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品质保证综合体系纲要

品质保证综合体系纲要

举报
开通vip

品质保证综合体系纲要品质手册实施日期第3章4月1日第1页共30页专题:品质确保体系纲要版本/次A/0第一节管理职责1、概述:管理职责是决定一个企业能否建立完善品质体系并使其有效运行关键性要素。本节要求了相关本企业内相关管理职能这一要素职责和控制关键点,以确保切实有效地建立、完善并符合ISO9001:1994标准品质确保体系。2、职责:2.1总经理负责同意本企业组织结构及其职能划分和相互关系。2.2各部门主管负责确定并同意本部门组织结构及其各类人员职责和相互关系。3、控制关键点:3.1品质方针和目标3.1.1总经...

品质保证综合体系纲要
品质手册实施日期第3章4月1日第1页共30页专题:品质确保体系纲要版本/次A/0第一节管理职责1、概述:管理职责是决定一个企业能否建立完善品质体系并使其有效运行关键性要素。本节 要求 对教师党员的评价套管和固井爆破片与爆破装置仓库管理基本要求三甲医院都需要复审吗 了相关本企业内相关管理职能这一要素职责和控制关键点,以确保切实有效地建立、完善并符合ISO9001:1994标准品质确保体系。2、职责:2.1总经理负责同意本企业组织结构及其职能划分和相互关系。2.2各部门主管负责确定并同意本部门组织结构及其各类人员职责和相互关系。3、控制关键点:3.1品质方针和目标3.1.1总经理应对书面品质方针和目标同意签署后颁布,并督促各部门实施。3.1.2各部门主管有责任监督本部门各类人员对品质方针和目标均能了解和坚持实施。3.2组织结构:见本品质手册第二章。3.3管理者代表见本品质手册第二章。3.4管理评审3.4.1总经理及各部门主管每年最少两次(通常隔六个月一次)召开管理评审会议,方便确保品质体系连续适合和有效。3.4.2管理评审基础内容包含:A、组织结构(人员、资源是否适宜)B、内部品质审核结果C、预防方法实施效果D、品质方针和目标实施效果手册章号3版本/次A/0实施日期4月1日页2/30E、用户信息反馈F、最终产品实际品质G、对市场战略适应性H、对社会需求和环境改变适应性I、遗留问题3.4.3管理评审会议结束后,须将品质体系中不适合、不足和无效内容加以修改和完善,并确保在一个合理期限内完成相关纠正和预防方法。3.4.4《管理评审汇报》按第16节“品质统计”要求保留。4、支持文件4.1管理评审程序(编号:TCL/COP1.1)手册章号3版本/次A/1实施日期9月15日页3/30第二节品质体系概述:TCL国际电工(惠州)有限企业之品质手册叙述了ISO9001:1994各项要求,并采取为本企业品质体系,用以确保产品能符合要求要求,文件内所列出程序和指示,在企业内全体职员必需落实实施。职责:2.1管理者代表负责根据ISO9001:1994标准要求建立、实施和维持品质体系,并向管理层报告品质体系运行情况。控制关键点:3.1本企业根据ISO9001:1994标准建立品质体系,其品质体系文件结构如图Ⅲ所表示:品质手册程序文件支持性文件品质统计图Ⅲ品质体系文件结构图3.2文件层次共分四层,第一层为品质手册,品质体系内全部各项目之具体运作程序均列于第二层。3.3具体工作指示如生产工艺及步骤、检验文件、作业指导书等都须按要求要求制订,作为第三层支持性文件。3.4相关品质统计都纳为第四层文件,均须加以妥善保留,以证实运作程序和上述支持性文件有效实施,从而确保产品符合要求品质要求。3.5品质策划:为了使产品满足品质要求,各相关部门应在合适时候进行下列活动:A、一分厂产品开发部在产品设计开发过程中,编制新产品设计开发计划。B、生技部生产技术课在组织产品批量生产前,编制产品之生产工艺步骤图。C、各相关部门依据《设计开发计划书》和《生产工艺步骤图》配置适合人员、物料、生产和检测设备等。D、管理者代表在合适时候应要求给“特殊产品、协议、项目”制订《质量计划》3.6各部门与ISO9001:1994标准各要素关系见《品质职能分配表》。手册章号3版本/次A/2实施日期9月15日页4/30品质职能分配表序号部门相关程度9001要素总经办一分厂二分厂品管部人力资源部企业文化部销售部海外部市场部1管理职责●○○○○○○○○2品质体系○○○●○○○○○3协议评审○○○○●●○4设计控制○●○○○○○5文件和资料控制○○○●○○○○○6采购○●●○○○○7用户提供产品控制●●○○○○8产品标识及可追溯性●●○9过程控制○●●○10检验和试验●●●11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控制○○●12检验和试验状态●●●13不合格品控制●●●○○○14纠正和预防方法●●●○○○15搬运、贮存、包装、防护和交付●●○○○16品质统计控制○●●●○○○○○17内部品质审核○○○●○○○○○18培训○○○○●●○○○19服务○○○●●●20统计技术●●●○○(注:●表示关键;○表示通常)手册章号3版本/次A/0实施日期4月1日页5/30协议评审概述:企业一贯方针是充足了解用户需求,并确保企业内清楚是否有能力满足这些要求。职责:2.1销售部负责中国销售协议评审和统筹管理工作。2.2海外部负责国外销售协议评审和统筹管理工作。控制关键点:3.1协议要求销售部和海外部须对各自接收全部销售协议(包含书面协议和口头订单)进行评审,对于任何含糊不清或不明确之处,须即时知会用户,方便澄清或修正。3.2满足协议要求之能力当协议提出特殊要求时,销售部或海外部应组织各相关部门经理或其授权人参与评审协议中各项要求,以决定各项相关要求是否在其所属部门能力范围内,对于不能满足协议要求时,须即时知会用户。3.3协议更改当协议需要更改时,销售部部和海外部须对各自协议重新评审,并将协议更改内容传输到企业内相关职能部门。3.4营销策划部和海外部须按16节“品质统计”要求保留各自协议评审统计。支持文件4.1协议评审程序(编号:TCL/COP3.1)手册章号3版本/次A/0实施日期4月1日页6/30设计控制概述:为了确保产品品质达成用户及内部要求,特制订了相关设计控制之文件,方便对全部产品设计过程进行有效控制。职责:2.1产品开发部(如无特殊注明,产品开发部包含产品开发一部和产品开发二部)负责产品设计、设计文件(不包含工艺文件)制作与更改以及样品制作、小批量试产、设计评审等工作。2.2一分厂工业工程部和二分厂之工程部负责产品制品组成表和工艺文件制订(包含更改)。控制关键点:3.1设计开发计划3.1.1产品开发部(包含开发一部和开发二部)须对每个产品设计项目编写成《设计开发计划书》,并提交总经理或其授权人同意后实施。3.1.2《设计开发计划书》须确定与设计活动相关工作项目和时间表,并叙述各部门及设计开发项目组等相关人员职责。3.1.3《设计开发计划书》可随设计活动实施情况而加以评审和修改,仅限于时间修改时可以无须重新评审,直接由总经理授权开发部主管决定。3.2组织和技术接口:3.2.1产品开发项目主管负责要求不一样部门之间和项目开发组内部之间在组织和技术上接口。3.2.2产品开发项目主管须确保把《设计开发计划书》和其它相关资料编写成文件并传达成相关部门和人员。3.3设计输入:全部与产品相关设计输入要求应加以确定并形成文件,设计输入起源包含:A、产品设计开发提议书B、用户协议要求C、应使用方法律和法规要求D、外来标准文件E、其它方面手册章号3版本/次A/0实施日期4月1日页7/303.4设计输出:3.4.1设计输出应形成文件,关键包含:A、设计开发计划书B、总体设计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和产品效果图(含示意图);(对于简单产品可例外)C、装配图、关键零件图D、产品明细表、图样目录(并将一分厂和二分厂所需之产品明细、图样目录分开编制)E、电路原理图(电子类)F、制品组成表G、工艺文件H、成品检验要求I、成品检验标准J、成品包装图K、产品说明书、保用证(必需时)L、其它3.4.2产品开发项目主管应确保设计输出满足下列各点:A、符合设计输入要求B、包含或引用验收准则C、符合相关法规要求D、标出影响安全和产品正常功效操作特征3.5设计评审和验证3.5.1在设计开发计划书中,应确定在合适阶段进行设计评审和验证,以确保设计输出符合设计输入要求。3.5.2评审和验证结果应加以统计和保留。设计确定样品部分项目若在企业现有条件下能进行设计确定,则由企业相关部门依据相关标准进行检验与试验,对本企业不能进行检验与试验项目,则将样品提交到国家授权试验机构,依据国家标准和用户要求使用条件进行试验,以满足要求之要求。设计更改3.7.1在考虑更改时,主管设计人员应考虑更改数量、复杂性和随之而来风险,以决定是否需要进行验证或评审。支持文件4.1设计控制程序(编号:TCL/COP4.1)4.2设计开发计划控制程序(编号:TCL/COP4.2)4.3设计评审和验证控制程序(编号:TCL/COP4.3)4.4设计更改控制程序(编号:TCL/COP4.4)4.5新产品试产工作程序(编号:TCL/COP4.5)手册章号3版本/次A/1实施日期5月15日页8/30文件和资料控制概述;企业内部对全部影响产品和服务品质及品质体系正常运作相关文件,均建立了管理和控制方法。职责:2.1品质体系文件由品管部文控中心管理和控制(包含设计、工艺、标准类文件).2.2各部门对质量体系文件根据要求进行控制。控制要求:3.1品质体系文件之控制3.1.1品质手册由总经理正式签署同意后公布实施,相关手册分发、更改等控制及管理办法见本手册第一章。3.1.2程序文件由部门经理审核,管理者代表会签。(副)总经理或其授权人同意。3.1.3支持性文件(工作指示文件)由各部门主管同意。工艺、标准类三阶文件由品管部会签后生效实施。检验标准类由品管部同意生效。3.1.4四阶表单在程序文件经过审批时同时生效实施。3.1.5文控中心负责以上体系文件分发、更新和归档保留,并确保各相关部门能够立刻得最新有效文件。3.1.6品质体系文件更改后,须由原同意人或其授权人同意后才可生效实施,并对更改后文件加以合适更改标识。并进行新档分发、旧档回收、处理。技术文件控制:3.2.1技术文件分为以下几类:A、设计文件(工程图纸等)B、工艺文件(生产工艺步骤图、作业指导书等)C、检验文件(检验标准、检验规格书等)D、其它与产品相关技术性文件具体见《技术文件和资料受控总表》。手册章号3版本/次A/1实施日期5月15日页9/30技术文件同意和分发A、在产品定型经过前,设计文件由产品开发部主管以上人员或其授权人同意后生效,并由其负责分发到相关部门和人员;在产品定型经过后,产品开发部移交文控中心,由文控中心负责分发到相关部门和人员。B、制品组成表由各分厂工程单位主管以上人员或其授权人同意后生效,并由文控中心分发到相关部门和人员。C、工艺文件在产品定型经过前由产品开发部主管或其授权人同意后生效,在产品定型经过后由各分厂工程单位主管或其授权人同意后生效,然后均由文控中心分发到相关部门和人员。D、检验文件由QC制订后交品管部同意,由文控中心分发到相关部门和人员。技术文件更改:A、全部技术文件更改后,标准上均须经原同意人或其授权人重新同意后才能使用。(移交后设计文件除外)。B、技术文件更改时,应同时标上对应更改状态,如:版本/次或其它修改标识。3外部技术标准和书籍资料控制3.3.1外部技术标准书籍和资料由文控中心进行接收登记、归档、保留、借阅办理定时查询和更新等工作,详见《外部技术标准、书籍资料管理要求》。支持文件:4.1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编号:TCL/COP5.1)4.2技术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编号:TCL/COP5.2)手册章号3版本/次A/0实施日期4月1日页10/30第六节采购概述:为确保多种外购物料能符合产品设计要求之要求,本企业建立了对物料采购进行管理和控制方法。职责:2.1如无特殊注明,采购课包含一分厂采购部和二分厂采购课。2.1采购课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对供给商进行评审以及对采购活动进行控制。控制关键点:3.1供给商评定3.1.1物料供给商之评定3.1.1.1采购课组织相关部门对与组成产品品质相关全部物料分供方实施评定,并建立《合格供给商一览表》。3.1.1.2依据物料品质特征等级不一样,对分供给商评定方法也采取多个,关键包含:A、样品评定或小批量试用B、对供给商体系进行考察C、合格供给商之维持评定(定时评定)3.1.2服务供给商之评定向本企业提供技术、管理和设备等服务供给商,由直接对口部门对其资格和能力进行审查后确定和选择。3.2采购资料3.2.1采购课在以下情况下须向供给商发出《采购协议》和相关采购资料:A、第一次订货B、物料品种增加或更换时3.2.2采购协议和订单等资料应说明所订购物料资料,可包含:A、型号规格B、品质要求或技术标准C、验收标准及方法等手册章号3版本/次A/0实施日期4月1日页11/303.2.3采购协议和订单等,应经同意方可发出。3采购物品之验证当本企业提出在供给商货源处对采购物料进行验证时,本企业采购课应在采购协议、订单或其她采购资料中说明验证安排以及产品放行之方法。4用户对供给商产品验证3.4.1当协议有要求时,用户或其代表有权在供给商处和本企业内对供给商产品进行验证,但本企业不能把该验证用作供给商对品质进行了有效控制之证据。3.4.2用户验证既不能免去本企业向用户提供可接收产品责任,也不能排除其后用户拒收。支持文件:4.1供给商评定程序(编号:TCL/COP6.1)4.2采购控制程序(编号:TCL/COP6.2)手册章号3版本/次A/1实施日期9月15日页12/30第七节用户提供产品控制概述:在协议环境下,用户有时向本企业提供部分物料。本节要求了对用户提供物料进行控制职责和关键点,以确保产品品质符合性。职责:2.1销售部和海外部负责各自用户提供产品接收。2.2一分厂制造部PMC课及二分厂生产计划部之PMC课负责对用户提供相关产品进行管理。2.3品管部及二分厂QC单位负责对用户提供产品进行验证。2.4一分厂产品开发部负责对各自设计产品之相关用户提供技术资料进行确定。控制关键点:3.1销售部和海外部在签署协议前,需在协议中明确用户提供产品品质要求、验证要求及搬运、储存和保管要求等。3.2各分厂之PMC课接收到用户提供之产品时,需查对产品之规格型号、数量等标识是否正确,并检验在运输过程中有没有丢失、损坏等现象。3.3销售部和海外部将各自用户提供技术资料交给产品开发部确定,由产品开发部分发给各分厂之QC课,QC课依据此资料和相关检验文件对用户提供之产品进行验证,若发觉缺料、损坏或不适用等情况时,应作好统计并由营销策划部和海外部立刻向各自用户汇报。4各分厂PMC课对验证合格之物料分开贮存,并明确标识。3.5在贮存期间,应对库存环境进行定时检验,以防变质等情况发生。3.6本企业验证不能减轻用户提供合格材料责任。4、支持文件:4.1用户提供产品控制程序(编号:TCL/COP7.1)手册章号3版本/次A/0实施日期4月1日页13/30第八节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概述:本节要求了在产品接收、贮存、生产和交付等过程,建立并保持产品标识及实现可追溯职责和控制关键点。职责:2.1各分厂之PMC课负责对产品贮存期间建立并保持产品标识方法。2.2各分厂之生产车间负责对产品加工、装配过程中建立并保持产品标识方法。控制关键点:3.1各分厂之PMC课仓管员按物料编号规则对贮存物料进行标识、贮存和发放。3.2生产半成品须挂贴《工序步骤卡》,《工序步骤卡》必需注明产品型号、规格、数量、生产日期等。3.3生产成品外包装箱上须挂贴标签纸,标签纸写明:A、产品型号/规格B、数量C、生产日期3.4仓管员按型号、产品规格分开存放。3.5当用户有尤其要求时,可依据用户要求实现以下追溯:A、产品型号/规格B、生产日期支持文件:4.1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编号:TCL/COP8.1)手册章号3版本/次A/2实施日期9月15日页14/30第九节过程控制概述:全部影响产品品质生产工序都必需明文要求,并在使用前由各相关人员审批。全部影响产品品质生产设备必需定时保养和维护,以确保其处于良好运作状态。职责:一分厂之工业工程部及二分厂之工程部负责安排和审批各分厂之生产工艺步骤,同意作业指导书,品管部汇签生效。各分厂生产车间之生产工序管理人员负责控制各相关工序,使其处于良好受控状态。控制关键点:本企业生产工序关键包含(一分厂、二分厂):A、注塑工序B、成品装配工序C、车制、机加、冲压工序各分厂之生产车间和QC部或QC课须配合各分厂之工业工程部或工程部确定产品生产工艺步骤。3.2.1一分厂之工业工程部及二分厂之工程部负责各分厂之:A、编制和审批工艺步骤图、作业指导书B、一分厂注塑模具中心负责制作和验收注塑模具(新开发产品注塑模具由产品开发部负责委外制作和验收)C、配置适宜生产设备3.2.2二分厂工程部维修课负责五金模(夹)具制作和验收。各生产责任人负责调配合格生产工人并对生产过程各项操作进行监控。4品管部或QC课或二分厂QC课根据检验标准和规程进行检验和试验,品管部实施出货检验。5当出现以下情况时,生产车间和QC须配合PE课做好生产前准备:A、新产品第一次批量生产B、生产条件发生较大改变,而且连续六个月以上未生产再进行批量生产。各分厂之设备管理单位须建立一份需要定时保养和维护设备台帐,对这类设备应建立保养规程,并按要求周期进行维护和保养,并保留其统计。支持文件:4.1装配工序控制程序(编号:TCL/COP9.1)4.2注塑工序控制程序(编号:TCL/COP9.2)4.3注塑模具管理与维护程序(编号:TCL/COP9.3)4.4五金模具和夹具控制程序(编号:TCL/COP9.4)4.5生产设备维护和保养程序(编号:TCL/COP9.5)4.6生产计划控制程序(编号:TCL/COP9.6)4.7冲压、机加、车制工序控制程序(编号:TCL/COP9.7)手册章号3版本/次A/2实施日期9月15日页15/30第十节检验和试验概述:为了确保产品品质达成用户及内部要求,企业内建立了检验系统,并委任检验部门对产品来料、生产过程及产品最终及出货阶段进行品质检验。职责:品管部QC课、二分厂QC课负责产品来料、生产过程检验。品管部试验室对产品实施型式试验。品管部QC课实施产品最终检验。来料检验:3.1.1供生产使用之物料须根据来料检验规格书和来料检验标准书进行检验与试验,生产车间只可使用来料检验合格之来料。一分厂不对二分厂所提供之半成品进行来料检验。3.1.2本企业不存在紧急放行物料,全部物料都须检验合格才可投入使用。过程检验:3.2.1品管部QC课及二分厂之QC课须依据对产品品质特征要求和制造过程中各个生产工序进行全方面分析,在必需时候,设置包含以下多个检验点:A、注塑B、车制C、机加D、冲压A、电子半成品B、机械类功效件检验具体方法按检验规格书和检验标准书实施。通常地,只有在所要求检验和试验均已完成且合格后,才可使产品流入下道工序。本企业不许可紧急放行之情况发生。3.3.1在进行最终检验前,检验员应确定是否全部要求检验和试验(包含来料检验和过程检验及型式试验)都已完成且检验结果符合要求。手册章号3版本/次A/2实施日期9月15日页16/303.3.2品管部QC课、二分厂QC课按同意检验与试验规格书进行最终抽样检验。3.3.3品管部以用户立场实施品质6稽查。4检验与试验统计3.4.1检验员应对经检验合格产品进行统计和确定签署。3.4.2检验和试验统计或汇报须妥善保留,方便作为产品符合要求证据。3.4.3当产品经检验后其结果为不合格时,则应实施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支持文件:4.1来料检验与试验控制程序(编号:TCL/COP10.1)4.2过程检验与试验控制程序(编号:TCL/COP10.2)4.3最终检验与试验控制程序(编号:TCL/COP10.3)4.4出货检验与试验控制程序(编号:TCL/COP10.4)手册章号3版本/次A/2实施日期9月15日页17/30第十一节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概述:本节要求了对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进行有效控制职责和关键点,使检测设备处于完好工作状态,符合产品检测要求,确保量值统一和测试数据正确、可靠。职责:品管部试验室负责对全企业之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加以管理和控制。各检测设备使用部门和人员须配合实施。控制关键点:品管部试验室依据产品不一样检测要求,正确合理地选择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以保证检测设备和其测试正确度正确性。并确保测量不确定度是否已知。对影响产品品质计量检定设备,品管部试验室应组织、协调总部及各分企业将其送至国家授权计量机构进行使用前和周期计量检定,只有经检定合格设备才可投入使用。品管部建立全企业之检测设备管理台帐,包含:设备名称设备型号设备编号使用地点校验周期检定状态对产品品质可能产生影响检测设备经过检定标准后均须贴上校准标志,以标明其校准结果是否正常。当发觉使用过程中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处于不合格状态时,使用者须立刻汇报品管部试验室。由品管部试验室相关人员对已检验和试验结果有效性进行评价,并采取对应改善方法。确保检测设备有适宜使用环境。对检测设备应采取正确搬运、防护和贮存方法,以确保其正确度和适用性保持完好。手册章号3版本/次A/1实施日期5月15日页18/303.8正确操作和使用各类检测设备,以预防因调整不妥而使其校准失效。3.9对自制检测仪器,应在使用前和使用后按要求周期进行检验。3.10保留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校准统计,如:计量检定证书检验汇报11当用户或其代表有要求时,应能将检测设备技术资料和统计提供其查阅,以证实检测设备功效是适宜。检验、测量、试验设备申购及自制需由各分厂提出。经品管部试验室同意后实施,二分厂由二分厂采购及自制,二分厂以外由一分厂采购及自制。支持文件:4.1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控制程序(编号:TCL/COP11.1)手册章号3版本/次A/2实施日期5月15日页19/30第十二节检验和试验状态概述:本节要求了产品在检验和试验各阶段中,对产品检验和试验状态进行标识职责和关键点,以明确产品在各个检验和试验阶段品质情况。职责:品管部验货员及各分厂之QC检验人员负责对产品检验和试验状态之标识进行管理和控制。控制关键点:来料检验与试验状态:3.1.1来料在检验前,将产品放置于“待检品区”或挂上“待检品”标牌进行识别。3.1.2来料在检验过程中,当检验员离开时,以“在检品”标识进行识别。3.1.3来料经检验后,用“合格”和“不合格”标签分别标明产品合格和不合格之状态。过程检验与试验状态:3.2.1在检验前,将产品放置于“待检品区”内或挂上“待检品”标牌以示标明。3.2.2产品在正在检验过程中,当检验员离开时放上“在检品”标牌以示标明。产品经检验后,盖上“合格”印章以明确其合格状态,以“不合格”印章明确产品之不合格状态。3.3最终检验与试验状态3.3.1产品在检验前,将其放置于待检品区内,或挂上“待检品”标牌,以标明其待检状态。3.3.2产品正在检验过程中,当检验员离开时,放上“在检品”标牌,标明其状态。3.3.3产品经检验后,盖上“合格”印章以明确其合格状态,以“不合格”印章明确产品之不合格状态。4、支持文件4.1检验与试验状态控制程序(编号:TCL/COP12.1)手册章号3版本/次A/2实施日期9月15日页20/30第十三节不合格品控制概述:一旦发觉原材料、零部件、半成品或成品不能满足或可能不满足要求要求时,应立刻采取各种方法加以控制。本节要求了对不合格品进行控制职责和关键点,以预防不合格品非预期使用和安装,同时对不合格品进行有效处理。职责各IQC工作人员负责对对应来料检验和试验过程中产生不合格品进行控制。各分厂之生产车间负责对对应生产过程中产生不合格品(包含最终检验不合格)进行控制。品管部成品QC负责对用户返品进行控制。控制关键点:在生产、装配和检验、试验各个步骤中,一旦出现不合格品,相关部门应立刻采取对应方法加以控制,这些控制方法包含:A、确定不合格品产生背景,如生产时间、产品批次、使用仪器和设备等。B、判别隔离和标识出不合格品。C、将不合格情况作书面统计,包含不合格品之型号、批次、生产日期等。D、评审不合格品处理方法:a、返工b、返修c、特采d、报废E、决定并实施不合格品处理方法F、按处理决定,对不合格品贮存、转移和返工等实施控制。G、 通知 关于发布提成方案的通知关于xx通知关于成立公司筹建组的通知关于红头文件的使用公开通知关于计发全勤奖的通知 其她可能与不合格相关或受不合格影响部门,必需时,包含买方在内。保持客观证据和统计,以证实经返工或返修不合格品已根据相关程序重新检验。对不合格品处理情况加以统计并保留。支持文件:4.1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编号:TCL/COP13.1)手册章号3版本/次A/2实施日期9月15日页21/30第十四节纠正和预防方法概述:采取纠正和预防方法过程是从查明品责问题和不合格原因到采取纠正和预防方法,排除和预防问题发生可能性或把再发生减至最少整个过程。本节要求了制订并实施纠正和预防方法职责及控制关键点。职责:品管部负责对用户投诉纠正和预防方法协调、监控和验证。一分厂之PE课及二分厂之生技课负责内部过程品责问题原因分析,并提出纠正和预防方法提议。然后由各分厂之QC工作人员协调实施及验证。相关部门有责任参与品责问题原因分析,并实施纠正和预防方法。控制关键点:当来料经检验后,依据不合格性质和程度各分厂之QC部认为有必需采取纠正方法时,分别对各自供给商填写对应《供给商品质改善汇报》,交各自分厂采购单位传输给供给商处理。在生产过程中或搬运、贮存、包装、防护等步骤,产品品质出现下列问题时,相关部门应发出《品责问题汇报书》。A、品责问题严重影响生产时B、存在严重品责问题隐患时C、最终检验发觉不合格且不良现象为致命或严重缺点时D、品管部或QC相关工作人员主管认为有必需时E、相关设计文件、检验文件有问题时F、其它包含到品质方面问题有必需采取纠正方法时制订和采取纠正方法程序须包含以下属性:3.3.1经过以下相关统计、汇报或活动,查明并消除不合格原因:A、检验和试验汇报B、不合格统计C、工序监控D、审核汇报E、用户投诉手册章号3版本/次A/0实施日期4月1日页22/303.3.2针对找出问题原因,采取并实施对应纠正方法。对所采取纠正方法进行跟踪,并验证其实施效果,以确保纠正方法有效性。3.4预防方法3.4.1为预防品责问题再发生,须采取必需预防方法。预防方法信息起源关键经过日常品质情况统计分析及潜在问题分析。3.4.2采取预防方法过程应包含潜在不合格原因之分析,落实预防方法,并验证其有效性。3.5统计并保留纠正和预防方法实施结果,并将预防方法作为管理层评审资料。支持文件:4.1纠正和预防方法控制程序(编号:TCL/COP14.1)4.2用户投诉处理程序(编号:TCL/COP14.2)手册章号3版本/次A/2实施日期9月15日页23/30搬运、贮存、包装、防护和交付概述:搬运、贮存、包装、防护和交付是品质环中一个关键组成部分,是直接影响产品品质一个要素,本节要求了相关产品搬运、贮存、包装、防护和交付职责和控制关键点,以确保产品品质。职责:一分厂之制造部及二分厂之生产计划部负责本要素制订、协调和管理工作。各分厂之PMC课负责仓库材料、半成品和成品搬运、贮存和交付。一分厂之工业工程部及二分厂之工程部负责产品包装图纸及包装工艺制订。各分厂之生产车间负责生产过程中产品搬运、贮存、包装、防护和交付。各QC人员负责对包装效果及超期物料进行检验。市场部负责中国市场外发成品运输过程中防护、跟踪及产品交付。海外部负责国外市场外发成品运输过程中防护、跟踪及产品交付。品管课负责成品库存稽查。控制关键点:搬运:产品在搬运过程中,应依据进厂原材料、在制品、半成品和成品品质特征,选择适宜货盘、输送设备,以预防震动、撞击、摩擦、腐蚀或其它原因造成品质影响。贮存:3.2.1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应贮存于指定区域,以免损坏或变质。3.2.2对产品接收和发放过程及职责加以要求:A、原材料入库与发放B、半成品入库与出库C、成品入库与发放3.2.3定时检验产品库存环境,方便立刻发觉变质情况。包装:3.3.1工业工程部PE课或工程部之生技课负责产品包装图纸制订。3.3.2工业工程部PE课或工程部生技课负责确定成品包装方法和包装材料以及包装箱外标识等。3.3.3各分厂之生产单位生产车间根据书面要求包装规范进行包装。3.3.4各分厂之PMC课对立即交付成品按各分厂之工程单位制订包装细则进行包装。手册章号3版本/次A/0实施日期4月1日页24/303.4防护:3.4.1成品在交付之前,须采取合适防护和隔离方法,以确保成品不受影响。3.5交付:成品装车前,须检验车货柜,按要求方法小心搬运,使货物品质免受影响(如:防震、防腐等),直到产品交付用户验收为止。支持文件:4.1搬运、贮存、包装、防护和交付控制程序(编号:TCL/COP15.1)手册章号3版本/次A/2实施日期9月15日页25/30第十六节品质统计概述:品质统计是产品品质和品质体系运行情况客观证据。本节要求了制订并实施品质统计标识、搜集、编目、归档、贮存、保管和处理职责及控制关键点,以证实产品达成了所要求品质并验证品质体系运行有效性。职责:文控中心负责对本要素实施并加以协调和管理。由各部门负责对本部门品质统计进行控制。控制关键点:对诸以下述相关方面都应保留品质统计(但不限于此):供给商品质汇报来料检验和试验过程检验和试验成品检验和试验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之校准统计不合格品控制内部品质审核汇报对相关偏差采取纠正方法人员培训等文控中心应建立《品质表格总表》,以明确各项品质统计保管部门和保留期限。各部门应坚持做好各项品质统计并加以标识、搜集、编目、归档和保留,这些统计是产品品质证实,能直接或间接地证实产品符适用户要求程度。假如用户有要求,品质统计保留期限应符适用户需求,并在要求期限内可提供给用户或其代表评价时查阅。支持文件:4.1品质统计控制程序(编号:TCL/COP16.1)手册章号3版本/次A/0实施日期4月1日页26/30第十七节内部品质体系审核1、概述:本节要求了相关建立并实施内部品质体系审核职责和控制关键点,方便验证本企业开展各项品质活动及相关结果是否符累计划安排,并确保品质体系是否适合和有效。2、职责:ISO9001事务组负责安排审核计划,组织制订审核文件,派遣审核小组,并对内部审核活动进行协调和监督。各审核小组和被审核部门按审核计划实施。3、控制关键点:审核特征和频次3.1.1应根据本品质手册要求品质体系要求,开展内部品质体系审核工作。3.1.2通常地,内部品质体系审核活动每隔6个月开展一次。审核计划和实施:3.2.1应依据各项品质活动实际情况及其关键性来安排审核计划,并根据书面审核计划实施审核活动。3.2.2确定审核人员时,应指派含有一定资格和经过培训合格内部审核员实施,但她不直接参与其负责区域审核。审核结果及汇报:3.3.1审核组在审核结束后,应编写审核汇报,审核汇报内容可包含:审核清单不合格汇报(含不合格项及纠正方法)3.3.2应将审核结果和审核汇报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纠正方法及跟踪验证:3.4.1相关责任部门应依据接到审核汇报,立刻落实纠正方法。3.4.2审核员应对纠正方法实施情况进行跟踪复查,以验证所采取纠正方法是否实施和有效。手册章号3版本/次A/0实施日期4月1日页27/30审核汇报应按“品质统计”这一节加以保留。4、支持文件:4.1内部品质审核程序(编号:TCL/COP17.1)手册章号3版本/次A/1实施日期9月15日页28/30第十八节培训概述:本节要求了相关职员培训职责和控制关键点,方便提升和保持职员素质和能力。职责:人力资源部(企业文化部负责市场人力资源)负责新职员入厂教育及职员培训协调和管理。人力资源部(企业文化部负责市场人力资源)负责向各部门实施培训需求调查。各职能部门负责本部门职员上岗前业务培训及其它在职培训。各部门建立部门年度 培训计划 物流公司培训计划幼儿园较职工培训计划院感培训计划学校教师年度培训计划年度公司培训计划 并交人力资源部或企业文化部同意实施。控制关键点:新入厂职员在上岗操作前,须进行以下多个培训,且结果合格:A、入厂教育B、岗前业务培训转岗人员在转岗前,须经过转岗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内部审核人员须经过专业知识培训合格后,才能独立从事审核工作。人力资源部须依据岗位需求,必需时组织特定项目培训。建立并保留职员培训统计,并按第十六节“品质统计”加以控制。需要外培训职员,填写需外培训申请,经总经理同意后实施需外培训。支持文件4.1职员培训程序(编号:TCL/COP18.1)手册章号3版本/次A/0实施日期4月1日页29/30第十九节服务概述:本节要求相关售前和售后服务职责和控制关键点,以满足用户在使用产品过程中服务需求。职责:销售部负责对中国市场售后服务建立和实施。海外部负责对国外市场售后服务建立和实施。市场部负责广告策划及击假冒伪劣商品保护消费者权益。控制关键点:建立售后服务网点,方便对各大销售区域提供必需服务项目,如:A、提供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B、立刻供给配件和使用说明书等C、搜集用户信息对机械类产品从售出之日起实施“三包”支持文件:4.1售后服务控制程序(编号:TCL/COP19.1)4.2用户满意度测量控制程序(编号:TCL/COP19.2)4.3用户退货控制程序(编号:TCL/COP19.3)4.4广告策划控制程序(编号:TCL/COP19.4)手册章号3版本/次A/1实施日期9月15日页30/30第二十节统计技术概述:本节要求了相关统计技术应用职责和控制关键点,以验证工序能力和产品特征可接收性,并作为提升产品品质关键手段。职责品管部及二分厂之QC课及相关生产单位负责统计方法应用,方便对产品品质作必需控制。工程等相关部门或单位配合统计技术实施。控制关键点:本企业选择品质管理统计方法关键有以下多个:A、抽样计划(GB2828-87)B、柏拉图C、石川图D、Х-R图抽样计划关键应用于进货检验、过程检验和最终检验等过程。柏拉图关键用于找出影响品质关键项目3.4石川图关键用头脑风暴方法分析出影响品质要因,再针对要因采取纠正预防.3.5X-R图关键用于计量性质工程参数.产品特征是否处于有效受控状态及在异常时纠正预防实施.支持文件:4.1统计技术选择程序(编号:TCL/COP20.1)
本文档为【品质保证综合体系纲要】,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72127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69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建筑/施工
上传时间:2019-05-18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