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00年公报2000年甘肃省水资源公报1

2000年公报2000年甘肃省水资源公报1

举报
开通vip

2000年公报2000年甘肃省水资源公报12000年甘肃省水资源公报 一 水资源分区 为了适应分级管理的要求,各项成果以行政分区和流域分区作为统计单元,行政分区按省、地区(州、地级市)二级划分,流域分区按流域、水系(分段)、河流三级划分。保持全国、流域、省三级水资源分区一致。流域 分区成果列于表一和附图1。 甘肃省流域分区 表一 一 级 区 二 级 区 三 级 区 面 积 (平方公里) 名 称 编 号 名 称 编 号 名 ...

2000年公报2000年甘肃省水资源公报1
2000年甘肃省水资源公报 一 水资源分区 为了适应分级管理的要求,各项成果以行政分区和流域分区作为统计单元,行政分区按省、地区(州、地级市)二级划分,流域分区按流域、水系(分段)、河流三级划分。保持全国、流域、省三级水资源分区一致。流域 分区成果列于表一和附图1。 甘肃省流域分区 表一 一 级 区 二 级 区 三 级 区 面 积 (平方公里) 名 称 编 号 名 称 编 号 名 称 编 号 内陆河 Ⅹ 河西内陆河 Ⅹ71 270024 疏 勒 河 Ⅹ71—1 169983 黑 河 X71—2 59354 石 羊 河 X71—3 40687 黄 河 Ⅳ 145895 河源至龙羊峡 Ⅳ01 河源至龙羊峡 Ⅳ01 10180 湟 水 Ⅳ02 湟 水 Ⅳ02 3827 洮 河 Ⅳ03 洮 河 Ⅳ03 25225 龙羊峡至兰 州干流区间 Ⅳ04 龙羊峡至兰 州干流区间 庄浪河 Ⅳ04—1 4007 大夏河 Ⅳ04—2 5878 区间 Ⅳ04—3 6694 合计 Ⅳ04 16579 兰州至下河沿 Ⅳ05 兰州至下河沿 Ⅳ05 29752 下河沿至石嘴山 Ⅳ06 下河沿至石嘴山 Ⅳ06 1233 泾 河 Ⅳ10 泾 河 Ⅳ10 30979 洛 河 Ⅳ11 洛 河 Ⅳ11 2330 渭 河 Ⅳ12 渭 河 Ⅳ12 25790 长 江 Ⅵ 38484 嘉 陵 江 Ⅵ36 嘉陵江干流区 Ⅵ36—1 19383 白龙江 Ⅵ36-2 18930 汉 江 Ⅵ40 汉 江 Ⅵ40 171 全 省 454403 二 社会经济指标 2000年全省耕地面积7433.55万亩,总灌溉面积1866.32万亩,有效实灌面积1643.85万亩,其中农田实灌面积1471.50万亩,林牧渔实灌面积172.35万亩;人口2556.8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065.46万人,非农业人口491.43万人;工业产值(当年价,下同)1187.46亿元,其中国有及规模以上一般工业产值845.52亿元,规模以下工业产值315.14亿元,火电工业产值26.80亿元;粮食总产量714.44万吨,比上年减产12.1%;国内生产总值958.41亿元。(见附表1、附表2)。 2000年内陆河流域耕地面积1290.25万亩,总灌溉面积1053.94万亩,有效实灌面积965.61万亩,其中农田实灌面积840.43万亩,林牧渔实灌面积125.18万亩;人口456.2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44.46万人,非农业人口111.77万人;工业产值270.79亿元,其中国有及规模以上一般工业产值189.56亿元,规模以下工业产值78.04亿元,火电工业产值3.19亿元;粮食总产量232.36万吨,比上年减产12.1%;国内生产总值256.90亿元。 2000年黄河流域耕地面积5182.46万亩,总灌溉面积732.84万亩,有效实灌面积629.69万亩,其中农田实灌面积585.33万亩,林牧渔实灌面积44.36万亩;人口1796.6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442.19万人,非农业人口354.49万人;工业产值887.44亿元,其中国有及规模以上一般工业产值640.27亿元,规模以下工业产值223.56亿元,火电工业产值23.61亿元;粮食总产量402.29万吨,比上年减产 13.3%;国内生产总值655.06亿元。 2000年长江流域耕地面积960.84万亩,总灌溉面积79.54万亩,有效实灌面积48.55万亩,其中农田实灌面积46.58万亩,林牧渔实灌面积2.87万亩;人口306.6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79.06万人,非农业人口27.54万人;工业产值29.23亿元,其中国有及规模以上一般工业产值15.69亿元,规模以下工业产值13.54亿元;粮食总产量79.79万吨,比上年减产5.6%;国内生产总值46.45亿元。 三 来水分析计算 (一)降水 1.降水量地区分布 2000年全省平均年降水量247.1毫米,折合年降水总量1122.70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年降水总量1275.292亿立方米减少152.592亿立方米,相对值减少12.0%,年降水量频率为67.0%,属于偏枯年。实测最大年降水量1159.80毫米,发生在太子山西麓大草滩站,最小年降水量35.4毫米,发生在玉门市花海站。(见附表3、附表4、附表5、附图2)。 2000年内陆河流域平均年降水量120.2毫米,折合年降水总量324.55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年降水总量357.886亿立方米减少33.336亿立方米,相对值减少9.3%,年降水量频率59.0%,属于平水年。与正常年比较,疏勒河偏少17.3%,年降水量频率62.0%,属于平水年;黑河偏少5.5%,年降水量频率为53.0%,属于平水年;石羊河增加0.8%,年降水量频率46.2%,属于平水年。 2000年黄河流域平均年降水量411.1毫米,折合年降水总量599.75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年降水总量684.635亿立方米减少84.885亿立方米,相对值减少12.4%,年降水量频率为67.0%,属于偏枯年。与正常年比较,河源至龙羊峡的玛曲段减少12.3%,属平水年;湟水偏少9.9%,属平水年;洮河偏少14.0%,属偏枯年;龙羊峡至兰州干流区间,偏少5.4%,属平水年;兰州至下河沿偏少16.7%,属偏枯年;泾河偏少16.0%,属偏枯年;渭河偏少8.4%,属平水年。 2000年长江流域平均年降水量515.5毫米,折合年降水总量198.40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年降水总量232.771亿立方米减少34.371亿立方米,相对值减少14.8%,年降水频率为76.5%,属于偏枯年。与正常年比较,嘉陵江干流区偏少14.8%,属偏枯年;白龙江偏少17.0%,属偏枯年。 2000年流域一级区降水量 表二 流 域 当年降水量 多年平均 降 水 量 (亿立方米) 与上年 比 较 (±%) 与多年平均 比 较 (±%) 频率 (%) 毫 米 亿立方米 内陆河 120.2 324.55 357.886 3.0 -9.3 59.0 黄 河 411.1 599.75 684.635 -7.9 -12.4 67.0 长 江 515.5 198.40 232.771 -1.3 -14.8 76.5 全 省 247.1 1122.70 1275.292 -3.8 -12.0 67.0 2000年行政分区年降水量见附表3。 2.降水量年内分配 2000年降水量年内分配的主要特点是夏秋季雨水集中,约占全年降水量的80%,冬春季雨水少,约占全年降水量的10—20%。与多年平均降水量季分配比较,全省秋季降水量普遍偏少5—15个百分点,以张掖站为代表的河西走廊中、西部春季偏多0.8个百分点,夏季偏多14.6个百分点,秋季偏少15.6个百分点,冬季偏多1个百分点;以兰州站为代表的河西走廊东部和中部地区,春季偏少0.6个百分点,夏季偏少3.4个百分点,秋季偏少4个百分点,冬季偏多8个百分点;以西峰镇站为代表的东部地区,春季偏少0.4个百分点,夏季偏多0.5个百分点,秋季偏少5.3个百分点,冬季偏多6.2个百分点;以武都站为代表的陇南、甘南等地春季偏少0.3个百分点,夏季偏多3.2个百分点,秋季偏少5.1个百分点,冬季偏多2.2个百分点。(见表三)。 代表站2000年降水量年内分配 表三 站 名 2000年季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百分数 多年平均季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百分数 1-3月 4-6月 7-9月 10-12月 1-3月 4-6月 7-9月 10-12月 张 掖 6.0 44.8 42.2 7.0 5.2 30.2 57.8 6.0 兰 州 3.3 24.9 55.3 16.5 3.9 28.3 59.3 8.5 西峰镇 5.0 28.2 49.8 17.0 5.4 27.7 55.1 11.8 武 都 3.7 36.8 48.2 11.3 4.0 33.6 53.3 9.1 (二)地表水资源 1.自产地表水资源量 2000年全省自产地表水资源量207.087亿立方米,折合径流深45.6毫米,径流模数4.56万立方米/平方公里,比多年平均自产地表水资源量286.207亿立方米减少79.12亿立方米。内陆河流域自产地表水资源量60.864亿立方米,折合径流深22.5毫米,径流模数2.25万立方米/平方公里,比多年平均自产地表水资源量55.641亿立方米增加5.223亿立方米,其中疏勒河增加5.357亿立方米,黑河增加1.641亿立方米,石羊河减少1.775亿立方米;黄河流域自产地表水资源量72.510亿立方米,折合径流深49.7毫米,径流模数4.97万立方米/平方公里,比多年平均自产地表水资源量129.093亿立方米减少56.583亿立方米,其中河源至龙羊峡减少12.143亿立方米,湟水减少1.650亿立方米,洮河减少22.244亿立方米,龙羊峡至兰州干流区间减少1.882亿立方米,兰州至下河沿减少0.511亿立方米,泾河减少7.052亿立方米,渭河减少10.829亿立方米;长江流域自产地表水资源量73.719亿立方米,折合径流深191.5毫米,径流模数19.2万立方米/平方公里,比多年平均自产地表水资源量101.473亿立方米减少27.760亿立方米,其中嘉陵江干流区减少19.379亿立方米,白龙江减少8.180亿立方米,汉江减少0.201亿立方米。(见表四、附表7、附图3)。 2000年行政分区自产地表水资源量见附表6。 2000年流域一级区自产地表水资源量 表四 流域 当年水资源量 多年平均 水资源量 (亿立方米) 与上年 比 较 (±%) 与 多 年 平均比较 (±%) 频 率 (%) 毫米 亿立方米 内陆河 22.5 60.864 55.641 4.3 9.4 30.0 黄 河 49.7 72.510 129.093 -26.9 -43.8 95.0 长 江 191.5 73.713 101.473 -5.3 -27.4 78.0 全 省 45.6 207.087 286.207 -12.1 -27.6 87.0 2.自产地表水资源丰枯情况 (1)自产地表水资源丰枯情况 2000年自产地表水资源量与多年平均自产地表水资源量比较,全省偏少27.6%,频率为87.0%,属于偏枯年;内陆河流域偏多9.4%,频率为30.0%,属于偏丰年,其中疏勒河增加28.3%,属丰水年,黑河偏多7.8%,属于偏丰年,石羊河偏少11.3%,属偏枯年;黄河流域偏少43.8%,频率为95.0%,属于枯水年,其中大夏河、庄浪河为平水年,湟水、兰州至下河沿、洛河为偏枯年,洮河、泾河、渭河为枯水年;长江流域偏少27.4%,频率为78.0%,属于偏枯年,其中嘉陵江干流区偏少27.3%,属于偏枯年,白龙江偏少13.8%,属于偏枯年。(见附表7)。 与上年比较,全省偏少12.1%;内陆河流域偏多4.3%,其中疏勒河偏多3.9%,黑河偏少7.2%,石羊河偏多31.2%;黄河流域偏少26.9%,其中河源至龙羊峡偏少38.0%,湟水偏少22.6%,洮河偏少30.2%,兰州至下河沿偏少33.1%,泾河偏少42.9%,渭河偏多20.6%;长江流域偏少5.3%,其中嘉陵江干流区减少6.3%,白龙江偏少4.9%。 2000年行政分区自产地表水资源量与上年及多年平均自产地表水资源量见附表6。 (2)主要江河地表水资源丰枯情况 2000年全省主要河流来水量变化较大。内陆河流域中西部来水量较丰,东部来水量偏枯。疏勒河昌马堡站天然年径流量为11.47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多34.9%,属丰水年;黑河莺落峡站天然年径流量14.7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少7.3%,属偏枯年;石羊河流域西大河天然年径流量为1.578亿立方米,与多年平均持平,西营河九条岭站天然径流量为3.149亿立方米,与多年平均多1.8%,属平水年,杂木河杂木寺站天然年径流量为2.73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多13.4%,属平水年,古浪河古浪站天然年径流量为0.4208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少41.7%,属枯水年。黄河流域因地域辽阔,地形复杂,黄河干流及其支流天然来水量丰枯差异较大。黄河兰州站天然年径流量276.23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少4.5%,属平水年;洮河红旗站天然年径流量27.02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少45.2%,属枯水年;祖厉河靖远站天然年径流量1.41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少6.2%,属平水年,泾河杨家坪天然年径流量3.495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少56.6%,属于枯水年;马莲河雨落坪天然年径流量2.76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少41.9%,属枯水年。长江流域各主要河流天然来水量普遍偏枯。嘉陵江谈家庄站天然年径流量6.08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少58.6%,属枯水年;白龙江武都站天然年径流量30.81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少26.5%,属枯水年。(见附表8)。 3.自产地表水资源量年内分配 我省河川径流年内分配不均,汛期水量集中,冬春水量小,春末夏初干旱,是我省河川径流季节性变化的基本特点。内陆河、龙羊峡以上、祖厉河、径河干流年径流量主要集中在6—9月,4个月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52—71%,其中昌马河6—9月径流占年径流的71%;马莲河年径流量主要集中在5—8月,4个月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65%;洮河、渭河、白龙江年径流量主要集中在7—10月,4个月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49—74%,其中渭河4个月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74.4%;兰州段年径流量主要集中在4—7月,4个月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41%。 4.入、出境水资源量 2000年全省入境水资源量278.729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入境水资源量289.829亿立方米减少11.400亿立方米。内陆河黑河入境水资源量13.757亿立方米;黄河流域入境水资源量234.854亿立方米,其中河源至龙羊峡108.836亿立方米,湟水34.33亿立方米,洮河0.705亿立方米,泾河1.651亿立方米,渭河0.339亿立方米;长江流域入境水资源量29.818亿立方米,其中嘉陵江干流区1.937亿立方米,白龙江27.881亿立方米。(见附表7)。 2000年出省境水资源量343.354亿立方米。内陆河流域正义峡水文站年径流量6.609亿立方米;黄河流域出省境水资源量241.459亿立方米,其中黄河干流229.700亿立方米,下河沿至石嘴山0.264亿立方米,泾河6.068亿立方米,洛河0.429亿立方米,渭河4.998亿立方米;长江流域出省境水资源量99.071亿立方米,其中嘉陵江干流区21.992亿立方米,白龙江76.911亿立方米,汉江0.168亿立方米。(见附表7)。 (三)地下水资源量 1.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 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是与河川基流量相重复的资源量,主要分布在祁连山区和陇南山地,黄土高原较少。2000年全省自产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113.09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值128.54亿立方米减少15.45亿立方米,占地表水资源量的54.6%。其中河川基流量103.83亿立方米,侧向流出量6.34亿立方米,河谷潜水蒸发量0.85亿立方米,开采消耗量2.07亿立方米。内陆河流域自产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31.91亿立方米,其中河川基流量28.43亿立方米,侧向流出量3.24亿立方米,河谷潜水蒸发量0.16亿立方米,开采消耗量0.08亿立方米。黄河流域自产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44.92亿立方米,其中河川基流量39.62亿立方米,侧向流出量3.10亿立方米,河谷潜水蒸发量0.62亿立方米,开采消耗量1.58亿立方米。长江流域自产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36.26亿立方米,其中河川基流量35.78亿立方米,河谷潜水蒸发量0.07亿立方米,开采消耗量0.41亿立方米。 2000年行政分区自产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见附表9。 2.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 平原区主要指河西走廊平原,其次是黄河流域较大的河谷和山间盆地。2000年平原区地下水总补给量73.36亿立方米,其中井灌回归重复计算补给量6.81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66.55亿立方米,与山丘区地下水重复计算量33.88亿立方米,不重复地下水资源量32.67亿立方米。 2000年河西走廊平原地下水总补给量58.80亿立方米,地下水灌溉回归重复计算量6.81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51.99亿立方米,其中与山丘区地下水重复计算量25.51亿立方米,不重复地下水资源量26.48亿立方米,其中疏勒河总补给量19.01亿立方米,井灌回归重复计算量1.07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17.94亿立方米,与山丘区地下水重复计算量8.42亿立方米,不重复地下水资源量9.52亿立方米;黑河总补给量24.79亿立方米,井灌回归重复计算量1.74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23.05亿立方米,与山丘区地下水重复计算量11.44亿立方米,不重复地下水资源量11.61亿立方米;石羊河总补给量15.00亿立方米,井灌回归重复计算量4.00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11.00亿立方米,与山丘区地下水重复计算量5.70亿立方米,不重复地下水资源量5.30亿立方米。 黄河流域河谷盆地及山间盆地地下水总补给量14.24亿立方米,无井灌回归补给量,地下水资源量亦为14.24亿立方米,与山丘区地下水重复计算量8.15亿立方米,不重复地下水资源量6.09亿立方米,主要分布在黄河、洮河、泾河和渭河谷地。(见附表10)。 2000年行政分区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见附表9。 3.地下水资源总量 2000年全省自产地下水资源总量145.76亿立方米,其中山丘区为113.09亿立方米,占77.6%,其中河川基流量103.83亿立方米,侧向流出量6.34亿立方米,河谷潜水蒸发量0.85亿立方米,开采消耗量2.07亿立方米,平原区为32.67亿立方米,占22.4%,其中降水入渗补给量2.40亿立方米,地表水体入渗补给量57.81亿立方米;内陆河流域为58.39亿立方米,占40.1%,其中山丘区31.91亿立方米,占54.6%,平原区26.48亿立方米,占45.4%;黄河流域为51.01亿立方米,占35.0%,其中山丘区44.92亿立方米,占88.1%,河谷盆地区6.09亿立方米,占11.9%;长江流域为36.36亿立方米,占24.9%,其中山丘区36.26亿立方米,占99.7%,河谷盆地区0.10亿立方米,占0.3%。(见附表10)。 上述地下水资源量中各种重复计算量134.10亿立方米,占地下水资源量的92.0%,纯地下水资源量为11.66亿立方米,其中河西走廊5.33亿立方米,黄河流域5.84亿立方米,长江流域0.49亿立方米。 2000年行政分区地下水资源量见附表9。 (四)水资源总量 水资源总量是指地表水资源量(自产+入境)加纯地下水资源量之和。2000年全省水资源总量497.176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值584.768亿立方米减少87.592亿立方米,相对值减少15.0%。其中地表水资源量485.516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值576.036亿立方米减少90.52亿立方米,相对值减少15.7%,不重复地下水资源量11.66亿立方米;自产地表水资源量207.087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值286.207亿立方米减少79.12亿立方米,相对值减少27.6%;入境水资源量278.429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值289.829亿立方米减少11.400亿立方米,相对值减少3.9%;出境水资源量347.139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值477.751亿立方米减少130.612亿立方米,相对值减少27.3%。 2000年内陆河流域水资源总量79.951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值74.801亿立方米增加5.15亿立方米,相对值增加6.9%。其中地表水资源量74.621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值69.663亿立方米增加4.958亿立方米,相对值增加7.1%,不重复地下水资源量5.33亿立方米;自产地表水资源量60.864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值55.641亿立方米增加5.223亿立方米,相对值增加9.4%;入境水资源量13.757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值14.022亿立方米减少0.265亿立方米,相对值减少1.9%;正义峡水量6.609亿立方米。 2000年黄河流域水资源总量313.204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值374.727亿立方米减少61.523亿立方米,相对值减少16.4%。其中地表水资源量307.364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值371.153亿立方米减少63.789亿立方米,相对值减少17.2%,不重复地下水资源量5.84亿立方米;自产地表水资源量72.510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值129.093亿立方米减少56.583亿立方米,相对值减少43.8%;入境水资源量234.854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值242.060亿立方米减少7.206亿立方米,相对值减少3.0%;出境水资源量241.459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值339.137亿立方米减少97.678亿立方米,相对值减少28.8%。 2000年长江流域水资源总量104.021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值135.240亿立方米减少31.219亿立方米,相对值减少23.1%。其中地表水资源量103.531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值135.220亿立方米减少31.689亿立方米,相对值减少23.4%;不重复地下水资源量0.49亿立方米;自产地表水资源量73.713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值101.473亿立方米减少27.760亿立方米,相对值减少27.4%;入境水资源量29.818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值33.747亿立方米减少3.929亿立方米,相对值减少11.6%;出境水资源量104.021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值132.871亿立方米减少28.850亿立方米,相对值减少21.7%。(见表五)。 流域一级区水资源总量表 表五 流 域 降水总量 (亿立方米) 水资源总量(亿立方米) 出 境 地 表 水 (亿立方米) 地 表 水 地下水 合计 自产 入境 全 省 1122.70 207.087 278.429 11.66 497.176 347.139 内陆河 324.55 60.864 13.757 5.33 79.951 6.609 黄 河 599.75 72.510 234.854 5.84 313.204 241.459 长 江 198.40 73.713 29.818 0.49 104.021 99.071 2000年行政分区、流域分区水资源总量见附表11、附表12。 四 蓄水动态分析 (一)大中型水库蓄水动态 2000年大中型水库(含刘家峡和碧口水库)年末蓄水总量35.2401亿立方米,年蓄水变量为1.9627亿立方米,其中大型水库年末蓄水总量为32.6995亿立方米,年蓄水变量为1.5149亿立方米,中型水库年末蓄水总量为2.5406亿立方米,年蓄水变量为0.4478亿立方米。其中河西地区水库年末蓄水总量4.6351亿立方米,年蓄水变量为0.4015亿立方米;黄河流域水库年末蓄水总量28.8581亿立方米,年蓄水变量为1.4100亿立方米;长江流域水库年末蓄水总量1.7172亿立方米,年蓄水变量为0.1215亿立方米。刘家峡水库年末蓄水量为28.6000亿立方米,年蓄水变量为1.3亿立方米,碧口水库年末蓄水量为1.5800亿立方米,年蓄水变量为0.10亿立方米。(见表六、附表13)。 2000年末大中型水库蓄水量表 表六 单位:亿立方米 水库名称 蓄水量 水库名称 蓄水量 水库名称 蓄水量 水库名称 蓄水量 党河 0.403 双树寺 0.0309 西营河 0.0807 锦屏 0.0256 双塔 1.640 翟寨子 0.0472 南营 0.0300 东峡 0.0041 赤金峡 0.265 李桥 0.0682 红崖山 0.1265 崆峒峡 0.142 鸳鸯池 0.669 祁家店 0.0255 黄羊河 0.3200 巴家嘴 0.084 解放村 0.105 西大河 0.1745 大靖峡 0.0355 红河 0.087 鹦鸽嘴 0.0422 金川峡 0.2338 刘家峡 28.6 晚家峡 0.0502 瓦房城 0.0912 皇城滩 0.2469 高崖 0.0321 碧口 1.58 (二)河西走廊地下水动态 1.地下水位及蓄变量 2000年地下水位与上年相比,除安西地下水位上升0.160米、金塔上升0.169米外,其它地区地下水位均在下降,地下水位下降最多的是张掖市,水位下降了0.382米,地下水位下降最少的是嘉峪关市,水位下降了0.023米;地下水位与多年平均相比,地下水位均在下降,下降幅度最大的是张掖市,地下水位下降了2.314米。下降幅度最小的是高台县,地下水位下降了0.176米。 酒泉地区平原区面积11.8万平方公里,蓄变量较上年减少945万立方米,其中金塔花海盆地、安西敦煌盆地地下水蓄量有所增加,酒泉盆地、玉门踏实盆地地下水蓄变量有所减小,综合以上四个灌区的情况,嘉峪关市平原区面积1298 平方公里,蓄变量较上年减少155.8万立方米。张掖地区平原区面积5483平方公里,蓄变量较上年减少5072.7万立方米。河西走廊(不包含武威)地下水蓄变量较上年减少6173万立方米。 2.河西走廊地下水开采量 2000年河西走廊地下水开采量为22.303亿立方米,开采量比上年22.292亿立方米增加了0.0104亿立方米。酒泉地区、嘉峪关市、张掖地区、金昌市地下水开采量分别为5.9008、0.3851、3.0021、1.3821亿立方米,开采量比上年略有增加,武威地区地下水开采量为11.6324亿立方米,开采量比上年略有减小。 3.河西走廊地下水超采情况 2000年河西走廊地下水超采主要发生在石羊河流域的金昌市区、永昌县、武威市、民勤县。武威地区地下水的开采量为11.6324亿立方米,可开采量为7.8000亿立方米,武威地区地下水超采量为3.8324亿立方米,超采系数为0.49,超采量与上年基本持平。 五 用水调查统计 调查统计对象为本年度的河道外用水,内容包括供水量、用水量和耗水量。 供水量指各种水资源工程为用户提供的水量。按供水系统分为水利供水工程和自备水源供水工程,自备水源包括工业和城乡供水的自备部分;按水资源性质分为地表水供水工程和地下水供水工程,地表水供水工程按蓄、引、提三类统计,规定以水库、塘坝为水源的,无论是自流引水或提水,均属蓄水工程供水量,从河道、湖泊中自流引水的,无论有闸坝或无闸坝,均属引水工程供水量,利用扬水站直接从河流、湖泊取水的为提水工程供水量,水井工程供水量即为地下水工程供水量。 用水量指分配给各类用户的包括输水损失在内的毛用水量。按农田灌溉、农村生活、林牧渔、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规模以下工业和城镇生活六类用户进行统计。农田灌溉用水包括水田、菜田、水浇地灌溉用水;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用水包括火电和一般工业用水,其数量为取用的新鲜水量,不包括企业内部重复利用量;城镇生活用水包括城市、县镇、乡镇的居民住宅和公共设施用水(按非农业人口统计);农村生活用水包括农村居民和牲畜用水;林牧渔用水包括林牧(果树、苗圃、草场)灌溉用水和鱼塘补水。 耗水量指在输水、用水过程中,通过蒸腾、蒸发、土壤吸收、产品带走、人畜饮用等各种形式消耗掉,而不能回归到地表水体或地下含水层的水量。农田、林牧灌溉耗水量为毛用水量与回归水量(含下渗补给地下水量)之差;城镇生活和工业的耗水量为取用水量与废污水排放量之差;农村一般没有供排水系统,居民生活和牲畜用水量绝大部分甚至全部被消耗掉。 (一)供水量 2000年全省总供水量122.7196亿立方米,其中蓄水工程26.9810亿立方米,占22.0%,引水工程47.5653亿立方米,占38.8%,提水工程19.3882亿立方米,占15.8%,地下水工程28.7851亿立方米,占23.4%。 内陆河流域总供水量76.7530亿立方米,以引水工程和蓄水工程为主,其中蓄水工程25.7792亿立方米,占33.6%,引水工程28.2568亿立方米,占36.8%,提水工程1.1283亿立方米,占1.5%,地下水工程21.5887亿立方米,占28.1%。 黄河流域总供水量42.9005亿立方米,以引水工程和提水工程为主,其中蓄水工程1.1190亿立方米,占2.6%,引水工程17.7614亿立方米,占41.4%,提水工程17.5692亿立方米,占41.1%,地下水工程6.4509亿立方米,占14.9%。 长江流域总供水量3.0661亿立方米,以引水工程为主,其中蓄水工程0.0828亿立方米,占2.7%,引水工程1.5471亿立方米,占50.5%,提水工程0.6907亿立方米,占22.5%,地下水工程0.7455亿立方米,占24.3%。 2000年行政分区供水量见附表16、附表17。 (二)用水量 2000年全省总用水量122.7196亿立方米,农业(含林牧渔业) 是用水大户,为97.4271亿立方米,占79.5%,工业用水17.7088亿立方米,占14.4%,城镇生活用水3.4266亿立方米,占2.7%,农村人畜用水4.1571亿立方米,占3.4%。农业用水中,内陆河占73.1%,黄河占24.9%,长江占2.0%;工业用水中,内陆河占22.6%,黄河占75.4%,长江占2.0%。 内陆河流域总用水量76.7530亿立方米,以农业灌溉用水为主,其用水量71.1882亿立方米,占92.8%,工业用水4.0045亿立方米,占5.2%,城镇生活用水0.7183亿立方米,占0.9%,农村人畜用水0.8420亿立方米,占1.1%。 黄河流域总用水量42.9005亿立方米,以农业灌溉用水为主,工业用水也较多,其中农业用水24.2176亿立方米,占56.5%,工业用水13.3513亿立方米,占31.1%,城镇生活用水2.5511亿立方米,占5.9%,农村人畜用水2.7805亿立方米,占6.5%。 长江流域总用水量3.0661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2.0213亿立方米,占66.0%,工业用水0.3530亿立方米,占11.5%,城镇生活用水0.1572亿立方米,占5.1%,农村人畜用水0.5346亿立方米,占17.4%(见附表19)。 2000年行政分区用水量见附表18。 (三)重要城市城、近郊区供用水量(不包括市辖县) 兰州市城、近郊区面积1632平方公里,人口183.04万,工业产值(当年价,下同)473.51亿元。2000年供水量10.18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8.86亿立方米,占87.0%,地下水1.32亿立方米,占13.0%;2000年用水量10.18亿立方米,其中工业用水7.34亿立方米,占72.1%,农业用水1.93亿立方米,占19.0,生活用水0.91亿立方米,占8.9%。 白银市城、近郊区面积3478平方公里,人口45.26万,工业产值78.34亿元。2000年供水量2.33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2.09亿立方米,占89.7%,地下水0.24亿立方米,占10.3%;2000年用水量2.33亿立方米,其中工业用水1.25亿立方米,占53.6%,农业用水0.87亿立方米,占37.3%,生活用水0.21亿立方米,占9.1%。 天水市城、近郊区面积5862平方公里,人口119.33万,工业产值35.83亿元。2000年供水量1.48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0.61亿立方米,占41.2%,地下水0.87亿立方米,占58.8%;2000年用水量1.48亿立方米,其中工业用水0.55亿立方米,占37.2%,农业用水0.50亿立方米,占33.8%,生活用水0.43亿立方米,占29.0%。 金昌市城、近郊区面积2080平方公里,人口20.52万,工业产值40.54亿元。2000年供水量1.11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0.75亿立方米,占67.6%,地下水0.36亿立方米,占32.4%;2000年用水量1.11亿立方米,其中工业用水0.66亿立方米,占59.5%,农业用水0.36亿立方米,占32.4%,生活用水0.09亿立方米,占8.1%。 嘉峪关市城、近郊区面积1298平方公里,人口15.97万,工业产值39.96亿元。2000年供水量1.37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0.94亿立方米,占68.6%,地下水0.43亿立方米,占31.4%;2000年用水量1.37亿立方米,其中工业用水0.67亿立方米,占48.9%,农业用水0.59亿立方米,占43.1%,生活用水0.11亿立方米,占8.0%。(见附表20)。 (四)耗水量 2000年全省净耗水量73.5185亿立方米,综合耗水率为60.0 %。农业耗水量59.3534亿立方米,耗水率为59.3%,其中农田灌溉耗水量55.1623亿立方米,耗水率为60.6%;林牧渔耗水量4.1911亿立方米,耗水率为65.8%;工业耗水量8.3486亿立方米,耗水率为47.1%,其中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耗水量6.8170亿立方米,耗水率为46.1%,规模以下工业耗水量为1.5316亿立方米,耗水率为52.5%;城镇生活耗水量1.6594亿立方米,耗水率48.4%;农村生活耗水量4.1571亿立方米,耗水率为100%。 内陆河流域耗水量48.2034亿立方米,综合耗水率为62.9%。农业耗水量45.0219亿立方米,耗水率为63.2%,其中农田灌溉耗水量41.7733亿立方米,耗水率63.0%,林牧渔耗水量3.2486亿立方米,耗水率为67.3%;工业耗水量1.9853亿立方米,耗水率为49.6%,其中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耗水量1.6121亿立方米,耗水率为48.4%,规模以下工业耗水量为0.3732亿立方米,耗水率为55.2%;城镇生活耗水量0.3542亿立方米,耗水率为49.3%;农村生活耗水量0.8420亿立方米,耗水率为100%。 黄河流域耗水量23.3568亿立方米,综合耗水率为54.4%。农业耗水量13.1456亿立方米,耗水率为54.3%,其中农田灌溉耗水量12.3352亿立方米,耗水率为54.0%,林牧渔耗水量0.8104亿立方米,耗水率为59.4%;工业耗水量6.2011亿立方米,耗水率为46.4%,其中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耗水量5.0956亿立方米,耗水率为45.4%,规模以下工业耗水量为1.1055亿立方米,耗水率为52.1%;城镇生活耗水量1.2296亿立方米,耗水率为48.2%;农村生活耗水量2.7805亿立方米,耗水率为100%。 长江流域耗水量1.9583亿立方米,综合耗水率为63.8%,农业耗水量1.1859亿立方米,耗水率为58.7%,其中农田灌溉耗水量1.0538亿立方米,耗水率56.4%,林牧渔耗水量0.1321亿立方米,耗水率为86.1%;工业耗水量0.1622亿立方米,耗水率为45.9%,其中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耗水量0.1093亿立方米,耗水率为46.4%,规模以下工业耗水量为0.0529亿立方米,耗水率为45.1%;城镇生活耗水量0.0756亿立方米,耗水率为48.1%;农村生活耗水量0.5346亿立方米,耗水率为100%。 2000年行政分区耗水量见附表21、附表22。 六 水质调查评价 (一)废污水排放量 2000年全省废污水排放总量为9.97亿吨,比上年增加5.3%,其中达标排放量4.30亿吨,占废污水排放总量的43.1%;全省日平均排放量272.53万吨,其中工业废水日平均排放量224.25万吨,占82.3%,生活污水日平均排放量48.28万吨,占17.7%。 2000年内陆河流域废污水排放总量为2.25亿吨,其中达标排放量0.40亿吨,占废污水排放总量的17.8%,疏勒河0.55亿吨,黑河0.89亿吨,石羊河0.81亿吨;全流域日平均排放量61.38万吨,其中工业废水日平均排放量为51.43万吨,占83.8%,生活污水日平均排放量9.95万吨,占16.2%。 2000年黄河流域废污水排放量为7.46亿吨,其中达标排放量3.83亿吨,占废污水排放量的51.3%,排污口主要集中在龙羊峡至兰州干流区间和兰州至下河沿区间,废污水排放量分别为2.79亿吨和1.91亿吨,其次是泾河和渭河,废污水排放量分别为1.05亿吨和0.62亿吨;全流域日平均排放量203.72万吨,其中工业废水日平均排放量为167.61万吨,占82.3%,生活污水日平均排放量36.11万吨,占17.7%。 2000年长江流域废污水排放总量为0.27亿吨,其中达标排放量0.06亿吨,占废污水排放总量的22.2%;全流域日平均排放量7.43万吨,其中工业废水日平均排放量5.21万吨,占70.1%,生活污水日平均排放量2.22万吨,占29.9%。(见附表23)。 (二)河流水质概况评价 依据GB3838—88《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和“甘肃省水环境监测中心”2000年水质监测资料,对全省主要河流44个水质监测河段和18个基本项目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全省评价河段中,达到地表水质量标准Ⅲ类水质的河段19个,占评价河段总数的43.2%,其中水质优良且能满足饮用、渔业等多种用途的Ⅰ、Ⅱ、类水质河段12个,占评价河段总数的27.3%;水质一般,经适当处理可饮用的Ⅲ类水质河段7个,占评价河段总数的15.9%。水质超过III类标准的河段25个,占评价河段总数的56.8%,其中污染较重的Ⅳ类水质河段4个,占评价河段总数的9.1%;污染严重的Ⅴ类水质河段8个,占评价河段总数的18.2%;污染极为严重的超Ⅴ类水质河段13个,占评价河段总数的29.5%。检出的主要超标项目为:溶解氧、化学需氧量、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氯离子、氨氮、挥发酚、高锰酸盐指数、六价铬、PH值。 黄河流域:大夏河、洮河上游、大通河、泾河崆峒段的水质较好;黄河白银—靖远段、洮河下游及支流广通河三甲集段、庄浪河武胜驿段水质受到轻度污染,但未超标;湟水及庄浪河红崖子段水质污染严重,主要超标项目为氨氮、六价铬;汭河安口段污染严重,主要超标项目为PH、六价铬;祖厉河、渭河支流葫芦河、泾河盘旋路、平镇桥、泾川、长庆桥、汭河圣母桥、石堡子河、茹河镇原、马莲河孙家湾、庆阳段水质受到极严重污染,主要超标项目为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氨氮、挥发酚、六价铬、氯离子、PH等。 内陆河流域:疏勒河、石油河上游、黑河上游、金川河水质较好;北大河上游水质受到轻度污染,但未超标;黑河下游、北大河下游、山丹河、石羊河中下游、红水河水质受到严重污染,主要超标项目为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六价铬、砷、挥发酚等;石油河下游、石羊河上游受到极严重污染,主要超标项目为六价铬、氨氮、挥发酚、亚硝酸盐氮、溶解氧、化学需氧量等。 长江流域:嘉陵江、东河水质较好;白龙江水质受到轻度污染,但未超标,长丰河、西汉水水质受到较重污染,主要超标项目为挥发酚;南河水质受到严重污染,主要超标项目为挥发酚。 主要河流监测河段水质状况列于表七。 甘肃省主要河流监测河段水质状况 表七 序号 水系 河名 重点河段 水质 类别 主要超标项目及超标倍数 1 黄河 黄河 西坪 Ⅲ           2 黄河 黄河 靖远大桥 Ⅲ           3 黄河 大夏河 双城 Ⅱ           4 黄河 大夏河 折桥 Ⅱ           5 黄河 洮河 李家村 Ⅱ           6 洮河 洮河 红旗 Ⅲ           7 洮河 广通河 三甲集 Ⅲ           8 湟水 湟水 海石湾 Ⅳ 氨氮(0.5),六价铬(0.1)。 9 湟水 大通河 连城 Ⅱ           10 黄河 庄浪河 武胜驿 Ⅲ           11 黄河 庄浪河 红崖子 Ⅳ 六价铬(0.4)。   12 黄河 祖厉河 靖远 超Ⅴ 氯离子(12.8),六价铬(3.0),溶解氧,亚硝酸盐氮(0.6), 硝酸盐氮(2.9)。 13 黄河 葫芦河 静宁 超Ⅴ 氯离子(1.1)。 甘肃省主要河流监测河段水质状况 续表七 序号 水系 河名 重点河段 水质 类别 主要超标项目及超标倍数 14 泾河 泾河 崆峒 Ⅱ           15 泾河 泾河 盘旋路 超Ⅴ 氮氮(2.2),挥发酚(0.6),六价铬(1.2)。   16 泾河 泾河 平镇桥 超Ⅴ PH,化学需氧量(20.4),亚硝酸盐氮(0.5),六价铬(1.2),挥发酚(64.4),氨氮(3.3)。 17 泾河 泾河 泾川 超Ⅴ 化学需氧量(20.4),六价铬(2.3),挥发酚(8.4),亚硝酸盐氮(0.3),高锰酸盐指数(4.0),氨氮(2.5)。 18 泾河 泾河 长庆桥 超Ⅴ 高锰酸盐指数(1.7),氨氮(0.6),六价铬(1.4),挥发酚(1.8)。 19 泾河 汭河 安口 Ⅴ PH,六价铬(0.6)。   20 泾河 汭河 圣母桥 超Ⅴ 高锰酸盐指数(1.6),氨氮(0.4),六价铬(0.3)。   21 泾河 石堡子河 华亭 超Ⅴ 氨氮(5.6),六价铬(1.9),挥发酚(0.4),高锰酸盐指数(0.7)。   22 泾河 茹河 镇原 超Ⅴ 六价铬(1.8),氨氮(13.8),硝酸盐氮(1.2),化学需氧量(90.3),挥发酚(67.6),PH。   23 泾河 马莲河 孙家湾 超Ⅴ 氯离子(2.2),六价铬(1.8),亚硝酸盐氮(0.2),挥发酚(89.0),氨氮(1.7),化学需氧量(1.7)。   24 泾河 马莲河 庆阳 超Ⅴ 氯离子(1.8),亚硝酸盐氮(0.5),六价铬(1.1),挥发酚(11.6),氨氮(0.6)。 25 内陆河 疏勒河 双塔 Ⅰ           26 内陆河 石油河 玉门市 Ⅰ     27 内陆河 石油河 玉门桥 超Ⅴ 挥发酚(389),氨氮(6.9),六价铬(0.4),亚硝酸盐氮(0.7)。 28 内陆河 黑河 莺落峡 Ⅱ     29 内陆河 黑河 高崖 Ⅴ 挥发酚(1.0),高锰酸盐指数(0.5)。 30 内陆河 北大河 冰沟 Ⅲ           31 内陆河 北大河 北大桥 Ⅴ 六价铬(0.6)。   32 内陆河 讨赖河 鸳鸯池 Ⅱ           33 内陆河 山丹河 山丹桥 Ⅴ 六价铬(0.3),挥发酚(5.2),氨氮(4.6),高锰酸盐指数(8.6),砷(5.9)。   34 内陆河 石羊河 四坝桥 超Ⅴ 六价铬(0.9),化学需氧量(3.2),氨氮(3.8),溶解 氧。 35 内陆河 石羊河 蔡旗 Ⅴ 六价铬(0.1)。 36 内陆河 石羊河 红崖山 Ⅴ 六价铬(0.9)。 37 内陆河 红水河 红水河 Ⅴ 六价铬(0.5)。   38 内陆河 金川河 金川峡 Ⅰ           39 嘉陵江 嘉陵江 谈家庄 Ⅰ           40 嘉陵江 长丰河 成县 Ⅳ 挥发酚(0.4)。   41 嘉陵江 东河 东河 Ⅱ     42 嘉陵江 南河 南河 Ⅴ 挥发酚(2.2)。 43 嘉陵江 西汉水 毛坝 Ⅳ 挥发酚(0.8)。 44 嘉陵江 白龙江 武都 Ⅲ   根据上述水质监测资料和地表水分类标准,对省境主要江河7133公里河长进行水质评价结果,全年平均Ⅰ类水2491公里,占34.9%,Ⅱ类水1500公里,占21%,Ⅲ类水1597公里,占22.4%,Ⅳ类水716公里,占10%,Ⅴ类水373公里,占5.3%,超Ⅴ类水456公里,占6.4%。总体来看,Ⅰ至Ⅲ类水占78.3%,Ⅵ至超Ⅴ类水占21.7%,而且分布在大中城市附近及江河下游的人口密集区,使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都受到影响。(见表24)。 枯水期Ⅳ类水河长716公里,其中内陆河流域76公里,占10.6%,黄河流域640公里,占89.4%;Ⅴ类水河长350公里,其中内陆河流域44公里,占12.6%,黄河流域306公里,占87.4%,长江流域没有Ⅴ类水;超Ⅴ类水河长534公里,其中内陆河流域26公里,占4.9%,其余508公里均分布在黄河流域,占95.1%。 (三)主要站输沙量 据10个主要站年输沙量统计,2000年昌马河昌马堡年输沙量为612万吨,比多年均值增加2.2倍,黑河莺落峡为123万吨,比多年均值减少43.8%,石羊河杂木寺为11.3万吨,比多年均值减少31.1%,洮河红旗为844万吨,比多年均值减少71.0%,黄河兰州为2510万吨,比多年均值减少77.8%,祖厉河靖远为2470万吨,比多年均值减少61.2%,泾河杨家坪为2980万吨,比多年均值减少68.5%,马莲河雨落坪为7780万吨,比多年均值增加41.9%,渭河北道为5670万吨,比多年均值减少59.8%,白龙江武都为458万吨,比多年均值减少70.5%。(见表25)。 七 重 要 水 事 (一)水旱灾害 2000年我省发生了比1995年和1999年更为严重的特大干旱,同时宕昌、玉门等地发生了严重的局地暴洪灾害,河西等地出现了沙尘暴天气,给工农业生产、群众生活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的损失。 1.旱灾 2000年旱情主要发生在4月初到6月上旬、6月下旬到8月初两个时段,特别是4月初到6月上旬这一时段的旱情更重,影响更大。主要表现为:一是高温少雨。3-8月,全省平均气温比正常年偏高1-3℃,特别是7月13-30日,最高气温普遍达到34-39.8℃,兰州市气温高达39.8℃,是1932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极高值。4月至6月上旬,全省长达70多天基本没有出现有效降水,降水不足40毫米的有51个县市区,降水比历年同期偏少5成以上,其中,黄河流域降水不足40毫米的有48个县市区,降水比历年同期偏少5成以上,中部、陇东等地有18个县市区降水不足10毫米,是设立雨量站40多年来的最小值。二是土壤墒情差。5月下旬干旱高峰期,河东干旱山区普遍有5-40厘米的干土层,陇东、陇中大部分地方和天水北部、临夏西北部0-20厘米土壤相对湿度在40%以下,0-50厘米土壤相对湿度普遍在50%以下,与历年同期相比偏低10-20个百分点。三是河道来水偏枯。全省20多条主要河流,除昌马河、讨赖河、梨园河、西营河较丰或正常外,其余河流持续偏枯3-6成,河东地区大部分河流偏枯5成左右,黑河因首次跨省区向下游内蒙古自治区调水,造成省内灌溉缺水近1亿立方米,张掖地区影响灌溉面积104万亩,冬灌少灌30万亩。四是水库蓄水不足。春灌关键时期,全省286座水库蓄水5.9亿立方米,仅占设计库容的1/4,比历年同期少蓄水0.5亿立方米。 2000年旱情统计表 表八 单位:万亩 地区 受灾 面积 成灾 面积 绝收 面积 地区 受灾 面积 成灾 面积 绝收 面积 嘉峪关市 0 0 0 甘南州 21.68 21.68 2.21 酒泉地区 14.99 14.99 0.057 临夏州 126.90 105.90 21.0 张掖地区 133.82 70.89 18.27 天水市 341.55 272.85 64.5 金昌市 0 0 0 陇南地区 224.30 184.14 40.16 武威地区 115.68 92.97 32.40 平凉地区 30.06 0 30.06 兰州市 169.50 169.50 34.50 庆阳地区 251.73 179.30 72.45 白银市 242.55 242.55 124.95 全省 2015.03 1657.49 556.21 定西地区 342.27 302.72 115.67 据统计,5月底干旱高峰期全省受旱面积达3260万亩,重旱2049万亩,农作物受旱面积达2783万亩,其中成灾1658万亩,绝收556万亩;有120万人、100万头牲畜出现了饮水困难;退耕还林(草)和荒山造林成活率达到90%的仅42万亩,占35%;预计粮食产量75亿公斤,其中,因旱灾比上年减产5亿公斤。行政分区旱情统计见表八。 2.水灾 汛期,三大流域干流及主要支流未发生较大洪水,但局地暴洪灾害十分严重,共发生局地暴洪灾害94县次。宕昌县、玉门市受灾最重,直接经济损失分别为1.8亿元和1.5亿元,占全省水灾总损失的43%。直接经济损失在1000万元-4000万元的有11个县;500万元-1000万元的有10个县;100万元-500万元的有17个县;100万元以下的有14个县。暴洪灾害的特点主要有:一是洪灾发生时间较早。3月31日17时至19时、4月1日2时至4时,漳县、陇西县和成县分别发生今年第一场局地冰雹暴雨灾害,2小时降雨量分别为33.3毫米和55毫米,16个乡镇受灾,因灾死亡7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37万元,洪灾发生时间比正常年景提前了1个月。二是暴雨强度十分罕见。5月31日19时,宕昌县特大暴雨,阿坞乡和木耳乡两个强暴雨中心50分钟降水量分别为270和220毫米,岷江宕昌站洪峰流量667立方米/秒,相当于150年一遇。6月22日-26日,酒泉地区降雨40-144.4毫米,玉门、安西、敦煌超过了多年平均年降水量,玉门市最大为144.4毫米,暴雨强度是40多年来未遇的,疏勒河流域主要河流和黑河部分支流发生大洪水,特别是25日21时石油河入赤金峡水库洪峰流量485.6立方米/秒,相当于50年一遇洪水标准。 2000年全省共有60个县、460个乡镇、198万人受灾,因灾死亡86人,倒塌房屋9752间,农作物受灾267万亩、成灾197万亩、绝收53万亩(含冰雹受灾面积89.6万亩、成灾69万亩、绝收13.7万亩),减产粮食1.38亿公斤;冲毁堤防工程169公里、渠首9座、机电井618眼、各类水利建筑物815处,共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1亿元,其中,农林牧渔损失5.11亿元、水利工程损失9180万元、工交业损失1.36亿元。 3.沙尘暴 2000年全省发生大风、沙尘暴天气过程达15次,其中强沙尘暴天气过程7次,河西、中部和陇东地区受到严重影响。4月12日出现了全年最强的一次大风沙尘暴天气过程,其中武威、民勤遭黑风袭击,死亡1人,5人受伤,农作物受灾4.4万亩,引发火灾10多起,损坏农用电路(设备)多处(台、件),直接经济损失1700多万元。4月28日,兰州市区出现短时大风、扬沙和浮尘天气,在黄河西固段发生翻船事件,死亡1人,9人下落不明。 (二)水利基本建设进展顺利 2000年10月民勤调水工程建成试通水,将恢复13万亩灌溉面积;盐环定杨黄甘肃专用一期工程建成投入运行,解决了一万人、一万头牲畜的饮水困难,发展灌溉面积0.66万亩;引大入秦完成了主体工程,控制灌溉能力达到66.37万亩,完成移民4.3万人;疏勒河开发项目的骨干工程昌马水库大坝如期实现截流。 (三)雨水利用拓宽了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领域 从1996年开始,通过“121”雨水集流工程向实施范围、建设方式、工程效益三个方面延伸,拉开了全省大规模雨水利用的序幕。到2000年底,全省发展集雨水窖145.5万眼,发展集雨补灌面积334万亩,通过先进农业科技的配套,初步形成了以集雨补灌为纽带,“梯田+雨水+科技+调整”的旱作农业模式。集雨补灌是广大干部群众长期以来对干旱规律进行探索和认识的伟大成果,通过近几年的实施,有效地解决了干旱山区人畜饮水困难,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四)节水灌溉全面普及 在发展农田水利中,坚持开源与节流并举,把节流放在首位。国家在我省确定了12个节水增产重点县,先后安排了21个高标准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和一批大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有力地推动了全省节水灌溉的全面普及。通过多年的实践,基本形成了大中型灌区以常规节水为主,井灌区以管道输水为主,经济作物和林果业以微灌为主,旱作农业以集雨补灌为主的节水格局。“九五”时期,发展节水灌溉面积409.8万亩,累计达到961.64万亩,占总灌溉面积的52%,其中,以渠道衬砌为主的常规节水面积855.39万亩,管道输水灌溉面积55.66万亩,高新技术节水面积50.59万亩。节水灌溉效益显著,年节水量约4.5亿m3,改善灌溉面积100多万亩。 (五)农村人畜饮水困难基本解决 1995—1996年,省委、省政府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筹集10857万元资金,群众自筹14152万元资金,成功实施了“121”雨水集流工程,解决了131万人、118万头牲畜的饮水困难,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1998—1999年,省委、省政府又多渠道筹集资金3.5亿元,集中解决和改善了160万人、145万头牲畜的饮水困难。截止2000年底,仅省上筹集用于农村人畜饮水工程的专项投资达11亿多元,共修建各类饮水工程95万项,累计解决了929.31万人的饮水困难,使全省78%的农村人口饮水困难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八 综合分析 (一)供水组成 供水量按水源性质分为地表水源供水量和地下水源供水量,地表水源供水量又分为蓄水、引水、提水三类;按供水系统分为水利工程供水和用户自备供水。 2000年全省供水量中,地表水供水量占76.5%,其中蓄水工程占21.9%,引水工程占38.8%,提水工程占15.8%,地下水供水量占23.5%;水利工程供水占83.6%,用户自备供水占16.4%。内陆河流域以蓄、引为主,地表水供水量占71.9%,其中蓄水工程占33.6%,引水工程占36.8%,提水工程占1.5%,地下水供水量占28.1%;水利工程供水占94.6%,用户自备供水占5.4%。黄河流域以引、提为主,地表水供水量占85.0%,其中蓄水工程占2.6%,引水工程占41.4%,提水工程占41.0%,地下水供水量占15.0%;水利工程供水占64.8%,用户自备供水占35.2%。长江流域以引水工程为主,地表水供水量占75.6%,其中蓄水工程占2.7%,引水工程占50.5%,提水工程占22.4%,地下水供水量占24.4%;水利工程供水占72.4%,用户自备供水占27.6%。(见表九、图一)。 由此可见,本省蓄水工程供水量偏少,调蓄能力偏低,特别是黄河流域蓄水工程供水量只占2.6%。 2000 年 供 水 组 成 表九 % 流域 地 表 水 地下水 水利工程 用户自备 蓄水 引水 提水 合计 内陆河 33.6 36.8 1.5 71.9 28.1 94.6 5.4 黄河 2.6 41.4 41.0 85.0 15.0 64.8 35.2 长江 2.7 50.5 22.4 75.6 24.4 72.4 27.6 全省 21.9 38.8 15.8 76.5 23.5 83.6 16.4 图一 供 水 组 成 (二)用水组成 用水量按用水性质和地域特点,分为农田灌溉、林牧渔业、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规模以下工业、城镇生活、农村生活六类用户进行统计。 2000年全省用水量中,农业是用水大户,占79.3%,其中农田灌溉用水占74.1%,林牧渔业用水占5.2%;其次是工业用水,占14.4%,其中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用水占12.1%,规模以下工业用水占2.3%;第三是农村用水,占3.5%;第四是城镇生活用水,占2.8%。内陆河流域用水量中,主要是农业用水,占92.7%,其中农田灌溉用水占86.4%,林牧渔业用水占6.3%;工业用水占5.2%,其中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占4.3%,规模以下工业占0.9%;城镇生活用水占0.9%;农村生活用水占1.2%。黄河流域用水量中,农业用水占56.5%,其中农田灌溉用水占53.3%,林牧渔用水占3.2%;工业用水占31.1%,其中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用水占26.2%,规模以下工业占4.9%;城镇生活用水占5.9%;农村生活用水占6.5%。长江流域用水量中,农业用水占66.0%,其中农田灌溉用水占60.9%,林牧渔用水占5.1%;工业用水占11.5%,其中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用水占7.4%,规模以下工业用水占3.8%;城镇生活用水占5.1%;农村生活用水占17.4%。(见表十、图二)。 2000年用水组成 表十 % 流域 工 业 农 业 城镇 生活 农村 生活 国有及规模以上 规模 以下 合计 农田 林牧渔 合计 内陆河 4.3 0.9 5.2 86.4 6.3 92.7 0.9 1.2 黄河 26.2 4.9 31.1 53.3 3.2 56.5 5.9 6.5 长江 7.7 3.8 11.5 60.9 5.1 66.0 5.1 17.4 全省 12.1 2.3 14.4 74.1 5.2 79.3 2.8 3.5 图二 用 水 组 成 (三)耗水组成 耗水量按用水性质和地域特点,分为农田灌溉、林牧渔业、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规模以下工业、城镇生活、农村生活六类用户进行统计。 2000年全省耗水量中,农业耗水量占80.7%,其中农田灌溉耗水量占75.0%,林牧渔业耗水量占5.7%;工业耗水量占11.4%,其中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耗水量占9.3%,规模以下工业耗水量占2.1%;城镇生活耗水量占2.2%;农村生活耗水量占5.7%。内陆河流域耗水量中,农业耗水量占93.4%,其中农田灌溉耗水量占86.7%,林牧渔业耗水量占6.7%;工业耗水量占4.1%,其中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耗水量占3.3%,规模以下工业耗水量占0.8%;城镇生活耗水量占0.8%;农村生活耗水量占1.7%。黄河流域耗水量中,农业耗水量占56.3%,其中农田灌溉耗水量占52.8%,林牧渔业耗水量占3.5%;工业耗水量占26.5%,其中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耗水量占21.8%,规模以下工业耗水量占4.7%;城镇生活耗水量占5.3%;农村生活耗水量占11.9%。长江流域耗水量中,农业耗水量占60.6%,其中农田灌溉耗水量占53.8%,林牧渔业耗水量占6.8%;工业耗水量占8.3%,其中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耗水量占5.6%,规模以下工业耗水量占2.7%;城镇生活耗水量占3.8%;农村生活耗水量占27.3%。(见表十一、图三)。 2000年 耗 水 组 成 表十一 % 域 工 业 农 业 城镇 生活 农村 生活 国有及规模以上 规模 以下 合计 农田 林牧渔 合计 内陆河 3.3 0.8 4.1 86.7 6.7 93.4 0.8 1.7 黄河 21.8 4.7 26.5 52.8 3.5 56.3 5.3 11.9 长江 5.6 2.7 8.3 53.8 6.8 60.6 3.8 27.3 全省 9.3 2.1 11.4 75.0 5.7 80.7 2.2 5.7 图三 耗 水 组 成 (四)用水效率 用水效率为耗水量与用水量之比,即耗水率。 2000年全省各用户综合用水效率为60.0%,其中农业为60.9%,工业为47.1%,城镇生活为48.4%,农村生活为100%;内陆河综合用水效率为62.9%,其中农业为63.2%,工业为49.6%,城镇生活为49.3%,农村生活为100%;黄河流域综合用水效率为54.4%,其中农业为54.3%,工业为46.4%,城镇生活为48.2%,农村生活为100%;长江流域综合用水效率为63.8%,其中农业为58.6%,工业为45.9%,城镇生活为48.1%,农村生活为100%。(见表十二、图四)。 2000年 用 水 效 率 表十二 % 流域 工 业 农 业 城镇生活 农村 生活 综合 规模以上 规模以下 综合 农田 林牧渔 综合 内陆河 48.4 55.2 49.6 63.0 67.3 63.2 49.3 100 62.9 黄河 45.4 52.1 46.4 54.0 59.4 54.3 48.2 100 54.3 长江 46.4 45.1 45.9 56.4 86.1 58.6 48.1 100 63.8 全省 46.1 52.5 47.1 60.6 65.8 60.9 48.4 100 60.0 图四 用水效率 (五)综合指标 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即毛用水量与水资源量(自产、入境、纯地下水之和)之比。2000年全省为24.7%;内陆河流域为96.0%,其中疏勒河为59.9%,黑河为89.2%,石羊河为173.0%;黄河流域为13.7%;长江流域为2.9%。 2000年人均毛用水量,全省为479立方米;内陆河流域为1682立方米,其中疏勒河为3392立方米,黑河为1853立方米,石羊河为1193立方米;黄河流域为239立方米;长江流域为100立方米。 2000年全省农田灌溉毛用水定额为618立方米/亩,工业用水定额为149立方米/万元(当年价,下同),城镇生活用水定额为191L/人.日(包括公共环境用水),农村生活用水定额为40L/人.日;内陆河流域农田灌溉毛用水定额为789立方米/亩,其中疏勒河979立方米/亩,黑河为787立方米/亩,石羊河为713立方米/亩,工业用水定额为148立方米/万元,城镇生活为176L/人.日(包括公共环境用水),农村生活用水定额为40L/人.日;黄河流域农田灌溉毛用水定额为390立方米/亩,工业用水定额为150立方米/万元,城镇生活用水定额为197L/人.日(包括公共环境用水),农村生活用水定额为40L/人.日;长江流域农田灌溉用水定额为408立方米/亩,工业用水定额为121立方米/万元,城镇生活用水定额为156L/人.日(包括公共环境用水),农村生活用水定额为40L/人.日。(见表十三)。 2000年 综 合 指 标 表十三 流 域 水 资 源 开 发 利 用 程 度 (%) eq \o\ad(人均用水量,      ) (立方米) 农田灌 溉定额 ( eq \o\ad(立方米/亩),     ) 工 业 用 水 定 额 (立 方 米 / 万元) 生活用水定额 (L/人.日) 城镇 农村 全 省 24.7 479 618 149 191 40 内陆河 96.0 1682 789 148 176 疏勒河 59.9 3392 979 146 165 40 黑 河 89.2 1853 787 144 180 40 石羊河 173 1193 713 152 175 40 黄 河 13.7 239 390 150 197 40 长 江 2.9 100 408 121 121 40 (六)供需平衡分析 供需平衡分析中,供水量为本年度的实际供水量,需水量采用保证率50%标准、本年度的社经指标及现阶段正常定额进行分析计算。 2000年全省缺水量为14.36亿立方米,缺水程度为10.5%;内陆河流域缺水量为10.29亿立方米,缺水程度为11.8%;黄河流域缺水量为3.70亿立方米,缺水程度为7.9%;长江流域缺水量为0.37亿立方米,缺水程度为10.8% ,系工程型缺水。(见表十四)。 2000年水资源供需平衡 表十四 流域 供水量(亿立方米) 需水量(亿立方米) 缺 水 蓄水 引水 提水 地下水 合计 工业 农业 生活 合计 缺水量 (亿立方米) 缺水程度 (%) 全 省 26.98 47.57 19.39 28.78 122.72 17.71 111.79 7.58 137.08 14.36 10.5 内陆河 25.78 28.26 1.13 21.58 76.75 4.00 81.48 1.56 87.04 10.29 11.8 黄 河 1.12 17.76 17.57 6.45 42.90 13.35 27.92 5.33 46.60 3.70 7.9 长 江 0.08 1.55 0.69 0.75 3.07 0.36 2.39 0.69 3.44 0.37 10.8 九 九十年代水资源状况分析 2000年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新千年,又是西部大开发的启动年,为了更好地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提供水资源信息,本期《简报》对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水资源状况进行了分析。 (一)、降水 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全省出现了连续枯水年份,除1992年和1993年降水量较丰沛外,1994年至1997年出现了连续4个枯水年,从1998年开始,降水量有所回升,至2000年降水量达到275.5毫米,基本接近多年平均值。10年平均降水量为266.7毫米,降水总量1211.8亿立方米,降水量比多年均值280.6毫米减少了13.9毫米,降水总量减少了63.5亿立方米。内陆河流域九十年代平均年降水量130.3毫米,与多年均值132.5毫米仅少2.2毫米,降水量变化不大;黄河流域九十年代平均年降水量443.3毫米,与多年均值469.3毫米比较,减少26毫米,降水量减少了5.5%;长江流域九十年代平均年降水量554.2毫米,与多年均值604.9毫米比较,减少50.7毫米,降水量减少了8.4%,是降水量变化最大的流域。全省及三个流域降水量过程线、差积曲线见图五。 (二)、自产水资源量 自产地表水资源量受降水的影响,进入九十年代也出现了连续枯水年份。全省九十年代平均自产水资源量为235.497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减少50.699亿立方米,减少了17.7%,其中1990年和1992年自产水资源量高于多年均值,1993年与多年均值持平,其余年份均小于多年均值,而且从1994年开始自产水资源量逐年减少。内陆河流域九十年代平均自产水资源量为53.301亿立方米,比多年均值减少了5.9%,除1993年自产水资源量比多年均值大以外,其余年份均低于多年均值,但是从1998年开始有回升的趋势。黄河流域九十年代平均自产水资源量为97.340亿立方米,比多年均值减少31.753亿立方米,减少了24.6%,10年自产水资源量全部小于多年均值,是三个流域水资源量减少最大的地区。长江流域九十年代平均自产水资源量为84.863亿立方米,比多年均值减少16.610亿立方米,减少了16.4%,其中1990年、1992年和1993年自产水资源量大于多年均值,其余年份均小于多年均值,而且从1994年开始逐年减少,无回升的趋势。全省及三个流域自产水资源量过程线、差积曲线见图六。 2000年 甘 肃 省 水 资 源 公 报 甘肃省水利厅 2001年6月 前言 《水资源公报》是反映水资源情势的综合性年报,是水资源统一规划、管理和保护的基础性工作,是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也是水行政主管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水资源公报》内容包括降水量、地表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水资源总量、蓄水动态、社会经济指标、供水量、用水量、耗水量、用水指标、水污染概况及重要水事等,分别按行政分区和流域分区提供数据和信息。 省水利厅水政处负责《公报》的组织、验收、发布工作,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承担编制任务。按照水利部颁发的《中国水资源公报编制大纲》的内容、格式和技术标准,分别编制2000年《甘肃省水资源公报》、《中国水资源公报甘肃省部分》、《黄河流域水资源公报甘肃省部分》和《长江流域水资源公报甘肃省部分》。 编制《水资源公报》的资料来源,国土面积以国家公布的行政区划面积为准,人口、工农业产值和产量采用省统计局的数据,水利工程、农田灌溉面积、林牧渔用水面积采用水利部门的数据,来水、用水、蓄水、水质统计分析所需资料以水利部门为主,并收集其他有关部门的资料进行补充。 《甘肃省水资源公报》编辑部 主办单位:甘肃省水利厅水政水资源处 编制单位:甘肃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主 任:金 涛 副主任:姚进忠 赵志农 审 定:马啸非 审 核:陈继军 姜光辉 主 编:张 钰 分项负责人 降 水:何瑞华 径 流:郑永山 地下水:陈 文 水资源利用:王世钧 水 质:冯小燕 资 料:张新民 参加人员:(按姓氏笔划为序) 王文华 马正耀 刘进琪 刘绍斌 李海林 李建军 张亚莉 陈文雄 陈晓黄 余 平 赵映东 郑盛林 崔 涛 龚海波 彭锁瑞 目录 前言………………………………………………………………. 一水资源分区…………………………………………………(1) 二社会经济指标………………………………………………(2) 三来水分析计算……………………………………………..(3) (1) 降水………………………………………………..(3) (2) 地表水资源………………………………………..(5) (3) 地下水资源量…………………………………………(8) (4) 水资源总量………………………………………..(11) 四蓄水动态分析…………………………………………….(15) (1) 大中型水库蓄水动态……………………………..(15) (2) 河西走廊地下水动态…………………………………..(16) 五用水调查统计…………………………………………….(17) (1) 供水量……………………………………………..(18) (2) 用水量……………………………………………..(18) (3) 重要城市城、近郊区供用水量…………………..(19) (4) 耗水量……………………………………………..(20) 六水质调查评价…………………………………………..(22) (1) 废污水排放量……………………………………..(22) (2) 河流水质概况评价………………………………..(23) (3) 主要站输沙量……………………………………..(27) 七重要水事………………………………………………..(28) (1) 水旱灾害…………………………………………..(28) (2) 水利基本建设进展顺利……………………………..(29) (3) 雨水利用拓宽了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领域…………..(30) (4) 节水灌溉全面普及………………………..(30) (5) 农村人畜饮水困难基本解决………..(30) 八综合分析………………………………………………..(31) (一)供水组成 (二)用水组成 (三)耗水组成 (四)用水效率 (五)综合指标 (六)供需平衡分析 九 九十年代水资源状况分析 (一)降水 (二)自产水资源量 附表 表1 2000年甘肃省行政分区主要社经指标……….. 表2 2000年甘肃省流域分区主要社经指标……….. 表3 2000年甘肃省行政分区年降水量…………….. 表4 2000年甘肃省流域分区年降水量…………….. 表5 2000年甘肃省代表站月、年降水量………….. 表6 2000年甘肃省行政分区地表水资源量………… 表7 2000年甘肃省流域分区地表水资源量……….. 表8 2000年甘肃省主要水文站最大四个月和实测、 天然径流量……………………………………… 表9 2000年甘肃省行政分区地下水资源量………… 表10 2000年甘肃省流域分区地下水资源量………… 表11 2000年甘肃省行政分区总水资源量………….. 表12 2000年甘肃省流域分区总水资源量………….. 表13 2000年甘肃省大中型水库蓄水动态………….. 表14 2000年甘肃省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动态……………… 表15 2000年甘肃省平原区地下水位降落漏斗…………… 表16 2000年甘肃省行政分区供水量…………………….. 表17 2000年甘肃省流域分区供水量……………………… 表18 2000年甘肃省行政分区用水量……………………… 表19 2000年甘肃省流域分区用水量…………………….. 表20 2000年甘肃省重要城市城、近郊区供用水量…….. 表21 2000年甘肃省行政分区耗水量…………………….. 表22 2000年甘肃省流域分区耗水量…………………….. 表23 2000年甘肃省流域分区废污水排放量…………….. 表24 2000年甘肃省河流水质概况……………………….. 表25 2000年甘肃省主要站实测月、年输沙量………….. 表26 2000年甘肃省自然灾害统计表…………………….. 表27 2000年甘肃省行政分区节水灌溉面积 表28 2000年甘肃省流域分区节水灌溉面积 附图 图1 甘肃省流域分区图……………………………………. 图2 2000年甘肃省年降水量等值线图………………….. 图3 2000年甘肃省年降水量距平等值线图……………… 图4 2000年甘肃省年径流深等值线图…………………… 图5 2000年主要江河水质污染分类图………… � EMBED Excel.Chart.8 \s ��� � EMBED Excel.Chart.8 \s ��� � EMBED Excel.Chart.8 \s ��� � EMBED Excel.Chart.8 \s ��� 28 29 _1055574864.xls 图表4 5.2 92.7 0.9 1.2 31.1 56.5 5.9 6.5 11.5 66 5.1 17.4 14.4 79.3 2.8 3.5 工业 农业 城镇 农村 流域 用 水 比 例 % Sheet1 表十 % 流域 地 表 水 地下水 水利工程 用户自备 蓄水 引水 提水 合计 内陆河 33.6 36.8 1.5 71.9 28.1 94.6 5.4 黄河 2.6 41.4 41 85 15 64.8 35.2 长江 2.7 50.5 22.4 75.6 24.4 72.4 27.6 全省 21.9 38.8 15.8 76.5 23.5 83.6 16.4 Sheet2 表十一 % 流域 工业 农业 城镇 农村 国有及规模以上 规模 合计 农田 林牧渔 合计 生活 生活 以下 内陆河 4.3 0.9 5.2 86.4 6.3 92.7 0.9 1.2 黄河 26.2 4.9 31.1 53.3 3.2 56.5 5.9 6.5 长江 7.7 3.8 11.5 60.9 5.1 66 5.1 17.4 全省 12.1 2.3 14.4 74.1 5.2 79.3 2.8 3.5 Sheet2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工业 农业 城镇 农村 Sheet3 表十二 % 流域 工 业 农 业 城镇 农村 国有及规模以上 规模 合计 农田 林牧渔 合计 生活 生活 以下 内陆河 3.3 0.8 4.1 86.7 6.7 93.4 0.8 1.7 黄河 21.8 4.7 26.5 52.8 3.5 56.3 5.3 11.9 长江 5.6 2.7 8.3 53.8 6.8 60.6 3.8 27.3 全省 9.3 2.1 11.4 75 5.7 80.7 2.2 5.7 Sheet4 表十三 % 流域 工 业 农 业 城镇生活 农村 综合 规模以上 规模以下 综合 农田 林牧渔 综合 生活 内陆河 48.4 55.2 49.6 63 67.3 63.2 49.3 100 62.9 黄河 45.4 52.1 46.4 54 59.4 54.3 48.2 100 54.3 46.4 45.1 45.9 56.4 86.1 58.6 48.1 100 63.8 长江 全省 46.1 52.5 47.1 60.6 65.8 60.9 48.4 100 60 MBD00022103.xls 图表1 49.4 63.4 49.3 100 63 46.4 54.3 48.2 100 54.5 45.9 58.5 48.1 100 63.9 47 61 48.4 100 60.1 工业 农业 城镇生活 农村生活 综合 流域 用水比例 % Sheet1 流域 工业 农业 城镇生活 农村生活 综合 内陆河 49.4 63.4 49.3 100.0 63.0 黄河 46.4 54.3 48.2 100.0 54.5 长江 45.9 58.5 48.1 100.0 63.9 全省 47.0 61.0 48.4 100.0 60.1 Sheet1 工业 农业 城镇生活 农村生活 综合 流域 用水比例 % Sheet2 Sheet3 _1055575909.xls 图表2 49.6 63.2 49.3 100 62.9 46.4 54.3 48.2 100 54.3 45.9 58.6 48.1 100 63.8 47.1 60.9 48.4 100 60 工业 农业 城镇生活 农村 综合 流域 用 水 比 例 % Sheet1 域 工业 农业 城镇 农村 国有及规模以上 规模 合计 农田 林牧渔 合计 生活 生活 以下 内陆河 3.3 0.8 4.1 86.7 6.7 93.4 0.8 1.7 黄河 21.8 4.7 26.5 52.8 3.5 56.3 5.3 11.9 长江 5.6 2.7 8.3 53.8 6.8 60.6 3.8 27.3 全省 9.3 2.1 11.4 75 5.7 80.7 2.2 5.7 Sheet2 流域 工业 农业 城镇生活 农村 综合 规模以上 规模以下 综合 农田 林牧渔 综合 生活 内陆河 48.4 55.2 49.6 63 67.3 63.2 49.3 100 62.9 黄河 45.4 52.1 46.4 54 59.4 54.3 48.2 100 54.3 长江 46.4 45.1 45.9 56.4 86.1 58.6 48.1 100 63.8 全省 46.1 52.5 47.1 60.6 65.8 60.9 48.4 100 60 Sheet2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工业 农业 城镇生活 农村 综合 流域 用 水 比 例 % Sheet3 内陆河 48.4 55.2 49.6 63 67.3 63.2 49.3 100 62.9 黄河 45.4 52.1 46.4 54 59.4 54.3 48.2 100 54.3 46.4 45.1 45.9 56.4 86.1 58.6 48.1 100 63.8 长江 全省 46.1 52.5 47.1 60.6 65.8 60.9 48.4 100 60 MBD000162AE.xls 图表1 49.4 63.4 49.3 100 63 46.4 54.3 48.2 100 54.5 45.9 58.5 48.1 100 63.9 47 61 48.4 100 60.1 工业 农业 城镇生活 农村生活 综合 流域 用水比例 % Sheet1 流域 工业 农业 城镇生活 农村生活 综合 内陆河 49.4 63.4 49.3 100.0 63.0 黄河 46.4 54.3 48.2 100.0 54.5 长江 45.9 58.5 48.1 100.0 63.9 全省 47.0 61.0 48.4 100.0 60.1 Sheet1 工业 农业 城镇生活 农村生活 综合 流域 用水比例 % Sheet2 Sheet3 _1055572742.xls 图表1 4.1 93.4 0.8 1.7 26.5 56.3 5.3 11.9 8.3 60.6 3.8 27.3 11.4 80.7 2.2 5.7 工业 农业 城镇 农村 流域 耗 水 比 例 % Sheet1 域 工业 农业 城镇 农村 国有及规模以上 规模 合计 农田 林牧渔 合计 生活 生活 以下 内陆河 3.3 0.8 4.1 86.7 6.7 93.4 0.8 1.7 黄河 21.8 4.7 26.5 52.8 3.5 56.3 5.3 11.9 长江 5.6 2.7 8.3 53.8 6.8 60.6 3.8 27.3 全省 9.3 2.1 11.4 75 5.7 80.7 2.2 5.7 Sheet1 工业 农业 城镇 农村 Sheet2 Sheet3 _1055572029.xls 图表2 33.6 36.8 1.5 28.1 2.6 41.4 41 15 2.7 50.5 22.4 24.4 21.9 38.8 15.8 23.5 蓄水 引水 提水 地下水 流域 图 表 比 例 % Sheet1 表十 % 流域 地 表 水 地下水 水利工程 用户自备 蓄水 引水 提水 合计 内陆河 33.6 36.8 1.5 71.9 28.1 94.6 5.4 黄河 2.6 41.4 41 85 15 64.8 35.2 长江 2.7 50.5 22.4 75.6 24.4 72.4 27.6 全省 21.9 38.8 15.8 76.5 23.5 83.6 16.4 Sheet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蓄水 引水 提水 地下水 图 表 比 例 % Sheet2 表十一 % 流域 工 业 农 业 城镇 农村 国有及规模以上 规模 合计 农田 林牧渔 合计 生活 生活 以下 内陆河 4.3 0.9 5.2 86.4 6.3 92.7 0.9 1.2 黄河 26.2 4.9 31.1 53.3 3.2 56.5 5.9 6.5 长江 7.7 3.8 11.5 60.9 5.1 66 5.1 17.4 全省 12.1 2.3 14.4 74.1 5.2 79.3 2.8 3.5 Sheet3 表十二 % 流域 工 业 农 业 城镇 农村 国有及规模以上 规模 合计 农田 林牧渔 合计 生活 生活 以下 内陆河 3.3 0.8 4.1 86.7 6.7 93.4 0.8 1.7 黄河 21.8 4.7 26.5 52.8 3.5 56.3 5.3 11.9 长江 5.6 2.7 8.3 53.8 6.8 60.6 3.8 27.3 全省 9.3 2.1 11.4 75 5.7 80.7 2.2 5.7 Sheet4 表十三 % 流域 工 业 农 业 城镇生活 农村 综合 规模以上 规模以下 综合 农田 林牧渔 综合 生活 内陆河 48.4 55.2 49.6 63 67.3 63.2 49.3 100 62.9 黄河 45.4 52.1 46.4 54 59.4 54.3 48.2 100 54.3 46.4 45.1 45.9 56.4 86.1 58.6 48.1 100 63.8 长江 全省 46.1 52.5 47.1 60.6 65.8 60.9 48.4 100 60 MBD00022103.xls 图表1 49.4 63.4 49.3 100 63 46.4 54.3 48.2 100 54.5 45.9 58.5 48.1 100 63.9 47 61 48.4 100 60.1 工业 农业 城镇生活 农村生活 综合 流域 用水比例 % Sheet1 流域 工业 农业 城镇生活 农村生活 综合 内陆河 49.4 63.4 49.3 100.0 63.0 黄河 46.4 54.3 48.2 100.0 54.5 长江 45.9 58.5 48.1 100.0 63.9 全省 47.0 61.0 48.4 100.0 60.1 Sheet1 工业 农业 城镇生活 农村生活 综合 流域 用水比例 % Sheet2 Sheet3
本文档为【2000年公报2000年甘肃省水资源公报1】,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956711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459KB
软件:Word
页数:34
分类:建筑/施工
上传时间:2018-09-10
浏览量: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