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举报
开通vip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设计者钱更生审核者朱建【学习目标】本课考点: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运动的含义、物质与运动的关系、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规律的含义、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备考重点: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规律的含义、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学习过程】※【自主学习】----考点默写1.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的含义是什么;2.为什么说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3.什么是运动、物质与运动有何关系关系、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有何关系;4.什么是规律、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分别表现在哪里...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设计者钱更生审核者朱建【学习目标】本课考点: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运动的含义、物质与运动的关系、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规律的含义、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备考重点: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规律的含义、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学习过程】※【自主学习】----考点默写1.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的含义是什么;2.为什么说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3.什么是运动、物质与运动有何关系关系、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有何关系;4.什么是规律、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分别表现在哪里?5.请你概括出世界的物质性原理及其方法论要求6.请你概括出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原理及其方法论要求※.【合作探究】—分组展示1.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态是一回事。2.“物质的唯一特性”就是“物质的固有属性”。3.规律都是永恒存在、万古不变的。4.“水往低处流”“四季更替”就是规律。请你就规律和现象各举几个例子。5.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所以规律是无条件的、永恒不变的。6.联系一定都是规律。※【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黑板展示探究世界的本质※【典型考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课中检测1、(2013·北京卷·27题)当前,有些家长“超前”、“超负荷”地让孩子上各种培训班,使孩子学习压力过大,甚至产生厌学情绪,结果,事与愿违。在孩子培养问题上,这些家长A.认为事物发展不存在矛盾B.忽视了规律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C.没看到事物发展过程存在质变D.不重视外部条件对事物发展的影响2、(2013·天津卷·6题)漫画《坚持原则》中的人错在A.一意孤行,没有尊重客观规律B.因循守旧,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C.生搬硬套,没有做到从实际出发D.顾此失彼,没有一分为二地看问题3、(2012·安徽卷)荀子曰:“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下列诗句中与此寓意相近的是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B.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北朝·王籍)C.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唐·贾岛)D.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唐·孟浩然)4、(2012·江苏卷)英国诗人雪莱在《无常》中吟唱道,“今天,花儿喜爱欢悦/明天,就会凋谢/我们希望长驻一切/诱惑你,然后飞逸/什么是人间的欢乐/那是戏弄黑夜的电火/像闪光一样短促”。下列与诗中的哲理相近的是A.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B.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C.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D.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5、(2011·江苏卷)荀子曰:“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这句话表明A.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B.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C.自然界的事物是按自己的意志行事的D.万事万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6、(2011·江苏卷)传统的电影放映是播放电影拷贝胶片上的画面。银幕上人物几秒钟的静止实际是由放映机播放的数十张胶片上相同的画面形成的。该现象包含的哲理是A.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B.机械运动是最基本的运动形式C.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D.静止是物质具体形态的存在方式课堂效益检测班级姓名1、“你最痛苦的时候,窗外有小鸟在快乐地歌唱”,这句格言的寓意是A.学习小鸟快乐生活B.世界的本质是客观的C.人的尊严在于思想D.思维是客观存在的反映2、下列与“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蕴涵的哲理相同的是A.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B.濯足急流,抽足再入,已非前水C.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D.人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3、北宋周敦颐认为:“动而无动,静而无静,非不动不静也。”这一观点A.否认运动是物质的运动B.只承认相对静止而否认绝对运动C.承认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D.认为事物的相对静止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基础4、“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早螟蝗。率皆有法。”这句话包含的哲学道理是A.规律是事物本质的必然的联系B.只有自然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C.规律可以为人所认识D.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5、下列格言、警句与“顺水行舟一人易,逆水划船十人难”体现相同道理的有①不懂庄稼脾气,枉费一年力气②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③过了芒种,不可强种④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6、“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对恩格斯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①物质概念就是各种物的总和②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存在性③物质概念概括了一切事物的共同本质④物质与物质具体形态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7.“树欲静而风不止”这句话反映了A.客观事物的存在与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B.世界上一切现象都是物质的C.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D.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8.(易错题)脑科学最新研究成果显示,因学习而产生的“西塔波”可促进脑神经细胞生成,从而使“大脑越用越灵”的观点有了确切的科学依据。“大脑越用越灵”的事实表明A.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固有属性B.物质是运动的主体C.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D.认识运动的主体是人的思维9.关于运动的说法有“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世界的发展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以上观点依次属于A.辩证法、二元论、客观唯心主义B.相对主义、辩证法、主观唯心主义C.辩证法、相对主义、客观唯心主义D.辩证法、相对主义、主观唯心主义10、“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这一事例中,其子和邻人之父的看法①符合唯物主义的要求②犯了唯心主义的错误③坚持了实事求是的原则④以主观想象代替客观事实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11、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这一论断的含义是A.静止是世界的本原B.世界上只有运动,没有静止C.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D.运动与静止是绝对对立的12、(预测题)某中学生针对某些植物组织培养时间长、观测困难等问题,运用光合作用和自动化控制原理,研制出“自动化植物组织培养机”,通过对机器内部温度、湿度、光照、臭氧、二氧化碳等因素进行实时监测、调试和补充,使原有缺陷得以克服。这说明A.某些植物的自身生长规律是可以改变的B.我们要创造条件来改变事物的发展方向C.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D.创新活动推动了生产关系的根本性变革13、右图书法“天人合一”表明了一种处世态度。“天人合一”作为太极的核心理念,也是中国一个古老的哲学命题,强调人与自然密切相连,不可分割。这一观点的现实意义在于能够引导人们①承认人与自然的客观联系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规律③征服自然,造福人类④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14、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中说道:“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这说明A.自然界的变化发展规律是客观的B.尊重自然规律就能有效地改造自然C.尊重客观规律必须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基础D.改造世界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15.鉴赏古代诗词,感悟深刻哲理,传承中华文化:“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唐·白居易[来源:学科网]“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宋·陈与义白居易和陈与义的古诗分别反映了什么哲学思想?答案.【合作探究】1、分析:(1)两者是紧密联系的。哲学上讲的物质是从万事万物即具体的物质形态中概括抽象出来的,是万事万物的本质属性。如果离开万事万物,即离开具体的物质形态,就没有了物质。可见,物质只存在于具体的物质形态中,而万事万物即具体的物质形态则是物质的具体表现。(2)两者又是区别的。物质所概括和抽象的仅仅是具体物质形态的共同特性,而具体的物质形态除了这一共同的唯一特性即客观实在性以外,还其自身的个别属性。因此,我们不能用物质代替具体的物质形态,否则就看不到世界的丰富多彩;同样,也不能用具体的物质形态代替物质,否则又会抹杀世界的物质性。物质是不生不灭、永恒存在的,而具体的物质形态则是暂时的、有生有灭。(3)物质和具体的物质形态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抽象和具体的关系,而不是多数和少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2、分析:(1)“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相对于意识来说,客观实在性指明了物质和意识的本质区别:物质不依赖于意识而独立存在,意识只有依赖于物质才能存在。(2)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除了运动这一属性以外,还有可知性、永恒性、无限性等许多属性。这些属性都是与物质不可分的。在物质所具有的一切属性当中,运动属性是关于物质存在的属性,也是其他属性存在的前提和基础。所以,运动是物质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属性,占有最重要的地位。3、分析: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永恒不变的事物是没有的。因此,任何事物运动过程中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都是随着事物存在的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即具体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条件的。4、分析:“水往低处流”“四季更替”是规律的现象。规律不等于现象,规律与现象是既区别,又联系。区别:规律比现象深刻,现象比规律丰富。规律是事物本质的、内在的、稳定的联系,它深藏在事物的内部,只能凭借抽象思维才能把握。而现象反映的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它往往是多变的、易逝的,是人的感觉器官可以直接感知的。联系:现象和规律统一在同一事物中。现象是规律的外在表现形式,规律要通过现象来表现。现象是人们认识规律的向导,人们只有认识了现象并借助于抽象思维,才能揭示客观存在的规律。5、分析:(1)规律是客观性的、普遍的,就是指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人既不能创造、消灭规律,也不能违背规律,否则将会受到规律的惩罚。(2)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依赖于一定条件的,如价值规律存在和发生作用的条件是商品经济。当规律存在和发生作用的条件存在时,规律就必然存在和起作用。当规律存在和发生作用的条件不存在时,规律就不存在和不起作用。而且,规律还会随着客观事物本身的性质、内容及所依赖的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3)所以,我们应当在事物的运动变化中把握规律,按变化了的规律办事。6、分析:规律一定是一种联系,但联系不一定都是规律。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典型考题】BCDBDA【课堂效益检测】BBCDA/BAACA/CCBD15、答案:(1)白居易的诗:说明世界上的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事物的运动和变化都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与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若回答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也可)(2)陈与义的诗:说明“静”是运动中的“静”,并不是“不动”;“动”中存在相对静止,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本文档为【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is_294897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02KB
软件:Word
页数:5
分类:
上传时间:2022-01-14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