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四年级全集奥数教案

四年级全集奥数教案

举报
开通vip

四年级全集奥数教案找规律(一)一、知识讲解观察是解决问题的根据。通过观察,得以揭示出事物的发展和变化规律,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找规律:1.根据每组相邻两个数之间的关系,找出规律,推断出所要填的数;2.根据相隔的每两个数的关系,找出规律,推断出所要填的数;3.要善于从整体上把握数据之间的联系,从而很快找出规律;4.数之间的联系往往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只要言之有理,所得出的规律都可以认为是正确的。二、结合例子精讲【例题1】先找出下列数排列的规律,并根据规律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1,4,7,10,(),16,19【思...

四年级全集奥数教案
找规律(一)一、知识讲解观察是解决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的根据。通过观察,得以揭示出事物的发展和变化规律,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找规律:1.根据每组相邻两个数之间的关系,找出规律,推断出所要填的数;2.根据相隔的每两个数的关系,找出规律,推断出所要填的数;3.要善于从整体上把握数据之间的联系,从而很快找出规律;4.数之间的联系往往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只要言之有理,所得出的规律都可以认为是正确的。二、结合例子精讲【例题1】先找出下列数排列的规律,并根据规律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1,4,7,10,(),16,19【思路导航】在这列数中,相邻的两个数的差都是3,即每一个数加上3都等于后面的数。根据这一规律,括号里应填的数为:10+3=13或16-3=13。像上面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一串数叫做数列。练习1:先找出下列各列数的排列规律,然后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1)2,6,10,14,(),22,26(2)3,6,9,12,(),18,21(3)33,28,23,(),13,(),3(4)55,49,43,(),31,(),19(5)3,6,12,(),48,(),192(6)2,6,18,(),162,()(7)128,64,32,(),8,(),2(8)19,3,17,3,15,3,(),(),11,3..【例题2】先找出下列数排列的规律,然后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1,2,4,7,(),16,22【思路导航】在这列数中,前4个数每相邻的两个数的差依次是1,2,3。由此可以推算7比括号里的数少4,括号里应填:7+4=11。 经验 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宣传工作经验交流材料优秀班主任经验交流小学课改经验典型材料房地产总经理管理经验 证,所填的数是正确的。应填的数为:7+4=11或16-5=11。练习2:先找出下列数排列的规律,然后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1)10,11,13,16,20,(),31(2)1,4,9,16,25,(),49,64(3)3,2,5,2,7,2,(),(),11,2(4)53,44,36,29,(),18,(),11,9,8(5)81,64,49,36,(),16,(),4,1,0(6)28,1,26,1,24,1,(),(),20,1(7)30,2,26,2,22,2,(),(),14,2(8)1,6,4,8,7,10,(),(),13,14【例题3】先找出规律,然后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23,4,20,6,17,8,(),(),11,12【思路导航】在这列数中,第一个数减去3的差是第三个数,第二个数加上2的和是第四个数,第三个数减去3的差是第五个数,第四个数加上2的和是第六个数……依此规律,8后面的一个数为:17-3=14,11前面的数为:8+2=10练习3:先找出规律,然后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1)1,6,5,10,9,14,13,(),()(2)13,2,15,4,17,6,(),()(3)3,29,4,28,6,26,9,23,(),(),18,14(4)21,2,19,5,17,8,(),()(5)32,20,29,18,26,16,(),(),20,12(6)2,9,6,10,18,11,54,(),(),13,486(7)1,5,2,8,4,11,8,14,(),()(8)320,1,160,3,80,9,40,27,(),()【例题4】在数列1,1,2,3,5,8,13,(),34,55……中,括号里应填什么数【思路导航】经仔细观察、分析,不难发现:从第三个数开始,每一个数都等于它前面两个数的和。根据这一规律,括号里应填的数为:8+13=21或34-13=21上面这个数列叫做斐波那切(意大利古代着名数学家)数列,也叫做“兔子数列”。练习4:先找出规律,然后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1)2,2,4,6,10,16,(),()(2)34,21,13,8,5,(),2,()(3)0,1,3,8,21,(),144(4)3,7,15,31,63,(),()(5)33,17,9,5,3,()(6)0,1,4,15,56,()(7)1,3,6,8,16,18,(),(),76,78(8)0,1,2,4,7,12,20,()【例题5】下面每个括号里的两个数都是按一定的规律组合的,在□里填上适当的数。(8,4)(5,7)(10,2)(□,9)【思路导航】经仔细观察、分析,不难发现:每个括号里的两个数相加的和都是12。根据这一规律,□里所填的数应为:12-9=3练习5:下面括号里的两个数是按一定的规律组合的,在□里填上适当的数。(1)(6,9)(7,8)(10,5)(□,)(2)(1,24)(2,12)(3,8)(4,□)(3)(18,17)(14,10)(10,1)(□,5)(4)(2,3)(5,9)(7,13)(9,□)(5)(2,3)(5,7)(7,10)(10,□)(6)(64,62)(48,46)(29,27)(15,□)(7)(100,50)(86,43)(64,32)(□,21)(8)(8,6)(16,3)(24,2)(12,□)找规律(二)一、知识讲解对于较复杂的按规律填数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1.对于几列数组成的一组数变化规律的分析,需要我们灵活地思考,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有时需要综合运用其他知识,一种方法不行,就要及时调整思路,换一种方法再分析;2.对于那些分布在某些图中的数,它们之间的变化规律往往与这些数在图形中的特殊位置有关,这是我们解这类题的突破口。3.对于找到的规律,应该适合这组数中的所有数或这组算式中的所有算式。二、例题精讲【例题1】根据下表中的排列规律,在空格里填上适当的数。【思路导航】经仔细观察、分析表格中的数可以发现:12+6=18,8+7=15,即每一横行中间的数等于两边的两个数的和。依此规律,空格中应填的数为:4+8=12。练习1:找规律,在空格里填上适当的数。【例题2】根据前面图形中的数之间的关系,想一想第三个图形的括号里应填什么数【思路导航】经仔细观察、分析可以发现前面两个圈中三个数之间有这样的关系:5×12÷10=64×20÷10=8根据这一规律,第三个圈中右下角应填的数为:8×30÷10=24.练习2:根据前面图形中数之间的关系,想一想第三个图形的空格里应填什么数。(1)(2)(3)【例题3】先计算下面一组算式的第一题,然后找出其中的规律,并根据规律直接写出后几题的得数。×9=×18=×54=×81=【思路导航】题中每个算式的第一个因数都是,它是有趣的“缺8数”,与9相乘,结果是由九个1组成的九位数,即:1。不难发现,这组题得数的规律是:只要看每道算式的第二个因数中包含几个9,乘积中就包含几个1。因为:×9=1所以:×18=×9×2=2×54=×9×6=6×81=×9×9=9.练习3:找规律,写得数。(1)1+0×9=2+1×9=3+12×9=4+123×9=9+×9=(2)1×1=11×11=111×111=1×1=(3)19+9×9=118+98×9=1117+987×9=11116+9876×9=111115+98765×9=【例题4】找规律计算。(1)81-18=(8-1)×9=7×9=63(2)72—27=(7-2)×9=5×9=45(3)63-36=(□-□)×9=□×9=□【思路导航】经仔细观察、分析可以发现:一个两位数与交换它的十位、个位数字位置后的两位数相减,只要用十位与个位数字的差乘9,所得的积就是这两个数的差。练习4:1.利用规律计算。(1)53-35(2)82-28(3)92-29(4)61-16(5)95-592.找规律计算。(1)62+26=(6+2)×11=8×11=88(2)87+78=(8+7)×11=15×11=165(3)54+45=(□+□)×11=□×11=□【例题5】计算(1)26×11(2)38×11【思路导航】一个两位数与11相乘,只要把这个两位数的两个数字的和插入这两个数字中间,就是所求的积。(1)26×11=2(2+6)6=286(2)38×11=3(3+8)8=418注意:如果两个数字的和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练习5:计算下面各题。(1)27×11(2)32×11(3)39×11(4)46×11(5)92×11(6)98×11简单推理一、知识讲解解答推理问题,要从许多条件中找出关键条件作为推理的突破口。推理要有条理地进行,要充分利用已经得出的结论,作为进一步推理的依据。二、例题精讲【例题1】一包巧克力的重量等于两袋饼干的重量,4袋牛肉干的重等于一包巧克力的重量,一袋饼干等于几袋牛肉干的重量【思路导航】根据“一包巧克力的重量=两袋饼干的重量”与“4袋牛肉干的重量=一包巧克力的重量”可推出:两袋饼干的重量=4袋牛肉干的重量。因此,一袋饼干的重量=两袋牛肉干的重量。练习1:(1)一只菠萝的重量等于4根香蕉的重量,两只梨子的重量等于一只菠萝的重量,一只梨子的重量等于几根香蕉的重量(2)3包巧克力的重量等于两袋糖的的重量,12袋牛肉干的重量等于3包巧克力的重量,一袋糖的重量等于几袋牛肉干的重量(3)一只小猪的重量等于6只鸡的重量,3只鸡的重量等于4只鸭的重量。一只小猪的重量等于几只鸭的重量【例题2】一头象的重量等于4头牛的重量,一头牛的重量等于3匹小马的重量,一匹小马的重量等于3头小猪的重量。一头象的重量等于几头小猪的重量【思路导航】根据“一头象的重量等于4头牛的重量”与“一头牛的重量等于3匹小马的重量”可推出:“一头象的重量等于12匹小马的重量”,而“一匹小马的重量等于3头小猪的重量”,因此,一头象的重量等于36头小猪的重量。练习2:(1)一只西瓜的重量等于两个菠萝的重量,1个菠萝的重量等于4个苹果的重量,1个苹果的重量等于两个橘子的重量。1只西瓜的重量等于几个橘子的重量(2)一头牛一天吃草的重量和一只兔子9天吃草的重量相等,也和6只羊一天吃草的重量相等。已知一头牛每天吃青草18千克,一只兔子和一只羊一天共吃青草多少千克(3)一只小猪的重量等于6只鸡的重量,3只鸡的重量等于4只鸭的重量,两只鸭的重量等于6条鱼的重量。问:两只小猪的重量等于几条鱼的重量【例题3】根据下面两个算式,求○与□各代表多少○+○+○=18○+□=10【思路导航】在第一个算式中,3个○相加的和是18,所以○代表的数是:18÷3=6,又由第二个算式可求出□代表的数是:10-6=4.练习3:(1)根据下面两个算式,求□与△各代表多少□+□+□+□=32△-□=20(2)根据下面两个算式,求○与□各代表多少○+○+○=15○+○+□+□+□=40(3)根据下面两个算式,求○与△各代表多少○-△=8△+△+△=○【例题4】根据下面两个算式,求○与△各代表多少△-○=2○+○+△+△+△=56【思路导航】由第一个算式可知,△比○多2;如果将第二个算式的○都换成△,那么5个△=56+2×2,△=12,再由第一个算式可知,○=12-2=10.练习4:(1)根据下面两个算式求□与○各代表多少□-○=8□+□+○+○=20(2)根据下面两个算式,求△与○各代表多少△+△+△+○+○=78△+△+○+○+○=72(3)根据下面两个算式,求△与□各代表多少△+△+△-□-□=12□+□+□-△-△=2【例题5】甲、乙、丙三人分别是一小、二小和三小的学生,在区运动会上他们分别获得跳高、跳远和垒球冠军。已知:二小的是跳远冠军;一小的不是垒球冠军,甲不是跳高冠军;乙既不是二小的也不是跳高冠军。问:他们三个人分别是哪个学校的获得哪项冠军【思路导航】由“二小的是跳远冠军”可知垒球、跳高冠军是一小或三小的;因为“一小的不是垒球冠军”,所以一小一定是跳高冠军,三小的是垒球冠军;由“甲不是跳远冠军”,“乙既不是二小的也不是跳高冠军”可知,一小的甲是跳高冠军,二小的丙是跳远冠军,三小的乙是垒球冠军。练习5:(1)有三个女孩穿着崭新的连衣裙去参加游园会。一个穿花的,一个穿白的,一个穿红的。但不知哪一个姓王、哪一个姓李、哪一个姓刘。只知道姓刘的不喜欢穿红的,姓王的既不是穿红裙子,也不是穿花裙子。你能猜出这三个女孩各姓什么吗(2)小兔、小猫、小狗、小猴和小鹿参加100米比赛,比赛结束后小猴说:“我比小猫跑得快。”小狗说:“小鹿在我前面冲过终点线。”小兔说:“我们的名次排在小猴前面,小狗在后面。”请根据它们的回答排出名次。(3)五个女孩并排坐着,甲坐在离乙、丙距离相等的座位上,丁坐在离甲、丙距离相等的座位上,戌坐在她两个姐姐之间。请问谁是戌的姐姐应用题(一)一、知识要点解答应用题时,必须认真审题,理解题意,深入细致地分析题目中数量间的关系,通过对条件进行比较、转化、重新组合等多种手段,找到解题的突破口,从而使问题得以顺利解决。二、精讲精练【例题1】某玩具厂把630件玩具分别装在5个塑料箱和6个纸箱里,1个塑料箱与3个纸箱装的玩具同样多。每个塑料箱和纸箱各装多少件玩具【思路导航】如果玩具全部装在塑料箱或全部装在纸箱里,那么可以求出一个纸箱或一个塑料箱装多少件。因为3个纸箱与一个塑料箱装的同样多,所以6个纸箱与2个塑料箱装的同样多。这样,5个塑料箱装的玩具件数和7个塑料箱装的就同样多。由此,可求出一个塑料箱装多少件。练习1:(1)百货商店运来300双球鞋分别装在2个木箱和6个纸箱里。如果两个纸箱同一个木箱装的球鞋同样多,每个木箱和每个纸箱各装多少双球鞋(2)新华小学买了两张桌子和5把椅子,共付款195元。已知每张桌子的价钱是每把椅子的4倍,每张桌子多少元(3)王叔叔买了3千克荔枝和4千克桂圆,共付款156元。已知5千克荔枝的价钱等于2千克桂圆的价钱。每千克荔枝和每千克桂圆各多少元【例题2】一桶油,连桶重180千克,用去一半油后,连桶还有100千克。问:油和桶各重多少千克【思路导航】原来油和桶共重180千克,用去一半油后,连桶还有100千克,说明用去的一半油的重是180-100=80(千克),一桶油的重量就是80×2=160(千克),油桶的重量就是180-160=20(千克)。练习2:(1)一筐梨,连筐重38千克,吃去一半后,连筐还有20千克。问:梨和筐各重多少千克(2)一筐苹果,连筐共重35千克,先拿一半送给幼儿园小朋友,再拿剩下的一半送给 一年级 小学一年级数学20以内加减练习题小学一年级数学20以内练习题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小朋友,余下的苹果连筐重11千克。这筐苹果重多少千克(3)一只油桶里有一些油,如果把油加到原来的2倍,油桶连油重38千克;如果把油加到原来的4倍,这里油和桶共重46千克。原来油桶里有油多少千克【例题3】有5盒茶叶,如果从每盒中取出200克,那么5盒剩下的茶叶正好和原来4盒茶叶的重量相等。原来每盒茶叶有多少克【思路导航】由条件“每盒取出200克,5盒剩下的茶叶正好和原来4盒茶叶重量相等”可以推出,拿出的200×5=1000(克)茶叶正好等于原来的5-4=1(盒)茶叶的重量。练习3:(1)有6筐梨子,每筐梨子个数相等,如果从每筐中拿出40个,6筐梨子剩下的个数总和正好和原来两筐的个数相等。原来每筐有多少个(2)在5个木箱中放着同样多的橘子。如果从每个木箱中拿出60个橘子,那么5个木箱中剩下的橘子的个数的总和等于原来两个木箱里橘子个数的和。原来每个木箱中有多少个橘子(3)某食品店有5箱饼干,如果从每个箱子里取出20千克,那么5个箱子里剩下的饼干正好等于原来3箱饼干的重量。原来每个箱子里装多少千克饼干【例题4】一个木器厂要生产一批课桌。原计划每天生产60张,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4张,结果提前一天完成任务。原计划要生产多少张课桌【思路导航】这道题的关键是要求出工作时间。因为实际比原计划提前1天完成任务,这就相当于把原计划最后1天的任务平均分到前面的几天去做,正好分完。实际比原计划每天多生产4张,所以实际生产的天数是60÷4=15天,原计划生产的天数是15+1=16天。所以原计划要生产60×16=960张。练习4:(1)电视机厂接到一批生产任务,计划每天生产90台,可以按期完成。实际每天多生产5台,结果提前1天完成任务。这批电视机共有多少台(2)小明看一本故事书,计划每天看12页,实际每天多看8页,结果提前2天看完。这本故事书有多少页(3)修一条公路,计划每天修60米,实际每天比计划多修15米,结果提前4天修完。一共修了多少米【例题5】有两盒图钉,甲盒有72只,乙盒有48只,从甲盒拿出多少只放入乙盒,才能使两盒中的图钉相等【思路导航】由条件可知,甲盒比乙盒多72-48=24只。要盒两盒中的图钉相等,只要把甲盒比乙盒多的24只图钉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1份放入乙盒就行了。所以应拿出24÷2=12只。练习5:(1)有两袋面粉,第一袋面粉有24千克,第二袋面粉有18千克。从第一袋中取出几千克放入第二袋,才能使两袋中的面粉重量相等(2)有两盒图钉,甲盒有72只,乙盒有48只。每次从甲盒中拿4只放到乙盒,拿几次才能使两盒相等(3)有两袋糖,一袋是68粒,另一袋是20粒。每次从多的一袋中拿出6粒放到少的一袋里,拿几次才能使两袋糖同样多数数图形一、知识要点我们已经认识了线段、角、三角形、长方形等基本图形,当这些图形重重叠叠地交错在一起时就构成了复杂的几何图形。要想准确地计数这类图形中所包含的某一种基本图形的个数,就需要仔细地观察,灵活地运用有关的知识和思考方法,掌握数图形的规律,才能获得正确的结果。要准确、迅速地计数图形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弄清被数图形的特征和变化规律。2.要按一定的顺序数,做到不重复,不遗漏。二、精讲精练【例题1】数出下面图中有多少条线段。【思路导航】要正确解答这类问题,需要我们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数,做到不重复,不遗漏。从图中可以看出,从A点出发的不同线段有3条:AB、AC、AD;从B点出发的不同线段有2条:BC、BD;从C点出发的不同线段有1条:CD。因此,图中共有3+2+1=6条线段。练习1::数出下列图中有多少条线段。(2)(3)【例题2】数一数下图中有多少个锐角。【思路导航】数角的方法和数线段的方法类似,图中的五条射线相当于线段上的五个点,因此,要求图中有多少个锐角,可根据 公式 小学单位换算公式大全免费下载公式下载行测公式大全下载excel公式下载逻辑回归公式下载 1+2+3……(总射线数-1)求得:1+2+3+4=10(个).练习2::下列各图中各有多少个锐角【例题3】数一数下图中共有多少个三角形。【思路导航】图中AD边上的每一条线段与顶点O构成一个三角形,也就是说,AD边上有几条线段,就构成了几个三角形,因为AD上有4个点,共有1+2+3=6条线段,所以图中有6个三角形。练习3::数一数下面图中各有多少个三角形。【例题4】数一数下图中共有多少个三角形。【思路导航】与前一个例子相比,图中多了一条线段EF,因此三角形的个数应是AD和EF上面的线段与点O所围成的三角形个数的和。显然,以AD上的线段为底边的三角形也是1+2+3=6个,所以图中共有6×2=12个三角形。练习4::数一数下面各图中各有多少个三角形。【例题5】数一数下图中有多少个长方形。【思路导航】数长方形与数线段的方法类似。可以这样思考,图中的长方形的个数取决于AB或CD边上的线段,AB边上的线段条数是1+2+3=6条,所以图中有6个长方形。练习5::数一数下面各图中分别有多少个长方形。数数图形一、知识要点在解决数图形问题时,首先要认真分析图形的组成规律,根据图形特点选择适当的方法,既可以逐个计数,也可以把图形分成若干个部分,先对每部分按照各自构成的规律数出图形的个数,再把他们的个数合起来。二、精讲精练【例题1】数一数下图中有多少个长方形【思路导航】图中的AB边上有线段1+2+3=6条,把AB边上的每一条线段作为长,AD边上的每一条线段作为宽,每一个长配一个宽,就组成一个长方形,所以,图中共有6×3=18个长方形。数长方形可以用下面的公式:长边上的线段×短边上的线段=长方形的个数练习1::数一数,下面各图中分别有几个长方形【例题2】数一数,下图中有多少个正方形(每个小方格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思路导航】图中边长为1个长度单位的正方形有3×3=9个,边长为2个长度单位的正方形有2×2=4个,边长为3个长度单位的正方形有1×1=1个。所以图中的正方形总数为:1+4+9=14个。经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由相同的n×n个小方格组成的几行几列的正方形其中所含的正方形总数为:1×1+2×2+…+n×n。练习2::数一数下列各图中分别有多少个正方形(每个小方格为边长是1的小正方形)【例题3】数一数下图中有多少个正方形(其中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个长度单位的正方形)【思路导航】边长是1个长度单位的正方形有3×2=6个,边长是2个长度单位的正方形有2×1=2个。所以,图中正方形的总数为:6+2=8个。经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一般情况下,如果一个长方形的长被分成m等份,宽被分成n等份(长和宽的每一份都是相等的)那么正方形的总数为:mn+(m-1)(n-1)+(m-2)(n-2)+…+(m-n+1)n.练习3:1.数一数下列各图中分别有多少个正方形。2.下图中有多少个长方形,其中有多少个是正方形【例题4】从广州到北京的某次快车中途要停靠8个大站,铁路局要为这次快车准备多少种不同车的车票这些车票中有多少种不同的票价【思路导航】这道题是数线段的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连同广州、北京在内,这条铁路上共有10个站,共有1+2+3+…+9=45条线段,因此要准备45种不同的车票。由于这些车站之间的距离各不相等,因此,有多少种不同的车票,就有多少种不同的票价,所以共有45种不同的票价。练习4:1.从上海到武汉的航运线上,有9个停靠码头,航运公司要为这段航运线准备多少种不同的船票2.从上海至青岛的某次直快列车,中途要停靠6个大站,这次列车有几种不同票价3.从成都到南京的快车,中途要停靠9个站,有几种不同的票价【例题5】求下列图中线段长度的总和。(单位:厘米)【思路导航】要求图中的线段长度总和,可以这样计算:AB+AC+AD+AE+BC+BD+BE+CD+CE+DE=1+(1+4)+(1+4+2)+(1+4+2+3)+4+(4+2)+(4+2+3)+2+(2+3)=352厘米从上面的计算中可以发现这样一个规律,算式中长1厘米的基本线段(我们把不能再划分的线段称为基本线段)出现了4次,长4厘米的线段出现了(3×2)次,长2厘米的线段出现了(2×3)次,长3厘米的线段出现了(1×4)次,所以,各线段长度的总和还可以这样算:1×4+4×(3×2)+2×(2×3)+3×(1×4)=1×(5-1)+4×(5-2)×2+2×(5-3)×3+3×(5-4)×4=52厘米上式中的5是线段上的5个点,如果设线段上的点数为n,基本线段分别为a1、a2、…a(n-1)。以上各线段长度的总和为L,那么L=a1×(n-1)×1+a2×(n-2)×2+a3×(n-3)×3+…+a(n-1)×1×(n-1)。练习5:1.一条线段上有21个点(包括两个端点),相邻两点的距离都是4厘米,所有线段长度的总和是多少2.求下图中所有线段的总和。(单位:米)3.求下图中所有线段的总和。(单位:厘米)应用题一、知识要点解答复合应用题时一般有如下四个步骤:1.弄清题意,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2.分析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之间的关系,找出解题的途径;3.拟定解答计划,列出算式,算出得数;4,检验解答方法是否合理,结果是否正确,最后写出答案。二、精讲精练【例题1】某发电厂有10200吨煤,前10天每天烧煤300吨,后来改进炉灶,每天烧煤240吨。这堆煤还能烧多少天【思路导航】条件摘录综合法思路:前10天每天烧煤300吨,可以求出10天烧的吨数;已知煤的总吨数和前10天烧的吨数,可以求出还有多少吨没有烧;根据还剩的吨数和后来每天烧煤240吨,可以求出这堆煤还能烧多少天。分析法思路:要求还能烧多少天,要知道还有的吨数和后来每天烧的吨数(240吨);要求还有多少吨煤,要知道这堆煤有多少吨(10200吨)和已经烧了多少吨。要求已经烧了多少吨,要知道已经烧了多少天(10天)和每天烧多少吨(300吨)。(10200-300×10)÷240=30(天).练习1:1.某电冰箱厂要生产1560台冰箱,已经生产了8天,每天生产120台。剩下的每天生产150台,还要多少天才能完成任务2.某工厂计划生产36500套轴承,前5天平均每天生产2100套,后来改进操作方法,平均每天可以生产2600套。这样完成这批轴承生产任务共需多少天3.某机床厂计划每天生产机床40台,30天完成任务。现在要提前10天完成任务,每天要生产多少台【例题2】师傅和徒弟同时开始加工200个零件,师傅每小时加工25个,完成任务时,徒弟还要做2小时才能完成任务。徒弟每小时加工多少个【思路导航】由条件可知,师傅完成任务用了200÷25=8小时,徒弟完成任务用了8+2=10小时。所以,徒弟每小时加工200÷10=20个。练习2:1.张师傅和李师傅同时开始各做90个玩具,张师傅每天做10个,完成任务时,李师傅还要做1天才能完成任务。李师傅每天做多少个2.小华和小明同时开始写192个大字,小华每天写24个,完成任务时,小明还要写4天才能完成。小明每天写多少个字3.丰华农具厂计划20天制造农具2400件,实际每天多制造30件,这样可提前几天完成任务【例题3】甲、乙两地相距200千米,汽车行完全程要5小时,步行要40小时。张强从甲地出发,先步行8小时后改乘汽车,还需要几小时到达乙地【思路导航】根据题意,汽车5小时行200千米,每小时行200÷5=40千米;步行200千米要40小时,平均每小时行200÷40=5千米,8小时行了5×8=40千米;全程有200千米,乘汽车行了200-40=160千米,所以,还需160÷40=4小时到达乙地。练习3:1.玩具厂一车间要生产900个玩具,如果用手工做要20小时才能完成,用机器只需要4小时。一车间工人先用手工做了5小时,后改用机器生产,还需要几小时才能完成任务2.甲、乙两地相距200千米,汽车行完全程要5小时,步行要40小时。张强从甲地出发,先乘汽车4小时,后改步行,他从甲地到乙地共用了多少小时、B两城相距300千米,摩托车行完全程要5小时,自行车要25小时。王亮从A城出发,先骑自行车5小时,后改骑摩托车。他从A城到B城共用了多少小时【例题4】某筑路队修一条长4200米的公路,原计划每人每天修4米,派21人来完成;实际修筑时增加了4人,可以提前几天完成任务【思路导航】要求可以提前几天完成任务,要知道原计划多少天完成和实际多少天完成。原计划21人每天修4×21=84米,修4200米需要4200÷84=50天。实际增加了4人,每天修4×(21+4)=100米,修同样长的公路需要4200÷100=42天。所以可提前50-42=8天完成任务。练习4:1.羊毛衫厂要生产378件羊毛衫,原计划每人每天生产3件,派18人来完成。实际增加了3人,可以提前几天完成任务2.某筑路队修一条长8400米的公路,原计划每人每天修4米,派42人来完成。如果每人的工作效率不变,要提前8天完成任务,需要多少人参加3.友谊服装厂要加工192套服装,原计划每人每天加工2套,8人可以按时完成。如果每人工作效率不变,要提前4天完成任务,需要增加多少人加工【例题5】自行车厂计划每天生产自行车100辆,可按期完成任务,实际每天生产120辆,结果提前8天完成任务。这批自行车有多少辆【思路导航】假如以计划生产的时间为准,那么实际完成任务后,再生产8天可多生产120×8=960辆。实际每天多生产120-100=20辆,可以求出多生产960辆所用的时间,这个时间就是原计划所需要的时间,960÷20=48天。所以,这批自行车有100×48=4800辆。练习5:1.农机厂生产柴油机,原计划每天生产40台,可以在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实际每天生产50台,结果提前6天完成,这批柴油机有多少台2.一辆汽车运一堆黄沙,计划每天运15吨,可以在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实际每天运20吨,结果提前3天运完。这批黄沙有多少吨3.新兴机械厂原计划30天生产一批机器,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80台,结果提前25天就完成了任务。这批机器有多少台速算与巧算一、知识要点速算与巧算是计算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掌握一些速算与巧算的方法,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这一周我们学习加、减法的巧算方法,这些方法主要根据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通过对算式适当变形从而使计算简便。在巧算方法里,蕴含着一种重要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问题法即把所给的算式,根据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或改变它的运算顺序,或减整从而变成一个易于算出结果的算式。二、精讲精练【例题1】计算9+99+999+9999【思路导航】这四个加数分别接近10、100、1000、10000。在计算这类题目时,常使用减整法,例如将99转化为100-1。这是小学数学计算中常用的一种技巧。9+99+999+9999=(10-1)+(100-1)+(1000-1)+(10000-1)=10+100+1000+10000-4=11106练习1:1.计算99999+9999+999+99+92.计算9+98+996+99973.计算1999+2998+396+4974.计算198+297+396+4955.计算1998+2997+4995+59946.计算19998+39996+49995+69996.【例题2】计算489+487+483+485+484+486+488【思路导航】认真观察每个加数,发现它们都和整数490接近,所以选490为基准数。489+487+483+485+484+486+488=490×7-1-3-7-5-6-4-2=3430-28=3402想一想:如果选480为基准数,可以怎样计算.练习2:+52+53+54+51+266+270+268+264+94+92+95+93+94+88+96+87+378+382+383+379+1028+1033+1029+1031+1030+2452+2446+2453.【例题3】计算下面各题。(1)632-156-232(2)128+186+72-86【思路导航】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中,如果只有第一级运算,计算时可以根据运算定律和性质调换加数或减数的位置。练习3:计算下面各题-569-+69--85+684,2318+625-1318+375【例题4】计算下面各题。1.248+(152-127)2.324-(124-97)3.283+(358-183)【思路导航】在计算有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时,有时为了使计算简便可以去括号,如果括号前面是“+”号,去括号时,括号内的符号不变;如果括号前面是“-”号,去括号时,括号内的加号就要变成减号,减号就要变成加号。我们可以把上面的计算方法概括为:括号前面是加号,去掉括号不变号;括号前面是减号,去掉括号要变号。+(152-127)=248+152-127=400-127=273练习4:计算下面各题+(252-166)+(320-129)3.462-(262-129)4.662-(315-238)-(623-289)+452-(352-211)+678+2386-(336+278)-186【例题5】计算下面各题。(1)286+879-679(2)812-593+193【思路导航】在计算没有括号的加减法混合运算式题时,有时可以根据题目的特点,采用添括号的方法使计算简便,与前面去括号的方法类似,我们可以把这种方法概括为:括号前面是加号,添上括号不变号;括号前面是减号,添上括号要变号。(1)286+879-679=286+(879-679)(2)812-593+193=812-(593-193)=286+200=868=812-400=412练习5:计算下面各题。+1859-859+393-293-385+285-2748+1748+244-375+275+(388+286)+1478+346-(256+278)-246速算与巧算(二)专题简析:乘、除法的巧算方法主要是利用乘、除法的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以及积、商的变化规律,通过对算式适当变形,将其中的数转化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或者使这道题计算中的一些数变得易于口算,从而使计算简便。例1:计算325÷25分析与解答: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利用这一性质,可以使这道计算题简便。325÷25=(325×4)÷(25×4)=1300÷100=13练习一计算下面各题。1,450÷252,525÷253,3500÷1254,10000÷6255,49500÷9006,9000÷225例2:计算25×125×4×8分析与解答:经过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在这道连乘算式中,如果先把25与4相乘,可以得到100;同时把125与8相乘,可以得到1000;再把100与1000相乘就简便了。这就启发我们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使计算简便。25×125×4×8=(25×4)×(125×8)=100×1000=100000练习二计算下面各题。125×15×8×425×2425×5×64×125125×25×3275×16125×16例3:计算(1)(360+108)÷36(2)(450-75)÷15分析与解答:两个数的和(或差)除以一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分别去除这两个数,再求出两个商的和(或差)。利用这一性质,可以使这道题计算简便。(1)(360+108)÷36(2)(450-75)÷15=360÷36+108÷36=450÷15-75÷15=10+3=30-5=13=25练习三计算下面各题。1.(720+96)÷242.(4500-90)÷453.6342÷214.8811÷895.73÷36+105÷36+146÷366.(10000-1000-100-10)÷10例4:计算158×61÷79×3分析与解答:在乘除法混合运算中,如果算式中没有括号,计算时可以根据运算定律和性质调换因数或除数的位置。158×61÷79×3=158÷79×61×3=2×61×3=366练习四计算下面各题。1,238×36÷119×52,624×48÷312÷83,138×27÷69×504,406×312÷104÷203例5:计算下面各题。(1)123×96÷16(2)200÷(25÷4)分析与解答:这两道题都是乘除混合运算式题,我们可以根据这两道题的特点,采用加括号或去括号的方法,使计算简便。其方法与加减混合运算添、去括号的方法类似,可以概括为:括号前是乘号,添、去括号不变号;括号前是除号,添、去括号要变号。(1)123×96÷16(2)200÷(25÷4)=123×(96÷16)=200÷25×4=123×6=8×4=738=32练习五计算下面各题。1,612×366÷1832,1000÷(125÷4)3,(13×8×5×6)÷(4×5×6)4,241×345÷678÷345×(678÷241)平均数问题专题简析:我们经常用各科成绩的平均分数来比较班级之间,同学之间成绩的高低,求出各科成绩的平均数就是求平均数。平均数在日常生活中和工作中应用很广泛,例如,求平均身高问题,求某天的平均气温等。求平均数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是: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解答平均数问题的关键是要确定“总数量”以及与“总数量”相对应的“总份数”,然后用总数量除以总份数求出平均数。例1:二(1)班学生分三组植树,第一组有8人,共植树80棵;第二组有6人,共植树66棵;第三组有6人,共植树54棵。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分析与解答:因为二(1)班学生分三组植树,由问题可知“平均范围”是三个组,是按人数平均,因此所需条件是三个组植树的总棵数和三个组的总人数。三个组植树的总棵数为:80+66+54=200棵,总人数为:8+6+6=20人,所以平均每人植树200÷20=10棵。练习一1,电视机厂四月份前10天共生产电视机3300台,后20天共生产电视机6300台。这个月平均每天生产电视机多少台2,小明参加数学考试,前两次的平均分是85分,后三次的总分是270分。求小明这五次考试的平均分数是多少。3,二(1)班学生分三组植树,第一组有8人,平均每人植树10棵;第二组有6人,平均每人植树11棵;第三组有6人,平均每人植树9棵。二(1)班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例2:王老师为四年级羽毛球队的同学测量身高。其中两个同学身高153厘米,一个同学身高152厘米,有两个同学身高149厘米,还有两个同学身高147厘米。求四年级羽毛球队同学的平均身高。分析与解答:这道题可以按照一般思路解,即用身高总和除以总人数。这道题还可以采用假设平均数的方法求解,容易发现,同学们的身高都在150厘米左右,可以假设平均身高为150厘米,把它当作基准数,用“基数+各数与基数的差之和÷份数=平均数”。(153×2+152+149×2+147×2)÷(2+1+2+2)=150厘米或:150+(3×2+2-1×2-3×2)÷(2+1+2+2)=150厘米练习二1,五(1)班有7个同学参加数学竞赛,其中有两个同学得了99分,还有三个同学得了96分,另外两个同学分别得了97、89分。这7个同学的平均成绩是多少2,气象小组每天早上8点测得的一周气温如下:13℃、13℃、13℃、14℃、15℃、14℃、16℃。求一周的平均气温。3,敬老院有8个老人,他们的年龄分别是78岁、76岁、77岁、81岁、78岁、78岁、76岁、80岁。求这8个老人的平均年龄。例3:从山顶到山脚的路长36千米,一辆汽车上山,需要4小时到达山顶,下山沿原路返回,只用2小时到达山脚。求这辆汽车往返的平均速度。分析与解答:求往返的平均速度,要用往返的路程除以往返的时间,往返的路程是36×2=72千米,往返的时间是4+2=6小时。所以,这辆汽车往返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行72÷6=12千米。练习三1,小强家离学校有1200米,早上上学,他家到学校用了15分钟,从学校到家用了10分钟。求小强往返的平均速度。2,李大伯上山采药,上山时他每分钟走50米,18分钟到达山顶;下山时,他沿原路返回,每分钟走75米。求李大伯上下山的平均速度。3,小亮上山时的速度是每小时走2千米,下山时的速度是每小时走6千米。那么,他在上、下山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例4:李华参加体育达标测试,五项平均成绩是85分,如果投掷成绩不算在内,平均成绩是83分。李华投掷得了多少他分析与解答:先求出五项的总得分:85×5=425分,再算出四项的总分:83×4=332分,最后用五项总分减去四项总分,就等于李华投掷的成绩:425-332=93分。练习四1,小军参加了3次数学竞赛,平均分是84分。已知前两次平均分是82分,他第三次得了多少分2,小丽在期末考试时,数学成绩公布前她四门功课的平均分数是92分;数学成绩公布后,她的平均成绩下降了1分。小丽的数学考了多少分3,某班一次外语考试,李星因病没有参加。其他同学的平均分是95分,第二天他的补考成绩是65分,如果加上李星的成绩后,全班的平均分是94分。这个班有多少人例5:如果四个人的平均年龄是23岁,四个人中没有小于18岁的。那么年龄最大的人可能是多少岁分析与解答:因为四个人的平均年龄是23岁,那么四个人的年龄和是23×4=92岁;又知道四个人中没有小于18岁的,如果四个人中三个人的年龄都是18岁,就可去求另一个人的年龄最大可能是92-18×3=38岁。练习五1,如果三个人的平均年龄是22岁,且没有小于18岁的,那么三个人中年龄最大的可能是多少岁2,如果四个人的平均年龄是28岁,且没有大于30岁的。那么最小的人的年龄可能是多少岁3,如果四个人的平均年龄是25岁,四个人中没有小于16岁的,且这四个人的年龄互不相等。那么年龄最大的可能是多少岁定义新运算专题简析:我们学过常用的运算加、减、乘、除等,如6+2=8,6×2=12等。都是2和6,为什么运算结果不同呢主要是运算方式不同,实质上是对应法则不同。由此可见,一种运算实际就是两个数与一个数的一种对应方法。对应法则不同就是不同的运算。当然,这个对应法则应该是对应任意两个数。通过这个法则都有一个唯一确定的数与它们对应。这一周,我们将定义一些新的运算形式,它们与我们常用的加、减、乘、除运算是不相同的。例1:设a、b都表示数,规定:a△b表示a的3倍减去b的2倍,即:a△b=a×3-b×2。试计算:(1)5△6;(2)6△5。分析与解答:解这类题的关键是抓住定义的本质。这道题规定的运算本质是:运算符号前面的数的3倍减去符号后面的数的2倍。(1)5△6=5×3-6×2=3(2)6△5=6×3-5×2=8显然,本例定义的运算不满足交换律,计算中不能将△前后的数交换。练习一1,设a、b都表示数,规定:a○b=6×a-2×b。试计算3○4。2,设a、b都表示数,规定:a*b=3×a+2×b。试计算:(1)(5*6)*7(2)5*(6*7)3,有两个整数是A、B,A▽B表示A与B的平均数。已知A▽6=17,求A。例2:对于两个数a与b,规定a⊕b=a×b+a+b,试计算6⊕2。分析与解答:这道题规定的运算本质是:用运算符号前后两个数的积加上这两个数。6⊕2=6×2+6+2=20练习二1,对于两个数a与b,规定:a⊕b=a×b-(a+b)。计算3⊕5。2,对于两个数A与B,规定:A☆B=A×B÷2。试算6☆4。3,对于两个数a与b,规定:a⊕b=a×b+a+b。如果5⊕x=29,求x。例3:如果2△3=2+3+4,5△4=5+6+7+8,按此规律计算3△5。分析与解答:这道题规定的运算本质是:从运算符号前的数加起,每次加的数都比前面的一个数多1,加数的个数为运算符号后面的数。所以,3△5=3+4+5+6+7=25练习三1,如果5▽2=2×6,2▽3=2×3×4,计算:3。2,如果2▽4=24÷(2+4),3▽6=36÷(3+6),计算8▽4。3,如果2△3=2+3+4,5△4=5+6+7+8,且1△x=15,求x。和差问题专题简析: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差,求出这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叫和差应用题。解答和差应用题的基本数量关系是:(和-差)÷2=小数小数+差=大数(和-小数=大数)或:(和+差)÷2=大数大数-差=小数(和-大数=小数)解答和差应用题的关键是选择适当的数作为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设法把若干个不相等的数变为相等的数,某些复杂的应用题没有直接告诉我们两个数的和与差,可以通过转化求它们的和与差,再按照和差问题的解法来解答。例1:三、四年级同学共植树128棵,四年级比三年级多植树20棵,求三、四年级各植树多少棵分析与解答:假如把三、四年级植的128棵加上20棵,得到的和就是四年级植树的2倍,所以,四年级植树的棵数是(128+20)÷2=74棵,三年级植树的棵数是74-20=54棵。这道题还可以这样解答:假如从128棵中减去20棵,那么得到的差就是三年级植树棵数的2倍,由出,先求出三年级植树的棵数(128-20)÷2=54棵,再求出四年级植树的棵数:54+20=74棵。练习一1,两堆石子共有800吨,第一堆比第二堆多200吨。两堆各有多少吨2,用锡和铝混合制成600千克的合金,铝的重量比锡多400千克。锡和铝各是多少千克3,甲、乙两人年龄的和是35岁,甲比乙小5岁。甲、乙两人各多少岁例2:两筐梨子共有120个,如果从第一筐中拿10个放到第二筐中,那么两筐的梨子个数相等。两筐原来各有多少个梨分析与解答:根据题意,第一筐减少10个,第二筐增加10个后,则两筐梨子个数相等,可知原来第一筐比第二筐多10×2=20个。
本文档为【四年级全集奥数教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依依不舍
本人从是教学多年,所以沟通,教学精进,多次被学校评为学习标杆。
格式:doc
大小:191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高中语文
上传时间:2020-05-27
浏览量: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