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命关穴

命关穴

举报
开通vip

命关穴命关穴:位于胁下宛宛中。具体取法为坐位,先取中脘,以中脘与乳中穴连线为一边,作等边三角形,此三角形之另一角尖端即为命关穴。作用:补脾阳、益脾气,本穴首载于《扁鹊心书》,是培补后天之重要穴位。命关穴属于脾经(即食窦穴)!食窦食窦,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命关。属足太阴脾经。在胸外侧部,当第5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处。布有第五肋间神经外侧皮支及胸腹壁静脉。主治胸胁胀痛,噫气翻胃,腹胀水肿,咳嗽,痰饮,少乳等。斜刺0.3-0.5寸,不宜深刺。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穴位解剖】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胸...

命关穴
命关穴:位于胁下宛宛中。具体取法为坐位,先取中脘,以中脘与乳中穴连线为一边,作等边三角形,此三角形之另一角尖端即为命关穴。作用:补脾阳、益脾气,本穴首载于《扁鹊心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是培补后天之重要穴位。命关穴属于脾经(即食窦穴)!食窦食窦,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命关。属足太阴脾经。在胸外侧部,当第5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处。布有第五肋间神经外侧皮支及胸腹壁静脉。主治胸胁胀痛,噫气翻胃,腹胀水肿,咳嗽,痰饮,少乳等。斜刺0.3-0.5寸,不宜深刺。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穴位解剖】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胸大肌、前锯肌、第五肋间结构、胸内筋膜。皮肤由第4、5、6肋间神经的外侧支重叠分布。皮下筋膜疏松,内有皮神经及胸腹壁浅静脉经过。针由皮肤、皮下筋膜经胸大肌表面的深筋膜和其下缘,入前锯肌,再深进肋间内、外肌及其间的肋间血管和神经。前二肌由胸前神经和胸长神经支配,后二肌由肋间神经支配。在胸内筋膜的深面,正对第5肋间隙是胸膜腔及肺,因此,不宜深刺与提插。【功用】宣肺平喘,健脾和中,利水消肿。【主治病症】呼吸系统疾病:气管炎,肺炎,胸膜炎,肋间神经痛,其它:肝炎,腹水,尿潴留,右食窦治肝区痛效好。【刺灸法】刺法:向外斜刺或平刺0.5~0.8寸,局部酸胀。切勿深刺,以防气胸。灸法: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方例】胸胁满痛:食窦、膈俞、三阳络。[3][3]食窦为经穴名(ShídòuSP17)。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命关。属足太阴脾经。食即饮食,窦即孔、空,喻食气由此孔穴而入,故名食窦[3]。主治胸胁胀痛,嗳气,反胃,噫气,翻胃,食已即吐,噎膈,胃炎,腹胀,水肿,腹胀,黄疸,脾泄下注,大便失禁,胸满气喘,胁痛不止,腹水,肝区疼痛,肺炎,胸膜炎,肋间神经痛,咳嗽,痰饮,少乳,气管炎,肝炎,尿潴留等。4.1别名命关(《扁鹊心书》)。4.2出处《针灸甲乙经》:食窦,在天溪下一寸六分陷者中。4.3穴名解食即饮食,窦即孔、空,喻食气由此孔穴而入,故名食窦[3]。食,指食物与饲养,又为藏谷之窖。窦,孔穴,水道也。《外台秘要》有:“主胸胁支满,肠间雷鸣,辘辘常有水声。”似有水谷从此通过,因名食窦。[4]4.4所属部位胸[5]4.5食窦穴的定位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定位:食窦在胸外侧部,当第5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6][7]。食窦在胸部,第五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6寸,仰卧取穴[3]。食窦位于胸部,第五肋间隙中,距胸正中线6寸处[8]。食窦穴在足太阴脾经中的位置食窦穴的位置食窦穴的位置(足太阴脾经)食窦穴的位置(肌肉)食窦穴的位置(骨骼、内脏)4.6取法仰卧位,在中庭(任脉)旁开6寸,第五肋间隙处取穴。食窦在胸部,第五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3]6寸,仰卧取穴。仰卧位,乳中旁开2寸,向下一肋,当第5肋间隙处取穴。横平内侧[9]的乳根、步廊、中庭,四穴略呈一弧形分布,其弧度与第5肋间隙弧度相应。食窦穴取法,须先单臂上举,以开经穴之路,然后下针,乃有疗效,有此经道之开,乃通传导谷气之[4]路,即开通食饮之孔道也。4.7穴位解剖食窦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胸大肌、前锯肌、第五肋间结构、胸内筋膜。皮肤由第4、5、6肋间神经的外侧支重叠分布。皮下筋膜疏松,内有皮神经及胸腹壁浅静脉经过。针由皮肤、皮下筋膜经胸大肌表面的深筋膜和其下缘,入前锯肌,再深进肋间内、外肌及其间的肋间血管和神经。前二肌由胸前神经和胸长神经支配,后二肌由肋间神经支配。在胸内筋膜的深面,正对第5肋间隙是胸膜腔及肺,因此,不宜深刺与提插。4.7.1层次解剖[3]。皮肤→皮下组织→前锯肌→肋间外肌皮肤→皮下组织→前锯肌。4.7.2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第5肋间神经外侧皮支和胸腹壁静脉属支分布;深层有胸长神经分支和胸外侧[7]动脉分支分布。布有第五肋间神经外侧皮支及胸腹壁静脉[8]。4.8食窦穴的功效与作用[3]食窦有利胸膈、调脾胃、祛水饮的作用。食窦有宣肺平喘,健脾和中,利水消肿的作用。《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脏象论》:“饮食入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食窦在胸,脾脉由此穴上入于胸肺,以其有宽胸利膈、通利食道之功。主治胸胁支满,膈间雷鸣,噫气翻胃,[4]食不化。食窦与食道有关,故能治食道各症[4]。4.9主治病症食窦穴主治胸胁胀痛,嗳气,反胃,噫气,翻胃,食已即吐,噎膈,胃炎,腹胀,水肿,腹胀,黄疸,脾泄下注,大便失禁,胸满气喘,胁痛不止,腹水,肝区疼痛(右食窦治肝区痛效好),肺炎,胸膜炎,肋间神经痛,咳嗽,痰饮,少乳,气管炎,肝炎,尿潴留等。[7]食窦穴主治胸胁胀痛、嗳气、反胃、腹胀、水肿。食窦主治脾胃、胸胁部等疾患:如翻胃、噎膈、食已即吐、腹胀水肿、黄疸、脾泄下注、大便失禁、[3]胸满气喘、胁痛不止等。[3]现代又多用食窦治疗胃炎、腹水、肝区疼痛、肺炎、胸膜炎、肋间神经痛等。食窦主治胸胁胀痛,噫气翻胃,腹胀水肿,咳嗽,痰饮,少乳等[8]。食窦穴主治腹胀,反胃,噫气,食入即吐,水肿;胸胁胀痛[9]。呼吸系统疾病:气管炎,肺炎,胸膜炎,肋间神经痛,其它:肝炎,腹水,尿潴留,右食窦治肝区痛效好。4.10刺灸法4.10.1刺法一般斜刺0.3~0.5[3]寸。[8]斜刺0.3~0.5寸,不宜深刺。斜刺或向外平刺0.5~0.8[9]寸,局部有酸胀感。斜刺或向外平刺0.5~0.9[7]寸。[7]注意:内有肺脏,切勿深刺,以防气胸。4.10.2灸法[3][7][9]可灸。[8]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4.11配伍[9]食窦配足三里、中脘,治腹痛。食窦配支沟、阳陵泉,治胸胁胀痛[9]。4.12文献摘要《备急千金要方》:食窦主膈中雷鸣,察察隐隐,常有水声。《针灸大成》:主胸胁支满,膈间雷鸣,常有水声,膈痛。《类经图翼》:主治胸胁支满,咳唾逆气,饮不下,膈有水声。《扁鹊心书》:妇人产后,腹胀水肿,灸命关百壮。黄疸,眼目及遍身皆黄,小便赤色,乃冷物伤脾所致,灸右命关一百壮,忌服凉药,若兼黑疸及房劳伤肾,再灸命门三百壮。反胃食已即吐,乃饮食失节,脾气损也,灸命关三百壮。老人大便不禁,乃脾肾气衰,灸左命关,关元各二百壮。此穴属脾,又名食窦穴,能接脾脏真气,治三十六种脾病。盖脾为五脏之母,后天之本,属土,生长万物者也,若脾气在,虽病甚不死,此法试之极验。《外台秘要》:主胸胁支满,肠间雷鸣,辘辘常有水声。
本文档为【命关穴】,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13.0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is_916680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26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21-10-09
浏览量: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