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八年级上物理竞赛试卷含解析

八年级上物理竞赛试卷含解析

举报
开通vip

八年级上物理竞赛试卷含解析RevisedbyChenZhenin2021八年级上物理竞赛试卷含解析2018年03月14日初中八年级物理竞赛试卷一.选择题(共16小题)1.石工在操场边匀速上、下挥动手中的铁锤打石头,每秒钟打击一次.某同学在教室窗口观察,他发现每当工人的手臂向上举到最高点时,才听到铁锤敲击石头发出的响声.当工人停止打石头之后,他又听到了两次响声,如果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则教室到操场的距离是(  )A.170mB.340mC.510mD.680m2.某旅客在火车车厢内以s的速度行走,当车厢静止时,他从车厢尾走到车厢头需要...

八年级上物理竞赛试卷含解析
RevisedbyChenZhenin2021八年级上物理竞赛试卷含解析2018年03月14日初中八年级物理竞赛试卷一.选择题(共16小题)1.石工在操场边匀速上、下挥动手中的铁锤打石头,每秒钟打击一次.某同学在教室窗口观察,他发现每当工人的手臂向上举到最高点时,才听到铁锤敲击石头发出的响声.当工人停止打石头之后,他又听到了两次响声,如果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则教室到操场的距离是(  )A.170mB.340mC.510mD.680m2.某旅客在火车车厢内以s的速度行走,当车厢静止时,他从车厢尾走到车厢头需要20s的时间.当火车以10m/s的速度向前匀速行驶时,他从车厢头走到车厢尾所需要的时间和站在地面上的人看到这位旅客通过的路程分别是(  )A.20s,170mB.l0s,200mC.20s,230mD.15s,170m3.如图所示,甲、乙两人从水速恒定的河岸a、b处同时下水游泳,a处在b处的下游位置,甲游得比乙快,要在河中尽快相遇,甲、乙两人游泳方向应为(  )A.都沿ab方向B.都沿ab偏向下游方向C.都沿ab偏向上游方向,甲的偏角更大D.都沿ab偏向上游方向,乙的偏角更大4.将热水与冷水混合成温水,并测混合后的水温,下列哪个操作较合理(  )A.先将热水与冷水混合均匀后,将温度计用细线吊起,并将玻璃泡插入水中,测出温度B.先将用细线吊着的温度计玻璃泡插入热水中,再将冷水倒入,均匀混合后,测出温度C.先将用细线吊着的温度计玻璃泡插入冷水中,再将热水倒入,均匀混合后,测出温度D.以上三种操作均合理5.郝奇发现:开着空调的小车车窗玻璃在冬天和夏天时,都会慢慢变得模糊(有水雾).车窗玻璃上的水雾(  )A.都是由车内的水蒸气液化生成的B.都是由车外的水蒸气液化生成的C.冬天在车外一侧玻璃上,夏天在车内侧的玻璃上D.冬天在车内一侧玻璃上,夏天在车外侧的玻璃上6.两平面镜垂直放置(如图),一人站在镜前不断走动(  )A.在任意位置都只能看到自己的一个像B.最多看到自己的一个像C.最多看到自己的两个像D.最多只能看到自己的三个像7.路灯高度为米,人的高度为米,当人行走时,头顶的影子在地面上以1米/秒的速度匀速移动,则(  )A.人不可能匀速行走B.人以米/秒的速度匀速行走;C.人以4米/秒的速度匀速行走D.人以米/秒的速度匀速行走8.平面镜前有一个长为30厘米的线状物体MN,M端离镜面7厘米,N端离镜面25厘米,如图10所示.则N点的像N'到M端的距离是(  )A.20厘米B.30厘米C.40厘米D.50厘米9.平面镜前有一个发光点S,由发光点到平面镜的垂线的垂足为O,如图所示.当平面镜绕过O点并与纸面垂直的轴逆时针转动时,像点(  )A.跟平面镜的距离保持不变B.沿一直线越来越接近平面镜C.和发光点的距离越来越大D.按逆时针方向沿一圆弧运动10.如图所示,平面镜OM与ON镜面之间夹角为α,在两平面镜角平分线上有一个点光源S,如果要保证S发出的任意一条光线最多只能产生两次反射,则α的最小值是(  )A.120°B.90°C.72°D.6011.图中两个反射面成钝角,镜前放一个物体应该产生两个虚像,那么在镜前不能同时看到两个虚像的区域是(  )A.ⅠB.Ⅱ;C.ⅢD.Ⅰ、Ⅱ、Ⅲ12.如图所示,平面镜和凸透镜的主光轴垂直并处在凸透镜两倍焦距处,在凸透镜另一侧两倍焦距处有一个点光源S.现将平面镜向凸透镜靠近的过程中,关于点光源所成的像,下述结论中错误的是(  )A.平面镜在移动过程中,最多只能成两个实像B.平面镜移动到一定位置时,正好只成一个实像C.平面镜移动到一定位置时,正好只成一个虚像D.平面镜移动到一定位置时,正好既成一个实像,又成一个虚像13.一块矩形玻璃砖,切割成图中形状后拉开一段距离出,平行于光轴的光线从左面射入,右边射出的光线(  )A.仍然保持平行B.一定是发散光线C.一定是会聚光线D.结论与d有关,以上均有可能14.图中画出了光通过焦距分别为f1和f2的两块透镜L1和L2前后的情况.下列对透镜L1、L2的种类和焦距的分析有可能正确的是(  )A.L1是凸透镜,L2是凹透镜,且f1>f2B.L1是凸透镜,L2是凹透镜,且f1<f2C.L1是凹透镜,L2是凸透镜,且f1>f2D.L1是凹透镜,L2是凸透镜,且f1<f215.一个直立的物体放在凸透镜的两倍焦距处,物体的中点恰在透镜的光轴上,后来,透镜被一割为二,对称地拉开,两个半透镜间距离等于物体高度,如图所示.则此时光屏上的像应该是图中的(  )A.B.C.D.16.如图所示,位于凸透镜主光轴上某发光点P发出红、黄、绿三色复光,当用与主光轴相垂直的毛玻璃屏从透镜附近沿轴方向向远移动时,在屏上将依次看到(  )A.红、黄、绿亮点B.红、绿、黄亮点C.黄、红、绿亮点D.绿、黄、红亮点二.填空题(共17小题)17.某物体在t1时间内通过S1的路程,接着在t2时间内通过S2的路程,该物体全程平均速度是  ;若该物体前一半时间以速度V1做匀速直线运动,后一半时间以速度V2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若该物体全一半路程以V1做匀速直线运动,后一半路程以V2做匀速直线运动,则该物体全程平均速度是  .18.如图所示,甲、乙两根相同的轻弹簧,分别与物块的上下表面相连接,乙弹簧的下端与地面连接.起初甲弹簧处于自由长度,乙弹簧的压缩长度为△L.现用手将甲弹簧缓慢上提,使乙弹簧承受物重的2/3,乙弹簧仍处于压缩状态,那么,甲弹簧的A端应向上提起的距离为  .19.一列队伍长50m,其速度是s.整列队伍经过一座全长100m的桥,所需时间为  .20.甲、乙两物体都作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甲、乙的速度之比为5:4,若通过的路程之比为4:5,那么通过的时间之比为  ;若运动时间之比为8:5,则通过的路程之比为  .21.某人在两山之间某处(距甲山较远)高声喊叫,声速是v,他听到两次回声之间的间隔是t,若此人到甲山的距离为s,则甲、乙两山之间的距离为  .(注: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22.北方寒冷的冬天,窗户玻璃的  (选:内/外)侧出现冰花,是  物态变化,夏季夜晚,紧闭门窗,开启卧室空调,由于室内外温差大,第二天早晨,玻璃窗上常常会出现一层水雾.水雾是在  侧(选:室内/室外),是  物态变化.23.今年炎热的夏天,李明和爸爸驾车旅游,行驶在刚下过雷雨的352省道上,李明感觉汽车前挡风玻璃模糊好像附有水汽,李明建议爸爸打开雨刮器,爸爸认为应打开空调.你认为  ,因为水汽在玻璃的  侧,你猜想的依据是:  .24.某同学做实验时发现一支温度计不准确,仔细观察发现它的刻度是均匀的.把不准确温度计和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温度计一同插入水中,发现当实际温度为2℃时,它的示数为4℃.当实际温度为42℃时,这支温度计的示数等于实际温度值.则温度为  ℃时,它的示数为80℃.25.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小明用玻璃板、相同的两个棋子A及B、刻度尺、橡皮泥、白纸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所示.(1)实验时玻璃板应该  放置在水平桌面上.(2)实验器材选择相同的两个棋子A、B,其目的是为了  ,(3)为了说明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可采取的具体操作是  ,此时会发现  证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为  像.(4)小明在实验过程中,让玻璃板沿00'轴(玻璃板与桌面的接触部分)方向水平向右移动,结果他发现镜中的像相对于A  移动(选填“向右”.“向左”或“不”);他又将玻璃板绕00'轴转向自己,发现镜中的像  (选填“转向自己”、“转离自己”或“不动”).26.如图所示,有两块平面镜,其夹角为θ,当任何方向的一束光线射到其中一块平面镜上,经两次反射后,光线恰好按照原来的方向返回,则这两块平面镜之间的夹角为  .27.(1)某兴趣小组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①如图1所示,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水平桌面上,点燃蜡烛后,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位于  ,其目的是  .②小虎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调到如图所示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一定是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2)把图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视网膜.给“眼睛”戴上近视眼镜,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  (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3)小明另取直径D均为5cm的凹透镜和凸透镜做实验.他分别将两种透镜正对太阳光,并把一张白纸放在它的下方(白纸与镜面平行).当白纸距离透镜10cm时,光通过两种透镜在白纸得到的光斑如图2甲、乙所示,测量出光斑的直径D1和D2分别为1cm和8cm,则图  (甲/乙)中的光斑一定是光通过凸透镜在白纸上形成的,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cm或  cm.28.光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一次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不断改变物距(u),并在调节得到清晰像时记录像距(v),结果获得了一组物距(u)和像距(v)的对应数据.然后根据数据描点画出了如图所示的图线.那么,根据你所知道的凸透镜成像规律,结合对图线的分析,可知该兴趣小组的同学做此实验时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是  cm.29.图中的物体A的质量是400g,物体B的体积是8cm3.用细绳将两物体通过定滑轮连接,放手后,A恰能沿着水平桌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若将B始终浸没在水中,并使A沿着水平桌面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需要施加水平向左的拉力.则物体B的密度为  g/cm3.(g取10N/kg)30.受阿基米德辨别真假皇冠 故事 滥竽充数故事班主任管理故事5分钟二年级语文看图讲故事传统美德小故事50字120个国学经典故事ppt 的启发,小明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了一个测量碗的密度的探究实验,实验步骤及实验数据如图.根据实验数据,填写计算结果:(1)碗的体积为  cm3;(2)碗的质量为  g;(3)碗的密度为  g/cm3.31.质量为68g的空瓶子,装满水后的总质量为184g,若先在瓶中放入36g的金属块,然后再装满水,发现总质量为216g,则瓶子的容积为  m3,此金属块的密度为  kg/m3.32.小明在选用弹簧测力计的过程中,发现测量大小相同的力时,用不同规格的测力计,弹簧伸长的长度不一样.对哪些因素会影响弹簧的伸长量,小明有三种猜想:猜想1:制造弹簧所用的材料可能影响弹簧的伸长量.猜想2:弹簧的原长可能影响弹簧的伸长量.猜想3:弹簧的粗细可能影响弹簧的伸长量.小明为探究自己的猜想,设计出一个实验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①将一根弹簧剪成长度不同的两根,测出两根弹簧的初始长度L1、L2;②如图所示,固定弹簧的一端,用大小相等的力拉弹簧,测出两根弹簧的对应长度L1′、L2′;③改变拉力的大小,重复实验步骤①②,记录实验数据.(1)该实验方案研究的是猜想  (填写序号);(2)实验方案中将“一根弹簧剪成长度不同的两根”,这样做的目的是  .(3)实验方案中“用大小相同的力拉弹簧”表明弹簧的伸长量还与  有关.(4)探究此猜想需要研究和比较的物理量是  和  .33.如图,重为6N的长方体浸没在水中,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3N,则物体的质量为  kg,密度为  kg/m3.(g取10N/kg)三.实验探究题(共6小题)3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晓红在早上9:00利用太阳光进行观察某凸透镜焦点的活动.她将这个凸透镜与水平地面平行放置,调节凸透镜到地面的距离,直至地面上出现一个最小的亮点,她认为此点就是凸透镜的焦点.你认为该活动过程存在的问题是:  ;(2)实验前,必须将烛焰、光屏的中心和凸透镜的光心调整到  上;(3)如图所示,烛焰能在光屏上形成清晰的像,此像是倒立、  的实像.如果此时撤去光屏,人眼在图示位置  (填“能”或“不能”)直接看到烛焰的像;(4)在图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如果蜡烛向左移动,为了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光屏应该向  (填“左”或“右”)移动;(5)依次改变蜡烛的位置,移动光屏,直到找到清晰的像.记录的数据如表所示:次数123456物距(cm)806030201510像距(cm)1215203040通过观察数据,可知第  次数据是编造的;(6)晓红同学在实验过程中,中指的指尖触摸到凸透镜的一小部分.在光屏上  (填“有”或“没有”)晓红同学指尖清晰的像.35.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猜想小雨猜想凸透镜只能成实像,不能成虚像过程叶子姐姐认为小雨的猜想不对,于是进行如下实验:将焦距是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图示位置,将蜡烛分别在a、b、c处,移动光屏都能得到蜡烛清晰、倒立的像,其中在b处说成的像是  (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将蜡烛放在d处,在光屏上得不到烛焰的像,于是她让小雨撤去光屏,透过凸透镜观察到一个  (填“倒立”或“正立”)放大的像.这就证明小雨的猜想是不全面的.表格物距u像的倒立像的大小像的虚实应用u>2f倒立缩小照相机倒立放大实像u<2f正立放大放大镜程序提出问题﹣﹣猜想﹣﹣  ﹣﹣得出结论问题讨论将实验中的凸透镜换成玻璃板来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运用的科学方法是  .将蜡烛放在b处时,发现像成在图中70cm处,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  36.小明妈妈自酿了很多红葡萄酒,小明想知道自酿红葡萄酒的密度,于是和学习小组的同学们一起用天平和量筒进行测量,他们的操作如下:(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调节天平平衡.(2)用天平测量空烧杯的质量,如图甲是小明测量过程中的情景,他的错误是  ,纠正错误后,测得空烧杯的质量是.(3)取适量的葡萄酒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葡萄酒和烧杯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其总质量为  g.(4)将烧杯中的葡萄酒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丙所示),量筒中的红葡萄酒的体积是  cm3,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出葡萄酒的密度是  g/cm3.(5)分析以上步骤,测出葡萄酒的密度偏  (填“大”或“小”).37.如图是研究光的折射规律的实验原理图;下表中记录了不同的入射角和对应的折射角的实验测量数据。(1)请你结合图,以光从空气进入到玻璃中的情况为例,分析实验数据(光从空气进入其它透明介质中也可得到具有相同规律的实验数据),对光从空气进入其它透明介质中的折射规律加以总结(补充完整)入射角i10°20°30°40°50°60°70°80°折射角γ°°°°°°°°a.折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并且分别位于法线两侧;b.  。(2)请定量比较实验数据。把你新的发现写在下面:  。38.声音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为了认识声音,某实践活动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对声音进行探究:(1)用一组相同的瓶子盛上不等量的水就可以组成一个“乐器”,通过敲击瓶子就可以演奏出优美动听的乐曲.被敲击的瓶子发出的音符与瓶中空气柱长度的对应关系如图1由图可知音调的高低与空气柱长度的关系是  ;(2)往热水瓶或杯子里倒水,有经验的人不用看,就可以根据声音判断水是否快倒满了,这是因为  ;(3)在图2中,小明与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个实验表明了  .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同样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现象表明  .(4)如图3所示,在做真空是否传声的实验中,随着玻璃罩内的空气被逐渐抽出,电铃的声音将逐渐变小直至听不到.这个实验证明了  .(5)某同学在做实验时虽然听到的铃声逐渐变小,但始终都能听到铃声,请你分析原因可能是:  .39.这是某实验小组“测量平均速度”的情景:(1)测量平均速度的原理是: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选填:“大”或“小”)。(3)小车从B到C的距离是:  dm。(4)小车从A到C所用的时间是:  ,全程平均速度是:  m/s。(5)在这个过程中,必须熟练的使用电子计时器,如果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会使测得的平均速度偏  (选填:“大”或“小”)。四.解答题(共1小题)40.有密度为1克/厘米3的水和密度为克/厘米3的酒精各160克,用它们配制密度为克/厘米3的消毒酒精,最多能配成多少克消毒酒精(混合过程中体积的变化忽略不计)2018年03月14日初中八年级物理竞赛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6小题)1.石工在操场边匀速上、下挥动手中的铁锤打石头,每秒钟打击一次.某同学在教室窗口观察,他发现每当工人的手臂向上举到最高点时,才听到铁锤敲击石头发出的响声.当工人停止打石头之后,他又听到了两次响声,如果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则教室到操场的距离是(  )A.170mB.340mC.510mD.680m【解答】解:(1)每秒钟打击一次石头,则工人的手臂向上举到最高点时,经历的时间是;当工人的手臂向上举到最高点时,才听到铁锤敲击石头发出的响声,工人停止击打后,又听到两次声响,则声音传到教室的时间t=1s+=;(2)声速v=340m/s,教室到操场的距离s=vt=340m/s×=510m.故选C.2.某旅客在火车车厢内以s的速度行走,当车厢静止时,他从车厢尾走到车厢头需要20s的时间.当火车以10m/s的速度向前匀速行驶时,他从车厢头走到车厢尾所需要的时间和站在地面上的人看到这位旅客通过的路程分别是(  )A.20s,170mB.l0s,200mC.20s,230mD.15s,170m【解答】解:(1)旅客在匀速行驶的火车上行走和在静止的火车上行走一样,所用时间t=20s;(2)如图,站在地面上的人看到这位旅客通过的路程:s=s车﹣L车=v车t﹣v人t=10m/s×20s﹣s×20s=170m.故选A.3.如图所示,甲、乙两人从水速恒定的河岸a、b处同时下水游泳,a处在b处的下游位置,甲游得比乙快,要在河中尽快相遇,甲、乙两人游泳方向应为(  )A.都沿ab方向B.都沿ab偏向下游方向C.都沿ab偏向上游方向,甲的偏角更大D.都沿ab偏向上游方向,乙的偏角更大【解答】解:A、B两运动员都参与了静水的运动和水流的运动,最终的运动是两运动的合运动;因为两人的水流速相等,以A为参照物,在水流速方面,B相对于A是静止的,所以,要两人尽快地在河中相遇,则都沿虚线方向朝对方游,此时时间最短.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4.将热水与冷水混合成温水,并测混合后的水温,下列哪个操作较合理(  )A.先将热水与冷水混合均匀后,将温度计用细线吊起,并将玻璃泡插入水中,测出温度B.先将用细线吊着的温度计玻璃泡插入热水中,再将冷水倒入,均匀混合后,测出温度C.先将用细线吊着的温度计玻璃泡插入冷水中,再将热水倒入,均匀混合后,测出温度D.以上三种操作均合理【解答】解:A、等水混合后再放入温度计,示数稳定时间显然比一开始就放入温度计会更长.故错误;B、先放在热水中,再倒入冷水,温度计的示数会一直下降,不能确定哪一点是混合后的温度.故错误;C、先放入冷水中,再倒入热水,温度计的示数会先上升后下降,因此在示数最高点就应该是温水的温度.故正确.故选C.5.郝奇发现:开着空调的小车车窗玻璃在冬天和夏天时,都会慢慢变得模糊(有水雾).车窗玻璃上的水雾(  )A.都是由车内的水蒸气液化生成的B.都是由车外的水蒸气液化生成的C.冬天在车外一侧玻璃上,夏天在车内侧的玻璃上D.冬天在车内一侧玻璃上,夏天在车外侧的玻璃上【解答】解:冬天,车内开空调取暖,车内温度高,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后液化为小水滴,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夏天,车内开空调制冷,车外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液化为小水滴,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6.两平面镜垂直放置(如图),一人站在镜前不断走动(  )A.在任意位置都只能看到自己的一个像B.最多看到自己的一个像C.最多看到自己的两个像D.最多只能看到自己的三个像【解答】解:物在M镜右侧S的位置时,只能以M镜反射一次,成S一个像,当人在N前时,在平面镜M中也不能成像,故无论人在何处最多只能看到一个像.故选B.7.路灯高度为米,人的高度为米,当人行走时,头顶的影子在地面上以1米/秒的速度匀速移动,则(  )A.人不可能匀速行走B.人以米/秒的速度匀速行走;C.人以4米/秒的速度匀速行走D.人以米/秒的速度匀速行走【解答】解:如分析中的图,当人在路灯的正下方时,人的影子在B点,当人从B向B'移动时,人头顶的影子从B点向C点移动,人和影子移动的时间是相同的,设人和影子移动的时间是t,人移动的速度为v,根据速度公式得,BB'=vt,BC=1m/st,所以B'C=BC﹣BB'=1m/st﹣vt,人移动时,△CA'B'∽△CDB,所以,=,所以,=,所以,v=s.故选B.8.平面镜前有一个长为30厘米的线状物体MN,M端离镜面7厘米,N端离镜面25厘米,如图10所示.则N点的像N'到M端的距离是(  )A.20厘米B.30厘米C.40厘米D.50厘米【解答】解:(1)作辅助线:过M点作N′N的垂线交N′N于点P,连接N′M.(2)求MP的长:在直角△MNP中MN=30cm,BP=AM=7cm,PN=BN﹣BP=25cm﹣7cm=18cm.根据勾股定理:MP2=MN2﹣PN2=(30cm)2﹣(18cm)2解得:MP=24cm.(3)求N′M的长:在直角△N′MP中MP=24cm,N′B=NB=25cm,N′P=N′B+BP=25cm+7cm=32cm.根据勾股定理:N′M2=N′P2+MP2=(32cm)2+(24cm)2解得:N′M=40cm.即N点的像N'到M端的距离是40cm.故选C.9.平面镜前有一个发光点S,由发光点到平面镜的垂线的垂足为O,如图所示.当平面镜绕过O点并与纸面垂直的轴逆时针转动时,像点(  )A.跟平面镜的距离保持不变B.沿一直线越来越接近平面镜C.和发光点的距离越来越大D.按逆时针方向沿一圆弧运动【解答】解:因为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具体关系是: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大小相等、左右相反,所以当平面镜绕过O点并与纸面垂直的轴逆时针转动时,像点将按逆时针方向沿一圆弧运动.故选D.10.如图所示,平面镜OM与ON镜面之间夹角为α,在两平面镜角平分线上有一个点光源S,如果要保证S发出的任意一条光线最多只能产生两次反射,则α的最小值是(  )A.120°B.90°C.72°D.60【解答】解:S发出的任意一条光线最多只能产生两次反射,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分别作出入射光线SA和反射光线SB,如图所示:设入射光线SA与平面镜MO的夹角为β,则反射光线AB与平面镜MO的夹角也为β,当第二次入射时候,原来的反射光线AB即为入射光线,则AB与平面镜NO的夹角为180﹣α﹣β,同理,SB与平面镜NO的夹角也为180﹣α﹣β,要使第三次反射不发生,β≥180﹣2α,又因为β的最小值为,所以≥180﹣2α,解得α≥72度.此题也可以这样解答:OM为对称轴,ON镜面翻折过去.得到ON′镜面.把ON′做为对称轴,将OM翻折过去.得到OM′.一次类推.S引出一条直光线.与这些镜面的交点个数就是反射次数.要想只反射两次.那么一定没有第三个焦点.也就是说镜面位置最多就是在射线SO上.就得到α*≥180°(与原方程是等价的).得到α≥72°.故选C.11.图中两个反射面成钝角,镜前放一个物体应该产生两个虚像,那么在镜前不能同时看到两个虚像的区域是(  )A.ⅠB.Ⅱ;C.ⅢD.Ⅰ、Ⅱ、Ⅲ【解答】解:由图可知,当人在Ⅰ区域时,不能看见右边平面镜所成的虚像,同理,当人在Ⅲ区域时,不能看见左边平面镜所成的虚像,如下图,当在Ⅱ区域的某一发光点S,经两两个反射面反射后的反射光线AB、CD不能相交与一点,所以在Ⅱ区域也不能同时看到两个虚像,所以Ⅰ、Ⅱ、Ⅲ三个区域都不能看到两个虚像.故选D.12.如图所示,平面镜和凸透镜的主光轴垂直并处在凸透镜两倍焦距处,在凸透镜另一侧两倍焦距处有一个点光源S.现将平面镜向凸透镜靠近的过程中,关于点光源所成的像,下述结论中错误的是(  )A.平面镜在移动过程中,最多只能成两个实像B.平面镜移动到一定位置时,正好只成一个实像C.平面镜移动到一定位置时,正好只成一个虚像D.平面镜移动到一定位置时,正好既成一个实像,又成一个虚像【解答】解:S本来是要在平面镜这一边的两倍焦距处成一个实像的,可是光线由于被平面镜挡住而不能会聚于二倍焦距处,而是反射后向二倍焦距处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会聚.当这个对称点仍在透镜的平面镜这一侧(即平面镜在二倍焦距与一倍焦距之间),那么能够会聚,成一个实像,这个实像在一倍焦距以内,将再通过透镜成虚像,这是A和D的情况.而当平面镜在一倍焦距以内,那么对称点将在透镜的另一边,光线还没会聚又碰到透镜了,于是只能经透镜折射后成唯一的实像,跟S在同一边,这是B的情况,只有C选项是不可能的.故选C.13.一块矩形玻璃砖,切割成图中形状后拉开一段距离出,平行于光轴的光线从左面射入,右边射出的光线(  )A.仍然保持平行B.一定是发散光线C.一定是会聚光线D.结论与d有关,以上均有可能【解答】解:由图可看出矩形玻璃砖被切割以后,左边一块可视为凹透镜,右边一块可视为凸透镜.凹透镜可以使光线发散,凸透镜可以使光线会聚.当d=0时,虚实焦点重合,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射入时,传播方向不变;当d>0时,经凹透镜后散,经过凸透镜后将会聚,由于入射光线在过焦点光线的外侧,所以折射光线将在平行与主光轴的内侧,因此光线变得会聚,如图所示:故答案为:C.14.图中画出了光通过焦距分别为f1和f2的两块透镜L1和L2前后的情况.下列对透镜L1、L2的种类和焦距的分析有可能正确的是(  )A.L1是凸透镜,L2是凹透镜,且f1>f2B.L1是凸透镜,L2是凹透镜,且f1<f2C.L1是凹透镜,L2是凸透镜,且f1>f2D.L1是凹透镜,L2是凸透镜,且f1<f2【解答】解:左边放凹透镜L1,右边放凸透镜L2,让凸透镜与凹透镜的左端的焦点重合,此时该两块透镜中心间的距离为:f1﹣f2,如下图所示:故选D.15.一个直立的物体放在凸透镜的两倍焦距处,物体的中点恰在透镜的光轴上,后来,透镜被一割为二,对称地拉开,两个半透镜间距离等于物体高度,如图所示.则此时光屏上的像应该是图中的(  )A.B.C.D.【解答】解:一块凸透镜被剖成对称的两半,如图所示,是两块凸透镜,物体又放在2倍焦距处,所以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应成倒立等大的实像两个,故选B.16.如图所示,位于凸透镜主光轴上某发光点P发出红、黄、绿三色复光,当用与主光轴相垂直的毛玻璃屏从透镜附近沿轴方向向远移动时,在屏上将依次看到(  )A.红、黄、绿亮点B.红、绿、黄亮点C.黄、红、绿亮点D.绿、黄、红亮点【解答】解:凸透镜是玻璃制成的,同一个凸透镜,不同颜色的光波长不同,凸镜对其折射率不同.玻璃对绿光的折射率比红光大.也就是说,对于绿光的焦距比红光的小,绿黄红波长依此增大,折射率依此减小,所以在屏上将依次看到绿、黄、红亮点.故选D.二.填空题(共17小题)17.某物体在t1时间内通过S1的路程,接着在t2时间内通过S2的路程,该物体全程平均速度是  ;若该物体前一半时间以速度V1做匀速直线运动,后一半时间以速度V2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若该物体全一半路程以V1做匀速直线运动,后一半路程以V2做匀速直线运动,则该物体全程平均速度是  .【解答】解:(1)整段路程s=s1+s2,总时间t=t1+t2,∵v=在整个过程中该物体的平均速度是:v==;(2)设全程的运动时间为2t,∵v=则前半时间通过的路程为:s1=v1t,后半时间通过的路程为:s2=v2t,总路程为:s=s1+s2=v1t+v2t,故全程的平均速度:v===;(3)物体在前一半路程的运动时间:t1===,物体在后一半路程的运动时间:t2===,通过全程用的时间:t=t1+t2=+,物体全程的平均速度:v===.故答案为:;;.18.如图所示,甲、乙两根相同的轻弹簧,分别与物块的上下表面相连接,乙弹簧的下端与地面连接.起初甲弹簧处于自由长度,乙弹簧的压缩长度为△L.现用手将甲弹簧缓慢上提,使乙弹簧承受物重的2/3,乙弹簧仍处于压缩状态,那么,甲弹簧的A端应向上提起的距离为 △L .【解答】解:(1)乙弹簧,一开始,重物压在乙上,乙形变△L,当压力为重物G的时,根据胡克定律得:=,所以△L′=△L,乙弹簧相对于原来的位置上升了△h乙=△L﹣△L′=△L.(2)对于甲弹簧,开始甲弹簧拉力为零,由于乙弹簧原来受压力为G,后来受压力为G,则甲弹簧的拉力为G,所以甲弹簧上端升高了△h甲=△L.(3)甲弹簧的A端应向上提起的距离为△h=△h甲+△h乙=△L+△L=△L.故答案为:△L.19.一列队伍长50m,其速度是s.整列队伍经过一座全长100m的桥,所需时间为 60s .【解答】解:队伍过桥前进的路程S=S桥=S队伍=100m+50m=150m,队伍过桥的时间t===60s.答:队伍过桥所用的时间为60s.20.甲、乙两物体都作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甲、乙的速度之比为5:4,若通过的路程之比为4:5,那么通过的时间之比为 16:25 ;若运动时间之比为8:5,则通过的路程之比为 2:1 .【解答】解:赋值法:(1)由题知:v甲:v乙=5:4;s甲:s乙=4:5取v甲=5m/s,v乙=4m/s,s甲=4m,s乙=5m根据得所以t甲:t乙=16:25(2)若t甲:t乙=8:5根据得s甲=v甲t甲=5m/s×8s=40ms乙=v乙t乙=4m/s×5s=20m所以s甲:s乙=2:1故答案为:(1)16:25;(2)2:121.某人在两山之间某处(距甲山较远)高声喊叫,声速是v,他听到两次回声之间的间隔是t,若此人到甲山的距离为s,则甲、乙两山之间的距离为 2s﹣vt .(注: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解答】解:设喊话后经t1听到乙山的回声,则听到甲山的回声的时间t2=t1+t乙山到人的距离:s′=vt1,甲山到人的距离:s=vt2=v(t1+t)=s′+vt,s+s′=2s﹣vt.所以甲、乙两山之间的距离:s甲乙=s+s′=2s﹣vt.故答案为:2s﹣vt.22.北方寒冷的冬天,窗户玻璃的 内 (选:内/外)侧出现冰花,是 凝华 物态变化,夏季夜晚,紧闭门窗,开启卧室空调,由于室内外温差大,第二天早晨,玻璃窗上常常会出现一层水雾.水雾是在 外 侧(选:室内/室外),是 液化 物态变化.【解答】解:(1)“冰花”是室内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玻璃,在其内表面凝华为小冰晶;(2)夏季夜晚,紧闭门窗,开启卧室空调,由于室内外温差大,第二天早晨,玻璃窗上常常会出现一层水雾;是由于室外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玻璃,在外表面液化为小水滴;故答案为:内;凝华;外;液化23.今年炎热的夏天,李明和爸爸驾车旅游,行驶在刚下过雷雨的352省道上,李明感觉汽车前挡风玻璃模糊好像附有水汽,李明建议爸爸打开雨刮器,爸爸认为应打开空调.你认为 打开空调 ,因为水汽在玻璃的 内 侧,你猜想的依据是: 刚下雨,车内的温度比车外高,车内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玻璃在内表面液化为小水珠 .【解答】解:(1)汽车前挡风玻璃模糊好像附有水汽,是因为小水珠在玻璃内表面形成;故李明建议爸爸打开雨刮器不起作用,爸爸认为应打开空调可以除去内表面的水珠.(2)刚下雨,车内的温度比车外高,车内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玻璃在内表面液化为小水珠;故答案为:(1)打开空调;(2)内;(3)刚下雨,车内的温度比车外高,车内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玻璃在内表面液化为小水珠.24.某同学做实验时发现一支温度计不准确,仔细观察发现它的刻度是均匀的.把不准确温度计和标准温度计一同插入水中,发现当实际温度为2℃时,它的示数为4℃.当实际温度为42℃时,这支温度计的示数等于实际温度值.则温度为 82 ℃时,它的示数为80℃.【解答】解:(1)因为刻度是均匀的,所以温度计每增加相同的示数时,实际温度的增加也是相同的.根据这一点,可以试探性地写出T=at(a为某一常量).但是根据题中所述的实际情况,当t=0℃时.T不可能也是0℃,设这时T=b,于是T和t的关系在形式上应为T=at+b①由于由于t1=4℃时,T1=2℃;t2=42℃时,T1=42℃,把这两组数据分别代入①式得到4℃×a+b=2℃42℃×a+b=42℃解这个联立方程得a=b=﹣℃即:T=t﹣℃②(2)把t=80℃代人②式得T=×80℃﹣℃=82℃.这表示当温度为82℃时,这支温度计示数为80℃.故答案为:82.25.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小明用玻璃板、相同的两个棋子A及B、刻度尺、橡皮泥、白纸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所示.(1)实验时玻璃板应该 竖直 放置在水平桌面上.(2)实验器材选择相同的两个棋子A、B,其目的是为了 便于比较像和物体的大小 ,(3)为了说明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可采取的具体操作是 用光屏代替B,观察像能否成在光屏上 ,此时会发现 光屏上观察不到像 证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为 虚 像.(4)小明在实验过程中,让玻璃板沿00'轴(玻璃板与桌面的接触部分)方向水平向右移动,结果他发现镜中的像相对于A 不 移动(选填“向右”.“向左”或“不”);他又将玻璃板绕00'轴转向自己,发现镜中的像 转向自己 (选填“转向自己”、“转离自己”或“不动”).【解答】解:(1)如果玻璃板不竖直,后面的棋子与前面棋子的像不在同一高度上,怎样操作都不会重合的,因此也就无法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2)根据实验 要求 对教师党员的评价套管和固井爆破片与爆破装置仓库管理基本要求三甲医院都需要复审吗 ,选择两棋子的规格是完全相同的,目的是通过比较看出像与物的大小关系;(3)为了说明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可以将白纸竖直放在蜡烛B处,移开蜡烛B,观察像能否成在白纸上(或白纸上有没有像);若像不能成在白纸上(或白纸上没有像);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为虚像;若像能成在白纸上(或白纸上有像);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为实像.(4)小明在实验过程中,让玻璃板沿00'轴方向水平向右移动,A和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不变,根据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A的像和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也不变,所以他发现镜中的像相对于A不移动.故答案为:(1)竖直;(2)便于比较像和物体的大小;(3)用光屏代替B,观察像能否成在光屏上;光屏上观察不到像;虚;(4)不;转向自己.26.如图所示,有两块平面镜,其夹角为θ,当任何方向的一束光线射到其中一块平面镜上,经两次反射后,光线恰好按照原来的方向返回,则这两块平面镜之间的夹角为 90° .【解答】解:两次反射的光路图如图所示,根据反射定律∠1=∠2,∠3=∠4,反射与入射平行,所以有∠1+∠2+∠3+∠4=180°,因此∠2+∠3=90°,所以∠EGF=90°,∠FOE=90°.故答案为:90°.27.(1)某兴趣小组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①如图1所示,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水平桌面上,点燃蜡烛后,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位于 同一高度 ,其目的是 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②小虎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调到如图所示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一定是 放大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2)把图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视网膜.给“眼睛”戴上近视眼镜,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 靠近 (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3)小明另取直径D均为5cm的凹透镜和凸透镜做实验.他分别将两种透镜正对太阳光,并把一张白纸放在它的下方(白纸与镜面平行).当白纸距离透镜10cm时,光通过两种透镜在白纸得到的光斑如图2甲、乙所示,测量出光斑的直径D1和D2分别为1cm和8cm,则图 甲 (甲/乙)中的光斑一定是光通过凸透镜在白纸上形成的,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cm或  cm.【解答】解:(1)①点燃蜡烛后,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位于同一高度,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央位置.②如图,光屏上出现像是实像,物距小于像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2)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使原来会聚成像的光线错后会聚,若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上要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光屏要靠近凸透镜向左移动.(3)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故甲图中的光斑一定是光通过凸透镜在白纸上形成的;根据题意,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解得:L=;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解得:L′=,则焦距为d=10cm+=.故答案为:(1)①同一高度;使像成在光屏中央;②放大;(2)靠近;(3)甲;;.28.光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一次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不断改变物距(u),并在调节得到清晰像时记录像距(v),结果获得了一组物距(u)和像距(v)的对应数据.然后根据数据描点画出了如图所示的图线.那么,根据你所知道的凸透镜成像规律,结合对图线的分析,可知该兴趣小组的同学做此实验时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是 10 cm.【解答】解:如图象,u=v=2f=20cm,所以f=10cm.故答案为:10.29.图中的物体A的质量是400g,物体B的体积是8cm3.用细绳将两物体通过定滑轮连接,放手后,A恰能沿着水平桌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若将B始终浸没在水中,并使A沿着水平桌面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需要施加水平向左的拉力.则物体B的密度为  g/cm3.(g取10N/kg)【解答】解:当物体A水平向右匀速运动时,分别对A、B物体受力分析如下图所示:则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可得:f=F1,GB=F1,因G=mg,m=ρV,所以,f=GB=mBg=ρVg﹣﹣﹣﹣﹣﹣﹣﹣﹣﹣﹣﹣﹣﹣﹣﹣①当A向左匀速直线运动时,分别对A、B物体受力分析如下图所示:因A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不变,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所以,f的大小不变,则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可得:F=f+F2,F2+F浮=GB,所以,F﹣f+F浮=GB﹣﹣﹣﹣﹣﹣﹣﹣﹣﹣﹣﹣②因B物体始终浸没在水中,所以,V排=V,则F浮=ρ水gV﹣﹣﹣﹣﹣﹣﹣﹣﹣﹣﹣﹣③由①②③式可得:F﹣ρVg+ρ水gV=ρVg,即:ρ===×103kg/m3=cm3.故答案为:.30.受阿基米德辨别真假皇冠故事的启发,小明设计了一个测量碗的密度的探究实验,实验步骤及实验数据如图.根据实验数据,填写计算结果:(1)碗的体积为 30 cm3;(2)碗的质量为 60 g;(3)碗的密度为 2 g/cm3.【解答】解:(1)由图甲知,水的体积V1=500mL,由图丙知,碗和水的总体积V3=530mL,碗的体积V=V3﹣V1=530mL﹣500mL=30mL=30cm3;(2)由图乙知,水与碗所排开水的总体积V2=560mL,碗所排开水的体积V排=V2﹣V1=560mL﹣500mL=60mL,碗所排开水的质量m水=ρ水V排=1g/mL×60mL=60g;碗漂浮在水面上时,碗受竖直向下的重力G碗=m碗g,竖直向上的浮力F浮═m水g,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得:G碗=F浮,即:m碗g=m水g,所以m碗=m水=60g;(3)碗的密度ρ碗===2g/cm3;故答案为:(1)30;(2)60;(3)2.31.质量为68g的空瓶子,装满水后的总质量为184g,若先在瓶中放入36g的金属块,然后再装满水,发现总质量为216g,则瓶子的容积为 ×10﹣4 m3,此金属块的密度为 9×103 kg/m3.【解答】解:(1)瓶子装满水时,水的质量:m水=m总﹣m瓶=184g﹣68g=116g,瓶子的容积:V=V水===116cm3=×10﹣4m3;(2)瓶子放入金属块后再装满水时,水的质量:m水′=m总﹣m金﹣m瓶=216g﹣36g﹣68g=112g,水的体积:V水′===112cm3,金属块的体积:V金=V﹣V水′=116cm3﹣112cm3=4cm3,金属块的密度:ρ金===9g/cm3=9×103kg/m3.故答案为:×10﹣4;9×103.32.小明在选用弹簧测力计的过程中,发现测量大小相同的力时,用不同规格的测力计,弹簧伸长的长度不一样.对哪些因素会影响弹簧的伸长量,小明有三种猜想:猜想1:制造弹簧所用的材料可能影响弹簧的伸长量.猜想2:弹簧的原长可能影响弹簧的伸长量.猜想3:弹簧的粗细可能影响弹簧的伸长量.小明为探究自己的猜想,设计出一个实验方案:①将一根弹簧剪成长度不同的两根,测出两根弹簧的初始长度L1、L2;②如图所示,固定弹簧的一端,用大小相等的力拉弹簧,测出两根弹簧的对应长度L1′、L2′;③改变拉力的大小,重复实验步骤①②,记录实验数据.(1)该实验方案研究的是猜想 2 (填写序号);(2)实验方案中将“一根弹簧剪成长度不同的两根”,这样做的目的是 得到材料、粗细均相同的两根弹簧 .(3)实验方案中“用大小相同的力拉弹簧”表明弹簧的伸长量还与 拉力大小 有关.(4)探究此猜想需要研究和比较的物理量是 弹簧的原长 和 对应的伸长量 .【解答】解:(1)保持弹簧材料、粗细相同,原长不同,改变拉力大小,对比伸长量的大小关系,这是探究弹簧伸长量与原长的关系,故是研究猜想2;(2)实验方案中将“一根弹簧剪成长度不同的两根”,保持了弹簧材料、粗细相同,原长不同;(3)实验方案中“用大小相同的力拉弹簧”观察伸长量的变化,探究伸长量与拉力大小的关系;(4)该探究过程需要探究的物理量是弹簧的原长,比较弹簧的伸长量.故答案为:(1)2;(2)得到材料、粗细均相同的两根弹簧;(3)拉力大小;(4)弹簧的原长;对应的伸长量.33.如图,重为6N的长方体浸没在水中,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3N,则物体的质量为  kg,密度为 3×103 kg/m3.(g取10N/kg)【解答】解:由公式G=mg可知m===;由G物=ρ物gV物可得:ρ物ghs=6N…①,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4N,故F=pS=ρ水g×=3N…②,①÷②,得:=,故ρ物=3×ρ水=3×103kg/m3.故答案为:;3×103.三.实验探究题(共6小题)3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晓红在早上9:00利用太阳光进行观察某凸透镜焦点的活动.她将这个凸透镜与水平地面平行放置,调节凸透镜到地面的距离,直至地面上出现一个最小的亮点,她认为此点就是凸透镜的焦点.你认为该活动过程存在的问题是: 凸透镜没有正对太阳光放置 ;(2)实验前,必须将烛焰、光屏的中心和凸透镜的光心调整到 同一高度 上;(3)如图所示,烛焰能在光屏上形成清晰的像,此像是倒立、 放大 的实像.如果此时撤去光屏,人眼在图示位置 能 (填“能”或“不能”)直接看到烛焰的像;(4)在图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如果蜡烛向左移动,为了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光屏应该向 左 (填“左”或“右”)移动;(5)依次改变蜡烛的位置,移动光屏,直到找到清晰的像.记录的数据如表所示:次数123456物距(cm)806030201510像距(cm)1215203040通过观察数据,可知第 6 次数据是编造的;(6)晓红同学在实验过程中,中指的指尖触摸到凸透镜的一小部分.在光屏上 没有 (填“有”或“没有”)晓红同学指尖清晰的像.【解答】解:(1)太阳光可以近似看为平行光源,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太阳光经凸透镜后将会聚在焦点.所以改变凸透镜与地面间的距离,直到地面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这个光斑便为焦点.如果将凸透镜与水平地面平行放置,此时凸透镜没有正对太阳光(太阳光没有与凸透镜的主光轴平行),所以这个亮点不是凸透镜的焦点位置.(2)做凸透镜成像实验,要使烛焰的焰心,凸透镜的光心,光屏的中心三者位于同一高度,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3)由图3可知,此时的物距小于像距,凸透镜成倒立放大实像;当撤去光屏,人眼相当于一光屏,所以人眼在光屏的位置能直接看到烛焰的实像;(4)在图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如果蜡烛向左移动,即物距变大,为了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像距应该变小,所以光屏应该向左移动;(5)据图可知物距是20cm,即处于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故焦距的范围是:10cm<f<20cm,故物距是10cm,一定处于1倍焦距以内,所以不可能在光屏上能成像,故第6次实验是错误的;(6)依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当手指指尖触摸到了凸透镜,物距接近于零,u<f,成虚像,在光屏不会出现;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手指指尖触摸到了凸透镜,会减少凸透镜会聚的光线数量,使发光体在光屏上的像变暗,所以不会有影子出现.故答案为:(1)凸透镜没有正对太阳光放置;(2)同一高度;(3)放大;能;(4)左;(5)6;(6)没有.35.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猜想小雨猜想凸透镜只能成实像,不能成虚像过程叶子姐姐认为小雨的猜想不对,于是进行如下实验:将焦距是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图示位置,将蜡烛分别在a、b、c处,移动光屏都能得到蜡烛清晰、倒立的像,其中在b处说成的像是 等大 (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将蜡烛放在d处,在光屏上得不到烛焰的像,于是她让小雨撤去光屏,透过凸透镜观察到一个 正立 (填“倒立”或“正立”)放大的像.这就证明小雨的猜想是不全面的.表格物距u像的倒立像的大小像的虚实应用u>2f倒立缩小照相机倒立放大实像u<2f正立放大放大镜程序提出问题﹣﹣猜想﹣﹣ 实验验证 ﹣﹣得出结论问题讨论将实验中的凸透镜换成玻璃板来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运用的科学方法是 换元法 .将蜡烛放在b处时,发现像成在图中70cm处,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 相等 【解答】解:(1)当物体在b处时,物距u=50cm﹣30cm=20cm=2f=2×10cm=20cm,成倒立、等大的实像;物体在d处时,u<f,此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物距u像的倒立像的大小像的虚实应用u>2f倒立缩小实像照相机2f>u>f倒立放大实像投影仪u<2f正立放大虚像放大镜(2)实验中,实验的程序为:提出问题~猜想~实验验证~得出结论;(3)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用玻璃板来代替平面镜,运用的科学方法是换元法;当蜡烛在b点时,像成在70cm处,即像距为70cm﹣50cm=20cm=物距,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故答案为:等大;正立;实像;2f>u>f;投影仪;虚像;实验验证;换元法;相等.36.小明妈妈自酿了很多红葡萄酒,小明想知道自酿红葡萄酒的密度,于是和学习小组的同学们一起用天平和量筒进行测量,他们的操作如下:(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调节天平平衡.(2)用天平测量空烧杯的质量,如图甲是小明测量过程中的情景,他的错误是 在测量过程中调节平衡螺母 ,纠正错误后,测得空烧杯的质量是.(3)取适量的葡萄酒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葡萄酒和烧杯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其总质量为  g.(4)将烧杯中的葡萄酒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丙所示),量筒中的红葡萄酒的体积是 40 cm3,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出葡萄酒的密度是 1 g/cm3.(5)分析以上步骤,测出葡萄酒的密度偏 大 (填“大”或“小”).【解答】解:(2)由图甲可以看出,在测量的过程中,调节平衡螺母,这是错误的.(3)用天平称量葡萄酒和的总质量时,砝码总质量是50g+20g+10g=80g,游码对应的刻度值是,所以读数为80g+=.(4)由甲图知,量筒的分度值为5ml,所以葡萄酒的体积为40ml,即为40cm3.又因为烧杯的质量为,所以葡萄酒的质量为﹣=40g.葡萄酒的密度为:ρ===1g/cm3,(5)当将烧杯中的葡萄酒倒入量筒中时,烧杯壁上会附着着一定量的葡萄酒,从而使体积测量的数值偏小,这样得出的密度值就偏大.故答案为:(2)在测量过程中调节平衡螺母;(3);(4)40;1;(5)大.37.如图是研究光的折射规律的实验原理图;下表中记录了不同的入射角和对应的折射角的实验测量数据。(1)请你结合图,以光从空气进入到玻璃中的情况为例,分析实验数据(光从空气进入其它透明介质中也可得到具有相同规律的实验数据),对光从空气进入其它透明介质中的折射规律加以总结(补充完
本文档为【八年级上物理竞赛试卷含解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红叶
资深会计师
格式:doc
大小:2M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21-09-16
浏览量: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