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林达:西班牙旅行笔记(节选)

林达:西班牙旅行笔记(节选)

举报
开通vip

林达:西班牙旅行笔记(节选)1 .去西班牙 不知怎么,西班牙三个字,从小的感觉,就说不清、道不明。在塞万提斯的笔下,西班牙犹如透着阳光的土制酒,谜一般醉人的混合物,在恍惚中令人心驰目眩。可是长大以后,这种感觉,被一些硬邦邦的词击中。那是海明威的书《 告别了武器》 、《 丧钟为谁而鸣》 ,也是毕加索的画《 格尔尼卡》 ,后面是‘西班牙内战’、“国际纵队”。可是,这两种印象怎么也调和不到一起,也难以相互替代。西班牙就这样模模糊糊地在心里收藏.留在一个角落里,变成了一个隐隐的谜。 其实,我们去过巴塞罗那. 那是在冬天,在造访法国的时候,从巴黎直下南...

林达:西班牙旅行笔记(节选)
1 .去西班牙 不知怎么,西班牙三个字,从小的感觉,就说不清、道不明。在塞万提斯的笔下,西班牙犹如透着阳光的土制酒,谜一般醉人的混合物,在恍惚中令人心驰目眩。可是长大以后,这种感觉,被一些硬邦邦的词击中。那是海明威的书《 告别了武器》 、《 丧钟为谁而鸣》 ,也是毕加索的画《 格尔尼卡》 ,后面是‘西班牙内战’、“国际纵队”。可是,这两种印象怎么也调和不到一起,也难以相互替代。西班牙就这样模模糊糊地在心里收藏.留在一个角落里,变成了一个隐隐的谜。 其实,我们去过巴塞罗那. 那是在冬天,在造访法国的时候,从巴黎直下南方,又从法国南方的蒙布利耶上了火车。大部分的路程在法国境内。然后进人西班牙,在地中海的蔚蓝海水和比利牛斯山的洁净雪顶之间.火车从悬崖山遭九弯十八绕,绕了进去。没有料到的是最后一程,这跨国火车,竟然一头扎人地下,变成了地铁。一阵黑糊糊的疾驶之后,停下来,就说是到了。 下来,是普通的地铁站。没有海关,没有任何特别的地方。待我们上到地铁站的小小出口,赫然发现,这已经是巴塞罗那的繁华街头。接着,是几天紧凑的“高迪建筑”之旅,高迪是西班牙近代的一个著名建筑师。几天后,揣着一大包胶卷,我们又从同一个口子进去,匆匆地原路退回,回到法国.活像是完成了一次深人敌后的侦察任务。 此后,别人问起有没有去过西班牙,张口就会回答“没有’。然后心中一愣,才想起巴塞罗那. 虽然巴塞罗那是西班牙最著名的大城市,几乎总是游客到西班牙的首选。可是,我们却本能地觉得,我们只是到了巴塞罗那,我们还没有到过西班牙.我们没有看到堂· 吉诃德的拉曼却荒原,也没有听到西班牙内战枪炮留在山谷里的回声。从此,留下一个梦,哪一天我们还要回去,走进西班牙。 后来,有一阵,我们像工蚁一样,一石一木,一锤一钉地,为自己盖一栋房子,此间,心里只有一栋乡间小屋,环绕绿树花草。每日埋头劳作,梦暂时后退,忘记远行,直到搬进完工了的房子,才从工蚁变回自己,直起腰来,站在窗前,望着远远的地平线,白色的云朵在缓缓地飘。 云朵在飘呢,我说.我们也应该从蚁穴里爬出来,去一个遥远的地方看看了。 这时,一个朋友突然对我们发出邀请,我们明年一起去西班牙?那个梦,突然就走得很近,变得清晰可见;明年,我们去西班牙。 九月下旬,当是夏末初秋时分。是暑气渐消,天高地阔的季节.临出门那天。天气却骤然变得古怪,不是热,也不是冷.不是晴,也不算雨。从来没有过的奇异惑觉。空气似乎在快速流动,又滞留在原地。天色似灰似黄,半开半合,定有什么暗示,我们却无力解开。这种不安一直带上飞机,飞机驶近跑道,却面对乱云飞渡,整整等了一个半小时不能起飞。 终于一声呼啸,钻出云层,飞上几乎是静止的空间。在这里,风云变幻和疑惑困顿永远是留给下面的那个世界的。我们把一切抛在九霄云下。 直到一个月后,我们才知道,就在这云层下面,就在我们飞往西班牙的那一刻、一场黑色龙卷风突袭了我们居住的乡间。长长的龙尾,就在我家门前的路上扫荡。巨树古木拔地而起,屋瓦墙砖漫天飞舞。那是这片宁静田野百年不遇的惊心动魄。 而我们,完全不知不觉。我们只是在追逐阳光,向西班牙飞去。 这就是我们西班牙之旅的开端。 好在,回到家,邻里们无人受伤,我们的房子,也还在那里。 2 .塞哥维亚的罗马输水道 我们的第一站,还是巴塞罗那,只是,这次是从北美,经德国法兰克福转机.从机场进人巴塞罗那的近郊。 根据以前在法国机场的经验,过海关虽然简单,总还有一个验护照的过程。可是,这次我们下了飞机以后,取了行李,拖着行李箱,走走走,突然发现,还在其名其妙之中,就已经出来了。站在一泻千里的阳光下。我们愣住了,回想一下,不论在转机的法兰克福机场,还是在巴塞罗那机场.除了上飞机的时候航空公司按照惯例查验护照外,我们没有遇到一个代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国家主权的海关来查护照验明正身,没有检疫和行李检查,没有穿越一个可以算作是“国家的关卡”的地方。直到现在,我们对此都还没有想通。 记得几年前来到巴塞罗那,是我们第一次有机会在西班牙看到西班牙人。站在川流不息的大街上,我们有些纳闷。印象中,西班牙人都是黑色的头发、黑色的浓眉大眼,浅棕色的皮肤,面部轮廓如雕塑般分明。可是,望着大街上西装革履、行色匆匆的巴塞罗那人,很是意外。他们有很多都是金黄色头发的白人。和我们想象的很不一样。 这才想到,我们其实是在绕着大圈子,逐渐走近西班牙的。 我们生活在北美洲.我们的近邻南美,就是西班牙人的远亲。我们耳边经常可以听到西班牙语,看他们虔诚地承继着西班牙的主流宗教― 天主教。可是,他们并不是西班牙人。那是墨西哥人、南美人,他们只是有西班牙殖民者的后裔罢了。我们和他们一起打工,叫着“阿米哥(朋友)' ,学会了“格拉西亚斯(谢谢)" ,也学会了看到‘米歇尔”的拼写,却读出“米盖尔”来。真正站在西班牙,才意识到美洲的西班牙后裔,是更多地和美洲印第安人、黑人通婚,越发的异族化了. 而这个所谓“拉丁民族”混血的过程,从西班牙最早的发端,就已经开始。 西班牙属于欧洲,又是欧洲的异数。一道比利牛斯山脉,曾把它和欧洲一隔就是七百年。就人种来说,英、法、德、俄这样的大国,都有像中国的汉人那样的一个多数民族,加上各色少数民族。西班牙人却是在一开始,就由两个等量齐观,却性情迥异、长相截然不同的人种的共存。凯尔特人更偏欧洲的白人,伊比尔人就更偏黑人一些。 再说,虽有比利牛斯山的阻挡,西班牙北部总算是和欧洲接壤,不仅是移民,法兰西人的傲慢只要一发作.就翻山越岭由北冲下来,西班牙北部也就更多和欧洲白人混血。而往南,只隔一线直布罗陀海峡,就是非洲。北非的摩尔人· 阿拉伯人,不仅南下做生意,他们的军队或闲得无聊.或热血贲张,也会越海渡峡由南杀上去,一占西班牙南部就是八百年。南部的西班牙人,也就有更多非洲的血统。到了现代,南北轻松交流,偏黑和偏白的,就又走在同一个城市,同一条大街上。他们都是西班牙人。 人们说,“欧洲结束的地方,就是非洲的开始”。我想,西班牙的命运是,欧洲还没有结束,非洲就已经开始。欧洲和非洲曾经长期相持和拉锯.就对峙在西班牙的土地上。 可是在他们之前,先来的是罗马人。 这次我们来到巴塞罗那,时间显得从容.有三天,我们几乎一直转在老城里.漫无目的地游荡,绕着由罗马人修筑的城墙。 巴塞罗那的老城非常丰富。它被一条宽宽的大道.拉布拉斯人一分为二。后来才知道,西班牙的各大城市,差不多都有这样的大道,它两边是商店,中间是宽宽的步行街。我们后来也在马德里的拉布拉斯大道上走过.可是都没有巴塞罗那这里好玩。这里热热闹闹,挤满了小摊贩.小酒铺、小吃摊,当然,还有各路大显身手的艺人。最精彩的是它结合了这一片起于罗马时代的老城,拉布拉斯大道的一端,抵达地中海边的海港,一路走下去,一直可以走到深蓝色的海水边。那吧,耸入云霄的纪念柱上,站着哥伦布的金色雕像。拉布拉斯大道的另一端,就是著名的加泰罗尼亚广场。20世纪巴塞罗那的很多故事发生在这个广场。我们两次来巴塞罗那,都住过老城。这次,我们拖着行李从大道的起点,顺着步行道的中间,走了整整两站地铁的距离,只是为了感受一下这里的欢乐。一个小酒铺前.桌子拼在一起,变成长长的一溜。周围坐了一圈兴高采烈的美国大男孩,看到他们,我们忍不住会心笑起来,因为他们每人手里端着一个特大号的啤酒杯。照美国的法律,在大街上这么喝酒是不容许的。他们兴奋不已.只是因为他们可以感受“合法地在大街上喝酒”的刺激,再说,还是以那么开心的方式。我们说,让我们拍张照啊,他们很助兴,齐齐地高高举起了冒着泡沫的大玻璃杯。我们一路走一路给艺人们打分,最后一致同意,“最佳创意”颁给了两个和骷髅一起骑自行车的艺人。人们一丢钱.全身涂成银色的他们,眼珠一转,就蹬起了银色的自行车.有趣的是,那银色的骷髅也骑着一辆自行车,还快乐地跟着浑身乱颤。结束时他们相互猛击一掌,然后就又变回雕塑,一动不动。真是好玩死了。围着一大圈人看,那装银币的罐子叮叮当当地响个不停。 围绕着这个快乐大道的老城区域,就在我们现在立足的脚下,还埋葬着一个罗马古城。 我们去了老城的历史博物馆。回来翻翻一本我们最喜欢的旅游 手册 华为质量管理手册 下载焊接手册下载团建手册下载团建手册下载ld手册下载 ,上面却没有列出这个博物馆。博物馆最精彩的部分是在地下,是那个被埋葬了的罗马建筑的遗址。进人地下层的电梯非常狭小,根本不像是为公共建筑准备的.可见很少有人参观。到了下面才看到,这里有钢板支撑着成为挡土墙,原来还是个工作现场。不知什么工具在那里轰轰作响,考古发掘还在进行中。已经挖出来的部分,就成为展区。在遗址上架起简陋的过道,参观者不多,警卫却看得很紧。一截一截的柱头,都小心地放在一起。 那里有公元4世纪的罗马古城墙。还有相当完整的罗马住宅的遗址,最有意思的是一个酒作坊。在罗马人的时代,葡萄酒已经如水一样,成为生活中最基本的元素了,不论是日常饮食,还是宗教仪式,都离不开葡萄酒。也许,西班牙就是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变成一个葡萄酒的国度。我们在那里的时候,正值葡萄收获的季节。巴塞罗那所在的加泰罗尼亚地区,正是产酒区。郊区到处是葡萄园,到处是酿制葡萄酒的工厂。在通往酒厂的公路上,常常可以看到满载着葡萄的卡车,在颠簸中,破碎的葡萄淌着清香的汁液,撒了一路。在那个罗马建筑的遗址中, 罗马人的酒坊已经很专业, 粗制和精制葡萄洒的加工分门别类。在古罗马时代的西班牙,平均每人一年要喝掉贰佰五十公升左右的葡萄酒。罗马人像是领着西班牙,走进了梦醉的酒乡。我们特地挑了旅游旺季已经过去的季节,可是相比冬天,老城的人还是很多。巴塞罗那老城,从古罗马开始.经历了两千年。我们想完成上次没有来得及的寻踪,试图从两千年中不断修补砌筑的巨石中,找出一圈两千年前的完整的罗马遗城。 就在巴塞罗那主教堂的广场附近。有非常漂亮的一段带着小券拱的罗马城墙遗迹。绕到那里,己是初秋凉意升起的黄昏,暑气在渐渐退去。一边欣赏这段罗马遗迹的构造,一边不由被广场传来的音乐声所吸引。主教堂的正立面在大修,在它宽宽的台阶上,一个年轻人的乐队在演奏。那是多么欢乐的一个广场、她不是一个交响乐团的演出,高高居上的专业乐队竞不是演出的主角,他们只是在伴奏。广场才是大舞台、主角是我们在广场上的每一个人。所有的人手拉手围成一个又一个舞蹈的圈子。大家齐齐地踏着节奏,在跳着加泰罗尼亚的传统舞。 你不可能不被吸引。那不是高技巧舞姿的表演,那不是狂欢,那是有节制的、内心欢乐的河流,在慢慢地流淌。也是加泰罗尼亚地区的质朴百姓,在相互喃喃倾诉他们的乡情,在节奏的默契中,他们彼此认同。舞步看上去很简单,不由自主地,我们也在圈外学着踩起节奏来。可惜我们学舞的技巧,已经留给了童年。在那里一直待到夜幕降临,才万分不舍地离开。我们最终也没有学到能够进入手拉手舞圈的动作一对于加泰罗尼亚,我们还是外人。 夜晚,只有一个小小的区域还有冬天的老城味道.没有人,只有古旧的的铸铁街灯发出的昏黄灯光。.高墙一块块砌筑起来的巨大石块,被灯光勾勒着明暗的轮廓,也被灯光强调出斑驳粗砺的质感,主教堂巨大的投影下,小巷显得更为逼仄。我们站在那里倾听,;几年前冬天的那个萨克斯管吹出的音符.仿佛还在巷子里悠悠地飘着。 在老城漫游了两天之后,罗马古城总是还缺少一角。我们这才发现.我们一次次地在重复一个美丽的失误”。老城有一条特别诱人的巷子. 小巷的两堵墙之间,有一座精致的骑廊,特别漂亮。每次走到这里,我们的目光总是不可阻挡地被它吸引,脚步也会不由自主地转进去。我们经过这里几次,都被这骑楼吸引,越不过这条小巷。最后,终于抵挡了它的诱惑、越过它,就展开了另一个天地、这就是我们寻找的那一片最大的罗马城墙。 可是即使有这一片完整的墙,也没有一个完整的罗马故事了。细细辨认,可以看出石块的新旧。下面是罗马,上面是中世纪,再上面呢?月光下,历史模模糊糊,已经辨认不清。 谁会想到?雄壮如罗马人.扫遍了整个欧洲.疆土横跨欧亚非三大洲。可是,却曾经迟迟征服不了被看作未开化蛮族的西班牙。 照历史学家的说法,西班牙在公元前二百年,在拿破仑入侵的两千年前.就已经饱受外国军队干涉.就开始混乱的内战,西班牙人还在有民族意识之前,就划着羊皮筏把斗牛的犄角捆上点燃的松脂赶往敌阵。那时的西班牙人.已经一个个都是游击战士了。 就是这样的游击战,苦了齐齐整整的罗马军队。野蛮的西班牙,变成一块咯硬的骨头。罗马人吃力地啃,整整啃了两百年,啃得满嘴血污。那本来就是腥风血雨,崇尚武力和英堆的时代。直到公元前38 年,罗马皇帝奥古斯都才宣布西班牙收归罗马帝国。西班牙成了罗马的一个省份。 怎么说,罗马都是一个奇迹。 真正被罗马镇住.是我们在第一次南下途中停留的塞哥维亚,看到罗马人留下的石筑输水道的时候。塞哥维亚是一个小镇,在地图上己是西班牙首部马德里北边的一个小点。 西班牙的国土形状像是个牛头。巴塞罗那在西班牙北方的东部、是个地中海的海岸城市,它在‘’牛头”那个犄角偏下的地方。而首都马德里几乎是西班牙的中心,在牛鼻梁的地方吧。他们之间的直线距离,五百公里不到一点儿了。一个很形象的说法来形容马德里的中心位置,人们说.你假如有一块三合板做成西班牙地图,在马德里的位置穿一根线.提起来,这三合板就是水平的。来西班牙之前,我们东一把西一把地查看着各种旅游资料。其中列为非看不可的,就有这个输水道。回来以后,我们还经常半开玩笑地说.看过塞哥维亚的输水道,这张去西班牙的飞机票,就算值了。山岩顶尖上的小镇塞哥维亚,非常紧凑。小镇呈胖胖的橄榄形。橄榄的尖端是伊斯兰人留下的皇宫,底部就是罗马输水道。你会觉得,塞哥维亚很紧凑、很小,而罗马输水道却很高、很大。 站到输水道下是在一个天空蓝得精彩的晴天。也许根本不需要对天气作注解,我们到西班牙是从九月下旬到l0月中旬,印象中就没有遇到过雨。西班牙是干旱的。尤其是塞哥维亚所在的中部地区,酷暑和严寒交替,整个地区就是延延绵绵的石头山。号称‘三个月严寒,九个月地狱”。我们在西班牙,也许说得最多的一个词,就是”‘阿呱(水)了。西班牙又干又旱,输水道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可是只有罗马人,会把一个纯属功能性的输水管道,变成一件伟大的石头艺术品。 记得朋友问过,说这罗马人来了怎么就不回家了?不管怎么说,站在巨大的输水道下,我们必须承认,他们不仅是来掠夺。他们扎下来,也把西班牙当作自己的家。罗马人在西班牙开始认认真真建设。现在,我根车不用翻看带回来的照片,罗马输水道就生生地立在眼前。我还在想,它为什么能打动我们所有的人?不仅是那两千年的历史、我们还来不及思索,在我们作出任何历史.文化的联想之前,在作出任何技术的探究之前,它在视觉上已经征服厂所有的人。我们第一次和它们目光接触,就是一个巨大的冲击。不假思索,它已经压倒一切地,一把就抓住了我们,是的,它有二十八米(有些书上说是二十九米), 十层楼那么高,它的体量本身当然在震撼我们,可是还不仅是体量,罗马输水道不是一根简单的输水管,它还是建筑。它在建筑形式上是如此纯净,如此完美,超出了任何想象。它比你能够想象的还要美。 我们没有看到过比这更完美的刚柔相济。它由巨石垒成,它是雄壮的,却并不粗俗。说“垒”,而不是“砌”.是因为石块之间没有用任何粘结剂,建筑上叫“石块堆砌”。罗马人常常利用火山灰做混凝土.在这里却没有用。可是,他们真敢干啊,二十八米的高度,就这么一块一块“堆”上去了。 同时,它又是柔和的。和二十八米的高度相比,柱子就并不那么粗拙。上下两层券拱,比例适度.曲线柔和。它显得温雅起来。一个巨人般的、舒展的温雅。巨大的石块上,可以看到当年施工时为了挂钩而凿的浅孔,很难想象当初是怎样全靠人力安放这一块块严丝合缝的沉重巨石。几千年风雨侵袭,大自然用它的巨手,不断地洗着这些大石块,洗出了石块的经脉.石块的棱角都洗成了圆弧。这是岁月的记录,大自然留下的痕迹,是无法仿造的。我们走近它的端点,券拱形成的空间,逐渐被石柱的侧面遮档,变得越来越小.越来越小,最后空间完全消失,它变成一堵浑厚的实墙。当我们穿越过去,渐渐走远,券拱的空间透着碧蓝的天空,又开始扩大,扩大、加上向远处的透视,虚实对比作出无穷的变幻,它又变得空灵起来。我想象着,那罗马诸神也曾高高地飘荡,在弧形的券拱下穿越,绕着柱子回转,追逐.嬉戏和欣赏。 输水道不是孤立的,阳光让它在地上投下构图美丽的阴影。重复构图的影子令人着迷,恰如栏杆柱廊的阴影,映入水中的倒影一般,不论地面之上的景观多么色彩斑斓.投影到地面上的色彩对比永远是简单的。但是,这又不是黑白照片。那地面光的部分不是白色,而是丰富暖色的叠加,阴影的部分也不是黑色,而是无数冷色的聚合。找出自己的这种特殊感觉和理解,是画家们热衷的游戏。 于是,今天的塞哥维亚,不仅是旅人云集的地方,也是艺术家的天堂。把他们吸引来的,就是这个罗马输水道。几乎成了一个惯例,在其他任何地方、大凡旅人一多、就无形之中在异化艺术。艺术家开始有意.无意地丢弃自己,迎合买主。走笔开始轻佻,色彩开始艳丽,游客们的眼光替代了艺术家的眼光。艺术家不再用自己的心去感动,不再以颤抖的手冲动地调色,而是在“生产”商品。塞哥维亚却是一个例外。这儿的画家是在为艺术而作画。我们第一次看到,当如织的游人从身边走 过,有那么多的艺术家上上下下地散在各处,目不斜视。他们在火辣辣的阳光下.汗水还没有流出,就已经晒干。可是,这些艺术家.有白人,有黑人,还有华人.用着各种手法,经典的和现代的.写实的和变形的、水彩的或油画的,在写出他自已感受的塞哥维亚,属于他个人的,独一无二的罗马遗迹。 在塞哥维亚的主教堂前,画家们摆着自己的画作。我久久停在一张油画面前.那是一张四面石壁的地下通道。很像我们在巴塞罗那穿过的罗马遗迹。整个画面是黝黯的,却画出了历史的深度。我在寻找作者.看到画家本人离得远远的,正在和另一个同行聊天.大概是在交流心得。一点没有急着要卖画的意思。也许,他的画根本就是非卖品。 在罗马人之前,其实还来过腓尼基人和希猎人。可是,古罗马是西班牙能够触摸的最坚实有力,最强壮的古代史了。假如说,希腊人教会了西班牙人酿酒,那么,是罗马人才把西班牙人灌得大醉。那些在西班牙出土的精美希腊雕塑,怎能和罗马人相比?罗马人如同巨人,用巨石垒巨石,重筑了一个西班牙。 写到这里,罗马皇帝奥古斯都的名字又在心里冒出来,奥古斯都,奥古斯都,… 好像和记忆中的什么东西有关联… … 我突然想到:奥古斯都的时代,西班牙加入罗马帝国的时代,也就是《 建筑十书》 的时代啊!《 建筑十书》 的作者罗马人威特鲁维,他的声名可绝对不在这位罗马皇帝之下。 只要看看《 建筑十书》 ,只要从建筑切入,我们就可以知道,两千年前罗马人已经多么的现代了。而今天的我们,在又走了两千年之后,实在是没有什么可以特别得意的。古希腊、古罗马的时代,几乎把该搭建的文明框架,都已经搭建起来了。后人只是在这个框架里填充。此后的西方建筑,是在材料上进步,技术上提高,因而得到了结构上的更多可能。可是,从建筑学的角度来说,对造型、比例等基本要素的理解,罗马人已经如此成熟.在那个时候,伟大的威特鲁维在告诉我们。建筑学是一种哲学,是音乐,是一种造诣。罗马人的城市,从公共建筑,市政设施,处理上下水的概念,到建筑师的培养,剧场的和声,建筑的材料.结构、技术和形式美等等,都己经理论化了。叙述的方式和今天已经没有很大的差别。你要是骤然打开《 建筑十书》 读起来,绝对不会感觉到,你和作者威特鲁维之间,竟然有着两千年的时代间隔, 就是这个巨石堆垒起来的塞哥维亚的水道,同样的输水方式,一直从罗马时代使用到19 世纪。想到清水曾在那二十八米上空的输水道里哗哗流淌了两千年,就不由让我们心砰砰地跳。 威特鲁维在讨论建造住宅和气候关系的时候,提到了西班牙。据历史学家的估计,威特鲁维很可能作为建筑师和工程师,随着恺撤远征过西班牙。也许,他也曾经站在这里,站在塞哥维亚。 威特鲁维的《 建筑十书》中,也有输水道的建造。从水脉探查的方法,到水质检验、输水道构筑,面面俱到。这本书写得很规范,也很技术,却在和水有关的“第八书”里,似乎突然有一股清泉流过,变得柔润、文采飞扬。威特鲁维把我们从水道的端头,顺着水道,带到遥远的泉水源头,他录下了这样的碑文: 牧人啊!要是昼间的干渴使你疲倦.和羊群一起来到克利托尔的近旁,从这喷泉里取一杯水。在水仙之畔停息下你所有的山羊。 和罗马人相比,当时的西班牙.还是蛮荒之地,罗马人的殖民,却把西班牙突然推进了罗马文明。输水道被普遍采用,留到今天的,还有在塔拉戈纳的一条二百米长、高达二十六米的输水道。西班牙有了斗兽场和公共浴场、剧院和神庙。斗兽场仍然是今日西班牙的特色。那次去法国南方的尼姆,也是为了看一眼古罗马留下的斗兽场。可是尼姆斗兽场的内部,已经十足文明,是一个剧场了。只有西班牙,斗兽场仍然表里如一,真刀真枪。 斗兽场简直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暗示― 人是矛盾的混合体。斗兽场作为建筑,非常精彩,足见其文明造化。而如此精彩的建筑,只是为了欣赏杀戮。两千年过去了,今天有很多地方,人们已经羞于面对自己血腥的一面.试图克服、至少是在掩饰它.唯西班牙,至今还完整地保留着古罗马的遗风,斗牛场依然壮观,毫不掩饰人的嗜血的一面:杀戮有可能成为具有高度观赏性的艺术,这绵绵两千年的风尚,又在指示着怎样的西班牙性格? 不仅如此,因为古罗马人,西班牙还有了两千年前的“现代化”所必需的四通八达的公路网。开天辟地一样,西班牙同时还有了图书馆,有了学堂。 西班牙和法国不同。在法国总是有巴黎这个核心。而西班牙是一盘散沙。到现在为止,各地区还是相互不买账.区域的自治、独立,到今天还是西班牙的重要议题。各个地区有自己不同的语言。西班牙博物馆的文字说明都很复杂,先是当地方言,再是西班牙语,然后看它是不是高兴,或许给点英语或者法语。虽然地方语言一直保留下来,可是总算在罗马时代,西班牙有了统一的语言.罗马人给他们的拉丁语,成为西班牙相对统一的语言。 对西班牙人来说,这实在是非同小可的事情。它的意义并不在于全国不同地方的人,从此可以试着聊天― 两千年前,他们或许都没有那么强烈的交流的需要。它的意义在于,引进一种语言文字,它就引进了罗马的文明。 罗马文明不仅是建筑,还有一整套的政治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和司法体制。原先流行在西班牙的种种土语,词汇简单,也无法定义复杂的对象。西班牙人甚至还没有清晰的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观念。说到语言,也想到我们中文的发展,在古汉语的时代,不论语言如何高深精湛,都难以表达现代的西方政治司法制度。在西学东渐的时候,最初的障碍首先是语言。我们今天的汉语,大量词汇其实都已经是外来语了。 发展千年的汉语尚且和外来文明不能水乳交融。更何况两千年前的西班牙。所以,西班牙人一旦开始讲拉丁语,就在眼前打开了通向另一个世界的通道,那是法律的语言,能够清晰地逻辑思维的语言。而且当时正是拉丁文学的高峰期,所以除了清晰地思想和表达,西班牙人还闯入了丰富的哲学和文学的世界。 古西班牙和古罗马的文明差距,何止几百年。罗马人的殖民野心,无意间把这样的差距给扯平了。今天的人们赞赏罗马学者塞内加精彩的哲学著作:《 安慰》 、《 论天命》 、《 论宽恕》 、《 论心灵的安宁》 ,欣赏他的悲剧作品,人们口口声声提到的这位伟大的罗马哲学家,其实是个西班牙人。当然,说他是罗马人也许更正确,西班牙此刻就是罗马帝国一个省,是罗马帝国把大片的欧洲纳入了自己的版图。而作为一个富家子弟,塞内加的学习和活动,已经都是在罗马帝国的政治中心。可是有了他,我们对罗马时代的西班牙上层文明,至少有了一个概念。可是,终有扯不平的地方。那些在水道上空俯瞰的罗马诸神们,并没有征服西班牙。 拉丁语打开了西班牙人视野,他们的思维变得细致而深人,原始宗救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他们。他们是在寻找真神。可是,对于单纯的西班牙人,古罗马诸神们家族太大,亲戚太多。对于热情奔放的西班牙人,罗马人祭神的仪式太复杂,教士的等级太森严,令他们无法亲近。所以他们还是西班牙人,没有因为划归罗马,就变成罗马人。在精神上,西班牙人和古罗马人之间,仍然有一条深深的鸿沟。 3 .古老的科尔多瓦 哲学家塞内加在西班牙出生的四年之后,公元纪年开始了,也就是说,基督诞生了。 我突然觉得,塞内加,这个最早的西班牙著名哲学家的一生,几乎就是在印证和解释,为什么基督教会在西班牙突然盛行. 历史学家们认为,作为后期斯多葛主义代表的塞内加,对西班牙民族性格的影响,怎么说都不过分。在那个时代,他已经提出.藐视财富.崇尚人类自由,弃绝此世物质享受,视死如归,等等。可是,写着《 论心灵的安宁》 的塞内加,心灵却一刻也无法宁静。他的哲学、“道理”都是理智的产物,他自己却是一个活生生充满弱点和欲望的人。 塞内加出生在科尔多瓦。科尔多瓦,回想塞内加出生地的科尔多瓦,炽烈的太阳仿佛还在我们上空熊熊燃烧。今天的这一大片地区,就是著名的安达卢西亚。在西班牙牛头形状的地图上,它就在最南端牛嘴以下。去科尔多瓦,已经是我们回到巴塞罗那之后的第二次南下了 。我们从巴塞罗那坐夜车,在清晨赶到塞维利亚.两天后,从塞维利亚来到这里。 在科尔多瓦住了三天,每日转悠在老城的大街小巷之中。郊外的坡上,如西班牙人一般漫漫散散的橄揽树,飘洒着细细碎碎的银灰色枝叶,抵档着干渴.点缀着顽石偶露的黄色山岗,一路攀缘、一路退让,直至迷失在遥远的天际边.变为众神脚下柔和的莽莽荒原。今天,人们有人会误以为科尔多瓦全部是摩尔人造就的,其实远在古罗马时期,那已经是一个辉煌的文化中心。只是西班牙的古罗马文明.大多就像古罗马本身一样.被中世纪谋杀了。就连塞哥维亚的那个古罗马输水道,摩尔人来了以后,都莫名其妙地拆去了整整三十六孔一大段。要是他们拆得更卖力一点,我们今天或许就会怀疑.那个古罗马文明,它当真在西班牙存在过吗?建筑物是文明的证据。人们还有一种保存文明证据的方式,那就是文字。有了塞内加以后,古罗马的科尔多瓦,就真实起来,因为塞内加用文字留下了自己的存在。 塞内加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但是他很早就被带到罗马去了。他父亲老塞内加是罗马著名的修辞学学者.在今天的《 大英百科词典》 里就排在他旁边。塞内加此后文章优美的修辞,人们至少把它部分地归功于父亲的熏陶。塞内加是罗马著名的哲学家,也是著名的哲学派别,即后期斯多噶主义的代表人物。今天人们回看塞内加,不得不承认,著有《 道德论文集》 和《 道德通信录》 的这个科尔多瓦人,最漂亮地阐述了斯多噶哲学的理论,而他的生命实践,却给他的论述加上了最令人困惑的脚注。在塞内加生活的时代本身,社会奢靡而混乱,上层自然更加变本加厉,可是,这一时期却被后人称为是拉丁文学的“白银时代,同时哲学也在充分发展。人总是会以为,为所欲为会是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可以获得最大程度的自由和幸福。事实却并非如此。这或许是斯多噶学派的哲学反而在这个年代得到发展的原因.哲学家被混乱的政治赶进书斋,又在书斋里,试图为人之无节制而并不快乐的生活理出头绪来。他们试图在理性的哲学框架下,建立起人的道德自信,因而强调人类尊严、家庭价值、社会秩序,强调道德价值、责任、义务、公正和理智。这一切,正是哲学家们眼中的罗马正在全然迷失的东西。 可是,思辨的推理和完美的哲学诠释是一回事,可在现实中,理性常常显得如此脆弱,根本无法抵御惊涛骇浪般的生活浊流,也无法约束人无可抑制地在涌动着的欲望。 塞内加出生在公元前4 年,在公元31年,也就是他四十五岁的那年,开始参与罗马的政治活动,混迹于罗马上层。在混乱年代,这是一件凶险的事情,敢于在旋涡中随波逐浪者,很难清醒。十年后,塞内加虽然成为一个鹤立鸡群的百万富翁,可在充满阴谋,专断的宫廷里,生命却没有保障。一次,他因为一篇常规的悼文,险些被处死.不久,又被控与皇帝的侄女有染,在元老院被判处死刑。最后,是皇帝克劳狄一世把死刑改为流放科西嘉岛。 在科西嘉岛,塞内加度过了漫漫七年。他希望以斯多噶哲学中的坚忍来应付生活中的不幸,却难以做到,最终,他精神崩溃,屈辱地给皇帝的秘书写信求情,却没有结果。这是塞内加开始创作悲剧的起因。人们认为,塞内加的悲剧是后来法国的戏剧先驱高乃依和拉辛的楷模,甚至还是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的范本。七年后,皇帝克劳狄一世娶了自己的另一个侄女阿格莉庇娜,收养了她前夫的儿子尼禄,就是后来罗马历史上最著名的暴君尼禄皇帝。正是为了年幼的尼禄需要教师,在皇后阿格莉庇娜的努力下,五十七岁的塞内加得以从科西嘉岛上脱身,成为十一岁的尼禄的教师。罗马上层的混乱、残暴,在尼禄时代达到高峰。为了儿子尼禄能够继位,阿格莉庇娜最终毒死了皇帝克劳狄一世。而尼禄在登上皇帝宝座之后.又残酷地杀害了自己的母亲。在这段时间里,塞内加写作了《 论灵魂的宁静》 、《 论幸福》 .《 论仁慈》 、《 论圣贤的坚贞》 、《 论天道》 等等可谓流芳百世的哲学著作。可是,他却无法抵御生活中由权力、地位、财富等等带来的巨大诱惑。塞内加的第二段宫廷生活并不是被动的.他利用职权聚集财富,在乡间大放高利贷,他在把英国的私人钱财收回的时候,甚至引起恐慌而导致当地造反。更令人无法原谅的是,塞内加纵容尼禄的荒淫,宽恕尼禄的残忍,在尼禄弑母的时候,塞内加甚至配合尼禄编造了尼禄母亲谋反败露,被杀有理”的信件,向元老院提出解释,使得尼禄得到开脱。他写给元老院的这封信,被一些历史学家称作是“哲学史上最悲惨的一页”。 尼禄变得越来越残暴,越是残暴,越疑心生暗鬼,宫廷变得越发恐怖而危险。最终,塞内加决定离开。在他离开一年以后的公元65 年,尼禄仍然怀疑他在参与政治颠顶的阴谋,令他自杀。在死亡面前,六十九岁的塞内加显得很平静,对死亡的漠视‘像一个斯多噶学者”, 在毒酒的药性下,他死得非常痛苦。 中午,我们常常回到那个小广场,扫得干干净净的石块地面,四周也是同样干净的白色的墙,橘子树长得很茂盛。塞内加的家当然己经消失了。可是我总要想,这仍然就是那同一个科尔多瓦啊。然后在橘子树下,我们坐下来,那里就是小饭铺的餐厅。橘子树下的小桌子上.我们的菜谱很简单,烤出麦香的面包,大杯的啤酒,炸小鱼。 即便是历史学家们,都会不由自主地希望在塞内加相互激烈冲突的言行夹缝之中找到一条出路。所以他们希望塞内加被迫自裁于罗马官廷内斗的说法.不是真的。他们希望能够否认塞内加对权势利用的一面,希望能证明塞内加对尼禄的依附是被逼无奈,希望他的自杀是对这种逼迫的绝望甚至抗议。否则,人们会很尴尬地面对塞内加给我们带来的精神食粮。闭着眼睛继续吞咽下去,还是想到他本人的真实故事就吐出来?其实这是多虑了。因为塞内加的故事不只是一个人的故事,同时也是每个人面前的永恒主题。只不过塞内加是个有名的哲学家,他的问题就放大和变得尖锐、咄咄逼人了。其实每个人都时时在面对这样的矛盾,也就是人类“性本恶”那一面和“性向善”另一面的冲突。塞内加的哲学思考,是他理智的抽象思维的结果,而他的行为,则是他隐于内心的欲望.哲学不能帮助他战胜自己的欲望。炸小鱼有各种各样的品种,加一点生菜和面包,五个欧元在物价一天贵似一天的西班牙,这顿午餐真是我们这样寻找价廉味美食物的穷旅客的福音。只是,这干旱的西班牙,喝水和喝酒一样,要另外加钱。几年前来巴塞罗那,西班牙用的还是自己的货币比赛塔,从法国过来感觉物价明显比法国便宜。今非昔比,用上欧元,西班牙越来越“欧洲化”,物价也随之欧化。吃着喷香的炸小鱼,我想着塞内加,他离开家乡很早。对于罗马,科尔多瓦只是大罗马帝国的一个外省.年轻的塞内加.也许曾经像所有聪明的外省青年一样.向往着罗马展开的人生舞台。当他深深地陷于其中不能自拔的时候,他想念这淳朴的家乡科尔多瓦吗?人从一开始就在征战,挑战外部世界、向世界证明自己的勇气和力量。其实,对于人来说,这是容易的那部分。悟性到了一定的火候.人要开始面对一种深刻的痛苦。那是他看到自己本质上的善恶矛盾,要克服这种矛盾是如此艰难,他会突然感到那种如塞内加一般的绝望。 人们常常把基督徒看作是一群愚民,实在是小看他们了。真正的勇士,是有勇气挑战自己的内心的人。这种悟性的开启,是人认识自己和神灵的最关键一步。他们被神灵擦亮眼睛,最终想改变的只是自己。他们和塞内加一样,试过借助自己的创造力,用那些哲学、伦理和逻辑来摆脱内心困境。终究如拔着自己的头发想离开地球那样,无法成功.于是,他们走向神。塞内加在对人的内心的探索上,是一个先导,所以今天的人们,甚至也把他看作是基督教的一个先驱。这就是今天我们走进西班牙的教堂,在忏悔室外的长椅上,总是能看到默默等候的男人和女人的原因.也是当塞内加最后沦为罗马宫廷内斗的牺牲品,万般痛苦被迫自尽之时,在他的故乡西班牙,基督教正在蓬蓬勃勃地传播的原因。在这个时候,西班牙开始了一个新的纪元。 可是,新纪元并不意味着省悟的终结,而只是意味着省悟的开端。新的迷途在羔羊们面前出现.首先是,教会作为一种人神中介应运而生。 两千年来,教会真是一件叫人困感的事情。它是宗教在世俗社会传播中形成的一种社会组织;可是,既然在从事宗教传播,似乎就有了神之代理的表象。当教会对自已本质的理解是:教会如一个谦卑的人的时候,它可以是积极正面的。可是,它也会和人一样,重复世俗中的个人困境,整个地迷失。它仍然是起于那个“塞内加处境”。人是有弱点的,由人组成的教会,也是有弱点的。人对克服自身弱点的无能感到恐惧的时候,他会倾向于对外部的讨伐,以证明自己的勇气。人组成的教会,也一样. 一些宗教组织,又开始重复个人的悲剧、塞内加的悲剧― 言与行的冲突、信仰和实践的冲突,又开始一幕幕以教会的形式上演,这些带来的不外乎是两种结果:一种是隐藏的私欲又在滋生腐败,一些神职人员、教会组织开始堕落,二是由于无力对自己内心讨伐,而再次把征伐的热情转向外部。一切原本属于个人的罪恶与悲剧,都由于集合成组织,反而被无限地放大了。宗教的本质又在一次次唤回迷途的羔羊,于是宗教改革也必定一次次地发生,提醒人们,回到神指引的那个指向内心的最初起点。 两千年来,西班牙就走在这样一个曲折的路途上,欧洲也走在这样一个曲折的路途上。世界如是在走,所有的宗教都如是在走.只是,有些已经走出来,有些还深陷在迷途之中罢了。 科尔多瓦已经在往前走,在基督新纪元之后,科尔多瓦很快又成为西班牙基督教的一个中心。 中文里基督教的称呼,一般是泛指天主教和此后的种种不同派别的新教。在美洲.北美是新教为主,南美就是以天主教为主。而南美天主教传承的源头,就是西班牙和葡萄牙。直到今天,所谓拉丁世界,仍然是天主教的世界. 神们在天上兴许是和平相处的,地上的信徒们却需要至少两千年,才能领悟宽容。这种宗教冲突,因力量的不均衡,常常是以强欺弱。在西班牙,新兴的基督教,一开始遭遇强势的罗马诸神,就是这个局面。曾经有整整八百年,科尔多瓦是罗马人的城市。他们没有消失,罗马遗迹犹存。在今天的科尔多瓦市中心,在高高的基座上,还耸立着一圈罗马神庙留下的石柱,科林斯柱头大多完整。站在那里.你会感觉,只要这一圈柱子还在,神庙就还在。那淡青色天幕之后,诸神就没有离去。这就是罗马柱式的魅力。 不是神在战.是信神的人在战。诸神在天上看着,轻轻摇头。宗教的起点,是以对神的忠诚和热忱,拯救自身的灵魂,而来自外部的宗教迫害,却把这种热忱吸引到外部的对抗.最容易点燃的就是殉教的狂热。殉教是一条看似平行的,却实质危险的歧路。它有着献身于神的热情和无私的丧表.实质上却把宗教的核心”内省”,悄悄地转为“外战”。此例一开,引发了宗教冲突漫漫的黑暗迷阵。 人试图挣出自身弱点的迷途,却落入了一个更大的迷阵之中,这一进去,就将近两千年。 以西班牙的血性.在这种时候更是无以控制。一度,罗马人是政教合一的,宗教迫害由执政当局执行。迫害是疯狂的,自杀式的殉教也是疯狂的,以致在西班牙的历史记载中,十二岁的女孩都自觉上门挑战权威,誓成烈女,一死方休。 在城外,还有一种罗马人留下的石桥,架在西班牙最重要的河流瓜达尔基维尔河上。石桥非常壮观,在这干旱的季节,一孔孔的桥洞之下,与其说是滔滔的河水,还不如说是半干枯的河滩。桥下长出茅草和灌木,裸露出水面的河石上,灰色的鹤在那里寻寻觅觅.这座桥就在科尔多瓦主教堂的边上.我们每天都在黄昏的时候,在上面散步。远处的树上,落满了白色的水鸟,耳边一片鸟鸣声。天主教和罗马宗教的冲突,过去了两千年。今天,人们终于可以从一座罗马古桥.自然地就慢慢步入一个天主教的教堂。 外部压力一放松.天主教爆发式地在西班牙成长起来,可是不幸的是,宗教外战的定势却己经形成,基督教的各种教派又开始相互冲突。不同宗教的冲突,同一宗教的不同派别的冲突,绵绵循环,无止境地久久缠绕着西班牙。 在天主教转向和异教派的战斗中,最初的一个重要对象,是阿里乌斯教派。那是基督诞生的三百年后。新派别的形成,总是他们对于神有着不同的理解。这个时候,又是科尔多瓦,出了一个宗教领袖奥席乌斯主教,他曾经成功地率众和阿里乌斯教派抗衡,声名传遍整个罗马帝国.那个时候,科尔多瓦一定很骄傲。可是这并不是已成定局的胜利。 罗马诸神渐渐隐入天际,就连罗马人后来也退出了历史舞台,他们是被哥特人逼退的.而野蛮的哥特人,偏偏都是阿里乌斯教派的信徒。 说起哥特人,我想起我们最后一次在橘子树下的午餐。这个小广场一向很清净,我们正就着啤酒吃炸小鱼,突然,来了一大帮高高大大的德国游客,足有二十多个.对面的小餐馆已经收摊了,他们冲进去,拖出了老板.接着,手忙脚乱,四五张桌子被拼在一起,围上一圈亮黄色椅面、白色框架的漂亮椅子。那些穿着红色,蓝色,白色、浅绿夏装的游人,已经迫不及待地坐下了。小餐馆的老板兴奋地跑进跑出,这些人什么都不要,只是要着大大的杯子,多多的啤酒。他们开始喝酒,他们开始举杯欢呼,他们红红的脸变得更红,一些人开始兴奋地站起来.最后,他们一起,开始大声唱歌。 那是雄壮、豪迈的歌声。小广场是半封闭的,只有几条窄窄的小巷子通向外面,就像一个巨大的共鸣箱。那雄壮、豪迈的歌声,就在这广场上回荡,放大,上扬。终于,我们旁边桌子上的两个德国游客,也按捺不住,举起酒杯,加入了他们的大合唱。周围的人拿出相机,给他们拍照。一个歌手一边唱着.顺手摘下自己的草帽,潇洒地在空中划出一个弧线,开玩笑地向路过的行人做出募钱的姿势。所有的人都很高兴,高兴旅途中出现这么助兴的小插曲。 我的眼前忽然出现了哥特人。“这就是哥特人啊”, 我不由叫出来。当年被罗马人看作是野蛮人的哥特人,就生活在今天德国的区域里,是日耳曼人的一个部落,一条第聂伯河划开了他们,河东的被人们叫做东哥特人,河西的就被人叫做西哥特人了。也可以说,他们是今天这些德国人的祖先之一。就是他们,南下西班牙,替代罗马人,成了西班牙的主人。在复杂的西班牙血统中,又加入了一部分我们眼前这样的金发碧眼的日耳曼血统。 “哥特,这个词,此后被稀奇古怪地使用着。希腊和罗马毁灭之后,西方文明陷入千年的中世纪。所谓的蛮族入侵之后,用他们的巨手,满不在乎地在地面上粗粗地扫扫,就把希腊罗马的文明扫进海里,堕人冰冷的深渊。待到千年之后,人们从地面上捡起那些希腊罗马时代的文明碎片,他们再也拼凑不出一个完整的原型。他们失落了。他们想模仿罗马宏伟的圣殿,可是,罗马诸神已经离去,他们建起的罗马风格建筑,虽然浑厚而有力,可是那窗洞睁着小小的眼睛,再也没有古罗马文明开敞、明朗、自信的气度。 他们无法回到罗马时代,他们的复古是失败的,就因为那个众神的时代,已经随着罗马诸神远去了。因此,人们把罗马之后出现的、看上去是那么‘非罗马”的东西,都恼怒地叫做哥特的”。在那个时候,他们还没有想到,复古不是唯一的出路。在辉煌的时代退隐之后,不要再试图把它拖出来,它属于过去。人完全可以在今日的创造中重生。他们没有想到,那个诞生于中世纪、看上去一点“不罗马”、被他们鄙夷地称为‘哥特式’的教堂.会逐渐显示出它的光彩,从而重建西方文明失落了的信心。 可是,之所以“哥特”成为一个野蛮、怪异的代名词,是因为杀进西班牙、扫平欧洲大地的哥特人,确实是文明程度远远落后于罗马的部落。然而正因为野蛮,他们就骁勇善战。而罗马“得天下’之后,文明逐渐走向精细和享乐,又走向权力的明争暗斗和腐败。这时再牵过一匹战马来,可怜的罗马人已经有些脚软了。 5 世纪中叶,被科尔多瓦的奥席乌斯主教,从教理辩论上斥退的异端.那个阿里乌斯教派,又戴上亮闪闪的盔甲、举着长矛、骑着战马,杀回来了.一直杀到科尔多瓦。此后占领西班牙的西哥特朝廷,信奉的就是阿里乌斯的教理。从外人来看,他们都是基督教。可是对于信奉天主教的西斑牙人来说,这是水火不相容的原则问题.因此,罗马帝国的征灭,对于西班牙人来说,不仅是异族人侵,更是宗教异端的占领。 西哥特人这一占,就是整整三百年。可是蛮族入侵,只能够掌控政权,在精神上却常常很难守住。所以到最后都很难说,到底是谁征服了谁。哥特人杀进来,西班牙却满地都是天主教徒。西哥特的朝廷在西班牙虽有三百年,阿里乌斯教派却没有那么幸运。仅仅一百年,西班牙民间的天主教,就征服了西哥特人阿里乌斯教派的朝廷. 这一切沧桑巨变,都记录在我们到过的一个小城:托雷多。 剩余内容正校对中。 告知函 各位书友: 据本人不完全统计,下列书籍网上只有扫描版pdf格式的。本人经过转换、校对,把它们全部变为txt格式的。希望与您交换后学习和研究(谢绝讨价还价)。 1西窗法雨 作者 刘星 209k 2犯罪升级—鹤岗市19950128大案纪实 作者 胡平 394k 3正义的诉求—辛普森案和杜培武案比较研究 作者 曾粤兴 王达人 305k 4带一本书去巴黎 作者 林达 254k 5在边缘看世界 作者 林达 273k 6红色帝国的崩溃(莫斯科落日上) 作者 姜跃 刘立云 531k 7白宫:最后的炮轰(莫斯科落日下)作者 姜跃 刘立云 434k 交换要求:txt格式 请有意者与本人联系: Wht1956@sina.com EMBED Excel.Sheet.8 _1335447130.xls _1335447131.xls 天外出版 Title Price (USD) 胡適硏究會叢書 回憶胡適之先生文集 (一) $30.00 回憶胡適之先生文集 (二) $30.00 胡適與他的朋友 (第一集) $35.00 胡適與他的朋友 (第二集) $35.00 胡適與他的朋友 (第三集) $35.00 胡適與他的朋友 (第四集) $35.00 胡適與他的朋友 (第五集) $35.00 胡適與他的朋友 (第六集) $35.00 胡適與民主人士 $35.00 華美族叢書 科技界的華美族 (一)Chinese American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augural Issue $25.00 科技界的華美族 (二)Chinese American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nd Issue $25.00 科技界的華美族 (三)Chinese American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3rd Issue $25.00 華美族研究集刊-創刊號(Journal of Chinese American Studies-Volume I, Number 1) $25.00 華美族研究集刊-第2集(Journal of Chinese American Studies-Volume I, Number 2) $25.00 華美族研究集刊-第3集(Journal of Chinese American Studies-Volume I, Number 3) $25.00 華美族研究集刊-第4集(Journal of Chinese American Studies-Volume I, Number 4) $25.00 華美族研究集刊-第5集(Journal of Chinese American Studies-Volume I, Number 5) $25.00 華美族研究集刊-第6集(Journal of Chinese American Studies-Volume I, Number 6) $25.00 華美族研究集刊-第7集(Journal of Chinese American Studies-Volume I, Number 7) $25.00 華美族研究集刊-第8集(Journal of Chinese American Studies-Volume I, Number 8) $25.00 華美族研究集刊-第9集(Journal of Chinese American Studies-Volume I, Number 9) $25.00 華美族研究集刊-第10集(Journal of Chinese American Studies-Volume I, Number 10) $25.00 華族女性史料叢編 (1) : 女界鐘 (Compendium of Materials on Chinese Women(1): Bell for Women $30.00 近現代中國的主流與領航者: 慶祝吳教授相湘先生九十華誕論文集 $35.00 華族留美史硏究會叢書 留美八十年 (一) $35.00 留美八十年 (二) $35.00 留美八十年 (三) $35.00 當代留美中學生: 喜樂與辛酸(一) $25.00 當代留美中學生: 喜樂與辛酸(二) $25.00 華族留美史: 150 年的學習與成就 $35.00 新法拉盛集刊 新法拉盛集刊 –創刊號 $25.00 新法拉盛集刊 –第二集 $25.00 新法拉盛集刊 –第三集 $25.00 新法拉盛集刊 –第四集 $25.00 新法拉盛集刊 –第五集 $25.00 新法拉盛集刊 –第六集 $25.00 Sheet1
本文档为【林达:西班牙旅行笔记(节选)】,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51316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72KB
软件:Word
页数:14
分类:文学
上传时间:2010-05-16
浏览量: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