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能源体系理解及实施点检表大全

能源体系理解及实施点检表大全

举报
开通vip

能源体系理解及实施点检表大全能源体系理解及实施点检表大全TOC\o”1-3"\h\uHYPERLINK\l_Toc131811、能源的理解PAGEREF_Toc131811HYPERLINK\l_Toc179642、能源管理的体系的发展及作用PAGEREF_Toc179643HYPERLINK\l_Toc275793、能源体系的适用范围、特点PAGEREF_Toc275793HYPERLINK\l_Toc184054、能源体系的的运行模式PAGEREF_Toc184054HYPERLINK...

能源体系理解及实施点检表大全
能源体系理解及实施点检表大全TOC\o”1-3"\h\uHYPERLINK\l_Toc131811、能源的理解PAGEREF_Toc131811HYPERLINK\l_Toc179642、能源管理的体系的发展及作用PAGEREF_Toc179643HYPERLINK\l_Toc275793、能源体系的适用范围、特点PAGEREF_Toc275793HYPERLINK\l_Toc184054、能源体系的的运行模式PAGEREF_Toc184054HYPERLINK\l_Toc235065、能源因素的理解PAGEREF_Toc235065HYPERLINK\l_Toc148436、能源体系的理解PAGEREF_Toc148437HYPERLINK\l_Toc225637、能源管理体系的总要求(4。1)PAGEREF_Toc225638HYPERLINK\l_Toc1138、管理承诺(4。2.1)PAGEREF_Toc1139HYPERLINK\l_Toc146319、能源方针(4.2.2)PAGEREF_Toc1463110HYPERLINK\l_Toc315910、作用、职责和权限(4.2.3)PAGEREF_Toc315911HYPERLINK\l_Toc927711-1、能源因素(4。3.1)PAGEREF_Toc927712HYPERLINK\l_Toc1941911—2、能源因素的进一步理解PAGEREF_Toc1941916HYPERLINK\l_Toc2355212、法律法规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和其他要求(4。3。2)PAGEREF_Toc2355218HYPERLINK\l_Toc2246813、基准与标杆(4。3.3)PAGEREF_Toc2246819HYPERLINK\l_Toc2362714、能源目标和指标(4。3。4)PAGEREF_Toc2362720HYPERLINK\l_Toc1278315、能源管理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4。3。5)PAGEREF_Toc1278321HYPERLINK\l_Toc2644616、资源(4。4。1)PAGEREF_Toc2644623HYPERLINK\l_Toc1753717、能力、培训和意识(4.4.2)PAGEREF_Toc1753724HYPERLINK\l_Toc522218、信息交流(4。4。3)PAGEREF_Toc522225HYPERLINK\l_Toc408019、文件和文件控制(4。4。4)PAGEREF_Toc408026HYPERLINK\l_Toc1397120、 记录 混凝土 养护记录下载土方回填监理旁站记录免费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 控制(4.4。5)PAGEREF_Toc1397128HYPERLINK\l_Toc974921、运行控制总则(4。4.6)PAGEREF_Toc974929HYPERLINK\l_Toc2451422、产品和过程设计控制(4.4.6.2)PAGEREF_Toc2451430HYPERLINK\l_Toc1710723、设备、设施配置与控制(4.4.6。3)PAGEREF_Toc1710731HYPERLINK\l_Toc1210224、能源采购控制(4。4。6.4)PAGEREF_Toc1210231HYPERLINK\l_Toc593025、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控制(4。4。6.5)PAGEREF_Toc593032HYPERLINK\l_Toc1976326、应急准备和相应(4.4。7)PAGEREF_Toc1976334HYPERLINK\l_Toc1681127、监视、测量与 评价 LEC评价法下载LEC评价法下载评价量规免费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 (4。5。1)PAGEREF_Toc1681135HYPERLINK\l_Toc1676128、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4。5.2)PAGEREF_Toc1676137HYPERLINK\l_Toc195029、内部审核(4。5。3)PAGEREF_Toc195038HYPERLINK\l_Toc331230、管理评审PAGEREF_Toc331239HYPERLINK\l_Toc1546131、节能知识PAGEREF_Toc1546140HYPERLINK\l_Toc2348131、节约用能管理及政府要求的全部节能活动PAGEREF_Toc2348141HYPERLINK\l_Toc2888832、组织能源管理建立步骤PAGEREF_Toc2888842HYPERLINK\l_Toc911233、组织能源管理体系认证与评价PAGEREF_Toc911242HYPERLINK\l_Toc478934、组织能源管理体系认证PAGEREF_Toc4789431、能源的理解定义/说明/要求/目的:能源:向自然界提供能量转化的物质资源(矿物质能源,核物理能源,大气环流能源,地理性能源)。能源(energy):可以直接或通过转换提供人类所需的有用能的资源。能源是人类活动的物质基础。耗能工质: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那种不作原料使用,也不进入产品,制取时又需要消耗能源的工作物质,这些工作物质被称为耗能工质。它是由能源经过一次或多次转换而成的非热性属性的载能体,例如工业水、压缩空气、氧气、氮气、氩气、保护气等。消耗这些物质也间接地消耗了能源。耗能工质的消耗也属于综合能耗计算种类。但国资委和国家统计报表中能源消耗统计不包括水.最终用能:二次能源经过运输、分配到用户的能源 称之为终端用能。有用能:终端能源经过用能设施为用户提供满足 最终用途的能源称之为有用能能源效率(energyefficiency):输出的能源、产品、服务或绩效,与输入的能源之比或其他数量关系。如:转换效率,能源需求/能源实际使用,输出/输入,理论运行的能源量/实际运行的能源量。输入和输出都需要在数量及质量上进行详细说明,并且可以测量.标准煤,1公斤标准煤的发热量则为8.14千瓦时。为了统一比较或统计方便,常按其发热量换算成标准煤.换算系数为:1公斤普通煤=0.174~0.786公斤标准煤,或1公斤标准煤=1.27~1.40公斤普通煤.检查表:编号检查内容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所称能源,是指煤炭、石油、天然气、生物质能和电力、热力以及其他直接或者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种资源2百度:自然界赋存的已经查明和推定的能够提供热、光、动力和电能等各种形式的能量来源3能源分类按能源形成来源来自地球外部天体的能源(主要是太阳能)4地球本身蕴藏的能量。如原子核能、地热能等5地球和其他天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能量。如潮汐能按能源产生方式一次能源一次能源即天然能源,指在自然界现成存在的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等6二次能源二次能源指由一次能源加工转换而成的能源产品,如电力、煤气、蒸汽及各种石油制品(电力、煤气、汽油、柴油、焦炭、洁净煤、激光和沼气)等7按再生性可再生能源在生态循环中能够重复产生的自然能源,如水能、风能、太阳能、地热、潮汐能等。这种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且不会产生污染,又称清洁能源,但开发难度大8不可再生能源又称矿物能源,是指利用后就会失去原有形态且短期内不能重复再生的自然能源,如原煤、原油、天然气、核燃料(铀、钍)等.这类能源资源储量有限,形成时间漫长,随着不断开发会消耗殆尽;而且,这类能源使用过程中损失较大、污染严重,但容易开发和广泛应用9按能源使用程度常规能源利用技术上成熟,使用比较普遍的能源叫做常规能源。包括一次能源中的可再生的水力资源和不可再生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10新型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大多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11耗能工质一类通常称为能量形式来使用(如工业用水、压缩空气、电石、乙炔、氧气等)12另一类通常不用作为能量使用的耗能工质(如自来水、深井水等)2、能源管理的体系的发展及作用定义/说明/要求/目的:能源管理体系(energymanagementsystem(EnMS)):用于建立能源方针、能源目标、过程和程序以实现目标的一系列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要素的集合;在能源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检查表:编号检查内容12008年,美国起草制定“能源管理体系"第三版草案(EnMS2000:200X)22008年,欧盟制定“能源管理体系”第一版草案(prEN16001)3丹麦DS2403E4爱尔兰I。S。393-2005……52008年4月,ISO成立专门的项目委员会,负责起草“能源管理体系"国际标准。中国、美国、英国、巴西参与标准起草,预计于近期发布实施6GB/T23331—2009《能源管理体系要求》作为国家“十一五”课题,于2009年3月11日正式发布7贯彻能源管理体系的作用有利于企业获得体系的认证注册,树立起良好的社会形象,为节能减排做出贡献8促进企业能源的节约和有效利用,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竞争力9有助于企业满足相关方的要求,有利于降低成本,开拓市场10有利于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11有利于获得财税支持和给予的奖励12为企业培养能源方面的管理人才13有助于克服国际贸易的技术壁垒,扩大国际贸易14有助于树立节能减排的观念,建立起节能减排的自律机制3、能源体系的适用范围、特点定义/说明/要求/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所称能源,是指煤炭、石油、天然气、生物质能和电力、热力以及其他直接或者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种资源。能源体系适用于任何类型的组织。能源管理体系是通过建立能源方针,系统识别整个企业的能源因素,通过对能源因素的评价,确定优先控制的能源因素,确定企业的能源基准及标杆、目标指标体系,建立覆盖企业全过程的能源管理体系。能源:向自然界提供能量转化的物质资源(矿物质能源,核物理能源,大气环流能源,地理性能源)。能源是人类活动的物质基础。检查表:编号检查内容1适用于任何类型和规模的组织2能源体系标准提出了对组织能源消耗、能源利用效率的管理要求3能源体系并末对组织所提供产品的能源消耗、能源利用效率提出要求4未对能源管理绩效提出具体指标值的要5不包含针对其他管理体系的要求,如质量、环境、职业健康与安全、财务或风险等管理体系要求6可将本标准所规定的要求与其他管理体系的要求进行协调,或加以整合7能源体系的特点自愿性;组织自愿采用本标准用以管理能源绩效8未提出绝对的绩效要求,但要求建立基准与标杆,在组织内/外进行能源绩效的比较9与其他体系的兼容性10强调效率原则;不仅要求降低消耗,而且强调提高能源利用效率11灵活性——标准提出了对组织能源消耗、能源利用效率的管理要求,具体的实施方法是由组织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决定12广泛适用性;任何组织,各种类型、规模的组织均可使用13将能源统计、能源审计、能源计量、能源绩效与管理体系过程相结合,促进持续改进14建立和实施能源管理体系是组织最高管理者的一项战略性决策15标准的成功实施有赖于组织最高管理者的承诺和全员参与16能源管理体系标准的实施,组织可以达到:用系统的管理手段使其能源管理工作满足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实现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有效地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17利用过程方法对其活动、产品和服务中的能源因素进行识别、评价和控制,实现对能源管理全过程的控制和持续改进18为应用先进有效的节能技术和方法、挖掘和利用最佳的节能实践与经验搭建良好平台19提高能源管理的有效性,并改进其整体绩效20使相关方确信其已经建立了适宜的能源管理体系21适用的组织范围建立、实施、保持并改进能源管理体系,以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22确信能符合所声明的能源方针23证明符合本标准通过的方式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声明24寻求外部组织对其自我声明的确认25寻求组织的相关方对其符合性的确认26寻求外部组织对其能源管理体系进行认证4、能源体系的的运行模式定义/说明/要求/目的:能源管理体系标准以国际上通行的P—D—C—A循环作为过程运行模式.组织采用“策划-实施-检查-处置(Plan—Do-Check—Act,PDCA)”的运行模式.通过P-D—C-A过程运行模式的实施,使各过程之间的输入、输出和控制要求明确,达到相互衔接,相互协调。能源管理体系的运行方式:管理承诺、能源方针、策划、实施和运行、检查与纠正、管理评审、持续改进。检查表:编号检查内容1组织采用“策划-实施-检查-处置(Plan—Do—Check—Act,PDCA)”方法,有助于其实现管理承诺和能源方针,并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2策划(P)识别和评价组织的能源因素3识别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4通过分析确定能源管理基准,可行时,确定标杆5建立能源目标、指标,制定能源管理方案6实施(D)包括提供所需的资源;确定能力、培训和意识的要求并进行培训7建立信息交流机制,实施信息交流和沟通8建立所需的文件和记录9实施运行控制并开展相关活动等10检查(C)包括对能源管理活动和能源目标、指标实现情况的监视、测量和评价11识别和处理不符合12开展内部审核13处置(A)基于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的结果以及其他相关信息,对实现管理承诺、能源方针、能源目标和指标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14采取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以达到持续改进能源管理体系的目的5、能源因素的理解定义/说明/要求/目的:能源因素(energyaspect):在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影响降低能源消耗、能源利用效率的因素(3.1)。活动:活动是由共同目的联合起来并完成一定社会职能的动作的总和。活动由目的、动机和动作构成,具有完整的结构系统。能源消耗(energyconsumption):使用能源的量。产品:是指能够提供给市场,被人们使用和消费,并能满足人们某种需求的任何东西,包括有形的物品、无形的服务、组织、观念或它们的组合。要求,施加影响。服务:通常是无形的,是为满足顾客的需求,供方(提供产品的组织和个人)和顾客(接受产品的组织和个人)之间在接触时的活动以及供方内部活动所产生的结果,并且是在供方和顾客接触上至少需要完成一项活动的结果.如医疗、运输、咨询、金融贸易、旅游、教育等。检查表:编号检查内容1重要能源因素是指:对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具有或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能源因素及相应的关键环节和关键点2本标准所称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指加强用能管理、采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承受的措施和方法,减少组织运营全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能源损失和浪费,更加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即节能。3能源因素是组织的运营过程中影响节能的要素,即与能源消耗有关的因素,它是造成能源损失和浪费的原因4能源因素是能源管理体系控制的对象,通过对能源因素,特别是对重要能源因素的控制,从而使组织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组织能源管理绩效的持续改进.5能源因素是组织的运营过程中影响节能的要素,即与能源消耗有关的因素,它是造成能源损失和浪费的原因6能源因素是能源管理体系控制的对象,通过对能源因素,特别是对重要能源因素的控制,从而使组织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组织能源管理绩效的持续改进7组织能源管理体系覆盖范围内活动、产品和服务中8能够控制、或能够施加影响的能源因素,“能够控制”是指除了人类不可抗原因造成的能源损失外,都是能够控制的能源因素;“能够施加影响的”是指涉及相关方的能源因素,组织虽然不能直接控制这些能源因素,但可以对相关方提出控制要求,施加影响9已纳入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的或新开发的、变更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等因素,对于组织新开发的或者变更的活动、产品和服务,随着项目的进行,应及时识别、分析能源因素,能源因素是动态的10能源因素识别的目的寻找对能源消耗和能源利用效率有影响的过程和环节,实现能源管理的有效性11寻找节能机会12达到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目的13能源因素管理要求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于能源因素的识别、分析、评价和控制是能源管理的一部分14能源方针、策划、目标指标、运行控制、监视测量与评价等都与优先控制的能源因素有关15优先控制的能源因素是最重要的因素16识别和评价能源因素的一个例子步骤一:确定优先控制的能源因素时应考虑的重要技术问题有:消耗能源最多的因素、决定能源效率或能源要求的因素、最具节能潜力的能源因素17步骤二:在确定能源因素时还应考虑的一般环节:加工作业、现场、设备、卡具、零件、建筑和建筑设施、原材料、与能源相关的用水、运输及其他相关运作18步骤三:在确定和评价出能源因素之后,通常通过制定目标和指标,例如降低能耗多少、能效提高多少等具体要求,然后制定并实施为达到或超过规定目标和指标的管理方案,在运行过程中,对实施的情况不断进行监测并持续地进行改进,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19能源因素的识别办法用能结构分析用能结构分目的:确定用能单位所用能源的种类,及主要使用的能源种类。20用量比例分析:用于考量社会责任21成本比例分析:用于成本指标及预算管理22用能系统分析能源的使用和消耗是伴随着生产和服务过程发生的23用能系统的分析可以考虑两条主线:生产或服务过程;辅助能源转化及供能过程24用能环节/设备分析对于一个用能系统来讲,往往80%的能源都是由20%的用能环节/设备消耗的25合规性评价是识别判断用能单位在进行能源管理工作中,对于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以及其他相关方的强制性要求的符合情况。不符合强制性要求的情况,需要立即整改,作为采取措施的重点26通过对主要用能环节/设备的能源转化效率等节能特性进行监测,并与社会合理值或者社会先进值进行对比,可以有效识别出可能存在节能空间的能源因素27考虑直接通过对社会上适用自己的有效的节能措施进行评估,识别根据针对性和效果的能源因素28形成能源因素清单29能源因素的识别步骤划分作业活动30确定使用能源活动类型31确定用能设备/设施32分析能源的利用情况或管理情况33识别影响能源消耗,能源使用效率的因素34确定能源因素35填表36二级单位评价优控因素37上报优控因素清单38评价、确认39批准6、能源体系的理解定义/说明/要求/目的:能源体系:在能源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3。6)用以建立能源方针、确立能源目标、制定过程和程序,以实现能源目标的体系。管理体系是用来建立方针、目标,并实现这些方针和目标的一系列相互关联要素的集合,包括组织、结构、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通过能源管理体系的运行,确保从能源的采购储运、转换、使用及余能利用的全过程实施有效控制,必要时采取应急预案,从而系统解决影响企业能源利用效率和能源消耗的瓶颈因素,有效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能力。能源法所称节约能源(简称节能),是指加强用能管理,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承受的措施,从能源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降低消耗、减少损失和污染物排放、制止浪费,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检查表:编号检查内容1能源管理体系是组织整个管理体系中的一部分,应与组织的其它管理体系,如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等有机地结合起来。。2完全脱离已有的管理制度而建立的能源管理体系往往容易形成两张皮的现象3组织应考虑将这些体系的过程、程序和资源进行协调、部分融合并进行合理配置4能源管理体系包括组织机构、计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是由这些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管理要素和相关活动所组成的有机整体;。5是组织内部对能源事务实施管理的部门、人员、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及相应的硬件措施的有机结合体6能源管理体系是一个开放的、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动态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对体系各要素的不断设计、控制和改进,经过一次次往复的PDCA良性循环,使体系持续改进7能源管理体系的详细和复杂程度、文件的多少、所投入资源的多少等,取决的因素:体系覆盖的范围8组织的规模9活动、产品和服务的性质10能源消耗的类型11消费量要求12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成功的保障:能源管理体系的成功实施还需要相关技术和方法的支持13组织应在适宜且经济条件许可时,考虑采用最佳可行的节能技术和方法14充分考虑采用这些节能技术和方法的成本效益15能源管理系统包括的结构完善企业结构16落实管理职责17配备计量器具18制定和执行有关文件19开展各项管理活动20例行节能监测21审核和自我评价得到持续改进22能源管理体系必须达到的作用应能保证安全稳定供应生产所需能源,23及时发现能耗异常情况,予以纠正,并不断挖掘节能潜力24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25能源管理体系的核心思想全过程控制:运用系统管理的方法和过程的方法,将管理工作与法律法规的要求有机结合,对企业用能的全过程进行识别、控制、管理,达到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目的26运用PDCA循环的方法,实现企业用能管理的持续改进27充分体现能源管理的特点:如能源评审、基准、绩效参数等28借鉴现有的管理体系的观念、方法(如: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等),在构架、表达和要求方面尽可能与国际通行方法相协调一致7、能源管理体系的总要求(4。1)定义/说明/要求/目的:边界(boundaries):组织确定的物理界限、场所界限或次级组织界限。组织(organization)具有自身职能和行政管理的公司、集团公司、商行、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社团或其结合体,或上述单位中具有自身职能和行政管理的一部分,无论其是否具有法人资格、公营或私营。组织可以是一个人或一个群体组成。相关方(interestedparty):与组织能源绩效有关的或可受到组织影响的个人或群体。边界可以是一个或一组过程,一个场所、一个完整的组织或一个组织所控制的多个场所。边界更多的与地理位置有关,一个范围可包含多个边界.组织确定的范围至少是能够单独进行能源核算的单元。能源管理体系必须形成文件,并确保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检查表:编号检查内容1应确定能源管理体系覆盖的范围2能源管理体系的范围可能包括活动3设施4决策的范畴5与运输活动相关的能源6按本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能源管理体系.说明:在满足标准要求的前提下,注重节约、合理利用能源、提高能源效率,达到持续改进能源绩效和能源管理体系的目的7形成文件,以确保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8理解注意点文件化的体系9建立、实施、保持、改进体系10覆盖与能源有关的全部过程11识别能源因素、持续改进的机制12确定范围13建立能源管理体系的依据法律法规14政策15标准16自身规模、能力、需求8、管理承诺(4.2。1)定义/说明/要求/目的:最高管理者(topmanagement):在最高管理层指挥和控制组织的人员。最高管理者在能源管理体系的范围和边界内控制组织。持续改进(continualimprovement)不断提升能源绩效和能源管理体系的循环过程。建立目标并发现改进机会的过程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持续改进能实现整体能源绩效的不断改进,并与组织的能源方针相一致。最高管理者应对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能源管理体系作出承诺。检查表:编号检查内容1管理承诺的责任者是最高管理者2承诺的项目建立能源管理体系3实施能源管理体系4保持能源管理体系5持续改进能源管理体系6提供满足承诺的证据执行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及其他要求,并在组织内贯彻实施7组织制定并实施能源方针和目标,并作为组织战略目标和发展方向的组成部分8确保配备能源管理体系所需的适宜资源9进行管理评审10理解要点守法11制定并实施方针、目标12配备资源13管理评审14最高管理者承诺的落实方式确立能源方针,并实践和保持能源方针。说明:组织的宗旨、旗帜,建立了能源管理的方针,组织就有了方向,最高管理者应建立自己组织的能源管理方针15任命管理者代表和批准组建能源管理团队。说明:由于能源管理的专业性,广泛性,靠一、两个人是管不好组织的能源使用的,所以应一支有专业能力的管理的团队,靠团队的力量管好组织的能源。组建一支有专业能力的管理团队,能源管理的目的才能达到16提供能源管理体系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所需要的资源,以达到能源绩效目标17确定能源管理体系的范围和边界18在内部传达能源管理的重要性。说明:提高员工的认识,启发员工的节能自觉性19确保建立能源目标、指标20确保能源绩效参数适用于本组织.说明:建立节能考核、比较的依据,以确保能源管理的有效21在长期规划中考虑能源绩效问题。说明:节能与工艺过程、生产系统有关,与设备/设施有关,所以应从组织的实际出发,持续改进,不断提高22确保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评价和报告能源管理的结果.说明:对运行的效率和效果进行评价.规定时间、确定报告人、规定报告内容23实施管理评审.说明:总结经验24管理承诺例子一是增强节能减排的责任感、使命感,全力以赴,落实市政府确定的“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25二是严格按照国家和省市产业政策的规定,关停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和设备26三是加大节能减排资金投入和技术改造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加强能源综合利用,按期完成污染减排项目27四是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延伸产品链,淘汰落后高耗能产品28五是加强技术创新,大力推进节能减排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提高节能产品的性价比,力争主要产品单位能耗赶上或超过世界先进水平29六是强化能源管理,不断的总结和改进,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把节能减排和能源循环利用作为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一项重要内容,持之以恒,常抓不懈9、能源方针(4。2。2)定义/说明/要求/目的:能源方针(energypolicy):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能源管理的宗旨和方向,是组织在较长时间阶段内追求的目标。能源方针为设定能源目标、指标及采取的措施提供框架.检查表:编号检查内容1能源方针的理解要点为确保能源方针的实现,组织应制定具体的能源目标和指标。2能源方针是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表达的组织所有能源绩效的总的意图和指导方向3能源方针是组织开展能源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行为准则和奋斗目标4能源方针为组织所有的与能源管理有关的活动提供指南5能源方针为制定能源目标和指标提供框架6能力方针必须由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7能源方针的要求适用于本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特点,与已有的其他管理体系方针相协调8包含对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及持续改进的承诺9包含对遵守与能源管理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的承诺10为制定和评价能源目标、指标提供框架11形成文件,使全体员工能充分理解并实施12定期评审13可为相关方所获取14理解要点三个承诺守法;遵守法律法规和其他方面的要求15持续改进16采用最佳可行技术和实践;提供信息和资源17一个依据评价目标指标18两个适用组织活动、产品和服务特点19能源性质20两个支持采购21绩效22方针例子遵守法规要求,确保资源提供,持续改进能源绩效,建设一流节能企业23守法用能,节约用能、合理用能,科学用能10、作用、职责和权限(4。2.3)定义/说明/要求/目的:最高管理者应确保对组织内的职责和权限做出规定,形成文件,并进行沟通。检查表:编号检查内容1最高管理者负责作用、职责和权限2职责和权限的要求必须对职责和权限做出规定3职责和权限必须形成文件4职责和权限必须进行沟通5最高管理者的职责制定方针6任命管理者代表7提供资源8主持管理评审9管理者代表的职责,权限和任务建立、实施、保持能源管理体系,持续改进能源管理体系10落实相关管理人员,经授权后,发挥管理团队的作用。说明:规定能源管理各级人员的职责权限并进行沟通;组织、制定确保管理体系有效控制、运行、管理的规程、办法11落实能源方针要求12提高全员的节能认识13报告体系运行情况,报告对象为最高管理者.说明:向最高管理者报告能源绩效(实施体系管理后能源使用的结果)、体系绩效(包括体系的运行、意识的提高、管理的加强、能源使用的绩效)14提出改进建议15符合和能源体系有关的外部联系16管理者代表的要求由最高管理者指定管理者代表17由有一定专业技术和相关能力的人员担任18不是最高管理者,但可就某一项工作代表最高管理者承担管理的责任11—1、能源因素(4.3。1)定义/说明/要求/目的:能源使用(energyuse):使用能源的方式和种类.如通风、照明、加热、制冷、运输、加工、生产线等.主要能源使用(significantenergyuse):在能源消耗中占有较大比例或在能源绩效改进方面有较大潜力的能源使用。这些方面由组织进行决定.组织必须建立一个或多个程序,来进行能源因素的管理。优控因素:通过对已识别的能源因素进行评价,所确定的组织优先控制的能源因素。组织在预计的时间内,根据自身的条件(资金、人力、技术、)可以进行改造、利用、控制的能源因素。能源管理体系与其他管理体系一样,都是通过对产品、服务和活动中影响主体对象的因素进行控制,以达到实现规定的方针和目标。检查表:编号检查内容1组织必须建立一个或多个程序,来进行能源因素的管理2建立程序的目的在于识别能源管理体系覆盖范围内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够控制、或能够施加影响的能源因素,包括应考虑已纳入计划的或新开发的、变更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等因素;3根据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以及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的特点等,对能源因素进行评价,确定优先控制的能源因素4将上述信息形成文件并及时更新5组织在建立、实施、保持并持续改进能源管理体系时,应对优先控制的能源因素加以考虑6能源因素的理解要点识别能源因素7确定能源因素的优先次序,即评价重要能源因素8能源因素的更新9能源因素的来源过程:生产过程、试验过程、包装过程、动力提供过程、生活、设备维护、设计和开发10产品:煤的热值、汽车耗油量、冰箱能效等级、锅炉效率、电机功率11服务:运输、设备维修、候机服务、住宿服务、餐饮服务、送货、售后服务;12能源因素识别步骤步骤一:过去和现在的能源使用过去和现在的能源消耗量是多少13过去和现在的能源消耗的费用结果是怎样的14步骤二:确定主要能源的使用哪个区域耗能最大15能源传动装置是什么16能源设备是什么17步骤三:确定改进机会和先后顺序哪个区域具有最大的节能潜力18优先节能区域是哪个19是否需要进一步考察20步骤四:如果没有改进机会,则进行专门的考察21能源因素识别的几个方面燃料燃烧合理性(可燃性气体排放、空气系数、渣中含碳量、燃烧设备的热效率)22传热的合理性(管道、装置保温和保冷)23燃料和热载体的泄漏24余热的回收利用(余热、余能、余压、可燃性废物利用)25热的综合利用和用能设备合理配置(高品位热能的梯级利用、热电冷联产、热源和用热设备的合理匹配)26供电的合理性(供电方式合理性、功率因素、线损率)27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合理性(节能型电机的使用、电动机功率在经济运行范围内、变频器的采用)28能源因素的识别热量/冷量的辐射和传导散失29燃料、热载体和耗能工质的跑、冒、滴、漏30能源的消耗31载热性余能的利用32可燃性余能的利用33余压的利用34输变电线损35能源因素举例供热管网热散失36蒸汽的泄漏37锅炉的煤消耗38高温烟气的排放39炼油厂的炼油气(含烃气体)的排放40炼钢高炉余压气体放散41余热的利用程度42输电线路电损43变压器损耗44优先控制因素的重要性在识别出的能源因素中,根据组织的经济、技术、资金、轻重缓急、组织能力等状况,以及能源因素影响的程度和规模、影响频率和延续时间、计量和监控措施等对能源因素进行评价,确定出优先控制的能源因素45能源方针、策划、目标指标、运行控制、监视测量与评价等都与优先控制的能源因素有关,优先控制的能源因素是本标准最重要的因素,贯穿于标准的全过程46确定控制能源因素的优先次序的方法专家判定47是非判定48采用各工序能耗费用的比率分析方法、能源费用在成本中所占比率的分析方法49巴列特图(可以确定节能的主要对象工序和设备)50单位能耗的影响因素分析51能源因素识别的重要性是管理体系策划的首要过程52是管理体系建立的基础53是能源管理的基本对象54能够控制与能够施加影响能够控制:厂区施工临时用水、用电55能够施加影响:能源外供方(周边厂、商户等)56应识别的能源类型一次能源57二次能源58耗能工质59余能60两种能源影响影响能源消耗61影响能源使用效率62三种能源消耗状态正常.说明:正常、持续的生产运行63异常(如启动、停机、检修)。说明:生产设备设施的损坏、启停、检修、能源临时转供、特殊情况下的使用等情况64紧急(天然气管爆管、供应中断、泄漏)。说明:发生爆炸、火灾、泄露等重大突发性事件、能源断供、管线受损(如管路被撞断、电缆被挖断)等65三个能源消耗的区域全部耗能的活动66全部耗能的区域67全部耗能的设备设施68两种结果优先控制:指能源消耗大或能效改善机会大的能源因素69一般控制:除优先控制以外的能源因素70优先控制能源因素分类重要类:能源消耗量大,或能源损耗大的因素71改善类:节能潜力大已纳入节能技改关注内容,或节能技术成熟实施节能可行性大的能源因素72面广易控类:不属于上述两项,但因控制简单、涉及面广或发生频率高,节能效果明显的能源因素73能源因素评价与排序的原则合规性.说明:如果某个能源因素不符合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强制性要求,那么此类能源因素属于即重要也紧急类能源因素74以确保安全环境和原有功能为前提.说明:能源管理体系的目的是最优化的配置和使用能源,而不是一味的节约能源。能源节约要以确保安全,实现必要功能、质量和避免环境污染为前提75技术可行性.说明:例如:安装空间大小;管线布置;低品位余热余压回收技术;外墙改造承重能力76经济可行性.说明:投资回报期的测算;可利用政府补贴,清洁发展机制等方式提高经济可行性。77节能量。说明:能源因素的控制产生的节能量大小,是用能单位履行社会责任的主要评判标准78无低费方案优先无低费方案实施成本低,如果具有一定的节能效果,可以优先实施.79无低费方案通常包括设备设施经济运行节能80优化的运行管理方案81小投入的技术改造82能源因素评分方法A(保持能源因素):目前已采取措施,无改进空间83B(优先控制能源因素):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均在7分及7分以上,且不良影响评级为轻微或无影响84C(待研究能源因素):技术可行性(3-6)或经济可行性(3-6)或不良影响(一般)85D(无措施能源因素):技术可行性(1—2)或经济可行性(1-2)或不良影响(重大)86法规要求强制淘汰设备直接判断为B87能源因素识别的更新能源因素更新时机新项目88新活动89新产品90新工艺91技改92能源因素更新评价时机能源因素条件变化93评价准则变化时94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发生变化95能源因素识别常见问题能源因素识别重大漏项;96评价不合理97未进行控制策划(目标、方案、控制、监视和测量等)98未及时更新99能源因素的划分方法按统计核算单位分。如:如进行考核能源的最小单位100按耗能种类分。如:如按照条线消耗、管网的介值传递101按主要耗能设施、装置分。如:如单台设备、单一设备、独立设施等102按作业区域划分.如:单独区域、独立厂区等103将上述两种或以上方式结合使用104能源因素的识别(除了主要的生产活动外)与生产活动相关产品开发设计(工艺设计)、材料采购、设备检修、检验测试、包装仓储、动力供应等105办公活动管理部门的办公活动以及相关的现场管理活动。如办公设施、照明设施、管网线路管理等106辅助活动运输(车辆、运输过程)、支持性服务(通讯、网络等)等107生产后勤活动食堂(厨房设备的节能性、热能综合利用)、医院、绿化、保洁(废物回收)等108相关方的活动相关方消耗、向外部转供能源109能源因素识别考虑的十一个方面能源的种类能源类型的选择、设计、能源的质量、包括对一次能源、二次能源、耗能工质的消耗和对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110使用能源的设施例如:设备类型、设备效率、设备的维修、设备的状态;111能源配置优化例如:不同能源的配置使用,不同燃料的掺烧、配比工艺的合理112工艺技术例如:是否淘汰工艺、现行的工艺特点,设计及施工组织对能源因素的影响113生产组织例如:作业班次、间断作业114能源管理例如:跑冒滴漏、抛撒、遗漏,验收、不合理放散、库存量的控制115产品组织自身生产的产品:产业结构、产品性能(节能环保)、设计产品;组织使用的产品:选用产品的节能、环保性能116余能回收例如:余热、余压是否回收117员工操作及节能意识118计量监测(不包括采购的验收环节)例如:计量监测失准、缺失的环节、计量器具的配置情况119其他例如:产品的原材料变化120能源因素的识别方法过程分析法按照作业流程把一项活动分解成几个步骤,对照能源的类别,识别整个作业活动及每一步骤中的能源因素121能源流转过程法按照不同能源类别及其流转过程,识别其中的能源因素122识别时,合理划分用能单元,例如一个工厂、一个车间。单元范围不同,流转过程可能会有所不同,在一个用能单元内不一定是一个完整的能源流转过程。123能源的流转过程大致分为:能源输入-能源转换-能源分配和传输-能源使用-(能源再利用)124其他方法现场观察、专家咨询、头脑风暴等11—2、能源因素的进一步理解定义/说明/要求/目的:能源因素的识别要求覆盖用能单位的所有活动和过程,做到“纵到底、横到边”,以保证能源因素识别的充分性,以便于用能的管理.能源评价的目的:通过对能源消耗、能源利用效率影响程度的评价,确定能源因素控制的优先次序.检查表:编号检查内容1能源评价三个确定确定对能源消耗和能源利用有影响的设备2确定对能源消耗和能源利用有影响的过程3确定优先控制的能源因素4一个确保确保采购和配置适宜的能源5考虑的五个方面法律、法规的要求6所用能源品质、余热余能利用等自身资源状况7节能潜力大小和重要用能部位8控制能源因素的难易程度、经济合理性9对能源节约的影响程度10有限控制因素的评价方法是非判定法违反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能源因素,例如:违反国家产业政策、节约能源法等以及国家明令淘汰或禁止的工艺、产能、设施、设备)11国家限制使用但仍然在使用的能源设施或设备12紧急状态下,可能产生严重后果的能源因素,如能源停供、设备突发故障、采购短缺、火灾、爆炸、泄漏等13其它对能效有重要影响的能源因素。如仓储过多、恶劣环境影响、生产组织不合理等14比对法不同能源类型、不同能源结构对总体能源利用效率影响的对比,其中,使用能源类型、结构不合理,且可以改进的,应评为优控因素;15对于消耗水平、能源效率,可用与能源基准或标杆对比,低于基准或标杆的应从中评出优控因素16工艺设计、生产组织、设备选型、余能回收利用等中存在的明显不合理,应评为优控因素17组织、相关方重点关注的能源因素,如政府确定的节能要求、公司确定的攻关项目等,应从中评出优控因素.18组织主要和重点耗用能设备19控制措施的制定思路首先考虑更新改造,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例如:淘汰落后工艺、设备、产品20其次采取措施减少损失,如:增加计量设施、改善生产组织等21最后是加强管理,如:加强设备维护保养、监控检查、考核、培训等22制定控制措施时考虑的条件法规要求23生产条件,如:各系统和设备/设施的匹配24资金与成本的核算,优先选择效益最佳的措施25节能新技术和方法以及实际的经验与效果26人员能力27与基准、标杆相比的差距28考虑所使用能源的种类、经济性、质量、环境影响,以及可获得性等29措施形式制定目标和管理方案(改造)30重新修改、制定、完善有关的运行程序31重新修改、制定、完善有关考核办法32加强培训,提高员工能力33制定应急预案等34能源因素的更新时机公司活动、产品发生较大变化时,如产品结构调整、增加新设备、采用新工艺、新技术等35相关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发生变化36内部管理的要求12、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4。3。2)定义/说明/要求/目的:组织必须建立一个或多个程序,来满足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组织应建立渠道,获取节能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能源管理体系应遵守的法律法规:由政府部门(包括国际、国家和地方)发布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并与企业能源管理体系有关的各种文件和要求。检查表:编号检查内容1组织必须建立一个或多个程序,来满足满足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2手法是组织的基本要求3能源方面的法规是能源体系建立、运行的依据和指导要求4建立程序的目的在于识别适用于能源管理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5建立及时获取这些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的渠道6组织在建立、实施、保持并持续改进能源管理体系时,应确保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7建立及时获取的渠道的原因形势要求的变化,法规要随之变化8技术的进步,法规也会变化9理解要点识别10获取11遵守12评审;组织应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内评审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13其他要求包括能效标识制度14能源审计制度15高耗能产品淘汰制度16优惠和激励政策包括财税补贴17低息贷款政策18必须遵守的法律法规及标准法律、法规法规,包括条例和规章;国家发布的与能源相关的法律19法令和指令;20许可、各种执照或其他形式的授权21相关部门发布的规定/要求;部门规章。如:管理办法、实施办法22司法或行政裁决23条约、公约和议定书24标准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25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26可能存在的其他要求与政府机构的协定27与顾客的协议,如:能源协议28非法规性指南(如节能产品认证制度、能效标识制度、能源审计制度、高耗能产品淘汰制度等)29自愿性原则和工作规范;组织或其上级组织对公众的承诺30自愿性节能认证与产品承诺31行业协会的要求,如:钢铁协会的要求32与非政府企业的协议33企业或其上级企业对公众的承诺本单位的要求34产业实施规范、要求13、基准与标杆(4。3。3)定义/说明/要求/目的:能源管理标杆(energymanagementbenchmark):组织参照同类可比活动所确定的能源消耗、能源利用效率的先进水平.能源管理基准(energymanagementbaseline):组织针对自身能源管理情况,确定作为比较基础的能源消耗、能源利用效率的水平。基准-是测量的起点.能源基准是组织本身的一段时间内,由能源的使用条件所决定的消耗的能源数据值。组织应制定、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形成文件的程序,用来建立能源管理的基准。检查表:编号检查内容1组织应制定、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形成文件的程序,用来建立能源管理的基准2可行时,建立能源管理标杆,作为制定能源目标和指标、评价能源管理绩效的主要依据3组织应对基准和标杆进行评审,必要时进行更新4组织所建立的能源管理基准和标杆应形成文件5理解要点组织确定能源管理基准的目的是建立改进能源管理绩效的基础6可行时建立标杆,作为努力的方向7基准和标杆要评审并定期修订8能源管理基准包括技术基准和数据基准9技术基准反应所使用技术的状况10数据基准以数据指标来表示,反映了能源使用或能源管理的水平11《清洁生产标准》中的相关能源消耗指标可作为标杆12《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中的相关指标也可作为标杆13能源基础的要求能源基准的作用是测量能源使用的绩效14通过能源使用量与基准值的比较差距可评价能源使用的绩效,通过比较、分析,可看出体系管理是否存在问题?是否需要改进15基准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变化进行调整-—由于技术、装备的更新、人员技能的提高、产品的变化、能源介质的使用手段等及组织自己的规定16基准应形成记录,并予以保存14、能源目标和
本文档为【能源体系理解及实施点检表大全】,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满英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MB
软件:Word
页数:39
分类:小学语文
上传时间:2022-01-14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