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敔山湾实验学校九年级下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敔山湾实验学校九年级下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举报
开通vip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敔山湾实验学校九年级下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敔山湾实验学校九年级(下)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第PAGE页2019-2019学年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敔山湾实验学校九年级(下)期中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共14题,共14分)1.(1分)生活中的许多现象常涉及到化学知识.下列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大米酿酒B.牛奶变酸C.生石灰干燥食品D.轮胎爆炸2.(1分)下列家庭常用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牛奶B.酱油C.蒸馏水D.葡萄酒3.(1分)下列有关化肥或农药的叙述错误的是(  )A.硫酸铵属于复合肥料,所含的...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敔山湾实验学校九年级下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敔山湾实验学校九年级(下)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第PAGE页2019-2019学年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敔山湾实验学校九年级(下)期中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共14题,共14分)1.(1分)生活中的许多现象常涉及到化学知识.下列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大米酿酒B.牛奶变酸C.生石灰干燥食品D.轮胎爆炸2.(1分)下列家庭常用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牛奶B.酱油C.蒸馏水D.葡萄酒3.(1分)下列有关化肥或农药的叙述错误的是(  )A.硫酸铵属于复合肥料,所含的营养元素是氮和硫B.氯化铵和磷矿粉从外观即可区分C.农药施用后,会通过农作物、农产品等发生转移D.化肥和农药施用不当,会对环境造成污染4.(1分)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镁条和稀盐酸反应放出大量的热B.铁锈与稀盐酸反应溶液变成浅绿色C.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D.碳还原氧化铜生成铜5.(1分)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蒸发结晶B.检查气密性C.滴管用后不洗涤直接插回原瓶D.塞紧橡皮塞6.(1分)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N5:5个氮原子B.FeO:氧化铁C.Zn2+:正二价的锌元素D.2C:二个碳原子7.(1分)以下是某同学做过的小实验,其中能成功的是(  )①用蜡烛制取少量的炭黑②用碎鸡蛋壳和食醋制取少量CO2③用肥皂水区别硬水和软水④用淬火后的缝衣针制作钓鱼钩.A.②③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8.(1分)根据如图的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镁离子(Mg2+)核内有12个质子C.在化学反应中,氯原子容易失去1个电子D.镁离子(Mg2+)与氯离子(Cl﹣)的最外层电子数不相等9.(1分)2019年5月23日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新物质,并向中国专利技术局申请了专利,该物质被CAS登记为第6000万种已知结构的新物质M(化学式为C19H15N4FSO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M属于化合物B.M由42个原子构成C.M中氮氧原子个数比为2:1D.M由六种元素组成10.(1分)为验证“加热碳酸氢铵”所发生的变化,两同学分别用甲、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发现两实验中碳酸氢铵固体均消失,乙实验中还观察到无水硫酸铜变蓝,浸有酚酞试液的棉球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资料:无水硫酸铜呈白色,遇水后呈蓝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实验不如乙实验环保B.只根据甲实验“固体消失”这一现象,可验证碳酸氢铵发生了分解C.乙实验有利于学生分析“固体消失”的原因D.只根据乙实验的现象,可验证:NH4HCO3NH3↑+CO2↑+H2O11.(1分)善于归纳知识,有利于培养素质.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与生活B化学与健康①除锈迹﹣用醋酸②去餐具油污﹣用洗洁精乳化③硬水软化﹣用肥皂水④去手上油渍﹣用汽油溶解①人体缺乏维生素C﹣引起夜盲症②人体摄入过量食盐﹣引起高血压③人体缺铁﹣引起贫血④不能用甲醛的水溶液浸泡海产品保鲜C化学中常见的“三”D化学概念中的不一定①工业上的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②三大合成 材料 关于××同志的政审材料调查表环保先进个人材料国家普通话测试材料农民专业合作社注销四查四问剖析材料 ﹣合金、合成纤维、合成橡胶③三种还原性物质﹣碳、氢气、一氧化碳④构成原子的三种粒子﹣质子、中子、电子①酸溶液通常呈酸性,但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②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③氧化物一定由两种元素组成,但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氧化物A.AB.BC.CD.D12.(1分)如图是不含结晶水的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2℃时,向100g物质b的饱和溶液中加入80g物质a,充分搅拌后,最终得到180g溶液B.将t2℃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a>bC.用等质量的a、b、c三种固体配制成t2℃时的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是:c溶液>b溶液>a溶液D.将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13.(1分)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试剂及操作均正确的一组是(  )选项待提纯的物质选用的试剂操作方法ANa2SO4(NaOH)稀硫酸加过量的稀硫酸、蒸发结晶BNaCl(Na2CO3)BaCl2溶液加入适量的BaCl2溶液,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CKCl(K2CO3)稀盐酸加过量的稀盐酸,蒸发结晶DCaO(CaCO3)稀盐酸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A.AB.BC.CD.D14.(1分)有一包白色固体样品,可能由CaCO3、NaOH、MgCl2、Na2SO4和BaCl2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探究该样品的组成,某小组取适量样品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原固体样品中一定有CaCO3、NaOH、MgCl2、BaCl2,可能有Na2SO4B.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NaOH、BaCl2C.滤渣a的成分是CaCO3D.若现象①“滤渣全部溶解”变为“滤渣部分溶解”,其他现象不变,则原样品中仍能确定是否存在MgCl2二、(本题包括4小题,共36分)15.(8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1)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填空:①在盐酸中滴加石蕊试液变红,是因为溶液中含有  ;②改良酸性土壤的碱  ;③绿色公交车使用的燃料“CNG”中主要气体  ;④最常用的溶剂  。(2)如图为某一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X、Y、Z、W分别表示四种不同的物质)。回答下列问题:①该化学反应涉及的物质中,可能属于氧化物的有  种;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用X、Y、Z、W表示为  ;③图中某元素的粒子结构示意图为其微粒符号可表示为A2﹣,则m的值  ;④通过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还可得出的结论(填一条)  。16.(11分)在化学实验操作技能考查中有三道考题:a.氧气的 实验室 17025实验室iso17025实验室认可实验室检查项目微生物实验室标识重点实验室计划 制取与性质;b.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和验满;c.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小宇抽签后由监考老师引领至实验桌前,该实验桌上摆放了如图1所示药品和仪器。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所示仪器⑤的名称是:⑤  。(2)小宇进行的考题是  (填序号),其主要操作如图2所示:其中操作错误的是  (填序号);(3)实验桌上的两种药品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用利用该装置在实验室里还能制取  气体,化学反应方程式  。(5)若用加热氯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请从上面的仪器中选择恰当的仪器编号组装发生装置  ,还缺少的仪器是  (填名称)。写出该化学反应方程式  。(6)化学活动周中,各竞赛小组设计出了各种有趣的喷泉。①竞赛I组和竞赛Ⅱ组查阅资料得知:NH3极易溶于水,1体积水中约可以溶解700体积的NH3,分别设计了图3和图4实验装置。竞赛I组操作如下:在干燥的烧瓶内收集满纯净干燥的氨气,塞紧带有玻璃管和胶头滴管(预先吸满水)的胶塞,打开止水夹,形成了喷泉。竞赛Ⅱ组在干燥的烧瓶内收集满纯净干燥的氨气后,其引发喷泉的方法是:打开止水夹,用热毛巾捂住圆底烧瓶。②竞赛Ⅲ组也在干燥的烧瓶内收集满纯净干燥的氨气后,设计了如图实验(见图5),引发了喷泉,玻璃套管中的固体是  (填序号)。A.氢氧化钙B.氯化钠C.活性炭D.氧化铜17.(6分)某工厂产生的烧渣(主要含FeO、Fe2O3,还有一定量的SiO2)可用于制备七水合硫酸亚铁晶体(FeSO4•7H2O),其工艺流程如下:查阅资料:SiO2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硫酸反应。(1)“浸取”步骤中,FeO、Fe2O3和稀硫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FeO+H2SO4=FeSO4+H2O、  。(2)为提高“浸取”步骤的反应速率,可采取的具体措施有  (写1条,不考虑“搅拌”和“使用催化剂”)。(3)“过滤”操作需要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过滤”后得到的滤液中的溶质有  (填化学式)。(4)“还原”步骤的目的是将Fe3+转化为Fe2+,试剂X可用SO2或Fe。①若试剂X是SO2,转化原理为SO2+Fe2(SO4)3+2Y═2FeSO4+2H2SO4,则Y的化学式是  。②若试剂X是Fe,转化原理为Fe+Fe2(SO4)3═3FeSO4.测得“还原”后溶液的pH明显增大,其原因是  。18.(11分)钙被称为人体中的“钢筋混凝土”。【人体中的钙】(1)人体缺钙不会导致  (填字母,下同)。A.佝偻病B.侏儒症C.骨质疏松(2)人体中钙元素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以羟基磷酸钙[Ca10(PO4)6(OH)2]形式存在,其中磷元素化合价为  。【单质钙】提出问题:钙的化合物很多,为什么我们很少提起单质钙呢?思考猜想:钙的化学性质活泼。实验验证一:如图1所示查阅资料:在一个化学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升高,同时就有元素化合价降低。(3)实验结论:①写出钙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该反应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干燥剂中的钙】提出问题:一包生石灰干燥剂,使用一段时间后可能有哪些固体?猜想假设:固体中含有氧化钙、氢氧化钙、碳酸钙。实验验证二:(4)取固体样品加入水中,若温度明显升高,则含有  ;滴加酚酞后液体变红;继续加足量稀盐酸,如观察到  ,则固体中含有碳酸钙。(5)小明认为无法判断是否含有氢氧化钙,理由是  。(6)为了进一步确定固体样品的成分及质量,实验小组利用如图2所示的装置(夹持仪器省略)进行实验。查阅资料:氢氧化钙加热至580℃、碳酸钙加热至825℃分别分解生成两种氧化物。①实验前首先要  ,再装入药品。②装置E的作用是  。③控温电加热器使装置B中反应完全,再通一段时间空气,测得反应前后装置C、D分别增重18.0g和22.0g,将装置B中反应后剩余的固体氧化物加入足量水中溶解,蒸发所得固体(不含水)增重36.0g,求原固体样品中各成分的质量。(请写出计算过程)2019-2019学年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敔山湾实验学校九年级(下)期中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共14题,共14分)1.(1分)生活中的许多现象常涉及到化学知识.下列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大米酿酒B.牛奶变酸C.生石灰干燥食品D.轮胎爆炸【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大米酿酒的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酒精,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B、牛奶变酸的过程中生成了显酸性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C、生石灰干燥食品的过程中生成了氢氧化钙,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D、轮胎爆炸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2.(1分)下列家庭常用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牛奶B.酱油C.蒸馏水D.葡萄酒【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据此逐项分析即可.【解答】解:A、牛奶中含有水、蛋白质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B、酱油中含有水、氯化钠、蛋白质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C、蒸馏水中只含有水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选项正确;D、葡萄酒中含有水、酒精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要分析物质是由几种物质组成的,如果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就属于纯净物,如果有多种物质就属于混合物.3.(1分)下列有关化肥或农药的叙述错误的是(  )A.硫酸铵属于复合肥料,所含的营养元素是氮和硫B.氯化铵和磷矿粉从外观即可区分C.农药施用后,会通过农作物、农产品等发生转移D.化肥和农药施用不当,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分析】根据化学肥料的类别以及性质和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硫酸铵属于氮肥,所含的营养元素是氮,错误;B、氯化铵是白色的,而磷矿粉是灰色的,故从外观即可区分,正确;C、农药施用后,会通过农作物、农产品等发生转移,正确;D、化肥和农药施用不当,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化学肥料的应用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4.(1分)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镁条和稀盐酸反应放出大量的热B.铁锈与稀盐酸反应溶液变成浅绿色C.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D.碳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分析】A、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同时放出大量的热;B、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C、硫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蓝紫色火焰;D、加热条件下,氧化铜和碳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解答】解:A、镁条和稀盐酸反应时,能够产生大量气泡,同时放出大量的热,该选项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B、铁锈与稀盐酸反应时生成氯化铁溶液,氯化铁溶液是黄色的,因此能够观察到溶液变成黄色,该选项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C、硫在氧气中燃烧应该产生蓝紫色火焰,该选项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D、碳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属于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该选项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故选:A。【点评】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是不同的,根据实验现象,通过推理可以得到实验结论,描述实验现象时不能直接说出结论.5.(1分)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蒸发结晶B.检查气密性C.滴管用后不洗涤直接插回原瓶D.塞紧橡皮塞【分析】A、蒸发溶液是,要用玻璃棒不断地搅拌,防止液体飞溅;B、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将导管放入水槽中,然后用手握住试管外壁;C、滴管用后不洗涤,否则会稀释药品;D、应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容器口,切不可把容器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容器。【解答】解:A、蒸发溶液是,要用玻璃棒不断地搅拌,图中操作正确,故A正确;B、在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时,利用的是装置内气体的压强改变,有气泡冒出时,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否则气密性不好,图中操作正确,故B正确;C、滴管用后不洗涤,否则会稀释药品,图中操作正确,故C正确;D、应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容器口,切不可把容器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图中操作错误,会压破容器,故D错误。故选:D。【点评】掌握检验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了解蒸发的方法,掌握滴管的使用和仪器的连接的注意事项。6.(1分)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N5:5个氮原子B.FeO:氧化铁C.Zn2+:正二价的锌元素D.2C:二个碳原子【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答】解:A、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5个氮原子可表示为:5N;故A错误;B、当铁元素显+2价的时候读作亚铁,故FeO表示氧化亚铁,故B错误;C、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正二价的锌元素,故可表示为:;故C错误;D、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二个碳原子可表示为:2C;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7.(1分)以下是某同学做过的小实验,其中能成功的是(  )①用蜡烛制取少量的炭黑②用碎鸡蛋壳和食醋制取少量CO2③用肥皂水区别硬水和软水④用淬火后的缝衣针制作钓鱼钩.A.②③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分析】①根据蜡烛燃烧不充分时易产生炭黑进行分析判断.②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与酸反应,据此进行分析判断.③根据硬水与软水的鉴别方法进行分析解答.④淬火后的缝衣针变脆,韧性减弱.【解答】解:①蜡烛燃烧不充分时易产生炭黑,可用蜡烛制取少量的炭黑,故选项小实验能成功。②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与食醋再的醋酸反应,故选项小实验能成功。③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较少的硬水,故选项小实验能成功。④淬火后的缝衣针变脆,韧性减弱,不能制作钓鱼钩,故选项小实验不能成功。故①②③小实验能成功。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但综合性较强,化学实验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设计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8.(1分)根据如图的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镁离子(Mg2+)核内有12个质子C.在化学反应中,氯原子容易失去1个电子D.镁离子(Mg2+)与氯离子(Cl﹣)的最外层电子数不相等【分析】A.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该微粒为原子,当失去电子变为离子时,质子数不变;B.质量的单位为g,而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为1,省略不写;C.Cl的最外层有7个电子,易得到电子;D.镁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氯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解答】解:A.Mg原子的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等于12,当失去电子变为离子时,质子数不变,则镁离子核内有12个质子,故A正确;B.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故B错误;C.Cl的最外层有7个电子,易得到电子,则化学反应中,氯原子容易得到1个电子,故C错误;D.镁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氯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电子层数不同,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微粒中的数量关系,明确质子数、电子数与阴阳离子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选项B为易错点,题目难度不大.9.(1分)2019年5月23日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新物质,并向中国专利技术局申请了专利,该物质被CAS登记为第6000万种已知结构的新物质M(化学式为C19H15N4FSO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M属于化合物B.M由42个原子构成C.M中氮氧原子个数比为2:1D.M由六种元素组成【分析】A、根据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M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1个M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新物质M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M是由碳、氢、氮、氟、硫、氧六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B、M是由M分子构成的,1个M分子是由42个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C、1个M分子中含有4个氮原子和2个氧原子,则M分子中氮、氧原子个数比为4:2=2:1,故选项说法正确。D、M是由碳、氢、氮、氟、硫、氧六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化合物的特征等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0.(1分)为验证“加热碳酸氢铵”所发生的变化,两同学分别用甲、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发现两实验中碳酸氢铵固体均消失,乙实验中还观察到无水硫酸铜变蓝,浸有酚酞试液的棉球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资料:无水硫酸铜呈白色,遇水后呈蓝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实验不如乙实验环保B.只根据甲实验“固体消失”这一现象,可验证碳酸氢铵发生了分解C.乙实验有利于学生分析“固体消失”的原因D.只根据乙实验的现象,可验证:NH4HCO3NH3↑+CO2↑+H2O【分析】A、不同的实验装置,优缺点不同;B、根据甲实验“固体消失”这一现象,可验证碳酸氢铵发生了分解反应;C、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初步判断碳酸氢铵分解生成了哪些物质;D、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判断相关方面的问题.【解答】解:A、甲实验生成的物质全部扩散到空气中,污染环境,而乙实验装置相对封闭,被酚酞试液、澄清石灰水吸收后扩散到空气中的物质相对较少,因此甲实验不如乙实验环保,该选项说法正确;B、只根据甲实验“固体消失”这一现象,不能验证碳酸氢铵发生了分解,也可能是碳酸氢铵升华导致的消失,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观察到无水硫酸铜变蓝,说明反应生成了水,浸有酚酞试液的棉球变红,说明反应生成了氨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因此乙实验有利于学生分析“固体消失”的原因,该选项说法正确;D、根据乙实验的现象,可验证碳酸氢铵分解生成了氨气、水和二氧化碳,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11.(1分)善于归纳知识,有利于培养素质.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与生活B化学与健康①除锈迹﹣用醋酸②去餐具油污﹣用洗洁精乳化③硬水软化﹣用肥皂水④去手上油渍﹣用汽油溶解①人体缺乏维生素C﹣引起夜盲症②人体摄入过量食盐﹣引起高血压③人体缺铁﹣引起贫血④不能用甲醛的水溶液浸泡海产品保鲜C化学中常见的“三”D化学概念中的不一定①工业上的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②三大合成材料﹣合金、合成纤维、合成橡胶③三种还原性物质﹣碳、氢气、一氧化碳④构成原子的三种粒子﹣质子、中子、电子①酸溶液通常呈酸性,但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②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③氧化物一定由两种元素组成,但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氧化物A.AB.BC.CD.D【分析】A、根据肥皂水只能区分硬水和软水,不能将硬水软化进行分析;B、根据人体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进行分析;C、根据三大合成材料是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进行分析;D、根据酸、中和反应、氧化物的定义进行分析.【解答】解:A、肥皂水只能区分硬水和软水,不能将硬水软化,故A错误;B、人体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故B错误;C、三大合成材料是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故C错误;D、酸溶液通常呈酸性,但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硫酸氢钠是盐,显酸性;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不属于中和反应;氧化物一定由两种元素组成,但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氧化物,氯化银是两种元素组成,不是氧化物,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解答时要充分理解各种物质的性质,然后再根据物质的性质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确定物质的用途.12.(1分)如图是不含结晶水的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2℃时,向100g物质b的饱和溶液中加入80g物质a,充分搅拌后,最终得到180g溶液B.将t2℃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a>bC.用等质量的a、b、c三种固体配制成t2℃时的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是:c溶液>b溶液>a溶液D.将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解答】解:A、t2℃时,向100g物质b的饱和溶液中加入80g物质a,a不能全部溶解,故充分搅拌后,最终得不到180g溶液,错误;B、不知道溶液的质量,不能确定析出晶体质量的大小,错误;C、用等质量的a、b、c三种固体配制成t2℃时的饱和溶液,所需要水的质量大小关系为c>b>a,故所得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是:c溶液>b溶液>a溶液,正确;D、将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c的溶解度减小,会析出晶体,如溶质质量分数减小,而AB的溶解度增大,溶液组成不变,故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3.(1分)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试剂及操作均正确的一组是(  )选项待提纯的物质选用的试剂操作方法ANa2SO4(NaOH)稀硫酸加过量的稀硫酸、蒸发结晶BNaCl(Na2CO3)BaCl2溶液加入适量的BaCl2溶液,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CKCl(K2CO3)稀盐酸加过量的稀盐酸,蒸发结晶DCaO(CaCO3)稀盐酸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A.AB.BC.CD.D【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解答】解:A、NaOH能与过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硫酸,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B、Na2CO3能与适量的BaCl2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再过滤、蒸发,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C、K2CO3能与过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再蒸发结晶,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D、CaO和CaCO3均能与稀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故选:C。【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14.(1分)有一包白色固体样品,可能由CaCO3、NaOH、MgCl2、Na2SO4和BaCl2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探究该样品的组成,某小组取适量样品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原固体样品中一定有CaCO3、NaOH、MgCl2、BaCl2,可能有Na2SO4B.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NaOH、BaCl2C.滤渣a的成分是CaCO3D.若现象①“滤渣全部溶解”变为“滤渣部分溶解”,其他现象不变,则原样品中仍能确定是否存在MgCl2【分析】根据碳酸钙难溶于水,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会生成硫酸钡沉淀,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会产生氢氧化镁沉淀,碳酸钙和盐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结合化学方程式计算等知识进行分析。【解答】解:A、样品溶于水得到滤渣1.5g,能够全部溶于稀盐酸,且产生0.44g的二氧化碳,说明沉淀一定含有碳酸钙,一定没有硫酸钡,则一定无硫酸钠;错误;B、滤液通入二氧化碳产生沉淀,说明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产生碳酸钠,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产生的碳酸钡沉淀,因此滤液中溶质的成分除氯化钠还有氢氧化钠和氯化钡;正确;C、设产生0.44g的二氧化碳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CaCO3+2HCl=CaCl2+H2O+CO2↑10044则,解得x=1g<1.5g,因此沉淀还有氢氧化镁;则沉淀a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错误;D、现象①“滤渣全部溶解”变为“滤渣部分溶解”,其他现象不变,可以知道沉淀a一定含有碳酸钙和硫酸钡沉淀,就不一定含有氢氧化镁沉淀,因此无法确定氯化镁的存在,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为框图式推断题,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题中所给物质的性质,然后依据题中的现象确定各种物质的存在性,最后确定混合物的成分。二、(本题包括4小题,共36分)15.(8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1)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填空:①在盐酸中滴加石蕊试液变红,是因为溶液中含有 H+ ;②改良酸性土壤的碱 Ca(OH)2 ;③绿色公交车使用的燃料“CNG”中主要气体 CH4 ;④最常用的溶剂 H2O 。(2)如图为某一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X、Y、Z、W分别表示四种不同的物质)。回答下列问题:①该化学反应涉及的物质中,可能属于氧化物的有 3 种;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用X、Y、Z、W表示为 2X+2YZ+2W ;③图中某元素的粒子结构示意图为其微粒符号可表示为A2﹣,则m的值 8 ;④通过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还可得出的结论(填一条)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分析】(1)以从物质的性质着手分析物质的用途,然后确定物质的名称并书写化学式。(2)①根据物质的微观构成分析属于氧化物的物质;②根据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各物质反应的微粒个数关系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③根据原子离子只讲的妆化分析m的值。④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解答;【解答】解:(1)①在盐酸中滴加石蕊试液变红,是因为溶液中含有氢离子;故填:H+;②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氢氧化钙,故填:Ca(OH)2;③绿色公交车使用的燃料“CNG”中主要气体甲烷,故填:CH4;④最常用的溶剂为水,故填:H2O;(2)由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各物质反应的微粒个数关系是:①由物质的微观构成可知,X、Y、W三种物质的分子都是由两种原子构成,若较小的黑球是氧原子,就属于氧化物;②由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各物质反应的微粒个数关系是2:2:1:2.所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X+2YZ+2W;③由元素的粒子结构示意图为,其微粒符号可表示为A2﹣可知,其原子的核外最外层有6个电子,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2+6=8。④通过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故答案为:(1)①H+;②Ca(OH)2;③CH4;④H2O;(2)①3;②2X+2YZ+2W;③8;④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用途,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使用要求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基础知识的储备,以便能够灵活应用。16.(11分)在化学实验操作技能考查中有三道考题:a.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b.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和验满;c.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小宇抽签后由监考老师引领至实验桌前,该实验桌上摆放了如图1所示药品和仪器。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所示仪器⑤的名称是:⑤ 烧杯 。(2)小宇进行的考题是 b (填序号),其主要操作如图2所示:其中操作错误的是 D (填序号);(3)实验桌上的两种药品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4)用利用该装置在实验室里还能制取 氧气 气体,化学反应方程式 2H2O22H2O+O2↑ 。(5)若用加热氯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请从上面的仪器中选择恰当的仪器编号组装发生装置 ③⑥⑦ ,还缺少的仪器是 酒精灯 (填名称)。写出该化学反应方程式 2KClO32KCl+3O2↑ 。(6)化学活动周中,各竞赛小组设计出了各种有趣的喷泉。①竞赛I组和竞赛Ⅱ组查阅资料得知:NH3极易溶于水,1体积水中约可以溶解700体积的NH3,分别设计了图3和图4实验装置。竞赛I组操作如下:在干燥的烧瓶内收集满纯净干燥的氨气,塞紧带有玻璃管和胶头滴管(预先吸满水)的胶塞,打开止水夹,形成了喷泉。竞赛Ⅱ组在干燥的烧瓶内收集满纯净干燥的氨气后,其引发喷泉的方法是:打开止水夹,用热毛巾捂住圆底烧瓶。②竞赛Ⅲ组也在干燥的烧瓶内收集满纯净干燥的氨气后,设计了如图实验(见图5),引发了喷泉,玻璃套管中的固体是 C (填序号)。A.氢氧化钙B.氯化钠C.活性炭D.氧化铜【分析】据图即可知道有关仪器的名称,根据提供的仪器和药品确定实验操作,根据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1)图1中所示仪器⑤是烧杯,故填:烧杯。(2)根据图示可以看出,小宇进行的考题是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性质实验,故填;b;操作错误的是D,收集二氧化碳时导管要伸到集气瓶的底部,故填:D;(3)实验桌上的药品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故填:CaCO3+2HCl═CaCl2+H2O+CO2↑。(4)用利用该装置在实验室里还能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化学反应方程式2H2O22H2O+O2↑.故填:2H2O22H2O+O2↑;(5)若用加热氯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需要的仪器有③⑥⑦,还缺少酒精灯,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该化学反应方程式2KClO32KCl+3O2↑,故填:③⑥⑦;酒精灯;2KClO32KCl+3O2↑。(6)②竞赛Ⅲ组也在干燥的烧瓶内收集满纯净干燥的氨气后,可以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引发了喷泉,故填:C。【点评】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注意事项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17.(6分)某工厂产生的烧渣(主要含FeO、Fe2O3,还有一定量的SiO2)可用于制备七水合硫酸亚铁晶体(FeSO4•7H2O),其工艺流程如下:查阅资料:SiO2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硫酸反应。(1)“浸取”步骤中,FeO、Fe2O3和稀硫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FeO+H2SO4=FeSO4+H2O、 Fe2O3+3H2SO4═Fe2(SO4)3+3H2O 。(2)为提高“浸取”步骤的反应速率,可采取的具体措施有 把烧渣研碎 (写1条,不考虑“搅拌”和“使用催化剂”)。(3)“过滤”操作需要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漏斗 ,“过滤”后得到的滤液中的溶质有 FeSO4、Fe2(SO4)3、H2SO4 (填化学式)。(4)“还原”步骤的目的是将Fe3+转化为Fe2+,试剂X可用SO2或Fe。①若试剂X是SO2,转化原理为SO2+Fe2(SO4)3+2Y═2FeSO4+2H2SO4,则Y的化学式是 H2O 。②若试剂X是Fe,转化原理为Fe+Fe2(SO4)3═3FeSO4.测得“还原”后溶液的pH明显增大,其原因是 铁消耗过量的硫酸,导致溶液酸性减弱 。【分析】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原子个数、原子质量都不变;稀硫酸和氧化亚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水,和氧化铁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反应物接触越充分、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解答】解:(1)“浸取”步骤中,FeO、Fe2O3和稀硫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FeO+H2SO4=FeSO4+H2O、Fe2O3+3H2SO4═Fe2(SO4)3+3H2O。故填:Fe2O3+3H2SO4═Fe2(SO4)3+3H2O。(2)为提高“浸取”步骤的反应速率,可采取的具体措施有把烧渣研碎、升高温度等。故填:把烧渣研碎。(3)“过滤”操作需要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漏斗,“过滤”后得到的滤液中的溶质有反应生成的硫酸亚铁、硫酸铁和过量的硫酸。故填:漏斗;FeSO4、Fe2(SO4)3、H2SO4。(4)①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硫原子都是4个,铁原子都是2个,反应后氢原子是4个,反应前应该是4个,包含在2Y中,反应后氧原子是16个,反应前应该是16个,其中2个包含在2Y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Fe2(SO4)3+2H2O═2FeSO4+2H2SO4,则Y的化学式是H2O。故填:H2O。②测得“还原”后溶液的pH明显增大,其原因是铁消耗过量的硫酸,导致溶液酸性减弱。故填:铁消耗过量的硫酸,导致溶液酸性减弱。【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18.(11分)钙被称为人体中的“钢筋混凝土”。【人体中的钙】(1)人体缺钙不会导致 B (填字母,下同)。A.佝偻病B.侏儒症C.骨质疏松(2)人体中钙元素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以羟基磷酸钙[Ca10(PO4)6(OH)2]形式存在,其中磷元素化合价为 +5 。【单质钙】提出问题:钙的化合物很多,为什么我们很少提起单质钙呢?思考猜想:钙的化学性质活泼。实验验证一:如图1所示查阅资料:在一个化学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升高,同时就有元素化合价降低。(3)实验结论:①写出钙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2H2O=Ca(OH)2+H2↑ 。②该反应 放出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干燥剂中的钙】提出问题:一包生石灰干燥剂,使用一段时间后可能有哪些固体?猜想假设:固体中含有氧化钙、氢氧化钙、碳酸钙。实验验证二:(4)取固体样品加入水中,若温度明显升高,则含有 氧化钙 ;滴加酚酞后液体变红;继续加足量稀盐酸,如观察到 有气泡产生 ,则固体中含有碳酸钙。(5)小明认为无法判断是否含有氢氧化钙,理由是 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钙溶液也呈碱性 。(6)为了进一步确定固体样品的成分及质量,实验小组利用如图2所示的装置(夹持仪器省略)进行实验。查阅资料:氢氧化钙加热至580℃、碳酸钙加热至825℃分别分解生成两种氧化物。①实验前首先要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再装入药品。②装置E的作用是 防止空气中的CO2和H2O进入D 。③控温电加热器使装置B中反应完全,再通一段时间空气,测得反应前后装置C、D分别增重18.0g和22.0g,将装置B中反应后剩余的固体氧化物加入足量水中溶解,蒸发所得固体(不含水)增重36.0g,求原固体样品中各成分的质量。(请写出计算过程)【分析】(1)根据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来分析;(2)根据化合价原则进行分析;(3)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和题中信息进行分析;(4)根据氧化钙和碳酸钙的性质进行分析;(5)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钙溶液也呈碱性,据此分析;(6)①实验前首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装入样品;②装置E是为了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进入装置D,影响实验结果;③控温加热使装置B中反应完全,再通一段时间空气,测得反应前后装置C、D分别增重18.0g和22.0g,则氢氧化钙分解生成水的质量为18.0g,碳酸钙分解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2.0g,根据化学方程式分别求出氢氧化钙的质量、分解生成的氧化钙的质量;碳酸钙的质量以及分解生成的氧化钙的质量。将装置B中反应后剩余的固体氧化物加入足量水中溶解,蒸发所得固体(不含水)增重36.0g,根据化学方程式求出参加反应的氧化钙的质量,进而求出原固体样品中各成分的质量。【解答】解:(1)人体缺钙会导致佝偻病和骨质疏松,不会导致侏儒症,故选:B;(2)钙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氢氧根显﹣1价,设磷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2)×10+6x+(﹣2)×4×6+(﹣1)×2=0,则x=+5价,故填:+5;(3)①钙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2H2O=Ca(OH)2+H2↑,故填:Ca+2H2O=Ca(OH)2+H2↑;②开始时溶液变浑浊,降温后变成澄清溶液,是因为氢氧化钙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因此该反应属于放热反应。故填:放出;(4)取固体样品加入水中,若温度明显升高,则含有氧化钙;由于生成的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因此滴加酚酞后液体变红;继续加足量稀盐酸,如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则固体含有碳酸钙,故填:氧化钙;有气泡产生;(5)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钙溶液也呈碱性,因此无法判断是否有氢氧化钙,故填: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钙溶液也呈碱性;(6)①实验前首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装入样品。故填: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装置E是为了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进入装置D,影响实验结果;故填:防止空气中的CO2和H2O进入D;③控温加热使装置B中反应完全,再通一段时间空气,测得反应前后装置C、D分别增重18.0g和22.0g,则氢氧化钙分解生成水的质量为18.0g,碳酸钙分解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2.0g,设氢氧化钙的质量为x,分解生成的氧化钙的质量为y,碳酸钙的质量为z,分解生成的氧化钙的质量为m,则Ca(OH)2CaO+H2O745618x=74gy=56gCaCO3CaO+CO2↑1005644z=50gm=28g将装置B中反应后剩余的固体氧化物加入足量水中溶解,蒸发所得固体(不含水)增重36.0g,设参加反应的氧化钙的质量为n,则CaO+H2O=Ca(OH)2固体增加质量567474﹣56=18n=112g则原固体样品中CaO的质量为112g﹣56g﹣28g=28g由以上分析可知,原固体样品中含氢氧化钙的质量为74g,含碳酸钙的质量为50g,含氧化钙的质量为28g。答:原固体样品中含氢氧化钙的质量为74g,含碳酸钙的质量为50g,含氧化钙的质量为28g。【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本文档为【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敔山湾实验学校九年级下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志宏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72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21-09-17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