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课标-中考零距离】2019年最新福建省三明市中考化学仿真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一

【新课标-中考零距离】2019年最新福建省三明市中考化学仿真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一

举报
开通vip

【新课标-中考零距离】2019年最新福建省三明市中考化学仿真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一最新福建省三明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物质的变化常常伴随在我们生活、生产中,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洗衣粉乳化油污 B.厨房中煮饭菜用燃烧液化气C.风力发电 D.海水晒盐2.下列物品所使用的材料中,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尼龙背包 B.塑料瓶 C.陶瓷花盆 D.手机塑料外壳3.下列化学用语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A.:镁离子 B.SO4:硫酸根离子C.N2:2个氮原子 D.2H2O:2个水分子4.2015年10月5日,中...

【新课标-中考零距离】2019年最新福建省三明市中考化学仿真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一
最新福建省三明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物质的变化常常伴随在我们生活、生产中,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洗衣粉乳化油污 B.厨房中煮饭菜用燃烧液化气C.风力发电 D.海水晒盐2.下列物品所使用的材料中,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尼龙背包 B.塑料瓶 C.陶瓷花盆 D.手机塑料外壳3.下列化学用语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A.:镁离子 B.SO4:硫酸根离子C.N2:2个氮原子 D.2H2O:2个水分子4.2015年10月5日,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奖,以表彰她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她发现的一种药物﹣﹣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特效药,化学式是C15H22O5.下列有关青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青蒿素是一种氧化物B.青蒿素中含42个原子C.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2gD.青蒿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90:11:405.下面对灭火原理解释不正确的是(  ) 灭火实例 灭火原理 A 炒菜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熄 隔绝空气或氧气 B 住宅失火,消防员用水灭火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 酒精洒在桌上着火,用湿抹布盖灭 隔绝空气或氧气 D 扑灭森林火灾,设置隔离带 可燃物与燃烧物隔离A.A B.B C.C D.D6.下列关于实验操作中先后顺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制取气体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装药品B.稀释浓硫酸时,先在烧杯内倒入水,后将浓硫酸缓缓加入并搅拌C.给试管中的药品加热时,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D.向试管中加入块状固体时,先将试管竖放,后加入固体7.用一种试剂就能把Ca(OH)2、NaOH、HCl三种溶液区分开,它是(  )A.酚酞试液、 B.紫色石蕊试液 C.碳酸钠溶液 D.氯化钠溶液8.验证Zn、Cu、Ag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可选择的试剂是(  )A.Zn、Ag、CuCl2溶液 B.Cu、Ag、ZnSO4溶液C.Zn、Cu、AgNO3溶液 D.Zn、Cu、Ag、稀硫酸9.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说明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再分B.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3﹕2C.所有参与反应的物质都是化合物D.B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0价10.欲除去不纯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杂质),所用试剂正确的是(  ) 选项 待提纯物质 选用试剂 A CO2(H2O) 生石灰 B Fe(Cu) 稀硫酸 C CuSO4(硫酸溶液) 铜粉 D NaCl(Na2CO3) 盐酸A.A B.B C.C D.D 二、(本题包括8小题,共45分)11.化学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生活、改善生活.现有①金刚石②氯化钠③熟石灰④生石灰⑤甲烷⑥纯碱.从中选择恰当的物质序号填空.(1)常用作发酵粉主要成分的是      ;(2)用于配制生理盐水的是      ;(3)用作食品干燥剂的是      ;(4)用于切割玻璃的是      ;(5)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      ;(6)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12.每到夏天,大街小巷的露天烧烤便“火”了起来,吃烧烤成了很多人的最爱.烧烤时木炭不充分燃烧,会产生剧毒的      气体,肉串不熟可能存在寄生虫或病菌,烤出的油滴燃烧分解产生大量有害物质,肉类在烧烤过程中会产生一种极其强烈的致癌物﹣﹣苯并芘(化学式C20H12),常吃烤串对人体健康有害.(1)苯并芘属于      (填“无机物”或“有机物”或“氧化物”),它含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精确到0.1%)(2)烧烤时,为了使木炭充分燃烧,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任写一条).(3)远处就能闻到烤肉串的香味,请用分子的性质解释:      .13.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1)电解水实验揭示了水的组成.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      ;图1实验中得到氧气的试管是      (填“A”或“B”).(2)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用到活性炭,其作用是      .(3)海水淡化可缓解淡水资源匮乏的问题.图2为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示意图.①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      (填字母序号).A.分子质量B.分子种类C.分子间隔②利用该装置将一定量的海水暴晒一段时间后,剩余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会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4.请根据右图中的信息回答问题.(1)硫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硫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2)图乙所表示粒子的化学符号是      ;(3)硫在空气里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15.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t1°C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是A      B(填“>”、“<”或“=”,下同).(2)将t3°C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200g,降温至t1°C,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是A      B.(3)t2°C时,100g水中溶解50gA刚好饱和,那么50g水中溶解      gB也刚好达饱和,此时溶液的质量分数是      (精确到0.1%).16.根据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处和溶液的配制实验图示回答相关问题:(1)图④仪器a、b的名称分别是      、      .(2)图④中有明显的错误,请指出      ;(3)操作①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4)操作③读出的液体体积会偏      ;(5)操作⑤中停止加热的时间是      (填序号);A.蒸发皿中液体完全蒸干时B.蒸发皿内有大量晶体析出时.17.实验设计是化学实验的重要环节,请根据下列实验要求回答相关问题:【活动与探究一】用对比实验方法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实验一 实验二 (1)实验一中振荡3个矿泉水塑料瓶,观察到塑料瓶变瘪的程度为A>B>C,其中变浑浊的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对比A瓶与      (填“B”或“C”)瓶的实验现象,可证明CO2能与NaOH发生反应.(2)实验二观察到C装置中发生的现象是      ,结论是      (用语言表示).【活动与探究二】用变量控制方法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实验三 实验四 (3)实验三目的是探究      对硝酸钾溶解性的影响;实验四是探究      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18.如图中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和水具有相同的元素组成,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C、D、E三种物质含有同种金属元素,A、C均属于氧化物,E是碱.图中“一”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相应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未标出).请回答:(1)A、B、C的化学式分别为      、      、      .(2)A转化为B和水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3)E→D的化学方程式为      . 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20分)19.请根据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回答问题.(1)B装置中仪器①的名称为      ,收集某气体采用D装置,由此推测该气体的密度比空气      .(填“大”或“小”)(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图中装置的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若收集一瓶氧气,供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使用,最好选择C装置收集,理由是集气瓶底部要留少量的      ,防止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在加试剂之前应检查装置的      .将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F装置一段时间后,测得该装置中溶液的pH      7(填“>”或“<”或“=”),因为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0.如图所示,某兴趣小组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探究时,向烧杯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一会儿后,发现忘记滴加指示剂.甲同学从烧杯中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请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猜想与假设:【猜想一】甲同学:“两种物质已恰好完全中和,溶液呈中性”;【猜想二】乙同学:“反应后氢氧化钠过量,溶液呈碱性”;【猜想三】丙同学:      .甲、丙两位同学经过讨论后觉得乙同学的猜想不正确,两位同学的理由是:      .(2)设计并进行实验:①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甲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观察颜色变化并与标准比色卡对比. pH      (填“>”、“=”或“<”)7 猜想一不成立②请你设计另一个实验(与甲同学方案不同)方案,验证丙同学的猜想,并填写下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猜想三:      (填“成立”或“不成立”) 四、(本题共5分)21.某同学向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相关数据如下: 反应前物质的质量/g 充分反应后物质的质量/g 过氧化氢溶液 二氧化锰 固体与液体混合物质量 68.0 0.1 66.5请计算:(1)该同学制得氧气的质量为      .(2)该同学所用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对原子质量:H﹣1O﹣16)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物质的变化常常伴随在我们生活、生产中,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洗衣粉乳化油污 B.厨房中煮饭菜用燃烧液化气C.风力发电 D.海水晒盐【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洗衣粉乳化油污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厨房中煮饭菜用燃烧液化气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风力发电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海水晒盐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B. 2.下列物品所使用的材料中,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尼龙背包 B.塑料瓶 C.陶瓷花盆 D.手机塑料外壳【考点】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分析】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抓住三个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据此常见材料的分类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尼龙背包是用尼龙制成的,尼龙属于合成纤维,合成纤维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错误.B、塑料瓶是用塑料制成的,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错误.C、陶瓷花盆是用陶瓷制成的,是用泥土烧制而成的,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选项正确.D、手机塑料外壳是用塑料制成的,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错误.故选:C. 3.下列化学用语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A.:镁离子 B.SO4:硫酸根离子C.N2:2个氮原子 D.2H2O:2个水分子【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分析】A、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B、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C、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D、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解答】解:A、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可表示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故选项说法错误.B、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硫酸根离子可表示为SO42﹣,故选项说法错误.C、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氮原子可表示为表示为:2N,故选项说法错误.D、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2H2O可表示2个水分子,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 4.2015年10月5日,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奖,以表彰她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她发现的一种药物﹣﹣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特效药,化学式是C15H22O5.下列有关青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青蒿素是一种氧化物B.青蒿素中含42个原子C.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2gD.青蒿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90:11:40【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分析】A.根据氧化物的特点考虑;B.根据物质的结构来分析;C.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来分析;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解:A.根据氧化物的概念可知氧化物只有两种元素,且必须有氧元素.该物质由三种元素组成,故错误;B.青蒿素是由青蒿素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错误;C.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不是“g”而是“1”,通常省略不写,故错误;D.青蒿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1×22):(16×5)=90:11:40,故正确.故选D. 5.下面对灭火原理解释不正确的是(  ) 灭火实例 灭火原理 A 炒菜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熄 隔绝空气或氧气 B 住宅失火,消防员用水灭火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 酒精洒在桌上着火,用湿抹布盖灭 隔绝空气或氧气 D 扑灭森林火灾,设置隔离带 可燃物与燃烧物隔离A.A B.B C.C D.D【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分析】根据灭火的原理:(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2)隔绝氧气或空气,(3)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解答本题.【解答】解:A、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能隔绝空气或氧气灭火,故说法正确;B、用水灭火降低的是可燃物的温度,不能降低着火点,故说法错误;C、酒精着火用湿抹布盖灭能降低温度并使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隔绝灭火,故说法正确;D、森林着火设置隔离带的目的则是利用可燃物与燃烧物隔离的原理灭火,故说法正确.故选B. 6.下列关于实验操作中先后顺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制取气体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装药品B.稀释浓硫酸时,先在烧杯内倒入水,后将浓硫酸缓缓加入并搅拌C.给试管中的药品加热时,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D.向试管中加入块状固体时,先将试管竖放,后加入固体【考点】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固体药品的取用;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分析】A、根据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实验步骤、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给试管中的药品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实验室制取气体时,组装好装置后,应在向容器中装入药品前检查装置气密性,然后再装入药品,以避免装入药品后发现装置气密性不好,更换部分仪器而浪费药品,故选项说法正确.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故选项说法正确.C、给试管中的药品加热时,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以防止试管受热不均匀造成炸裂,故选项说法正确.D、向试管中加入块状固体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块状固体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 7.用一种试剂就能把Ca(OH)2、NaOH、HCl三种溶液区分开,它是(  )A.酚酞试液、 B.紫色石蕊试液 C.碳酸钠溶液 D.氯化钠溶液【考点】酸、碱、盐的鉴别.【分析】根据向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和稀盐酸三种物质中加入一种试剂后,呈现的现象不同就能鉴别开逐项分析.【解答】解:A、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都是碱,都会使酚酞试液变红色,不能鉴别,故A错误;B、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都是碱,都会使石蕊试液变蓝色,不能鉴别,故B错误;C、碳酸钠会与氢氧化钙生成碳酸钙沉淀,会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不会与氢氧化钠反应,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C正确;D、氯化钠和三种物质混合都无现象,不能鉴别,故D错误;故选项为:C. 8.验证Zn、Cu、Ag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可选择的试剂是(  )A.Zn、Ag、CuCl2溶液 B.Cu、Ag、ZnSO4溶液C.Zn、Cu、AgNO3溶液 D.Zn、Cu、Ag、稀硫酸【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验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否合理,可根据金属与酸、盐溶液“反应则活泼,不反应则不活泼”进行分析判断,通过分析方案所能得到的结论,确定是否能得出Zn、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解答】解:A、锌可以置换CuCl2溶液中的铜而出现红色固体,证明锌的活动性比铜强;银和CuCl2溶液不反应,证明铜比银的活动性强.可以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此方案可行;B、铜、银与ZnSO4溶液液不反应,证明锌的活动性比铜、银强,但不能比较铜、银的活动性,不可以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此方案不可行;C、锌、铜都能与AgNO3溶液反应,证明锌、铜的活动性比银强,但不能比较锌、铜的活动性,不可以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此方案不可行;D、锌能与稀硫酸反应,铜、银不能与稀硫酸反应,证明锌的活动性比铜、银强,但不能比较铜、银的活动性,不可以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此方案不可行;故选A. 9.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说明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再分B.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3﹕2C.所有参与反应的物质都是化合物D.B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0价【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化合价规律和原则.【分析】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方程式的意义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O+Cl2═HCl+HClO.A、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原子不可再分,故A错误;B、由方程式可知,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故B错误;C、由方程式可知,参与反应的氯气属于单质,故C错误;D、D物质为HClO,由于氧显﹣2价,氢显+1价,由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可推出氯的化合价为+1价.故D正确.故选D. 10.欲除去不纯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杂质),所用试剂正确的是(  ) 选项 待提纯物质 选用试剂 A CO2(H2O) 生石灰 B Fe(Cu) 稀硫酸 C CuSO4(硫酸溶液) 铜粉 D NaCl(Na2CO3) 盐酸A.A B.B C.C D.D【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解答】解:A、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生成的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B、Fe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气,铜不与稀硫酸反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C、铜粉不与硫酸溶液反应,不能除去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D、Na2CO3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故选:D. 二、(本题包括8小题,共45分)11.化学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生活、改善生活.现有①金刚石②氯化钠③熟石灰④生石灰⑤甲烷⑥纯碱.从中选择恰当的物质序号填空.(1)常用作发酵粉主要成分的是 ⑥ ;(2)用于配制生理盐水的是 ② ;(3)用作食品干燥剂的是 ④ ;(4)用于切割玻璃的是 ① ;(5)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 ③ ;(6)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⑤ .【考点】酸碱盐的应用;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分析】分析生活应用中所需要物质具有的性质,结合所给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判断与所列出用途相符合的物质.【解答】解:(1)常用作发酵粉主要成分的是纯碱碳酸钠;(2)生理盐水是0.9%的氯化钠溶液,氯化钠用于配制生理盐水;(3)生石灰可以吸收水分,常用作食品干燥剂;(4)金刚石硬度大,用于切割玻璃;(5)熟石灰呈碱性,用于改良酸性土壤;(6)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答案:(1)⑥;(2)②;(3)④;(4)①;(5)③;(6)⑤. 12.每到夏天,大街小巷的露天烧烤便“火”了起来,吃烧烤成了很多人的最爱.烧烤时木炭不充分燃烧,会产生剧毒的 一氧化碳 气体,肉串不熟可能存在寄生虫或病菌,烤出的油滴燃烧分解产生大量有害物质,肉类在烧烤过程中会产生一种极其强烈的致癌物﹣﹣苯并芘(化学式C20H12),常吃烤串对人体健康有害.(1)苯并芘属于 有机物 (填“无机物”或“有机物”或“氧化物”),它含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95.2% .(精确到0.1%)(2)烧烤时,为了使木炭充分燃烧,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将木炭架空一些、向燃着的木炭鼓(吹)风等 (任写一条).(3)远处就能闻到烤肉串的香味,请用分子的性质解释: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考点】碳的化学性质;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分析】碳在不充分燃烧时生成了一氧化碳;(1)根据化学式的意义分析计算;(2)根据影响燃烧的因素分析回答;(3)根据分子是不断运动的特征分析回答.【解答】解:烧烤时木炭不充分燃烧,会产生剧毒的一氧化碳气体;(1)苯并芘(化学式C20H12),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它含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95.2%.(2)烧烤时,为了使木炭充分燃烧,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将木炭架空一些、向燃着的木炭鼓(吹)风等.(3)远处就能闻到烤肉串的香味,用分子的性质解释是:分子是不断运动的,肉香的微粒通过运动分散到周围的空气中.故答为:一氧化碳;(1)有机物,95.2%;(2)将木炭架空一些、向燃着的木炭鼓(吹)风等;(3)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13.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1)电解水实验揭示了水的组成.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 2H2O2H2↑+O2↑ ;图1实验中得到氧气的试管是 B (填“A”或“B”).(2)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用到活性炭,其作用是 吸附水中的杂质 .(3)海水淡化可缓解淡水资源匮乏的问题.图2为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示意图.①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 C (填字母序号).A.分子质量B.分子种类C.分子间隔②利用该装置将一定量的海水暴晒一段时间后,剩余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会 变大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考点】电解水实验;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与净化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分析】(1)根据电解水实验的现象和结论分析;(2)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分析;(3)①根据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分子的变化分析;②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分析判断.【解答】解:(1)电解水生成了氢气和氧气,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H2↑+O2↑;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图1实验中得到氧气的试管是B.(2)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用到活性炭,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其作用是:吸附水中的杂质.(3)①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分子间隔,分子质量和分子种类不变;②利用该装置将一定量的海水暴晒一段时间后,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减少,剩余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会变大.故答为:(1)2H2O2H2↑+O2↑,B;(2)吸附水中的杂质;(3)①C,②变大. 14.请根据右图中的信息回答问题.(1)硫属于 非金属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硫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16 ;(2)图乙所表示粒子的化学符号是 S2﹣ ;(3)硫在空气里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S+O2SO2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分析】(1)金属元素名称一般有“钅”字旁,固态非金属元素名称有“石”字旁,气态非金属元素名称有“气”字头;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2)根据质子数=16,核外电子数=18,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因此为带2个单位负电荷的硫离子,写出离子符号;(3)根据硫在空气里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解答】解:(1)硫带“石”字旁,属于固态非金属元素;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16,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6;(2)质子数=16,核外电子数=18,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带2个单位负电荷的硫离子,其离子符号为:S2﹣.(3)硫在空气里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反应的方程式为:S+O2SO2;故答案为:(1)非金属;16;(2)S2﹣;(3)S+O2SO2. 15.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t1°C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是A < B(填“>”、“<”或“=”,下同).(2)将t3°C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200g,降温至t1°C,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是A > B.(3)t2°C时,100g水中溶解50gA刚好饱和,那么50g水中溶解 25 gB也刚好达饱和,此时溶液的质量分数是 33.3% (精确到0.1%).【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分析】(1)根据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t1°C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进行解答;(2)根据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进行解答;(3)根据t2°C时,100g水中溶解50gA刚好饱和进行解答.【解答】解:(1)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t1°C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关系是A<B;(2)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所以将t3°C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200g,降温至t1°C,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是A>B;(3)t2°C时,100g水中溶解50gA刚好饱和,所以50g水中溶解25gB也刚好达饱和,此时溶液的质量分数=×100%=33.3%.故答案为:(1)<;(2)>;(3)25;33.3%. 16.根据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处和溶液的配制实验图示回答相关问题:(1)图④仪器a、b的名称分别是 漏斗 、 烧杯 .(2)图④中有明显的错误,请指出 将待过滤液倒入漏斗里没用玻璃棒引流 ;(3)操作①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加速固体溶解 ;(4)操作③读出的液体体积会偏 大 ;(5)操作⑤中停止加热的时间是 B (填序号);A.蒸发皿中液体完全蒸干时B.蒸发皿内有大量晶体析出时.【考点】氯化钠与粗盐提纯;测量容器-量筒;蒸发与蒸馏操作.【分析】(1)熟悉常用实验仪器;(2)考虑过滤过程中玻璃棒的引流作用;(3)根据玻璃棒的作用分析回答;(4)根据蒸发的注意事项分析回答.【解答】解:(1)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漏斗,b是烧杯;(2)图D中有明显的错误没有用玻璃棒引流;(3)操作C为溶解,故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溶解;(4)操作E中停止加热的时间是蒸发皿内有大量晶体析出时,故选:B.故答案为:(1)漏斗,烧杯;(2)将待过滤液倒入漏斗里没用玻璃棒引流;(3)加速固体溶解;(4)大;(5)B. 17.实验设计是化学实验的重要环节,请根据下列实验要求回答相关问题:【活动与探究一】用对比实验方法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实验一 实验二 (1)实验一中振荡3个矿泉水塑料瓶,观察到塑料瓶变瘪的程度为A>B>C,其中变浑浊的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Ca(OH)2=CaCO3↓+H2O ;对比A瓶与 C (填“B”或“C”)瓶的实验现象,可证明CO2能与NaOH发生反应.(2)实验二观察到C装置中发生的现象是 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而干燥的不变 ,结论是 CO2与水反应变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纸变红 (用语言表示).【活动与探究二】用变量控制方法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实验三 实验四 (3)实验三目的是探究 温度 对硝酸钾溶解性的影响;实验四是探究 溶剂种类 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考点】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物质的溶解性及影响溶解性的因素;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分析】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有: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也不供给呼吸;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对比A瓶与C瓶的实验现象,可证明CO2能与NaOH发生反应,因为它们变瘪的程度不同;实验二观察到C装置中发生的现象是: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而干燥的不变;结论是:CO2与水反应变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纸变红;实验三目的是探究温度对硝酸钾溶解性的影响;实验四是探究溶剂种类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解答】解:(1)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因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的缘故;对比A瓶与C瓶的实验现象,可证明CO2能与NaOH发生反应,因为它们变瘪的程度不同;故答案为:CO2+Ca(OH)2=CaCO3↓+H2O;C;(2)实验二观察到C装置中发生的现象是: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而干燥的不变;结论是:CO2与水反应变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纸变红;故答案为: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而干燥的不变;CO2与水反应变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纸变红(3)实验三目的是探究温度对硝酸钾溶解性的影响;实验四是探究溶剂种类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故答案为:温度溶剂种类 18.如图中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和水具有相同的元素组成,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C、D、E三种物质含有同种金属元素,A、C均属于氧化物,E是碱.图中“一”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相应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未标出).请回答:(1)A、B、C的化学式分别为 H2O2 、 O2 、 CaO .(2)A转化为B和水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分解反应 .(3)E→D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CO2+Ca(OH)2=CaCO3↓+2NaOH或CO2+Ca(OH)2=CaCO3↓+H2O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分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解答,A和水具有相同的组成,故A是过氧化氢,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故D是碳酸钙,C、D、E三种物质含有同种金属元素,A、C均属于氧化物,故C是氧化钙,E是碱,故E是氢氧化钙,据此解答.【解答】解:A和水具有相同的组成,故A是过氧化氢,B是氧气;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故D是碳酸钙,C、D、E三种物质含有同种金属元素,A、C均属于氧化物,故C是氧化钙,E是碱,故E是氢氧化钙;带入框图,推断合理;(1)A是过氧化氢,B是氧气,C是氧化钙;故填:H2O2;O2;CaO;(2)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属于分解反应,故填:分解反应;(3)氢氧化钙可以和碳酸钠或二氧化碳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故填:Na2CO2+Ca(OH)2=CaCO3↓+2NaOH或CO2+Ca(OH)2=CaCO3↓+H2O. 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20分)19.请根据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回答问题.(1)B装置中仪器①的名称为 酒精灯 ,收集某气体采用D装置,由此推测该气体的密度比空气 小 .(填“大”或“小”)(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图中装置的 B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K2MnO4+MnO2+O2↑ .(3)若收集一瓶氧气,供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使用,最好选择C装置收集,理由是集气瓶底部要留少量的 水 ,防止 灼热的物质炸裂瓶底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A ,在加试剂之前应检查装置的 气密性 .将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F装置一段时间后,测得该装置中溶液的pH < 7(填“>”或“<”或“=”),因为 CO2+H2O=H2CO3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考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的制取装置;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分析】(1)据常用仪器回答;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说明该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小;(2)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据此书写方程式;(3)铁在氧气中燃烧时形成的高温熔融物容易溅落,玻璃仪器骤热时容易炸裂;(4)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制取气体装药之前需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二氧化碳和水会生成碳酸进行分析.【解答】解:(1)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是酒精灯;若收集某气体采用装置D,由此推测该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故填:酒精灯;小;(2)固体加热制取气体选择装置B,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故填:B;2KMnO4K2MnO4+MnO2+O2↑;(3)做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时,在集气瓶底部预先留少量水或是铺一层细沙的目的是: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时炸裂集气瓶.最好选择C装置收集,理由是集气瓶底部要留少量的水,是为了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时炸裂集气瓶.故填:水;灼热的物质炸裂瓶底;(4)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在加试剂之前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F装置一段时间后,测得该装置中溶液的pH小于7,因为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的PH小于7;故答案为:A;气密性;<;CO2+H2O=H2CO3. 20.如图所示,某兴趣小组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探究时,向烧杯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一会儿后,发现忘记滴加指示剂.甲同学从烧杯中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请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OH+HCl=NaCl+H2O .(1)猜想与假设:【猜想一】甲同学:“两种物质已恰好完全中和,溶液呈中性”;【猜想二】乙同学:“反应后氢氧化钠过量,溶液呈碱性”;【猜想三】丙同学: 两种物质反应后稀盐酸过量,溶液显酸性 .甲、丙两位同学经过讨论后觉得乙同学的猜想不正确,两位同学的理由是: 若氢氧化钠有剩余,则反应后滴入无色酚酞溶液就不会出现无色的现象,而溶液会变红才对 .(2)设计并进行实验:①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甲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观察颜色变化并与标准比色卡对比. pH < (填“>”、“=”或“<”)7 猜想一不成立②请你设计另一个实验(与甲同学方案不同)方案,验证丙同学的猜想,并填写下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从烧杯中取出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用胶头滴管滴加1﹣2滴紫色石蕊溶液,振荡,观察现象   溶液变红  猜想三: 成立 (填“成立”或“不成立”)【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分析】(1)猜想三根据酸过量分析回答;根据碱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考虑乙同学的猜想不正确的理由;(2)①根据酸性溶液pH值的范围考虑;②根据酸过量时,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为红色,酸能与碳酸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能与金属反应生成氢气等考虑.【解答】解:(1)在猜想时要考虑两种物质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物过量问题,氢氧化钠过量或盐酸过量,所以猜想三是:两种物质反应后稀盐酸过量,溶液显酸性;由于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没有变色,碱过量时溶液应该变为红色,所以猜想二错误;(2)①猜想一不正确,说明不是恰好反应,只能是盐酸过量,显酸性,PH值<7;②证明溶液显酸性,可以取待测液加入紫色石蕊试液,如果变为红色,说明显酸性,盐酸过量,所以从烧杯中取出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用胶头滴管滴加1﹣2滴紫色石蕊溶液,振荡,变为红色即可.故答案为:NaOH+HCl=NaCl+H2O;(1)猜想三:两种物质反应后稀盐酸过量,溶液显酸性;若氢氧化钠有剩余,则反应后滴入无色酚酞溶液就不会出现无色的现象,而溶液会变红才对;(2)①<;②实验步骤:从烧杯中取出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用胶头滴管滴加1﹣2滴紫色石蕊溶液,振荡,观察现象;实验现象:溶液变红;实验结论:成立. 四、(本题共5分)21.某同学向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相关数据如下: 反应前物质的质量/g 充分反应后物质的质量/g 过氧化氢溶液 二氧化锰 固体与液体混合物质量 68.0 0.1 66.5请计算:(1)该同学制得氧气的质量为 1.6g .(2)该同学所用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对原子质量:H﹣1O﹣16)【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生成氧气的质量;(2)根据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结合氧气的质量,计算出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再计算质量分数.【解答】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氧气的质量为:68g+0.1g﹣66.5g=1.6g;(2)解:设参加反应的H2O2的质量为x,2H2O22H2O+O2↑6832x1.6g=x=3.4g×100%=5%答:该同学所用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5%.故答案为:(1)1.6g;(2)该同学所用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5%. 6月21日
本文档为【【新课标-中考零距离】2019年最新福建省三明市中考化学仿真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一】,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11.9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中国美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27KB
软件:Word
页数:20
分类:
上传时间:2019-01-28
浏览量: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