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日韩经济合作

中日韩经济合作

举报
开通vip

中日韩经济合作中,日,韩经济合作的问题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潮流。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实践中,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作为成功的样板,对世界经济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政治经济不平衡发展的规律下,东亚要真正体现自身的力量,就必须有自己的区域合作组织。而要实现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构建中日韩经济一体化是关键。因此,中日韩经济一体化是内部经济联系向前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应对外在挑战和谋求国际政治经济地位的必经之路。一、中日韩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一)经济全球化加剧国际竞争。经济全球化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引...

中日韩经济合作
中,日,韩经济合作的问题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潮流。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实践中,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作为成功的样板,对世界经济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政治经济不平衡发展的规律下,东亚要真正体现自身的力量,就必须有自己的区域合作组织。而要实现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构建中日韩经济一体化是关键。因此,中日韩经济一体化是内部经济联系向前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应对外在挑战和谋求国际政治经济地位的必经之路。一、中日韩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一)经济全球化加剧国际竞争。经济全球化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引用越来越频繁的一个概念,简单而言,经济全球化是跨越民族国家政治疆界的经济活动的扩展,它意味着世界经济中各国的经济开放度增加,相互依存、依赖关系加深和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是一个过程,它是民族性或地方性在减少的过程,也是各国普遍推行的贸易、投资及经济自由化的一场运动,这一过程是由市场利益的诱惑或竞争威胁所驱动。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的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称,经济全球化涉及到诸如运输和通讯成本等自然壁垒,以及关税、配额和外汇管制等人为壁垒的降低,并因此对贸易和投资增长作出贡献,它是经济活动更大程度扩散和劳动分工日益国际化的结果。经济全球化已成为显著的历史趋势与发展潮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贸易自由化,即各国间贸易障碍的减少,包括关税的不断降低和非关税壁垒的取消;二是金融国际化,即各类国际性金融市场的形成和各种国际性金融机构的迅速发展;三是生产跨国化,即跨国公司全球投资发展导致生产国际分工的深化,跨国化生产成为当代世界生产的主要形式。冷战结束后,经济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各国间的经济交流日益密切,逐渐形成了相互依存、相互融合的有机体。因此各国都在集中力量进行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多种形式的经济合作。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发展,导致国际竞争进一步加强,东亚各国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不得不携手合作,以集体力量共同迎接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严峻挑战。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会带来机遇,也会带来挑战。1997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其实就是经济全球化,金融全球化带来挑战的一个具体案例。这个教训使东亚各国深刻地认识到,要抵御和减少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必须加强区域合作,而东亚区域合作的关键是中日韩三国的合作。所以,中日韩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中日韩三国的必然选择。(二)经济全球化加快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步伐。当今世界经济秩序的主要特征是全球化和地区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并存状态。既有WTO为中心的全球贸易秩序,又有欧盟(EU)、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等为代表的地区经济一体化组织。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二者关系密切。一方面,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必要初始阶段;另一方面,从深层次和根本性来说,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世界经济生活国际化和全球化的产物。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对内自由化,对外部经济存在较大的限制,有可能带来一种新的保护主义,而不利于经济全球化发展。因此,在越来越有意识地构筑自己的经济圈来展开竞争这一大背景下,东亚国家单打独斗的劣势越发显现出来,如果东亚国家继续游离在区域经济合作进程之外,无疑会有损于各国的利益。在日益激化的竞争面前,各个国家都在寻求进一步消除贸易障碍、提高竞争力、缓解国家之间的经济摩擦和矛盾的途径。因此,各国积极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实践,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统计截至2004年5月1日,世界FTA件数为107件。可见,中日韩三国为了各自的利益乃至东亚经济的发展,也要加快中日韩经济一体化的步伐。东亚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亚地区的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发展是东亚聚合的一个主动力。在东亚先是日本经济的起飞,然后,出现“四小龙”经济的崛起,接着是东盟的经济快速增长,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地区经济增长的“雁型模式”和链条。中国实行经济改革开放政策,转向市场机制后,经济持续增长,使东亚地区产生了更强的内在联系机制。据统计,截至20世纪90年代末,东亚地区的内部贸易已经占到50%以上,同时,地区内部的投资和技术转移也得到很大的发展。经济上的相互连接生成了越来越强的地区共同利益,这是推动东亚加强合作的一个内在基础。在此基础上,逐渐催生了东亚意识,反过来进一步推动东亚经济合作。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经济崛起正在创造一种新的地区经济联系格局和经济增长动力机制。20世纪90年代以来,作为地区经济增长领头雁的日本,其经济一直低迷,使得在“雁型模式”基础上的地区经济联系增长链断裂。但是,由于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向地区提供的市场增大,新的链条正在生成。这种日益增强的经济联系是东亚地区经济合作的内在驱动力。20世纪末,亚洲金融危机给东亚经济以沉重的打击。但是,东亚经济近年来仍是全球经济的亮点,其中,以中日韩为核心的东北亚,又是最活跃的经济区域之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为世瞩目自不必言,韩国是从金融危机中恢复得最好的国家之一,而长年裹足不前的日本经济,也出现复苏迹象。更重要的是,三国经贸往来在近年连创新高、相互的贸易依存度越来越大。在这样的背景下,东北亚区内区外都对中日韩的自由贸易趋势充满期待。在全球区域集团化的潮流下,中国、日本和韩国这三个比邻而居的国家,进行经济联合是大势所趋。中国、日本和韩国是东亚三个最大的经济体,三国关系的任何变化都会立即吸引各方注意,这些关注不仅来自于亚洲,也来自于整个世界。在全球化步伐加快和不断蔓延的区域主义的推动下,三国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中日韩三国关系,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亚洲区域合作和交流水平,为了稳定、和平和亚洲的发展,三方关系需要尽可能地加以改善,共同致力于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二、中日韩经济一体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东亚国家特别是东北亚地区,一直处于相对松散的经济组织状态,长期以来没有形成统一的区域性贸易合作组织,这种游离于区域贸易安排之外的状况,无疑给东北亚国家不利影响。中国、日本和韩国三国占东亚总GNP的90%左右,名副其实的东亚地区经济合作或经济一体化缺少中国、日本和韩国三国的参与是没有多少意义的。因此,中日韩经济合作,无论对东北亚经济合作,还是对东亚都具存重要的战略意义。无论是从地缘政治,还是从地缘经济上说,中国、日本和韩国都有走向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条件,但是,中日韩三国至今还没有形成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性经济一体化组织。这一状况大大制约了本东北亚经济一体化进程,削弱了东北亚地区的国际竞争力。当然,中国、日本和韩国都是亚太经合组织(APEC)的成员国,但是,APEC仍然属于一个比较松散、非制度性的、覆盖地区过于宽泛的经济合作组织,根本无法与EU和NAFTA相匹敌。中国、日本和韩国三国之间还没有形成经济合作的制度性安排,这正是东北亚区域内市场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西欧和北美的最直接的原因。从诸多方面来看,中国、日本和韩国的经济合作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及比较优势。总体上说,日本是具有先进技术和生产力的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韩国是具有一定先进生产技术和研发经验的中等发达国家;中国是转型时期的刚刚步人工业化时期的发展中国家。因此,三国具有广阔的合作前景。(一)经济层面。第一,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上分析,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在三国人力资源上,具有最大的战略资源优势。此外,中国在自然资源、资本资源等方面也具有相对比较优势。日本和韩国在知识、技术资源上则明显强于中国,而中国知识、技术资源十分匮乏,尤其是中国的技术创新能力与韩国和日本相比差距甚大。中日韩三国资源禀赋的互不相同,形成了不同资源的比较优势,有利于三国间通过进出口贸易和产业分工获得比较利益,进而发展成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则更有利于达到利益最大化。第二,三国产业结构层次逐渐趋同,急需重新调整和国际分工。中国、日本和韩国三国经济虽然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但是其发展模式大同小异,即以出口为导向,以制造业为中心。其中,重化工业中的钢铁、汽车、造船、石化、机械、煤炭等生产居于世界前列;轻工业中的服装、鞋类、家电、小五金、半导体等出口也遍布世界各地。过去,日本的 材料 关于××同志的政审材料调查表环保先进个人材料国家普通话测试材料农民专业合作社注销四查四问剖析材料 产品、中国的消费晶、韩国的中间材料产品的三角分工结构,随着中国经济技术的突飞猛进,中国在中间材料产品和零部件产品领域的竞争力在逐渐增大,从而使得中国、日本、韩国三国在国际市场份额占有的竞争更加激烈。在这种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下,加快东亚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已成为必然趋势。而这种趋势客观上要求三国间应统筹兼顾,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框架中,进行有序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国际分工。第三,中日韩三国进出口贸易结构,既有互补性又有竞争性。东亚区域各国贸易中,区域内贸易呈持续增长势头,随着中国、日本、韩国三国在国际贸易中所占比重逐渐增加,总出口中,三国之间的出口比重也有所上升。这不仅意味着三国进一步挖掘相互间的贸易合作潜力还有很大余地,也说明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东亚经济一体化的进程虽然起步比较晚,但发展很快,区内贸易占的比重如此之大,都呼唤着东亚的投资合作。同时世界各地的经济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当一个地区内部的贸易迅速发展,经济增长势头强劲的情况下,是开展投资合作最好的时机。东亚经济的比较优势和经济的高速增长,都对中日韩经济一体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二)政治层面。任何一种区域合作的成功,都需要一定的政治条件。在国际和地区组织中,霸权政治、强权政治愈来愈少了,但大国政治和实力原则仍然通行。主要表现在一些大国和强国作为核心国家在组织中发挥着主导作用。目前,世界上富有成效的国际组织,几乎都是核心大国相互合作,共同发挥核心作用。在较成功的地区性组织中,核心大国的作用更是显而易见的,欧盟中的德国和法国,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美国和加拿大都发挥了这种作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也不例外,需要核心大国的作用。没有中日韩三国的合作,就很难形成核心作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也就停留于主要以市场力量推进的一体化,而自发性的市场驱动,往往难以控制区域经济纠纷与贸易摩擦的进一步升级。因此,为了东亚区域经济的合作,也要求中日韩三国在政治上达成共识,日本要正确认识历史问题。(三)文化层面。区域一体化的基础中,存在一种共同的文化和地区的认同意识,如“欧洲意识”和“美洲意识”等。作为一个地理概念,东亚指欧亚大陆太平洋沿岸的边缘或半边缘地带,包括中国、朝鲜半岛、日本和东南亚。从历史上说,这个地区的文化是以中国文化为基础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宏博深邃,源远流长,具有内在的共通性和相当强的内聚力。传统的东方文化是东亚社会发展的深厚根基,是东亚区域文化认同形成的基础,挖掘东亚传统文化中良性资源,有利于东亚区域的整体发展。三、中日韩三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现状中日韩三国之间的区域经济合作,目前大大落后于东盟自由贸易区。这三国的经贸合作于20世纪80年代才刚刚起步,建立区域合作经济体系的构想则起步更晚,基本上是在亚洲金融危机以后才提出。目前三国的合作机制只是局限于“对话”框架内。但三国相互之间的双边合作则已经迈出了步伐。日韩方面,1998年10月,韩国总统金大中在日本访问期间,首次提出了两国应在新世纪建立新的双边关系的建议,1999年3月,两国共同发表了以《通向21世纪更紧密的日韩经济关系》为题的研究报告,日韩双方都认为通过振兴两国贸易、投资等经济活动和加强彼此的经济联系、可以巩固双边经济伙伴关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两国必须尽可能消除存在的各种障碍,并同意在投资促进、税收条约、标准认证部门知识产权部门和WT。新一轮谈判等领域开展合作。中韩方面,2000年10月中韩两国首脑决定探索两国中长期经济合作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2001年双方就共同设立《21世纪中韩(韩中)经济合作研究会》事宜达成初步协议,同意共同加强中韩经济的中长期合作研究,将合作研究成果作为向两国政府部门提出政策建议的依据,推动两国经贸合作的深入发展。(一)中国参与的主要区域合作组织和自由贸易协定。亚太经济合作组织——这是中日韩三国都参与的一个地区经济合作机制。《中国一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2000年在新加坡召开的第四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中国领导人建议研究双方建立长期贸易安排的可能性。2002年11月双方签署框架文件,决定用10年的时间建成自由贸易区。上海合作组织——2001年6月上海合作组织在上海正式成立。2002年6月7日在圣彼得堡元首峰会上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宪章》,为该组织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2003年9月,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多边经贸合作纲要》等6份文件,这标志着上海合作组织的区域经济合作开始步人新的发展阶段。《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2003年6月29日中国内地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签署了《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它是在区域经济合作的各种模式中,一种比较初级的形式。(二)韩国。据初步统计,截至2005年11月,韩国政府已经于11个国家或经济体就FTA问题进行过接触。目前,已经和韩国签署协定的国家有智利和新加坡。2005年12月13日,韩国和东盟10国之间签署了《韩国和东盟FTA框架协议》, 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 涵盖货物、服务、投资、纠纷解决程序以及经济合作等方面。韩国和其他几个国家如加拿大、墨西哥、印度、中国和美国等也就FTA问题进行过接触。这些区域安排的实施对韩国贸易将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三)日本。2000年12月,日本和新加坡两国首脑就推动实现自由贸易协定达成共识,由于两国农业问题矛盾很少,经过一年多的谈判,日新自由贸易协定在2002年初签署,是日本第一次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日本与新加坡签订自由贸易协定之后,又与墨西哥加紧进行缔结自由贸易协定的磋商,免得日本企业在墨西哥遇到其他国家的挑战。在日本一东盟关系方面,当中国与东盟之间正式磋商自由贸易协定之后,日本与东盟之间在2001年设立了日本东盟专家会议,在2002年向日本东盟首脑会议,提出了有关建立日本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报告。在日本-韩国关系方面,曾经对缔结韩日自由贸易协定进行过某些研究,但因为受韩国对日本的贸易逆差,日本被本国的农业问题困扰等因素的影响,两国尚未取得任何实质性的成果。日本为了摆脱在经济全球化,区域集团化中的被动局面,积极寻求与有关国家和地区建立合作关系或缔结自由贸易协定,但是又担心本国的农业问题。这种矛盾心理影响了日本与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的步伐。近几年来,日本政府和学者发表了大量的文章和讲话,论述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必要性,还强调推进以中日韩为中心的东北亚合作是日本今后惟一的选择。中日韩三国,目前所采取的经济合作形式,综合起来看,中国较多采用多边或一对多边的经济合作形式,但也不排除个别的双边经济合作形式;日本则偏好双边的,即采取一对一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形式;而韩国则介于中日之间,既与日本签订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又积极参与对中国和东盟的多边经济合作进程。四、中日韩三国对经济一体化的态度中国的态度。我国与日韩发展制度性经济合作,从长远看是有利的,但是在短期内也可能给国内经济带来压力。有利的方面,有助于促进我国与日韩贸易关系的稳定发展;有利于吸引日韩增加对我国的投资,提高我国工业的国际竞争力。日本是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第三大来源,韩国在亚洲金融危机前对华投资一直呈增长趋势,目前是我国第7大投资来源国。不利的方面,我国需要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方面承诺更多的义务,与日本和韩国谈判区域贸易自由化,势必需要在对方关注的领域作新的让步,这无疑会增加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的压力。韩国的态度。在中日韩三国制度性经济合作问题上,韩国的态度最为积极。韩国是新兴工业国,但其资源贫乏,国内市场狭小,贸易依存度很高,韩国迫切希望通过区域经济合作扩大出口市场、吸引外来投资,从而积极推进中日韩三国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还有,韩国推行金融改革和结构调整,在财政、金融和就业方面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从而面临较大压力。若能成功地通过中日韩之间的区域经济合作增加出口和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就可以争取国内利益集团对改革的支持。日本的态度。日本对中日韩经济一体化的态度比较暧昧。其中既有经济方面的原因,也有政治方面的原因。第一,日本经济与美欧的联系更加密切。日本同美欧之间已形成产业内分工,贸易关系相对稳定。为了保持其经济大国的地位,日本会不遗余力地保持同美欧在贸易、投资和技术上的紧密合作关系。第二,日本将中国视为最具潜在威胁的竞争对手,对日中贸易逆差的继续扩大十分敏感,在对中国产业转移问题上,日本也变得越来越谨慎,担心出现产业“空洞化”。第三,日本的东亚区域合作政策受到美日同盟的牵制。美国曾经反对东亚建立区域合作组织,这自然会影响日本政府的立场。2003年10月,温家宝总理与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和韩国总统卢武铉签署了《中日韩推进三方合作联合宣言》。近年来,中日韩三国政府和民间已形成了多层次、多领域的对话机制,对促进三国合作与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三国领导人达成共识的基础上,三国有关研究机构已经共同进行了三国合作的相关研究工作。三国经济部长会晤机制的启动,对三国贸易投资便利化等问题的探讨,成为三方区域合作的一个良好开端,将有利于加强中日韩三国经济合作。五、中日韩经济一体化的前景(一)中日韩经济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在影响国际关系的诸因素中,经济无疑是最有力的变量,但毕竟不是惟一的变量,历史因素同样是基本的变量。日本早年推行的“大东亚共荣圈”,形成了中国和韩国历史上的痛苦,这个阴影不去,任何形式的一体化都不会成功。过于强调国家利益而轻视区域利益,只想有所得而不愿有所失,这种狭隘的“国家利益唯上主义”也影响着中日韩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从当前日韩围绕自由贸易协定的对话进展状况看,仅在日韩两国之间缔结自由贸易协定也正在经历一个各不相让、十分艰难的历程,如果再把中国加进来,其难度可想而知。中日韩三国间除了历史问题之外,另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权力结构尚不清晰。中日韩三国,明显地存在着力量不平衡问题。日本是“西方七国”的一员,是美国的盟友;而中国正在崛起之中,对整个东亚区域乃至全球的影响力愈来愈大。无论哪个国家在这个进程中努力,都可能会被另一方视为争夺领导权,相互间不信任程度增大。(二)中日韩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长远而言,东亚中日韩三国经济需要深化贸易和直接投资的相互一体化,这是构成东亚地区和平与繁荣的重要基础。贸易和投资的一体化,有利于把握传统商品生产活动创造的商机,也有利于实现蕴含在金融、流通、通信、教育、旅游等领域中的价值。而且,世界经济全球化日益要求实现贸易自由化与产品标准化的紧密结合,现实的产品竞争力内涵不仅是指价格、性能和质量,而且还包括产品必须符合各项标准。企业参与全球生产链条的合作,必须统一生产标准和产品标准;标准化不仅为生产过程的管理提供了便利,还通过减少对生产过程监督的层次而节省交易成本。所以,东亚各国应当就制定和实施有关产品的标准化开展相应的合作,中日韩三国经济的整合与发展也不可能例外。中日韩三国存在重化工业产品结构趋同、生产能力过剩和相互竞争激烈等问题。为了避免出现过度竞争造成两败俱伤,需要在中日韩三国的大企业之间建立某种战略联盟,整合区域内的产品结构,扩大基于比较优势或规模经济的产业内贸易。这样,既可以加强那些容易引起贸易摩擦的产业部门的合作,以达到促进技术合作,又可以防止贸易摩擦。实现中日韩经济一体化,现实的选择应该是建立中韩自由贸易区,然后考虑日韩自由贸易区,最后才能形成制度化的中日韩自由贸易区。东亚地区内部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实际状况,预示着通过直接投资的区域集聚,逐渐实现东亚经济成为与欧盟统一市场和北美自由贸易区对等的世界经济第三极。因此,中日韩经济一体化势在必行。六、现阶段加快日韩经济一体化进程的现实途径第一,认清中日韩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意义,发展多功能性的、市场力量主导的经济合作。有关专家的研究表明,中日韩分别与东盟或其某个成员建立双边自由贸易关系,而三国之间不加强合作和协调,不仅每个国家自身获益有限,而且无法在东亚形成可以与EU(欧盟)、NAFTA(北美自由贸易区)相抗衡的区域经济组织。就制度建设而言,中日韩三国在双边层次上,通过低层次的制度化合作机制,减少产品、服务与资本流动的限制,双边自由贸易将成为中日.韩经济合作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形式;在多边层次上,逐步发展以中日韩为主体的核心性多边合作机制,再逐步发展核心集团与区域内其他国家的双边合作关系,最终形成涵盖整个地区的制度化合作机制。第二,中日韩三国要营造安全的经济发展环境。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而和平对东北亚地区来说更为重要。朝核问题以及其背后朝鲜与美国之间尖锐对峙的关系,已经是威胁东北亚地区的危险因素。如果中日韩因历史问题、领土纷争等问题,而持续影响三国的经济合作,则推进中日韩经济一体化,只能是纸上谈兵。所以,安全的经济发展环境是中日韩经济一体化乃至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要条件。第三,中日韩三国应充分利用各国的比较优势。中日韩三国之间的区域内贸易,将随着其经济规模的扩大持续增加,日本11年连续成为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国,中国成为日本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已成为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国,韩国已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国。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国对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产生了巨大的需求。日本和韩国可利用这一良机,加快和加大对中国的出口和投资。推动中日韩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符合中日韩三国的利益,也符东亚地区各国的利益。综上所述,中日韩经济一体化符合历史的潮流,尽管现实中存在诸多方面的阻碍因素,但是,只要中日韩三国在经济一体化的问题上,找准自己的定位,同时,遇到问题要站在对方的角度,采取换位思考方式,各国做到在利益面前从大局出发,突出大国的形象,将来会实现中日韩经济一体化。
本文档为【中日韩经济合作】,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明明如月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2KB
软件:Word
页数:7
分类:高中语文
上传时间:2022-09-13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