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管理会计课件

管理会计课件

举报
开通vip

管理会计课件管理会计主讲:沈晓丰2012年07月管理会计 共计54学时(理论50学时,习题2学时,复习2学时) 第一章总论(2学时) 第二章成本形态分析(6学时) 第三章本量利分析(6学时) 第四章预测分析(6学时) 第五章短期经营决策(8学时) 第六章长期投资决策(10学时) 第七章全面预算(4学时) 第八章成本控制(4学时) 第九章责任会计(4学时) 《管理会计》余恕莲主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管理会计学》孙茂竹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一章总论2学时第一节现代管理会计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节现代管理会计的特点第三节现代管理会...

管理会计课件
管理会计主讲:沈晓丰2012年07月管理会计 共计54学时(理论50学时,习题2学时,复习2学时) 第一章总论(2学时) 第二章成本形态分析(6学时) 第三章本量利分析(6学时) 第四章预测分析(6学时) 第五章短期经营决策(8学时) 第六章长期投资决策(10学时) 第七章全面预算(4学时) 第八章成本控制(4学时) 第九章责任会计(4学时) 《管理会计》余恕莲主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管理会计学》孙茂竹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一章总论2学时第一节现代管理会计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节现代管理会计的特点第三节现代管理会计的职能第一节现代管理会计的形成与发展传统的管理会计阶段(19世纪30~20世纪50年代)现代管理会计阶段(20世纪50年代~现在)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现代会计是由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个分支系统构成的,管理会计是从传统的财务会计系统中派生出来的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是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的必然结果。管理会计能够成为与财务会计并列的独立领域,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第一节现代管理会计的形成与发展一、传统的管理会计阶段(成本会计阶段)(19世纪30年代~50年代)自从会计产生以后,传统的财务会计始终停留在记账、算账上,其主要的目标就是事后向与企业有经济利害关系的团体和个人提供企业财务状况、经营结果的会计信息。19世纪30年代末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原有的工场手工业开始向使用机器的工厂制度过度。折旧费等间接费用的分配已成为一大难题,成本会计主要用来对生产过程中的生产消耗进行系统的归集和分配,确定产品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第一节现代管理会计的形成与发展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丛自由竞争阶段向垄断阶段过度,企业规模更大,分工更细。市场出现供过于求,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第一次世界范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使人们意识到泰罗创建的科学管理理论,对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减少浪费,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等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泰罗(1856~1915)第一节现代管理会计的形成与发展泰罗的科学管理,其实质就是通过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化的劳动工具、劳动动作、劳动定额等来进行标准化的管理。这时传统的财务会计所提供的事后信息,已经不能满足这种在管理上的变化,为了配合标准化管理的实施,将事先的计算和事后的分析即:“标准成本制度”、“预算控制”和“差异分析”等方法引进原有的会计体系,强调会计不仅要为外界的所有者服务,也要为加强内部管理服务。第一节现代管理会计的形成与发展20世纪初,在美国会计实务中开始出现了以差异分析为主要内容的“标准成本计算制度”和“预算控制”,这标志着管理会计雏形的产生。但此时的管理会计是在市场供不应求,企业的发展战略清晰的前提下,以协助企业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效果为基本出发点的。第一节现代管理会计的形成与发展在西方会计发展史上,美国会计学者奎因坦斯在1922写《管理的会计:财务管理入门》的书中第一次提出了“管理会计”这个术语,当时被称为“管理的会计”。此时的管理会计,还只是一种局部性、执行性的管理会计,“以控制会计为中心”是此阶段的基本特征。显然管理会计的产生与现代管理科学的发展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现代管理科学的形成和发展,对管理会计的形成在理论上起着奠基和指导的作用。第一节现代管理会计的形成与发展二、现代管理会计阶段(20世纪50年代~现在)(一)20世纪50~70年代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初,是市场逐渐进入供过于求的时期,因而预测、决策分析成为了此时期管理会计新的研究焦点。第一节现代管理会计的形成与发展本量利分析、成本估算、投入产出法,线性规划、存货控制、数理统计推断、控制论、系统论、信息经济学的成本效益分析技术、不确定性分析、现代心理学和行为科学以及电脑技术被广泛的应用于管理会计,从而大大提高了管理会计预测和决策的水平,丰富了管理会计的内容。第一节现代管理会计的形成与发展1952年会计学术界在伦敦举行了会计师国际代表大会,在此大会上正式提出“管理会计”术语。1972年,全美会计师联合会(NAA)下面单独设立了“管理会计协会”(IMA),并创办了“管理会计证书”项目,举行取得管理会计师资格的考试。与此同时英国也成立了“成本和管理会计师协会”,也安排了取得管理会计师资格的考试。从此,西方出现了有别于“注册会计师”(CPA)的“注册管理会计师”(CMA)。第一节现代管理会计的形成与发展(二)20世纪80年代20世纪80年代初期,管理会计理论发展的最大推动力是经济学的委托代理理论。这一理论为责任会计的产生和企业的内部控制奠定了基础。随着信息技术和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特别是通过对管理会计实践经验的研究,逐步摸索出一套能够与实践相结合的理论与方法体系,从而迎来了一个以“作业”为核心的“作业管理会计”时代。第一节现代管理会计的形成与发展“作业管理会计”与美国管理学家波特提出的“价值链”观念相呼应,并借助于“作业管理”致力于如何为企业“价值链”优化服务。上述分析表明,此阶段的管理会计以“预测决策会计为主、以规划控制会计和责任会计为辅”为基本特征。并紧紧围绕着如何为企业“价值链”的优化和价值的增值提供相关信息而展开。第一节现代管理会计的形成与发展三、管理会计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随着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管理理念由物本管理向人本管理转变,引发了管理会计思想观念的创新,平衡计分卡的设计与应用正是当代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最重要的发展之一。第一节现代管理会计的形成与发展平衡计分卡所体现的“五个结合”即:1战略与战术、2当前与未来、3内部条件与外部环境、4经营目标与业绩评价、4财务衡量与非财务衡量相结合,无论从理论认识上,还是从实际应用上,都实现了新的突破,它完全超越了传统意义上会计的局限,而成为新的历史条件下创建新的综合性管理系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第一节现代管理会计的形成与发展未来的管理会计将“以人为本”为基本特征,其核心培植企业的核心能力,并围绕着企业综合业绩评价制度来构建其基本的框架体系。如何构建“以人为本”,适应企业组织结构或体制的激励机制与管理报酬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将成为未来管理会计实践的重要内容。第一节现代管理会计的形成与发展四、我国管理会计的发展我国是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向发达国家学习并引进有关管理会计知识的,先后经历了“宣传介绍、吸收消化和改革创新”三个阶段;至今已有30余年的历史,这期间我们有成就、也有问题。第一节现代管理会计的形成与发展(一)成就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会计学术界对西方的管理会计进行了大量的引进工作,我国会计学家余绪缨教授率先编著了我国第一本管理会计专著,之后我国会计理论工作者开始了西方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借鉴和应用意义的研究,并主要围绕着量本利分析、预测、决策、预算、标准成本控制、责任会计等内容开展研究工作。第一节现代管理会计的形成与发展与此同时,财政部、教育部先后在厦门大学、上海财经学院和大连工学院等院校举办全国性的管理会计师资培训班和有关讲座,聘请外国学者来华主讲管理会计课程,从此管理会计学成为许多高等院校会计专业的必修课程。目前许多学者又紧随国际潮流、大量介绍了国外最新研究成果,进一步提高了我国理论界对管理会计理论的研究水平。第一节现代管理会计的形成与发展(二)问题尽管我国引进了大量国外的先进的管理会计理论,但是我国会计实务界却缺乏对管理会计理论的重视和系统应用。这主要表现在:企业领导或财务负责人观念陈旧,只重视事后的算账、报账工作,不重视管理会计;第一节现代管理会计的形成与发展企业会计人员掌握管理会计知识有限,相当一部分会计人员根本不了解管理会计,管理会计在我国没有引起多数企业的重视;管理会计的一些方法,虽然在企业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运用,但从总体来讲,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应用有限。第一节现代管理会计的形成与发展纠其原因,许多企业的总会计师认为:现行管理会计教科书中的知识点不少,但企业可以实际应用的却有限。因此他们极力主张,我国的管理会计教科书中应包括我国一些企业应用管理会计的典型案例,以便于会计人员借鉴和操作。第一节现代管理会计的形成与发展为此我国管理会计理论界与实务界应联合对全国不同行业的大中型企业开展典型案例研究,并将我国企业应用管理会计的经验加以系统总结并上升为理论,介绍给会计专业的学生及广大的会计职业工作者,从而早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第二节现代管理会计的特点现代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同属于现代会计,与财务会计具有相同的最终目标,并相互分享部分信息。管理会计在进行规划、控制、评价和考核的过程中也需要大量应用财务会计提供的信息。但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相比,仍具有区别于财务会计的一些主要特点(6个特点)。第二节现代管理会计的特点一、服务对象主要侧重于为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服务,是现代管理会计的一个主要特点,也是管理会计区别于财务会计的一个重要标志。第二节现代管理会计的特点二、会计主体管理会计以企业内部各层次的责任单位为会计主体,突出以人为中心的行为管理,同时也从企业全局出发,兼顾企业主体;而财务会计则主要以整个企业为会计主体,提供集中、概括的成本信息,反映整个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第二节现代管理会计的特点三、限制和约束管理会计不同干财务会计,它主要是为企业内部改善经营管理提供有用信息,它不受“公认会计原则”的制约,从管理的需要及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和成本效益原则的要求出发,灵活应用其他现代科学理论;而财务会计则必须严格按照“公认的会计原则”的要求编制会计凭证、账簿和报表。第二节现代管理会计的特点四、会计方法和程序管理会计经常运用现代数学方法,吸收了大量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科学管理技术,在处理问题时可以选择灵活多样的工作方法,且一般业务处理的程序不固定。而财务会计的方法比较稳定,一些核算方法一经采用,不得随意更改。且会计处理的程序比较固定,并具有强制性。第二节现代管理会计的特点五、信息特征管理会计信息跨越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时态;而财务会计大多是过去时态。六、精确程度由于管理会计的工作主要是面向未来进行预测、决策,而影响未来的不肯定因素较多,所以对其提供的数据不要求绝对精确;而财务会计主要反映的是过去已发生的业务,因而要求其提供的数据要力求准确。第三节现代管理会计的职能一、管理会计的职能(一)预测经济前景预测经济前景就是会计人员选择科学、合理的量化模型,有目的地预计和推测企业未来销售、成本、利润及资金的变动趋势和水平,为企业经营决策制定正确的目标和方针提供信息的过程。第三节现代管理会计的职能(二)参与经济决策参与经济决策就是会计人员在预测的基础上,在充分考虑各种可能的前提下,对为实现一定经营目标可供选择的有关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分析比较,权衡利弊,从中选取最优方案的过程。第三节现代管理会计的职能(三)规划经营目标(计划和预算)规划经营目标就是要求在最终决策方案的基础上,通过编制各种计划和预算将事先确定的有关经济目标分解落实到各有关预算中去,从而合理有效地组织协调企业供应、生产、销售及人力、物力和财力之间的关系,并为控制和责任考核创造条件。第三节现代管理会计的职能(四)控制经济过程控制经济过程就是对经济过程的事中控制,通过事前确定科学可行的各种标准,根据执行过程中的实际与计划发生的偏差进行原因分析,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改进工作,确保经济活动按照事前确定的目标正常进行的过程。第三节现代管理会计的职能(五)考核评价经营业绩考核评价经营业绩是通过建立责任会计制度,使企业各部门、各单位及每个人均明确各自责任的前提下,逐级考核责任指标的执行情况,找出成绩和不足,从而为奖惩制度的实施和改进未来工作措施的形成提供必要依据的过程。第三节现代管理会计的职能由以上对管理会计的特点和职能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管理会计是为了加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运用现代的科学理论与方法,通过对财务等信息的深加工和再利用,实现对经济过程的预测、决策、规划、控制、责任考核评价等职能的一个会计分支。。 二、管理会计基本内容 预测决策会计 控制和执行会计两项 ( 教材 民兵爆破地雷教材pdf初中剪纸校本课程教材衍纸校本课程教材排球校本教材中国舞蹈家协会第四版四级教材 P13)三、管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准确性(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及时性成本和效益原则四、管理会计常用方法P14 成本性态分析法 本量利分析法 预测方法 短期经营决策方法 长期经营决策方法 控制方法 考核与评价方法本章思考题1、说明管理会计形成与发展的根本原因。2、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是什么?3、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分别具有什么基本职能,从而推断出管理会计包含的基本内容。第二章成本性态分析第一节成本的分类第二节成本性态分类第三节成本性态分析第四节变动成本法第一节成本的分类一、管理会计中成本的概念我国传统财务会计学中、认为成本是在一定条件下企业为生产一定产品所发生的各种耗费的货币表现。西方财务会计中、认为成本是企业为了获取某项资产或达到一定目的,而导致的以货币测定的价值牺牲;第一节成本的分类管理会计中的成本则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象化的以货币表现的为达到一定目的而应当或可能发生的各种经济资源的价值牺牲或代价。管理会计中成本的概念相对于财务会计中成本的概念,具有如下特点:(一)具有不可确定性(二)成本的时态包括过去和现在与将来第一节成本的分类二、成本的分类(一)成本按经济用途分类直接材料生产成本直接人工制造费用成本销售费用非生产成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第一节成本的分类1、生产成本又称为制造成本,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为制造产品而发生的成本。包括:⑴直接材料。是指在生产产品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用于产品生产并构成产品实体的材料的成本;⑵直接人工。是指在生产产品过程中直接参加产品生产的工人的工资以及职工薪酬;⑶制造费用。是指企业生产车间为生产产品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第一节成本的分类2、非生产成本又称非制造成本,是指生产成本以外的成本。具体包括:⑴销售费用。是指在销售过程中为推销产品而发生的各项成本;⑵管理费用。是指企业行政部门为组织企业生产所发生的成本;⑶财务费用。是指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而发生的筹资费用。成本按经济用途分类是财务会计进行生产成本(完全成本法)核算的基础。第一节成本的分类(二)成本按其时态分类1、历史成本历史成本是指以前时期已经发生或本期刚刚发生的成本,也就是财务会计的实际成本。2、未来成本未来成本是指预先测算的成本,未来成本实际上是企业实施目标成本管理时要求达到的控制水平。具体包括预算成本、标准成本等。第一节成本的分类(三)成本按其与经济决策是否相关分类1、相关成本相关成本是指与分析、评价有关方案经济效益的大小相关的那部分成本项目。具体包括:差量成本(增量成本)、机会成本、重置成本、可避免成本、专属成本、加工成本(主要是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可分成本、和可延缓成本等。第一节成本的分类2、不相关成本不相关成本是指与分析、评价有关方案经济效益的大小不相关的那部分成本项目。具体包括沉没成本、不可避免成本、共同成本、联合成本和不可延缓成本等。第一节成本的分类(四)成本按其可控性分类1、可控成本可控成本是指责任单位可以预计、计量、施加影响并承担责任的某一成本项目。2、不可控成本不可控成本是指责任单位不可以预计、计量、施加影响并承担责任的某一成本项目。第一节成本的分类注意:成本的可控性是相对于一个特定的责任单位或一个特定的时期而言的,一项成本对某个责任单位而言是不可控的,但对另一个责任单位而言则是可控的。同一个成本项目在某一个特定的时期对某一责任单位来说是可控的,但在另一个时期可能就是不可控的。第一节成本的分类(五)成本按其性态的分类成本按其性态,可以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这一分类是管理会计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分类。第二节成本性态分类一、成本性态涵义成本性态又称成本习性,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成本总额与特定业务量之间的依存关系。1、一定条件是指一定的时间范围或业务量范围,又称作相关范围;2、成本总额是指为取得营业收入而发生的成本费用,包括制造成本和非制造成本;3、业务量指生产量、销售量或行驶里程数、机器工作小时等。第二节成本性态分类二、成本按性态的分类(一)变动成本1、变动成本的概念在一定的相关范围内,其成本总额与业务量成正比例变动的那部分成本。具体包括:一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计件工资)、制造费用中随产量成正比例变动的燃料费、动力费以及按销售量支付的销售佣金、装运费、包装费,管理费用中随产量成正比例变动的部分。第二节成本性态分类2、特征⑴变动成本总额(bx)的正比例变动性变动成本模型为Y=bx其中:Y为变动成本总额b为单位变动成本X为业务量变动成本总额性态模型Y成本(元)Y=bxX业务量(件)第二节成本性态分类⑵单位变动成本(b)的不变性单位变动成本模型Y=b单位变动成本性态模型Y成本(元)Y=bX业务量(件)第二节成本性态分类3、变动成本的分类变动成本按其发生的原因可分为:⑴技术性变动成本(设计变动成本)。是主要由技术性因素(工艺设计)决定的那部分成本。⑵酌量性变动成本。是主要由管理部门决策影响的那部分成本。如在不同地区、不同供应商采购的不同价格的原材料。第二节成本性态分类以上分析表明:第一,变动成本的水平是由单位变动成本的高低所决定的;第二,降低变动成本,应从降低单位变动成本的水平来实现的;而要降低单位变动成本的水平,除了要加强企业生产管理,更重要的是改进产品设计和生产工艺。而后者是决定单位变动成本水平的根本要素。第二节成本性态分类(二)固定成本1、固定成本的概念在一定的相关范围内,其成本总额不随业务量的增减变动而变动的那部分成本。具体包括:制造费用中车间厂房、设备的租赁费、保险费、直线法计提的折旧,不随产量变动的办公费、旅差费、劳保费、车间管理人员工资;管理费用中企业管理人员的工资、办公费等;销售费用中不受销售量影响的广告费、销售人员的工资、折旧费、差旅费、租赁费和保险费等。第二节成本性态分类2、特征⑴固定成本总额(a)的不变性固定成本模型Y=a固定成本总额性态模型Y成本(元)Y=aX业务量(件)第二节成本性态分类⑵单位固定成本(a/x)的反比例变动性成本模型Y=a/X单位固定成本性态模型Y成本(元)Y=a/XX业务量(件)第二节成本性态分类3、固定成本的分类⑴约束性固定成本(生产经营能力成本)。是指为维持目前的生产经营能力而必须开支的固定成本。如厂房、设备的租赁费、保险费、直线法计提的折旧、财产税。⑵酌量性固定成本(厂长、经理成本)。是指其总额可由管理当局改变的固定成本。如广告费和促销费、研究开发费、职工培训费、管理人员薪金等。 上述分析表明: 第一,固定成本的水平通常是以其总额来表示的; 第二,降低固定成本,应分别按约束性固定成本和酌量性固定成本来进行。第二节成本性态分类(三)混合成本1、混合成本的概念介于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之间,当业务量发生变动时,其成本总额也发生变动,但和业务量之间不成正比例变动。这类成本叫混合成本。第二节成本性态分类2、混合成本的分类⑴半变动成本这类成本项目,有一部分不随业务量的变动而变动的成本数额做为基数,在此基础上的成本则类似于变动成本,随业务量的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第二节成本性态分类半变动成本模型Y成本(元)X业务量(件)第二节成本性态分类⑵阶梯式变动成本阶梯式变动成本又称为半固定成本。指在一定业务量范围内,其发生额固定不变,当业务量增长到一定限度,其发生额就突然跳跃到一个新的水平上,然后又在一定的业务范围内保持不动,直到出现另一个新的跳跃为止。第二节成本性态分类阶梯式变动成本模型Y成本(元)X业务量(件)第二节成本性态分类⑶延期变动成本这一类成本在业务量的一定范围内固定不变,当业务量增加到水平时,成本随业务量成正比例变动,即变成变动成本。第二节成本性态分类延期变动成本模型Y成本(元)X业务量(件)第二节成本性态分类⑷曲线成本曲线成本是成本总额和业务量之间呈现非线性关系的混合成本。这种成本通常有一个初始量,一般不变,相当于固定成本。以后成本随业务量的增加而增加,但不呈正比例变化,增加幅度呈现递增或递减的趋势。第二节成本性态分类曲线成本模型Y成本(元)X业务量(件)第二节成本性态分类(四)相关范围无论是固定成本还是变动成本其特性都是在一定条件下才会呈现出来的。管理会计将这种不会改变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性态的有关期间和业务量的特定变动范围称为相关范围。第二节成本性态分类在相关范围内,不管时间多久,业务量增减变动幅度多大,固定成本总额的不变性和变动成本总额的正比例变动性都将存在。而一旦超出相关范围的约束,就没有所谓的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了。值得注意的是相关范围具有相对性、暂时性、可转化性的特点。第三节成本性态分析一、成本性态分析的定义全部成本按性态分类后得到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的结果,成本性态分析就是在成本性态分类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进一步将全部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大类,并建立相应的总成本模型的过程。第三节成本性态分析经过成本性态分析之后,总成本就被归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类,并通过成本模型表现出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关系,从而便于管理会计方法的应用,成为管理会计各项短期决策和控制分析方法的基础。第三节成本性态分析二、成本性态分析的方法(一)定性分析法1、技术测定法(工业工程法)技术测定法也叫工业工程法。它是以某一成本项目的工程技术特点来区分其中的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的。一般可以用于那些消耗量和工程技术方法有密切联系的成本项目。具体做法是:首先由工程技术人员测定有关成本项目的消耗量和业务量之间的关系,然后在此基础上计算混合成本的变动部分和固定部分。第三节成本性态分析2、账户分析法账户分析法是根据财务会计成本核算中各有关成本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中反映的成本项目的发生方式,首先确定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和混和成本三种形态,然后将混合成本中的不同部分近似地归类为变动成本或固定成本的方法。技术测定法根据生产过程中工程技术特点来确定消耗量与业务量之间的依存关系,使成本性态分析有比较科学的依据,是在没有历史成本数据条件下可以采用的最佳分析方法。它的局限性在于,一方面技术测定要求一定的人力、物力的投人,信息的成本较高;另一方面,它只能用于成本发生和业务量有直接联系,并且消耗过程能单独观察的一些成本项目的分析。第三节成本性态分析 账户分析法简单、方便,工作量较小,能获得关于成本和业务量依存关系的直观的认识和理解,但这种方法得出的结论往往不够准确,特别是对混合成本中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划分,显得比较粗糙,在实践中账户分析法需要与其他分析方法结合使用,但同时账户分析法也成为其他分析方法的基础。第三节成本性态分析(二)数学分解法(历史资料分析法)1、高低点法高低点法是根据一定时期内的最高点和最低点业务量的相应成本关系,来推算混合成本中的固定部分a和单位变动成本b的一种成本性态分析方法。第三节成本性态分析具体分析步骤是:⑴选择高低两点坐标。即在已知的一定时期内的有关历史资料中,找出业务量的最高点(假设为X1)及对应的成本(假设为Y1)从而确定高点坐标(X1,Y1)同理,确定低点坐标(X2,Y2)。第三节成本性态分析⑵计算b值。即根据高低点坐标值确定一条直线,并认为该直线可以代表该混合成本在一定时期内的变动规律,则该直线的斜率就是该混合成本中变动部分的单位额b。该直线斜率的计算 公式 小学单位换算公式大全免费下载公式下载行测公式大全下载excel公式下载逻辑回归公式下载 为:最高点成本-最低点成本y1-y2b=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最高点业务量-最低点业务量x1-x2第三节成本性态分析⑶计算a值。a=最高点成本-b×最高点业务量=y1-bx1或=最低点成本-b×最低点业务量=y1-bx2第三节成本性态分析⑷将a、b值代入下式,建立该混合成本的成本模型:y=a﹢bx注意:高低点坐标的选择必须以一定时期内业务量的高低来确定,而不是按成本的高低来确定。第三节成本性态分析高低点法的优点在于简便易行,易于理解。缺点是由于它只选择了该混合成本历史资料诸多数据中的最高点和最低点两组坐标来确定直线,并以此表示该混合成本的变动规律,从而建立该混合成本的成本性态模型,因而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很可能不具有代表性,容易导致较大的计算误差。因此,这种方法只适用于成本变动趋势比较稳定的企业。第三节成本性态分析2、散布图法是以横轴代表业务量(x),纵轴代表混合成本金额(y),把过去某一定期间混合成本的历史数据逐一标明在(x,y)代表的坐标图上,这样各个历史成本数据就形成若干个成本点散布在坐标图上。第三节成本性态分析然后通过目测,在各个成本点之间画一条能反映成本变动的平均趋势直线,并据以确定混合成本中的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各为多少的一种分解混合成本的图示方法。具体做法是:第三节成本性态分析首先在坐标图中标出成本点,然后在成本点之间画出一条能够反映混合成本的平均变动趋势直线,使成本点均匀的分布在这条直线的左右,那么这条直线与纵轴相截之处,就是维修费的固定成本总额(a)。在图上读出该直线的截距a,该直线的斜率就是b。在直线上选定一点X0,目测y0则y0即为X0业务下的混合成本,然后按照公式:第三节成本性态分析因为:y=a+bx则:y0–a=bX0则:b=(y-a)/x注意:采用散布图法通过目测画成本变动的平均趋势直线,会因人而异得出不同的混合成本模型,使结果很难准确。但该方法使用方便,容易理解。第三节成本性态分析3、回归直线法它是根据过去一定期间的业务量(x)和混合成本(y)的历史资料,应用最小平方法原理,算出最能代表x与y关系的回归直线,借以确定混合成本中的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方法。第三节成本性态分析利用回归直线法确定出的混合成本的直线方程为:y=a+bx其中:y代表混合成本总额,X代表业务量,a代表混合成本中的固定成本总额,b代表混合成本的单位变动成本。第三节成本性态分析根据上述混合成本的基本方程式及实际所采用的一组n个观测值,即可建立回归直线的联立方程式:然后把上述基本方程式,用n个观测值的和的形式来反映,即:∑y=na﹢b∑x①第三节成本性态分析将①的左右双方各项用业务量(x)来加权得出:∑xy=a∑x﹢b∑x2②第三节成本性态分析把②移项化简,即得:a=(∑y﹣b∑x)/n③将③带入②并移项化简,即得:n∑xy﹣∑x∑yb= ̄ ̄ ̄ ̄ ̄ ̄ ̄ ̄ ̄ ̄ ̄ ̄④n∑x2﹣(∑x)2第三节成本性态分析根据公式③和④,求出a、b,就可以确定该混合成本得性态模型,并可以计算得出相关范围内不同业务量下,该混合成本中得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第三节成本性态分析注意:在应用回归直线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时,必须首先进行业务量和混合成本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只有这项混合成本和所选用的业务量之间确实存在相关关系,否则,混合成本的分解就失去了意义。而混合成本和业务量之间的线性相关程度可用相关系数r来表示。计算公式如下:第三节成本性态分析第三节成本性态分析⑴当相关系数r为负数时,说明变量X和Y之间负相关;⑵当r=0时,两个变量之间不能用线性模型来描述;⑶当r=1时,两个变量之间完全正相关,可以用直线模型准确地描述。即y=a+bx;第三节成本性态分析⑷当r的取值在0到1之间,业务量和成本之间基本保持线性关系,即可以近似的写出y=a+bx,且r值越大,线性关系越强,混合成本分解越准确;反之,则果越差。第三节成本性态分析以上三种数学方法,高低点法最为简便,但不够准确;回归直线法最精确,但相对来说,它的工作量也最大,不太适用于手工计算;散布图法,由于是通过目测画线,所以会出现因人而异的现象,因而结果也不够准确。事实上三种方法都带有估计的成分,因而对混合成本的分解都不可能绝对准确。所以实际工作中,在一些小型企业,可以近似的将混合成本归为固定成本来看待。第四节变动成本法一、变动成本法的定义变动成本法是指在组织常规的成本计算过程中,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前提条件,只将变动生产成本作为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而将固定生产成本及非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并按贡献式损益确定程序计量损益的一种成本计算模式。第四节变动成本法二、完全成本法的定义完全成本法又称制造成本法,它是专门为了区别管理会计中的变动成本法而提出的用于概括传统成本计算模式的一个词汇。第四节变动成本法完全成本法是指在组织常规的成本计算过程中,以成本按其经济用途分类为前提条件,将全部生产成本作为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只将非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并按传统式损益确定程序计量损益的一种成本计算模式。第四节变动成本法二、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的区别(一)应用的前提条件不同变动成本法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基础,将全部成本划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大部分,其中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为变动成本;属于混合成本性质的制造费用按与业务量变动的关系分解为变动性制造费用和固定性制造费用两部分。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同样也要分解为变动和固定两部分。完全成本法则要求把全部成本按经济用途分为生产成本和非生产成本两类第四节变动成本法(二)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不同在变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全部由变动生产成本所构成。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性制造费用。即按下式计算:产品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性制造费用1、如果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转移的固定性制造费用等于期初存货带入的固定性制造费用,那么,按两种成本法确定的营业利润必然相等。即:营业利润的差额等于零;完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包括全部生产成本。即按下式计算:产品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性制造费用+固定性制造费用第四节变动成本法(三)期间费用的构成内容不同在变动成本法下,期间费用由固定性制造费用;固定性销售费用、变动性销售费用(即全部销售费用);固定性管理费用、变动性管理费用(即全部管理费用);固定性财务费用和变动性财务费用(即全部财务费用)所构成。即:期间费用=固定性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第四节变动成本法在完全成本法下,期间费用则仅包含全部非生产成本。即:期间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第四节变动成本法(四)销售成本的计算方法不同从理论上来说,无论是变动成本法还是完全成本法,销售成本都可以按下列公式计算求得,即:本期销售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发生的生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①第四节变动成本法在变动成本法下,由于在相关范围内,单位变动成本不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变动,因而①式可以改写成:本期销售成本=单位变动成本(期初存货量+本期生产量﹣期末存货量)=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第四节变动成本法而在完全成本法下,由于单位产品成本中,既包括单位变动成本也包括单位固定成本,在相关范围内,单位固定成本与业务量成反比例变动,因而本期销售成本既与销售量有关又与生产量有关。所以在完全成本法下,当前后各期的生产量不相同时,其单位固定成本就会改变,所以本期销售成本应按照①式计算。即:本期销售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发生的生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①第四节变动成本法显然两种方法下,由于对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处理方法不同,导致计入销售成本中的固定性制造费用的水平不同,从而造成销售成本的金额产生差异。第四节变动成本法(五)期末存货成本的计算不同在变动成本法下,由于本期发生的固定性制造费用作为期间费用,在计算当期损益时全部扣除,因而期末存货中不包括固定性制造费用。即期末存货成本应按下式计算:期末存货成本=单位期末存货成本×期末存货量=单位变动生产成本×期末存货量在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成本=单位期末存货成本×期末存货量第四节变动成本法但是由于在完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中包括固定性制造费用,所以当本期存在期末存货时,本期发生的固定制造费用要在期末存货和本期销售存货之间分配,因此在完全成本法下,有一部分固定制造费用随着期末存货成本递延到下期(带走),因而两种方法下计算期末存货成本的公式看似相同,但其内涵是不同的,因而计算出来的结果也时不同的。第四节变动成本法(六)确定损益的程序和结果不同两种成本计算法的区别不仅仅局限于成本方面,它们还会影响到营业利润的计量程序和计算结果。在变动成本法模式下,只能按贡献式利润确定程序计量营业利润;而在完全成本法模式下则必须按传统式利润确定程序计量营业利润。两种方法下计算经营损益的公式如下:第四节变动成本法在变动成本法下:贡献边际=营业收入-变动成本营业利润=贡献边际-固定成本在完全成本法下:营业毛利=营业收入一营业成本营业利润=营业毛利一期间费用【例2—2】某公司只生产一种甲产品,2006年的生产量为3000件,期初产品存货为0,本期销售2000件,固定制造费用全年合计24000元,每件产品的变动成本如下:直接材料12元,直接人工8元,变动制造费用6元,每件变动销售费用为1.0元,变动管理费用0.6元。固定销售费用2800元,固定管理费用4000元。每件销售价格50元,分别用两种成本计算法计算本期税前利润。第四节变动成本法三、两种成本法营业利润差额的变动规律【例2—3】某公司只生产一种甲产品,2006—2008年的销售量均为3000件,2006年期初产品存货为0,三年每年生产量分别为3000件、4000件和2000件。固定制造费用每年合计24000元,每件产品的变动成本如下:直接材料12元,直接人工8元,变动制造费用6元,没有变动销售费用和变动管理费用。固定销售费用和固定管理费用10000元。每件销售价格50元,分别用两种成本计算法计算本期税前利润。 【例2—4】某公司只生产一种甲产品,2006—2008年的生产量均为3000件,2006年期初产品存货为1000件(每件含直接材料12元,直接人工8元,变动制造费用6元,制造费用分配率8元/件),三年每年销售量分别为3000件、2000件和4000件。固定制造费用每年合计24000元,每件产品的变动成本如下:直接材料12元,直接人工8元,变动制造费用6元,没有变动销售费用和变动管理费用。固定销售费用和固定管理费用10000元。每件销售价格50元,分别用两种成本计算法计算本期税前利润。1、如果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转移的固定性制造费用等于期初存货带入的固定性制造费用,那么,按两种成本法确定的营业利润必然相等。即:营业利润的差额等于零;第四节变动成本法2、如果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转移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大于期初存货带入的固定性制造费用,那么,按完全成本法确定的营业利润一定大于按变动成本法确定的营业利润。即:营业利润差额必然大于零;第四节变动成本法3、如果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转移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小于期初存货带入的固定性制造费用,那么,按完全成本法确定的营业利润一定小于按变动成本法确定的营业利润。即:营业利润差额必然小于零。第四节变动成本法两种成本法营业利润差额的简算法公式公式1:某期营业利润的差额=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吸收(带走)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完全成本法下期初存货带来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公式(二)某期营业利润的差额=完全成本法下单位期末存货的固定性制造费用×期末存货量-完全成本法下单位期初存货的固定性制造费用×期初存货量第四节变动成本法四、变动成本法的优缺点(一)变动成本法的优点1、促使企业管理者重视销售,防止盲目生产2、可以提供有利于进行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的信息3、提供的信息,有助于企业进行经济预测和短期经营决策4、简化了成本核算工作。第四节变动成本法(二)变动成本法的缺点1、不符合传统的成本观念的要求2、变动成本法不能适应长期决策的需要3、采用变动成本法对所得税的影响本章思考题1、管理会计中成本的内涵与财务会计中成本的内涵有何不同?2、固定成本、变动成本的特征是什么?3、降低企业固定成本、变动成本的途径是什么?4、指出成本性态分析与成本性态分类有什么不同?本章思考题5、进行成本性态分析的数学分解法包括什么具体的方法,各种方法有何不同?6、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有什么不同?7、指出两种成本法营业利润差额的变动规律。本章思考题【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将全部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所采用的分类标志是( )。A.成本的目标 B.成本的可辨认性C.成本的经济用途 D.成本的性态本章思考题2、如果某期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为6000元,该期产量为3000件,销售量为2000件,期初存货为零,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为3000元,则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为( )元。A.1000 B.5000C.6000 D.7000本章思考题3、如果某企业连续三年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分别为14000元、16000元和12000元。则下列表述中惟一正确的是()。A.第三年的产量最小B.第二年的销量最大C.第一年的产量比第二年少D.第二年的产量比第三年多本章思考题二、多项选择题1、固定成本具有的特征是()。A.固定成本总额的不变性B.单位固定成本的反比例变动性C.固定成本总额的正比例变动性D.单位固定成本的不变性本章思考题2、变动成本具有的特征是()。A.变动成本总额的不变性B.单位变动成本的反比例变动性C.单位变动成本的不变性D.变动成本总额的正比例变动性本章思考题3、下列成本项目中,()是酌量性固定成本。A.新产品开发费B.职工培训费C.管理人员工资D.广告费本章思考题4、在我国下列成本项目中属于固定成本的是()。A.按平均年限法计提的折旧费B.保险费C.广告费D.生产工人工资第三章本量利分析第一节贡献毛益及保本点分析第二节利润敏感性分析第三节本量利分析在经营决策中的应用第一节贡献毛益及保本点分析P=sp.x-bx-a一、贡献毛益贡献毛益是指产品的销售收入扣除变动成本后的余额。贡献毛益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单位贡献毛益,也就是每种产品的销售单价减去各该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sp-b)。二是贡献毛益总额,也就是各种产品的销售收入总额减各种产品的变动成本总额。第一节贡献毛益及保本点分析贡献毛益是反映各种产品盈利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是管理人员进行决策分析的一项重要信息。贡献毛益率是指以单位贡献毛益除以单位销价或者以贡献毛益总额除以销售收入总额(sp-b)x。其计算公式是:贡献毛益率=贡献毛益/销售收入(sp-b)x/sp.x=(sp-b)/sp第一节贡献毛益及保本点分析二、盈亏临界点一个企业要预测利润,从而把目标利润确定下来,首先要预测盈亏临界点,超过临界点再扩大销售量,才谈的上获得利润。盈亏临界点(也称保本点),它是以盈亏临界点为基础,对成本、销售量、利润三者之问所进行的盈亏平衡分析。第一节贡献毛益及保本点分析所谓盈亏临界点,是指在一定销售量下,企业的销售收人和销售成本相等,不盈也不亏。当销售量低于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量时,将发生亏损;反之,当销售量高于盈亏临界点销售量时,则会获得利润。第一节贡献毛益及保本点分析利润的计算公式表述为:P=spx-bx-a而盈亏临界点是企业利润等于零时的销售量x0,即:(SP)x0-bx0-a=0因而得到:x0=a/(SP-b)第一节贡献毛益及保本点分析上式中,P代表利润X代表销售量SP代表单位产品售价b代表单位产品变动成本a代表固定成本x0代表盈亏临界点销售量    SPx0代表盈亏临界点销售额第一节贡献毛益及保本点分析(一)单一品种的盈亏临界点分析盈亏临界点的计算或以采用以下两种形式:1、按实物单位计算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量(实物单位)=固定成本/(单位产品销售收入-单位产品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单位产品贡献毛益第一节贡献毛益及保本点分析2、按金额计算盈亏临界点销售额=固定成本/(1-变动成本/销售收入)=固定成本/(贡献毛益/销售收入)=固定成本/贡献毛益率第一节贡献毛益及保本点分析(二)多种产品的盈亏临界点分析---综合贡献毛益率分析法当企业生产经营多种产品时,由于每种产品的贡献毛益不同,因此,企业的盘亏临界点就不能以实物数量表示,而只能以销售收入金额来表示。其计算步骤:第一节贡献毛益及保本点分析首先,计算各种产品销售额占全部产品总销售额的比重。其次,以各种产品的贡献毛益率为基础,以该种产品销售额占销售总额的比重为权数进行加权平均计算,从而求出各种产品综合的加权贡献毛益率。其计算公式可表述如下:第一节贡献毛益及保本点分析综合的加权贡献毛益率=∑(各种产品贡献毛益率×各种产品销售额占全部产品总销售额的比重)再次,计算整个企业综合的盈亏临界点销售额,即:综合的盈亏临界点销售额(以金额表现)=固定成本总额/综合的加权贡献毛益率第一节贡献毛益及保本点分析最后,计算各种产品的盈亏临界点销售额,即:各种产品的盈亏临界点销售额(金额表现)=综合的盈亏临界点销售额×各种产品销售额占全部产品总销售额的比重第一节贡献毛益及保本点分析多品种的盈亏临界点销售额的其他方法:1、联合单位法在事先掌握多品种之间客观存在的相对稳定产销实物量比例的基础上,确定每一联合单位的单价和单位变动成本,进行多品种本量利分析的一种方法。第一节贡献毛益及保本点分析联合保本量=固定成本/(联合单价-联合单位变动成本联合保利量)=固定成本+目标利润/联合单价-联合单位变动成本第一节贡献毛益及保本点分析2、分算法:指在一定的条件下,将全部固定成本按一定标准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然后再对每一个品种分别进行本量利分析的方法。优点:可以提供各种产品的保本点资料。缺点:品种多时麻烦。第一节贡献毛益及保本点分析3、主要品种法:主要品种是企业经营的重点,由承担企业的全部固定成本也是合情合理的。4、顺序法:按照事先规定的品种顺序,依次用各种产品的贡献边际补偿全厂的固定成本,进而完成本量利分析任务的一种方法。第一节贡献毛益及保本点分析三、作业率与安全边际(一)达到盈亏临界点的作业率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量除以企业正常开工完后销售量,称为达到盈亏临界点的作业率。达到盈亏临界点的作业率=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量/正常开工的销售量第一节贡献毛益及保本点分析(二)安全边际安全边际是指盈亏临界点以上的销售量。也就是现有销售量超过盈亏临界点销售量的差额。标志着从现有销售量或预计可达到的销售量到盈亏临界点,还有多大的差距。这个差距说明现有或预计可达到的销售量再降低多少,企业才会发生损失,差距越大,说明企业发生亏损的可能性就越小,企业的经营就越安全。第一节贡献毛益及保本点分析安全边际可以用绝对数表示,也可以用相对数表示。用绝对数表示,其计算公式:安全边际=现有(或预计可达到)的销售量-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量第一节贡献毛益及保本点分析用相对数表示,称为安全边际率,它是用安全边际除以现有或预计可达到的销售额所得的比率。其计算公式:安全边际率=现有(或预计可达到)的销售量-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量/现有(或预计)可达到的销售额或=安全边际/现有(或预计)可达到的销售额第一节贡献毛益及保本点分析(三)销售利润率销售利润率是销售利润与销售收入的比率。其计算公式:销售利润率=(销售收入-销售产品变动成本-固定成本)/销售收入销售利润率也可以按照下列公式计算:销售利润率=安全边际率×贡献毛益率第一节贡献毛益及保本点分析四、盈亏临界图盈亏临界图是围绕盈亏临界点,将影响企业利润的有关因素及相互关系,集中在一张图上形象而具体地表现出来。利用它,可以清楚地看到有关因素的变动对利润发生怎么样的影响,因而对于在经营管理工作中提高预见性和主动性,有较大的帮助。第一节贡献毛益及保本点分析下面具体说明盈亏临界图的绘制方法以及其所揭示的有关成本、业务量与利润三者之间的规律性联系。第一节贡献毛益及保本点分析(一)盈亏临界图的绘制程序在盈亏临界图上,一般以横轴表示销售量(用实物单位或金额表现),以纵轴表示成本和销售收入的金额。假设沿用前例,销售量600件,产品单位售价为16元,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为9.60元,全年固定成本为4000元。据此,制作盈亏临界图,其绘制程序如下:第一节贡献毛益及保本点分析1、按销售总金额9600元(600×16)取纵横交叉点,连结交点与原点之线,则为销售总收入线。2、按固定成本金额4000元在纵轴上取点,划平行于横轴的直线,则为固定成本线。第一节贡献毛益及保本点分析盈亏临界图第一节贡献毛益及保本点分析3、在销售量横轴上选择一个整数,如500件,算出它的总成本(y=a+bx=4000+500×9.60=8800元),标出销售量与总成本那一交点,然后联结该点与固定成本在纵轴上的截点,这条线则为总成本线。4、总收人线与总成本线相交的地方就是盈亏临界点。第一节贡献毛益及保本点分析(二)盈亏临界图的分析从上述盈亏临界图中所反映的各有关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可看出它们具有如下特点:第一节贡献毛益及保本点分析1、盈亏临界点不变,销售量越大,能实现的利润越多,亏损越少;销售量越少,能实现的利润越小,亏损越多。2、销售量不变,盈亏临界点越低,能实现的利润越多,亏损越小;盈亏临界点越高,能实现的利润越小,亏损越多。第一节贡献毛益及保本点分析3、在销售收入既定的条件下,盈亏临界点的高低取决于固定成本和单位产品变动成本的多少。固定成本越多,或单位产品变动成本越多,盈亏临界点越高;反之,盈亏临界点越低(单位产品变动成本的变动对盈亏临界点的影响,是通过变动成本线的斜率的变动而表现出来的)。第一节贡献毛益及保本点分析五、成本一产量一利润分析的基本假设在进行盈亏临界分析中,往往以下面一些基本假设为前提,这些假设的主要内容有如下几个方面:(一)假定产品的单位销售价格不变,企业的销售总收入同产品的销售量成正比例地变动。第一节贡献毛益及保本点分析(二)假定所有的成本都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部分。其中假定固定成本是处于“相关范围”内,其总额在全期内保持不变,不受销售量变动的影响;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不变,变动成本总额同产品的销售量成正比例地变动。第一节贡献毛益及保本点分析(三)假定企业生产和销售一种产品,如果同时生产和销售多种产品时,其品种构成不变。(四)假定全期内产品的生产与销售量一致,不考虑产成品存货水平变动对利润的影响。在实际工作中,以上基本假设不可能保持不变,所以必须分别计量它们对有关指标的影响程度。第二节利润敏感性分析一、预测利润要预测利润,必须根据销售预测中预计的销售量,测算计划期间将实现多少利润。其基本公式是:利润=(销售量×销售单价)-(销售量×单位产品变动成本)-固定成本第二节利润敏感性分析二、预计目标销售量通过目标销售量的预测分析,以便了解企业要达到预定的目标利润,应生产和销售多少产品。第二节利润敏感性分析由于目标利润和固定成本总额一样,必须由贡献毛益来补偿,因此,可将计算以实物量表示的盈亏临界点销售量的公式稍加改变即可,其计算公式如下所示:预测目标销售量=(固定成本+目标利润)/(单位售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目标利润)/单位贡献毛益第二节利润敏感性分析三、相关因素变动对目标利润的影响企业的目标利润确定后,还要根据本企业的生产能力及市场预测的情况,进行利润的敏感分析。根据量、本、利分析的基本公式:P=(SP—b).x—a第二节利润敏感性分析上式中,P代表目标利润x代表目标销售量SP代表预计单位售价a代表固定成本b代表预计单位变动成本第二节利润敏感性分析(一)单位售价变动的影响在其他因素不变情况下,单位售价提高将使产品的贡献
本文档为【管理会计课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14.4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红叶
资深会计师
格式:ppt
大小:1M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20-03-06
浏览量: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