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治未病科相关技术操作规范

治未病科相关技术操作规范

举报
开通vip

治未病科相关技术操作规范治未病服务部相关技术操作规范毫针操作规范电针操作规范灸法操作规范拔罐操作规范头针操作规范刮痧操作规范7.穴位贴敷操作规范8.小针刀(刃针)操作规范9.温针操作规范10.穴位埋线操作规范11.腹针技术操作规范12.推拿疗法操作规范13.中药熏蒸操作规范14.经络检测仪操作规范15.多功能全科检测系统操作规范16.特定电磁波治疗器操作规范中医体质辨识技术操作规-PAGE27-毫针操作规范1.针刺前要对患者进行辨证论治,按理、法、方、穴作出诊疗方案。并对患者做好解释工作,使病人放心地接受针刺治疗。2.检查针具的安全...

治未病科相关技术操作规范
治未病服务部相关技术操作规范毫针操作规范电针操作规范灸法操作规范拔罐操作规范头针操作规范刮痧操作规范7.穴位贴敷操作规范8.小针刀(刃针)操作规范9.温针操作规范10.穴位埋线操作规范11.腹针技术操作规范12.推拿疗法操作规范13.中药熏蒸操作规范14.经络检测仪操作规范15.多功能全科检测系统操作规范16.特定电磁波治疗器操作规范中医体质辨识技术操作规-PAGE27-毫针操作规范1.针刺前要对患者进行辨证论治,按理、法、方、穴作出诊疗方案。并对患者做好解释工作,使病人放心地接受针刺治疗。2.检查针具的安全,并根据处方选穴,安排体位,以一次能把所选穴位针完为最佳体位。3.暴露穴位处的皮肤,用碘伏或75%医用酒精对选好的穴位及临近的皮肤进行常规消毒,备用。4.进针时,可采用单手或双手进针法将针刺入皮内,根据病情需要和穴位所处部位等,选择针刺方向、深度和角度,规定留针时间和治疗的疗程。5.在留针时间内,根据病情的需要进行运针,催经运气,进行各种补泻手法的实施,保证针刺的治疗效果。必要时可增加一些其他疗法在留针期间一并进行,如艾灸、红外线照射等。6.留针时间一般控制在15—30分钟左右,留针时间到了就可以出针。7.出针前应把其他的治疗方法先行停止、撤销。出针时,一手用消毒棉签压住穴位附近,一手握住针柄,轻轻松动针身,再将针慢慢拔出,棉签顺势压住针孔,防止出血。8.出完针后,要仔细检查所拔针具是否完整,患者身上是否有残留的针具等。确定安全后,告知患者可以离开。9.针刺过程中,若出现特殊情况,如晕针、弯针、滞针、断针等,可按应急预案进行处理和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10.有要向患者讲明的注意事项及禁忌等,要在患者离开之前,向患者交代清楚,防止意外的发生。电针操作规范1.使用电针前,要根据病人的情况,决定是否适合电针治疗,治疗时应选用何种波型,才能达到最佳疗效。2.根据病情,选用穴位,一般选用3-5对穴位为宜,一对穴位之间的距离不宜过近或过远,同时禁止一对电极之间的回路通过心脏,防止意外发生。电针穴位的针刺方法如同毫针操作,得气后才能接上电极。3.选择适应患者病情的电针仪品种,常用的电针仪有G—6805型、WQ—10A型等,有其不同的临床适应范围。4.使用电针前,先将电针仪所有的旋钮归零,按键松开,将每对输出电极分别接在一对穴位的两根毫针上,负极接主穴针,正极接配穴针;也可不分正负极,将一对电极任意接在相关穴位的两根针上。5.接上电源,打开电源开关,按预先设定,选择适当的波型和频率。6.打开控制已接毫针的电极的输出旋钮,逐步调高输出电流至所需强度,一般输出电流的强度控制在患者能够耐受的范畴,防止电流过大产生电离灼伤。一般通电时间为5—20分钟,有些病人可延长至几小时不等。7.治疗结束时,先将输出旋钮调回到零位,关闭波型和频率开关,最后关闭电源,取下导线,按毫针方法出针。8.如需使用单穴电针时,可选取有神经干通过的穴位,将针刺入,接上一个电极,另一个电极接在浸湿的纱布上,固定在相隔一定距离的同侧经络的皮肤上,操作同前。9.使用电针过程中,如出现晕针、滞针、弯针、断针等意外时,可按毫针刺法同样处理。灸法操作规范1.使用灸法时,应根据灸法的特性,选择适合灸法的疾病,对实热证、阴虚火旺等证型要慎用或禁用灸法。2.在对病人施用艾灸之前,要根据病情选用艾灸的种类。艾灸的种类分为艾炷灸、艾条灸、温针灸、温灸器灸和其他灸法。3.艾灸时先要安排病人的体位,充分暴露艾灸部位,易燃品要远离点燃的艾火,防止意外产生。4.艾灸过程中,操作者要思想集中,注意患者对艾火热量的反应,随时调整艾火与皮肤之间的距离,防止烫伤意外发生。一旦出现烫伤,按照烫伤应急预案进行处理。5.艾灸的时间一般控制在15—30分钟左右,特殊灸法可缩短或延长艾灸时间。一般以被灸部位出现潮红或患者感觉灸热透入深部为度。6.如果多个部位需要艾灸时,要注意艾灸的先后顺序,一般来说,施灸的顺序,是先灸阳经,后灸阴经;先灸上部,后灸下部;若是艾炷灸,则要先灸少壮部位,后灸多壮部位;先灸艾炷小者而后灸艾炷大者。临床上还需结合病情灵活应用,不能拘泥不变。7.在施用艾灸时还要严格执行艾灸的注意事项和禁忌症,不要犯虚虚实实之戒或其他的不良后果。8.艾灸完毕,要把艾火完全熄灭,防止火灾发生。并根据患者的情况,嘱其注意事项和艾灸部位的 护理 卵巢癌的护理查房优质护理服务内容doc优质护理服务内容肺癌的护理常规消毒供应室优质护理 。拔罐操作规范1.拔罐前应认真检查和询问病人,是否适合拔罐,并拟定拔罐部位和治疗方案。向患者作好解释,消除恐惧心理,配合完成拔罐治疗。2.操作前,要检查所需药品、器材、罐具,是否齐全,同时进行消毒,做好施术前的一切准备。3.安排好患者的体位,尽量能一次性拔完所安排的火罐。4.在进行特殊拔罐时,如闪罐,动作要轻巧,速度要快,防止造成皮肤损伤;走罐,选用中号火罐,并在走罐部位涂上润滑剂或药油,即可以保护皮肤不受损伤,又可以提高疗效;刺络拔罐和针罐时,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若创口较大时,要用无菌纱布或创可贴保护创口二小时以上。5.留罐时间一般在5—15分钟左右,如采用透明罐时,也可视罐内皮肤颜色来决定留罐时间,一般皮肤出现深红色或略见瘀斑时,即可取罐。6.取罐时要一手抓罐,另一手的手指按罐口边缘的皮肤,使罐口漏气,火罐自然松脱即可。千万不能强行取罐,以防损伤罐口皮肤。7.拔罐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定操作,火源和易燃品要远离操作面,防止烫伤和火灾发生。若出现烫伤,按烫伤应急预案处理。头针操作规范1.在头针操作前,先要了解和分析病情,是否是头针的适应症,并告知患者应怎样配合医生,完成头针的治疗。2.头针前先要选择合适的针具,规划头针的部位,并嘱患者剪短或剃光头发,以备操作。4.头针主要是治疗脑源性疾病,所以,在选用脑部刺激区(标准线)时,一侧肢体疾病,常选用对侧头部穴线;二侧肢体或脑及全身疾病时,常选用二侧穴线。并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配合其他穴线共同治疗。4.进针前,选择合适的体位,对需要针刺的穴线进行常规消毒。5.选用26—28号1-1.5寸不锈钢针,针身与头皮呈30度夹角快速将针刺入皮下,当针尖达到帽状腱膜下层时,指下感到阻力减小,然后使针与头皮平行,将针快速推进到相应的深度。6.进针后,术者一手拇、食指结环,固定针柄,来回快速旋转,捻转速度在200次/分钟左右,每次旋转各拉动两圈左右。连续捻转2—3分钟,留针5—10分钟,再重复操作。共操作三次,即可出针。捻针或留针时,患者主动或被动活动肢体,加强患肢功能锻炼,有利于提高疗效。也可用电针仪代替手法捻转。7.出针时,先握住针柄轻轻转动针身,如针下无沉紧感,再快速出针。出针后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片刻,以防出血。8.头针治疗一般可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间隔5—7天后,再继续下一疗程。9.由于头针刺激强,时间较长,治疗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患者情况,以防晕针。10.其他注意事项,参照教科书执行。刮痧操作规范1.操作前要熟悉刮痧的穴区分布状况,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穴区配伍,刮痧前注意跟患者沟通2.刮痧就有开泄腠理、驱邪外出、调理气血的作用,适用范围较广,治疗前应根据病情选用治疗方法,常用的工具有铜钱、瓷勺、砭石等。3.治疗前,要对局部部位常规消毒,破损、脓肿处慎刮。4.刮痧一般根据穴位选择摆正体位,一般刮背部取俯卧位或伏坐位,刮胸腹部时取仰卧位,暴露需刮部位5.用铜钱、瓷勺或砭石蘸取润滑油,在背部沿脊柱两侧先自上而下各刮20-30次,至皮肤开始出现紫红斑纹,再自大抒穴开始由里向外刮15次左右,依次从肺俞、心俞、膈俞、肝俞、脾俞沿肋间隙由里向外各刮15次左右,脊柱两侧各出现6-8条弧形斑痕。上腹部可从中脘、梁门进行上下刮动。颈部前后均可自上而下刮,肘窝、腘窝处亦可行刮痧治疗6.刮痧完毕,为病人擦干汗液或更换汗湿衣裤,盖被卧床休息。7.刮痧后带毛孔恢复原状后,方可洗浴,一般3小时左右。8.刮痧不能大面积刮痧;较大动脉血管、淋巴结部位慎刮;孕妇的腹部、腰骶部及妇女乳头禁刮;身体有痔、疮肿、伤口破溃部位禁刮。9.刮痧治疗时亦应注意防止晕刮。穴位贴敷操作规范1.操作前,要选择适合穴位贴敷治疗的病种,安排合适的药物,并根据不同的病情安排好多组穴位以供贴敷时轮换使用。2.先将选好的药物加工成细末,榨好姜汁,二者以10g︰10ml的比例,混和调成较稠干膏状,置于冰箱内冷藏保存备用或当天调配使用。3.贴药前,先将调制好的膏状药再做成直径1—1.5mm的药饼,放置在直径约50—60mm大小的胶布中央备贴。4.贴药时,根据患者病情,选择相应的配伍好的穴位,患者以坐姿为主,进行贴药。穴位处有皮损、皮疹、溃疡者禁用。5.一次贴药选用5—6个穴位,最多不超过10个穴。贴药时间:14岁以下小儿约贴1—2小时左右,成人约贴2—3小时左右,少数人反应较迟缓者,可贴4小时以上,一般不超过6小时。6.穴位贴敷疗法常年可以应用,一般多在三伏天和三九天时,针对一些寒性病、反复发作性疾病、过敏性疾病、疼痛性疾病等,进行群集性贴药,达到预防和治疗的目的。又称为“三伏天灸”和“三九天灸”。7.局部有过敏现象(皮肤瘙痒、皮疹、发热过甚、疼痛等),立即停止敷药;若贴药后出现水泡,也无须惊慌,可按烧伤处理。出现小水泡,外搽龙胆紫药水即可;若水泡较大,可用消毒针刺破水泡,使之瘪后,再外敷无菌敷料即可。或按烫伤应急预案处理。8.小儿皮肤娇嫩,故三岁以下婴幼儿不宜贴药;孕妇(尤其是早孕者)不宜使用,防止坠胎或早产。9.敷药后,要固定好,防止脱落,导致敷药时间不够,影响疗效。贴药期间不宜参加重体力劳动或体育活动,防止出汗后,使药物脱落,影响疗效。10.贴药当天禁食海鲜、冷饮、辛辣食物、肥肉等油腻食品。小针刀(刃针)操作规范1.小针刀(刃针)是一种闭合性微创手术,有其特定的临床意义。所以,在操作前要根据病情,寻找施术部位(多数为痛点、压痛点、阳性反应点等),如不能找到明确的术点,则不应该选用本法治疗。2.选择好术点,作好标记,方便针刺,按常规消毒对术野皮肤进行消毒(常用碘伏)。3.将小针刀(刃针)针刃置于标记处,将针刀迅速刺入皮肤,进入皮下组织,逐层依次进入,直至预期刺到的组织部位。4.在时该部位进行适当手法操作(切、割、拨、刺等)。进行操作时,动作要轻巧,禁止动作过大,损伤正常组织或重要脏器。5.术毕,将小针刀(刃针)拔出体外,若要加拔罐者,立即拔罐。6.尽快用止血贴封住针口,按压止血1—5分钟。7.在2小时内,针口处尽量不要被沾水或受到污染,防止针口感染。8.如果针后1—2天内,针口处有刺痛感、牵拉感等,是属正常反应,不必特殊处理。若疼痛剧烈者,请及时与医生联系,以免造成新的伤害。9.若需第二次手术者,一般间隔1—3天;在同一部位再次手术者应间隔3—5天。10.要严格掌握小针刀(刃针)的适应症和禁忌症,要熟悉正常人体解剖知识,操作时要按照操作步骤进行,不能存有侥幸心理。11.如果出现晕针或其他意外时,要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处理。温针操作规范1.温针操作前,先要根据温针的适应症选择病症和针刺点,温针选穴与毫针刺法相同,但穴位宜少而精,局部取穴为主。2.操作前要病情选择针具,一般来说,局部皮肤较厚等,可选用粗针;刺经络、穴位时,可选用细针。3.针刺前将要针的部位常规消毒,注意避开重要脏器,大血管,神经干等。4.温针治病关键在于稳、准、快。稳是持针要稳,不能松垮无力,艾团要稳置;准是针刺时,要对准穴位,尽量不要偏离穴位;快是当起针要快。5.针刺时,握紧针柄,迅速刺入选定的穴位内,同时针柄尾部放置艾团。6.温针针刺的留针时间要根据病情、体质、年龄和而定。一般寒症较重、温热感觉阈高、年轻患者,留针时间可稍长;寒症较轻、温热感觉阈较低、年老患者,留针时间科稍短。7.温针可,每日针1次,3—5次为一疗程,疗程之间相隔1-2天。8.温针刺激较强烈,孕妇及年老体弱者慎用;高血压、心脏病、恶性肿瘤等禁用;火热证候和局部红肿者不宜用。10.用温针前,要做好病人思想工作,解除思想顾虑,消除紧张心理,取得病人配合,然后方可进行治疗。11.面部慎用温针。因温针刺过程中,有可能艾团脱落,灼伤皮肤,因此一般面部不宜用温针。12.温针刺后,若局部艾灸灼伤皮肤,呈现红晕或红肿,应避免沐浴,以防感染。若局部发痒,应尽量不要用手搔抓,以防感染。穴位埋线操作规范1.穴位埋线疗法是将可吸收的医用缝合羊肠线或生物材料线体埋入穴位,通过对穴位进行持续的刺激作用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2.穴位埋线是一种长效、低创痛的针灸疗法,它特别适用于各种慢性、顽固性疾病以及时间紧迫和害怕针刺疼痛的人。3.穴位埋线疗法选穴位时,同样要进行辨证论治来选用穴位,一般所选穴位控制在10个以下,特殊情况除外。4.埋线前先要对选好的穴位进行常规消毒,准备好弯盘、手术剪刀、无齿镊子、埋线针或一次性注射用针头(7—12#)、2—5个0的医用可吸收缝合用羊肠线或高分子生物材料线(PGLA线体),灭菌生理盐水或蒸馏水、创可贴数张、无菌干棉签等。5.操作时,用专用埋线针或注射用针头作套管,28—30号2—3寸长的毫针剪去针头作针芯。然后,将羊肠线或生物材料线剪成所需长度的线段放入针头内,再将针刺入穴位皮内,深度根据线段的长短、埋线部位、病情等决定,然后一手固定针芯,一手拿住针管柄后退,确定线段埋入穴位后,连同针芯一起退出皮肤,用消毒干棉签按压针孔片刻,再用止血贴,盖住针孔,埋线操作完毕。6.穴位埋线,多选用肌肉比较丰满的部位穴位,以四肢及腹背部穴最常用,一般半个月至一个月埋线一次,6—10次为一疗程。7.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埋线最好埋在皮下组织与肌肉之间,肌肉丰满的地方可埋入肌层,羊肠线头不可暴露在皮肤外面。8.根据不同部位,掌握埋线的深度,不要伤及内脏、大血管和神经干,以免造成功能障碍和疼痛。9.在一个穴位上作多次治疗时,应偏离前次治疗的部位,尤其是切开埋线更要注意。皮肤局部有感染或有溃疡时不宜埋线,肺结核活动期骨结核、严重心脏病或妊娠期等均不宜使用本法。11.术后正常反应:(1)由于针刺对皮肤肌肉的损伤及羊肠线的刺激,在埋线后1~5天内,局部可能出现红、肿、热、痛等无菌性炎症反应。少数病人可能出现反应较重,切口处会有少量渗出液,一般不需作特别的处理,用消毒棉枝将渗出液擦干,70—75%酒精消毒创口后,覆盖消毒纱布,每天换一次。(2)术后局部温度可能升高,一般持续3~7天后可恢复正常。少数病人可能出现全身反应,在埋线后4~24小时内体温上升,一般约在38℃左右,如局部无感染现象,2~4天后体温会恢复正常。埋线后一段时间内,还可能有白细胞总数及中性多形粒细胞增高的现象,应注意观察和鉴别。(3)术后1—2周后,有些埋线点可能出现皮下结节和包块,可能是埋线过浅造成,可做热敷或轻轻按摩,帮助吸收和消散。12.术后异常反应:(1)少数病人因治疗中无菌操作不严或伤口保护不好,造成感染,一般埋线后3~4天出现局部红肿,疼痛加剧,并可伴有发热,应予局部热敷及抗感染处理。(2)个别病人对羊肠线过敏,治疗后出现局部红肿、瘙痒、发热等反应,甚至切口处脂肪液化,羊肠线溢出,应适当作抗过敏处理。(3)神经损伤,损伤到不同的神经会出现不同的临床症状。如感觉神经损伤,会出现神经分布区皮肤感觉障碍。运动神经损伤,会出现神经支配的肌肉群瘫痪。比如损伤坐骨神经、腓神经,会引起足下垂和足大趾不能背屈。发生此种现象,应及时抽出羊肠线,并经予适当处理。腹针技术操作规范1.腹针疗法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具有专门的取穴原则和针刺方法,通过针刺腹部特定穴位防治全身疾病的一种针灸疗法。2.体位选择:患者取仰卧位,暴露腹部。3.取穴以任脉为纵轴坐标,以胸剑联合中点(中庭穴)、肚脐中心(神阙穴)、耻骨联合上缘中点(曲骨穴)为标志点进行取穴。上腹部:肚脐中心(神阙穴)到胸剑联合中点(中庭穴)的连线分为8寸;下腹部:肚脐中心(神阙穴)到耻骨联合上缘中点(曲骨穴)连线分为5寸:肚脐中心(神阙穴)到腹侧外缘分为6寸。患者仰卧后,在腹部各体表标志点和穴位点作垂直线向上延伸,然后在各垂直线上测水平线,排除因凹凸不平造成的视觉误差,在水平线上按比例寸进行等分测量。4.针具选择:采用符合标准的无菌针具,规格为直径:0.16mm~0.22mm,长度:30mm~50mm。5.消毒:用75%医用乙醇棉球或碘伏在施术部位消毒。医者双手应用肥皂水清洗干净,再用75%医用乙醇或碘伏擦拭。6.进针:腹针进针时应避开毛孔、血管,进针应快速,针尖抵达皮下即可。如针尖刺入皮肤引起疼痛,应将针拔出,在邻近处重新选择进针部位。进针时,根据处方的要求按顺序进行针刺。7.行针:一般采用三步法,即候气、行气、催气法。进针后,停留3-5分钟谓之候气;3~5分钟后再捻转至预定深度使症状得到缓解谓之行气;视患者的症状改善程度,根据处方要求进行轻捻转、慢提插,调整针刺深度或方向谓之催气。8.留针:25~30分钟。9.出针:一手用消毒棉签压住穴位附近,一手握住针柄,轻轻松动针身,再将针慢慢拔出,棉签顺势压住针孔,防止出血。出完针后,要仔细检查所拔针具是否完整,患者身上是否有残留的针具等。确定安全后,告知患者可以离开。10.注意事项:(1)患者大汗后、饥饿时慎用本疗法。(2)严重心脏疾病、内脏功能衰竭者慎用本疗法。(3)操作部位应注意防止感染。11.适应症:(1)病程较久的内伤脏腑的全身性疾病,如脑血管病后遗症、老年性痴呆、脑动脉硬化、心血管病、高血压、癔症等。(2)脏腑失衡后引起的疾病,如血栓性耳聋、眼底出血、球后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等。(3)虽病程较短,但与脏腑的正气不足相关的疾病,如肩周炎、坐骨神经痛、关节炎、颈椎综合征、腰痛、双腿麻木、酸困等。(4)其他的针灸适应证,经治疗疗效不佳者,均可为腹针的适应证。12.禁忌:(1)外伤大出血、凝血机能障碍的患者。(2)孕妇。(3)一切原因不明的急腹症。(4)腹部肿瘤并广泛转移。(5)针刺穴位局部皮肤有破损。推拿疗法技术操作规范【概述】推拿疗法是医者通过手法作用于人体特定的部位来调节机体的生理、病理状况,达到疏通经络,通畅气血,扶正祛邪的治疗效果,是祖国医学的组成部分。对绝大多数的软组织急、慢性损伤和一些慢性内、妇、儿等疾病都有显著的疗效,但对于恶性肿瘤、结核、骨折初期、皮肤溃疡、出血性疾病、灼伤等、则是本法的禁忌范围。【推拿手法的基本要求】推拿手法虽流派众多,风格各异,但对手法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绝大部分手法应具备持久、有力、均匀、柔和的技术要求,从而达到深透的目的。一、持久“持久是指手法操作过程中,能够严格地按照规定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范持续地运用,在足够的时间乃不走样,保持动作和力量的连贯性,不断断续续,以保证手法对人体的刺激足够积累到临界点,而起到调整内脏的功能、改变病理状态的作用。二、有力“有力”是指手法在操作过程中必须具备一定的力度和功力,使手法具有一定的刺激量。因此,有力一是指手法直接作用于体表的力;二是指维持手法所需要之力。三、均匀“均匀”是指手法操作时,其动作幅度、速度的快慢、手法压力的轻重,都必须保持相对一致,幅度不可时大时小,速度不可忽快忽慢,用力不可忽轻忽重,应使手法操作既平而又有节奏性。四、柔和“柔和”是指手法操作时动作温柔灵活,手法变换时自然、协调。使手法轻而不浮,重而不滞。所以,柔和并不是软弱无力,而是用力要缓和,手法不可生硬粗暴。五、深透“深透”是指患者对手法刺激的感应和手法对疾病的治疗效应,深透是要求手法的刺激,不仅作用于体表,而且能够克服阻力,使手法的效应能转之于内,达到深处的筋脉骨肉,甚至脏腑。以上几个方面,密切相关,相辅相成,互相渗透。持续运用的手法可以降低患者肌肉的饿张力和组织的粘滞度,使手法功力能够渗透到组织深部。均匀协调的动作,能使手法更趋柔和。而力量与技巧相结合,则是手法既有力,又柔和,达到“刚柔相济”的境界。【常用的几种手法简介】滚法滚法是以小指掌指关节被侧附着在人体一定部位,以肘部为支点,前臂作主动摆动,带动腕部作屈伸和前臂旋转的复合运动。吸定部位紧贴体表,频率为每分钟140—160次,使用于肩背、腰臂及四肢等肌肉较丰厚的部位。一指禅推法用拇指罗纹面偏峰着力于一定的部位,沉肩、垂肘、悬腕,腕部放松,以前臂的主动摆动,带动腕部摆动,手法频率在每分钟120—160次,适用于全身各部穴位。揉法以中指或拇指指端,或掌根,或鱼际,吸定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上,作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揉动,称为揉法。操作时压力轻柔均匀,不要在皮肤上摩擦,频率每分钟250次左右,是小儿推拿的常用手法之一。中医熏蒸操作规范将药袋放于蒸发器内,注入适量清水,然后将蒸发器放入热罩内煮熬40分钟。在放入前必须将蒸发器外壳擦干,并盖好蒸发器上盖。按下加热罩外部的自动保险开关。开启“电源”并将“”强度调节调至最大,使加热器迅速加热。当蒸发器出现雾化蒸汽时,可适当调整“强度调节”,保持适当的雾化汽量和雾化温度。根据病情治疗要求选定治疗方法。患者仰卧于治疗仪床面上,裸露出需要治疗的部位,并注意给患者保温。治疗开始,每位患者每次治疗时间以30分钟为宜。停止治疗或下班时,应将“强度调节”调至零位,切断电源,取出蒸发器,倒掉废液,擦干外壳,并放回原位待下次使用。治疗每日或隔日1次,10-15次为一个疗程。经络检测仪操作规范电脑电源未开时检查电脑、感应器、打印机等设备是否连接良好,检测仪探头必须插紧;开机并检查电脑、感应器、打印机等设备是否运行良好;提示被检测者摘除体外所有金属物品及通讯器;生理盐水(0.9%)棉球在被检测者的待测穴位及左手掌心上擦试一遍,棉球湿度适中;将一团沾有生理盐水的棉球,塞入感应器探头的工作腔内,并突出工作腔边缘1至2毫米为宜,棉球湿度适中,检测过程中棉球不得脱落;协助被检测者将被动电极板轻握在其左手掌心上,建议操作员戴上薄膜手套;关闭所有其它应用程序,打开中医经络检测程序进行检测。检测中,不应接触被检测者的皮肤,手持探测棒应自然压力,不应抖动。清理器材,使之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检测技师 职责 岗位职责下载项目部各岗位职责下载项目部各岗位职责下载建筑公司岗位职责下载社工督导职责.docx 中医经络检测仪检测技术至精至微,必须努力,虚心学习,积极积累经验,不断提高检测技术。工作时心态平和,态度和蔼,以关爱之心对待被检测者,操作认真、规范,取穴准确。负责中医经络健康检测专家检测仪的清洁、保养、维修和贮存工作。中医经络检测仪的保养方法必须按照操作说明进行、硬件系统的安装。中医经络检测仪是灵敏度非常高的电子产品,严禁碰撞、挤压。严禁放在高温、潮湿、有腐蚀性、有放射性的地方,避免阳光直接照射。不用时,请用软布或棉球擦试干净探头,存放在包装盒中保存。感应器连线不宜过度牵拉,以免脱落。棉球不应塞得过多,不应用力过猛,以免涨裂感应器工作腔。严禁非专业维修人员拆卸感应器。多功能全科检测系统操作规范把电极夹夹在人体手腕处,金属片一定要接触人体脉搏处。另一个采集设备放到人体相应部位。让被测者保持呼吸平稳,静止不动的状态。双击检测科目图标进入主画面。用户:1;密码:2。注册码:20个3(注意:手指一直按着3就可以了,输入到20个时系统就会停止输入)。左键点击检测说明界面,进入检测所需画面。分别有“病历管理”、“处方管理”、“专科检测”、“退出检测”四个按钮。点击“处方管理”,可进行处方修改、删除、添加等功能。点击“病历管理”,可查看病人档案、历史检测报告。点击“检测”按钮,进入下一步检测界面。单击“开始检测”进入下一步,输入患者相应文字信息并依次点击“确定”、“开始”进入下一步(自动检测)。单击“西医检测报告”,查看检测数据,并与前面标准范围对比,得出结论。其他按钮功能需根据需要点击(中医辨证分析、检测报告、西医数据分析、检测报告、中西医处方,以及打印报告单等)。查看完检测报告,一定要点击“退出”按钮,才可以退出。点击下面的“退出检测系统”可以退出检测软件。注意:不检测时应及时切断电源,不要长时间通电,以免温度过高烧坏电子元件。如果在检测时,出现“8018,8002,8005”数字错误,就需要退出软件,重新按照仪器面板上进行端口设置。(如果在进行端口设置的时候,在端口里没有找到USB线,出现“…USB-to…”的标志,需要把USB线从电脑上拔下来,换个USB口重新连接一下。特定电磁波治疗器操作规范操作规程将TDP治疗电源插头插入额定电源插座内,打开电源开关,指示灯亮后机器预热10-15分钟即可进行照射治疗。暴露病灶区或相关穴位,直接照射。照射处皮肤距离涂料板20-50公分,皮肤表面温度保持在40℃左右,或以患者自感舒适为宜。注意事项为确保使用安远和延长时间寿命,用后即关闭电源,要防止强烈震动、受潮,注意保护涂料面板。接受照射的部位必须完全裸露,否则影响疗效,但照射面部时患者应带上有色眼镜或者眼罩,保护双眼。照射距离不宜过近,否则容易发生皮肤灼伤(如发红或起水泡)或误触涂料板而被烫伤;但距离过远也影响疗效。加热状态下,严禁触碰涂料板;调整灯头亦应小心,以防灼伤。当发现涂料板逐渐变为暗红色(大约两年后)表明该板需要更换勿让儿童操作本治疗器或接近加热灯头。
本文档为【治未病科相关技术操作规范】,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12.0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师师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63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21-09-12
浏览量: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