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举报
开通vip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null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本章重点: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必然性 3、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统一 4、大学生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怎能样才能学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一)创造者成果:马恩创...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null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本章重点: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必然性 3、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统一 4、大学生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怎能样才能学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一)创造者成果:马恩创立、后者不断丰富和 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科学体系 (二)阶级属性: 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 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 (三)研究对象: 关于自然、社会、思维普遍规 律的学说, 关于资本主义转变社会主义和共 产主义本身发展普遍规律的学说 (四)主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 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一、马克思主义研究对象的实质和特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一、马克思主义研究对象的实质和特点 概念辨析: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 共性的含义与特点 1、人有没有颜色和重量?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1)可见,这里说的人这个概念,指的并不 是一种具体的存在,而是代表的是所有 人具备的共同的东西既共性。 (2)共性是抽象出来的事物的共同点,它具有是无色、 无味、无声、无形的特点,但它又是客观 存在的。个性是具体事物的特性,事物的差别性。 (3)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是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的 普遍规律,即世界的共性问题 二、马克思主义与具体学科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二、马克思主义与具体学科的关系(一)共性的地位和作用 1、神和庙的关系 2、看山是山,看山 不是山,看山还是山 3、不保温的暖瓶还是不是暖瓶 总结:亚里士多德对共性的论述:共性高于个性。 共性比个性深刻,高于个性,在事物中起着关键和支配性的作用 null*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白马非马”论 白指 颜色,马指形状, 颜色+形状≠形状 2、“鸡三足” 左足+右足+左右足的共性=3 3、“三只手” 左手+右手+偷(第三只手) 总结: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共性不能脱离个性而独立存在;所有个性都包含有共性 马克思主义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二) 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三、共性与个性关系在现实中的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三、共性与个性关系在现实中的运用 1、 劳 动:马克思曾把劳动分为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 2、 人的本质:马克思把人的本质划分为类本质和具体的 本质 3、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还是不是社会主义 概念辨析: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概念辨析: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1、神和庙的关系 2、看山是山,看山 不是山看山还是山 3、人、暖瓶(保温)的共性 4、“白马非马”(白指 颜色,马指形状,颜色+形状=形状)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一)时代的产物: 1、经济发展,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2、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激化 (二)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前人优秀成果的继承 1、马恩的革命实践活动:共产主义同盟 2、吸收前人优秀成果 古典哲学:黑格尔辩证法费尔巴哈的唯物史观 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 法英的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null*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的不断发展 1、西方的马克思主义 2、苏联的马克思主义 3、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 毛泽东思想——革命 邓小平理论——建设 “三个代表‘ 的重要思想——民族的复兴 三、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三、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一)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无产阶级的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 (二)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发展真理 (四)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共产主义社会四、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四、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一)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 1、中国人缺少科学的深入的理论作指导 (重想象轻逻辑推理,中国人很现实) 2、改变思维方式,开拓视野(话说人,人说话,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3、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4、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 null*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二)怎样学习马克思主义 1、理论联系实际 (世界、国家、个人;过去、现在、未来) 2、掌握马克思主义精髓 3、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 4、知——理解——运用 复习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是什么 3、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4、大学生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怎能样才能学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参考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目: 1、《马克思传》 2、《马克思恩格斯传》 3、《走下神坛的毛泽东》 4、《红墙内外》 5、《我的父亲邓小平》 6、《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7、《列宁传》 概念辨析:普遍和特殊、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概念辨析:普遍和特殊、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1、神和庙的关系 2、看山是山,看山 不是山看山还是山 3、人、暖瓶(保温)的共性 4、“白马非马”(白指 颜色,马指形状,颜色+形状=形状)小结:*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小结:1、所有的概念指的是这一类物的共性,失去这一一共性,此物也将不存在。 2、共性的特征:无色、无味、无声、无形,但又客观存在的 3、一般和个别的关系:一般存在个别之中 4、一般和个别的作用:一般更为重要,精神灵魂,决定此物的存在,大凡称上“家”的人都能达到一般这种境界 可见,马克思主义原理就是研究这种共性的东西(哲学:世界共性。例如:道、绝对精神、物质、理念;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跻身会发展的共性问题),具体科学研究的个性的东西。 马克思给夫人燕妮的信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克思给夫人燕妮的信 我的亲爱的:     我又给你写信了,因为我孤独,因为我感到难过,我经常在心里跟你交谈,但你根本不知道,既听不到也不能回答我。你的照片纵然照得不高明,但对我却极有用,现在我才懂得,为什么“阴郁的圣母”,最丑陋的圣母像,能有狂热的崇拜者,甚至比一些优美的像有更多的崇拜者。无论如何,这些阴郁的圣母像中没有一张象你这张照片那样被吻过这么多次,被这样深情地看过并受这样的崇拜;你这张照片即使不是阴郁的,至少也是郁闷的,它决不能反映你那可爱的、迷人的、“甜蜜的”、好象专供亲吻的面庞。但是我把阳光晒坏的地方还原了,并且发现,我的眼睛虽然为灯光和烟草所损坏,但仍能不仅在梦中,甚至不在梦中也在描绘形象。你好象真的在我的面前,我衷心珍爱你,自顶至踵地吻你,跪倒在你的跟前,叹息着说:“我爱您,夫人!”事实上,我对你的爱情胜过威尼斯的摩尔人的爱情。撒谎和空虚的世界对人的看法也是虚伪而表面的。无数诽谤我、污蔑我的敌人中有谁曾骂过我适合在某个二流戏院扮演头等情人的角色呢?但事实如此。要是这些坏蛋稍微有点幽默的话,他们会在一边画上“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另一边画上我拜倒在你的脚前。请看看这幅画,再看看那幅画,——他们会题上这么一句。但是这些坏蛋是笨蛋,而且将永远是笨蛋。     暂时的别离是有益的,因为经常的接触会显得单调,从而使事物间的差别消失。甚至宝塔在近处也显得不那么高,而日常生活琐事接触密了就会过度地胀大。热情也是如此。日常的习惯由于亲近会完全吸引住一个人而表现为热情,只要它的直接对象在视野中消失,它也就不再存在。深挚的热情由于它的对象的亲近会表现为日常的习惯,而在别离的魔术般的影响下会壮大起来并重新具有它固有的力量。我的爱情是如此。只要我们一为空间所分隔,我就立即明白,时间之于我的爱情正如阳光雨露之于植物——使其滋长。我对你的爱情,只要你远 离我身边,就会显出它的本来面目,象巨人一样的面目。在这爱情上集中了我的所有精力和 全部感情。我又一次感到自己是一个真正的人,因为我感到了一种强烈的热情。现在的教养 和教育带给我们的复杂性以及使我们对一切主客观印象都不相信的怀疑主义,只能使我们变 得渺小、孱弱、罗嗦和优柔寡断。然而爱情,不是对 费尔巴哈的“人”的爱,不是对摩莱肖特的“物质的交换”的爱,不是对无产阶级的爱,而是对亲爱的即对你的爱,使一个人成为真正意义的人。     你会微笑,我的亲爱的,你会问,为什么我突然这样滔滔不绝?不过,我如能把你那温柔而纯洁的心紧贴在自己心上,我就会默默无言,不作一声。我不能以唇吻你,只得求助于文字,以文字来传达亲吻。事实上,我甚至能写下诗篇并把奥维狄乌斯的《哀歌》重新以韵文写成德文的《哀书》。奥维狄乌斯只是被迫离开了皇帝奥古斯都。我却被迫和你远离,这是奥 维狄乌斯所无法理解的。     诚然,世间有许多女人,而且有些非常美丽。但是哪里还能找到一副容颜,它的每一个线条,甚至每一处皱纹,能引起我的生命中的最强烈而美好的回忆?甚至我的无限的悲痛,我的无可挽回的损失,我都能从你的可爱的容颜中看出,而当我遍吻你那亲爱的面庞的时候,我也就能克制这种悲痛。“在她的拥抱中埋葬,因她的亲吻而复活”,这正是你的拥抱和亲吻。我既不需要婆罗门和毕达哥拉斯的转生学说,也不需要基督教的复活学说。     最后,告诉你几件事。今天,我给艾萨克·埃恩赛德寄去了一组文章中的第一章,并附去( 即附在该急件中)我亲笔写的便条,而且是用我自己的英语写的。在这篇东西寄走以前,费里德里希读它时不言不语地皱着眉,颇有批评之意,这自然使我不十分愉快。不过他在第一次读时,感到非常惊奇,并高呼这一重要的著作应该用另一种形式出版,首先用德文出版。我将把第一份寄给你和在德国的老历史学家施洛塞尔。     顺便告诉你,在《奥格斯堡报》(它直接引用了科伦共产党人案件中的我们的通告)上我读到,“似乎”从同一个来源,即从伦敦又发出了一个新的通告。这是一种捏造,是施梯伯先生按我们的作品摘出来的可怜的改编;这位先生由于近来在普鲁士不大吃香,想在汉诺威装作一个汉诺威的大人物。我和恩格斯将在奥格斯堡《总汇报》上加以驳斥。 再见,我的亲爱的,千万次地吻你和孩子们。 你的卡尔 (引自《马克思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九卷) 名人名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名人名言: 如果人只是为了自已而劳动,他也许能成为有名的学者,绝顶的聪明人,出色的诗人,但他决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完人和伟人,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我们就不会为它的重负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所作的牺牲,那时我们感到的将不是一点点自私而可怜的快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万人。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 ——马克思(17岁中学毕业作文)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本章重点: 1、掌握哲学的基本问题 2、理解物质的含义 3、掌握实践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作用 4、掌握辩证法的三大规律 5、怎样在现实中做到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第一节物质世界的客观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节物质世界的客观性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1)哲学的基本问题 1、思维和存在和存在何为第一性 A 思维 存在: 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人想象出但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 主观唯心主义 依人的意志为转移 B 存在 思维: 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 现代辩证唯物主义2、思维和存在有无统一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思维和存在有无统一性 有 思维能认识存在 可知论 无 思维不能认识存在 不可知论 3、哲学的其他派别 <1>一元论和二元论 世界的本原有几个 笛卡尔为二元论认为思维存在同时产生世界没有先后之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2 >不可知论、怀疑论 不可知论:否认世界能够为人所认识或者否认世界 能够被彻底认识的观点。 怀疑论:对关于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既不肯定也不 否定的观点。(表现形式是犹疑不定,而 其本质是不 可知论) < 3 > 经验论与理性论 经验论:主张人的一切认识都从经验产生,认为感 觉经验最可靠,理性不过 是经验的变形。 理性论:认为唯有理性认识最可靠,感觉经验不可 靠也不能提供真理知识。 < 4 > 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 (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1>物质的含义: A客观实在性——一元论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非唯心主义 B可以为人类认知——可知论 C共性——抽象出的(坚持辩证法) 注: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具体物质(火、水,中国的木金土火水) 、元气说认为,万物都由元气构成,由于元气的厚薄粗细不同而形成复杂多样的万象世界。 3、评析: ①坚持了唯物主义方向,反对了神创论; ②对世界本原的认识缺乏科学根据,带有自发性、猜测性、直观性; ③将世界万物归结为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把复杂的事物简单化。 B近代的机械唯物主义——原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B近代的机械唯物主义——原子 1、原子是最小的物质单位,是世界的本原; 2、评析: ①建立在近代实验科学的发展及其所取得 的成就的基础之上,具有进步性, ②克服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直观性。 3、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其局限性 一是形而上学性,即把世界上的事物都看作是彼此孤立和静止不变的; 二是机械性,即以机械力学的观点解释自然界的各种运动形式; 三是不彻底性,即在对自然领域的认识上坚持唯物主义,但在对社会 历 史领域的认识上陷入了唯心主义(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1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和物质不可分 运动——是标志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的变化的哲学范畴。 1、物质世界永恒运动着,没有不运动的物质 “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赫拉克利特)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 “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 贺知章) 2、运动离不开物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运动的承担者,或者是宏观物体,或者是微观粒子,或者 是自然事物, 或者是社会,或者是人,或者是大脑。 例题: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辨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例题: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辨析1、“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2、人可以无数次的踏进同一条河流 3、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2)、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关系 1、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 2、运动与静止是相互依存、相互包含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3、割裂运动与静止的辨证统一,就会陷入形而上学或相对主义、诡辩论。 为什么说静止是相对的?承认相对静止有何意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为什么说静止是相对的?承认相对静止有何意义? 1、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静止的相对性表现在: 第一,物体没有进行某种特定运动,但它仍然有其它运动; 第二,两个物体保持一定不变的距离,从力学意义上是静 止,但物体仍有别的运动; 第三,事物没有发生质变,但有量变。 2、承认相对静止的意义: 第一,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真正理解物质的永恒 绝对运动 第二,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理解物质的多样性; 第三,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区别不同事物和进行科学分析。 (3)、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 1、时空的涵义及特性 时间——是标志运动着的物质的持续性范畴,表现为运动过程的久暂、先后顺序等。时间的特点是一唯性或不可逆性。 空间——是标志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范畴,其特点是三维性,即任何物体都有长、宽、高三个方向。 2、时空同物质运动是不可分的,时空是客观的 ①物质离不开时空,没有离开时空的物质; ②时间、空间也离不开物质 3、时空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①牛顿的绝对时空观 时间:是与物质运动无关的绝对均匀流逝的纯粹的持续性; 空间:是与物质相脱离的绝对空虚的框架,它是不变的。 ②爱因斯坦在时空观上的革命及时空的相对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②爱因斯坦在时空观上的革命及时空的相对性 其一,狭义相对论揭示,时空的特性都是相对的,是随着物质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速度越大,变化越大; 当物体低速运动时,它的时空变化极其微小,可以忽略不计。狭义相对论揭示了尺缩钟慢效应:当物体运动速度接近光速时,处于静止坐标系的观察者可以测出,物体沿着运动方向的长度缩短,沿运动方向一起运动的钟变慢。 (1971年美实施环球飞行的原子钟实验)根据计算,当飞船速度达到29万km/s时,飞船上的米尺,只相当于地面上的0、02米;飞船上的一秒钟,则相当于地面上的50秒。 爱因斯坦的三个理论公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爱因斯坦的三个理论公式null*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其二,广义相对论揭示,时空及物体的运动状态受引力场影响。实验证明,引力场越强,空间弯曲度越大,时间流逝越慢。几何学的发展也揭示不同物质三角形三内角之和系统其空间特性是不同的: 欧几里德几何学:三角形三内角之和=180° (地面狭小空间特性) 罗 巴 切夫 斯 基:三角形三内角之和<180° (宇宙空间的特性) 黎 曼 几 何 学:三角形三内角之和>180(非固体物质形态的空间特性) 高 尔 基 :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容 易被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 4、时空隧道,时空倒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4、时空隧道,时空倒流一维性,光速是人类发现的最快的速度,如果发现比光更快的速度,就会出现时光倒流 从牛顿时空观、爱因斯坦到柏格森的时空观: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从牛顿时空观、爱因斯坦到柏格森的时空观: 1、时间:一种绵延,和空间没关系,时间也不 是物体运动的表现形式 2、时间代表着生命冲动, 3、现实错误:把时间空间化,失去生命,不能把时间理解为直线而直线又是由各个点形成的,这样就会把时间空间化 4、认识时间生命的途径:顿悟、直觉 (四)世界统一于物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四)世界统一于物质1、“宇宙大爆炸”论说明万事万物,都有着共同的起源。 2、物质形态结构的同构性: (1)结构不均匀特征,即有核心与非核心的构成。 (2)任何结构都具有旋转(周期、节奏)的共同特征。 (3)结构的有序态的维持都具有某种“力”的共同特征。 3、社会的物质性、 (1)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 (2)实践活动是物质性活动 (3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物质性的 4、世界的统一性在于世界的物质性 世界是多样的,又是统一的,其统一性在于物质性 二、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二、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一)社会实践是人类能动的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1、实践的基本特征(物质性活动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2、实践的形式:生产实践、社会实践和科学实验 3、实践是人类的存在方式:双向对象化活动(人的改造和物的改造)(二)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本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二)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本质 自然界 1、实践 人类社会 自然界是人的无机身体 2、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实践是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实践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第二节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节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区别: 发展 静止 联系 孤立 辩证法: 全面 片面 形而上学 事物的内部矛盾 外部矛盾 (发展的根本动力) (1)怎样理解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人的生到死亡的发展;疾病 自杀:自己主观愿望 自然界的发生到消亡过程:风化还是内部矛盾null*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总结: 1、事物的发展的根本矛盾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2、事物的矛盾是客观的不可 也不应克服的矛盾 3、主观辩证法法是对客 观辩证法的反映 主观矛盾是应该也是 可以克服的 例证:1、用锤锤桌子锤不烂 2、过桥:过桥的目的 (一)事物的普遍联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一)事物的普遍联系1、联系的特点|:普遍性、多样性、客观性、条 件性) 2、系统:系统的本质: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整体小于本分之和(非系统) 整体等于部分之和(理想状态) 系统的特征:整体性 结构性 层次性 模型化 应用:团结就是力量 ( 二)事物的永恒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二)事物的永恒发展1、发展的本质: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 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潮流和方向 新事物为什么能战胜旧事物? 社会主义为什么能战胜资本主义? (1)适应了新的环境 (2)扬弃 (3)代表先进阶级 2、发展、运动和变化的区别 运动:物质的根本属性 宏观概念 null*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变化:不同和差异 具体概念 发展:有方向性 下到上 低级到高级 无序到有序 无序化的单位:熵 -5熵 和+5熵 熵的理论: 从有序到无序是自然化过程 ; 途径多样 从无序到有序的过程途径单一 需要做功 需要制造大量的无序为代价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1)、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发展动力、贯穿其他规律中,矛盾分析方法 A对立统一的两个属性:同一性(吸引趋势) 斗争性(排斥趋势) B两个属性对推动事物发展的作用: 同一性:矛盾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共同 发展;对立面转化 斗争性:质变13522501715 null*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C二者和关系 :区别,同一性有条件,斗争性 无条件 。联系,辩证统一的。 D分类:内因和外因、普遍性和特殊性 基本矛盾和非基本矛盾 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 两点论和重点论 均衡论(错误理论)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一个矛盾) null*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质量互变规律 质:一物区别于另一物的标志 度:保持质的界限 冰 水 气体 关节点 度 关节点 null*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割裂二者之间关系:突变论——否认量的积累 庸俗进化论——否认质变 例:秃头论:拔下一根头发就会变作秃头 突变论:否认量的积累 (3)否定之否定规律 否定中有肯定(联系环节) 肯定中有否定(发展环节) 形而上学否定观是全否定 null*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种子 否定 植物 否定 种子 无 有 无 幸福 痛苦 幸福 公有制(原始社会)私有制 公有制(共产主义) 光能 电热能 光能 任何事物的发展形式上是由种子又回到种子(循环) 实质上第二个种子比第一个发展和提高了(发展) 马克思认为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螺旋形式 黑格尔认为是简单的循环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割裂发展和循环二者的辩证关系就会陷入两种错误 循环论——只转圈不发展 直线论——不通过否定阶段(转圈)就能发展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 是曲折的 种子2 种子1 三、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三、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一)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 (二)科学地认识方法辩证思维方法 矛盾分析方法 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null*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本质和现象: 本质是内在的稳定的联系 现象是外在的多样性的联系 所有现象都表现本质 假象是歪曲的反面的表现本质 真相正面直接表现本质 (2)必然性和偶然 :必然性一定发生的趋势 起支配和决定发展方向的作用) 偶然性不确定的趋势 (其加速或延缓作用 ) 偶然性都表现必然性 null*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内容与形式:内容决定形式 形式表现内容 形势较为稳定 多种形式表现内容 割裂二者之间的关系:形式主义——脱离内容 形式虚无主义——脱离形式 null*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5)原因和结果: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 一因多果 多因一果 多因多果 概率因果关系 (6)条件和根据 (7)结构和功能: (8)系统和要素 null*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4)可能与现实: 可能:一定要发生的趋势 抽象的可能和现实的可能 虚拟 现实 真实 虚拟的可以变为现实 现实的不一定是真实 例:红灯和停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虚拟变为现 实但又不等于真实(三)辩证思维方法与科学思维方法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三)辩证思维方法与科学思维方法一一、归纳和演绎: 归纳:个别到一般 发现规律 演绎:一般到个别 证明规律 归纳分为:完全归纳法 :所有个别 不完全归纳法 :部分个别 二、分析和综合 综合不等于各部分功能相加,是一种创造性活动。 三、具体——抽象——具体 四、逻辑与历史的 统一 逻辑顺序和认识顺序以及事物的发生发展顺序一致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5 –n(2+1) M-n(n’+1) 第三节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三节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一、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 (一)规律及其客观性(本质必然稳定联系P46) (二)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联系和区别 联系:客观性,可引发调节控制使用 区别:盲目无意识 ,有意识活动null*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二、意识的能动作用 (一)意识的作用 1、有目的和计划的能动活动 2、创造性 3、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作用 4、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 注意: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印象,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null*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二)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辩证统一 1、掌握正确的规律 2、勇于实践 3、依赖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4、主体选择null*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本章重点: 1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 2、人类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 3、真理的客观性、相对性、绝对性 4、真理和价值之间的关系第一节认识的本质和规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节认识的本质和规律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主体和客体主观和客观区别 (分类标准不同:实践、人类意志) 2、实践在认识中作用 A认识的需要 B认识的可能 C产生发展 D检验真理的标准null*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辩证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以及旧唯物主义的区别 1、先验论 唯心主义 2、直观反映论 机械唯物主义 (被动的接受) (白板说、蜡像说) 3、能动反映论 辩证唯物主义 (选择性、创造性) 认识的定义: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null*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能动性体现为:摹写性和创造性 对认识对象信息进行分析、选择、运用、重组和建构和虚拟 “认识图式” 定义:在人的大脑中构成的稳的结构 作用:影响人的再认识 结构: 感知觉 儿童早期 (皮亚杰) 形象思维 少年 逻辑思维 青年 抽象思维 青年后期 null*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同 化 顺 化null*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1、认识的过程:实践 认识 实 践 2、从实践到认识:两种形式: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1)感性认识阶段 1、认识的对象 : 现象; 2、认识的形式: 感觉、知觉、表象 3、 认识的地位作用:起点、低级阶段; 4、认识的特点 : 形象具体 5、错误的理论: 经验论 ; 经验主义(忽视理性认识) null*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 )理性认识阶段 1、认识对象: 本质 2、认识的形式 : 概念、判断、推理 3、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 高级阶段 4、认识的特点; 间接和抽象性; 5、错误的理论:惟理论 、教条主义(忽视感性认识) (3)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二者之间关系: 第一,相互依存。基础、理性依赖感性,有待于发展为理性 第二,相互渗透上: null*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4)、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的条件(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 第一,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要掌握丰富可靠的感性材料。 第二,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去伪求真。 (5)、在认识中的作用 1、非理性因素的内涵: A非逻辑思维的主体心理形式 “幻想、想象、猜测、感悟、灵感、直觉、梦” B 、非认识,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渗透在认识过程中其作用 “情、意” 包括:情感、意志、动机、欲望、信念、信仰、习惯、本能 null*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马克思主义观点:非理性受理性因素制约; 在理性因素主导下发挥非理性因素的积极作用 3、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作用 首先,意志、情感等因素影响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影响主体认识的过程和结果。 其次,主体能以直觉、灵感等非逻辑的形式达到对客体的领悟和认识。 再次,主体在提出假说、猜测以及进行想象时,也伴有意志、情感、灵感、直觉等非理性因素的作用。 null*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三) 从认识到实践 1、——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2、这次飞跃具有重大的意义: 第一,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第二,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 null*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认识过程第二次飞跃的条件 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第一,理性认识本身应当是正确的; 第二,理性认识要和具体实践相结合。 第三,理性认识要为实践主体所掌握。 第四,理性认识付诸实践,要有一定物质条件。 (四)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P61页 第二节:真理与价值*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节:真理与价值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一、真理观: (1)神学真理观 (2)主观+客观 (3)实用主义真理观(有用是真理,真理是工具) (4)谎言的重复 null*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真理的定义: 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里的正确反映 2、真理的特点: 一元性 客观性 3、真理的两个属性:绝对真理(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就 是承认真理的绝对性 承认世界的可知性就 是承认真理的绝对性 ) 相对真理(一切方面和一切过程 在深度上一定层次地反映; 在广度上是一个方面或部分null*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相对主义真理观 割裂真理的两属性之间的 辩证统一关系 绝对主义真理观 4、真理与具体性: 任何真理都有一定条件、范围、对象 突破具体 的条件真理会变成谬误, 谬误找到了自己适合的条件也会变成真理, 真理和谬误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null*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二、真理的检验标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根本标准 (1)根本标准和唯一标准的关系 (2)实践检验和逻辑证明检验的关系 (3)实践检验的确定性和非确定性的关系 null*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三、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1)价值:客观事物以其自身的某种属性 满足主体的某种需要。 价值是主体性和客观性的统一;社会历史性; 价值是多维性,更多体现主体的尺度 (2)真理是一元的 ,客观的 更多得体现客体的尺度 null*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价值评价、功能正确价值观的意义与真理的统一P70-73页 思考题: 1、善意的谎言说明假的也可以是善的 2、阐述对真、善、美之间关系的理解 3、如何理解“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 中”这句话。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本章重点: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的关系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运动规律 3、社会基本矛盾、阶级斗争、革命和改革以及科学革命在社会反战中的作用 4、任命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1、唯物史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2、唯心史观——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的关系 1、社会存在 地理环境、人口和生产方式是构成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 地理环境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A地理环境为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经常的必要的条件 孟德斯鸠:地理环境决定论(寒冷炎热;土地的贫瘠与富饶,山区与平原;大国与小国;狩猎、畜牧、商业与航海) null*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B人口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①人口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②人口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 ③人口不能决定社会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的更替 ④人口不是社会革命的原因。 (4)、马尔萨斯:人口决定论(数量级、几何级;战争和疾病) 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C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①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②决定社会的结构、形式和面貌 ③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和变化 2、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个人、群体、社会心理 上层建筑(社会意识形态: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和非上层建筑 null*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之间的关系 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产生的根源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①发展不平衡性 ②历史继承性 ③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反作用 利用先进文化的力量发挥意识能动性的作用 马克思的两个划分两个归结的思想 null*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1、生产力:是人们解决社会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是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客观物质力量 A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构成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实体性要素) ①劳动资料中的生产工具是衡量人类征服自然能力的尺度 ②劳动者是生产力系统中的主导因素。 null*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B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系统中的智能性要素。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① 它可以武装劳动者,转化为劳动者的生产、管理经验和技能,提高劳动生产率 ② 它可以物化为劳动资料,使劳动工具日益复杂化,成为改造自然的强大手段 ③科技的广泛应用可以科学合理地利用劳动对象,创造出新的劳动对象。 ④科学技术决定着生产力的发展方向,成为现代生产力的生长点和决定性因素。 null*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生产关系的涵义: A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同一定的生产力相适应并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B生产关系是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本质,由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构成的统一体。 C生产关系结构:生产资料归谁占有(公有制和私有制)产品如何分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D体现了人们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 null*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运动的规律 1、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形式、变革 2、生产关系反作用生产力 适 应 —— 促进 不适应 —— 阻碍 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发展 (基本适应——基本不适应——基本适应) 基本适应(建立) 基本不适应(旧生产关系) 基本适应(新的生产关系) 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及其规律规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及其规律规律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
本文档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846422
暂无简介~
格式:ppt
大小:2M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10-07-07
浏览量: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