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微观税收分析指标体系

微观税收分析指标体系

举报
开通vip

微观税收分析指标体系微观税收分析指标体系第一章概述第一节微观税收分析的基本内容一、微观税收分析指标体系基本概念微观税收分析指标体系是税收分析指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组相互联系、用以系统概括说明纳税人税收经济关系、税收缴纳情况和税收征管工作状况的数据指标的集合。与宏观税收分析的主要区别是针对具体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情况、财务状况及税收缴纳情况而开展的系列分析,即分析对象和数据源不同(宏观分析对宏观经济税收指标进行分析,且数据来源侧重于外部统计指标,如GDP、工业增加值等指标)。相同点都是税收经济内在基本关系的分析。微观税收分析指标体系不...

微观税收分析指标体系
微观税收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指标体系第一章概述第一节微观税收分析的基本内容一、微观税收分析指标体系基本概念微观税收分析指标体系是税收分析指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组相互联系、用以系统概括说明纳税人税收经济关系、税收缴纳情况和税收征管工作状况的数据指标的集合。与宏观税收分析的主要区别是针对具体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情况、财务状况及税收缴纳情况而开展的系列分析,即分析对象和数据源不同(宏观分析对宏观经济税收指标进行分析,且数据来源侧重于外部统计指标,如GDP、工业增加值等指标)。相同点都是税收经济内在基本关系的分析。微观税收分析指标体系不仅可从微观上可以说明纳税人的税收缴纳情况,而且从宏观上可以反映整体税收形势(样本数量大、范围广时),起到考核评价税收征管工作的作用。微观税收分析工作现状: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基础是重点税源监管工作。二、微观税收分析的两个基本方面由于微观税收分析是针对具体纳税人而开展的税收经济关系分析,而税收经济关系最直接的指标是税收负担(是一定时期纳税人税收和税源的比例关系),因此微观税收分析的核心内容是针对具体纳税人的税收负担分析,由此可划分为两个基本方面:静态指标分析:税负分析动态指标分析:税收弹性分析(用于描述税源变化对税收收入的影响)从税负分子和分母分别展开的分析为:税收特征分析和税源特征分析三、微观税收分析的三个基本层面(一)三个层面微观税收分析按照分析指标的递进关系可以分三个层面:1、总量分析:以纳税人税收总量和税源总量为内容而开展的税收经济关系分析。2、计征关系分析:为说明纳税人税收经济关系总量的合理性而进一步开展的以税收计算征收为基础指标的逻辑关系分析。3、影响因素分析:为说明税源指标合理性而开展的以细化生产要素指标为基础指标的详细纳税评估分析。三个层面的分析,随着分析深度的递进,要求分析指标越来越细,分析方法逐渐复杂,分析成本也相应较高。通常预警分析做到第二个层面,对预警对象的详细评估分析才考虑第三个层面。(二)三个层面的关系:总量分析只反映税收总量和税源总量,是现有税收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和征管条件下最直接的结果,但这一指标过于简洁,税收经济关系的合理性得不到印证。因此需要应用相关的财务指标和纳税申报指标进行计征关系分析,详细列出从税源到税收的复杂计征关系,并对税源的真实性予以确认才能得到相对充分的说明。此外还要用详细的生产经营要素的核算数据验证财务指标和纳税申报指标的真实性和合理性,即影响因素分析。因此说三个层面存在环环递进、层层说明的递进关系。四、微观税收分析的基本内容(一)基本内容以税收负担指标为核心,开展企业税负分析;为了说明税负的合理性,开展企业税源分析;在掌握企业税源信息和税负信息的基础上,开展综合分析。1、企业税源分析:包括税源真伪分析、税源质量分析、税源变化趋势分析。税源真伪分析是对纳税人申报税源内容的完整性和真实性进行鉴定;税源质量分析是查找税源总体中影响税收数量变化的内在因素(促进税收数量增长为税源质量好,反之为税源质量不好,可通过收入增值率、收入利润率等指标衡量);税源变化趋势分析反映纳税人税收数量变化的方向和速度。2、企业税负分析:包括行业税负水平测算、企业税负差异测算、税负变化趋势分析。其中行业税负水平测算是税负合理性评估的参考基础和切入点;通过企业税负差异来说明同行业税负的多样性和征管工作复杂性;通过税负趋势变化说明税收政策和税收征管对纳税人税收负担的影响。3、综合分析(1)税收预警分析:就是总结同一行业纳税人的税源规律、税负规律和税负离散状况的一般规律,据此查找税收异常的纳税人。(税收预警就是对异常税收事件予以警示报告。)样本分布规律和离散状况是建立税收预警机制的重要参考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行业税收经济关系的复杂性和税收管理现状。离散度越大说明情况越复杂,相应设定的预警范围也就越宽。(2)征收力度分析:反映同样税源条件下税收征收的强度。通常来讲,同等税源条件下,纳税人税负越高,表明征收力度越强。(3)征收效能分析:是指征收效果和纳税能力,是通过关联分析纳税人的纳税能力和实际征收效果,说明税收征收实际情况与纳税能力之间是否一致。(欠税、预征和隐形预征)(4)因素分析:是针对企业税源评估和税负评估两者出现的异常事件就其原因而开展的系列分析。也就是分析企业税收问题产生的原因和环节。(二)各项分析内容的相互关系:递进关联、交叉印证1、税源与税负的递进关系:税源与税收的依存关系决定了微观税收分析应以企业税源评估分析为前、企业税负评估分析为后的递进关系。(这与基本内容的概括存在矛盾,以行业税负评估为例)2、因果递进关系:企业纳税评估因素分析是在税源和税负评估分析基础上的递进分析,旨在挖掘企业税收问题原因和症结所在。3、三个内容分析的交叉印证关系:三方面内容的递进关系使得各自的分析结果具有一定的交叉关联参考性,提供了相互印证的可能性。第二节建立微观税收分析指标体系的意义一、建立微观税收分析指标体系的目的完善微观税收分析理论,拓展微观税收分析的广度和深度,为加强税源管理提供数据支持服务。二、建立微观税收分析指标体系的意义(一)完善税源管理(二)客观评价税收工作三、微观税收分析指标体系的地位和作用(一)描述税源及税收缴纳状况的基本形式(二)完善企业纳税评估的理论基础(三)考核税收管理工作的客观依据四)实现税收管理科学化、信息化的基础第三节建立微观税收分析指标体系的原则一、现有条件原则(采集可以采集到的指标)二、相关性原则(采集关键的相关性强的指标)三、结构性原则(兼顾几个方面的结构比例关系)四、科学发展观原则(采集的指标可增可减,不断改进,不断变化)第四节微观税收分析指标体系构成一、按采集来源分类(一)财务指标:反映纳税人生产经营情况、资产构成状况和资金流量情况的财务核算指标。来源于企业的财务报表,包括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二)税收指标:反映纳税人税金缴纳情况的相关指标。来源于纳税人的纳税申报表(三)其他统计指标:在企业财务报表和纳税申报表中无法采集到的反映纳税人生产经营情况的相关指标,来源于纳税人的生产、销售统计报表。二、按税收经济关系内容分类(一)税源指标:是描述税收源泉的经济指标,反映涉税经济活动的收入状况和所得状况。如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等指标。(二)税收指标:是描述纳税人税收特征的相关指标,可反映纳税人的税金缴纳状况。如:期初未缴税金、本期实缴税金等。(三)税收经济关系指标:是指建立税收与经济联系的关系指标,可反映纳税人申报税收数据与其税源数据相关关系,是对纳税人开展纳税评估的重要参考数据。如税收变化弹性、名义税负、实际税负等。三、按分析层面分类可按税种细一)总量分析指标:包括税收总量、税源总量以及两种总量的比例关系,分。(二)计征核算关系指标:是指税收计算征收过程中和会计核算过程所涉及的相关指标,局限于纳税申报的计算指标和企业财务核算的一级科目指标层面。如本期应纳税额、主营业务收入等。(三)因素分析指标:指税收形成过程中各种影响因素的细节指标,是检验税收计征核算关系数据合理性的指标,是较底层的指标。1、综合税源考虑因素:价格、库存等2、增值税考虑因素:增值率、出口比例、出口进项税率等3、消费税考虑因素:税基价量关系、连续生产税金可抵扣率等4、企业所得税考虑因素:生产成本、费用、能耗等。四、其他分类采集指标和加工指标、单项指标和综合指标等第五节微观税收分析思路与技术方法一、基本分析思路以解析税收经济关系为核心,以纳税人为分析对象的基本单位,以经济总量为分析起点,以同业税负理论为基本技术路线。(一)以税收经济关系为核心必须处理好两方面关系:纳税人普遍诚信假设、不排除对税源真实性的分析(二)以纳税人为基本单位也要处理好两方面关系:以纳税人为基本单位,但不排除其具有宏观认识效果(达到一定的样本量),也不排除宏观认识的技术支持(数据不完整,可用宏观指标做参考)。(三)以总量关系评估为起点步骤:总体税负评估-税负结构检验-单项税负合理性分析-税源、税收评估分析(四)以同业税负理论为技术基础代表税收经济关系最直接的指标是税负,因此进行分析要从税负入手。而同业税负理论具有较为系统的理论支持(法律依据:征管法47条参照当地同类行业或者类似行业中经营规模和收入水平相近的纳税人的税负水平核定;理论依据:同业由于生产技术和 工艺 钢结构制作工艺流程车尿素生产工艺流程自动玻璃钢生产工艺2工艺纪律检查制度q345焊接工艺规程 相近、原材料和能源消耗相近、适用的税收政策同一,因此具有较强可比性)和成熟的模型可借鉴,因此具备明显优越性和针对性。二、基本分析技术方法(一)市场经济指标参比法比较企业纳税申报数据与市场经济指标,技术简单但数据采集难度大(市场经济指标难以取得,与现有条件原则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二)指标逻辑关系推断法就是在微观税收分析中利用采集的企业数据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来推断指标体系中某一特定指标的真伪性和合理性。这种方法数据采集容易实现,且在技术上有成熟的法则可以参考,因此目前是普遍应用的方法。1、配比比率分析法2、跨期数据稽核法3、杜邦分析法4、因素分析法(三)数据规律特征引证法就是通过对大样本数据进行挖掘整理得出规律特征,以此鉴定个别样本数据的真伪和合理程度。需要应用数理统计技术在计算机技术支持下对大样本数据进行技术处理,技术难度很大。第六节微观税收分析工作分工一、横向分工横向分工即同一层面不同部门的分工。(一)征收部门:指标采集、评估和约谈(二)管理部门:体系的建立、数据分析、评估标准的测算、预警机制的建立(三)稽查部门:对评估、预警质疑企业进行查处是在征、管、查三个环节之间的分工,代表了一种思路,但是与我们目前的工作实际存在一定差距,征收环节目前还无法很好做到指标的收集等工作,且目前纳税评估多部门管理,职责交叉,纳税评估工作尚未步入正轨。二、纵向分工纵向分工即不同层面的分工。划分为三个层面:总局,省级税务局地市税务局以及区县税务局在微观税收分析体系中各自有不同的工作职责。(一)总局:侧重于分析方法的研究、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软件的开发;行业税负的测算;行业税负预警线的确定;对下级税务机关进行监督考核。(二)省级、地市税务局:1、研究探索微观税收分析机制与当地税收征管系统相结合,如何开展有效应用的问题。2、参考全国同业税负水平,测算考核下级单位的行业税负、征收力度和税收问题。3、参考全国同业税负预警线,测算确定下级单位额预警地区、预警行业和预警企业。4、建立重点税源监管企业档案,开展同一企业税源、税负相关指标历史数据的研究分析,从历史数据的分析探索本地区税源变化特点和税负形成规律,比较全国水平,寻找差异所在。5、就预警对象的税源质量、税负偏低问题,进行全面纳税评估,解析成因,分清性质,提出解决对策,完善征管措施。(三)区县级税务局做好税源监管的基础性工作,即数据采集整理,参考全国同业税负水平和预警线展开全面评估。第二章微观税收分析相关模型第一节微观税收分析基本模型、建模基础-规律特征描述(一)规律特征(二)描述规律特征的基本指标1、均值:各样本特定指标数据的平均值,反映样本群体的平均状况,是描述样本群体特征的一项重要指标。2、离散度:反映各样本具体数据距样本均值的离散状况,是一个反映样本疏密程度规律特征的指标。具体常用描述指标有标准差和离散系数。离散度越大,说明税收征管情况越复杂。Sj(为x)2N3、分布:描述事物样本点的分散状况,在数理统计中指样本取值概率的规律。应用于税收微观分析,可描述涉税事件样本散布规律特征,提供税收事项的取值范围规律,为把握评税衡量尺度提供参考依据。4、周期:是指事物变化过程中某种特征有规律重复出现的时间间隔。应用在微观税收分析工作中,为预测税收事项的变化规律和取值形势提供参考依据。5、趋势:是描述事物发展的动向,应用在微观税收分析工作中,要求观察涉税事项的变化是积极动向还是消极动向。描述这种特征的指标通常有变化速度、幅度和方向。(三)规律特征的纵横关系是指对事物规律特征的研究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开展,一方面对同一事物不同空间样本所具有的共性特征予以归纳,总结样本总体的规律特征;另一方面对同一事物不同时期样本所表现的特征予以描述,总结样本特征的变化规律。、模型框架(一)客观水平测算:求均值(二)样本分布范围测算:求标准差(描述样本散点分布状况,以标准差界定测算对象的合理区间和范围)(三)预警界限的确定:求离散系数(样本离散的相对概念)以0.6为参考值,预警线划分思路:Xs0.6,合理取值范围为:0.6,合理取值范围为:x0.6x(四)一般检验根据上述测算情况建立的评估标准,对评估对象进行逐一检验。(五)因素调整检验主要针对适用特殊优惠政策的对象开展的检验。(六)给出评估意见三、适用指标常见指标:税源状况横向评估指标:企业成本费用率、利润率、增值率、计税收入比例、计税所得比例、平均单价等。税收经济关系横向评估指标:税负、税收变化弹性税源规模的纵向评估指标:产量、收入、利润等。四、同业税负与征收力度的评估分析(见教材p30-p33)同业税负离散状况中:标准差和离散系数是描述样本分布离散状况的重要指标,这两个指标越高,说明样本个体游离样本平均值的差异越大。在行业税负分析中,一个行业的税负标准差和离散系数越大,说明这个行业的税收征管情况越复杂。税负低的行业离散系数普遍偏大,税负高的行业离散系数普遍较小,说明税负低的行业存在的问题更多。第二节效能位差评估分析模型一、税收征收效能位差的概念是指纳税能力与实际征收结果的差异。理论上讲,有多大的纳税能力就能产生多大的税收总量,但实际中,受诸多方面因素影响,纳税能力与税收总量往往不配比,因此要用税收征收效能位差来说明差异。二、效能位差关系理论推导(一)计算征收率的难题:税收征收率税收实际入库率纳税能力100%纳税能力无法测算(二)从绝对数到相对数的转换(可以避开总量的计算)税收征收率税收实际入库率/税源_实际税负纳税能力I税源理论税负理论税负可以使用行业税负替代,征收率得以确定(三)建立纳税能力与税源质量的关系税源质量(税源总体中影响税收数量变化的内在因素成分)好,则纳税能力强,不好,则不强,一定的税源质量要求有一定的税收产出与之相匹配,计算纳税能力,离不开税源质量的分析。(四)以税源质量给纳税能力定位经过一系列推导后可得出以下结论:1、理论上一个地区税源质量的排位决定其税收能力的排序,如果实际税收收入排序与其纳税能力和税源质量排序不一致,表明该地区的实际税收收入与其纳税能力有出入。2、由于纳税能力的排序与税源质量的排序一致,因此当纳税能力与税源质量的函数关系复杂时,可以不用计算纳税能力,直接用税源质量的排序评价税收实际征收效果。三、效能位差评估分析模型基本建模思路:分别测算税源质量指数和税负水平,对两项指标分别排序定位,然后计算各样本的位差;统计样本位差分布,并根据位差分布情况确定预警标准;根据预警标准,对样本逐一检验评估,筛选预警评估对象。(一)确定税源质量指标取若干单项因素指标,经过数据加工处理形成描述税源质量综合指数,来评价不同税源样本的相对状况。要注意取与税收的量变存在直接相关关系的指标。(二)税源质量综合指数测算步骤一:计算各样本给定指标的具体数值及平均值;步骤二:以各样本具体值比平均值求出各样本的相对值;步骤三:汇总各样本各指标的相对值,除以指标个数,求出相对综合指数;(三)税收负担水平测算是纳税人实际税收与其税源比例关系的测算,反映实际征收效果。(四)效能位差测算是值计算各样本税源质量排序序号与税负排序序号的差异,反映不同样本的纳税能力与税收征收效果的对比关系。税收效能位差为零时,说明一个地区税收贡献排序序号与其纳税能力排序相等,表明税收实际征收效果与税源质量相匹配。当税收效能位差大于零时,即正位差,表明一个地区的税收贡献排序相对靠前,税源质量排序相对靠后,整体征收效果较好;当税收效能位差小于零时,即负位差,表明一个地区的税收贡献排序相对靠后,税源质量排序相对靠前,整体征收效果较差。(五)位差分布测算指对各样本实际位差分布情况的统计测算,观察各样本位差指标的离散状况。(六)预警位差的确定四、税源相关性说明税源相关性是指对不同的纳税人、不同的税种评估,对税源质量的构成因素也不尽相同。因此要选择与评估对象和内容密切相关的税源指标。五、税源质量与征收效能的评估分析(见教材P40-43页)评估分析目的:从经济大区和各地区两个角度反映全国商贸零售行业的税源质量与征收效能情况。以各大区为例:(一)确定税源质量指标选取盈利企业比例、企业利润率、户均盈利额和企业增值率四项反映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的指标,来计算商贸行业的税源质量指数。(二)税源质量综合指数测算1、表中行一(平均值)是所有样本的均值,并非表2-2-2分大区列举的均值,与税源质量综合指数测算方法不一致。2、各大区的四项指标比平均值得出相对值3、汇总各大区指标的相对值,除以4,得出税源质量综合指数并进行排序。(三)税收负担水平测算企业税负企业增值税+企业所得税100%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公式:测算各大区的商贸企业税负,并进行排序。(四)效能位差测算形成表2-2-3后,进行效能位差的测算,具体为税源质量指数减税负,效能位差越大,即较差的税源质量形成了较高的税负,这说明征收效果越好。第三节聚类分析指标聚类分析模型理论部分十分复杂。只能通过实例领会聚类分析方法的基本思想。•冶金行业分析实例个人理解:这仅是一种方法,增值率可以换成其他指标。同样要求得指标的均值,且排序。使用均值,通过不用角度进行聚类,并寻找几次聚类的交集。进行特征分析。第四节其他辅助模型一、数据勾稽关系比对分析模型企业财务指标、税收指标和其他统计指标间存在复杂的勾稽关系,各类指标间也存在一定的相互依存的相互关系。因此为分析判断各项指标数据的正确与否提供了分析依据和建模思想。重点税源监管工作中的审核公式就是一个数据勾稽关系比对分析模型。(一)财务数据勾稽关系模型是指企业财务各项数据指标间相互联系和影响的逻辑关系。企业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反映的数据指标按照财务核算原理存在相互联系的逻辑关系。(二)跨期数据稽核模型使用企业上、下期各项数据指标间的衔接关系进行稽核。二、相关数据同步变化比对分析模型使用税收经济关系或者是经济变量内在关系中普遍存在的指标之间相互影响并同步变化的相关关系进行比对分析。如利润与收入的关系等。参考指标是变化弹性。根据弹性大小判断是否正常。如:应税销售额与应纳增值税额存在高度正相关的关系,因此可建立模型:两者的弹性系数应税销售额变动率应纳增值税额变动率(报告期应税销售额-基期应税销售额)/基期应税销售额(报告期应纳增值税额-基期应纳增值税额)/基期应纳增值税额根据弹性系数的大小,判断是否存在问题。第三章增值税微观税收分析指标体系增值税微观税收分析的主要方法:一、比率比较分析法:某项相对指标与同类纳税人的平均水平进行比较。使(同行业)企业之间可直接进行比较;产品销售率、销售利润率等。二、变动率比较分析法:某项变动指标与同类纳税人的平均水平进行比较。所谓变动指标即:(报告期指标-基期指标)/基期指标,是一个相对数。如:销售额变动率、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三、变动率趋势比较分析法:某一期的变动指标与自身历史连续若干期的平均变动水平进行比较,分析增减变化的方向与幅度。•微观税收分析基本模型使用了以上方法。四、弹性分析法:两个相关的变动率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增减变化的方向与幅度。如:应税销售额变动率与应纳增值税变动率、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与应纳增值税变动率、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与销售额(应税销售额)变动率等。五、结构百分比分析法:测算各组成部分之间或各部分占总体的比重,分析构成内容的变化和发展趋势的分析方法。比如应税销售额占全部销售额比重、单位期间销售额占全年销售额比重。六、经济指标参比法:用经济数据作为税收分析的参照体系,建立与税收的相关数学模型进行分析的方法。七、逻辑关系推断法:是利用财务报表以及申报表等纳税申报资料相互间的逻辑关系,比对和审核企业的具体数据,从中发现和推断可能存在的问题。如期末未交=期初未交+本期应交-本期实交。•数据勾稽关系比对分析模型就使用这种方法进行分析。八、因素分析法:用来测定受多种因素影响的某种经济现象的总变动中,各个因素的影响的方向和影响程度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九、规律特征引证法这种方法在第一章概述-微观税收分析的基本分析技术方法中已经介绍,技术难度大,基层税务机关难以实现。增值税微观税收分析指标体系构架及功能:(未按照概述理论设定指标框架,写法不一致)、对象描述基本指标从企业直接采集到的指标。可分为经济、税源、税收三类指标。经济指标:产品产量、产品销量、出口产品销量、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等1812项指标。税源指标:按适用税率征税货物及劳务销售额、按简易征收办法征税货物销售额等项指标。税收指标:应抵扣税额合计、实际抵扣税额等13项指标。二、企业经济税收分析指标是根据分析需要,运用比率分析法、变动比率分析法等方法对基本指标加工成的指标。可分为税源质量分析指标、企业申报合理性分析指标。(一)税源质量分析指标1、盈利能力分析指标:产品销售率、销售利润率、主营业务利润率等5项指标。2、经营效率分析指标:存货周转率和存货周转天数、总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3、偿债能力分析指标:流动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周转天数。4、资本结构分析指标:资产负债比率、所有者权益比率、所有者权益与固定资产比率。(二)企业申报合理性分析指标1、销售指标分析:应税销售额变动率、单位期间销售占全年销售比重等4项指标。2、投入产出指标分析: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与应税销售额变动率弹性分析等5项指标。三、企业增值税税负分析指标用来反映税收负担,主要指标有增值税应缴税负率、增值税实缴税负率、销售收入的销项税额负担率、销售收入的进项税额负担率等。四、企业增值税数理统计分析指标根据数理统计方法,对基本指标和分析指标进行统计加工产生的指标。包括相关系数、标准差、离散系数、预警范围、征收力度共5项指标。P99页的附表3-1对这些指标进行了详细列举,应注意各指标在评估中体现的作用。增值税微观分析指标体系指标需要说明的问题:一、指标体系适用性问题二、指标采集复杂性问题三、指标来源准确性问题四、分析方法合理性问题五、分析时效的滞后性问题增值税微观分析指标体系指标在税收管理中的具体应用:案例1通过往来帐、毛利率、存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税负等几个存在逻辑关系的指标对发现的疑点进行了分析。案例2是纵向评估企业的纳税合理性的典型应用,将基本指标加工为税负类分析指标、数理统计分析指标,通过数据对比分析发现疑点。案例3是使用行业税负进行评估,发现不正常企业后,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对税负进行了检查,确定了评估检查的重点方向。P110附表3-3(2003年增值税行业税负水平及预警标准)为实施行业评估提供了参照标准。第三章消费税微观分析指标体系第一节消费税微观分析指标体系总体思路、消费税微观税收分析体系的内涵和目的)能够为制定和完善消费税制度和政策提供依据(二)能够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三)能够为推进税收征管和税务稽查工作提供方向和线索(四)能够为评价税收工作提供理论依据(五)能够为建立统一、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的纳税人信息采集办法奠定基础二、消费税计征的特点(一)征税范围具有选择性(二)征税环节具有单一性(三)征税收入具有稳定性(四)税负具有转嫁性三、建立消费税微观税收分析指标体系的基本思路以经济决定税收、税收反作用于经济的思想为指导,以消费税税收负担率为切入点,以消费税应征税款的合理性为终点,以企业财务指标、消费税指标及其其他指标为研究对象,按照税收制度的规定向前延伸,层层分解税收形成各环节的影响因素,总结有规律、有特征的数据指标,结合成熟的财务指标分析,层层考查纳税人纳税的真实性。四、消费税微观分析指标体系设置的原则和要求(一)设置的原则1、重要性原则2、可比性和实用性原则3、密切相关原则(二)设置的要求1、指标主辅结合2、指标灵活可调五、消费税微观税收分析指标分类(一)按照信息来源分类采集指标和加工指标(二)按照工作层次分类1、企业税负评估分析指标期初未缴消费税、应纳消费税、已缴消费税、免征消费税、期末未缴消费税、税收负担率2、税源质量评估指标产品销售价格、产品销售数量3、企业税负评估因素分析指标(1)横向指标:销售毛利率、销售利润率、资产收益率、销售成本率、原材料费率、资产周转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2)纵向指标:收入税金配比率、收入销量配比率、收入价格配比率、人均收入比率、原材料产量配比率第二节消费税微观分析指标体系基本构架、一、消费税微观分析的基本内容和步骤(一)三个层面:消费税税源评估分析、消费税税负评估分析、消费税纳税评估因素分析(二)两种递进关系:税源评估和税负评估之间的税收程序递进关系;评估分析和因素分析之间的递进关系、消费税微观税收分析指标体系框架(一)主营业务收入(二)计征消费税产品销售额1、内销货物计征消费税产品销售额2、内销货物免征消费税产品销售额3、出口货物免征消费税产品销售额(三)税率1、从价计征适用税率2、从量计征适用单位税额(四)因外购或委托加工准予扣除应税消费税已纳税额(五)按政策规定减征消费税额(六)本期应纳消费税调整额(七)应税消费税产品产量1、应税消费税产品产量2、出口产品销售量3、应税消费税产品库存量(八)计征消费税产品销售价格(九)计征消费税核定计税价格(十)消费税额1、期初未缴消费税额2、本期应缴消费税额3、本期已缴消费税额4、期末未缴消费税额第三节消费税微观分析体系指标说明一、税收指标说明(一)期初未缴消费税(二)消费税从价计征适用税率(三)消费税从量计征适用单位税额(四)按政策规定减征的消费税税额(五)本期应纳消费税额(六)本期已缴消费税(七)期末未缴消费税二、税源指标说明(一)内销货物计征消费税产品销售额(二)内销货物免征消费税产品销售额(三)出口货物免征消费税销售额三、财务指标说明(一)产品生产数量(二)产品销售数量(三)出口免税销售数量(四)期末企业资产总额(五)应收账款六)流动资产(七)存货(八)期末企业负债总额(九)流动负债(十)期末企业所有者权益(十^一)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十二)主营业务成本(十三)营业利润(十四)利润总额(十五)待摊费用(十六)原材料费用第四节消费税微观分析常用的技术和方法「、选择方法的原则(一)充分利用指标之间的逻辑关系的原则(二)简便快捷的原则(三)科学合理的原则:■、指标体系应用分析基本方法(一)比较分析法(二)逻辑关系推断法(三)比率相关分析法第五节消费税微观分析指标体系的应用一、数据采集与整理(一)数据采集:纳税申报表(14项指标);财务报表(8项指标);其他报表(4项指标)(二)数据整理1、结构重构表2、建立重构表的必要性3、主要重构的报表二、操作流程(一)消费税税负评估分析步骤1、地区总体税负测算2、样本税负差异整理3、行业税负水平4、行业税负标准差5、计算离散系数6、税负预警线7、筛选税负异常样本(二)消费税税源质量评估分析(三)消费税纳税评估分析三是税负低、税1、正向评估:从税负到税源税负预警时可将样本分为三类:税负偏高样本、税负正常样本、税负偏低样本与税源质量评估判定结果做对比:一是税负低而税源质量较好,判定可能与征收力度有关;二是税负低而税源质量一般,判定可能与征收力度或季节性因素有关;源质量较差,判定可能是样本处于困难时期,生产经营状况不佳。要紧紧围绕计税收入这个中心,选择与计税收入有关的财务指标和配比指标进行评估。(1)确定行业财务指标预警线的几种方法:简单均值、加权均值、平均增长速度、中位数(2)主要考察的横向指标:销售毛利率、销售利润率、资产收益率、销售成本率、原材料费用率、资产周转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3)主要考察的纵向指标:收入税金配比率、收入销量配比率、收入价格配比率、人均收入比率、产量原材料配比率、销量价格配比率2、逆向评估:从税源到税负3、综合征收力度测算(1)行业税负的计算(2)税负相对值(3)综合征收力度三、具体应用实例四、比率相关分析方法在消费税微观分析中的应用第五章企业所得税微观分析指标体系第一节企业所得税微观分析指标体系设计的总思路一、企业所得税征收特点(一)计税依据为应纳税所得额(二)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较为复杂(收入、费用、所得三方面调整项目太多,)(三)征税以量能负担为原则(四)实行按年计征、分期预缴的征收管理办法(五)税率设置具有规模性、地域性,而且优惠政策较多二、企业所得税税源监控和纳税评估的特点及现状(一)税源监控多属事后监控(因为是年度汇算清缴)(二)税源监控多属于静态监控(缴税期长,在所属期内无法实施监控,只能次年某时点后进行管理)(三)企业所得税税源征管和监控相对复杂(调整项目多、征管难度大、监控对象范围广)(四)税源监控和纳税评估分析体系不系统、实效性不强(五)税源监控和纳税评估分析的信息来源渠道不畅三、设计的总思路:三级预警(一)测算企业所得税税负,判断企业总体生产经营能力和财务状况,与企业所得税纳税能力是否相匹配,从而判断分析企业税源和企业税收的合理性,对税负不合理的企业实行预警。将重点分析对象作为一级预警对象(二)分解税源到税收各环节中影响企业所得税税负形成的诸因素,测算因素影响规律,从而分析企业所得税税源和税收的合理性。利用税源真伪分析系统对重点评估对象的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的真实性作出判断,进一步为企业所得税税源质量分析缩小范围、明确二级预警对象。(三)对通过一、二级预警明确的对象,利用企业所得税税源质量分析指标体系就其申报真实性和完整性的相关因素作出量化分析,提出明确的三级预警对象。第二节企业所得税微观分析指标体系基本构架及功能一、企业所得税税负分析指标体系一)税负水平测算指标体系(行业税负测算)(二)税负差异评估指标体系(测算单个企业与行业税负的差异)二、企业所得税税源分析指标体系(一)税源真伪分析指标体系(二)税源质量分析指标体系第三节企业所得税微观分析指标体系指标说明一、企业所得税税负分析指标体系(一)指标体系构建思路1、测试行业企业所得税税负水平2、实施税收预警(二)指标体系1、企业所得税税收分析测算指标:企业所得税入库差异额、企业所得税占税收总额比重变动率2、企业所得税税负水平测算指标:企业所得税实际税负、名义税负3、企业所得税税负差异分析指标(1)名义税负与实际税负比率(2)企业所得税税负相对值(3)综合征收力度(4)企业所得税行业税负标准差二、企业所得税税源分析指标体系一)税源真伪分析指标体系1、构建指标的思路选择相关的综合财务指标,与行业均值进行比较,得出企业各个指标相对于行业均值的离散程度,根据离散度得出该项财务指标的分支,再汇总平均得出企业综合经营能力与财务状况分值;然后与同理计算出的企业所得税总体纳税能力进行比较。差异大则存在疑点。2、指标体系(1)偿债能力指标(2)营运能力指标(3)获利能力指标(4)企业发展能力指标(5)总体纳税能力指标(二)税源质量分析指标体系1、构建思路2、指标体系(1)基础类指标(2)收入类指标(3)成本费用类指标(4)纳税调整类指标第四节企业所得税微观分析技术与方法一、纵向趋势分析法二、横向规律分析法三、配比比率分析法四、杜邦分析法五、数理统计技术分析指标第五节企业所得税微观分析指标体系相关问题说明一、分析数据来源二、预警指标体系中的参数设置三、企业所得税微观分析指标体系的应用平台第六节企业所得税微观分析指标体系的应用
本文档为【微观税收分析指标体系】,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98372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0KB
软件:Word
页数:30
分类:
上传时间:2019-05-18
浏览量: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