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东北三省整体下滑

东北三省整体下滑

举报
开通vip

东北三省整体下滑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精品文档】第PAGE页媒体:东北经济趋冷折射出中国一个重大问题    近期,东北因经济之冷成为一个热词,东北不再是那个东北。    数据显示,2014年,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的经济增速分别是5.8%、6.5%、5.6%,位列全国后五位。今年一季度,这三个省的多项经济指标继续走低,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增大。需要知道,这三个省的GDP增速往往较全国平均数高1个百分点左右,如果去掉这个因素,数据就更加冰冷了――东北经济到底怎么了?    东北经济真的冰封了吗?已经历...

东北三省整体下滑
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精品文档】第PAGE页媒体:东北经济趋冷折射出中国一个重大问题    近期,东北因经济之冷成为一个热词,东北不再是那个东北。    数据显示,2014年,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的经济增速分别是5.8%、6.5%、5.6%,位列全国后五位。今年一季度,这三个省的多项经济指标继续走低,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增大。需要知道,这三个省的GDP增速往往较全国平均数高1个百分点左右,如果去掉这个因素,数据就更加冰冷了――东北经济到底怎么了?    东北经济真的冰封了吗?已经历时11年的东北振兴计划已经后继乏力了吗?以至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不久前在北京主持召开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工作会议时强调,要重新为东北发展注入新动力(310328,基金吧)。    东北产业结构偏向于资源性企业、重工业,随着石油产量的放缓、煤炭价格的大跌、基建投资的减速,东北经济显然会受到更大的影响。比如,能源工业占黑龙江工业增加值的近60%,大庆油田就占黑龙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50%,上半年大庆工业增加值增速为负,自然拖累了黑龙江经济增速,山西、河北、内蒙古也是如此,并不奇怪。    但是,问题如此简单吗?显然不是。这样的话,你怎么解释吉林的情况、怎么解释辽宁的情况?其实,东北问题不仅仅是东北问题,也折射出整个中国即将面临的重大问题。本文仅选择人口角度议之。    正在坍塌的人口陷阱    为什么北京、上海的人均GDP已经超过1万美金的时候,还可以保持7%以上的增速?主要不是科技升级,而是因为人口净流入。比如,北京每年净流入人口超过60万,直接拉动本地经济增长超过3%,加上乘数效应,因此拉动的投资、消费不仅于此。    东北则不同了,正在掉入人口陷阱。以黑龙江为例,2013年总人口3835万人,比2012年只增加了1万人,比2010年仅增加了1.6万人,人口正在步入总量下降的阶段,基本上领先全国10年(按估算,中国人口峰值年限可能在2023年,甚至更早)。这种现象不仅仅是黑龙江所独有,吉林情况也比较接近,辽宁已经连续三年总人口下降,已经日本化!    说句调皮的话:不明觉厉,细思恐极。总量固然值得关注,如果你细分一下的话,其中至少有三大人口挑战更值得忧虑:    第一是人口净流出。东北三省中,黑龙江和吉林都是人口净流出,虽然辽宁每年还有大约20万的净流入,但是远比不上一个北京市。按照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东三省每年净流出的人口约200万人。很多东北人会到长三角、珠三角和渤海三角就业,走的基本都是年轻人、特别是新毕业的大学生。    第二是总和生育率超低。东北地区总和生育率低到了什么水平?按照六普数据,黑龙江总和生育率1.03,吉林1.03,辽宁1.0,远低于全国1.5%,比江苏、浙江等经济更发达地区都低,仅高于北京、上海等极少城市。1.5本来就已经大大跌破人口正常迭代需求,东三省数据更是已经远低于日、韩两国全球公认极低的1.2!尽管近期多个省份放开了单独二胎,但是并非所有人都有这个意愿。据统计,辽宁有45万对夫妻符合条件,但是,仅有33%持有较强意愿。    第三个是老龄化。年轻人越来越多离开东北,生孩子又少(事实上,东北地区的离婚率也接近全国最高),整个人口结构自然也更快老龄化。比如,2013年辽宁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比10.3%,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43个百分点。    所以,即使我们不考虑别的因素,只考虑人口经济学因素,就足以让东北地区的经济显著低于全国经济增速,潜在增速比人口大量流入地低1-2个百分点毫不意外。在此,我们无意讨论计划生育政策,只是强调,人口经济学对东北经济增速的影响是客观的。不久之后,中国的若干地区,都会步其后尘,出现总人口的顶峰,对于那些人口净流入的省市,其经济增速放缓具有不可逆转性――仅仅去加大投资,对此无事无补。    过度高估的城镇化红利    如果人口总量步入一个瓶颈之后,人口的结构就显得特别重要了。人口结构化升级的两个核心点是:第一,不断提升人口素质,特别是教育水平;第二,不断提升人口的城镇化水平,城镇有更高的生产力,通过城镇化驱动经济更快增长,本文重点讨论后者。    城镇化大的逻辑无疑是对的,是教科书式的理论。但是,在实践当中,如果空谈城镇化、冀望过高,却容易不自觉地陷入思维陷阱中。    首先,城镇化主要是生产力进化的一个结果,而不是推动生产力提升的原动力。很多学者都把这个问题从逻辑上搞反了,如果这个逻辑成立,那墨西哥、巴西等国家的经济早就加速了,它们都有更高的城镇化水平。人们进城是去找工作的,如果没有产业基础,就算有了表面的城镇化,也不会对经济有明显的拉动。城镇化的本质应该是人的城镇化,是公共利益的均等化,而不是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马车。    其次,城镇化程度基数越高,意味着增长潜力越小。2013年中国的非户籍城镇化水平已经达到53%,这也就意味着,未来的增长潜力在减少。每年新增1500万左右的城镇化人口,分摊在越来越大的基数上,其拉动作用是在减弱的。比如,2013年,辽宁城镇化率达到66.5%,位居全国第五;黑龙江为56.9%,位居全国第十一;吉林为54.2%,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它们经济增长动力是减缓的,而不是相反。    第三,城镇化会连带导致生育率降低。城市成本太高了,以至于不断放开计划生育政策,都解决不了问题,生育率排名第一高的贵州,恰恰是经济水平最低、城镇化水平也低。城镇化会进一步抑制人口总量增长,让人口总量加速赶顶。    所以,当人们都在关注东北经济减速的时候,不应该急于下结论,把责任简单幼稚地归咎于东北的产业结构、归咎于当地国企……真正的原因是多元化的,甚至隐藏的原因才是更长期的。飞笛资讯特此从人口经济的因素出发,对东北的人口净流出、总和生育率、老龄化、城镇化潜力进行了粗略分析,也可以看到这些因素足以让东北的经济增速拖慢1个百分点左右,甚至更多。当然,除了这些因素也有区位劣势、产业结构等因素,不再一一分析。    更为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分析的是东北的现在,看到的却是全国的未来。很多人口净流出大省,如河南、四川、河北、江西等不久后都会面临今天东北所面临的问题;有的省份可能会借助东部产业的西迁得到缓解,比如增速第一的重庆成为新的产业内迁和人员回流偶像;但是,流出地的经济就会承压,比如一度被视为民营经济典范的浙江,早已经开始求诸政府投资,温州诸多企业竟需要政府救助……偶像的切换背后是内在经济规律的演变,是人口红利正在日益变为人口黑字的事实。    没有人抛弃东北经济,东北还是那个正常的东北;但是,随着50年代第一批婴儿潮人口的老龄化和开始逝去,随着城镇化的潜力逐步减少,随着中国新劳动力受教育年限不断延长到一个瓶颈区……人口红利渐失。于是,东北已经不再是那个东北,中国也将不再是那个中国,中国经济增长步入“新常态”。    新常态下,政策要顺应趋势,而不是靠一腔热情逆势而为,城镇化政策如此,振兴东北政策如此。三十五年来,地方执政者都在争夺产业、争夺资金、争夺人力资源,区域竞争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经济增长。但是,在新常态下,对人和产业的争夺有了更多内涵:如孔子所说“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地方执政者更需要“近悦之”,营造良好的自然与人文生活环境,让人才愿意留下来;同时“远来之”,围绕本地区位特色形成优势产业,筑巢引凤,方为区域经济长久增长之计。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野蛮生长的年代结束了。
本文档为【东北三省整体下滑】,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优秀工作者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6KB
软件:Word
页数:2
分类:
上传时间:2022-01-07
浏览量:0