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名家成才的规律

中医名家成才的规律

举报
开通vip

中医名家成才的规律中医名家成才的规律“不为良相,即为良医。”古人之语,诚可为今日鉴。古之良医甚多,乃至今日,亦时时间出。但之于百万中医,仍可谓凤毛麟角。“名中医”之间常被冠以“老”字,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中医的成长特点及人们对名医的认识。中医是临床医学,我们常能看到耄耋之年仍在抚脉临症者,而而立之年却仍脉诊不占者。年轻的中医太多在不被信任与自我不信任中度过,中医学习需要很长时间,如何缩短中医成才之路,找到中医学习的方法,至关重要。吾与同道中人曾历经三年之久,亲访名家51位,汇编《中医药名家之路》一书,整理了名老中医成才的几个特点,以冀...

中医名家成才的规律
中医名家成才的规律“不为良相,即为良医。”古人之语,诚可为今日鉴。古之良医甚多,乃至今日,亦时时间出。但之于百万中医,仍可谓凤毛麟角。“名中医”之间常被冠以“老”字,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中医的成长特点及人们对名医的认识。中医是临床医学,我们常能看到耄耋之年仍在抚脉临症者,而而立之年却仍脉诊不占者。年轻的中医太多在不被信任与自我不信任中度过,中医学习需要很长时间,如何缩短中医成才之路,找到中医学习的方法,至关重要。吾与同道中人曾历经三年之久,亲访名家51位,汇编《中医药名家之路》一书,整理了名老中医成才的几个特点,以冀自勉及有惠于年轻学者。现简述于下。1有习医的兴趣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潜心求学需先乐学,即平素所说兴趣。兴趣可先天而成,大多则通过环境改变或职业诱导而来。51位名家中,14位有家传史,占总数27.5%;经科班培训40人,占总数78.4%。开始接触中医的时间从总角之年至而立之年不等。余瀛鳌在论中医成才要素中首先提出中医成才需要有浓厚的专业兴趣和专业责任感。此次整理亦发现习医兴趣至关重要,如徐锡山儿时便喜欢收集和识别药材,14岁开始学习中药,终身不倦。马大正曾自学中医9年,28岁正式入大学科班学习,他曾说:没有对事业的钟爱,便不会成功,有时对事业的钟爱比聪明和才智更重要。洪善贻也曾说:热爱中医,才能学好中医,而兴趣是靠培养出来的。裘氏妇科创始人裘笑梅自幼多病,由此她从小热爱医学,一生都在专研医术,沙孟海曾言其:“一息尚存要读书”。科班出身的胡斌,曾跟师叶熙春、、朱承汉、朱惜明等前辈,因看到疗效而喜欢中医,他曾说:我就希望做个好医生。做一名人民满意的好医生,是我毕生的追求。又如何任、詹起荪、陆芷青、钟一堂、何子淮、施延庆、阮少南等,均为幼承庭训,父辈及兄长均是当时耳熟能详的名医大家,由父辈或兄长传承医术,常年跟诊习医,勤读苦学,最终誉满杏林。2读经典、跟名家幼承庭训的14位大家,几乎都熟读、背诵《经》《伤寒》《金匮要略》《药性赋》《汤头歌诀》等经典书籍,从小耳濡目染,更是对自身习医的一种督促。《医宗金鉴•凡例》指出:“医者书不熟则理不明,理不明则识不清,临症游移,漫无定见,药证不合,难以奏效。”益生等对中医药大学位老一辈中医学家的治学经验进行研究总结,发现深入研习古医籍是中医成才必经之路。松林等对全国第一批名老中医药专家成才经验分析显示,名医推崇经典者比例很高,也说明了中医经典在中医人才成长过程中的特殊作用和重要性。除了读经典,大多名家还曾跟师名医。丛林对《名老中医之路》收录的96位名家成才之路概括,发现名师引渡,是中医成才的捷径。本研究亦发现,除上述幼承庭训的医家外,另有25位曾师承当时诸大名医。洪善贻师从钟一堂;盛玉凤师从裘笑梅;连建伟跟师岳美中、王绵之、绍琴、渡舟等。“师傅带进门,修行靠个人”,各位大家在跟师之余,均潜心好学,大多以“读书临证再读书”的模式治学诊病。如学铭22岁开始自费拜师学习中医,后师从史沛堂、叶熙春,白天跟叶老抄方,晚上听史老授课,下午则自学不辍。老曾说“作为一个医师,必然是心有所惦,意有所承。心有所惦,惦记着的是病人的疾患;意有所承,承载着的是治病的方法。到了临床,几年工作下来,便会愈发觉得所有欠缺,要提高疗效,只能从提高自已的业务水平着手,就要不断的学习。‘三人行必有吾师’,向书本学,向老师学,还要向同事学,向群众学,甚至向学生学习,有些有效的治疗方药流传于民间,书本没有记载,老师也不一定了解,要注意收集,广收博采,为我所用。”老的这种不断学习的精神,使其最终成为肾病大家。3静心养性、善于总结除了医术高超,诸位大家在国学领域也有很高造诣,如何任、吴良村、连建伟等书法造诣均高,陆芷青还擅长唱京剧、拉二胡,诗词书画样样精通。继荪老先生喜读古文,他曾说:“不学国学无益于医学”。善于学习者多善于总结,钟一堂常说:“医生临床,成败得失在所难免,纠误识真,以利提高。”他把临床中一些病深不救,或辨证不准、用药失当的病例均摘录,借以鞭策而痛改,亦摘录效验之例,予以分析、立著以供后来者学习。诸位医家在诊疗之余,均有著书立作或由其学生整理发表,据采访时统计各位医家均有自己的论文发表及相关经验整理,其中何任老先生曾发表论文180余篇,出版著作7部。盛燮荪老先生曾发表论文150余篇,出版著作8部;现代医家除了论文及书籍,尚有自己的科研成果,其中吴良村便有20项。马大正未至花甲,便著有论文80余篇,出版著作6部。这些均值得我们学习。4有一颗仁爱之心唐代思邈曾写过一篇专论医德的文章:“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临床上,习医诊病必须有一颗仁爱之心,为患者是亲。重医德修养也是《名老中医之路》中的96位名医的共识。连建伟教授曾说:做人首先要有仁爱,仁爱之心不可或缺。特别我们做医生的,对病人就要有仁爱之心,把人家的痛苦看成是自己的痛苦。在临床上,因为加号,连师只有半天的门诊常常变成一日门诊,错过吃饭时间是常有的事,“病人大老远赶来不容易”是其常说与学生的话语,医德医术言传身教。何任带学生无数,但对病人非常专一,从不允学生中途打断,以病患为中心,一心为患者着想。继荪曾任医院领导,常接触高官达人,但其诊病常是“在朝在野一个样”,一视。汤金土毕业工作后,几乎未出过远门,一心为患者着想。王晖每次门诊均提前一小时看病,崇尚大医。唐福安临诊时对病患来者不拒,无论多迟,他都会无限制加号,直到每个患者拿到他的处方。对病患不分亲疏贵贱,无论什么身份、同他什么关系,病历卡全部按号子排队,连自己亲妹妹也不许插队。在美国纽约东北部的撒拉纳克湖畔长眠着一位特鲁多医生,他的墓志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行医人,“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深刻地概括了为医治病的特点:并非所有疾病都能医治,而我们医生不仅需要治疗疾病,更需尽可能帮助、安慰病患。医乃仁术,古今中外名医,无不如此。全国每年毕业中医药学生数以万计,最终在中医药行业就业并有所成就者少之又少,除了上诉提到的在原因,外在因素也不乏其中。中医院校扩招,直接导致师资力量及教学资源等严重不足,学生时代跟名师成为一纸空谈。因此,作为学生,需主动把握各种机遇,跟师学习,除了课堂知识,可以主动提出课余时间跟师抄方,暑期进医院实习、抄方、识药,积极响应学校的课外学习活动。作为低年资医师,业余时间可跟名师抄方,积极把握医院提供的学习机会,心系患者,为学一世。此外,随着院校扩招,各个医学院区招人计划并未相应增长,西医院中医科薄弱,常不需招人,中医院西化的问题也日渐明显,造成中医药学生处于“进中医院没机会,进西医院没资格”的尴尬境地。政府在此方面有相关政策,若诚心习医,我们亦可先跟师学习,或者读研、读博更上一层楼。只要我们卯足了劲,潜心习医,是金子总会发光。本文摘自《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年1月第38卷第1期O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文档为【中医名家成才的规律】,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70070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0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20-05-18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