Word
页数:47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9-05-22
浏览量: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