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一节水土流失的治理教学设计

第一节水土流失的治理教学设计

举报
开通vip

第一节水土流失的治理教学设计PAGE\*MERGEFORMAT1第一节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一、学习目标:地理实践力:小组分工明确,又能与组员密切配合、协作;尝试组织、设计与实施地理实践活动,期间能进行细微地观察和调查,获取、处理和分析信息,并得出结论。区域认知:联系中国水土流失概况,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水土流失的概念;学会运用材料分析水土流失的危害。综合思维:运用时空综合、地方综合等思维,结合黄土高原的范围和地形图,描述该区主要的自然特征,理解当地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重点) 人地协调观:以黄土高原为例,分析水土...

第一节水土流失的治理教学设计
PAGE\*MERGEFORMAT1第一节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一、学习目标:地理实践力:小组分工明确,又能与组员密切配合、协作;尝试组织、设计与实施地理实践活动,期间能进行细微地观察和调查,获取、处理和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信息,并得出结论。区域认知:联系中国水土流失概况,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水土流失的概念;学会运用材料分析水土流失的危害。综合思维:运用时空综合、地方综合等思维,结合黄土高原的范围和地形图,描述该区主要的自然特征,理解当地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重点) 人地协调观:以黄土高原为例,分析水土流失的危害及综合治理的措施。(难点) 认识人类活动对环境带来的影响以及环境对其的反馈,自觉树立人地协调发展观念。家国情怀:了解家乡的发展过程、特色地域文化,为家乡的发展献言献策。二、教学过程:(一).必备知识感知(课前自主学习基础知识)1.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环境问题(1)区域可持续发展①区域可持续发展包括环境、经济和社会三个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其中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②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方面的问题。生态破坏主要有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破坏、湿地减少等。(2)水土流失①概念:在水力、重力、风力等外营力和人为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遭受的破坏及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及水的损失。②我国分布:多分布在山地、丘陵和高原地带,其中以黄土高原地区最为严重。2.水土流失的原因(1)导致水土流失的原因(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①地貌形态的不稳定与黄土易侵蚀性。②降水集中,多暴雨。③植被稀少。(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①长期的农业生产过程中,致使黄土高原大面积的森林和草原被毁掉,地表抗侵蚀性大大减弱。②不合理利用土地,如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乱伐树木、开矿以及无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地修建窑洞等。[特别提醒] 黄土高原的过渡性特征从平原向山地高原过渡,从季风区向非季风区过渡,从森林向草原过渡,从种植业向畜牧业过渡,这些过渡性特征使得该地区自然条件不稳定,脆弱的生态环境是该地区发生严重水土流失的另一个重要基础。3.水土流失的危害4.水土流失的治理治理水土流失,应以人类活动为着眼点,努力控制对黄土高原人为的破坏。措施类型具体措施生物措施因地制宜地植树种草工程措施兴修小型水库;打坝淤地,修建水平梯田等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紧密结合[特别提醒] 提高植被覆盖率是治理水土流失的根本措施之一,而植被的破坏与当地人口的增长、生产力水平低下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在水土流失的治理过程中一定要控制人口的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使当地人口数量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并通过提高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减少人口增长对植被的破坏及对土地利用的压力。(二).地理实践力小组合作探究(重难问题解惑,学科素养形成)〖探究点1〗水土流失的原因和危害材料一 自2018年7月3日起,黄河小浪底水库开闸泄洪,进行调水调沙,是小浪底最壮观的时刻,黄白交织的激流从洞群中喷涌而出,掀起排排巨浪。(见下图)小浪底水利枢纽和跳水调水调沙材料二 黄土高原的范围和地形[思考交流]问题1 (区域认知)结合材料,描述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提示:太行山以西,乌鞘岭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横跨青、甘、宁、内蒙古、陕、晋、豫等省区大部分或一部分。问题2 (综合思维)小浪底泄洪,黄白交织水流的成因是什么?提示:小浪底水库接纳黄河中游来水,泥沙含量大。问题3 (人地协调)小浪底为什么进行调水调沙?提示:①为雨季蓄洪腾空库容;②利用人造洪峰冲淤,降低库底和下游河床高度,利于防洪。[归纳总结]                       1.水土流失原因分析的一般思路导致水土流失的原因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自然原因主要是由地貌、气候、土壤、植被等因素造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指引起地表土壤加速破坏和移动的不合理的生产建设活动以及其他人为活动,如战乱等。具体分析如下: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从表面上看,水土流失表现为土壤侵蚀,但其过程是地貌、土壤、生物、水文统一变化的过程,黄土高原景观也正是在这种统一变化过程中形成的。〖探究点2〗水土流失的治理材料一 下表是黄河入海口利津水文站1950年到2009年水文资料统计图。黄河利津站多年平均来水来沙量统计表时段eq\f(入海水量/亿m3,汛期 非汛期 全年)eq\a\vs4\al(汛期入海,水量占全,年的比例/%,)eq\f(入海沙量/亿,汛期 非汛期 全年)eq\a\vs4\al(汛期入海,沙量占全,年的比例/%)1950-1959298.64181.82480.4662.1611.5221.84813.37086.181960-1969291.47209.68501.1558.168.6612.18810.86929.871970-1979187.33123.85311.1860.207.5711.4078.97884.321980-1989189.6996.25285.9466.345.7770.6186.39590.341990-199986.0354.64140.6761.163.3700.5333.90386.342000-200971.5969.25140.8450.830.9350.4351.37068.24材料二 “黄土高坡”歌声里的大风,“白羊肚手巾”黄土地上的“兄妹开荒”,陕西红色革命圣地延安这些留在人们脑海里的记忆正在被满眼的绿色颠覆。从“兄妹开荒”到“兄妹造林”,革命圣地延安正在转变生产方式,全民动员在黄土高原上打造绿色新城推动绿色产业。[思考交流]问题1 (区域认知)黄河利津站入海泥沙主要来源于哪个地区?提示: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地区。问题2 (人地协调)黄河利津站入海泥沙有什么变化趋势?试分析原因。提示:减少 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治理。问题3 (综合思维)结合材料二,列举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提示:①生物措施——植树种草;②工程措施——兴修水库,修筑水平梯田,打坝淤地;③农业技术措施——沟垄种植,草粮间作、轮作等。[归纳总结]                       1.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措施功能工程措施打坝建库、平整土地、修基本农田、抽引水灌溉贮水拦沙、改善生产条件、合理利用水土生物措施植树种草蓄水保土,发展多种经营农业技术措施深耕改土、粮草间作、选育良种、地膜覆盖、轮作套种蓄水保土、提高肥力、充分利用光热2.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1)在以小流域为单元实施综合治理的过程中,应该贯彻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紧密结合的原则。(2)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针对不同的地貌(塬、沟、坡),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具体分析如下:(三).综合思维建模,应用能力提升。1.分析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思维模板问题表现-危害-产生原因-治理措施-产生效益课堂小结:(四).当堂达标。(基础知识考查,关键能力培养)题组1 水土流失的原因据报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据此回答1~2题。1.“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风化作用     B.风蚀作用C.水蚀作用D.沉积作用2.“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滥伐森林B.过度放牧C.开山取石D.环境污染1.C 2.A [江西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流水作用强。“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水土流失(水蚀作用);人为原因主要是滥伐森林、破坏植被、地表裸露,加剧了土壤侵蚀。]题组2 水土流失的危害下图示意水土流失过程中各要素的相互作用。读图,完成3~4题。3.图中序号按“地表起伏大、植被条件差、地表侵蚀”顺序排列的是(  )A.③②①       B.②①③C.①②③D.②③①4.水土流失对内河航运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为水土流失会导致(  )A.地表起伏增大B.河流含沙量增大C.土壤质地变差D.植被条件变差3.D 4.B [第3题,根据图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黄土高原的成因及产生的危害可分析回答。第4题,水土流失导致河流含沙量增大,泥沙淤积,影响内河航运。]题组3 水土流失的治理读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完成5~6题。5.两地区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共同问题主要是(  )A.土地的沙漠化B.水资源缺乏C.水土流失严重D.沙尘暴盛行6.针对上述问题所采取的治理措施中,生态环境效益最好的是(  )A.大力推广生活用煤B.营造速生薪炭林C.进行炉灶革新技术D.大力推广沼气池建设5.C 6.B [第5题,由图中信息可判断,左图区域位于黄土高原,右图区域位于江南丘陵,都属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两地因地形、土壤、降水,人类开发破坏植被等原因,存在的共同问题主要是水土流失严重。第6题,针对水土流失问题,人类所能做的就是保护植被,提高植被覆盖率,因为森林具有保持水土的功能,所以上述问题所采取的治理措施中,生态效益最好的是营造速生薪炭林。]
本文档为【第一节水土流失的治理教学设计】,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百万精品文库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M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21-09-13
浏览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