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西师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西师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举报
开通vip

西师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一克、千克、吨单元教学目标1.在实践活动中感知1克、1千克物体的质量,认识单位克、千克。2.通过实践、观察和推算,认识1吨物体的质量,初步建立吨的概念。3.知道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根据具体物体选择恰当的质量单位。4.认识常见的秤,知道用天平称量物体质量的方法。5.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实际应用的能力。单元知识清单1.克的认识。2.千克的认识。3.吨的认识。4.不同单位间的简单换算。单元重点难点1.克、千克、吨的认识。2.克、千克、吨之间的单位换算。单元结构图解第1课时克、千克...

西师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一克、千克、吨单元教学目标1.在实践活动中感知1克、1千克物体的质量,认识单位克、千克。2.通过实践、观察和推算,认识1吨物体的质量,初步建立吨的概念。3.知道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根据具体物体选择恰当的质量单位。4.认识常见的秤,知道用天平称量物体质量的方法。5.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实际应用的能力。单元知识清单1.克的认识。2.千克的认识。3.吨的认识。4.不同单位间的简单换算。单元重点难点1.克、千克、吨的认识。2.克、千克、吨之间的单位换算。单元结构图解第1课时克、千克的认识教学目标1.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克、千克,感知克、千克的实际意义。2.通过实践操作,在体验活动中建立克、千克的概念,能根据现实情境恰当选择克或千克计量物品的轻重。3.理解克与千克之间的进率,并能进行克与千克之间的单位换算。重点难点重点:建立克、千克的概念,理解掌握克与千克之间的进率。难点:根据实际需要合理选择恰当单位;知道用天平称量物体质量的方法。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天平电子称、1角硬币、糖。学生:一袋500克的盐、梨、1角硬币、大米、大豆等物品。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课件呈现超市购物称重量的对话情境。教师:同学们,画面中的对话说了什么?(学生交流,说出称量物品的工具及质量单位)由对话中用到的克、千克引入课题:克、千克的认识。二、新知探索1.认识工具——称。呈现引入情境画面中的一种物品。教师:要知道这个物品有多重,怎么办的呢?学生:可以用秤称,可以......教师:同学们说得对,要想准确知道物品有多重,我们要用到称量物品质量的工具——秤。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常见的几种秤。(展示准备的秤)你们认识这些不同的秤吗?谁来介绍一下?结合实物称或图片与学生交流,并做简要介绍。2.认识克。(1)称一称。教师:我们认识了各种秤,你们想用秤称一称物品的重量吗?下面各小组在组长的组织下,从老师给你们准备的糖中分别称出1克、2克、3克、4克糖,看哪个小组操作有序,动作快。学生操作称糖,教师巡视指导。教师:大家观察称出的1克、2克、3克、4克糖,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感受1克糖看上去很少,感觉很轻)(2)掂一掂。教师:我们身边有很多物品都很轻,比如这枚硬币(呈现1角硬币),大约重1克,大家放在手掌心内掂一掂,感受一下1克有多重。学生掂一掂一角硬币,感受一下有多重。(3)说一说。教师:通过刚才的掂一掂、称一称,你们对1克或几克有什么感觉?学生自由回答。小结:计量较轻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克作单位,克用“g”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示。(板书:克——g)(4)议一议。教师:生活中计量哪些物品的轻重可以用克作单位?学生自由回答。(学生可能会说到牙齿、粉笔头、树叶等物品,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对估计误差太大的予以纠正)学生交流后,课件出示用克作单位的实物图片介绍。教师:你见到的哪些物品包装上用到了“克”?学生小组内讨论,说说生活中见到的用“克”作单位的物体。(5)填一填。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2页“填一填”,完成后汇报。教师:你是怎样确定读数和单位的?小结:秤上的标注是g,读数就以克作单位,指针指着多少就是多少克。3.认识千克。(1)称一称。教师:一袋盐重多少?两袋盐呢?学生观察后知道1袋盐重500克,两袋盐是500克+500克=1000克。教师:请大家把2袋盐放在盘秤上称一称,告诉老师两袋盐多重,你是怎样知道的?学生观察后发现指针指着1,两袋盐重1千克。教师: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得出:1千克和1000克都同样表示两袋盐的轻重,因此1千克和1000克一样重,1千克等于1000克。(板书:1000克=1千克)(2)掂一掂。教师:现在大家把重1kg的盐放在手里掂一掂,说说你的感受。学生操作并交流感受。教师:再掂一掂1枚一角的硬币,有什么感受?我们在什么情况下要用千克作单位?学生感受,并进行讨论。小结:计量较重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千克(也叫公斤)作单位,千克用“kg”表示。(板书:千克——kg)(3)估一估教师:你能估一估多少个梨重1千克吗?引导学生用手先掂一掂一个梨有多重,再想1kg重的物品在手里是怎样的感受,然后估计几个梨重1千克,组内先交流,然后让学生用盘秤验证估算结果(4个梨重约1千克)。教师:你能估一估多少个鸡蛋重1千克吗?用盘秤称出1千克鸡蛋验证学生的估算结果(18个鸡蛋约重1千克)。(4)称一称①小组合作用盘秤称出1千克大豆。让学生先将大豆放入袋中,先用手掂一掂,估一估后再称出1千克大豆。教师巡视,给予指导,尽量让学生独立完成。②小组合作用盘称称出2千克大米。教师巡视,有困难的小组给予指导。③让学生先掂一掂,估一估,各小组再分别称出8个苹果和3个萝卜有多重。(5)填一填。5000g=()kg3kg=()g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指名回答,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帮助学生分析填写错误的原因。三、练习应用完成第4页课堂活动第1题。教师:比一比看谁抓得准?学生分组完成后相互交流。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们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克和千克都是计量物品质量的单位,计量很轻的物品有多重用克做单位,计量较重的物品有多重用千克作单位,以及1千克=1000克。五、板书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克、千克的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克——g千克——kg1000克=1千克六、课外作业教材第4页“练习一”第1到3题。第2课时吨的认识教学目标1.通过实践体验、观察和推算活动认识吨,初步建立吨的单位概念,感受吨的实际意义。2.在推算中理解掌握吨与千克之间的进率,并能进行吨与千克之间的单位换算。重点难点重点:建立吨的单位概念。难点:根据实际需要合理选择恰当单位计量物品轻重。教学准备教师:与吨相关的图片课件学生:称出自己的体重,了解大象、牛等大型动物的体重。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课件出示神舟十号宇宙飞船的图片(下方附文字:自重约8000kg)。教师:同学们知道神舟十号宇宙飞船吗?谁来说说对它的了解?它有多重?学生自由回答。教师: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些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课件出示火车车箱、鲸、航母辽宁舰图片(图片下方附对应文字:载重60000kg,一头鲸重195000kg,满载时重约67500000kg)。教师:这些都是用什么单位来表示物品有多重的?你看后有怎样的感受?(学生观察后发现这些物品很重,都是用千克作单位,数字很大,读写起来不方便,容易出错)教师:听了你们的感受,知道你们还不会读这些数,老师也很着急,现在老师想当一次魔术师,变变戏法,它们有多重你们就会读啦!可要看仔细哟!课件对应8000kg、60000kg、195000kg、67500000kg出示:8吨、60吨、195吨、67500吨教师:你发现了它们的变化了吗?学生观察后发现数字变小了,把kg换成了吨。教师:吨的作用大吧?我们今天就来认识认识吨。(板书:吨的认识)二、教学新课1.认识吨。课件集中呈现上一环节引入情境中的飞船8吨、一节火车厢60吨、一头鲸鱼195吨、辽宁舰满载67500吨的图片。教师:你对图中物品轻重有什么感觉?“吨”用来表示什么?教师描述吨和千克、克一样,用来表示物体的轻重,也是质量单位。(板书:质量单位:吨千克克)引导学生总结:计量很重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吨作单位。2.认识吨与千克的进率。(1)课件出示1袋玉米100千克的图片。教师:100千克给你的感受是什么?你能抱(背)得动吗?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判断出100千克比较重,就算很用力也是抱不动,背不起的。教师:10袋玉米多重呢?(课件出示10袋玉米的图片)学生观察到10袋玉米也就是10个100千克,10个100千克也就是1000千克。揭示1000千克就是1吨。(板书:1吨=1000千克)(2)借助学生体质,体验、推想1吨有多重。教师:你们知道自己的体重吗?学生说说自己的体重。(班上多数同学的体重在25千克左右)让学生相互抱一抱、背一背,体会约25千克有多重,再说说感受。教师:全班40个同学合在一起约重多少?学生计算得出40个同学约重1000千克,也就是约重1吨。教师:你能谈谈对1吨的感受吗?学生交流。(3)说一说。教师:根据自己的调查,说说哪些物品约重1吨?对于学生的正确回答,教师要及时鼓励,回答有误的及时引导,予以纠正。教师:在生活中,计量哪些物品有多重时用到了吨?学生根据已有经验说出汽车载重量、家里的用水量、城市污水处理量等都会用吨作单位。(4)填一填。2000kg=()吨4吨=()kg教师巡视,对完成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并说说是怎样想的。引导学生用以下两种方法:第一种:因为1000kg=1吨,2000kg里面有2个1000kg,也就是2吨,所以2000kg=2吨。第二种:因为1吨=1000kg,4吨里面有4个1吨,也就是4个1000kg,也就是4000kg,因此4吨=4000kg。教师:吨和千克之间的单位换算有怎样的规律?质量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指名学生说出: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教师:相邻质量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板书:克×1000→千克×1000→吨)教师:我们已学了三个质量单位,吨、千克、克各在什么情况下用来表示物品的轻重?学生总结:计量较轻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克作单位,计量较重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千克作单位,计量很重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吨作单位。3.教学例4。(1)课件出示例4。教师让学生根据题目中的信息提出问题:①还剩多少吨小麦?②还剩多少千克小麦?教师:那我们先解决第一个问题。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学生观察后发现5吨和2000千克单位不同。教师:你有解决办法吗?独立解决试试。教师巡视学生独立完成情况。与教材解答对比,展示:①2000kg=2吨5-2=3(吨)答:还剩3吨小麦。②5吨=5000kg5000-2000=3000(kg)3000kg=3吨答:还剩3吨小麦。在展示过程中,引导学生明白单位不同时要把单位化相同才能计算。三、练习应用1.完成第4页课堂活动第2题:对口令。小组内由两名同学互对口令,并相互说说换算的思考过程与方法,另两位同学当小裁判,然后互换角色。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回忆吨是计量很重的物品有多重时用到的质量单位,吨和千克之间的进率是1000。五、板书设计吨的认识质量单位:吨千克克1吨=1000kg克×1000→千克×1000→吨六、课后作业教材第4页“练习一”第4到8题。第3课时克、千克、吨的认识教学目标1.在练习活动中,进一步认识克、千克和吨,丰富克、千克和吨单位概念的认识。2.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克与千克、千克和吨之间的进率,并能正确进行单位间的换算。3.在应用克、千克和吨单位及它们之间的进率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重点难点进一步丰富克、千克和吨单位概念的认识,掌握单位间的进率,正确进行单位换算。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教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质量单位?根据学生表达,进行小结。(板书:质量单位:克、千克、吨)教师:今天我们就来进行相关的练习,大家有信心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吗?二、基本练习展示课件:1.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一只小鸟重60()一台平板电视机重15()9个苹果重2()一辆货车能装白菜重3()一本连环画重216()一艘轮船重3()教师:大家来填一填。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全班交流得出:计量较轻的物品有多重用克作单位,计量较重的物品有多重用千克作单位,计量很重的物品有多重用吨作单位。(板书:克(g)→较轻千克(kg)→较重吨→很重)教师:说说生活中哪些物品的轻重用克作单位?学生再列举生活中以千克或吨作单位的物品,教师及时给予评价和鼓励。2.“练习一”第2题、第5题。(1)“练习一”第2题。投影仪展示学生完成情况,让学生说出思考的过程。帮助学生分析出错的原因。根据思考过程巩固吨、千克、克之间进率。(板书:1吨=1000kg1kg=1000g)补充练习:9吨=()kg8000kg=()吨()kg=5吨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投影仪展示学生的完成情况,并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帮助学生分析出错的原因,掌握正确的换算方法。(2)”练习一”第5题。教师:在比较大小时,你发现了什么问题?怎样解决?引导学生认识到左右两边单位不同,数也不相同时,不能直接比较,要把单位化为相同的后再比较大小。投影仪展示学生完成情况。师生共同评析,让学生说出自己是怎样想的。小结:当单位相同时,数大的较大;当数和单位都不同时,先要把单位化为相同的再进行比较。三、实践运用教师:小马虎写了一篇数学日记,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屏幕展示)早晨起床,我拿起30千克重的牙刷,刷了刷牙,又洗了脸。喝了一杯250克的牛奶,再吃一个20千克的鸡蛋和一个150吨的苹果。妈妈往我的书包里放上一瓶重250千克的矿泉水,我再告别足足有18克重的小花狗,背起3吨重的书包高高兴兴地向学校走去,在路上,我看见一辆满载着5克蔬菜的大货车从我身边经过……教师:说一说,这篇日记可笑的地方在哪里?你觉得应该怎么改?为什么?点名学生回答,提示指导。(30千克重的牙刷改成30克重的牙刷;20千克的鸡蛋改成20克的鸡蛋;150吨的苹果改成150克的苹果;250千克的矿泉水改成250克的矿泉水;18克重的小花狗改成18千克重的小花狗;3吨重的书包改成3千克重的书包;满载着5克蔬菜的大货车改成满载着5吨蔬菜的大货车。)引导学生认识到计量较轻的物品时用克作单位,计量较重的物品用千克作单位,如果计量很重的物品要用吨作单位,选用单位时还要考虑到数的大小,用错了单位就会闹笑话的。投影仪展示学生“练习一”第3题完成情况。教师:6kg和1000g比较大小,怎样解决?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做法总结。(①把单位千克化作克,6kg=6000g,6000g里面有6个1000g,可以装成6袋。②把单位克化作千克,1000g=1kg,6kg里面有6个1kg,可以装成6袋)小结:当单位不相同时要把单位化为相同的再计算。投影仪演示学生“练习一”第7题完成情况。第一种:3000kg=3吨1+3=4(吨)答:沙坑里总共有4吨沙。第二种:1吨=1000kg1000+3000=4000(kg)4000kg=4(吨)答:沙坑里总共有4吨沙。小结:当单位不同时,先要把单位化为相同的才能计算。四、拓展应用课件出示:1.把“克、千克、吨”放到正确的位置,可以怎么放?为什么?1>503000=34000<72.补充题:李阿姨家准备装修新房,现在建材市场买了以下材料:水泥2吨河沙3000千克地面砖1200千克墙面砖1吨墙脚砖800千克李阿姨准备租2辆载重4吨的小货车将这些材料运回家,你来帮她安排安排,怎样装货?学生先独立思考,再组内交流。学生汇报:把2吨水泥、地面砖1200千克和800千克墙脚砖装在一辆车内。因为2吨=2000千克,2000+1200+800=4000(千克),4000千克=4吨;把3000千克河沙和1吨墙面砖装在另一辆车里。因为3000千克=3吨,3+1=4吨。4吨刚好是两车的载重量。小结:货车运送物品时,既要尽量做到满载,但又不能超载。五、课堂小结教师:你能说说这节练习课你有哪些收获吗?在本节课中,你解决了哪些疑惑?总结质量单位:克、千克、吨,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六、板书设计克、千克、吨的认识克(g)→较轻千克(kg)→较重吨→很重1吨=1000kg1kg=1000g七、课后作业把做错的练习题重新整理。第4课时综合与实践:称体重教学目标1.在称体重的实践活动中进一步巩固克、千克、吨的单位概念,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提高应用数学的意识。2.通过称体重和记录学生体重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初步经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渗透统计的初步知识。3.在活动中让学生学会合作、分享的意识和能力。重点难点重点:初步经历体重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过程,进一步巩固克、千克、吨的单位概念。难点:通过称体重和记录学生体重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实践的联系,培养运用数学的意识,渗透统计的初步知识。教学准备教师:课件、体重秤、小组体重记录表、儿童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体重对照表。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课件播放邻居家几个小孩游戏玩耍的画面。教师:小胖在游戏活动中总是比别人慢,是什么原因呢?学生对体重进行讨论。(小胖的体重太重了,动作不灵活,所以比别的小朋友慢。)教师:我们班的同学都对自己的体重有了解吗?大家想知道自己的体重是胖还是瘦吗?怎样才能知道自己的体重是胖还是瘦?今天这节课我们来了解一下我们的体重。(板书课题:称体重)二、课堂活动活动一:称一称,填一填。1.称体重的方法。教师:你打算怎样了解自己的体重是胖还是瘦?(先称出我们自己的体重,再和同龄人比较)教师:称体重需要什么工具?你会使用它称体重吗?(课件介绍指导学生认识体重秤)让一名学生称出体重,边称边说明称体重的步骤:站上体重秤——读出体重——记录体重,重点强调读数时要看清楚仪表上的单位,指针所指刻度的读法。2.分组称体重。教师:老师给每个小组都准备了一个体重秤和一张体重记录表,各小组在组长的组织下,称出每位同学的体重,称体重前要把谁看重量读数、谁记录分好工,安排好称的顺序,再开始称体重。学生分组称体重,教师巡视指导。3.小组体重记录表展示。对小组活动表现进行评价,并请一至两个小组展示体重记录表,小组代表介绍本小组的体重记录表。根据体重记录表说说该小组同学的体重情况,并给出建议。活动二:看一看,比一比。1.独立观察。课件出示“6—10岁儿童标准体重对照表”。(或每小组一张纸质表)教师:老师这里有一张“6—10岁儿童标准体重对照表”,大家把自己的体重和标准体重对照一下,你的体重符合标准吗?是胖了还是瘦了?2.小组讨论。教师:把自己体重对照“6—10岁儿童标准体重对照表”的结果,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根据你们小组同学体重是否符合体重标准的情况,给同学提出点建议。小组合作讨论交流。3.全班交流展示。请一至两个小组的学生交流展示,重点根据对照“6—10岁儿童标准体重对照表”观察的结果,给同学的建议。(建议:保持体重、偏瘦的增肥、偏肥的减瘦,保持健康的体重指标)活动三:比一比,说一说。1.独立思考。教师:观察自己小组同学的体重记录表,把自己的体重和同学比较一下,或者是比较另外两个同学的体重,你有什么发现?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2.合作讨论。把你自己观察发现和同学说说,提出数学问题,小组内互相交流解决。3.全班交流。请一至两个小组交流提出的数学问题和解决情况,师根据交流情况评价引导。三、课堂小结这节数学课快要结束了,回顾我们这节课,你们参加了哪些数学学习活动?有什么收获和体会?学生自由讨论,说说收获。四、课后作业将自己的体重情况和爸爸、妈妈交流,拟定控制体重的计划。二一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的乘法单元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计算方法,能熟练地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能正确笔算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乘法。2.能结合现实情况进行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估算,并解释估算过程。3.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数学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单元知识清单1.一位数乘两位数。2.一位数乘三位数。单元重点难点1.一位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不进位)的口算,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2.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笔算。3.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进位和连续进位,一位数乘中间、末尾有0的三位数的笔算。单元结构图解第1课时一位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一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探究一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培养迁移能力。3.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理解算理,体验计算方法多样性,并优化算法。重点难点重点:能正确地理解并掌握一位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难点:能正确地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不进位),理解口算算理。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投影仪。学生:练习本、小棒。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引导学生观察教材第8页情景图,交流所获得的数学信息。教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位数乘整十数、两位数的口算。(板书:一位数乘整十数、两位数的口算)二、新知教学1.一位数乘整十数(教学例1)(1)观察情景,收集信息。课件出示例1图片。教师:从这幅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能提出什么问题呢?(信息:一共有3盒鸡蛋,每盒20个;问题:一共有多少个鸡蛋)(2)引导思考,解决问题。①学生独立解决,再与同桌交流,教师巡视发现不同的解法。②全班集体汇报、交流、说算理。(3)即时练习,巩固提高。学生独立完成试一 试题 中考模拟试题doc幼小衔接 数学试题 下载云南高中历年会考数学试题下载N4真题下载党史题库下载 目,同桌交流口算算理。(4)归纳整理,小结提升。教师:计算一位数乘整十数,我们应该怎么算呢?怎么算比较快呢?小结:在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数时,可以把整十数看作几个十,再去乘一位数,积得多少个十,也就是几十;还可以先用一位数乘整十数十位上的数,再在乘得的积的后面添一个0。2.一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教学例2)(1)观察情景,收集信息。教师:请仔细观察,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又能提出什么问题呢?(信息:有两堆小正方体,每堆有13个;问题: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2)引导思考,解决问题。①独立解决,再与同桌交流说理,教师巡视发现不同的解法。②全班集体汇报、交流、说算理。(3)即时练习,巩固提高。学生独立完成试一试题目,同桌交流口算算理。(4)归纳整理,小结提升。教师:计算一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我们应该怎么算呢?小结:在口算一位数乘两位数时(不进位),可以把两位数拆分成一个整十和一个一位数,先用一位数乘整十数,再用一位数乘个位上的数,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也可以先用一位数乘两位数中个位上的数,乘的积写在个位上,再用一位数乘两位数中十位上的数,乘的积写在十位上。三.练习应用1.完成教材第10页“课堂活动”第1,2题。(1)先独立完成,再与同桌交流算理。(2)全班集体交流,说出算理。再说说这两道题有什么异同?2.完成教材第11页“课堂活动”第3题。(1)同桌玩对口令游戏。(2)师生玩对口令游戏。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又有什么疑问?小结:学会了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知道一般采用转化成表内乘法或用数的组成进行计算。五、板书设计一位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不进位)的口算20×3=60(个)13×2=26(个)想:2个十乘3得6个十。想:13=10+3,10×2=20,3×2=6,20+6=26。六、课后作业教材第11页“练习二”1到5题。第2课时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教学目标1.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体会估算在生活中的作用。  2.理解并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能说明估算方法的简单思路。3.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并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难点: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应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投影仪。教学过程一、自主探索,构建新知1.观察情景,收集信息。(1)课件出示例3图片。教师:从这幅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能提出什么问题呢?(信息:有6筐梨子,3袋化肥,每袋化肥48千克;问题:6筐梨子大约重多少千克?3袋化肥大约重多少千克?)(2)理解题意。教师:“这一筐梨重32千克”是什么意思?你能从这筐梨重32千克,估一估其它5筐梨每筐重多少千克吗?引导学生从图中观察其他5个筐每个筐的大小与这个筐的大小相接近,从而让学生明白,其他每个筐梨重大约是30千克。2.引导思考,解决问题。教师:小朋友看到这6筐梨,他有什么样疑问呢?你能把他的话补充完整吗?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引导学生明白“6筐梨大约重多少千克”就是不需要计算出精确的结果,可以采用估算的方法。揭题:这节课我们就用估算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板书课题:一位乘两位数的估算)教师:大家估一估6筐梨大约重多少千克?①学生独立解决,并与同桌交流说理,教师巡视发现不同的解法。②集体汇报交流、说估算思路,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预设:30×6=180(千克)32接近30,把32看作30。教师:用同样的方法估一估3袋化肥大约重多少千克?②学生独立解决,并与同桌交流说理,教师巡视发现不同的解法。③全班集体汇报、交流、说估算思路,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预设:50×3=150(千克)48接近50,把48看作50。教师:通过上面两个题,大家总结一下,怎样估算一位数乘两位数?小结:在估算一位数乘两位数时,把两位数看作比较接近的整十数来计算。二、练习应用1.完成教材第11页“课堂活动”4题。同桌交流估算思路,集体交流时。2.完成教材第11页“课堂活动”第5题。教师:“带600元买门票够吗”是什么意思?(1)学生独立完成,再与同桌交流估算思路。(2)全班集体交流。三、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又有什么疑问?小结:学会了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四、板书设计: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50×3=150(千克)48接近50,把48看作5030×6=180(千克)32接近30,把32看作30五、课后作业教材第11页“练习二”6到9题。第3课时一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和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学会乘法算式的书写格式;能正确地进行一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  2.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理解算理,体验计算方法多样性,并优化算法。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并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学会乘法算式的书写格式。难点:能正确地计算一位数乘整两位数(不进位),理解笔算算理。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投影仪。学生:小棒。教学过程一、自主探索,构建新知1.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教学例1)(1)观察情景,收集信息。课件出示例4图片。教师:从这幅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能提出什么问题呢?(信息:有4堆茶杯,每堆有1盒零2个;问题:一共有多少个茶杯?)教师:求一共有多少个茶杯,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呢?(12×4)(2)交流口算方法。同桌讨论,全班交流。(方法一)12=10+2,2×4=8,10×4=40,8+40=48。(方法二)12+12+12+12=48(个)(3)自主探索,学习用竖式计算。教师:你们能用乘法竖式来计算12×4吗?①学生自己尝试用竖式计算,交流。②展示学生计算中出现的情况,并请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方法一)12×484048(方法二)12×448③比较分析,优化算法。教师:在这两种竖式的写法中,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你喜欢哪种呢?为什么?(都先算了2×4=8,再算10×4=40,最后算8与40合起来是48,让学生明白第二种写法更加简洁)(4)回顾计算过程,交流互动,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书写。(板书:12×48……2×4=840……10×4=4048……8+40=48教师:一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是怎样笔算的?小结:写竖式时,先把两位数的因数写在上面,一位数的因数写在下面,两个因数的相同数位要对齐;计算时,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两位数中每一位上的数,与哪一位上的数相乘,乘得的积就写在那一位上。二、练习应用1.完成教材第15页“课堂活动”第1题。(1)交流:3×32怎样写竖式计算?(一般把位数多的因数写在上面)(2)独立完成3×32的计算,交流计算过程。三、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又有什么疑问?小结:学会了一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四、板书设计一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12×4=48(个)12×48……2×4=840……10×4=4048……8+40=48五、课后作业教材第16页“练习三”1,2题。第4课时一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一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  2.经历一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过程,理解“满十进一”的算理,从而得出“满几十进几”的算法。3.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并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重点难点重点:能正确地笔算一位数乘整两位数(进位),理解笔算算理。难点:理解“满十进一”的算理,从而得出“满几十进几”的算法。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教学卡片。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计算:23×3=2×34=学生笔算完后说说计算过程。2.揭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笔算乘法。(板书课题:一位数乘整两位数(进位)的笔算)二、自主探索,构建新知1.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进位)(1)多媒体课件出示例5玩具图。教师:从这幅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能提出什么问题呢?(引导学生找到“有3堆玩具,每堆有24个”的信息和提出“一共有多少个玩具”的问题。)教师:求一共有多少个玩具,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呢?为什么这样列式(24×3)(2)尝试口算,交流算法。24×3=72(个)24=20+4,20×3=60,4×3=12,60+12=72。(3)尝试笔算。学生完成后,抽生汇报。结合学生汇报,教师作如下引导:提问:先算个位上的4×3=12,在屏幕的玩具图上是指哪些玩具?学生指出是每个盒子外的4个玩具后,多媒体课件形象地演示把这些玩具合起来变成12个玩具的过程。提问:在竖式上怎样表示12个呢?(让学生结合玩具图理解要向十位上进1,在个位上写2)提问:下一步算什么?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让学生理解下一步应该算十位上的2乘3,乘出来的积要写在十位上。)追问:除了要把乘出来的积写在十位上,还要注意什么?(引导学生说出:要把乘出来的6个十与刚才进上来的1个十加起来,一共是7个十。小结:列竖式计算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哪一位上的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板书24×13722.即时练习,巩固提高。(1)笔算24×3,47×2,29×3。学生独立计算,抽学生板演。(2)全班集体交流,说说是怎样算的,进一步明白“乘的积哪一位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的算理。3.归纳整理,小结提升。教师:今天计算的两位数乘一位数与上次的有什么相同和不同?要注意什么?(注意乘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三、练习应用1.完成教材第15页“课堂活动”第2题的1、2小题。(1)独立完成,再用同桌交流。(2)集体交流,说说是怎样计算的。2.完成教科书第15页“课堂活动”第3题。(1)独立完成,教师巡视。(2)集体交流,并说说每一列的三个算式有什么联系。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在笔算乘法时要注意什么?小结:学会了一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五、板书设计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笔算24×3=72(个)20×3=604×3=1260+12=7224×1372六、课后作业教材第16页“练习三”3、4、5题。第5课时一位数乘两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一位数乘两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  2.经历一位数乘两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过程,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3.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体会到学习成功的快乐。重点难点重点: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难点:能正确地计算一位数乘两位数(连续进位),理解笔算算理。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投影仪。学生:小棒。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笔算:23×4=5×31=4×22=15×4=抽二人板演,全班练习。说一说计算过程,小结计算方法。教师:同学们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基本计算方法,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看看又会遇到什么新的问题。(板书课题一位数乘两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二、自主探索,构建新知1.一位数乘两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教学例6)(1)观察情景,收集信息。出示例6的乘车情景图,分析问题并列式。教师:从这幅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引导学生找到“有9辆这样的客车,每辆车准载客35人”的信息。)教师:要求9辆这样的大客车最多可以载客多少人,应该怎样想?(引导学生关注“最多”的含义是,既不能超载,还要坐满。)教师:怎样才能求出9辆这样的大客车最多可以载客多少人呢?(列出:35×9。)(2)学生独立尝试计算,交流计算过程。教师:大家用竖式计算,应该怎样计算?比较一下,这道题与复习题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说出:先用9乘个位上的5得45,向十位进4,个位上写5;再用9乘十位上的3得27,加上个位进上的4得31个十,在十位写1,在百位上写3,结果就是315。这道题用一位数乘个位上的数满十了,要向前一位进位;乘十位上的数也满十了,还需要加上个位进上的数,向百位进位2.即时练习,巩固提高。(1)学生独立完成计算:45×6,8×25,69×9。(2)全班交流,说明白“乘的积哪一位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的算理。3.归纳整理,小结提升。议一议:怎样用竖式计算一位数乘两位数呢?小结:在计算一位数乘两位数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分别去乘两位数中的每一位数;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三、练习应用1.完成教科书第15页“课堂活动”第2题。(1)学生独立完成。(2)全班交流,说说是怎样计算的。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在计算一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连续进位时,我们要注意什么?小结:在计算一位数乘两位数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分别去乘两位数中的每一位数;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五、板书设计一位数乘两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35×9=315(人)35×49315六、课后作业教材第16页“练习三”6到10题。第6课时一位数乘三位数的口算、估算教学目标1.探索一位数乘整百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2.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一位数乘三位数的估算方法,能正确解决一位数乘三位数的现实估算问题。3.在学习探索过程中培养口算的习惯和根据现实情境需要估算的意识。重点难点重点:能正确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能解决一位数乘三位数的现实估算问题。难点:理解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估算的算理,培养根据现实需要进行估算的意识。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口算卡片、口算转盘等。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口算。30×4=20×6=31×2=12×3=2.张叔叔在自家院内种了8棵桃树,每棵桃树大约能摘桃91kg,这8棵桃树大约能摘多少千克桃?教师:这是我们前面学习过的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和估算,一位数乘三位数的口算和估算你会吗?(板书课题:一位数乘三位数的口算、估算)二、探索新知1.一位数乘整百数的口算。(1)课件呈现采松果情境。教师:从图上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有4筐松果,每筐300颗,一共有多少颗松果)教师:这个问题怎样解决呢?为什么这样列式?(求4个300是多少,可以用连加计算,也可以用乘法计算。)(2)自主计算并汇报,小结口算方法。小结:在计算300×4时,可以怎样想?(想口诀三四十二,然后想到300是3个百,所以乘出的结果是12个百,也就是1200)教师:从上面的口算中你知道什么?(和一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一样,口算一位数乘整百数时,也要想乘法口诀来计算,但是要联系因数的计数单位来考虑结果是多少)(3)完成试一试。700×8400×56×600学生独立计算后,互相说说计算方法,重点说说400×5的计算方法。(4)课堂活动:①课堂活动第1题。9人一组,一人转转盘(轮流转转盘),另外8人根据转盘情况进行计算,在组内交流算法。思考:怎样口算一位数乘整百数?②课堂活动第2题。独立计算并讨论,说说这每列里的3个题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你发现了什么?(相同:第1列:都要想乘法口诀“五六三十”来口算,不同:第一道题得到的是30个一,第二道题得到的是30个十,也就是300,第三道题得到的是30个百,也就是3000。所以“因数的计数单位不同,它们的计算结果就不一样”)2.一位数乘三位数的估算。(1)课件出示例2情境。教师:你是怎样理解“小东3分钟大约能跑多少米?”这个问题的?大约是什么意思?(从两个方面引导学生理解:一是3分钟能跑米,二是结果不要求是准确的数,估算就可以了)教师:如果要估算3个296是多少?该怎样做呢?(2)学生独立完成,与同桌说说你是怎么估算的?(3)全班交流。引导学生说出因为296比较接近300,把296看做300来算,所以300×3=900(米),也就是说小东3分钟大约能跑900米。三、练习应用1.完成试一试。学生独立解决后集体交流“3个204”的估算方法。2.比较“小东3分钟大约能跑多少米?”和“小兰3分钟大约能跑多少米?”解决问题的计算过程,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两个问题都不需要精确结果,都是把三位数分别看成与它最接近的整百数,再乘这个一位数。不同的是根据数据特征第一问中的三位数要看大了一些,第二个问题中的三位数要估小了一些)3.完成课堂活动第3题。独立计算,抽生说说估算的方法。(1架这样的飞机可以坐218人,2架这样的飞机就有2个218,把218看做200人,所以200×2=400(人),400人>386人,所以够坐)四、课堂小结回顾我们这节课,你们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体会?(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可以估算;估算方法)五、板书设计一位数乘三位数的口算、估算300×4=1200(个)300×3=900(米)296接近300,把296看作300。六、课后作业教材第19页“练习四”。第7课时一位数乘三位数的笔算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景,经历探索一位数乘三位数算法的过程,会笔算一位数乘三位数。2.理解并掌握一位数乘三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一位数乘三位数。3.在学习过程中初步学习简单的归纳、类比和有条理地思考,培养数学能力。重点难点重点:能将一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类推迁移到一位数乘三位数计算,理解掌握算法,能正确笔算一位数乘三位数。难点:在探索算法的过程中理解一位数乘三位数笔算过程中连续进位的算理。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笔算:75×4=67×3=54×6=(1)抽生板演,全班齐练。(2)集体订正,指名说一说54×6的计算过程。2.揭题:这节课我们就在学习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的基础上,研究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二、学习新课1.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不进位)(1)第21页课堂活动第1题。教师:要求什么?怎样列式计算?(213×3)(2)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指导。(3)全班交流汇报,讨论主要的两种方法。用口算:200×3=6003×13=39600+39=639用笔算:213×3639(4)同桌互说笔算过程。(5)观察,初步小结方法。教师:今天学习的乘法有什么特点?三位数乘一位数怎样算?引导学生归纳:用一位数分别乘三位数中的每一位数。2.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进位)(1)出示例3情景图,观察信息。教师:要求买3个微波炉要用多少钱?该怎样列式?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指导学生列出:758×3,并说出算式的意思。(2)学生尝试计算。教师:请同学们用刚才掌握的计算方法试着算一算,看在算的过程中你会遇到什么新问题?你怎样解决的?学生尝试,教师巡视指导。抽两个不同的学生板演。(3)交流汇报,发现方法。板演的学生说说自己的计算过程,重点指导学生说说连续进位的过程。教师根据学生的表达引导,让学生明白因数3乘758的每一位数的乘积在竖式中该怎么写。追问:为什么十位上是7?为什么百位是是2不是1呢?(根据交流,强调“乘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的计算方法)教师:这道乘法计算与前面例1相比有什么不同呢?你觉得计算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连续进位的乘法时要注意什么?引导学生得出:要注意满几十要向前一位进几,注意十位、百位上的乘积要加上前一步计算进位的几。(5)完成试一试。(列式:368×4)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正,交流算法。(6)完成议一议。(都是“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乘两、三位数的每一位,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的计算方法,并强调注意“哪一位乘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后面的计算不能忘记加几”)三、练习应用1.课堂活动第1、2小题。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后,集体交流订正,重点强化计算过程中的竖式书写和进位。2.课堂活动第3题。(1)学生独立计算涂色。(2)全班展示欣赏。四、课堂小结计算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时要注意些什么?(方法、注意力、书写习惯等)五、板书设计一位数乘三位数的笔算758×3=2274(元)758×1232274六、课后作业教材第24页“练习五”1到5题。第8课时一位数乘三位数(中间有0)的笔算教学目标1.探索0乘任何数都得0的算理,并能运用正确计算一位数乘中间有0的三位数。2.能正确熟练地计算一位数乘中间有0的三位数的乘法。3.在观察、比较、合作交流中初步学习简单的归纳、类比和有条理地思考。重点难点重点:探索0乘任何数都得0的算理,并能正确熟练地计算一位数乘中间有0的三位数的乘法。难点:理解一位数乘中间有0的三位数计算的算理,能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乘中间有0的三位数的乘法。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用竖式计算。124×2=218×6=3×567=2.谈话引入。教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一位数乘三位数。(板书课题:一位数乘三位数(中间有0)的笔算)二、探索新知1.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教学例4)课件出示例4图片,引导学生列式0+0+0=0,3×0=0。教师:如果有100个这样的鱼缸,共有多少条鱼?该怎么列式?结果等于多少呢?引导学生列式为0×100=0或100×0=0。教师:观察这些乘法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同桌先交流,再全班汇报。引导学生得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2.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1)出示例5情景图。教师:大家说说从图中了解到的信息。(一共有102人,学生票每人3元。)教师: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帮小朋友算一算他们一共需要多少钱吗?(列式:102×3)(2)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指导,请学生板演自己的方法,并说说自己的计算过程。口算的方法:100×3=300,2×3=6,300+6=306笔算的方法:提问质疑:十位上0乘3得多少?这个0写不写呢?(引导学生得出:这里的0表示0个十,也就是十位上一个也没有,所以在积的十位写0(写0占位)。如果不写就变成36了,肯定不对)(3)比较,揭示课题教师:今天研究的三位数乘一位数与以前相比,有什么不同?(它和我们前面学习的一位数乘三位数的计算方法一样,都是从个位乘起。其中不一样的是:三位数的中间有0。)教师: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积的中间一定是0吗?学生完成试一试:3×204=401×2=406×7=前两小题重点针对学生情况纠正一位数乘十位上0的积的书写,第3小题重点在一位数乘十位上0的积加上个位乘积进位的处理。教师:这三道题都是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在计算时,你发现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引导学生回答: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乘得的积中间不一定有0。如果个位上的数相乘不进位,这一位上就要写0;如果个位上的数相乘进位了。那么积的这一位上的数就不是0,而是进位上来的数。三、练习应用1.教材24页课堂活动第1题。(1)学生独立计算。(2)议一议,每一竖列的两个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小结:因数中间有0,可以直接用百位上的数与一位数的乘积作为积最高位上的数,用个位上的数与一位数的乘积作为积低位上的数,如果积满十,十位上用0占位。五、板书设计:一位数乘三位数(中间有0)的笔算3×0=0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102×3=306102×3306六、课后作业教材第24页“练习五”6、7、8题。第9课时一位数乘(末尾有0的)三位数的笔算教学目标1.探索一位数乘末尾有0的三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一位数乘末尾有0的三位数。2.经历一位数乘末尾有0的三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培养分析、比较的数学思维能力。重点难点重点:探索一位数乘末尾有0的三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一位数乘末尾有0的三位数。难点: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理解算理,能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乘末尾有0的三位数的乘法。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1.课件出示例6情境图。教师: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列出算式:120×92.引入课题。教师:这个算式和我们以前学过的一位数乘三位数有什么不同?(末尾有0)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一位数乘三位数(末尾有0)的笔算。(板书课题:一位数乘三位数(末尾有0)的笔算)二、探索新知1.一位数乘三位数(末尾有0)的笔算。(1)学生独立计算。(2)算法展示。(方法一)从个位起,用9依次乘120的每一位,乘到哪一位就把积对齐哪一位,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方法二)先用12乘9得18,再在后面添上0。教师:方法二在算出
本文档为【西师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13.0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公子巨帅
从事一线医院肿瘤科和神经内科护理专业
格式:doc
大小:2MB
软件:Word
页数:66
分类:其他高等教育
上传时间:2019-02-18
浏览量: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