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语文必修四第12课《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课件(3)

语文必修四第12课《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课件(3)

举报
开通vip

语文必修四第12课《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课件(3)千篇一律——音乐、绘画、建筑之间的通感梁思成 扫清文字障碍 了解作者生平检查梁思成(1901-1972),梁启超的长子,广东省新会县人。中国现代建筑学家、建筑史学家、建筑教育家。他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建筑研究,为中国古代建筑史的研究作了开创性的工作。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要设计者,创立了清华大学、东北大学的建筑系。他多年来对北京城区改造、文物保护等方面的提议和疾呼,颇受关注,令人感叹,引人深思,他被称为“古建筑的保护神”。著有《梁思成文集》。梁思成中华...

语文必修四第12课《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课件(3)
千篇一律——音乐、绘画、建筑之间的通感梁思成 扫清文字障碍 了解作者生平检查梁思成(1901-1972),梁启超的长子,广东省新会县人。中国现代建筑学家、建筑史学家、建筑教育家。他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建筑研究,为中国古代建筑史的研究作了开创性的工作。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要设计者,创立了清华大学、东北大学的建筑系。他多年来对北京城区改造、文物保护等方面的提议和疾呼,颇受关注,令人感叹,引人深思,他被称为“古建筑的保护神”。著有《梁思成文集》。梁思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1.本文的体裁是什么?2.课文题目中的“千篇一律”和“千变万化”各是什么意思?3.副标题中的“通感”又应当怎样理解?在舒伯特的乐曲中通读课文,回答以下问题:  1.本文是一篇科技说明文。  2.“千篇一律”指艺术创作中的重复,“千变万化”指艺术创作中的变化。 “通感”又叫“联觉”,是把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沟通起来的一种修辞手法。 例句: ①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②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音乐、绘画、建筑之间的通感”,即指音乐、绘画、建筑等不同艺术门类之间相通的艺术规律。音乐、绘画、建筑之间的通感在谈及艺术创作中的重复和变化时,作者所说的持续性包括几种?明确:(1)时间的持续,如音乐(2)空间的持续(3)时间、空间综合的持续,如舞台艺术(舞蹈)、绘画细读课文第1自然段,回答:作者从哪些艺术门类和哪些作品来分析这一观点的?细读课文第2-7自然段,回答:表格一览: 段落 艺术门类 举例 共同之处 2、3 音乐 鳟鱼五重奏 不断地重复,重复中又有变化,两者辩证统一 4 舞蹈 几乎所有的舞蹈 5、6、7 绘画 《清明上河图》 《放牧图》 (1797--1828)奥地利音乐家舒伯特       舒伯特在一八一七年夏天,写下《鳟鱼》这首快活且富戏剧性的名曲,当时他只有二十岁,两年后他又取用这段轻快的旋律,作为A大调钢琴五重奏第四乐章变奏曲的主題。故又称《鳟鱼五重奏》。      此曲由钢琴、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以及低音提琴等五种乐器组成的五重奏,曲中充满着优美的旋律,令人倍感亲切。 相关链接:历尽劫难的《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全图)张择端(宋)所描绘的是北宋都城汴梁(今开封)和汴河两岸清明时节的市俗人事从总体来看,可分为郊野、汴河、街市三大段在《清明上河图》中,重复的是什么?变化的是什么? 相关链接:历尽劫难的《清明上河图》城郊:农村清明时节的田野景色:疏林薄雾掩映着农舍酒家,阡陌纵横、田亩井然。行人往来于途,或乘骑闲览,赏春踏青,或驱牲赶路。 相关链接:历尽劫难的《清明上河图》汴河:河面宽阔,水势清缓,几十艘货船散布其间,或沿岸停泊,或驶于中流。一座巨型的木拱桥横跨河上,将两岸街市相连,有人称它为“虹桥”。 相关链接:历尽劫难的《清明上河图》街市:城内街市交错纵横,房屋鳞次栉比,酒楼店铺百肆杂陈,招牌幡幔目不暇接,饮食百货应有尽有。这三段,从商业、交通、漕运、建筑等几个具有代表性的角度,集中体现了12世纪我国的都市生活面貌.韦偃是唐代中期画马名家,李公麟此图虽题为摹仿韦作,所画马一千二百余匹,牧者一百四十余人,场面极为壮阔。说明“放牧图”时所用的比喻为什么取自音乐?特点:重复的是什么?变化的是什么?在建筑艺术中,作者举了哪些事例来突出重复和变化的辩证统一?阅读课文第8-14自然段,回答:填写下表: 段落 内容 特点 共同之处 9 人民大会堂 各列柱子高低大小略有不同 10、11 12、13 14 明确: 段落 内容 特点 共同之处 9 人民大会堂 各列柱子高低大小略有不同 凡是较优秀的个体建筑或者组群,都以建筑物形象重复与变化的统一而取胜,既是千篇一律,却又千变万化 10、11 北京故宫的前三殿、后三殿、廊、庑、楼、门等 在时间持续的同时,空间也连续地“流动”。时间与空间,重复与变化的辩证统一在北京故宫中达到了最高的境界 12、13 颐和园里的谐趣园、颐和园的长廊 (与北京故宫相同,)无尽的重复,千篇一律之尤者 14 临湖回廊墙上的花窗 各具一格,千变万化 特点:重复的是什么?变化的是什么?特点:重复的是什么?变化的是什么?特点:重复的是什么?变化的是什么?谐趣园颐和园(局部)颐和园(局部)颐和园(局部)颐和园(局部)颐和园(局部)颐和园(花窗)特点:重复的是什么?变化的是什么?长廊(内)长廊(外)作者在建筑方面用了较多的篇幅来阐明观点。是不是我国所有的建筑设计都做到了重复和变化的统一?明确:有些住宅区要么“只千篇一律”,要么“只千变万化”。只重复而无变化,就必然显得单调枯燥;只变化而无重复,就容易陷于散漫零乱。千篇一律和千变万化在艺术创作中,特别是建筑对城市面貌上起着重要的作用,那该怎么做?明确:我们既要百花齐放,丰富多彩,又要避免杂乱无章,相互减色;既要和谐统一,全局完整,又要避免千篇一律,单调枯燥。这恼人的矛盾是建筑师们应该认真琢磨的问题。拓展延伸我们欣赏了中国古代的建筑,它们确实是建筑艺术中的极品。作者认为建国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建筑不尽人意,你认为呢?联系我们生活的新环境谈谈你的想法。附板书: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梁思成思路:观点分析音乐舞蹈绘画大会堂统一建筑故宫内容:颐和园有些住宅结构:总分重复变化只重复只变化持续重复特别作品变化重要课文为什么没有直接从建筑艺术谈起,作者是如何安排文章结构的?课文从人们熟悉的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形式谈起,逐步引入到建筑艺术,是先用具体可感的实例来阐释抽象的美学原则,让读者容易理解;从人们熟悉的音乐、绘画谈起,引入到建筑这一人们不熟悉的艺术门类,符合认知规律,也拓宽了读者的视野,打开了想象的空间。论证结构 美学大师宗白华先生说“建筑形体的抽象结构,音乐的节奏与和谐,舞蹈的线纹姿势,最能表现吾人深心的情调与律动”《略谈艺术的“价值结构”》试举一个艺术门类的例子,具体谈谈你对艺术中重复与变化的理解。(诗歌、小说、绘画、雕塑、建筑、音乐均可)示例l:《中国石拱桥》:拱桥的石柱是千篇一律的,而“每个柱头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示例2: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主题与变奏随时间持续表现出的重复与变化。舒伯特乐曲:鳟鱼1、运用网络,对无锡的各类建筑设计的风格做一下调查、分析、鉴赏,运用重复与变化辩证统一的美学原则对某一个体建筑或组群做出自已的论述。2、课下查阅资料,进一步了解建筑大师梁思成的生平以及他在中国建筑史上所做的贡献。鳟鱼美的享受与启迪 美学大师宗白华先生说过“建筑形体的抽象结构,音乐的节奏与和谐,舞蹈的线纹姿式,最能表现吾人深心的情调与律动”(《略谈艺术的“价值结构”》)。仿写以实例谈谈你所了解的某些学科或艺术领域之间的“通感”。在文中仿写表现“通感”的句子 1、整幅手卷就是无数匹马的重复,就像一首乐曲,用“骑”和“马”分成几个“主题”和“变奏”的“乐章”,表示原野上低伏缓和的山坡的寥寥几笔线条和疏疏落落的几棵孤单的树就是它的“伴奏”。 2、水波涓涓的伴奏也不断地重复着,使你形象地看到几条鳟鱼在这片伴奏的“水”里悠然自得地游来游去嬉戏,从而使你“知鱼之乐”焉。 3、每一条街都是一轴“手卷”、一首“乐曲”。 4、但是,谁能不感到,从天安门一步步走进去,就如同置身于一幅大“手卷”里漫步;在时间持续的同时,空间也连续着“流动”。 5、且先以这样的花窗小小变化,作为廊柱无尽重复的“前奏”,也是一种“欲扬先抑”的手法。 6、大胆来个荒谬绝伦的设想:那八百米长廊的几百根柱子,几百根梁枋,一根方,一根圆,一根八角,一根六角……;一根肥,一根瘦,一根曲,一根直……;一根木,一根石,一根铜,一根钢筋混凝土……;一根红,一根绿,一根黄,一根蓝……;一根素净无饰,一根高浮盘龙,一根浅雕卷草,一根彩绘团花……;这样“千变万化”地排列过去,那长廊将成何景象!采桑子·重阳词的有关知识:词,萌芽于南朝,形成于唐,盛行于宋。它原是配乐的诗。又叫诗余、长短句。词有多种词调,又叫词牌,各种词牌规定了各种词的文字声韵的固定格式,包括字、句多少,平仄、押韵等。词的句式特征是长短句,从一字句到十一字句都有。小令(58字以内)词按字数的多少分: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按段的多少分为:单调(只一段,也叫一阕)双调(两段,也叫上下阕,或叫上下片)三叠(三段)、四叠等。《采桑子·重阳》中的“采桑子”是词牌名,“重阳”是题目。农历九月九日,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古代以“六”为阴数,“九”为阳数,九月九日正好是两个阳数相重,所以叫“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的起源可追溯到西汉初期,但其名称见诸于记载却在三国时代。汉民族节日解题 采桑子:词牌名。重阳:题目重阳:节令名,阴历九月初九,又叫重九。因9是阳数,故名重阳。是传统上文人登高赋诗之日。此词作于1929年重阳节(为当年阳历的10月11日)。重阳节的诗句孟浩然《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重阳节的诗句 诗人刘长卿《九日登高》:九日登高望,苍苍远树低。火烟湖草里,山翠县楼西。李清照《醉花阴·重阳》词: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背景 1929年6月22日在闽(福建)西龙岩召开了红四军第七次代表大会,未被选为前敌委员会书记。毛泽东随即离开部队,到上杭指导地方工作,差点死于疟疾。直到11月26日,大病初愈的毛泽东才在上海中央(当时由周恩来主持)“九月来信”的支持下恢复职务。这首诗反映了病中的心情。在闽西征途中,诗人欣逢重阳佳节,触景生情,借景抒怀,写了重阳节的战地风光,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看法,表现了战争胜利后的喜悦和对革命前途的乐观态度。文章写得豪迈,气度恢弘,使人读过,备受鼓舞。本词写于1929年10月。这首词描绘了壮美的大好秋光,表现了一个政治家在极其艰难的时代(第二次国内战争)内心的无畏,只争朝夕的愿望。本词写于1929年10月。这首词描绘了壮美的大好秋光,表现了一个政治家在极其艰难的时代(第二次国内战争)内心的无畏,只争朝夕的愿望。采桑子·重阳(一九二九年十月)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人的一生容易衰老而天却难老,重阳节年年都会到来。今天又逢重阳节,战场上的菊花格外芬芳。将人与天对比,将有限的生命与无穷无尽的宇宙比较,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生命有限,而宇宙却是无穷的。菊花与战地构成了硝烟之后的和平图景,让人感到这种环境格外亲切,因而觉得生长在那里的黄花格外的香。理解大意: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一年一度的秋风吹得正猛烈强劲,大地上的景物不像春天的风光。却比春天的风光更美好,江天一色,阔大高远,那经霜的秋色多么壮美。写出了中秋的壮丽景色——用“寥廓”和“万里”来描绘秋景之壮,用“胜似春光”来描绘秋景之丽。热情赞颂了“胜似春光”的秋景。字词点拨 人生易老天难老 天难老:从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化用而来。 解1:天是无情的所以天难老,而人却不能如此,面对眼前艰巨的革命工作,作者有种急迫感,发出了“人生易老”的感慨。 解2:“天难老”指的是宇宙的发展变化过程是无穷无尽的,与之相比,人生就显得短促。而作者并未因此感伤,而是认为正由于“人生易老”,就要加紧时间从事革命事业,这样的人生才更充实,更宝贵。字词点拨 战地黄花分外香 “战地”指的是为红四军攻取的上杭地区。 “黄花分外香”,因为胜利,就连此地的菊花也比往日香了。(融入了作者的情感) “分外香”三字,既表明了今年重阳因胜战而不同往日的喜悦心情,又说明这份胜利果实来之不易,更应珍惜。字词点拨 一年一度秋风劲 “秋风劲”除了写景,还具有象征意味。 暗指革命形势的不断发展和革命力量的不断壮大。字词点拨 寥廓江天万里霜 此句有深刻的寓意 战争胜利之后,作者对革命前途更觉光明,对革命必胜的信心也更坚定了。所以此句正是前程远大,如花似锦的具体描写。采桑子·重阳1925年10月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写人生短促,点出重阳佳节的无限。写战地菊花的特点及其意义。写秋风强劲的特点。写仲秋壮丽的景色。上片——写重阳菊花,鼓励人们要努力奋斗。下片——写壮丽的江天秋景,歌颂革命根据地大好形势。一、初步感知1、“人生易老天难老”有怎样的哲理意味?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人生易老”,言韶光易逝、人生短促,而强调宇宙的无限,永恒。促人努力进取、建功立业。“人生”与“天”是有尽与无穷、短促与长久的对立统一。揭示了人生真谛和永恒真理,体现了诗人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2、为什么诗人说“战地黄花分外香”?词中“黄花”是经过硝烟炮火的洗礼,在秋风寒霜中依然绽黄吐芳,平凡质朴却生机蓬勃,是现实和象征的双重象征。“分外香”写出了赏花的感受。既歌颂了革命战争的蓬勃发展,又显示诗人豪迈旷放的情怀。3、谈谈“一年一度秋风劲”的“劲”的表达效果。“劲”字,力度最强,写出秋风摧古拉朽、驱陈除腐的威猛之势,又刚健遒劲之美。思考与讨论1、“秋风劲”,使人联想到革命形势的不断发展和革命力量的不断壮大;2、“春光”,使人联想到如花似锦的和平生活。于是“胜似春光”,便是合乎逻辑的推论了。3、“江天”句则预示了革命前途的光明,表现了胜利信心的坚定。 4、与“秋日胜春朝”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哪句? 答:是“胜似春光”一句,因为“寥廓江天万里霜”。 5、比较“霜叶红于二月花”与“寥廓江天万里霜”二句。 答:“霜叶红于二月花”也是作者认为“秋日胜春朝”的感觉。但这里只表现了一种意境,经霜的红叶热烈奔放,生机勃勃。虽有乐观向上的精神,但视野却狭小得多。而“寥廓江天万里霜”中一个“万里霜”既指“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意境开阔,局面宏大,体现了一个伟人高瞻远瞩的大无畏和乐观豪迈的气概。采桑子重阳采桑子重阳上阙下阙人生——易老天——难老战地黄花——分外香秋风——劲江天——寥廓霜——万里重阳菊花努力奋斗壮丽秋景歌颂形势抓住“战地黄花”意象,表达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对革命战争的赞美之情。抓住“胜似春光”、“秋风劲”等意象,表达振奋的精神和雄伟的革命气魄。主题归纳 这首词通过咏赞战地秋色,表达了对革命根据地和革命战争的赞美之情,表现了奋斗情怀、战斗豪情和高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体现了词人革命的人生观、世界观。军中写重阳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这是什么情调?厌战思家。岑参本来是以反映边塞生活而著称的诗人,而在战地重阳,想到的只是长安故园,只是故园的菊花,还未能免俗,了无新意。至于一般的骚人墨客,那就更不用说了。读过“战地黄花分外香”这类诗句,感染到诗中所洋溢的那种高度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露凄喧风息,气彻天象明。(《九日闲居》)清气澄余滓,杳然天界高。《己酉岁九月九日》陶潜“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携壶酌流霞,搴菊泛寒荣(《九日》)“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九日龙山饮》)——李白“苦遭白发不相放,羞见黄花无数新”(《九日》)“坐开桑落酒,来把菊花枝”(《九日杨奉先会白水崔明府》)——杜甫“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杜牧《九日齐山登高》)“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边愁”(苏轼《南乡子》)“花向老人头上笑,羞羞,白发簪花不解愁”(黄庭坚《南乡子》)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刘禹锡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秋词问题1:《秋词》借景抒情,诗中的秋景有什么特点?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本文档为【语文必修四第12课《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课件(3)】,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東門涙
暂无简介~
格式:ppt
大小:6M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20-01-12
浏览量: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