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11针灸课件

2011针灸课件

举报
开通vip

2011针灸课件 中医针灸 哈尔滨商业大学 吕伍文 2011.3 导论 1.中医学与中医学理论体系 2.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学 3.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4.中医学理论体系 5.中医学的医学模式 针灸学的定义 针灸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针刺和艾灸防治疾病的一门学科。它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包括经络、腧穴、针灸方法及临床治疗等部分。 主要内容:经络、腧穴、刺灸法及针灸治疗。 ...

2011针灸课件
中医针灸 哈尔滨商业大学 吕伍文 2011.3 导论 1.中医学与中医学理论体系 2.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学 3.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4.中医学理论体系 5.中医学的医学模式 针灸学的定义 针灸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针刺和艾灸防治疾病的一门学科。它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包括经络、腧穴、针灸方法及临床治疗等部分。 主要内容:经络、腧穴、刺灸法及针灸治疗。 四大优点:适应证广、疗效显著、 应用方便、经济安全。 绪言 一、针灸学的发展史 针刺疗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我国原始社会的氏族 公社时期,新石器时代才真正产生并应用了“砭石”, 其后骨针,竹针,金属针。金属针的出现极大的推动 了刺法的发展。 灸法的起源亦可追溯到原始社会人类学会用火以后。 针灸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和不断完善,主要有以下五个阶段。 (一)针灸学理论体系的肇始时期 在《内经》成书前,主要是个人临床实践对针灸 知识的初步认识。此阶段的《足臂十一脉灸经》《 阴 阳十一脉灸经》是现存最早的针灸学文献,反映了经 络学说的早期面貌。 (二)针灸学理论体系的建立时期 从战国到秦汉,以《内经》成书为标志,包括《素 问》和《灵枢》。《灵枢》又称《针经》,标志着针 灸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形成。《黄帝八十一难》提出八会穴,用五行学说对五输穴理论和应用进行解释。 (三)针灸学术的发展时期 晋·皇甫谧将《素问》《灵枢》和《明堂孔穴针灸治要》汇而为一,撰成《针灸甲乙经》,共收录腧穴349个,是继《内经》之后对针灸学的再一次总结。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绘制了五色“明堂三人图”,创用了“阿是穴”和“指寸法”。 宋·王惟一对腧穴进行了重新考订,著《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确立经穴354个。 元·滑伯仁著《十四经发挥》,首次把任、督二脉和十二经脉并称为“十四经” 明·杨继洲《针灸大成》是继《针灸甲乙经》后对针灸学的第三次总结。 (四)针灸学术的衰退时期 清·李学川的《针灸逢源》列出经穴361个,至今仍为针灸教材所取用。 (五)针灸学术的繁荣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党的中医政策的实施,祖国医学得到了新生,带来了针灸事业的繁荣。全国各地先后成立了中医学院、中医院,设置了针灸专业和专科,并建立了专业研究机构,使针灸在教学、医疗和科研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二、针灸学的对外交流 大约在公元6世纪,针灸学被传到朝鲜、日本。16世纪传播到欧洲。1979年12月,世界卫生组织向世界推荐43种病应用针灸治疗。1997年11月,美国国立卫生院(NIH)举行了针刺疗法听证会。 三、针灸学的特点和学习方法 理论部分: 经络:掌握经络的概念、组成、循环规律及分布特 点, 熟记每条经的具体循行路线及主治概要。 腧穴:掌握腧穴的概念、主治特点及规律,熟记常用穴的定位、主治,尤其是特定穴。 技术部分:主要为刺法灸法,加强指力,勤于练习。 应用部分:加强针灸学理论、技术与内外妇儿各科综 合知识的学习。 1:什么是针灸学? 2:针灸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现存最早的针灸学文献是什么? 4:后世称为《针经》的书是什么? 5:针灸铜人的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者是谁?确立经穴多少个? 6:针灸学是什么时间传入朝鲜,日本的? 复习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中医基础理论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唯物辩证观 (一) 唯物观 1 、人禀天地之气而生 2、形与神俱,不可分离 3、疾病可知,又可防治 (二)辩证观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1、整体观念 (1)人体是有机的整体 (2)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2、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1 阴阳学说 一、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1、阴阳的对立制约 2、阴阳的互根互用 3、阴阳的消长平衡 4、阴阳的互相转化 二、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2、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3、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4、用于疾病的诊断 5、用于疾病的治疗 2 五行学说 一、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五行学说的特征 1、木曰曲直 2、火曰炎上 3、土爰稼穑 4、金曰从革 5、水曰润下 二、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1、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 2、说明五脏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1、相生关系的传变 2、相克关系的传遍 (三)用于诊断和治疗 3 藏象学说 1、藏象学说,即是通过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研究人体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藏象学说,在中医理论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于阐明人体的生理和病理,指导临床实践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藏象学说,是以脏腑为基础。脏腑,是内脏的总称。按照脏腑的生理功能特点,可分为脏、腑、奇恒之腑三类。 1、脏:即心、肝、脾、肺、肾,合称为五脏。 2、腑:即胆、胃、小肠、打场、膀胱、三焦,合称为六腑。 3、奇恒之腑: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子宫) 五脏的共同生理特点:化生和储藏精气。 六腑的共同生理特点:受盛和传化水谷。 奇恒之腑,即是指这一类腑的形态及其生理功能均有异于六腑,不与水谷直接接触,而是一个相对密闭的组织器官,而且还具有类似于脏的储藏精气的作用,故称为奇恒之腑。 心 1、心的主要生理功能 (1)主血脉 《素问 萎论》“心主身之血脉” 《素问五脏生成篇》“诸血者,皆属于心。” 《素问六节藏象论》“心者,其充在血脉。” (2)、主神志 《素问灵兰秘典论〉“心者,君者之官也,神明出焉。” 《灵枢邪客〉“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 心的在志、在液、在体、在窍 在志为喜 在液为汗 在体合脉、其华在面 在窍为舌 肺的主要生理功能 1、主气(主一身之气和呼吸之气)司呼吸 2、主宣发和肃降。 3、通调水道。 4、朝百脉,主治节。 肺的在志、在液、在体、在窍 在志为忧 在液为涕 在体合皮、其华在毛 在窍为鼻 肺 《素问 五脏生成篇》诸气者,皆属于肺 《素问 至真要大论》诸气愤郁,皆属于肺 《素问 灵兰秘典论》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脾的主要生理功能 1、主运化。水谷、水液 2、主升清。 3、主统血。 脾的在志、在液、在体、在窍 在志为思 在液为涎 在体和肌肉、主四肢 在窍为口、其华在唇 脾 《素问 至真要大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素问 灵兰秘典论》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 肝的主要生理功能 1、主疏泄 。调畅气机 调畅情志 2、主藏血 。《素问五脏生成篇〉肝受血能视,足受血能步,掌受血能握,指受血能摄。 肝的在志、在液、在体、在窍 在志为怒 在液为泪 在体合筋、其华在爪 在窍为目 肝 《素问 灵兰秘典论》肝者,将军之官,谋略出焉。 肾的主要生理功能 1、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 2、主水。 3、主纳气。 肾的在志、在液、在体、在窍 在志为恐 在液为唾 在体为骨、主骨生髓,其华在发 在窍为耳及二阴 《素问 六节脏象论》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 《素问 灵兰秘典论》肾者,做强之官,技巧出焉。 胆 一、生理功能:贮存和排泄胆汁 《灵枢 本输》胆者,中精之府 胃(太仓,水谷之海) 一、生理功能 1、主受纳、腐熟水谷 2、主通降,以降为和 小肠 一、主要生理功能 1、主受盛和化物 2、泌别清浊 大肠 《素问 灵兰秘典论》 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 膀胱 主要生理功能:贮尿和排尿 《素问 灵兰秘典论》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三焦 主要生理功能 1、主持诸气,总司全身的气机和气化 2、为水液运行之道路 3、上焦:开发、宣化 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 《素问灵兰秘典论》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病因与发病 《金匮要略》: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害所伤。 六淫:风寒暑湿燥火 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 疠气,是一类有强烈传染性的病邪。 饮食,劳逸 举例: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风为阳邪、其性开泻,易袭阳位。 2、风性善行数变。 3、风为百病之长。 要求: 1、掌握经络系统的组成,重点为十二经脉的循行分布规律 2、掌握经络的生理功能 3、理解并掌握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第一章 经络总论 第一篇 针 灸 理 论 概述 1、经络的定义 经络是是人体运行气血的通道,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 经脉和络脉的区别 经脉(径) 络脉(网) 主干 分支 纵行 横行 深藏而不见 浅浮而常见 数量有定数 不可数 数量 分布 走向 3,经络学说的定义 经络学说是阐述人体经络系统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 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一门学说。 经络学说是针灸学的理论核心。 第一节 经络系统的组成 经络系统由经脉和络脉组成 2,经气的定义 经气即经络之气,概指经络运行之气及其功能活动。 一、十二经脉 定义:即十二脏腑所属的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 故又称之为“正经”。 十二经脉的名称 根据手足、阴阳、脏腑来命名,先手足再阴阳后脏腑 循行于肢体内侧面----阴经;循行于肢体外侧面----阳经 手三阴——配胸部脏器(肺、心包、心) 足三阴——配腹部脏器(脾、肝、肾) { 手太阴肺经 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阴心经 { 足太阴脾经 足厥阴肝经 足少阴肾经 手足三阳与腑相配:根据其相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里的关系 太阴---阳明 { 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 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 厥阴---少阳 { 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 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 少阴---太阳 { 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 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 (二)分布规律: 左右对称分布于头面、躯干、四肢 六阴经----四肢的内侧和胸腹 六阳经----四肢的外侧和头面、躯干 注:特殊之处:足厥阴肝经至头顶;足阳明胃经过胸腹 1、在四肢的分布 手足三阳经在四肢的分布 { 前---阳明 中---少阳 后---太阳 手足三阴经在四肢的分布 { 前---太阴 中---厥阴 后---少阴 注:足三阴经在内踝上八寸前的分布 { 前---厥阴 中---太阴 后---少阴 2、在头面的分布 手足阳明----面部、前额;手足少阳---侧头 足太阳-------后头; 手太阳------颊部 注:足厥阴肝经至巅顶,与督脉的百会穴相交会。 (三)十二经脉属络表里关系 阴经属脏络腑,阳经属腑络脏,阴阳配对,在脏 腑阴阳经脉之间形成了六组表里属络关系。 (四)十二经脉与脏腑器官的联络 在体内,十二经脉与脏腑有特定配属关系;在头 身,十二经脉还与其循行分布部位的组织器官有着密 切的联络。临床上辨证分经、循经取穴,均以此为依 据。 (五)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与交节规率 手三阴经 从胸走手 手三阳经 足三阳经 从头走足 足三阴经 从手走头 从足走腹胸 交接: 阴经与阳经----四肢部;阳经与阳经----头面部 阴经与阴经----胸中交接 走向: (六)十二经脉的气血循环流注 从肺经开始逐经相传,至肝经而终,再由肝经复 传于肺经,周而复始、如环无端。 肺大胃脾心小肠 膀肾包焦胆肝详 第二节 经络的作用和 经络学说的临床运用 一、经络的作用 (一) 、联系脏腑、沟通内外 (二)、运行气血、营养周身 (三)、抗御病邪、保卫机体 二、经络学说的临床运用 (二)指导辨证归经 1:从部位辩经络病变 2:从经络辩脏腑的病变 (一)说明病理变化 1:病邪入侵的途径:皮毛→孙络→络脉→经脉→脏腑 2:病邪直中脏腑,必累及经络,循经触摸,推断疾病。 (三).指导针灸治疗 目的 --- 针刺和艾灸体表腧穴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使人 体脏腑功能恢复正常, 从而治疗疾病。 两大关键----腧穴的选取,针灸方法的选用。 指导理论----经络学说。 2.病在经筋关节,取阿是穴或络穴 3.针刺法 病有深浅, 刺有深浅: 如梅花针---叩刺皮部; 毫针---刺经脉 三棱针---刺络脉 1.循经取穴—《四总穴歌》“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 1:名词解释: 经络,正经,十二经脉。 2:简述使二经脉的循行走向与交接规率。 3:写出十二经脉逐经相传的传注次序。 4:十二经脉在头身四肢的分布规律是什么? 复习题 要求: 1. 掌握腧穴的分类 2.掌握腧穴的治疗作用 3.掌握腧穴的定位方法 4.了解腧穴的发展和命名 第二章 腧 穴 总 论 一、腧穴的定义 俗称“穴位”,在古代文献中又称“砭灸处”、“气穴”、“节”、“会” “孔穴”。 腧、俞、输----通用,但应用时各有所指: 腧----腧穴的总称 腧----有转输或输注的含义 穴----孔隙或聚集的意思 转输有三方面的含义: 1)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在体表一定的部位。 《灵枢·九针十二原》“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所言节者,神气 之所游行出入也。” 2)腧穴是体内疾病输注在体外的一定部位。 3)腧穴把针灸感应输注到病所。 定义: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是疾病在 体表的反应点,同时也是针灸治疗的刺激点。 腧穴作用于人体的特点:传导点、反应点、刺激点。 第一节 腧穴的发展、分类和命名 一、腧穴的发展 腧穴是人们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陆续发现的,它的发展经历了 三个阶段。 1、无定位无定名阶段:新石器时代→战国初期 (“以痛为腧”) 2、定位定名阶段:战国→宋 3、定位定名归经阶段:元代→至今 《内经》论及穴名约160个;晋代皇甫谧《针灸甲乙经》记载 经穴名349个;北宋王惟一撰《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详载了354 个腧穴;元代滑伯仁所著《十四经发挥》记载经穴亦为354个;明 代杨继洲的《针灸大成》记载经穴359个;清代李学川的《针灸 逢源》定经穴361个,并延续至今。 二、腧穴的分类(三类: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 1、十四经穴: 简称“经穴”,指具有固定的名称和位置,且归属于十二经脉及任、督二脉上的腧穴。特点:主治本经病证。 2、奇穴 又称“经外奇穴”,指既有一定的穴名,又有明确的位置,但 未列入或不便列入十四经系统的腧穴。 特点: { 定位定名 未列入十四经 是十四经的补充,对某些病证有特殊疗效。 3、阿是穴:又称压痛点、天应穴、不定穴 特点: { 没有固定的位置、名称 是腧穴的最早阶段 取穴法---寻找最敏感点 三、腧穴的命名 腧穴的名称均有一定的含义, 《千金翼方》指出: ‘‘凡诸 孔穴,名不徒设,皆有深意。’’ 历代医家以腧穴所居部位和作用为基础,结合自然界现象和 医学理论等,采用取类比象的方法对腧穴命名. 1.根据所在部位命名:大椎,腕骨,乳根 2.根据治疗作用命名 :睛明、光明、水分、牵正 3.利用天体地貌命名:日月,上星, 水沟,太溪 4.参照动植物命名:伏兔、鱼际、犊鼻、鹤顶、攒竹 5.借助建筑物命名:天井、印堂、巨阙、脑户、、地仓、梁门 6.结合中医学理论命名:阳陵泉、心俞、三阴交、百会、气海 第二节 腧穴的主治特点和规律 (一)、近治作用:指腧穴均具有治 疗局部或 邻近组织、器官病 证的作用。是所有腧穴主治的共同特点。即“腧穴所在,主治所在。” (二)、远治作用: 是指腧穴具有治疗其远隔部位的脏腑、组织器官病证的作用。 远治作用是十四经腧穴主治的基本规律,不仅能治疗局部病证而且能够治疗本经循行所及的远隔部位的脏腑、组织器官的病证,有的甚至具有影响全身的作用。“经脉所过,主治所及” 主要是:十二经脉中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的腧穴尤特定穴。 (三)、特殊作用 是指某些腧穴具有双向的良性调整作用和相对的特异治疗作用。 (1)腧穴具有相对的特异性 (2)双向良性调整作用: 即针灸某些腧穴,在机体状态不同的情 况下,可起双向良性调整作用 一、腧穴的主治特点 二、腧穴的主治规律 腧穴(十二经穴为主)的主治有一定的规律性,主要有分经 主治(四肢部经穴)和分部主治(头身部经穴)两大规律。 (一)分经主治规律 分经主治,是指某一经脉所属的经穴均可治疗该经循行部 位及其相应脏腑的病证。 1:同一经脉的腧穴,可以治疗本经相同病证。有分经主治规律。 在针灸治疗上有“宁失其穴,勿失其经”之说。 2:手三阳、手三阴、足三阳、足三阴、任脉和督脉经穴既具有 各自的分经主治规律,同时又在某些主治上有共同点。。 (二)分部主治规律 分部主冶,是指处于身体某一部位的腧穴均可治疗该部位 及某类病证,即腧穴的分部主治与腧穴的位置特点相关。 一、骨度分寸定位法 定义:指主要以骨节为标志,将 两骨节之间的长度折量为一定的分 寸,用以确定腧穴位置的方法。 在取穴时无论男、女、老、少肥、 瘦均按其 规定 关于下班后关闭电源的规定党章中关于入党时间的规定公务员考核规定下载规定办法文件下载宁波关于闷顶的规定 的分寸来 折算。 前发际正中至后发际正中 12 直寸 前发际正中 后发际正中 眉间 第七颈椎棘突下大椎 腋窝顶点 第11肋游离端(章门) 第四节 腧穴的定位方法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指出:“刺 此者,必中气穴,无中肉节。” 两额发角之间:9寸 天突至歧骨:9寸 歧骨至脐中:8寸 脐中至耻骨联合 上缘:5寸 两乳头之间:8寸 耻骨联合上缘 至股骨内上髁 上缘:18寸 胫骨内侧髁下方 至内踝尖:13寸 腋前、后纹头 至肘横纹:9寸 肘横纹至腕 横纹:12寸 股骨大转子 至腘横纹:19寸 腘横纹至外踝尖:16寸 肩胛骨内缘至 后正中线:3寸 臀横纹至腘横纹 二、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亦称自然标志定位法 定义:是以人体解剖学的各种体表标志为依据来确定腧穴位置的 方法。 1、固定的标志:不受人体活动影响而固定不移的标志。 如五官、指(趾)甲、乳头、肚脐、髂嵴、髌骨、外踝、内踝。 2、活动的标志:需要采取相应的活动姿势才会出现的标志。 如皮肤的皱襞,肌肉的凹陷,肌腱的显露、某些关节间隙等。 三、手指同身寸定位法 定义:指依据患者本人手指所规定的分寸来量取腧穴的定位方法。 又称“手指同身寸取穴法” 1、中指同身寸 2、拇指同身寸 3、横指同身寸: (一夫法) 四、简便定 位法 3寸 1寸 1寸 1:名词解释:经穴、一夫法 2:腧穴的主治特点是什么 3:常用的腧穴定位方法有几种? 4:试写出头面部、上肢部、下肢部的骨度分寸。 复习题 第三章 针灸腧穴各论 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都有一定的循行路线,十二 经脉的循行主要记载于《灵枢·经脉》篇。经脉的循行 分布与该经腧穴的主治有内在的联系,熟悉经脉的体 表循行路线及其在体内与脏器等的联系,就能更好地 掌握各经所属腧穴的主治范围和特点。 教学要求 : 1、掌握十二经脉的体表循行 2、熟悉十二经脉的主治概要。 3、掌握十二经腧穴的定位、主治、操作。 4、熟悉腧穴的特性。 第一节 十二经脉 一 、 手太阴肺经 一、循行特点  1 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  2 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 3 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与手阳明大肠经 相接。 预习:手太阴肺经 1、中府:胸前壁外上方,前正中线旁开6寸,平第一 肋间隙处 2、尺泽: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缘 3、孔最:尺泽穴与太渊穴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处 4、太渊:掌后腕横纹桡侧端,桡动脉的桡侧凹陷中 5、鱼际:第一掌骨中点,赤白肉际处 循行特点小结:    ①经脉走向规律:从胸走手;②分布原则:行上肢内侧;③交接特点:在食指桡侧端交于阳明大肠经;④络属关系:属肺络大肠 二、主治概要   本经腧穴主治咳、喘、咯血、咽喉痛等肺系疾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三、重点腧穴   本经单穴11个,起于中府,止于少商,重点穴5个。 1:中府   【定位】:在胸前壁外上方,前正中线旁开6寸,平第一肋间隙处。 【主治】:①肺系病:咳嗽,气喘,胸痛。②局部病:肩背痛。 【操作】:向外斜刺或平刺0.5-0.8寸,不可向内直刺过深,以免伤及肺脏,造成气胸。 (二) 云门 [定位]胸前壁外上方,前正中线旁开6寸,当锁骨外端下缘凹陷中取穴。 [解剖]有胸大肌,皮下有头静脉通过,深部有胸肩峰动脉分支;布有胸前神经的分支臂丛外侧束、锁骨上神经中后支。 [配伍]云门、中府、隐白、期门、肺俞、魂门、大陵,主胸中痛。 [主治]咳嗽,气喘,胸痛,肩背痛,胸中烦痛。 [刺灸法]向外斜刺0.5-0.8寸,可灸。 (三)  天府 腋前皱襞上端水平线下3寸,肱二头肌外缘。 [解剖]  肱二头肌外侧沟中;有头静脉及肱动、静脉分支;分布着臂外侧皮神经及肌皮神经。 [主治] 气喘,鼻衄,瘿气,臂痛。 [配伍] 配曲池治疗臂痛。 [刺灸法] 直刺0.5一l寸。 (四)  侠白 [定位] 在臂内侧面,肱二头肌桡侧缘,腋前纹头下4寸,或肘横纹上5寸处。 [解剖]  肱二头肌外侧沟中;当头静脉及桡动、静脉分支;分布有臂外侧皮神经,当肌皮神经经过处。 [主治] 咳嗽,气喘,干呕,烦满,臑痛。 [配伍] 配曲池, 肩髎治肩臂痛。 [刺灸法] 直刺0.5一l寸。 五) 尺泽 [定位] 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缘。 [解剖] 在肘关节,当肘二头肌腱之外方,肱桡肌起始部;有桡侧返动、静脉分支及头静脉;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直下为桡神经。 [主治]咳嗽,气喘,咳血,潮热,胸部胀满,咽喉肿痛,小儿惊风,吐泻,肘臂挛痛。 [配伍] 配太渊,经渠治咳嗽,气喘;配孔最治咳血,潮热;配曲池治肘臂挛痛。 [刺灸法]    直刺0.8一1.2寸;或点刺出血。 [附注]        手太阴经所入为“合”。 (六) 孔最 [定位]  当尺泽与太渊连线上,腕横纹上 7寸处。 [解剖]  有肱桡肌,在旋前圆肌上端之外缘,桡侧腕长、短伸肌的内缘;有头静脉、桡动、静脉;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桡神经浅支。 [主治]  咳嗽,气喘,咳血,咽喉肿痛,肘臂挛病,痔疾。 [配伍] 配肺俞尺泽治咳嗽,气喘;配鱼际治咳血。 [刺灸法] 直刺0.5一l寸。 [附注] 手太阴经郄穴。 (七)  列缺 [定位] 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 [简便取穴法]    两手虎口自然乎直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桡骨茎突上,指尖下凹陷中是穴。 [解剖]    在肱桡肌腱与拇长展肌腱之间,桡侧腕长伸肌腱内侧;有头静脉,桡动、静脉分支;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的混合支。 [主治]  伤风,头痛,项强,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口眼歪斜,齿痛。 [配伍]  配合谷治伤风头痛项强; 配肺俞治咳嗽气喘。 [刺灸法]    向上斜刺0.3—0.5寸。 [附注]    手太阴经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任脉。 (八)   经渠 [定位]  桡骨茎突内侧,腕横纹上 l寸。桡动脉桡侧凹陷中。 [解剖]  桡侧腕屈肌腱的外侧,有旋前方肌当桡动、静脉外侧处;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混合支。 [主治]  咳嗽,气喘,胸痛,咽喉肿痛,手腕痛。 [配伍]   配肺俞,尺泽治咳嗽。 [刺灸法] 避开桡动脉,直刺0.3—0.5寸。 (九) 太渊 [定位] 掌后腕横纹桡侧端,桡动脉桡侧凹陷中。 [解剖] 桡侧腕屈肌腱的外侧,拇展长肌腱内测;有桡动、静脉;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混合支。 [主治] 咳嗽,气喘,咳血,胸痛,咽喉肿痛,腕臂痛,无脉症。 [配伍] 配尺泽,鱼际,肺俞治咳嗽,咳血,胸痛;配人迎治无脉症。 [刺灸法] 避开桡动脉,直刺0.3—0.5寸。 [附注] 手太阴经所注为“输”;肺经原穴;脉会太渊 (十)  鱼际 [定位] 第一掌骨中点,赤白肉际处。 [解剖] 有拇短展肌和拇指对掌肌;血管当拇指静脉回流支;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混合支。 [主治] 咳嗽,咳血,咽喉肿痛,失音,发热。 [配伍] 配孔最,尺泽治咳嗽,咳血;配少商治咽喉肿痛。 [刺灸法] 直刺0.5—0.8寸。 [附注] 手太阴经所溜为“荥”。 (十一)     少商 [定位] 拇指桡侧指甲角旁约0.1寸。 [解剖]   有指掌固有动、静脉所形成的动、静脉网;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混合支,正中神经的掌侧固有神经的末梢神经网。 [主治] 咽喉肿痛,咳嗽,鼻衄,发热,昏迷,癫狂。 [配伍] 三棱针点刺出血,配合谷治咽喉肿痛;配中冲治昏迷,发热。 [刺灸法] 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附注] 手太阴经所出为“井”。 2:尺泽 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缘 3:孔最  尺泽与太渊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处 4:列缺 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 5:太渊 掌后腕横纹桡侧端,桡动脉的桡侧凹陷中 :【定位】: 【主治】: 共同点——1:肺系疾病 2:局部病 不同点——尺泽:小儿惊风,急性中暑,吐泻。 合(水)穴,子穴,“实则泻其子”多用于肺经实 证。 孔最:肺经血症---咯血,鼻衄,痔疾。 列缺:“头项寻列缺”---头痛,项强,口眼歪斜。 太渊:“脉会太渊”---无脉怔。 输(土)穴,母穴,“虚则补其母”多用于肺经虚证。 【操作】:尺泽,孔最:直刺0.8—1.2寸 : 列缺:向上斜刺0.3-0.5寸。 太渊:避开动脉直刺0.3-0.5寸。 6:鱼际 【定位】:第一掌骨中点,赤白肉际处 【主治】:①咳嗽,咯血,咽喉肿痛,发热,失音等肺系疾病。 ②小儿疳疾。 【操作】:直刺0.5-0.8寸。小儿疳疾用割治法。 7:少商 【定位】:拇指桡侧指甲角旁0.1寸。 【主治】:①咽喉肿痛,咳嗽,鼻衄,发热, 昏迷, ②癫狂。 【操作】: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小 结 部位 多治疗肺经的实证; 多治疗肺经的实证和热证, 特殊作用是治疗小儿惊风 ——————多治疗血证,特殊作用是治疗痔疮 ————————多治疗外感引起的伤风、咳嗽,以及头面疾 ———————— 用于虚证、慢性疾病,及无脉症 —————————多治疗肺经的热证 有调和阴阳的作用,用于开窍泄 热,如发热、昏迷、癫狂 臂前 腕 掌 端指拇 治主 复习:手太阴肺经穴位 1、中府:胸前壁外上方,前正中线旁开6寸,第一肋间隙处 2、尺泽: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缘 3、孔最:尺泽穴与太渊穴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处 4、太渊:掌后腕横纹桡侧端,桡动脉的桡侧凹陷中 5、鱼际:第一掌骨中点,赤白肉际处 手太阴肺十一穴 中府云门天府决 侠白之下是尺泽 孔最下行接列缺 更有经渠与太渊 鱼际少商如韭叶 手太阴肺经 复 习 题 1.简述手太阴肺经的经脉循行。 2.尺泽、孔最、列缺的主治有何异同? 3.中府的针刺操作有何特殊? 二 手阳明大肠经 一、循行特点  1 、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属大肠。 2、其之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与足阳明胃经相接。 复习:手阳明大肠经 1、合谷: 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约平第二掌骨中点处。 2、曲池:曲肘,成直角,当肘横纹外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 3、肩髃:肩峰段下缘,当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三角肌上部中央 4、扶突:喉结旁开3寸,当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与锁骨头之间 5、迎香:鼻翼外缘中点,旁开0.5寸,当鼻唇沟中 循行特点小结:    ①经脉走向规律:从手走头面;②分布原则:行上肢桡侧缘;③交接特点:在鼻翼两侧交于足阳明胃经;④络属关系:属大肠络肺 二、主治概要   本经腧穴主治头面、五官、咽喉、热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四、重点腧穴   本经单穴20个,起于商阳,止于迎香,重点穴5个。 【定位】: 1:商阳 食指桡侧指甲角旁约0.1寸 3:三间 握拳,当第二掌骨小头桡侧后凹陷处 共同点——(1):齿痛,咽喉肿痛等五官疾病 。 (2):局部病。 【操作】: 不同点——商阳:热病,神志病,急证。----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三间:肠腑病。嗜睡。------------直刺0.3-0.5寸。 【主治】: (二)   二间 [定位] 微握拳,当手食指本节(第2掌指关节)前桡侧凹陷中。 [解剖] 有指屈浅、深肌腱;有来自桡动脉的指背及掌侧动、静脉,布有桡神经的指背侧固有神经,正中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 [主治] 目昏,鼻衄,齿痛,口歪,咽喉肿痛,热病。 [配伍] 配合谷治齿痛。 [刺灸法] 直刺0.2—0.3寸。 [附注] 手阳明经所溜为“荥”。 【主治】: ①“面口合谷收”,主治头面一切疾患:头痛,目赤肿痛,牙痛等。 ②外感病证:恶寒,发热,热病无汗,汗出不止。 ③妇产科病证。 【操作】:直刺0.5-1寸。孕妇不宜针。 【配穴】: 合谷配太冲称为四关穴,长于疏风清热,平肝息风。近代多用于治疗各种神经系统疾病。配复溜治汗证。 4:合谷    【定位】: 在手背,第一、二掌骨间,约平第 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五)  阳溪 [定位] 在腕背横纹桡侧,手拇指向上翘时,当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的凹陷中。 [解剖] 当拇短、长伸肌腱之间;有头静脉、桡动脉的腕背支;布有桡神经浅支。 [主治] 头痛,目赤肿痛,耳聋,耳鸣,齿痛,咽喉肿痛,手腕痛。 [配伍] 配合谷治头痛。 [刺灸法] 直刺0.5—0.8寸。 [附注] 手阳明经所行为“经”。 阳溪穴腕背横纹桡侧,当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的凹陷中 6: 偏历 【定位】: 屈肘,在阳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腕横纹 上3寸处 ①五官疾患;②局部病证;③腹部胀满; ④水肿。 【主治】: 【操作】: 直刺或斜刺0.5—0.8寸。 (七)   温溜 [定位]  屈肘,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腕横纹上5寸处。 [解剖]  在桡侧腕伸肌肌腹与拇长展肌之间;有桡动脉分支及头静脉;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与桡神经深支。 [主治]  头痛,面肿,咽喉肿痛,疔疮,肩背酸痛,肠鸣腹痛。 [配伍]  配合谷治头痛。 [刺灸法]   直刺0.5中l寸。 [附注]  手阳明经郄穴。 (八) 下廉     [定位]  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4寸处。 [解剖]    在桡骨的桡侧,桡侧有腕伸短肌及腕伸长肌,深层有旋后肌;有桡动脉分支;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及桡神经深支。 [主治]  头痛,眩晕,目痛,肘臂痛,腹胀,腹痛。 [配伍]    配足三里治腹胀,腹痛。 [刺灸法]    直刺0.5一l寸。 (九)  上廉     [定位]   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3寸处。 [解剖]  在桡侧腕伸肌肌腹与拇长展肌之间;有桡动脉分支及头静脉;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与桡神经深支。 [主治]  头痛,肩膊酸痛,半身不遂,手臂麻木,肠鸣腹痛。 [配伍]  配曲池治手臂麻木; [刺灸法]  直刺0.5一l寸。 【主治】: 10:手三 里 【定位】: 在阳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处 ①上肢病证;②腹痛,腹泻;③齿痛 【操作】:直刺0.8-1.2寸。 11:曲池 【定位】:屈肘成直角,当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主治】:①热病及五官热性病证。②上肢病证。③高血压。④皮外科病证:风疹,湿疹,荨麻疹,丹毒,瘰疬。⑤腹痛吐泻。 【操作】:直刺0.5—1.2寸。 12:肘髎 【定位】: 屈肘,曲池穴外上方1寸,当肱骨边缘处 【主治】:肘臂部疼痛、麻木、挛急等局部病证。 【操作】:直刺0.5—1寸。 8:肩髃 【定位】:在肩部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时,当肩峰前下方 凹陷处 【主治】:①上肢不遂,肩痛不举。②瘰疬,风疹。 【操作】:直刺或向下斜刺0.8-1.5寸 9:迎香 【定位】: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开约0.5寸当鼻唇沟处 【主治】 ① 局部疾病。 ② 胆道蛔虫证。 【操作】:略向内上方斜刺或平刺0.3-0.5寸。 *主治小结 (1)均治疗腧穴所在处和临近处 的局部病。 (2)肘关节以下的特定穴还治疗头面五官病。 (3)商阳还有开窍醒神,清热解表之功;合谷还可补气,堕胎; 曲池还有退热,解表,驱风之功;迎香还治胆道蛔虫证。 复习:手阳明大肠经 1、合谷: 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约平第二掌骨中点处。 2、曲池:曲肘,成直角,当肘横纹外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 3、肩髃:肩峰段下缘,当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三角肌上部中央 4、扶突:喉结旁开3寸,当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与锁骨头之间 5、迎香:鼻翼外缘中点,旁开0.5寸,当鼻唇沟中 手阳明大肠经穴歌 手阳明大肠起商阳 二间三间合谷藏 阳溪偏历温溜穴 下廉上廉三里长 曲池肘髎手五里 臂臑肩髃巨骨当 天鼎扶突禾髎接 鼻旁五分号迎香 三 足阳明胃经 一、循行特点 1、起于鼻交頞(e)中,旁纳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还唇,下交承浆,却循颐(yi)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 2、其支者,从大迎前,下大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 3 、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街中。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抵伏兔,下膝膑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内间。 4、其支者,下膝三寸而别,下入中指外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间,出其端。 预习:足阳明胃经 1、承泣:目正视,瞳孔直下,当眶下缘于眼球之间 2、四白:目正视,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中 3、地仓:口角旁0.4寸. 4、颊车:下颌角前上方一横直凹陷中,咀嚼时咬肌隆 起最高点处 5、足三里:犊鼻(髌骨下缘,膑韧带外侧凹陷中)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横指处 6、天枢:脐旁2寸 7、缺盆:锁骨上窝中央,前正中线旁开4寸 循行特点小结:    ①经脉走向规律:从头走足;②分布原则:行于面颊、前额、胸腹第二侧线及下肢外侧前缘;③交接特点:在足大趾内侧端交于足太阴脾经;④络属关系:属胃络脾 二、主要病候   本经络脾属胃,若脉气失调,多见于脾胃症候,以及局部病变,如肠鸣腹胀、胃痛、呕吐、水肿、咽喉肿痛、鼻衄等。 三、主治概要   本经腧穴主治胃肠病和头面、目、鼻、口齿病和神志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四、重点腧穴   本经单穴45个,起于承泣,止于历兑,重点穴8个。 1:承泣 【定位】:目正视,瞳孔直下,当眼球与眶下缘之间 【主治】:①目疾。②面部疾患。 【操作】:以左手拇指向上轻推眼球,紧靠眶缘缓慢直刺0.5-1.5寸,不宜提插,以防刺破血管引起血肿。禁灸。 2:四白 【定位】:目正视,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中 【主治】:①目疾。②面部疾病。③头痛,头晕。 【操作】:治近视向内眼角平刺或直刺2-3分,一般不灸。 3:地仓 【定位】:口角旁约0.4寸,上直对瞳孔。 【主治】:局部病证。 【操作】:斜刺或平刺0.5-0.8寸。或向颊车方向透刺。 4:颊车 【定位】:在下颌角前上方一横指(中指)凹陷中,咀嚼时咬肌隆起最高点处 【主治】:局部病证 【操作】:直刺0.3-0.5寸,平刺0.5-1寸,或向地仓透刺。 5:下关 【定位】:颧弓下缘,下颌骨髁状突之前方,切迹之间凹陷中。合口有孔,张口即闭。 【主治】:①面口疾病。②耳疾。 【操作】:直刺0.5-1寸,留针时不可张口,以免折针。 6:头维 【定位】:额角发际直上0.5寸。 【主治】:头目病证。 【操作】:平刺0.5-1寸。《甲乙》:禁不可矣。 7:人迎 【定位】:喉结旁1.5寸,颈总动脉之后,胸锁乳突肌前缘, 【主治】: ①瘿气,瘰疬;②咽喉肿痛;③高血压;④气喘。 【操作】:避开颈总动脉,直刺0.3~0.8寸。 8:乳根 【定位】:在第5肋间隙,当乳头直下,前正中线旁开4寸 【主治】: ①乳部疾患;②咳嗽,气喘,呃逆;③胸痛。 【操作】: 斜刺或平刺0.5-0。8寸。 10、水突:人迎穴至气舍穴连线的中点,当胸锁乳突肌前缘 11、气舍:人迎穴直下,锁骨上缘,在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与锁骨头之间 12、缺盆:锁骨上窝中央,前正中线旁开4寸 13、气户:锁骨下缘,前正中线旁开4寸 14、库房:第一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15、屋翳:第二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16、膺窗:第三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17、乳中:乳头中央 19、不容:脐上6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 20、承满:脐上5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 21、梁门:脐上4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 22、关门:脐上3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 23、太乙:脐上2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 24、滑肉门:脐上1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 26、外陵:脐下1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 27、大巨:脐下2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 28、水道:脐下3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 25:天枢 【定位】:脐中旁开2寸 【主治】:①胃肠病证。②月经病证。 【操作】:直刺1-1.5寸。《千金方》孕妇不可灸。 报道: 29:归来 【定位】:脐中下4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 【主治】:①阴挺,月经不调,闭经,白带。②疝气,腹痛。 【操作】:直刺1-1.5寸。 32:伏兔 【定位】:在髂前上棘与髌骨外缘连线上,髌骨外上缘上6寸 【主治】: ①下肢病证。② 疝气 ③ 脚气 【操作】:直刺1-2寸。 34:梁丘 【定位】:屈膝,在髂前上棘与髌骨外缘的连线上,髌骨外上缘上2寸 【主治】:①急性胃痛。②膝关节肿痛,下肢不遂。 ③ 乳疾。 【操作】:直刺0.5-1寸。 35: 犊鼻 【定位】: 膑骨下缘,髌韧带外侧凹陷中。 又名外膝眼。 【主治】下肢、膝关节疾患。 【操作】: 向后内斜刺0.5—1寸。 14:足三里 【定位】: 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 指处 【主治】 ①胃肠病证;②下肢痿痹证;3癫狂等神志病;④乳痈、肠痈等外科疾患;⑤虚劳诸证,为强壮保健要穴。 【操作】: 直刺1~2寸。强壮保健常用温 灸法。 15:上巨虚 【定位】: 足三里穴下3寸 【主治】: ①胃肠病证;②下肢痿痹。 【操作】:直刺1—2寸。 16:下巨虚 【定位】:上巨虚穴下3寸。 【主治】:①胃肠病证。②下肢痿痹。③乳痈 【操作】:直刺1-1.5寸。 17:丰隆 《玉龙歌》“痰多宜向丰隆寻”。 【定位】:外踝高点上8寸,条口穴外1寸,胫骨前嵴外2二横指(中指)处 【主治】:①治痰要穴:主治一切痰湿为患的病证—咳喘,头痛,眩晕,癫狂。②下肢不遂。 ③胃肠病证【操作】:同下巨虚 。 18:解溪 【定位】:足背踝关节横纹中央,当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 【主治】:①下肢,踝关节疾病。②头痛,眩晕, ③癫狂④腹胀,便秘。 【操作】:直刺0.5-1寸。 19:内庭 【定位】:足背第2、3趾间缝纹端 主治】:①五官热性病。②肠胃病。 ③局部病。 【操作】:直刺或斜刺0.5-0.8寸。 “荥主身热”,水性寒凉,为胃火炽热所致病证的常用穴 45、厉兑:第二趾外侧指甲角旁约0.1寸 操作:浅刺0、1寸 足阳明胃经穴歌 四十五穴是阳明 承泣四白巨髎经 地仓大迎颊车对 下关头维对人迎 水突气舍连缺盆 气户库房屋翳屯 膺窗乳中延乳根  不容承满及梁门 关门太乙滑肉门 穴歌 天枢外陵大巨存 髀关伏兔走阴市 梁丘犊鼻足三里 上巨虚连条口位 下巨虚上丰隆穴 解溪冲阳陷谷中 下接内庭厉兑穴 大指次指之端终 足阳明胃经要求掌握的穴位 1、承泣:目正视,瞳孔直下,当眶下缘于眼球之间 2、四白:目正视,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中 3、地仓:口角旁0.4寸. 4、颊车:下颌角前上方一横直凹陷中,咀嚼时咬肌隆 起最高点处 5、足三里:犊鼻(髌骨下缘,膑韧带外侧凹陷中)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横指处 6、天枢:脐旁2寸 7、缺盆:锁骨上窝中央,前正中线旁开4寸 复习:手太阴肺经 1、中府:胸前壁外上方,前正中线旁开6寸,平第一 肋间隙处 2、尺泽: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缘 3、孔最:尺泽穴与太渊穴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处 4、太渊:掌后腕横纹桡侧端,桡动脉的桡侧凹陷中 5、鱼际:第一掌骨中点,赤白肉际处 6、少商:拇指桡侧指甲旁约0.1寸 复习:手阳明大肠经 1、合谷: 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约平第二掌骨中点处。 2、曲池:曲肘,成直角,当肘横纹外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 3、肩髃:肩峰段下缘,当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三角肌上部中央 4、扶突:喉结旁开3寸,当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与锁骨头之间 5、迎香:鼻翼外缘中点,旁开0.5寸,当鼻唇沟中 四 足太阴脾经 一、循行特点  1: 起于大指之端,循指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后,上内踝前廉,上踹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上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挟咽,连舌本散舌下。 2:其支者,复从 胃别上膈,注心中,与手少阴心经相接。 循行特点小结:    ①走向规律:从足走胸腹;②分布原则:行于下肢内侧前缘及胸腹第三侧线;③交接特点:在心中交于手少阴心经;④络属关系:属脾络胃 二、主治概要   本经腧穴主治脾胃病、妇科病、前阴病和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三、重点腧穴   本经单穴21个,起于隐白, 止于大包,重点穴5个。 1:隐白 【定位】:拇趾内侧趾甲角旁约0.1寸 【主治】:①妇科及二便血证。②神志病。③脾胃病。 【操作】:浅刺0.1寸。 *善统血调经,治脾不统血之血证。 3:公孙 【定位】: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缘,赤白肉际 【主治】:①脾胃肠腑病②神志病③冲脉病 【操作】:直刺0.5-1.0寸。 主治心胸胃疾患,配内关以增强开胸理气之功。 2:太白 【定位】:第一跖骨小头后缘,赤白肉际。 【主治】:①脾胃病。②体重节痛。【操作】:直刺0.8-1寸。 *属输土穴,脾经的本穴及原穴,主治脾胃虚弱的要穴。 4:三阴交 【定位】:内踝高点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 【主治】:①妇产科,男性科及泌尿系疾病。②脾胃虚弱诸证。 ③心悸,失眠,高血压。④局部病⑤ 阴虚诸证。 【操作】:直刺1-1.5寸,孕妇禁针。 *配合谷治滞产,配神门治失眠。 报道:本穴可使孕妇子宫收缩,促进卵巢功能;调节膀胱张力;调整心率,血压和胃液分泌。 5:地机 【定位】:在内踝尖与阴陵泉的连线上,阴陵泉穴下3寸。 【主治】:①痛经等月经病。②脾胃病。③小便不利,水肿。 【操作】:直刺1-2寸。 6:阴陵泉 【定位】:胫骨内侧髁下缘凹陷中 【主治】:①小便不利,水肿,黄疸,腹胀,泄泻等脾不运化水湿病。③膝痛。 【操作】:直刺1-2寸。 *合水穴,治湿要穴,凡脾失健运,水湿不化之脾湿证均可选用。是治疗水肿的常用穴。 7:血海 【定位】:髌骨内上缘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主治】:①月经病。②皮肤病:瘾疹,湿疹,丹毒。 【操作】:直刺1-1.5寸。 8:大横 【定位】:脐中旁开4寸。 【主治】:泄泻,便秘,腹痛脾胃病。 【操作】:直刺1-2寸。 9:大包 【定位】:在腋中线上,当第6肋间 隙中。 【主治】: ①局部病:咳喘,岔气,胸胁痛。 ②四肢肌肉及络脉病:四肢无力,全身疼痛。 【操作】:斜刺或向后平刺0.5-0.8寸。 主治小结: 共性1:都治疗腧穴所在处和临近处的局部病。 2:都治疗脾胃病。 特性:公孙穴还治疗心胸病。 三阴交穴还治疗生殖及泌尿系病。 血海还治皮肤病。 阴陵泉还有利水祛湿的作用。 足太阴脾经:要求掌握的穴位 1、隐白:拇指内侧指甲角旁约0、1寸 2、公孙: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缘,赤白肉际 3、三阴交:内踝高点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 4、阴陵泉:胫骨内侧髁下缘凹陷中 5、大包:腋中线上,第六肋间隙中 五 手少阴心经 一、循行特点  1 、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 2、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系目系 3、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下出腋下,下循臑内后廉(行太阴、心主之后),下肘内,循臂内后廉,抵掌后锐骨之端,入掌内后廉,循小指之内,出其端,与手太阳小肠经相接。 1、心系:心与其他脏器相联系的部位 2、目系:眼球联系于脑的部位 3、锐骨:豌豆骨 预习:手少阴心经要求掌握的穴位 1、极泉:腋窝正中,腋动脉搏动处 2、少海:屈肘,当肘横纹内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中点 3、神门:腕掌横纹尺侧 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4、少冲:小指桡侧指甲角旁约0.1寸 循行特点小结:    ①经脉走向规律:从胸走手;②分布原则:行上肢内侧后缘;③交接特点:在小指尺侧端交于手太阳小肠经;④络属关系:属心络小肠 二、主治概要   本经腧穴主治心、胸、神志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三、重点腧穴   本经单穴9个,起于极泉,止于少冲,重点穴4个。 3:少海 【定位】:屈肘,当肘横纹内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中点处 【主治】:①心病,神志病。②局部病,瘰疬。 ③腋胁痛。 【操作】:直刺0.5-1寸。 1:极泉 【定位】:腋窝正中,腋动脉搏动处 【主治】:①心疾。②局部及上肢病证。 ③ 上肢针麻用穴。 【操作】:避开腋动脉,直刺或斜刺0.3-0.5寸。 2、青灵:少海穴与极泉穴的连线上,少海穴上3寸,肱二头肌的内侧沟中 【定位】4、灵道:腕横纹上1、5寸,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 5:通里 ---腕横纹上1寸,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 6:阴郄 ---腕横纹上0.5寸,尺侧 腕屈肌腱的桡侧缘 7:神门 --腕掌横纹尺侧 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主治】: 相同点 ①心病。②局部病。 不同点:通里---舌络病。 阴郄 --- ①血证。配尺泽。 ②汗证。配后溪。 神门 ---①神志病。 ②胸胁痛 直刺0.3-0.5寸。 不宜深刺,以免伤及管 神经,留针时不可屈腕。 【操作】: 三穴功能对比: 均为治疗心病的常用穴。 通里 :善清心火,畅舌络。偏于治疗心之实证和舌体病。 阴郄 :善滋阴血,宁心神。偏于治疗心之急证和血证。 神门 :既治心之实证又治疗心之虚证,擅于治疗神志病。 9:少冲 【定位】: 小指桡侧指甲角旁约0.1寸 【主治】: ①心及神志病证;②热病; ③胸胁痛。 【操作】: 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手少阴心经穴歌 极泉青灵少海深 灵道通里阴郗隧 九穴心经手少阴 神门少府少冲寻 手少阴心经要求掌握的穴位 1、极泉:腋窝正中,腋动脉搏动处 2、少海:屈肘,当肘横纹内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中点 3、神门:腕掌横纹尺侧 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4、少冲:小指桡侧指甲角旁约0.1寸 六 手太阳小肠经 一、循行特点  1 起于小指之端(少泽) ,循手外侧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内侧两骨之间,上循臑外后廉,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络心,循咽,下膈,抵胃,属小肠。  2、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眦,却入耳中 3、其支者,别颊上(zhuo)出页,抵鼻,至目内眦(睛明),斜络于颧,与足太阳膀胱经相接。 1、踝:腕后小指侧的高骨,即尺骨茎突隆起部。 2 、两骨: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 3 肩解:肩关节 手太阳小肠经要求掌握的穴位 1、少泽:小指尺侧指甲角旁约0.1寸 2、后溪:握拳,第五指掌关节后尺侧,横纹头赤白肉际 3、肩中俞:第七颈椎棘突下旁开2寸 4、颧髎:目外眦直下,颧骨下缘凹陷中 5、听宫: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缘,张口呈凹陷处 循行特点小结:    ①经脉走向规律:从手走头面;②分布原则:行上肢外侧后缘;③交接特点:在目内眦交于足太阳膀胱经;④络属关系:属小肠络心 二、主治概要   本经腧穴主治头、项、耳、目、咽喉病和热病、神志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三、重点腧穴   本经单穴19个,起于少泽,止于听宫,重点穴5个。 1:少泽 【定位】:小指尺侧指甲角旁约0.1寸 【主治】:①乳疾。②热证,急证。③头面五官疾病。 【操作】: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2、前谷:握拳第5掌指关节前尺侧,横纹头赤白肉际 3:后溪 【定位】:握拳,第5掌指关节后尺侧,横纹头赤白肉际 【主治】:①经脉病:耳目疾病,局部病。②督脉病:癫狂痫,头项强痛,腰背痛。③疟疾。 【操作】:直刺0.5-1寸。 4:腕骨 【定位】:后溪直上第5掌骨基底与三角骨之间的凹陷处,赤白肉际取之 【主治】:①局部病及头目(翳)病。②黄疸。③热病,疟疾。 【操作】:直刺0.3-0.5寸。 7:支正 【定位】:掌心当胸,阳谷穴与小海穴的连线上,阳谷上5寸 【主治】:①局部及头项病。②热病神志病。 【操作】:直刺或斜刺0.5-0.8寸。   8:小海 【定位】:屈肘,当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凹陷处 【主治】:①肘臂疼痛。②癫痫。 【操作】:直刺0.3-0.5寸。 5、阳谷:腕背横纹尺侧端,尺骨茎突前凹陷中 6、养老:以掌向胸,当尺骨茎突挠侧缘凹缘中 7、支正:阳谷穴与小海穴的连线上,阳谷穴上5寸 8、小海:屈肘,当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中 9、肩贞:腋后皱襞上1寸 10、臑俞:腋后皱襞直上,肩胛骨下缘凹陷中 11:天宗 【定位】:在肩胛冈下窝的中央 【主治】:①局补病证。②气喘。③乳痈。 【操作】:直刺或斜刺0.5-1寸。 15、肩外俞 【定位】:在背部,当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主治】:肩背疼痛,颈项强急。 【操作】:斜刺0.5-0.8寸。 16、天窗:喉结旁开3、5寸,在胸锁乳突肌之后缘 17、天容:下颌角后,胸锁乳突肌之前缘 11、天宗:肩胛岗下窝的中央 12、秉风:肩胛骨岗上窝中,天宗穴直上 13、曲垣:肩胛骨岗上窝内侧端,约当臑俞与第二胸椎棘突连线的中点取之 14、肩外俞: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18:颧髎 【定位】:目外眦直下,颧骨下缘凹陷中 【主治】:局部病证:口眼歪斜,眼睑瞤动,牙痛,面痛,颊肿。 【操作】:直刺0.3-0.5寸,斜刺或平刺0.5-1寸。《图翼》:禁灸。 19:听宫 【定位】: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缘,张口时呈凹陷处 【主治】:①耳鸣,耳聋,聤耳。②牙痛,牙关不利。 【操作】:张口,直刺1-1.5寸。 穴歌 手太阳小肠经 手太阳穴一十九 少泽前谷后溪数 腕骨阳谷养老绝 支正小海外辅时 肩贞臑俞接天宗 髎外秉风曲垣首 肩外俞连肩中俞 天窗乃与天容偶 锐骨之端上颧髎 听宫耳前珠上足 手太阳小肠经要求掌握的穴位 1、少泽:小指尺侧指甲角旁约0.1寸 2、后溪:握拳,第五指掌关节后尺侧,横纹头赤白肉际 3、肩中俞:第七颈椎棘突下旁开2寸 4、颧髎:目外眦直下,颧骨下缘凹陷中 5、听宫: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缘,张口呈凹陷处 足太阴脾经 1、隐白:拇指内侧指甲角旁约0、1寸 2、公孙: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缘,赤白肉际 3、三阴交:内踝高点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 4、阴陵泉:胫骨内侧髁下缘凹陷中 5、大包:腋中线上,第六肋间隙中 手少阴心经 1、极泉:腋窝正中,腋动脉搏动处 2、少海:屈肘,当肘横纹内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中点 3、神门:腕掌横纹尺侧 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4、少冲:小指桡侧指甲角旁约0.1寸 七 足太阳膀胱经 一、循行特点 1: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从巅至耳上角,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挟脊。抵腰中,如循膂。 2:络肾,属膀胱,其支者,从腰中下挟脊贯臀,入腘中; 3:其支者,从膊内左右,别下贯胛,挟脊内,过髀枢,循髀外从后廉,下合腘中,以下贯踹内,出外踝之后,循京骨,至小指外侧。 1、巅:头顶 2、肩膊:肩胛部 3、膂:脊旁肌肉 4、髀枢:股骨大转子 5、髀:大腿 6、踹:小腿肚 7、京骨:第五跖骨粗隆 循行特点小结:    ①经脉走向规律:从头走足;②分布原则:行背腰第一、二侧线和下肢外侧后缘;③交接特点:在足小趾外侧缘交于足少阴肾经;④络属关系:属膀胱络肾 二、主治概要   本经腧穴主治头、项目、背、腰、下肢部病证,以及脏腑、神志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三、重点腧穴   本经单穴67个,起于睛明,止于至阴,重点穴7个。 足太阳膀胱经 1、睛明:目内眦旁0、1寸 2、肺俞: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3、心俞: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4、肝俞: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5、肾俞: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6、委中:腘横纹中央。 7、昆仑:外踝高点与跟腱之间凹陷中 1:睛明 【定位】:目内眦旁0.1寸 【主治】:①目疾。 ②急性腰痛,坐骨神经痛。 ③心动过速。 【操作】:嘱患者闭目,医者左手轻推眼球向外侧固定,右手缓慢进针,紧靠眶缘直刺0.5-1寸。不捻转,不提插(或只轻微地捻转)。出针后按压针孔片刻,以防出血。本穴禁灸。 2:攒竹 【定位】:眉头凹陷中。 【主治】:①局部头目病。②呃逆 【操作】:平刺0.5-0.8寸,或点刺放血。禁灸。 3、眉冲:攒竹穴直上,入发际0.5寸 4、曲差:神庭穴(督脉: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旁1.5寸,当神庭穴与头维(额角发际直上0、5寸)穴连线的内1/3与2/3连线点取之 5、五处:曲差穴上0.5寸,距头部正中线1.5寸 6、承光 【定位】: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2.5寸旁开1.5寸。五处穴后1.5寸 【主治】:①目视不明。②中风偏瘫,癫痫。③头晕目眩。 【针刺方法】:平刺0.3-0.5寸。 天柱 【定位】: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旁开1.3寸,当斜方肌外缘凹陷中。 【主治】:①头晕,目眩。②头痛,项强,肩背痛。③鼻塞,咽喉痛。 【针刺方法】:直刺或斜刺0.5-0.8寸,不可向内上方深刺,以免伤及延髓。 7、通天:承光穴后1、5寸 8、络却:通天穴后1、5寸 9、玉枕:后发际正中直上2.5寸,旁开 1.3寸 10、天柱: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旁开 1.3寸,当斜方肌外缘凹陷中 11、大杼 【定位】: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①各种骨病(骨痛,肩、腰、骶、膝痛)。②咳嗽。 【操作】:斜刺0.5-0.8寸。本经背部诸穴不宜深刺,以免伤及内脏。 12:风门 【定位】:第二胸推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①外感病证:伤风,咳嗽。②项强,胸背痛。 【操作】:斜刺0.5-o.8寸。 风门、大椎、合谷、曲池、风府五穴均有祛风作用,其区别在于: 风门:治外风,袪上半身风邪,特别是项、背、肩之风邪。用于风寒、风热侵袭肺及肺卫之证。 大椎:治外风而兼治肝风,袪上半身之风,特别是头项肩背之风邪,用于外感风寒风热之证。 合谷:治外风,袪上半身之风,特别是头项口面之风邪,用于风寒、风热之邪侵袭肺及肺卫之证。 曲池:治外风,袪周身之风,特别是周身肌肤风邪,用于邪侵袭肌肤的皮肤病。 风府:治外风兼治脑风,袪上半身之风,特别是头项脊背之风邪。用于外感风寒、风热证。 13:肺俞 【定位】:第三胸推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①肺部疾患:咳嗽,咳血,鼻疾。 ②盗汗,骨蒸潮热。 【操作】:斜刺0.5-0.8寸。 14:厥阴俞 【定位】:第4胸推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 ①心胸病。 ②咳嗽,呕吐。 【操作】:斜刺0.5-0.8寸。 15:心俞 【定位】: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①心神疾病②咳嗽,吐血。③梦遗,盗汗。 【操作】:斜刺O.5-0.8寸。 17:膈俞 【定位】:第七胸推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①气机上逆证。②血虚证③皮肤病。 ④骨蒸盗汗。 【操作】:斜刺0.5-O.8寸。 16、督俞:第六胸推棘突下,旁开1.5寸 血海、膈俞、三阴交功效比较: 三穴都是血证要穴。 1、血海:治疗下半身血证,对妇女血证尤有良效但较三阴交穴治疗范围局限。 2、膈俞:治疗心、肝、肺三脏血证、偏重于治疗上半身血证。又长于治疗慢性出血性疾病。 3、三阴交:治疗全身血证,对妇女血证有显著疗效。 18:肝俞 【定位】:第9胸椎棘突下,旁 开1.5寸 【主治】:①肝胆病:胁痛,黄疸。②目疾。③癫狂,脊背痛。 【操作】:斜刺0.5-0.8寸。 19:胆俞 【定位】:第10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①肝胆病。②肺痨,潮热。 【操作】:斜刺 0.5-0.8寸。 20:脾俞 【定位】: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①脾胃肠腑病:腹胀,黄疸,呕吐,泄泻,水肿。 ②背痛。 【操作】:斜刺O.5-0.8寸。 21:胃俞 【定位】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①胃脘痛,呕吐。②腹胀,肠鸣。 【操作】:斜刺O.5-0.8寸。 22:三焦俞 【定位】:当第一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①脾胃肠腑病。②三焦气化不利病:水肿,小便不利。③腰背疼痛 【操作】:直刺0.5-l寸。 23: 肾俞 【定位】:当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①肾虚病。②生殖泌尿系疾病。③妇科病。 【操作】:直刺0.5-l寸。 25:大肠俞 【定位】: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①胃肠病证。②腰腿痛。③荨麻疹。 【操作】:直刺0.8-1.2寸。 27:小肠俞 【定位】:第一骶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①泌尿生殖系疾病。②小肠腑病:腹泻,痢疾。③腰骶痛【操作】:直刺0.8-1.2寸。 24、气海俞:当第三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26、关元俞:当第五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28:膀胱俞 【定位】:第二骶椎棘突下,旁开1.5寸,约平第二骶后孔 【主治】:①膀胱腑证:小便不利,遗尿。②腰脊强痛,腿痛。③泄泻,便秘。 【操作】:直刺或斜刺0.8-1.2寸。 32:次髎 【定位】:第二骶后孔中,约当髂后上棘下与后正中线之间 【主治】:①男女生殖系疾病。②泌尿系病。③腰骶痛,下肢痿痹。 【操作】:直刺l-1.5寸。 29、中膂俞:当第三骶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30、白环俞:当第四骶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31、上髎:第一骶后孔中,约当髂后上棘下与督脉的中点 33、中髎:第一骶后孔中,约当中膂俞与督脉之间 34、下髎:第四骶后孔中,约当白环俞与督脉之间 35、会阳:尾骨尖旁开0、5寸 36、承扶  【定位】:在大腿后面,臀横纹的中央 【主治】:腰骶臀股部疼痛,痔疾。 【操作】:直刺1-2寸。 40:委中 【定位】:腘横纹中央 【主治】:①腰背及下肢病证。②遗尿,小便不利。③腹痛吐泻。④丹毒【操作】:直刺1-1.5寸,或用三棱针点刺腘静脉出血。 曲泽与委中   均可用于放血疗法   1、曲泽偏于清心安神,清上焦之热,消散胸臂上肢及肘窝部的瘀血,疮疡和脓肿。   2、委中偏于清热降火,清头脑之热,消散腰背下肢及腘窝部的瘀血,疮疡和脓肿。   二穴相配,可开窍启闭、泻热凉血、行血袪瘀、清热解毒、清暑解热、清心安神等功效。用于急性高热、急性吐泻、急性腹泻、痰火扰心、热入营血、热入心包之急性实热证。 43:膏肓  【定位】: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主治】:①肺虚证。②虚劳诸疾:遗精,盗汗,健忘。③肩背痠痛。 【操作】:斜刺0.5-0.8寸。 52:志室 【定位】: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3寸 【主治】:①男性肾虚证。②小便不利,水肿,③腰脊强痛。 【操作】:斜刺0.5-0.8寸。 54:秩边 【定位】:第四骶椎棘突下,旁开3寸 【主治】:①腰及下肢痛。②小便不利,便秘,痔疾。 【操作】:直刺1.5-2寸。 57:承山  【定位】腓肠肌两肌腹之间凹陷的顶端 【主治】:①痔疮,便秘。②腰腿拘急疼痛。 【操作】:直刺l-2寸。 60: 昆仑  【定位】:外踝高点与跟键之间的凹陷中 【主治】:①头痛,项强,腰痛,足跟肿痛。②难产。③癫痫。 【操作】:直刺0.5-l寸。 62:申脉 【定位】外踝下缘凹陷中 【主治】:①头痛,眩晕②神志病:失眠,痫症,癫狂。 ③腰腿痛,足外翻。 【操作】:直刺0.3-O.5寸。 67:至阴  【定位】:在足小趾外侧趾甲角旁0.1寸 【主治】:①胎位不正,滞产。②头目痛,鼻塞,鼻衄。 【操作】:浅刺 0.l寸;胎位不正用灸法。 背俞穴歌: 一杼二风三肺岗, 五心七膈九肝上 十胆十一脾俞在, 十二椎下胃俞当, 首骶小肠二膀胱。 足太阳膀胱经穴歌 足太阳穴六十七 睛明目内红肉藏 攒竹眉冲与曲差 五处寸半上承光 通天络却玉枕昂 天柱后际大筋露 大杼夹脊第一行 风门肺俞厥阴四 心俞督俞膈俞强 (二) 肝胆脾胃三焦肾 气海大肠关小肠 膀胱中膂白环量 上髎次髎中复下 一空二空腰脊当 会阳阴尾骨外取 承扶臀横纹中央 殷门浮郗委阳外 委中腘纹合膀胱 经脉至腘复上脊 (三) 附分夹脊第二行 魄门膏肓神门走 譩糦膈关魂门九 阳纲意舍乃胃仓 肓门志室续胞肓 二十一椎秩边扬 小腿合阳承筋乡 承山飞扬髁跗阳 昆仑仆参申脉忙 金门京骨束骨忙 通谷至阴小趾旁 足太阳膀胱经 1、睛明:目内眦旁0、1寸 2、肺俞: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3、心俞: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4、肝俞: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5、肾俞: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6、委中:腘横纹中央。 7、昆仑:外踝高点与跟腱之间凹陷中 八 足少阴肾经 一、循行特点  1 、起于小指之下,邪走足心(涌泉),出于然谷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以上踹内,出腘内廉,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 2、 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 3、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心中,与手厥阴心包经相交接。 1、然谷:足舟骨粗隆 循行特点小结:    ①经脉走向规律:从足走胸腹;②分布原则:行下肢内侧后缘及胸腹第一侧线;③交接特点:在胸中交于手厥阴心包经;④络属关系:属肾络膀胱 二、主治概要   本经腧穴主治妇科病、前阴病和肾脏病,以及与肾有关的肺、心、肝、脑病及咽喉、舌等经脉循行经过部位的其他病证。 三、 重点腧穴   本经单穴27个,起于涌泉,止于俞府,重点穴3个。 足少阴肾经要求掌握的穴位 1、涌泉:于足底(去趾)前1/3处,足趾跖屈时呈凹陷。 2、太溪:内踝高点与跟腱之间的凹陷中 3、俞府:锁骨下缘,前正中线旁开2寸 1:涌泉 【定位】:于足底(去趾)前1/3处,足趾跖屈时呈凹陷。 【主治】:①急证及神志病。②头晕,失眠。③咯血,咽喉肿痛等肺系病。④大便难,小便不利。 ⑤足心热。 【操作】:直刺 0.5-1寸。 【主治】:①肾虚证及阴虚性五官病。②肺部疾患。③消渴,尿频,便秘。④腰痛,下肢厥冷。 【操作】:直刺0.5-1寸。 “五脏有疾,当取使二原”主虚肾。 3:太溪 【定位】:内踝高点与跟腱之间的凹陷中 2、然谷:足舟骨粗隆下缘凹陷中 4、大钟:太溪穴下0、5寸稍后,跟腱内缘 5、水泉:太溪穴直下1寸 6:照海 【定位】:内踝下缘凹陷中 【主治】:①咽喉病,目疾(虚火上炎)。②失眠,癫痫夜发等。(阴阳跷脉相会上行于脑) ③妇科病。 ④小便频数,隆闭。 【操作】:直刺 0.3-0.5寸。 7:复溜 【定位】:太溪穴上2寸。 【主治】:①水肿,汗证(本经母穴,可滋补肾水)。②腹胀,泄泻“经主逆气而泄” 。③下肢痿痹。 【操作】:直刺0.6-1寸。《针灸大成》少汗补合谷,补复溜;多汗泻合谷补复溜。 8、交信:复溜穴前约0、5寸 10、阴谷:屈膝,腘窝内侧,当半腱肌腱与半膜肌腱之间 11、横骨:脐下5寸,耻骨联合上际,前正中线旁开0、5寸 12:大赫 【定位】:脐下4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主治】:①遗精,阳痿。②阴挺,带下。 【操作】:直刺1-1.5寸。 9:筑宾 【定位】:太溪穴与阴谷穴的连线上,太溪穴上5寸。 【主治】: ①癫狂;②疝气;③呕吐涎沫,吐舌;④小腿内侧痛。 【操作】: 直刺1—1.5寸。 13、气穴:脐下3寸,前正中线0、5寸 14、四满:脐下2寸,前正中线0、5寸 15、中注:脐下1寸,前正中线0、5寸 16、肓俞:脐旁0、5寸 17、商曲:脐上2寸,前正中线0、5寸 18、石关:脐上3寸,前正中线0、5寸 19、阴都:脐上4寸,前正中线0、5寸 20、腹通谷:脐上5寸,前正中线0、5寸 21、幽门:脐上6寸,前正中线0、5寸 22、步廊:第五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 23、神封:第四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 24、灵墟:第三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 25、神藏:第二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 26、彧中:第一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 27、俞府:锁骨下缘,前正中线旁开2寸 足少阴肾经穴歌 足少阴肾穴二十七 涌泉然谷太溪溢 大钟水泉通照海 复溜交信筑宾接 阴谷膝内辅骨后 以上从足走到膝 (二) 横骨大赫连气穴 四满中注盲俞脐 商曲石关阴郗密 通谷幽门半寸辟 步廊神封膺灵墟 神藏彧中俞府毕   足少阴肾经要求掌握的穴位 1、涌泉:于足底(去趾)前1/3处,足趾跖屈时呈凹陷。 2、太溪:内踝高点与跟腱之间的凹陷中 3、俞府:锁骨下缘,前正中线旁开2寸 九 手厥阴心包经 一、循行特点  1、 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膈,历络三焦。  2、其支者,循胸,出胁,下腋三寸,上抵腋下,循臑内,行太阴少阴之间,入肘中,下臂,行两筋之间,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 3 、其支者,别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与手少阳三焦经相接。 1、胁:乳房下之季肋部 2、两筋:掌长肌腱与挠侧腕曲肌腱 循行特点小结:    ①经脉走向规律:从胸走手;②分布原则:行上肢内侧中间;③交接特点:在无名指尺侧端交于手少阳三焦经;④络属关系:属心包络三焦 二、主治概要 本经腧穴主治心、心包、胸、胃、神志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三、重点腧穴 本经单穴9个,起于天池,止于中冲,重点穴4个。 手厥阴心包经要求掌握的穴位 1、天池:第四肋间隙,乳头外侧1寸 2、曲泽: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尺侧 3、内关: 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4、劳宫:第2、3掌骨之间,握拳,中指尖下是穴。 3:曲泽 【定位】: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尺侧 【主治】:①心系病。②热性胃病。③暑热病。 ④肘臂挛痛。 【操作】:直刺1-1.5寸,或点刺出血。 5:间使   【定位】:腕横纹上3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主治】:①心痛,心悸。②胃痛,呕吐。③热病,疟疾。④癫狂痫。 【操作】:直刺0.5-1.O寸。 1、天池:第四肋间隙,乳头外侧1寸 2、天泉:上臂掌侧,腋前皱襞上端水平线2寸,肱二头肌长、短头之间 4、郗门:腕横纹上5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定位】: 3:曲泽: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尺侧 5:间使  :腕横纹上3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 肌腱之间 【主治】: 相同点①心系病。②热性胃病。③热病。 ④肘臂挛痛 不同点:曲泽:中暑。 间使: 疟疾寒热往来, 癫狂痫。 【操作】:曲泽:直刺1-1.5寸,或点刺出血。 间使: 直刺0.5-1.O寸。 6:内关 【定位】: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主治】:①心系疾病,对心率失常有双向调节作用。②胃腑病证。③神志病:失眠,癫痫。④中风。⑤眩晕症。⑥肘臂疼痛。 【操作】:直刺0.5-1.O寸。 《难经》“阴维为病苦心痛”,内关善宽胸理气,宁心安神。 7:大陵 【定位】:腕横纹中央,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主治】:①心胸疾病。②胃腑病证。③神志疾患癫狂。 ④局部病。 【操作】:直刺O.5-O.8寸。 穴性属土,心经子穴,多用于心火壅盛,痰火扰心等实证,多泻法 8:劳宫   【定位】:第2、3掌骨之间,握拳,中指尖下是穴。简便:握拳中指尖下是穴 【主治】:①中风昏迷等急证②心神疾病。 ③口疮,口臭。 ④局部病:鹅掌风,掌心热。 【操作】:直刺0.3-0.5寸。 “荥主身热”,善清心泻热,多用于急证热证及舌络病。 9:中冲 【定位】:中指尖端的中央 【主治】:急证:中风昏迷,中暑,昏厥,舌强不语,小儿惊风。 【操作】: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手厥阴心包经穴歌 九穴心经手厥阴 天池天泉曲泽深 郗门间使内关时 大陵劳宫中冲寻 手厥阴心包经要求掌握的穴位 1、天池:第四肋间隙,乳头外侧1寸 2、曲泽: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尺侧 3、内关: 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4、劳宫:第2、3掌骨之间,握拳,中指尖下是穴。 十 手少阳三焦经 一、循行特点  1: 起于小指次指之端(关冲),上出两指之间,循手表腕,出臂外两骨之间,上贯肘,循臑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阳之后,入缺盆,布膻中,散络心包,下膈,循属三焦 2、其支者,从膻中,上出缺盆,上项,系耳后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颊,至zhuo(出页). 3、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过客主人,前交颊,至目锐眦,与足少阳胆经相接。 循行特点小结:    ①经脉走向规律:从手走头;②分布原则:行上肢外侧中间;③交接特点:在目外眦交于足少阳胆经;④络属关系:属三焦络心包 二、主治概要   本经腧穴主治侧头、耳、胸胁、咽喉病和热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三、重点腧穴   本经单穴23个,起于关冲,止于丝竹空,重点穴5个。  【定位】: 1:关冲: 第四指尺侧指甲角旁约0.1寸 3:中渚 :握拳,手背第4、5掌骨小头后缘之间凹陷中,液门穴后1寸 4:阳池:腕背横纹中,指总伸肌腱尺侧缘凹陷中 【主治】: 共同点: ①头面五官病。 ②局部病。 不同点:关冲:热病神志病。——浅刺0.1寸或点刺 中渚:热病,肩背手臂疼痛——:直刺0.3-0.5寸。 阳池:消渴,口干。——直刺0.3-0.5寸。 2、液门:握拳,第四、五指之间,指掌关节前凹陷中 5:外关 【定位】: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主治】:①热病,外感表证。②头面五官病证。③胁肋病。 ④瘰疬。 ⑤上肢痹痛。 【操作】:直刺0.5-1寸。 通阳维脉,主一之身表,善治外感表证,多用于外感热证,配曲池,大椎。   为治便秘胁肋痛的特效穴。 配足三里,三阴交治虚秘; 配上巨虚,天枢治热秘。 配阳陵泉治胁痛 6:支沟   【定位】:腕背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 骨之间 【主治】:①便秘。②胁肋病。③耳聋耳鸣,暴喑。 ④瘰疬。 【操作】:直刺0.8-1.2寸。 7、会宗:支沟穴尺侧约1寸,于尺骨的桡侧缘取之 8、三阳络:支沟穴上1寸,桡骨与尺骨之间 9、四渎:尺骨鹰嘴下5寸,桡骨与尺骨之间 10:天井  【定位】:屈肘,尺骨鹰嘴上1寸许凹陷中 【主治】:①耳聋偏头痛。②癫痫。③瘰疬。④偏头痛,胁肋痛,颈项肩背痛。 【操作】:直刺0.5-1寸。 14: 肩髎  【定位】:肩峰后下方,上臂外展时,当肩髃穴后寸许凹陷处 【主治】:肩臂挛痛不遂。 【操作】:向肩关节直刺1-1.5寸。 17:翳风 【定位】:乳突前下方,平耳垂后下缘的凹陷中【主治】:①耳疾。②面,口疾病。③瘰疬。 【操作】:直刺0.8-1.2寸。 20: 角孙 【定位】:当耳尖处的发际 【主治】:头,目,齿等局部病及邻近器官病。 【操作】:平刺0.3-0.5寸 21:耳门  【定位】:耳屏上切迹前,下颌骨踝突后缘,张口有凹陷处 【主治】:①耳疾。②齿痛,颈颌痛。 【操作】:张口,直刺0.5一1寸。 23:丝竹空  【定位】:眉梢处的凹陷中 【主治】:①头,目病证。②齿痛。③癫狂痫。 【操作】:平刺0.5-1.0寸。 手少阳三焦经穴歌 二十三穴手少阳 关冲液门中渚旁 阳池外关支沟正 会宗三阳四渎长 天井清冷渊清泺 臑会肩髎天髎堂 天牖翳风瘈脉清 颅息角孙耳门乡 和髎前接丝竹空 三焦经穴此推祥 手少阳三焦经要求掌握的穴位 1、关冲:第四指尺侧指甲角旁约0.1寸 2、外关: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3、肩髎:肩峰后下方,上臂外展时,当肩髃穴后寸许凹陷处 4、耳门:耳屏上切迹前,下颌骨踝突后缘,张口有凹陷处 5、丝竹空:眉梢处的凹陷中 十一 足少阳胆经 一、循行特点  1、 起于目锐眦(瞳子髎),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却交出手少阳之后,入缺盆。  2 、其支者(耳部支脉):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 3、其支者( 外眦部支脉):别目锐眦,下大迎,合于手少阳抵于zhuo,下加颊车,下颈合缺盆,以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循胁里,出气街,绕毛际,横入髀厌中 4、其直者,从缺盆,下腋,循胸,过季肋,下合髀厌中,以下循髀阳,出膝外廉,下外辅骨之前,直下抵绝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指次指之间 5、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之间,循大指歧骨内出其端,还贯爪甲,出三毛。 (大敦)与足厥阴肝经相接。 循行特点小结:    ①经脉走向规律:从头走足;②分布原则:行人体侧面;③交接特点:在足大趾外侧端交于足厥阴肝经;④络属关系:属胆络肝 1、大迎:下颌角前 1.3寸凹陷中,咬肌附 着部前缘,闭口鼓气 时出现一沟形凹陷, 即于凹陷下端取之。 2、zhuo出页:上牙床与下颌骨之间的面部 1、髀厌:髋关节部 2、气街:少腹两侧腹股沟动脉部 3、辅骨:腓骨 4、绝古(又名悬钟)外踝高点上3寸,腓骨后缘 二、主要病候   本经络肝属胆,若脉气失调,多见于经脉循行部位的病变,如口苦、目疾、疟疾、头痛、颔痛、目外眦痛、缺盆部肿痛、腋下肿、胸胁股及下肢外侧痛、足外侧痛、足外侧发热等。 三、主治概要   本经腧穴主治侧头、目、耳、咽喉病和神志病、热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四、重点腧穴   本经单穴44个,起于瞳子髎,止于足窍阴,重点穴6个。 8、率谷 【定位】:耳尖直上,入发际1.5寸。 【主治】:①清肝泻火:主治偏头痛,眩晕。②镇惊熄风:主治小儿急、慢惊风。 ③穴居耳廓上方,有宁神止痛之功,多用于局部痛。 14、阳白  【定位】:目正视,瞳孔直上,眉上1寸 【主治】:穴居前额眉正中直上,有祛风通络明目的作用,多用于局部病变:①前额头痛,眩晕。②眉棱骨痛,目痛,视物不明,弱视,上睑下垂,口眼歪斜。 15、头临泣 【定位】:阳白穴直上,入前发际O.5寸 【主治】:穴居前头部,有清头明目、通窍安神之功,多用于头、目、鼻疾和神志病。:①头痛,小儿惊痫。②目眩,流泪,目翳。③鼻塞,鼻渊。 9、天冲:耳根后缘直上,入发际2寸 10、浮白:耳根上缘向后入发际衡量1寸 11、头窍阴:浮白穴直下,乳突根部 12、完骨:乳突后下方凹陷中 13、本神:神庭穴(督脉)旁3寸,当神庭穴与头维穴的内2/3与外1/3连线点处 神庭: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 1、瞳子髎:目外眦旁0.5寸,眶骨外缘凹陷中 2、听会:耳屏前切迹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缘,张口有孔 3、上关(客主人):下关穴直下,当颧弓的上缘 4、颔厌:头维穴与曲鬓穴弧形线的上1/4与下3/4交界处 5、悬颅:头维穴至曲鬓穴弧形线中点 6、悬厘:头维穴至曲鬓穴连线的下1/4与上3/4交界处 7、曲鬓:耳前鬓发后缘直上,平角孙穴处 16、目窗:头临泣穴后1寸 17 、正营:目窗后1寸 18、承灵:正营穴后1、5寸 19、脑空:风池穴直上1、5寸 20、风池  【定位】: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之间的凹陷中,平风府穴处 【主治】:①为足少阳、阳维脉之会,阳维主一身之表,阳维为病苦寒热,本穴有祛风解表之功,故用治外感表证:头痛发热,热病汗不出,感冒,鼻塞,颈项强痛;②腧穴所在,主治所在,可清头目,利官窍,可用于头目耳鼻疾患:眩晕,目赤肿痛,迎风流泪,鼻渊,鼽衄,耳鸣,耳聋。③穴居脑后项部,能平熄内风,有熄风通络之功,用于神志疾病:失眠,癫狂痫,中风,昏厥。 【针刺方法】: ①向鼻尖斜刺0.8-1.2寸。②平刺透风府穴。 ③向对侧或同侧口角方向斜刺0.5-1.5寸。 深部中间为延髓,必须严格掌握针刺的角度与深度。 21、肩井 【定位】:大椎穴(督脉)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 【主治】:①位于肩上,具有舒经活络,祛风除痹,主治肩局部病:肩背疼痛,上肢不遂,头项强痛。。②肝与胆相表里,本穴归于胆经,有理气活血,通络消痈,主治胎产病:难产,崩漏,胎衣不下,乳痈,乳汁不下。③本穴有豁痰开郁,清热散结之功,用治瘰疬。 【针刺方法】:直刺0.5-0.8寸。内为肺尖,不可深刺。孕妇禁针。 22、渊腋:举臂,腋中线上,第四肋间隙 23、辄筋:渊腋穴前1寸,第四肋间隙 24、日月  【定位】:乳头下方,第七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主治】:①位居胁肋,为胆之募穴,是胆之经气结聚之处,有疏肝解郁。利胆退黄之功,主治胆腑胁肋病:胁肋疼痛,胀满,黄疸,呕吐,吞酸呃逆。 【针刺方法】:斜刺或平刺0.5-0.8寸。 25、京门:第十二肋端 26、带脉 【定位】:第十一肋骨端直下平脐处【主治】:①带为足少阳、带脉之交会穴,位居胁下,有调经止带之功,是治带下病、月经病要穴:赤白带下,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少腹疼痛。②带脉为病,腹满,腰溶溶职坐水中,具有通利下焦,活血理气之功,主治腰胁病:腰胁疼痛,胁痛连背,疝气。 【针刺方法】:直刺1-1.5寸。 27、五枢:在侧腹,髂前上棘之前0、5寸,约平脐下3寸处 28、维道:五枢穴前下0、5寸 29、居髎:髂前上棘与股骨大转子高点连线的中点 30、环跳  【定位】:股骨大转子高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中1/3交界处 【主治】:下为足少阳、太阳之交会穴,位居臀部,有祛风除湿,通利关节,活血化瘀,散寒止痛之功,是治疗腰腿痛的要穴。主治:腰腿痛,下肢麻木,半身不遂,痿软。 【针刺方法】:直刺2-3寸。 31、风市  【定位】:大腿外侧正中,腘横纹水平线上7寸或直立垂手时,中指尖处 【主治】: ① 穴居大腿外侧,古人认为是下肢风邪出入之处,有活血祛风、疏筋通络之功。善治下肢中风偏枯和外风为患的皮肤病:①下肢病:半身不遂,下肢麻痹,腿膝无力,脚气。②皮肤病:遍身瘙痒。 34、阳陵泉 【定位】: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 【主治】:①为胆经下合穴,具疏肝理气,利湿退黄,和胃止呕之功,善治胆疾:胁肋支满,胁痛,口苦,呕吐,黄疸。②为筋之会,具有舒筋活络,祛风除湿,通利关节之功,主治筋病及局部病:膝肿痛、屈伸不利,下肢痿痹、麻木,筋挛,筋缩。 【类 37、光明 【定位】:外踝高点上5寸,腓骨前缘 【主治】:①为胆经络穴,别走肝经,有清肝泻火之功,为治目疾要穴,用治:目赤肿痛,夜盲,视物不明。②穴居小腿外侧,有活血消肿之功,治疗经脉循行所过病变及局部病变:乳房胀痛,膝胫肿痛,下肢痿痹。 39、悬钟 (绝骨) 【定位】:外踝高点上3寸,腓骨后缘 【主治】:①为髓之会,髓居骨中充养于骨,有强筋健骨、舒筋活络之功,主治骨髓各种病变,上可治颈项背,下可愈腰膝足,尤善治下肢症:颈项强痛,下肢痿痹,瘫痪,足跟痛。② 为髓之会,有补益脑髓之功,主治髓海不足之症:头晕,失眠,健忘,耳鸣。③穴居胆经,有理气活血,消肿止痛之功,汉胁肋病:胁肋胀痛,胁肋胀满,腋下肿。 【附注】:别名:绝骨 40、丘墟 【定位】:外踝前下方,趾长伸肌腱外侧凹陷处中 【主治】:①为肝胆原穴,有舒肝利胆,理气止痛之功,主治胆腑相关病证:胸胁胀痛,寒热往来,乳肿,疝气。②经脉所过病:偏头痛,目疾,齿痛,下肢痿痹,外踝肿痛。 41、足临泣 【定位】:在第四、五跖骨结合部前方,小趾伸肌腱的外侧凹陷处中 【主治】:①胆经起于目外眦,经气下输注于本穴穴临足部,气通于目,有清肝明目之功,为目疾要穴,用治头目病:头痛目眩,目赤肿痛,目外眦痛。②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带脉,有通乳络、调带脉之功,用治:妇科病,乳痈,月经不调。③输主体重节痛,本穴为胆经输穴,有舒筋活络、理气止痛、和解少阳之功,用治经脉病:胁肋疼痛,腑下肿,瘰疬,疟疾,足跗肿痛,足趾挛痛 42、地五会:在第四、五跖骨之间,当小趾伸肌腱内侧缘处 43、侠溪:足背,第四、五趾间缝纹端 44、足窍阴:第四趾外侧指甲角旁约0、1寸 足少阳胆经穴歌 足少阳经瞳子髎 四十四穴行迢迢 听会上关颔厌集 悬颅悬厘曲鬓翘 率谷天冲浮白次 窍阴完骨本神邀 阳白临泣目窗辟 正营承灵脑空遥 (二) 风池肩井渊腋部 辄筋日月京门标 带脉五枢维道续 居髎环跳风市招 中渎阳关阳陵穴 阳交外丘光明宵 阳辅悬钟丘墟外 足临泣与地五会 侠溪窍阴四趾端 要求掌握的穴位 1、瞳子髎:目外眦旁0.5寸,眶骨外缘凹陷中 2、听会:耳屏前切迹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缘,张口有孔 3、肩井:大椎穴(督脉)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 4、带脉:第十一肋骨端直下平脐处 5、环跳:股骨大转子高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中1/3交界处 6、阳陵泉::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 要求掌握的穴位 1、肩井:大椎穴(督脉)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 2、环跳:股骨大转子高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中1/3交界处 十二 足厥阴肝经 一、循行特点  1、起于大趾丛毛之际(大敦),上循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腘内廉,循股阴,入毛中,环阴器,抵小腹,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亢页(keng)颡(sang),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  2 、其支者(“目系”支脉),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  3 、其支者(肝部支脉):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与手太阴肺经相接。 循行特点小结:    ①经脉走向规律:从足走胸腹;②分布原则:行于下肢内侧中间,在内踝上8寸以下行于脾经之前;③交接特点:在心中交于手少阴心经;④络属关系:属肝络胆 二、主要病候   本经属肝络胆,若脉气失调,多见于经脉循行所过部位的病变,如腰痛、胸满、呃逆、遗尿、小便不利、疝气、少腹肿等症。 三、主治概要   本经腧穴主治肝病、妇科病、前阴病和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四、重点腧穴   本经单穴14个,起于大敦, 止于期门,重点穴4个。 1、大敦 【定位】母趾外侧,趾甲角旁约0.1寸(指寸) 【主治】:①肝主藏血及疏泄,有疏肝理气调血之功,多用于肝郁引起的妇科病:月经不调,经闭,崩漏,阴挺。②为肝经井(木)穴,乃脉气所发,疏肝理气作用最强,为治疝气要穴。③肝为风木之脏,井穴皆有开窍泄热醒神之功,主肝风内动、气血并走于上之神志病:癫痫,中风昏厥。 【针刺方法】:斜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图翼》:孕妇产前产后皆不宜灸。 2、 行间 【定位】:足背,第一、二趾间缝纹端【主治】:①据“实则泻其字”、“荥主身热”,本穴有清肝泻火、清利头目上、熄风潜阳之功,主治肝阳上亢所致之头目、神志病:头痛,目眩,目赤肿痛,青盲,癫痫,中风,肋痛。②肝主藏血,肝经环绕阴器,有疏肝解郁、通经止痛之功,有主实热证,用于妇人病及前阴病:月经不调,痛经,崩漏,带下,小便不利,疝气。 3、太冲  【定位】:足背,第一、二蹠骨结合部之前凹陷中 【主治】:主治范围基本同行间穴,但临床应用各有不同:太冲为肝经输(土)穴、原穴,具有调节脏腑经络虚实的功能,既可用于实证,又可用于虚证,凡肝阴不足。肾水亏损、致肝火内盛、肝阳上亢者均可用之。 太冲与合谷穴配伍:   两穴相配,称四关穴,具有疏风解表、通络止痛、平肝熄风、引热下行之功,可广泛用于各种痛证及神志疾病。但对于血虚生风、肝肾阴虚证型的病证禁用。 4、中封  【定位】:内踝前1寸,胫骨前肌腱的内缘 【主治】:①为肝之经(金)穴,“经主喘咳寒热”,有清肝胆,利下焦的作用,因肝经“循股阴,入毛中,过阴器,抵小腹,布胁肋”。故可用于肝经湿热之前阴及腹胸病:疝气,遗精,小便不利,胸腹胀满,黄疸。②本穴有疏筋通络,散寒消肿之功,主治局部病证:内踝肿痛,足冷。 【针刺方法】:直刺0.5-0.8寸。 5、蠡沟:内踝高点上5寸,胫骨内侧面的中央 6、中都:内踝高点上7寸,胫骨内侧面的中央 7、膝关:阴陵泉穴后1寸 8、曲泉  【定位】:屈膝,当膝内侧横纹头上方凹陷中, 【主治】:①为肝经合穴,合治内腑,肝主藏血及疏泄,有和肝理气调血之功,用治妇科病及前阴病:遗精,阴挺,阴痒,外阴疼痛,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痛经,小便不利。②本穴有疏筋通络, 活血调血之功,用于本经脉病及局部病:小腹痛,膝股内侧痛。 【针刺方法】:直刺1-1.5寸。 9、阴包:股骨内上髁上4寸,缝匠肌后缘 10、足五里:曲骨穴旁开2寸,直下3寸 11、阴廉:曲骨穴旁开2寸,直下2寸 12、急脉:耻骨联合下旁开2、5寸,当气冲穴外下方的腹股沟处 13、章门 【定位】:第十一肋端 【主治】:穴归肝,为脾之募穴,脏之会,具调节脏腑功能的作用,主要用于脏腑病,临床多用于脾胃虚弱,脾胃不和之证:腹痛,腹胀,泄泻,呕吐痞块,胁痛,黄疸。 【针刺方法】:斜刺或平刺0.5-0.8寸。 14、期门  【定位】:乳头直下,第六肋间隙 【主治】:①为肝之募穴,有疏肝解郁、和胃降逆、散结消肿之功,主治肝气犯胃,肝气郁滞,乳络阻滞之症:胸胁胀痛,腹胀,呕吐,呃逆,乳痈,乳癖。 【针刺方法】:斜刺或平刺0.5-0.8寸。       足厥阴肝经穴歌 一十四穴足厥阴 大敦行间太冲侵 中封蠡沟中都近 膝关曲泉阴包临 五里阴廉急脉穴 章门常对期门深   要求掌握的穴位 1、大敦:母趾外侧,趾甲角旁约0.1寸(指寸) 2、行间:足背,第一、二趾间缝纹端 3、章门:第十一肋端 4、期门::乳头直下,第六肋间隙 毫针刺法 1、持针法 2、进针法 3、针刺的角度、方向、深度 4、行针手法 5、针刺得气 6、出针法 7、针刺异常情况得预防和处理    毫针刺法,具有很高的技术要求和严格的操作规程,为医者必须熟练地掌握从进针至出针的针刺技法全过程。  持针法 (一)"刺手"与"押手"     毫针操作时,一般将医者持针的右手称为"刺手",按压穴位局部的左手称为"押手"(又称"压手")。《灵枢·九针十二原》记述的"右主推之,左持而御之",说明刺手的作用主要是掌握毫针,进针时将臂、腕、指之力集于刺手,使针尖快速透入皮肤,然后行针。押手的作用,主要是固定穴位皮肤,使毫针能够准确地刺中腧穴,并使长毫针针身有所依靠,不致摇晃和弯曲。进针时,刺手与押手配合得当,动作协调,可以减轻痛感,行针顺利,并能调整和加强针感,提高治疗效果。古代医家非常重视双手配合动作,如《标幽赋》所说:"左手重而多按,欲令气散;右手轻而徐入,不痛之因",确是经验之谈。    (二)持针姿势  持针的姿势、状如执持毛笔,故称为执毛笔式持针法。根据用指的多少,一般又分为二指持针法、三指持针法、四指持针法、五指持针法。 1.二指持针法  即用右手拇食两指指腹挟持针柄,针身与拇指呈90^角。一般用于针刺浅层腧穴的短毫针常用持针法。 2.多指持针法  即用右手拇、食、中、无名指指腹执持针柄,小指指尖抵于针旁皮肤,支持针身垂直。一般用于长针深刺的持针法。   进针法 进针法,又称刺针法、下针法、入针法、内针法,是指毫针在刺手与押手的密切配合下,运用各种手法将针刺入腧穴皮下的方法,是毫针刺法的首要操作技术。在进针时要注意指力与腕力的协调一致,要求做到无痛或微痛进针。毫针进针方法很多,有以进针速度快慢分,以刺手刺入术式分,以押手姿势分,以使用进针器具分等。现代常用的进针法举例如下: (一)以进针速度分法 1.速刺法  即将针尖抵于腧穴皮肤时,运用指力快速刺透表皮,针入皮下的手法。速刺法适用于四肢腧穴和耳穴。 2.缓刺法  即将针尖抵于腧穴皮肤时,运用指力缓缓刺透表皮,针入皮下的手法。缓刺法适用于头身腧穴和头穴。 (二)以刺入术式分法 1.插入法  即指针尖抵于腧穴皮肤时,运用指力不加捻转或其他术式,直接刺入皮下的手法。 2.捻入法  即指针尖抵于腧穴皮肤时,运用指力稍加捻动将针尖刺人皮下的手法。 3.飞入法  即指针尖抵于腧穴皮肤时,运用指力以拇食指捻动针柄,拇指后退瞬即将针尖刺人,刺入皮下时五指放开作飞鸟状的手法 4.弹入法  即指针尖抵于腧穴皮肤时,运用指力,并以中指弹动针柄时瞬即将针尖刺入皮下的手法。 (三)以刺押手势分法  1.单手进针法  即用刺手的拇食指持针,中指指端紧靠穴位,中指指腹抵住针身下段当拇食指向下用力按压时,中指随势屈曲将针刺入,直刺至所要求的深度。此法用于短毫针进针 2.双手进针法  即刺手与押手互相配合,协同进针。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爪切法  :又称指切法,临床最为常用。即以左手拇指或食指之指甲掐切穴位上,右手持针将针紧靠左手指甲缘刺入皮下的手法。 (2)夹持法  :即左手拇食两指用消毒干棉球捏住针身下段,露出针尖,右手拇食指执持针柄,将针尖对准穴位,当贴近皮肤时,双手配合动作,用插入法或捻入法将针刺入皮下,直至所要求的深度。此法多用于长针进针。    (3)舒张法  :即左手五指平伸,食中两指分开置于穴位上,右手持针,针尖从食中两指间刺入皮下。行针时,左手食中两指可夹持针身,以免弯曲,在长针深刺时常用此法。对于皮肤松弛或有皱纹的部位,可用拇食两指或食中两指将腧穴部位皮肤向两侧撑开使之绷紧,以便进针。此法多适用于腹部腧穴的进针。 (4)提捏法  :即用左手拇食两指将腧穴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部的上端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肉浅薄的穴位,特别是面部腧穴的进针。 (一)针刺的角度   针刺角度,是指进针时针身与皮肤表面所构成的夹角。其角度的大小,应根据腧穴部位、病性病位、手法要求等特点而定。针刺角度一般分为直刺、斜刺、平刺三类。    1.直刺  即针身与皮肤表面呈90°角,垂直刺入腧穴。直刺法适用于针刺大部分腧穴,尤其是肌肉丰厚部的腧穴。 2.斜刺  即针身与皮肤表面呈45°角左右,倾斜刺入腧穴。斜刺法适用于针刺皮肉较为浅薄处,或内有重要脏器,或不宜直刺深刺的腧穴和在关节部的腧穴,在施用某种行气、调气手法时,亦常用斜刺法 3.平刺又称横刺、沿皮刺  ,即针身与皮肤表面呈15°角左右,横向刺入腧穴,平刺法适用于皮薄肉少处的腧穴。如头皮部、颜面部、胸骨部腧穴,透穴刺法中的横透法和头皮针法、腕踝针法,都用平刺法。 行针法 (一)基本手法   行针的基本手法是毫针刺法的基本动作,从古至今临床常用的主要有提插法和捻转法两种。两种基本手法临床施术时既可单独应用,又可配合应用。 1.提插法  即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上提下插动作的操作手法。这种使针由浅层向下刺入深层的操作谓之插,从深层向上引退至浅层的操作谓之提,如此反复地上下呈纵向运动的行针手法,即为提插法。对于提插幅度的大小、层次的变化、频率的快慢和操作时间的长短、应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腧穴部位和针刺目的等而灵活掌握。使用提插法时的指力要均匀一致,幅度不宜过大,一般以3~5分为宜,频率不宜过快,每分钟60次左右,保持针身垂直,不改变针刺角度、方向和深度。通常认为行针时提插的幅度大,频率快,刺激量就大;反之,提插的幅度小,频率慢,刺激量就小。 2.捻转法  即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向前向后捻转动作的操作手法。这种使针在腧穴内反复前后来口的旋转行针手法,即为捻转法。捻转角度的大小、频率的快慢、时间的长短等,需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腧穴部位、针刺目的等具体情况而定。使用捻转法时,指力要均匀,角度要适当,一般应掌握在180~360°左右,不能单向捻针,否则针身易被肌纤维等缠绕,引起局部疼痛和导致滞针而出针困难。一般认为捻转角度大,频率快,其刺激量就大;捻转角度小,频率慢,其刺激量则小。  针刺得气 得气,古称"气至",近称"针感",是指毫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提插或捻转等行针手法,使针刺部位获得"经气"感应,谓之得气。《金针梅花诗钞》指出:"夫气者,乃十二经之根本,生命之泉源。进针之后,必须细察针下是否已经得气。下针得气,方能行补泻、除疾病"。 (一)得气的临床表现   针下是否得气,可从临床两方面来分析判断。一是患者对针刺的感觉和反应,另一是医者对刺手指下的感觉。当针刺腧穴得气时,患者的针刺部位有痠胀、麻重等自觉反应,有时或出现热、凉、痒、痛、抽搐、蚁行等感觉,或呈现沿着一定的方向和部位传导和扩散现象。少数患者还会出现循经性肌肤颤动、震颤等反应,有的还可见到受刺腧穴部位循经性皮疹带或红、白线状现象。当患者有自觉反应的同时,医者的刺手亦能体会到针下沉紧、涩滞或针体颤动等反应。若针刺后未得气,患者则无任何特殊感觉或反应,医者刺手亦感到针下空松、虚滑。《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中气穴,则针游于巷",就是对针下得气的描述。历代医家对针刺得气的临床表现也作了生动细致的形象描述,都说明了针刺得气的临床表现以及得气与未得气反应迥然不同的体会。  (三)影响得气的因素 一般情况下,毫针刺中腧穴后,运用一定的行针手法即能得气。如不得气或气至不够理想时,就要分析原因,针对有关影响得气的因素,采取相应方法,促使得气。影响针刺得气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下述几个方面。 1.与患者的关系针刺得气与患者的精神状态、体质强弱和机体阴阳盛衰等情况密切相关。一般地说,新病、体形强壮、病证属实者,针后出现感应较快、较强;久病体衰、病证属虚者,针下出现感应较慢、较弱,甚或不得气:有些患者阳气偏盛、神气敏感,容易得气,并可出现循经感传。多数患者机体阴阳之气无明显偏颇者,气血润泽通畅,脏腑功能较好,故针刺时感应既不迟钝,亦不过于敏感,得气适时而平和。如属阴气偏盛的患者,多需经过一定的行针过程方有感应,或出针后针感仍然明显存在等,必须因人而异。 2.与医者的关系“中气穴,则针游于巷”(《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如取穴不准,操作不熟练,未能正确掌握好针刺的角度、方向、深度和强度,或施术时患者的体位和行针手法选用不当等,都是影响针刺不能得气或得气较慢、较弱的因素。若医者在施术时精神不集中、注意力分散、不能“治神”,也会影响针刺得气 。 3.与环境的关系环境对于机体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影响,就气候而言,在晴天、气候较温暖时,针刺容易得气;而阴天、气候较寒冷时,针刺得气较慢或不易得气。如《素问·八正神明论》所说:"天温日明,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故血易泻,气易行。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泣而卫气沉,……是以因天时调气血也"。环境的因素很多,除气候的阴晴,冷热外,还有空气、光线、湿度。海拔高度、电磁、音响、气味、卫生等,都会对针刺得气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促使得气的方法针刺时,如不得气或得气较迟者,在分析其原因后、要采取相应措施,促使得气,以发挥针刺治疗的效果。 具体方法如下: 1.纠偏法   针刺不得气或得气不满意,可能是因为腧穴的体表定位不准确,或者虽然腧穴定位准确而针刺入喻穴内的角度、方向、深度和强度不恰当所致。腧穴是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定部位,刺中腧穴,才能得气。所以,针刺时既要取穴准确,更要掌握好不同穴位的针刺角度、方向、深度和强度,以达到得气为准。如果腧穴的定位相差较大,应出针重新定准腧穴正确位置后,再行针刺。 2.候气法   《针灸大成》说:"用针之法,以候气为先"。当针下不得气时,需取留针候气的方法等待气至:亦可采用间歇运针,施以提插、捻转等手法,以待气至。前者为静留针候气法,后者为动留针候气法。留针候气,要有耐心,不可操之过急。 3.益气法   对于少数机体虚弱、正气不足而致针刺不易得气的患者,可根据其具体情况,在其他已得气的腧穴(多用具有强身保健的腧穴,如足三里、气海、关元等)上加强补的手法,或在未得气的腧穴上施以温针灸法、艾灸法以温经益气;或加服适当的补益药物,使机体正气渐复,经气充实,促使针刺得气。 出针法  出针法出针,又称起针、退针。在施行针刺手法或留针、达到预定针刺目的和治疗要求后,即可出针。出针是整个毫针刺法过程中的最后一个操作程序,预示针刺结束 (一)出针方法   出针的方法,一般是以左手拇食两指持消毒干棉球轻轻按压于针刺部位,右手持针作轻微的小幅度捻转,并随势将钟缓缓提至皮下(不可单手猛拔),静留片刻,然后出针。 (二)出针要求  出针时,依补泻的不同要求,分别采取"疾出"或"徐出"以及"疾按针孔"或"摇大针孔"的方法出针。出针后,除特殊需要外,都要用消毒棉球轻压针孔片刻,以防出血或针孔疼痛。当针退完后,要仔细查看针孔是否出血,询问针刺部位有无不适感,检查核对针数有否遗漏,还应注意有无晕针延迟反应征象。  针刺异常情况的预防和处理 针刺治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疗法,但由于种种原因,有时也可能偶然出现某种异常情况,如晕针、滞针、弯针等,必须立即进行有效处理。 晕针 (一)现象   轻度晕针,表现为精神疲倦,头晕目眩,恶心欲吐;重度晕针、表现为心慌气短,面色苍白,出冷汗,脉象细弱,甚则神志昏迷,唇甲青紫,血压下降,二便失禁,脉微欲绝等症状. (二)原因   多见于初次接受针刺治疗的患者,其他可因精神紧张、体质虚弱、劳累过度、饥饿空腹、大汗后、大泻后、大出血后等。也有因患者体位不当,施术者手法过重以及治疗室内空气闷热或寒冷等. (三)处理   立即停止针刺,起出全部留针,扶持患者平卧;头部放低,松解衣带,注意保暖。轻者静卧片刻,给饮温茶,即可恢复。如未能缓解者,用指掐或针刺急救穴,如人中、素髎、合谷、内关、足三里、涌泉、中冲等,也可灸百会、气海、关元、神阙等,必要时可配用现代急救措施。晕针缓解后,仍需适当休息。    (四)预防   对晕针要重视预防,如初次接受针治者,要做好解释工作,解除恐惧心理。正确选取舒适持久的体位,尽量采用卧位。选穴宜少,手法要轻。对劳累、饥饿、大渴时,应嘱其休息,进食、饮水后,再予针治。针刺过程中,应随时注意观察患者的神态,询问针后情况,一有不适等晕针先兆,需及早采取处理措施。此外,注意室内空气流通,消除过热过冷因素。 二、滞针 (一)现象   针在穴位内,运针时捻转不动,提插、出针均感困难。若勉强捻转、提插时,则患者感到疼 (二)原因   患者精神紧张,针刺入后局部肌肉强烈挛缩;或因行针时捻转角度过大过快和持续单向捻转等,而致肌纤维缠绕针身所致。 (三)处理   嘱患者消除紧张,使局部肌肉放松;或延长留针时间,用循、摄、按、弹等手法,或在滞针附近加刺一针,以缓解局部肌肉紧张。如因单向捻针而致者,需反向将针捻回。 (四)预防   对精神紧张者,应先作好解释,消除顾虑。并注意行针手法,避免连续单向捻针。  三、弯针   (一)现象   针柄改变了进针时刺入的方向和角度、使提插,捻转和出针均感困难,患者感到针处疼痛。   (二)原因   术者进针手法不熟练,用力过猛,以致针尖碰到坚硬组织;或因患者在针刺过程中变动了体位,或针柄受到某种外力碰压等。   (三)处理   出现弯针后,就不能再行手法。如针身轻度弯曲,可慢慢将针退出;若弯曲角度过大,应顺着弯曲方向将针退出。因患者体位改变所致者,应嘱患者慢慢恢复原来体位,使局部肌肉放松后,再慢慢退针。遇有弯针现象时,切忌强拔针、猛退针。   (四)预防   医者进针手法要熟练,指力要轻巧。患者的体位要选择恰当,并嘱其不要随意变动。注意针刺部位和针柄不能受外力碰压。 四、断针  (一)现象   针身折断,残端留于患者腧穴内。 (二)原因   针具质量欠佳,针身或针根有损伤剥蚀。针刺时针身全部刺入腧穴内,行针时强力提插、捻转,局部肌肉猛烈挛缩。患者体位改变,或弯针、滞针未及时正确处理等所致。 (三)处理   嘱患者不要紧张、乱动,以防断针陷入深层。如残端显露,可用手指或镊子取出。若断端与皮肤相平;可用手指挤压针孔两旁,使断针暴露体外、用镊子取出。如断针完全没入皮内、肌肉内,应在X线下定位,用手术取出。 (四)预防   应仔细检查针具质量,不合要求者应剔除不用。进针、行针时,动作宜轻巧,不可强力猛刺。针刺入穴位后,嘱患者不要任意变动体位。针刺时针身不宜全部刺入。遇有滞针、弯针现象时,应及时正确处理。 针灸治疗学 针灸治病,是利用针刺,艾灸某些腧穴来完成。所以对腧穴的选用,处方的组成与疗效有密切关系. 施行补泻的依据  1、明辨经络  施行针灸首先要熟悉经络理论。《灵枢·本输》说:“凡刺之道,必通十二经络之所终始,络脉之所别处,五输之所留,六腑之所与合……阔数之度,浅深之状,高下所至。”指出针刺补泻法的运用即以经络理论为指导。针灸的作用主要是调理气血以达到扶正祛邪。临床上辨证施治,都离不开经络。   《灵枢·卫气失常》说:“夫病变化,浮沉深浅,不可胜穷,各在其处,病间(轻)者浅(刺)之,甚(重)者深之,间者小之,甚者众之,随变而调气”。意指根据病变部位的深浅和病情的轻重等情况,分别采用适当的刺法以达到调气。      2、审察形神 《灵枢·终始》:“凡刺之法,必察其形气。”《灵枢·寿夭刚柔》:“……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弱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针灸治疗前必须诊察患者体质、形态的强弱与神气的盛衰。      3、辨别虚实 《灵枢·通评虚实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虚与实概括了邪与正的关系。由于针灸的作用在于调整阴阳气血的偏盛偏衰,使其恢复平衡,所以《内经》总结针灸治疗的基本原则是补虚泻实。针灸施治之前,必须明辨虚实,即通过四诊合参对病症作出正确诊断。对针灸治疗来说,更须审察其经络的虚实情况,以及针刺穴位时指下感觉以分虚辨实。    针刺补泻法          “补虚泻实”是针灸治疗的总则。《灵枢     ·    九针十二原》说:“虚实之要,九针最妙。补泻之时以针为之。”如何区分补泻法?补法在于顺其气,或将气向内推送,使正气有所补益;泻法则是逆其气,折其病势,将气向外引伸,使邪气有所散逸。补泻手法贯串于从进针到出针得整个针刺过程中,其效应还受到病人体质和功能状态得影响。所以,补泻手法得应用,必须根据临床实际情况来掌握,不能千篇一律地生搬硬套。《内经》所论补泻原则及其方法为后世针灸家所遵循,现结合后人得应用分述如下:      迎随补泻法:迎随意指逆顺,这是补泻法的总则,又可概称各种补泻法为迎随。《灵枢·九针十二原》指出:“逆(迎)而夺之,恶得无虚?追(随)而济之,恶得无实?迎之随之,以意和之,针道毕矣。”《灵枢·终始》也说:“泻者迎之,补者随之,知迎知随,气可令和。”这是说,泻实要用逆其经气的方法,补虚要用顺其经气的方法。这样,应用补泻法必须审察经气的盛衰和顺逆。      《难经·七十二难》说:“所谓迎随者,知荣卫之流行,经脉之往来,随其逆顺而取之,故曰迎随。”营卫气血得流行活动有浅有深,有盛有衰,经脉得走向则有顺有逆。这样按照各经气血得浅深部位、盛衰时间、顺逆走向而分别补泻方法得都属于迎随。《流注指微赋》说:“迎随逆顺,须晓气血而升沉。”升沉即包括气血盛衰和浅深。由此可知,迎随可概括各种补泻法。     《难经·七十九难》又说:“迎而夺之者,泻其子也。随而济之者,补其母也。”据此,子母补泻也可作“子母迎随”(见《针灸问对》)。 何若愚《流注指微赋论》中还可《河图》生成数为依据,补法用生数(针刺1——5)分,泻法用成数(刺6——10分)。提出所谓“补生泻成,不过一寸”的深浅迎随补泻法。何氏又提到“转针迎随”:男子左转为泻,右转为补;女子右转为泻,左转为补。      《针灸大成·三衢杨氏补泻》载:“得气以针头逆其经络之所来,动而伸之,即是迎;以针头顺其经脉之所在,推而内之,即是随。”这是以针刺得气后,针头逆经行提法称“迎”针头顺经行按法称“随”,近人所说的迎随补泻多指此而言。      在针灸歌赋中,还有把提插补泻、呼吸出纳均称为迎随。由此可知,“迎随”一名适用于各种补泻法。针向顺逆的迎随补泻只是其中之一。     徐疾补泻法    :徐,就是慢的意思,疾,就是快的意思。《灵枢·九针十二原》说:“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小针解》解释为:“徐而疾则实者,言徐内而疾出也;疾而徐则虚者,言疾内而徐出也。”这种方法是以进针、出针过程的快慢来区分补泻。操作时,使用补法先在浅部候气,得气后,将针缓慢地向内推入到一定深度,退针时疾速提至皮下。     此种徐进疾退手法,意思是引导阳气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故是补法;在用泻法时,进针要快,一次就进到应刺的深度候气,待气至后,引气往外,出针时要慢慢地分层而退,主要是使邪气随针引伸由深出浅,由里达表,所以能起泻的作用。 关于徐疾法,《灵枢》和《素问》有不同的记载。《针灸大成·三衢杨氏补泻》解释说:“疾徐二字,一作缓急之义,一解作久速之义。”缓急就是快慢,这一解释即上文所说的以进出针过程的快慢区分补泻;久速是指留针时间的长短。《素问·针解篇》说:“徐而疾则实者,徐出针而疾按之;疾而徐则虚者,疾出针而徐按之。”这里将徐疾解释作出针时间的长短。 徐出针,意指慢出针,即留针时间较长;疾出针,意指快出针,即留针时间较短,此外再结合按闭穴的快慢来区分补泻。     提插补泻法:提插二字,《内经》中没有直接提出,但在《灵枢·官能》:“泻必用员,……伸而迎之;补必用方,……微旋而徐推之。”中所说的“伸”就是提的意思;“推”就是插的意思。《难经·七十八难》有进一步的阐述:“得气,因推而内之,是谓补;动而伸之,是谓泻。”  捻转补泻法:以针的捻转方法的不同来区分补法和泻法。在《内经》中记载较为简单。《灵枢·官能》中:泻法用“切而转之”,补法用“微旋而徐推之”。《素问·八正神明论》只讲到候呼吸而转针,没有说区分左转和右转。《标幽赋》说:“迎夺右而泻凉,随济左而补暖。”这时已将捻转区分左右。左转是指捻转针时大指向前、食指向后转,为补;右转是指捻针时食指向前、大指向后转,为泻。 处方组成规律 1、近部取穴:是根据每一腧穴都能治疗所在部位的局部和临近部位的病症 2、远部取穴:是根据阴阳脏腑经络学说等中医理论和腧穴的主治功能提出来的 3、随证取穴:是根据中医理论和腧穴功能主治而提出来的,根据全身病候 常用配穴法 1、本经配穴法:根据某一脏腑、经络发生病变时,即选某一脏腑经脉的腧穴,配成处方 2、表里配穴法:以脏腑、经脉的阴阳表里配合关系,作为配穴依据 3、前后配穴法:以前后部位所在的腧穴配伍成处方的方法 4、上下配穴方法 5、左右配穴方法 内科病症 1、中风 (1)中经络 (1、1)半身不遂 治法:取手足阳明经穴为主,辅以太阳、少阳经学。一般均刺病侧穴,也有先针健侧,后针病侧,即“补健侧,泻患侧” 处方:上肢:肩髃 曲池 手三里 外关 合谷 下肢:环跳 阳陵泉 足三里 解溪 昆仑 (1、2)口角歪斜 治法:取阳明经穴为主。初起单刺病侧。 腹部减肥 双测 : 1、天枢 :脐旁2寸 2、关元 :脐下3寸 3、水分:脐上1寸 4、气海:脐下1、5寸 5、外陵:脐下1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 6、大横 :脐中旁开4寸 7、中脘 :脐上4寸 8、合谷: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约平第二掌骨中点处) 9、曲池:屈肘,成直角,当肘横纹外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 10、大巨:脐下2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 下肢:1、内庭:足背第二、三趾间缝纹端 2、三阴交:内踝高点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 3、 丰隆:外踝高点上8寸,条口(足三里下5寸)穴外1寸 4、上巨虚 :足三里下3寸 单侧 1、下巨虚 :上巨虚(足三里下3寸)穴下3寸 2、足三里 :犊鼻(髌骨下缘,髌韧带外侧凹陷中)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 3、阴陵泉 :胫骨内侧髁下缘凹陷中 4、梁丘:在髂前上棘与髌骨外缘连线上,髌骨外上缘上2寸 5、髀关:髂前上棘与髌骨外上缘连线上,平臀沟处 6、血海:髌骨内上缘上2寸 谢 谢! 2011.3.21---2011.5.16
本文档为【2011针灸课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829858
暂无简介~
格式:ppt
大小:9M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初中语文
上传时间:2017-06-07
浏览量: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