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姚荷生论六因辨证

姚荷生论六因辨证

举报
开通vip

姚荷生论六因辨证 姚荷生论六因辨证 ★ 姚芷龄 ★ 姚梅龄 (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南昌330006) (广东省深圳市蛇口区医院 深圳 518000) 关键词:六因辩证 ;姚荷生 中图分类号:R 241.4 文献标识码:A 自然气候可归纳为风、寒、热、湿、燥、火六种,习 惯称为六气(人身六经之气也与此相应)。在我国一 般地区,四季有不同气候:春季温和(风和13暖),夏 季暑热(为火蒸湿土发出来的湿热相合之气),秋季 干燥,冬季寒冷。在这种正常气候之下,居住当地人 的机体一般都比较容易调整适应,如果气...

姚荷生论六因辨证
姚荷生论六因辨证 ★ 姚芷龄 ★ 姚梅龄 (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南昌330006) (广东省深圳市蛇口区医院 深圳 518000) 关键词:六因辩证 ;姚荷生 中图分类号:R 241.4 文献标识码:A 自然气候可归纳为风、寒、热、湿、燥、火六种,习 惯称为六气(人身六经之气也与此相应)。在我国一 般地区,四季有不同气候:春季温和(风和13暖),夏 季暑热(为火蒸湿土发出来的湿热相合之气),秋季 干燥,冬季寒冷。在这种正常气候之下,居住当地人 的机体一般都比较容易调整适应,如果气候反常,就 会形成六气偏盛或不及(习惯称为六淫);有些抵抗 力弱的人,机体一时调整不及,就会引起发病,这就 是祖国医学认为六淫(以下通称六因)为致病因素的 由来。不过它的发病有的临时侵犯于体外(有时亦 可直中人里),有的比较长期留害于体内(脏腑为里, 有时亦可外达固着于经脉),所以又有外六因(属于 前者)、内六因(属于后者)的不同说法。并且因为六 因的特性不同,往往容易互相兼挟,又因机体的反应 不同,往往可以互相转化,如饮酒,从热化,从湿化。 下面所介绍的六因辨证指标,为外六因所形成 的主要证候。 1 伤风辨证 风是空气流动所形成的,其它五气也可随着风 气的流动而流动,所以风气之中往往兼挟其它五气。 最显著的是伤风一症,有的挟寒而为风寒,有的挟热 而为风热,二者侵犯人身的途径或由体外肌肤感受, 或由上呼吸道感染。外犯肌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发病往往出现怕风 (受到风吹即有冷感)发热;上受犯肺发病往往出现 咳嗽鼻塞。若两处同时受病,则两种症状就同时出 现,不过各有它的特点不同。此外风气挟湿、挟燥、 挟火则留待后面湿、燥、火各条再谈。 1.1 风寒 怕风、发热、有汗,但汗出不易透彻,有汗时体温 较低,接着汗收后体温又见升高,肢体酸疼,头痛;或 兼鼻塞流清涕、咳嗽胸紧、痰多白泡而不易咳出,脉 酉生医药2005年1月第1期总36卷第265期 浮缓或脉弱,面色青白,舌苔薄白。治法前者宜辛温 解表如桂枝汤之类,后者宜宣肺化痰如杏苏散之类。 以上汗出、肢体酸疼、脉浮弱都是风寒兼犯营分 的特点。若头痛兼觉项背强硬不舒,应考虑风寒深 入经脉。用药如桂枝汤加葛根。 1.2 风热 发热,皮肤上经常有些湿润,微微有汗(小汗不 收)。或初起时也有一些轻微怕风头痛的感觉,或有 心烦口渴;或咳嗽鼻塞,痰涕粘稠,其色或黄或白,脉 浮,面色光泽,舌尖红,苔薄或白或微黄。治法前者 宜辛凉解表如银翘散,后者如桑菊饮之类。 以上心烦、舌尖红为风热兼犯营分的现象。 若出现轻度神昏谵语,d,JL或出现轻微抽掣,皮 肤出现红疹或风疱,心烦显著;或咳嗽兼有喉痛色 红,d,JL多兼咽喉红肿,甚则有黄色糜点多兼喉肿或 白色假膜,脉浮数,唇舌均红,为风热已完全人营兼 血。治宜透热转气如清营汤、养阴清肺汤加减。 若发热不怕风、泄泻、口干或渴,为“挟热下利”; tl~JL积滞则往往发热多13不退,口渴,腹膨,甚则腹 痛,大便不畅,指纹色深而不流利,舌苔较厚、淡黄或 白。治疗前者如葛根芩连汤,后者如薄荷、槟榔、山 楂、枳壳之类。 2 受寒辨证 上述风寒是以风为主,这里所讨论的是以寒为 主,寒性凝闭,卫外之气不得伸张,所以它的特点是: 2.1 春寒 一 面发热,一面还是怕冷,即使躲避到没有风吹 的室内,怕冷依然不会解除,发热也不会有汗,头痛 体痛都有束缚得很紧的感觉,项部也随着发生强痛; 不能进食,有的兼现咳嗽气喘,面白而滞,舌苔白,脉 浮紧。治法宜辛温宣散,如麻黄汤加减。 · 5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2 寒兼入里 一 方面怕冷发热,一方面引起胃痛或腹痛泄泻 或呕,成人多因脾胃素虚,d,JD多因挟有食滞。治宜 表里两解如藿香正气散加减、葛根汤或加半夏。 2.3 寒邪直中 肾阳素虚,寒邪乘虚直入以致怕冷发热而脉反 现沉。或肝血素亏,或妇人恰遇经期前后,如果感受 外寒表现怕冷发热不高,手足清凉发麻,脉现沉细, 二者都可出现小腹剧烈作痛。治法宜温经散寒,前 者如麻黄附子细辛汤,后者如当归四逆汤之类。 3 受署辨证 热在表证多兼外风,其主证已在前面风热项下 叙述,有如气分热盛,壮热、大渴、大汗,甚则伤津伤 血、气血两燔(即呈现气分、血分的热毒都同时亢盛 的征象)。或发热咳嗽胸高气喘痰鸣,或高热、头痛、 呕吐、颈项强直、角弓反张等症,均为表热已经入里, 另见脏腑辨证肺、肝、胃等有关章节中,所以这里不 再列出热证,而专门讨论夏季受暑的时令病变。 3.1 暑热 夏季气候炎热,在野外烈 日下劳动,或高温作 业;热气太甚,出汗太多,会耗气伤津。因为水分消 耗过多,或体液中无机盐缺少;或体温过高而出现发 热,头痛,烦躁,口渴,尿少赤热,有的经过上述演变 而为内闭外脱,有的不经上述演变而突发虚脱,出现 气促、出冷汗、突然昏倒等中暑症状,应及时抢救。 抢救时要观察当时情况,唇红、目红的为热仍盛,宜 芳香开窍如人丹、痧药之类,如唇淡面白的为阳虚, 宜温阳救逆,如黑锡丹之类。 3.2 暑湿 夏季湿气很重,暑病经常夹湿,加以夏季接触生 冷和不洁的饮食较多,故发热经常伴有身重倦怠、胸 闷、不思饮食、呕吐、泄泻、小便不利等症状,近似急 性胃肠炎。用药如藿香丸。 3.3 风暑 夏季日间炎热、夜卧不免贪凉,轻则只觉好象怕 冷,又好象发烧,脱掉衣服嫌凉,穿起衣服又嫌热,皮 肤灼热无汗,日夜烦躁不安,IZl渴,尿少赤热。或兼 咳血胸痛,脉浮弱数,舌尖红,苔薄白,为风暑初步侵 犯营分。法宜清解,如清络饮中的西瓜翠衣、荷叶 边、银花、扁豆花、竹叶或莲藕、茅根之类。重则发生 在八、九月间,初起怕冷,接着高热不怕冷或身热手 足厥冷。头痛(d~JD不知 自诉),颈强直,有喷射性呕 吐,手足抽搐,口眼歪斜,神识昏迷。囟门未合的小 儿有的会饱满隆起,面色隐红,如果面色苍白,则病 情更重。舌红苔白或黄,有的滑腻。脉初起浮濡,后 来有的弦数,此为暑温发痉。因为属于高热入营引 起肝风内动,并不纯属外风,所以又简称暑风。以上 症状常见于乙型脑炎等病情。治法宜清瘟败毒散加 全蝎等兼祛肝风。 4 伤湿辨证 湿的来源很广,气候如夏季潮湿太重,雾露伤 人,环境如居住潮湿,其他如淋雨、涉水,汗出沾衣、 汗出骤然投入冷水洗浴,以及饮食不洁等等,都会引 起伤湿致病。因为湿的特性是濡滞的,所以往往起 病缓慢,病程也就较长。湿邪浸润可以弥漫三焦上 下内外,湿易与其他病邪结合,同时它牵涉的病变也 很广,现在只能按照常见的侵犯部位,以及它经常结 合的病邪的辨别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分别简单叙述。 4.1 伤于上部 往往兼挟风气出现鼻塞声重,说话如从室内或 瓮中发出,自觉头部沉重麻木如被布裹,胸部发闷, 咳嗽声低,痰多色灰暗。用药如蔓荆子、藿香、佩兰 之类。 4.2 伤于肌表 风偏重的往往发热汗出怕风,全身沉重倦怠,用 药如防己、黄芪之类;湿较重的往往浮肿麻木,用药 如防己、茯苓之类;还有怕冷发热、肢体疼痛,发作比 较剧烈,治宜人参败毒散、九味羌活汤之类;或发热 较重,膝下红肿灼热,治宜秦艽、桑枝之类以祛风湿, 再加紫花地丁、白鲜皮等以清热毒。前者为风寒湿, 后者为风湿热。 4.3 伤于腠理 往来寒热,发作有时,或一日一发,或隔日一发, 寒多热少,或但寒不热(只发冷不发热)为寒湿较重, 热多寒少或但热不寒为湿热较重。 4.4 流注关节 主要为骨节疼痛,有的出现关节(包括指关节) 红肿灼热,或兼腰痛、阴雨发作较重,如长期留着不 除,则称为痹证(风湿性关节炎)。主要由于风寒湿 三气相合而成,风偏重的痛时游走不定称为行痹;寒 偏重的剧烈疼痛怕冷特甚称为痛痹;湿偏重的痛时 固定不移麻木较重的称为着痹;有的风湿挟热,关节 出现红肿热痛的称为热痹。治法风偏重者如独活寄 生汤,寒偏重者如甘草附子汤,湿偏重者如活络丹, 挟热者如桂枝芍药知母汤之类,兼血虚如当归四逆 汤之类。 4.5 兼入脏腑(参看脏腑辨证) 4.5.1 兼入肠胃 往往恶寒发热引起脘腹闷胀作 痛,呕吐泄泻,吐泻物比较清稀的为寒湿较重,治宜 苦温如平胃散;比较秽浊的为湿热较重,症似胃肠 · 6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炎,治宜苦寒如葛根芩连汤;若兼腹痛、里急后重,大 便出现红白为痢疾,红多多属热重,用方如白头翁 汤,白多多属湿重,用方如胃芩汤加减。 湿热蕴积较深,初起微恶风寒,渐渐久热不退, 神识蒙混,午后热盛,神昏谵语,脘腹胀闷,大便溏而 不爽,或不大便,甚则深入血分而大便下血为湿温, 以上诸症在肠热证中可经常见到。 4.5.2 兼入肝胆脾胃 初起寒热,接着出现黄疸, 皮色橘黄鲜明的为热重,用方如茵陈蒿汤;熏黄(如 烟熏)暗淡为湿重,用方如茵陈五苓散或茵陈术附 汤,久久不愈可以出现腹部胀大,其症与急性黄疸型 肝炎和肝硬化腹水相类似。 4.5.3 兼入肾与膀胱 往往寒热之后出现尿频、尿 短、尿浑或尿有砂石,尿色深黄,尿道自觉灼热,甚则 有血者为热重;尿色较淡,尿道无灼热感者为湿重, 临床尿路结石合并感染多有此症。用药如金钱草之 类。 5 伤燥辨证 燥为干燥,缺乏湿润之气,分温燥(燥偏于热)、 凉燥(燥偏于凉)两种。在自然界这种气候多流行于 秋冬季节。秋 日燥烈,草木焦枯i冬季严寒,水冰土 裂。在机体的反映,温燥为津液受到损伤,凉燥为津 液不能布运,所以表现的症状虽同属干燥,但前者是 焦枯型的,后者却是冻结型的。所以焦枯必须甘润、 清润,如麦冬、玉竹、石斛;冻结必须辛润、温润,如萝 卜汁、细辛,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本章节讨论的重点是燥气外犯,而外犯的燥气 多属风燥,现将风燥比较显著易见,而又为温、凉两 型所同具的症状及其辨别方法,简单指出如下: 5.1 皮肤干糙 温燥则瘙痒脱屑,皮肤灼热(用药如桑麻丸);凉 燥则皲裂作痛,皮肤清冷,一定要得到回温才有瘙痒 灼热的感觉(用药如羊油、猪油、蜂蜜外涂)。 5.2 鼻干眼涩 温燥鼻干焦枯无涕,自觉鼻中冒出火气用药如 葛根黄芩之类;凉燥鼻干有时反流清涕,鼻中没有冒 火的感觉,用药如白芷之类;温燥眼涩,眼皮红而灼 热,用药如桑叶菊花之类;凉燥眼涩,经常迎风流泪, 用药如枸杞桑椹之类。 5.3 口干喉 干 温燥粘膜发红灼热疼痛,常想以冷水含漱(用药 如青果、萝 b汁);凉燥粘膜没有显著发红,最多喉间 出现红丝,自觉咽喉梗塞,反欲热饮,用药如桔梗甘 草之类。 江西中医药 2005年 1月第 1期总36卷第 265期 5.4 干咳痰 少 温燥痰粘而少,用药如川贝母、牛蒡子之类;凉 燥痰稀而不易出,用药如桔梗、半夏之类。 5.5 大便 干结 温燥大便色深,便时多觉灼热疼痛,用药如麻 仁、蜂蜜之类;凉燥大便色淡,便时最多刺痛而无灼 热感觉,用药如苁蓉、当归之类。 5.6 寒热喜恶 温燥多现烦热,用药如薄荷之类。凉燥多现怯 寒怕风,用药如苏叶之类。 6 火气辨证 火为热之极,其性猛烈。夏季流行的炎暑气候 就是火气所蒸发出来的。夏季炎暑过甚,水分消耗 太多,于是形成亢旱;机体受到这种损伤,同样是热 极伤津,进而烧灼血分,才会发生火毒现象,所谓“诸 痛疮疖疡皆属于火”,就是火灼血分的结果;而一切 疮疖痈疡也往往发生于炎暑季节为多,甚则迫血妄 行而发生斑疹吐衄等出血现象。不过在机体反应方 面,有的是直接受到自然界风火相煽的迫害,大多由 于燥热、湿热伤津化火而成,少数或由火毒内伏,复 为寒气所郁闭相争而发。现在把这几种因素发病的 症状,分别举例于下: 6.1 风火相煽 如风火眼痛,风火牙痛,风火喉痛,都是红肿灼 热,痛时非常剧烈,甚则红肿处糜烂出血,用药疏风 如薄荷荆芥,泻火如三黄之类;又如风火头痛,痛如 鸡啄,自觉灼热,痛不可近,用药疏风如上,泻火如龙 胆草、黄芩之类;有的鼻中出血不止,治法不宜疏散, 只宜清热凉血,如丹皮、栀子、大黄之类。 6.2 寒闭火 如疫毒将发,往往先有寒战,而后高热神昏谵 语,甚则狂躁,有的头面颈部赤肿,面色紫绛。治疗 宜以清瘟败毒饮为主,如诊察确有脉浮、头痛、恶寒 等表证,才可兼用荆芥、防风等。 6.3 燥热伤津化火 如阳明温热,初则高热大渴大汗,继则口唇干裂 出血、身发红斑。 6.4 湿热伤津化火 如湿温久热不退,渐渐伤阴,舌苔焦黑干粗甚则 剥落光绛,口唇干裂出血,终致大便出血。 以上3、4两项,病势均已完全人里,此处只是为 了说明问题,附带举例。 此外如肺病阴亏,虚火妄动,常咳血丝血点,因 属内伤范围,不在此处讨论。 (收稿 日期:2004.i0—21) · 7 · 苗 基 i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本文档为【姚荷生论六因辨证】,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72465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169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3
分类:
上传时间:2010-05-28
浏览量: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