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校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重点复习资料

高校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重点复习资料

举报
开通vip

高校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重点复习资料教育学第一章高等教育的本质第一节高等教育的概念高等教育概念界定:一是高等教育在整个学制体系中的位置,二是高等教育的性质。一、人们普遍把欧洲中世纪大学作为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开端;二、在中世纪,大学是高等教育机构的唯一组织形式;三、一方面,高等教育层次出现了多样化,各种形式的专科层次教育也被纳入了高等教育的范畴。四、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的形势复杂化;五、新的高等教育概念:“中等后教育”、“第三级教育”,新概念使得高等教育的服务对象也发生了变化。六、高等教育由原来的“英才教育”、“尖子教育”演变为“大众化”、“普及化”的高等...

高校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重点复习资料
教育学第一章高等教育的本质第一节高等教育的概念高等教育概念界定:一是高等教育在整个学制体系中的位置,二是高等教育的性质。一、人们普遍把欧洲中世纪大学作为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开端;二、在中世纪,大学是高等教育机构的唯一组织形式;三、一方面,高等教育层次出现了多样化,各种形式的专科层次教育也被纳入了高等教育的范畴。四、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的形势复杂化;五、新的高等教育概念:“中等后教育”、“第三级教育”,新概念使得高等教育的服务对象也发生了变化。六、高等教育由原来的“英才教育”、“尖子教育”演变为“大众化”、“普及化”的高等教育。七、《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所称的高等教育:是指完成高级中等教育基础上实施的教育。八、高等教育性质:是一种专业教育,是依据专业分工培养高级人才的活动。九、高等教育概念: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第二节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高等教育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的制约,并对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起作用。政治对高等教育的制约?(简答)1、政治决定了高等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决定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3、政治制约着高等教育的体制;4、政治制约着高等教育的方针、目的。政治对高等教育的制约表现:政权的性质,政治制度及政治纲领对高等教育的影响。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简答)1、对受教育者进行政治教育;2、培养政治、法律等专门人才;3、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决定作用?(简答)1、经济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2、经济体制的变革决定了高等教育体制的变革;3、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规模;4、经济结构的变化制约着高等教育的结构。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简答)1、高等教育促进经济增长;2、高等教育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完善;3、高等教育可提高人们的收入。斯特鲁米林计算出因教育程度的提高所产生的价值占国民收入的比率为30%;舒尔茨计算出教育水平提高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是33%;丹尼森研究出教育对国民收入增长率的贡献为35%.科学技术作为外在条件影响和制约着高等教育发展水平,而高等教育通过内部的知识、积累和创造、1技术成果的发明来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填空)科学技术对高等教育的影响?1、科学技术对高等教育内容的影响;2、科学技术对高等教育手段的影响。高等教育的科技功能?1、高等教育通过传递和积累科学技术而发挥再生产科学技术功能;2、高等教育通过创造、发明新的科学技术来发展科学技术的功能。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1、高等教育具有选择、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2、高等教育具有创新和发展文化的功能。第三节高等教育的社会职能高等教育的社会职能:产生、发展、形成一、18世纪以前确立了大学培养人才的职能1、人才培养职能肇始于古代,发展和完善于欧洲中世纪大学,也是现代高等学校最基本的职能;2、高等学校的出现在西方可以追塑到古希腊的“学园”;3、在我国,高等学校可以追塑到西周时期;4、近代中国最早建立的新式大学是:天津中西学堂。二、19世纪初德国大学确立了发展科学的职能柏林大学创办的基本原则:“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三、19世纪末美国大学确立了社会服务职能1、社会服务职能产生于1862年美国《莫里尔法案》的颁布;2、康乃尔大学提出了“适用于所有目标”的课程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3、威斯康星思想明确地把服务社会作为大学的重要职能;4、《莫里尔法案》打破了美国高校的封建体制。一、培养专门人才是现代高校的基本职能,(填空)在现代社会,培养专门人才依旧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使命,也是高校职能体系中的核心。二、发展科学是现代高校的重要职能,(填空)发展科学职能主要体现在大学的科学研究活动中。三、社会服务是现代高校职能的延伸。(填空)社会服务主要包括:教学服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设备开放服务。第二章高等教育的目的第一节教育方针与教育目的教育方针:为教育事业确立总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教育方针的基本构成:1、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2、教育的培养目标(教育培养目标是教育方针的核心内容),3、实施途径。1995年3月颁布了《中化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了: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1999年6月,实施素质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2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基本要求,规定了所要培养人的基本规格和质量要求。1、教育目的是一种教育理想;2、教育目的又具有客观性。第二节高等教育目的与高校培养目标教育目的:是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目标和总的规格要求;高等教育目的:则是教育目的在高等教育活动中的体现,它集中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发展对高等教育的要求。高等教育目的:可表述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目标:各级各类高等学校确定的对所培养人的特殊要求。高等教育目的的作用?(简答)高等教育具有:导向作用、调控作用、评价作用、激励作用。高等教育的目的是衡量和评价高等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高等学校培养是根据高等教育目的制定的,是高等教育目的的具体化。高校培养目标在不同的专门化领域中落实为专业培养目标。制定培养目标应确定的几个关系?(填空)1、德与才的关系;2、身与心的关系;3、专业素质与文化素质的关系。第三节人民全面发展与全面发展教育马克思认为:考察人的发展应当从人生活其中的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作为出发点。人作为生产力的主要因素——劳动力来考察人的发展,应当是人的体力和智力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和应用,是人全面发展的核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人的全面发展是由德智体诸方面的发展所构成的。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方向和动力,智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核心,体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基础。德育是:逐步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人格特征。智育是:以系统的科学理论和技能武装学生,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教育。体育是:传授学生以体育运动的知识、技能,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运动能力,并培养良好的道德,促进身体健康的活动。体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的作用?(简答、论述)*1、体育是促进高校学生体机能的发展,增强体力和脑力劳动能力的必要措施;2、体育是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和道德品质教育的重要手段;3、体育也是高校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发展智力的重要保证。美育使学生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达美的情感能力。全面发展教育的实施途径?1、教学工作;2、科学研究;3、社会实践。教学工作是实施德、智、体、美诸育的基本途径3第三章高等教育的几个理论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第一节社会的本位与个人本位1、高等教育价值选择中的两种不同取向,即通常所说的高等教育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的价值观。2、个人本位观和社会本位观在西方都源自古希腊时期。亚里斯多德——个人本位观柏拉图——社会本位观3、我国两种本位代表:孔子把教育看成个体社会化的过程;老子则主要强调个人的修养完善。第二节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1、我国西周时期的六艺指的是:礼、乐、射、御、书、数。2、我国古代的高等教育实行的是一种通才教育3、20世纪一股通才教育回归的浪潮在各国高等教育中涌现,巴莱特为代表的要素主义;赫钦斯为代表的永恒主义;马利丹为代表的新拖马斯主义。4、历史上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这两种最基本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5、通才教育的三个明显特征:1、传授知识侧重基础性和经典性;2、教育内容的综合性和广泛性;3、教育形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6、专才教育的三个明显特征:1、人才短期内有不可替代性;2、培养的人才偏重于应用;3、学生在毕业之后能较快的适应社会岗位的岗位需要。第三节英才教育与大众教育1、美国学者——马丁特罗提出:当人数低于适龄入学人口的15%时,其高等教育发展属英才教育阶段;当该比例达到15%—50%时,属于大众教育发展阶段;50%以上则属于普及高等教育阶段。2、英才教育阶段:大学培养治国精英,因此,国家基本承担了高等教育的全部投资;此时高等教育是面向少数人的,规模小。3、大众教育阶段:强调各层次、各种类型的人才培养,关注人的数量4、普及教育阶段:大学主要培养国家所需的各行各业的建设者。英才教育阶段向大众化转变的两种模式?以公立高等教育系统的扩张为主的美国模式和以私立大学规模扩展为主的日本模式。第四节高等教育的平等与效率1、教育平等思想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孔子和柏拉图;孔子主张“有教无类”,而柏拉图则提出了“对所有儿童实施初等教育”的主张。2、高等教育平等是一种理想与现实的复合体。高等教育平等作为一种理想,是指人们把接受高等教育看作是一种应有的权利,从而要求任何人都能不限制的享受这种权利。3、高等教育平等作为一种理想包含:1、进入高校学习的机会平等;2、受高等教育的过程平等;3、受高等教育的结果平等。4、世界银行把教育效率分为内部效率和外部效率;内部效率是:指某一教育系统用尽量减少浪费和4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所培养学生的数量;外部效率是指:一般教育同职业教育的关系,以及学生同就业的关系,即学校和教师能为学生将来就业做什么等。5、平等与效率是对高等教育政策中的两种基本的价值取向。平等与效率是一对相互对立的范畴,平等与效率又是一对统一的范畴。6、我国高等教育政策取向概括为“效率优先”,“兼顾平等”。第四章高等学校的教育制度第一节高等学校的学制1、学制是指一个国家的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高等学校的学制即是指各级各类各层次高等学校的系统。2、美国学者伯顿根据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系统的不同特点,从举办者角度分为:1、单一公立系统,单一管理部门(意大利为该模式代表);2、单一公立系统,多重管理门(法国为该模式代表);3、多重公立系统,多重管理部门(该模式出现在联邦制国家,澳大利亚为例);4、私立和公立系统,多重管理部门(这典型模式代表为日本和美国)。3、大多数国家的高等学校分三个层次?1、初级学院和短期大学;2、大学和专门(主要层次);3、研究生院。4、我国高等学校系统的宏观总体特征是:以多重公立系统为主,大多高校由各省(市、区)举办、管理,部分由教育部负责;私立系统尚处于逐步形成之中。5、高等教育部门体现为专科、本科、研究生三个层次。6、高等学校的主要三个层次:高等专科学校(含部分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大学、专门学院、研究生院。培养目标:1、高等专科学校:培养初级的专业人才;2、大学和专门学院:培养高级专门人才;3、研究生院: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或者科学研究工作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具有独立从事本学科创造性研究工作和实际工作能力的高层次专业人才。第二节高等学校的学位制度1、学位:是评价个人学术水平的一中尺度,是对达到相应学术水平的受教育者授予一定称号的制度。学位是在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2、现代学位制度主要起源于西欧的中世纪大学。3、德国哲学博士学位的设立推动了学位授予过程的规范化和制度化,至此,现代学位制度基本确立。4、我国现代学位制度最早形成于明国时期(1935年)。5、我国目前的学位制度确立的标志是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颁布学位等级: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博世学位6、学士学位由国务院授权的高等学校授予;硕士、博士学位由国务院授权的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授予。7、学位授予权力机构为各授予单位的学位评定委员会。第三节高等学校的招生和就业制度5各国的招生制度主要有以下几种?1、统一的入学考试形式;2、由高校单独组织入学考试的形式:3、统一考试和单独考试相结合的形式。(亚洲地区普片采用统一考试的形式)我国在招生手段上实行高中会考和统考相结合的制度(X为综合科目考试);实行多渠道招生(定向生、保送生、委培生)就业:极少数由国家分配,其他所有高校毕业生将自主择业。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简答)*1、进一步改善就业环境,理顺和完善大学生毕业就业机制;2、政府将从政策、法律角度进一步明确自身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的角色地位;3、高校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强;4、加强毕业生就业教育,使之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有充分的就业心里准备。第四节高等学校教师聘任制度1、所谓职务:是与教师的工作任务、职责范围相对应的工作岗位。设置原则:按需设岗、因事设岗。2、在我国高校教师的职务资格认定和职务设置包括: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3、高校教师岗位设置原则:1、统一性原则;2、整体效应原则;3最低岗位数量原则;4、动态性原则。4、高校教师聘期一般为2年。5、高校教师聘任的制度的改革重点和方向?*(简答)1、在保证学校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实行固定和流动的教师编制相结合,以增强教师队伍的活动;2、充分利用市场的调节机制来优化教师资源配置;3、适当下放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评审权,建立科学的高校评聘工作的评价和监督制度;4、教师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的保障是实行教师聘任制度的选决条件,成立高校教师权益的仲裁机构已势在必行,在涉及解聘或缓聘等事务时,要体现学术管理中专家团体的权威性特点。第五章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第一节高等教育的宏观管理体制1、“两级管理,以省级管理为主”。2、扩大高校的办学自主权,所谓高校的办学自己主权是指:高校作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机构,它在不受其他组织或个人非法干扰和阻碍的前提下,依法行使教育决策、教育活动组织权力。第二节高等学校的管理体制1、高等学校管理包括学术管理,行政管理。2、欧洲大陆模式是一种以学术权力为主的模式;美国模式是一种行政权力相对强大;英国模式是一种行政力和学术权力相对平衡,两者相互制约的高校管理模式。3、我国高校的领导体制是高等学校管理体制的核心内容。4、1989年后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5、我国高校的职工代表大会是教职工群众行使民主权利、民主管理学校的重要形式。66、目前我国高校现行的领导体制突出特点?*1、实行党委领导,体现民主集中制;2、校长作为高校的最高行政长官,全权负责行政事务;3、实行党政分开,各行其职。7、高校行政管理系统在结构上基本分为:校、学院、系。8、学院置于大学之下,它是大学的管理中心,院长一般由校长委任并对校长负责。第六章高等教育结构第一节高等教育结构理论1、高等教育结构是指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方式和比例关系,它大致分为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两大部分。宏观结构包括:层次结构、形式结构、能级结构、地域结构和管理体制结构等。微观结构包括:学科专业结构、课程结构、教材结构、队伍结构等。影响高等教育结构的因素?1、经济因素(经济因素是高等教育结构形成、发展以及调整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2、文化、传统因素;3、科学、技术因素;4、教育因素。第二节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状况和特点分析1、层次结构(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又称水平结构,指高等教育内部由于教育程度和水平的高低不同而划分的层次及其相互关系)。2、科类、专业结构(不同学科领域的高等教育的结构状态)。3、形式结构(指不同办学形式的高等教育结构状态)。4、能级结构(主要指具有不同办学条件、不同办学要求和培养目标的各级高等学校间的比例关系)。5、地区结构(指高等教育结构在地区分布上的构成状态)我国目前高等教育分布形成的较为突出的模式包括:梯度结构模式、中心城市模式第三节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1、因素高等教育宏观结构调整的因素?1、学术因素;2、体制因素:3、区域发展水平因素;2、高等教育是宏观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第七章高等学校的教师和学生第一节高等学校的教师教师定义: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高校教师的任务主要有:1、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即教书育人;2、开展科学研究;3、服务社会。高等学校教师的劳动特点?(简答)1、高校教师劳动的复杂性(主要表现为教育对象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教育活动以及研究活动内7容、技术和手段的专业化等);2、高校教师劳动的创造性;3、高校教师劳动的个体性与群体性。高等学校教师的培养与提高?(论述)1、却实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与提高;2、选拔培养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教师;3、加强高校教师的职业教育。高等学校的教师的结构:职能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职能结构定义:指教师队伍内部助教、讲师、副教授和教授等各级职务的比例状况。以培养研究生和科学研究为主的大学,其职能结构多为“倒金字塔型”。以教学与科研并重的大学,其职能结构是“卵型”;以教学为主的专科学校,其职能结构是“金字塔型”。高校教师结构优化?(简答)1、完善教师聘任制度;2、利用政策手段引导教师在不同地区、不同高校间合理流动。3、客服高校教师“近亲繁殖”现象。第二节高等学校的学生1、我国普通高校的大学生年龄一般在17—22岁之间,处于人体生长发育的“第二生长高峰期(青春期后期)”的后期。2、高校学生的自我意识逐步出现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分化,因而可能导致自我矛盾。高校学生的基本社会特征?(简答)1、感受时代的敏锐性;2、参与社会的积极性;3、群体成员的互动性;4、内部结构层次的复杂性。新生阶段特点:1、踌躇满志,但缺乏远大的理想;2、新的思维方式正在形成之中,但没有完全脱离中学时代的习惯和意识。3、思想单纯,可塑性较大;4、渴求知识,但专业思想不巩固;5、渴望温暖的友谊;6、要求自由和民主,但缺乏自治和自立能力。二、三年级阶段学生的特点:1、人生观和世界观具有不稳定性;2、思想活跃,兴趣爱好广泛;3、独立能力和自我意识增强;4、层次差别日益明显;5、希望获得爱情的体验。高年级阶段大学生特点:思想较为成熟,自主支配意识增强;2、工作、生活的紧迫感和社会责任感增强;3、关注毕业分配。第三节高等学校的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是高等教育和教学活动过程的两个主要角色,也是整个高校内部活动中的两个基本构成要素。高校师生关系主要表现形式?1、社会学意义上的高校师生间关系(工作关系和组织关系);2、心里意义上的高校师生间关系(情感关系);3、伦理学意义上的高校师生间关系(指在教育过程中双方都应履行自己道德义务的关系,这种关系是靠责任感、义务感来维持巩固的)。建立良好的高校师生关系的途径?(简答)1、加强师生间的理解和沟通;2、教师应重新审视自己权威,以学识、平行和才能来影响学生;3、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尊重学生的人格,宽容学生的不同观点。第八章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8第一节专业设置与专业调整1、侠义的专业概念:是指高等学校专业,即高等学校培养高级人才的基本教育单位,由特定的专业培养目标和相应的课程体系组成。2、专业的出现以一定的社会分工为前提。3、学科是专业设置的基础,专业的内容和发展方向要与学科的形成、发展、变化相适应。第二节人才素质、培养目标和规格对21世纪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是?(简答)1、未来社会要求人才具有较高的人文精神和道德风貌;2、未来社会要求人才具有优化的知识和能力结构;3、未来社会要求人才具有现代意识(现代意识:竞争意识、效益意识、法律意识、国际意识);4、未来社会要求人才具有创新能力和协作精神。制定状态培养目标和规格的原则?(简答)1、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要与国家的教育方针、高等教育的总体培养目标一致;2、培养目标和规格要与社会需要相一致;3、培养要求应与个人的发展相一致;4、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规格的国际性。第九章高等学校教学过程与教学原则第一节高等学校的教学过程一、教学是高等学校实现人才培养德基本途径。它是由教师和学生,以及教学内容、教学媒介构成的系统。二、教学过程的特殊属性?(简答)1、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活动的过程;2、学生的学习过程主要是系统地学习间接知识的过程;3、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技能传递的过程,也是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品质、心理素质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三、高等学校教学的基本任务?(简答)1、促进学生的知识积累和知识结构优化;2、促进学生能力发展;3、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社会主义道德和良好的个性品质。四、教学是高等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实现一定教育目的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五、从学习主体的角度看,大学教学过程是大学生独立性、自主性和探索性逐步增强的过程。(填空)第二节高等学校的教学原则一、教学原则是依据已发现的教学规律和一定的教育目的,对教师和教学工作者提出的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大学教学原则及体系?(论述)1、科学性与思想想性相同一原则;2、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统一的原则;3、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的原则;4、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5、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第十章高等学校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9第一节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组成一、课程定义:侠义的课程是指被列入教学计划的各门学科,及其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开设顺序的总和。广义的课程则是指学校教育中对实现教育目的发生作用的一切文化与经验。二、课程层次上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课程选课形式分为:必修课程、限选课程、选修课程;根据课程有否明确目标和计划可分为:显性课程、隐性课程。三、一个专业所设置的课程的组合,构成了课程体系。四、必修课程:把本专业必须掌握的基础东西交给学生,以保证所培养人才的基本规格和质量;选修课程:是比较迅速地把科学技术的新成就、新课题反映到教学中来,有利于学生扩大知识领域,活跃学术成就。五、隐性课程对于学生的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具有强有力的、持续的影响。第二节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一、高校专业教学计划是按照高等学校培养目标制定的指导教学活动的规范性文件。二、教学计划包括:专业培养目标、学习年限(学分总计)、课程设置及其主要的教学形式和学时(学分)的分学期分配。三、教学计划的组成?1、专业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2、课程设置;3、主要教学活动;4、时间分配;5、学年编制。四、学分制教学的课程体系由:普通教育、基础教学、专业教学三大板块构成。五、教学大纲:是以系统和连贯的形式,按章节、课题和条目叙述该学科的主要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从形式上看,教学大纲一般分为:说明、正文、附录。教学大纲是学科的指导性文件。六、编制教学大纲的原则?1、明确的目的性;2、前沿性;3、思想性;4、启迪性;5、教学适用性。七、教材,也是教科书,是教学的主要依据,它是阐述教学内容的专用书籍,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核心,是进行教学工作、稳定教学秩序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第三节课程建设一、课程建设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建设。二、课程建设的意义?(简答)1、建立各门课程规范;2、从整体上认识课程建设与其他工作的相互联系;3、推动教学 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下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下载三类维修管理制度下载财务管理制度免费下载安全设施管理制度下载 化,4、转变教育教学思想,建立合理、适当的教学质量标准。十一章高等学校教学的组织与教学方法第一节教学活动的组织1、个别教学制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因才施教,并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但教学效率往往较低。102、班级授课制最先是由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其《大教雪学论》中作了理论上的系统阐述。3、在我国,1862年创办的京师同文馆采用了班级授课制。4、高校的教学活动主要由课堂教学、实验课教学、实习、科研和毕业设计组成。5、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包括:备课、上课、课后总结等。6、备课的基本要求?1、首先要砖研教学大纲和教材;2、其次,教师要广泛阅读和积累有关 材料 关于××同志的政审材料调查表环保先进个人材料国家普通话测试材料农民专业合作社注销四查四问剖析材料 ;3、最后,了解学生。7、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是高等学校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8、毕业设计与毕业论文的目的?(简答)1、巩固所学;2、综合训练学生的能力;3、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作风。9、撰写毕业时论文的步骤与方法?(简答)1、选择课题、确定题目;2、查阅文献,收集资料;3、全面思考,拟定提纲;4、撰写初稿,修改定稿;5、论文答辩,评审质量。10、教师指导毕业设计与毕业论文的原则?1、教育性原则;2、科学性原则;3、因材施教原则。11、学年制的特点:优点:1、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2、容易管理,有利于保证教学秩序的稳定。缺点:不利于新兴学科较快地进入高校教学,不利于学生按照其不同的发展水平和兴趣主动学习。12、学分制的主要特点:优点:1、允许学习选修课程,以求在专业的不同主攻方向上得到发展;2、有利于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开出选修课,较快反映新的研究成果;3、跨系、跨专业选修课程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并有利于学科之间的渗透和新兴学科、边缘学科发展。缺点:学分制的最大优点在于灵活性,但容易造成学生知识结构的散乱及出现教学程序混乱、教学资源浪费等现象。第二节教学方法1、教学方法的基本要素: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信息传输的载体。2、高校教学方法的主要特点?(简答)1、由教师的直接控制转变为师生共同控制信息的传递;2、教师教的成分逐渐减少,学生自学的成分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递增;3、教学方法与研究方法的相互渗透和结合。3、教学方法一般可划分为:1、应用语音来传授、学习知识和技能的方法(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2、教师指导学生通过直观感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实验实习法、演示法、参观法);3、教师指导学生独立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自学、指导法、练习法)。4、讲授法是通过教师的口头表述、讲解、讲演等形式,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5、讲授法的优缺点:优点:教学效率相对较高;2、成本低;3、通用性强。缺点:1、容易造成学生思维和学习的被动;2、不能使学生直接体验知识;3、不利于学生记忆知识。6、讲授法的适用范围:内容看:适用于讲授与事实相关知识,也适用于抽象程度高、学科内容复杂的课程;从对象看:需要给予更多指导的学生和刚刚开始大学学习的低年级学生比较喜欢讲授法。第三节现代教育技术1、现代教育技术兴起:20世纪30年代,无线电广播、有声电影开始在教育中推广应用。2、教育技术的领域包含:1、学习者;2、学习资源;3、教育开发职能;4、教育管理职能。(填空)113、教育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作用?(简答)1、对教育决策的影响;2、对教学模式的影响;3、对高等教育、高校教学的发展影响。4、对传统教学媒体一般按照其物理原理作如下分类:光学媒体、影响媒体、声像媒体、综合媒体。5、应用网络进行教学,已经成为当代世界教育的一个主要趋势。第四节教学测量和教学评价1、教学评价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价值判断活动,是对教学活动现实或潜在的价值作出判断的过程。2、教学测量则是一种判断事实的活动,它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如实地描述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发展水平。3、科学的学业评价步骤?(简答、论述)1、确定和表述待考课程的教学目标;2、编审试题;3、建立试题题库(走开放性命题道路,实行集中命题、分散命题、相社会政题);4、实施考试,取得信息;5、阅卷评分;6、考试结果的统计分析与对策。第十二章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第一节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地位与作用一、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地位与价值?(简答、论述)1、教学与科研结合是高校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2、科研是提高师资水平的基本途径;3、科研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资智力的重要手段;4、科研是发展新学科的基础;5、科研是学校直接为社会服务的重要渠道。第二节高等学校科研的特点和原则一、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具有的特点?(简答)1、高校多门类,多层次的学科结构,有利于科学技术领域的相互渗透,宜进行重大、综合性强研究课题。2、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学术思想活跃,研究后备力量充足;3、高校是开展基础研究的重要基地;4、信息化资源丰富,信息系统发达,能比较快地掌握和集中各种有观科技发展的新动向和经济建设对科技需求的信息;5、重视教育科学的研究是高等学校科研的特色之一。二、高等学校科研应遵循的原则?(简答)*1、社会经济效益与学术水平相统一原则;2、正确处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关系的原则;3、科研与教学相互促进的原则;4、遵循项目指南与尊重自由选题相结合的原则;5、支持青年研究人员,开展新的研究领域的原则;6、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的原则。三、指导大学生参加科研活动的途径?1、结合日常的教学活动进行的科研指导:2、结合学生的学年论文或毕业论文进行科研指导。第三节科研程序与科研方法12大学的科研成果可分为:1、理论性成果:指阐明自然现象、特征或规律的具有一定学术意义的科技成果。2、应用性成果:指解决某一科学技术问题,具有一定创造性、先进性和使用价值的科技成果。3、发展性成果:指有明确的实用目的,,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并有广泛应用性科技成果。4、阶段性成果;5、教学研究成果;6、科学专著和较高水平的教科书。第四节教育科学研究一、高校教育科学研究的内容?1、研究教学内容;2、研究教学方法。二、教育科研方法论原则?1、理论联系实际;2、注意理论的层次性;3、加强综合研究。第十三章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指导第一节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特征一、社会实践活动的特征?(简答)1、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主要在于培养学生;2、有定向选择的内容;3、通过实现参与的方式实施;4、与高校其它教学环节具有互补并进的效果。二、社会实践活动在培养人的过程中的作用?(简答)1、促进知识的转化和知识的拓展;2、增强大学生的社会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3、发展大学生的创造出才能和组织才能;4、提高大学生修养,完善个性品质。三、社会实践活动与教学活动的关系?(简答)1、目的的统一性;2、活动的主体有差别;3、所获知识的层次不同;4、知识获得的环境有差别。四、社会实践活动与科研活动的关系?(简答)1、两者的目的与结果的总体一致性;2、两者的活动对象有差别;3、两者的活动方式有差别;4、两者的活动环境有差别。第二节社会实践活动饿的内容与形式一、根据活动的内容与专业学习的关系,可分为专业实践活动与非专业实践活动。二、几种主要的是实践活动?(填空)1、军事训练;2、专业实习;3、生产劳动;4、社会调查;5、智力扶贫;6、参观考察。第三节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组织一、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原则?(简答)1、坚持教育效益为主,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兼顾的原则;2、点面结合、以点带面的原则;3、系统化、分层进行的原则;4、因地制宜、勤俭节约的原则。二、正确处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一些关系?(简答)1、出人才与出结构的关系;2、社会实践活动与教学科研的关系;3、学生自主性与教师指导的关系;4、深入性与广泛性的关系;5、集体活动与个体活动的关系。13第十四章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第一节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一、思想政治教育概述(填空)1、鲜明的阶段性;2、广泛的群众性;3、很强的实践性。二、高等思想政治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论述)*1、首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教育社会主义性质的体现;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学生具有坚定正确政治方向的重要保证。第二节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和内容一、系统教育主要是通过正式的课程教学进行的。第三节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方法和途径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简答)1、方向性原则;2、疏导性原则;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4、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原则;5、统一要求与个性化结合原则。二、调查研究法是指收集事实、数据,占有材料,熟悉情况,并从现象中寻求本质,从经验中推导出理论的方法。三、说理启迪发: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启发引导教育对象,以理服人的教育方法。四、应用说理启迪法,应把握三点?(简答)1、说理不是说教,要以理服人;2、说理不是压服,要便于接受;3、启迪不硬灌,要结合学生确实经验。五、教职工的”三育人”.三育人是:教师要教书育人,干部要管理育人,后勤职工要服务育人。六、社会实践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主要途径。第四节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点?(填空)1、精神性;2、创造性;3、复杂性;四长期艰巨性。14
本文档为【高校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重点复习资料】,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97436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793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14
分类:
上传时间:2020-09-18
浏览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