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怨与乐王昌龄、王建宫女诗情感差异探因

怨与乐王昌龄、王建宫女诗情感差异探因

举报
开通vip

怨与乐王昌龄、王建宫女诗情感差异探因 2009年第1期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No.12009 JournalofJinan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 总第138期 SumNo.138 “怨”与“乐":王昌龄、王建宫女诗情感差异探因 毕士奎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编辑部,江苏苏州215104) 【摘要] 盛唐王昌龄的宫怨诗与中唐王建的宫词,在诗歌史上均颇有影响。两人虽都于诗中描写了 宫女妃嫔,但她们的情感心理却显有区别,王昌龄突出表现的是宫女之“怨”,而王建突出表现的则是宫女之 “...

怨与乐王昌龄、王建宫女诗情感差异探因
2009年第1期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No.12009 JournalofJinan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 总第138期 SumNo.138 “怨”与“乐":王昌龄、王建宫女诗情感差异探因 毕士奎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编辑部,江苏苏州215104) 【摘要] 盛唐王昌龄的宫怨诗与中唐王建的宫词,在诗歌史上均颇有影响。两人虽都于诗中描写了 宫女妃嫔,但她们的情感心理却显有区别,王昌龄突出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现的是宫女之“怨”,而王建突出表现的则是宫女之 “乐”。形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两人创作的材料来源有别,题材性质各异,仕宦经历不完全相同,表现手 法互异,以及盛、中唐社会风气和审美风尚的悬殊。 [关键词】王昌龄;王建;宫怨诗;宫词;宫女;情感心理 (中图分类号】 1206.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5072(2009)Ol一0107—07 清杨际昌《国朝诗话》云:“宫词高唱,无过 王龙标;龙标后,仲初最擅名⋯⋯。"[1】1鹋1这里, 若仅就盛唐时王昌龄创作的“深情幽怨,意旨微 茫”[21210的宫怨诗,与中唐时王建创作的“天下 皆诵于口”[3162的《宫词百首》,在当时诗坛乃至 其后诗歌史上的影响而言,无疑是正确的。然 而,从杨际昌将两者相提并论,尤其是将王昌龄 的宫怨诗亦称“宫词”来看,当不难见出杨氏实 已将两人所作从艺术形式到思想内涵视为完全 一致了,并认为王建的宫词即是对王昌龄宫怨 诗的承继。如此,则其纰缪之处又十分显然。 其实,王昌龄宫怨诗与王建宫词不惟在艺术表 现、思想主旨上区别明显,即就两人表现宫女妃 嫔的情感心理而言,亦颇有差异。 细审王昌龄与王建的诗歌便可发现,王昌 龄宫怨诗着力咏唱的是后宫深院中宫女妃嫔的 愁情怨绪,宫女情感心理的突出特征是“怨”。 其中既有“玉颜不及寒鸦色”(《长信秋词五首》 其三)的恩断失宠之怨,也有“空悬明月待君 王”(《西宫秋怨》)的望幸难遂之怨;既有“平阳 歌舞新承宠”(《春宫曲》)的嫉妒他人之怨,也 有“卧听南宫清漏长”(《长信秋词五首》其一) 的冷宫寂寞之怨,等等。而王建则多表现宫女 “乐”的情感心理,其或“宜春殿里按歌回”(《官 词百首》其七),或“得宠人来满殿迎”(《宫词百 首》其七十一),或“舞来汗湿罗衣彻”(《宫词百 首》其六十--),或“寒食宫人步打球”(《宫词百 首》其十三),等等。总之,“石榴花里笑声多” (《宫词百首》其二十九)之类的赏心乐事处处 可见,欢声笑语时时可闻。笔者曾作统计,在王 建《宫词百首》中,写宫女的诗歌凡80首,而其 中表现宫女之“乐”的即有52首之多,占比已高 达65%。 人们不禁要问,王昌龄与王建笔下宫女妃 嫔情感心理的差异何以如此之大?前者为何总 怨声盖过欢语,而后者则笑脸多于愁容?莫非 盛唐的宫女确乃都运交华盖、难承帝宠,而中唐 的宫女又皆福运高照、尽沐“昭阳日影”?通过 还原历史、回到原始文献和文本进行研究,便可 看出其差异的主要原因。 [收稿日期】2008—04—28 【作者简介] 毕士奎(1968一),男。江苏盱眙人,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编辑部副教授,苏州大学文学院高级访问学者,研究方向:唐 宋文学。 [基金项目】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王昌龄诗歌与诗学研究>(批准号:07SIY750023)。 。 , 万方数据 ·108· 毕士奎: “怨”与“乐”:王昌龄、王建宫女诗情感差异探因 2009年1月 一、材料来源有别 众所周知,宫廷号称“禁苑”,其中的人和 事休说宫廷之外的人无法了解,即使朝中之臣 也只有极少数几个宰执近臣才偶可知晓。那 么,王昌龄是否具备了可以出入宫中、知晓“宫 闱秘事”的条件呢?回答是否定的。据《新唐 书·文艺传》载,王昌龄开元十五年“第进士, 补秘书郎。又中宏辞,迁汜水尉。不护细行,贬 龙标尉。以世乱还乡里,为刺史间丘晓所 杀。”[4”780可见,王昌龄一生不仅迭遭贬黜,而 且结局悲惨,故生前绝无知晓后宫秘事的可能。 那么,其宫怨诗创作材料究为从何而来?我们 只要将其宫怨诗放人我国宫女诗创作发展的历 史进程中进行分析,即可发现:王昌龄宫怨诗是 在对我国宫怨题材历史积淀承继的基础上,再 充分发挥想象,特别是结合个人身世遭际加以 艺术创造而成。这一点,我们仅从其宫怨诗使 用的一些意象来看,亦颇为清楚。例如“团扇” 意象,王昌龄于《长信秋词五首》其三中用及: “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 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而这一意象早在汉 代班婕妤《怨歌行》中即已出现:“新裂齐纨素, 皎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如明月。出入 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 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显然,两诗均以 “秋扇”之见弃喻君恩之中断,从而表现嫔妃恩 断宠尽后内心产生的愁怨凄苦之情。其创作题 材上的继承与被继承关系业已至明。当然,王 昌龄在对传统题材继承的同时,亦有所创新,其 贡献主要为:在原有故实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加 工和创造,以使传统题材现实化、思想主旨鲜明 化、诗歌意境浑融化、表现视角新颖化,从而更 具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然而,无论其进行怎 样的加工和创造,也无论其效果得到了如何加 强,王昌龄宫怨诗主要写作内容是对前此表现 宫女妃嫔愁情怨绪题材的继承,则是始终未变 的。这也正是王昌龄笔下的宫女妃嫔何以多凸 显悲怨情感心理的原因之一。 与王昌龄宫怨诗创作材料来源于对诗歌史 上反映宫女妃嫔怨情传统题材的继承不同,王 建宫词的创作材料则是直接取之于当时的宫中 大内。当然,这并非是因为王建后来曾入朝任 太府丞、太常丞及秘书郎之职的缘故,因为这样 的从五品乃至从六品的朝官还远非帝王的心腹 密臣。其所以能知晓“宫闱秘闻”,实有赖于其 宗亲——枢密使王守澄。据唐范摅《云溪友 议》卷下《琅琊忤》载:“王建校书为渭南尉⋯⋯ 渭南先祖内宫王枢密,尽宗人之分,然彼我不 均,后怀轻谤之色。忽因过饮,语及桓灵,信任 中官,多遭党锢之罪,而起兴废之事。枢密深憾 其讥,诘日:‘吾弟所作《宫词》,天下皆诵于口, 禁掖深邃,何以知之?’建不能对。元公亲承圣 旨,令隐其文,朝廷以孑L光不言温树,何其慎静 乎!二君将遭奏劾,因为诗以让之,乃脱其祸 也。建诗日:‘先朝行坐镇相随,今上春宫见长 时。脱下御衣偏得着,进来龙马每交骑。长承 密旨还家少,独奏边机出殿迟。不是当家频向 说,九重争遣外人知。”“引显而易见,王建宫词 是借助其宗亲枢密使王守澄的“频向说”而作。 而王守澄乃是曾历穆宗和敬宗两朝作枢密使、 且在朝中为炙手可热之人。《资治通鉴》卷二 百四十二《穆宗长庆三年》云:“李逢吉为相,内 结知枢密王守澄,势倾朝野。”足见王守澄其时 在朝中的地位和权势。也正是这一缘故,王建 通过王守澄“频向说”,才知晓“宫闱秘闻”。所 以,清翁方纲《石洲诗话》指出:“其诗实多秘 记,非当家告语所能悉也。”那么,可以想见,王 守澄既然向王建述说内宫之事,内容也一定是 其所经验之较特殊、且当是外人感到新鲜企羡 者。因此,皇家的气派、宫廷的豪华、礼俗的繁 多以及宫女的承恩得宠、饮宴歌舞、游艺竞赛 的种种乐事,当然是王守澄迫不及待欲炫耀于 他人的;而宫中的黑暗、污浊、辛酸,则应是须竭 力隐去的。如此,王建宫词中宫女妃嫔何以多 嬉娱欢谑就不难理解了。 与此密切相关的是,两人创作题材性质也 迥然有别。王昌龄的“宫怨诗”就其性质而言 是单向度的,即表现宫女的“怨”,或者说“怨” 万方数据 第3l卷第1期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09· 乃是王昌龄宫女诗的情感基调。也因此,人们 阅读王昌龄诗,时见诗人径以“怨”字人题,如 《西宫秋怨》《西宫春怨》等等。文学史上所以称 王昌龄宫女诗为“宫怨诗”,原因也正在于此。 与其相反,王建“宫词”的题材则是多向度 的,或日全向度的。其既可偶或描写宫中之 “怨”,也可更多描写宫中之“乐”;同时,既可写 宫中之“人”,也可写宫中之“事”,乃至宫中之 “景”、宫中之“物”等等,几达宫内无事不可言、 无意不可入的地步。由此可见,反映宫女妃嫔 生活的诗歌,至王建,其题材和主题均已发生了 历史性的变革,即抒发“怨情”已不再占据主导 地位。这就打破了此前单一的题材及主题模 式,而代之以写实和散点透视相结合的方法,直 接表现宫廷时事,展现宫廷生活的全景。因此, 王建在其百首连章体中,不仅描写了帝王上朝、 下朝、宣赦、召对外国使者以及祭祀、谒陵等重 大典礼,而且还细致表现了宫中的节庆、歌舞、 饮宴、游艺等活动。尤其是游艺活动,其丰富多 彩的内容更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其如打毽、 射猎、竞渡、观花、垂钓、骑马、弹棋、踏青等等, 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展现了宫女这一民俗 圈的习俗。这些不仅能唤起读者浓厚的阅读兴 趣,并且也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好奇心。正因 如此,王建的宫词才不惟写宫女之“怨”,而更 多地表现其宫中之“乐”。 二、仕宦经历不同 如前所述,王昌龄一生命途多舛,屡遭贬 谪,因而职卑禄微。然而,王昌龄早年的志向却 颇为远大,他在《上李侍郎书》中云:“天生贤 才,必有圣代用之。”可是,“天生贤才”的诗人, 终其一生却并未被“圣代用之”,而是怀才不 遇,抑郁愤懑。因此,王昌龄虽才雄志远,却屡 屡见弃于朝廷,可谓才高而命薄;而宫女尽管天 生丽质,然亦常常寂处冷宫,又可谓红颜而薄 命。两者的命运于此是何其相类。很显然,王 昌龄正是借失宠或不得宠宫女的怨情来隐喻自 己的身世遭际,从而抒泄内心的极度苦闷。也 因此,其笔下的宫女妃嫔多忧愁苦恨,从而体现 出哀怨的情感心理。 王建前期虽亦仕途坎坷,乃至穷愁潦倒,也 恰如其《自伤》诗所云:“衰门海内几多人,满眼 公卿总不亲。四授官资元七品,再经婚娶尚单 身。图书亦为频移尽,兄弟还因数散贫。独自 在家长似客,黄昏哭向野田春。”但是,后期的一 段时间里则显有好转,也即从宪宗晚年到穆宗、 敬宗朝,其曾历任太府丞、秘书郎、太常丞等职, 此类官职的品秩虽非很高,但毕竟已是“今体诗 中偏出格,常参官里每同班”[5]4332的朝官了。 且居京日久,与其交往者除张籍、元稹、自居易、 刘禹锡等诗友外,尚有颇多的名公巨卿,如李吉 甫、裴度、杜元颖、令狐楚、李德裕、李想等等。 而王建的宫词也正作于这一时期哺坤。 如所周知,一个诗人或作家,随着自己的生 活环境和政治地位的改变,其思想认识、人生追 求乃至文学观念也会随之发生或多或少、或隐 或显、或正或反的变化,其所创作的作品常常就 是对这一变化的记录。文学史上这样的事例可 谓不胜枚举,例如江淹最终会“江郎才尽”,而 庾信却能“文章老更成”,正是这些变化的结 果。即便放达孤傲如李白,在一朝被召入京作 翰林待诏后,也不无奉迎地作起了“云想衣裳花 想容”(李白《清平调三首》其一)那样的应制之 作。黑格尔说过:“艺术作品中形成内容核心的 毕竟不是这些题材本身。而是艺术家主体方面 的构思和创作加工所灌注的生气和灵魂,是反 映在作品里的艺术家的心灵,这个心灵所提供 的不是外在事物的复写,而是他自己和他的内 心生活。”[7m因此,我们从这一层面来解读王 建的诗歌,不难看出:其著名的乐府诗正是诗人 前期认识生活、感悟社会、同情黎庶“内心生 活”的反映;而其宫词则是后期稍有改变了的政 治环境、人生态度、理想目标的写照。如果说王 昌龄的宫怨诗是借宫女的红颜薄命、难承恩宠 以致忧愁苦恨,来表达自己一生怀才不遇、仕途 坎坷的激愤和郁闷的话,那么,王建的宫词则是 借宫女的奉恩承宠、心怡情乐,来寄托自己在 “常参官里每同班”新的政治和生活环境里,对 万方数据 ·110· 毕士奎: “怨”与“乐”:王昌龄、王建宫女诗情感差异探因 2009年1月 未来的追求和企盼。这也就是王建宫词中宫女 妃嫔颇多自得快乐情感心理的又一原因。 三、审美风尚悬殊 盛唐是一个重事功、重理想的时代。因此, 包括王昌龄本人在内生活在这一时代里的文人 士子,多表现出强烈的建功立业的使命感和荣 誉感。他们或充分彰显主体精神,确认自我价 值:“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行路难》);或渴望建功立业,实现济世理想: “家园好在尚留秦,耻作明时失路人”(常建《落 第长安》);或誓欲挑战现实,绝不安于现状: “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岑参《凉 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或虽遭无端谗谪,仍 思立功报国:“黄鹤青云当一举,明珠吐著报君 恩”(王昌龄《留别司马太守》)。皆可谓壮怀激 烈,豪情激荡。其所耻者是安闲逸乐,所厌者则 是浮薄放荡。然而,一旦其理想与现实发生尖 锐冲突时,则又随即表现出各自的愤恨怨怼之 情,而对这一怨怼之情的抒写,则因人而异:有 的倾泻而出、直抒胸臆;有的借端托喻、言此意 彼。前者如李白,而后者即如王昌龄。因此,人 们才从王昌龄笔下那些愁深怨苦的宫女身上时 时见到诗人自己的影子。 与盛唐重事功、重理想的时代精神和审美 风尚不同,中唐则重享乐、重实际。唐王朝经安 史之乱以后即开始走入下坡路。至中唐时,随 着社会动荡、国运衰落的加剧,人们的担当意识 和入世精神迅速丧失,而代之以看重实际,及时 行乐。上层社会的生活风气更趋奢华和逸乐。 《旧唐书·宪宗纪》载:元和二年十一月“令宰 臣宣敕:百僚游宴过从饯别,此后所由不得奏 报,务从欢泰。”《旧唐书·郑簟传》亦载:“穆宗 不恤政事,喜游宴。”在朝的士大夫对游宴享乐 亦怀有极大兴趣。韩愈《与祠部陆员外书》即 云:“方今在朝廷者,多以游宴娱乐为事。”故李 肇于《唐国史补》中明确指出:“长安风俗,自贞 元侈于游宴。”不仅如此,一些朝臣及士子在追 求物质享受的同时,还竭力寻求感官刺激。因 此,不特至高无上帝王的后宫妃嫔充斥、美人如 云,也不只是如上所述一般的朝臣声色犬马、淫 逸无度,即便如元稹、自居易这样具有较高文化 素养的文人士大夫亦未能免俗。如元稹轻佻矫 情、生性放荡,不仅与才女薛涛关系暖昧,还在 自传体传奇小说《莺莺传》中自我“曝光”,始乱 终弃;又与当时名妓刘采春、安仙嫔等征歌逐 舞,陶情风月。自居易则不仅蓄养了许多家妓, 而且在宦游途中又结识了数以百计的青楼女 子,并将其视为风尘知己。可见,此时社会确已 普遍热衷嬉娱游宴、追求享乐,以致“上下相应, 成为一种崇尚文词,矜诩风流之风气。”[s]176 王建的宫词正是在这热衷游宴享乐、崇尚 侈靡奢华、追求感官刺激的社会风气和审美趣 尚的背景下创作出来的。也因此,其才浓墨重 彩、不厌其烦地描写宫女参与的歌舞之巨丽、饮 宴之奢华、服饰之精巧、游艺之频繁和欢乐。其 实,王建本人对这样的风气和习俗也颇具认同 感,这已不仅仅表现在其《宫词百首》之中,而 且还鲜明地表现于此前所作的《霓裳词十首》 组诗中。在这一组诗里,诗人对宫女的浓情艳 舞表现得叹赏再三,实为其后创作《宫词百首》 开启了先河,并奠定了以写“宫女之乐”为主题 的基调。如其第七首:“敕赐宫人澡浴回,遥看 美女院门开。一山星月霓裳动,好字先从殿里 来。”又第八首:“传呼法部按霓裳,新得承宠别 作行。日晚贵妃楼上看,内人舁下彩罗箱。”这 些得宠之人,不仅被敕赐澡浴、乐赏歌舞,而且 拥有珠宝、尽享富贵。其与《宫词百首》前后相 应,如出一辙,都突出表现了宫女“乐”的情感 心理。王建被后人视为“宫词之祖”【9汹,确也 当之无愧。 四、表现手法各异 正如人们所熟知的,诗歌创作中,不同的题 材内容,加以运用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当会呈 现出截然不同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质;而且,即 便相同的题材内容,若采用不同的艺术表现手 法,亦会有颇不相同的艺术效果和诗歌主旨的 呈现。因此,就这一点而言,王昌龄宫怨诗与王 建宫词宫女情感心理所以存有明显差异,还因 万方数据 第31卷第1期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其所使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各异的缘故。 具体地说,王昌龄宫怨诗主要运用的是“比 兴”的艺术手法。我们知道,“比兴“是中国古 典诗歌中一个极其重要的艺术表现方法,也是 我们民族艺术思维的基本方式之一。它创始于 《诗经》,发展于屈原的《楚辞》和汉魏六朝的民 歌,至唐,随着我国古典诗歌创作高峰的到来, 比兴手法的运用也走向了成熟。在唐代,第一 个大力倡导比兴寄托的是陈子昂,他不仅在其 诗论名篇《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中力主“风 雅”、强调“兴寄”,而且更在《感遇》三十八首组 诗中予以着力实践。继陈子昂之后,开元时期 最后一位贤相,也是盛唐文人十分景仰的时哲 和文宗——张九龄,一边大力支持陈子昂重幽 素、黜雕华、倡比兴的艺术主张,一边亦效法陈 子昂的《感遇》诗而作《感遇》十二首组诗。在 这一组诗中,既表现出深刻而丰富的思想内涵, 也集中而鲜明地体现出比兴寄托的艺术特质。 如其《感遇》其七:“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可以荐嘉宾,奈何阻 重深。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徒言树桃李, 此木岂无阴?”全篇取屈原《橘颂》诗意和比兴 手法。表面上看是写丹橘,从其红实绿叶的外 表,写到岁寒不凋、甘美可荐嘉宾的本质。但 是,当我们联想到诗人早年的仕途蹭蹬,以致忤 相告归,特别是晚年受谗于李林甫,进而见疏被 放的经历时,就不难读懂其比兴的内涵:此乃以 丹橘的形象和秉性来喻指自己的高尚品格。 如前所述,张九龄乃是开元后期执政坛与 文坛牛耳之人,他以过人的识见、宽宏的气度, 并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大批诗人文士团结在 其麾下,他的诗歌更对盛唐一代诗人和诗作产 生了巨大的影响。正如唐人徐浩所云:张九龄 “学究精义,文参微旨,或有兴托,或存讽谏,后 之作者所宗仰焉”(10】蝴。而王昌龄正是深受其 影响并对其诚所宗仰者之一。这一点,既体现 在王昌龄对张九龄作为正直、贤能的政治家倍 感崇敬和仰慕上,也体现在对其因受李林甫的 谗毁而遭贬外放深表同情上。我们从王昌龄 《奉赠张荆州》一诗中即可清楚看出:“祝融云 峰紫云衔,翠如何其雪崭岩。邑西有路缘石壁, 我欲从之卧穹嵌。鱼有心兮脱网罟,江无人兮 鸣枫杉。王君飞鸟仍未去,苏耽宅中意遥缄。” 诗中对张九龄的“直道”和“高洁”的敬仰之情、 对其无辜被贬的同情之心、愿意相与追随的坚 定之志以及对谗佞小人的鄙斥之意已溢于言 表。与此同时,王昌龄对张九龄的诗歌创作,特 别是对其比兴寄托的艺术手法也自觉地加以承 继和实践。例如,其既力求对“比兴”的概念进 行诠释:“比者,直比其身,谓之比假,如‘关关 雎鸠’之类是也。兴者,指物及比其身说之为 兴,盖托喻为之兴也。”f111159又对诗歌创作中 “比兴”的具体“作势”加以概括和总结,他说: “比兴入作势者,遇物如本立文之意,更直树两 三句物,然后以本意入作比兴是也。”【lI]154更将 比兴的艺术手法成功地运用在其宫怨诗的创作 实践中,从而体现出比喻真切、寄托遥深的艺术 特质。 已如前述,王昌龄宫怨诗中的宫女虽多渴 望得到宠幸,以沐“昭阳日影”,但结果皆忧愁 哀怨,落寞悲伤。因此,王昌龄的宫怨诗显然有 着深刻的文化隐喻意义,从中清楚折射出诗人 对人生理想的追求极其失望。也即诗人生命意 义的实现,恰如宫女须幸得帝王的“赏爱”一 样,而往往天生丽质的佳人大多根本无法得到 帝王的眷顾,只能寂寞地虚度一生;同样,“天生 贤才”的诗人,也终未被“圣上”所用。这就是 诗人与宫女具有的同遭“不遇”的共同命运,而 这也正是诗人与宫女“宫怨心态”产生的根源 所在。于此,王昌龄宫怨诗的比兴寄托之意亦 已至明。 与之不同的是,王建《宫词百首》突出体现 的是“赋”的表现手法,即用铺陈直叙的方式, 把宫中的人和事、景与物,特别是宫女的赏心乐 事直接地表现出来。所以,《万首唐人绝句选 评》日:“仲初此百首,为宫词之祖,然宫词非比 宫怨,皆就事直书,无庸比兴,故寄托不 深。”[12】1538此论颇中肯綮。在《宫词百首》中, 由于诗人掌握了大量相关的细节,因此便对后 宫的环境、日常生活、娱乐活动、皇帝与嫔妃、贵 妃与宫女、新旧宫女之间,以及宫女的心愿、心 态等等各个方面展开了广泛而细致的铺陈排 万方数据 ·112· 毕士奎: “怨”与“乐”:王昌龄、王建宫女诗情感差异探因 2009年1月 比,因而包罗宏富,几乎涵盖了后宫生活的各个 方面。这也恰好为外人打开了禁掖之门,由此 一窥后宫生活,并去感受这一与外界隔绝的禁 地的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而为了让外 人愈发感到新鲜和企羡,诗人更多方面、多角度 且不厌其烦地去铺叙宫女之乐:或奉恩承宠之 乐,或歌舞饮宴之乐,或节俗庆典之乐,或游艺 竞赛之乐,等等。确使宫女“乐”的情感心理得 到了淋漓尽致地表现。 值得指出的是,王建《宫词百首》用语质 实、以“赋”见长的特质,当是受到唐代中期以 来重写实、尚通俗的诗歌思潮影响的结果。这 一思潮的远源可以追溯到《诗经》中的“风”诗 和汉魏乐府民歌;其近源则是“安史之乱”以后 一批具有写实倾向诗人的创作,尤其是晚年饱 经战乱、进而深入反映下层人民生活苦难的伟 大诗人杜甫的创作。而以杜甫为代表的重写 实、尚通俗的诗歌创作倾向,到了贞元、元和年 间,则有了极为强烈的回响,即包括王建本人在 内的、另有张籍、元稹、白居易等诗人,创作了大 量铺陈直叙、通俗晓畅、指事明切的乐府诗作。 张籍与王建更是中唐时期较早从事乐府诗歌创 作的诗人,后人称之为“张王乐府”。因此,他 们也当之无愧地成为元、白的先导,并成为新乐 府高潮到来的前奏。显而易见,王建在创作了 大量乐府诗作的同时,又将乐府诗歌创作中描 写细致、以真切取胜的“赋”的表现手法延伸到 了《宫词百首》组诗的创作之中,这才又让人们 看到了诗人对宫女“乐”的情感心理全方位、多 角度铺陈描写的结果。 王建对宫女“乐”的情感心理描写,还与中 唐时期进士科考试风气的影响有着密切的关 系。众所周知,唐代科举考试中,进士科尤为士 人所重,特别是文辞的优劣,在主司选人中居于 决定性地位。因此,“考之以文,而用之于政,形 成科举、文学、政治三位一体的结合。这种结 合,在唐代,特别是在贞元、元和前后,成为深刻 影响士人前途,乃至政治、文化和社会心理、社 会风习的重要因素”[13]%。而士人过分重视文 辞的结果,则势必导致务求巧丽、浮华轻薄现象 的产生,甚至于崇尚风流、追求刺激、浮薄放荡 者也大有人在。更有甚者,士林中多乐于谈论 才子佳人的浪漫故事以及其他“男女间的异情 逸事,以寻求科场和官场外的情感寄托”Ci41343。 所以,皇甫浞在《答李生第二书》中斥责道:“风 教偷薄,进士尤甚。”[15]彻而这一切,又与前述 当时社会上嬉娱游宴、追求物质享乐和感官刺 激的风气呼吸相通,形成合流。王建是“大历十 年,丁泽榜第二人及第”,其“性耽酒,放浪无 拘”D617s,加之其时的政治环境已然得到改变, 故颇能应合时风。因此,当其从宗亲王守澄那 里获知诸多宫中故实逸闻时,生性使然而又兴 趣浓郁的他,便迫不及待地以《宫词百首》这一 组诗的形式及时加以表现,以迎合人们的好奇 心理,尤其是将宫女“乐”的情绪状态加以突出 和放大,用以激起外界对之热望企羡、惊叹欣赏 的思想心理。也正因如此,王建宫词中的宫女 才多显“乐”的情感状态。 需要指出的是,关于王建宫词百首的写作 时间,自古即今研究者多认为其作于王建任渭 南尉时。如前引唐范摅《云溪友议》即持此说, 其后,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尤袤《全唐诗话》、 葛立方《韵语阳秋》以及今人施蛰存《唐诗百 话》、卞孝萱《关于王建的几个问题》等均见附 和。笔者以为此说恐不确,而赞同乔象锺、陈铁 民先生提出的写于王建作太常丞、太府丞及秘 书郎等朝官任上之说。惜两位先生未予申述。 笔者所以认为此说颇可采纳,理由是:如前所 述,王建宫词创作材料均来自其宗亲枢密史王 守澄的“频向说”,且所写除宫女嫔妃外,尚有 其他的宫人、宫事、宫景、宫用、宫节、宫礼等等。 涉及内容极为广泛,几将唐代宫廷生活之事巨 细靡遗,全盘记录。正如欧阳修《六一诗话》所 云:“王建宫词多言唐宫禁中事,皆史传小说不 载者,往往见于其诗。”可以想见,如此包罗万 象、内容繁杂的“后宫秘闻”,定非是王守澄在 短时间内、有限几次里向王建所能述完,而当在 较长时间里、颇多次数中才能说毕。也正因如 此,王建才在后来给王守澄的诗中明日“频向 说”。那么,既然是“频向说”,若此时王建尚在 渭南尉任上,实当没有可能。一则因为尽管其 在渭南所任只是县尉之职,然毕竟仍有公务所 万方数据 第3l卷第l期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13· 累,冗余之机不多;二则渭南县尚在长安城东一 百三十余里之外,其时交通又极不便利。此一 情况下,王建却能与其宗亲频繁相聚、听其述 说,实乃无法想象,也不合情理。而当其任职朝 中之后,就完全成为可能了,即王建就可与熟知 内宫之事的宗亲王守澄经常相会,王守澄也方 可将内宫之事对王建“频向说”。故这一切亦 才顺理成章。 综上所述,王昌龄宫怨诗与王建宫词虽都 写及后宫的宫女妃嫔,但两人所写宫女的情感 心理颇不相同。王昌龄笔下的宫女情感心理的 突出特征是“怨”,即抒写的是宫女的幽怨之 情;而王建笔下的宫女情感心理的突出特征则 是“乐”,也即抒写宫女的快乐之意。由此,让 我们清楚看出:王建的“宫词”并不能完全等同 于王昌龄的“宫怨”,同时,我们也明白了前引 杨际昌之言的纰缪所在。故贺贻孙《诗筏》引 伯敬语日:“王建宫词,非宫怨也”。诚乃的论。 [参考文献】 [1]杨际昌.国朝诗话[c]∥郭绍虞,编选,富寿孙,校点. 清诗话续编:第三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2]沈德潜.说诗啐语[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3]范摅.云溪友议:卷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957. [4]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二。三[M].北京:中华书 局。1975. 【5]张籍.酬秘书王丞见寄[c]∥全唐诗:卷三八五.北京: 中华书局,1960. [6]乔象锺,陈铁民.唐代文学史:下册[M].北京:人民出 版社,1995. [7]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9. [8]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58. [9]胡仔.苕溪渔隐丛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 [10]徐浩.唐尚书右丞相中书令张公神道碑[c]∥全唐 文:卷四四o.北京:中华书局,1982. [11]王昌龄.诗格[c]∥张伯伟.全唐五代诗格汇考.南 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 [12]宋顾乐.万首唐人绝句选评[c]∥陈伯海.唐诗汇评 (中).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 [13]余恕诚.唐诗风貌[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 1997. [14]余钢.唐代文言小说与科举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M].上海i上海古 籍出版社,2004. [15]皇甫浞.答李生第二书[c]∥全唐文:卷六八五.北 京:中华书局,1982. [16]辛文房.唐才子传[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986. [责任编辑吴奕铸责任校对王桃】 万方数据 "怨"与"乐":王昌龄、王建宫女诗情感差异探因 作者: 毕士奎 作者单位: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编辑部,江苏,苏州,215104 刊名: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 JOURNAL OF JINAN UNIVERSITY(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 年,卷(期): 2009,31(1) 引用次数: 0次 参考文献(16条) 1.杨际昌 国朝诗话 1983 2.沈德潜 说诗(啐)语 1979 3.范摅 云溪友议 1957 4.欧阳修.宋祁 新唐书 1975 5.张籍 酬秘书王丞见寄 1960 6.乔象锺.陈铁民 唐代文学史 1995 7.黑格尔 美学 1979 8.陈寅恪 元白诗笺证稿 1958 9.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 1962 10.徐浩 唐尚书右丞相中书令张公神道碑 1982 11.王昌龄 诗格 2002 12.宋顾乐 万首唐人绝句选评 1995 13.余恕诚 唐诗风貌 1997 14.余钢 唐代文言小说与科举制度 2004 15.皇甫(浞) 答李生第二书 1982 16.辛文房 唐才子传 1986 相似文献(0条)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jnxb200901021.aspx 下载时间:2010年5月23日
本文档为【怨与乐王昌龄、王建宫女诗情感差异探因】,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09172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622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8
分类:教育学
上传时间:2010-05-23
浏览量: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