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文学批评史》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国文学批评史》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举报
开通vip

《中国文学批评史》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中国文学批评史 复习题(课程代码262338)一、单选题1、朱熹《论语章句集注》对孔子“诗可以兴”中的“兴”的解释是(c)。A.和而不流 B.引譬连类 C.感发志意 D.考见得失2.最早指出“文人相轻,自古而然”这一看法的古代文论家是(d )A.陆机B.刘勰C.钟嵘D.曹丕3."诗人之赋丽以则,词人之赋丽以淫",是(b)关于辞赋的观点。A、司马迁 B、扬雄 C、班固 D、刘安4、《庄子》“得意忘言”和...

《中国文学批评史》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国文学批评史 复习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课程代码262338)一、单选题1、朱熹《论语章句集注》对孔子“诗可以兴”中的“兴”的解释是(c)。A.和而不流 B.引譬连类 C.感发志意 D.考见得失2.最早指出“文人相轻,自古而然”这一看法的古代文论家是(d )A.陆机B.刘勰C.钟嵘D.曹丕3."诗人之赋丽以则,词人之赋丽以淫",是(b)关于辞赋的观点。A、司马迁 B、扬雄 C、班固 D、刘安4、《庄子》“得意忘言”和“言不尽意”说主要是指( b )。A.读者懂得作品主题思想即可,不必欣赏语言B.文学作品要含蓄,有回味,追求“味外之旨”C.文学作品只要思想正确,不必追求语言美D.读者只须了解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语言并不重要5.“文由胸中出,心以文为表”这两句话出自(C )。A.司马迁的《报任安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B.司马迁的《史记•屈原诗》C.王充的《论衡•超奇》 D.《毛诗大序》6、提出“诗缘情而绮靡”的文论家是(b)A.曹丕B.陆机C.刘勰D.钟嵘7、认为“文以气为主”,因而提出了“文气”说的古代文论作品是(b)。A.《文心雕龙·体性》 B.《典论·论文》C.《诗品序》 D.《文赋》8、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家中最早提出以“滋味”论诗的是(b)。A.庄子 B.钟嵘 C.孟子 D.刘勰9、在中国文论史上,首次提出“兴象”这一概念的人是(b)A.陈子昂 B.殷璠 C.刘禹锡 D.司空图10、金圣叹对《史记》和《水浒传》作了比较,指出二者写作的方法分别是(b) 。A.“因文生事”和“以文运事” B.“以文运事”和“因文生事”C.“因事作文”和“文事相济” D.“因事生文”和“因文运事”2/911、李渔涉及戏曲、建筑、园林、饮食等方面的著作是(d ) 。A.《十二楼》 B.《风筝误》C.《比目鱼》D.《闲情偶记》12、孟子“以意逆志”的“意”,从他的思想体系以及他的说诗的状况来看,乃是指(a)。A.读者之意 B.作品之意 C.作者之意 D.古人之意13、中国古代文学创作与理论偏于浪漫主义,象征主义,这是受到(b ) 。A.《论语》“诗可以兴”、“可以怨”观点的影响 B.《庄子》思想较深的影响C.《孟子》“知言养气”说的影响 D.孔子“思无邪”说的影响14、“《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据教材注释是出自(c )。A.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B.《毛诗大序》C.刘安《离骚传》 D.司马迁《报任安书》15《毛诗大序》认为诗歌创作要合乎“发乎情,止乎礼义”的原则,而在揭露和批判现实黑暗方面,又必须(b)。A.“怨而怒” B.“主文而谲谏”C.“劝百而讽一” D.“风以动之,教以化之”16、曹丕提出的“文以气为主”中的“气”是指(a)。A.作家在禀性、气度、感情等方面的特点所构成的一种特殊精神状态在文章中的体现B.作家为了写出优秀的作品,而加强自己的修养所培养形成的高尚的精神品格之美C.一个作家在文章中所特有的阳刚之气D.一个作家的作品所特有的气势17、沈德潜在诗歌理论上提出了(d )。A.“肌理”说 B.“性灵”说 C.“神韵”说 D.“格调”说18、认为“文以气为主”,因而提出了“文气”说的古代文论作品是(b )。A.《文心雕龙·体性》 B.《典论·论文》C.《诗品序》 D.《文赋》19、司空图的“韵味”说,从理论渊源上看,是本于(c)。A.曹丕《典论·论文》的“诗赋欲丽”说B.陆机《文赋》的“诗缘情而绮靡”说C.钟嵘《诗品》的“滋味”说D.《庄子》的“得意而忘言”说20、王国维的文学思想除了受到中国古代传统的文学思想影响外,还受到西方哲学家、美学家( b )。A.克罗齐的影响 B.康德、叔本华的影响C.卢梭、狄德罗的影响 D.培根、休谟的影响21、司空图在《与王驾评诗书》中提出“长于思与境偕,乃诗家之所尚者”理论。教材认为:“思”可以理解为(a)。A.神思即艺术思维活动 B.作品思想内容C.寄托在作品中的精神境界 D.作品布局、剪裁、置辞等构思活动22、提出“取境”,并认为“取境”有难易的诗论家是(c )。A.陈子昂 B.司空图 C.皎然 D.白居易23、“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这段诗论出自(b)。A.严羽的《沧浪诗话》 B.王夫之的《姜斋诗话》C.袁枚的《随园诗话》 D.叶燮的《原诗》24、王国维的词学理论的核心是(a ) 。A“境界”说 B“神韵”说 C“性灵”说 D“格调”说25.首创诗歌声律说,把四声应用到诗歌创作的是(c )A、王充 B、陆机 C、沈约 D、刘勰26、王国维代表性的文学理论批评著作是( b)。A.《宋元戏曲史》 B.《人间词话》 C.《惠风词话》 D.《人间诗话》27、刘熙载在文艺美学方面的代表作是(c )。A.《诗概》 B.《词曲概》 C.《艺概》 D.《文概》28、被视为近代改良主义小说理论纲领、“小说界革命”宣言的是梁启超的(c)。A.《新小说》 B.《译印政治小说序》C.《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 D.《告小说家》29、提出小说具有“熏、浸、刺、提”作用的文论家是(c)。A.王国维 B.李渔 C.梁启超 D.金圣叹30、“《水浒传》写一百八个人性格,真是一百八样。若别一部书,任他写一千个人,也只是一样,便只写得两个人,也只是一样。”教材认为:这段文字是指出,《水浒传》的人物性格(c )。A.有共性和典型性 B.分散而不够集中C.有鲜明的个性 D.有典型性但缺乏共性31、李渔认为戏曲创作要“立主脑”,他的所谓“主脑”是指一部戏曲的( a )。A.主要人物和中心情节 B.所表达的作者的爱憎感情C.构思和布局 D.情节所反映的主题思想32、明清之际小说评点的集大成者是(b)A.李贽 B.金圣叹 C.张竹坡 D.脂砚斋二、多选题1、钟嵘评诗把历代五言诗人分为两大体系,它们的源头则分别是(bd)。A.《论语》 B.《诗经》 C.《庄子》 D.《楚辞》 E.《孟子》2、金圣叹在《水浒传序一》中提出文章“三境”说,包含(ade)。A.化境 B.意境 C.妙境D.圣境 E.神境3、汉代对屈原及其所代表的文学传统作出肯定评价的文人是(abe)A.刘安 B.司马迁 C.扬雄 D.班固 E.王逸4、陈子昂在文艺思想发展史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ac )的文学创作主张。A.兴寄论 B.意象论 C.风骨论 D.格调说 E.性灵说5.由孟子开创的文学批评方法有(ac)。A.以意逆志 B.品第高下 C.知人论世D.神韵说 E.文质彬彬6.荀子开后世( cde )三位一体文学观的先河。A.自然 B.文质 C.明道 D.征圣 E.宗经7、被后世学者誉为文论史上的“双星”的两部著作是(ad )。A.《文心雕龙》 B.《文赋》C.《诗式》 D.《诗品》 E.《原诗》8、扬雄提出的有关“赋”的主要观点有(abcd )。A.赋是“童子雕虫篆刻” B.赋的特点是“劝百讽一”C.“诗人之赋丽以则” D.“辞人之赋丽以淫”E.赋的风格“文质彬彬”9、钟嵘认为五言诗的源头有(ace )。A.《楚辞》 B.《大雅》 C.《小雅》D.汉乐府 E.《国风》10、传为王昌龄所作的《诗格》从创作心理学的角度提出的构思境界有(abc)。A.意境 B.情境 C.物镜 D.情景 E.思境三、名词解释1、风骨刘勰在《文心雕龙·风骨》中提出著名的风骨论。“风骨”的内涵,说法纷纭。一般认为:风当是指抒发情志的作品有一种表现得鲜明爽朗易于感染人的思想感情;而骨则当是一种精要劲健、刚正有力的语言表达。“风”和“骨”是相辅相成的,不可能单独存在。从某种意义上看,风骨可以看作是文学作品的某种艺术风格,但不同于体现作家个性的一般意义上的艺术风格,如典雅、远奥等,它具有普遍性,是文学创作中作家普遍追求的审美特征,也是文学作品在内容与形式上应具有的风貌。2、“境界”说王国维“境界”说是他在《人间词话》里提出来的。当是受到了西方美学家思想,特别是康德、尼采、叔本华思想的影响,并在中国古代文论家理论观点的基础上形成的。“境界”就是“意境”,就是指文学创作中心物相契、情景交融的意象特征。“境界”的美学特征:一是具有“言外之意,弦外之想”;二是具有真实自然之美。以意、境二者论文并不从王氏始,唐代皎然以来许多文论家都曾经从不同角度论述到意境问题。只是到了王国维,有关意境的理论才达到最为完善、系统、深刻的水平。3、知人论世"知人论世"说是孟子在《孟子·万章下》中提出来的说法:"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其意思是说,读者阅读文学作品应该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和作品写作的时代背景,这样才能站在作者的立场上,与作者为友,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准确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正确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4、以意逆志孟子在《孟子·万章上》中说:"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提出了"以意逆志"说。所谓"以意逆志",就是说说诗者(即读者)要根据自己的历练、思想意志,去体验、理解作者的作品,不要死扣字眼,也不要受拘束于词句,曲解甚至歪曲全篇的主旨。孟子以这种方法解说《诗》中的一些作品,比较接近于还了它们作为文学作品的本来面目,为中国文学提供了比较客观实在的批评原则。后世大量的诗话词话大抵是在此原则下展开文学批评和记录读后感想的。5、不平则鸣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中还提出了“不平则鸣”论。他说:“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所谓“不平则鸣”从文学理论批评上看,就是认为作家、诗人在不得志时,就会用创作的方法抒写自己的思想感情表达自己的内心情志。这与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是一脉相承的。但他更指出,只有那些胸有块垒的不得志的文人爱“鸣”,也善“鸣”,他说:“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声要妙;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这可以说其对司马迁“发愤著书”说的发展了。6、“气盛言宜”说韩愈在《答李翊书》中,提出了“气盛言宜”之论。他说:“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也。”“气盛”,是指作家的仁义道德修养造诣很高而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气质,一种人格境界,与孟子的“配义与道”而修养成的“浩然之气”含义相同。“气盛”了,就能创造出“言宜”的文章,把“养气”与作文统一起来了。特别要说明的是,韩愈强调“气盛言宜”并不忽视文章的写作技巧,而是力主在语言上要创新,对古人要“师其意,不师其辞”,要“惟陈言之务去”。7、赋比兴赋比兴是《诗经》的主要三种表现手法,是中国古代对于诗歌表现方法的归纳。它是根据《诗经》的创作经验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出来的。赋就是铺陈直叙,即是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比就是类比,是其中最基本的手法,用得最为普遍。以彼物比此物,诗人有本体或情感,借一个事物作类比。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从特征上讲,有直接起兴、兴中含比两种情况;从使用上讲,有篇头起兴和兴起兴结两种形式。8、知言养气所谓“知言”,就是要善于通过言辞来分析说话者的心理与本质。“知言”要与“知人论世”联系起来理解,只有“知人论世”才能谈得上“知言”。而所谓“知言养气”,就是说,必须首先使作者具有内在的精神品格之美,养成至刚至大的“浩然之气”,然后才能写出美而正的言辞。这种思想影响到文学创作,就必然要强调一个作家首先要从人格修养入手,培养自己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然后才有可能写出好作品。四、简答题1、司马迁文学理论批评观对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哪些积极意义?从两个方面来谈:①“发愤著书”说,继承和发展了孔子“诗可以怨”的思想,启发了唐韩愈“凡物不得其平则鸣”、“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宋欧阳修“诗穷而后工”等,影响了中国文学批评史和中国文学史上一大批文论家和作家②实录精神,深刻地影响到文学创作及文学思想的发展,后来很多文学家如王充、白居易等皆以实录精神来衡量创作,所以也是重要的文学理论批评原则。2、简析孔子的“兴观群怨”说的内涵及其意义。"兴、观、群、怨"说是孔子在《论语·阳货》里里提出来的,文中说:"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用现代的话简单地说。兴,就是说诗歌有感发人的精神的作用,可以引起人的联想;观,就是说诗歌可以起到观察社会现实的作用,能看到世风的盛衰得失;群,就是说诗歌可以使人们交流感情,达到和谐,起到团结人的作用;怨,就是说诗歌可以干预现实,批判黑暗的社会和不良的政治。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对后世影响极大,成为后世文学批评的一个标准,影响了我国文学中现实主义传统的形成。3、简述《毛诗大序》的主要文学思想。①《毛诗大序》比较明确地指出了诗歌通过抒情来言志的特点,并且提出诗歌创作要合乎“发乎情,止乎礼义”的原则,突出强调文艺必须为巩固封建统治秩序服务,明显地反映出儒家文艺思想的保守性进一步加强了。在揭露和批评现实黑暗方面,又必须“主文而谲谏”,要求十分委婉地提出统治者允许的批评。②“讽谏”说。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这就充分肯定了文艺批判现实的意义和作用。这就包含着一定的民主因素。它为后来进步的文学家用文学创作干预现实,批判社会黑暗政治提供了理论依据。③《毛诗大序》提到“诗有六义”的说法:“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④情志统一说,明确提出了诗歌通过抒情来言志的特点。4、简述王夫之“情景关系”论的内涵王夫之的诗歌创作理论特别注重意境的创造。他认为诗歌意境的构成莫不由情、景两大元素。《姜斋诗话》认为诗歌中的情、景是彼此互相依傍,缺一不可的。他更进一步深入考察,提出诗歌中情景结合的方式有三种:其一是“妙合无垠”,结合得天衣无缝,无法分别,这是最高境界;其二是“景中情”,在写景当中蕴涵着情;其三是“情中景”,在抒情过程中能让人感到有景物形象在。总之情景互相融合才能构成诗歌的意境美。5、简要比较韩愈的“气盛言宜”说和孟子“养气”说之异同。韩愈在《答李翊书》中,提出了“气盛言宜”之论。他说:“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也。”“气盛”,是指作家的仁义道德修养造诣很高而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气质,一种人格境界,与孟子的“配义与道”而修养成的“浩然之气”含义相同。但孟子说的“养气”是为了“知言”即考察他人的言论,并不是创作理论,而韩愈则将“养气”与作文统一起来,阐发的是创作的原理。先道德而后文章,人品与文品统一,这本是传统儒家的重要文学思想。“气盛”了,就能创造出“言宜”的文章,把“养气”与作文统一起来了。特别要说明的是,韩愈强调“气盛言宜”并不忽视文章的写作技巧,而是力主在语言上要创新,对古人要“师其意,不师其辞”,要“惟陈言之务去”。6、简析孟子“知言养气”说的“养气”的基本内涵。所谓的"知言养气"说的"养气"是养"浩然之气"。"浩然之气"是指人的仁义道德修养达到很高水平时所具有的一种正气凛然的精神状态。作为文学理论批评的用语,"知言养气"是说,作者必须首先具有内在的精神品格之美,即养成"浩然之气",才能有美而正的言辞。因此,作家应首先从培养自己的人格修养入手,具有了高尚的道德品质,才能写出好作品。"气"、"养气"成为后世文论广泛运用的理论名词,形成了中国文论史上以气论文的悠久传统,其源头无疑应上溯到孟子的"知言养气"的说法。孟子的“气”是仁义道德修养的结果,是可以学而后至的,而非先天个性气质特征之表现五、论述题1、谈谈刘勰《文心雕龙·风骨》篇中“风骨”的内涵及审美理想。刘勰在《文心雕龙·风骨》中提出著名的风骨论。“风骨”的内涵,说法纷纭。一般认为:风当是指抒发情志的作品有一种表现得鲜明爽朗易于感染人的思想感情;而骨则当是一种精要劲健、刚正有力的语言表达。“风”和“骨”是相辅相成的,不可能单独存在。从某种意义上看,风骨可以看作是文学作品的某种艺术风格,但不同于体现作家个性的一般意义上的艺术风格,如典雅、远奥等,它具有普遍性,是文学创作中作家普遍追求的审美特征,也是文学作品在内容与形式上应具有的风貌。刘勰在文章中提出的“风清骨峻”的审美理想,与中国文化传统中对知识分子的人格要求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在精神品格上有非常可贵的一面,这就是追求实现先进社会理想的奋斗精神和在受压抑而理想得不到实现时的抗争精神,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坚毅不屈、顽强斗争的性格和先进分子的高风亮节、铮铮铁骨。“风骨”正是这种奋斗精神和抗争精神在文学审美理想上的体现。中国古代文论特别讲究人品和文品的一致,刘勰提出的“风清骨峻”不只是一种艺术美,更主要是一种理想的人格美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它和中国古代文人推崇高尚的精神情操、刚正不阿的骨气是分不开的。从这种意义上说,“风骨”不同于体现作家个性的一般意义上的艺术风格,如典雅、远奥等,它更具有普遍性,是文学创作中作家普遍追求的审美特征,也是文学作品在内容与形式上应具有的风貌。“风骨”说体现了刘勰对文学创作的审美本性的认识,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如何理解陆机“诗缘情而绮靡”的观点?这一论断对后世有什么影响?陆机把当时最重要的文体——诗歌的审美特征概括为“诗缘情而绮靡”,明确地肯定了建安以来诗歌向抒情化发展的方向,比曹丕“诗赋欲丽”的提法更进了一步,更成为千古名言。陆机只讲抒情不讲言志,实际上是起到了使诗歌的抒情不受到“止乎礼义”的束缚的巨大作用,它使得诗歌突破了经学的控制,使得诗歌真正回到了它本来的审美面貌,使得诗真正为诗,文学真正为文学。尽管有少数封建正统文人对这一理论命题颇有微词,但是绝大多数诗人和文论家都认同这一深刻而又精辟的著名诗学命题。“绮靡”并非“淫艳”、“侈丽”之意,而是指“精妙之言”,是没有贬义的。刘勰《文心雕龙》讲“《九歌》、《九辩》,绮靡以伤情”以及西晋文学“结藻清英,流韵绮靡”等,都没有贬斥含义。可以说陆机重视语言表达的形式问题,儒家只说文辞形式要为内容服务,可是陆机第一个明确提出形式的重要性,这一首创对于整个六朝文学重视语言艺术美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档为【《中国文学批评史》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4.9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lc1899
一线教师
格式:doc
大小:22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20-11-21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