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九年级化学课本实验总结

九年级化学课本实验总结

举报
开通vip

九年级化学课本实验总结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精品文档】第PAGE页九年级化学课本实验总结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活动与探究】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1)蜡烛浮在水面(2)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3)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变黑碳化;(4)检验产物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无色小液滴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5)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结论:⑴蜡烛通常为黄...

九年级化学课本实验总结
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精品文档】第PAGE页九年级化学课本实验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活动与探究】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1)蜡烛浮在水面(2)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3)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变黑碳化;(4)检验产物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无色小液滴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5)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结论:⑴蜡烛通常为黄白色的固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⑵①蜡烛发出黄白色的火焰,放热、发光,蜡烛逐渐变短,受热时熔化,冷却后又凝固。②(木条处于外焰的部分最先变黑)外焰温度最高。③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说明蜡烛生成了H2O,其中含氢元素;蜡烛燃烧后还生成CO2,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中含有碳元素。⑶有一股白烟,能重新燃烧。说明蜡烛燃烧是蜡烛气化后的蜡烛蒸气被点燃。【活动与探究】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现象:1.呼出的气体使石灰水出现的浑浊多(证明呼出的气体比空气中CO2的含量高)2.呼出的气体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燃着的木条在空气中能够燃烧(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比呼出的气体中O2的含量高)3.对着呼气的玻璃片上的水雾比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上的水雾多(证明呼出气体中水的含量比空气中H2O的含量高)小结: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只是含量多少不同)基本操作插图送入固体粉末状:操作要点“一横、二送、三缓速”(将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纸槽送入试管底邵,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让药品落入试管底部)。液体的倾倒操作要点:“取下瓶塞倒放在桌上,标签向手心缓慢倒,用完盖紧原处放。”液体的量取: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的方法:①读数时,应将量筒放置平稳,并使视线与液面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②应根据量取液体体积的多少,选用大小适当的量筒。滴管的使用胶头滴管用于滴加少量液体,使用时_垂直在容器上方_,一般不可___实验台上_,也不可___放在其它位置_____;不要__平_放或__倒_放,用过后应立即清洗干净再去吸取其它药品。滴瓶用于盛放液体药品,滴瓶上的滴管与滴瓶配套使用,_不能__冲洗。4.物质的加热常用的加热仪器是酒精灯:酒精灯的使用:①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乙醇;②要用火柴点燃,禁止用酒精灯点燃另一只酒精灯;③用外焰加热;④熄灭时,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⑤盛酒精量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得少于1/4。给物质加热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①加热玻璃仪器时,要把容器壁外的水擦干;以免加热的时候容器炸裂;放在酒精灯外焰上加热,容器的底部不要和灯芯接触,以免玻璃仪器受热不均匀而炸裂,也不能离得太远,距离过近或过远都会影响加热的效果;②很热的容器不要立即用冷水冲洗.以免受热不匀而破裂;③给盛有液体的试管加热时:试管内液体的量不可超过试管容积的1/3;加热前应先预热试管;试管应与桌面成45°放在外焰上;试管口不能朝着有人的方向;给液体物质加热的仪器可用试管、烧杯、烧瓶等。④给试管里的固体药品加热时:药品平铺试管底部,增大固体的受热面积,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受热均匀后再固定加热。给固体物质加热,可用干燥的试管。加热方法【实验1-10】现象:产生蓝色沉淀2NaOH+CuSO4=Na2SO4+Cu(OH)2↓蓝色沉淀逐渐变黑2CuO△2Cu+O2↑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空气【实验2-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1)可燃物要求:足量且产物是固体:选择红磷。(2)装置要求:气密性良好(3)操作步骤: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的水,并做上记号。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并把塞子塞紧。等燃烧结束冷却后,打开弹簧夹。(4)现象:有大量白烟产生,广口瓶内液面上升约瓶中原空气的1/5体积(5)结论:空气是是混合物;O2约占约占空气体积的1/5,可支持燃烧;N2约占约占空气体积的4/5,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难溶于水(6)探究:=1\*GB3①液面上升小于1/5原因: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2\*GB3②能否用铁代替红磷?不能原因:铁不能在空气中燃烧。能否用碳、硫代替红磷?不能原因:产物是气体,不能产生压强差③红磷熄灭后瓶内还有残余的氧气。(7)空气的组成测定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4P+5O2点燃2P2O5课题2氧气1.氧气的化学性质:支持燃烧,有助燃性。可供呼吸用,是常用的氧化剂。【实验2-2】(O2可使带火星的木条的复燃)⑴木炭在氧气中燃烧C+O2CO2现象:发出白光,放出热,生成无色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实验2-3】⑵硫燃烧,S+O2SO2硫在空气里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有刺激性气味无色气体;在氧气里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⑶磷在空气中燃烧现象:发出黄光,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白烟。【实验5-2】⑷镁在空气中燃烧2Mg+O22MgO现象:发出耀眼强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实验2-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操作:把光亮的细铁丝盘成螺旋状,下端系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插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现象: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大量热,有黑色固体生成此实验注意事项:必须先在集气瓶里装少量水或在瓶底铺一层细砂,防止红热熔融物溅落瓶底,使瓶底炸裂上述实验可以看出,可燃物在氧气中比在空气里燃烧更剧烈,原因是氧气支持燃烧,氧气瓶中的氧气浓度比空气中氧气浓度大,所以可燃物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课题3制取氧气【实验2-5】实验目的探究MnO2的催化作用现象:步骤1中木条不复燃,步骤4中木条复燃,加入MnO2后冒大量气泡。解释:MnO2使H2O2在常温下迅速分解,放出氧气。【实验2-6】实验目的证明MnO2在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活动与探究】实验室制取氧气检查气密性的方法:将导管插入水中,用手握住试管,观察水中的导管口有没有气泡冒出若有气泡冒出,则装置不漏气若没有气泡冒出,则装置漏气木炭的燃烧夹取木炭的仪器为坩埚钳,在酒精灯上加热到红热,由瓶口向下缓慢插入(充分利用瓶中的O2),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结论:木炭燃烧生成CO2。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1:水的组成电解水的实验实验装置:实验现象电极上产生的现象气体的检验气体检验现象结论①与电源相连的两电极上都有气泡产生②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一端产生的气体少用一带火星的木条置于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口木条复燃该气体是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③与电源负极相连的一端产生的气体多用一燃着的木条置于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口气体能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该气体是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注:①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在做这个实验时应加入少量的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②电解水的电源为直流电。V正:V负=1:2注:氢气的量少时,在检验时往往看不到淡蓝色火焰,而能听到爆鸣声m正:m负=8:1实验结论(1)、水在通电的情况下,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2H2O通电2H2↑+O2↑(2)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3)本实验还可证明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再分。课题2:分子和原子【实验3-2】现象在静置的水中,品红在不断扩散说明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活动与探究】1、取少量滴有酚酞试液的水置于试管中,滴入浓氨水,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说明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2、现象:A杯溶液颜色变红,B杯无变化原因:分子总是不断运动,C杯中氨分子运动到A杯中使酚酞溶液变红。课题3水的净化【实验3-3】实验目的:硬水和软水的区分①向水中加肥皂水,泡沫很少的水是硬水,有大量泡沫出现的水是软水。②加热或长久放置后有水垢产生的水是硬水。【实验3-4】实验目的:制取蒸馏水装置:简易装置所需仪器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烧瓶、试管、烧杯等。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以防止加热时出现暴沸/突然剧烈沸腾。收集到的蒸馏水是纯净物(填纯净物或混合物)。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活动与探究】探究目标: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有没有变化。(白磷燃烧)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一:装置:锥形瓶底部铺有细沙,作用防止白磷燃烧放大量热使锥形瓶炸裂。玻璃管上端系牢一个小气球,作用1)防止气体逸出/保证装置密封,2)调节瓶内气压。现象:1)白磷燃烧,发出黄光,放热,产生大量白烟;2)气球先变鼓,再变瘪;3)天平仍旧平衡,指针在中间。方案二: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测定。现象:1)铁钉表面附着一层红色固体,2)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3)天平仍然平衡。结论: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实验5-1】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质量测定现象:1)冒出大量气泡,白色粉末逐渐溶解/消失。2)天平不平衡,指针向右偏转。解释: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生成CO2气体从烧杯中冒出,使烧杯中剩余物质质量减少,所以指针向右偏转。【实验5-2】镁条燃烧现象: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天平指针向右偏转。解释:燃烧放大量热,使部分白色固体进入空气中,剩余物质质量减少,所以指针向右偏转。讨论:如果把镁条燃烧的生成物全部收集起来称量,会比镁条的质量大,为什么?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因为MgO质量等于参与反应的Mg与O2的质量之和,燃烧生成物质量比镁条质量大。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实验6-1】实验目的:探究木炭的吸附性现象:红色墨水变为无色碳单质的化学性质:(1)稳定性(常温下)(2)可燃性C+O2点燃CO22C+O2点燃2CO【实验6-2】木炭高温下还原氧化铜实验目的:探究木炭的还原性。装置:酒精灯(加网罩的作用是火焰集中,达到高温条件,也可以用酒精喷灯)。试管口略向下倾斜。操作:把刚烘干的木炭粉和氧化铜粉末混合均匀,小心地铺放进试管,并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试管口装有通入澄清石灰水的导管,加热。然后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待冷却后再把试管里的粉末倒在纸上。现象:黑色固体变为红色固体,同时放出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氧化铜失去氧发生还原反应,木炭把氧化铜还原为铜,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金工业。化学方程式为C+2CuO高温2Cu+CO2↑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实验6-3】二氧化碳验满的方法:燃着(带火星或燃着)的木条靠近(靠近或伸入)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CO2收集满。【实验6-4】倾倒二氧化碳操作:将二氧化碳_沿烧杯壁_倒入烧杯中。现象:蜡烛由下向上依次熄灭结论:(物)CO2密度比空气大。(化)CO2具有不可燃性,不支持燃烧。【实验6-5】目的:探究CO2的溶解性操作:向一个收集满CO2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观察现象。现象:塑料瓶变瘪。分析:CO2可溶于水,使瓶内气压降低,瓶子变瘪【实验6-6】探究目标CO2是否与水发生反应;CO2溶液中谁使石蕊变红设计原理:控制变量法(Ⅰ)(Ⅱ)(Ⅲ)(Ⅳ)现象小花变红小花仍为紫色小花仍为紫色小花变红分析石蕊遇酸变红水不能使石蕊变红CO2不能使石蕊变红CO2与水反应生成酸,酸能使石蕊变红小结: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跟水反应:二氧化碳通入水中生成碳酸CO2+H2O=H2CO3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石蕊试液变红色;加热又变为紫色(2)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CO2,用烧碱溶液除去CO2)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CO2+Ca(OH)2==CaCO3↓+H2O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或: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跟氢氧化钠反应:CO2+2NaOH=Na2CO3+H2O(无明显现象)(3)与碳反应:C+CO2高温2CO(4)通常情况下,CO2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燃烧和灭火【实验7-1】实验目的探究燃烧的条件现象: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放热,产生大量白烟,红磷无变化,水中白磷不燃烧。用导管向烧杯中通入少量氧气后,水中白磷燃烧。分析:铜片上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的条件是使温度达到着火点;铜片上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达到着火点的同时还要与氧气接触,才能燃烧;本来热水中不燃烧的白磷,通入氧气后燃烧说明可燃物必须与氧气接触才能燃烧。结论:燃烧条件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达到着火点。【实验7-2】目的探究蜡烛燃烧现象的不同现象:倒扣烧杯中的蜡烛一会熄灭,正放烧杯中的焟烛正常燃烧,加入碳酸钠和稀盐酸的烧杯中蜡烛很快熄灭。分析:倒扣烧杯中的蜡烛因缺氧而熄灭,正放烧杯中的蜡烛满足燃烧条件正常燃烧,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使蜡烛隔绝氧气而熄灭。【实验7-3】目的:探究粉尘爆炸现象:呯的一声,伴随一团火光产生,放热,塑料盖被掀起。分析:面粉被吹起后,有空气接触,被蜡烛点燃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燃烧,并放出大量的热,产生的气浪将塑料盖掀起。说明:可燃的粉尘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燃烧,能发生爆炸。课题2燃料和热量【实验7-4】目的探究甲烷的成分操作:先检验甲烷的纯度,再点燃。在火焰上的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过一会观察。盖上玻璃片后迅速把烧杯倒过来,向烧杯内注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再观察。现象:发出明亮的蓝色火焰,放出热量,烧杯内壁有水雾;石灰水变浑浊。结论:说明甲烷中含有氢元素和碳元素点燃化学方程式:【实验7-5】目的探究镁与盐酸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现象:镁条逐渐减少,放热产生大量气泡结论:镁与盐酸反应是放热反应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1金属材料【实验8-1】目的探究金属与合金硬度差现象:在纯铜表面出现划痕结论:黄铜的硬度大于纯铜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活动与探究】探究目的探究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现象:1)铜表面无明显变化2)铁钉表面出现少量气泡3)锌粒表面出现大量气泡4)镁条立即冒出大量气体结论:氢后的金属不能和酸反应生成H2,氢前的金属活动性越强,与酸反应越剧烈,金属活动性Mg>Zn>Fe>Cu【活动与探究】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操作:铝丝要先用砂纸打磨(去除表面Al2O3薄膜),浸入硫酸铜溶液中,片刻后取出。现象:铝丝表面附着红色固体,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结论:铝比铜活泼化学方程式2Al+3CuSO4=Al2(SO4)3+3Cu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操作:把一根洁净的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片刻后取出,观察。现象:铜丝表面附着白色固体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结论:铜比镁活跃泼化学方程式:Cu+2AgNO3=Cu(NO3)2+2Ag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高温条件:酒精喷灯,酒精灯+网罩工业炼铁的原理:加热仪器为酒精喷灯,石灰水的作用是检验是否生成CO2现象:红色固体变为黑色固体,同时放出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分析:氧化铁粉末为_红色,变成的_黑_色粉末是_铁粉_。特别注意尾气的处理:一氧化碳有剧毒,会使空气受污染,必须把未反应的CO燃烧转变成无污染的CO2试管甲试管乙试管丙【活动与探究】探究目标钢铁生锈的条件设计原理:控制变量(燃烧条件)实验准备:铁钉要打磨干净(无锈)蒸馏水要煮沸,冷却(去除溶解的气体)至室温。用品:植物油、棉花和干燥剂氯化钙要点:试管乙中的植物油的作用隔绝空气,防止氧气溶入水中试管丙中干燥剂的作用去除空气中的水蒸气连续观察约一周。结论:在潮湿的空气中铁更容易生锈(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时容易生锈)第九单元溶液课题1溶液的形成【实验9-1】蔗糖溶解现象:蔗糖很快“消失”了分析:蔗糖分子在水分子作用下,向水里扩散,并均一地分散到水分子中间,形成稳定的混合物—蔗糖溶液。【实验9-2】高锰酸钾和碘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实验目的:探究影响物质溶解能力的因素操作:在2支试管中各加入2-3mL水,分别加入1-2粒碘或高锰酸钾;另两支试管各加入2-3mL汽油,再分别加入1-2粒碘或高锰酸钾。振荡,观察。现象:1)碘几乎不溶于水,2)高锰酸钾溶于水,形成紫红色溶液,3)碘溶于汽油,形成紫红色溶液,4)高锰酸钾不溶于汽油。【实验9-3】水和乙醇能互溶吗?目的:探究水和乙醇能否互溶操作:高锰酸钾的作用为了显色,利于观察现象:振荡前上层酒精无色,下层高锰酸钾溶液红色。振荡后均一稳定的红色溶液静置后:不分层、不沉降,仍旧均一稳定结论:水和乙醇能互溶【实验9-4】水和油的小实验目的:探究洗涤剂的乳化作用设计思路:控制变量操作:在2支试管中2-3ml水和几滴植物油,观察液体是否分层。向其中一支试管中滴入几滴洗涤剂。振荡前要用胶塞分别塞进试管,振荡,观察。静置几分钟,再观察。倒掉液体后,用水冲洗试管。现象:振荡前都分层振荡后1)水和植物油成乳状浑浊液体,2)水和植物油及洗涤剂则出现较多气泡静置后水和植物油分层;水和植物油及洗涤剂不分层用水冲洗后,试管内壁比较干净的是水和植物油及洗涤剂。分析:洗涤剂有乳化作用课题2溶解度【活动与探究】探究目标:一定量的溶剂能否无限地溶解某种溶质1、最多能溶解多少氯化钠操作加入5g氯化钠,搅拌再加5g氯化钠,搅拌再加10mL水,搅拌现象固体全部溶解固体部分溶解固体全部溶解结论20ml水可完全溶解5g氯化钠20ml水不能全部溶解10g氯化钠30ml水可完全溶解10g氯化钠2、最多能溶解多少硝酸钾操作:烧杯不能直接加热,应垫石棉网现象:不再溶解后,加热剩余固体固体全部溶解。再加入5g硝酸钾,搅拌,固体又全部溶解,冷却后,有晶体析出。课题3溶质的质量分数【实验9-5】目的:123试管编号溶液颜色比较溶剂质量/g溶质质量/g溶液质量/g溶质质量分数1浅蓝10g0.5g10.5g4.8%2蓝10g1g11g9.1%3深蓝10g2g12g16.7%【实验9-6】溶质质量/g水质量/g溶质的质量分数109010%208020%【实验9-7】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操作步骤:①计算配制→②称量→③量取→④溶解装瓶,贴标签(标签中应包括药品名称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注意事项:①计算配制(填步骤名称,下同)根据要求计算所需要的水质量、氯化钠质量。②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取所需物质的质量。③量取用量筒量取所需物质的体积。④将有关溶质和溶剂倒入烧杯,用玻璃棒搅拌,使溶质完全溶解。第十单元酸和碱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实验10-1】实验目的:探究酸碱指示剂的作用现象:紫色石蕊溶液在氢氧化钠溶液和石灰水中变蓝色,在食醋和盐酸中变红色。无色酚酞溶液在氢氧化钠溶液和石灰水中变红色,在食醋和盐酸中为无色。结论:紫色石蕊在酸溶液中变红,在碱溶液中变蓝【实验10-2】实验目的:学习盐酸、硫酸的物理性质操作:闻气味的方法用手煽闻现象:浓盐酸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打开瓶盖后瓶口冒白雾(盐酸小液滴)。浓硫酸是无色无味,粘稠油状液体,打开瓶盖后无明显现象。【实验10-3】浓硫酸的腐蚀性现象:(纸张、木材、衣服、皮肤等)纸变黑,木材变黑,棉布出现漏洞结论: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实验10-5】目的:探究浓硫酸稀释的方法现象:液滴飞溅,放大量热解释:浓硫酸遇水放大量热,使水沸腾,向外喷溅稀释浓硫酸的操作:将浓硫酸沿杯壁缓缓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玻璃棒的作用:通过搅拌加快热量的扩散【活动与探究】酸的化学性质操作:在白色点滴板上分别滴入各种液体现象:加紫色石蕊溶液加无色酚酞溶液稀盐酸变红仍为无色稀硫酸变红仍为无色现象:生锈的铁钉与稀盐酸和稀硫酸的反应红色固体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长时间浸泡后,铁钉表面冒出气泡。【实验10-6】目的:学习氢氧化钠的物理性质现象:氢氧化钠是白色固体,在表面皿上放置一会,表面变潮湿(习水性,易潮湿),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入盛有少量水的试管中,用手触摸试管外壁,感觉热(NaOH溶于水并放热)。【实验10-7】蒸发皿中放一小块生石灰,加少量水,观察到放大量热,块状固体粉碎,说明CaO与水反应放大量热,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实验10-8】溶液导电性试验结论:酸、碱、盐溶液均可导电解释:酸、碱、盐在溶液中分解出可自由移动的离子,离子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产生定向移动可以导电。课题2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实验10-9】中和反应操作:所用仪器烧杯、玻璃棒、滴管。稀盐酸是缓慢滴加,同时用玻璃棒搅拌。现象:酚酞液由红色变为无色,反应后溶液蒸发,蒸发后出现白色固体说明:有氯化钠生成第十一单元盐化肥【活动与探究】粗盐提纯目的:除去粗盐中的不溶性杂质(如泥沙)步骤:(1)溶解:仪器烧杯、玻璃棒,玻璃棒作用搅拌,加快溶解速度。(2)过滤:仪器铁架台、漏斗、玻璃棒、烧杯,用品滤纸,操作要点:“一贴二低三靠”滤纸紧贴漏斗壁,滤纸边缘低于漏斗口,液面低于滤纸边缘,烧杯口靠玻璃棒,玻璃棒末端靠三层滤纸一边,漏斗下端管口靠烧杯内壁。如滤液仍浑浊,应再次过滤。(3)蒸发:仪器铁架台、蒸发皿、玻璃棒、酒精灯,玻璃棒作用搅拌,防止局部过热炎或液体飞溅;或者防止固体出现影响液体对流,待有大量固体析出,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实验11-1】目的:验证碳酸钠与碳酸氢钠和盐酸的反应操作:加入盐酸后,需立即用胶塞堵住试管口。现象:大量气泡冒出,白色固体消失,石灰水变浑浊化学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O+CO2↑NaHCO3+HCl=NaCl+H2O+CO2↑【实验11-2】验证碳酸钠与熟石灰的反应现象:出现白色沉淀解释:Na2CO3+Ca(OH)2=2NaOH+CaCO3↓【活动与探究】化肥的简易鉴别现象:硫酸铵和氯化铵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可以闻到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的化肥是氮肥和钾肥。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实验12-1】目的:验证塑料的热塑性现象:加热后塑料溶化成无色液体,冷却固化后再加热,再次溶化。说明:塑料有热塑性
本文档为【九年级化学课本实验总结】,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清风青春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MB
软件:Word
页数:15
分类:
上传时间:2022-01-08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