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太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太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举报
开通vip

太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太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LtDPAGE61—PAGE3—太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第十二个五年〔2022年—2022年〕规划纲要是根据?中共太原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说明我市经济社会开展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我市开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市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第一章加快转型跨越开展开创科学开展新局面“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开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太原开展的重要战略机...

太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太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LtDPAGE61—PAGE3—太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第十二个五年〔2022年—2022年〕规划纲要是根据?中共太原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 说明 关于失联党员情况说明岗位说明总经理岗位说明书会计岗位说明书行政主管岗位说明书 我市经济社会开展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我市开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市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第一章加快转型跨越开展开创科学开展新局面“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开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太原开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必须在全省转型跨越开展中发挥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率作用,努力开创科学开展新局面。第一节“十一五〞规划实施情况“十一五〞时期是我市开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面对开展中的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全市上下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紧紧围绕建设新型工业基地、特色文化名城和现代宜居城市的目标,以创新开展模式、推进绿色转型为战略着力点,迎难而上保增长,坚决不移促转型,较好地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全市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就。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十一五〞时期,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4%,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4.6%,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9.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6.5%。结构调整迈出坚实步伐。三次产业比例由“十五〞末的2.3:47.1:50.6演变为1.8:44.9:53.3。效劳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能博会〞成为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会展品牌。实施“绿色百强〞工程,新型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得到加强,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步伐加快,竞争力逐步提升;新材料、节能环保、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开展迅速,园区产业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煤炭资源整合、煤矿兼并重组取得重大成果,六城区和阳曲县根本退出煤炭产业。“三农〞工作得到加强,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醋乳果菜肉五大加工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龙头企业到达18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到1630个。城乡面貌发生可喜变化。按照“南移西进、北展东扩、提升品质、重塑形象〞的总体思路,加大城市根底设施建设力度,一大批城市道路、桥梁、水、电、气、热、污水和垃圾处理等重大根底设施建成投运,石太客运专线、太中银铁路建成通车,大西铁路和省城十大建筑等中央、省属重点工程进展顺利,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不断增强。以“四化四改〞、“五个一工程〞、“五个全覆盖〞为重点的城中村改造和新农村建设取得新突破,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太原市绿色转型促进条例?公布实施,制定出台各类绿色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45个,成为全国第一个以地方立法形式推动绿色转型和拥有绿色地方标准最多的城市。严格实行绿色高压线,取缔污染严重企业和落后生产设施取得重大成效,循环经济开展取得重大突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明显。西山地区综合整治和汾河流域生态治理修复工程取得新进展,以公园、游园和道路绿化为重点的生态建设工程加快推进,全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到达36.8%,人均公共绿地到达9.59平方米,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到达304天,荣获“国家园林城市〞称号。民生状况进一步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5%,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1.6%。全面实施“五大惠民工程〞,提前实现农村“五个全覆盖〞,城乡居民得到更多实惠。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在4%以内。城镇根本医疗保险制度全面推开,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有序推进,在全国率先实现农村五保户全部集中供养、农村养老保险全覆盖,率先实施社会散居孤儿最低养育制度。“百校兴学〞工程全面推进,校舍平安工程“太原模式〞在全国推广。公共卫生和根本医疗效劳体系逐步健全。文化建设成效明显,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快速开展,形成了一批具有太原特色的文化精品和文化品牌,特色文化名城建设雏形显现。体育、播送电视、人口和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生育等社会事业健康开展。平安生产形势持续好转,和谐太原建设取得新成效。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政府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有序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取得明显成效。出台了?关于创优开展环境、培育绿色百强、实现跨越开展?的38条政策意见。成功发行城市建设企业债券,投融资体制改革实现新突破。国企改革三年攻坚目标根本完成。在全省率先完成文化体制改革任务。启动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制定和实施了鼓励外商投资的一系列优惠政策,积极参加“港洽会〞、“中博会〞、“能博会〞等重大招商活动,成功举办中国〔太原〕镁及镁合金产业高端论坛,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8.6%。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市开展缺乏、投资缺乏、后劲缺乏的问题依然突出,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新兴产业开展缓慢,缺乏内生能力,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任务十分艰巨;城市功能不完善,承载能力不强,生态环境仍很脆弱,节能减排压力很大;体制机制创新滞后,办事效率低下,开展环境不宽松;社会事业和民生建设相对薄弱,城乡居民收入不高,社会管理水平亟待提高,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还不少;局部干部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与转型跨越开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等等。对此,必须在“十二五〞时期着力加以解决。专栏1:“十一五〞规划指标完成情况序号指标2005年规划目标实现情况2022年年均增长〔%〕2022年年均增长〔%〕一、结构调整与经济开展1地区生产总值(亿元)899.581580121778.0510.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262944310010.547410#9.5#2财政总收入(亿元)163.0532815321.8914.6一般预算收入(亿元)56.9510513138.4819.4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438.5184414916.4815.9外来直接投资(亿元)6.3—1843.7647.3效劳业投资(亿元)149.87—25601.0832.0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384.0377215825.8516.55外贸进出口总额(亿美元)33.72681579.1218.66粮食总产量(万吨)29.1925万吨以上32.16—7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年上涨幅度〔%〕1.1每年控制在3以内3.03.08效劳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50.6252以上—53.3—效劳业增加值(亿元)455.3482013948.1912.59新型工业化水平58.8670—70#—10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5.28—7.6—11科技进步指数17.7326—27.12—每10万人专利申请数(项)32.460—143—研究与试验开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0.92—3.0—12序号非煤产业销售收入〔亿元〕638.3—20180423非煤产业销售收入占工业销售收入比重〔%〕73.873—88—亿元以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亿元〕782.2—15193920指标2005年规划目标实现情况2022年年均增长〔%〕2022年年均增长〔%〕12亿元以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占工业销售收入比重〔%〕90.593—95—销售收入亿元以上工业企业单位数〔个〕95120—142—二、民生改善与社会开展13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5.690—96—14公共文化效劳体系建设达标率〔%〕83—76#—15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达标率〔%〕26.580—87.6—每千人拥有医生(人)44.5—7.6—每千人拥有病床(张)75.5—4.4—16人均公共体育场地面积(平方米)1.261.3—1.53—17公路密度(公里/百平方公里)45.387—88.5—18财政对科技、教育、农业支出与经常性收入增速比——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对科技投入增长幅度〔%〕21.9—26.333.7对教育投入增长幅度〔%〕27.5—25.131.1对农业投入增长幅度(%)16.2—21.221.9经常性收入增长速度(%)——12.813.519城镇根本社会保障覆盖率〔%〕7982—91.1—2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77.595—98—21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平安事故死亡率(人)0.410.27-8.1[-34.5]0.15-18.2[-63.4]煤炭生产百万吨死亡率(人)1.790.75-16.1[-58.3]0—22人口自然增长率〔‰〕4.27每年控制在4.5‰以内3.3#—23城镇化率〔%〕82.4183—82.3#—24城镇登记失业率〔%〕3.2每年控制在4以内3.4—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1047616870101725810.5农民人均纯收入(元)4402742011761111.6序号指标2005年规划目标实现情况2022年年均增长〔%〕2022年年均增长〔%〕26占人口20%的城镇低收入者收入〔元〕——117740.5310.6占人口20%的农村低收入者收入〔元〕——122500.3—27农村自来水普及率〔%〕—91—93.14—28城镇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平方米)23.1627—27.46—农村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平方米)28.632—35.14— 三、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开展29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吨标煤)2.35—-6.1[-27]1.71#-6.3[-27.2]#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电耗(千瓦小时)1624.54每年控制在2%以内1493.66-1.730万元地区生产总值平均耗水量(立方米)64.03—-7.1[-30.8]31.82-13.1万元工业增加值平均耗水量(立方米)65.73—1229.56-14.831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数〔座〕36853—53—32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44.6450—52.07—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90.1797—96.87—33大气综合污染指数2.922.55以下—2.27—万元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硫排放量(千克/万元)20.6—-166.96-19.5万元地区生产总值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千克/万元)3.6—-151.54-15.634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8090以上—95—城市污水处理率〔%〕6390以上—80.95—35城市集中供热普及率〔%〕7390以上—87.4—36地下水位升降幅度〔米〕—地下水位埋深69.5米1.73—37耕地保有量(万亩)197.81191.19—189.15—38林木绿化率〔%〕2428—28.44—年度造林合格面积率〔%〕10099以上—100—39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6.141—36.8—备注:1.[]内为五年累计数,“—〞不需要填写,#为预计。2.城市集中供热普及率2022年数据87.4%包含10吨以上区域锅炉房供热。第二节“十二五〞时期面临的形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开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开展,振兴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稳步实施,太原城市群建设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国内外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市又好又快开展。我省实施转型跨越开展的重大战略,为我市充分发挥省会综合优势、加快科学开展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政策先行先试的优势,将给我市改革开展增添新的动力。全省大力推进“一核一圈三群〞城镇化建设,有利于我市发挥龙头作用、拓展开展空间。省委、省政府支持太原率先转型跨越开展、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性现代化大都市,为我市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开展取得的成果,为我市加快赶超开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全市上下争先争上、奋力拼搏,形成了率先转型跨越开展的浓厚气氛。同时,我市开展也面临着外部市场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多与自身产业开展抗风险能力缺乏并存;创新驱动开展与自主创新能力缺乏的羁绊;率先跨越开展与资源环境约束强化的矛盾;社会矛盾凸显与改革开展的压力;中部和周边省会城市快速开展与我市奋力赶超竞争加剧。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作风,切实增强忧患意识、机遇意识、率先意识、一流意识、稳定意识和平安意识,准确把握形势,抢抓开展机遇,勇敢迎接挑战,更加发奋有为地推进各项工作,努力在加快转型中实现跨越。第三节指导思想“十二五〞时期,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以科学开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开展方式为主线,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大动力,大力推进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在全省转型跨越开展中发挥表率作用,把太原建设成为一流的省会城市,努力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性现代化大都市。贯彻上述指导思想,我们必须确立一流理念,强化“对标〞意识,增强主动性、责任感,全面开展“对标〞活动,把建设一流的省会城市贯穿于经济社会开展和改革开放的全过程,落实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方方面面,抓住重点,实施突破,带动全局,以推进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太原城市群建设为统揽,建设“三个一流〞、打牢“一个根底〞、构建“四大支撑〞,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奋力拼搏,创出一流业绩,以各项工作的一流,实现整个城市的一流。专栏2:三个一流、一个根底、四大支撑三个一流:建设“一流的新兴产业基地〞、“一流的自主创新基地〞、“一流的现代宜居城市〞。一个根底:打牢和谐稳定的社会根底。四大支撑:体制机制支撑、开展环境支撑、精神动力支撑、人才智力支撑。第四节主要目标综合考虑未来开展趋势和条件,今后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开展的主要目标是: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经济保持又好又快开展,主要经济指标实现翻番,就业持续增加,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对全省的带动力有效提升。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以新兴产业为主体的绿色产业体系根本形成,拉动经济增长的产业、需求、要素结构趋向合理,城乡开展协调性明显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加。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开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农村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贫困人口大幅减少。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城市规模稳步扩大,建设水准明显提升,效劳功能逐步完善,管理信息化、精细化水平切实提高,新城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太原晋中同城化格局根本形成。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下降,空气质量显著改善,环境质量持续好转。东西两山生态恢复、绿化和汾河流域整治取得重大进展,城乡生态系统走上良性开展轨道。社会建设进一步加强。覆盖城乡的根本公共效劳体系日臻完善。城市文化建设有效推进。市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健全,人民权益得到切实保障。社会管理创新取得实效,社会更加和谐稳定,平安生产形势稳定好转。改革开放步伐不断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先行先试取得显著成效。绿色标准化管理不断加强和完善。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执行力明显提高,开展环境显著改善。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持续拓展,开放型经济到达新水平。专栏3:“十二五〞规划指标体系指标类别序号指标名称2022年“十二五〞规划目标属性2022年年均增长〔%〕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1地区生产总值〔亿元〕1778.05360013预期性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亿元〕577.65140017预期性2财政总收入〔亿元〕321.8964815预期性一般预算收入〔亿元〕138.4827815预期性3*固定资产投资〔亿元〕818.37328028预期性4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年上涨幅度〔%〕3—控制在3左右预期性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825.85166015预期性6粮食总产量〔万吨〕32.16>25—预期性7效劳业增加值比重〔%〕53.352—预期性8城镇化率〔%〕82.3〔预计〕84—预期性9传统产业新型化率〔%〕70〔预计〕80—预期性10*外商直接投资〔亿美元〕5.8511.815预期性11外贸进出口总额〔亿美元〕79.1216015预期性人力资源和自主创新12研究与试验开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3.04—预期性13每十万人专利申请量〔件〕143300—预期性14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7.620—预期性15每万劳动力中研发人员人数〔人〕273335—预期性16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年〕11.2712—预期性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17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095—预期性九年义务教育稳固率〔%〕96.8>97—约束性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6>97—预期性18省市县三级公益文化设施达标率〔%)76〔预计〕90—预期性19城镇参加根本养老保险人数〔万人〕114.58125—约束性20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万人〕55.263—约束性指标类别序号指标名称2022年“十二五〞规划目标属性2022年年均增长〔%〕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21城乡三项根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约束性城镇职工根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万人〕196.80230—约束性城镇居民根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898—约束性22农村自来水普及率〔%〕93.1495—预期性23城镇登记失业率〔%〕3.4每年控制在4%以内预期性24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万人〕10.82—每年新增10万人预期性25五年转移农村劳动力人数〔万人〕1.38—每年1万人以上预期性26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万套〕1.9714.5—约束性27财政对科技、教育、农业投入增长幅度〔%〕26.325.121.2大于一般预算内支出增长幅度预期性28人口自然增长率〔‰〕3.3〔预计〕每年控制在5.3‰以内约束性残疾人康复覆盖率〔%〕5795—预期性2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172583180013预期性30农民人均纯收入〔元〕761114000>13预期性31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平安事故死亡率〔人/亿元〕0.15<0.15—约束性煤炭生产百万吨死亡率〔人/百万吨〕0<0.2-8约束性工矿商贸就业人员十万人生产平安事故死亡率〔人/十万人〕1.65<1.65—约束性万车死亡人数〔人〕3.852.2-10.6约束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32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6.3〔预计〕—3.0[14]约束性33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0.34〔预计〕2—约束性34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7.6完成省下达的目标约束性35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0.520.54—预期性36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52.0756—预期性37 二级以上良好天气率〔%〕83.390—预期性指标类别序号指标名称2022年“十二五〞规划目标属性2022年年均增长〔%〕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37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二氧化硫3.91完成省下达目标[10]#约束性化学需氧量4.33[9.13]#氮氧-38.86[12]#氨氮化物1.9[10]#烟尘5.98[10]#粉尘8.56[10]#38单位地区生产总值CO2排放降低〔%〕—3.5[17]#约束性39城市燃气普及率〔%〕96.398—预期性*城市集中供热普及率〔%〕63.65>95—预期性4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598—预期性城市污水处理率〔%〕80.9595—预期性41耕地保有量〔万亩〕189.15185.5—约束性42造林绿化森林覆盖率〔%〕1623—约束性森林蓄积量〔万立方米〕429550—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6.840—预期性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平方米〕9.5911—备注:1.[]内为五年累计,*为统计口径发生变化的指标。2.带#号指标为初步测算,执行中以省政府最终下达的目标任务为准。3.固定资产投资口径调整为城镇〔含房地产开发投资〕和非农户工程固定资产投资;外商直接投资由商务部口径改为山西省口径;城市集中供热普及率由含10吨以上区域锅炉房供热调整为含20吨以上区域锅炉房供热。第二章加快推进工业新型化努力建设绿色产业之城太原正处于工业化开展期。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底,必须把推进工业新型化摆在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坚持走“新兴化、高端化、园区化、集群化、循环化、信息化〞的路子,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开展现代效劳业,全力打造“三个一流产业集群〞和“四个中心〞,建设全国一流的新兴产业基地。专栏4:“三个一流产业集群〞和“四个中心〞三个一流产业集群:世界一流的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世界一流的以不锈钢和镁合金研发制造为主的新材料产业集群、全国一流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四个中心:环渤海和黄河中游地区现代物流中心、华夏文明看山西的旅游中心、国际性的专业会展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第一节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以建设一流的新兴产业基地为目标,把开展新兴产业作为主攻方向,着眼于抢占产业竞争制高点,重点开展先进装备制造业、新材料、信息产业、节能环保等产业,推进省城主导产业高端化,引领全省产业绿色转型。1.先进装备制造业围绕建设世界一流的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以大企业、大集团、园区、产业集群为抓手,以成套化、系列化、标准化为方向,优化产业布局,强化政策支持,大力实施自主创新和品牌战略,加快培育一批技术领先的重大先进装备产品,大幅提升装备制造水平和配套能力。铁路装备。以北车、智奇、晋西、太重等企业为龙头,通过整车总成和关键部件的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加快太原铁路装备制造工业园建设。充分利用技术和原材料优势,积极推进新型铁路货车设计与生产基地建设。加强技术开发和创新,着力攻克系统集成、制动控制、信息传输与网络控制等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提高产品档次和技术含量。到2022年,根本建成国家重要的铁路装备制造基地。煤机。实施“整机+配套〞战略,引进世界一流煤机技术,在提高煤机装备的先进性、成套性上下工夫,提高配套规模、能力和水平,形成集采煤掘进、井下运输、煤矿平安和智能化矿井为一体的煤机设备产业链。实施“人才+技术〞引进策略,形成煤机装备成套制造产业集群。全力打造经济区能源装备基地,建设国家级研发和煤机专业检验检测中心,培育一流的煤机品牌。到2022年,煤机研发与设备制造到达世界先进水平。重型机械。以太重为核心,以设备成套化、系列化、标准化为方向,引进技术和关键设备,整合产业资源,实施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国产化工程,提高重型装备科技含量和制造能力。重点开展起重设备、管轧成套设备、锻压成套设备、露天采掘设备、高端大型锻铸件、油膜轴承等产品,积极开拓清洁能源设备、轨道交通、港口机械、工程机械、大型根底件等加工制造新领域,建设重型装备制造国家示范基地。重型汽车及零部件。以太原长安重汽为依托,充分利用省内汽车配件资源,实施“整车+配套+市场〞战略,重点开展载重汽车整车与零部件产业,提高汽车零部件的技术水平和协作配套能力。实施品牌经营战略,打造我国重要的载重汽车及零部件专业市场。到2022年,年产销重型汽车10万辆。2.新型材料产业围绕建设世界一流的以不锈钢和镁合金研发制造为主的新材料产业集群,以现有资源和产业优势为根底,充分发挥大企业、大集团的平台作用,遴选有限目标,集成前沿技术,材料先行,应用带动,链群开展,在研发和深加工上下工夫,实现由“材料加工〞向“加工材料〞转变,推动我市新材料产业转型跨越开展。不锈钢及深加工。依托太钢优势,以满足高端装备制造和重大工程需求为目标,开展高强高韧和实用特种钢材,重点打造不锈钢无缝钢管、精密带钢、取向硅钢、高等级光亮板、高铁专用钢材等拳头产品,不断开发高端新产品,提升质量、降低本钱,保持太钢全球产量第一和全球最具竞争力的企业称号。到2022年,年产不锈钢超过400万吨。延伸不锈钢产业链,不断拓展不锈钢生态工业园规模,引进国内外知名不锈钢加工贸易厂商,建成全球最大的不锈钢制品加工和贸易以及物流中心。到2022年,园区加工量到达100万吨。以太钢不锈钢先进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依托,聚集全省及国内外研发力量,建成全球不锈钢研发创新中心,引领不锈钢产业的未来开展。大力推广不锈钢在化工、医药、食品、房屋建筑、交通运输、景观造型、围栏灯杆、家庭器具等领域的广泛应用,重点建设标志性不锈钢大厦、不锈钢会展中心、不锈钢工业园等设施,把太原建成国内外闻名的不锈钢之都。高性能镁合金。依托富士康、同翔镁业等骨干企业,瞄准国际高端市场,加快开展高强度、高韧性、耐腐蚀镁合金型材。引进高科技人才与先进技术,推动镁合金生产企业与制造企业联合,以镁合金深加工为主,重点拓展轨道车、动车、汽车、3C等领域用镁合金深加工产品,延长和拓展镁合金产业链。到2022年,镁合金及深加工生产能力到达25万吨。高性能磁性材料。大力开展低稀土含量永磁材料、高温永磁材料,风力发电机、微特电机、变频电机、牵引电机、选矿、除铁机电设备等钕铁硼深加工产品。依托太钢,加强企研合作,加快推进中电三十三所高性能钕铁硼磁体材料研究成果产业化和生产规模化。高精尖新材料。建设高精尖新材料产业园区,重点开展蓝宝石晶体材料、电磁防护材料、全息光盘和发光膜等新材料,建设高性能碳纤维材料和PPS长丝高性能纤维材料工程,扩大连续玄武岩纤维、高性能专用活性炭材料生产规模,开展我市具有良好根底的先进陶瓷材料和高端纳米材料,促进高精尖新材料产业开展。3.高新技术产业围绕建设全国一流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积极开展新能源、节能环保和静脉产业、生物医药、信息产业和物联网、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化规划引导和政策支持,培育引进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工程和企业,尽快形成规模。新能源产业。按照“分类开展,各有侧重;煤基产业,做大做强;新兴能源,加快开展;整体布局,协同推进〞的总体思路,大力开展煤层气开发利用、焦炉煤气制甲醇、煤基液体燃料汽车、煤层气汽车和硅基太阳能光伏、光伏电池等具有绝对资源优势的新能源产业,着力解决根底设施瓶颈,扩大市场规模;培育壮大风能、太阳能资源开发,风机零部件和整机、光伏设备制造等拥有一定资源条件和市场潜力的新能源产业,形成规模开发和专业化生产,利用资源开发带动制造业开展。节能环保和静脉产业。围绕煤炭、冶金、电力、焦化、化工等行业清洁生产,开展节能环保产业,培育一批具有综合开发、生产、建设和运营能力的节能环保产业集团。依托太钢、山西焦煤等企业,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节能环保品牌,在工业节能节水、废水污染防治与利用、大气污染防治、噪声污染防治、固体废弃物处置及综合利用、生态恢复与重建等领域形成拳头产品。推广粉煤灰、煤矸石、煤矿瓦斯等综合利用和地源热泵、水源热泵等节能设施应用。以山西新天地静脉产业园为核心,加快废旧家电、汽车、机电产品拆解及回收和废旧轮胎、废塑料、废纸、餐厨垃圾等资源综合利用工程建设,形成废旧资源回收—拆解—深加工—再利用的静脉产业链条。加快推进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建筑垃圾再生利用、冶金除尘灰回收利用和废旧冶金耐火材料循环再利用,延伸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链。生物医药产业。依托我市化学原料药、化学药品制剂及现代中药生产技术较好根底,发挥制药企业及配套产业比拟优势,大力推进生物技术药物、新型原料药、现代中药、诊断试剂、新型疫苗等创新药物品种开发,扩大生产规模,挖掘抢救传统中成药,规划建设现代医药产业聚集区。积极培育动植物生物育种产业,推广绿色农业产品,促进生物农业开展。信息和物联网产业。开展壮大高新区软件园,建立软件与外包效劳联盟,创立国家级软件外包基地。大力开发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电子材料及元器件和信息平安、工业应用、动漫、管理软件等产品,提升信息技术、软件研发和效劳能力,推动行业解决方案的示范应用。大力推进光电子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加强物联网、云计算示范应用和三网融合等信息网络根底设施建设,打造“光速城市和数字城市〞,提高公共效劳的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以罗克佳华等企业为龙头,建设物联网应用示范及产业化专项工程,大力开展传感器制造、集成电路设计、芯片分装、系统解决方案等上下游产品,努力形成从材料、技术、器件、系统到传输网络的较为完整的物联网产业链,全力推进物联网在工业控制、节能环保、平安监控、环境监测、智能交通、现代物流、城市管理、公共效劳等领域的应用。新能源汽车产业。引进和开发煤层气、天然气、甲醇、电动、混合动力汽车等整车制造,研制和开发高性能电池核心技术和新能源汽车发动机及控制系统。4.特色食品产业以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为核心,严格按照无害、平安、健康、营养、优质的要求,做大做强传统食品,做精做细特色食品,全力打造龙头企业和品牌,鼓励山西老陈醋集团等食醋企业联合重组、股改上市,提升山西陈醋品牌地位。发挥区域杂粮优势,以双合成、青玉、汉波等企业为龙头,重点开展小杂粮、干鲜果、大豆油粗纤维保健食品等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发挥六味斋名牌优势,大力开展平安放心肉类食品。培育壮大乳业、饮料、有机蔬菜、食用菌、方便食品和功能食品业。第二节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开展深加工制成品,提高附加值,促进产能大型化、生产集约化、利用清洁化、市场高端化,实现高碳产业低碳开展,培育竞争新优势。支持煤炭、焦炭、电力、冶金等企业转型开展,拓展产业新领域。1.煤炭工业以提升产业开展水平和促进平安生产为重点,深入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和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加快保存煤矿提升改造,提高煤炭生产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信息化水平,努力实现煤炭产业平安高效开展。加强与大企业、大集团的战略性合作,努力做大做强太原东山煤矿等地方煤炭集团。鼓励煤炭企业与电力、焦化、煤化工企业强强联合,逐步形成煤—焦—化、煤—电—材企业或集团,形成上下游一体化的产业结构,推动煤炭产业循环开展。到2022年,煤炭产能控制在8000万吨以内。2.焦炭工业以产能置换为根底,以开展焦化工业园为重点,加快产业布局调整和企业搬迁改造,积极推进焦炭企业的联合重组,提高焦化产业水平和集中度。以初级化产品精深加工为突破口,引进和开发先进适用技术和新 工艺 钢结构制作工艺流程车尿素生产工艺流程自动玻璃钢生产工艺2工艺纪律检查制度q345焊接工艺规程 ,延伸焦化产业链。到2022年,淘汰落后焦化产能450万吨,焦炭产能控制在2500万吨以内,吨焦能耗控制在110千克标准煤以内,焦炉煤气利用率到达100%,全行业污染物排放到达国家清洁生产二级标准以上。3.现代煤化工产业在提升煤炭传统产业的根底上,加快苯下游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及焦油深加工等产业开展,做好煤层气的综合利用。充分发挥煤化工技术优势,出台相关鼓励政策,科学配置煤炭资源,推进煤炭、化工企业联合重组;加大技术研发支持力度,加强国际先进技术的引进与合作,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努力把太原建设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科研实力最强、世界知名的煤化工技术应用研发中心之一,实现煤化工产业的转型跨越。4.冶金工业以控制总量、淘汰落后、联合重组、产业升级为重点,加快技术改造和产业集聚,优化产品结构,拉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全面提升冶金工业竞争力。加快钢铁工业集约化、集团化开展,建设以不锈钢、铁路运输用钢、结构钢、管线钢、装备制造用钢、冷轧硅钢和优质建筑用棒、线、型材等为主要产品的钢铁生产体系。立足镁资源和能源比拟优势,强化自主创新,突破关键技术,合理控制原镁产能,不断提高镁深加工深度和档次。提高电解铝、高精度铝板带、铝合金轮毂生产加工能力。5.电力工业优化调整电源结构,加快建设大容量、高参数和低热值燃料大型坑口火力发电机组、热电联产机组和煤层气、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发电工程,坚决淘汰能耗高、污染大的小火电机组。优先开展节能低碳工程,重点推进大唐二电七期2×300兆瓦、太原东山电厂2×300兆瓦和大唐清徐2×300兆瓦等热电联产、山西兴能三期2×600兆瓦煤矸石发电工程建设,积极开发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热电冷多联产等低碳发电新技术,示范推广二氧化碳捕集封存和利用技术,推进电力产业低碳清洁开展。到2022年,电力装机容量到达8000兆瓦。6.建材工业全面推进水泥行业提升改造,支持新型干法水泥和散装水泥替代落后产能,推动城区建材企业向城市周边搬迁,重点支持中国建材集团对狮头集团的战略重组。大力开展新型建材,积极利用煤矸石、粉煤灰、矿渣、炉渣、城市生活垃圾等开展粉煤灰〔煤矸石〕烧结空心砌块等承重和非承重类产品,加快开展硅镁板、石膏等轻质高强板材,实现清洁化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到2022年,水泥产能控制在1000万吨以内,新型干法水泥比重到达100%,水泥散装率到达70%以上。第三节加快开展现代效劳业坚持把推动效劳业大开展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重点,着眼于建设“环渤海和黄河中游地区现代物流中心〞、“华夏文明看山西的旅游中心〞、“国际性的专业会展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四个中心,完善政策体系,加大支持力度,统筹开展各类生产性效劳业和生活性效劳业,全面构筑与经济社会开展相适应的效劳业体系,提高效劳业在经济中的比重。1.现代物流业以建设环渤海和黄河中游地区现代物流中心为目标,大力推进物流资源整合,强化根底设施配套,建设一批大型现代物流企业和园区,形成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现代物流体系,推进我市现代物流业快速开展。建设快捷便利的综合物流枢纽。抓住太中银铁路成为欧亚大陆桥东端第二通道的战略机遇,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太原陆路口岸建设,强化物流根底设施建设,促进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和配套。加快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大力开展和应用物联网,提高物流效率。优化布局建设大型现代物流园区。合理规划建设一批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功能集成、经营节约的大型物流园区,努力形成以武宿机场交通枢纽为核心,以北部不锈钢及制品物流、西部建材和铁路装备物流、东部日用品物流、西部清徐农产品加工配送物流四个中心为节点,以信息为纽带的物流网络。充分发挥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的作用,打造国家级煤炭物流平台。突出抓好太原货运〔物流〕中心、山西〔太原〕国际陆港方略保税物流中心、太原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和中国太原农产品国际物流园建设。统筹和协调城乡物流体系建设,推进城乡物流体系一体化。着力推进物流专业化开展。支持工商企业与运输、仓储、邮政等企业的联合重组,引导有条件的物流企业逐步向综合效劳型第三方物流企业过渡,加快开展第三方物流。针对我市产业特点,大力开展煤、焦、不锈钢、机械装备等专业物流,建设专业化物流市场,打造在全省、全国范围内具有一定知名度的自主物流效劳品牌。2.旅游业以建设华夏文明看山西旅游中心为目标,充分利用太原都市圈内丰富的旅游资源,开发建设表达三晋文化符号和元素的一流旅游线路、景区和景点,引进和培育一批龙头企业,打造“唐风晋韵·锦绣龙城〞品牌形象,构建“一心两带四区〞的旅游空间开展格局,尽快把旅游业开展成为支柱产业。专栏5:一心两带四区一心:唐风晋韵龙脉观光中心。两带:汾河都市休闲带和都市游憩综合带。四区:近郊山水人文休闲区、远郊山水休闲区、远郊黄土风情休闲区和远郊田园休闲区。开发培育多种旅游产品。重点打造“晋阳文化游、晋商文化游、首义文化游、红色足迹游、特色工业游、多元宗教游、修学游〞等七大类观光旅游产品和“山水休闲、田园〔农业〕休闲、古镇〔古村落〕休闲、都市休闲、康体休闲〞等五大类休闲旅游产品,开展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开发建设太钢工业文化旅游创意园和西山地质公园,形成以观光旅游为根底,休闲旅游为方向,工业旅游为特色的根本格局,构建满足多样旅游消费需求的旅游产品体系。加强旅游根底设施建设。立足建设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和中西部地区旅游集散中心,加大区域旅游资源整合,统筹开发食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完善旅游设施和配套效劳功能,形成旅游业和相关产业的联动效应。继续改善晋祠、天龙山、蒙山、崛围山、双塔寺等重点景区周边环境。推进旅游与文化的融合。深入挖掘和展示晋阳文化资源,在各旅游要素中融入地方文化元素,使旅游线路的“形〞与旅游文化的“魂〞融为一体。加强表现太原都市圈名胜和山西文化的影视、演艺、文学、摄影等艺术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旅游与文化的融合。提升旅游业管理水平和整体形象。培育和引进一批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与国际接轨的旅行社,引导旅行社向集团化、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开展。促进旅游产业做大做强,尽快把旅游业开展成为支柱产业。到2022年,全市A级旅游景区和工农业旅游点数量分别到达20家和30家,旅游总收入实现翻番。3.会展业以建设国际性的专业会展中心为目标,以“能博会〞为平台,整合会展资源,拓展规模、丰富内容、扩大影响,打造会展业知名品牌,使会展业成为我市经济开展新的增长点。加强展馆根底设施建设。整合南宫、煤博等省城展览资源,重点建设山西国际会展中心、湖滨广场国际会议会展中心、千禧世纪广场会展中心等会展场馆,完善提升会展场馆功能,促进会展设施配套和结构优化,具备举办各类国际、国内展会的条件。引进和培育知名品牌展会和会展企业。加快引进和培育一批具有先进经营理念、管理技术和展览艺术的展览企业,鼓励会展企业走国际化标准、专业化组织、市场化运作之路。打造富有太原特色、知名度高和影响力大的会展品牌。依托太原的产业优势,强化太原会展业区域特色,大力培育和支持专业会展,举办以煤焦、不锈钢及制品、重型机器设备、镁合金制品、重型汽车和煤炭机械成套设备等全国性专业展会及山西面食、晋阳风味土特产品展。继续办好中国〔太原〕能源博览会、中国〔太原〕装备制造业博览会、中国〔太原〕特色农产品博览会,积极筹办中国〔太原〕文化产业博览会,提高世界晋商大会等展会品牌的知名度。4.现代金融业以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为目标,把金融业作为推进我市经济开展的强大动力,完善银行、证券、信托、保险、期货等金融效劳体系,增强区域性金融调控、金融信息、票据交换及资金聚集功能,为我市率先转型跨越开展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打造金融中心功能区。积极支持和鼓励银行、证券、保险、证券投资基金等金融机构在太原增设分支机构或营业网点,规划建设集金融、总部办公、星级酒店、商业及配套公寓等功能为一体的汾河金融商务中心,推动金融产业优势资源集聚,提升金融产业综合竞争力。大力开展专业保险经纪公司、代理公司和社会保险业务,开拓新型险种,完善保险中介市场体系,扩大各类保险覆盖面,提高保险业开展水平。加快资本市场开展。培育壮大风险投资市场,设立投资风险保险基金,发挥投资风险基金创业融资功能。积极推动企业多渠道上市融资。支持企业通过并购重组直接进入资本市场,推动已上市公司进行资本市场再融资。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以多种方式发行企业债券、中期票据、企业集合债券等。加快太原市产权交易市场建设,开展非上市公司股权登记托管和交易业务,搭建区域性中小企业直接投融资平台。5.科技效劳业鼓励开展专业化的科技研发、工业设计、技术咨询、信息效劳等生产性科技效劳业,重点支持动漫、电信增值技术及软件开发和软件外包效劳,新建煤机设计、新材料、商用汽车等五个专业性设计效劳平台,拓宽科技效劳新模式。以生物技术孵化器建设为标志,加快专业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加强区域性和行业性生产力促进机构以及科技创业效劳机构的建设,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实现科技效劳的产业化。6.房地产业根据城市开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需要,合理调控房地产开发规模,推进住房供需根本平衡、结构根本合理、房价与居民收入根本适应,实现广阔人民群众住有所居。“十二五〞期间,新增商品住房面积2400万平方米。到2022年,市区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到达33平方米。形成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合理规划房地产开发布局,适度控制城市中心区房地产开发,结合旧城改造搞好文化景观恢复和绿化工程,引导房地产向南部新城拓展。调整住房供给结构,健全和完善廉租房、公共租赁住房制度,改良和标准经济适用房制度,鼓励限价商品住房建设,着重增加中低价位的普通商品房和经济适用房的供给量。改善房地产市场调控。进一步落实地方政府责任,把保障根本住房、稳定房价和加强市场监管纳入经济社会开展的工作目标。逐步完善房地产统计根底数据和信息发布制度。落实国家差异化住房信贷和税收政策,合理引导自住和改善住房需求,有效遏制投机投资性购房。积极开展住房二级市场和房屋租赁市场,形成标准的开发、管理、流通和效劳体系。7.其它效劳业加快商贸流通业、餐饮业等传统效劳业改造。合理规划全市大中型商业网点,优化配置商贸流通资源,积极开展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物流配送等新型流通业态,形成布局合理、各具特色、开展业态互补的商贸流通格局。大力开展群众化、连锁化餐饮,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形成各类餐饮业态协调开展、地方餐饮特色鲜明的现代化餐饮业开展新格局。促进家政、养老和社区效劳等新兴效劳业上水平,不断拓展生活性效劳业开展领域。第四节实施大企业、大工程、大园区战略按照“大企业引领、大工程带动、大园区承载〞的模式,着力培育一批大企业、新上一批大工程、做大做强一批特色经济园区,夯实转型跨越开展的根底。1.培育大型企业制定实施大企业培育开展政策,扶持开展一批主业突出、管理科学、创新能力强、带动作用大、品牌效应卓著的大企业、大集团,一批专精特新的行业龙头企业,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创新型企业。加快推进太钢、山西焦煤等龙头企业实施“双千亿〞工程。充分发挥大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主动加强与中国建材、阳煤集团等央企、省企的合作,广泛吸引全球产业和资本特别是世界500强企业,开展一批集团化经营的绿色产业。到2022年,形成销售收入两千亿元级企业为引领,五百亿元级企业、百亿元级企业为支柱,十亿元级企业为骨干,亿元级企业为根底的企业群。同时,大力开展中小企业,形成多种投资主体共同开展的新格局。2.加强重大工程建设以“大招商、招大商〞为抓手,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围绕建设一流的新兴产业基地,引进建设一批产业转型重大工程,构筑新的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集群。围绕建设一流的自主创新基地和一流的现代宜居城市,筹划大工程,引进大企业,吸引大资金,以南部新城建设为重点,规划实施一批根底设施、生态环境改善和公共效劳设施工程。着力抓好华能太原低碳工业园、华润新型煤化工产业园、西山综合整治、晋阳湖开发、城市轨道交通、公路货运主枢纽等重大工程建设,加快太化、煤气化等大型企业整体搬迁改造,切实抓好资金落实和工程建设。3.加快园区经济开展把园区建设作为推进工业新型化和市域城镇化的抓手,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快现有园区扩区步伐,创新园区体制机制,加强园区根底设施建设,着力改善投资环境,促进工程和企业向园区集聚,努力构建企业集群扩张、创新活力勃发、优秀人才向往、竞争优势突出的产业高地。经济区。重点开展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打造世界一流的煤机研发制造基地、国家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高端装备制造〔能源装备〕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高铁轮对集成研发生产基地、全省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高新区。以全面提升创新能力、效劳能力和竞争能力为核心,以煤化工技术研发、新材料、节能环保和新能源、文化创意、电子信息等产业为重点,打造一流的自主创新基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民营区。城东地区重点开展现代物流和现代物流信息化平台,建设现代物流示范中心;工业新区〔阳曲〕重点开展先进装备制造、镁铝合金、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加快横店工业园等工程实施,建设绿色生态、循环开展的新兴工业集聚地。不锈钢园区。依托太钢资源优势,有效扩大园区建设规模,加快建设不锈钢交易中心和物流中心,高起点、大规模延伸不锈钢加工产业链,打造一流的不锈钢深加工基地。各类特色园区。加快山西清徐经济开发区建设,开展精细化工、精密铸造产业,做好承接阳煤重组太化建设化工新材料园区工作。扩建和筹建食醋工业园、太原铁路装备园、汽车配件工业园、物联网应用产业园、静脉产业园、东山低碳经济园、古交煤炭循环经济园等各类专业特色园区。第五节大力开展循环经济要以循环经济为开展模式,全面加强产业内部以及关联产业间的循环开展,努力构建企业小循环、区域中循环和社会大循环的新格局。1.推进传统产业循环化开展按照“多联产、全循环、抓高端〞的思路,以产业循环化为根本途径,全面推进各类产业特别是传统产业循环化开展,打造一批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和园区,使循环经济成为根本经济形态和产业开展模式。以煤炭、煤化工、冶金、电力、新型建材和装备制造等产业为重点,以大企业、大集团和生态产业园区为载体,运用高新技术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精、尖延伸,向资源转化的技术前沿进军;充分利用产业间的耦合关联效应,开发高端产品,构建具有太原特色的循环经济开展模式。构建农业循环产业链,开展生态旅游、生态物流、废旧回收等循环型效劳业。大力推进高新区、经济区、不锈钢工业园区和太钢、太化等国家级、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和企业建设。到2022年,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到达56%以上。2.建立循环经济开展保障体系加强规划指导、科技支持、政策支持和法规保障。引进、开发和应用源头减量、循环利用、再制造、零排放和产业链接技术,增强循环经济的科技支撑。在农业、工业、效劳业、社会四个领域创立循环经济标准信息平台,构建循环经济标准化体系和评价体系;在企业、产业、园区及社区四个层面推进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工作,在全市范围内确定100个循环经济试点,形成多方位、多层次、多领域的规模化试点效应。加强循环经济地方立法和执法工作,完善监督管理机制,强化循环经济开展法规保障;强化各领域的循环理念,从企业小循环入手,向区域中循环拓展,最终
本文档为【太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诸神不夜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90KB
软件:Word
页数:99
分类:
上传时间:2023-03-05
浏览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