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河源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

河源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

举报
开通vip

河源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河源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2015-2020年)二〇一五年九月 目录 第一章发展现状与发展形势.........................1第一节发展现状.......................................................................................................1第二节发展形势......................................................................

河源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
河源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2015-2020年)二〇一五年九月 目录 第一章发展现状与发展形势.........................1第一节发展现状.......................................................................................................1第二节发展形势.......................................................................................................4第二章指导思想与建设目标.........................5第一节指导思想.......................................................................................................5第二节基本原则.......................................................................................................5第三节建设目标.......................................................................................................6第三章推进政务诚信建设..........................8第一节规范行政履职行为.........................................................................................8第二节强化政府示范带动作用................................................................................10第三节建立健全行政监督体系................................................................................12第四节加强政府工作人员诚信建设.........................................................................12第五节加强公益类事业单位诚信建设......................................................................13第四章推进商务诚信建设.........................14第一节生产领域信用建设.......................................................................................14第二节流通领域信用建设.......................................................................................15第三节食品药品安全领域诚信建设.........................................................................16第四节金融领域信用建设.......................................................................................17第五节税务领域信用建设.......................................................................................18第六节价格领域信用建设.......................................................................................19第七节工程建设领域信用建设................................................................................19第八节政府采购领域信用建设................................................................................20第九节交通运输领域信用建设................................................................................21第十节电子商务领域信用建设................................................................................22第十一节统计调查领域诚信建设.............................................................................23第十二节中介服务业诚信体系建设.........................................................................24第十三节文化、体育、旅游、会展和广告领域信用建设..........................................24第五章推进社会诚信建设.........................25第一节 医药卫生和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生育领域信用建设.............................................................25第二节 社会保障领域信用建设..............................................................................26第三节 劳动就业领域信用建设..............................................................................27第四节 教育、科研领域信用建设。.......................................................................27第五节 环境保护和能源节约领域信用建设。.........................................................28第六节 知识产权领域信用建设..............................................................................29第七节 社会组织信用建设.....................................................................................30第八节 互联网应用及服务领域信用建设................................................................30第六章推进司法公信建设.........................31第一节健全促进司法公信的工作机制......................................................................31第二节推进司法信用信息系统建设.........................................................................32第三节推进司法公开公正.......................................................................................33第四节健全司法公信监督.......................................................................................33第七章加强信用制度和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规范体系建设与应用......34第一节建立健全信用制度.......................................................................................34第二节推进信用信息标准规范体系建设..................................................................35第八章加快建设覆盖全社会的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36第一节健全提升行业和部门信用信息系统...............................................................36第二节加快建设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37第三节支持建设商业征信系统................................................................................38第九章加强信用服务市场培育和监管................39第一节培育扩大信用服务需求................................................................................39第二节培育壮大信用服务产业................................................................................39第三节加强对信用服务市场的监管.........................................................................40第十章加大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力度................41第一节加强对守信主体的激励力度.........................................................................41第二节加大对失信主体的惩戒力度.........................................................................42第十一章加强诚信教育和诚信文化建设..............43第一节广泛开展诚信文化宣传普及.........................................................................44第二节全面推动诚信教育培训................................................................................44第三节深入开展诚信创建活动................................................................................45第四节推进企业诚信文化建设................................................................................46第十二章加强区域信用合作........................47第一节探索建立区域信用合作机制.........................................................................47第二节构建多层次区域信用合作格局......................................................................48第十三章实施重点工程...........................48第一节网上政务服务创新工程................................................................................48第二节信用信息应用示范工程................................................................................49第三节中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工程......................................................................49第四节住建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工程.........................................................................50第五节重点人群诚信建设工程................................................................................50第六节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程................................................................................50第七节信用服务机构培育工程................................................................................51第八节司法公开工程..............................................................................................52第十四章保障措施...............................52第一节加强组织领导..............................................................................................52第二节加强协调配合..............................................................................................53第三节加强政策支持..............................................................................................53第四节强化督查考核..............................................................................................53第五节加强队伍建设..............................................................................................54 社会信用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对增强社会成员诚信意识,营造优良信用环境,促进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加快推进我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着力打造“信用河源”形象,根据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和《广东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结合河源市实际,制订本规划。规划期为2015-2020年。第一章发展现状与发展形势第一节发展现状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有关工作部署,积极探索推进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理论与实践,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初步成效。信用工作协调机制基本建立。2012年,成立了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统筹协调小组及其办公室,统筹协调小组下设11个专责小组,明确了建设工作任务、职责分工及步骤。各县区也相应建立了信用工作协调机制,初步形成各方参与、多方联动的工作格局。行业和部门信用建设稳步推进。全市依托“金信”、“金税”、“金质”等国家重大信息化工程,推进相关行业和部门信息系统建设,推行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制度;初步建立了用人单位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社会公布制度、建立了公安、司法信息公开、发布和查询系统,逐步推行“黑名单”制度。积极推进工程建设领域诚信体系建设。组织河源企业诚信协会等推进行业自律建设。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不断推进。依托市电子政务信息平台,通过对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升级改造的方式,初步建成了市级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开通试运行“信用河源网”;编制《河源市公共信用信息资源目录(一期》,涉及34个部门、181类信息。至2014年11月底,已征集工商、民政、税务、财政、质监等16个部门、47类信息249172条。信用制度建设有序推进。逐步建立完善《河源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试行办法》《河源市社会法人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试行办法》《河源市政府公共管理中使用信用信息管理暂行规定》等制度,市民政局、财政局、住建局、质监局、工商局、司法局、食品药品监管局等部门相继出台10多项行业信用 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下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下载三类维修管理制度下载财务管理制度免费下载安全设施管理制度下载 办法,全市初步形成了内容较为全面、操作性较强的社会信用制度体系,为信用信息管理和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制度基础。政务诚信建设有力推进。加快完善网上办事大厅建设,全面推行政务信息网上公开、社会事务网上办理、政府效能网上监察,切实提高政府服务和管理效率。目前,市网上办事大厅实现市、县、镇、村四级联通,并创新开发网厅手机版、智能电视版、智能触控终端版等服务终端;进驻服务事项12816项,累计网上受理业务77658宗,其中市级分厅受理33852宗,网上受理率98%,所受理业务平均提速30%以上。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成效明显。成立市、县区两级征信中心,依托农户信用信息系统,大力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目前,全市共完成943个信用村建设,占全市农村总数75.38%;完成并录入农户信用信息系统户数24.82万户,占全市农户总数50.46%;全市金融机构共登陆农户信用信息系统查询应用农户信息257次,发放农户贷款166笔,金额3404.8万元。尽管我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但依然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突出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主要是:信用工作推进机制有待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常设机构尚未成立;信息资源交换共享平台尚未建成,覆盖全社会的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还没有真正建成,公共信用信息的记录、征集和共享水平不高;信用制度和标准规范建设相对滞后;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尚不健全,守信成本过高、失信成本偏低;信用服务市场发展相对缓慢,信用服务需求和供给尚未有效激发,服务体系不成熟,监管体系不清晰,服务行为欠规范,服务机构公信力不足;社会诚信文化尚未全面普及,诚信缺失事件时有发生,社会诚信环境还有待改善。第二节发展形势我国正处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攻坚期。现代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改善市场信用环境、降低交易成本、防范经济风险、提升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是减少政府对经济的行政干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要求。党的十八大提出,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和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进一步明确要求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高度重视以及当前世界经济格局的深刻调整,对我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河源正处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利益主体和诉求更加多元化,社会组织形式及管理方式需要与时俱进转变。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扩大需求、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举措,是增强社会诚信、促进社会互信、减少社会矛盾的有效手段,是参与国际竞争和分工,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提升自身软实力和影响力,推动河源实现跨越崛起的必然要求,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幸福河源的发展基础。第二章指导思想与建设目标第一节指导思想全面推进河源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广东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精神,着力加强信用制度和标准体系的对接与应用,着力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等信用体系重点领域建设,着力打造行业信用、地方信用、信用服务三位一体的信用系统体系基本架构,着力完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的信用体系运行机制,着力建设覆盖全市的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着力加强诚信文化建设,着力强化各区域、各行业、各层级间的信用合作,为河源市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如期完成提供重要保障。第二节基本原则政府推动,市场参与。政府部门要充分发挥规划者、协调者、推动者的作用,建立健全信用管理制度,营造公平竞争的社会环境,开放和培育信用服务市场,发挥政府资金在信用体系建设中的引导、集聚功能;同时,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积极鼓励企业、行业组织、中介机构等社会力量参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形成共同建设河源市社会信用体系的良好局面。统筹规划,有序推进。按照国家和省的统一部署,结合河源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基础和特点进行统筹规划,科学确定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主要目标、实施步骤以及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重点领域的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在充分考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长期性、系统性和复杂性基础上,选择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典型地区任务,有计划、分步骤地组织实施,力求优先解决信用领域制约河源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依法开放,规范发展。建立健全信用管理制度和信息标准规范体系,正确处理信息公开与保护的关系,强化对信用信息记录、整合、共享、应用等全过程的管理,加强信用信息系统安全保护,加强对信用服务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监管,规范有序发展信用服务市场,切实维护信用信息安全和信用主体合法权益。强化应用,注重实效。坚持“在发展中应用、在应用中发展”,通过共建共享的方式,共同打造覆盖全市的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打破“条块分割”,实现行业和部门间信用信息的互通共享。引导和推动政府部门、金融机构、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加强信用信息和信用服务产品的应用,大力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与市场监管体系建设的有效对接,加强对信用行为的联动奖惩,优化信用环境。第三节建设目标到2015年,基本建成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信用体系框架与运行机制。信用制度和标准规范体系基本建立;覆盖全市的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基本建成;信用服务市场初具规模;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联动机制在主要领域有效发挥作用;“信用河源”建设初见成效,群众普遍关心的社会失信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全社会诚信意识普遍增强。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国际惯例接轨、覆盖经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目标要求的社会信用体系:社会信用基础性规章制度和标准体系健全完善;覆盖全市的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功能齐全、运行良好;信用服务市场体系和中介服务体系比较完善,信用服务业及相关产业繁荣发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全面发挥作用;跨区域、跨领域、跨层级的信用合作取得显著进展,社会信用联合监管机制逐步健全;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取得积极进展,全社会诚信水平显著提升,形成新时期河源诚信文化和诚实、自律、守信、互信的环境氛围。专栏1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主要指标指标2015年2020年企业信用档案覆盖率100%100%-规模以上食品药品企业信用档案覆盖率100%100%-工程质量监理企业信用档案覆盖率100%100%-金融企业信用档案覆盖率100%100%-信用服务企业信用档案覆盖率100%100%个人信用档案覆盖率60%100%农户信用档案覆盖率60%90%公务员信用档案覆盖率85%100%公益性岗位人员信用档案覆盖率100%100%信用服务从业人员信用档案覆盖率100%100%社会组织信用档案覆盖率80%100%事业单位信用档案覆盖率100%100%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联建共享单位数≥30≥50信用服务机构家数≥3≥5信用服务机构信用服务覆盖率40%100%信用服务机构营业收入(千万元)1≥5金融账户实名制比率90%100%第三章推进政务诚信建设政务诚信处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核心环节,是社会信用建设的先导。要围绕推进依法行政、规范行政履职、推动政务公开、健全监督体系,进一步强化全市各级政府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方面的示范带动作用,全面提高政府诚信施政、诚信执法、诚信服务的能力和意识,全面提升政府公信力。第一节规范行政履职行为一、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按照科学民主的原则,明确重大行政决策范围,建立健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社会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政府集体会商决定相结合的重大行政决策机制,实行重大行政决策网上征询、民意听证、专家咨询论证等制度,建立决策问责和纠错机制,落实责任追究制度,提高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水平。二、坚持依法行政。坚持把依法行政原则贯穿于政府工作始终,深入贯彻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健全行政执法体制,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行政权力,规范执法流程,细化、量化执法自由裁量权。加强执行力建设,提升政府行政管理水平,改善公共服务质量。三、积极推进政务信息公开。在保护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前提下,严格执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建立和完善政府信息公开与披露机制,依托门户网站、微博、微信公众账号等现代信息工具进一步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深入推进办事公开,积极创新政务公开方式,将公开情况纳入政府及其部门绩效考评范围。到2015年底,100%的政务公开信息实现网上发布。四、创新政府管理与服务方式。按照简政放权和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求,依托网上办事大厅进一步推进投资项目网上审批、社会事务网上办理、公共决策网上互动、政府效能网上监察,提高政府服务和管理效率。五、杜绝干扰市场秩序行为。按照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要求,坚决杜绝滥用行政权力封锁市场,严禁各级政府对所辖行政区域或行政领域内的政府主体和社会主体失信行为进行包庇纵容,积极营造公平竞争、统一高效的市场环境。六、保持政策措施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各级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守信意识,建立重大行政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在政策措施制定、调整、完善过程中着力加强科学论证与责任追究,从源头上克服政策措施制定调整的随意性,坚决杜绝随意撤销行政决定、随意改变规划任务、随意调整产业政策等失信行为,确保政策措施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可预见性。七、规范招商引资行为。严格遵守国家和省的统一规定,认真履行和兑现招商引资过程中依法作出的政策承诺和签订的各类合同,保持招商引资政策的稳定性,严禁随意承诺给予政策优惠。第二节强化政府示范带动作用一、发挥政府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引领推动作用。把政府信用体系建设放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首位,充分发挥政府在编制发展规划、健全制度和标准、培育信用服务市场、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等方面的组织引导和示范带动作用。二、加强政府部门守信践诺制度建设。建立完善政府守信践诺机制,各级政府都要对行政职权范围内的工作向社会作出服务质量和服务期限的承诺,将各级政府守信践诺情况纳入政府绩效考评范围。鼓励第三方开展各级政府部门信用评估与预警。三、严格管理公共资源交易活动。严格依法依规开展政府采购、招标 投标 投标文件投标文件范本格式投标文件范本免费投标文件范本网投标文件范本实例 、土地使用权出让或转让、国有产权交易等公共资源交易活动,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进行监督管理,加大执法力度,有效打击公共资源交易活动中的违法违规行为,维护公平公正的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秩序。到2015年底,全市公共资源交易事项“一站式”集中办理率达到80%以上,到2020年达到100%。四、倡导使用信用产品和服务。在行政许可、政府采购、招标投标、资质认定、补贴发放、资金申请等方面,按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原则,主动购买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提供的信用信息和信用产品,建立政务活动相关当事人信用记录审阅和审核制度。五、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完善地方政府性债务统计报告制度,加快建立权责发生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全面反映政府的资产负债情况,定期向社会公开政府性债务及其项目建设情况,自觉接受社会监督。把政府性债务作为一个硬指标纳入政绩考核,明确责任落实,强化教育和考核,对脱离实际过度举债、违法违规举债或担保、违规使用债务资金、恶意逃废债务等行为,要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强化债权人约束,金融机构等不得违法违规向地方政府提供融资,不得要求地方政府违法违规提供担保,金融机构等购买地方政府债券要符合监管规定,切实加强风险识别和风险管理,金融机构等违法违规提供政府性融资的,应自行承担相应损失。第三节建立健全行政监督体系一、建立长效的督促检查机制。将全市性各类临时性、专题性的督促检查工作,与各部门内设的督促检查部门常态化、职能化的督促检查工作整合起来,由市政府牵头组建全市层面的重大规划、重大政策、重大项目督促检查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完善和落实行政监察和行政审计制度,加强行政程序、行政责任和行政效能的监察,加强经济责任的审计。到2015年,全面建成覆盖全市各级政府部门的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二、发挥人大、政协的监督作用。加强人大在履行立法、决定、任免等职责时对政府及其部门诚信状况的审查,加强依法行政监督检查,强化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与年度计划编制执行、重大项目安排与建设等重大事项的审查和监督。发挥政协在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上的协商沟通和监督作用。三、完善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机制。推进行政权力运行的规范化、公开化建设,建立广泛有效的公众参与政府决策的平台与渠道。建立政民互动机制,充分听取群众对涉及其切身利益相关决策的意见,自觉接受群众和舆论监督。建立常态化的政策、规划、工作流程的及时宣讲机制,便于社会各界了解、监督。第四节加强政府工作人员诚信建设一、建立健全政府工作人员诚信档案。依法客观的记录公务员与公益类事业单位领导干部等政府工作人员的信用信息,将财产申报、个人重大事项申报、腐败记录、年度考核结果、相关违法违纪违约行为等信用信息纳入档案。到2015年底,公务员信用档案覆盖率达到85%,到2020年达到100%。二、完善政府工作人员招录和考核考评制度,将诚信意识和诚信状况作为公务员招录考察、考核任用、评优评先、职级晋升的重要内容,作为公益类事业单位领导干部考核任用、评优评先、职级晋升的重要依据。三、加强政府工作人员职业道德和诚信教育。将诚信教育纳入政府工作人员日常培训中,强化政府工作人员职业道德、法律知识和信用知识教育,牢固树立“依法行政、执政为民”的职业理念,增强诚信意识和信用观念,规范政府工作人员的职业操守,建立守法诚信、高效廉洁的政府工作人员队伍。到2015年底,公务员信用培训覆盖率达100%。第五节加强公益类事业单位诚信建设加强对公益类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管理、机构编制、公共服务质量、社会保障、财税、审计、贷款、价格与收费、诉讼(仲裁)等方面信用信息的记录和整合。推进信息公开和办事公开,将公开情况纳入绩效评估范围。建立信息披露制度和服务承诺制度,向社会公开年度报告、重要事项和服务承诺兑现情况。完善分类监管和考核评价机制,逐步将信用记录作为公益类事业单位管理、考核的重要依据,积极引入第三方信用中介机构开展信用评价。到2015年底,公益类事业单位信用档案覆盖率达100%,全面建立信息披露制度,建立较为完善的公益类事业单位信用评价机制;到2020年,建立科学、合理的公益类事业单位信用评价机制。第四章推进商务诚信建设商务诚信建设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点,是各类商务主体科学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效运转的重要保障。重点围绕生产、流通、税务、价格、金融、交通运输、建设、电子商务等领域,深入推进商务诚信建设,强化行业守信自律,进一步加强行业诚信管理,全面提升商务诚信水平。第一节生产领域信用建设一、建立完善安全生产和质量诚信制度。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和质量承诺制度、安全生产信用公告制度、安全生产失信行为惩戒制度、安全生产准入和退出信用审核制度,推动企业落实安全生产和质量主体责任,依托第三方机构建立企业安全生产信用评价、风险抵押金、“黑名单”、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等监督机制。二、建立健全生产经营企业信用档案。以政府主管部门业务管理信息系统为依托,加强对生产经营单位产品安全、质量等信用信息的记录和整合,建立健全生产经营单位产品安全和质量信用档案,动态更新维护信用记录,并依法定期向社会发布。建立生产经营单位信用信息异地和部门间共享制度。到2015年底,规模以上企业信用档案覆盖率达到100%。三、加强对生产经营单位的信用分类监管。依法依规开展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与质量信用评价,并实施信用分类监管,在企业生产许可、强制性认证、质量奖励等工作中,将企业的安全与质量信用状况列为考核条件,对诚信企业给予激励。依法向社会披露和曝光安全生产和质量失信企业的违法违规行为,加大对安全生产和质量违法失信行为的惩处力度。四、开展重点产品质量专项整治工作。以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特种设备生产企业以及民用爆炸物生产、销售企业和爆破企业或单位为重点,以涉及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产品为重点,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产品、重点市场、重点地区的监控和抽查,完善重点生产安全和质量追溯体系,严格实行质量、产品召回和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生产和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监测、预警、信息通报和快速处置机制。第二节流通领域信用建设一、完善流通企业信用档案。完善商贸流通企业信用评价基本规则和指标体系,建立健全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及居民服务企业、流通服务企业、进出口企业等的信用信息征集共享制度,建立完善流通企业信用档案。二、加强流通领域的信用分类管理。逐步建立以商品条形码等标识为基础的商品流通追溯体系,全面落实流通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制度,对不同信用等级的流通企业实行差别化管理,加强部门协调配合,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商业欺诈等违法失信行为,着力营造良好的流通环境。三、推动企业守信自律。强化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加大对市场混淆行为、虚假宣传、商业欺诈、商业诋毁、商业贿赂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增加企业失信成本,促进诚信经营和公平竞争体系建设。支持商贸服务企业信用融资,发展商业保理,规范预付费行为。鼓励企业扩大信用销售,促进个人信用消费。第三节食品药品安全领域诚信建设一、建立健全食品药品安全信用管理机制。建立健全食品、药品质量信用信息征集、信用评价、信用披露、“黑名单”、信用奖惩等制度,建立完善食品、药品安全追溯体系以及信用风险预警、传递、管控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二、建立完善食品药品行业信用档案。全面建立并动态更新粮食、肉制品、蔬菜、乳制品、食用油、水产品等食品的生产经营、销售以及药品的研制、生产、流通和使用环节各相关责任主体和从业人员的信用档案,推进全市各地食品、药品安全信用信息共享,逐步建立和形成对失信行为的联合惩戒机制。到2015年底,规模以上食品药品企业安全信用档案覆盖率达100%。三、加强食品药品安全领域信用分类监管。将食品、药品企业信用信息及信用评价结果作为开展监管的重要依据,依法对失信主体实施惩戒或限制措施,将其列为日常监督、监测或抽查的重点,严厉打击涉嫌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及有毒有害食品、药品的违法犯罪行为,对严重违法失信行为进行披露和曝光;依法在融资、用地、年检、报关等方面,给予守信主体相关便利。强化对重点产品、重点行业、重点地区的监控和抽查,严格执行“黑名单”制度,强化联动惩戒,对违法失信主体实施行业禁入和市场退出等措施。到2020年,全市建立完善的食品药品安全信用评价机制。第四节金融领域信用建设一、加大对金融领域违法失信行为的打击力度。借助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和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加大对金融欺诈、恶意逃废银行债务、内幕交易、制售假保单、骗保骗赔、披露虚假信息、非法集资、逃套骗汇等金融违法失信行为的打击力度,维护金融市场秩序。二、推动金融信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以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为依托,进一步推动证券业、保险业及外汇管理领域信用信息的采集、记录和整合,逐步建立金融业统一信用信息平台,促进金融业信用信息的整合与共享。到2015年底,金融账户实名制比例达到90%,到2020年达到100%。三、加快建立完善网络金融领域诚信制度。强化网络金融市场准入管理,鼓励社会机构建设网络金融诚信系统,加大对网络金融违法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构建良好的网络金融诚信环境。四、推行金融业诚信公开承诺制度。通过签署共同宣言等方式引导金融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强化诚信意识;推动金融机构将诚信经营纳入内部考核和监督管理,完善奖惩措施,建立诚信经营长效机制。五、创新金融信用产品。鼓励支持第三方依托市场机制和现代信息手段开发金融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和金融信用服务产品,改善金融信用服务水平,维护金融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第五节税务领域信用建设一、建立完善纳税人纳税信用信息数据库。开展纳税人基础信息、各类交易信息、财产保有和转让信息以及纳税记录等涉税信息的交换、对比和应用工作。依托现有税收征管系统,提高纳税人信用信息采集质量,建立并逐步完善纳税人纳税信用信息数据库。二、进一步完善纳税人信用等级评定和发布制度。完善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纳税信用评价条件、评分标准、评定结果公开方式、奖惩措施等,实施纳税人分类管理,按规定及时对纳税人的欠税情况进行公告,加大对偷税、抗税、骗税等失信企业的惩戒力度,提高税源监控效能和税收风险防控水平。三、推进纳税信用与其他社会信用联动管理。建立跨部门纳税人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加强税务部门与公安、银行、工商、质监等部门的合作与信息共享,建立税收违法黑名单制度,将纳税信用记录作为对纳税人进行社会管理、提供公共服务、提供金融服务等方面的重要依据。四、推行诚信纳税承诺制度。加强诚信纳税宣传,与重点纳税人签订诚信纳税承诺书,并逐步扩大承诺制度覆盖面,提高纳税人诚信纳税意识。第六节价格领域信用建设一、引导经营者加强价格自律。规范引导经营者价格行为,实行经营者明码标价和收费公示制度。督促经营者加强内部价格管理,根据经营者条件建立健全内部价格管理制度,引导企业提高价格诚信意识。二、加强经营者价格诚信制度建设。完善明码标价和收费公示制度,倡导诚实标价、明码实价,提高明码标价和收费公示的覆盖面、准确度和公信力,增强价格政策透明度,维护消费者的价格知情权。三、强化价格执法与反垄断执法。依法查处捏造和散布涨价信息、价格欺诈、价格垄断等价格失信行为,公开曝光社会影响大和屡查屡犯的案件,规范市场价格秩序。四、建立健全价格诚信数据库。依托有关价格管理业务系统,加强对价格信用信息的记录和整合,建立健全企业价格诚信数据库。第七节工程建设领域信用建设一、建立完善工程建设领域诚信制度。加快工程建设市场信用制度建设,制定工程建设市场各方主体和从业人员信用标准。完善工程建设市场准入退出制度,加大对发生重大工程质量、安全责任事故或有其他重大失信行为的企业及负有责任的从业人员的惩戒力度。建立企业和从业人员信用评价结果与资质审批、执业资格注册、资质资格取消等审批审核事项的关联管理机制。建立科学、有效的建设领域从业人员信用评价机制和失信责任追溯制度,将肢解发包、转包、违法分包、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等列入失信责任追究范围。二、建立工程建设市场主体信用信息系统。依托政府网站,全面设立项目信息和信用信息公开共享专栏,集中公开工程建设项目信息和信用信息。加强对勘察、设计、施工及监理、工程咨询、招标代理、工程检测、施工图审查等单位及其从业人员信用信息的记录和整合,建立健全工程建设市场主体信用档案。三、开展工程建设市场主体信用评价。坚持将主体信用评价与市场履约情况相结合,实行动态评价,建立科学、规范的工程建设市场主体信用评价机制。政府主管部门要依法加强对工程建设市场主体的守法诚信评价,并引入第三方信用中介机构开展工程建设市场主体综合信用评价。第八节政府采购领域信用建设一、完善政府采购信用体系建设。加强政府采购信用管理,强化联动惩戒,保护政府采购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制定供应商、评审专家、政府采购代理机构以及相关从业人员的信用记录标准。依法建立政府采购供应商不良行为记录名单,对列入不良行为记录名单的供应商,在一定期限内禁止参加政府采购活动。二、建立政府采购信用信息系统。完善政府采购市场的准入和退出机制,充分利用工商、税务、金融、检察等其他部门提供的信用信息,加强对政府采购当事人和相关人员的信用管理。推动建设全国统一的政府采购管理交易系统,提高政府采购活动透明度,实现信用信息的统一发布和共享。三、规范政府采购招投标行为。扩大政府采购招标投标信用信息公开和共享范围,建立涵盖招标投标情况的信用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体系,健全招标投标信用信息公开和共享制度。进一步贯彻落实招标投标违法行为记录公告制度,推动完善奖惩联动机制。建立全市政府采购电子招标投标系统及其公共服务平台,实现招标投标和合同履行等信用信息的互联互通、实时交换和整合共享。鼓励各级政府部门运用基本信用信息和第三方信用评价结果,并将其作为投标人资格审查、评标、定标和合同签订的重要依据。第九节交通运输领域信用建设一、建立完善交通运输领域诚信制度。将交通运输领域诚信建设纳入地方交通运输规章制度,建立健全交通运输诚信考核评价制度、诚信披露制度等,将信用考核和管理工作纳入法制建设轨道。二、完善交通运输市场主体信用档案。依托交通运政网络,实现全市范围内诚信信息“云采集”,加强交通运输企业及相关从业人员信用信息的记录和整合,建立健全交通运输市场主体信用档案。三、开展交通运输综合信用评价工作。落实交通运输诚信考核评价制度,根据考核指标体系,对诚信考核优秀的企业在享受政府和行业优惠政策、信贷融资和扶持发展等方面予以支持激励;对考核不合格的企业进行重点监管、限制发展。鼓励和支持各单位在采购交通运输服务、招标投标、人员招聘等方面优先选择信用考核等级高的交通运输企业和从业人员。对失信企业和从业人员,要加强监管和惩戒,逐步建立跨地区、跨行业信用奖惩联动机制。四、实施信用分类监管。完善分类考核标准,实施分类考核评价监督管理,针对公路、铁路、水路等运输市场不同经营门类分别制定考核指标,加强信用考核评价监督管理,积极引导第三方机构参与信用考核评价,逐步建立交通运输管理机构与社会信用评价机构相结合,具有监督、申诉和复核机制的综合考核评价体系。根据交通运输行业从业人员的诚信记录,建立健全相应的行业从业人员诚信分类管理机制。第十节电子商务领域信用建设一、建立完善电子商务诚信制度。建立健全电子商务企业客户信用管理和交易信用评估制度,加强电子商务企业自身开发和销售产品的质量监督。推行电子商务主体身份标识制度,完善网店实名制。加强网店产品质量检查,严厉查处电子商务领域制假售假、传销活动、虚假广告、以次充好、服务违约等欺诈行为。打击内外勾结、伪造流量和商业信誉的行为,对失信主体建立行业限期禁入制度。到2015年底,基本建立电子商务信用评价机制;到2020年,建立较为完善的电子商务信用评价机制。二、建立健全电子商务主体信用信息系统。加强对电子商务经营主体的银行信贷、合同履约、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等方面信用信息及其从业人员信用信息的记录和整合,建立完善电子商务主体信用档案。促进电子商务信用信息与社会其它领域相关信息的交换和共享。完善电子商务信用服务保障制度,推动信用调查、信用评估、信用担保、信用保险、信用支付、商账管理等第三方信用服务和产品在电子商务中的推广应用。开展电子商务网站可信认证服务工作,推广应用网站可信标识,为电子商务用户识别假冒、钓鱼网站提供手段。第十一节统计调查领域诚信建设一、建立完善统计调查诚信制度。建立统计违法案件公开通报、统计诚信管理和统计失信惩戒等制度。将统计调查单位、统计中介(代理)机构以及统计调查企业的失信行为纳入信用档案。二、严肃查处各种统计违法违纪行为。以查处统计弄虚作假行为为重点,强化统计执法检查,依法打击违法干预统计数据、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参与弄虚作假、统计调查对象拒报及提供不真实统计资料等行为,加大对统计失信企业的联合惩戒力度。三、加强诚信统计宣传教育。开展诚信统计承诺活动,加强诚信统计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诚信统计意识和依法统计观念。第十二节中介服务业诚信体系建设一、建立健全中介服务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信用档案。探索采集和记录中介服务机构及其从业人员信用信息的方式方法,建立中介服务机构及其从业人员信用信息数据库,将其不良信用信息记入信用档案。二、加强对中介服务业的信用分类监管。重点加强公证仲裁类、律师类、会计类、担保类、鉴证类、检验检测类、评估类、认证类、代理类、经纪类、职业介绍类、咨询类、交易类等机构信用分类管理,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评估制度和工作机制,将有关信用记录和信用评价结果作为市场行政执法部门实施分类监管的重要依据。到2020年,全市主要中介服务业基本建立规范的信用评价机制。第十三节文化、体育、旅游、会展和广告领域信用建设一、建立健全各领域市场主体信用档案。加强对文化、体育、旅游、会展和广告领域市场经营主体及从业人员信用信息的记录和整合,建立健全市场主体信用档案。二、开展市场主体信用评价与分类监管。探索引入第三方信用中介机构开展文化、体育、旅游、会展和广告业经营主体及从业人员信用评价,建立规范的市场主体信用评价机制。将信用评价结果作为分类监管的重要依据,规范文化、体育、旅游、会展和广告市场从业人员资质认定、职业培训和管理、评级评优等活动,加强联动执法,加大对违法失信行为的惩处力度。到2020年,全市建立较为完善的信用评价机制。三、加强行业守信自律。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制定文化、体育、旅游、会展和广告市场经营机构行为准则及从业人员诚信从业准则,开展诚信创建活动,推动各领域市场主体提高守信自律意识。第五章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社会诚信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重点加强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劳动用工、教育及科研、知识产权、环境保护等领域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完善诚信约束机制,不断加强从业机构和人员职业道德与社会公德建设,打击违法失信行为,提高社会诚信水平。第一节 医药卫生和计划生育领域信用建设一、加强医疗卫生信用制度建设。加快建立和完
本文档为【河源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招财进宝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41KB
软件:Word
页数:58
分类:
上传时间:2018-05-04
浏览量: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