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土地利用规划

土地利用规划

举报
开通vip

土地利用规划第三节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和内容一、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一)主要任务土地利用规划通过组织土地利用这一侧面,来解决土地利用中的问题,所以,土地利用规划的主要任务就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计划、国土规划和区域规划的要求,结合区域内的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具体条件,寻求符合区域特点的和土地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要求的土地利用优化体系。(二)具体任务1.土地供需综合平衡:协调土地的供需矛盾,是首要任务。2.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是土地利用系统的核心内容,结构决定功能。土地利用规划的核心内容是资源约束条件下寻求最优的土地利用结构。3...

土地利用规划
第三节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和内容一、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一)主要任务土地利用规划通过组织土地利用这一侧面,来解决土地利用中的问题,所以,土地利用规划的主要任务就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国土规划和区域规划的要求,结合区域内的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具体条件,寻求符合区域特点的和土地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要求的土地利用优化体系。(二)具体任务1.土地供需综合平衡:协调土地的供需矛盾,是首要任务。2.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是土地利用系统的核心内容,结构决定功能。土地利用规划的核心内容是资源约束条件下寻求最优的土地利用结构。3.土地利用宏观布局:最终确定在何时、何地和何种部门使用土地的数量及其分布状态,并结合土地质量和环境条件加以区位选择,最终将各业用地落实在土地之上。4.土地利用微观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在宏观布局的基础上,合理组织利用土地,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其产出率和利用率,降低其占有率。第三节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和内容二、土地利用规划的内容规划的具体内容,因客观环境条件的差异,其侧重点有所不同。但从总体而言,从宏观到微观,整体到细部,土地利用规划有下列规划内容。规划内容土地利用现状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评价与潜力分析土地供给与需求预测土地供需平衡和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土地利用规划分区和重点用地项目布局城乡居民点用地规划交通运输用地规划农业用地规划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土地利用费用效益分析和规划实施第四节土地利用规划的体系和程序一、土地利用规划体系各种土地利用规划所组成相互交错且相互联系的系统。说明土地利用规划种类的多样性和相互联系性。(一)按土地利用规划的性质划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土地利用规划设计①按国家行政管理体系编制,分为五级②是国家对规划地的农业用地及非农业建设用地实行的宏观控制、协调、组织和监督③各级规划均以行政区划为单位编制、覆盖区域内全部土地④规划一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将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应。代表国家利益控制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土地利用。为特定目的而制定的部门或跨行政区界线的区域性综合规划或单项规划。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兼有微观与宏观规划的性质。是属于微观土地利用规划,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的继续和深入,是各项用地的安排,是规划实施的最终依据。第四节土地利用规划的体系和程序长期土地利用规划:15—30年中期土地利用规划:5年短期土地利用规划:年度计划(二)按规划时间期限划分(三)按规划的空间范围分区域土地利用规划城乡土地利用规划第四节土地利用规划的体系和程序二、土地利用规划程序土地利用规划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解决好复杂的系统问题,就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划工作程序。第三节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内容和程序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内容规划内容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土地供给量预测土地需求量预测确定规划目标和任务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土地利用分区确定实施规划的措施明确土地利用潜力摸清家底,规划基础土地利用调整的依据规划的方向土地用途管制的依据规划的核心内容规划实施的保障第三节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内容和程序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程序规划层次:全国省级地(市)级县(市)级编制工作:三个阶段规划审批阶段方案编制阶段准备阶段规划审批规划的分级审批三级审批:国务院、省级人民政府、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审批省、自治区、直辖市,省会所在城市,人口100万以上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省级政府审批地(市)级、县级和不设区的乡级规划市级政府审批设区的市的乡级规划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程序(二)方案编制阶段1、土地利用现状评价与土地供需预测土地资源评价:包括土地适宜性评价和土地后备资源评价。是确定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的客观依据。土地利用现状分析评价:发现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的依据。土地利用潜力分析:分析各类用地的潜力,是确定用地数量和调整用地布局的依据。土地需求量预测:对未来各项用地量的测算,发现未来用地的要求和趋势第一节  基础数据预测二、人口预测的方法(一)人口自然增长法根据基期年的人口数直接推算未来人口数,又称复利公式。包括人口自然增长和人口机械增长两个部分。预测公式:(二)劳动平均法以基本人口、服务人口和被抚养人口三者之间比例关系为依据预测未来人口。适用于城市和城镇居民点的人口预测。预测公式:P=A/1-(B+C)式中:P—规划年人口数;A—基本人口数;B—服务人口数占总人口数的比重(%);C—被抚养人口数占总人口数的比重(%);第一节  基础数据预测三、城市化水平预测(一)城市化与城市化指标1、城市化的概念:最通俗的概念是农村人口向非农人口的转化,农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的转变的现象。2、城市化的度量复合指标法主要指标法土地利用指标人口比例法规划区域人口比重建成区大小人口密度城市间的距离(二)城市化水平预测方法商品粮供应率预测法国民生产总值预测法基础投资规模预测法农业人口转化预测法多指标综合预测法粮食总产量、商品率、城镇人均占有粮食城市化水平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相关分析Y=40.55lgx-74.96基建投资、新增城镇人口、城市化水平根据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机械迁移人口、农业人口转移为城镇人口数进行推算根据以上五种指标进行综合预测第一节  基础数据预测四、消费水平预测消费水平预测归结为人口对食品需求量的预测,有两种预测方法:食品数量和热量、蛋白质、脂肪预测。五、作物产量预测(一)年平均增长率法(二)趋势外推法主要有直线型、指数型、二次抛物线型等(三)回归预测法通过建立回归方程进行预测第二节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与评价一、土地利用现状分析评价的目的摸清土地资源家底和土地利用状况,为制定人地协调发展与强化地域系统功能的土地利用规划提供科学依据二、土地利用现状分析评价的内容土地资源的数量分析土地资源的结构分析绝对量分析:包括已利用数量和未利用数量相对量分析:人均占有的土地资源数量土地资源组合结构分析:对子系统的分析,通过资源类型、利用类型和适宜类型来表述。土地资源综合分析:对包括土地资源在内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经济资源三大系统的组分结构分析土地利用现状评价根据特定的目的,对土地利用对象的各种属性进行判定,以评估其价值,为合理利用土地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的过程。(三)土地利用现状评价1、评价指标体系:土地开发利用程度;土地集约经营程度;土地利用综合效益2、评价方法:评价系数法3、土地利用评述  通过以上的定性定量分析结果,对当地土地利用做出结论。①土地利用的主要成绩②土地利用存在问题③从社会、经济、生态方面提出土地利用建议④提出提高土地内涵及外延生产力的途径⑤提出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意见案例说明:重庆市九龙坡区土地资源现状分析第三节土地质量评价土地质量:土地相对某种特定用途表现出的优良程度。土地质量评价:是针对某种特定用途,对土地的适宜性能或价值作出评估或判断土地质量评价的类型: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生产潜力评价和土地经济评价等。基本概念第三节土地质量评价一、土地适宜性评价1、概念:是评定土地对于某种用途是否适宜以及适宜的程度,它是进行土地利用决策、科学地编制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依据2、评价程序准备工作土地适宜性等级的确定土地评价单元的划定土地用途的确定土地用途与土地质量的比配提交评价成果第三节土地质量评价二、土地生产潜力评价1.概念是在一定的技术条件投入条件下,土地所具有的潜在生产能力和提供效用的能力农业用地生产潜力和建设用地生产潜力的评价;已利用土地的潜力评价和后备土地资源的潜力评价.2.评价的内容三、土地的人口承载力1.概念是指一定地区的土地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2.研究过程第四节土地利用潜力估算一、土地利用潜力估算的意义二、土地利用潜力估算的内容评价土地利用潜力是指在发挥现有的土地利用条件下,土地能够进一步发挥其功能的大小。说明土地利用的集约程度和土地使用效率的重要指标。建设用地利用潜力1、人均用地2、城市用地结构3、建筑密度和容积率4、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5、生态建筑6、村庄的整理农业用地利用潜力后备土地资源利用潜力通过土地生产潜力的估算与现实生产力的比较分析,反映农业用地的利用潜力大小。M=f(A,B,C)第五章  土地需求量预测【内容提要】土地需求量预测是确定各用地部门未来用地数量,为合理配置和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提供依据,也是土地供需平衡的主要内容。本章主要介绍各部门用地预测的程序和方法,土地供需问题分析的基本原理。【重点内容】掌握部门用地预测的程序和方法,土地供需平衡分析的基本原理。【教学要求】理解和掌握土地需求量预测的基本原理,能够通过土地供需平衡分析找出供需问题。第一节  农业用地需求量预测农业用地是区域土地利用的主要内容,是用地部门中的用地大户,直接关系到农业经济发展,农业用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农副产品用地等。一、耕地需求量(一)耕地需求量的内容  包括大田作物用地、人工饲料地、蔬菜地等。 (二)预测程序用地面积总产量平均单产用地净面积用地毛面积2、人工饲料用地面积3、蔬菜用地面积1、大田作物用地面积第一节  农业用地需求量预测1、确定果品内部需求量(V)2、确定果品的商品率(P)3、确定果品总产量(W)W=V/1-P4、确定果品加权平均单产(YF)5、确定成年果树栽植面积6、确定果园面积S2=S1/1-(K1+K2)三、其他农用地面积1、副业用地需求量2、渔业用地需求量3、林地需求量二、果园用地需求量第二节  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建设用地又称非农业用地。主要用于场地,与土地生产力无关系。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内容主要有居民点用地、水利工程用地和公路交通用地。一、居民点需求量用地预测1、指标概算法(1)每户宅基地指标、每人占地指标或按耕地面积概算指标(2)人均定额指标:2、需求推算法农民建房新增建设用地农村居民点新增占地面积3、两区累加法先分别计算生活区和生产区的占地面积,然后两区占地面积类加即可得到居民点用地面积Z2—居民点规划占地面积N—规划人口数J2—人均用地定额H—规划期农村个人建房需占用土地面积N—规划目标年人口数P—户均人口数F0—规划基期农村总户数n—规划年限d—建房户比例e—宅基地定额Z—规划期新增农村居民点占地面积K—规划人口数Pi—各种生产建筑物面积K—系数,K=1.2~1.3S—系数,S=10~15第二节  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二、水利工程用地需求量1、渠道工程用地2、水库工程用地三、公路工程用地需求量Q—渠道设计流量(m3/s)ω—过水断面(m2)C—糙率系数R—水力半径i—渠道比降V—库容H—近坝处水库蓄水深度B—近坝处水面宽度L—近坝内水面长度K—系数,6、4A—昼夜平均交通量(辆/昼夜)N—公路年平均货运强度(t)d—汽车运输天数(d)p—每辆汽车载重量(t)第三节  土地供需平衡分析土地供需平衡分析目的在于了解土地供需方面存在的问题,寻求协调土地供需的途径和方法。一、基本概念1、土地供给自然界赋予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利用的土地数量和质量2、土地供给量规划区域供应给人类利用的各类土地类型的数量之和3、土地需求人类从事生产与消费活动对土地的需要4、土地供需分析是在土地供给量和土地需求量预测和估算的基础上加以比较,依据土地供给和土地需求量两者之间的数量比较借以评价供不应求、供过于求和供需平衡状况。第三节  土地供需平衡分析二、土地供需平衡协调土地现状态势土地开发潜力供给制约和引导需求土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和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国民经济发展态势规划方案优选协调供需平衡土地总供给量土地总需求量案例说明:重庆市九龙坡区土地供需分析第六章  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内容提要】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是土地利用规划的核心内容,也是为实现规划目标的土地利用的具体落实。本章主要介绍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的概念,土地利用结构方案拟订的方法和优化的模型,土地利用布局的模式和各类用地配置的基本原理。【重点内容】掌握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模型和土地利用布局的模式【教学要求】理解和掌握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的概念,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作用,熟悉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空间布局的基本原理。第一节土地利用结构一、土地利用结构概述(一)什么是土地利用结构1.结构:在一定时期内同一总体中各部分所占的比重,表示在一个总体内部多元的对比关系。2.土地利用结构:指国民经济各部门占地的比重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是各种用地按照一定的结构方式的集合。3.用地结构与经济结构的关系:关联性(二)土地利用结构研究的作用1.结构合理,才能保持土地利用系统的良性循环,取得土地利用的最大效率。2.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是解决土地资源供需平衡,实现土地利用效率最大化的有效途径。土地利用结构柱状图土地利用结构饼图第一节土地利用结构二、土地利用结构方案的编制(一)供选方案的拟定1、指导思想2、编制原则3、编制依据应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坚决贯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与“一要吃饭,二要建设,三要保护环境”的方针。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综合协调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用地关系,在空间上合理布局用地,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持续、高速和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土地条件。切实保护耕地原则公众参与原则统筹兼顾原则因地制宜原则土地供需依据计划规划依据政策法律依据二、土地利用结构方案的编制(二)方案编制方法1.土宜法:根据土地质量评价结果,结合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对土地的需求和区域土地适宜性特点来确定各业用地的比例结构。土地质量评价成果是前提条件2451.05031.1宜建筑2206.96151.2宜林21341.627723.1宜牧33521.362159.3宜农适宜下限面积适宜上限面积适宜类别二、土地利用结构方案的编制(二)方案编制方法2.综合法①原理:通过单项用地计算,采取逐项逼近,达到土地面积的综合平衡;期内各类用地面积增加量之和等于期内各类用地面积减少量之和。公式如下:A=B各类用地面积变动公式:Bt=Bo+C-D②依据:土地利现状统计资料和土地需求量预测数据;③做法:借助土地利用现状图,在土地利用综合平衡表上作业,达到土地面积在数量和空间位置上的平衡。形成4个 表格 关于规范使用各类表格的通知入职表格免费下载关于主播时间做一个表格详细英语字母大小写表格下载简历表格模板下载 。3.模型法:建立数学模型,借助计算机技术求解。主要方法有线性规划模型;多目标规划模型;模糊线性规划;灰色线性规划等。4.实例第二节土地利用布局土地利用布局是对土地利用形式按土地利用结构在空间上布局,因此,把土地利用结构的时空布局形式称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模式,有土地利用分区模式和土地利用类型模式。一、土地利用分区模式(一)概念依据土地利用的地域分异规律,对土地利用进行空间划分的过程。分区的依据是土地利用的地域分异规律,一般可分为土地利用的地域分区和用地分区。(二)土地利用地域分区1、概念:依据土地利用和保护的主导方向,对土地利用进行空间划分的过程。2、分区原则综合分析与主导因素相结合原则土地质量差异原则土地适宜利用原则保持行政区划界线完整性区原则(三)土地利用用地分区1、概念:又称土地利用控制分区。是在土地适宜性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以及今后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需要划分的用地区域。2、分区原则土地利用现状与土地适宜性用途一致性原则土地利用主导用途原则土地利用地域差异性和相似性原则尽可能保持行政区界完整性原则3、分区类型1、综合分析法2、主导因素法3、叠置法4、聚类法(四)土地利用分区方法重点建设用地、城乡居民点、基本农田保护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二、土地利用类型模式第三节各类用地配置用地布局是指土地利用的分布,是土地利用规划的结果。用地布局与生产布局有着密切的相关性。一、农业用地配置包括蔬菜地、大田作物用地、林业用地、人工饲料地、副业用地配置等,根据各类用地对自然条件、交通条件、市场条件等进行合理选址。二、建设用地配置第三节各类用地配置居民点用地配置工业用地配置交通用地配置渠道配置居民点用地选址要求组织生产和生活的要求兽医防疫要求建筑要求卫生保健要求1.位置适中,对外联系方便2.与高等级公路保持距离(150米)3.水源水质条件好1.地形朝向2.水文地质条件3.土质条件4.安全条件5.节约用地条件1.通风舒适环境2.位置较高3.上风上游4.处理好与其他建筑的关系畜牧场和居民点位置保持适当距离工业用地选址应选择产品到达消费地的完全计划费用最小的地点费用最小的地点符合生产和建筑的要求维护生态系统平衡的要求公路用地选址现有公路的调查确定主干道的走向公路选线的原则渠道配置1.灌溉排水渠道在水源和容泄区水位即定的条件下,尽可能获得最大的自流灌溉和排水面积2.渠道布置应保证工程费用少,渠道输水损失小3.渠道选线应尽量少占或不占耕地4.上级渠道的布置应为下级渠道的合理规划和其他土地规划项目的合理规划创造良好的条件。第七章  居民点用地规划【内容提要】部门用地规划是在对一定区域范围内国民经济主要用地部门用地进行现状分析,需求预测,供需综合平衡的基础上,对各部门的用地在时间、空间上作出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其关键是确定各部门的用地规模,用地位置,用地时间,做到定性、定量、定位,是贯穿整个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全过程的一项核心工作,也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最终成果的体现。本章主要介绍居民点用地规划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包括居民点用地问题、城镇体系、居民点用地规模和居民点用地布局等。【重点内容】掌握居民点用地规模和布局的基本理论方法。【教学要求】认识和掌握居民点用地规划的意义和作用,掌握居民点用地规划的理论依据,掌握居民点用地规模的确定和结构布局的基本方法。第一节  居民点和居民点用地一、居民点(一)居民点的形成1、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原始游牧部落村落城市城镇体系人类住区2、居民点是城市、城镇和乡村的总称3、居民点的发展第一节  居民点和居民点用地(二)居民点的分类1.国外的分类:没有统一的城镇划分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一般以人口下限数量、职业构成和人口密度等指标中的一项为标准加以划分,但具体数值不具有可比性。2、我国的分类①划分标准历经数次变动未变6万人,2亿元产值1986年基本为变县政府所在地;乡政府所在地,按人口①3000人、非农占70%②2500人、非农占85%①2000人、非农占50%②1000人、非农占75%镇分类指导原则10万以上10万以上10万以上城市1993年1984年1963年1955年第一节  居民点和居民点用地②居民点划分层次:城市—城镇—乡村三层次组成③以行政界限代替二、居民点用地1、概念:居住用地。2、特点:功能多样性、价值高且差异大、不完全的生态系统3、用地的形式:城市中居住和基础设施用地紧张,而且规划利用不合理;近年来城市用地增长弹性系数大。第二节  城镇化与城镇体系规划一、城镇化(一)城镇化的概念1、含义英文是Urbanization,城镇化有三层意思,既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日益增加;城市数量日益增加;城市规模的日益增大。2、城镇化的度量主要指标法复合指标法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指选用与城镇化相关的多项指标考察城镇化的进展情况。1、城镇人口占其所在区域总人口的比例2、人口密度(城镇(建城区)中单位土地面积的人口数)3、城镇(建成区)面积和城镇(建成区)之间的平均距离S=2(A/N)1/2第二节  城镇化与城镇体系规划(二)世界城市化1.城市化开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发达的工业国向发展中国家扩展。2.当今世界城市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大城市化趋势明显。3.发达国家郊区城市化或逆城市化的出现。4.发展中国家城市化仍以乡村向城市移民为主的形式,即生计城市第二节  城镇化与城镇体系规划(三)我国城镇化1.发展概况:1949年我国步入城市化进程。1949年到1980年城市化处于缓慢发展时期,尤其是1960—1964年中断,跌入低谷。1980年代以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2.我国城镇化的特点城镇化水平低;城市化严重滞后与工业化;呈现区域差异性。第二节  城镇化与城镇体系规划(四)城镇化对土地利用的作用土地利用的时空格局随城镇化进程而发生变化。第二节  城镇化与城镇体系规划二、城镇体系规划居民点体系是指构成一定区域内相互依存且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居民点群体。城镇居民点布局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内容。(一)城镇布局理论1.反磁力吸引体系理论①概念:是现代城市规划学中的一种新学说。各国有不同的称法。是一种摆脱大城市磁力吸引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②理论观点:认为城市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和其所在区域的关系是点和面的关系,每个城市都有与它相应的地域吸引范围,一定地区范围内也必须有其相应的区域中心,在一个地区内城镇也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在一起,地区内各城镇之间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③反磁力吸引体系布局的原理:组建地区性生产综合体第二节  城镇化与城镇体系规划2.门槛理论①是波兰学者在讨论居民点规划的经济问题是提出的。②理论观点:在居民点发展中,有三种限制条件,即门槛:一是地理环境条件;二是基本工程管网状况与铺设的技术限制;三是居民点结构改建上的限制。③理论的指导意义:对认识城市发展进程,确定城市的规划方向;对居民点布局规划;确定城市的合理规模等。3.带形城市理论该理论强调了交通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作用。第二节  城镇化与城镇体系规划(二)区域城镇体系规划1.城镇体系指区域内一系列规模不等、职能各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城镇组成的有机整体,简言之,是一定空间区域内具有内在联系的城镇集合。2.城镇体系规划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妥善处理各城镇之间,单个或数个城镇与城镇群体之间以及群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以达到地域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最佳的发展目标而进行的规划。3.城镇体系的特征:整体性、层次性、动态性4.我国城镇体系结构不同规模城市数及占城市总数比重的变化不同规模城市人口占城市总人口比重5.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内容第三节居民点规模一、居民点规模的衡量1、居民点人口规模2、居民点用地规模3、居民点活动规模4、居民点辐射规模综合特征,有三种计算标准分建成区、规划区、行政区用地规模居民点的影响范围或吸引范围经济活动规模或产业活动规模二、城市的合理规模和规模分布1、城市合理规模便于管理的最优城市人口数和用地规模。主要取决于规模经济效益和聚集经济效益2、城市规模分布是指一个国家或区域内,城市人口规模的层次分布。有序列式分布和首位式分布。第三节居民点规模三、居民点用地规模预测1、历史推断法根据居民点用地不同时期扩展数据加以分析确定未来每年用地扩展数量,据以确定规划期居民点用地规模2、规划指标法3、分区测算法4、模型预测法依据国家标准GB137—90对现有城市的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采取“双因子控制”,即以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和允许调整幅度来表示分区依次预测,扣除区内现有用地潜力,估算各区用地增加数,汇总后即得全市用地规模应用数学模型进行预测,方法有趋势预测、回归预测和线性规划模型预测等第四节居民点布局一、居民点布局的形式居民点布局是一项具有控制作用的规划项目。影响其他用地安排。1、卫星式4、多边形式2、带状式3、多边式第四节居民点布局二、居民点布局的原则1、服务半径合理,区域布局完整2、有利生产,方便生活3、合理利用土地,尽量少占耕地三、居民点布局方案优化(三)分级评分法(二)运输重心法(一)指标比较法经济服务半径;交通运输条件;居民点占地面积;原有居民点的利用率;安全卫生条件。当其他因素基本相同,运输费用作为厂址的重要因素,可用中心法来选择厂址。对不同的厂址方案的所有因素进行评分,并根据分数值的高低来确定最优厂址的一种方法。
本文档为【土地利用规划】,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慢慢文档
8年外贸单证以及相关的工作经验
格式:ppt
大小:2M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59
分类:管理学
上传时间:2023-03-20
浏览量: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